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特色范文
时间:2023-12-25 17:44: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特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网络技术;职业岗位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4-0072-03
【作者简介】段标,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南京,210042)高级讲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与专业建设。
随着移动通讯、大数据、云服务等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得到了飞速发展,网络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为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数以亿万计的工作岗位。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信息产业的网络设备生产、网络技术服务企业,以及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要求能够胜任网络工程实施、网络工程管理、网络设备管理与维护、计算机网络与基本信息安全管理等岗位的工作,并具备从事网络工程技术相关方案规划与方案营销、网络设备产品销售、网络技术支持等岗位工作的基本能力。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职业岗位能力
职业岗位能力通常可以划分为技术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技术能力是其核心能力,可以通过相关核心课程教学进行训练培养;方法能力包括信息收集、评价和处理能力,新技术学习能力,灵活严密的思维能力等,方法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需要在日常学习、工作中慢慢积累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社会能力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等,社会能力是个人内涵提升的过程,与外部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职业技术能力如表2所示。
篇2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计算机网络技术 项目化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化课程考核改革探索与实践,首先要进行情感教学,情感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在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化课程考核改革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教材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关系,如果教师对教育工作有正确的认识,有强烈的责任感,他就会热爱学生,热爱所教的学科,他对教育工作所产生的感情就是积极的,否则就是消极的。而教师的情感活动在教学语言的表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半个多世纪来,传统的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化课程考核改革教学方法阻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情感交流,情感体验,让学生感觉到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但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化课程考核改革教学的弊端越来越凸显。①
1 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图如图1所示:
1.1 创建互动共享的智慧资源
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化课程考核改革是样本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移情及对学生的期望形成积极的良性循环。教师职业是高尚的职业,这是社会赋予理想化师德的神圣起点。由于教师在人们心目中被定格为“道德的化身”,因此对师德的要求似乎怎样高也不过分。②传统的看法认为,教师应珍惜自己的地位和作用,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工作,把为人民、为集体、为社会忘我工作,多做贡献当作自己应尽的义务,爱岗敬业、不断吸取新知、认真搞好教学、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等等。而且,在遭遇挫折和困难的路途上,还需要努力克服困难,不惜汗水和心血为祖国和集体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等等。教师通过情感教学可以感染学生,让学生的道德素养得到有效的提高。
1.2 提供便捷有效的交流方式
以学生为中心,加强情感交流。在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化课程考核改革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注重加强情感交流,让学生能够更加体会到课堂学习就是自我学习,合作学习。
2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
常规性的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化课程考核改革教学多数还停留在“上传下达”的层面,没有真正用于研讨教学方式及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尤其像“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中所呈现出的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缺乏一套可行的研讨与交流方式。虽然平时也围绕课程改革开展一些评优课及说课等比赛活动,但大多数还是一个人的舞台,没有充分体现集体的智慧、团队的力量,有的甚至只是流于形式,仅仅为了年底工作总结时有内容可写。③专业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下,缺乏提升课改实施水平的真正平台,亟需探索出一条有效的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教研路径。
制定计划。简言之,就是寻求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化课程考核改革教学规律(事理)的研究行为过程。具体说来,就是这样一个行为过程:针对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化课程考核改革教学中存在的若干典型的现实问题,分步选择其一,并且先在一次课上有目的地尝试实践解决方案,再通过课后集体反思、综合评价,总结得失利弊,提出新的教学方案,再在下一堂试验课或相关的课上进行深入的实践解决,课后集体进行再反思、再评价。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深入,从而总结出符合本土特点的、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初步架构出具有职教特色的“理实一体”课堂教学理论,进而达到发展专业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因此,从根本目的上来说,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化课程考核改革是发展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操作策略和有效途径。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是校本教研的基本思路和工作方式。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化课程考核改革的操作方式可以假设为:上课评价再上课再评价……如此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其中的“评价”,不是简单的下结论,而是对课改理念、课改思路和课改原则在教学层面的拓展和深化,具有演绎性质和功能。“理实一体”教学方法的特点:“理实一体”教学不仅仅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的一体化,也是教师在知识、技能、教学能力上的一体化,同时,还包含教学场所的一体化。因此,“理实一体”绝不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在形式上的简单组合,而是从学生技能技巧形成规律和认知规律出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④
3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化课程考核改革的实践
作为一种教学方式,“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化课程考核改革的实践”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特征的,强调尊重学生的初感。这种初感会是幼稚的,甚至可能是有误的,但却是最珍贵的,因为这是学生自己的体验。教师要做的,绝对不是将自己的所谓权威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去点破那层学生学习时有疑惑有困难的“窗户纸”:在学生有疑惑时,予以点拨;在学生理解有误时,予以矫正;在学生的理解有待深入时,予以引导。
3.1 计分作业考核
计分作业可分为计分平时作业和专门设计的综合性作业2种。(1)计分平时作业:根据课程教学安排和学习测试的要求,指定部分平时作业为计分作业,教师依据学生完成计分作业的次数和质量进行成绩评定。一门课的计分平时作业一般应为4~8次。(2)专门设计的综合性作业:根据课程阶段性学习测评需要而为形成性考核专门设计的综合性作业。
篇3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
当前,大多数中职学校都开设了计算机网络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必修课程。为适应国家对职业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具体要求,如何办出中职教育的特色,如何设计课程及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是目前中职学校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分析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一门重要分支,而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网络的技术分支。《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骨干课程,集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网络规划与组建、网络安全与管理、网络建设等理论与技术于一体。该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最终落实到实际应用上,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
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堂教学大都是采用先在教室集中讲理论,然后到机房去做实践。由于课程本身理论性较强,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不能与操作相结合,无法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加之中职学生自身基础薄弱,是学生在学习理论时产生厌烦和排斥情绪,最终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效果较差。为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对原有教学方式进行改进。
2.1 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有大量的知识比较抽象,大多数学生在刚接触时,缺乏必要的基础认知,易产生畏难情绪。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有趣的课件,把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是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软件或制作教学课件,充分利用投影、视频、实物等教学辅助用具,通过动漫演示、实物展示、实验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消除学生心理压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2 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某些理论知识即使有生动的课件有时学生也难以理解,因此为保证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教学设置应坚持“适度理论、强化实践”的教学方针,在教学上增加实践课时,是理论与实践课时达到1:1甚至1:2。《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实验操作主要从安装、管理维护和故障排除几个方面入手,利用机房、实训室、仿真设备等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或在理论教学中穿插演示、或集中一个阶段强化训练。总之,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教师都要把握教学知识点的连贯和完整,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实践结束后,要有报告、归纳和总结。使学生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3.1 理论教学中的课件制作应更生动有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大量的理论知识传授个学生,长期以来,教师在制作课件是只注重对课程重点的提取,多采用文字性的描述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理论教学中应尽量减少文字性的描述,多采用生动、有趣性的图形、图像、动漫等多种媒体,通过色彩变化突出重、难点,采用交互方式,激发学生学生兴趣和主动性。
3.2 不断完善教学基础设施
在实践操作环节,重要的是实验实训设备,要想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必须子教学基础设施上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应建立健全校园网、投资建设专业的网络实验室,购买路由器、交换机、仿真器等网络实训设备,让学生能亲自动手操作,在专业的实训场所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完成真实的网络工程项目,让学生进行实战演练。
3.3 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锻炼
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主要还是取决于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现代中职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更应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受学校条件的限制,很多教师的动手能力需要不断的提高,这就需要学校让网络专业教师参加各种不同等级的培训,加强教师动手能力的培养。
3.4 加强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实战的平台
校内教学与实践总是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加之计算机技术不断飞速的发展,要使学生能学以致用,立足于社会,真正为社会所接受并具备竞争力,就必须让学生走出校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学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定期聘请专业人员走进学校,登上讲台,传授新技术,同时也可以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实践,让学生补充新知识,巩固所学,为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职教育面临诸多困难,任重而道远,挑战与机遇并存。教育教学也没有相对固定的模式可以借鉴,只能靠有志之士共同探讨,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紧贴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培养更多的优秀技术人才。(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三峡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研究探索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教育、网络通讯、电子商务、多媒体等让人们的生活、工作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同时,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也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尤其需要一大批既掌握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基本技术,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也成为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根据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笔者试图从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课程改革、校企合作等方面阐述专业建设的新思路。
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学校注重强化师资队伍能力建设,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作”为重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聘请行业专家,下企业锻炼”的交流发展模式,以此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如此,从制度和政策上促使教师重视课题研究、重视钻研学术,将教师是否参与科研、参与教材编写、是否等列入对教师的常规考核管理。具体措施有:①以学校建设规划为指导,每位教师制定个人五年职业生涯发展规划;②加大师资培训力度,让专业教师参加国内外权威教育机构培训、省市骨干教师培训、市各职能部门组织的教师培训;③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对青年教师开展传帮带,将“青蓝工程”成为一项常规工作;④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真正体现出职业教育师资的特色;⑤鼓励教师参加或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以赛带练”,激发教师潜能;⑥支持鼓励专业教师参加硕士学位进修,提高专任教师的学历水平。
二、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师生实战能力
(1)一流的校内实训基地
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相关的实验实训基地,如华为网络实验室、神州数码实验室、服务器实验室、综合布线训练室等,为本专业学生提供了优越的学习、实践环境,具有真实(仿真)的职业氛围和产学研一体化的功能,能满足学生职业技能、能力训练的需要。
(2)丰富的校外实训资源
我校与校外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多个具有稳定的能满足学生顶岗实训和企业项目要求的校外实习基地,如学生在此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如学生在俱进网络有限公司工作时,技术水平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广受客户好评;在与中视典有限公司合作时,公司主动让我校学生承担部分图形图像的建模工作。
(3)工作室实训建设
工作室的建设是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的亮点。工作室采用真实工作环境、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教学模式,设置学习情境系统化及完整的工作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可拓展。我校已成立虚拟现实工作室,为
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工作平台。
三、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1)注重市场调研,建立合理课程体系。
在广泛的市场调研、职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我校制定了全新的符合省课改精神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社会调查和专业分析,参考咨询委员意见,对所有专业课程制订了课程标准;并且,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上实行了“双标准”体系,即“理论教学标准”和“实践教学标准”。
(2)改革教学方法,强化专业职业能力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教学模式上坚持推行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大力倡导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多媒体演示等多种生动活泼的方式,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增强,实现了学生就业时与企业的无缝链接。
(3)实施因材施教,打造高技术能手
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兴趣班和各项省市级技能大赛等活动,每学期均开设与专业相关的兴趣班,在学期末,由每个兴趣小组进行成果展示汇报。所开设的兴趣小组有网站设计、程序设计、影视后期制作、多媒体制作、网络应用等。
四、推进校企全面合作,实现学生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在校企合作上,除为学生提供企业实习机会外,我校还和企业探讨了多项合作意向,始终不忘记与市场的实际接轨。本专业每年会安排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同时邀请企业相关的专家来校进行讲座,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专业教师的水平。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有:(1)企业为学校提供技术、资金及就业岗位;(2)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发项目;(3)学校自办企业项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师生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开发研制网络平台“江南生活百事通”,并利用Internet平台为学校其他专业的师生提供旅游、商贸、烹饪、房产等服务平台,为学生创业提供资源。
几年来,我校经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的研究和探索,专业的建设日趋成熟。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将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使其更加切实有效,从而培养出具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相关领域工作的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能够适应企事业单位生产一线、信息管理职业岗位要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篇5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 中等职业学校
一、计算机网络人才的社会需求现状
随着网络技术应用的普及,我国计算机上网数量呈现出高速的上升态势,在国民经济中网络的重要性日益增强。网络向社会生活走近的同时,也与传统产业紧密结合,并且已经深入到传统企业的开发、生产、经营和售后服务的每一个环节。网络在企业中的使用率大幅度提高,网络技术人才就业空间大,效益待遇也好。
网络科技的兴起,带动了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革命性发展,同时也为大量的计算机人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果没有网络,社会就无法迈入真正的信息时代,企业就无法实现真正的信息化。目前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缺乏实用性的培训,各类院校每年为社会输送的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毕业生仅有几万名,这个数量远远无法满足实际社会需求数量。
二、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教学现状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网络技术是计算机应用中一个空前活跃的领域,计算机网络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对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育及就业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然而,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无法适应社会各种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如何办出中等职业教育特色,如何设计网络技术实验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是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与就业相接,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实验课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的实践教学环节非常重要,以实验课为主线,将理论知识融入实验项目,做实验时遇到新的知识点再及时讲解,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实验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验中吸收新知识,并清楚地掌握知识点的应用环境。下面以办公局域网的建立与使用为例进行说明。
局域网(LAN)是一种覆盖一座或几座大楼、一个校园或者一个厂区等地理区域的小范围的计算机网。局域网应用广泛,如网吧、办公室、中小型企业、学校各项教学。局域网的组建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教学的重点,局域网可以实现文件管理、应用软件共享、打印机共享、工作组内的日程安排、电子邮件和传真通信服务等功能。
在实验课上,教师让学生观看双绞线网线的物理构造,并现场制作水晶头,同时讲解排线方式,要注意的是芯线排列顺序一定要与另一端的顺序完全一样。两端都做好水晶头后即可用网线测试仪进行测试,如果测试仪上8个指示灯都依次为绿色闪过,证明网线制作成功。让同学们到多媒体网络机房观看并陈述布线结构、交换机的工作原理,深刻理解网络拓扑结构内容。最后让大家组建一个对等的局域网,并将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域名地址等网络连接属性配置好。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是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设置实验课题目:如何在局域网下共享文件夹?需要注意使用Winxp防火墙的例外:Winxp防火墙在默认状态下是全面启用的,这意味着运行计算机的所有网络连接,难以实现网上邻居共享。同时,由于Windows防火墙默认状态下禁止文件与打印机共享,所以,启用了防火墙,往往不能共享打印机。解决办法是:进入“本地连接”窗口,点“高级”“设置”“例外”,在程序与服务下勾选“文件和打印机共享”。学生掌握创建步骤后,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亲自体验共享者、访问者等多重角色。
创建网络驱动器的方法需要把共享的盘右键选择“共享与安全”,再选上“共享”就可以了。当网络中电脑的磁盘作为共享数据区域允许网络用户访问时,该驱动器就变成了网络驱动器。创建网络驱动器可以提高数据的使用效率。如网络打印机的共享,让学生连接一台打印机在主机上,在分机上进行网络打印机的配置,完成后利用网络打印机打印一份实验报告以检测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玲.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田文利.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0(8).
篇6
关键词:CEC-CDIO模式;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2-0023-03
研究背景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提出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多所国际知名大学联合成立了跨国研究合作组织,据此确立了现代工程教育模式。工程教育模式(CDIO)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理念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
近年来,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应当针对岗位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然而,长期的学科型课程体系采用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的模式,脱离了以能力为本位这一职业教育的目标,并且在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如何进行岗位定位和能力定位,如何设置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及处理二者的关系,如何针对岗位的侧重点和方向设置课程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到目前为止还在继续探索之中。由于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理论与实践割裂的教学模式依旧存在,教学中没有真正做到“教学做”的统一,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强,教师也未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适应岗位需求的培养效果不明显。
笔者拟结合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情况和企业对网络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调研,从适应工作岗位的培养出发,将学校与企业对接,确立以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CEC-CDIO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评价标准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探索。
教学状况与企业人才需求调研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状况
笔者对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3个班级从专业认识、就业前景、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2份,回收120份,回收率为98.4%。从问卷的统计结果看,65%以上的学生愿意今后从事与网络相关的工作,但普遍认为就业形势严峻。44.2%的学生对自己选择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表示认可,70%以上的学生认为《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和《实用组网技术》课程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较大的帮助,85%的学生认为《网络编程技术》课程最难学,只有26.7%的学生觉得《实用组网技术》课程难学。70%以上的学生觉得《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设置比较合理,但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而且希望改革的方向是讲练结合、项目化教学和师生互动等。对于考核方式,52.5%的学生希望采取“平时成绩+项目成绩+考试成绩”的方式,完全认可卷面考试的学生只占4.2%。
(二)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
笔者通过走访、寄送问卷、电子邮件和电话沟通等方式,对学院周边及浙江省范围内的48家企业进行了调研,其中IT企业33家,非IT企业15家。通过调研,对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及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有了进一步认识。
企业人才分析 就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而言,不论公司的规模如何,主要的技术人员多分为两类:网络工程设计人员和网络工程实施技术管理人员。一些规模较大的网络公司都聘用具有一定工作经验或者高学历的人才进行网络设计工作,而聘用的高职毕业生主要是进行网络工程的实施和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工作;规模较小的网络公司则希望招聘的人才最好具有网络设计和网络实施管理双重能力。
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评价 综合48家被调查企业的反馈意见,一方面,企业认为学生的专业知识尤其是实践能力有待加深加强;另一方面,认为沟通协调及团队合作精神很重要,特别是在IT企业,非常注重合作意识培养,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欠缺。此外,在创新能力上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对于发展迅速的IT行业而言,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所以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上需要加强上述能力的培养。
企业需求情况分析 (1)工作岗位。通过调查,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在网络建设及管理岗位就业的约占36%,在硬件维护岗位就业的约占15%,在技术服务岗位就业的约占20%,从事网页制作的约占11%,从事软件编程的约占8%,从事行政管理的约占8%,还有2%左右是普通技术工人。(2)能力结构。计算机网络技术毕业生急需提高的能力主要是:协调沟通及组织能力(占38%),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能力(占27%),可视化编程能力(占16%),外语应用能力(占11%),其他能力(占8%)。(3)知识结构。笔者针对25个知识点组织了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之后,得出学生急需掌握的知识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占30.2%),外语知识(占16.5%),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占12.1%),企业数据库系统知识(占10.3%),C语言知识(占9.7%),C++程序设计知识(占5.5%),网页设计与制作知识(占4.8%),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知识(占0.6%),其他知识(占10.3%)。
基于CEC-CDIO模式的教学改革措施
(一)修订CEC-CDIO模式的培养方案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CEC-CDIO教学大纲是由校企双方按照网络工程设计与施工等技术标准、技能要求共同制定的。按照教学目标要求,教学大纲的第一层包括基本素质要求、专业知识要求、岗位技能要求、职业能力要求、职业品质要求、证书要求等六个部分,第二层是对第一层每一项内容的细化,第三层是可以具体操作的教学目标,具体描述学生在教学项目结束后应掌握什么、会做什么,更细致地展示其内容和目标。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二)构建CEC-CDIO模式的课程体系
结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调研分析,按照CEC-CDIO模式的要求重新确立课程体系,整合为公民素质课程、社会活动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四大模块,四大模块围绕项目实施这个核心,并与这个核心融合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四大模块的阶梯式进阶关系如图1所示。
(三)确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
制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计划,定期派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挂职锻炼,使教师完成由单一的学科型人才向复合的“双师型”人才的转变。聘请行业企业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家、管理者举办专题讲座、开设实践课程等进行交流。
(四)研究工程项目主导的课程设计
校企合作,引入企业项目,按教学需要进行模块化划分 与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将企业实施的实际项目援引到教学课程中。根据教学安排和教学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企业项目分解成6个模块,如图2所示。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将6个模块细分成30个任务。
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设计 根据上述6个模块确立教学目标,把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是完成项目或任务需要的知识点,能力目标是完成项目及项目中的任务所应具备的能力。制定的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如表2所示。
考核方式设计 CEC-CDIO模式下的实训教学,由于采用“项目工程、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考核重点放在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综合评价上,通过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更好地体现评价的激励功能。考核分为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其中形成性考核占80%,终结性考核占20%。形成性考核包括平时成绩和实训成绩,各占30%和50%,终结性考核为笔试。实训考核的具体分值分配如表3所示。
基于CEC-CDIO模式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按企业岗位要求修订教学大纲,基于工作过程和项目进行课程结构调整,构建任务+案例+项目的项目化课程内容,通过“做中学”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的高职教学特色,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同时,为推动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从企业聘请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专任教师积极地到企业一线参加生产锻炼,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可以形成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受益的良好局面。正如合作企业所评价的那样: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技术课程,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学生能够较快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核方式采用符合企业要求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起到较好的激励作用,学生学习完本课程后,能够较快地适应企业的工作氛围。
参考文献:
[1]李振涛,杜展,周法军.基于CEC-CDIO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9(10):68-69.
[2]顾学雍.联结理论与实践的CDIO——清华大学创新性工程教育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1):11-23.
[3]李振涛,周法军.CDIO教学模式在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2009(3):115-116.
[4]王志强,蔡平,杜文峰.基于CDIO理念的多媒体应用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09(12):137-138,143.
[5]薛元昕,王承辉,丁燕君.基于CDIO理念的高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09(7):115.
[6]张慧平,戴波,刘娜,等.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自动化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9):138-141.
[7]王刚.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解读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5):86-87.
篇7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教学,理论教学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论文格式。目前国家加快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加快推进职业技术教育大众化进程,正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的中、高级技术人才是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那么如何办出职业技术教育特色,如何设计课程及教学内容,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是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平台课。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学生不仅要掌握较扎实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能,还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众所周知,高职学生的最大特点是学习没有热情,逻辑思维能力欠缺,依赖教师,自学习能力差。如何让学生能真正地学到知识,获得职业技能,提高自学习能力,是课堂教学中必须关注的问题。
一、理论教学组织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知识更新日新月异。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它涉及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两方面的内容,且与工程技术结合非常紧密。论文格式。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较多,因此要强调基本概念,而不是过多地讲具体的计算网络中所使用的专用设备。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非常迅速,新的技术不断出现,因此应尽可能地讲述较新的内容,使所学的内容不致很快地过时。有必要在教学中适当引入最新的网络产品,重点讲解一些最常用的网络协议。
对这些产品与协议的介绍将有助于学生对网络理论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例如:在讲解网络层次结构时,每一层的讲解最好结合相应的网络产品。在物理层的讲解中,可以结合交叉线的制作;在数据链路层的讲解中,可以结合HDLC协议及PPP协议;在介质访问控制层的讲解中,可以结合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以及最新的无线网络设备;在网络层的讲解中,可以结合路由器的使用与OSPF协议,等等。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还应提醒学生:现有协议可能会被新的协议所取代,现有的网络产品也可能被升级,重要的是通过对当前这些协议的学习与分析,理解网络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协议的设计思想,明白协议在面对问题时采用了怎样的解决思路。一旦学生掌握了处理网络问题的基本方法,就能够在面对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时继续学习。培养这种继续学习的信心与能力,才是课程最重要的教学目的。论文格式。此外,教师应淡化教材的作用。教材仅是主要参考书,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读相关的书籍和报道。
二、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探讨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工程性较强,教学中应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验环节。学生只有通过具体的实践,才能加深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只有经历了实践的全过程,才能系统地掌握各个环节的基本技能。传统的教学计划安排是先讲授《计算机网络》理论课程,然后安排为期两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有时理论课和实训课还不在一个学期,在指导学生实训时发现很多学生已对所学理论知识忘得差不多了,实训老师得花费大量的时间重新讲解基本原理,这样学生实操时间相对减少,往往很多学生实训结束达不到相应的技能。为此我们学校采取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方式,使理论与实训得到了充分的结合。任课教师既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讲授一定的理论知识后,即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学完本门课程后,就掌握了本门课程的实践操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实践课的教学方式上,首先演示和讲解实验目的、步骤、相关的背景环境以及需注意的事项,然后要求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人人动手,实际操作,完成实验内容以及教师所给出的情景问题。遇到问题首先要求学生分析问题,教师在旁边指导,引导学生逐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教学组织
对于网络技术操作,实践性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为学生提供实验的机会,但是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学校提供的机会总是有限的,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在改善实验设备、实验条件的同时,教会学生使用模拟环境,使学生能在宿舍自己的电脑上做网络实验,提高实践效果。比如使用Virtual PC即虚拟PC技术,让学生在一台PC上同时运行多个操作系统,而且不需要重新启动系统,只要点击鼠标便可以打开新的操作系统或是在操作系统之间进行切换。学生可以把一台机器当作多台使用,彼此互不侵犯,从而可进行对等网络、Windows 2000 Server组建及Linux网络等实验。而利用Boson.NetSim模拟软件,学生能完成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实验。通过模拟环境,学生不仅能熟悉命令完成配置,也为学生自学提供了平台,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技术型应用人才。同时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宿舍组网,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组网,有助于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并提高对实际应用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三、结语
计算机网络发展更新迅速,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我们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夏菲,姜美珠,孙占学,等.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04,6(2):21-22.:-
[2]崔轩辉.计算机组网工程[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173-180.
[3]骆耀组.计算机网络实用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50-200.
篇8
一、 客观实际地进行背景分析
前期职业教育发展迅猛,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累积了众多问题。目前职业教育陷入了发展瓶颈期,若再不“拨乱反正”,再不实现从“量的扩充”向“质的提升”的转轨,职业教育将病入膏肓,最终难以为继。面对现实,上至教育行政决策层,下至职教一线的教师都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宏观上及时出台了国家中长期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中职师资培训方案,并为职业教育搭建多个平台,提升职教的社会影响力。职教人个体上也开始立于前所未有的改革的风口浪尖,只有乘风破浪,才能再塑职业教育辉煌。
基于以上分析,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发展面临现实问题,需要有良好的政策支持及发展平台,更需要专业教师,抓住自身优势,进行大量的跟踪调研,对采样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指导促进专业建设发展。
二、 科学设计、精心策划组织调研,为专业建设发展寻医问药
1.突破地域局限性,放大社会效应。作为职业学校,服务地方经济无可厚非,但一定要有大的视野、长远规划。故我们在设置调研对象时,立足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从地方选取了50%的企业(如携程(南通)信息技术公司、南通慧馨电脑有限公司等);从社会选取了南京神州数码有限公司、南京华为网络公司等引领专业技术的知名企业。从这些公司反馈情况来看,企业最为看中的是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生涯规划、团队协作、品行修养等学生内涵影响因子。所以中职教师应加强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突破地域局限性,促进专业建设发展。
2.立足本校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进行跟踪走访调研。对问卷进行量化归纳分析发现,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的专业能力提升最为迅速,在校期间专业学习最为致命的缺陷是知识、技能的盲目性,不成系统、相互孤立、学难致用。学生工作后在三年左右的周期里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没有合理的规划,跳槽现象频繁,反映出学生的适应能力、就业意识明显不强。学生的这些问题在专业建设中应引起重视。
3.借鉴他校专业建设之长,弥补自身不足,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我们走访了五所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具备特色的学校,了解到专业建设影响因素从大到小的依次有:专业带头人、学校领导的思想认识、实习设备投入、师资梯队建设、激励制度。学校层面在专业建设方面内在因素远超过外部因素的影响,完全可以通过内部的转化来完善专业建设。
三、 修养内功,提升自身制氧功能,实现“物理变化”到“化学反应”的质变
1.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加强学习,培养自己的专业名师。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要紧跟专业技术发展潮流,顺应专业发展需要,就必须对专业负责人提出更高要求。专业负责人应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针对教学对象能因材施教,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比赛,了解同行的发展水平,提升在同行中的影响力。再则,专业负责人还应具备良好的规划能力、管理能力、实施能力,在对学校、教师、学生实际了解的基础上,针对省、市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创建,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分步实施推进,全体凝成合力,要有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事业干劲。这样培养出的教师所具备的能力无论搁哪儿都会是名正言顺的名师。
篇9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化;网络技术
1 认识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企业信息化的定义
当今,计算机的普及已经随处可见,而计算机网络更是遍布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计算机网络技术,即是通过局域网、互联网技术等,通过建立建设一系列的网络平台,来进行远距离的通信交易,实现企业信息的传播。企业信息化含义,指的是企业和企业之间,通过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进行交流交换信息的过程,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远距离交流通信,促进企业相互合作与共同发展,实现社会利益的整体扩大,符合历史的进步性和前进行的特点。当今社会条件下,信息就意味着财富,及时的信息获取可以解除企业的燃眉之急,为企业生存发展提供全方位的社会信息资源,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增强提供先天优势。
2 企业的信息化管理
2.1 计算机网络
在企业的计算机信息化中,计算机网络的构成主要包括快速式以太网、交换式以太网、ATM、FDDI、千兆/万兆以太网。而千兆/万兆以太网是较为成熟的技术,因为它不仅价格较为便宜,而且升级的空间较大。至于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主要设备则有主服务器、路由器、主交换机等,它们之间是通过局域网来沟通的。一般来说,企业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网络结构大多数是3层的星型拓扑结构,包括主干交换机,系统之间的交换和光纤。
2.2 网络安全策略
在企业计算机信息化过程中,会有太多的信息产生,而传输这些信息需要可靠的保证,因此应当十分重视网络安全策略。一般情况下人们通过防火墙来确保计算机信息的安全,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安全策略。另外,还可以通过网络管理软件对计算机进行保护,包括网络运行流量、资源情况等各方面。但是如今的网络科技如此发达也使人们看到了网络安全方面的纰漏,对此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保护。
2.3 数据存储系统
在人们生活中会经常使用数据库来进行数据的存储与保护,在数据库方面相信很多人都接触过,也实验应用过,所以人们对于数据库也并不陌生。在企业的计算机信息化中,企业的业务量与人力资源方面的因素使企业面临大量的数据分析任务,原有的技术已经不能够满足企业各方面的需求,因此人们就可以利用数据存储系统对数据进行集中的存储分析,还有对数据进行备份也不容忽视。
2.4 软件系统
人们在计算机方面要对软件进行实时维护与更新,通过软件系统能够真实地描绘出企业的实际运作状况。软件系统的制作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可以使企业高效完成业务以及与客户之间的的联系,加强企业自身的发展,使之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2.5 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是在企业和企业之间交流的过程中,通过企业之间技术交流的平台,是企业扮演各种商业化的角色,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的资源共享与合理有效利用,这不仅是企业生存的基本因素也是人们新时代一直坚守的目的,可以说企业信息化是在新时期一个信息技术上面的伟大产物,符合历史的前进性与进步性的特点。谈到计算机对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必不可少的就是企业的信息化,通过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使人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的道理与韵味,使人们对计算机以及企业信息化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力是人们在新时代不可缺少的技能,也是在企业生存的不二之法。
3 在企业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方式
3.1 电子商务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际运用方式,最重要的一种就是电子商务。所谓电子商务主要是以因特网作为载体,在计算机的操作下实现商务活动发展,最终形成以网上购物、网络交易以及在线支付为主要目的新形式商业运作模式。电子商务使用的主要操作方式在于电子广告、网络购物、网络支付与结算、网络售后服务等。一般来讲,依据交易对象的不同会将电子商务分为三种模式,分别是B2B、B2C、C2C。B2B主要是以实现企业间的交易为主,B2C主要是以实现企业、个人之间的交易为主,C2C主要是以实现消费者之间的交易为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淘宝网,阿里巴巴同淘宝店铺之间形成的就是典型的B2C模式,而淘宝店铺与顾客之间就是C2C模式,两种模式相互交织,是最典型的电子商务的表现形式。
3.2 网络财务
所谓网络财务,主要指的是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计算机等硬件设施进行会计数据的存储,同时对会计数据等进行核算与分析、预测与判断,为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提供更为准确的、可靠的数据。现如今,交通技术不断发展,市场的需求以及材料供给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各大企业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设置相应的工作区域,如果要想实现真正的统一化管理,就必须要有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作为支持。一般来讲,计算机网络具有高共享性,能够消除由于时间差异对财务产生的差异影响,增强信息传递的效率,让财务信息与业务之间能够实现对称,满足财务动态管理的要求。
3.3 电子档案
现如今,计算机网络在企业的档案管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条件下,采用纸质文件进行档案管理,相比传统条件计算机网络与其最大的区别就是可以利用计算机等硬件设施进行操作,对文件、数据进行传输与管理。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由档案管理者与技术工作者进行资料共享,有着传统管理方式根本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企业的档案管理中,电子档案能够依据用户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用户的实际要求等,不断对数据进行修改与补充,而且电子版的文件还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及时有效的整序,用户能够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档案进行个性化编辑,更新档案形式等。
4 计算机网络在企业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的具体应用价值
4.1 实现财务信息化管理
利用计算机网络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信息化管理,能够保证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以及财务数据的准确与安全性。在企业中,财务系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部门,财务系统提供的相关数据能够直接对企业的决策等产生影响。利用计算机技术能够全面掌握财务发展动态,让管理者可以及时地掌握相应的财务信息,制定出更为科学的发展战略。同时,利用计算机网络还能够对财务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真正实现财务分析的正规化、科学化,减少误差的产生,使企业正常运行。
4.2 实现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立命根本,而计算机技术能够对人力资源进行数据化分析和动态化管理,从而保证企业的人力资源部以及相关的管理者能够及时掌握企业的人力去向以及人力的动态化管理,提高风险抵抗能力以及风险预警意识,防止人才流失现象的出现。除此之外,计算机网络还能够保证企业在资源采购、资源储备等方面的平稳性。利用网络技术建立起专业化模块进行资源的采购、存储、供应等,实现最优化配置,保证利润的最大化以及成本的最小化。
5 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面向社会的每个角落,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应当积极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人才,建立符合新时代条件下的企业管理机制,发展具有企业本身特色的网络技术商业活动,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与产品效应,树立品牌观念,全球化意识才能真正的增强自己在当今激烈市场经济下的综合竞争力。企业只有遵循时代的潮流走在时代的前列,不断的更新理念,更新知识人才储备,树立科学健全的发展观,才能真正的走出国门,迈向世界。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三主体;四融合;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6-6339-03
Discussion and Practice on the Talent Cultivating Mode of Three Main Bodies and Four Fusion for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Specialty
ZHOU Hong-bin, XU Li-jie
(Shazhou Profess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angjiagang 215600,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ideas of grounding Zhangjiagang, fusion Zhangjiagang and service for Zhangjiagang,we car? ry out the talent cultivating mode of three main bodies and four fusion for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specialty in Shazhou Profess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chool, enterprise and students,the three party win together,we must mobilize school,enterprise and students,the three main body’s enthusiasm and make them effectively integrate into the four educa? tion steps,construction of talent cultivating,teaching design,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enrollment and employment.
Key words: talent cultivating mode; three main bodies;four fusion;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specialty
“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则。国内众多学者围绕高职院校,特别是高职计算机相关专业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进行了大量探索和研究[1-3],但这些研究往往集中于人才培养的某一具体环节,没有贯穿人才培养的整个环节,对于如何有效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沙洲职业工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根据学院“根植张家港、融合张家港、服务张家港”的办学理念,以“三主体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开展专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三主体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三大主体:学校、企业、学生[4];而人才培养主要涉及四大环节: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设计、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就业。要有效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充分调动“学校、企业、学生”这三大主体的积极性,有效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设计、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就业”这四大环节中,使学校为企业发展提供高素质劳动者,企业为学校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实现学校和企业合作互惠、共同发展。同时,学生通过在企业的实际锻炼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最终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三主体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结构图如图1所示。
2“三主体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2.1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质量监控体系
通过调研用人单位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确定我院计算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为面向中小型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培养网络管理员、网站开发人员、网络工程施工人员。具体要求学生成为和谐的社会人和杰出的职业人: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修养,富有团队精神与创新意识;具有“建网、管网、用网”的职业技能,能进行计算机网络工程的施工与网络服务配置、网页设计与网站管理,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可以从事计算机相关的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根据人才培养方向,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建网、管网、用网三项职业能力合一的课程体系,使得学生循序渐进的完成专业技能的知识掌握和技能实践。以计算机网络工程的施工与网络服务配置能力的培养为例,前期课程以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等课程奠定网络工程的基础;后期课程为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综合布线、TCP/IP协议、交换机与路由器配置、网络安全等,如果掌握了这些课程传授的技能,在网络的组建、管理等方面将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另外通过与校外实训基地相合作,开展为期2周的网络工程项目实训,通过网络分析、规划、设计、实施、调试及验收等过程,融合网络组建、管理的相关核心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要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制订科学合理的质量监控体系。首先,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标准制定,按照“岗位需求练技能”的要求,制定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要求任课教师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和课程考核。注重学生平时学习过程,考核由平时成绩、能力训练项目考核及期末成绩综合评定,突出能力训练项目考核。
2.2教师、企业专家携手,共同参与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要突出高职高专的教学特色,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新理念要求,强调“基本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调整和侧重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同时开展“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分析职业能力要求的基础上,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在企业真实项目基础上构建学习情境,突出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教学模块,开展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同时,教学内容的安排应符合认知规律和职业养成规律[5]。如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在给学生讲解网络协议之前,应该先让学生会使用FlashFXP等工具软件,掌握常见的Internet应用技术,使得学生对FTP、HTTP协议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和了解,才能理解网络协议的功能。否则只能通过死记硬背记住协议名称,不能真正理解。
2.3学校、企业共同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加强校内外交流,主动实现“走出去,请进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2011]9号)中“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要求,实施“教师对接企业”工程。联系张家港市的重点企业,或者与专业相关的本行业的典型企业,安排一个教师或一个教师团队利用业余时间对接联系一个企业,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在充分了解和学习企业的各类标准、工艺、技术的基础上,以“访问工程师”等角色,承担企业安排的相关工作,挂职以下相应的一种岗位:1)担任“技术顾问”、“科技助理”等,参与企业的技术合作研发、技改项目、新产品论证及其它产学研合作工作,帮助企业完成项目研发,申报项目、成果、专利等。2)担任企业“人力资源顾问、员工培训顾问”等,鼓励参与企业的人才开发、新员工录用、员工培训等工作,帮助企业建立人才资源网络。
为加强学院“双师型”队伍建设,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水平,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每年安排青年教师脱产到江苏国泰新点软件有限公司、江苏远大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等行业骨干企业锻炼。学院与实践单位及教师签订三方协议,按协议进行考核管理。实践锻炼期间,要求教师严格遵守实践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按相关的岗位职责开展工作,并接受实践单位在考勤纪律和工作成效方面的监督考核。
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与企业联系,邀请企业进校宣讲,邀请企业相关人员担任本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或校外兼职教师、开设讲座,共同编写校企合作教材,承担顶岗实习、毕业生实习指导,推荐毕业生到企业就业。
2.4校企联动,做好招生就业工作
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就业质量为目标,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在满足企业需求的同时,重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化,通过与企业的多次接触与商谈,校企双方达成合作办学意向,明确学校与企业双方在培养人才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三方协议,使得学生入学就有就业保障,解除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提高生源质量。
同时通过以下途径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能就业、好就业、就好业”:
1)搭建供需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加强与用人单位联系,调查了解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及专业要求,通过企业宣讲会、校园招聘会等多种形式,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2)搭建就业服务平台。通过宣传栏、校园广播、横幅、毕业生就业网、QQ群、短信、电话等多种形式,就业信息,并大力宣传国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各种政策,教育学生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成才观和价值观。
3)搭建就业实习平台。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与企事业单位共建紧密型实习、就业基地,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发挥良好的作用。学校、企业、学生签订三方合作协议,明确各自的职、责、权,认真做好毕业生实习期间的考核与鉴定,及时研究分析实习训练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实习成为促进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
3结论
总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开展“三主体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符合高职院校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的要求,可以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可以更好地为张家港市及周边地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郦丽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双证融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20):22-24.
[2]周爱霞.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9(29):138-139.
[3]陶再平.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改革与整合——以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