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专业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25 17:43: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工程专业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工程专业的特点

篇1

摘 要:本文以对国内高校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剖析为基础,给出制定河南省中原工学院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及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最后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劣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知识、能力和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近年来,为适应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实现中国网络工程技术人才的跨越式发展,我国部分高校从2001年开始设立网络工程本科专业。由于网络工程专业是一个综合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的边缘学科,又是一个新兴专业,使得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分歧。如何根据我校相关专业的特点、相关兄弟院校的经验、人才市场新的需求制定出适合我校培养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1 国内高校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剖析

国内申请网络工程专业的院校在早期以普通本科院校居多,近两三年来才逐步向一些重点院校倾斜,分析一下我国各高校的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体系,不难发现目前各院校的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的特点:

① 侧重于两个不同的专业方向。一类,侧重于通信类课程的网络工程课程体系,如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等;而另一类,则把课程的重点置于计算机类课程的网络工程课程体系,如重庆大学、中山大学等。

② 体现各自的科研特色。由于各重点高校致力于将科研应用于教学中,所以各重点高校又根据自身的科研实力开设部分个性化的课程。

③ 实现部分的定制培养。部分高校利用自身地处沿海、网络相关企业较多的地理优势,将很大一部分的学生送到企业,对学生进行定制课程和项目实践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到企业工作,对就业提供保障。

各高校在制定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应该说这些高校在进行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上是各具特色、非常成功的。

2 我校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1 指导思想

我校以前并没有办通信类专业的经验,所以在这个方面我们不具有优势,但我们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有多

年的经验,因此我们将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侧重在偏计算机类模式上,指导思想如下:

(1) 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为基础。由于网络工程专业是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演化出来的新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仍然应该是网络工程专业的基础,将来学生就业可以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网络工程两个专业上进行发展,同时又兼顾到学生将来的考研需要。

(2) 突出网络的工程特点。从我校学生的定位来说,我们将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工程型”人才,按网络工程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阶段设置课程,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支撑课程。根据市场调研及时调整部分课程,通过网络工程生命周期的专业学习,学生具有网络的规划、设计、构建、维护和管理等能力。

(3) 强化特色方向。

基于网络的软件开发特色方向。通过该特色方向的专业学习,学生具有网络软件的分析和设计能力。主要课程有:TCP/IP原理与应用、网站程序设计、J2EE企业级应用开发等。

强化信息安全特色方向。通过该特色方向的专业学习,学生具有网络安全的应用和开发能力。主要课程有:密码学与应用、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程序设计等。

2.2 理论课程体系

在课程的设置上,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制订理论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2.3 实践课程体系

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力争形成较完善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一系列由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等环节具体体现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方法上采取由入门到发展,突出综合性、专业性、设计性、创造性和研究性的教学思路,使学生真正得到动手实践的机会,提高专业实验和毕业设计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如表2所示。

我院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

(1) 培养目标定位准确

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为: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网络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网络项目的分析、设计、实施及管理为主要业务范围,具有网络工程实践、网络项目开发、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基本专业素质,能在网络、通信、软件公司以及企事业行业从事网络工程、网络软件和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开发、维护和应用工作的工程型人才。

(2) 知识、能力、素质关系明确

培养目标紧扣前述指导思想,参照《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中对相关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描述,根据专业的特点和市场的需求对该专业进行定位,对本专业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层面提出培养规格,具体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图如图1所示。

图1 知识、能力、素质关系图

(3) 实践环节较好体现该专业的工程特点

本培养方案实践环节针对网络工程专业的特点,体系上分为:网络技术、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应用、网络管理、网络安全几块,完成我们所要培养的两个方向的人才:基于网络的软件开发和信息网络安全,同时考虑到了网络工程能力训练的前段、中段和后段问题。在实施中,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从网络维护、施工角度对学生进行工程能力、职业化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培养。同时,为保证学生进一步与社会接轨,采取信息安全CIW培训基地、Cisco网络学院与专业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准职业人”的定位,使学生在思想观念、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方面真正受到职业化的、全方位的培养、锻炼。

4 人才培养方案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的培养方案由于兼顾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网络工程两个专业的知识点,所以在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时紧张、课程内容有所重叠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

(1) 压缩或合并部分课程,同时将一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相对重要的课程放入选修课。按照教高〔2005〕1号文件精神,高等学校要构建新的课程结构,加大选修课程开设比例,积极推进弹性学习制度建设,要切实改变课堂讲授所占学时过多的状况。但我们要完成两个专业的重点课程,难免学时会存在紧张的局面,因此我们将部分课程进行合并并压缩,比如汇编语言和微型计算机技术合并为现代微机技术,电路和模拟技术合并为一门课等。同时,由于必修课学时比较紧张,我们将一些课程放入选修课,通过将计算机学院的各专业的选修课全部打通来完成有精力的学生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部分重要课程的学习。

(2) 在教学大纲中详细规定各门课程的教学侧重点。由于网络工程相关专业课设置较多,部分内容难免重叠,我们通过教研活动环节严格制定了系列课程的教学大纲,规定各门课程的教学侧重点,尽量避免重叠,就算有少部分内容有重叠也是各有侧重。

(3) 准备将网络相关课程的实验单列成一门课。为保证网络工程专业各阶段的实验能够在所有课程中开设,解决原实验体系中课程实验划分不清、自身优势发挥不明显的问题,同时为更好地实施分层次实验教学,进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我们对专业所有网络相关课程的实验进行资源整合,单独开设实验课程,借鉴Cisco和CIW的思路和经验,利用专有的师资力量进行网络工程专业实验的设计,对今后网络工程实验环节的建设将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计算机本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R].

篇2

关键词:网络工程;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训

青岛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在原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技术方向的基础上组建了网络工程专业。在组建该专业时我们对市场做了充分调研,并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等规范[1-3],结合我院原有的办学资源,制定并多次修订本专业的培养计划,特别对实践环节进行了反复的论证,并参考了兄弟院校的一些做法[4-6],制定出了相应的实践环节教学体系。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取得了许多的经验和体会,下面做一简要介绍。

1网络工程专业实践环节建设思路

根据《规范》的相关要求,结合我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我院将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的培养目标基本定位在“信息技术”型人才,需要考虑基本理论和原理的综合应用,特别是要侧重实践和工程化。但同时网络工程专业又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通讯相关的交叉、边缘专业,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应该同时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技术的基本知识和网络工程专业的工程技能,使得毕业生就业可以从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维护、网络安全系统的设计、软件开发、网络应用等几个层面进行,从而为学生将来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基础(即学科基础课程应涵盖硕士生入学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全部内容)。

本专业培养计划由通识课、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平台课、专业课(包括必修课、方向选修课及专业任选课)等组成,因此实践教学体系应做到基础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综合实践教学“三个层面”的有机结合。应结合专业特点与社会需求,认真研究并改革实验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比例;改革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模式,加大与生产、科研、社会实际结合的力度;改革实习、社会实践环节的设置,加强校企合作,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活动和相关社团活动。

总之,实践教学体系是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也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必不可少的重要过程。

2网络工程专业实践体系的具体内容

从学科平台角度来看,网络工程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两大部分(如图1所示)。

(1) 学科实践技能。包括:

学科基础实验及课程设计――帮助学生完成基本的学科实践技能,涉及到的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导论、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字逻辑、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

一级学科平台实验及课程设计――帮助学生完成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的学生所必备的实践技能,本部分同本学科的其他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等专业,以下简称3个专业)的学生掌握的内容基本相同,设置中同时考虑实验和课程设计,某些课程还同时设有实验和课程设计环节。涉及课程有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概论、软件工程等。

(2) 专业实践技能。包括:专业平台实验及课程设计――针对网络工程专业的特点,体系上分为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电子商务、网络程序设计等几块。

从课程形式形式上来看,可划分为以下几个系列(如图2所示)。

(1) 实验系列(以下课程均包含实验内容):计算机导论、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网络管理、网络程序设计、网络信息安全技术、Web系统与技术、网络系统设计与规划、数据库系统概论、软件工程、网站规划与实现、电子商务、J2EE企业级开发技术、网络互联技术、Intranet组建与管理、计算机网络协议分析。

(2) 课程设计系列:计算机程序设计(C)课程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C++面向对象课程设计、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3) 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包括校园网维护实习、网络施工实习等)、毕业实习。

(4) 实训:专业方向综合实训、网络应用实训。

(5) 认证培训:包括CCNA、CCNP、网络安全认证等(可选)。

(6) 毕业设计:对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同时也为今后工作作好准备。

在课程与学时数上,以学科基础建立学科基础平台课,以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设立专业课,并辅以选修课作为专业课程的补充。根据“基本技能初步综合技能高级综合技能创新技能”的梯度模式,设置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实训,外加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同时全程一直设有开放实验。其中,必修与选修学时占总学时的19%,加上公共基础课与学科基础课中的实践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1%。

在课程性质上,属于核心或主流技术领域的教学内容,采用必修课;属于新兴技术领域的内容,采用选修课;属于能力外延扩展或深度提高的教学内容,采用课外的开放实验。

3网络工程专业实践体系的建设与管理

3.1实验室建设

我院原有计算机硬件实验室、组成原理实验室、软件机房,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新建了网络实验室,综合布线实训室正在组建中。

3.1.1网络实验室

网络实验室有4组网络工程实验的设备,每组由4台路由器4台交换机和8个计算机组成,每组4人,总共每次可容纳32名学生。实验室还配置了实验管理平台,学生通过访问控制管理服务器可实现对网络设备的实验配置,实现在多个网络实验设备之间的平滑切换。教师可通过访问控制管理服务器对每个试验组进行方便、快捷的监控和管理,无须手工线缆插拔,以保证设备端口的使用寿命。

网络实验室承担的教学任务有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管理、网络系统设计与规划、网络互联技术、网络信息安全技术、计算机网络协议分析、网络程序设计、Intranet组建与管理等课程及课程设计、网络工程实训、网络应用实训、开放实验室、毕业设计等。

3.1.2综合布线实训室

综合布线实训室主要承担网络布线、网络测试、工程实习实训等课程的学习。综合网络布线是网络工程教学的一部分,是必须通过实践环节才能够真正掌握的教学环节。“网络工程实训”、“网络施工实习”等环节就在本实验室完成。

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建设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工具使用,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实训锻炼”培养学生按规范进行预算、设计、施工、测试、竣工等工程设计的习惯。学生只有养成了按标准进行工程实施的习惯,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2实践基地建设

目前我们已经和学校网络中心合作,以校园网和网络中心为实习基地,开展校园网络的维护、管理和应用工作。同时我校正在进行新校区的建设,其网络建设工程也是相当繁重的,我院正在与校方协商,让学生参与到校园网的建设当中。我们还与青岛本地较大的网络公司建立了良好联系,定期介绍学生到他们那里实习。

3.3实训基地建设

我院主要与青岛软件产业园建立了实训基地协议,学生在那里主要进行网络应用、网络程序开发等方面的实训。目前已完成了多批次的实训任务,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4资格认证

目前,国内计算机方面的资格认证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革,大大增加了对实践能力的考核。因此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参加一些资格认证方面的培训,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在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又可获得某一方面的资格证书,为将来走上社会提供一个更好的机会。

3.5师资队伍建设

如果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师工程实践经验较少,或者工程能力较弱,那么学生的培养就无从谈起。因此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加大培训力度。为了锻炼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我们派教师到水平较高的高校参加某些课程的培训,派教师参加企业的专向培训,还鼓励教师参加在全国召开的与网络工程有关的各种会议或培训。目前部分教师获得了CCNA、国家网络安全工程师等资格认证。

(2) 科研融入教学。鼓励教师将科研融入教学,让学生能紧跟社会的发展和学科的前沿。网络工程专业教研室组建了“网络安全技术”、“网络规划与设计”和“无线自组网技术”等科研小组,便于集中精力从事专门领域的研究工作,促进教学。

(3) 加强“双师型”师资的培养。我们认为“双师型”教师就是教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既能担任教师,也能担任专业技术人员。即“双师型”教师应同时拥有“教师资格证书”和“专业技术职务证书”。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让教师积极参加纵向、横向项目的申请和开发研制。专业教师要积极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在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实训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真题真做,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同时安排专业教师到青岛市软件产业园进行定期实训,并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专业技术培训,考取专业技术职务证书。

3.6开放实验室措施

课堂上的学时毕竟有限,老师不可能在课堂上将所有的实践环节全部照顾到,同时,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也不同,因此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完不成相关的实践环节。为兼顾好、差两类学生,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网络实验室”和“网络布线实验室”以开放实验室的形式向计算机学院的所有学生免费全天开放。只要学生有学习的兴趣,我们就提供实验环境。

4网络工程专业实践环节特点

本实践体系主要有以下特点。

(1) 本专业的办学理念为注重理论、强调实践,突出能力,面向社会 ,采用“理论+实验+实战(实训)+综合设计”等多级强化教学模式。

(2) 充分利用校内,最大化利用校外资源。充分发挥实验设备、实验室的潜能,选取尽可能多的课程在实验室教学。和学校网络中心合作,以校园网和网络中心为实习基地,开展校园网络(主要是学生宿舍)的维护、管理和应用开发工作。与青岛软件产业园等实习、实践基地联合,实现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工程实践应用密切结合。

(3) 最大化利用课堂外时间与资源。由于网络工程专业的工程特性,要取得很好的成效难度更大。应用层次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仅仅靠计划学时内的实验、课程设计等环节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必须在课堂外花更多的时间进行编程能力、实践能力的训练。为此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环节设置,给学生提供具体的任务要求和必要的条件,例如开放专业实验室、建立科技活动室等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条件。

(4) 分阶段渐进式教学。实践教学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本技能实践,第二阶段为专业技能实践,第三阶段为校内外工程化训练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划分体现了不同时期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要求,遵循由易到难、由认识到应用、步步推进的原则。最后所有学生通过毕业设计环节完成对大学期间所学知识(理论+实践)的总体检测和评估。

(5) 层次化、模块化教学。从学科基础、专业平台、专业方向、专业选修等层次、模块组织实践体系的教学。每门课程的实验部分都包括基础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同时对于有重要实践要求的课程采用实验与课设兼顾的方式。为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我们特意设计了一个综合课程设计,它涉及的课程包括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络程序设计等。对于每一个专业方向(主要包括网络应用、网络工程、无线网络等),我们都设计了一个5周的综合设计。这样可以使我们的毕业生在今后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用户的需要,可从事网络工程的规划、设计、开发;开发基于网络的计算机软件;从事信息网络安全工程的设计和维护等。

5总结

目前我们已在实践体系的建设中取得了一些成果,针对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构建了由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环节具体体现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建设了相关的实验室和基地,提出并实施了有关的执行和管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与改革中,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实践教学:(1)继续组建新的实验室,如信息安全、协议分析等实验室;(2)选取部分实验教学比重较大的课程进行一体化教学,即将实验室作为课堂,边讲边练,讲练结合,提高教学效果;(3)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管理,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规范[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 施晓秋.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网络工程实践课程体系构建[J]. 中国大学教育,2008(12):35-37.

[5] 肖锋,唐俊勇,容晓峰. 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8(12):180-182.

[6] 吴怡,蔡坚勇,洪亲. 论网络工程专业实践环节教学体系及改革方案[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3):87-92.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for Network Engineering

LI Dao-quan, XUE Wei-hua, JIANG Mei, ZHANG Jun-hu

(College of Computer Engineering, 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Qingdao 266033, China)

篇3

【关键词】网络工程;管理维护;探索研究

一、引言

网络工程专业属于以计算机网络规划、建设、安装、管理、维护和应用为对象的专业,培养具有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理论、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维护等多方面技术技能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在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学活动当中,大部分操作都应在实验室中,例如网络硬件的设计、安装与调试维护,以及计算机通信原理验证、网络软件开发和调试。所以,我们更要加强网络工程实验室的建设,从而使学生能够获得更专业的网络硬件以及软件的设计和安装等相关培训。

二、网络工程实验室现状

大多数现有的计算机机房都是由实验室组成的,因此就很难来做计算机网络实验,而且大部分的高等院校都很少配有专业的计算机网络工程实验室,他们拥有最多的仍然是计算机房。学生只能在这里学习电脑的基本操作还有一些应用软件的使用和软件开发,但却无法作为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在这里,学生们会被规定不允许动别的东西,不让安装的任何软件,也不让动硬件,就更不用说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协议软件的安装了。我们对实验室的功能定位,是要使实验室真正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建立在正确的基础功能的定位上。实验室的功能定位应该是以学科专业为依托去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学校和人才培养特色的地位。实验室的首要任务就是开展专业基础和专业功能的实验,同时能够更好的为学生们提供专业的实验平台也是建立专业实验室的根本目的,并能全方位培养学生在实践应用方面的能力。网络工程实验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开放服务的功能,开放实验室不仅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同时也能提高实验室在各个方面的利用率,从而能够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动脑的能力。这种科学的实验模式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导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自主的进行初步的创新实验和创新研究,培养学生为今后独立自主创新活动做准备。

三、网络工程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和维护工作

要进行网络工程专业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我们就必须要依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来进行方案的设计工作,这样便于实验室的建设,同时也能完善实验条件,促进实践教学工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提供合格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从既突出学校特色和网络工程专业特色又能够以学科建设为基础的整体教学培训出发,创建出一个既注重能力培养,又注重实践教学的实验教学体系,这种模式与传统的理论教学相对独立又相互结合,同时覆盖了基本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创新研究型实验等模式。从而使我们的实验教学内容与科技创新实验教学改革相辅相成,不断更新各种形式的实验项目,以此来达到培养学生们独立自主实验创新能力的目标。我们过去应用的实验内容往往都缺乏验证性实验措施,导致实验的设计过于简单,与实际的实验内容有较大的差别,使得学生没有得到充分主动思考的空间,也就致使了学生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培养,更别说实验创新的能力了。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新增了许多创新型综合型的设计实验,它们的开出率都能达到九成以上,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基于以上的讨论,我们对网络工程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要突出办学特色,目标是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为核心,同时也要符合国家和地方发展的需要,符合科学的,系统的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次,要以学科的建设为导向,不断完善学科目标,积极建设对学科发展有利的实验室架构;最后,要依靠科学研究,逐渐成为具有较高水平的科学实验基地和科技交流平台。

四、结束语

网络工程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和维护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多方的努力合作才能实现。实验室管理人员也要解放思想,同时既要认真管理实验室,也要放心大胆的让学生们亲自动手操作,教学管理和教务部门也要制定好相应的教学计划,适当的增加教学实践的时间,教课老师也要改变教学方法,在实验室让学生们真正成为实验室的主人,让他们亲自去调试、设置、修改知道学会为止,逐步完成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通过这样来管理和维护网络工程实验室,相信一定能培养出更多符合国家和社会需求的网络工程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浦江,焦炳连.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

[2]段相林,赵宝华,刘敬泽.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证[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7):18-19

篇4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应用人才培养 网络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7-0005-03

一 引言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普适计算等新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家实施的第十个五年计划的信息化建设,社会信息化的认知水平、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网络应用水平与普及程度、网络教育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加强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研究,成了当前应当迫切思考的问题。

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组成实践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整体设计,通过课程设置和实验、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实践环节的合理配置,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教学内容体系。网络工程专业是一种实践性极强的工程性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能力,如果缺乏丰富的实践基础,将导致毕业生不能胜任实际工程项目需求,不符合业界需求。

二 当前应用型本科网络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问题反思

在目前的新形势下,网络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建设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主要表现为本科毕业生面临就业时,发现所学知识不能对解决就业问题带来很大的帮助。其主要原因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教学内容老化,没有及时更新。网络工程专业的特点是核心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变化多端,这也就需要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随之进行相应的更新。如果教学内容没有及时更新,学生在就业时就会面临所学知识跟不上社会需求的状况。其二是受专业定位滞后的影响,课程体系结构不能满足当前社会人才需求。网络专业建立之时,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大多以组网为主。而如今我国已进入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在于如何发挥信息化的作用以及如何保障信息的安全,并且物联网也成了发展的重点产业技术,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定位使毕业生大多仅具备网络规划、设计、构建、选型及安全管理和维护方面的能力,而缺乏网络技术应用与网络技术服务为主的能力培养。同样,其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也不能满足社会对网络技术应用与服务方面日益增长的能力要求。

2.教学方法、手段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近几年来,各个高校的教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走上讲台,成为教学工作的主力军,他们兢兢业业地将长期在理论研究上积累的丰富经验反哺于日常教学中,取得了丰富的教学成果。但是,由于长期不在生产第一线的缘故,实践经验相对缺乏,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没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学方法的革新,依然采用理论教学中相对封闭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于社会需求,导致理论教学体系改革跟不上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3.考核评价体系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网络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而应用型本科主要是以应用为先导,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网络工程专业积累了一定的培养经验,也培养了一大批社会急需的网络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信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网络技术人才是否真正合格,最终是需要用人单位来进行评价与下结论,如果不与企业相结合,自己制定一套考核评价体系,难免会导致企业需求与高校培养不平衡的矛盾产生。因此,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都比较注重校企合作平台和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建设,其目的都是力争缩小培养方案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但是,对于如何合作才能满足要求却仍在摸索与探索之中。

结合以上几点,上海电机学院网络工程系在教育部应用型本科教育通用标准指导下,结合我校“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人才培养方略,与高校、企业等深度合作,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网络工程专业高等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和相应的课程体系,构建突显“3+1”的、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新模式。

三 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路与举措

1.应用型本科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原则

第一,专业培养目标与定位相结合的原则。上海电机学院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目标定位于培养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文化素质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掌握网络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能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与组建、管理与维护、应用与开发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在此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上构建课程体系模

与之相对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目标是:在掌握本专业领域与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与组建能力、管理与维护能力、应用与开发能力,具有一定的工程意识和效益意识,具备较强的解决网络技术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其中应有开发能力的培养是为适应当前社会对网络技术应用与服务方面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

第二,社会需求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本专业培养人才所面向的企业特点,清楚了解各个企业的需求,并对这些需求进行分析与归纳,而后确定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使培养的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当地企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能力需求可以分解为网络设备研究与设计实现、网络协议分析与设计、实现、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以及网络系统安全保障等六个方面,如图2所示。这六项能力覆盖了网络互联软硬件设备的设计、研发、生产、测试,网络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网络组网工程的方案设计、论证、施工与调试,网络应用系统的使用、管理、维护和安全防范。而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以及社会对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的需求层次,应注重网络工程规划与设计、网络应用设计与开发、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这三大能力的培养。其中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是近几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能力与社会需求。

第三,学校与企业,教师与学生都达到“多赢”的原则。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内涵是通过提高专业实践教学水平,达到有效地帮助学生们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满足社会与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目的。首先,应是优化教学实验平台,最大化实现其功能。其次,应积极联合企业和其他高校,以学生为中心,以企业受益为准绳,以加强高校合作为前提,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让学生在实践课程中领悟所学课程的知识内容。最后,应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学校、企业、教师、学生都各有所获的目的。

2.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思路与保障措施

第一,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具体思路是构建具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3+1”的实践教学体系,其含义是充分利用高校合作、校企合作以及产学研合作三大平台,共同支持本校网络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平台,如图3所示。其中“3+1”中的“1”是指本校的实践教学平台,是改革中的最关键因素,它包含了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架构中的四个层次,如图4所示。其本质为坚持校内实验、校外实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由基础性实践课程、专业性实践课程、研究创新性实践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共同组成,包括课内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综合实验、综合实训、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素质拓展等环节。此外,“3+1”中的“3”是指高校合作、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的三大支撑平台,其宗旨就是通过三个平台的建设来为“3+1”中的“1”,即本校的实践教学平台质量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是加强高校实验教学合作,提高实践教学条件。在上述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3+1”模式的教学改革研究。首先,优化实验平台,争取最大化实现其功能,先后根据理论课程的内容需要,建设了四个网络工程专业实验室,分别是网络工程实验室、综合布线实验室、协议仿真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尽量满足理论教学的所有实验要求。但这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因为网络实验教学目前尚处在探索阶段,计算机网络领域发展速度极快,相关知识和教学内容更新速度也很快,在教学思路、教材选用和实验设备配置上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网络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在全国各个高等院校中都是主要任务,所有的院校也都在改革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与教训,同行业的教师们也因此经常在一起商讨改革方向,交流经验教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我们应充分利用这种机会和平台,积极参加高校教师教学研讨会,虚心学习长处,吸取经验教训,在现有的基础上,精心构建实验案例库和实训项目,根据不同能力的特点,组织教师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教学改革项目。如在“网络设备与集成”的课程设计中,尝试进行项目化、案例化教学,把各高校总结出的实际问题融入课程设计项目,使学生在完成一门课程设计后,能较好地掌握网络设备与集成完整的设计流程,提高综合实践应用能力,并适时地把一些反映当代网络工程技术发展趋势的内容

充实到实验教学中,从而对整个实验教学体系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使建成的网络专业实验室功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二是加强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提高专业实践水平。网络工程实践教学改革面临的另一个困难就是如何解决实践教学与社会需求脱钩的现状。一方面社会对网络人才的需求迅猛增加;另一方面对他们的应用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在应用型本科办学过程中,如何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动手能力,积极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是需要努力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共建校企合作实习教学基地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要保证实践教学的先进性以及与技术发展的同步性,需要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单靠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不可能完成的。而且,自行建设的实践教学基地与实际工作部门的职业环境存在差异,容易与社会生产实践的需求脱节。因此,充分利用校外资源,校企合作共建实习教学基地是拉近学校与社会距离的最有效举措之一。这些实习基地既是教学基地,又是就业基地,既承担教学计划规定的实践性教学任务,又是学生进行暑期实习、社会实践等的重要场所。

截至2012年,上海电机学院网络工程专业已建成与教学相匹配的校外实习基地13个,与一些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并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学生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教学指导工作,以本科毕业设计课题中企业课题数为例,2008级的本科毕业设计课题中企业课题数只占总课题数的31%;而到了2009级企业课题上升到占总课题数的60%。这些校企合作实习基地不仅满足了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需要,也在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为毕业生的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的就业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学校,企业三方达到了“多赢”的目的。

三是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双师型队伍建设。作为一所行业背景强大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独特的管理体制造就了良好的产学研机遇和环境。近几年来,在学校的鼓励和支持下,先后开展了网络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综合改革,通过产学研合作平台功能的拓展,企业可以直接参与人才培养过程。行之有效的措施主要包括:(1)聘请企业科技专家与校内教师一同制订本专业培养规划;(2)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双方共同进行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建设,合作开发专业实践教学的技术案例;(3)企业和学校共建实验室,基础实验室建在学校,专业实验室建在企业,校企共享实验实训资源;(4)双方共同组成科研团队,搭建研究平台,就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瓶颈进行重点技术攻关,既促进了专业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也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四是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生产单位调研、学习,帮助他们熟悉企业的工作环境和技术要求;选送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为他们加盟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创造条件;选拔骨干教师到国(境)内外学习深造,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学术水平等。这种“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让学生真正获得了实践教学的效果,让校内教师们拓展了个人发展途径,提高了教学水平;另一方面,使企业的工程师们将实际经验转化为理论知识,获得了相当的成就感,也使得学校与企业之间共同建立了一支熟悉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五是辅以高效的过程管理和课内实践教学考核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一般是由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保障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等构成。“3+1”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样离不开教学过程管理与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为此,在“3+1”的实践教学体系中,高效的过程管理包括实验室管理、实验项目管理、实习基地管理等,其中实验项目的管理又包括基本操作型实验以预习形式完成,进阶技能实验在课内完成,大型综合性实验在课后完成的管理方式。

课内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包括两大方面:一是过程考核,包括平时考勤、实验课表现以及实验报告撰写等。二是能力考核,包括设计方案、实施结果、口头表达与相互评分等。通过这两方面的考核,来综合评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达到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 结束语

应用型本科网络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一直应用于上海电机学院网络工程专业的日常教学当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获得了经验与教训。总体来看,影响是多方面的,对学生的影响是获得了相关工作经验,毕业之后能很快适应企业的生产实际要求;对教师的影响是开阔了教学思路,提高了教学实效,并且能从繁重的备课中腾出时间进行新课程改革;对企业的影响是有针对性地培养符合本企业要求的人才,获得了直接的生产效益;对学校的影响是降低了实验室建设改造的成本,获得了办学经验,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肖小玲、王祖荣.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

[2]王春玲等.高等工程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学术版),2006(S3)

[3]徐明等.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9)

[4]胡静、赵莹.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2(3)

[5]荣秋生.新形势下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架构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0(31)

[6]李道全、薛炜华、姜梅.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6)

[7]刘晓华、郑更生、赵卿松.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软件导刊,2011(5)

篇5

关键词:MOOC;网络工程;教学模式;地方高校

中图分类号:TP393∶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7-9831.2016.03.019

地方高校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各类高级专业人才的源泉,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融合于地方高等教育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地方高校快速转型跨越发展.这既是促进地方高校发展的契机,也是地方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而网络工程专业在全国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属于新办专业,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还有待完善,存在很多问题急需解决[1-3].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即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是一种依托互联网发展起来的新型教育方式.与传统的网络教育不同的是,MOOC强调教学过程的互动参与和多方位考核,并且由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专家教授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将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学习者组织起来建立学习小组进行探讨交流[4-5].因此,将MOOC和地方高校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解决地方高校在建设网络工程专业时面临的困境,为地方高校在面对社会需求人才多样化和办学条件与知名本科高校存在差异性的情况下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办法.

1地方高校网络工程专业的困境

1.1师资力量薄弱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既需要有扎实的相关理论知识,更要有丰富的网络工程实践经历[6],也就是所谓的“双师型”教师.但地方高校由于网络工程专业开设时间短,大部分教师都不是本专业出身,更谈不上与网络工程实际相关的实践经历,教师们也是边学习,边讲授.这种情况下,教师讲授的内容理论偏多,不能给学生传授相关的实践技能,导致培养的学生无法胜任毕业时的就业岗位.

1.2教学管理松散,课程建设迟缓

由于大部分教师对所任课程教学内容不熟悉,因此授课时常常根据教师本人对教材的领会程度进行教学,熟悉的内容多讲一些,陌生的内容可能就一带而过了,授课比较随意,不能按计划组织教学.另外,专业课程的设置不太合理,致使课程内容之间的重复和交叉现象严重,而各学校的实验设备又来自不同厂家,统一的教材和实验指导书无法满足授课的需要.教材和实验指导书难找成为该专业的难题,课程建设的步伐缓慢.

1.3实践设施设备不齐全,实践教学质量不高

网络工程专业工程特色明显,实践性强.高校开设该专业一般需要有进行路由与交换、综合布线、组网技术、入侵检测与防火墙、无线网络管理、网络协议分析及网络安全等课程的实验设备[7].实验室的建设投资大、成本高.地方高校由于经费少,购置的实验设备有限,部分课程的实验学生只能分组轮流完成,而部分课程就没有实验设施.这种局面导致教师重理论、轻实践,而该专业实践课本身难度较大,课前准备知识较多,教师的抵触心理也比较严重,实践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2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与MOOC融合分析

专业课程的学习是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基石,要在网络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MOOC解决该专业目前面临的困境,需要分析专业课程的特点.首先,网络工程专业课程对计算机基础类知识和基本实践操作要求较高,缺乏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的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例如:网络协议分析是网络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而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必须有C程序设计、编译原理和计算机网络等专业基础课的知识,否则如果学生对这些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掌握不到位,就会导致网络协议分析课程的教学效果很差;其次,网络工程专业课程知识点之间衔接紧密,前面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直接影响后面知识点的学习,而且讲授的内容很多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学生学习必须紧跟讲授的步伐.地方高校要结合MOOC的优势,构造融合MOOC的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模式,就要找到MOOC与网络工程专业课程有机结合的方法.目前,高校在课堂教学中引入MOOC的方式主要有单MOOC方式,MOOC为主、课堂讲授为辅,课堂讲授为主、MOOC为辅3种方式[8].对于地方高校,学生基础薄弱,采用单MOOC方式,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通过MOOC学完课程,这很明显是不合适的.据调查,地方高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大,尤其是对一些比较抽象的课程,完全让学生自己学习或大部分时间依靠学生自己学习是不现实的.因此,融合MOOC的地方高校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模式还是应该采取以课堂讲授为主、MOOC为辅的方式.地方高校网络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的MOOC学习单元见表1.教师按照知识点组织教学,将一些理论性强、较抽象的知识点归纳出来,凝练出知识点中蕴含的潜在问题,让学生课下结合MOOC学习,加深理解,课堂上再进行交流探讨,彻底解决问题.

3融合MOOC的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的关键问题

网络在线教育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像一些视频公开课、高校建设的精品课程都属于在线教育.但以往的这些在线教育方式主要以教师的授课视频为主,而且一个视频的时间较长,就像做一次讲座,学生很容易疲劳、厌烦[9].而MOOC自诞生以来,以它独特的优势逐步取代其他的在线教育方式.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学习模式的不受时空限制性,学习环境的开放性以及评价考核的多元性.根据地方高校网络工程专业的现状,要引入MOOC改善教学效果,逐步形成融合MOOC的教学模式,需要从3个方面入手.

3.1师生角色的转变

MOOC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让学生不再面对一名教师,而是面对全球的教育工作者,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一个教室之内.MOOC学习使得学生的学习场所、时间,授课时间,授课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唯一没有改变的是学习的对象[10].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教学模式下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必须改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需要转变.教师要由原来的“台前”转向“幕后”,将学习的决定权交给学生,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发挥引导性作用,告知学生如何利用网络选择MOOC课程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主动学习.学生从原来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通过MOOC课程的主动学习和线上线下的互动交流,深刻领会知识点.

3.2面向能力培养的教学

地方高校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快速适应业界需求的有创新创业能力的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网络工程专业中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引入MOOC后,依然是以本校教师讲授为主、MOOC辅助的方式,实践教学多以团队合作完成项目的形式进行.针对一个具体的项目,例如:校园网的部署,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MOOC平台学到了完成项目必须的一些理论基础和基本的实践方法,但并没有深层次理解实践的关键环节,在学生心中会有很多的疑问,这些问题不断的驱使学生去主动思考和探讨.这样就强化了学生探索新知和协作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另外,在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全程指导,及时纠正各小组存在的问题,同时发现学生的优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和探索,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促进了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

3.3注重过程的评价考核

传统的以理论考试为主的评价考核方式无法真实有效地反映学生对课程的学习过程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MOOC平台除使用考试这种评价形式外,更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利用社交工具软件进行师生评价、生生互评、讨论交流和作业布置,并对这些环节打分,最后结合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价学生[11].为此,地方高校应针对网络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其理论部分应用MOOC课程学习并对其评价,而实践部分根据项目的实施过程和完成情况给予打分.这种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技能掌控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又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结束语

面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势态,结合MOOC优势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本文针对地方高校的网络工程专业,分析了面临的困境和MOOC的优势,提出了融合MOOC以课堂教学为主、MOOC为辅的教学模式.将对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过程性考核评价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弥补了地方高校网络工程专业存在的不足,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蕾,孙润元,刘鹍,等.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网络工程专业实训教学体系[J].计算机教育,2012(1):79-82

[2]陈代武,彭智朝.地方本科院校网络工程特色专业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2(24):33-36

[3]曹介南,徐明,蒋宗礼.网络工程专业方向设置与专业能力构成研究[J].中国大学教育,2012(9):31-34

[4]丁琳,王颖,马淑萍.MOOC支撑下的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4(9):30-33

[5]王文礼.MOOC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3(2):53-57

[6]曹介南,徐明.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7]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1-9

[8]瞿振元.以MOOC发展为契机,促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2014(6):1-4

[9]韩锡斌,葛文双,周潜,等.MOOC平台与典型网络教学平台的比较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61-68

[10]李红美,陆国栋,张剑平.后MOOC时期高等学校教学新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6):58-67

篇6

[关键词]网络工程;就业形势;对策建议

一、前言

网络工程专业是国内高校普遍开设的一个新兴专业,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网络工程专业也成为一个热门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经济学上讲,需求决定供给,正是因为社会对网络工程专业的需求,决定了其供给必须为社会所需要,为社会服务。专业的发展只有与社会环境和需求相结合,才能像植物吸取养分一样长成参天大树,最终脱颖而出。从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看,网络技术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开办网络工程专业的学校也越来越多,毕业生也越来越多,其就业问题也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办好网络工程专业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形势发展成为一个严峻课题。

二、网络工程专业现存的就业问题

(一)企业因素

从企业层面看,当前对于网络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但是企业的实际工作与毕业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毕业生上手比较慢,不能迅速满足企业工作需求,而企业对毕业生的管理缺乏人性化管理和人文关怀,导致毕业生陷入“报酬低”“职业发展缓慢”等这样的一些困境,对于企业来说离职率较高,而对于学生个人来说也影响了其工作的稳定性。

(二)学校因素

在学校的教学中,对于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学存在着误区:(1)教学程度不深,蜻蜓点水式的教学使得学生掌握的知识不牢固、不扎实;(2)教学广度不广,学校教学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造成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适应能力不足,专业技能较弱。学校在培养过程中的培养体系和培养计划问题直接影响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从而影响学生就业。

(三)自身因素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内因发挥主要作用,自身专业认知模糊、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认真、缺乏对社会的了解与认知,都成为学生自身竞争力薄弱的主要因素,专业技能薄弱和综合素质不高都成为其就业过程中的限制性因素,影响其就业。

三、提高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率的对策建议

(一)企业层面

企业对于初出茅庐的高校毕业生,要给予更多成长和包容的空间。例如企业对于员工工作时间的把控和工作技能的培训。首先合理安排用工时间,拒绝长时间的加班制度,结合个人不同的特点,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并且制定个人长期的职业规划,在工作过程中制定完善的薪酬福利体系,并且结合绩效激励机制满足员工的个人生活需求,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发挥企业人文关怀,确保员工在企业留得住、干得住,不断提升自身技能,与企业共同进步发展。

(二)学校层面

对于学校来说,首先要加强专业课的教学,创新教学方式,通过“校企办学”等方式打造与企业需求结合更紧密的课程,让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践性。其次加深教学深度,拒绝蜻蜓点水式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专业全面的技术。最后加强就业指导,学校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平台,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职业道德意识,多开展实践活动,深入企业锻炼学生的岗位适应性,以多元化的就业指导形式加强学生的竞争力,使学生成为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三)学生层面

学生是就业的主体,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就业的质量。学校可以通过定期举办优秀毕业生讲座等形式,让在校学生了解社会需求,并且学习先进,知道自身的差距,正视自身的缺陷,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端正学习态度,为日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学校还可以构建监督体系,监督和考评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建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总之,从当前的社会形势看,近年来兴起的计算机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使得网络工程专业具备了新的前所未有的机遇,成为一个新兴的热门就业专业,社会的需求也比较旺盛,但是要想找到适合自身的就业岗位,还需要面临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在学校要通过学校指导和自身努力等因素结合,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就业竞争力,只有学生和社会都满意,专业才能得到发展,专业的培养也才具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毛腾跃.网络工程专业产业人才培养探析[J].软件导刊,2014(3).

[2]袁志,邹延平,张明军,等.网络工程专业项目驱动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计算机教育,2012(8).

篇7

摘 要: 针对独立学院网络工程专业的办学特点,结合人才市场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从独立学院的教学实际出发,提出了项目教学法并给出了具体的实施过程。通过实施项目教学,培养了网络工程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日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网络工程; 项目教学; 独立学院; 传统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6)07-72-03

Research on the project teaching of network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independent college

Lin Han1, Wang Lin2

(1. Dongfang College,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017, China; 2. Concord university college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chool running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independent college and the talent market demands for network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s, from the independent college teaching reality, the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is proposed and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rocess is given.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ject teaching, the network engineering specialty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and team cooperation ability are cultivated, to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into society.

Key words: network engineering; project teaching; independent colleg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0 引言

我国从2002年起开设网络工程专业[3],至今开设该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达两百多所,即使没有开设此专业的院校也在其计算机专业中大量涉及到计算机网络的教学,这为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学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办学经验和教学成果。尽管如此,独立学院在延续这些高校办学方法的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独立学院的网络工程专业的定位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课程体系建设问题。

2014年3月,中国教育部改革方向已经明确:全国普通本科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转型的大学本科院校正好占高校总数的50%。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基本确定为“实用型”层面,其教学内容应与生产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办学特色要突出应用性。因此,在国内外很多独立学院提出了实践教学体系,也就是引入项目教学模式,以此作为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

1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在英文中是“Project-based learn”,简称为PBL[4]。其主要思想起源于欧洲,是以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为背景的一种劳动教育思想,其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追溯到20世纪中后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工业化和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化的大生产成为主流,现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社会现实,要求劳动者能快速适应这种变化,项目教学法是通过改变教学方法达到这种目的,即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重点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并根据社会生产的需要培养对应的人才。

2 研究意义

独立院校网络工程专业要想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竞争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网络规划设计、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电子商务、网络应用开发、网络工程测试等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在教学上须改变传统的以讲代练,以教代学的观念,要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自己动手尝试,通过实践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师和学生角色的互换。老师转为“配角”,有利于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既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又具有较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而提高网络工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从根本上解决独立学院网络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难问题,这也是我们研究的意义所在。

⑴ 实施项目教学,贴近就业岗位需求

项目教学是以实际生活情境为背景,所有的教学活动都与就业岗位环境相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身临其境的体会项目实施的整个流程,从信息收集、方案制定、协作完成到最后评估,在完成学习的同时也能真实地体验现实的工作氛围。

⑵ 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与职业素养

独立学院本科生基础相对较差,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综合能力不强。项目教学法从客观实际出发,首先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积极性,然后结合大量的项目练习,配合各方面的知识引导,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学生综合能力的增强不仅提升了其就业竞争力,还在协同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锻炼了其职业素养。

⑶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项目教学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多人协同完成。一个项目往往是由多人组成的一个团队,团队中每一个成员要在其他人的配合下才能完成整个项目,这就要求学生在模拟学习的过程中相互配合,协同作业,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3 项目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以课堂教学模式为主,是一种以老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容易形成老师单向灌输,学生听从老师指挥的学习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忽视了其学习的主动性,甚至主动性被压抑。传统教学模式的目的在于传授知识和技能,靠的是外在动力。

项目教学是以突出体现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为主,是一种以现实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和老师为辅的教学模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各项学习,教师结合学生的特点设定学习项目,帮助学生进行学习。

不难看出,传统教学模式与项目教学模式相比,在教学目的、师生关系、学习动力以及教学着眼点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但是,传统教学模式因其被动的学习方式,无法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适用型人才,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打造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 项目教学的实施

4.1 基础知识的传授

为了学生能够顺利的完成项目,就必须教其学习和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网络知识以及项目开发制作的整个流程。因此,在起始阶段,指导老师首先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引导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网络知识,为后面的学习和项目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4.2 项目的选择

由于学生的基本情况各不相同,我们可以根据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来选择项目。按照项目的内容区分,将项目分为普通型项目和发散型项目[1]两大类。

普通型项目指的是项目中的内容主要涉及到的较为简单的网络工程专业知识,以此保证学生能在项目制作可以上手,例如,家用计算机的组网等,从简单项目入手,效果更好。普通型项目适用于低年级的学生,一般是第一、二学年进行。

发散型项目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设计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的项目内容,项目内容主要是以企业实际项目为背景,综合网络安全、编程和系统集成等专业知识,让学生在项目研发中更深入的了解所学专业的知识,熟悉企业项目的开发过程,积累经验,并提升自己的网络综合素质等。发散型项目更适合高年级的学生,一般是第三、四学年。

4.3 项目团队的组建

一般情况下,项目团队的人数宜为5-7人[5],具体依项目而定。团队中人员的选择,应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指导老师根据对于学生的了解,将学生分别穿插放在项目团队中,尽量避免能力较强或较弱的学生扎堆,因为这样会降低团队的工作效率,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而且指导老师还要注意避免个别学生将自己的工作丢给项目团队其他学生,导致达不到项目的预期效果。

4.4 项目教学环境

给学生一个宽松的项目开发制作环境,这样可以使得学生有充分的自由度来发挥,指导老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开发进展情况,为学生创造不同环境下处理事务以及培养学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4.5 项目具体实施

项目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指导老师起引导作用,教师要对学生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答疑,若出现较大错误应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在具体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多让团队之间进行交流,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讨论的热情,增强协作意识,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6 项目的评价与总结

不以完成整个项目作为评价的标准,只要这个项目具有创意性,即使只完成了一小部分,也算是一个很好的结果,要注重过程。指导老师根据项目的性质和目标,在项目研发的每个阶段结束时,进行小结和评价,最后每个项目制作小组对自己的项目进行展示、总结或答辩。由指导老师进行总体评价。

项目的评价需要遵循几个基本的原则[2]:第一,在项目下发时,对于项目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或是需要达到的要求进行预估,这样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让自己的学习制作进度与项目预期大体一致;第二,项目的评价应以学生做项目过程中的表现为基础,注意学生各方面的表现,例如,协作能力的体现等;第三,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在项目结束时,对于自己在整个项目制作中的发挥做出自我评价。

5 结束语

从独立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师资和教学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特点出发,在网络工程专业开展项目教学,对于学生学习网络工程专业相关知识有较大的帮助。项目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掌握相关网络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协作能力等。项目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可能产生的问题,如果教师把握不好,往往又容易使学生忽略课本知识的学习,以致一些知识还没有弄明白就开始用于制作,就会达不到项目教学的效果。因此,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平衡课本学习的时间,通过项目的实践演练达到对课本知识的融会贯通才是项目教学法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金永涛,邹彭涛,魏艳娜,刘洁.基于项目的网络工程专业教学

模式探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0.12:30

[2] 毛晚堆,杨明,刘冬梅.基于项目教学法的课程教学方法的研

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50:86

[3] 姜仲,杨英鹏,娄军.独立学院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7.5:107

[4] 岳坤.项目教学法在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0:149

篇8

关键词:网络工程;课程体系;知识结构;培养目标;培养计划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问题的提出

网络工程专业是一个崭新的专业。迄今为止,国内增设该专业的高校最多只有两届毕业生。与其他专业相比,相对不够成熟。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则办学经验不够成熟,二则课程体系不够成熟。而且,教育部也没有设置相应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因此,研究设计一套科学、合理、有效、可行的专业课程体系,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专业教学计划,是摆在新开设网络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面前的一个重中之重的任务。

在研究和制订专业培养计划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调研,获取了很多高校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同时也查阅了大量的教改文章和有关资料。通过综合研究和分析发现,虽然课程设置各具特色,如加强实践教学,重视能力培养;强调通识教育,增加选修范围;厚基础、宽口径;基础教学平台加模块化课程等。但是还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 培养目标不明晰,课程设置也缺乏目标性和方向性,甚至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不能有效地支持专业培养目标;

(2) 与其他专业的课程设置相差不大,缺少专业竞争力。

(3)学生接触专业知识过晚,造成低年级学生感觉迷茫,学习没有目标和方向,难以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

(4) 科目林立,课程内容重复和老化。突出表现在课程与课程之间存在大量的交叉部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复杂的网状结构;

(5) 缺少团队意识、协作能力和领导才能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的教育。

(6) 过分强调和注重知识结构,很少研究和考虑学生的就业需要和认知过程。

那么,如何克服和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认为,必须从培养目标入手,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那么,如何确定培养目标,以及如何根据培养目标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将对培养计划的制定和专业教学的开展提供有力的帮助和支持。

2专业培养目标模型

专业课程体系应该依据学生应当具有的专业知识结构来制定,专业知识结构是和专业技能密切相关的,而专业技能又取决于专业培养目标。因此,要想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就必须首先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培养目标。

显然,培养目标的定位至关重要。但我们认为专业培养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是柔性的和动态可变的,并且是多元的。鉴此,我们建立了如下的专业培养目标模型:

专业培养目标=f(专业知识,技术发展,社会需求)

该模型反映出:专业培养目标要以专业知识为基础,能够对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做出快速反应。

针对我校新招生的网络工程专业,我们一方面去全国很多高校进行调研,深入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从事的职业情况。另一方面,通过走访不同类型的用人单位,全面了解各类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职业特点和技能要求。最后结合专业特点和网络技术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归纳,将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网络管理员、网络程序员、系统集成工程师和电信工程师。

3专业知识结构模型

专业培养目标可以细化为1~N个职业目标。不同的职业目标具有不同的专业技能要求。因此,这需要首先对职业目标作出选择,然后确定应当掌握的相应的职业技能。而某种专业技能的获得需要通过稳固、高效的知识结构作保障。我们建立的专业知识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各种技能性知识的取得离不开必备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则需要建立在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平台之上,而专业基础知识平台又构筑在共同的公共基础知识平台之上。该模型的特点是:层次性强,功能清晰、明确。

4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思想

专业课程体系是开展专业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才能在此基础上导出切实可行的专业教学计划,制定相应的教学和实验大纲,继而合理配置和优化教学资源,有效开展专业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所期望的培养目标。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思想如下:

(1) 尽早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和职业目标规划的宣传和教育,通过社会实践、实习和实训等环节使每位学生及早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选课。使每位学生学习的目的清晰、明确,不再为自己的未来发展而迷茫,进而提升学习的兴趣、增加努力的程度。

(2) 在教学组织中要坚持以“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为原则,充分体现知识和能力的有机结合。并使学生尽早接触专业,以减少学习的盲目性,激发他们的专业兴趣。

(3) 坚持素质教育贯穿整个培养过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要体现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和阶段性,为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4) 充分体现整体优化的原则,建立模块化教学体系。科学地处理好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注重课程设置和内容的有机联系,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教学活动形成有机的整体。

(5)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的原则,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留有充分的空间,使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得到充分地、健康地发展。

哈佛大学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呢?通过分析发现:就在于给学生选择的余地。为此,在设计课程体系时,我们强调综合性、加强选择性、确保均衡性,促进每位学生全面均衡和谐的发展。

5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

特定的培养目标对专业技能具有特殊的要求。作为网络管理员需要掌握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网络性能测试与优化,网络日常管理与维护、网络安全与病毒防范等方面的技术和技能;作为系统集成工程师需要掌握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无线网、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工程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和技能;作为电信工程师需要掌握程控交换机、电话网、广电网、移动通信等方面的技术和技能;作为网络程序员需要掌握套接字编程、网站设计、J2EE和.NET程序设计、C/S结构和B/S结构程序设计等方面的技术和技能。

专业技能性知识主要通过对应的专业成组课并辅以专业选修课来获得。而专业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公共基础知识则分别对应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以及公共基础课,经过反复设计和不断优化的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按照以上模型和方法建立的面向专业培养目标(职业目标)的课程体系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专业培养目标明确;②对应的专业技能清晰;③专业基础平台非常雄厚;④课程的模块化特征非常明显。以此开展教学,将促使原来较为盲目的教学活动变得更加有针对性和更加高效,将使得所培养的人才获得更加有效与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也具有更强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竞争力。

6总结

不同的培养目标要求具有不同的专业技能,不同的专业技能来源于不同的专业知识结构。而符合社会需要、适应人才发展的专业知识结构则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作保证。相信,本文提出的专业培养目标模型和知识结构模型以及我们由此确定的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体系,对各高等院校制定专业培养计划和开展专业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徐雅斌. 计算机专业课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8(8):73-74.

[2] 黄荣亿. 采用专业目标倒推法深化课程体系的改革[J]. 科教文汇,2007(7):130-131.

[3] 龚怡祖,陈万明. 大学课程体系构造与大学课程资源配置[J]. 高等教育研究,2005(1O):53-57.

[4] 王红梅,王涛. 对高校课程体系的理性思考[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4):47-49.

篇9

不论是网络公司的规模如何,主要的技术人员分为两类:网络工程设计人员和网络工程实施技术管理人员。一些规模较大的网络公司都是采用具有一定工作经验或者高学历的人才进行网络的设计工作,而聘用的本科生主要是进行网络工程的实施和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工作;而规模较小的网络公司则希望招聘的人才最好具有网络设计和网络实施管理双重能力。根据我们的调研,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急需提高的能力见图2。综合图1、图2可以得出社会对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的培养模式中的能力结构与知识结构基本满意,企业普遍反映本科院校培养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在校期间应该加强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竞争意识的培养。

制定科学的教学模块,加强学生能力培养,满足社会需求首先,改革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方面:基础理论课教学方面,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原则,调整课程内容及学时学分数,突出基础理论的应用内容,加强反映学科发展潮流的内容;学科及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应进行必要的整合,对课程进行重组,建设符合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的学科及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模块群;关键技术类课程要突出课程的应用性、先进性、综合性,体现工程技术特点;专业选修课程要增大比例,模块化设计,使学生能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及就业市场的变化进行选择,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跨学科及素质拓展类课程应充分体现相关交叉学科知识和经济、管理、法学等基础知识的传授以及人文、艺术修养的教育、沟通交流能力及心理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教学体系方面:要达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科学、合理、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包含三个层次:基础、专业、应用。基础层:含自然科学基础及学科基础课程实验及认识实习等;专业层:含专业课实验、电子电工实习、网络综合布线实习、网络工程实践、专业课程设计等;应用层:有课程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学科竞赛、开放实验等。其次,结合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结合专业调研与分析,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为重点。我们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为网页制作模块,网络工程模块,网络数据库编程和网站建设模块。每个模块采用集中教学法,各个模块相辅相成,构建完整理论系统。每个模块侧重于不同的能力培养,网页制作模块,通过网页制作与动态网页制作的学习与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网络工程模块,通过实际组建网络的实践,在掌握基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网络数据库编程与网站建设模块,通过信息系统与网站的设计开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团队合作意识与再学习能力。

创建以教学为中心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我们就必须发展教学、科研、生产三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也是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这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教学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科研的支持,而教学和科研的主要目的就是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所以学校应该积极地鼓励教师和企业联合开展科研,培养出一只综合水平强的教师队伍,这样也可以使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把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此外,也可以把一些科研项目交给一些高年级的学生来完成,增加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也是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加强实验室建设要想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充分的利用学校的实验室。学校也必须重视实验室的建设,使实验室的发展适应社会的变化。当前是网络信息时代,网络实验室的建立更加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学校应该把二者相结合,更好地发挥出实验室的作用。

篇10

关键词:实训室;网络工程;项目驱动

一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工程实训室的建设现状及制约因素

计算机网络专业作为目前工科类高职院校的重要专业,其教学过程所依托的实训场地随着现代化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及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的网络工程类实训室的功能建设面对目前的应用需求已经显得十分落后,新一代符合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特点的网络工程实训室越来越显示出先进性和科学性。纵观我国高职院校网络工程类实训室的建设历史,从早期的雏形到完整的解决方案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离散式网络实验室。

其特点为:没有实验室的基本框架,以基础网络知识培训、网络设备认知为主要目的,满足了最初级课程的教学需求。该阶段的网络实验室弊端很明显,设备单一、功能有限,设备台套数不够,没有标准的实验教材,学生实验效果不好,仅停留在对网络的认知阶段实验,实验管理处于离散的状态。

2.集中式网络实验室。

其特点为:集中式网络实验室解决方案除了为基本教学服务外,还可进行较复杂的技术验证过程和初始化实验环境,在网络技术上涵盖了全部方向,该类实验室解决方案是实验室建设史上的一大飞跃。该方案推出了实验室设备管理控制服务器,对网络设备和实验行为进行集中管理;设备的“一键清”初始化可以自动进行实验的场景恢复。对设备的操作采用了图形的界面,使学生的实验更为直观和方便。

3.综合型网络实验实训室。

综合型网络实验室是集中式实验室的升级,不仅可以实现全部技术方向的网络实验,而且可以实现实验室的全面建设与管理。这一代网络实验室融合了五大统一:实验教学的统一管理;实验设备的统一管理;实验行为的统一管理;实验资料的统一管理;实验用户的统一管理。该阶段的网络实验室具有以下特点:提供“环岛型”、“U字型”、“背靠背”、“一字型”实验室建设框架;在教学内容上,实现模块化教材,教师可以利用平台来开发自己需要的实验和课程;在教学模式上可以实现本地与远程的结合;在设备管理上可以实现逻辑机架,在实验行为上可以实现自动记录与控制,在实验用户上可以实现分类管理。另外,综合性实训项目在这个阶段已经被专业教师所认识和开发,但整个实训项目教学过程管理,项目的选择等环节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4.专业细分网络实验实训室。

随着学科的发展越来越细,原来单一的大方向、大专业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该阶段的网络实验室为各高校根据专业细分的需求提供了更为贴近学科发展、更为适应细分人才培养的整套教学服务体系解决方案。该阶段的网络实验室具有一个显著特点:在实验室框架建设、教学模式、教学管理等功能方面继承了第三阶段的全部优点;根据高校将原来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分出的细分专业,提供更详细的专业课程及实验内容的需求、更为专业的教学咨询。

纵观我国计算机网络专业方向几代实验实训室的变化,我们可以发现,制约实训室建设发展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专业技术的发展所影响,在早期,计算机网络专业还未计算机专业领域中划分出来独立成为一个研究方向,使得很多计算机网络实训室具有通用机房的特性,并不能体现网络设备的专业性,更不具备网络工程项目特性。第二,教学模式的制约,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老师讲授或演示,使学生掌握单个知识点及技能为主线,学生大多数情况下在做验证性实验,实验范围和水平局限于单个设备或简单的设备级联环境。第三,高校重视程度的影响,早期许多高校并不重视实验实训场地的投入与政策给予,暴露出实验实训场地设备老旧、管理落后、教师队伍知识技能水平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实训课程的授课质量和教学效果。正因为这些因素,高职教育实训室环境改革迫在眉睫。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也提出了项目驱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力求改革创新实验实训教学过程,使得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可以与企业员工无缝对接,满足行业的需要。

二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下建设网络工程实训室的探索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一个项目的不断扩展和层层推进来带动课程的学习,它强调教学内容的系统连贯和目标一致性,注重通过实际工作过程,对学生实践技能,综合能力的培养,该教学模式用于网络工程实训课程,还体现出一系列项目工程的特性,即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按项目团队进行分工,完整的模拟出工程项目的各个工作环节和技术实现,最终产生一个网络工程项目成果,并以此作为学生成绩的评估重点。

结合前面几代网络实验室发展的情况我们可以发现,要完成以项目驱动为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试图通过传统的网络设备间的简单级联或者单一知识点的验证性实验实训是无法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的。那么,我们开始探索并研究在第四代网络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充分体现项目驱动教学的特点,打造更系统、更科学的网络工程实训室。该实验实训室应该具有以下的几点特性:

1.实训中技术实现所需的实验设备应保持和主流先进网络技术一致性。

2.便于分组实训,每个实训组的网络操作设备相对独立,组与组之间需实现分合自如。

3.每个实训组工位周边模拟工作环境打造,实现真实工作情景高度浓缩性。

4.实训室的教学管理需要实现集中化和自动化,同时要兼顾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5.实训室要具备工程项目实训必须的文档和流程图以及对应较色岗位分工说明,打造出充满企业化氛围的实训室。

本着以上几点特性建设的网络工程实训室将能够模拟出多种网络工程项目情景,通过对项目中各个情景任务的完成,能够培养学生项目方案设计和规划、系统集成实施和文档编写等实际专业技能,同时可以锻炼学生项目管理与企业文化、施工管理与团队沟通、工程执行与反馈、文案写作与表达等综合素养。真正实现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下网络工程类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 未来网络类实训室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