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目前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25 17:43: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世界经济目前的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世界经济目前的现状

篇1

关键词: 林业生产; 环境保护; 森林资源; 生态建设Abstract:The production of forestry is an important basic industry and public utility, responsible for the n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people's life to provide a variety of forest products and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multiple tasks. Developed forestry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national prosperity, national prosperity, social civiliz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the prevention of pollution, a task to prevent ecological damage.

Keywords: forestry produc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rest resources;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

1 目前中国林业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1 中国林业现状

根据第六次( 1999 - 2003 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显示, 中国森林面积达到17 491万公顷, 比第五次( 1994- 1998年)全国森林资源增长10.0%;森林覆盖率为18.2% , 增长1.7个百分点。2003至2006年全国共完成营造林面积2 901万公顷, 年均完成725万公顷; 2006年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面积320万公顷, 占全部营造林面积的76.3%。

1. 2 存在的问题

当中国林业从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中受益时, 天然林的破坏情况正在恶化, 导致在森林面积总体扩大的情况下, 森林质量下降。中国森林资源的结构性变化体现为成、过熟林的比例下降。森林退化的后果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与生物多样性的丧失。2006年全国累计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9 749万公顷, 1998年长江大洪水与松花江洪水的主要原因也是由于森林质量退化。此外, 中国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很低, 见表1。

表1 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

2 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

2. 1 荒漠化

中国是第三大荒漠化国家, 现有荒漠化面积约153.3万km, 并以每年约2 500 km 的速度发展。荒漠已对大约4 亿人口造成威胁, 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65亿美元, 包括农作物和土地的丧失、公路和铁路的阻塞及埋没、灌溉坝和运河被淤泥堵塞等等。

2. 2 洪涝和沙尘暴

洪涝灾害每年威胁着约1亿人的生活, 也限制了主要河流流域的经济发展, 每年由于沙尘暴的经济损失估计为45 亿元。潜在损失估算表明, 护牧林、沙漠恢复绿洲支持了畜牧业和果树, 每年因此而增加的收入约200亿元。

2. 3 生物多样性

中国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尽管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 但由于气候变化等自然原因和历史上滥伐森林、滥捕滥猎、环境污染等人为破坏, 中国自然生态环境形势仍"总体严峻"。由于森林、草场、湿地、河流湖泊等野生物种生境退化或遭破坏, 中国的野生动植物数量不断减少。《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 种世界濒危物种中, 156 个在中国, 约占总数1/4。

3 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人类对直接利益的需求往往掩盖了保护资源所带来的长期利益; 对直接利益的需求错误地将环境和林业生产割裂开, 而人们一般选择短期利益。

森林的急剧减少是造成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 因为森林可以起到保持水土, 净化空气, 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功能。在中国森林减少主要原因有:

3. 1 林木生长量低

长期以来由于树木存在重采轻造, 加上国家资金投入不足, 大部分幼林没有进行抚育, 致使林分质量差, 林木生长率很低, 见表2。

表2 树木平均生长率

如表2所示, 中国林木平均生长率跟一些林业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3. 2 资源消耗量大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快速时期, 各种原材料需求量大, 加上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没有按自然规律和林木生长特点办事, 生产加工技术比较落后, 不能充分利用各种林业资源, 所以造成现在林业资源消耗量大于森林生产力的水平。据统计, 中国森林在10年间锐减了23% , 可伐蓄积量减少了50%, 云南西双版纳的天然森林, 自50年代以来, 每年以约1.6万公顷的进度消失着。当时55%的原始森林覆盖面积现已减少了一半。

3. 3 开垦林地

由于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快, 土地资源有限, 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 中国开垦了大量的林地, 特别是农民非法烧荒耕作, 刀耕火种, 造成了对森林的严重破坏。随着人口增长, 所开垦林地的耕作强度和持续时间都增加了, 加剧了林地土壤侵蚀, 严重损害了森林植被再生和恢复能力。

3. 4 采集薪材

中国农村约有一半人口用薪柴作炊事的主要燃料, 随着人口的增长, 对薪材的需求量也相应增长,采伐林木的压力越来越大。

4 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解决措施

由于现阶段中国林业生产出现严重问题和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严峻形势。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与林业资源的过量开发有直接关系。

4. 1 合理的生态采伐

生态采伐的原则是, 采伐不影响或尽可能不影响森林生态系统, 不造成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损伤。其采伐设计不仅考虑木材收获, 而且要考虑维持天然林固有的生物多样性、树种组成和搭配、林相和森林景观及其功能等因素。这也正是这种理念与传统采伐方式的根本区别。

生态采伐设计涉及3个层次: 林分、景观和模仿自然干扰。

在林分水平上, 要系统地考虑林木及其产量、树种、树种组成和搭配、树木径级、生物多样性的最佳组合、林地生产力、养分、水分及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 使采伐后仍能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充分反映自然- 社会- 环境的和谐及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在景观水平上, 使采伐过程模拟自然景观特征。模仿自然干扰则是模仿森林在自然生长过程中会自然燃烧或遭遇风倒等现象, 通过外力干扰帮助森林成长。如有计划地人工助燃, 可以消灭森林中的病虫害, 烧死一些过密的林下植物。风倒可以形成林窗、林隙, 大小不同的林窗、林隙, 其实就是多种生物的乐园。

4. 2 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自然保护的宗旨就在于管理和保护整个生物界和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大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使之可持续合理利用。保护森林资源, 已成为实现自然保护宗旨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自然保护区则是世界各国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发展很快, 截至2003 年, 中国自然保护区已发展到1538处, 总面积达到1.18亿公顷, 占国土面积12.3% 。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164 处; 全国拥有国际重要湿地20处, 面积有303公顷。设立自然保护区, 建立起一定的组织机构、管理队伍、管理规则和资金来源渠道, 有利于防止人为干扰破坏和任意改变林分的经营方向, 还有利于保护珍贵树种, 特别是稀有种和濒危种。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对环境资源林建设, 有很大推动作用。

4. 3 不断推进退耕还林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是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措施, 2002年,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 颁布了《退耕还林条例》。当年, 据对全国57 个最早实施退耕还林县的典型调查, 工程实施四年来已取得了明显成效:

( 1)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治理初见成效。57个县的水土流失面积四年间减少了41.97万公顷, 沙漠化减少了5.05%。

( 2)促进了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调整。1998年, 57个退耕还林县25°以上坡耕地面积为50.6万公顷, 占耕地总面积的17.32%, 到2002年, 已累计退耕35.6万公顷, 其中25°以上坡耕地退耕16.8万公顷。

( 3)农林牧产业结构有所调整。57个县2002年的林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比1998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 提高幅度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高1.6个百分点。“十五”期间, 退耕还林工程已经涉及到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500 多个县、6亿多农业人口, 工程建设区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50% 以上, 涉及中国生态类型的2个大区(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11个类型区(热带、亚热带、温带、暖温带水土流失区、风蚀沙化区和自然灾害频发区等)。

5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讨论, 我们能清楚地认识到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是息息相关的, 一方面我们要利用林业资源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另一方面我们又要保护林业资源来维护生态平衡。为了改善生态环境, 我们必须加强教育, 加强环保、法律、经济方面的专业学习, 培养技术管理人员, 提高技术人才的比例, 加强城市绿化, 有计划植树造林,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使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水平协调增长。

参考文献:

篇2

本次会议是在全球经历了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背景下召开的。会议内容牵涉甚广,议题重大,因此受到各界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

在会议开幕式上,会议主办国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表示,在全球经济遭受危机冲击的背景下,此次会议应着力解决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呼吁将发展中国家在世行的投票权比例进一步增至50%,认为世行的改革必须适应正在变化的国际经济秩序。他说,发展中国家是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也是帮助世界经济实现更加平衡发展的关键。世行投票权的安排需反映21世纪国际经济秩序的新现状,体现发展中国家不断增强的作用,增加其话语权。

IMF总裁卡恩在发言中表示,一年前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世界经济出现“自由落体”式的急速下滑。如今世界经济似已脱离崩溃边缘,踏上复苏之路。他呼吁各国共同应对挑战,为全球共同利益而努力。

本次会议主要讨论IMF和世界银行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全球金融危机及其应对方法、重建全球金融体系等问题。来自180多个经济体的财政部长、中央银行行长以及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等一万多人与会。

各国央行行长和财长在会议期间表示,在全球经济出现复苏的同时,各国应加强合作,在复苏稳固之前继续保持经济刺激政策的角度,警惕失业、贫困和潜在的通胀风险对经济复苏带来的不利影响。代表们还呼吁IMF和世行成员履行承诺,加大对低收入国家的援助。

与会各方代表呼吁,加快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增加发展中国家在IMF和世行中的话语权。世行行长佐利克在会上说,应将发展中国家在世行中的投票份额增加至50%,以反映21世纪国际经济秩序的现状。IMF总裁卡恩也在会议期间表示,各国应尽快就IMF份额分配达成共识,在2011年1月前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IMF的份额至少增加5%。

10月6日,中国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年会上呼吁世界银行为发展中国家中长期发展提供更多资金。

谢旭人说,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构成严峻挑战,作为重要的多边开发机构的世界银行应坚持并强化减贫与发展宗旨,以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资金和技术援助为核心职能。世行应确保资本充足,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支持力度。同时,中国反对将财务状况恶化或优惠信贷资金缺乏的压力通过提高硬贷款价格等方式转嫁给发展中国家。

篇3

关键词:世界货币;美元;国际货币体系;欧元

中图分类号:F8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0-0085-03

世界货币的出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国际贸易的世界各国需要使用一种双方都认可的可作为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和储存手段的货币中介。最开始金银等贵金属充当了世界货币的职能,19世纪后期随着英帝国的发展英镑成为除金银外的主要世界货币(英镑主要限于在其殖民帝国内发展),二战后美国超强的经济实力又使美元登上了世界货币的舞台并在20世纪70年代后与黄金彻底脱钩。美元作为世界的核心国际货币,在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客观地看,一方面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发展是基于世界经贸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它也是美国剥削世界价值的一个重要途径,尤其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没有黄金约束的美元开始悄无声息的掠夺其他国家的发展成果。

一、美元的发展历史及其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美元的发展:1792年,美元在13个殖民地形成了货币区,经历了金银复本位制和金本位制。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由于各国停止了黄金的进出口,金本位体系即告解体。二战后各国损失严重,唯有美国经济得到空前发展。黄金源源不断流入美国,1945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占全部资本主义国国民生产总值的60%,美国的黄金储备从1938年的145.1亿美元增加到1945年的200.8亿美元,约占世界黄金储备的59%,相当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的3/4,这使它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在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雄厚的黄金储备支撑下,二战后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遵循的是金融渠道投放,贸易渠道回流的美元环流方式,这个时期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循环是良性的,因为国际经济运行有美国实体经济的支撑,美国输出美元的同时也提供实际产品。但因为发行出去的美元并不全是流回美国兑换黄金,很大比重是形成了对美国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所以美元发行数迟早会超过美国的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于20世纪70年代崩溃。而从这时开始不再受到黄金约束的美元的消极作用开始不断展现出来。美元只是美联储发行的信用货币,其发行没有明确的制约条件,只是取决于美联储实施的货币政策,却仍然充当着国际货币的功能。在这种美元本位制下,美元开始通过贸易渠道投放,金融渠道回流,美国对外经济表现为资本与商品的净输入,这时期国际经济的良性循环已不复存在,因为美国对世界提供美元的同时不提供任何产品,而是更多的以政府债券和其他金融资产的形式提供,即各国持有的美元不再能兑换黄金,只能购买美国的债券和其他金融资产,即国被迫为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提供融资,维持美国的消费。美元发行的支柱虚拟化了。在美元本位制下,只要人们对美元有信心,只要这种美元循环不被截断,美国就可以通过创造和发放金融产品以及政府债券支撑这些赤字,维持美国的负债式消费,但是这会导致全球性的流动性剩余。概括地说,美元霸主地位的直接支撑物已经是美国庞大的虚拟经济,并且导致了世界性的流动性膨胀。这也同时说明了债务经济模式是各国自愿供养美国这个经济大户,造就了美元权利与义务的错位。美国通过操纵世界货币和金融,将众多组合进以它为中心的美元本位制,首先是欧洲各国和日本,接着是东亚各国。结果一种新型依附――货币金融依附形成并逐渐得到发展,美元的消极作用越来越明显但各国都被“绑架”。

美国这种利用资本和金融账户为经常账户融资的方式在一段时期内维持了美国和世界经济的繁荣。然而,美国实际资源和资本的双重流入,国实际资源和资本的双重流出,是一种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也正是这种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为次贷危机的滋生提供了土壤:美国消费者的透支消费习惯;世界各国金融资本流入美国压低的美国市场利率;美国政府为了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和吸引国际资本而推行的金融自由化为次级抵押贷款和相关衍生债券的泛滥提供了空间。所以说,美元本位制支持下,美国经济赤字融资的结构性问题决定了次贷危机爆发的必然性。

二、美元及其他世界货币的现状

(一)美元的现状

21世纪初纳斯达克网络泡沫的破灭使美国金融业受挫,影响了外国投资者对其的信心,因此2001年以来虽然美国政府一直表示坚持强势美元的政策,但实际上美元却是一直在走下坡路,次贷危机的爆发则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从2001年至今,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已贬值了37%。美国政府却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阻止美元颓势。2003 年 5 月,美国前财长斯诺在法国举行的西方七国财长会议上宣称,美国在继续实行强势美元政策的同时,不再单以市场汇率来衡量美元强劲的程度,强势美元政策并不体现在汇率方面,而是体现在对美元的信心方面。于是,美国政府表面上推崇强势美元,而在现实中却独享听任美元贬值带来的诸多好处,当中出于维护美国国家战略利益的考虑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制度安排的最大特点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战略就可以“绑架”整个世界经济体系。

但是目前美元贬值并没有超出美国和美元持有国的承受范围,因为一旦美元贬值出现恶化,各方力量都会投入干预的武器,毕竟美元的基本稳定牵涉着全球所有国家的经济利益。对于亚洲国家而言,如果美元贬值导致本国货币升值过猛,他们将会义无返顾地抛出大量本币买进美元,进而从阻止美元下滑的速度;对于欧洲国家而言,统一的利率杠杆即借助于减息的力量就可以遏制美元贬值的节奏;而在美元生产国美国政府眼中,只要美元贬值助长并恶化了国内的通货膨胀,其大规模干预将不可避免,而且美国要想继续保持其世界经济金融强国地位,强势美元是必不可少的前提。美国政府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阻止美元颓势原因只是因为其认为目前世界上暂时没有其他货币可以取美元而代之,因此放任美元贬值并从中获利。总之,由于美国早已意识到汇率不仅是一种价格,更是一国战略性的宏观经济调控工具。因此,我们更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全球第一经济大国没有理由坐视美元的衰落。因此,美元贬值的下限是不损害美国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的霸主地位。一旦超过临界点,美国对美元的汇率变动必然会做出新的调整。

另外,美元的重要支撑面――美国的经济实力仍然较强,尤其是人力资源及创新优势明显:美国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5%,而其科学家、工程师及研究人员占世界的近1/3,研发开支占世界40%,发表的科技论文占世界30%。所以尽管美国面临海外特别是新兴经济体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各方面的领先优势有可能缩小,但美国依靠其人力资源优势依然处于以创新驱动为特征的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也有极强的适应新的竞争格局及调整的能力,因此,未来长时期内美国实力地位难以撼动。更重要的是,美国仍是世界最开放、最灵活的社会,能够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思想、商品和服务,面对外国公司或海外市场的挑战,美国能不断适应和调整。这是美国的巨大优势,也可能是难以逾越的优势。尽管美元近几年不断贬值,但美元的霸主地位有可能持续较长时期。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前IMF首席经济学家罗戈夫称:世界贸易和金融体系存在巨大的惰性,历经几十年和两次世界大战英镑才失去超级货币地位;现在美元还没有任何明显的继任者,绝大部分世界贸易还是以美元计价,各国央行所持有的外汇储备的一半以上依然是美元。目前美国的GDP只占世界GDP的24%,但美元储备却占世界外汇储备的55%,并担负全球贸易3/4的结算职能,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200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每天价值 3.2 万亿美元的货币交易中,有 86%涉及美元。 虽然这一比例较 2001年的 90%有所下降,但目前尚无别的货币能够替代。显然是得益于美元的特殊地位。而原先被持有的大量美元要被“消化”掉,也并非易事,因为大量抛售意味着推波助澜,更快更厉害的贬值带来的则是资产严重缩水,继续持有也是同样的风险,摆脱这个困境面临两难。因此,在较长时期内,美元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仍难以撼动。

因此,我们认为,本轮美元贬值并非经济基本面因素所致,美元走弱还属于货币当局“可控制的贬值”。同时,美元贬值仅是短期波动,未来继续走弱的空间仍将受到多种因素的抑制,特别是伴随着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健康增长,美元可能还会回到强势的位置上。

(二)其他世界货币的现状

自1999年欧元成立以来,欧元的国际地位就被广泛讨论,欧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量化角色在几年中有所提升。如此发展的一个原因是,欧元接管了一些前国家货币的职能,特别是德国马克。但欧元区的共同预算导致赤字融资的缺乏,也就是说欧元区作为整体的经常项目相对平衡无法促进欧元的国际化使用。而且创立欧洲共同债券、国家公债的欧洲化和欧洲经常项目赤字的发展这些促进欧元国际化使用的有力措施也并不被欧盟当前的经济政策体系所鼓励。换句话说,没有合适的配备来提供足够的欧元的流动性到国际社会。再加上欧洲目前的债务危机,欧元自身的地位都遇到了一定的威胁,所以如果欧元对欧洲内部的政治经济结构和进程没有重要的影响力,那么欧元的国际地位提升是难以实现的。

自1975年以后,日元逐渐进入其他国家的官方储备资产。1980年后,日元在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占比快速上升,并于1990年达到了历史高点9.15%。此后,日元在国际储备中的占比发生了相反的变化,日元占比由高点开始逐步下降,到2008年已经下降到3.1%,近两年才又因为金融危机的原因有所提高,但仍在5%以下。日元国际储备中地位经历的盛衰轮回,实质上是境外日元需求变化的结果。究其原因首先是日本经济增长率在1990年步入缓慢增长的分水岭,其次是日元资产收益率过低,最后是日元汇率的波动性高。这些因素都导致日元暂时只能成为一个二流国际货币。

相对于日本和欧洲等经济强国经常成为美国的利益博弈对手,英国则与美国保持着特殊的友好关系,再加上英国作为一个老牌发达国家其货币的在世界的地位影响基本定形。所以英镑作为主要国际货币,但不可能成为最强势的货币的形象也基本确定。

所以就目前来看,全球要颠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不现实的。危机引发全球经济衰退,美国的形象及其经济金融实力受到损害,但美元的实质地位并未受到损害。投资者或投机者信任美国和美元,繁荣的时候如此,危机的时候也如此。而对欧洲、日本则不具有这样的心态。这并非仅仅在于美国的金融实力,还在于综合竞争力。对美元的信任是建立在美国整体强大和具有吸引力、给国际社会以信心的基础上的。

三、世界货币美元的发展趋势

虽然美元的国际主要货币地位不会立即动摇,但由于各国已经意识到危机的存在,所以国际货币体系的调整乃是必然趋势。

全球化需要全球治理结构,这样一种结构的存在对全球经济的发展是重要的,但是它是各种力量均衡的结果,而不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内在的、自动的结果。就目前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来讲,不存在全面推倒重来的条件,任何改革和重构都是有困难的。首先,美元作为一个国家的货币,当它与黄金储备相联系时曾经充当了很长一段非常有效的国际货币,很多国家因为其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而取得了国际贸易的成功和长足的经济发展。尽管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美元与黄金脱钩,国际货币体系进入浮动汇率阶段,但是由于美国有着强大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美元又是国际货币的“核心锚”,许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产业结构都是以制造业出口导向为主,因此在国际结算货币和汇率钉住目标的选择上都难以摆脱美元,普遍存在着“浮动恐惧”(fearof floating)的现象,只有采取与美元实行固定汇率的机制,企业家和投资者才敢签订大宗、长期的采购合同,也只有货币钉住作为工资与预期价格的稳定器以及出口增长的促进器,才能以此来获取充分的国际投资。因此,美元的坚挺对世界来讲,对发展中国家来讲,对拥有巨额美元储备的国家来讲,都是期望看到的结果。但就长期(二十年或者三十年)来说,美元的衰落基于以下原因也是历史的必然。第一,经济实力发生变化,尤其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改变了世界经济力量的对比。第二,竞争力的变化。美国制造业大规模的转移和大量低技能劳动者的存在,大大降低了美国国内许多传统产业的竞争力。第三,宏观结构性问题。美国双赤字现象的长期存在,金融业的发展脱离实体经济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的过度发展,都使美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还需时日来探索,而且也必将付出不小的代价。所以对世界货币体系的长期变动而言,美元的使用频率和储备比例会随着美国整体实力的相对衰落而有所减小,但其霸主地位仍难撼动。

参考文献:

[1] 朱太辉.美元环流、全球经济结构失衡和金融危机[J].国际金融研究,2010,(10):37-45.

[2] 白炜.近年来美元贬值的多重视角分析[J].武汉金融,2009,(7):43-44.

[3] [丹麦]亨瑞克・普拉斯切凯,刘舫舸.欧元挑战美元:失去的机会[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10):21-33.

篇4

【关键词】对外经济 发展方式 转变

经济的迅速增长与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卓有成效。在这其中,对外经济领域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不可忽略的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尤其在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的产品出口幅度大幅下降,经济面临衰退危险。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各国经济紧密联系、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如何保证我国的对外经济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并取得改革发展的巨大成果,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现状

对外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对外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十一五期间,我国经受了全球经济危机的巨大考验,汶川地震等一系列重大自然灾难,在复杂而又困难的国内国际环境中,经济依然保持了平稳的增长,为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些成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进出口贸易额实现稳定增长。在我国对外经济政策的影响以及国际大环境的带动下,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在2006年实现了18%的年均增长速度。尽管收到世界金融危机和“甲流”等因素的影响,2009年的进出口贸易额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并呈现出连续负增长的现象。但我国政府采取了增加投资和将出口退税率提高等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同时在世界经济复苏大环境的带动下,2010年我国经济强势复苏,继而取代德国,成为全球最大商品出口国。与次同时进口商品在世界进口商品中所在比例的提高,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商品进口国。

进出口贸易在结构上实现了持续优化。2010年1-0月,我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所占的出口额超出2006年全年,高技术产品出口大幅增长,跃居世界首位。

加工贸易所占比重下降,一般贸易所占比重逐渐升高。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以及国外需求的持续增长,在2010年的前三个季度中,我国的加工进出口贸易额整体增加5.5%,与2009年相比,下滑1.6%。

注重引进外资与对外直接投资。十一五期间,我国不断引进外资,连续18年位居世界发展中国家之最。与此同时,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高幅度增长。

二、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在看到我国的对外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在这其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生产企业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低端。在目前我国的对外经济中,加工型生产企业依然占较大比重,整体水平处于世界这个大企业生产链的低端。同时技术上缺乏创新,核心竞争力不足,品牌竞争力不足,依然靠低成本来开拓市场,获得利润,没有定价的话语权。

贸易不平衡现象依然严重。我国的贸易不平衡问题导致了国内经济发展的不稳定以及通货膨胀问题,与此同时发达国家施压于人民币汇率,使我国在对外经济中面临更多更复杂的问题,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三、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战略选择

面对我国在对外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为改善我国在世界经济大环境中的不利条件,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应该成为我国对外经济所坚持的一个战略选择。

合理调整外向型产业结构,发展核心竞争力。首先是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减少高能耗、高成本生产企业产品的生产与出口,加大新材料、新能源的探究与使用;其次,政府应适度进行调控与干预,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来对企业的生产与民间投资进行扶持,引导企业通过提高核心竞争力与创新能力来参与竞争,建立完善的竞争格局,防止盲目投资和一哄而上;第三,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进行自主创新,提高所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引进来”,不仅仅是先进机器与技术的引进,更是优秀人才的交流与引进,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就要在进行自主创新的前提下,更多的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与制作技术,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同时,引进更多的优秀专业人才,为专业领域的发展与改革增添力量。坚持“引进来”的发展战略,要鼓励更多的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并为之提供政策与物质的支持,改善外商的投资和外企的发展环境,积极营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有序氛围和条件。此外,应加强中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的联合,实现互利共赢。

实施“走出去”,战略,我国政府应适时引导企业“走出去”的目的和方向,紧跟时代变化,关注国际经济发展局势,及时向企业提供行情信息与变化态势,制定政策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有利的政策支持。同时,应健全风险防范体系,建立预警机制,提高处理突发以及危险事件的能力,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有力的后方保障。再者,企业在自身经济能力通告的同时,形成一条独立完善的产业链,出击国际市场,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加强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合作,尤其是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如今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一支重要力量,不少发展中国家的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应与世界发展中国家一起,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进行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经济发展的良好秩序。

四、总结

在复杂的世界经济环境中,我国现有的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已导致我国的经济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在目前的经济状态中,加强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传略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篇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年会与世界银行年会10月7日在伊斯坦布尔双双落幕。继9月下旬美国匹兹堡的G20峰会之后,此次接踵而来的年会之所以格外引人注目,主要在于世人对于IMF的改革憧憬。然而,会议的结果难尽如人意,IMF在后危机时代的定位仍不明朗。回首半年前IMF春季会议之时,各国聚首共商应对危机之策的心情是何等急切,更觉当前改革时机不可错过。

应当承认,此轮全球金融与经济危机发生,恰与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国际金融系统性监管的缺失直接相关,更显示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缺乏外部性考量的恶果。为避免风暴再次袭来,防止全球经济陷入大萧条,各国协调有力的政策干预势在必行。世人由此寄望于IMF改革。以其常设性机构的性质,以其拥有的大量专业人才和经验,以其可处理国际金融经济的具体事务的实力,以其可对成员国经济政策实施监督并提出政策建议的功能,更以其186个成员国的广泛的代表性,IMF成为惟一一家“既着眼于实体经济又着眼于金融体系的国际机构”(总裁斯特劳斯-卡恩语)。尽管在过去的危机干预中也曾有不成功记录,但这家国际金融机构在此次危机中通过对借贷方式的若干调整显示功效,确已重新回到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心(参见本期封面文章“需要怎样的IMF”)。

然而,IMF到目前的改革仍相当有限,斯特劳斯-卡恩所主张的“全球最后贷款人”角色,并未得到其事实上的决策机构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的热烈响应。至于IMF在危机后时代的重新定位,与会各方也未达成具体共识。在这里,各国利益的分歧包含了一种必然,改变国际金融秩序、重新分配利益需要更充分的时间进行评估。然而,随着危机淡去,国际合作共识压力正在减低,现状仍不能不使人担忧。世人由此期盼世界主要国家积极行动,尽早打破可能存在的僵局,主动选择未来走向。

在IMF诸般改革中,目前最重要的改革正是治理结构的改革。如无公平、合理的治理结构,则加强IMF对成员国经济金融等政策的监督,把各国的大量外汇储备集中起来交给IMF管理,无异于将金库的钥匙拱手让人,各国自然难以接受。在治理结构改革中,份额改革又是核心议题,其难点在于:既要发达国家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转让至少5%的份额,又要满足从份额高估的国家向份额低估的国家转移,并且要求份额反映各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这个“多维度”目标难以实现。虽转让份额共识已建,但建立份额决定机制仍局势难明。

篇6

关键词: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现状;对策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我国国有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国有企业如何在市场上立足,首先要更新落后的管理理念,不断完善原有的管理制度,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对企业管理进行积极有效的创新。国企管理创新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只是在管理方式变革上,更涉及企业制度以及技术的革新方面。在国有企业管理创新成效显著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国有企业管理创新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1 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内涵

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在目前的社会中还没有被完全接受,从本质上讲就是以赢利为目的的一系列改变。但管理创新作为一种对企业赢利十分有效的手段,涵盖了新兴产品以及产业的发展和推广的一种全新生产能力,如今人们对于创新的含义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总体来说就是以高效的管理方式以及手段来代替企业原有的管理方法以及制度。人们主要将创新分为企业制度方面的创新、企业管理方面的创新和企业技术方面的创新,企业制度创新是保证企业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前提条件,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内部和谐的保障条件,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能够生存的最主要的核心条件。可以说企业管理创新不但加强了加强了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在管理方面的能力,同时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从本质上面促进企业的管理效益达到最高。

2 对国有企业管理进行创新的必要性

(一)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经济正在由工业型经济向知识型经济过渡,经历着较大的转型,国有企业在管理创新的过程中,一定要将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重视人才和科学技术的作用,企业的管理和发展要依靠科技的力量,使企业走向知识化,以此来满足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市场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经营型的企业管理逐渐代替了生产型的管理,国有企业逐步走入市场,进行自主经营,不再受国家的重点照顾,这种管理方式充分体现着市场经济对企业产生的影响,逐渐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互适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发展,国有企业为了能在市场经济中更好的发展,企业需要突破原有的管理思想, 完善有效的管理体系,对管理进行创新,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新的管理制度。

(三)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各国之间的经济来往日益频繁, 特别是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迅猛,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往往会受到其它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国家不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经济体。国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世界经济发展一体化程度逐渐加深的情况下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对企业管理进行创新,通过管理方式方法的变化,以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 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现状

(一)思想观念方面。是指企业市场经济意识、忧患意识的适应性欠佳。一些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依旧对计划经济体制有较强的依赖性,思想观点仍然停留在企业应该包办一切的阶段,不能以市场竞争的理念指导管理,不能有效应对挑战,遇到问题就采取避让态度;重视收入的提高,而忽视了企业管理、发展等其他方面问题的关注; 满足于目前的生活和企业现状,对企业管理的改革创新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企业管理观念的创新。

(二)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经历了三十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很多企业都是从国有体制改制而形成的,多多少少会保留计划经济时代的遗痕,也使得很多企业管理中的人员一直很难消除掉计划经济体制的阴影,不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制度的需要相适应,最终导致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不够彻底。具体表现在:(1)企业员工不以市场为第一导向,而以完成领导的预定任务为目标,工作人员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工作效率低下导致企业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2)企业管理机构较为繁冗,制度规章繁多,没有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源,权责没有达到高度统一等等影响了企业的发展;(3)国有企业管理者很多决策以追求政绩为目标,政治色彩浓厚,缺乏民主性,导致企业目标而不以企业的长远利益为目标,决策不能与企业的长期发展建立一定的联系,严重阻碍了企业持久发展。

(三)人力资源规划方面

人力资源管理对于整个企业的管理制度以及员工的培养等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有很多企业已经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开始加强企业管理团队建设。但是,从最近几年的相关调查中可以发现,人力资源投入方面也表现出明显不足,国有企业在管理理念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多数企业虽然制订了人力资源规划,在员工培训与再教育上设有专门机构和培训计划,并与企业经营战略进行了有机结合,但如果企业不能使员工与企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就不能很有效的实行,那么会导致企业管理团队的整体水平明显下降,更不用说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制订了,使得国有企业在管理创新过程中会遇到很大的问题。

(四)企业管理机制方面

国有企业管理机制方面的灵活性欠缺,激励不落实的偏多,且激励手段单一,激励制度的进行也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具体来说,承诺的激励多,落实激励的少,被动的激励多,主动激励的少;而且在分配过程中导致的不合理现象却比比皆是,而且没有有效的纽带能够把企业单位与单位、部门与部门、单位与部门之间相互联系起来。同时,有些国有企业缺乏严格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导致了腐败现象发生,阻碍企业的发展。

4 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对策

(一)进行管理理念创新。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要有市场观念和风险意识,敏锐的洞察能力,能够根据市场变化来不断调整企业内部的管理。此外,还要推进企业人文体制的构建,通过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员提高管理层的管理水平,并对员工给予足够的关心和尊重,定期对员工进行专门的管理创新培训,提高管理创新意识。强化企业现有管理层的创新管理理念,重视管理的民主化,建立拥有理念领先的管理团队。在这些先进理念的指导下,顺利进行企业的管理创新,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进行管理制度创新。制度是企业有效运转的准绳和标准,企业的发展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制定"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制度,对目前的体制进行有效重组,加强民主化制度建设和员工对制度的认同感,并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采用科学的方法, 强化制度落实的原则性,在企业管理制度方面进行有效的创新。建立起新的管理制度,使得企业的管理更加直接和有效,更加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管理的目的性更强,创新的管理制度更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三)进行管理手段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时代,重视管理的信息化,将计算机信息技术普遍应用于国有企业管理中,将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够提高运转速度, 使企业间的交易方法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促进经济体系和有关的规则发生变化。国有企业应通过引进各种高科技手段进行信息化管理,建立起有效的网络信息系统,积极吸收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因地制宜的创新改造,以便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实施企业中长期战略管理,确保企业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

(四)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创新。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容包括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流动。在如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要重视人才管理机制,建立人才成长机制。目前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各个企业对人力资源都给予了极高的重视,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本,重点招聘具有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知识和能力的企业管理人才,在管理上将人放在首要位置,以人为本。在企业管理中充分的培养和挖掘人才,建立合理的企业员工人才激励机制,实现报酬与绩效相统一的管理体系,来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能动性,使其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企业做出更多的贡献,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前言

在复杂的全球贸易投资环境下,贸易投资者要具有敏锐和独到的眼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尤其是对于全球贸易投资工作,更要统筹全局,把握世界经济大的方向,善于捕捉经济的走向,在风云变幻的经济领域里展现自身的实力。然而,在新规则下,全球贸易投资形式虽然前景大好,但仍存在着许多挑战。企业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贸易投资是一个很艰巨的问题。作为贸易投资者既要审时度势,利用各方面制度优势,又要依靠自身,不断提高能力应对全球贸易投资所呈现的各种挑战。

一、基于新规则下全球贸易投资的现状

随着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世界贸易投资形势前景一片大好。世界经济贸易逐步复苏,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发展迅速,这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有利因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不但迅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也在逐年增加。面临这样的大好形势,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投资规模不断扩展[1]。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实力的发展中国家,每年都会吸引很多全球贸易投资,与此同时,中国在海外的贸易投资也在不断上升。目前,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主要的问题就是,在全球贸易投资中科技为导向贸易投资还不够成熟,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贸易投资中只能够参与那些通过廉价劳动力或者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贸易。那些,以科技为导向,以人才为核心的全球与贸易投资还是被发达国家所占据。然而,发达国家也并非能够完全占据优势。发达国家经济疲软,国内劳动力价格昂贵,一些发展中国家往往能借助自身的优势,把握商机、不断发展。面对这样复杂的国际投资环境,如何能够利用有利条件,趋利避害,不断发展自我,是投资者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旨在详细分析新规则下全球贸易投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2]。

二、全球贸易投资面临的挑战

1.体制的挑战

投资者进行全球贸易投资,必须要把握好时机。在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的同时,要借助相应的体制来完成投资任务。对于全球贸易投资而言,体制的变换和革新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自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后,发达国家利用其不断发展自身的经济,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这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者来说的确是一大挑战[3]。世界贸易组织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产物,综合体现了欧美国家的政治观和经济观,所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等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内在矛盾。二者之间的不平等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双方权利义务之间的不平等;第二,制定和修改相关政策能力上的不平等;第三,享受多边贸易带来的资源等好处的不平等;第四,对国际贸易组织的执行力度的不平等;第五,解决WTO出现问题的能力不平等。这些不平等的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发展中国家投资者的发展,是一种严重的侵权行为。然而目前,世界贸易组织运行正在面临着新的障碍,尤其是在经济和政治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大国中,正在影响着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在这种多边贸易体制权力变化的环境下,投资者想要准确把握商机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投资者要紧随世界制度体制革新、变化的步伐,要有能力面对这种复杂的时局[4]。

2.全球贸易投资局势的多变性

面对全球经济危机,世界的经济正在发生衰退,如何判断商机、果断投资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全球局势如此变幻莫测,投资商在进行贸易投资时,一定要做好各种准备,不能打无把握之战。即使是再复杂、多变的局势,只要做好准备,借助各方面的优势,投资上还是能够在世界贸易的大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投资方应借助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把握商机,合理投资。贸易组织的职责就是要提高对多边贸易的系统组织工作,与不断增长的保护主义作斗争。投资商可以借助其职能特点,在受保护的国家合理的投资,这样既能是自己的资产增值,又能给该国带来一定的利益,两者互惠。投资方在具体的投资过程中,一定要审时度势,要根据变化的世界格局进行相应的投资调整。在投资方投资之前,应该做好准备工作,提前预测投资风险和应对风向的措施和办法,并对该风险做出预算,通过合理的预算才能确定投资的前景和未来收益。因此,投资方进行全球贸易投资时,一定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以及不断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在应对危机的时候,投资方除了可以借助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维护自身的利益,还可以通过相互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投资商可以将投资风险分摊,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自身的困难,在与其他企业强强联合的情况下,不断的完善自身,这样才能在未来的贸易投资领域里占有一席之地。

篇8

国家债务的大量累积、长期国债评级降低和超低利率的长期维持,这些现象都说明一个重要问题,美国经济前景堪忧。反过来,上述因素又成为美国经济未来增长的障碍。那么美国经济增长的着九点在哪里呢?

经济增长和就业是奥巴马总统上任以来的头等大事。那么,他到底采取了哪些举措呢?根据白宫办公厅给英国《金融时报》列出的清单,我们看到的几乎都是耳熟能详的关键词:教育、基础设施、创新、政府改革、减税和自由贸易。

具体来看,在教育方面,美国政府改革学校、培训数学和科学教师、重振社区学院系统,以使企业能够招募到高素质的员工。在基础设施方面,美国试图升级运输和通信网络,以使企业能够更迅速、更廉价地传输商品和信息。在创新方面,奥巴马政府提出一项增加并永久性延长企业研发税收抵免的议案。在政府改革方面,美国正在对政府各部门的规章展开新的评估,从税法到监管体系努力清除影响竞争的种种障碍。奥巴马总统还实施了40次减税,其中17次是针对小型企业。2010年,美国制定了出口倍增计划,希望在五年内实现出口翻番。此外,美国与韩国、哥伦比亚、巴拿马等国的贸易协定也在积极推动中。

毫无疑问,包括美国在内任何一个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良好的基础设施、富有活力的创新、有利于竞争的宏观环境以及自由的贸易。然而,美国迫切需要的经济增长点到底在哪里?

美联储8月9日的报告显示,美国经济复苏明显慢于美联储预期,居民消费意愿不振,房地产业依旧疲弱;未来几个季度美国经济增速慢于先前美联储预期,下行风险增加,而美国的失业率预计只能缓慢下降。

相对于两年前的全球金融危机,经济复苏缓慢似乎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在8月2日美国签订正式法案以前,也几乎没有人相信美国会坚持原有的债务上限,任由国债违约。在历史上,美国的国债上限曾经提高过多次,基本上都是波澜不惊。如此一来,国债上限调整后,美国国债评级被降低引发的剧烈反应实在有些令人费解。尤其是现在讨论的焦点开始超越美债危机本身,集中于世界经济会不会二次探底。

问题的实质在于,这是一场信心的危机。信心的缺失来自于,在上次金融危机期间,政府可以力挽狂澜;而如果再次出现危机,本身处于危难中的政府将难有作为。

美国目前的两难境地在于,在私人部门消费与投资不振的情况下,经济增长严重依赖于政府刺激。财政政策方面,反危机的基本要求是增支减税,而美国糟糕的政府财务状况意味着有限的动作空间和较高的借贷成本。货币政策方面,刺激经济需要降息和增发货币。美国基准利率目前已经接近为零,处于降无可降的境地。美国现在并不缺乏流动性,进一步增发货币会导致银行超额准备金增加以及世界尤其是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泛滥,真正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的部分有限。

篇9

对外贸易是指两个国家之间进行商品、技术、劳务等方面的交换活动,对外贸易包括进出口两部分,对外贸易的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决定。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和平、发展、合作成为世界潮流,中国顺应社会潮流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开展各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部分之一,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也推进世界的繁荣发展。

二、中国对外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及发展

1.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背景及现状

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10年内中国的进出口量增长迅速。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世界第二大进口国,成为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同时制约中国对外贸易稳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和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在经济后危机时代,欧洲主权债务风险上升,世界经济复苏动力后劲不足,因主要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投资需求疲惫,财政金融政策空间 有限,“流动性陷阱”导致扩张性货币政策受到制约,限制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同时,经济贸易摩擦以及重大自然灾害的爆发、局势动荡等多方面因素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带来不可预料的冲击。

2015年,全球经济总体复苏乏力,发展前景艰难曲折,国内经济发展压力较大,对外贸易发展进入新的常态,2015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24.59万亿元,较2014年下降7%,出口额达到14.14万亿元,比2014年下降1.8%。进口额达到10.45万亿元,比2014年下降13.2%,贸易顺差为3.69万亿元,扩大56.7%,但中国货物贸易仍保持全球第一的地位,出口市场额较上一年也有所提高,由此可以看出,在后危机时代背景下,各国对外贸易都受到影响,中国对外进出口总额也有所下降,但中国对外贸易在国际贸易的地位仍处于不败地位。

2.中国对外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大国和第一大出口国,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对外贸易受到严重影响,2015年12月17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会,根据WTO月度统计,1―9月全球货物贸易出口额下降了11.1%,其中经济大国如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印度、南非、巴西分别下降了6.2%、12.8%、9.2%、6.6%、7.9%、16.8%,达到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贸易的最低谷,而中国国际市场份额由2014年的12.4%提升到13%,继续保持着全球第一贸易大国的地位。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温和复苏形式,国际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中国在经济平稳发展的背景下,将不断调整外贸结构,发展新兴动力,力争保持国际贸易的不败地位。

3.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策略

(1)革新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目前,中国出口以低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外国对中国商品需求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出口商品由数量型转变为质量型,中国应顺应时代需求,改变出口商品结构;完善对外贸易制度,加快自主品牌建设以提高世界贸易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快自主技术创新,使中国外贸增长可持续发展;借鉴国内贸易增长模式,创新贸易体制,减少资源浪费,保证贸易增长速率与质量。

(2)冲破技术性贸易壁垒

对外贸易中要保持有力的竞争地位就要保证贸易产品的质量,严格执行管理标准,从制度上保证产品的质量。同时,要注意产品的知识产权和品牌,提高商品价值,对于技术性产品,要注重产品的检验,积极投入研发费用,在保证产品技术的同时注意环保,避免或预防贸易摩擦的发生,当贸易摩擦发生时,需要政府干预,努力取消技术性贸易壁垒,降低企业损失;政府方面要设立预警机制,对我国的对外贸易进行保护,政府相关部门时刻关注主要出口国家的贸易动态,掌握国际经济金融信息,及时了解贸易壁垒动向,并定期最新动态,提醒相关企业及时做好应对措施,同时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扶持高科技、先进管理、绿色环保的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为企业开阔市场提供更多途径;设置进出口技术标准体系,对外贸易进行监督管理,企业对外出口要在符合国际质量标准的基础上进行生产销售,避免贸易摩擦,对内进口要注意产品的质量,对过期、变质产品坚决抵制,保证国民的健康安全。

(3)加强政府管理体制建立

政府要充分利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加强与外国的交涉,在对国内贸易进行监督的同时,监督相关合作国家修订对我国市场经济的认证标准,避免反倾销政策措施。同时,加强规范竞争秩序,设置合理经营管理体制,保证外贸产品符合国际质量标准,对贸易发生的摩擦,要据理力争,确保中国对外贸易的合法权利。

篇10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 竞争能力 对策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概念。早在古代,随着民族国家的出现,军力如何构成了国际竞争中的第一位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一国军力的强弱直接依赖于一国的经济。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因素在国际竞争力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内涵逐渐扩大。

对于国际竞争力的理解,不同的思想流派的看法不尽相同。目前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主流理论包括三个派别:一是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国际管理开发学院的基于评价的企业竞争理论;二是哈佛商学院迈克•波特教授的竞争优势理论;三是钱德勒和普拉哈德等学者基于能力的企业竞争力。中国对企业竞争力的关注和研究是以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主背景展开的。

综合国内外经济学者的观点,对国际竞争力的内涵可以从三个层次来定义。国家层面: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就是该国能够生产和提供经得起国际市场考验的商品和劳务,同时维持或提高其公民实际收入水平。企业层面:一国或一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行业层面:一国特定产业通过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其产品所反映出的生产率。由此可见,国际竞争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从其本质上讲,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经济体制的设计、改革和经济政策的选择。

目前我国国际竞争力水平现状分析

21世纪是竞争的时代,未来经济发展的主题是“国际竞争”,决定一国或地区发展前景的主要因素是国际竞争力。分析和评判自己的竞争力尤为重要。

中国目前的国际竞争力水平

由于国际竞争力不是单纯指企业的竞争力或产业的竞争力,而是一个国家总体的综合性的竞争能力。目前对国际竞争力的合理量化,著名的是瑞士的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和世界经济论坛(WEF)两家评估机构。尽管以上两家对各国国际竞争力的排名次序不尽相同,对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排名也略有差别,但二者排名的基本格局和总体趋势大体接近。1993年中国首次加入包括俄罗斯、印度等国在内的转轨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名列第一。1994年开始加入分项目比较,历年评价中国国际竞争力的世界排名是:1994年第34名, 1995年第31名,1996年第26名,1997年第27名,1998年第21名,1999年第29名,2000年第30名,2001年第32名,2002年第31名,2003年第 33名,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近日公布,中国国际竞争力又跃居到了第24位。

中国竞争力排名的现状分析

中国国际竞争力总体水平在目前世界上属于中间水平。从近几年的排名看,中国一般要落后于发达国家以及亚洲新兴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和香港地区,但要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如印尼、阿根廷、俄罗斯等国。然而,按IMD评价的国际竞争力分数,中国与第一名的分数差距大于与最后一名分数的差距。这说明,中国处于中间偏后的位置,与国际竞争力最强的国家之间的差距比较大,中国要赶上这些国家还需要做出很大的努力。

中国国际竞争力水平是世界国际竞争力提高较快的国家之一。中国1994年排名第34位,1998年排名第21位,四年间提前了13位,而与此同时,不少国家的世界排名都下降了。如日本在1995~1998年排名下降了14位,泰国排名下降了12位,德国下降了8位。说明在这段时期内,中国不仅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进展,而且政府实施的经济“软着陆”宏观措施和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对策是正确的,从而确保了宏观经济系统的健康运行。

中国国际竞争力从1999~2003年一直在下降。据IMD统计,在50多个国家的世界竞争力排名中,欧洲、北美的多数国家和地区共计24个国家和地区在排名中是上升或保持原来的位置;而其他的国家和地区都是下降的,而其中多数是亚洲国家,包括日本、韩国、泰国、中国、印度、印尼等国。这说明亚洲金融危机大大削弱了亚洲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2004年上半年国际竞争力提升迅速。今年上半年国际竞争又上升了11位,主要原因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强启动”。连续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使经济保持适度快速增长,并推动经济结构缓慢调整。2001年底的“入世效应”,在这种重要的外部推动力的刺激下,出口高增长和外资的集中大量流入极大地刺激了我国工业和投资的增长。政府大面积的换届使各级地方政府也形成了很强的发展冲动。近两年中国国际竞争力总体水平相对比较平稳,企业效能低下。从排名看,国际竞争力一直在第30位左右。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经济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说明中国国际竞争力有相当大的潜力。从政府效能和国家基础结构看,中国政府效能竞争力和国家基础结构竞争力也在不断提高。

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新思路

面对我国国际竞争力水平的现状,应尽快提升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是应对全球竞争的法宝。

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管理和指导经济运行的能力

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建立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注重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的生态平衡。搞好财政预算,合理财政支出,确保国民经济各项事业迅速发展。努力开拓国内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和竞争。加强立法与执法力度,防止随意干预合法的经济活动,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在源头上防治腐败。增强财力,提高政府引导重点产业和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

提高企业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能力

加强和改进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企业的经营绩效是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前提条件。90年代,日本企业国际竞争力下降,其主要原因是企业的经营绩效迅速下滑。如三菱1994~1996年平均年销售利润率仅为0.19%,三井的平均销售利润率更低。而1996年世界500强企业的平均销售利润率为3.54%。居于世界500强前10位的3家美国公司达4.17%,几乎是三菱的22倍。

发展一批大企业集团公司,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大型企业跃居、保持世界领先地位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如何“做大”国内企业,全球500强的发展经历告诉我们,兼并、联合、收购等方式是企业成长的有效方式。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通过强强联合,对现有生产要素进行重新整合,重新配置资源,不断扩大生产能力 、生产规模,从而提高产业的集中度。

增强企业的市场供给能力,促进企业产品出口,是企业提升国际竞争的有效途径。我国一直实行的是降低利率的经济政策,其目的,一方面是刺激国内需求,另一方面是减轻企业的经营负担,增强企业的市场供给能力及国际市场能力,效果显著。经验证明,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只有适当地提高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在国家经济中的比重,才能切实发挥对外贸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有效地推进对外投资,培养中国的跨国企业,是企业提升国际竞争的另一条重要途径。在全球化激烈的竞争中,中国企业应积极“走出去”进行跨国经营,并且要成为具有影响力的跨国公司:加快资本市场化,努力推进国内企业的跨地区、跨所有制和跨国的兼并重组,推进有竞争力的企业走出去;放眼全球,选择最佳地区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发展高新技术,创造产业的领先优势,是提升国际竞争的关键条件。国家经济的竞争力在于企业能否迅速及时地占领产业的制高点,从而更有利于向国际市场输出独领的产品。回顾20世纪80年代是日本货的天下,90年代是美国货的天下,其根本原因在于两国的企业先后占据了世界产业的领先地位,从而先后占有了国际市场的优势。如果能创造中国货的时代,那么,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将会大大提升。

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当今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国际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科技应用于生产转换过程的能力,而转换过程是由人力要素决定的。因此,当务之急是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特别是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人类历史的发展史证明,教育对人的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积极选拔人才,着意培养人才。科技竞争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就不可能掌握现代高科技,就不可能对先进技术进行有效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因此,组织的管理改革应以建立战略管理中枢为目的,以培养职业企业家队伍为中心,特别注重培养国际经营与管理人才。

提高经济安全和抗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经济安全,关系到国家兴衰和民族的存亡。因此,努力提高国际竞争力,要着力提高经济基础安全和抗风险的能力:

制定经济安全战略,确保国家经济发展目标顺利实现。在本国经济最大承受力的基础上寻求开放度最恰当的与世界市场的结合方式,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限度的收益,策略地参与国际竞争,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限度的收益。

加强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着实提高产业、产品、企业竞争力。健康的较高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是有效控制经济风险的基础。因此,务必要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中心,不断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同时加强与国际、区域合作,不断完善经济金融体系,提高防范经济金融风险的能力。

尽可能地减少对他国的依赖。例如把握利用外资的“度”,避免盲目引进的现象;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技术如生物制药、微电子等进行重点突破。这样,就会减少对资金、技术、关键商品的依赖性。

参考资料:

1.范跃进.世界经济年度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2003

2.张碧琼.经济全球化风险与控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