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范文
时间:2023-12-25 17:43: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体育新课程;改革;发展;专业能力
1.前言
纵观国内外课程改革的发展,教师因素往往成为左右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任何课程都要经过教师的理解与转化,才能在学生身上体现出课程改革的效果。课程改革的历史都证明,任何课程都必须包括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心理品质的总和。各个时期、各个国家对教师的专业能力的要求有所不同,与传统的体育课程相比,新体育课程对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新形势下,如何去解读新体育课程标准并能快速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呢?
2.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新动向
2.1 体育课程目标越来越强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从“增强体质”到“增进健康”,体育课程目标实现了由单一的生物体育观到生物――心理――社会的三维体育观的转变。这也意味着体育课程将在“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指导下,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体育课程目标已经出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向。终生教育的基本理念是“教育一直是一个过程,它既不受时间限制,也不受空间限制。无论在何处,教育总是贯穿于全部生活之中。”渊源于终身教育的终身体育思想逐渐成为我国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学校体育工作应重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用体育来减少现代文明病的发生,缓解和消除身心的疲惫,丰富生活内容,提高生活质量。因此,体育课程改革应十分关注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培养。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才能使他们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为他们打下爱练爱玩和会练会玩的基础。
素质教育是一种弘扬人的主体性的体育,它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人的个性发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体育课程目标的改革必须强调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为教师和学生留有广阔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
2.2 体育课程内容日益多样化和弹性化。体育课程内容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载体,体育课程目标要顺利实现,内容的选择很重要。一直以来,由于受竞技运动的影响,人们对竞技运动与学校体育的本质区别认识模糊,于是,竞技运动项目就构成了体育课程内容的主体。诚然,竞技项目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无疑具有正面的作用。但如果不对竞技运动项目进行任何改造就直接搬到课堂中,就难免会造成课程内容的竞技化、成人化倾向。此外,我国以往对每一项教材规定具体的学时比例,目的在于全国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事实上却造成了统一性有余而灵活不足的结果。
体育课程内容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多样化和弹性化。通过对教育部95年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与2000年《体育健康教学大纲》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我国体育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越来越大。新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试行)与以往教学大纲的一个显着区别,是课程标准着重构建了本门课程学习的目标体系和评价原则,对完成课程目标所必须的内容和方法只是提出了一个大体范围,各地区、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有相当大的选择余地。
2.3 体育课程评价日渐成为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手段。体育课程评价是指通过系统地收集体育课程组织与实施的有关信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体育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对体育课程组织与实施的科学程度进行诊断,并确定体育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它是不断完善体育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和途径。它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体育课程建设三方面的评价。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是体育课程评价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首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学习评价时,要努力构建旨在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发展性评价体系,通过建立新的评价指标和改革评价方法,充分利用评价的诊断功能、改进功能和激励功能,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他们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其次,在对教师的评价上,以发展性教育观为指导,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改进为目的,强化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自我分析和改进,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同时有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再次,体育课程建设评价的目的,是对体育课程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发现课程和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及时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和教学管理,促进体育课程的不断完善。
3.建立新理念、改变旧观念
3.1 体育教师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组织者和指导者。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体育教师以传授运动技术为主的传统作用必将发生变化。体育教师将被看成是一个“教育与健康的咨询者”,或是促进所有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引导者”。为适应新的体育课程改革,体育教师应成为一个“体育学习方法方面的专家”,一个“体育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者”。体育教师将不再是为了满足少数学生的需要而单纯地传授运动技术,他们将帮助每一个学生分析并确定自己的体育需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体育锻炼项目和方法。体育教师将变成导师和咨询人员,而不是继续充当高高在上的绝对正确的权威。体育教师还应成为体育诊断方面的专家,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工作中,他们都应能够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和学习目标实现的可能性等诸多方面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3.2 体育教师是健康心理品质的塑造者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者。体育课程改革赋予了体育课程新的目标和新的任务。在体育课程目标多元化的进程中,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出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已逐渐被纳入到体育课程目标的范畴中。大卫?奥麦基曾说:“真正的教育决不是从科学、历史、文学以及艺术中拮取一些事实,而重要的在于健全人格的培养”。相对过去我们十分强调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言,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应该更加强培养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公民。
体育课程目标的发展趋向表明,体育课程不应仅仅注重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传授、运动技术技能的操练以及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的发展,而应充分发挥体育课程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方面的独特优势。为此,体育教师不应仅仅是身体健康发展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还应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塑造者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者。
3.3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的研究者和体育方法的创新者。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贯彻,体育课程建设将面临迅速发展的新局面。在此新形势下,加强体育教师的科研工作,提高体育教师的科研理论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既是推动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和健康教育的需要,也是建设一支适应新世纪体育课程发展的高质量体育师资队伍的需要,还是全面优化体育课程建设的需要。因此,体育教师要树立以科研促进体育课改革的意识,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成为一名研究型的学校体育工作者。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需要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养成的环境和条件。体育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和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课程在形式上、内容上、方法上等方面的特性,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要达到这一目标的要求,体育教师本身就应该是创新型的体育教师。
4.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注重整合、创新与设计
4.1 优化整合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单单有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不能与现在的教学相适应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原来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地推陈出新,并加以整合和优化,现今的教学模式很多,如:“快乐体育”、“成功体育”教学模式;“启发式”、“情景式”教学模式;“分层递进”、“合作式”教学模式等。为此,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合理地运用这些模式,使教学的效果达到最好,是体育教师们应该较好地掌握的。笔者认为,要想较好地掌握和合理的运用这些模式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对模式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要分析其优缺点,根据教材的特点,其运用的价值有多少,是否值得运用和借鉴;其次,要对模式的内容进行选择和整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的需要从这些教学模式中选择出适合教材内容的操作性强的、实用的、价值高的、效果好的,还可从各种教学模式中选择出各自的精华部分再进行整合,进行创新,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创造出符合教学所需要的教学模式,并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加以灵活运用,不断修正,逐步完善,做到选择模式、优化模式、整合模式、创造模式。
4.2 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任何教学都是一门艺术,体育也不例外。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既要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又要有艺术性,这样才能融益智、健身、添趣于一体,从而启迪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体育教学应以活泼、自由为主,将封闭式的传统体育教学,发展成为开放的现代教学形式,在此基础上加强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原本单调的教学内容具有新意,唤起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在学练时做到入趣、入情、入境,获得生动的主动体验。例如教学生跳远,目标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可以先不讲解跳远的有关动作要领和要求,可以根据学生的相象自由发挥,让他们自己思考,怎样的跳跃动作是比较合理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提示,要求学生对各自的跳远动作进行评价,教师再进行讲解几种不同的跳远技术,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一种比较适合自己的跳远技术,这样就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跳远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快乐中自觉地进行身体锻炼,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4.3 多方位、多角度的设计课堂。随着中学新体育课程改革的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也越来越重要我国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基本上是以一种固定不变的教学程序进行的,即分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开始部分总是整理队伍、报告人数、宣布课的内容,准备部分是让学生慢跑和做操;基本部分是让学生按大纲规定的两个基本教材进行学习和复习;结束部分要求学生做放松练习和教师课后小结情况,这样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程序,实际上限制了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扼制了体育教师的创造性。
新体育课程要求体育课堂教学程序要以生理学、 医学和心理学为依据,要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现。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和积极性,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因此,新体育课程的课堂教学程序是鼓励教师发挥自己的潜能,设计出有利于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和活动,并具有丰富多彩的、百花齐放的课堂教学程序的课堂教学效果来。学生上体育课主要是想通过参与体育活动释放身心能量,调节紧张情绪,获得愉快体验。
因此,课改后的体育课不能再成为军事课,要避免过去动不动就让学生站军姿、罚跑步和体能训练,尽量少搞队列队形训练。所以,体育教师要转换观念,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情境、运动场地和器材等设计出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程序。
5.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培训与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以及“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在体育课程建设中的进一步确立,体育课程在素质教育中越来越显示出不可替代性。体育课程的隐性功能也越来越显性化。它更加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更加强调健身性与文化性的结合和统一性与选择性的结合。如此改革,迫切需要培养适应新需要的体育教师,也更应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体育教师的培养模式。加强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新课程知识的专业培训,根据各地经济、文化及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适合本地需要的继续教育模式。
6.结束语
体育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它要求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基础上,更重视体育对培养人的多方面的作用上。如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自我锻炼的能力等。在深化教学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情况下,通过体育课程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真正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围绕“健康第一”的宗旨,教育出“健康”的,高素质的人。为此,体育教师在组织与实施中需转变传统观念,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成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健全人格的塑造者,成为创新型和科研型的体育教师。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s]. 2002.
[2] 季浏 胡增荦 《体育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 陈琦、杨文轩等. 现代体育课程及其发展趋势.体育科学[j]. 1985 (5).
[4] 李锋、孙向燕. 新课标下教师的角色转换. 教学与管理[j]. 2002 (10).
篇2
关键词:动画;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5-0220-02
一、动画专业基础核心课程门类划分与归类
在整个动画专业课程设置中,动画专业基础课程模块设置相对是比较多的,而且都是动画专业中的核心课程,只要在专业基础课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才能在下面的专业实践课中,创作出满意的优秀的动画作品。
一部动画影片从开始创作到最终完成,是需要经过编剧、剧本创作、分镜头设计、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动作设计、二维或三维电脑制作、影视后期合成剪辑、配音、配乐等系列工作,共同合作设计完成。而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动画专业基础课程,又是在大学一、二年学习完成的重点基础课程,所以对今后动画影片专业创作是非常重要的前期铺垫基石。归纳总结出动画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便于更加有针对性的对其核心课程进行细致修改、探讨,研究,制定出相关的教学内容和体系改革,并赋予实践应用。
在此基础上,针对动画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选修基础课程中,进行有机的划分、筛选、比对,根据动画系教师们的多年教学经验,通过每周教学研讨会讨论并拟定出动画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分别为:剧本创作、分镜头脚本设计、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动作设计、动作运动规律这六门课程。这六门课程在动画专业基础课中是非常重要的课程模块,它们主要涵盖今后动画专业课与实践课中动画创作的核心设计部分,如果能够将这六门专业基础核心课有效链接与设计实践,学生能够善学善用,打下坚实基础,会对动画专业复合性人才培养提高更进一步。
二、动画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教学模块研究
剧本创作、分镜头脚本设计、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动作设计、动作运动规律这六门课程作为动画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在各大高等院校动画专业中一般都是以模块教学方式,进行集中授课。这样授课的好处是能够系统的讲授课程中具备要素等理论知识,同时教师能够按照学生的兴趣点组织教学模块形式,利用学生的共同兴趣点,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学生进行协商探讨等多教学形式。在这样的模块教学下,教师们发现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在大学第二、等三期学习了动画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后,到了第五、六学期开始动画短片创作时,很多理论知识忘记,被丢弃,核心课程内容衔接也不够好,更有同学根本就不会编写动画剧本,这对后期的动画创作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教师们在的学时分配上,进行了比对,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改革实践,例如,《剧本创作》理论授课是36学时,习题12学时,同比较感觉理论授课学时过多,建议进行划分出部分学时,放置到大学第五学期时再开设2周的《剧本创作》的课程,大学第二学期开设3周的《剧本创作》课程,这样改革主要目的,就可以针对学生由学习时间过长导致剧本创作时出现的不必要错误,同时可以在第五学期时就动画短片创作或校企业合作项目时,进行动画剧本的全新创作,用于后期动画的实践检验中,达到有效的链接作用。
在其他几门基础核心课程中,也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课程体系改革。如增加授课周期、长度、课程与课程之间的互动交叉;也可以增加实验教学环节、上机环节,以小组或工作团队的形式,利用学校、工作室设备尝试课程与课程衔接性设计创作,从大量的练习和训练中熟能生巧,运用到今后的动画短片创作中去。
三、动画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体系改革的方法与方式研究
(一)结合实际,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制定适合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
动画专业是一个复合型艺术,包含着艺术和技术的高度融合,动画专业的领域也渗透到教育、工业、农业、军事等众多领域,如果教学理念的模糊势必会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和技能上的混乱,不能很好的顺应动画未来的发展。结合动画专业发展实际,大胆细致的制定新的动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例如,我院动画专业从02年办学之初,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已经修改过好几稿,目前一直使用的是09版动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教学学时分配以及教学观念还是原来现有的,已经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动画专业,出现了很多的弊病和缺失。例如学时分配比例不够、实验学时缺少、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安排不够准确等问题。目前动画系全体教师,已经多次组织教学研讨会,针对09版动画人才培养计划开始修改,修改的主要内容,就是关于动画专业基础核心课程的学时配比、上课周期、实践上机环节等。通过系统的全面的制定教学理念,修改后13版动画人才培养计划,并实践用于动画专业,培养出学生具有动画设计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二)打破传统教学体系束缚,构建全新的动画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教学体系
篇3
关键词:示范建设 医学高职高专 体育课程 内涵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2.010
1 政策导向
体育作为医学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基于学校示范建设的需要,有必要在政策解读中寻求某种与课程改革的契合,进而提升本课程的内涵。笔者对示范院校建设政策进行了解读,对体育课程改革的政策导向进行了归纳(见表1):
[[导向\&1:基于完善社会服务功能方向\&2:基于专业及课程建设方向\&3:基于素质教育和具体专业及课程建设方向\&政策来源\&教高[2006]14号[1]\&渝教高〔2008〕27号[2]\&《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市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3]\&具体描述\&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全市内重点建成30个特色专业群,100门优质核心课程,100种特色教材和课件\&1、突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加强医学职业道德、医学责任感的培养
2、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列为重点建设专业群,《中医养生与保健》列为重点建设的优质核心课程\&]
表1
]
2 基于政策导向对我校体育课程内涵建设的审视
2.1 基于导向1的审视:在研制体育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应当体现体育的社会服务功能
体育具有教育、经济、文化、政治、保健、体育法制等多项功能。其中,体育的保健功能与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契合,隶属于社会服务功能范畴。
体育的保健功能具有多方面的针对性,体育能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培养多方面兴趣爱好,形成性格开朗的个性特征,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体育能有效缓解中青年群体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保持他们旺盛的精力和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高效率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体育对老年人来说,能丰富闲暇生活,防止疾病,是他们重要的社交活动。
如果我们培养的医学生能熟练地运用体育的保健知识来指导他们的医护实践,那么将来他们的受众(患者)必将受益,因此我们在研制医学院校体育课程标准时务必要强化体育的保健功能。
2.2 基于导向2的审视:体医结合是医学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体医结合内容应当纳入课程规划
我校尚不具备申报体育专业的条件,因此只能为专业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撑和服务,但是可以将优质核心课程或为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撑作为努力的方向。前提是能够充分支撑起某个重点医学专业的建设,因此,在课程规划的过程中必须优先考虑到“医体结合”在某个专业建设中的高度契合,所以,我们在审视的过程中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体医结合”复合型人才的内涵及特征:
“体医结合”是指集运动医学、保健体育、康复医学、健康评估、医学营养、运动处方等众多知识体系于一身的一门学科,知识面几乎涵盖了所有与运动有关的一切医学内容。“体医结合”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体育与医学两个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不仅在专业技能方面有突出的经验,还具备较高的相关技能能力聚合而成的智能结构的人才。
2.3 基于导向3的审视
2.3.1 审视一:在体育课程规划中对医学人文素养的渗透需要加强
“医学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内化为人的高贵品质,在医患关系中的具体体现。体育作为人文与社会科学类学科门类的一级学科,作为学校教育中灌输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必修课程在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全面贯彻医学人文教育的过程中理应首当其冲。
2.3.2 审视二:我校体育课程建设与中医学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存在契合
我校中医系开设有《运动学》、《中医养生与保健》课程,其中《中医养生与保健》属于我校示范建设的优质核心课程。
《运动学》涵盖运动解剖和运动生理方向,尽管体育师资在培养过程中也曾做过系统的学习,但是基于培养的侧重点有别,以及自身文化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加上本门课程在教学设计上以纯理论的形态存在,体育教师在担当这门课程的教学中还是有些吃力的,同样专业课教师在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运动实践环节,同样会面临尴尬,因此,我们在构建这门课程时应该把握两个基本点:第一,《运动学》课程在教学设计上必须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二,体育教师应当加强自身理论学习,专业课教师应当注重运动实践。
《中医养生与保健》课程大致涵盖以下几个方面:①饮食营养;②睡眠起居;③精神调摄;④休闲娱乐;⑤药物针灸;⑥运动锻炼;⑦武术气功;⑧按摩导引;⑨个人卫生;⑩两性生活。其中,体育运动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与养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武术和传统功法是我校体育课中的重要教学内容,由此可见,我校体育课程中的“传统保健体育”内容与《中医养生与保健》这门课程的内容本身就存在从属,而且我校具备武术专业的体育师资条件;指导运动锻炼则属于体育师资的基本功范畴,所以,体育有责任和义务介入这门课程的构建。
3 结语
“体医结合”已成为当下医学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体育科学和医学之间正进行着跨学科、跨专业的相互融合和渗透。为此,众多医学院校开始利用自身专业学科优势,积极申报体育(康复保健方向等)专业,培养体医结合综合型人才,这将极大的鼓舞我校朝着这个方向拓展专业办学口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Z].2006.
[2]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实施市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通知[Z].2008.
篇4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教育 职业核心力 素质教育
1、“职业核心力”和素质教育
新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入,给高职学校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转变,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成为诸多教学任务所需要调整的重要方向。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解也出现了一些偏差,特别是针对高职学校的体育课程来说,从原本的完全不重视,到现如今的着眼点放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转变,从表象上来看是好的,但是根据一个阶段的教学实践总结来看,效果并不是十分的理想。
2、“职业核心力”和高职体育与健康教育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变差,主要是因为老师对于“职业核心力”和高职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关系没有理解清楚。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提出,“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对于很多习惯了应试教育模式的老师而言,就将其片面的理解成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局限到体育课来说,就是希望通过学生的体育锻炼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在笔者看来,这种认识是极为肤浅和片面的。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力”在高职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其存在价值是完全不同的,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抓大放小。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仅仅是一个基础,要让学生通过科学健康的体育锻炼,来提升其适应工作环境的基本体能素质和能力,这才是关键的内容。
3、高职体育与健康教育中“职业核心力”的表现形式
一些接触过素质教育的“新生代”老师对于“职业核心力”的解读可能比较清晰,但是有一些老师对于其具体表现的方式还略有存疑,在笔者看来,在高职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应该秉承着四个大的方向。
其一,立足于夯实身体素质基础,适应专业技能的需要。在应试教育阶段,高职的体育课程设置基本离不开“两跑一跳”,课外活动也无外乎是篮球和足球。这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规划而言看似是有帮助的,但是当这些学生走出校门,迈入职场之后,这些相关内容势必会很快丢掉。夯实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一个重要基础,但是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职场专业规划来有侧重点的进行专业技能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极为明确的一点是,所选的内容要与专业知识贴切。对于幼师专业的学生来说,形体美是很关键的一个表现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健美操、韵律舞的学习是极佳的;对于电子电工专业的学生来说,其工作环境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耐力,鼓励学生参与游泳和竞走的锻炼是完全可行的。但是如果把上述二者颠倒过来,那么就完全是本末倒置的行为了。
其二,立足于发掘身体潜能特点,适应职场多变的形式。高职专业的学生其就业压力比较大,迈出校门之后,面对的职场挑战是复杂的。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老师通过体育课程的相关规划,让学生具备一个比较健康的体魄,能够适应较强的职场变化压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突出的一点是,根据学生个人素质的不同,老师来制定相应的学习和锻炼计划,切忌拔苗助长或者提倡平均主义,这样会极大的影响和刺激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严重的有可能影响到学生的基本生理机能。
其三,立足于规划身体机能变化,适应环境因素的突变。前一点的发掘潜能是基于生理机能的角度来说的,规划身体机能的变化是基于心理角度来说的。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学生的个人心理素质是很关键的,体育学科中的健康教育规划,提倡的是学生拥有一个与身体机能完全相匹配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适应环境因素的突变。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清楚,文化知识的专业能力是职场工作中的必需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职场工作中的剂,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任何情况下都缺一不可。
其四,立足于理顺身体持续发展,适应突况的锐变。高职专业的学生相对于本科学校的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数据现实,高职学生自主创业的较多,但是同样的一组数据也显示,其在五年之内选择放弃创业的也不少。这就暴露出一个问题,学生的耐心与耐性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在表面上来看,这与体育教学关联性不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与学生的体能锻炼存在偏差其实也是有很大关联的。在学校期间老师如果能够给学生多增加一些挫折教育的内容,其效果或许就好的多了。
4、高职体育与健康教育中“职业核心力”的重要意义
从上文中阐述的几个表现形式可以看出来,高职体育与健康教育对于学生专业文化知识的培养可能不会在短期内有很大的提升,但是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不断深入,让学生的“职业核心力”越来越扎实之后,对于文化内容的学习是极为有帮助的。再配合上学生一个强健的体魄,新课改工作中强调的让学生具备一个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个人修养就一个水到渠成的局面了。
5、高职体育与健康教育中“职业核心力”的展望
综上所述,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提高“职业核心力”是新课改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心理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关系到学生心理健康的可持续性发展,对于学生的职场甚至是人生都是有很大影的。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学校在这个方面涉及的相关内容并不多。在下阶段的课改工作调整中,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必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与方向。
参考文献:
[1]江华.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9)
篇5
关 键 词:学校体育;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807;C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4)02-0061-04
目前,指导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已经走过10年的历程。10年来,体育教育专业生存与发展的环境面临着诸多变化,如生源质量的下降、《教师专业标准》的实施、体育教师资格“国考”的试行等等。不仅如此,《课程方案》从正式实施的2004年就受到学界的质疑。新近有批评者指出:“《课程方案》的实施导致了从理论到实践、从上层到下层、从教师到学生的全面而系统的运动技能弱化链条形成”,致使“体育教育专业‘沉没’现象趋势明显。”[1]这些情况表明,《课程方案》不仅面临着需要根据外在环境变化进行调整的问题,而且自身可能在一开始便存在某种“先天”不足。显然,不论是从维护《课程方案》作为国家指导文件的权威性出发,还是从促进体育教育专业的健康成长来看,都有必要对《课程方案》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1 《课程方案》存在的问题
1.1 偏离“专业”内涵
在高等教育的语境内,“专业”是指高等学校根据社会行业分工的需要设立的学业门类[2]。从“专业”的这一内涵可以看出,体育教育专业的存在是因为社会分工中有体育教师这一相对独立的行业存在,体育教育专业的核心价值也在于它能为体育教师行业培养出专门的人才。因此,作为指导体育教育专业进行人才培养的《课程方案》在整体构思时,应当始终把体育教师行业的发展需求作为方案构建工作的出发点。这既是《课程方案》“专业性”的内在要求,也是《课程方案》生命力所在。遗憾的是,当我们细究《课程方案》的文本时,发现《课程方案》的关注点明显从“体育教师行业”转移至整个“体育行业领域”,其专业意蕴被弱化。
首先,《课程方案》在秉持“宽口径、广适应”的人才“出口”理念下,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尽管“体育教育人才”是这一目标定位的最终落脚点,但其“复合型”的意义却明显超越了“体育教师行业”的范畴。在目标的具体表述中,有关人才的能力构成明显涵盖了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核心能力——社会体育工作指导能力[3]。换句话讲,在培养目标层面,《课程方案》已经不是专属体育教育专业的方案,而是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两个专业的方案。如果说在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社会体育专业还未取得独立地位,这样的目标定位还能体现出体育教育专业的社会责任而得到理解和赞赏,那么,在《课程方案》颁布的2003年,社会体育专业已成“遍地开花”之势[4],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明显有越俎代庖之嫌。
其二,由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超越了体育教师行业,受此影响,《课程方案》进一步在“主干”课程的设置中提高了重心。即“主干”课程在类型结构上更注重从“学科”对接作为一级学科的“体育学”,而较少从知识与能力方面关注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课程方案》采用“领域化”的思想设置了“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运动人体科学类、田径类、球类、体操类、武术类”6大类主干课程群。事实上,如果6大类课程群在表述风格上统一采用《课程方案》对前两类课程群的表述形式,其实就是体育学一级学科下的4个二级学科的名称。
这种“高重心”的设计思路,虽然在学科逻辑上理顺了主干课程与一级学科之间的关系,但忽视了主干课程的“专业身份”,淡化了在功能上应当服务于“专业发展”的根本属性。其结果是,主干课程虽然在学科逻辑上顺畅了,但实践功用的效果却很差。例如,方案制定者一方面在相关文献中明确提出,“主干课程授予学生从事体育教育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和技能”[5],另一方面却在《课程方案》中提出“各校可根据6类课程领域自主开设和组合各学科领域的课程”。按理,任何标称“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与技能都应当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这样的知识与技能又怎能让各学校进行“自由裁量”呢?显然,主干课程“高重心”的设计思路模糊了支撑体育教育专业独立地位的核心知识,使体育教育的专业内涵进一步弱化。
其三,为了增强体育教师“辐射其他体育相关领域”[5]的能力,《课程方案》采用“模块化”的思路设计“体育锻炼手段与方法、体育教学训练、社会体育、体育保健康复和民族传统体育”5个方向的限制选修课程。不论是从方向本身的命名,还是各方向所设置的具体课程来看,5个方向中的“社会体育”、“体育保健康复”、“民族传统体育”所应对的行业分工均在体育教育领域之外。这里,我们不去评说其他专业是否有必要独立存在,仅从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改革发展来看,体育教育专业需要做的事情应当是强化自身能够独立存在的核心价值——培养更加专业化的体育教师,而不是分散精力去盘算其他行业的人才市场。事实上,按照《课程方案》只在各方向选择2~3门课程的要求,也不可能使学生真正具备适应其他行业的能力。显然,在限选课程的设置中,《课程方案》在“弱化”专业内涵的道路上愈走愈远。
1.2 学时分配失之偏颇
学时分配是构建专业课程方案的重要工作之一,它决定了专业人才对不同类型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也决定了专业人才走向社会后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在具体的课程方案中,不同门类课程的学时到底应该怎样分配,这首先取决课程所对应的知识对于专业人才未来从事工作的重要性。一般来讲,课程所对应的知识与专业人才未来从事工作的能力关系越紧密,其课程学时比例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当然,在学时分配的具体操作中,除了要考虑课程的重要性之外,还需要关注专业人才在该门类课程上的知识基础与培养目标对该类知识要求之间的距离。就一门具体的课程来说,即便它对人才成长很重要,但如果人才在进入专业培养前已经具备较好的知识基础,那么,该门课程所占的学时比例则可降低,反之,则需增加。
2003年颁布的《课程方案》之所以在学时分配上失之偏颇,就在于它忽视了当时体育教育专业人才运动实践技能基础下滑的实情,盲目地将术科课程学时比例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调低。
1999年中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至2003年招生人数已从1999年的160万飙升至382万,增幅超过100%。扩招意味着接受高等教育的门槛降低,同时也意味着生源知识基础的整体水平降低。具体到体育教育专业而言,主要表现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入学时整体的运动技能水平降低[6]。事实上,在2003年《课程方案》颁布之前,除扩招之外,还有另外两重因素也在加剧体育教育专业新生整体运动技能水平的降低。一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全国有近半数的省份陆续在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考试中取消“专项”加试,只测身体素质[7],这导致许多缺乏体育经历的学生在短期“集训”后,通过考试进入到体育教育专业学习。一项对2005—2007届的326名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追踪调查显示,其中有64.24%的本科生在进入专业学习前无体育专项训练经历[8]。二是与招生考试改革差不多同时进行的“运动训练”专业办学单位的扩增。至2003年,我国开办运动训练专业的高等院校已多达60余所。办学单位的扩增必然导致生源数量的扩增,再加上运动训练专业招生中对文化成绩相对要求较低的原因,使得大部分运动技能水平较高但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普通高中生选择了运动训练专业。从近几年运动训练专业的录取比例来看,普通高中学生已超过半数以上[9]。
以上事实表明,在2003年《课程方案》颁布之前,体育教育专业新生的术科知识基础与培养目标要求之间的距离已经拉大。这意味着,2003年前后入学的体育教育专业新生需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才能在术科能力方面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然而,《课程方案》对此“实情”显然缺乏关注。在术科课程学时的分配上,不仅没有在1997年方案基础上增加术科课程学时,反而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压缩。其结果已为大家熟知,自然是导致体育教育专业人才术科能力的不足[10]。对于体育教师来说,术科能力的不足就像语文老师语言文字能力差、数学老师解答习题能力差一样,不仅影响其职业声誉,也制约其职业发展。
1.3 应对挑战能力不足
任何课程方案都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制定出来,最终也都会成为历史的产物。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课程方案必然会在某些方面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这是正常的现象,也是课程方案前进的动力。不过,有关《课程方案》学时分配失之偏颇的事例表明,《课程方案》并不总是在所有方面都能跟随时代的发展而前进。只有当方案制定者对时代挑战有准确认识并采取正确应对措施的前提下,《课程方案》才可能在更新中更好地适应时代变化而表现出新的生命力。
关于《课程方案》目前面临的挑战,可归纳为“低质量”与“高要求”两个主要方面。“低质量”是指体育教育专业生源质量持续走低。《2012年中国教育在线高招调查报告》显示,自2008年以来,我国高考报名人数在持续下降,2012年的报名数已在2008年的基础上减少了140万。与此同时,高校招生计划却保持一定的增长。在“增”与“减”的剪刀差效应下,高考计划录取比例连年出现快速增长,2008年为57%,2009年为61%,2010年达到69%,2011年为72.3%,2012年为75%以上,其中,部分省市已突破90%[11]。录取比例快速增长的背后是生源质量的整体水平进一步降低。换句话讲,《课程方案》在2003年颁布之时就存在的生源质量问题如今依然存在,而且有加重之势。从1.2节关于《课程方案》学时分配失之现偏颇的分析来看,《课程方案》在现有的框架下还不足以对此挑战进行有效应对。
“高要求”是指社会对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自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有关“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其目标均指向“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从已经实施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教师专业标准》(2012年),以及目前在河北省等地试行的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方案来看,所谓专业化水平的教师,不仅要“有”知识,还要会“教”知识,更要会在教知识的过程中“育人”。换句话讲,未来的教师教育将十分强调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从2003年《课程方案》的课程配置来看,在必修课程中,体现体育教师专业特性和专门化培养的课程只有“学校体育学”,限选课中虽然设置了含有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养成的“体育教学训练方向”课程,但方案规定学生只能在其中选2~3门。而1分的任意选修课程设置中,几乎没有专门针对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课程。显然,这样的课程设置与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趋向不相适应[12],难以有效应对社会对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要求越来越高的挑战。
2 对改进《课程方案》的建议
综合以上有关《课程方案》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外在环境变化的情况,本研究对《课程方案》的未来发展提出总体建议。
1)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从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多样性、体育教师类型上重新定义原有目标中“复合型”概念。从整个学校教育范畴上讲,体育教师不仅是体育学科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管理者(如班主任工作、学生社团工作等);从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取向上看,体育教师不仅是课程内容的具体实施者,也是课程资源的研发者;从《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上看,幼儿、小学、中学教师各自有不同的标准。这表明,体育教师的实际工作的确是“复合型”工作。培养目标中的“复合型”概念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能与其所修饰的“体育教育人才”相对应。
2)在主干课程的设置上,从体育课程教学工作的独特性出发进行课程设置。体育课程教学工作是体育教师的核心工作,其独特性在于该项工作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13]。这一性质决定了体育教师必须熟悉身体练习的生理与心理机制、精通身体练习的具体方法、掌握教授身体练习知识的教育方法。如果体育教师缺乏其中任何一方面的知识,都难以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从这个意义上讲,主干课程在设置上不必从学科角度强求与体育学一级学科的对应,而应当反映出以上3方面知识范畴中那些处于基础地位的知识。当然,具体选择哪些课程为主干课程,还需更广泛而深入论证。受知识领域的限制,本研究只能提出主干课程设置的出发点。
3)在限选课程的设置上,本研究赞同《课程方案》按“方向”进行模块化的课程设置。但建议将“方向”从整个体育专业收缩至体育教育专业。理由包括:一是教育部于2011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分别从幼儿、小学、中学3个层次规定各自的“教育类课程”目标和内容要求;二是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的《教师专业标准》明确将教师分为幼儿、小学、中学3个层级并分别制定了入职标准;三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中师(含幼师)-专科-本科”的多元师资培养体系逐步收缩到现在单一的“本科”培养体系,原来以培养“中等”学校教师的本科教育理应承担培养幼儿及小学师资的责任。基于此,可将“方向”设置为“幼儿体育教育、小学体育教育和中学体育教育”。考虑到特殊人群的体育学习需要,还可在3个方向外设置“特殊体育教育”方向。
4)在术科课程的学时分配上,考虑1999年大规模扩招以来引起的生源整体术科基础能力下滑的现实,建议术科课程的学时比例应在1997年33.6%基础上有所提高,可考虑应回到1991年37.9%的水平。同时建议适当收缩术科课程的门数。与其让学生在近10门术科课程上“蜻蜓点水”式的学习,不如让学生在5~6门术科课程上有更多的学时进行“相对精深”的学习。这样,通过“一增一减”的方式,使学生在术科课程的学习中真正学有所成,而不是浅尝辄止。事实上,如果一名体育教师真能在5~6个项目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完全能够满足常规的体育教学需要。
参考文献:
[1] 李强,毛振明. 对03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四维视角的反思[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10),92-96.
[2] 夏征农. 辞海[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75.
[3] 教育部.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Z]. 2003.
[4] 舒为平. 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建设与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1):13-15.
[5] 黄汉升,季克异.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 体育科学,2004,24(3):51-57.
[6] 胡伟.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趋向与优化探析[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28(3):112-118.
[7] 王树宏. 体育教育专业招生术科测试模式的影响评价[J]. 体育学刊,2012,19(6):90-95.
[8] 吉学武. 体育高考无专项加试对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的影响[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43-145.
[9] 郑振国. 我国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5:20.
[10] 向家俊,张启迪.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术科能力不足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2):126-128.
[11] 2012中国教育在线高招调查报告[OL/EB]. http:///html/g/report/2012/index.shtml,2012-10-20.
篇6
【关键词】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
On the Approches toward Cultivating Innovative Ability in PE Graduate Students
FANG Shu-zhen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 Henan)
【Abstract】 As a require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bility in graduate students is a must to meet fierce social competition and a guarantee for first-class human resources for the cause of constructing an innovative country. The paper, in the light of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graduat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approaches to increasingly improving innovative abi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including setting up innovation-oriented graduate curriculum system, spurring reform in teaching concept and training patter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utor team of innovation and establishing comprehensive incentive mechanisms,etc.
【Keywords】 PE Major,graduate students,innovative ability,training approaches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进步的核心目标,是国家繁荣强盛的必要保障。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在校研究生的数量已突破100万人,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大国。但由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短,发展速度过快,导致了研究生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相对落后、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相对薄弱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鉴于此,教育部于2003年启动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并列为《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2005年教育部又提出了《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研〔2005〕1号)。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由此可见创新的重要性。
1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涵分析
面对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浪潮,以及新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国家教育系统必须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为国家教育体系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必然承担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任务。甚至可以说,“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也是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1〕
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具有特定的内涵和结构。它主要包括思想意识、思维特征、道德品格和行为方式等四个层面的素质。思想意识是创新能力的深层动力系统,只有从意识层面上有了创新的想法,才会产生创新的动力;思维特征是创新的协调创造系统,是形成创新思路的基本保障,只有具备良好的思维素质,才能对创新问题进行逻辑思辨和方法检验,以保证从幻想到实践的创新过程;道德品格是创新的伦理保障系统,是保障创新成果能够有益于社会的重要保障;行为方式是创新的实践生成系统,是在具备了创新动机以后经过逻辑思辨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创新方法和创新成果。这四个层面的能力特质相辅相成,共同组成了研究生个体能力素质体系培养和发展的基本内容体系。
总之,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在从事理论研究、社会实践和技术开发的过程中形成的综合性能力。思维能力和行为能力是研究生创新的核心能力特征,只有满足这些特征,研究生才能具有较强的理论构思和技术实践水准;思想意识、道德品格则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软件保障,从根本上保障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能够造福整个社会和他人;此外,研究生的文字表达、语言组织、沟通协调、人际交往等能力同样是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这些能力素质应当在本科期间养成,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研究生创新的质量。
2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与问题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更应该注意创新性的培养,必须看到,不同学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在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过程中,要重视专业差异,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要求和方法是不一样的。
2.1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落后
课程设置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迄今为止,我国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按照专业课与非专业课来划分和设置的,非专业课即指公共课,含英语、政治等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导致与培养目标相脱节,很多体育院校还不能把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此外,现行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存在与社会对体育专业研究生的要求不相符合,体育院校的课程设置缺乏跟踪培养、服务社会的教学理念。各不同高校的体育专业,其课程设置也难以突出各个院校的特色,无法体现本校与本学科的学术传统,没有显著的个性特色和学科优势。
2.2缺乏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先导,是体育专业研究生创新的思想基础。然而,有关调查显示,我国体育专业究生创新意识较差。分析其原因,一是因为目前我国体育专业研生大部分经历的是应试教育,而缺乏素质教育的学习体验,从应试教育考试中形成了应试思维和与之相匹配的学习观念和行动习惯,因此,他们的潜意识更趋向于接受事物、掌握知识、习惯于知识的灌输。二是因为我国从1978年才开始恢复招收体育专业研究生,这导致了我国体育专业研究生导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创新意识也有待于提高,这也造成在研究生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对体育专业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2.3缺乏具有创新能力导向的导师
在研究生层级的高等教育培养模式中,学生的创新能力离不开导师的作用。导师的教学理念、学术责任和师德师风以及导师自身的创新素质等因素都会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产生深刻影响,体育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导师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的作用。然而,很多高校体育专业的导师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教学方式等方面都与创新教育的要求格格不入,尤其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处理上,体育专业的导师过于重视传授学理知识,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对学生的要求上,过分强调整齐划一,实行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以及统一、单一的考试方法,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这种教育模式严重阻碍了体育专业研究生主观能动性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3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路径
激烈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因此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人才就是竞争的焦点。要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必须一定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发达的科学技术,而创新正是推动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样需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为基础,针对体育专业而言,应当从以下路径来积极培育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3.1建立创新能力导向的研究生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开展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渠道,是一个“集静态课程体系设置和动态课程体系安排在内的系统工程”,主要包含基础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因此课程设置是培育创新能力的根本。课程设置应当在专业化和综合化两个维度同步发展,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发展。课程专业化一方面要求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的口径宽广,另一方面要求重视和加强体育基础理论课程。体育基础课程有利于学生获取体育专业相关知识的主要方法,有利于迁移能力的形成,进而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发展。专业课程不仅仅意味着知识面和知识的储量大小,它强调获得知识的主要方法,这会使一个人在信息化浪潮的社会环境中获得更为有效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每门基础课程都是内容广博、用途广泛的科目范畴中的范例,它为学生提供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普遍研究世界的深厚基础。
3.2推进教学理念和培育模式改革,强化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我国体育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单一,严重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教育,各类研究生培养标准整齐划一,缺乏个性化的培养方案,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的制定有笼统化、粗糙化的倾向,不能体现学科交叉、专业融合的发展趋势。在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过程中,应当积极强化研究的综合素质,如书面和语言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等。在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改革中,应当贯彻培育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理念,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尤其是信息技术手段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来改善教学效果。另外,还应该加强研究生的科研活动和社会实践经验,从实践中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3加强创新型导师队伍的建设
高水平、创新能力强的导师队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导师对研究生的创新有着重要影响,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导师应当跻身于学科发展的前沿,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用自己的学术知识去诱导学生的创造激情;导师要充分鼓励研究生在体育知识领域中的创新思维,积极帮助学生协调课题研究,为学生成长营造一个宽松、融洽的学术环境,避免将学生的学术活动投入到知识创新要求低下的横向课题中去;导师还应为从研究设备、图书资料、研究经费乃至生活上关心研究生的成长,积极为研究生营造良好的研究条件和研究氛围。在研究生导师的遴选工作中,不能仅注重参选教师科研项目和研究成果的数量和等级,更应看重参选教师本身的创新素质和研究课题的创新性、前沿性。另外,还对研究生导师的人才培养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从激励制度上督促导师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4建立全方位的创新型人才培育的激励制度
创新型的教育模式需要相应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当前体育高校的研究生管理制度往往囿于陈旧落后的教育理念,更多地强调限制约束和集中统一,忽视灵活性、动态性,更忽视创新性的培育。因此,必须强化创新意识,树立创新标准,进一步加大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的力度。在研究生录取过程中,应当以各专业导师为主,组成专家评议组,积极发现和遴选具有突出创新能力的学生,不能以考试成绩为唯一依据;在培养制度方面,应当鼓励打破学科和专业的固有局限,在一级学科内实现导师与研究生双向互选,也可尝试实行导师组制度,扩大研究生自由选择课程和导师的权限。还应当设置合理的薪酬制度和奖励机制,奖励导师或培养单位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鼓励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何德忠,方祯云,张素荷.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4,(1).
篇7
随着教育信息化程度不断的提高,协同创新理论不断深化,本文结合教育技术学专业特点在协同创新理论指导下,旨在充分发挥教育教学过程的各种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设计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群。
关键词:
协同创新;教育技术;课程群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应用实践不断深入。面对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发展,教育技术学专业在课程建设上需要构建课程群强化课程关系,建立体现专业核心竞争力的课程体系。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以满足教育现代化建设需要,是摆在教育技术学专业面前的突出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年)》做出了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战略部署,协同创新是新时代高等院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的总的指导。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抉择。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心理学、信息科学与传播学等学科相互交叉的产物,属于综合性的学科。处理好各个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建立主干课程之间的联系,是办好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基本要求。
1协同创新理念与高校办学
协同创新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关键是形成核心要素,在高等院校办学过程中,使各部分资源和各个部门之间为辅助,以培养学生实际能力为导向的主体系统互动创新模式。强调资源的有机整合和相互协调,各个课程之间的相互叠加的非线性效应。协同创新主要有整体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在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过程中主要考虑总体意思,每个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不是简单罗列和堆砌,各个要素之间要相互联系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由于现在的教学中要有计划的突出学生的特点和个性,所以要在大框架下的动态调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更加适应社会,符合个人意愿的新型人才。
2课程群总体框架设计
201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下面简称《规范》),《规范》中要求主干课程设置采用“3+x”模式,其中“3”是指个专业点必须统一开设的3门主干课程,“X”是《规范》中推荐的15门主干课程。“3+5”中的“3”是指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系统设计和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模式中的“5”是指各专业点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从本规范推荐的15门主干课程中选择5门,并必须与3门主干课程统一组成8门主干课程体系。在新《规范》下,组建新的课程群,打破课程内容归属性,弱化课程的独立性,强化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增强课程群为共同技能培养的综合成效。根据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本专业以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基础,体现出在体育院校中的特色,服务于体育,融合艺术学,整合优质办学资源,突出体育动画特色。培养具有教育技术学理论、现代信息技术和动画制作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等机构从事教学媒体与教学系统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以及体育动画作品创作的应用型人才,构建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群。它包括教学系统设计课程群、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群和数字教育媒体课程群,培养能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改变长期以来教育技术学专业存在的“广”而不“专”的问题,使学生知行合一,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基于协同创新理念构建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群,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以及师资队伍等在教学体系中得到更好的优化。课程群建设重新整合相关课程,增强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和交融性,促进课程之间的协同发展。
3课程群体系设计
在协同创新理念的指导下,优化课程资源,改革课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剔除课程间的重复内容,实现在课程中不同的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相互协同、相互结合。协调不同课程的知识体系,明确课程所涉及内容之间的区别与逻辑关系,确保各个课程教学内容具有不可重复性,知识点之间相互独立,知识体系关系亲和,内容相互补充,且实践环节连贯、递进,最终构建结构优化、效果良好的课程群系统。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整合不同课程的知识体系,在知行合一中提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群之间各个教学环节和元素系统作用如图1所示。课程体系建设中以“重点培养专业核心能力,整合课程群突出优质核心课程”为目标,围绕核心专业能力培养,构建了专业优质核心课程群。在教学方法上实施“产、学、研”相结合原则,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法来组织教学,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性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30%-50%,所有课程设计和综合实训内容完全作品化。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校园网上建立专业网站,实现教育信息上网、专业资源共享。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如图2所示。结束语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群建设研究,对于优化课程资源和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通过优化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解决教育技术学专业当前存在的“广”而不“专”的突出问题,保持专业稳定和良性发展,培养新时期具有创新能力的教育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余建国,冯梅琳.“ERP原理与应用”课程群实验教学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7:157-159.
[2]杨彬.协同创新新视角下的继续教育校企联盟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3,7:65-68.
[3]张凯,陈艳华.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30,6:85-90.
篇8
“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即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相互融合与衔接,不是两种证书制度的简单拼凑,其实质在于“融会贯通”,把学历教育培养目标与职业资格技能标准结合起来,内化其培养目标和内容,形式上仍然是分离的。学历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适当融入职业资格培训内容,更突显了社会体育专业特色,又辅以学生及早掌握职业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避免毕业生就业“回炉加工”现象。同时,注重发挥“产学合作”功能,学校联合企业共同建筑培养职业人才为己任,从构建质量标准、重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创新评价方法、建设实训基地、提升师资队伍六个环节上来构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把“产学合作”贯穿于教育的输入、过程、输出的人才培养全过程,社会体育专业走出一条“厚基础、宽口径、重创新、重能力、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
2基于“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社会体育课程体系构建
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由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习实践、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构成。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关键是明确培养目标,依据市场需求,结合师资力量和教学现状,突出专业办学特色,设置专业课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就目前社会体育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与实际社会体育行业需求的人才标准要求相差甚远,这就要求社会体育专业转变培养思路,拓展专业培养路径,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对接。随着我国国家职业资格准入制度逐渐完善,行业人员必须具备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同时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方能就业。社会体育“双证融通、产学合作”模式课程实践体系的构建,就是为了改变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薄弱、职业技能不足现象。因此,基于社会体育专业办学模式,融入职业资格制度,是社会体育专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那么,实施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关键是什么?如何融通?社会体育专业双证融通的关键是通过适当的方式和运行机制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融为一体,合理设置课程内容,构建新型社会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一批核心职业技能过硬、拓展职业技能宽泛并举的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中要强化和突出学生实践能力训练,重点提升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根据国家职业资格要求对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组,构建四层次一体化的四大课程模块,创新教学方法,依托教学资源,改革教学内容,走出一条具有实践意义的特色社会体育办学之路。根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根据其职业能力要求,对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整合调整,使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能力考核目标相一致,使社会体育课程体系与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相一致。按照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进行梳理,落实到相应的课程体系,形成符合职业标准的“双证课程”。[6]“双证课程”主要是指学历教育阶段依据教育目标,以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形成为重点,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为特色而确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标准。“双证课程”标准要充分体现职业特定技能标准、行业通用技能标准、跨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和核心技能标准四大分层化的国家职业标准(如图2)。图2社会体育专业综合职业能力结构图按照职业要求开发“双证课程”,整合社会体育教学内容,将学历课程内容与职业培训内容整合为专业课程内容,保证课程开发具有专业特色和行业标准。通过整合各大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结合体育行业职业资格标准,重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四层次一体化的社会体育课程模块(如图3)。“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把学校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考核并轨的一种培养模式。社会体育专业是新兴专业,仍旧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跟不上市场需求等问题,势必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带来困难。“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把二者关联起来,结合市场动态,找出二者融通的契合点,是一个动态修正的过程。而双证融通的实施,就是要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以职业素质为前提,以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对社会体育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改革与整合,实现社会体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接轨,为社会培养急需型、实用性、惠民型和复合型高技能实用型体育人才。
3社会体育专业实施“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
3.1构建质量标准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质量标准应该始终围绕“职业核心技能标准、职业特定技能标准、行业通用技能标准和跨行业职业技能标准来设置。以市场为导向,以职业标准为准绳,以个体需要为前提,把适应与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职业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突出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真正走出一条符合社会体育专业“双证融通”之路。构建双证融通的质量标准,离不开产学结合,同时,注重充分发挥产业界的作用,注重企业和学校的合作,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与企业的作用,校企联合定位,进行职业分析,[2]确定社会体育专业知识结构和技能要求,明确社会体育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
3.2重组课程结构
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是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融通的关键。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中把职业资格考核内容与专业课程教学结合起来,把体育行业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体系,形成职业技能体现社会体育专业的教学目标内容,又突显了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标准,真正实现双证书融通。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从整体出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突出岗位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主线地位,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和工作情境构建课程体系。[7]社会体育人才培养以社会化和职业化的思路决定课程的增加与删减。注重与地方体育特色相互结合,课程设置过程中要注重选修课与必修课的结合,在培养模式的空间范畴内拓展专业培养模式的涵盖性,增强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同时,针对市场需求与职业特点,把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下课程集中化与强化,从而使新课程组合得以保证,改变学校原有的不适合学校、学生、企业发展的课程设置瓶颈,真正做到校、企、生“三赢”。
3.3创新评价方式
社会体育专业实施“双证融通、产学结合”的精髓是学历证书和资格证书并重和融通。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职业资格技能,其实质是社会体育专业学科导向向职业导向的转变。社会体育课程教学以体育行业特有工种和岗位能力为基础,以职业行为活动为依据,立足社会体育市场需求,将学历证书要求和资格证书要求统一起来。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实训统一起来。教学过程中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其方法宜采用订单式、PBL教学模式等,切实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岗位职业要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将校内技能考核与岗位实践能力考核并轨,实行“以考促学”、“以证代考”,将职业技能考核标准作为课程考核标准,积极探索课堂与实训一体化,实现教学和岗位零距离。
3.4强化实践环节
根据课程设置的要点与课程管理实践过程中的难点与热点问题构建动态管理体系,促使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模式更加科学、规范。根据时展的需要,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重创新”为基础,确立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作为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并依据培养目标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以期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社会体育人才”。课程设置上突出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模块,实现与职业基本技能对接,增加社会实践比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相互交替,实践性教学通过“见习实习、专项实习、顶岗实习”为一体的递进式实习实训。[8]
3.5加强基地建设
教学实习基地建设要立足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标和学院教学管理规范,建设一批现代科技含量高、教学科研功能齐全,专科特色突出的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新体系。构建“双证融通”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应紧紧围绕专业技能培养、专业建设及课程设置的需要,校外实训基地切实加强产学合作,使学生的专业实践实习与顶岗实习有效连接,通过岗前培训、顶岗实习来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真正实现社会体育专业零距离就业的培养目标。
3.6提升师资队伍
社会体育人才培养以体育行业职业资格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坚持贯穿以能力为本位,以任务为驱动、以行动为导向,以应用为目的的“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是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的保证。学校按照“稳定、培养、引进、借用”的人才队伍建设思路,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中心,以优化社会体育专业教师队伍结构为重点,优先配置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师资队伍资源,重点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数量足够、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加强自身资源的培养,输出教师进入企事业单位,学习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来完成从专业教师向职业资格培训师的转型,或选聘行业内专家、技师或体育行业培训师,以期为社会体育专业实施“双证融通、产学合作”培养模式的奠定坚实的师资力量。
4结语
篇9
【关键词】航海院校 体育课程 改革
【中图分类号】G8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202-02
1.航海专业的特点与要求
航海类院校毕业的学生将来的工作地点基本上都是在船上,面对的是一望无际的。因此其职业具有涉水性,动荡性,孤寂性等特点。,从而对员工的身体素质,心理素养,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要求也高于其他行业的员工。例如他们必须具备很强的跳水,潜水,游泳能力,抗眩晕能力,抗孤寂,耐寂寞的能力。所以航海体育必须针对航海职业的特殊性要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教育,对他们进行专门的系统的训练,让每一位学生能有一个健壮的体格和过硬的心理素质。
2.航海体育的发展现状
我国目前现有的本科航海院校有12所,据调查显示,只有3所院校设有航海特色的体育课程,分别是集美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但他们也都是以游泳课为主要课程。其余9所高校航海专业的体育课程模式主要是公共选修课。可见大部分学校航海专业的体育课程设置欠缺合理性,没有体现专业特色。因此航海专业的体育课程并没受到过多的关注,这将会影响到航海类专业学生的从业。
经调查发现,高校航海体育课程的设置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体育课程所传授内容与职业所需脱节,实用性不高;
重竞技项目,轻心理训练;
传授职业健康方面知识较少
课时分配不合理
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3.航海体育课程有待改革
由于航海业的职业特殊性决定了航海体育课要有针对性,航海体育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自《STCW78/95公约》的实行和一些高新技术在航海领域的应用以来,国内外的航海事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的航海体育课程要跟上时代潮流,突破传统授课模式,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提高学生将来的职业素养为第一要义,全面切实地改革现有的航海体育课程。
3.1 课程内容的改革
由于航海专业的学生经后工作环境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这就决定了航海体育课程在内容上要多样化、综合化,争取做到面面俱到。我们可以结合航海专业岗位对学生体能要求来设置体育课程的内容,让学生们有效地了解并掌握一些航船上最基本的体育技能。例如游泳、潜水、水球,沙滩排球等,同时也应开设一些有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基本生活技能的项目,如滚轮,浪木,爬绳,爬杆等。
3.2 教学方法的改革
很多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不达标,有的学生甚至对体育课没有丝毫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体育教学出现了偏差。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老师基本上都是以点带面地讲解知识,迅速讲解完后让学生们实践操作,这就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够全面,在实践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因此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走边教边练的套路,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技能知识,从而提高效率。另外,在教授技能知识的同时,要积极传播体育文化精神,把体育文化渗透到学生的思想里去,因为体育教育的基础在于体育文化,没有文化也就没有体育。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慢慢地爱上体育。
3.3 学时,学制的改革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体育学时数都普遍偏少,一星期也就两节体育课,有的院校到大三大四就没有了体育课,这对于航海类的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达到航海体育的培养目标, 必须首先在体育课程学时上得以保证。而且目前大部分院校的体育课程是以选修课进行考核,老师的管理不严,这样也就不会引起学生的重视,从而在课堂上掉以轻心,抱着考核时只求过关的态度应付差事。因此笔者认为,航海类体育课程必须纳入必修课的范畴,让学生们提前做好认真对待体育课的心理准备。
结语
随着全球一体化脚步的加快,我国的航海事业也将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对航海人才的要求也会更高。转变观念,更换思维,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到目前航海体育课程设置上的种种不足是当务之急,倡导以学生为核心的体育教学应当成为全体航航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坚持以体现体育课程现代化、体现素质教育观念、优化航海体育课程体系为基本原则,锐意创新,大胆改革,把每一位航海学生培养成一名有较强的专业技能,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心理抗压能力的优秀航海人。当然,航海体育课程改革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正确的教学目标,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和考核制度,总结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样航海专业的学生才能在学校里有所学,在岗位上有所用。
篇10
【关键词】体育院校 教育技术学专业 课程设置
一、引言
1983年,经教育部批准,第一个电化教育四年制本科专业正式成立,到目前,我国高校设置的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已达到232个。随着社会对教育技术人才需求的持续增加,国内许多高校开设了教育技术本科专业。由于每个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同,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也五花八门。因此,有针对性地分析体育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能力和特点,根据社会对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设计出更符合本学校的n程设置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介绍
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能够在新技术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的教育技术学科高级专门人才,包括各级师范院校和中等学校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师以及各级电教馆、高校和普教的教育技术人员。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技术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新技术教育应用方面的基本能力。
三、沈阳体育学院的教育技术学专业
对于沈阳体育学院的教育技术专业来说,如果想获得长期的发展,就要走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首先要把学生的培养定位在教育技术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另外,结合体育院校“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继续在体育动漫的方向上培养学生的能力。
曾经有人质疑过教育技术学专业,说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的学生将来要当教师,毕业时发的证是教育学学士证书,应该属于师范类专业,可教育技术学专业又不是师范类专业,而是属于非师范专业。这种尴尬我们暂时不用去思考,但是这的确说明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科定位问题。我认为教育学专业的定位不一定非要让学生毕业了当教师,教育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师建设也要在适当的条件下加强。例如沈阳体育学院的教育技术学专业现在还没有专门的实验室。如今,信息技术、现代多媒体技术、慕课微课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学提供了许多发展的可能性。如果有一个专门的实验室能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进行科学研究,那么会给教学和科研带来很大的好处。
四、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主干学科有教育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主要课程有教育技术学、教学系统设计、电子模拟电路、数字模拟电路、计算机文化基础、C程序语言、VB设计、网页三剑客、动态网站建设、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网络教育应用、多媒体技术、Flas设计与制作、现代远程教育、电视教材设计与制作、影视艺术、premiere影视制作、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教育传播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微机组成原理、计算机辅助教育、企业培训设计、教学设计、教学媒体理论与实践、摄影摄像、校园网建设与维护、机器人设计、教育心理学。学习这些课程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理工科知识基础。例如沈阳体育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大二专业课程《数据结构》,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数学和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以致对于像树、堆栈等数学模型都不能很好理解和掌握,编写程序更是不行。因此,教育技术学专业就需要加大对数学和计算机类课程的设置。数学方面,除了设置高等数学课程之外,还要开设离散数学、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课程。在计算机方面,相应开设一些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如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等。
前面提到,沈阳体育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那么在课程取舍上、主次上,就要以这个为思考的原则和起点。我们可以这样思考:如果我们培养了一个学生,这个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学科知识,拥有了基本的学科素养,那么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他就会努力学习各种应用技能;反之,如果我们只是教给了学生一些现在能用得上的应用知识和就业技能,那么等到毕业的时候,这些知识和技能可能就用不上了,即使暂时用得上,找到了工作,可是再过几年之后,学生就会发现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仍然感到吃力,从而对自己的能力和受到的教育产生怀疑。简而言之,沈阳体育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培养应考虑短期性和长期性的问题。笔者认为,还是应该从长远来考虑,要把大学四年教育延长到学生毕业之后,使得学生在大学所学的知识在学生毕业若干年之后仍能发挥有效作用。
五、结束语
教育技术学专业是一门亟待发展的高等教育专业。通过分析沈阳体育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能力和特点,并针对学校和社会对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本文提出了一方面要加强基础学科的知识教育,另一方面应设计出适合体育应用技能培养特色的课程设置方案。
【参考文献】
[1]南国农,李运林,李龙,等.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课程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