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个性化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25 17:43: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学个性化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学个性化的概念

篇1

1.环境知觉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

1.1环境知觉的含义以及大小、深度、距离知觉在室内环境中的运用

知觉是对感觉经验的加工处理,是认识、选择、组织并解释作用于我们的刺激的过程。而环境知觉是我们获得关于周围环境的事实和认识的过程。几乎在所有的场合下,人类的行为都会受到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影响――这种影响源于我们所感知的客观世界,同时又受我们自身已有经验的影响。环境知觉的分析方法包括:大小知觉、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研究法,以及整体分析法,格式塔心理学等。在考虑对物体大小、距离和深度的交互体验过程中,线条透视是我们常用的方法。例如,一些售楼中心微建筑模型,它们被按照比例进行缩造,使得整体效果看起来同样高大,这就是线条透视原理中强制透视的应用。由于人们的视觉所观测到的世界是二维的,但所感知到的世界是多维的,因此室内设计师利用室内设计中的一些平面元素,来改变空间的视觉范围。例如,在电视背景墙上进行竖状线条的装饰,并延伸到顶棚,这样就会增加空间的层高,使空间具有延展性。

1.2格式塔心理学在室内环境中的运用

格式塔心理学家指出整体不等于简单意义上的个体累加总和,所谓简化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简单”,是一种将任何刺激以尽可能简单的机构组织起来的倾向。这就是格式塔心理学中的“简明性原则”。而在室内设计中,我们也会经常提到功能和装饰的完美结合,若是一味地进行反复地装饰,只会使空间显得杂乱无章,没有美感。近些年,现代简约风格受到户主的喜爱。它强调整体搭配的简约明了,从家具的选购到室内的装饰装修,风格统一,色调和谐,氛围温馨,使空间内的各个元素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2.个人空间及领地的特征要素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2.1室内环境中个人空间的情景因素

个人空间可以看做是人与人之间的边界调节机制,其有两个主要目标:保护功能和交流功能。人们在相互交往中采用了四种不同的个人空间区,分别为: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众距离。由于性别社会化差异,不同的性别会有不同的空间行为表现。考虑性别的差异,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要更多地考虑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距离来突出不同空间的特。例如,在办公空间的设计中,要根据人们的特性设定办公桌之间的距离,以及上方的挡板的高度和透明度,设计出方便人们交流同时又不会逾越个人空间的范围。此外,休息室是否设计就餐和饮茶的区域,也要根据此空间内人们的工作习惯和性别距离。室内空间的大小,顶棚高度以及空间的利用情况也会影响个人空间的大小,影响人们的情绪,所以室内设计要把个人空间的各种情景因素考虑在内,这样才能起到保护和交流的作用,达到设计的真正目的。

2.2室内设计中应注意领地的私密性和个性化

领地具有私密性的特征。拥有属于自己的领地并把它布置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能提高人的自我概念。室内设计中对个人空间的私密性的打造,通常通过空间的划分和装饰的一些设计,营造出家的私有空间。例如,在书房设计时选用的材料要能够营造出一种安静舒适的氛围,灯光的色调,书柜的摆放,书桌椅的搭配都为了迎合主人的习惯和需求。此外,领地还具有个性化的特征。个性化能增强人们对领地的依念,让人们觉得更舒服,更有家的感觉。同时,个性化常反映出所有者的身份,它的亮点体现在设计师根据主人的需求和特质量身打造的室内环境,在这样的空间中,每一处装饰,每一样家具都能体现出主人的个性特征,而整体的空间氛围就像是被打上了标签,当人们回到自己个性化的家中时,强烈地幸福感和归属感就油然而生。

3.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具体体现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因此我们可以运用环境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室内环境中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通过了解不同室内环境中人的行为和心理特征来进行设计。例如,根据户主的行为习惯,设计多功能的卫浴空间;协调空间各元素之间的关系,满足人们的心理、精神需求等。此外,室内设计的多元化发展使设计师更多地关注设计风格和设计手法,设计时经常按照个人的追求和意念进行设计,忽略人与室内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那么看起来再时尚、个性的设计都是不适合人们居住的。而从现代的人们追求的节能、环保、自然的理念来看,设计中的创意和个性化只有与使用者的个性特征、精神需求等各方面相吻合,才能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使设计更加合理化。

4.结语

环境心理学强调把环境――行为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去研究。在环境中,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室内环境又是存在于这个大环境中的,它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它不仅要考虑外部环境带来的影响,更要考虑在它的环境内部,人们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在设计之初,对不同室内环境和不同人群的观察和研究都是必要的,根据环境知觉的研究方法来进行室内设计视觉审美上的调整,根据个人空间及领地的特征要素对空间的规划和设计,以及协调各种元素在空间中的使用,都要结合使用者与室内环境的的特点,才能使室内设计更能满足视觉审美的需求,满足人们的精神和心理需求,最终打造出人们所愿意居住的、舒适的、和谐的室内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凯,周莹主编. 设计心理学. 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

[2] 李道增. 环境行为学概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 陆震伟. 室内设计原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篇2

关键词:个性心理 需求 人力资源管理 差异化

以个性化为特征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将会逐渐主导未来人力资源管理,以个性化为特征的非专业化价值将更加凸显。个性心理作为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被企业界和学术界重视。

个性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机理

(一)个性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出

个性化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对于企业而言,必须尊重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对每—个员工实行具体的针对性极强的人力资源管理。笔者认为,个性化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人力资源管理者根据组织中成员的差异化个性特征及需求,制定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充分发挥和利用员工自身的心理目标在工作中的积极影响力,对其实施差异化管理,进而为实施组织的发展目标提供有效的行为动力。简而言之,个性化人力资源管理是对组织中不同的人实施不同的管理策略,它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必由之路。

(二)个性心理差异

个性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个性,心理学认为人格与个性具有相同的内涵。有关个性的解释很多种。《心理学大辞典》认为: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体的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詹姆士认为,自我是个性的核心,自我又分为四个层次:精神的自我,主要是指协调个性各组成部分的能力;物质的自我,包括财产、身体和朋友;社会自我,是指社会对自己的评价;纯我。沃特认为个性是个人品性的综合—德行、智慧、技能、气质等。西方国家研究个性心理的有三大学派:行为主义学派、精神分析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这些学者们的性格理论研究构成了个性心理学发展的主要脉络,其中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阿德勒、弗洛伊德、埃里克森、荣格。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强调遵守快乐原则,与潜意识相对,主要有食欲、及安全欲等生理欲望。自我强调遵守现实原则,是人意识到的部分及人的欲望的满足要符合社会规范以保护自己不受侵害。超我强调遵守理想原则,是道德的我,是人格中促使人完美的部分。

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个性的心理差异是指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素质和动机等,也就是指一个人的能力、气质、性格、兴趣等心理状态的总和。性格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一个人表现出的较稳定的行为和态度方面的心理特征,比如刚强、懦弱、寡断等,人的性格会受到一定世界观、思想、信仰、意识等的影响和制约。性格是在一个人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并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整体性、复杂性及持续性。气质是指某个人典型地表现于心理过程的速度、心理过程的强度和指向性以及心理活动的稳定性等动力方面的特点。能力是指个体从事一定社会实践活动的本领。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和人完成一定的活动相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具体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

(三)需要层次理论

为了进一步探索人类行为多样化的根源,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学界关于动机的研究日益丰富和深入。动机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因为人的需要不同,就会产生差异化的动机,在动机作用下进而导致了差异化的行为,而差异化的行为反过来又强化了差异化的动机。如此循环往复,个体之间的差异化也就越来越明显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各学科研究综合融通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个体差异的研究进一步综合化和微观化。信息加工模式、个体的自我效能、认知方式等方面的研究大量出现,在解释人的个体差异的形成与发展的研究方面,许多学者强调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统一,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等。

动机作为行动的直接动力,是个体发动并维持其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是激励人为了达到一定目的去行动的内在原因。动机对人的活动、行为有着相当重要的价值,它影响着个体活动的积极性、自觉性、选择性和倾向性,人的行为取决于需求,人的需求只有在可能被满足的情况下才会产生行动的动机。其研究的主要代表性成果有麦克雷格的X理论和Y理论、休金娜及列昂捷夫的活动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X理论和Y理论根据享乐主义的哲学观点,认为个体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最大化地满足自己的私利,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活动理论从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认为认识兴趣不是人内在固有的属性,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品质,活动理论还研究了人的活动的结构,认为人的活动由需要和动机、动作、操作、目的等要素组成。需要层次论导源于对人类本质的两种假设:一是认为人是“有欲求的动物”,人会不断地产生各种各样的动机,当某种动机获得满足后就会自动消失,然后再去寻求另一种动机的满足。二是认为这些需要存在先后顺序,需要层次论最基本假定正是这种顺序性。1970年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系统有三个,即基本需要、心理需要和其他需要。其中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及尊重需要。心理需要包括认知需要、美的欣赏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本文研究采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四) 个性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机理

企业管理人员不应对所有员工采用某种完全相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而应采用个性化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要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管理人员首先应深入了解员工的个性化心理及不同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以适应不同员工的不同需要,同时体现员工创造的价值。随着员工的个性及需要越来越多样化,企业管理人员应越来越重视个性化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基于此,笔者构建了个性化人力资源管理产生机理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从概念模型中可以看出,组织中的个体由于性格、能力、气质及兴趣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个性,即个体差异性。处于同一组织中的员工由于其个性心理差异的存在会对组织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个性化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充分利用个体差异带来的互补增值效应,根据组织成员的个体心理差异特征实施差别化的选拔程序,在工作实践中进行人事和职位的调整匹配、对组织成员进行个性化的培训与再教育,为员工提供个性化、差别化的职业发展规划,从而使人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以建立高绩效组织。处于同一组织中的个体由于其个性差异的存在会对组织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同一个员工在不同的组织中,所起到作用的大小甚至性质也可能是有差异的,这既取决于两个方面:组织对个体差异性的不同认识和利用及组织的性质。怎么正确看待组织中存在的个体差异,怎么减少由个体差异而带来的冲突,并充分利用组织中的个体差异带来互补增值效应,进而更为有效地达成组织目标,是个性化人力资源管理中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个性化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一)招聘个性化

近些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成果表明,如果应聘人员能了解他们应聘职务的详细、客观信息,他们就会对自己选择的岗位感到更加满意,同时更愿意长期安心工作。个性化招聘制度有两个明显的优势:员工明确了企业对自己的要求,那么他就会对未来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形成比较明确的期望,今后在工作中产生失望情绪的可能性就不大;员工明确了企业对自己的要求,就更能正确判断自己是否应接受某个职位。这种基于双向选择的个性化招聘过程,能使应聘人员在招聘工作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同时又会有助于企业选聘到真正适合的员工。许多企业通过短期试用的方式,让应聘人员了解工作岗位,应聘人员还可以通过实际工作来判断自己是否有能力胜任。

(二)薪酬个性化

薪酬个性化最为本质的理念就是,从企业为核心转变为以员工为中心,员工是薪水的“客户”而不是一个薪水的接收人,员工作为“客户”就应该有选择的权利。由于员工的需求是差异的、多变的、动态的,所以其报酬也应该突破单一的现金形式。同时,薪酬个性化强调将员工的需求与企业的需求相结合。在员工广泛参与的基础上,企业应建立不同员工差异化的薪酬组合系统,并随着他们的需求和兴趣爱好等的变化,定期做出调整。组织中的每个员工可以按照工作、个人生活和职业发展的协调比率,决定自己的薪酬组合。

(三)培训个性化

培训的效果关键在于员工个体将培训的内容在工作实践中内化为高效的技能。培训要想使不同素质、性格、能力、技能水平的员工都能有所提高,则需要寻求一种恰当的培训方式,即个性化发展培训方式。员工技能涉及职业、沟通、协调等多方面的能力。员工的个性化发展培训方式,根据员工个人工作特点,以及在业务技能方面客观存在的差异,依据员工对培训的个性化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阶段性的过程培训,从而达到促进员工个体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和个性化发展的目的。

(四)绩效个性化

绩效管理体系作为整个企业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与企业所处行业、组织阶段、规模、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经营管理特点、企业文化、组织架构和企业战略定位等等都有很大的关系,一个合适的绩效管理体系也必然就是个性化的。“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企业所有活动都要本着关心人、爱护人的思想来进行,充分注意到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让员工充分参与,同时赋予相应的权限和充分的信任,重视反馈和沟通,以此推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绩效的提高。个性化绩效强调充分认识员工的差别化需求,确保员工、部门、企业三个层面的一致性,要做到员工绩效能支撑部门绩效,部门绩效能支撑企业绩效。实现企业和员工个人的双赢。

(五)制度个性化

制度个性化建设要做到:首先,在制度建设过程中运用个性优先的原则,是指在管理原则确定的基础上,为了适用和适应最大限度调动员工效能的需要,坚持管理细则的多元化、多层次和多样性。其次,要在制度管理中引入动态意识,要以员工的效能最大化为目标和出发点,树立“以变制变”、“以变求变”和“以变应变”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概念,对一成不变的管理制度动态调整;再次,个性化的制度建设不能脱离企业的环境,要结合企业实际。

结论

实施个性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提要求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引入以人为本理念,关键是要转变和创新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要坚决和及时地摒弃传统的与市场规律相悖的人力资源管理办法和手段,充分尊重人的个体心理及需求差异,突出人的地位。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必须紧紧依靠员工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建立个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并非是简单的行政管理手段,而是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要把人作为一种企业无形和无限的资源,把员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目标和终极任务。

参考文献:

1.[美]安妮·玛丽·弗朗西斯科,巴里·艾伦·戈尔德.国际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美]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3.李春方编.激励理论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2004

4.汪纯孝,张燕,谢礼珊.个性化人力资源管理措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6)

5.孙晓东,周新平.谈个性化人力资源管理.经济与管理,2006(10)

篇3

【关键词】人格刑法 犯罪人格 缺陷人格 人格 危险人格

【中图分类号】D917 【文献标识码】A

心理学中的人格概念

目前在心理学界对人格的探索已相当深入和广泛,尽管如此,至今还没有一个为所有心理学工作者共同接受的人格定义,但从众多的人格定义中可以看出共同的倾向:第一,人格是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气质和体质等各方面整合的心理组织,人格涉及到的方方面面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有机整体。第二,研究者认为人格是内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结构和过程。人格表现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及倾向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稳定性,即个体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表现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具有连贯性或者说是风格或性质的相似性。正是这一稳定性使得可以通过个体的人格预测人的思想和行为。第三,黄希庭认为人格是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个体的心理特征、行为方式和行为倾向各方面综合作用形成独一无二整体的心身组织①。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但这并不排除人们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共同性。正是人格的稳定性使得人格得以测量,正是人格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预测性使得有了人格测量的必要。目前,人格心理学已经发展一套完备的方法对人格进行测量。刑法中人格测量与评估恰恰是为了对犯罪人的再次犯罪可能性进行预测,从而采取相应措施以避免对社会造成再次危害。

刑法中的人格概念

刑法中的人格和人身危险性的关系。“人身危险性”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然而严格按照司法程序明确将人身危险性判断运用到定罪、量刑、行刑的过程中却不多见。目前,在司法过程中对人身危险性的判断往往依赖经验判断,经验判断与规范刑法学的要求不相符,所以人身危险性理论的瓶颈就是如何科学评估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则人身危险性的理论难于付诸实践,于是有学者提出将人格概念纳入刑法视野②。

人身危险性这一提法始于刑事人类学派,最早主张定罪量刑考虑犯罪人个人情况的学者是龙勃罗梭,龙勃罗梭本人并没有明确提出危险性这个概念,但他认为由生物学因素导致的生理上的异常进而产生的犯罪倾向是人的危险性所在。相反,加罗法洛认为犯罪人以道德情感缺乏为主要标志的心理异常是构成其危险性的主要原因。危险状态一词最早是由加罗法洛在《危险状态的标准》一书中提出的,将其定义为“某些人变化无常的、内心所固有的犯罪倾向”③。菲利则认为犯罪人的生理因素、自然因素及社会因素三方面的综合作用构成主体的“危险性”④。李斯特作为刑事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不仅强调社会的危险性还强调个人的危险性⑤。作为李斯特的学生牧野英一认为犯罪行为是“恶性的征表”,应当重视犯罪主体的心理状态⑥。曾经人身危险性的理论被法西斯恶意利用致使侵犯人权,最终使人身危险性理论一度成了禁忌性的话题,引起了学者的批判和反思。而后,作为激进的社会防卫论代表人物格拉马蒂卡提出社会防卫更重要、更本质的目的是改善的人,主张用“性”概念来代替“犯罪”概念,摒弃犯罪和刑罚⑦。新社会防卫论的代表人物安赛尔对人身危险性理论重新审视并提出在对犯罪人定罪量刑时需要考虑两个因素,不仅要考虑客观的犯罪行为,还要根据与人格相关的主要因素。安赛尔认为行刑过程是为了让罪犯更好地回归社会,人格调查是必不可少的,人格调查不仅调查犯罪行为外部的诸特征和有关前科资料,而且还应该组织专家对被告人的生物学体质、心理学反应、生育遗传史及社会等问题展开调查⑧。总之,安赛尔对“人身危险性”没有完全否定,他认为人身危险性与道义责任论二者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可以在“行为人格”上统一,两者都是人格的表现,与行为紧密相连,二者可以共同作为刑罚的依据,安赛尔发展了人身危险性理论。随着刑法观不断演进,出现了以团藤重光为代表的人格行为论者,他认为行为是人格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基于行为人的主体性态度所实施的。团藤重光强调责任的基础不仅仅是具体行动,而且是行为者内在的人格,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人格责任论的观点⑨。在团藤重光的影响下,日本学者大V仁采纳了人格责任论,并受人格责任论的启发,将这一理论发展深化构建了人格刑法学。作为一种新的刑法学说,其中的人格责任是人格刑法学的核心思想和理论基石⑩。

通过对行为人刑法到人格刑法发展的历史进行梳理发现人身危险性这一概念和人格的关系密切,由最初的危险状态、危险性到个人的危险性、恶性逐步演化为性、主观危险性,最后提出人格的概念。由此可见,刑法中人格的概念是在人身危险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使用人格概念来诠释人身危险性既有理论基础又切实可行。

刑法中人格的内涵。刑法学界人格一词的涵义是建立在人身危险性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当前关于人身危险性有代表性的表述主要有三种:一种观点认为:“个体对社会造成侵害的可能性就是人身危险性。”第二种观点认为:“初犯可能性和再犯可能性的统一构成一个人的人身危险性。”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人身危险性指的是犯罪人存在的对社会所构成的威胁,即再犯罪的可能性。刑法中人格的内涵与人身危险性的涵义一脉相承,故刑法中的人格内涵不同于心理学中关于人格的内涵,心理学中的人格比刑法中的人格外延广泛。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中最具整合性的领域,它关注整体的人,主要从三个层面来研究人:“第一,人类本性的层面;第二,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的层面;第三,个人唯一性的层面。”人格心理学研究的第一个层面不是刑法所关注的,刑法所关注的只是犯罪人群的人格特征。心理学研究的第三个层面强调个体的独特性,而刑法作为部门法,其重要的特征就是权威性、高度统一性、普遍适用性,所以刑法中的人格不关注个体的唯一性、独特性。人格心理学研究的第二个层面着重揭示人与人之间的共同点和异同点及某一群体成员的共同人格特征和不同群体成员间的差异性,这一层面的研究能够满足刑法的需要。根据人格刑法观,在定罪量刑阶段就要考虑犯罪人的人格,在行为人做出刑法所规定的行为后综合行为人的人格做出行为人是否是犯罪人的判定活动。因此,刑法中的人格强调的是有社会危险性、倾向于再犯的一种人格类型。早期在系统的介绍人格刑法的过程中将这种人格类型界定为犯罪人格。

犯罪人格概念的提出与争论

犯罪人格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关心和争议的话题,争论的焦点包括有无“犯罪人格”和“犯罪人格”的本质特征。目前主流的观点认为犯罪人格确实存在的。张文、孙昌军、顾婷、李玫瑾等分别为犯罪人格下了定义,对上述几个定义进行分析发现性是犯罪人格的典型特征,即使在没有出现一词的定义中也均强调行为人对社会的规则和法律的无视与反抗。顾婷和李玫瑾二人在对犯罪人格定义的过程中着重强调犯罪人格的形成过程,认为犯罪人格是社会化作用的结果,甚至可以说是社会化失败的结果。不同意“犯罪人格”存在说的研究者事实上是不同意“犯罪人格”这一提法,并非真正反对这一群体人格特征的存在。反对者更多地从刑法学这一规范学科的特点出发认为犯罪人格这一用词容易造成歧义,对于一个没有犯罪的人用犯罪人格来形容其自身的心理特征会产生标签效应,有侵犯人权之嫌。梅传强用“缺陷人格”代替“犯罪人格”,缺陷人格这一称谓同样强调社会化的作用,是行为人社会化失败的结果。然而,缺陷人格这一提法忽略了性这一本质的特征,在健康心理学的视角下谈缺陷人格更贴切。李玫瑾认为“犯罪人格即人在后天早年的社会化缺陷下造成的个人长期与违法生存方式相伴,或因违法犯罪而长期与监所为伍,在一种近犯罪化而非正常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较稳定的犯罪倾向和犯罪个性特征”,这一定义尤其强调犯罪人格的动态形成过程,主要从家庭抚养状况、早年经历、生活方式、违法犯罪史等方面来定义犯罪人格的,是动态性犯罪人格的定义。人格的形成与个体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在对犯罪人再犯的可能性评估时需要考虑犯罪人动态成长过程、重大生活事件等,因此,本文沿用动态的犯罪人格的定义。

刑法中关于人格的界定

沿用动态性犯罪人格的定义同样存在局限性,犯罪人格的群体范围变得狭小了,仍有一些具有特质且再犯可能性高的人群被忽略了,如人格障碍者―变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在犯罪心理学中将其称为人格。人格不同于犯罪人格之处在于人格对他人或社会的扰乱或破坏行为是没有理由的,是从小就显现的,不是因为后天的家庭变故或生活环境的变化引起的,他们情感淡漠,不具有被情感牵制或被感化的现象,类似于龙勃罗梭提出的“天生犯罪人”。在犯罪人群中也不缺乏一些有健全的家庭和生活环境的人,他们缺乏是非观念、自我为中心,缺乏生存能力,好逸恶劳,他们同样为了自己的需要不择手段,无视社会的法律,从而做出各种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将这种人格称为缺陷人格。缺陷人格和犯罪人格的共同点是均是后天社会化失败的结果。李玫瑾将这三种人格统称为危险人格,有先天禀赋为主的危险人格,即人格,还有后天养成为主的危险人格,包括犯罪人格和缺陷人格。研究表明:“这三种类型的犯罪人占总犯罪人群的少数,再犯率高,是重点防控的对象。”因此,刑法定罪量刑中人格评估的对象应该是危险人格,而不仅仅是犯罪人格。

余论

在系统介绍人格刑法的过程中,研究者认为:“犯罪危险性人格就是一些有可能导致犯罪的人格障碍。”因此在对犯罪危险性人格测量的过程中运用了人格障碍的量表作为量化工具。事实上,人格障碍和犯罪危险性人格是不对等的,分别来自不同学科的两个术语―人格障碍属于变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是从社会适应、个体与他人的关系及统计学的角度下的定义。犯罪危险人格是犯罪心理学的术语,更多从个体能否遵守社会规范或法律制度的视角来谈的。另外,人格障碍的内涵不能揭示犯罪危险性人格的本质―性,因为不是所有的人格障碍都是的。只有人格障碍最突出的特征是性,所以是犯罪心理学研究者关注最多的,而其他类型的人格障碍与犯罪没有必然的联系。进一步说,如果人格障碍者所表现出的人格特征能够代表犯罪危险性人格的本质特征,那么人格刑法中的“人格”测量与评估将不再是一个瓶颈,更不会出现那么多的争论和分歧。目前关于人格障碍的测试方法,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已发展出相对成熟的系统的测试方法。

明确了人格刑法中的人格应界定为危险人格后,需要严格按照量表编制的程序和方法完成危险人格的静态的标准化的量表编制。静态化的量表可以对目标群体中的成员重复使用或对某一群体成员同时测量,可以极大程度地简化司法人员的工作量,减少司法人员的主观性。然而,使用静态的标准化的量表也会忽略犯罪人的大量的个性化的信息,甚至是很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在使用静态危险人格测量工具的同时还需要辅以个性化的调查问卷包括年龄、性别、犯罪史、结婚状态、居住状况、家庭关系等,将静态量表和动态因素协调统一起来实现对危险人格的精确评估。

(作者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博士研究生、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讲师)

【注释】

①黄希庭:《人格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8页。

②翟中东:《刑法中的人格问题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第41页。

③[意]加罗法洛:《犯罪学》,耿伟、王新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第94页。

④马克昌:《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第184页。

⑤翁腾环:《世界刑法保安处分比较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42~49页。

⑥⑧⑨宋伟卫:“刑事一体化视野下的人身危险性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13页,第323页,第382页。

⑦鲜铁可:“格拉马蒂卡及其《社会防卫原理》”,《中国法学》,1993年第4期,第106~112页。

⑩[日]大V仁:《刑法概说(总论)》,冯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5页。

北京大学法律学系:《改革与法制建设》,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第540页。

陈兴良:《刑法哲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36页。

邱兴隆,许章润:《刑罚学》,北京:群众出版社,1988年,第259页。

郭永玉:《人格心理学:人性及其差异的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1页。

胡东平:“人格导入定罪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25页。

北京大学法学院编:《刑事法治的理念建构》,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第518页。

张文,刘艳红,甘怡群:《人格刑法导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32页,第156页。

孙昌军,凌辉:“犯罪人分类标准新探―以犯罪人格为视角”,《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2期,第5~9页。

顾婷,孙永新,汪明亮:“犯罪人格略论”,《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74~78页。

李玫瑾:《犯罪心理研究:在犯罪防控中的作用》,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60页,第60页,第99页,第20页。

篇4

本文概述了影响癌症发生和发展的社会心理因素以及关于癌症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为了帮助癌症病人调整精神和心理状态,保持情绪稳定,可以尝试对癌症病人采取音乐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以及生物反馈放松训练。

【关键词】 癌症;心理护理;发展趋势

1 关于心理护理的基本概念和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

心理护理的基本概念是:指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帮助病人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身心状态,是一门促进疾病的康复或向健康方向发展的学科。癌症患者的临床常见心理特点为:① 紧张、焦虑,失眠,内心压力大;②抑郁、烦闷、少言寡语;③认可心理和依靠心理。④过度的心理障碍,烦躁,易激惹,易怒。⑤愁闷,不愿见熟人和朋友,少动甚至不愿外出,食欲大减。

2 我国癌症患者心理护理的发展概况

2.1 应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实施有针对性、系统化的整体的心理护理 由于癌症患者个体自身的差异,具体表现为不同年龄、职业和文化水平的病人对癌症的理解和反应是不尽相同的。通常的情况下,患者的心理状况因病情的严重程度而不同。在医学心理学有证据表明,癌症治疗效果明显与否与病人的心理反应有着的密切的联系。

2.2 心理护理评估及其相关具体措施 若要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必须要进行必要的心理评估。除了常用的观察交谈等简单的评估方法外,对癌症患者进行心理评估采用的客观评定法日益受到重视。正确判断癌症病人的心理反应类型是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关键,需要医护人员及其病人家属共同的努力配合,使病人面对现实并说出真实的躯体症状以及心理感受,例如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夫妻感情、子女情感及对社会、邻里同事的态度和看法,这些都会为其定制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提供最为真实有用的数据材料。根据这些真实的数据材料,判断患者真实的心理类型及其心理状态,定制出最优的个性化心理护理计划。

3 社会心理因素对癌症发生发展的影响

3.1 一般来说,基本上绝大部分患者对癌症都十分害怕,无比烦心焦虑 对于很多人来说,得知自己患上癌症后会出现万分焦虑和恐惧,犹如大难临头,整个人都变得焦躁不安,心神不宁,精神不能集中,焦虑紧张,寝食难安以及出现失眠等症状。尤其是在放疗和化疗后会产生厌食、脱发以及恶心等严重的不良反应时,患者的焦虑恐惧的情绪会进一步加重,甚至可能会陷入慌乱恐惧之中。其次,很多病人都会担心高昂的医疗费用会对家庭造成极大的负担,拖累家人,这会进一步加重了焦虑恐惧的情绪,心理状况极差。

3.2 情绪不安,逐渐变得依赖 由于进行化疗放疗和做完手术之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会下降,使其对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变得更为依赖,常常会为自己感到苦闷与抱怨,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为不幸的人,怨天尤人,憎恨命运捉弄自己,恨上天的不公平,更为严重的患者会变得消极悲观,甚至有寻死的念头,这些都会严重影响治疗的效果。

4 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对策

4.1 加强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除了医护人员与患者成为朋友之外,亲属、朋友、同事甚至是领导应经常探视,在情感上和精神上支持患者,使患者感受温暖与关爱,生活多照顾患者,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关爱以及自身存在的价值。

4.2 主动讲解治疗方案的一些注意事项 绝大多数的患者都不会十分了解治疗方案,可能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预估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当出现不良反应时,患者会感觉到不能接受,对治疗失去信心。为了让患者对治疗有信心,保证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医护人员应该主动跟患者沟通,介绍各种治疗方案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对应的解决办法,让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当不良反应发生时,此时患者已经有一定的预期不至于产生强烈的焦虑与恐惧。

4.3 善用语言艺术安抚病人 医护人员与患者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说话的方式以及语气,语言是一门高超的艺术,以什么样的口吻说话和说什么话,给患者的感觉完全不一样。癌症患者的心理上一般都较为脆弱,医务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说话的方式态度,注意语速、表情、语音,一定要尊重患者,应与正常人谈话一样望着对方,眼神要自然,态度诚恳,以礼相待,让患者信任你,感受到希望,最好引导病人说出心声,乐于倾听。在倾听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患者的表情的变化以及语速的变化,以便正确了解他们内心真正的需求。

4.4 关于音乐治疗 每个人的心理、生理、精神和躯体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通过和谐优美的音乐,愉悦患者的心情,调节病人的心理和生理。音乐治疗通过优美的优美的旋律和曲调使患者产生情感效应、心声效应、震动效应,从而调整患者的精神状态以及心理状态,其中抑郁性型的患者可以通过多播放一些欢快活泼以及节奏轻快的乐曲,使其心情舒畅,如贝多芬的5G大调小步舞曲、莫扎特的浪漫曲等;而对于恐惧型病人应该选择一些清新典雅的安静祥和性的乐曲,如勃拉姆斯的摇篮曲。

5 展 望

当代医学心理学研究证明,癌症患者的心理活动以及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影响,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川,做好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护士学习并掌握心理干预技巧,准确把握不同时期癌症患者心理特点,不断学习、实践心理学理论,从而适应当代新的医学护理模式的需要。心理护理有多种好处,不仅能够帮助患者增强忍受治疗的痛苦,激发生存的斗志,而且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接受治疗,提高治疗的效果。要治疗效果得到保证,需要充分调动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掌握正确的心理护理方法。对于肿瘤医院而言,应该要培养专业的心理护理人员,一定要有社会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知识等相关的基础,而且对美学、哲学、文学以及伦理学等人文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而这些专业的心理护理人员,不仅是对患肿瘤的病人负责,更应该是对社区人群进行心理护理,使他们的心理都向健康的方向发展,避免或降低癌症发生的几率。

参考文献

[1] 王燕荣.癌症患者的个性化心理护理[J].临床护理,2008,46(2):146-147.

[2] 尹红梅.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10):125-126.

[3] 赵香兰,黄笑燕,虞春华.我国癌症病人心理护理现状及展望[J].齐齐哈诶医学院学报,2006,27(13):1634-1635.

[4] 王健.心理护理对癌症患者情绪的影响[J].临床护理,2012,30(10):618.

[5] 胡亚会.心理护理对癌症疼痛患者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2(04):137-138.

[6] 常云丽.心理护理对癌症患者情绪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2,9(5):123.

[7] 周夏月.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护理园地,2011(09):4462-4463.

[8] 覃惠英.癌症病人心理护理研究现状与展望[J].山西护理杂志,1999,1(13):19-20.

篇5

关键词:依恋;品牌依恋;品牌忠诚

在现今市场环境下,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单靠产品本身已经远远不够。品牌作为营销学中的研究重点,在产品营销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而品牌依恋,将产品和消费者心理的联系作为研究重点,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

一、品牌依恋的概念

最早对依恋进行研究的是英国心理学家Bowlby,该研究的背景起源于1969年的英国孤儿院,当时院内儿童严重的心理问题引起了Bowlby的关注,自此,依恋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在心理学界得到了明确。他的依恋理论认为,依恋是一种独特的情感联结,它使婴儿与其抚养者之间能产生情感的独特关联。这种理论在今天看也许有些狭隘,但其对以后心理学上对依恋的研究以及延伸到别的学科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依恋的研究对象变化很大,其研究视域不断开阔,关注点不断丰富,从儿童到成人,从对人的依恋到对物的依恋,从对具体、实在的依恋到对抽象的依恋,如对品牌、文化等的依恋,研究的触角不断延伸。从简单的描述和定性假设走向对实证测量方法,测量方法也有了广泛的探讨。目前,学界对依恋的研究重点有其文化变异、内部运作机理研究、测量方法的开发等。

最早研究品牌依恋的是Schultz(1989),他通过常年的观察、实验,对品牌依恋的内涵首次进行了详细的概括,他提出,品牌依恋的维度并不是单维的,是多维的,并且将品牌依恋的维度确定为三维:一体化、个性化、时间性。依恋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与外界没有关联的个体,从从属性上说,它也既不属于个体,也不属于特定的所有物,依恋代表的是个体与所有物两者间的联结程度。

Park(2006)等学者认为,品牌依恋有两个维度,即品牌和自我相关性、认知和情感依恋,他们认为,品牌依恋是"连接消费者与品牌的认知度的情感纽带"。当消费者将一个品牌与自身经历、情感在脑海中联系到一起的时候,消费者就会对品牌产生独特的情感,这种情感会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强烈的欲望和追求,这在行为上表现为对品牌的关注偏好、甚至是重复购买行为。

二、品牌依恋模型-形成机制

Buttle(1998)等建立了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依恋模型。其观点认为,消费者和企业之间的依恋关系具有三个维度:企业的价值维度、功能性价值维度和关系价值维度。顾客对企业的依恋程度就是体现在这三个维度上,该模型指出,消费者对品牌的依恋程度越高,那么他们对品牌的持续关注程度、重复购买率就会越高。

Park 等学者的品牌依恋模型以品牌个性理论为基础,认为品牌是一种资源,消费者通过从品牌中吸取资源,可以实现自我的理想价值。这里引申出一个概念-品牌人格化,即将静态的品牌看作具有"人性"的真实的"人",这样品牌所能提供的价值就不再狭隘,它可以提供象征性的资源、具有审美的价值、可以建立长久相处的持续关系等。

三、服装品牌厂商培养消费者品牌依恋的对策

服装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常用消费品,消费者对其的需求巨大,因此服装市场品牌多,竞争激烈。如何在众多的服装品牌中脱颖而出,是每个服装厂商都要面对的问题。品牌作为服装的软实力,对于服装营销的作用不言而喻。本文认为,下面几个方面可以对服装品牌提供借鉴作用,提高服装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以及消费者的对该服装品牌依恋行为。

1.差异化品牌设计

要想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满足消费者除了对衣服的基本要求的其他需求,如实现"理想自我"等,制造商可以从服装的设计度和时尚性入手,增加服装产品的附加功能,除了重视服装的裁剪设计,保障服装的保暖性和美观性之外,还要在提供消费者需要的功能性资源,赋予消费者自我效能感上多下功夫。

2.个性化品牌定位

制造商可以通过细致的市场调查,让消费者清楚地识别服装品牌的特征和核心价值。还可以通过挖掘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态度以及对生活的追求,挖掘目标顾客自我概念,使其自发唤起对品牌的认知情感,从而唤起消费者重复购买意图。

3.整合品牌营销,提升品牌形象

服装品牌厂商除了要一如既往地重视服装品质之外,还要通过品牌策划和战略规划来的营销手段提升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如今,我们处在的社会资源丰富,传播渠道也较多,除了传统媒体,可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品牌信息传播,这样通过整合营销传播的方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从消费者真正内心需求入手,为消费者提供的利益、符号、内涵要与目标顾客的内在情感和自我概念一致,满足消费者"丰富自我"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洪浏妗.服装品牌依恋驱动因素研究[D].东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2]董大海.品牌依恋理论研究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2).

[3]刘跃怡.品牌依恋文献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3,(3).

[4]吕轩.服装零售过程的品牌营销管理探析[J].企业导报,2012,(8).

篇6

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个性化人才,而个性化人才最突出的特点是创新和创造。若想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必须具备与之相应的个性化教学手段。

关键词体育教育个性化

社会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使学生具有作为完整的人所具有的品质和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是发达国家学校体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我国也提出了这一目标,并在新的《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中得到了体现。这说明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已开始纳人正轨。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化,使之能更好地发挥个性化特长,作用于社会。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提倡发展学生个性化,并使其逐渐完善化,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举措。对于怎样开发学生的个性化,应该从学生的特长出发,根植于学生的个体指导,把握学生在某一方面的长处和缺陷,给予指导,强化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同时指导学生逐步养成触类旁通的意识,以下是具体的实施措施:

一、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

世界上没有各种心理特点完全一样的人,学生的个性多种多样,有的爱运动,有的不爱运动;有的内向,有的外向;有的能力高,有的能力低。教师应当了解学生个性的各个方面,培养他们的体育特长,同时能帮助学生发展良好的个性化,克服不足,扬长避短,促使学生更健康地成长。

(一)正确的把握学生的个性化特征

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教师不仅需要了解学生的个性,还要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兴趣特长、习惯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训练,培养学生以后的发展空间。体育和其他的课程相比,学生和老师之间需要有更多的语言沟通,学生在良好的气氛之中,才更加能够毫无保留地展现自己的个性,不断学习进步,这样教师才能更全面、真实的、客观的了解学生,指导学生从而使得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在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优良个性,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根据不同学生个体提出不同的要求,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才能使优秀学生施展才华,使中等生提高进步,使后进生有进步的希望。才能促使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开发。另外,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或积极或消极的因素。教师应该首先了解学生的长处和不足之处,能有针对性地设计体育活动内容,有目的地进行训练,利用体育运动帮助他们。

(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品格

根据学校体育应该达到的课程基本目标,学生应在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的基础上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达到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学校体育个性化教育所要培养的学生个性,应该是多方面和谐发展的个性化,是能顺应社会发展变化的一种良好健全的心理品质和精神状态。在体育活动中在全面推动学校“健康第一”目标实现的同时,更要突出学生的个性教育,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不断地认识自己

自我概念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自我概念是个性结构中的重要部分,它决定着学生的创造性、满足感和愉悦感。拥有良好自我概念的人,在体育运动中热情很高、自信心足,遵守运动规则,合作能力强。因此,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对实施体育个性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体育教师要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进步程度,不能单纯根据学生运动能力的优劣来衡量学生的成绩,要给予学生适宜地表扬,多多倾听学生的心声,逐步建立起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相互尊重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充分发挥潜能,良好的自我概念会促使学生更有激情的投入到体育运动之中去。

二、改革教学思想理念和方式

建立竞争、开拓、创新的价值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建造一个有利于发展个性化的适宜的教学环境。这是实施个性化体育教学的大前提。正确地看待学生的个性化开发。由于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实际的多方面因素,人们对个性化开发仍然抱有一定程度的偏见,他们认为学生天真幼稚,自我管理能力不足,担心张扬个性会导致问题的出现。解除这样的担心,需要理清个性化开发和创造性的关系,同时提高体育教师的管理以及教学水平。认识到教学的最终目标不是灌输通常的知识,而是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不断完善学生的个性化。当前,体育教学培养的人才是单纯发展的和个性不突出的人才,根本原因在于单一、狭窄的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当前各个国家都很注重人才培养方式的改善与水平的提高,体育教学需要结合社会对人的要求以及人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对原有的课程重新设计。因此,建立个性化的课程系统是首要任务。课程是学校与人才培养的桥梁,是实现人才培养个性化的方法。建立特色鲜明的体育课程系统,设计多种层次与风格的课程,大量开设个性鲜明的选修课,探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等都是比较好的方法。

三、建立科学的评价系统

对学生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主要包括体能和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同学、其他相关教师、社会有关人员等等。以往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只注重结果,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化不同之处,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进取心。实际上,每一个学生由于先天的、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等方面的因素,形成一定的个体差异,应当得到承认,评价学生的成绩应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反映学生运动中的进步幅度和努力程度,对学生点滴的进步应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学生充满自信,充分发挥个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平等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红霞.体育教育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影响[J].管理工程师.2009.1.

[2] 姚鑫.以人为本与个性化体育教育[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3] 龙芬,董海珍.谈体育教学与学生个性的培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4).

[4] 马增瑞.体育教育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J].辽宁体育科技.2005.27(6).

篇7

一个令人深思的真实事例:

某高中晚自修后,突然从男生公寓五楼扔下一个装有半瓶水的矿泉水瓶,刚好砸在路过楼下的一位女生头上,顿时该女生头部血流如注,昏厥过去,当即被送往医院抢救。事后得知,扔矿泉水瓶的男生张某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一个平时品学兼优的学生为什么会做出这种事?他在反省书中写道:“当时五楼同学很多,天气又热,有的同学往楼下泼水,有的扔水果皮,我就随手扔下了矿泉水瓶。当时没想到那么多,更没有想到要负什么责任,看见别人扔我也扔,要是一个人我绝对不会扔,我平时连张纸片也没扔过的……”

为什么学生单独个体不会做的事情处在学生群体中就会去做呢?群体中个体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到哪里去了?这种现象社会心理学叫做“去个性化现象”,这种行为叫做“去个性化行为”。

去个性化现象是指个人的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一旦人们处于去个性化状态,个体就会表现出行为责任意识下降,行为内在标准不一致,自制力降低。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津巴多所说:“去个性化状态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自我观察和评价意识,降低了对社会评价的关注,因而通常的内疚、羞愧、恐惧和承诺等行为控制力量都被减弱,从而使压抑行为外露的阈值降低,使人表现出社会不允许的行为,促使了不道德行为的增加。”去个性化现象在学校学生身上是比较常见的,剖析和思考学生去个性化现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导致学生去个性化现象的主要因素:责任为何遗失

导致学生去个性化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匿名诱因和责任分散,其他因素还有学生信心不足和自我迷失等。这些因素很复杂,包括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等。

1 匿名诱因――隐者无忌。生活在群体中的人既有代表群体的一面,也有代表个体的一面。当他代表群体或以群体的面目出现时,由于可以匿名,使人难以辨认个体的真实姓名和身份,谁也不知道他是谁以及他在干什么;由于可以匿名,责任的承担就无明确的对象,此时的责任在个体看来是虚无的存在。因此,匿名诱因很可能导致个体任意行为,无所顾忌,不受规范的约束,此时群体无标准的整体行为战胜了个体的规则行为,个体的独特性没有了,个体的自我纠正能力没有了。现实生活中学生聚众无端闹事、集体起哄等事例已证明了这一点。

2 责任分散――法不责众。一个学生违反纪律,是一个人的事,所谓“一人做事一人当”,但如果是许多学生一起闹,那么责任完全由一个人承担的可能性就相当小,个体甚至可以把责任推给别人。中国有句话叫“法不责众”,如果责任过度分散,是很难追究责任到个体的。如我们可以发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常常在分组练习过程出现部分学生违纪的行为:他们或者围站在一起闲聊,或者相互打闹、追逐,更有甚者,某些学生还成群结伙地损坏公物、大打出手等。这种责任分散、法不责众的心态若加上匿名情境,就容易驱使一些不谙世事的学生忘掉责任感,做出一些错事来。

3 信心不足――奉承迎合。自信心不足是产生去个性化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在群体活动和交往中因感到自信心不足、力量有限,就会不顾判断标准去奉承迎合群体的心理,丧失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我们常常可以发现,有的学生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遇事无主见,做事缺乏信心,总是迎合别人,这对学生个性的发展是不利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想发表自己的见解但又害怕出错,从而迎合群体的现象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4 自我迷失――随波逐流。去个性化行为的发生离不开群体诱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群体情境必然导致去个性化行为。换句话说,个体自我意识水平的高低,是决定去个性化行为会不会发生的关键因素。当一个人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角色,意识到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他就能做出正确的自我导向,即使外界的去个性化诱因十分强烈,他也不会产生去个性化行为。但如果个体在群体中自我意识水平降低,迷失了自我,就会忘掉自己的责任,随大流去做一些错事。如八个高一同学在一起吃饭喝酒,有一个同学提出饭后去弄点钱用用,这个想法得到五个同学响应,其他三个心里不是很想去,但最后还是去了,结果八个同学因抢劫而被带到公安机关处理。

三、避免学生去个性化现象:将淹没的责任高高挂起

学生去个性化现象给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带来难度,对学生健康成长也不利。因此,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责任心和责任感教育,积极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少“去个性化”的程度,避免“去个性化”所带来的危害。根据前面分析的去个性化产生的因素,主要是要采取措施消除匿名情境、明确责任和增强自控力。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做法:

1 强化自我同一性,使去个性化“心理断乳”。

自我同一性是确信我就是我本身而非其他人的一种心理过程,主要包括我的持续性和统一性两个方面。简单地说,就是对“我是谁”这一问题的外显的和内隐的回答。按照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的观点,自我同一性是人所有行为的逻辑出发点,是个体和环境互动关系的中介,是个体人格正常发展的内在保证。在学生群体中,学生个体容易失去自己的身份感和对自我的自觉度,对群体有一种潜在的心理依赖感和无原则的认同度。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形成明确的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身份感和自我责任感,使学生确信自己是一个独立的、独特的、有自己个性的个体,帮助学生与群体去个性化现象进行“心理断乳”。如,上面例子中扔矿泉水瓶的男生张某平时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教育者如果强化他的这种身份状态和自我意识感,那么他的责任意识就会增强,他可能在学生群体中就不会做出这种严重违纪甚至是违法的事情了。实践证明:自我同一性越强,人的自我责任感也就越强。人要有自我概念,需要说出并感觉到“我就是我”,这是自我同一性养成的基础,也是个体努力摆脱群体去个性化现象的心理基础。

2 实施分类分层的教育和管理,使去个性化“无处藏身”。

现在,学校规模越来越大,有的学校一个年级就有20多个班,甚至更多。学校规模大,学生人数多,学生群体中的去个性化现象就更明显。老师都有这种感叹:学校大了,学生更难管了,违纪事件急剧增加了。笔者认为对学生进行分类分层教育和管理是避免学生去个性化现象带来消极影响的一种有力措施。实施分类分层教育和管理其实就是要明确每个类层学生的责任,将他们各自的责任“高高挂起”。

一个学校的全体学生相对于社会来说是一个类层,教育者要加强教育和管理,使学生明确学生与社会人员是不同的,并将他们贴上学生“标签”。在教育实践中,为了预防去个性化的不良影响,教师应该消除学生匿名的条件。如强调学

生要戴校徽、穿校服、佩胸牌,这样做,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戴校徽、穿校服、佩胸牌的学生在公交车上就比较主动让座,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也会热情地去帮助别人。

学校的学生也属于各个类层,有的是团员、有的是业余党校学员、有的是学生会干部、有的是班干部、有的是寝室长、有的是值日生,等等。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对各类层的学生要加强教育和管理,使每个学生都清楚自己的身份和职责,这样去个性化的一些不良言行就“无处藏身”。如,学生团员集会时佩带团徽比没有佩带团徽时的纪律要好得多。我曾经发现,虽然班级里安排了值日生,可是卫生工作却做得很不好,甚至有时候没学生去做,后来我要求班干部把每天值日生的名字都写在黑板上,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3 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使去个性化“四面楚歌”。

使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通过反复教育提高其对是非的判断能力和自我控制力,是使学生不卷入去个性化行为的重要保证。如果仅就某些学生去个性化行为本身进行教育,那只不过是应急措施,权宜之计。为此,要从提高全体学生思想素质入手,以经常的、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形式在学校德育中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等方面引导与耐心教育,不断加强和提高学生的是非观念和修养水平,强化组织纪律观念,提高自制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完善学生心理素质。学生自我控制力增强了,他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就越强烈。学生自我控制力增强了,去个性化行为便没有了市场,其必然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

4 精心营造校园文化,使去个性化“名言明语”。

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它对于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审美观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责任意识,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促进学生德、智、体均衡发展和全面成才具有重大的意义。如,校园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会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激发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约束学生的不良风气和行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校园中,有些情境容易使学生出现去个性化现象,教育者要针对这些去个性化行为设计独特的校园文化,对可能出现的去个性化现象作出明白的提示并进行深刻的“温馨警示”。这种做法其实就是要把被淹没的责任进行“文化外化、责任物化”,有的学者把这种文化叫做“责任外显文化”。例如:

篇8

关键词:教学风格;内涵;分类;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6―141―04

一、教学风格的内涵

(一)从艺术学的角度定义

在我国古代,“风格”一词最早来源于艺术,教学是一门艺术的观点也早已被人们普遍接受,因此,有学者从艺术的角度,把教学风格视为教师教学艺术的一种格调、风貌,是教师个性魅力的外在表现。顾明远先生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对教学风格的解释是“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个人特点的风度和格调,是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艺术特点的综合表现。具有独特性和稳定性”。程少堂认为教学风格是教师独具个性魅力又具有稳定性的课堂教学风貌。卢真金认为教学风格是教育艺术家所特有的,在教学活动整体中重复表现出来的教学“韵味”、“格调”和“风貌”。

(二)从教育学角度定义

在教学论中,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作用的过程,是教师教学观点、方法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过程,因此,有学者把教学风格视为教师教学思想、方法和作风的独特表现。邓恩(Dunn)夫妇认为,教师的教学风格可以分解为八个方面: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生分组、课堂环境布置、教学组织、评价技术、教学管理和教育思想。这八个不同个性化程度的教育要素在教师身上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李如密认为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的标志;李源田等人认为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在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等方面稳定、综合地体现出来的教师教学个性和审美风貌。

(三)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定义

在心理学领域,“风格”一词用于描述个体在认知、学习、教学等方面的差异,因此,教师教学风格即为教师独特和一贯性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方法。持这一观点的,如朗特里(Rowntree,1988),他认为教学风格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不同关系和各种社会风气的方式、方法。斯腾伯格(Sternberg)认为,教师的教学风格即教师的思维风格,是指教师在组织处理教学活动时所具有的偏好性和习惯化的方式、方法。上海师范大学贺雯教授认为教学风格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的个性化和一贯的方式、方法。还有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邵瑞珍也认为教学风格即在达到相同的教学目的的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的特长经常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特点。

从上述概念可见,不管从哪个角度定义教学风格,以下三点是达成共识的:第一,教学风格都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般都要经历较长的时间才能形成并达到成熟,具有相对稳定性;第二,教学风格具有独特性,且与教师的个息相关,是教师个性的体现;第三,教学风格有其外在表现形式,即一定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技巧。

但从艺术学和心理学角度看教学风格,有个问题值得思考:如果把教学风格视为教师教学艺术高度成熟化的标志之一,那么教学风格就并非人人都有,而是只有教育艺术家或优秀教师才有,且形成的教学风格都是正向、积极和有效的;如果把教学风格视为一种教学方式、方法,则凡属教师都有,且形成的教学风格不一定都是正向、积极、有效的,也有的风格是起负向、消极和低效作用的。

二、教学风格的分类

(一)以活动为核心的分类

如国外首批教学风格研究者汉森和博思威克(Henso,Borghwiek,1984)将教学风格分为任务中心型(教学重点是结构化教材活动)、合作中心型(教学重点在组织学生参与决定如何学习)、学生中心型(教师的重点是设计各种学习活动,并要求学生选择最适合他们的活动)、内容中心型(教师考虑的是教材内容而不是学生)、学习中心型(教师关注的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真正理解)和情绪中心型(教学重点是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等六种。国内学者如魏正书把教学风格分为启迪型、探索型、善导型、合作型、暗示型、表演型、感染型和综合型。吴庆麟(1988)把教学风格分为演讲与讨论型、集体中心型、教师中心型。李如密把教学风格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单一型有理智和情感型、表演型和导演型、庄雅型和谐趣型、谨严型和潇洒型、雄健型和秀婉型、韵味型和明畅型,综合型是两种或两种以上风格的融合,比如,情理交融型、寓庄于谐型、雅俗共赏型、刚柔相济型等。

(二)以某种心理品质为中心的分类

目前,运用较广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从认知的角度划分的七种教学风格:一是立法型:教师善于创造和提出规则,并按自己的方式教学,喜欢并鼓励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二是激进型:教师喜欢变化的教学任务,并善于超越现有的规则和程序进行教学;三是评判型:教师善于评价和分析任务,喜欢判断和评价事实、程序和规则;四是整体型:教师喜欢面对全局性、抽象性的问题,偏好总体性、概念性和观念性的教学任务;五是执行型:教师喜欢按既定的程序和规则解决问题,喜欢按事前准备好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六是保守型:教师习惯于熟悉的教学任务、教学情境和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七是局部型:教师工作时能深思熟虑,喜欢细节性和具体化的教学任务。斯腾伯格以实验证明,前四种教学风格是较为有效、复杂和受学生欢迎的风格类型,后三种则是相对简单、低效率和不受学生欢迎的风格类型。他认为风格是多维的,且只有适应与否的问题,而没有好坏之分,一个人可以拥有多种风格类型。贺霁等人进一步从认知和情感两个维度出发,把教师教学风格分为幽默活跃型、关爱分享型、严谨逻辑型和创新探索型等四种,并以上海、江苏、南通6所中学720名学生为被试,证明这一分类具有一定信度和效度。

(三)以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特点为标准进行的分类

如贡振羽把教师教学风格分为:一是精讲精练型:教师语言逻辑性强,善于引经据典和对知识层层剖析;二是朴实自然型:教师语言朴实无华,以细细诱导,娓娓道来见长;三是感情充沛型:教师语言慷慨激昂,情绪高涨,容易引起强烈师生共鸣;四是幽默生动型:教师以语言幽默生动,机智诙谐见长,师生间有较强亲和性;五是机智思辨型:教师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讲解、论证和分析都充满机智,思路清晰。杨立刚以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信息的活动方式为标准,把课堂教学风格分为理智型、情感型、自然型、幽默型和技巧型等五种。颜宪源等人提出根据不同教师课堂教学体现出的主要特征,把高校教师教学风格分为激情洋溢型、理性睿智型、朴实自然型、智慧技巧型、幽默生动型。

除此之外,黄敏卫、邓铸按信息输出的四种结构形式将教学风格分为饱和信息类风格、空壳信息类风格、含熵信息类风格和黑洞信息类风格。从上述分类可见,目前对教学风格的分类研究比较多,但对教学风格的测量研究却较少,且目前运用得较多的是斯腾伯格的风格测量量表,但该量表在翻译过程中存在文化差异,因此有适应性问题;另外,中小学与大学相比,因教学任务、考核要求等的不同,教师教学风格也应有所不同,但用同一量表测量,显得不够准确。因此,设计出清晰、具体、适合我国文化和年级特点的教学风格显得更为重要。

三、教学风格对教师、学生的影响

(一)教师教学风格与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其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是教师个体、内在的专业性的提高,预示着教师由一个行业中的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李如密指出教师教学风格是教师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形成个性化、成熟的教师教学风格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标尺和专业化成熟的标志。成熟的教学风格需要教师具有自己的教学思想,有运用熟练的教学方法、富有成效的教学过程设计以及独具特色的教学语言,而这些也正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基础。

(二)教师教学风格与学生发展

有研究证明,教师教学风格与学生学业成绩高度相关,如松散式课堂管理,教师很少支持学生自治和兴趣的自由型教学风格影响下,学生学业成就水平较低。王称丽等人认为教学风格通过对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影响学生的社会化过程。除此之外,更多的研究集中于教师教学风格与学生个性、学习风格之间的关系。

1.教师教学风格与学生个性发展

贡振羽认为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个性发展起着示范、诱导和激发的作用,“严谨”的教学风格使学生的思维也趋于周密,有助于形成独立思考的良好品质。李如密、黄慧丽等人认为教师教学风格与学生发展之间是交互过程,一方面,教师教学风格以暗示、感染、复现的方式对学生起隐性、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学生以反映、认同、模仿、内化等过程接受教师教学风格的影响。

2.教师教学风格与学生学习风格

杨立刚认为在学习风格形成初期,教学风格对学习风格起决定和引导作用,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会不同程度地调教出与之相匹配的学习风格的学生。当学生学习风格已形成,教师教学风格的影响就有正负与负向之分,如果教师教学风格与学生学习风格相匹配,这是正向影响,有助于高效完成学生学业任务,否则将有碍于学生学习。因此,一方面,教师要形成多种教学风格,以便因“格”施教;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积极认识和调整自身教学风格,形成以良好学习策略为核心的认知风格。

四、影响教师教学风格的因素

(一)教师个人因素

1.教师个性

在个人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教师本身的个性因素。个性,在心理学上是指一个人相对稳定的,在实践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体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包括价值观、态度、信念等;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以及人的思维方式等。如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积极进取的教学态度,善于不断探索、创新,能够在反思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在教学实践中就越容易形成积极、高效的教学风格;反之,则容易形成消极、低效的教学风格。又比如偏好于整体型思维方式的教师,其教学风格就体现出偏好总体性、概念性和观念性的教学任务,善于解决全局性、抽象性的问题,如果教师思维方式是偏好于分析型的,其教学风格则表现出擅长具体性、细节性的教学任务,且在完成工作时能够深思熟虑。气质对教师教学风格的影响体现在气质对教学风格的情调、风采、气势、氛围等方面都会产生特定的渗透性。胆汁质型的教师在活跃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多血质型教师擅长在课堂上以情动人并贯穿始终;黏液质型教师讲求一课一得,强调从学生心理出发,巧设机关;抑郁质型教师情感细腻,课堂上往往把注意和兴趣集中在教材的内部世界,注意在教学中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结构。

2.教师的教龄

贺霁教授以上海市三所中学的142名教师为被试,采用斯腾伯格的风格量表测试得出:5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比1-4年教龄的教师更倾向于使用激进型、立法型、评判型和整体型等四种相对复杂的、高效率和创造性的教学风格,而2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又更可能使用更低效率的教学风格。倾向于高效还是低效教学风格主要取决于教师主观因素(如创造性、进取心、教育信念等)和客观因素(如教育环境、工作压力等)。

除此之外,内部因素如文化修养(如职业道德修养、知识结构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及科研能力等)、性别、年龄、学历和职称,甚至早期在家庭所受的奖惩经历等都会影响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和类型。伊干闽以福建师范大学等10所高校的330名教师为被试,得出在这些内因中,教师人格特征的神经质和精神质对高校教师教学风格类型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二)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教育体制、学校领导、工作压力、学生素质等,这些因素也会影响教师教学风格。如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学校教师一味追求成绩和升学率,教师更倾向于按既定的程序和规则进行教学,即采用执行型和保守型的教学风格。贺雯以上海市四所中学的178名教师为被试得出:教学风格与教师工作满意义密切相关,教师对学校领导、工作的满意度越高,就越有可能采取立法型、评判型、激进型和整体型等四种积极有效、受学生欢迎的教学风格,而对领导工作不满意则更倾向于采取执行型、保守型、局部型的教学风格。

除此之外,外部因素如模仿学习、激励机制等等也会影响教师教学风格的类型。

五、教师教学风格的培养方式

关于教师教学风格形成途径,总的来说有两种:一是从教师自身人手,二是从学校人文环境人手。从教师自身人手修炼教学风格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读书,即养成阅读的习惯,包括精心阅读教育专著、教育心理学书籍、教育类核心刊物,名师人物传记以及名师和教育研究者的网上博文等。在读的过程中除了“知道”所读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读的过程中形成自身的教育理念,要形成自身的教育理念,就要求教师在读的过程中还要善写,写读书笔记、教学日志、教育案例等。二是精心于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形成自身教学风格,贺霁等人有四种方式:一是“典型示范”型,即通过观摩优秀教师上课以改进教师教学风格;二是“自我反思”型,即通过经常性课堂实况的自我反思来提高教学风格水平;三是“专家指导”型,即由高校教育研究专家经常性帮助与引导,以提高教学风格水平;四是“他人反馈”型,即在同事、教研人员反馈与帮助下提高教学风格水平。除此之外,陈志科提出形成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一方面,要求教师要有富有成效的教学过程设计(包括对教学内容的独特处理方式,对不同课的结构方式、叙述策略,以及视角的独特把握);另一方面,教师要有独具特色的教学语言(包括音量、音色、基调、气势、节奏、常用词汇等)。

从学校人文环境人手形成教师教学风格,要求学校有宽松、民主的管理氛围,学校领导要善于鼓励教师个性和创造性发挥,鼓励教师认识并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如学校在教师教学考核中加入“教学风格形成”一栏,并把不同风格的教师配班以便风格互补等。

近年来,不同领域的学者对教学风格的研究提出不同的观点,教育学研究者侧重于从思辨的角度对教学风格的内涵、类型及形成途径进行阐述和经验归纳;心理学研究者侧重于从调查的角度对教学风格的分类和影响因素进行验证和分析,但目前我国学者还未开发出一套适合我国教学实践且有影响力的教学风格量表。

另外,教学风格的形成关键在于教师自身对职业专长的精深追求,这是教师教学风格成长和成熟的内因,而教师所处的教育环境则是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外因,教师教学风格形成与发展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离开宽松的教育环境,教师疲于应付考试,追求成绩,很难形成富于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但没有教师自身对教学的精益求精,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更是缘木求鱼。日本有一种职人生活,如纪录片《寿司之神》中的小野二郎,他用一生精心做一件事――做寿司,但每次都在重复基础上诞生新作,这种职人生活追求的是一种内容和气质相近的生活:专注、执着、严谨、诚实、身心并赴、内心充满安宁和纯粹的喜悦,这实际上就是一种修行者的心态。而教师如果以这种修行者的心态来追求自己的教学风格,就能在浮华的尘世中拥有内心的净土,这也正是古往今来许多教育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的最内在的原因。

参考文献:

[1]程少堂.教学风格论[J].教育科学,1998(2).

[2]卢真金.教学艺术风格发微[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1(2).

[3]许倩,郭小兰.浅谈教师个性与教学风格[J].新课程(中),2014(1).

[4][13]李如密.教学风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5]李源田,全,杨鸿.试论名师教学风格的养成[J].上海教育科研,2010(3).

[6][英]德・朗特里.西方教育词典[Z].陈建平,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7]许芳,李寿欣,金玉华.斯腾伯格思维风格理论的研究进展[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1).

[8][14][23]贺雯.教师的教学风格及其发展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7).

[9][12]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1.

[10][20]王称丽,贺霁.教师的教学风格研究及其进展[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2).

[11]魏正书.教学艺术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

[15]贺霁,张庆,黎霁君.教师有效教学风格结构与形容词评定问卷编制[J].上海教育科研,2011(5).

[16]贡振羽.谈高校教师的教学风格[J].科学之友,2007(2).

[17][22]杨立刚.教师教学风格与学生学习风格的相关性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1(7).

[18]颜宪源,等.高校教师教学风格对大学生成长方向的规约作用[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3).

[19]黄敏卫.邓铸.教学风格偏好的测量研究[J].江苏高教,2012(5).

[21]李如密,黄慧丽.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影响机制探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3(5).

[24]贺霁.教师教学风格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5(1).

[25]伊干闽.对高校体育教师人格特征、教学风格的调查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6).

[26]贺霁.中学教师教学风格和工作满意度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7(3).

篇9

对品牌系统性研究已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历史,特别近三十年来,对品牌研究愈发深入。随着关系营销逐渐交易营销,并占有主导地位。体验营销时代的到来,促使已有学者开始对品牌关系(brand relationship)、品牌关系质量(brand relation-ship quality)、品牌社区(brand community)、品牌体验(brand experience)进行深入研究。在对品牌关系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品牌个性的概念。本论文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梳理了国内外品牌个性代表性观点,并提出品牌个性理论发展展望。

【关键词】

品牌个性;大五人格;本土化个性

1 品牌个性及其背景

1.1 虽然有学者对品牌个性概念提出不同观点,如在对品牌个性研究初期,很多学者把品牌形象与品牌个性划为相等的两个概念(Birdwell,1968;Freling & Forbes,2005)。随着对品牌个性研究的深入,特别是随着关系营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关系营销逐渐取代了交易营销,越来越多学者对此表示怀疑,品牌个性与品牌形象关系不再模糊,学术界逐渐接受两者之间的区别。随着“大五人格”在心理学、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等学科上的应用,J.Aake把“大五人格”理论应用到品牌个性的研究上,并提出了品牌个性化的概念:品牌个性(brand personality)是指赋予品牌的系列人格化特征。也就是说品牌作为人所具有的人格特质。

1.2 对于品牌关系起源并受到学术界日益重视的背景及原因,卢泰宏等(2003)认为:至少因为以下五方面的背景:(1)体验营销发展迅速;(2)品牌的消费者导向;(3)关系营销取代了交易营销;4)顾客关系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5)品牌个性研究的突破。品牌关系实质上是指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而品牌个性把品牌赋予人格化特征,这就为品牌关系打下了基础。

2 国外研究现状

2.1 从消费者体验角度研究品牌个性

国外主流研究观点以Aaker为代表,Aaker以大五(Big five)人格为理论来源,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品牌个性的五个维度。

Goldberg(1992)提出了人格的大五模式,被认为心理学上的一次革命。大五人格是人格五因素模型的简称,包括:外倾性(extraversion),衡量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的舒适程度,外向的自信、爱社交,内向的羞涩、安静;随和性(agreeableness),个体顺从他人的倾向,宜人高的合群、热情,反之冷淡、难相处;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衡量个体的可靠程度;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neuroticism),承受压力的能力;开放性(openness),衡量个体的兴趣范围和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

Aaker以该理论为基础,提出品牌个性的真诚(爱家,诚实,真诚,快乐)、刺激(勇敢,精力充沛,幻想,时尚)、能力(值得信赖,负责,可靠,成功)、精致(迷人,炫耀,有魅力,浪漫)、粗犷(结实,强壮,户外,坚固)五大因子。该理论在西方得得广泛应用,并很好解释了品牌之间的个性差异。

2.2 从人口统计、生产者等角度研究品牌个性

Levy(1959)从性别、年龄,及社会阶层角度来定义使用者形象。如普拉达品牌个性则被认为是高傲的,盛气凌人的,普拉达定位于白领高收入女性,在普拉达品牌宣传电影《穿普拉达的女魔头》中,充分体现了这种文化:要么就适应管理风格,要么就被辞退。而德国的HUGO BOSS品牌则体现的是德国人的严谨、准时、做事一丝不苟,因此被很多商务阶层人士作为首选品牌。同时也有学者从如Sirgy(1982)、Pitta(1995),从生产者角度定义品牌个性。

3 国内研究现状

3.1 国内学者对品牌个性的研究大多基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并借鉴J.Aake的经典理论,把品牌个性本土化

黄胜兵和卢泰宏在2003年根据个性心理学个性维度与文化差异的矛盾,进而引申到品牌个性与不同国家文化之间,存在不同维度的假设,指出品牌个性问题实际上是国际市场营销中,全球标准化营销与适应性营销问题在品牌个性理论中的具体体现,它对于识别文化因素对于消费者的品牌认知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基础上提出了品牌“仁、智、勇、乐、雅”五个个性。国内其他学者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如陈可等(2008)在对数码相机研究的过程中,提出品牌个性包括真挚胜任、坚固、精致和刺激。张俊妮、江明华和庞 隽(2005)指出:手机品牌的典型消费者个性与品牌个性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消费者对品牌个性的认知与其典型消费者的个性认知有着相当的一致。品牌个性可以由其典型消费者的个性投射而来。

3.2 郎咸平教授从行业本质角度阐释品牌个性

郎咸平在《本质》中,从行业本质角度出发,提出了品牌金字塔组合层次。处于最底层为产品实物,是指企业生产一件最基本的产品,能满足人最基本的需求。处于中间层次为产品所带来的效果,如运动服能使运动员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而处于最高层次为体现行业实质的品牌个性。行业本质金字塔第一层是最基本的产品实物,第二层为提升效果,第三层体现行业本质的品牌个性。行业本质金字塔之间层层递进,先做好第一层,再进发到第二层,继而再凭借第三层实行差异化。而第三层的品牌个性要要和行业本质相一致。并用耐克Air force联系时尚、安德玛紧身运动服两个案例从正面支持品牌个性和行业本质相一致的重要性,指出代言人个性、口号、广告在塑造品牌个性方面的关键意义。

4 品牌个性展望

4.1 从上述分析可看出,首先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品牌个性的研究,大多以“大五人格”为主要理论来源,建立品牌个性维度。无论真诚、刺激、能力、精致、粗犷还是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仁、智、勇、乐、雅”均从消费者角度出发,而没有从企业角度、供应商角度、社会等利益相关者角度进行研究。

4.2 其次对品牌个性的研究只考虑现实的现实交易,而没有考虑到在线交易。据淘宝网在2011年的双11的销售额显示:天猫与淘宝的总销售额达到191亿,创造了中国商业史上一个疯狂的记录。随着在线购物的便利性及价格成本等优势,毫无疑问在线交易将成为更多人的选择。而在线交易与现实交易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有必要从在线交易角度研究品牌个性。

4.3 最后随着国内外经济交融程度越来越深入,中外企业合作越来越密切,以企业为载体的品牌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品牌延伸、品牌联盟。因此如何解决中外品牌个性差异、如何解决品牌个性中的跨文化壁垒、如何使中外品牌个性产生协同作用等,都是品牌个性需要进一步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俊妮,江明华,庞 隽.品牌个性与消费者个性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5

[2]卢泰宏,吴水龙,朱辉煌,何云.品牌理论里程碑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

[3]邹起寿.品牌个性的塑造[D].厦门大学.2002

[4]李攀,宋永高.品牌个性、品牌认知与品牌关系的关系探讨[J] .经济论坛.2012

[5]赵红,张晓丹.基于品牌个性维度的品牌定位诊断方法及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10

篇10

关键词 现代消费心理 包装设计 双向互动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消费者而言,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在消费水平、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下,消费者对于商品的选择也变得多种多样,商品外包装是消费者接触、了解商品的第一步。因此,能够捕捉到消费者心理,进行包装设计的商品,也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这就要求商家在注重商品质量的基础上,对商品包装进行多元化设计,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其对外观的欣赏需求,才能促进商品的销售。

1现代消费心理的特点

其一,现代消费者更注重理性消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舆论媒体的广泛,消费者对商品的了解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因此更加便于消费者理性消费观的产生。消费者通过各种渠道对商品进行了解,不会再发生大量盲从的现象,消费者具有独立消费的心理。其次,消费者对个性化的追求。当前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特别是女性消费者,更注重追求其个人的个性化,力求与众不同,消费出自己的品味和爱好,由此来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对商品包装个性化的确认,不仅仅表现出一个商家的思想,更表现出一个商品的艺术价值。其三,绿色消费是当前消费的主流,消费者是理性的消费者,会关注商品的环保程度,以及健康安全程度,因此绿色包装不仅迎合消费者心理,也可以使消费者了解本商品的环保理念。也是商品本身对绿色消费的支持体现。最后,是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区别性,对于同样的商品,不同的消费者接受的程度互不相同。在对商品的包装上也是如此,有的消费者崇尚简约的包装,有的消费者崇尚精美的包装,因此,抓住消费者不同消费接受程度中的相通之处,是商品包装设计中的又一重点。

2包装设计的特点

首先,包装设计的专业化日益提高,在当今的消费环节中,包装设计已经逐渐由商品的配角变为主角,在消费中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因此在对商品包装的环节也变得更加的专业化,进行包装优设计、精加工。其次,包装设计根据消费者不同的心理需求进行了个性化的发展,根据不同商品的属性、质量、作用进行不同的包装设计。力求尽力使消费者了解商品的本质,提升商品的价值。在包装上为了迎合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往往会出现一些大胆用色用图、限量版、精装版来满足消费者求新求奇的心理。其三,包装设计的绿色环保概念。因消费者对绿色环保概念的越来越重视,商品包装设计者也开始关注这一点。绿色包装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左右,设计者主要是应用环保概念进行绿色环保主题的包装设计,在宣传商品的基础上,更能潜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环保概念,做到消费和环保两不误。在逐渐绿色化的过程中,部分商品采取简洁包装甚至无包装的理念,使商品在环保的基础上更加具有特色。

3利用消费心理进行包装设计

简单来说,包装设计是为了更加便于消费者购买的途径,是商品本身的一个重要部分,结合消费心理特点和包装设计特点,包装设计者应该在以下方面进行设计和改进:

其一,注重商品和包装的结合。包装设计的理念应当和商品的属一致,根据不同的商品进行不同的设计。力求更加专业化和合理化,消费者不是盲目的,即使是因为一件商品的内外不符而购买了此商品,也不会再回购,因此要想长久的发展一个商品,就要做到内外兼修,不做虚假无用的包装。其二,消费者更加重视个性化的发展,因此,对商品包装个性化的要求也很重要,商品包装者应具有专业素养,在美学的基础上实现商品包装最大的艺术化,对商品包装进行大胆的设计和调色,使消费者即使不购买此商品,也能够具有深刻的印象和对艺术的欣赏。其三,商品消费者的要求是不同的,为了,要进行必要的市场调查,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消费者提出不同的设计理念,根据不同的理念选择一个更为大多数人接受的概念进行设计。其四,在当前对绿色环保概念提出的基础上,更加完善地进行包装设计,做到精致中符合节俭的概念,使包装不仅使消费者能够满足美观感受,更能察觉到简朴的环保理念。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实现包装的醒目性,在众多商品众多竞争的今天,商品包装的醒目性极为重要,使消费者即使不购买也过目不忘,则完成了商品包装最重要的步骤。

4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消费心理对包装设计的要求,对包装设计者既是一个挑战,也是其机遇。包装设计者应当充分认识到消费者心理和包装设计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消费者心理,进行更好的包装设计,使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不仅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更实现其享受和欣赏的价值。在此过程中,更应开阔眼界,多接触消费者,了解消费者的心理,实现满足消费者和促进商品的销售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赵巧红.试论现代消费心理与包装设计[J].大众文艺,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