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25 17:43: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线上教学存在问题及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线上教学存在问题及建议

篇1

关键词农业生态学;慕课;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S-01;G642.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19-275-03

慕课(MassiveOpenOnlineCourse,MOOC),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近几年新兴的教学模式。慕课的快速发展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是对知识产生与获取、教育方式与途径的创新[1]。将慕课与传统课堂教学融合,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2]。为适应“互联网+”时代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切实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对知识掌握的能动性,西南科技大学依托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平台,于2015年秋季学期启动了MOOC(慕课)/混合式教学改革试点班项目。笔者介绍了农业生态学混合式教学试点班的实践情况,并将其与往年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1混合式教学的组织实施方式与特点

农业生态学采取的混合式教学基本模式包括:首先,在学生进行课程学习之前,教师在“学堂在线”慕课平台对选定的慕课在线课程进行章节筛选、结构调整,补充相关资料及参考书目,并公布课程简介、课程大纲、教学计划,围绕每一章节核心问题列出学生学习的提纲。其次,学生进行慕课学习,观看教学视频并完成章节测试题,阅读补充文献资料并在讨论区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再次,教师不再进行以讲授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而是以翻转课堂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课堂测验、重点难点答疑与知识拓展,并让学生选择相关知识点(主要是重点与难点)进行微课设计。

以上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置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有较大的突破与创新。首先,混合式教学极大地丰富了课程资源。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主要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并依托指定的教材进行备课与讲授,即使努力进行一些知识的补充与拓展,也很难突破个人相对固有、狭小的信息结构与范围,这种现象在一些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理论与实践水平均比较欠缺的年轻教师身上尤为突出。而基于慕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引入优质的慕课在线课程,相当于给课程增加了一位优秀的“教师”,有利于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此外,混合式教学促使教师积极探索、挖掘、补充国内外相关课程经典教材、PPT、视频与网站等材料,极大地丰富了课程资源。

其次,混合式教学提高了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课为主,而混合式教学注重教师由讲授者向引导者转化。小组讨论由教师提出讨论主题,学生分组进行自由交流并对交流结果进行展示;课堂测验主要通过趣味性的问答形式(可借鉴江苏卫视“一站到底”节目模式),再次帮助学生巩固重要知识内容,并可有效检测学生是否真实掌握慕课学习内容;答疑与拓展则有利于教师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微课设计再次督促学生深入学习重点难点,并以学生的理解、所期望的形式展现给其他学生。总之,混合式教学通过挖掘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再次,混合式教学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学生由教学对象转化为教学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到各教学环节中。例如,混合式教学设置的微课设计环节,通过选取课程相关知识点(主要是重点与难点),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微课设计,让知识点简明、生动、有趣地呈现给其他学生,这种形式有利于转化学生“教学对象”的传统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而传统课堂教学让学生展示的环节较少,一般的问答、PPT演讲等也缺乏对学生思考和动手能力的充分发掘。

为适应混合式教学试点内容以及便于将其与传统教学模式课程成绩进行对比,笔者对农业生态学混合式教学课程的考核方式也进行了相应调整。课程成绩均按平时成绩60%与期末成绩40%的比例保持不变;将传统教学中的3次课堂作业改为3次慕课单元测验;将传统教学中的PPT演讲改为微课设计;期末考试题型与难易度基本保持一致。

2教学效果分析

通过农业生态学混合式教学试点项目的实施,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得到提升,具体体现在学生出勤率以及网上慕课学习活跃度上。2015年混合式教学试点班学生平均出勤率达到95%,高于2014年传统教学的88%。同时,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完成慕课视频学习、单元测试,积极参与网上讨论。

对混合式教学改革成效评价最直接的方式是分析学生的课程成绩是否提高。通过对传统教学与混合式教学成绩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图1),2015年80分以下的学生人数所占比例降低幅度较大,为21.0%;80~90分的学生人数所占比例与2014年较为接近;但90分以上的学生所占比例明显增加,比2014年增加了11.4%。

2.1慕课测验

2015年慕课成绩分数比2014年单元测试成绩高5分。分析主要原因,单元测验是在课堂规定时间内进行作答,学生听课后很少即时复习,因此答题情况不甚理想;慕课测验则是学生课后在网上学习视频后进行答题,由于在线视频可以反复播放,学生可以针对问题去视频中找答案,直到找到答案再作答。这种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反复学习,加深对知识的掌握。但存在的弊病在于,有的学生可能会和其他学生同时进行网上答题,抄袭别人的答案,甚至让答得好的学生代为操作。

2.2微课设计

2014年的PPT演讲与2015年的微课设计虽然属于不同形式,但设置目的均是考察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两年平均分数的接近说明评分标准的设定比较科学,并不能直接体现两种模式的优劣。但是,从实施过程来看,相对于传统的PPT演讲,微课设计更能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原因是,传统课堂实施PPT演讲环节时,学生可以在网上下载类似内容的PPT,稍加修改组装就可应付交差,这种现象在2014年普遍存在;然而对于微课这个新鲜事物,网上基本没有现成的内容,学生只能通过团队合作去完成。

2.3期末测试

2014与2015年的期末测试题总体内容和难易度都非常接近,因此,期末测试成绩某种程度上更能体现教学效果(表2)。从平均分上看,2015年比2014年仅高1分,但2015年平均分变异程度较小(仅为7.5%),2014年平均分变异程度较大(11.8%)。变异系数的差异说明2014年学生期末测试平均分的离散程度较高,低分与高分之间差距较大;而2015年学生分数离散程度较低,某种程度表明混合式教学缩小了差生与优生的差距,总体成绩分布较为集中。

表22014年与2015年学生期末成绩对比

Table2Comparisonofstudents’finalexamscorebetween2014and2015

年份Year平均分Averagescore标准偏差Standarddeviation变异系数

Coefficientofvariation∥%

2014344.0611.8

2015352.627.5

3存在问题以及建议

3.1存在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总体来看,农业生态学混合式教学改革试点达到了预期目标,课程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对课程内容掌握的能动性得到提高,课程成绩得到较大幅度提升。通过对农业生态学课程的实践,思考总结了目前西南科技大学基于慕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3.1.1对混合式教学的认识不到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若不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都容易在认识上形成误区,认为混合式教学就是慕课学习,认为视频是唯一的教学环节,是教学的核心。

3.1.2教学时间分配的不合理。由于本次混合式教学改革是作为试点项目,没有对农业生态学及其他试点课程原有学时做任何调整,这让教师与学生均不太适应。由于课程内容、环节的增多,需要教师课前准备和学生课后学习的时间均大幅度增加,如果学校开设的每门课程都进行混合式教学而又不对学时进行调整,学生和教师均会不堪重负。

3.1.3慕课平台技术支撑需完善。由于慕课平台以互联网为支撑,网络等因素的影响常常导致平台功能不稳定的情况。国内外高校在应用慕课平台时均出现过类似情况[5-6]。学生在进行线上学习时,也经历过平台功能失常的问题,例如,学生无法提交作业、网上学习记录不显示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增加了学生、教师教学活动之外的精神以及时间负担。

3.1.4教学条件、课程等需配套。由于慕课课程的学习需要在计算机上操作完成,西部高校来自边远地区的贫困学生较多,有的学生至今没有自己的电脑,不利于线上课程的学习;学生在微课设计环节,常常希望能根据小组的设计方案完成完整的视频作品,然而视频的制作需要掌握专业软件操作技能,非专业学生若不通过相关课程的系统学习而靠自己摸索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相关技能。

3.2建议

①针对关于混合式教学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应在教师与学生中间同时开展广泛的宣传与知识普及,让教师和学生尽快适应教学活动中角色的转变,使混合式教学的观念深入师生内心。

②针对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应展开广泛的调研与试点,研究制定合理的教学时间分配,包括线上线下时间的分配、课堂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等。

③针对慕课平台存在的技术问题,开发者及应用学校均应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确保平台功能的稳定性、使用界面的友好性,并不断提高平台各项功能的趣味性,满足师生教学需求。

篇2

关键词:宜昌市;少儿武术培训;武术产业化;可持续发展

1前言

青少年儿童乃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少儿武术培训作为我国民族体育产业化的缩影,在传承中华武术、弘扬民族传统中发挥着极其巨大的作用。为在我国青少年儿童中广泛地推广与普及中华武术运动,本课题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以本市城区及周边县市的15家少儿武术培训机构为研究对象,就目前少儿武术培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等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对其存在问题及成因进行专题讨论,提出了自己的对策与建议。该课题研究成果为相关管理部门制定少儿武术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借鉴。

2宜昌市少儿武术培训发展现状

少儿主要是指6—14岁的中小学生,这一年龄层是一个人的世界观逐渐形成与渐趋完善的重要时期。传承中华武术,理应从他们抓起。首先,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大多是围绕着“升学体育考试项目”来进行的,包括武术在内的许多项目基本上被搁置,少儿武术培训作为一种武术商业化运作模式,也已成为对青少年儿童实施武术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其次,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有些少儿武术培训机构已从当初学员不满百人发展成为而今拥有近千人规模的培训机构实体。他们为中华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值得人们去尊重、去传颂;再其次,一直以来,向上一级省市代表队输送运动竞技人才一直都是由各地、市、县基层业余体育运动学校的职责,近些年,本市武术培训机构已向上一级省市或各大体育院系、普通高校高水平武术队输送了大批武术竞技性人才,也已成为了竞技武术梯队建设的中流砥柱。总之,少儿武术培训在促进中华武术走市场化道路及服务于当前我国中小学的“阳光体育”战略中发挥着极其巨大的作用。

3宜昌市少儿武术培训存在的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本市少儿培训市场的不断壮大,生源短缺问题和学员流失严重等现象几乎成为了所有少儿武术培训机构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就生源短缺问题来看:所调研的15所少儿武术培训机构中除少林禅武堂、武当功夫馆和工人文化宫等有限的几所培训机构招生人数呈一定程度的逐年上升趋势外,其它基本上是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一方面表现较突出的少儿武术培训机构有武状元、齐天大圣和黑带精英,特别是齐天大圣和黑带精英早先原本都是以少儿武术培训为主业的,由于近几年招生工作日益严峻,外加现有生源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不得不改为以跆拳道培训为主业务。另外,就学员流失问题来看:虽然,有些资深少儿武术培训机构也会遇到此问题,不过他们可以通过招收新的学员给予及时弥补。但并非所有其它武馆都这样幸运,调查研究表明:对于大多数武术培训机构来说,学员流失问题已日见严重。为此笔者就下一阶段是否继续学习或是否想转班问题对现有学员及家长进行了专题调查。结果显示:整体来看每年大约有接近30%左右的孩子要求转班或停止武术学习。显然,生源短缺问题和现有学员流失严重问题已成为了众多少儿武术培训机构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一现状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对于中华武术的传承来说“后果很严重”。当然,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外部的,也有来自自身系统的。具体如下:

3.1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恶性竞争明显

少儿培训市场是一个相当广阔宽泛的市场。为不使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大批的家长将孩子投向各种培训市场中来,表面上我们不应为生源补给担心,但事实并不尽然,在大批孩子涌向培训市场而来的同时,各种门类的培训机构也同时“扑面而来”。通过登录本市体育总局网站或相关注册公司主管部门进行调研的结果显示:每年登记注册的各类培训机构不下几百种,而这里面尤其以针对少儿培训的机构居多。而其中尤以从事少儿跆拳道、体育舞蹈和球类等项目的居多。“生源”乃各培训机构存在与生存的前提,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各机构间、行业外、行业间的竞争不可避免,为获得更多的生源,相互挖墙脚、造谣诽谤、恶意中伤的“生源争夺”屡见不鲜。总之,由于投放市场的机构越来越多,使得有限的生源争夺日趋激烈,从而使得少儿武术培训的招生工作日渐困难,外加行业内和行业外的机构间的恶性竞争日趋白日化,从而使得少儿武术的招生工作困难重重。

3.2自我宣传不到位,缺乏市场竞争力

中华武术乃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瑰宝。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广泛地溶汇了中华传统文化诸领域的精髓,逐渐形成为集健身、技击、养身、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独具民族特色的武术文化体系。因为熟悉,所以漠视。在自我包装与自我宣传方面,我们确实与日本的空手道、韩国的跆拳道和西方的体育舞蹈、篮球等项目的包装与推广尚存在一定的差距。2016年末,笔者所指导的大学生毕业论文就是关于跆拳道运动推广问题的,通过对学生所调查的数据不难发现:85.5%的孩子选择跆拳道是通过观看宣传册和观摩跆拳道实战展示,孩子们普遍反映跆拳道服饰气派、技击性强,动作干净利落。另外,笔者通过就中华武术和跆拳道谁好谁坏的问题对本市的两所较具代表性的跆拳道培训机构“黑带精英”和“齐天大圣”的孩子家长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孩子家长认为跆拳道运动比中国武术好,理由是:(1)服装靓丽,整齐划一;(2)动作简单实用、技击性强;(3)文化性强,礼仪为先等等。显然,我们武术的包装与推广工作的确没有做到位,在市场竞争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弱势。长此以往,中华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之路将会越走越艰辛。

3.3教学管理混乱,教学效果不明显

通过对所遴选的15所少儿武术培训机构就教学文件的规范性、教材的使用情况及质量保障体系等进行实地考查的结果发现:除少林禅武堂、武当功夫馆、青少年宫和工人文化宫等4所少儿武术培训机构有较为固定的教学大纲、教材要求和武术通运动员等级、段位等级外(延续各自教练以前武馆模式),其它的11所少儿武术培训机构并没有明确可供遵守的教学大纲、教材和质量评估要求,其教学内容较为随机,教学活动目的性不强,许多孩子学习已快一年了,还只是学会了一套简易的武术操,连3种手型手法和五种最基本的步型的要求与重点也说不上来。就此问题,笔者曾对某些少儿武术培训机构的负责人进行了访谈,他们认为:主要原因是由于现今学员不多,所以请的教练都是一些在校体育专业的大学生,虽然他们技术较一般,但便于管理、很负责任,所以造成现在这种结果。显然,这种教学其效果是无法得以具体显现的。当然,其结果只能使更多的孩子丧失武术学习信心与乐趣。

3.4相互交流不够,武术氛围不浓厚

研究表明:目前本市的少儿跆拳道运动开展较好,每年各少儿跆拳道培训机构间都会定期与不定期地举办跆拳道段位赛,仅2016年本市就举行了3次较为大型的跆拳道段位赛、1次市级跆拳道俱乐部联赛,其规模之大,场面之隆重实在让人叹为观止。跆拳道运动的这些赛事不仅有效地烘托了跆拳道比赛的气氛,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赛时更多的家长和孩子更深层次、更直接地了解到跆拳道运动的真谛,具有极强的广告辐射效应。相比较少儿武术协会间的比赛则少之又少。武术乃我市的传统项目之一,每年一届的城市运动会中,武术都是不可或缺的。但从近几年的比赛规模来看,少儿武术比赛参赛人数呈现一定的逐年上升趋势,2014年为100人左右,2015年160人左右,2016年为206人。所有学生大部分来自少林禅武堂、青少年宫和工人文化宫的学员,只有少部分来自武当功夫馆、武状元等少儿培训机构。显然,由于各武术培训机构很少互动,相互之间没能拧成一股绳,原本5—6千人的市场仅寥寥200人在一起交流比赛,其武术氛围何在?其武术影响力何在?那其生源则又何以来呢?

4对策与建议

4.1加大政府管控力度,规范市场秩序

前些年,本市少儿武术类的培训机构处于刚起步阶段。2014年全市登记在册的少儿武术培训机构尚不足10家,现今已达60多家(不包括周边县市)。此外,每逢暑期长假到来,各种名目的跆拳道、武术、体育舞蹈等短期培训班便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严重地扰乱了现有少儿武术或其它项目的培训市场。为维护少儿培训市场秩序,塑造良好少儿武术培训市场环境。呼吁政府加大管控力度,坚决杜绝行业间的恶性竞争行为,开源截流,维护起良好市场环境。具体如:(1)建立统一的注册制度:无论长期的还是短期行为一律要求登记注册备案;(2)加大审核力度:对那些入行申请注册的培训机构,应就其教学文件、目标进度、师资情况和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审核;(3)建立必要的监督机制,适时监控其市场行为: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专人专班对各培训机构进行检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责令其整改或取缔等等。只有这样从源头加以管控与规范各培训机构的“入市”行为,才能更好地维护少儿武术培训市场沿可持续方向发展。

4.2强化对外宣传意识,拓宽生源渠道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与中华民族的发展荣辱与共,并以其特定的方式变化着、流传着和发展着。我们必须承认在自身项目包装问题上,韩国跆拳道走在了我们的前面。他们从服装服饰、理论思想、技术技法、段位晋升和竞赛规程等方面对跆拳道进行了全方位的包装。事实上,跆拳道自传入我国后,一直倍受我国青少年儿童的喜爱,当然这与他们华丽的包装外形和成功的推广模式是分不开的。为吸引更多中小学生的目光,充分展现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魅力与精髓,扩大其市场影响力,加强对中华武术的包装是必须而有益的。具体实施如下:(1)做好宣传策划:精心制作宣传画册,充分而客观地展现自己的资质、技术实力;(2)突出自己的办学理念:从传承中华武术和市场化的层面来创新自己的课程结构,并在关注武术基本功、基本技法、基本套路的学习外,应适当增设一些如防身术、格斗技能的内容,以尽量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

4.3规范教学各环节,提升其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衡量一个学校或培训机构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调查结果表明:除少数个别培训机构具有较为完备的教学大纲、教材要求和武术通运动员等级、段位等级外,大部分少儿武术培训机构只是盲目跟风,看别人教什么自己就教什么,谈不上特色,更谈不上教学质量。所以,为提升武术教学质量,我们只有从规范各教学环节入手。具体做到:(1)倡导特色办学,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并规范课程教学大纲,精选教材,制定相应的教学制度;(2)加强教练队伍业务与技能培养,提高其业务能力,建立教练聘任制;(3)强化科学教育,狠抓教学质量,重知识性,更重趣味性和文化性。

4.4加强同行业交流,树自身品牌形象

跆拳道乃韩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广泛地借鉴了中国传统武术技法和日本空手道的竞赛评价方法。无论是在内容和形式,还是内涵文化上,它都无法与中华武术相比较。但是它高效的推广模式和段位制体系却是我们所不及的。跆拳道分十级九段,初学者从十级开始升至一级,然后入段从十级到一级是初学者的等级标准,用白、黄、绿、蓝、红等色带表示。武术段位制与韩国跆拳道段位体系相仿,其运动员等级有四个,分别为三级、二级、一级和武英级,段位也是九个。为树立中华武术的品牌形象,建议各少儿武术培训机构联合起来,或在本市武术协会的协同参与下,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各种类型的武术比赛、通级赛或通武术段位赛等。如此一来可以烘托气氛,二来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展示各自的功法与成果。同时,也可以借此来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获得一定的广告效应。何乐而不为呢?中华武术乃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其绵延数千年,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儿童乃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传承中华武术文化我们责无旁贷。我们应学习与借鉴跆拳道的项目包装和高效的推广模式,不断提升武术自身的品牌意识,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儿童参与到这一武术文化传承中来。相信中华武术的明天会更美好!

参考文献:

[1]康戈武,洪浩,等.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状况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2009(3):82-89.

[2]马 艳,虞定海.幼儿武术教育与文化传承[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5):92-94.

篇3

[关键词]教学质量检查;教学随访;实践教学;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1]成人高等教育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办学形式,如何提高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一项紧迫任务。[2]2009年北京市教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北京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京高教23号),首次对北京地区成人高等院校的质量建设问题提出明确要求。我校以此为契机,对以往教学质量检查工作进行梳理和总结,于2011年构建出“三三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即三条教学质量监控路线,三级教学质量管理网络和三个阶段教学监控内容。[3]近年来,随着成人教育教学的变化,我校加强教学管理内涵式发展,在教学质量检查工作上有一些新做法。

一、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完善管理服务

教学质量检查始终坚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管理和服务理念,服务教师和学生是我校实施教学管理和服务的根本目标和方向,也是以管理、服务、检查、监督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动力源泉。为更广泛地听取学生意见,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完善管理服务,我校建立了“随访探需求、检查评实效”机制。(一)教学随访全面了解学生需求。“随访”一词常用于医疗领域,是指医院对曾来就诊的病人以通讯或其他的方式,定期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和指导患者康复的一种观察方法。[4]教学随访就是在开学后,对学生继续追踪、查访。学期初,学生对教学安排、服务保障、班级管理要求等方方面面的适应恰恰在此时感受比较鲜明,并且由于尚在开学初期阶段,学生们对存在问题的改善解决,往往怀着特别高的期待和希望。教学随访的进行正是安排在这个阶段进行,早于期中整体教学质量检查的启动。开学第三周,各年级全班次开展教学随访,按照“随访实施有计划、随访时间有安排、随访内容有要求、随访记录有规范”的工作思路,全面了解学生对本学期各个教学环节的适应情况,了解学生需求,寻访学生建议。(二)中期检查全面落实改进实效。在教学随访后,认真梳理汇总教学随访中的学生意见和建议,对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反馈给有关教学系以及任课教师,教务处会同教学系和任课教师展开商讨和协调,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有效可行的调整和改进措施,并且积极配合教师及时跟进、认真落实。而对于调整改进的实效,我校将在期中教学质量检查的学生座谈会上,通过认真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核实调整措施的落实,评估落实的效果,并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巩固整改实效。(三)总结提炼阶段反馈评估提升。教学质量检查结果的分析和反馈是检查工作的关键和意义所在。评价的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证明,而是改进。教学质量检查工作结束后,我校会对各渠道、各方面收集的信息进行汇总。对专业建设、课程教学、机房教室设备、教学服务、班主任管理等工作做正式书面反馈。最后,对教学质量检查工作进行科学系统的全面总结,形成工作报告,促进工作不断提升,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总之,教学质量检查中,我校始终坚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教学值班时间深入班级教学随访,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特别是对学生反映的教学问题,及时做出回应和改进,解决学生的疑问,起到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中的作用。逐步在教学质量检查工作中建立起新的联动机制,形成了“随访探需求、检查评实效”良性新循环动态机制,为我校教学管理服务的调整、改进开启了最佳时间窗,避免了“期中问题期末追,调整改进马后炮”的被动局面,为教学质量检查工作的实效性提供了极为有利的保障。

二、以过程监控为手段,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实践教学是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近社会的重要环节。为更加贴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我校自2013级开始启动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加了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各专业教学计划内实践课的内容和形式的落实已经成为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新特色。同时,我校正式出台了《实践课程实施管理暂行规定》,为实施更加规范的课内实践管理提供了新的标准和依据。藉此,对实践教学的专项工作也加大了相应的关注度和管理力度,力求保障各课程的实践课时有“时”有“实”,既有计划课时,也有作业报告实物记载,真正做到严格落实到位,不走过场。(一)抓好实践课方案核查。实践教学的方案设计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基础。学期初,我校对教师上交的所有实践教学方案进行审核,重点检查教师落实《实践课程实施管理暂行规定》的情况。同时,了解教师实践课业频次、量次及具体内容要求等,为实践课实施阶段的跟进和督查做好准备。(二)跟进实践课安排布置。根据以往的经验,任课教师对实践课内容的安排相对滞后,而学生对实践课作业的完成也存在严重的拖拉、延迟,由此导致的结果是期末各课程实践课作业过于集中,学生倍感负担沉重,严重影响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速度;任课教师不能及时回收学生作业,作业成绩统计汇总无法按时完成。在教学质量检查过程中,首先对教师实践课布置及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其次在学生随访及座谈会别就实践作业的内容、作业量,以及完成形式、时限要求、实践效果等各个方面,和学生进行广泛交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要求,不断提升实践课业内容的实用性。同时,对学生反映比较集中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各教学系,由教学系对所有任课教师提出统一要求,力求使实践课的落实更加规范化。(三)做好实践课成果展示。学期末,我校按照文件要求,对上交的实践教学成果材料进行清理,并组织实践教学实施成果展示活动。实践成果展示活动也作为我校教师教研活动之一,由校长主持、学术委员会参加、全体任课教师观摩、主讲教师演示。要求任课教师展示方案设计、实践教学的过程资料,介绍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做法,总结实践教学中的特色和亮点,分享实践教学的感受和体会。成果展示有助于教师加深对实践教学的理解和认识,互相学习借鉴实践教学创新做法,不断加强实践教学规范,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总而言之,实践教学的落实严格按照我校《实践课程实施管理暂行规定》要求,注重过程监控,认真填写《实践课设计及进度检查表》,从在随访中了解、在检查中落实、在实施中跟进等多个维度全方位监督,确实做到实践有内容、跟进有规范、落实有实效。

三、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严格管理措施

严格管理措施是教学质量的客观保障,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服务意识是方向,在教学质量检查过程中,质量保障是目标。在管理措施上下功夫,在质量水平上才能有提升。本着以检促改的原则,教学质量检查中对教学管理重要环节进行了重点强化。(一)严格班级考勤管理。对于以面授为主的课程,学生到校学习是我校开展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前提。因此要严格考勤管理,保障课程出勤率。班主任从请假管理上入手,明确要求学生严格执行请假条制度,学生缺课要提前向班主任提交请假条,有事临时缺课缺勤的,事后必须补交请假条并亲自到班主任处消假。严格的请假制度对建立严谨的班风,培养学生自律的良好学风,都起到了积极的正向引导作用。另外,主动与学生所在企业工会联系,定期向他们通报学生的出勤等情况,开创了一个校企共管的学生出勤管理模式。最后,设立并张贴月班级全勤榜,对学生克服困难坚持出勤给予正面的鼓励和宣传,在班级管理中起到很好的作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出勤积极性和出勤率。(二)坚持教学值班制度。教学值班是对教学过程监督管理的常规措施,严格教学值班的管理环节是维护教学秩序的重要保障。首先,认真落实教师课前签到制,在值班记录中记载教师到岗及离岗时间,保证教学计划课时的圆满执行不缩水。其次,严格执行教学值班管理规定,课前及时到岗,课间认真巡视,对各班的学生学习状况和出勤情况密切关注,与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进行沟通,及时了解缺课情况,关注学生未到课的原因,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工学矛盾,主动为学生提供调班听课的有效信息,帮助学生克服困难,顺利完成课业的学习任务。(三)加强师生互动交流。我校大部分成人学生面临着家庭、职场、学习等多重压力,学生渴望在学校环境里得到关怀、理解和鼓励。首先,班主任课上主动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的各种心理及行为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同时利用QQ群、微信群等学生常用的社交媒体,加强线上的师生情感沟通。其次,建立班级的线上管理模式,班主任在群里及时调停课事宜,简单明确方便快捷,并且在群里督促未到课学生,在对缺课学生实施督促的同时,对其他同学也起到警示纪律的积极作用,一举多得有实效。最后,任课教师在班级群里课程资料、布置课程作业和要求、解答学生问题,使课程从内容的落实到作业的完成都落实在线上平台,一定程度实现了教学资源的网络化,为进一步推进教学资源的全面优化提供了实践经验、奠定了基础。

作者:濮苏安 李桂芳 吕爱玲 单位:北京市西城经济科学大学

参考文献:

[1]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EB/OL].,2016-12-28.

[2]廖胜文.构建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思考[J].继续教育,2012(2):21-22.

[3]赵艳生,李桂芳.成人高校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思考与实践探索[J].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1(1):13-15.

篇4

摘 要 本文以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2009、2010、2011连续三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结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资料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该校2009、2010、2011三年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入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逐年下降,在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与第一年相比有所上升。

关键词 三全学院 学生 体质健康 成绩分析

独立学院正在逐渐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育部官网获悉,截止2012年3月29日,最新独立学院名单已经公布,全国共303所,在校学生约有150多万人,他们是我国在校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1]。河南省虽然只拥有303所独立院校中的的8所,但作为中国的人口大省,独立学院学生的总量却在150万中占有很大比例。到目前为止这个重要群体的体质健康却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了解这部分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对评价和提高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整体水平应该具有不可缺失的重要意义。

本文以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2009、2010、2011连续三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结果为样本,进行评价和分析,关注这部分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现状,了解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探究影响他们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河南省甚至是整个中国独立学院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水平的提高提出切实可行的干预对策和建议。

一、研究对象

以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2009、2010、2011年在校大一、大二学生为研究对象。2009年大一3115名,大二2435名;2010年大一3694名,大二3115名;2011年大一3984名,大二3694名。

二、结果与分析

(一)2009年、2010年、2011年大一、大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见表1)。

(二)各年度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变化情况分析。体质健康测试最终成绩是根据《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将必测项目身高、体重、肺活量和选测项目立定跳远(50米跑)、台阶测试(800/1000米)、坐位体前屈(握力)以百分制的形式表现出来,按《标准》要求,按照一定的比例求出的平均值即为最后综合成绩。从表1中可以看出,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三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平均值呈正态分布,平均值都在70分以上,入校学生大一进行测试的分数呈递减趋势,其中2011年大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位于所有测试年份和测试年级之首达到了76.12分。

三、结论与建议

从表1呈现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与国内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大背景相呼应,虽然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入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也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很小,2011年与2009年相比下降仅为0.26%,2009、2010、2011年实测入校大一新生分别是74.35、74.21、74.16分,基本维持在良好的水平线上[2];由于医学类院校第三年可能进入实习期的特殊性质,所以测试只选取了大一大二两个年级,以学生体质健康追踪考察作为切入点,可以发现学生在校期间体质健康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上边两条结论虽然综合来看还是比较理想的,但是对于独立学院体质健康存在的隐患我们不能视而不见,例如每年招生人数的增多、体育场地的人均占有量不足、教师数量过少、测试成绩不能够完全和母体院校分离、追踪年限过短等等都将成为今后制约独立学院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的问题。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将可预见的问题消化掉,是我们提高独立学院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首要工作。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必然产物,这一新的办学形式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和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形式之一受到了社会的普遍欢迎[3]。面对独立学院如此重的地位和如此快的发展速度,依托母体与真正独立之间急需一条捷径来解决其中出现的问题[4]。作为拥有8所独立学院的河南省,体质健康在学院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应当充分得到教师甚至是学校、省级、国家级领导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让独立学院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林景红.独立学院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J].体育科技.2010.31(4):117-120.

[2] 卢志勇,袁小武.大学生体质健康下降原因的初探[J].宜春学院学报.2006.28(2):134-136.

篇5

【关键词】移动宽带网;教育应用;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4―0111―05

据工信部统计,截止2010年12月,我国3G用户数已突破4000万。随着网络速度的提高,资费下调,3G用户数将进一步上升。在经济较发达的省市地区,已开始4G的试点使用,这些意味着真正的移动宽带网时代即将到来。

本文基于移动宽带网时代,充分分析移动宽带网的内涵及其特点,以此为基础,探索各级、各类教育在此环境下所能开展的应用,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研究分类框架。

一 移动宽带网的前景

1了解移动宽带网

(1)什么是移动宽带网

移动宽带网,也有专家称移动互联网,从字面理解,即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体。与3G有所不同的,本文所指的移动宽带网,基于3G后技术,上网速度比3G网更快,用户资费包月而与上机时间、流量无关,应是指未来的4G甚至5G网。

(2)什么时候有移动宽带网

2003年,笔者的办公室新购置了联想启天的台式电脑,2010年,笔者朋友新购买了3G智能手机(N8)。将二者的性能配置进行对比(如表1所示)。

据表1可知当前3G手机已具备了2003年台式机的性能,网速还更快。而从桌面上网技术跨越到3G移动无线上网技术只用了不到7年的时间。因此,可以大胆推测,从3G跨越至4G甚至5G的时代只需要5至10年。

摩根斯坦利集团在2009年末的《移动互联网发展研究》指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快于桌面互联网,并且其规模将大得超乎多数人的想象,因为它代表着5大趋势的融合(3G+社交+视频+网络电话+日新月异的移动装置)”[1]。报告提出计算技术发展周期,每个技术发展周期一般持续十年,如图1所示,而在2007年即已进入“移动互联网”周期。随着这一趋势的发展,我们认为,五年后移动宽带网将广泛使用。

无线局域网作为移动宽带网的一种形态在国外已非常普及,笔者2007年至2009年在爱尔兰、迪拜、希腊、美国等地进行学术交流时均使用了免费无线局域网,非常便捷。在我国,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奥运村内以及一些大型商场都搭建了无线局域网,为广大民众提供免费的无线上网;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也使用了无线局域网,极大的方便了当地民众、游客、运动员、记者、官员的生活与工作。

因此,从以上专业投资机构报告以及笔者的亲身经历分析,笔者相信移动宽带网将是移动通信与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未来的5至10年,移动宽带网将逐渐走进百姓的生活中,并普及至各个方面。

2 中国应用移动宽带网的优势

在国内,虽然无线局域网尚未普及,但是已经具备应用移动宽带网的优势。原因如下:

(1)政府支持。政府支持对于新事物的发展通常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移动宽带网的发展不仅能够提高生产力,同时相应移动应用软件的开发将拉动消费,增加就业机会,鼓励带动青年自主创业。这都与国家的政策相吻合,因此笔者相信政府将会支持移动宽带网的发展。

(2)山寨机的刺激作用。3G手机面市尚不足两年,昂贵的价格让许多渴望体验3G的用户望而却步。山寨机适时的进入,全面的功能,低廉的价格受到不少用户的青睐。也从侧面扩大了3G的使用范围。为将来移动宽带网的普及奠定了一个好的用户基础。

(3)人口因素。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从而需求也是非常广泛的。即使是很小的市场,也非常有可能做大。

3 教育界对移动技术的两种态度

当前国内教育界对将无线通讯技术应用在教育中,持两种不同的态度[2]。一种是鼓励、乐见其成的。持这种观点的教育工作者支持学生使用无线通讯工具辅助学习,认为无线通讯工具可以打破教育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使得很多问题都能得到解决。另一种态度是排斥的,认为学生学习过程中使用无线通讯工具容易分散注意力,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应该禁止,起码是限制使用。

笔者认为,既不应过度乐观的认为无线通讯技术应用于教育将能解决教育中存在的大量问题,也不应过分悲观的认为无线通讯技术不利于教学。综观当前国内对移动教育,将无线通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我们应该先对其教学应用情景以及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来讨论其优缺点。

二 移动宽带网条件下的若干教育应用

1994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Wireless Andrew项目率先探讨移动教育问题[3],国内起步较晚,依然缺乏对有效教学模式的具体研究,但在此领域也进行了一些相关的探索。代表性研究成果有:余胜泉对移动学习的基本特点(余胜泉,2003)[4],以及从“知识传递到认知建构、再到情境认知”的视角对三代移动学习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研究(余胜泉,2007)[5];叶成林、徐福荫对移动学习的理论基础及关键问题的研究(叶成林、徐福荫,2004)[6]。

从时间上看,从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企业培训到终身教育,教育都贯穿人的一生。从范围上看,教育横跨了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如图2所示)。

笔者认为移动教育,以其独特的时间与空间特性,无论是中小学教育,还是企业培训;正式教育或非正式教育;移动学习均能以不同的教学模式应用其中。但是国内外关于移动学习的研究始终处于片面和模糊状态[8],对移动学习的具体应用形态无法从根本把握清晰[9]。根据文献查阅、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以及对移动教育特点的分析,笔者主要提出以下几种教育应用情景(如图3所示)。

1 远程手把手教学

本文中,基于移动宽带网的远程“手把手”教学模式的定义为:突发性事件或问题中,使用者或学习者在无桌面固定联网设备的情况下,借助移动网络以及手持移动设备与专业指导者进行远程异地联系、读取网络资源,边学习边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

该模式多适用于突发性事件或问题。此处,突发性事件或问题,指日常生活中突然遇见有亟待解决的事件或问题,例如汽车在郊外遇小问题抛锚,需要修理、家中有人突然病发在医生到来前需要紧急急救措施、电脑在使用过程中突然中毒死机,需要修理或重装系统等问题。这些突发事件或问题的共同点是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的偶发问题,传统的情况下,无法及时获得专业指导者清楚详细的指导。使用远程“手把手”教学模式能够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2 移动情景学习

本文中,笔者对移动情景学习的定义为:教师在户外自然真实的情景中进行教学,学生能感性认识学习内容,用手机、上网本等便携设备连接网络,读取多媒体教学资源,支持教学。

这种方式多适用于其中小学以及大学教育等正规教育场合。尤其适宜中小学,利用移动宽带网以及移动通讯工具让教学融入真实的情景中,能够使教学内容以及过程生动起来,学生更易理解接受,学习效果也就更好。在这方面,台湾中央大学在2004年进行了初步探索,开发了一个支持学习者在户外环境下的蝴蝶观察学习系统,通过提供一种新形式的户外移动学习活动来支持学习者在户外环境下的学习[7]。该项目主要利用PDA的一些功能让小学生了解当地蝴蝶种类等自然科学知识。

3 移动协作学习

在建构主义的影响指导下,众多教育界的学者对协作学习展开了长久持续的研究,取得非常丰富的成果,并将持续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笔者认为移动宽带网的普及更加有利于协作学习的进一步发展。

基于此,笔者提出了移动伙伴协作学习,即移动状态下,凭借移动即时通讯工具,加入学习社区,与伙伴共同学习。以英语学习为例,英语学习在中国一直受到重视。但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是瓶颈之一。原因之一主要是缺乏好的语言练习环境。而学习者身边又常常难以找到适宜的学习伙伴。如果设计出一种移动伙伴协作学习模式,为有上述需要者提供好的语言练习环境,使之可以使用移动终端与其他有同样需求的伙伴进行协作学习,将能改善环境缺失的状况,使学习者能够更好更快的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4 新型家教支持平台

笔者认为移动宽带网条件下,只要有一技之长,都能当老师;只要有需求,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年纪,人人都能成为学生。

举个例子,在实际工作中大家时常碰上没有学习过、无法解决的问题,感到非常尴尬,很可能因此失去了一些很好的发展机会,都希望在碰到问题时能够及时学习相关信息知识,进而解决问题。普通教学模式无法满足这种需求,搜索网络资源同样存在零散以及非专业不准确等缺点,尤其是当人们并非坐在电脑面前时,更无法及时将问题解决。

移动宽带网的普及或将改善这一现象。打破时间空间的特性,移动教育能够满足任何人随时随地的学习。开发这一新型家教支持平台,支持所有拥有一技之长的人在这一平台上当老师,任何人都能使用无线通讯工具连接移动宽带网进入平台,寻找所需要的信息。这样一来,有可能帮助实现真正的终身教育,同时也无形中将家教市场扩大了许多倍。

三 移动宽带网条件下的教育研究类型

要使上述移动教育应用真实成为现实,我们需要深入开展一系列教育研究。开展那些研究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移动教育需求识别、具体的移动教育应用开发、移动教育与其评价方法的研究以及移动教育应用生成工具的研究。(如图4所示)

如图4所示,对移动教育的研究是一个循环过程,即从教育需求识别开始,到具体的移动教育应用的开发,再对其进行评价方法的研究,最后整合资源,开发用于移动教育的专用工具平台,开发更适用、更科学的移动教育系统。

1 移动教育需求识别

移动教育需求识别简称为“4W”,即Who:谁要学、谁会学、谁想教、谁能教;When:何时学,何时教;Where:何地学、何地教;What:学什么、教什么。研究者可以从“4W”来识别新的移动教育需求。

2 具体移动教育应用的开发

这一步主要针对识别出来的具体教育需求,开发可用的移动教育方案。例如基于移动宽带网的远程移动宽带网的远程售后服务;基于移动宽带网的老人保健指导;基于移动宽带网的烹调指导等具体的移动教育方案。具体研究内容可以考虑以下几方面:教学环境、教学方法、实际应用、存在问题、应用进化,这几方面的研究同样循环进行,例如根据最后一个内容“应用进化”重新调整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进行实际应用,找出存在问题,进一步应用进化。如图5所示。

3 移动教育与其评价方法的研究

在完成上述两步之后,需针对具体的移动教育方案进行评价方法的研究,主要包括两部分,移动教学方法研究与经验总结。移动教学方法研究为具体应用开发提供建议,通常在模拟环境下进行;经验总结是在大量的开发移动教育方案的经验基础上,总结有关的方法,供开发其他应用参考。这两部分的内容均包含了教的方法、学的方法、绩效评价方法等。

4 移动教育开发工具的研究

在完成大量移动教学应用实践和教学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分门别类的研发支持快捷开发移动教育应用的平台工具。为希望从事移动教育的普通人开发移动教育项目提供一个简单易用的通用平台,类似于网络教育中的Moodle教学平台。

当前,国内外教育机构、企业均已进行了大量的有关移动教育的研究。我们从文献[9]中选择了下述20项较为典型的移动教育研究项目,可以看出这些研究多数为围绕某一具体移动学习应用开展研究的,尚未在需求识别方法、移动教育与评价方法、移动教育专业开发平台等方面进行研究。

四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移动宽带网时代可能很快将会到来,但是目前教育界并没有准备好迎接移动宽带网。

(2)移动宽带网将大大推动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的发展,并能够帮助教育技术界扩大影响,改善当前教育技术略显尴尬的情形。

(3)目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研究条件开展移动宽带网下的一些教育研究,但是具体的教育课题还有待深入分析。

本文仅仅介绍了笔者的一些个人观点,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摩根斯坦利集团.移动互联网发展研究[Z]. 2009

[2] 黄荣怀, JYri Saloma.移动学习―理论、现状、趋势[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5.

[3] Carnegie Mellon. Wireless Andrew[EB/OL].

[4] 余胜泉. 移动学习――当代E-Learning的新领域[J]. 中国远程教育, 2003, (22):76-78.

[5] 余胜泉. 从知识传递到认知建构、再到情境认知――三代移动学习的发展与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 2007,(6):7-18.

[6] 叶成林,徐福荫.移动学习及其理论基础[J].开放教育研究, 2004, (3):23-26.

[7] Li-D C, Ching-Chao Lee, Ming-Yu Lee, Chun-Yen Chang. A Tour Guide System for Mobile Learning in Museums. 2th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Wireless and Mobile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WMTE’04).

[8] 詹青龙,张静然,邵银娟等. 移动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与迈克尔•沙尔普斯教授的对话[J].中国电化教育,2010,(3): 1-7.

[9] 方海光,王红云,黄荣怀. 移动学习的系统环境路线图――国内外移动学习研究与应用案例研究专栏综述篇[J].现代教育技术,2011, 21(1): 14-20.

Several Research Topic on Mobile Education Based on Mobile Broadband Internet

ZHONG Yuan-sheng LI B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 Jiangxi 330013,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ese mobile broadband networks is discussed through some examples, and put forward the importance for educational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based on it. Four kinds of applications under mobile broadband condition, i.e., remote teaching in hand-by-hand mode, mobile situation teaching, remot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nd new-style tutor support platform, are proposed. Mobile education research is advised from four aspects, i.e., education needs recognition, specific mobile educational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evaluation method for mobile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tools for mobile education.

Keywords: mobile broadband networks; educational application; educational research

篇6

关键词:网店经营 教学 存在问题 关键因素

随着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目前,足不出户、轻点鼠标就能选购到心仪的商品。网上购物,这种新颖、便捷、时尚的消费方式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由此也催生了网店经营这一深受学生欢迎的科目。但是网店经营这一科目在教学过程当中,许多学校都存在教学环境不达标与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造成网店经营这一科目的教学效果不理想。那么如何才能上好网店经营这门课呢?首先要清楚我们面临的困难是什么。

一、网店经营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环境不达标

教学环境不达标的问题主要是部分学校在软硬件方面无法满足教学需求。网店经营这一课程需要配有设备良好、网络畅通的专用实训室,需要有与现实同步的模拟实训软件及网店经营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而部分学校无法很好地满足这些条件。

2.教材选用不合理

网店经营这门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但更加注重实践性。但据了解,部分学校在选择教材的时候存在一定的误区,误区之一是选择了一本理论性太强的教材,失去了实践教学参考价值;误区之二是选择教材的教学对象不符合学生的身份,如部分中职学校选取的《网店经营》教材是大学用书。

3.教学目标不明确

根据电子商务专业中职学生的需求,开设网店经营这一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在学会开设网店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如何来经营好网店。据了解,部分学校只要求学生成功开设网店,而对于如何来经营网店,则没有过多的讲解。

4.个别未满18岁的学生无法开店

由于在网上开店要用真实身份,且满18周岁才能开店,在以往的网店经营授课过程中由于没有考虑到有些学生不符合开店条件的问题,采用了以个人为单位的建店方式,最终导致了大部分学生无法成功建立网店而未能达到教学目标的现象。

二、中职教师上好网店经营课程的途径

1.搭建专业网店经营实训室

实训室由5~6张桌子围成的圆形布局,以方便网店经营课程分组教学。此外,实训室需保证畅通的网络服务,在专用的机器上安装与现实同步的模拟实训软件。同时,授课老师必须具备网店经营的成功经验,这样在授课过程中才能更有说服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授课教师自编教材

在教材的选用上,教师尽量选择理论与实践结合较强,且符合学生身份的教材。教材要做到步骤与方法详细。若条件许可,授课教师可自编教材,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且能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3.以经营为课程的主要目标

学习网店经营的根本意义在于,在开设网店的基础上如何经营好网店,因此,教师应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经营好网店的方法上。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站在一名网店经营者的角度讲授应该从哪几方面努力经营好网店。

(1)严格把好货源关。由于货源限制,目前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网络代销,那么如何选择网络供货商就应该是教师授课的重点内容。

(2)努力装修店铺。店铺的名字、布局、色调搭配、装修元素等是授课的重点。

(3)推广店铺。对于一个新店来说,宣传很重要,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信誉度,提高访问量。教师授课时应该着重讲授网店推广的方法,如学习直通车、淘宝客、搜索引擎、微博等工具的使用就是授课的重点。

(4)线上管理。如何与顾客沟通、如何处理店铺留言、怎样操作卖出的商品及评价,如何设置宝贝定时、客服的工作方法等是教师授课的重点。

(5)选择好的物流合作企业。目前,客户对网店的评价很注重物流的速度及服务态度,因此寻找合适的物流服务公司就显得尤为重要。

4.以团队为单位开店,开展网店经营竞赛

一个团队由5~6个人组成,分别负责不同的工作,比如,有负责宣传的,有负责寻找货源的,还有负责客服的等等,让学生在其位而谋其职,并且在各组之间以网店经营成果开展竞赛,这样不仅能解决个别学生无法开店的问题,而且能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同时能更好地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篇7

一、初中生心理特点简析

目前,我国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如何?近年来,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抽样调查,其结果表明,当代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有关调查表明:“初中有4.5%的人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20.5%的人有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初中生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躯体化、强迫症状、忧郁、焦虑和敌对五个方面,教育方式、人际关系、性意识、、学业压力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症状表现为:缺乏耐力、容易被人误解、思想不集中、缺乏自信、缺乏观察力、过于担心将来的事、容易动怒、父母期望值过高等。”又如,有人用《SCL-90自评量表》进行的心理测试发现:“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的比率在10%以上的项目,初二有强迫、人际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等6项,初一除上述6项外还有“焦虑”一项。初一、初二年级学生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症状等9个项存在问题的学生比率平均在11.11%。”据新华社最近报道:“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目前35%的初中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其中5.3%的初中生存在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国内近年的众多调查发现:“存在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小学占10%,初中占15%,高中占20%。”

以我校为例:在近五年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我发现:

焦虑状态处于较高水平。即初初中生情绪中,最受影响的是焦虑状态。产生焦虑状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初初中生学习任务过重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尤其是初三学生,面对升学的压力和家长的高期望,必然产生高强度的焦虑感。其他还有人际关系、独生子女的特殊生活环境等也是给他们带来焦虑的重要原因。

抑郁、孤独、敌对、恐惧状况分析。初初中生抑郁状态低于焦虑状态,高于孤独、敌对、恐惧状态,孤独状态最低。这一现象表明,现在学生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孤独无助的情况较少,这方面情绪受到的影响最小。另外,在恐惧状态中,初三男生的恐惧状态是最低的。这说明初三男生由于年龄的优势,体格上的突变,性成熟化,自我安全感加强,所以恐惧感最低。

初中二年级是初中阶段的特殊年龄阶段。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焦虑、抑郁、敌对、恐惧这四个等级,初二年级都处于最高水平。从数字分析的结果来看,各项指标中初二年级都与初一年级有明显差异,而与初三年级差别并不明显。这说明,初二年级学生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及在特殊情绪方面有明显的表现,他们不仅处于学习分化阶段,且焦虑、抑郁、敌对、恐惧感高。初二年级是初中阶段的一个转折点,是一个关键的年龄阶段,应受到特别关注。

初中生心理特点性别差异明显。在焦虑、抑郁、敌对、孤独、恐怖情绪中,女生明显低于男生。这一调查符合男女性格特点。女生善于诉说,善于表露,所以在情绪上容易得到渲泄,在五个项中,除恐惧外,都低于男生。男生由于不善于表露,情绪往往得不到渲泄,这就使男生更感到焦虑、抑郁、敌对、孤独。工作中,我们应该注意到男女性别在心理上的差异。

在掌握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心理需求之后,在工作中,我们就能够对症下药,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高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

初中生的心理问题,一部分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消失,但另一部分则要通过接受专门的教育、训练,掌握心理调整方法才能较快而有效地克服,单靠传统的教育方法是难以奏效的。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卫生处指出:“学校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最适宜的场所,学校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并通过特殊问题的干预和咨询,转变学生的行为。”

笔者认为,当前,维护和提高初中生心理素质,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1.把心理健康教育和课程教育结合起来。中学的许多课程都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教师应积极深入的挖掘,对初中生实施自觉地、有意识地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比如,历史课中英雄任务的坚强意志和英雄事迹、语文课文中人物心理的描写和任务形象的分析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2.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结合起来。班主任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应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班主任应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重视关心学生健康心理,尝试用心理辅导的方法来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工作中注意在班级内营造一个优良的有利于健康成长的心理氛围。

把心理健康教育和第二课堂结合起来。据调查:“有41.0%的初中生认为健康教育的最佳形式是广播;37.2%的初中生认为是黑板报。21.8%的初中生建议开设健康教育课。”因此,学校要采用开设健康教育课或讲座,利用广播、电视、录像、黑板报等宣传工具,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要求,让初中生从多角度、多场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身心发展特点,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转变不良行为,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3.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家长重视孩子的生理需求而往往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与孩子很难沟通,部分家庭的不当教育方法还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心理问题。学校应该建立家长学校,并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内容,教会家长如何做孩子的朋友,学会和孩子沟通,及时了解自己的孩子并采取响应的合适的教育方式。在这一点上,我们学校的家长学校是办得比较成功的。

篇8

[关键词]独立学院;日语专业;学分预警

[中图分类号]H36;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234(2014)11―0167―03

[收稿日期]2014 ― 10 ― 11

[作者简介]刘沙沙(1982―),女,天津人。滨海外事学院日语系教师,研究方向:日本古典文学。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和推进,规模不断扩大,独立学院作为特殊模式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2008年《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明确要求,独立学院已经于2012年从母体校“独立”,不再发放“母体”的学位证书,这意味着独立学院面临“生死存亡”的办学压力。另一方面,根据教育部高校招生专业目录以及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学生信息网公布,截止2011年6月,全国共有四年制本科院校1108所,其中第一类本科与第二类本科共792所,独立学院(第三类本科)316所;其中开设日语专业的四年制的独立学院有110多所。日语专业早已不能再称为“小语种”,而是名副其实的“大专业”,这大大超越了就业市场的需求,会影响今后的生源,直接威胁到日语专业的发展,尤其是夹在第一二类本科等国家正规院校和各类培训学校中间的独立学院更是举步维艰。因此在找准学校定位,确定适合自己院校的培养方案之外,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管理是面临办学质量挑战的独立学院日语专业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一、 独立学院日语专业学习现状

众所周知,独立学院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主要来自本科三批录取的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弱和学习自觉性严重缺失等学风问题,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今后的学习成绩。而日语专业虽然大部分是零起点,其培养目标与初中开始学习六年之久的英语专业培养目标一致:即使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熟练的掌握日语的听、说、读、写、译,并能在专业领域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日语高级专门人才。因此,日语专业大学四年的学习任务极其繁重,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即意味着机会更多是挑战:利用短短四年的时间,与重点院校的其他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凭原有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能否熟练掌握一门语言,为社会所用?

在学校现行的学分制下,每年都有一部分学生因自身问题核心课程的成绩不达标,从而影响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学分的获取,导致延期毕业,有甚者经过四年的学习也未能掌握所学专业。以日语系为例,有一少部分学生自一年级起日语专业课程多门挂科,经过努力后期即使勉强毕业,所学知识也不足以从事日语专业的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大学教育远离家庭使得家庭教育在弱化,且很多家长认为在大学阶段的学业已没有强制性必要,大多数学生只会向家长报喜不报忧,导致家长无法真实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学校与家庭脱节严重,等到学生无法毕业再行通知,为时已晚。

这迫使我们不得不考虑:如何加强学风制度建设,才能辅助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达到既定培养目标,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二、针对现有学分预警制度的实施效果分析

针对第一部分所述的现状,为引导学生向良性发展,确保整体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结合学生的特点,日语系制定并实施了学分预警制度。《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日语系学分预警管理规定》的规定如下:学生每学年所修必修课程未取得学分达到6学分者,给予学生学分告知预警,为一级预警;每学年未取得学分达到8学分且涉及3门专业必修课程者,学生学籍转入下一个年级,学生随下一个年级修读,为二级预警;学生在校一年未获学分之和高于总学分的85%者,在校两年未获学分之和高于总学分的70%者,在校三年未获学分之和高于总学分的50%者,在校四年未获学分之和高于总学分的30%者,在校五年未获学分之和高于总学分的10%者,劝其退学,为三级预警。

为继续完善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日语系学分预警管理制度,了解学分预警实施的具体状况,针对现行的学分预警制度,以本系学生及家长为对象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100份,回收率100%),从其认知度、效果及实施方式三方面对进行了调查。

1.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问卷调查中,首先从学生对学分预警的认知程度方面设立题目,日语系已经实施学分预警制度,学生对于学分预警制度应该并不陌生,但是否真正了解学分预警的真正目的,就此展开调查,结果有39%的学生选择知道,61%的学生选择不知道。虽然学分预警制度已经实行,但学生依然不清楚学分预警制度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说明学分预警的宣传存在问题,尤其是其目的及意义。

其次,学分预警是否起到督促作用的调查结果,77%的学生认为有督促作用。在第一部分的调查分析中已经指出学生学习自觉性差是独立学院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而学分预警制度可以督促学生学习,提高学风建设,充分体现学校“一切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这也是制定学分预警制度的首要原因。

学分预警实施过程的题目中,设置了四个题目,首先横向和纵向调查学生希望在哪种情况下预先警告,结果63%的学生选择在未取得学分达6学分且涉及一门专业必修课的情况,22%的学生选择未取得学分达8学分且涉及三门专业必修课的情况,只有15%的学生选择更严重的情况。另一方面,实施学分预警时间的调查中,44%和33%的学生分别选择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实施,选择在三年级实施学分预警的学生占21%,选择四年级的学生仅仅占2%。因此,综合可知实行学分预警时,务必要以实现“预警”的基本目的为准则,各个方面预先警告。

最后,针对如何更好的实施学分预警制度进行了调查,65%的学生认为将成绩预警作为辅助将更好地起到督促作用,选择考勤预警和学风预警的学生各占15%和16%。由此可见,学校在实行学分预警的同时,应该辅以考勤、成绩等其他预警管理措施,从而更好地起到相应的作用。学分预警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我们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学分预警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因此滨海外事学院日语系按照管理规定将受到学分预警的学生分为三个等级,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

2.学生家长问卷调查分析

学分预警制度的实施过程离不开家长的大力配合,为此针对日语系现行的学分预警管理制度,也对家长实施了问卷调查。在调查学分预警必要性的题目中,93%的学生家长认为学分预警制度能够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实施过程中家长的配合是关键,100%的家长表示会配合学校完成督学计划。针对与受到学分预警的学生家长沟通问题也进行了调查,86%的家长选择在一级程度的情况下学校预先告知,仅有14%的家长选择二级程度,选择三级程度的情况下被学校告知的家长为0。调查问卷中绝大部分家长在学生达到三级程度的情况下愿意到学校亲自了解情况。

综合问卷调查结果,学分预警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提高学习成绩,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督促学生学习才是最终的目的。在学分预警的宣传上也提到防患于未然,提前实行,加强宣传与教育,要将学分预警制度的目的意义宣传给每位学生;调查显示绝大部分的学生和家长表示学分预警应侧重低年级学生;学分预警的同时应该同时加强考勤、学风、成绩的管理,辅助学分预警制度的执行,对学生学习起到更好地督促作用;希望以灵活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落到实处,抓学风,稳学风,学习氛围最重要;实施学分预警制度的关键是要早发现早预警早沟通,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定期沟通至关重要等等。针对上面的调查,结合滨海外事学院日语系实际的实施状况,在第三部分中来具体探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独立学院日语专业学分预警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意问题

根据滨海外事学院日语系学分预警管理制度,结合面向学生和家长的100份调查问卷,总结实施学分预警两年来的经验,对制度的具体实施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最关键的是宣传工作,要让学生更清楚和深入的了解制度的要求和目的:学分预警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学分预警真正的目的是无需预警,从而真正达到预警效果。在实施学分预警制度的过程中发现越早宣传,预警的效果越明显,经过此次调查也发现大部分学生提出希望尽早宣传并严格执行学分预警制度。“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滨海外事学院日语系之后的学分预警实施中,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就面向新生宣传强调学分预警制度,让学生明确学分预警的真正目的,做到了“制度早宣传,问题早防范”。目前为止,经过入学教育的学生对日语专业学分预警制度思想上极度重视,起到了以防范为目的的预警作用。

第二、“预先警示”是重点。独立学院日语专业除上面提到的学业任务繁重之外,与其他专业不同,还存在着专业学习连贯性较强这一“小语种”普遍存在的局限性:日语专业课的核心课程主要讲授日语基础知识、训练日语听、说、读、写、译技能,这部分教学贯穿四个学年。低年级的专业课程基础薄弱则直接导致高年级所有课程将无法继续。在问卷调查中学生和家长也都意识到这一点。44%的学生选择在一年级,二年级是33%,这也符合日语学习的基本规律:若一二年级基础部分不跟班,三四年级则很难突破。

因此一直以来日语系在教学管理中贯彻“早预警――早发现――早反馈――早解决”的工作思路,对于学分预警实施也灵活处理:如一个学年周期太长的基础课程,则以期末成绩为主,平时成绩为辅实行预先警示,尤其尽早发现一二年级成绩存在严重问题或是有日语学习障碍的同学,及时反馈学生及家长,尽早找出解决办法,建议学生随下年级修读或采取其他措施等。

第三、构建学校、学生、家长的良性沟通模式。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及所谓“小语种”学习的局限性,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日语系在实施学分预警管理制度时,除定期联系家长外,若学生平时学习及测试中出现成绩问题时,也会不定期跟家长取得联系,要求家长配合做好教育工作,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对于三级预警程度或是多次受到二级预警程度的“问题学生”,会视情况要求家长到学校面谈沟通,共同做好教育管理工作。

第四、加强二级学院各部门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学分预警制度在实施中最重要的是各个部门之间的分工、权责明确。《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日语系学分预警管理规定》中明确由教学秘书核对学生学分情况,汇报日语系,教研室主任确认后,根据规定划分学生的被预警等级,后由辅导员及时告知被预警学生本人,并保持与家长的联系。此外,学期中教师发现问题,定期向辅导员提交《问题学生反馈表》,由辅导员负责学生及家长的联系工作。教师负责教学及学生成绩管理;教学秘书负责成绩统计、核对学分情况;辅导员负责学生及家长的对口工作。另一方面,定期召开教学例会,针对学生成绩所出现的问题,共同协商解决,经过日语系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学风提升效果明显。

第五、重视后期情况追踪,加强学分预警档案管理工作。学分预警是一项长期而又繁琐的工作,不只是对学生进行预警,更需要的是对于被预警学生档案管理以及后期的情况追踪和分析,日语系制定了《日语系学生预警统计表》,每学期开学初对被预警的学生档案进行归档整理分析,制定《问题学生情况跟踪调查表》,跟踪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督学计划,实行一帮一的辅助方式,发现问题及时与家长联系沟通学生学习动态。建议学校在实行学分预警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后期的情况追踪,以及各个部门的相互协作和沟通。

四、创建以学分预警为首的管理体制,完善独立学院学风建设

学分预警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要达到学生学习无需预警这一最终目的,只有将学分预警与其他教学管理,尤其是一线教学相结合,才能最终完善学风建设。

1.强化平时成绩管理

学分预警顾名思义是以学分为依据对学习中出现问题的学生加以预警,而学分则是以学期或是学年为单位进行考察的。这对于大学阶段才开始接受外语学习的学生存在以下弊端:一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会导致拖延周期过长,不仅无法起到预警的作用,反而会成为事后诸葛或者马后炮;二日语专业课程尤其是基础课程听、说、读、写都是互相影响,互为基础的,往往一门不及格会导致门门不及格,一门课程掌握不好的学生,其他课程也会相应出现问题。因此在具体实施中学分预警与平时的成绩管理更加密不可分。

以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日语系为例,强调学分预警的同时,更注重强化平时成绩管理。任课教师尤其是担任主干课程的班主任会根据平时成绩及学生课堂表现,结合月考填写的《日语系阶段测验成绩统计表》,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学生。由班主任及辅导员向各任课教师确认,汇总反馈意见,在学分预警之前通过找学生本人谈话、各方面了解情况,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2.加强考勤等管理体制

另一方面,正如文章开始提到的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自觉性严重缺失等学风问题,因此在加强平时成绩管理的同时,更要注重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例如:考勤管理,日语系根据《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学生管理条例》,结合日语系本身特点制定了《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日语系考勤制度》,严格考勤管理,从制度上约束学生学风建设。

同时实行教学出勤的周报制:由学习委员将每周的考勤情况报告教秘,教秘汇总后上交日语系,并反馈给辅导员和各班班主任。这种体制包括两种手段一:他律,对于经常缺勤的学生,在达到一定数量时采取通报批评及取消该科考试资格等措施,规范学生课堂出勤;二及时了解学生近阶段的学习状态,尤其是问题学生的出勤状况,通过努力使其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养成自我约束的自律习惯。

3.专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滨海外事学院日语系在高年级学生中成立“一帮一”志愿服务队,选择低年级学生中成绩落后者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一对一重点帮扶,以提高学习成绩。学生互助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原理为指导,让学习成绩、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与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结成帮扶学习小组。通过小组成员互相监督,互相提醒,互相激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课上或课下互教互学,互相切磋交流学习方法,共同提高学习成绩,最终促进学生学习水平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4.最终以提高自学能力为目的

外语专业的学习不同与其他专业,教师为培养同学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根据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教学管理规定并结合本系的实际情况,制定《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日语系学生晨读管理条例》,由学生助理班主任组织新生晨读,统计出勤率,严格执行条例制度。每月将各班出勤情况公示在日语系公告栏内,出勤情况较差的学生根据条例中的违纪处理规定给与相应的纪律处分。晨读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与自我提高的平台,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

近年来,日语系围绕学院办学定位,以教学为中心,重视特色办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尤其是强化学生动态管理,进一步加强了学风建设。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语言基本功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外语应用能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2013年全国高等学校日语专业八级考试(NSS-8)中,滨海外事学院日语系2010级学生通过率高达71.80%,高于全国平均通过率61.69%有10多个点;97.57的平均分也比全国平均分91.58分多了近6分。不仅在各种考级考试中通过率有很大的提高,就业率2013届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日语系统计的就业率为92.20%,在独立学院排名中名列前茅。

总之,正如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日语系在学分预警管理规定所写:规定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健全和强化学生学籍管理,形成学校、学生、家庭积极互动,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良好局面。而包括学分预警管理在内的学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学分预警机制在独立学院日语专业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因此如何结合学生的特点完善实行这一机制,保证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还需要不断实践和探索。

〔参 考 文 献〕

〔1〕修刚,李运博.中国日语教育概览1〔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篇9

一、 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

1、 体育教师的缺乏。笔者在我国农村教育教学多年发现我国当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还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在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专职体育教师数量不足,有的地方只能有其他科目的老师代替或课程表安排有体育课,实际上没有上过一节体育课,都是放羊式让学生在校园到处乱跑,这样什么能保证体育质量呢?

2、 在这样的体育教育环境中,首先,学生不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也无法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从所周知,体育也是一门专业性课程,在体育课程中,需要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孩子设定不同的体育活动,不能一概而论。另外,在体育锻炼中,体育教师还应该教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注意的事项,如锻炼前的准备活动,锻炼中的强度,时间问题。其次无法在这种教育环境学到体育的精髓。体育锻炼不仅锻炼的是学生身体,更是对他们团体合作和交流能力、组织能力的锻炼,在体育锻炼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把奥林匹克精神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从小就学会顽强拼搏,刻苦学习的好习惯。

3、 体育设施落后。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有些小学的基础设施很不健全,学校难以拥有一套像样的体育器材设备,相对较落后的地方连简单的体育器材如篮球场、羽毛球、乒乓球等都没有,这样,就会出现“一堂课,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现象;有些学校甚至没有进行体育教学的场地,所以很少进行体育教学。不要提现代的体育设施,这种落后的体育设施大大制约了学生体育课的开展。虽然近些年我国一直在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包括对农村中小学生体育设施的投入,但是,资金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 重视程度不够。各有关部门及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体育教学开展的必要性。有的领导只关心学生的其他与升学考试有关的学科的教学,而忽视了体育教育。这样的现象影响了体育老师对教学的认识也会有些偏差。老师不重视教学的过程,不但影响了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也影响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从主观因素分析,在一定区域内,主管领导对某事物是否重视及重视程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到该项目的各方面建设并影响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而体育的表现更为鲜明,有时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带效应。

5、 社会环境制约体育教育。在社会高度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对法律意识越来越提高,在安全方面有理无理都找学校麻烦,最后都是学校的错;学校为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把学校体育项目中很多项目都取消。如鞍马、跳箱、单双杠、标枪、爬杆、剑刀等项目在学校已经无影无踪了。只有那些无聊游戏了。

二、 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改革措施。

1、 开展体育教师的培训、观摩学习和进修,无论是专职体育教师还是兼职体育教师,都应该参加形式多样的学习班,研讨会等活动。基层教育主管部门要深入农村了解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具体情况,而不是局限在城镇学校,激励机制应在农村小学体育教育中采用。如何以往在文化课中采用的激励机制一样。体育教师基本工大比拼、案例评比、论文肯体等。针对农村可以组织一些自作教具比赛,适合农村小学体育的教案评比等。这样能激励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能主动学习,敢于创新学习,这对农村小学体育教师教育是有很大促进作用。

2、 加大对农村小学经费的投入。因为农村学校条件比较落后,场地与器材缺乏,在体育教学中遇到无场地无器材可用,因此政府要下力度投资与建设。有些农村学校由于重视不够,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课程表里安排有体育课,但在教学实行过程中有偷梁换柱、偷工减料之类的。因此政府要下力度对学校的检查与督促。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建档立卡”;心理健康教育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重要的过渡期,生理与心理不断趋于成熟,他们个性鲜明,而这个时期也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关键期,他们不仅需以良好的心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且面临外界的众多挑战时也需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去积极应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促进了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生源质量问题也引起相应的关注,其中,对心理健康问题尤为重视。另外,自2015年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精准扶贫的目标和任务后,作为精准资助对象的“建档立卡”家庭的学生成为一个被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特殊群体。因此,本文旨在研究高职院校“建档立卡”家庭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容,并提供具有实效性的建议对策。

一、高职院校“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相比大部分家庭生活条件相对优厚的学生,高职院校“建档立卡”家庭的学生的物质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他们也因此缺乏自信,感觉自身处于劣势地位,认为自己如何努力奋斗都会差人一截,进一步影响到他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同时,他们的自尊心较强,往往倾向于树立远大且不切实际的目标,容易出现犹豫不决甚至频繁变化的现象,情绪体验也出现两极化;一方面渴望通过认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来武装自己,希望能够被认可与肯定,却不注重提高学习效率的方式方法,不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又出现消极应对心理,通过旷课、沉迷网络、吃喝玩乐等方式逃避退缩,无法经受失败的考验,抗压能力较弱,缺乏一定的毅力从而半途而废。此外,他们拥有鲜明的个性,思想表现前卫且活跃,但是缺乏创新意识,主要表现为担心自身的学业与前途,只愿从事简易操作的工作,排斥参与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社会责任感不足,出现道德的严重滑坡现象,而当代大学生应是拥有高尚道德情操的独立个体,无形中又给他们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更不利于帮助他们培养健全的人格。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

教育部于2001年出台《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说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然引起高校甚至社会广泛的关注,但是高校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执行力度也有不足。张琦云等人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研究》中提到在专业设置上,在高职院校中,只有少数师范类学校会开设心理学相关专业。而且有部分院校只重视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仍然没有设置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甚至没有设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等服务平台。

(二)存在认识误区

学生的安全问题应该作为首先被关注的重点问题,然而很多院校只是一味不断地强调学生的安全问题,觉得学生生活在校园里是比较安全的,平时只要多注意他们不发生意外,就不会存在问题了,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除了多加关注,就是进行适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却没有真正地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此外,大部分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对心理学是没有相关认识的,认为只有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同学才需要学习,所以,在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时候,多数是抱着修学分的心理进行学习的,并没有把学习精力用到课堂上,而是通过玩手机、看小说等度过时间。

(三)师资队伍配置不合理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教育系统要进一步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每所高等院校均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室),按照师生比不少于1∶4000配备从事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的专业教师。但是,根据张莉等人的调查研究显示,超过50%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师生比低于1∶4000,并且超过25%的高校只有1名甚至没有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心理教育师资队伍更薄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讲授内容涉及专业的心理学相关知识,而大多数任课教师并非心理学专业且未进行过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即兼职教师居多,他们的相关专业知识非常有限,课程的理论性又较强,这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不仅没有贴合学生的实际,而且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真正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加强高职院校“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建档立卡”家庭作为国家精准扶贫资助的对象,来自这些贫困家庭的学生也就成为被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特殊群体,他们面临着更多的生活和精神的压力,身心健康发展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为帮助他们健全人格的塑造,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对策。

(一)合理建设师资队伍,提高专业化

院校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课教师一般为心理咨询师和辅导员等,他们当中仍然是兼职教师居多,只有提高他们的专业化,才能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首先,院校需要投入专项支持经费,选拔优秀的教师作为主流力量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再由他们对其他任课教师进行指导、传授经验,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此外,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课教师进行结合,实现兼职教师专业化、专职教师专家化的新发展趋势,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保持正向的人生态度,缓解他们的压力,转移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更大限度地满足特殊学生群体的需求,共同培养出被社会接纳且认可的高素质人才。

(二)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家校合作

每个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他们的生理与心理不断趋于成熟,在进入大学之后,远离了家庭,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就变少了,父母不能时刻关注到孩子的心理。例如,有些家庭宠爱孩子,使孩子有很强的依赖感,孩子来到陌生的环境进行独立的生活,很多方面都会产生不适应感,甚至可能会衍生心理障碍。父母与学生是有着特殊的情感纽带的,他们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掌握着学生的大量基本信息,更是学生的重要支持力量,往往在第一时间能够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教师担任着教书育人的角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可以洞察到学生的喜怒哀乐,能够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心理需求。另外,院校应该积极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对各班的心理健康委员进行系统专业的培训,制定相应的社团活动,关爱特殊学生群体,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让学生更快地适应和融入校园的学习和生活。因此,院校应该增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与家长互通信息,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为学生构建学习及生活的良好环境,可以更好地为学生保驾护航,防患于未然。

(三)完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建立网络平台

校医务室的建设对学生起到生理的保健作用,那么学生心理的防护就需要到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服务平台,院校应该建设并完善相应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面向全校的学生开放,定期开展讲座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有计划性地调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跟踪治疗指导,使他们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学会调控情绪等。而且,信息的传播可以让人足不出户也能洞悉身外事。为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建立心理健康网络平台是与时俱进的方式,在平台上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满足学生学习时间上的合理安排。当然,也可以灵活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教学课程,师生之间跨越空间也能有效地进行互动,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倾向进行一些心理测试,及时掌握和监控学生的实际心理动态,发现特殊学生群体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及治疗。网络咨询服务也是比较受推崇的,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线上咨询、发邮件咨询等途径进行相应问题的询问与解决,这样既可以保护特殊学生群体的隐私,也利于学生的真诚倾诉,弥补面对面咨询存在的不足。

四、总结

高职院校需要紧跟改革发展的新趋势,严格执行国家的方针和政策,必须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针对“建档立卡”家庭的学生,其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在保证他们获取必备职业能力的同时,也要加强思想教育,帮助他们在大学期间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三观,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合理调控情绪,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身心健康,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琦云,颜冠群,黄子文,等.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大学学报,2017,16(3):65-68.

[2]张莉,甘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14-17.

[3]刘剑斌,邹小平.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15):104-105.

[4]张翠萍.我国民办高校学生素质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6(10):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