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收获和总结范文

时间:2023-12-25 17:43: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语文收获和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语文收获和总结

篇1

关键词:大学语文 学习期待 动态学习体系

一.探索缘起

1、重建大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

“大学语文”是高校面向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从1978年恢复大学语文至今,学界从未停止过对它的争论。大学语文课在高校课程体系中边缘化的尴尬状态是不争的事实。

长期以来,大学生文化素养教育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当今高校,部分大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很难给学生传授鲜活而精深的知识,同时,又很难跟学生交流、对话,最终使大学语文演绎成“高四语文”,令学生兴趣索然。因此,重建大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势在必行。大学语文课首先要使学生“从中学时代压的透不过气来的应试教育的精神重负下解放出来,以一种轻松、愉快、从容、洒脱的心态来学习。”[1]

2、现存静态教学的种种弊端

传统的教学往往过度夸大教师的作用,教师一个人在台上尽情投入,而不理会学生的反应和要求,严重忽视了学生与教师的心灵互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操纵独揽是众所周知的,而且也是教师们最习惯沿用的。这种教学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上,“教”与“学”是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它们之间应该奏出和谐的音符,这样学生才会乐听、乐学、乐得。

3、大学语文课的终极性意义所在

陈洪曾这样说到:“我们现在得大学语文教育死的东西太多,活的东西太少,甚至把古文中许多美好的东西变成死的东西,这是一种悲哀。”[2]其实,这种现状非常值得我们反思。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没有得到重视,更忽略了这门课的终极性意义所在。大学生应当从这门课程中获得终生受用的东西,比如这段时间积累下的精神财富、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习惯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健全的人生观等等。这些都不是死的东西,也不是死的教学方法所能授予的。

二.课堂调查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了解他们的学习期待就十分必要了。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这批学生有他们的独特性,思维活跃,个性张扬,更具有自主意识,由于网络等现代媒体的普及,他们的视野也比较开阔。为了充分了解他们对大学语文课的学习期待,笔者在第一次课堂上对全班12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针对调查结果,采取了一些应对策略,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了大学语文动态学习体系的构建。

1、文化修养层面

约有80%的同学在调查中表示希望通过大学语文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文学修养,而且不只是停留在理解作品上。有同学说:“希望读到有趣的文化,让思想不庸俗,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可以从文章中总结出自己的感悟,指导人生,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期待有一位感情丰富的老师通过作品带领我们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体会不同的人生。”“希望能够感受到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与老师畅游古今、畅游中外。”还有同学特别提出,“希望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相区别,没有太多硬性的要求,能丰满我们的思想,能够丰富文采,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可见,提高文化修养、文学素养是大学语文课的一个重要学习期待,值得我们重视。当代大学生们能够从自身认识到提高文化修养、文学素养的重要,这也是件值得欣慰的事情。可以说,大学生们对大学语文课的期待值还是比较高的,如果大学语文课还像“高四语文”那样枯燥乏味,是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期待的。

2、知识层面

大约有80%的学生提出拓宽知识面的要求,有的说:“希望老师在语文课上为我们准备一些课外的好的文章,拓宽知识面,也体会到语文课并非局限于课本。”有的说:“希望老师介绍历史中的著名事件和人物事迹,讲名家小故事,讲作家的奇闻轶事,希望通过老师的讲解体味到作家的人格魅力。”还有同学提出,希望老师能讲解名著,对名著当中的人物进行评析,并表示非常喜欢《红楼梦》,为教材没有选里面的片段感到遗憾。由此可见,心智比较成熟的大学生已自觉地意识到拓宽知识面的重要性,并希望得到老师的指导。大学语文课教师有责任以灵活的授课方式、丰富的知识内容满足他们的这一需求,对他们给予引导。

3、课堂方式层面

通过调查可知,90后学生最难以忍受的就是枯燥,“希望语文课不要像以往高中授课一样,平淡枯燥,只是根据教材讲解。”“希望大学语文课不要有太多硬性的要求,比如背诵东西,其实我挺喜欢文学的。”而应“具有活跃的课堂气氛,生动活波,师生之间多一些互动”等,这些都是学生普遍的愿望。也同学生提出更高的期待,“希望语文课能够妙趣横生,充满活力,多姿多彩”。其实,这些都说明了学生们都期待老师能够以灵活的课堂方式把他们引入充满魅力无限的文学之门。

4、口语交际层面

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对于语文的考试基本上都是纸上谈兵,所以,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中口语交际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们虽然在第一个学期已经修过“教师口语”课(笔者所带的班是师范类专业的学生),但仍然有65%的学生提出“希望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希望可以用精确而简练的语言来表达我要表达的意思”等学习期待。

在大学阶段,有意识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将起到重要帮助,因此,学生和老师都应该对此重视起来。

5、写作层面

尽管从小学起就开始写作文,可仍然有学生对自己的写作能力不满意,提出“通过大学语文课来提高写作水平”;也有学生表示出对写作的喜爱,“希望做一些练笔,能够使自己的文章更富有内涵。”写作是表达人生感悟和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然而,由于受课时的限制,这恰恰是大学语文教育中最易忽略的一部分,应该引起注意。

三.应对策略

针对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期待,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

1、立足作品,多层次提高文学品味

文学教育,落到实处,必然离不开学习作品,学生们想要提高文学素养、文化内涵也必然要从读作品开始。对于作品学习,笔者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做的:

(1)品读作品语言,感受文字魅力。文学首先是语言的艺术,文学的魅力,首先在于语言。语言是一种文化积淀,品味语言可以感受丰富的文化含蕴。

(2)赏文学智慧,感悟作品意蕴之美。语言的美,不在语言本身,有时也不单单在于语言所表现的意思,而在于语言所暗示的东西,即“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深入挖掘作品的深刻内蕴,也引导学生谈自己对作品的感悟。

(3)赏人格魅力,感受人文精神。讲述作家生平、经历、思想、作品,向学生展示作家独特的人格魅力,并介绍推荐作家其他的作品。

2、构建动态的学习资源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采用传统文献、影视资料、网络资源、图书馆图书相互配合开展教学活动。在课堂中,注重内容的趣味性,注意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线索,使他们可以通过影视资料、网络资源、图书馆图书获得更多、更丰富的学习资源。

3、以灵活的课堂方式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提前自学,引导学生做独立思考,在课堂中多设置一些互动环节,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发言、课堂讨论中来,提高口语表达水平。除此之外,笔者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演讲,每次课堂前5-10分钟,安排2名同学做课堂演讲,演讲内容包括:向同学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主要收获以及作者的相关资料等介绍给大家;对一些影视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身边的人和事,也可以进行表演,曲艺、小品、相声、评书等。

4、课堂内外互动提高写作水平

大学语文应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也存在相当的难度 一是因为课时少,二是在仅有的课时内,要讲解十余篇经典作品,课堂写作的可能性不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开辟了第二课堂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平时布置写作作业,选出好的作品发表在班级的公共博客上,利用网络平台相互交流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水平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学生的学习期待构建大学语文动态学习体系具有重要的当下意义。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课堂内外互动、构建动态学习资源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调查中也可以看出,学生对大学语文老师具有极高的期待。因而作为一名大学语文老师,应该怀着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加强自己各方面的修养,把大学语文课演绎得更加精彩,让学生有更大的收获和进步。

注释:

1.钱理群.我的教师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41.

篇2

【关键词】高职语文;改进方法;主体性;实用性;人文性

【中图分类号】H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652(2015)08-0014-01

一、发挥学生主体性

传统语文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学生的个性张扬。要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的现状,教师就必须要有更新教育理验,改变教法,让学生更多地进入主动性学习,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加强。教师通过引导启发、设置情境、精心策划,重点阐述,集体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善于学习,总结成功的学习经验,以此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通过几年的大学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和高职语文教学的特点,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一些改进:

1、教师可采用“学案教学”、专题讲座等形式。采取学案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教师给予必要的学习方法指导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其操作要领主要表现为“自学为主,自主导练”。重视演讲与应用文的学习。采取正面与反面相结合的方法,把精讲和多练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

2.增加文学名篇。教师要改变的填鸭式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可增加一些经典性、又具有专业性;既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又对学生的未来有引领作用的文章编入教材。同时,高职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生所学的专业特点自主开发拓展教材内容,增加与学生未来职业有关的文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教师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大胆去思考与质疑。

3.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学会创新式的运用语文知识。首先要做的是改变学生以前的思维模式或是增强学生自己想法中的独特性,即是让学生在拥有属于自己性格的前提下,与语文学习融合在一起。很多高职学生,对语文的理解只停留在背、记和看,但却不会使用,根本原因是在语文领域中缺乏自己的思考能力,针对这点,老师可使用交换形式的辩论比赛教学,来改变学生学习语文和使用语文知识的方式方法。

二、注重教学实用性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大学语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字理解和表达素质;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高职语文教学应根据其专业性质,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将目标瞄准学生将来的就业需要上来,使学生能学以致用。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大胆调整教学内容,因此要求高职语文教师除了多了解所教专业的特点,不断掌握此类专业的新知识、新信息,学会从专业的角度出发优化语文教学。

1.开展模拟工作场景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职业语文能力的训练。如口语交际教学,艺术设计专业的可以设计在客户商洽的氛围中进行设计作品的推介;旅游管理专业的可以把学生带到旅游景点进行讲解训练等,这样的仿真练习学生会体验到高职语文训练的实用性。

2.开展语文实训周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学校里主要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训练专业技能,老师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教学计划安排在一个学期内开设一两次语文实训周活动,一个在事业上成功的人,都具了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和学习能力。教师在确定训练的具体内容,拟定训练实施计划,制定实训的标准,整理汇编好有关实训材料。

3.大胆尝试利用网络媒介平台。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广开教学思路,可以将网上备课资源的这些资源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加以修改和完善,适应当前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教师还可以在微信、QQ等平台与学生多交流,同时也可以布置一些网络作业,可以把优秀范文和学生的作业发到论坛上面,集思广益,加强学习交流。

4.指导学生多阅读。提高语文能力还应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老师可以利用一些课余时间,指导学生的读书方法,交流阅读收获,提高读书兴趣,根据学教育教学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怎样选书、怎样读书、丰富学生课外生活。

三、提升学生人文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经常用实用主义和技术主义的眼光来衡量一切事物,严重忽略了人文素养的知识积累。作为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发展,让他们顺利步入社会,成为工作的佼佼者。所以,探讨人生的话题,也就应该成为语文教育的一个方面。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学文化底蕴,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教育方式的变革方面多下功夫,要对文学的思想性和人生塑造性有最本质的认识。学生学习语文,就是要把语文当作人生来读,把人生当作语文来读。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目前我们高职语文使用的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有着不少文的经典佳作名篇,记述了人类文明成果,这些经典佳作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典范。在语文教育中,有意识地增强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学生人格完善。高职语文具有人生教育功能,潜移默化中启发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老师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给同学们展示出生活中积极、阳光的一面,宣传正能量,学生就会从教师身上领悟到真、善、美。所以高职语文教师应该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己任,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篇3

“有意气、有关怀、有见解”,专注文学教育20余年的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陈平原教授的《六说文学教育》就是这样一本值得细读深思的“小书”。它薄,但不浅,小,但有味道。虽然主题是“文学教育”,实则是在综合探讨文学、教育、文学教育和语文教育。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六说文学教育》一书实际装的都是旧文,择其在不同时间、场合发表的关于文学教育的演讲与文章集结。

为何是“六说”?陈平原教授的解释是“没有道理、搁在一起顺眼”。“六说”从诗意的校园开始,到文学课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改进、多民族文学的融通、中学语文课堂的驰想,可谓步步生莲。

其中,陈平原教授的一些观点堪称精辟。比如“教育更应该像农业,绝对不能像工业”,就与雅斯贝尔斯强调的“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的教育本质观很接近;并由此对“课件”与“慕课”辩证评价,担心“技术”有余而“情感”不足,呼吁教育教学的“现场感”,强调要“盯着学生们的眼睛”,这确实值得我们反思。又如他总结的“一辈子的道路决定于语文”,因为语文不仅是具体的语言知识、文学修养、人生观,还有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以及文学趣味,课程里面溢出课程以外的内容,语文是最多的,所以语文课影响人的一辈子。

正是基于“干一行、爱一行”,陈平原教授对中国的语文教育充满了忧思,从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一直到大学的语文教育,如中小学“压缩饼干式的教学”,大学校园“培养作家”或“以知识体系为核心”的文学教育,甚至是连带出对“今人读书如投资”的批评,对“大学语文”要作必修课的建议。问题的存在是显而易见并有共识的,但解决起来却很难也没有了共识。在笔者看来,应试教育和社会的功利化风气仅仅是一个小原因,症结在于我们对“文学教育”或者“语文教育”的基础性认识并没有清晰,所以目前根本还没有进入科学化的阶段。即使按照陈平原教授的“药方”抓药,也未必能够真正治病。

“文学”在西方定义比较明确,广义上是指用语言文字记录下来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人的思维的一切作品,狭义上是专指语言艺术的美学术语。20世纪以来,中国人在口语和思维上逐步接受了西方的狭义定义,但只要和“教育”相关联,历史的基因就会发酵,因为中国历史上“文”“学”基本处于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循环之中。“文”是文章,“学”是学术,“文”强调文采和艺术,“学”强调载道,涵盖经、史、玄、术等。文以载道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陈平原教授虽然取广义之“文学”,定义为“一种知识,兼及经验、修养、技能和情怀”,但在具体的“说”之中,却又因需而取,时而狭义,时而广义。

比如,在体例上,前“四说”,基本取狭义之“文学”,后“二说”则又取广义之“文学”,直接用“语文”替而代之。在《校园里的诗性》中,陈平原教授呼吁“诗歌需要大学、大学需要诗歌的滋养”以及“热爱诗歌,并不一定‘圣洁’,更多的是代表着青春,代表着精神,代表着梦想”,就是取狭义之“文学”;而在《文学史的故事》中,批评“‘文学史’教材俨然学问,丫鬟变成了小姐,真是有点伺候不起了”,则是取广义之“文学”。中国语文教育的症结,恰恰就在于此。广义“文学”与狭义“文学”交织,让“语文”教育不堪重负,教学也就自然选择了最易行的“生理解剖”文本以填充学生的“仓储”。

陈平原教授认为“准确、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文字,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的大学生都很重要。而这种能力的习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政治课或通识课所能取代的”,并以W美为例进行了论证。然而,这也正是中国语文教育与欧美语文教育的区别所在,欧美语文教育专注于培养学生“准确、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文字”,从语言表达(包括口头和书面)、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三个方面入手,而中国语文教育则过多地承担了政治课或通识课的功能,反而弱化了本质功能。欧美高校“阅读与写作”是必修课,但“文学”就未必了;在中国,语文教育与文学教育几乎等同,作为必修课达不成共识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篇4

一、探求专业化的教师研修

“研修”与“培训”的不同之处在于:培训通常是以教、授为主,要求受训对象在单位时间内掌握需要培训的任务目标,开展的形式多以自上而下“听讲”为主,交流基本是单向的。而研修则是在单位时间里对所确立的主题内容进行深入学习、深入研究、交换不同意见及想法,交流是双向互动,既有自上而下,又有自下而上,还有上下互动,它的形式是“流动”和多样的。科学和专业的研修应由以下“四性”构成:

1.研修的专业性

研修必须有一定的专业做支撑,这个专业的支撑不是单方面的所谓的专业课程,而是由专业的团队、专业的课程、专业的教学设计、专业的管理、专业的标准等构成。在此基础上,从研修方案、研修课程的设计,到研修过程的组织、实施都是在专业化的过程中进行的,既有科学的依据,又有专业的标准,每一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紧密结合。在研修方案设计阶段,整体考虑研修方案的专业性构成是十分必要的。在确立了研修主题后,围绕研修主题组建专家团队,设计研修课程。研修课程的设计是整个研修过程中的主要“发光点”,但要形成整体课程,教学设计必须跟上,也就是说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是相辅相成,课程就像棋子散在棋盘上,教学设计就像棋盘上的线将棋子有序化,有了精彩的课程做引子,教学设计将点穿成面,形成美妙的棋谱,研修开展才能不散、渐进、有序、有效。加上专业的管理和评价,使整个研修在专业的框架下进行和展开。

2.研修的需求性

研修的开展必须要有针对性,针对性的产生源自于对研修对象的了解,了解学员参加研修的需求、现状、分析他们的所想、所求,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参加国培的学员都是从全国各地选的优秀教师,每个人都有很强的专业优势,甚至在学科领域有一定的影响,针对如此高端的研修,课程设计和教学组织的针对性十分重要,学员心理对研修的接受程度及参与研修的态度,是研修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方面。首先,我们从设计研修前的学情调研问卷这一环节入手。通过调研了解需求和学员现状,以便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课程、内容和研修活动。通过对全体学员的问卷调查,将问题进行整理、归类、分析、聚焦。归类———将不同问题分到各个教学主题里;分析———发给各个教学专家解读问题实质,为备课提供原始依据,在专家教学时有针对性地解答与讲解;聚焦———将学员的共性问题提炼出来,作为本次研修的主要研讨问题,并设计到教学活动中解决。专家在备课和教学活动设计中直面学员的问题,使研修和教学更贴近学员,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其次,要求学员上交一份日常的教学设计或者常态教学课堂录像。专家通过分析学员日常的教学设计,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学员的实际教学情况,分析学员存在的教学问题,将学员提前“卷入”到研修中,待研修正式开始时,学员已经非常熟悉研修任务,很快就能进入研修状态。

3.研修的设计性

一项有效的研修活动的开展是要有预设的,在分析需求的基础上,设计研修主题、研修形式、研修活动、研修过程的组织与管理、研修的评价与考核等,因为,没有周密的设计,研修就像一盘散沙,或者“拼盘”,而且每个教学活动中细节的设计,都是贯穿整体研修方案的关键环节。在研修活动开展过程中,原有的预设可能有偏离,在研修过程中及时调整和完善也是非常必要的。

(1)研修主题设计,是研修全过程的“灵魂”所在,围绕一个什么主题开展研修是必须明确和清晰的。主题设计可以是单一主题,也可以是多个主题,可视研修需求情况而定。但是在较短时间内的研修活动不易主题过多。“国培计划”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北大研修班着眼于“教师专业发展”去设计课程,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不拘泥于某些具体的教法展示,围绕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力求面对教师碰到的那些最实际最困难的问题,包括课改后的新问题,进行研讨交流转变观念,沟通思想,引领教学解决困惑,斧正认识,通过认识的提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

(2)研修形式设计,是贯彻研修主题的载体,有活力的研修形式可使研修收效事半功倍。北大国培研修的形式定位在打破以往满堂灌式的“专家讲授”培训模式,设计为“专家引领性讲授和实践性课堂相结合”的研修模式,研修的过程:实践课堂———认识提升———再实践课堂———再认识。实践课堂:对学员在报到时带来的教学设计或课堂实录,由专家首先进行初次评价和教学指导;到北京的中学(北大附中、人大附中、101中学、八一中学)课堂听课,观摩教学,对比教学,与实地考察学校的教师座谈交流,由跟队教学专家和学员共同评课。认识提升:专家就语文教学中的主要教学问题进行引领教学;专家就收集上来的学员对新课程改革以来学员困惑的问题进行解答。再实践课堂:经专家引领和观摩教学后,学员自身实践教学。以“工作坊”形式进行。学员分出不同角色:教师、学生、评课专家,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小组之间互评;专家点评小组的教学,并进行引领教学与教学指导。再认识:每位学员做三次研修反思日志;学员分小组反思再实践课堂的教学设计,重新修改并完善;小组派代表陈述修改的教学设计,提出你们的思考与质疑;专家点评小组教学设计方案,并与学员互动、交流。

(3)研修活动设计,是整体研修细节和关键所在。在研修主题和研修形式确定后,如何在每一项教学活动中体现和落实?为此,研修活动的细节设计关系到研修设计的效果与成败。我们在研修活动设计时,重点强调学员在整个培训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并且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对每一个活动设计形成“活页”,将活动设计的意图、目标、要求、建议清楚和简捷地列在活页上,发给每一位学员。这次北大研修班在实践课堂中设计了以小组为单位的“工作坊”教学活动,这项教学活动深受学员欢迎,因为,在“工作坊”中重要的是使每一位学员参与其中,展现每个人的所长。学员间的相互切磋、讨论、补充、完善、相互启发等获得的收获,数倍于研修课程内容。

(4)研修评价与考核,是研修的目标和方向,也是对研修设计者的检验。通过对研修评价的科学设计可以客观地看出研修的成效。设计对学员的评价与考核,使参研的学员在自觉与不自觉中跟着研修设计走,“虚已以游进”最后自然形成研修的结果。本期研修评价是要求学员在每个教学模块结束时进行一次命题研修反思,共三次。在研修结束时,每小组将研修过程中形成的教学设计做修改,并说明小组修改的意见和依据,也可以保留原有设计,但陈述理由,更可以质疑。

4.研修的生成性

差异即是资源,重视研修过程中学员贡献的各种生成性的资源,尤其国培学员都是国家选自各个省的优秀学员,他们的专业水平及教学经验都是非常可贵和鲜活的教学资源,如何将这些资源充分地发挥其作用?如何将学员在研修过程中生成的新的资源加以利用和传播,这是非常值得重视和研究的!北京大学在开展的这期研修结束后,将学员经过研修几经修改的教学设计形成专集,并由专家进行点评后正式出版,作为今后教学研修和广大中小学教师专业学习、提高的宝贵资料。另外,为方便学员可持续地开展长期的教学交流,为语文教学提供一个可以长期发展的平台,我们将在新学年开通“北京大学语文教学网”,把研修延伸到更广泛、更深入的专业层面。

二、营造良好的研修文化

如果说科学和专业是研修的首要条件,营造良好的研修文化氛围则是做好研修的必要保障,没有文化内涵的研修,使研修流于形式而止于其表,不会留下深刻印象和影响力。研修文化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

1.培育特色的研修主题文化

高端的教师研修,通常是要在一定的主题背景下进行的,研修的主题更体现了组织者的设计思路与理念,有了主题的研修,如同有了研修的“灵魂”。北京大学承担的“国培计划”高中语文学科骨干教师研修项目,重点考虑了北大自身的特色,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将北大的办学理念和传统的文化渗透在研修中。首先,在专家团队的构成上,即展现学术的权威性,邀请北大著名的语文教育及相关学科专家,展现北大的“特质”教学,又有其它院校特别是师范大学的语文教育专家,还有参与研修的学员中有经验有水平的老师,多方资源结合,优势互补,精心的组织、精心的设计、精心的策划,形成一盘研修“盛宴”。其次,在教学设计上始终不离北大的办学理念:“自由、民主、求真、务实”,继承先生“兼容并蓄”地办学思想,广纳众家之长,我们将本期国培研修定位既是学习的课堂,也是交流的平台,课堂教学大师引领,把握学术和专业的基准,课堂氛围营造开放的、畅所欲言的研修环境。再则,注重创新,体现北大人的探索求实的学风。语文教学内容宽泛,人文性强,比较难于定性评价,这也是语文学科长期以来经验性的东西多,争议多的原因。从现代教学的角度看,语文学科的评价需要增加一些定性的分析,引进一些科学性思维和方法。我们这期研修班有意采纳新的教学评价方法———“基于常态课的真实性评估与课堂教学能力的发展”,从认知主义理论、社会学习理念、建构主义理论等不同的角度,对先行组织者的策略与方法、教师隐性教学行为改变、课堂讲授法等方面进行了引领与指导,并和学员进行了充分的对话。

2.创设民主平等的研修文化氛围

每一位参加国培研修的学员,尤其分到北大研修班的学员都带着很高的希望和憧憬,也带着许多问题和困惑。如何引导他们走向认识的正确轨道?如何把现实的问题给予合理的解决?这是研修的难点,也是重点。首席专家温儒敏教授提出:面对问题,不回避问题,摆出问题、正视问题就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态度,要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研修文化,而不是发牢骚,要多提些建设性意见,少些指责与对立。专家和学员,学员和学员之间要在平等的基础上讨论问题。从而使学员能够本着正确的、积极的研修态度参加研修。在研修过程讨论问题时学员更多的是积极发言,献计献策,平等交流,集思广益,提建设性意见,大家普遍感到研修的收获扎实而丰富。“工作坊”教学活动设计,充分体现北大开放课堂的学术氛围,为学员们提供了充分参与互动,自主交流的平台。鼓励研究性学习、小组间协作,广泛交流、探讨不同意见,允许保留各自认识和提出质疑,大大提高了整个研修活动的收效。对此,学员说:“‘工作坊’的合作学习,这其实是新课改教学法的一个亲历亲为的体验。思维的碰撞、经验的整合,让我们真实体验了‘合作探究’的具体效果,最后形成了小组乃至全班集体智慧的呈现,再有专家的经验及技术的点评,我个人认为是获得了比预期还要好的收获,这种学习和呈现方式也是值得我们借鉴和推广的。”还有的说“,‘工作坊’的活动形式很好,由小组内学员研讨碰撞,再汇聚集体智慧呈现,既有小组互评,还有专家指导,在多道工序打磨修正的过程中,我们获益多多。学员间的相互切磋砥砺,不同意见争执、学会质疑都是科学研究的态度,为我们今后专业发展树立了正确的观念,给我以多方滋养。”

3.挖掘资源,体现“道法自然”的研修文化

北大是一个开放的大课堂,“北大通选课堂”是北大几十年来的特色课程,均为各个院系推选出来的优秀课程和特色课程。我们在发给学员教学资料的同时,将“通选课”的安排表也提供给学员。多数学员吃过晚饭后,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行到不同的教室去听“通选课”,直到研修班结束,学员们的兴致未减,不舍离去是因还有许多想听的课没有听到。这样的一种校园文化融入到研修班中,“营造”了一种很好的辅助研修环境,使研修文化更加多彩、丰富。北京大学“国培计划”高中语文学科骨干教师研修项目,在学习环境设计上选择北大东门外,学员住在西门里,每天穿行在北大校园里,途经学校图书馆、未名湖、伯雅塔,北大的“一塔湖图”对学员产生了很深的印象,从中体味研修文化的内涵。

篇5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1-0141-01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我国现阶段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至关重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个人的理想信仰、价值追求,更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高校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势在必行。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高校校园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文化内涵建设上却不尽人意。一是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不高,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明确,没有明确的价值追求;二是时代的影响,在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接触到的信息是良莠不齐的,学生们容易被误导,甚至被不良思想污染;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现代高校的功能性和应用性不断增强,但是人文性缺失,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文质彬彬”的品质和“温柔敦厚”的人格魅力在现代教育中是缺失的。即使在文科类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仍在低水平的状态下徘徊。

二、如何将高校文化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

高校文化是高等学校人文内涵的集中体现,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起到正能量的作用,要充分地发挥高校文化的作用,就要从具体实际的工作入手。

(一)让文化进课堂。文化进入课堂是高校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必然选择。文化的介入可以增强高校的内涵建设,更可以全方位促进学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目前大多数高校文化进入课堂的方式都是开设相关的课程,比如大学语文,或者中国传统文化的选修课程。但这些远远不够,需进一步增设选修课程。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有意识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教育,把文化的内涵做到实处。

(二)教师要身正垂范,身体力行。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教师要充分重视自已的一言一行,在此基础上要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教师的文化修养不但体现教育工作者本身的职业素养,同时也是人格魅力的体现,学生在教师崇高人格魅力的影响下会自然而然地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三)校园文化思想教育价值的培养方式。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价值作用大,但是培养过程却不是一蹴而就的,方式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

1.比如在开班会、班委会的时候,把自己最近学习到的东西和同学分享探讨,如果有系统的想法,也可以抽时间做一个专题。同时,网络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教师也可以在网络上,用微博、QQ等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这是一种现代化信息时代的表达方式,其优点是快捷、有效。

2.在早自习,或者平时和学生谈话的时候,用一些传统经典激励或警醒学生。例如前段时间,温总理在和泰国华人华侨见面时引用了《离骚》中的两句话,一句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另一句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意思是,为了追求真理,即使死九次也不后悔,为了自己的清白,即使死也要死得诚实和正直。把这些信息传递给学生,一方面结合时政,引导同学们关心政治,另一方面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激励他们为理想而奋斗。

3.鼓励同学们了解和学习国学经典,把传统文化教育和日常管理结合起来。举个例子,我们班级规定早自习缺勤的同学就罚抄写《弟子规》。《弟子规》1080字,一个小时内就能抄完,过罚相当。一方面能练字,在不过多占用学习时间的前提下,学生在抄写时或多或少能有所收获;另一方面作为惩罚措施,增加不上早自习的成本。《弟子规》以《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有同学早自习经常缺勤,还找各种借口。我罚他抄写《弟子规》,我问他学到了什么,他说都更新在微博上,上面写道:“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意思是:不是有心故意做错的 ,称为过错;若是明知故犯的,便是罪恶。知错改过,错误就会消失;如果掩饰过错,就是错上加错。后来那位同学到目前为止都没有缺过早自习,但是也有学生抄后仍然我行我素的。每个人的认识不同,我们不能迷信传统教育,它并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良方,但是它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把传统文化教育运用于思政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同时它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重要的意义。

篇6

关健词:翻译专业 汉语读写能力 路径

翻译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毕业生应熟练掌握相关工作语言,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宽广的知识面、较高的跨文化交际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中外社会文化,熟悉翻译基础理论,较好地掌握口笔译专业技能,熟练运用翻译工具,了解翻译及相关行业的运作流程,并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工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1]翻译专业学生除了掌握翻译知识,还应该注重双语能力的提升,即外语听说读写的能力与汉语阅读与写作的能力。人本主义教育和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A.H.Maslou 1908~1970)将人的需要进行归纳,即: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后来他又将“认知”和“审美”两种需要放置在尊重与自我实现需要之间,构成了动机理论的基本层次结构。自我实现作为最高层次的动机,其特征包括能“欣赏生活,有持续的新鲜感;有经常性的‘高峰’体验;关心社会,关心他人;……有创造性”[2]等等。要实现“认知”与“审美”便离不开阅读,汉语阅读与写作是构建审美能力的重要桥梁。

一.因材施教进行课程设置

提升翻译专业学生汉语阅读与写作能力,需要立足于中西文学文化比较,培养学生对文学文化语言翻译的专业敏感度。课程专题应纵横交错,多方观照。横向呈线性教学,可以从基础的阅读写作理论“连环”推进教学,比如如何积累材料、如何结构文章、如何加强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然后以“体裁”分环解析,涉及到诗歌、戏剧、小说、散文等阅读与创作。纵向上注重选取中国古代、现当代及外国文学经典文本相互佐证、比较,同时力求文本选取的爱国、人本、修身、养性等层面的意识渗透,将每一个专题落到实处深入与鉴赏,提升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与文学审美水平。

二.打造开放式课堂

以实际的应用技能培养为中心,提升汉语阅读与写作能力还应包括:锻炼学生的实际口头表达能力及演讲技能、实用公文写作、学术论文写作等等。由于以上专题贴近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方面,很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打破了单一的知识讲解模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发现并总结问题。在每次技能专题讲授之前,围绕专题设置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课前思考并搜集生活中的反面案例,然后以此为文本进行课堂讨论与分析,之后再穿插理论教学以及写作训练,有效形成了以教师为设计主体、学生充分参与的“开放式”与“闭合式”相结合的课堂模式。恰如罗杰斯所说:“成功地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开放式的课堂更容易发挥学生主体认知的欲望,更大程度引导学生的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三.个人化兴趣教学

法国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78)

曾言:“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3]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会学到爱学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同时也是激发学习的最有效动力。本着“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方针,开课之前进行课程调研,了解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课程的兴趣点及期望,并适时科学调整、增删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的最大内在驱动力,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在每堂课的开头或结束设置“诗文共赏”环节,请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谈自己的阅读体验及收获,由教师进行点评与指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最终实现从“教师是学生各种思维的代替者”到“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宰者”的角色转换。

四.注重学生批判精神养成

大学教学的重心在于“帮助学生建立对专业相当的认知度和能够通过教学引导最终培养起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走向社会时能应对变化,自我学习、自我完善,成为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合格人才。”[4]从阅读层面而言,重点推介具有理性批判精神的作家作品,感知作家人格魅力与特色。在阅读过程中着重对中外经典名著名篇的推介与解读。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大旗――鲁迅为例,利用相关影视资料、其他作家作品点评、鲁迅传记还原其历史环境的独特性,然后结合杂文作品进行赏析。从写作层面而言,可以结合电影文学专题,选取经典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进行集体观摩与讨论,鼓励学生从文学与电影的关系从深层去关注电影背后的社会、文化意义,激发学生知人论世、独立的思考能力以及自身民族自豪感的培育。

五.提升教师人文素养

首先,“教师的思想才是学生的真正课本”。[5]构建品牌从教师自身开始。教师是教研的探索者与实践者,也是学生的领路人与反思者,更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这就要求教师有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无涯的终生学习理念以及审慎的教学反思意识。因此,教师自身要通过多种拓展途径自我丰富与提升,比如积极参与学科内外相关的学术研讨会,参与发言与交流;及时了解掌握学科内外的最新发展情况与成果,横比纳新,吸取教学、科研之精华;及时总结教学后记,思课程设置、课堂讲解、学生接受等情况,整合课堂教学效果、教学中出现的诸问题,得良性职业发展。其次,教师要勇于创新探索新型教学模式。著名特级教师薄俊生曾说过,“教育教学的每一天都应该是新的,教学需要创新,创新能给课堂注入活力。”思维导图是英国托尼・巴赞(Tony Buzan)首创的一种具有发散思维的图形技术。利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将同一文学主题下不同的文学作家作品、不同的体裁清晰直观的表现,还可以在写作训练中利用关键词对学生进行头脑风暴的训练。将思维导图引入阅读与写作训练,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还启发学生“融会贯通”运用到其他知识的学习之中。

六.落实多样化创作实践

实践是检验理论能力掌握的重要环节。首先,在阅读与写作教学中要竭力避免两个危险的误区。其一,明确《汉语阅读与写作》和《大学语文》不同的教学重点。前者汉语、阅读、写作三位一体,后者则凸显了“语文”这一概念。其二,合理进行课程设置,处理好阅读与写作二者的关系及比例,切忌出现“轻写作,重阅读”、“重语言知识输入,轻语言技能输出”、“阅读与写作脱节”等现象。有鉴于此,在《汉语阅读与写作》课程设置时要着重将阅读鉴赏的思维演练延伸至实践写作层面。比如,在阅读鉴赏之后采取多样化的练笔方式热身训练。以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专题为例,进行由关键词语到句段的扩写;在文章结构专题进行片段写作或开头与结尾的仿写、续写、改写、补写等不同的创作实践;在想象力拓展专题给定一组关键词,让学生自己虚构人物、设置情节,创作成篇。此外还要注意着眼提升学生的自我反思,在诗歌阅读环节之后以“生命”为主题进行三行诗创作及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同时利用信息多媒体技术,将学生创作的诗歌修改、配图后制作幻灯片诗集,激发学生创作激情。

七.构建读写网络平台

在信息科学技术发达的环境下,网络平台是教学课堂的延伸与拓展。首先,依托综合平台设立专门的兴趣小组、开通专门的读写博客。比如在百度空间设立专门的课程网页,定期上传阅读推荐书目、文学评论、优秀的学生作品等;还可以根据学生特点设立“豆瓣”阅读写作兴趣小组,及时跟进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情况等。其次,当前学生阅读媒介中电子书、无纸书的选择比重呈上升趋势。因此在空间上传多学科、多国别的经典电子书资料;设立课程微博,每日积累文学名著片段及评论,从侧面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扩充学生的阅读及写作数量。

八.打造经典汇报项目

让不同年级的学生自然而然涵泳心灵、提升审美,以达“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妙悟。因此,很有必要利用品牌意识打造经典读写演练项目。结合不同的专题,课程中期小组汇报开展丰富多样的项目。在诗歌专题每年开展不同主题的三行诗创作比赛;结合戏剧专题开展戏剧比赛,可以选择不同的中外经典戏剧,也可以改编、创作新的戏剧进行展示;结合演讲专题进行五四青年演讲比赛;根据实用公文专题开展简历设计制作模拟比赛。此外还结合学生习作进行主题互评比赛,给予学生一定的评改细则,然后分组进行评比,最终当堂评出优秀作品。让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在进行经典项目打造过程中应该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交叉进行不同的主题,并将每次评比出的优秀作品装订成册或制作视频,用于特有的教学资源。

综上,提升翻译专业学生汉语读写能力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不同专业因地制宜设置课堂教学;注重贴合实际生活的技能训练,摆脱单一的教学模式;借助教师、学生双环合力构建有效课堂,实现从“学会”――“会用”――“爱学”的螺旋式上升趋势。多角度、多方式提升了学生的认知、审美水平,进而实现提升学生汉语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有效性探索。

参考文献

[1]仲伟合.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J].中国翻译,2011(3).

[2]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222.

[3]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223.

[4]操慧.浅论高校教学创新之问题意识与话题设计[C]//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大学人文教育(第一辑).成都:四川出版集团 四川辞书出版社,2008(4).4.

篇7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公共基础课;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近10年来,许多高职院校根据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高等职业教育要以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实践校企结合、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等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培养,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促进学生就业,办学质量显著提高,以其鲜明的职业性、技术性和市场紧密结合等特征,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但随着招生就业压力加大,以及用人单位对学生实用性技能的需求,以及主观上对“以就业为导向”等办学理念的认识偏差,不少高职院校片面强调学生职业技能培养,错误认为公共基础课教学对技术性较强的高职人才培养没有实质性作用,也没有必要占用太多课时,致使公共基础课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日益被边缘化,公共基础课的作用无法得以发挥,必须引起广大高职院校管理者和相关教师的重视和思考。

一、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现状

(一)定位不准,没有找到与专业课对接的契合点

近年来高职院校为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促进专业对接产业,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实用型、应用型人才。与此同时,部分高职院校在教育改革中过于强调岗位操作能力培养,忽视职业综合能力培养;过于强调岗位适应性,忽视了职业拓展与提升能力;过于强调职业定向性,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没有将公共基础课建设融入到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中,或者存在着“雷声大雨点小”没有实质性进展的虚假公共基础课改革,更有甚者,部分院校将公共基础课改革简单地理解为“整合、压缩、删减”,无视公共基础课在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综合素质的作用,导致公共基础课日渐被边缘化。因此,高职院校在提升办学质量改革的过程中应将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专业实践课的改革统筹考虑,找到两者的契合点,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特点的公共基础课程新模式。

(二)课程体系改革滞后,学科性太强,职业性不足

尽管近年来高职课程体系改革不断深入,但公共基础课程体系改革却严重滞后,对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变化后的课程改革与整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教学内容与能力转化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还很少。多数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基本是照搬过去的本专科教材,按照学科的逻辑顺序来确定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只是基于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必须、够用”的原则,作了些简单的压缩与删减,与职业教育的实用性、针对性衔接不够。即使部分院校开展了综合能力培养的模块化整合改革,但依然无法摆脱学科课程体系束缚,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科的完整性,且同一教学内容覆盖所有专业,缺乏对学生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这种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教育产品”其职业生命周期具有短暂性,在快速变迁的职业环境中缺乏职业再生的后续发展能力。

(三)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不佳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还大都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陈旧,不少教师认为要保证教学计划的完成以及内容呈现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传统的讲授法最为可靠与实用。因而在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习惯用讲授法,习惯粉笔加黑板或者多媒体。习惯教师讲、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忽略了学生的感受与收获,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缺乏学生的积极探究和实际操作,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做”没有很好地融为一体,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学生综合能力难以提升。

(四)考核评价方式简单化

目前,考试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公共基础课程的考核与评价仍以知识积累和考试为主要方式,同时又偏重于原理化的记忆性知识。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过分注重考试卷面的分数,缺乏对教学效果多元化的评价和进程性评价。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导致学生在考前死记硬背知识点,而不去深入理解、消化、领会所学知识,并且使学生更多关注知识考核分数,而忽略对自身能力发展关注,背离了以能力本位的教学目标。

二、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公共基础课改革原则

(一)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原则。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职业能力技能的形成打好基础。

(二)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原则。为学生接受继续教育、转换职业、创业立业、适应科技发展做好必要铺垫。

(三)提高学生健康身心和综合素质原则。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健康身心的养成。

(四)“必需、够用”原则。“必需”是指公共基础课理论的讲授要满足专业课程、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需要。“够用”是指公共基础课不再追求自身系统性和逻辑严密性,掌握的理论知识线条要粗,知识面要宽泛,强化对学生技能和能力的培养训练,突出就业导向,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的改革探索

(一)找准公共基础课的科学定位

尽管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备受冷遇是个不争的事实,但公共基础课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形成职业技能打好基础,还可以为学生接受继续教育、转换职业、适应科技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健康身心的养成。为此,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中高职公共基础课要主动作为,有所作为,主动对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紧紧围绕新时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科学定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才能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高职院校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公共基础课课程体系

公共基础课教学要紧紧围绕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根据各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打破学科体系重组课程结构,精选教学内容,构建服务并融人专业技术教育,体现就业导向、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多模块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实现公共基础课程提高学生职业综合素质、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效能。如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构建的“通识、专业、拓展”公共课模块体系:一是以文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为主的必修课程模块――通识模块。旨在通过思想政治理论、大学语文、英语、高等数学、体育、医药职业道德、医学伦理学、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加强学生思想素养、道德素养、心理素养、文化素养、行为素养的培养,使学生逐步形成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特征的人文素养、职业操守和终身发展的能力。(2)二是根据医药、食品、健康管理三个不同的学科群的各个专业开发的必修课程――专业模块。通过医药数理统计、药学英语、商务英语、护理英语、康复体育健身、医药应用文、公文与执法文书写作等课程将将公共基础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职业基本能力的整合,体现职业教育的“岗位针对性”特点。三是大力开发校本教材,加强公共选修课平台建设――素质拓展模块。主要是在专业人才培养中职业教育“专”的特点基础上针对学生个性发展需求,鼓励公共基础课教师跨界学习,结合区域行业企业对毕业生综合综合素质的需求,与专业课程体系相互渗透设计和开发的人文与科学素选修课,开发校本教材。如:现代社交礼仪、科学辩证法、老年人心理学、书法、文学美学、养生文化…等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创新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手段

与普通高等学校相比,高等职业教育所面对的生源具有多元性,有高考入学的三年制学生、也有初中入学的五年制高职学生、还有单独招生的中职学生等等,他们的知识基础层次差异较大,普遍存在轻基础重专业的倾向,对公共基础课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和学科化的教学内容有着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因此,创新公共基础课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效率,推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职院校推进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一是要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确立学生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大力推广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学习,因材施教,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评判者,教学中要根据课程的特点,积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

二是要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技术作用。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能有效地弥补传统传统的“灌输式”、“讲稿+粉笔+黑板”教学方法的不足,通过音响、色彩、动态画等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为突破难点创造出良好的氛围;合理地使用微信、微博等现代流媒体,大力推广网络课堂、微课教学、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是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公共基础课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要借鉴专业课改中使用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应用性能力培养,提升学生就业所需要的岗位技能,如高等数学可着重训练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语言类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应用写作能力;思想政治课程可通过参观、考察、调研、第二课堂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社区义工活动、社会实践等培养学生对社会、国家行业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