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专业优势范文
时间:2023-12-25 17:43: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网络专业优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网络专业;高职院校;实验;教学
1 引言
实验教学在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实验教学进行得好不仅可以巩固相关课程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学有所用。实验教学的开展就需要有专门的网络实验室,而人们对高职院校网络实验室讨论最多的是经费投入的不够、实验设备的不足。诚然,经费和设备直接关系着实验条件的好坏。但如果有了良好的硬件条件是否实验教学就一定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个人认为,实验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硬件条件只是一方面,开设实验、实验过程、综合实验、评价体系这几个方面同样不可或缺。
2 以能力为导向设计实验
网络实验的设计要以网络专业学生的最终能力为目标,针对各项能力来设计实验,这样能让学生清楚知道不是为了做实验而做实验,而是为了自己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应具备的能力而做实验。每项能力均有相关的实验与之应对,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及相关实验如下:
(1)网络组建方面:网络综合布线能力、局域网络组建能力等。这类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网络组建实施的能力,即对网络的规模、设备、应用等进行设计,完成网络的组建。这方面的实验有:双绞线缆接头制作实验、简单局域网组建、交换机级连和配置实验、二层交换机的管理IP地址设置实验、三层交换机的带宽控制实验、交换机软件版本升级实验、交换机访问控制列表实验。
(2)网络管理方面:网络设备管理、网络故障、性能管理、网络认证、计费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能力。这类实验主要培养提高学生的网络管理能力,以应付在工作中会出现的问题。这方面的实验有:交换机的控制口/远程登录方式和Web方式的管理实验、MAC地址的绑定实验、VLAN配置实验、三层交换机的VLAN互通实验、三层交换机接口配置实验、配置基于802.1x的AAA服务实验、配置安全的ACL实验、路由器单臂路由实验、配置动态路由Ospf实验、配置VRRP实验、网络的流量实验、带宽监控维护的实验等。
(3)网络安全监控方面:网络安全监控方面培养学生的网络攻击能力和防护能力,能够应付一定的网络攻击,并且能对安全设备进行配置。这类实验主要是:防火墙的配置实验、网络监听实验、操作系统安全实验、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实验等。
3 重视对实验过程的把握
实验室相比教室而言氛围宽松很多,如果对实验过程不加以重视可能实验课会变成自由活动课。因此,必须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防止这类情况的发生。比如,实验课时间不得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教师应随时随机抽查各实验小组的进行情况;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阶段检查——每隔一段时间随机抽取部分同学检查之前进行过的某个实验,让学生扎扎实实掌握每一个实验。通过对学生实验的监督检查,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实验存在的问题,促使学生改进。
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特别是对应相关职业的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最关键的是实验教学主要培养学生面对具体问题独立分析、解决的能力。因此在实验中,要加强对学生排除故障能力的培养。在实验中故意设置故障,让实验小组自行进行解决,老师在旁只提示,不给具体原因。既提高了学生排错的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转贴于 4 综合实验的作用非常关键
实验类型一般有:演示实验、验证实验、操作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研究实验,其中演示、验证、操作实验为基础性实验,完成较低层次的目标;综合实验、设计实验为高级实验,完成高层次的总目标。前述的单项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和操作性的实验,学生只是起到机械的验证工作,其中并未加入自己创新的内容。所以当前述的单项实验都完成后,就要进入综合实验阶段。
在综合实验中教师只给出大的方向性的要求,不对具体的问题作出规定。比如,建设某公司局域网综合实验,在这个实验中让学生自行设计网络拓扑,自行设计VLAN划分,自行规划IP,然后利用实验室现有的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设备组建起来。因为利用现有设备学生规划出来的网络是各不相同的,学生自主发挥的余地很大。学生不仅仅只是完成纯物理的网络组建工作,后续的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的配置、IP地址规划、VLAN划分等工作也包含在内。
另外,在综合实验中最容易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排除故障的能力,往往在单项实验中学生按部就班的进行实验,出现问题的机率小一些,到了综合实验后要考虑的问题多了起来,出现故障的机率明显增加了很多,并且往往出现了故障后将导致后续的实验无法进行,所以在综合实验中看到学生忙上忙下,群策群力的情景相当常见。这样充分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无疑也增强了学生们的团队意识。
5 对学生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
对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是整个实验教学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检验实验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重要手段。对网络实验效果的评价形式主要是进行单项与综合实验的评价。如前所述,对学生所做的单项实验进行考核,主要是以实验的完成情况与出现故障是否正确解决来进行评判。这部分的考核当整体评价的40%。占很大比重的是进行综合实验的评价,通过前述的综合实验的实施情况来考察实验效果,除了让学生进行常规配置之外,还应该在环境中设置一定数量、不同形式的故障。让学生根据相关实验所掌握的知识、技能,通过对故障现象的分析、测试,最终排除故障。这部分的评价主要以通过对学生常规配置实验与排除故障实验所用时间两方面来进行,即可实现对学生相关实验的实验效果的评价。
6 结束语
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但在实际教学的工作中也并不是没有任何困难,比如,第一,实验设备的缺乏,建设一个中等规模的网络实验室,少则几十万元,多则几百万,并且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很快,产品种类繁多,更新换代频率高,几年以后就要面临实验设备落后,必须追加投资的情况;还有,某些网络实验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比如最简单的网络操作系统安装的实验,一个网络操作系统的完整安装加上常用的服务设置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
,而这显然和一节大课只有90分钟相冲突,往往是学生还没做完,下课的时间就已经到了,而这当中大量的时间是浪费在等待机器的安装过程中,学生能做的和能学的东西并不多;最后,就是某些网络环境的不可模拟性。例如广域网互联显然是在实验室中很难真正模拟的;网络布线的实验也是在实验室中无法全部完成的。
参考文献
[1] 王敏琴. 浅析计算机网络实验课改革[J]. 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5(4):108-109
[2] 徐建东,王海燕.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教学设计[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6(1):107-110
[3] 方园.网络专业实验方法探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2):91-95
篇2
关键词:校企合作;计算机网络实训教学;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
一直以来,职业学校对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改革作出了各种努力,其目标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全面能力,如何使计算机网络专业更迫近社会需求,最终能实现学生的零距离上岗。要实现这一目标,校企合作是最好的途径。
一、校企合作,促进了计算机网络实训教学的改革
1、计算机网络实训教学缺点
一是由于实训项目基本是通过教材的安排来制定的,而教材由于受其系统性影响,每个实训项目往往只会根据单一知识点安排;而教材又是因技术类别的不同而编写的,因此,实训项目由于知识的单一性而造成了技术的离散,这极不利于学生对技术的掌握。
二是实训项目由于只为知识的掌握而设成,且教材的编写大多都落后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因此,实训内容往往与现场技术有脱节,或已大大落后于当前的技术应用,因此大大降低了学生所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效性。
三是过去的实训,由于多是随堂进行,单独为某一个知识点进行,因此往往只注重实训的结果,不注重实训的过程,从而忽视了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2、校企合作改造技能实训课程
现在,我们在计算机网络实训中,全而推行了项目教学法,其中,具体的项目是通过校企合作来制定的。学校与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联合办学,共同制定出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资源共享,共同承担责任,分享利益。我们引进企业技术规范,合作改造技能实训课程。
1)与联想合作开设台式机组装维修技术课程
从联想的维修中心的阳光服务职业规范,到台式机维修流程、故障排除技术,都被引进我们的专业组装维修课程,在教师系统授课的基础上,由联想公司的维修工程师,结合自己的丰富维修实际案例,分析演示各类故障的诊断与排除。企业与教师合作授课,实效突出。
2)与神舟数码合作改造网络专业核心课程
经过努力,我校网络专业获得与神舟数码合作的机会。我们与企业交流达成共识,校企合作重点研究神舟数码网络产品的技能应用课程。
二、校企合作,促进了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1、促进学生计算机网络技能水平的提高
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能的掌握,必需经过学生的反复操作,不断训练习才行。但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实习室,不可能和企业网络中心等同,学生在学校的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实习室实习,总有“实习机会少”、“实习场地局限”等问题。同时,学校往往也找不到对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的准确定位,不能在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上下更大的功夫。面向行业的校企合作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校企合作.能使我们明确行业的岗位能力体系,能让我们找到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方向,从而避免了人才培养上的盲目性。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可以让学生跟着技术人员学习,学生的动手机会就多了,并且,学生能真实地感受到计算机网络行业的氛围、行规、要求,从而促进了学生计算机网络技能水平的提高。
2、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理论的积极性
校企合作还能有效地解决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理论的积极性不高的难题。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科学,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计算机网络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工作。但计算机网络理论较抽象,纯粹的计算机网络理论教学很枯燥,学生学习理论的积极性不高,无心向学,上课经常睡觉,甚至逃学。但经过校企合作后,他们认识到理论的重要性,求知欲大大增强。校企合作的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理论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学好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为提高计算机网络技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校企合作,促进了计算机网络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1、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
学校每年都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师到对口企业生产一线顶岗实习,每年顶岗时间2个月以上。结合计算机网络专业特点,学校利用寒暑假组织教师集中到企业实践。教师到企业顶岗重点是提高专业技能操作水平,了解本专业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了解本专业对员工技能操作水平的要求,熟练掌握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积极参与企业的员工培训和产品开发,努力提高技能操作水平。
2、充分利用企业专家、技术骨干等优质资源
我校主动邀请有关企业负责人、技术专家到学校兼任一定职务,共同参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如邀请企业技术专家担任兼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建设委员会主任,参与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开发;邀请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担任学校就业指导顾问,开展就业咨询、就业讲座,向学生提前渗透先进的企业文化;邀请技术骨干担任学校计算机网络课改指导,参与学校课程开发;邀请技术骨干担任计算机网络技能教学指导,指导学校技能教学。
3、学校教师参与企业技改公关,反哺企业,促进校企合作纵深发展
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师每年利用暑假深入企业,参与企业产品研发、技术服务,教师直接参与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
当然,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这两者可以获得双赢的合作。在对学校有利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利益。学校与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联合办学,共同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学生学完相应的知识,达到相应的技能水平后,输送到企业就业。通过校企合作,既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又为企业加工生产服务,实现校企“双赢”。
总之,校企合作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市场化、社会化,提高了计算机网络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高了毕业生业率,使学生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中和实际的岗位中进行更加规范的技术操作,这种边学习,边生产的培养方式。有利于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技能的提高,促进了高职学生成长为高技能的计算机网络人才。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课堂教学; 策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01. 056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1- 0095- 02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作为工具在企业管理、生产和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与之对应的计算机网络教育却相对滞后,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进步发展的需求。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提高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效率势在必行。这就需要教师在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过程中,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之上全面让学生参与实践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计算机网络技能,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下面,笔者根据多年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实践经验,提出几点对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思考,仅供参考。
1 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强化教学专业的发展
我们知道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而信息化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以及广泛的应用。在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计算机网络教学,不仅培养了一批具有计算机网络专业素质的人才还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应用领域的拓展。因此,在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计算机网络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大部分学校在关于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建设上,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上。学校将大部分的教学资金用在购置教学设备上而忽视了对计算机教师本身专业技能的培养。这是得不偿失的,俗话说“学知不足,业精于勤”。学校应该重视对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自己,使自己掌握更加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文化知识,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国家已经开始举办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这就给我们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学校应该重视这个培训机会,鼓励教师参加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从而更好地为培养计算机网络人才服务。
2 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教学中,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沿袭传统的授课方法:板书+讲解。学生只是课堂教学的“听客”,知识点的记录者。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培养与锻炼,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不符合社会需求的。新形势下强调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这必然要求教师不能作为计算机网络教学活动的专制者,而是要转变思想,转换观念,和学生共同、平等地参与各项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进程,创新教学方法。其实计算机的许多课程,可以以演示+操作+讲解+练习+提高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计算机网络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能与教师一起共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总结计算机网络学习的规律。这样才能让教师与学生在思考中相互启发,相互完善,相互配合,在讨论中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相互提高。从而实现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自我完善。学生也在这种参与教学中体会到计算机网络知识学习的乐趣,在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笔者在教授《计算机网络概述》这节课时,就引导学生和笔者一起参与了课堂的教学。我们知道对于《计算机网络概述》这节课它包含了很多计算机概念,从而使得课堂的教学变得比较枯燥、乏味,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课堂教学伊始,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以短片的形式播放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和基本组成,营造了一个相对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接着趁同学们兴致高昂,笔者又结合短片与教学的内容提出来一系列问题让同学们思考:①让学生自己说出自己想象的计算机网络是什么?网络的世界什么?②究竟什么是计算机网络?③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有哪些?④你对计算机网络的了解有多少?
然后让同学们自己阅读教材,结合多媒体播放的短片,找出问题的答案。这样同学们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总结出了问题的答案,他们一定会对这些知识点记忆更加深刻。这种教学模式下,改变了传统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中单一、乏味的局面,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培养了更多的有用之才。
3 教师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
作为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应该积极与同行间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在交流与合作中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对我们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之间互相交换教学心得与经验,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适应教育的改革。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水平,避免“穿新鞋走旧路”的现象出现。我们知道,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了,我们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提升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教学效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产生新的教学理念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就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但是这个问题只靠教师个人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我们必须与其他的同行进行交流,这样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专业的发展。
教师间的相互听课就是一种很好的同事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查漏补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因此,学校应该定期地组织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这样才能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4 开展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培养。从本质上讲,合作学习既是一种学习形式,又是一种教学策略,是以小组间学生的相互学习为其基本形式,以团体的总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师生间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新的学习形式。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展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提高了学习效率。
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好合作小组的分配与组合。教师应该认真分析各个学生的特点,尽量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不同学习成绩,不同性别,不同能力,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编排到一起,这样不同的学生都能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组内优势互补,合作小组间达到公平竞争,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小组内,要明确各自的分工,每个成员都有任务,不搞个人主义,不搞一言堂,合作学习小组不是一个人的舞台,大家在小组内平等交流,各自发挥聪明才智,这样才能达到合作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例如,笔者在教授《计算机网络的起源与发展》这节课时,就在课堂教学中,展开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我将全班同学分成6个学习小组。让同学在课下结合网络与相关的书籍,总结出计算机网络的起源与发展,然后在下次上课时,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小组的总结情况,最后由我进行综合讲述,对表现好的小组给予表扬,对表现不好的小组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这种教学模式下,同学们之间形成了一个很好的组内互助、组间竞争的学习氛围,大家你追我赶,唯恐落后,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
下面是表现较好的学习小组总结的情况。
网络的起源与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目前遍及全世界的国际互联网,最初的来源是美国国防部的一个军事网络。当初设计它时,并没有想到要把网络拉到全世界,只是单纯地希望如果有一天核战争爆发,能有一种网络在受到毁灭性攻击之后,仍然可以通行全世界,具有迅速恢复畅通的能力。它的发展经历了以下的一些阶段:
(1)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20世纪50-60年代,特点是一个主机,多个终端。
(2)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20世纪60-70年代,特点是分散管理,多个主机互连成系统。
(3)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特点是标准化、开放化。
(4)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20世纪90年代至今,特点是高速、综合、移动。
看着同学们总结出来的结果,我感到很是欣慰,同学们总结的知识点很完备,这也说明了同学们积极地配合了我的教学工作。在这次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总结了相关的知识点。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对于计算机网络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因此,我们教学工作者应该结合时代的发展,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灵活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来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 刘辉.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4).
篇4
在我国中职院校中,现代网络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顶岗实习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是学生毕业前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在现代化教育中,中职院校需要要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其操作技能水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而我国中职计算机专业的现代教学主要有以下优势。
(1)为学生带来更好的素质教育,即推动中职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从而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供方便。
(2)带给学生更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帮助学生实时了解全球领先的IT技术,从而拓宽中职学生的知识面。
(3)帮助教师进行网络教学,从而为学生创造学以致用的平台。
(4)改变学生的实训方式,从被动型变成主动型和全面型,从而加强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培养。
二、基于现代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中职教学模式
(1)教学环境。教学理念以专业回馈实际应用为主,实行现代化课件自动生成和教学数据实时获取,并应用功能教室、网络教室、电子资料阅览系统、远程教学系统等教学模块。
(2)教学方法。依靠现代化技术和现代化理念形成计算机网络技术中职教学模块,并开展现代化项目教学,深化校企实训合作,培养中职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在实践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通过上机实训,还需进行交互式理论学习。
(3)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涵盖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数据通信技术、网络体系结构、TCP/IP协议体系结构、局域网技术、网络互联技术、网络设计、Internet应用技术、网络管理与安全、广域网技术。
(4)发展模式。现代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中职教学发展偏向于信息化技术的整合,并注重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关键,实现学生主动、老师方便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三、基于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中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目前,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中职教学存在以下问题: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与学生脱节、计算机实践教学内容及设施缺失和落后。课程设置不合理和教材与学生脱节是因为现代化中职教学与传统中职教学形成混乱,导致课程设置常常以旧代新。而计算机实践教学内容及设施缺失和落后主要是因为中职院校的师资建设存在弊端,中职院校由于经济问题和规模问题,无法引进更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与教学设施,使得学生在进行现代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学习时无法进行完整实践应用。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有以下解决对策。
(1)因材施教。中职院校需定制一批现代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材,并据此为中职学生安排课程。在旧有课程中,应设置专业课和必修课的区别,专业课便是由现代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材组成的教学课程体系,必修课是旧有课程所组成的。
(2)加强校企合作,积极申请中职资金帮扶,并与各大重点高校合作办学,实现教师资源和教学资源共享,从而解决计算机实践教学内容及设施缺失和落后的问题。
篇5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具体挑战;解决策略
高职学校和普通高等院校不甚相同,其主要培养目标是操作型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本着“以市场为导向,培养技能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目标,从而实施有效教学。
一、高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学面临的挑战
现阶段,计算机网络应用人才十分匮乏,但不少高职学校毕业的计算机毕业生却迟迟找不到心仪的工作,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即为高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关于高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学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为:(1)教学过程偏离办学理念,即教学过程未依照市场需求目标进行,过于注重学位教育,脱离了社会实际;(2)选定的教材不甚适宜,表现为所选的教材理论性、逻辑性较强,重深度、广度,却不适宜知识基础较弱的高职学生;(3)教学手段老套落后,体现为不少学校沿袭着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使过于抽象的计算机概念难以得到很好表达,不利于学生的认知与理解;(4)教学内容稍显滞后,高职学校的紧随教材的教学习惯使学生很难接触到最新的社会主流技术,造成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的脱节;(5)不重视实践,只教授理论知识不注重社会实践的方式无法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说,高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学面临着巨大挑战,亟须找寻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应对挑战。
二、应对高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学挑战的可行性策略
1.明确办学理念,改正教学思路
高职学校应当明确“以应用技能教育为主,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职业技术人才”的办学理念,然后遵循以实用为主的教育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真正改进教学思路,为社会培养专业的网络应用型人才。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需不断观察社会市场情况,了解市场最新的人才需求,根据社会需求适当增加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成效。
2.根据实际情况,选定适宜教材
由于计算机网络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适宜此专业教学的教材应该具备技术先进、通俗易懂、多元全面、重点突出的特征,所以高职学校在选定教材时务必要了解清楚实际内容,争取选择到简单易懂、实用性强的教材,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网络知识。
3.革新教学手段,讲解主流技术
计算机专业本身涉及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网络更是如此,那么如何才能将抽象晦涩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呢?这就要求老师要勇于革新教学手段,敢于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教学,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借此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来更好地促进教学。与此同时,老师还要精心收集和整理最新、最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主流技术的内容信息,在课堂上给学生做以讲解,扩大学生视野的同时让学生了解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
4.重视实践锻炼,培养应用人才
就目前情况来说,不少高职学校由于缺乏意识或资金不到位,还没有建立起网络实验室,这无疑对计算机网络教学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学校应该尽可能快地消除一切阻碍教学困难,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条件为学生创造实验环境、校外实验基地等,以此达到实践目的,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总而言之,有效应对高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学面临的挑战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积极应对、敢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获取有效的解决策略,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才能真正得到帮助。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可靠性,信息时代
信息化发展潮流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会使用计算机网络处理工作和生活问题,计算机网络用户直线上升,而其规模也在不断增大。发展至今,社会各界对于计算机网络的依赖性逐渐增强。计算机网络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以下是笔者针对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分析。
一、计算机网络可靠性概述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指的是计算机网络能够在相关条件下以及规定的时间范围之内,保证网络实现连通并有效满足通信实际需求的能力。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直接体现为计算机网络进行正常运转的重要能力,它也是为计算机网络实现有效设计和运行的重要参数和指标。计算机网络可靠性实现在标准上有一定的要求,需要达到相关指标。首先,计算机网络可靠性需要达到容错性要求。容错性指的是计算机网络系统在恢复能力上的标准,表示系统在出现错误情况之后进行恢复所花费的平均时间。其次,计算机网络可靠性需要达到耐久性要求。耐久性能够作为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标志,表示的是计算机网络设备实现流畅运行所花费的平均时间。再次,可维护性又是计算机网络可靠性标准的重要一点,指的是计算机系统出现问题之后使用专业的技术方式实现定位并及时处理。
二、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一)设备
影响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各项因素中,设备是较为重要的一项。传输交换机设备属于计算机网络实现流畅连通的主要部分,是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重要方面。传输交换机设备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影响不明显,难以被发现。另外,在对计算机网络运行过程中进行故障排查时,工作人员很难轻易发现传输交换机的问题。网络集线器属于单点失效的相关设备,其能够将相关用户的终端成功集中接至网络。假如集成器出现任何问题,那么其与相关的用户网络就会接连出现连续性问题。因此,传输交换机设备对于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影响十分关键。
(二)网络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在网络可靠性发展上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属于影响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另一重要方面。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表示的是计算机网络当中各项不同的运输终端之间重要的链接方式。在正常的情况下,总线型的网络拓扑结构在构成上较为简单,且花费成本较低,具有很强的扩展性,唯一的缺点是其可靠性不高,且存在容错性较小的问题。除此之外,网络拓扑结构是一种可靠性极高的结构类型,但是花费成本较高。计算机网络结构的类型对于整个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影响十分明显。
三、计算机网络可靠性提升的策略
(一)加强容错性设计
上文论述可知,计算机网络的容错性是可靠性的重要指标。因此,在提升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问题上,加强容错性设计是其中的重要一点。首先,相关的专业人员应该加强网络容错性设计,实现主干并行以及双网络中心的目标。在两个不同的计算机网络中心有效连接合适的服务器和终端,并使用冗余但并行的有效网络结构形式,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网络的安全性防范效果,即便出现意外事故,那么也能够立即进行相互补助。另外,容错性设计还可以增加更为灵活的组网方式,进而在有效通电的背景下实现更换故障模块的效果,网络的连续性有效增强,且工作时间相对更长,网络容错性提升。除此之外,网络设计的工作人员还应该增加新型技术在网络服务区域的应用性,配置可靠性以及容错性水平较高的服务器,整个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也得到提升。
(二)改善计算机网络体系构建和层次结构的设计
高效的计算机网络体系以及层次结构设计方案是促进计算机网络可靠性提升的重要内容。因此,改善计算机网络体系构建以及层次结构的设计是提升网络可靠性的又一主要策略。据当前网络运行情况可知,我国计算机网络的整体运行数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一些分布式的网络交换和服务已经达到相关用户的级别,从而形成不断适应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的高速性网络分层结构类型。这种高速的网络分层结构发展模式能够实现分层以及系统化的发展形式,也能够以实际的网络节点增长情况为基础,调整网络的实际容量。因此,改善计算机网络体系以及层次结构的设计在促进计算机网络可靠性发展上有较大的作用。
(三)构建多层网络结构系统
多层次网络结构中第三层业务功能能够实现分段效果,其中涉及到业务量和负载等问题,能有效减少计算机系统运行故障。多层次网络结构系统在兼容性上也有较大的优势,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实现网络结构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该功能的有效针对性。除此之外,多层次网络结构系统还能够为计算机系统提供正确的网络协议的支持。在构建多层网络结构系统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将多层网接入层作为计算机网络的接入起始点,进而通过列表实现对于客户流量报告的传递,有效控制用户流量。另外,在进行局域网连接的过程中,分层布置需要具有足够丰富的相关功能。而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管理人员展开日常工作的过程中不但需要重点关注网络系统基础性性能,还应该在系统的自适应性和自我修复性上进行提升,这是促进计算机网络可靠性提升的重要一点。
结语:计算机网络作为信息时代重要工具之一,已经逐渐进入到千家万户中,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能缺少的产品。计算机网络虽然能够提供极大的便利,但其中涉及到的信息和数据安全问题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针对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提升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几点策略,希望能够为提升计算机网络安全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徐世东,齐加祥.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方法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10).
[2]贺秋雨,郭朋辉,孙建.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方法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05).
篇7
关键词:虚拟软件;网络组建实验;PacketTracer;网络设备模拟器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0-0000-02
1 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有很大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应用也同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行各业各个部门一般有架设有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中的设备也越来越高档,其设备配置也越来越复杂,对网络管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样就要求我们的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对设备要有熟练的操作,只有将通信配置好了,才能够使其发挥最大的功效,使网络通信更别通畅,因此目前各高职高专院校普遍都开办有计算机网络专业班,用于培养当今社会急需的计算机网络管理和维护人员,对于该专业的一门核心应用课程“计算机网络组建与维护”需要有大量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场地用于完成该课程的教学实验(实践)实训任务。但由于各院校在资金上的限制,无法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建设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因此,使得该课程的教师在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上显得有点捉襟见肘。对此,我们在现有的普通计算机实验室中,通过在PC机上安装当前几种比较流行的网络设备模拟软件(模拟器),来构建虚拟“计算机网络组建”实验室,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谈谈怎么样用网络设备模拟软件去构建一个虚拟“计算机网络组建实验室”。
2 虚拟实验室的优势与缺点
虚拟实验室实际上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仿真、多媒体技术,创建出一个与传统实验室功能相似的、可视化的实验环境,其中每一个可视化的物体代表一种实验对象,可供学生观察、操纵或通过鼠标的点击以及拖拽等操作,使学生能够获得实验体验或有所发现,满足学生随时随地的实验要求。虚拟现实(VR)是近几年来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能让用户在人工合成的环境里获得角色的体验。而对于“计算机网络组建与维护”课程中所要求的有关通信设备配置方面的实验也可以在虚拟实验环境下完成,通过在虚拟实验环境下的对虚拟通信设备的操作,可以使学生反复练习,而不至于损坏实验设备,对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管理工作量也有所减少。而虚拟实验室有着如下一些优势和不足。
2.1 优势与特征
(1)构建虚拟实验室有投入小、回报大和建设容易的特点。
(2)可以免去一些复杂的线路连接,不会因此造成通信设备的损坏和损失。
(3)便于实验室的设备管理和设备的维护。。
(4)学生还可以将实验课堂上的实验带回寝室去完成。
2.2 缺点与不足
(1)由于是网络设备模拟软件是在PC机上实现的,因此真实性、直观性比较差。
(2)虽然有些模拟软件经过汉化,但还是有些地方没有汉化,这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因为有些专业英语学生还没有学。
(3)有些模拟软件在可视化程度上还是不够完善。
3 虚拟实验平台的选择
目前能够满足“计算机网络组建与维护”课程中有关通信设备配置方面的虚拟实验平台有二种,一种是BosonNetSim,它是ITExamPrep-com推荐的路由器模拟软件,可以模拟路由器和部分交换机。另一种是PacketTracer,它是是由Cisco公司的一个辅助学习CCNA中网络设备配置的虚拟实验平台工具。
与真实实验相比,使用BosonNetSim省去了制作网线连接设备,频繁变换CONSOLE线,不停地往返于设备之间的环节。同时,BosonNetSim的命令也和最新的Cisco的IOS保持一致。最新的BosonNetSim版中包含了Cisco公司CCNA、CCNP中所涵盖的所有实验项目,同时该模拟器对于每一个实验项目都有相应的实验文档,另外该模拟器还具有由用户来自定义网络拓扑结构的特点,同时还配套有实验用的PDF文档,是一款用于学习网络通信设备的配置和Cisco公司CCAN、CCNP课程中所要求实验项目比较好的模拟器。但该网络设备模拟软件由于不能对PC进行配置,终端使用不够灵活,再一个就是该模拟器上的通信设备的配置界面也不太友好,对于初学者来说,那些个难背的配置命令很难记住。因此,该款网络设备模拟软件不太适合初学者使用,而比较适合有了一定的操作基础的学习者使用。
对于PacketTracer,它是为学习思科网络课程的初学者去设计、配置、排除网络故障提供了网络模拟环境。用户可以在软件的图形用户界面上直接使用拖曳方法建立网络拓扑,还能通过图形界面对一些基本配置进行操作。另外,该虚拟平台还提供一种模拟模式,它提供了数据包在网络中行进的详细处理过程和传输路径以及数据包的结构,从而能得以观察网络的实时运行情况,为进一步理解网络工作原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察看平台。该软件还可以学习IOS的配置、以此来锻炼网络故障排查的能力。PacketTracer同时附带了4个学期的多个已经建立好的演示环境、任务挑战等附属工具。
通过以上比较,和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本人认为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使用PacketTracer是比较合适的,它操作简单,界面友好,通用性强,有多种设备可供选择,同时PacketTracer5.5还有相应的汉化版,这样为英文基本不好的同学也提供了一个学习网络设备配置的平台。
4 平台软硬件的选择
4.1 软件平台的选择
WindowsXP\、Windows2000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
4.2 硬件平台的选择
(1)CPU奔腾四代以上。
(2)内存1GB(推荐2GB以上)。
(3)硬盘200GB以上。
(4)显卡独立显卡。
(5)显示器SVGA彩色显示器,分辨率在800*600以上。
5 总结
通过运用PacketTracer网络设备模拟软件来构建虚拟“计算机网络组建”实验室,在本校的“计算机网络组建与维护”课程上的进行了一会段时间的实践,受到广大授课教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达到的构建时的预期效果。另外,虽然用网络设备的模拟软件能达到并完成实验教学的目标和目的,但毕竟是虚拟的设备和虚拟的实验环境,缺乏真实性真实感,有时学生一时无法理解,如果再在实验室中少量的配置一些适当的真实设备作为真实环境的操作,这样就能够更加充实和完善了“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功能和作用,为培养出更好更优秀的有用的社会所需的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使“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发挥出更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郑洪涛.虚实结合实现计算机网络组建与管理课程实验[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1,1.
[2]芦鸿雁.关于高等院校虚拟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的探讨[J].赤子,2009,24.
篇8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互联网;新媒体;影响
中图分类号:TP393
1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趋势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后出现的技术,该技术以网络协议为基础,是连接全球内独立且分散的计算机的集合。在连接过程中,光纤、双绞线、电缆、微波、载波、通信卫星均为连接介质,不仅可以实现软硬件资源及数据资源共享,还可以对数据资源进行集中管理、处理和维护。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必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1.1 高速化
计算机网络技术以通讯网络技术为支撑,可实现高速的数据传输,提高协议处理的效率以及网络服务的品质。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领域不断拓宽,这就要求通讯网络技术必须满足更多数量、更多类型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与此同时,还必须保证用户信息传递的高效率,以良好的网络性能确保信息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灵活管理,从而推动计算机网络高速发展。
1.2 综合化
计算机网络技术不仅仅是计算机领域的革新,将其运用到传媒、教育、科研、医疗、企业管理等领域,同样推动了这些领域的技术发展。这说明,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种综合化的网络技术,必将引领现代社会各个产业的改革与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信息交流提供了技术支撑,有利于加快社会信息化的建设进程;其二,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实现工业高效化发展、第三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其三,计算机网络技术改变了市场经济传统的运行模式。
1.3 智能化
计算机网络技术将不断提升网络数据传输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为用户提供更方便的应用接口、路由选择,以及更完善的网络管理和拥塞控制,使计算机网络技术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计算机网络不再是以典型IP服务所提供的固定编码和标准分组格式,而是根据用户实际需要,将网络内部执行转变为用户指定的应用执行。
2 互联网新媒体概述
2.1 互联网新媒体的内涵
互联网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互联网络,是由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连接而成的全球互联网络,具备超文本、超媒体连接的特点,能够提供远程登录系统、信息检索、电子邮件、文件传送、BBS、万维网、即时传呼、聊天视频、网络新闻等功能。互联网新媒体是以网络为主体的传播平台,利用数字技术、网路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设备,向用户提供娱乐服务、商务服务、传播信息的一种新型媒体形式。互联网新媒体之所以被称为“新”媒体,是因为这种媒体形式实现了媒体产品与信息技术的相互结合,转变为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传播手段、传播方式,突破了传播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突出受众在信息传播中的主导地位,推动了媒体发展的巨大变革。
2.2 互联网新媒体的基本特征
(1)大众化。近年来,互联网等高科技技术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网络的普及程度也随之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的互联网发展已经比较有序,无论是资源、技术、设备还是用户都发展快速,网络媒体的大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尤其是随着产业技术的不断完善和进步以及国内各大网络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从而使得网络接入的软硬件环境都获得了不断优化,终端产品的整体价格也大幅度下调,用户上网门槛的降低为更多社会公众接触网络新媒体提供了有利条件,互联网新媒体的大众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2)多样化。网络本身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一种先进技术,它的出现和发展也都应与人类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现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媒体,其应用性和融合性也都越来越强,尤其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完善,它的功能也随之变得多样化。网络新媒体多样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上:其一,网络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更加紧密,如网络通讯、网络社区、电子商务、网络金融等等,这些都是“新”的信息传输、交换途径;其二,网络专业性增强。专业的网络服务现已成为互联网应用的一大特色,如电子邮件、搜索引擎、网上银行、网络新闻等等,同时各种“新”服务形式也正在不断涌现,网络新媒体多样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3)融合化。目前,网络媒体正在向宽带、移动和三网融合方向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用户、手机用户都大幅度增加,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也随之不断加快,3G网络的正式开通,使得3G用户群体越来越多。同时三网融合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使人们在使用各种多媒体业务时更加方便,这不但有利于促进移动多媒体电视、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等“新”业务的发展,而且还有助于推动网络创新,进而促进产业文化升级。
3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对互联网新媒体的影响
3.1 对互联网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影响
(1)对信息传播时间和空间的影响。相比较传统媒体而言,互联网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打破了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对称、不均衡,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能够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送,不受地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一定程度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严重影响了信息传播的效率。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互联网新媒体拓宽信息传播范围、提高信息传播便捷性提供了技术平台。如,新浪新闻、腾讯新闻、网易新闻等门户网站,均都能够为受众提供24小时不断更新的新闻讯息,这是传统媒体难以做到的,体现了互联网新媒体“新”传播途径――网络传播的优势。
(2)对受众互动的影响。现阶段,随着计算机网络覆盖率的日益提高,计算机成为了人们生活、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通过网络媒介将庞大的信息资源整合起来,能够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职业岗位、不同兴趣爱好的受众对信息的多样化需求,进而有利于调动起受众接受网络信息的热情。此外,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为受众设置了交流平台,使受众可以在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参与信息传播,增加了网络信息的浏览量,有利于提高广大民众对热点新闻的关注度,提高网络信息传递收益。
(3)对信息传播即时性的影响。实现信息传播即时性是互联网新媒介的一项重要功能。互联网新媒介可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第一时间内新闻事件,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重大反响,而传统媒介在新闻事件时需要经历一定的制作周期和传播周期,虽然能够保证信息的优质性,但是却牺牲了信息传递的时间,为此互联网新媒介成为了即时信息传播的首选载体。
(4)对信息保存的影响。相比较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信息传播媒介而言,网络信息具备更强的保存性,在简单的操作下便可以将自己所需的信息完整地保存在电脑上,并且不会增加额外的保存成本,在用户需要时可以不限次数、不限时间地调阅。这种“新”的信息保存方式,突破了以纸质为保存载体的限制,有利于减少纸质保存新闻信息所占据的空间,也弥补了纸质保存载体易丢失、损坏的缺陷。人们的工作、生活已经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仅仅需要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便能够为人们提供丰富的数据信息资源。
(5)对信息内容结构的影响。在线视频技术作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网络信息传播方式也随之向声音化、图像化、直播化的“新”方向发展,从而带来了信息传播内容结构的重大变革。在线直播可提供高清晰度的视频,既可以直播新闻、实事等信息内容,也可以上传用户周边的社会现象,这使得互联网新媒体的信息承载量不断增大,信息来源渠道更为多样化,使得信息内容结构不断创新。
(6)对信息传播成本的影响。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日渐成熟的环境下,互联网新媒体实现了信息传播的低成本运作,借助于网络平台信息几乎不需要付出费用,这与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有着本质区别。传统媒体需要耗费一定人力、物力、财力对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其成本相对较高,而互联网新媒体则省去了绝大部分信息传播成本。
(7)对受众地位的影响。传统媒体将受众置于被动的地位,只能让受众被动地接受信息,并且传统媒体缺乏与受众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难以及时获取反馈信息。而互联网新媒体可以彻底改变这一现状,为受众提供了“新”的主动获取信息的途径,受众通过收索引擎能够自主地选择信息、获取信息,同时还能够在交流版块实现受众与受众、受众与传播媒体之间的交流,使新媒体及时掌握社会舆论导向。
3.2 对互联网新媒体传播载体的影响
当前,我国已初步建成3G网络,标志着通讯网络与互联网的正式融合,不仅拓宽了互联网新媒体的覆盖范围,而且还使无线设备成为了媒体传播信息的“新”载体。随着手机技术的更新换代,智能手机逐步代替了仅有通讯功能的传统手机,因其具有独立操作系统、PDA功能、无线接入互联网、人性化设置以及可支持第三方软件等技术优势,深受广大年轻人的喜爱。通过在智能手机上安装各种客户端,能够使其具备与电脑类似的功能,如信息浏览、发表观点、关注热点问题等,凸显了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客户端的优势,可以说,手机互联是互联网发展的“新”方向。为此,新媒体也将手机作为了信息传播的重要终端设备,纷纷开发了各种软件,以满足人们随时随地了解生活服务信息、浏览社会热点动态的需求。目前,互联网新媒体可为手机用户提供信息定制服务、个性化服务,使得互联网新媒体从提供全面化信息向提供专业化信息“新”方向转变。
3.1 对互联网新媒体产业的影响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新媒体产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各大商家开始意识到互联网新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的优势,纷纷利用互联网这一“新”的传播渠道实施营销宣传策略,在网络平台投入大量广告,以获取良好的宣传效果。如2012年,京东、苏宁、国美三大电商的价格战可谓是收效显著的网络化商业炒作,三大电商纷纷在网络上发表信息要打价格战,使得众多网民对此深信不疑,虽然价格战仅是一种商家的炒作,但是却通过网络信息传播达到了提高产品销售量的目的。除此之外,在电子加密技术、安全浏览器等网络安全技术逐步完善情况下,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这些网络安全技术可以自动识别钓鱼、木马网站,为支付宝、财付通、网银等网络支付工具创建安全的运行环境,从而使电子商务成为了当前最为重要的商务形式。如以淘宝为例,仅2013年双十一狂欢节一天的交易额就超过了350亿元。由此可见,电子商务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为互联网新媒体这一“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4 规范互联网新媒体发展的建议
现阶段,互联网新媒体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弊端,如传播信息真实性差、传播侵权、公信力不足等问题,对社会舆论导向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了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加大对新媒体的监管力度,以规范新媒体的发展。具体建议如下:其一,突出管理重点。由于网络媒体的应用范围较广,所以在管理方面应当区别对待,可针对各种网络媒体形式确定管理的重点,如对电影、科技类可适当放宽监管,对于一些专业报道政治新闻的网站,则应当加大监管力度;其二,对管理模式进行优化调整。网络媒体与传统的媒体存在较大的差别,故此应采取更加完善的管理方式和手段进行管理,同时,还应加大立法,使网络媒体的管理真正有法可依;其三,应对管理机制进行不断完善。网络媒体的管理任重而道远,建立一套完整、有效、可行的管理机制非常必要,这有助于促进不同地区、行业、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有助于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其四,发挥网络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可以通过建设新闻网站,使网络媒体肩负起网络宣传的责任,强化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功能作用。
5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日趋智能化、高速化、综合化,势必会对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互联网新媒体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不仅有利于使信息传播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信息即时传播,而且有利于拓宽信息传播渠道、丰富信息服务方式,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受众参与度,实现新媒体与受众的互动。为此,互联网新媒体必须紧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不断创新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提高信息服务质量,从而推动新媒体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思浩.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信息传播的影响[J].科技资讯.2008(2).
[2]朱浩.网络技术发展对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影响探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8).
[3]苏滨.论互联网新媒体传播优势[J].中国传媒科技.2012(5).
[4]王英任.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模式研究[D].长安大学.2012.
[5]陈颖芮.探析互联网新媒体促进传媒经济发展趋向研究[J].魅力中国.2009(5).
[6]黄灰泽.黄宝雄.杨灿.面向互联网的新媒体业务融合平台[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9(3).
[7]范钟文.网络技术对传播效果的影响研究综述[J].时代报告(下半月).2013(1).
篇9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教学改革 应用型本科
前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现在已经在各领域发展建设内广泛应用应用,并且已经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及工作。各领域在网络化建设过程中,对于专业人员需求量逐渐增加,在这种背景之下,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教育所具有的责任就十分艰巨。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有关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修的一个课程,在整个教学结构内具有作用。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课程,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及技术繁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教学目标与教学陈国脱节的情况,因此对于计算机网络教学进行改革就十分必要。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改革工作开展的前提,教学目标要是能够明确制定,教学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就能够明确自身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方向。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教学目标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网络基础应用、网络管理人员及网络有关科学研究。网络基本应用主要就是让学生对于计算机网络知识及技巧进行了解,并且能够在实际生活及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上的各种信息资源;网络管理员主要就是能够对于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知识及技能进行了解,并且在某一个领域十分完善,能够独立完成网络规划设计及网络管理维护等等工作;网络科学研究不仅仅需要拥有十分深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能够对于计算机网络理论进行深入习惯研究。
网络基础应用是我国现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工作人员所必须具有的功能,并不需要接受系统的学习, 通过培训及自学就能够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及技能。网络管理员及网络科学研究就不仅仅需要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还需要接受过专业知识。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目标就是在对于学生专业知识进行教育的同时,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拓宽学生知识面,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能够将有关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同时具备创新精神。所以,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教育应该以培养网络管理员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所开展的教学活动都围绕该教学目标所开展[1]。
二、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网络技术发展十分快速,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对于先进的网络技术机型学习,紧跟网络技术发展节奏。网络课程教师不仅仅需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我国现在计算机网络专业所拥有的教师数量虽然较多,教师对于有关理论知识也十分了解,但是教师所拥有的教学经验十分有限。所以,笔者建议创建一支“双师型”教师团队,网络教学的教师不仅仅拥有专业技能的,还拥有过网络工程师职业资格。现在,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师大部分都已经获得了网络厂商的认证,网络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经常参与有关技术教育等等。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够提高网络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才能够了解教学重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才能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对于先进的技术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保证教学效果[2]。
三、改善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及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按照教学目标及内容,灵活的将各种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工作中。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
多媒体能够有效将图像、文字及动画全面结合到一起,所具有的形式较多,并且在实际应用中也十分便捷。网络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根据全部教学之间,设计个性化的教学课件。多媒体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将原本抽象化的知识以更加直观性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在实际理解上面更加容易,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3]。
(二)利用各种工具软件辅助教学
计算机网络教学过程中重点及教学难点就是网络体系结构所涉及到的各种协议,学生需要对于各种协议内所具有的字段内容及格式进行掌握,要是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了解程度有限,就无法将这个协议所具有的功能落实。但是网络体系结构各种协议知识十分枯燥并且乏味,正常情况下,教学质量都较低,这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借鉴各种供给软件,对其进行辅教学,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对于协议数据结构进行学习。
(三)重视案例教学法
网络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仅需要对于专业知识进行掌握,还需要将能对于计算机网络问题实际解决方法进行了解。计算机网络课程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理论课程或者是应用课程,而是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应用相结合。所以,在对于教学内容设计上面,在提高对于网络基础理论知识及工作技能重视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对于网络工程问题的重视程度,有效的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借鉴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对于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也能够自觉参与到课堂教学中[4]。
四、进行实验教学改革
计算机网络对于学生实践技能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教学过程中应该提高对于实验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实验教学不仅仅能够对于理论知识进行填补,还能够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建设优良实用的网络实验室
学生能力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实践环境十分重要,实践环境是网络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按照教学目标及内容,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网络实验室建设计划,采购专业的网络设备及服务器,创建多种网络实验室,例如网络集成实验室、网络编程实验室。这种网络实验室形式不仅仅能够满足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实际要求,还能够满足科研需求[5]。
(二)利用虚拟网络实验平台
网络技术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对于实验室内设备要求也越加严苛。高校所拥有的教学经费一般有限,实验室内设备更新速度根本无法跟上网络技术发展速度。实验室环境虽然十分优越,但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也需要受到较多因素的限制,虚拟网络实验技术的发展,为网络实验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将虚拟机应用到网络计算机教育内,学生通过计算机就能够创建虚拟网络环境,与主机进行连接,这样就能够完成有关实验。虚拟网络实验平台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进行网络实验训练,并不会对于网络设备情况担心,一个学生就能够完成对于网络结构设计及实验工作[6]。
结论:
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教学在经过改革之后,学生对于计算机网络课程学习积极性能够显著提高,计算机网络课程再也不枯燥乏味,教学环境十分愉悦,学生拥有较强的团队意识,能够显著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提升。网络技术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教学也应该紧密与时代相结合,不断创新,为社会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石建峰,那仁图雅.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信息系统工程,2014,06:153.
[2]李学锋,郑毅,文松.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课程职业化教学改革[J].计算机时代,2014,10:59-60+63.
[3]汤建.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20:146-147.
[4]毛建景.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2:167-168.
篇10
【 关键词 】 网络安全;保密方案;虚拟计算技术;安全控制技术
1 引言
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成为了当下人们所关注的重点。在网络应用中,由于软件及硬件存在一定的漏洞,被不法分子利用造成数据的丢失或者是系统的破坏,因此,为计算机网络进行安全保密势在必行。本文所提出的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解决方案和基于安全控制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解决方案,在特定环境下都能够对计算机网络提供一定的保密措施,但是由于两种方案自身也存在一定的漏洞,所以在不同环境下选择不同的解决方案,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
2 计算机网络泄密风险
目前计算机网络应用中可能存在的泄密渠道主要包括互联网、局域网、无线设备、移动存储设备、打印传真设备等。其泄密方式如图1所示。
在计算机网络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泄密行为与泄密风险如表1所示。
3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解决方案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的兴起,传统的计算机安全保密方式从多终端向集中存储安全管理方式转变,利用云计算将客户端的数据集中管理,解决的不同终端安全管理难的问题,同时又降低了客户端的数据存储压力,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统一管理,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提供了便利。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解决方案实施流程如图2所示。
云计算技术为用户构建了虚拟桌面,提供远程数据访问和软件应用。在服务器端,不仅能够为用户提供数据的存储服务和应用软件的使用,同时云端服务器还对所有用户的操作进行监控,对资源的利用进行管理,并将用户权限等级进行设定,根据用户使用权限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器资源利用。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解决方案实现了数据的集中统一管理,采用统一安装应用软件、统一建立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并及时对软硬件进行升级,可降低用户端设备泄密的几率。在云端服务器中储存的数据可根据重要等级进行管理,对级别高的数据可实行定期备份,有效的防止了数据的丢失,提高了数据资源利用的可靠性。
4 基于安全控制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解决方案
基于安全控制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解决方案是利用安全控制技术对技术网络设备进行安全保护,其中包括对设备的通信接口、用户认证等。基于安全控制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解决方案实施流程如图3所示。
可信终端设备和安全控制系统可经由交换机访问服务器,在交换机中安装内容审计系统,该系统能够对网络数据进行实时监测,监测用户网络应用的行为。用户通过监测审查后可访问具有安全控制系统的服务器,该服务器属于初级服务器,可为用户提供并不私密的数据。如果用户想访问受保护的服务器,则需要通过安全控制系统安全网关,在该网关中安装入侵检测系统,其可以对加密级数据提供入侵检测功能,实现对核心加密数据的安全保护。用户通过层层检测后,可经过交换机访问到受保护服务器中的重要数据。
基于安全控制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解决方案在用户与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时需要提供用户身份认证,获得通信端口加密口令后,可登陆服务器调用服务器数据资源,也可以通过USB令牌或者口令卡进行通信加密,确保用户身份与服务器登记身份相吻合,这种方案常用于网上银行用户身份安全认证。
5 两种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解决方案比较分析
对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解决方案和基于安全控制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解决方案进行比较,建立对比如表2所示。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解决方案适用于用户集中区域的管理,譬如大厦办公楼、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解决方案具有降低终端设备维护压力和运行压力、集中网络安全保密,防止由终端泄密的问题。随着大数据集中管理和云计算技术的日益成熟,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解决方案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在进行高性能计算时,对于服务器产生的压力巨大,所以其不适用于专业性计算机网络安全应用,同时由于小规模计算机网络建立云计算成本较大,因此,云计算技术适用于规模较大的用户群体,具有广泛应用性,而不具备尖端应用性。
基于安全控制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解决方案对计算机的配置要求较高,通常应用与科学研发、课题攻坚、指挥控制等方面,其可满足较高性能的计算,更加适用于安全要求级别高的网络应用。
6 结束语
本文对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解决方案进行分析,提出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和基于安全控制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两种解决方案,并对两种解决方案的架构和工作方式进行研究,分析两种解决方案的执行原理,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在不同环境下可选择不同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解决方案,做到有的放矢,更好的发挥出彼此的优势,对完善计算机网络安全具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鲁林鑫.企业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和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04).
[2] 克依兰・吐尔逊别克.计算机网络安全分析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01).
[3] 宋国云,赵威,董平,张元龙.有效改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01).
[4] 党政,杨同庆.信息系统安全技术探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03).
[5] 俞迪.基于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解决方案的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