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时间:2023-12-25 17:43: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通用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通用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

篇1

关键词:技术;通用技术;信息技术

一、研究背景

技术是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普通高中设立技术学习领域,既是加强和改进基础教育中的技术教育、深入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技术课程是浙江省新课程改革的亮点,目前包含了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两门学科。在我国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中,技术是一个基础的学习领域,作为一个课程的两门学科,存在着共同的价值追求,但也有一定的区别。

信息技术是一门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形成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方面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础工具课,具有资源海量化、形式多样化、活动交互性、学习主动性的特点,其基本理念在于:提高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最终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课程总目标。

二、复合型技术教师的优势

1.有助于提高课堂质量,提升学习效率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通过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复合型技术教师更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通用技术有效教学。如学生在学习技术图样环节,改以往单一的粉笔手绘为结合Flas和相关专业画图软件教学,不仅让学生看、思、练,而且能做到与信息技术上机结合,更符合现代技术发展的特点。在更为互动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学习兴趣有效激发,更好地实现了课堂效率和质量的突破。

2.有助于课堂延伸,符合技术课程目标

随着科技发展,更多的学习载体出现在现在的教学领域。将通用技术的学科知识渗透于信息技术之中,建立通用技术的专题互动学习网站等方式来将通用技术学科知识延伸到学校课堂之外,打破学生学习的时空限制。

3.有助于学科资源整合,助推课程发展

新课改实施的8年里,通用技术作为新兴学科,机遇与挑战并存,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出现诸多矛盾和问题,与信息技术合成为技术课程貌合神离。相信更合理科学的学科资源整合,会进一步推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推动整个技术课程的快速发展。

4.有助于教学评价,切合新高考方案改革

技术尽管已经纳入浙江省高考的7选3范围,但是还没有其他学科那样成熟的教学评价体系,我们需要一批优秀的技术老师不断探索各种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新高考实行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合卷笔试,对通用技术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自觉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以更好地应对新的改革。

三、如何成为一名复合型技术教师

1.积极研究教材

教材是整个课程的基础和核心,能够充分体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目前,通用技术的教学实施教材有必修模块的“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和限定性选修“电子控制技术”,信息技术有必修模块的“信息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应用”和限定性选修“算法与程序设计”。让自己在通用技术的教学业务上要精益求精,更要提早研究信息技术的教材,熟悉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以应对技术课程的变化,以应对技术课程合卷高考的要求,实现以复合型技术教师的身份服务学生。

2.学科互学,加强教研合作活动

研究教材毕竟是闭门造车,尤其是初步接触信息技术教材的通用技术老师更应走入信息技术老师的课堂,以学生的身份进行虚心学习。定期的听课、磨课、磨题、总结,在有规划的教研活动中接受信息技术老师的学科指导,可以更快地让通用技术老师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从而更有效地发展自己为复合型的技术教师,以实现在新一轮高考变革中的业务能力突破。

3.积极开发有效的校本课程

新课改的核心思想是“促进全体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的发展”,最明显的变化是“学生可以而且应当有选择的学习”,教师应当开发合理有效的校本课程以引导和保障学生实施自主选修学习。通用技术老师只有不断地投入到有针对性的技术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中,才能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技术课程中的不足之处,尤其是信息技术知识的不足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瓶颈制约,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技术课程的综合学习上,发展自己为名副其的复合型技术教师。

四、几点困惑

1.教师研训部门支持发展复合型的技术教师吗?

目前,省、市、县都有各自的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教研员,在各自的学科领域都是佼佼者,但在学科常规工作中有严格的分工,不会轻易的插手彼此的工作。那么,作为研训部门是否支持发展复合型的技术教师?研训部门能给我们提供怎样的学科指导,或能给我们提供怎样的活动平台,又是否能制定相关激励措施鼓励教师的积极发展。

2.学校支持通用技术老师参与信息技术的教学常态工作吗?

新高考7选3的落实,技术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学科整合也迫在眉睫。学校领导是否放心通用技术老师直接参与信息技术的相关教学工作,学校是否能创设相关条件让通用技术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3.通用技术专职教师愿意花精力再研究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吗?

经过几年的教学沉淀,通用技术专职教师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学科理解,突然要其额外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甚至从事原有学科之外的教学工作,对他们的挑战和要求都有所加大,那么老师愿意吗?

如果教育研训部门和学校层面有相应的鼓励措施,我想出于更好适应新高考变革的需求,通用技术老师也是愿意加强自身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复合型的技术教师。

五、结论

通用技术学科经历了八年发展,实现了在高中课程群的茁壮成长,出现了一批在学科内具有能力突出、典型示范的骨干教师。也许我们不一定要像信息技术教师那样高深的计算机专业技能,但我们应该要清晰地知道整个技术课程的知识框架,我们应该要清晰地认识新高考带来的变化,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及时转型为一名复合型技术教师,为整个技术课程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每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

篇2

高中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和劳动与技术教育相衔接,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国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中,技术是一个基础的学习领域,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通用技术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学生的做中”和学中做。技术课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是对学科体系的超越。它强调各学科、各方面知识的联系与综合运用。技术的本质在于创造,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创造为核心的课程。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课程,而是一门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对个人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目前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从这些特点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信息技术与人文因素的相互融合。1.发展性。如今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上来看,很多新观点、新理论和新技术的提出,发展和应用都使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具有明显的随着时展而发展的特点,不得不承认的是,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是当今任何一门学科都未曾有过的。2.综合性。综合性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又一特点,与其它学科单一知识或仅几门关联知识不同,信息技术涉及范围既包括基础学科,又包括边缘学科,比如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哲学、美学、文学、数学、物理、机械、电子、工程、光学、生物学……等等,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还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计算机科学性,而具有一定的文化课性质,需要人文因素的渗透。3.工具性。信息技术是一门工具性学科,与其他工具性学科不同,信息技术学科是人类通用的智力工具,可以通过这门学科的工具性特点,把它与其它学科的学习相融合,特别是一些人文学科中,使学生在拥有信息技术的同时又能提高人文素养。4.应用性。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这种应用性可以渗透到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一个有信息技术知识和信息技术能力的人,需要将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能力,通过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和社会责任感,应用到具体实践当中,而这中间的桥梁就是人文素养。

二、人文因素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

人文素养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是体现在多方面的,结合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和人文因素与高中信息技术的关系来看,人文因素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提高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量非常庞杂的时代,各种信息需要我们去辨别,高中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心智并未完全成熟,因此人文素养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渗透,可以正确地引导学生,使学生不会在信息技术的海洋里迷失方向。例如:在互联网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抵制某某产品的极端活动,一些抵制行为是爱国的表现,但有一些是别有用心的人故意为之,因此人文素养在信息辨别上的作用能使学生具有辨别信息的能力。2.避免因信息技术而造成情感弱化。需要承认的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强了人与人交流,便利了人与人的交流方式,因信息技术的优势而拉近了人与人的沟通,但信息技术归根结底还是机械化,技术化的产物,当中缺少人文化,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人的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因此人文因素的作用可以说是对信息技术机械化、技术化的一种弥补。3.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人文因素一个重要的作用是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例如:在信息技术学习的第一课讲述比尔•盖茨的成功历史和经验,以一个人文气息浓厚的励志故事带动学生学习的欲望。4.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高中时代的学生是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在一门学科的教学中不能仅仅教会学生一门知识或一门技术,还要引导学生建立完善的人格,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正确的地方。例如:熊猫烧香的病毒制造者李俊,他拥有很强的信息技术能力,却没有将自己所学到的信息技术应用到正确的地方,反而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破坏了社会的和谐,这是最典型的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没有给予及时的人文素养教育,没有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5.避免过度依赖科学技术而忽视自我意识。目前的信息技术正以一个非常高速的状态发展,在取得了较大进步的同时,一些消极的思想也随之出现,过度注视信息技术而忽视人的自我意识,对于一些工具性,科学性较强的学科如信息技术,人文素质的教育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三、总结

篇4

《通用技术学科技术素养评估研究》的基本思路:确立一个评估理念,把握两个关键问题,遵循三个评估原则,建立四维内容结构,构建三维四要素评估体系,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确立一个评估理念

现在,国际社会对技术素养的一般认识是“技术素养是人对技术的理解、使用、改进及决策能力。”实际上,技术素养的表征是一个人对技术方面问题的情感态度、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是人在技术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品质与涵养。拥有一定的技术素养,有利于适应技术为主导的当代社会发展,以及提高生活质量。为此,必须确立技术素养的评估理念。

技术素养的评估基本理念是:把在注重拓展学生技术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作为其核心的功能。

如何更有效地构建和塑造学生的技术素养?技术素养的培植和其他素养的培养一样,有一个“知、情、意、行”的过程。在教学中要牢牢地把握通用技术学科教学总体目标,突出通用技术课的特色,使通用技术课成为融知识、技能、方法、情感为一体的课程。

笔者在教学“结构的连接”时,涉及到各种连接方法的讲解,如铆接、榫接等,这些知识点单纯靠教师口授,学生感觉很抽象,而采取让学生走进实验室,操起工具亲身操作的方法,学生便有兴趣学,对各种连接方法理解便透彻,记忆便牢固。

二、把握两个关键问题

技术素养就是人在对待技术问题方面所具有的态度、习惯和一般理论、知识、工艺、思想等的一定水平。在评估技术素养时必须把握好两个关键问题:质与量的问题。技术素养内涵丰富、结构复杂、领域宽广,要把这些都做实了无疑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量”和“质”的问题,也即技术素养标准指的应该是最低要求,是学生通过一定的学习,并通过生活和生产实践活动能够达到的基本标准。另一方面,由于个体不同,技术素养存在很大差异,但无论是什么样的差异,都必须综合考虑技术素养的四维结构,这就是“质”的问题,也即技术素养标准的制订必然是完备结构的基本标准。

笔者在教学便携式小凳的设计时,让学生在完成制作的过程中,根据“信息收集――设计分析――方案构思――方案呈现――实验制作”的实验步骤写一份实验报告。在写的过程中,学生又提出了很多改进的想法,实现了创新思想的再提升。同时,要求学生把所做的实验步骤写下来,即自身的思维步骤,从而逐渐形成了技术设计的思维方式。

三、遵循三个评估原则

根据技术素养的内容范畴,结合学生认知规律、认知特点及心理发展水平,在评估通用技术学科技术素养时应该遵循以下评估原则:

1.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发现、探究与质疑,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强化学生手脑并用、发展学生实践能力。

2. 体现学科的基础性和通用性。通用技术课程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且是应用广泛、具有时代特征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经常以项目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进行技术实践学习,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素养和交流表达能力。这个过程中就落实了核心素养中人际交往的目标。

3. 体现体系的开放性和可行性。技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要符合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评价标准是期待实现的目标,但又必须是目前条件下能够达到的,以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评价要点必须是可观察、可感受、可测量的,便于评价者进行判断;评价办法要注重质性评价和综合判断,力求简单、易于操作。

湛江地区是台风多发区,每年都要经受台风的考验,广告牌被刮落的现象时有发生。笔者在《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教学时,让学生课前观察广告牌的样式、制作工艺和安装方法,上课时组织学生讨论并要求设计一款抗风广告牌,要求完成作品设计方案(包括材料、结构、工艺、流程的设计和草图绘制),还完成对方案自我评价等环节。

四、构建三维四要素评估体系

技术素养是一种结构性的存在,涵盖了知、情、意、行各个方面,是一个多维的复杂体。它的内容结构是理解技术、选择技术、使用技术、管理技术,这四个方面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构成了技术素养完整的结构(如图1所示)。

1. 技术素养评估维度。为使评价具有可操作性,我们把技术素养分为三个维度。维度一:学生需要掌握的技术素养的知识;维度二:一系列技术学习的过程,包括言语与操作技能、确定问题、制定计划、设计、生产、解释与评估结果;维度三:知识及技能的应用,包括制造、能量、交流、计算机控制、建筑、生物工程等。从这三个维度制定科学合理的通用技术学科技术素养评估体系,并进行整体、综合、全面的评价,引导和促进学生对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和发现自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 技术素养的结构。从要素来看,技术素养包括技术知识、技术行为能力、技术思想和方法、技术态度与情感。技术知识是技术素养的基础,技术行为能力是技术素养的核心,技术思想和方法是技术素养的灵魂,技术态度和情感为技术素养的导向。四者在各自的方向上,呈现出前后发展的连续性,技术素养便表现为四个方向上四种发展状况的整体交汇点(如图2所示)。

3. 技术素养评估体系(见表1)。

五、反思三个主要问题

1. 评价的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问题。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缓慢变化的过程,本次实践在短期内,有些已初显成效,有些还不明显。只要教师有发展性评价的意识和能力,坚持长期开展实践探索,不断总结提高,一定会有显著的效应。

2. 评价的科学性与公平性问题。学生的学习过程处在不断地变化中,对技术素养的评估应该是动态的,如何建立切合实际,简单可行而又科学的评价方法有待探索。

3. 如何真实评价通用技术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值得研究。通用技术课程情意目标的评价在实际实施中是对学生技术活动的精神层面的分析和评价,问题较多,操作也困难。评价的原则、评价的途径、评价的方法等还需进一步深入地探讨并在实践中继续总结和积累经验。

篇5

关键词:内在需要;原则;问题;过程性评价;实践

一、过程性评价是通用技术学科发展的内在需要

作为通用技术学科,它的特殊性决定了过程性评价是该学科发展的内在的迫切需要。通用技术是一门以设计学习和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国家必修课程,它的课程价值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制定过程性评价体系要遵循的原则和注意的问题

1.过程性评价要遵循青少年发展规律

青少年个体的发展是不均衡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特色。因此制定过程性评价要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考虑不同性别的学生的明显差异。

2.过程性评价要特别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功能

要注意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不同方面的发展,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避免用一把尺子、一个标准衡量学生。要使用评价这个工具帮助学生进行诊断,肯定他在某一方面的特长和优势,给予鼓励,还要指出他在某一方面存在的缺陷,帮其进步。

3.过程性评价要有可操作性,不能太复杂

在制定过程性评价的细则时,要特别注意不能设计得过于复杂,也不宜过多和过细,否则观察和评价的内容往往不具有可操作性,有作秀之嫌。

三、我校通用技术学科过程性评价的实践

1.以项目为主导的过程评价

技术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性。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技术设计能力,是否提高了技术素养,不是纸上谈兵,不能在黑板上讲技术,关键是要看能否完成一件项目作品。所谓项目,是指一系列独特的、复杂的并相互关联的活动,这些活动有着一个明确的目标或目的,必须在特定的时间、预算、资源限定内,依据规范完成。为此,我们的评价方式是以项目为主导的,即每个项目有一个简单的评价表格,学生一个学年应至少完成3~4个项目,通过项目表格来评价考查学生的技术素养。

我们按制作的不同难度精心挑选了一系列学生动手实践的项目。如承载模型制作一章知识与技能的“系列木制小家具项目”,承载结构一章知识与技能的“桥梁模型承重项目”,承载控制一章知识与技能的“简易机器人搭建项目”。

2.以能力为指向的过程评价

通用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两方面能力的提升通过终结性评价的笔试往往较难体现,因此更需要通过学生在课堂中的创意灵感、设计制作、合作讨论等的表现来评价他们在通用技术学科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能力的提升。

我们的具体措施是,每一个项目设计一个评价表格,主要关注以下能力:

(1)创新设计能力:主要是看在小组项目的设计制作过程中,学生是否能设计出有价值的、创新性的方案,考查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

(2)操作物化能力:主要是看每学年2~4个设计制作项目学生能否完成,观察学生平时项目制作过程中对工具使用的基本技能是否掌握,平时设备操作规范是否规范。学生是否具有将设计意念的表达转化为操作方案的能力。

(3)表达论述能力:主要通过项目来考查学生阐述自己的设计思路、创新点、功能描述等的能力。

3.突出育人的过程评价

任何课程都有育人功能,都不可能是单纯地教授知识与技能,都要将培养学生的习惯、学习品格放在首位。

(1)学习态度:是否按时出勤和按时上交通用技术平时作业是反映学生学习态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考查记录学生学习过程

的重要参考。

(2)学习习惯:主要通过考查学生在制作项目使用工具的过程中能否养成积极、负责、安全地使用技术的行为习惯来进行评价。

四、实施效果

篇6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100080)

摘要:翻转课堂是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一些学校已经开始在理科和人文学科进行教学实验。通用技术学科的课程目标、课程性质、课程内容决定了通用技术的课堂教学,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有选择性地实施翻转。当然,实施翻转课堂还会面临各个方面的困难,需要我们理性思考、权衡利弊、谨慎实践。

关键词 :翻转课堂 通用技术课堂 教学可行性

2014 年5 月7 日,“北京市通用技术教学现场会暨翻转课堂理念下基于问题解决的通用技术课堂教学实践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隆重召开。人大附中的五位通用技术教师推出了四节翻转课和一节常规课,迈出了在通用技术学科实施翻转课堂的第一步,引起与会专家和教师的热议。究竟什么是翻转课堂? 为什么要实施翻转课堂? 通用技术学科实施翻转课堂可行吗? 如何实施? 目前存在哪些困难? 这些成为通用技术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什么是翻转课堂

2007 年, 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使用录屏软件, 将讲课演示文稿配以讲解声音, 录制成视频并上传到网络上,提供给上课缺席的学生课后学习。结果发现,没有旷课的学生也会通过这些在线资源去巩固学习。因此,两位教师尝试颠倒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前让学生在家观看教师提前录制的视频,课堂时间则用来完成作业或做实验,实现课堂的翻转。这一模式受到学生的欢迎,并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改善学生学习态度等方面取得了实效。很快,在美国很多学校得到推广。“林地公园”高中成为翻转课堂的发源地。

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又称反转课堂、颠倒课堂,它是相较于传统课堂而言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是教师在课堂上完成知识的传授,学生在课外完成知识的内化。翻转课堂首先从形式上予以颠覆———知识的传授通过学生自己课外在线观看教师录制的微视频完成,而知识的内化则在课堂上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讨论、合作探究、问题解决、实践体验等完成,实现课堂的翻转。

翻转课堂不仅是形式上的简单颠倒,它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翻转。在师生关系上,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课堂的主体,“教师则上升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指导者的‘导演’的层次”,师生之间互动和个性化接触的时间增加,思想、情感的深度交流更加频繁;在教学方式上,课前的在线自主学习和课堂的面对面合作、探究学习有机融合,更符合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在教学流程上, 从基于问题或项目教学的任务引导到观看视频、在线测试、发现问题或提交总结再到解惑答疑、问题解决、项目实践等过程,帮助学生多次、深度地学习和内化知识。

二、为什么要实施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设计之初是为了帮助缺席的学生补课,客观上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课堂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往往是被动听课,甚至有时跟不上教师讲解的进度。课堂翻转后,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而学有所长的学生则可以在释放的课堂时间内获得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学生个体的差异得到承认并落实于实践,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及有效分层教学。

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注意力的保持遵循10 分钟法则。翻转课堂的课前知识传授, 通过5~10 分钟的微视频完成,符合学生保持注意力的最佳时长需求,有利于减少学生的认知负荷, 符合学生学习规律。

而“美国缅因州贝瑟尔国家实验室对不同方法指导学生学习24 小时之后学习材料保持率的研究也表明: 讲授占5%, 阅读占10%,视听结合占20%,示范占30%,讨论组占50%,实践练习占75%,向其他人教授/对所学内容的立即运用占90%”。因此,翻转课堂课前微视频的讲授较之传统课堂教师“一言堂” 的讲授对学生学习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与此同时,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更能促进他们参与课堂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游离于课堂之外。课堂上的时间用于生生、师生之间的问题讨论、合作探究、实践练习,不仅更有利于学习的保持,还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发展能力。

自2008 年北京市实施通用技术课程以来,人大附中一直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为了进一步构建以学生兴趣和需要为本,促进学生真正自主、个性化地学习的教学新模式, 学校在2013 年引入翻转课堂的理念,并开始在通用技术学科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有目标地进行实践探索。

三、通用技术实施翻转课堂的可行性首先,技术课程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在技术素养的要素结构中,包括“技术知识、技术行为能力、技术思想和方法、技术态度和情感”。技术素养的构成是多维的,内容也非常丰富, 其中既有明确的学科知识、基本技能,也有设计、试验、探究、制作等实践应用,还有思想方法、人文因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独特追求,从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角度来说,翻转课堂具有很大的可作为空间。

目前的通用技术课堂教学, 在实现学生个性化的技术学习方面还存在弊端。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知识的灌输现象、单纯的技能练习依然存在, 学生的个体差异被忽略,个性需求被抹杀,而翻转课堂对此可以弥补。

其次,技术课程立足于学生的实践,学生通过调查、设计、探究、试验、制作等活动,获得丰富的体验, 进而获得对技术思想方法的领悟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技术课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语文、艺术、历史、社会、环保、心理、伦理等知识,注重基于真实问题解决的创造。在传统课堂上,学生往往不是自己学会技术,而是被教会技术,知识整合的能力、知识转化及应用能力, 以及创新能力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翻转课堂或许可以通过释放课堂时间,将技术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通过基于真实世界的技术问题的项目研究, 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技术学习体验, 发展知识的整合和物化能力;通过师生、生生的深度交流与思维碰撞,产生更多的创造火花,发展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较多运用于理科课程,它们的知识体系清晰,知识点明确,很多教学内容只需要清楚地讲授一个概念、一则原理、一个实验就可以,所以适合通过微视频的方式呈现。人文学科中的语文、历史学科也已经开始探索运用翻转课堂,重在通过微视频呈现阅读、写作、史料分析的方法,而课堂上通过展示、辩论、讨论与交流,发展学生的洞察力、思辨力和表达力,培养学生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用技术课程内容融合了科学和人文,因此,实施翻转课堂是可行的。具体来说:

第一, 通用技术课程的核心概念包括设计、构思、权衡、优化、试验、结构、流程、系统、控制,以及相应的基本原理、基本思想和方法以及有关技术的性质、发展历史、社会影响等相关主题。这些可以成为实施课堂翻转的主要载体, 让学生在课外学习概念、原理、规则、背景资料,课堂内针对学生学习困难的地方组织讨论、订正作业、知识应用、问题解决、项目实践等,实现知识的深度内化。如在技术语言的学习中, 关于制图标准、三视图的原理、投影规律、绘图技巧、尺寸标注等内容,专业性比较强,很多学生都存在困难,经过3~4 次课的学习,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掌握简单三视图的绘制以及规范的尺寸标注。在设计实践中,绘制作品的加工图时,常常出现表达不清,甚至表达错误。实施翻转课堂,将理论学习放在课前,并通过小测试,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解决学习难点,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有效性。但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要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完成传授与内化,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能够构成认知冲突、结构不良好的技术知识,实施翻转效果更好。

第二,在通用技术课程中,使用工具、习得工艺、物化实践,都依赖于技能的学习。知识学习解决的是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技能学习解决的则是会不会及熟练不熟练的问题。技能的学习需要以描述活动规则和方法的程序性知识作为指导, 但真正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实际操作, 获得动觉经验,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

技能的学习,需要教师准确的示范与讲解,学生进行必要而适当的练习,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反馈,从而建立起稳定清晰的运动感知。因此,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技能的教学,学生课前可以通过微视频更加清晰、准确地掌握关于技能操作的程序性知识,对操作的要点、技巧、出错点等提前做到心中有数,在课堂上有更充足的时间更有效率地进行练习,并得到教师的及时反馈。

第三,通用技术课程中的《技术与设计1》主要体现了让学生在“做中学”的思想,强调从实践到认识, 注重引导学生体验技术设计、探究试验、技术制作、技术交流和评价的一般过程, 初步掌握技术的思想和方法;而《技术与设计2》主要体现了让学生在“学中做”的思想,强调从认识到实践,注重运用基本的思想和方法解决现实的技术问题。过程体验和方法掌握是通用技术课程的重要方式之一。基于问题解决的、项目教学的技术课堂也可以进行翻转。课前侧重任务的引导,制作相关知识、原理、技能的辅助视频,为学生的项目研究、问题解决提供资源支撑。课堂上实现学生小组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课堂的翻转,将为基于项目的技术学习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提供更大的空间。

第四,无论是传统课堂,还是翻转课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都不是可以剥离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之外,通过单独的教学能够实现的。翻转课堂提供给学生更为自主的技术学习环境及更多的技术探究、技术实践的机会,对于激发和保持学生对技术的亲近感、新鲜感、探究欲、持久的兴趣、积极的态度、正确的意识等方面具有优势。

四、可供借鉴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在国外实践的案例很多,但基本采取了这样一种教学模式:课前观看教学视频,完成针对性的课前练习;课中快速少量地测评,解决问题、促进知识内化,总结、反馈。翻转课堂在我国本土化的过程中,很多学校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昌乐一中打造出“二段四步十环节”模式,将翻转课堂的活力注入课堂中。“二段”是指“自学质疑课”和“训练展示课”两种课型;“四步”是指教师备课的四个步骤:课时规划、微课设计、两案编制、微课录制;“十环节”是指学生学习的十个环节,其中“自学质疑课”包括“目标导学、教材自学、微课助学、合作互学、在线测学”五个环节,“训练展示课”包括“疑难突破、训练展示、合作提升、评价点拨、反思总结”五个环节。通过两种课型,学生将需要回家完成的课前学习,在学校内的“自学质疑课”上通过自学、互学、测学来完成,减少了学生的课后负担。重庆市聚奎中学同样注重实践的总结和提升,提出翻转课堂实际操作的“三翻四环五步”。“三翻”是指教育目标、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翻转;“四环”是指课前的四个环节:制作导学案、创建教学视频、学生自主预习和学习、教师了解预习和学习情况;“五步”是指课堂实施的五个步骤:第一步合作探究,第二步释疑拓展,第三步练习巩固,第四步自主纠错,第五步反思总结。

人大附中通用技术课堂教学实现翻转有两个前提, 一是基于项目的教学, 二是moodle 学习平台的建立。课前,教师制作教学课件、录制微视频、搜集与项目有关的资料设计导学案, 通过moodle 平台提供给学生;学生则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结合自己的学习习惯, 自主掌握学习进度和学习广度, 观看视频或学习课件、资料; 借助于moodle 平台,学生可以在线提出问题,然后由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了解学生是否学习以及学习中的问题。课上,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或提出问题,师生、生生互动,答疑解惑;在此基础上,围绕项目,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教师提供个性辅导;对于项目实施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教师组织交流讨论、深化提升;最后,教师安排后续的学习任务。这一模式目前只是在学校范围内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还有很多值得研究和改进的地方。

五、目前可能存在的困难

首先, 最大的困难来自于我们的学生。传统教育模式培养的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普遍较差, 在学习中,不会提问、不敢质疑;在课堂上,有效交流、团队合作的水平及对事物持续的兴趣和研究欲望都比较低。客观上,比较繁重的学业负担依然存在, 如果每个学科都实施翻转课堂,学生课后观看视频和学习资料、思考、提问、总结等,势必占用大量时间,课外活动的时间大幅缩水;学生对通用技术学科的重视程度比较低,不愿意把宝贵的课外时间用在这门课的自主学习上。

其次,实施翻转课堂对于教师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能够制作精彩的微视频或PPT;能够站在课程宏观的角度, 完成课程整体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及知识点的教学设计;要防止碎片化的教学带来的课程逻辑性、严谨性的不足,既要准确确定知识点,又要呈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课堂时间的释放,要求教师组织课堂的能力要有所提升, 基于问题的、项目的学习,则要求教师善于提出有效的问题,善于引导学生进行项目研究。

再次, 现实的困难也来自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在硬件设施装备上的差别;有些地区、学校的班额依然很大,即使课堂翻转,教师也无法照顾到每一位学生。

通用技术学科实施翻转课堂,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实践上,人大附中的教师们也迈出了宝贵的第一步。但必须承认,前面的路还很长,甚至可能荆棘遍布,需要深入的研究、理性的权衡、谨慎的推进。

参考文献:

[1]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2012(4)

[2] 金陵.“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9)

[3] 金陵.任务驱动,问题导向,拎起翻转课堂的纲———评两份初中语文《枣核》自主学习任务单[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 王秀红. 普通高中学生技术素养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2005

[6] 齐建芳. 学科教育心理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7] 王红,赵蔚,孙立会,刘红霞. 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 现代教育技术,2013(8)

篇7

一、通用技术课程信息化资源利用的问题

通用技术学科的综合性很强,涉及的知识面相当广泛,涵盖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高效、便捷地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是课程研究者和通用技术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1.缺乏有效利用信息化资源的保障

调查显示,现有的信息化资源难以满足通用技术教师实施课程的需要。这不仅体现在信息化资源的适切性上,也体现在教师选择、利用资源的能力上。在调查中,有83.3%的通用技术教师认为,现有的信息化资源不能满足实际需要;83.3%的教师认为,开发或利用信息化资源缺乏外部保障;另有50%的教师认为,现有的信息化资源难以充分体现通用技术课程的理念;而认为自身开发或利用信息化资源能力不足的教师则占调查总人数的33.3%。研究发现,由于部分通用技术教师对课程的价值和地位缺乏准确的定位,他们在课程实施中所选用的资源更多关注的是如何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技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2.教师主体开发意识薄弱

教师和学生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课程资源鉴别、开发、累积和利用的质量。调查显示,教师自主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的意识不强,在他们看来,这是教育行政部门或课程专家的事。

3.信息化资源利用重形式、轻效果

目前,对于信息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效果,还没有判断的标准。为了促进课程的有效实施,我们需要从学生的成长发展、课程目标的达成、课程价值的实现等角度综合考虑。但通过课堂观察我们发现,教师在利用信息化资源时,形式化倾向严重,仅达到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4.教师开发和利用资源的主要依据是教材

教材一直是教师最重要的教学内容资源。通过访谈结果和课堂观察可以发现,通用技术教师虽然在课堂上会使用多媒体课件,但基本不脱离教材的内容选择和顺序安排。教师即使补充了一部分材料,也是为了说明教材上某个抽象的概念或原理。

目前,通用技术教材的编制正处于摸索和试验阶段,其编制方式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应该考虑如何更好地“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

5.信息化教学资源没有实现共享

调查发现,通用技术教师在教师与教师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教师们很少以备课组或教研组为单元进行资源的集体开发,造成通用技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也是教师们在教学中最希望解决的困难。

二、影响信息化资源有效利用的因素分析

1.教师因素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核心,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教师的课程资源观念、专业、教龄、个人技术素养等都会对信息化资源的利用产生直接影响。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对通用技术教师的专业资格还没有严格的限制和规定,通用技术教师大多由其他学科转行而来。由于他们缺乏相应的技术实践知识,缺乏完善的知识结构,缺乏将本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只是把教材作为最重要的资源来利用,偶尔想到利用网络搜集资料,也很难从开发和建设课程资源的角度去思考。此外,教师个人的信息技术素养不高,也影响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学校因素

通用技术课程在学校中不受重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们认为,影响信息化资源建设的主要因素不是经费、场地和人员问题,而是学校领导的认识问题。调查表明,教室中普遍存在通用技术课程“缩水”的现象,学校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停掉技术课,导致教师开发与利用资源的意愿很低。

3.评价因素

教学评价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工作态度和行为。由于信息化教学的评价体系还不健全,对信息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否有利于课程价值的实现、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缺乏具体的评价指标,客观上使得教师在资源利用中缺少科学的依据。教师们难以判断自己对信息化课程资源的选择和应用是否符合课程理念的要求,因而影响了资源利用的效果。

三、促进通用技术课程信息化资源利用的对策

1.应从信息技术教师中选用通用技术教师

为了尽快扭转通用技术教师学科知识贫乏、教育技术能力低下的现状,建议多从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中选用通用技术教师。这是因为,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同属于技术学习领域,遵循相同的课程规律,有共同的课程价值,并且从信息技术学科转行而来的教师更能够让学生了解与技术相关的知识和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2.信息化资源开发应考虑教师现状

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从本质上讲,是借用信息技术手段探究每门学科在相应领域中选择些什么、怎样选择以及对选择的材料进行组织与利用的问题。因此,它是和具体学科密切结合的。要有效发挥信息化资源的作用,无论是以教师还是以校外各种教育机构作为资源的开发者,都应该重视通用技术教师队伍技术素养的整体发展状况,重视对通用技术教师进行技术专业知识的普及工作,多提供关于通用技术的原理性知识。

3.以课程标准为依托开发和利用资源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教师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的依据。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托,依据课程的价值定位开发多样性的信息化课程资源,要把知识学习、技能培养和情感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

4.跨校协同建设共享平台

要跨校协同建设课程资源共享平台,首先,应鼓励每一位教师参与的热情,鼓励教师自主开发各类信息化课程资源。为此,学校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应重新树立课程价值观,不能把通用技术课程看做可有可无的副科。在课程评价上要严格把关,督促教师为提高教学质量而积极备课。其次,要重视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这就需要师生积极利用各类音像资料、数字图书馆和网络课程资源,构建通用技术课程资源库。再次,“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网”是教师共建共享的资源平台,教师要以其为阵地共享优质资源。

注:本文为东北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009035)“学校的社会水平与改进模型”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8

首先,建构了与时俱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中技术课程体系。改变了长期以来认知教育与技艺教育、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不协调的局面,体现了以技术为主导的当代社会对教育的新需求,反映了世界基础教育改革加强学生技术素养培养的新趋势。

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的科目设置兼顾了我国高中技术教育的基本国情,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学习领域的基本内容结构。必修内容和必修学分的设立,充分考虑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有技术学习经历的不确定性,对确保高中学生毕业时具备与时代相适应的技术素养有重要作用。

其次,发展了以技术素养培养为核心的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价值结构,探索了多元并举的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开设与教学实施模式。在课程开设上,普遍经历了由开出到开齐、再到开优以至开特的发展阶段;在模块设置上,形成了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并行开设、错位开设、交叉开设、整合开设等多种不同模块设置方式;在教学实施上,探索了基于本校、多校结合、基地为主、普职融通等多样化的通用技术课教学实施模式。

再次,形成了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较为稳定的通用技术教师的基本队伍。建构了基于技术教育学科视野的通用技术教研员的网络体系;建设了旨在提高课程实施能力的通用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机制。

一、目前我国通用技术课程实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关于通用技术课程的认识误区还需澄清

尽管通用技术课程实验已经十年,但由于缺乏更为广泛的社会宣传以及对课程的不了解或对技术的传统偏见,使得部分教育行政人员和学校管理人员对通用技术课程的认识存在诸多误区。

在课程价值层面,往往会以个人的人生经历或主观经验来理解课程的性质和价值。如有人停留在传统的“雕虫小技”式的“经验技术观”上,认为技术教育无须正规课程,殊不知技术教育的范畴广阔,技术教育的目标要立足技术的日常运用但不仅仅囿于日常运用。也有的秉持“技术无须论”,认为“不学技术一样活得好好的”,“家里技术产品有了技术问题就请专人来修”,殊不知这就是国际社会所讲的当代社会既谈不上生活质量、又无法真正融入社会的“技术文盲”。

在课程属性层面,有人把通用技术混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职业技术课程,认为通用技术是培养“技术工人”或“工程师”,一些重点中学甚至认为“好学校、好学生无需学习通用技术”;有的把技术教育与教育技术相混同,用“信息素养”取代“技术素养”,狭隘地用信息技术教育取代包括客观物质世界领域的机械、电子、能源、控制、材料、生物、建筑、服装以及工具、工艺等在内的通用技术;有的则认为通用技术是一门纯粹的技能科目,把技术实践的能力培养与技术语言、技术规范、技术理性、技术文化、技术思想与方法、技术试验与探究等方面的学习对立起来;有的则把通用技术等同于综合实践活动,把通用技术课程实施中的“项目教学”等同于“项目课程”或综合实践活动的“项目学习”;还有的认为通用技术就是让学生搞发明创造,学校和教师往往热衷于用一两位学生获得发明创造的专利或获奖来说明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战果”,忽视面向全体学生的技术素养提高和社会适应性的增强,如此等等。

无论从课程属性还是从课程价值层面来看,很多认识并没有抓住课程的本质,对通用技术课程的核心目标和价值结构缺乏整体的把握。因此,必须通过多方面宣传与培训来澄清误区,使大家对通用技术的理解回归技术教育的本源,形成积极而健康的技术教育的社会氛围。

(二)全国的实施状况还很不平衡

一方面,高中通用技术课程进入实验以来,得到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一万五千多名通用技术教师在课程实践中实现着技术教育的专业化成长,为数众多的高中学生享受了通用技术所带来的独特课程经历,涌现了像北京、天津、海南、浙江以及南京、大连、青岛、芜湖、西安等通用技术课程实验的“热土地”。与此同时,一些高中学校校长也高度重视通用技术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出现了一大批体现技术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追求的通用技术特色校。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省市和地区的通用技术课程未能很好落实,真抓实干便能解决的“师资问题”、“装备问题”、“教研问题”、“评价问题”等成为这些地区不作为的理由。对于通用技术课程实验中的不平衡现象,我们曾从多个层面进行抽样调查。从校长层面的调查结果来看,有68.2%的学校必修模块全部开设;从教师层面的调查情况来看,按照教育部课程方案每个模块开设36课时的仅占41.1%;从学生层面的调查结果来看,每个必修模块开设36课时的仅占43.2%。目前在不少地区,基本还是停留在课程“开出”阶段,还远未达到“开足”的水平。可见,通用技术在学校层面上的课时尚未得到应有的保障,与其作为必修课的地位很不相称。

通用技术课程未开设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①由于缺乏考核和监督,领导不重视,以致有些地区一开始学校和教师有积极性,后来看到另外一些学校没开课也没有人干预,从而也不开课了;②很多学校没有落实专职教师,有的只是临时代代课,任课教师缺乏培训,教师队伍不稳定;③通用技术设施缺乏,导致技术设计教学与实践只能停留在书面或者纸工的阶段;④通用技术教师职称评定、工作量计算都缺乏政策性的规定,导致其在学校地位较低,积极性不高。

(三)通用技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从教师配备状况看,专职教师约占58.7%,兼职教师占36.7%,临时和外聘教师占3.9%。实地调查也发现,绝大多数学校都建立了专职的教师队伍,设立了通用技术教研组,有些学校还组建了由多名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技术教研组。但也有些学校仅配备了兼职教师,教师队伍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从教师参加培训情况看,通用技术教师均参加过不同层次的培训。其中,3.9%的教师参加过国家级培训,52.9%的教师参加过省级培训,但绝大多数教师仅参加过1次培训,而且培训的时间相当短,有的教师仅参加过一两天的课程培训,从其他学科改行的教师仅靠参加“速成式”的几天培训就来任教通用技术,实在是勉为其难。

从教师的知识结构情况看,认为自己在操作技能方面不足的教师占50%,认为在课程资源和技术知识方面不足的分别占50.7%和38.6%。从实地访谈情况看,教师的知识结构方面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丰富的技术与设计方面的基本知识;二是缺乏较强的动手实践技能,如绘制设计草图、进行技术试验和制作技术作品的技能;三是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技术课程标准,难以科学地进行教学过程设计和策略选择。

由于多数教师都是改行任教,无论是专业知识技能和教学技能都难以在很短时间内胜任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而通用技术职前培养体系还未完全建立,单靠教师自学和短期的培训很难根本解决教学中的关键问题,这也直接导致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尚未形成较为稳定的模式和富有深度的教学成果,因此通用技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还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系统性的支持。

(四)通用技术课程资源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通用技术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基础。通用技术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技术实践室、工具仪器设备、教学具、模型挂图、音视频等一些硬件资源,还包括校园网络、教参书籍、教研网络等一些软件资源。

从当前情况看,技术实践室作为通用技术课程实施最为基础的硬件资源,仍然非常缺乏。调查发现,仅有42.6%的学校建有通用技术专用教室,经费问题是影响技术实践室建设的最重要因素。

目前,很多省(自治区、直辖市)如北京、浙江、江苏、新疆、云南、青海、山西、广西、吉林等都在省级层面进行了通用技术装备的整体规划,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各学校进行配备,对课程实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不可否认,一些地区配备的通用技术教学设备,结构上不够优化、缺乏基本的耗材和技术设计与技术试验装备,有的背离技术教育理念、用模型替代技术实践所需的工具和设备,有的远离教学需求、缺乏安全保障,还有的由于简单化的低价中标规则使得配备的工具、仪器和设备质量低劣、无法使用。

此外,高质量的通用技术课程文本资源、视频资源较为短缺,国际上先进的技术教育资源的翻译和引进还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人力和财力的支持。

二、推进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建设的若干政策建议

为推进通用技术课程的常态化有效实施,从政策的视角,提出以下建议。

(一)出台具有行政效力的旨在推动通用技术课程常态化实施的专项政策

从全国范围来看,凡是通用技术课程开设正常、课程实施效果较好的地区,往往都有一个开明的领导、一个过硬的文件和一个富有追求的通用技术教研指导团队,政策支持和机制保障对课程实施显得尤为关键。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德育、体育、艺术教育、书法教育等都有相应的具有行政效力的专项政策出台,对其相应工作的推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技创新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今天,在国际上普遍加强中小学技术教育的时代大潮中,研制并颁布具有行政效力的专项政策,对于通用技术课程的常态化实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关键的。

(二)提高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通用技术课程实施上的政策执行力

从通用技术课程实验整体情况来看,各地均出台了与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相关的文件,但有些地区的政策文件只是“二传手”,满足于转发上级文件,没有真正关注课程实施中的关键问题。诸如课程开设、教师编制、教师职称评定、经费筹措渠道、教研跟进、评价督导等,存在“虚化”现象。

另一方面,对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文件的执行力度、监督力度不够,课程实验的过程与结果都缺乏有效的评估和监督。如一些省份将通用技术考查合格列为取得高中毕业证书或高考录取的必要条件,虽然这些地区的有些学校一直没有实质性开课,但学生一样获得毕业证书、同样进入高考录取,使教育政策的权威性和教育的诚信示范受到“挑战”。缺乏执行力和有效监督的制度,必然导致“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局面,直接导致一些学校对通用技术课程观望、等待状态的蔓延。要通过提高地方教育行政和学校的政策执行力,从某种程度上来消解通用技术目前的“小科”状况。

(三)建设通用技术课程实施所必需的社会支持体系

1.切实加强区级以上通用技术教研员的配备和培训

实践表明,认真负责且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通用技术教研员对相应地区的课程常态化实施非常关键。一名优秀的教研员可以带动一个地区。应从政策上明确通用技术教研员的任职条件和工作职责,妥善解决教研员的兼职问题,同时切实加强通用技术教研员的培训,以避免目前一些省份通用技术教研员存在的“无事可干、无所作为、无处安排”的现象,以进一步发挥通用技术教研员的课程引领和教学指导作用。

2.建立健全通用技术教师培养培训的良性机制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应尽快在综合性师范院校、技术师范学院或者工科院校开设技术教育本科专业,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技术课程教师的来源和专业水平问题;建立通用技术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对通用技术教师培训实施倾斜政策,增加通用技术教师短期和长期班、面授班和远程研修班以及暑期的跟进式培训,逐步实施通用技术教师专业化培训后的资格证书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和人事部门应制定政策解决通用技术教师的编制、工作量核算、职称评定、资格认证等问题,尤其要尽快制订包括通用技术教师在内的技术教师职称评审办法,以切实建立通用技术教师的动力机制和专业发展机制。

3.妥善解决通用技术实践活动所需耗材、设备、经费问题

采取多种方式解决通用技术实践所需的耗材问题,可将其列入学校一费制收费项目或日常使用经费预算序列;强化通用技术实践室装备标准建设,进一步规范技术类课程教学装备的配备与招标,采取一定的资格和质量审查制度,严格把关,避免当前一些地区严重存在的技术装备与课程理念相背离的状况;加强通用技术装备及其使用经费的专项计划论证和财政经费预算,努力保证通用技术的物力和财力具有充分而可靠的稳定来源。

4.大力完善通用技术课程的评价和教育督导

对部分尚未落实课程评价的地区,建议将通用技术列入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同时,建议把含通用技术、信息技术在内的必修、选修学分情况作为高中生报考大学工科专业的参考材料,切实提高通用技术评价的规范性。此外,建立健全区域和学校通用技术课程常态化实施的督导制度,为通用技术课程的常态化实施保驾护航。

5.强化包括通用技术在内的技术教育科学研究

篇9

关键词:学科学习网站;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NET

中图分类号:TP393.0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4-0000-01

.net-based Disciplines Websit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Ma Manli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aikou571158,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campus net,combine to the web construction of our school,to put up the website design process under the internet environment,it specifics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for an example,design a subject website system based on .net for learing,this system build bridges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subject courses,in a word,it combinned to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urse disciplines together.

Keywords: Disciplines learning website;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Pattern Recognition;.NET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技术已逐渐上升为计算机学科的重要分支。与此同时,也衍生出很多和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有关的重要学科,如《人工智能原理与方法》、《现代模式识别》、《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等等。然而,这一内容可以说在计算机方面还是一个年轻、稚嫩的领域。如何让学生了解并快速掌握这些技术,以及如何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的问题迫在眉睫。而学科网站开发技术的应用正好可以实现这个目的,学科网站的本质是一个基于网络资源的学科研究、协作式学习系统,它通过网络学习环境,向学习者提供大量的学科学习资源和协作学习交流工具,从而让学习者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索过程,提高学习者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实践能力和培养良好的创新意识与信息素养。

一、网站系统的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实质上是一个建模过程。是用户向开发者提出需求,开发者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是为最终用户所看到的系统建立一个概念模型,是对需求的抽象描述;它主要包括系统功能需求和基本业务模块2部分内容;

(一)系统功能需求

1.系统管理员可以对网站进行维护和批准用户的注册申请,以及对用户所上传的资料进行审核工作;2.普通注册用户可以浏览网页、下载相关资料、进行在线学习等操作;3.游客只能浏览网页,也可以进行用户注册,但是无权限上传或者下载题库资料。

满足上述需求的系统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模块:

(1)数据库管理模块:提供使用者录入、修改并维护数据的途径。

(2)基本业务模块:注册用户可以浏览网页、上传或者下载题库资料、进行在线学习,其中管理员还可以对网站进行维护和批准用户的注册申请;

(二)基本业务模块

1.浏览网页:注册用户(包括管理员和普通用户)可以浏览网页;2.上传题库资料:普通用户注册登录之后可以通过链接等方式上传关于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的学科资料;3.下载题库资料:普通用户注册登录之后有权限下载关于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的学科资料;4.在线学习:普通用户登录之后可以进行在线学习操作;5.页面维护:管理员可以使用此模块对网站的页面进行更新或者维护;6.用户注册批准:管理员可以使用此模块批准用户注册。

二、网站系统的概要设计

这个环节是对网站中每个模块要实现的功能进行规划,重点完成网站的框架设计、数据库设计、网络环境设计等;

(一)网站的框架设计

(二)网络运行环境设计

该网站主要用于教辅教学工作,所以可以确定其采用ACCESS2003作为数据库服务器,IIS作为测试服务器,另外采用基于WEB技术的B/S框架结构,以为开发语言,采用SQLSERVER数据库,运行于服务器端,结合软件项目管理,系统分析与技术、数据库设计等有关理论设计实现专题。

(三)数据库设计

该网站的数据库包含很多信息,可以将这些信息抽象为下列系统所需要的数据项和数据结构;

1.用户USER(用户姓名,身份,密码,性别,专业,年龄,QQ);2.学科内容(学科标题,资料上传时间,学科课程资料来源);3.学科内容表(用来保存学科信息)

三、结束语

利用网站开发技术提供和展现教学资源很有必要,它使信息技术对人类学习方式的变革具有深刻的影响,换言之,进行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无缝结合,是未来学校教学的趋势之一,对当前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一定意义。相信今后学科学习网站的建设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朱成,刘成智,陈明.基于WEB的精品课程网站管理系统的设计[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8,9:38-41

[2]谢幼如,尹睿.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3,(1):34-38

[3]金雪云,简明教程(C#)篇[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50-243

[4]李陶深.人工智能.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5]戴汝为,王珏,陈兆莹.关于可视知识的讨论.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1998,1(2):52-57

篇10

1.信息知识教育。信息知识是指与信息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包括信息理论知识与信息技术知识,是信息素养教育的关键。有了对信息本身的认知,才能更好地辨别、获取和利用信息。

2.信息能力培养。信息能力指理解、获取、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的能力,是信息素养培养的核心,包括:收集信息的能力,是指对于要求的目标,能选择恰当的方式,自发地、不缺少地收集相关信息的能力;判断信息的能力,是指从繁多的信息中,选择必须的信息,审查内容并从中引出合适信息的能力;表现信息的能力,是指采取一定的表现方法和形式,对信息整理、再现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指对于收集到的信息,能通过恰当的处理,获取其中隐含的和有意义的信息的能力;创造信息的能力,是指基于自身的认识和思考,创造知识的能力;与传递信息的能力,是指能基于信息接受者———受众的立场,在信息处理的基础上,与传递信息的能力。

3.信息道德和法律法规。信息道德、法律是指在信息领域中用以规范人们相互关系的思想观念与行为准则。研究生要重视与信息技术有关的道德、法律、文化和社会问题,遵循信息伦理、道德准则和法律要求,规范自身信息行为,正确引用、使用信息,避免知识产权纠纷。

二、研究生信息素养培养目标探讨

信息素养培养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的信息素养目标、通用层次的信息素养目标和学科层次的信息素养目标。基础信息素养培养的目标是“由基础图书馆应用知识和基础计算机应用能力构成”。通用层次信息素养培养的目标是“适用在任何学科与日常生活中的持久的可在不同学科之间转移的识别、检索、评价信息的能力”。学科层次信息素养培养的目标是“适用于学生所在学科的专门的信息素养能力,是通用层次的信息素养能力目标在不同学科的延伸和发展”。三个层次是“连续的、相互衔接的、循序渐进的,高级能力的学习以低一级能力的掌握为基础”。研究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属于学科层次,要求具备更高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道德和法律法规上更强调信息创新的能力。具体包括:了解信息素养价值和作用,并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能确定所需学术信息的目标、范围和所需的信息源,并具备查寻能力;能对获取的学术信息正确地分析、评价、利用,形成新的学术信息和创新;能对学术信息进行组织管理、表达交流;了解、遵守信息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并承担社会责任。不同学科要针对其特点提出对应目标,以适应不同学科信息素养培养目标的要求。

三、研究生信息素养培养模式探讨

研究生信息素养培养是一个过程教育,从入学到毕业都需要具备强烈的信息意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具有层次性。可采用阶段式教育模式开展,分为基础—提高—创新三个阶段循序渐进推行,贯穿于整个学习阶段。基础阶段是初始阶段,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信息意识,掌握信息素养知识,了解各类信息资源的获取途径。提高阶段是全面提升阶段,主要是培养研究生的信息素养能力,使学生熟悉各类信息资源、检索方法,快速、准确地获取相关专业文献信息,应对专业的学习研究。创新阶段是巩固和加强阶段,重点是提高学生利用信息的能力,助力科研创新和完成毕业论文。在实际实施中应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需求,依据信息素养水平及实际需求适时、适当地开展,采取对应的方式和措施开展相应的指导。

四、研究生信息素养培养途径探讨

信息素养培养既有理论知识的要求,更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研究生信息素养素质存在差异,因此在培养上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自主地做出选择。

1.充分利用学科信息资源,加强信息化软、硬件环境建设,构建学校知识库。学校的信息化硬件环境主要包括校园网络、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等,这些硬件设施为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图书馆要根据学科情况,重点收藏技术报告、成果鉴定材料、阶段成果报告、会议文献等前言文献;要根据研究生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保障研究生科研学术处于高起点和高水平状态;在保证传统纸制品的基础上,要购置一定数量的光盘和网络资源。学校还要注重自身的资源建设,充分利用网络、摄像机,将学校的精品课程、讲座、重点科研记载,构建学校的档案库和多媒体知识库,建立光盘数据库、联机检索系统等。网络教育传递速度快,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网,针对研究生需求,推出信息素养教育专题网站,帮助学生学会从网上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要建设好图书馆门户网站,为学生提供专业、便利、全面的检索服务。要建立快捷高效的信息服务系统,提供文献服务、定题服务、专题跟踪服务、信息导航服务,辅助研究生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

2.发挥导师在科学研究实践中的言传身教作用。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要通过正确引导和严格要求,激发学生提高专业信息技能的动力。学校要定期开展导师的信息素养培训和考核,培养、遴选具有较高专业信息素养的教师担当导师。

3.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水平。专业课教师、公共课教师、图书馆馆员对学生信息素养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专业知识和外语知识,要具有熟练的信息检索技能,要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信息需求。学校要加强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挑选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教师参与研究生教育和管理。

4.建立学科馆员制度,为研究生提供学科层次的信息服务。学科馆员制度是一种以学科为对象,面向导师和研究生对口服务的模式,在院系、学科与研究生之间建立起通畅的需求和保障渠道。要求学科馆员既要具备学科背景、敏锐的信息意识和较高的信息获取、组织加工能力,并能提供高质量的学术信息服务;要积极参与学科信息资源门户的创建和扩充、完善;要经常性地为研究生指导和培训科研创新和论文写作,协助开展相关课题的资料检索;要适时收集、鉴别和整理相关学科的信息资源。同时院系也应配备信息素养教育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遇到的信息获取困难。

5.完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学校要完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针对性的开展相关教育。开设信息素养教育必须课程是提高研究生信息素养的基本保证,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课堂。课程要系统地介绍信息技术知识和信息检索知识,使学生全面了解信息检索系统构成,掌握信息检索方法、技巧,合理使用检索策略,科学管理检索信息成果,正确分析和评价检索结果。信息素养培养涉及计算机科学、人文、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背景。因此在研究生公共课程设置上,要将体现信息素养目标的课程体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教师要有以信息素养为目标来设计课程内容的主动意识。在研究生专业课程设置上,要力求信息技术与具体学科方向有效地融合,引导学生把信息理论和技能同专业科研实践密切结合。教师要结合课堂讲解计算机、网络、网络法律法规等知识,开展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伦理道德学术活动。还提供多种形式,多途径的第二课堂教育,弥补第一课堂教学的不足和局限性。

五、精心打造“研究生信息素养培养工程”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