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观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3-12-25 17:43: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教育观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新教材 现代教育观 新型的教师
一、引言
进入新世纪,我国的基础英语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大好的发展时期,它的鲜明标志是新课改、新课程和新教材。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是发展的主题,由此素质教育向内涵性质的发展迈出的重大一步。为了实现这一跨越,新课改倡导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倡导“任务型”英语教学途径。尽管我们对《新课程标准》已有了解,但真正使用新教材仍然感到问题颇多:教材的内容不断增加,词汇量不断加大,教学方式主要是根据“任务型”教学设计学生的活动,课时又不增加,教材怎么能教得完?形成这个想法的原因是教师一直把教材奉为圣经,总是想学透教材、教透教材,把课文当作是课堂上的法定文化,甚至高于课程,高于大纲。因此,要能真正得心应手地运用新教材,我认为首要的是教师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创建《新课程标准》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转变传统观念,落实新的教育观念
教育思想观念是教育教学行为的先导。教育的不适应,首先是教育观念的不适应;收效不大,主要是教育观念转变不够。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一轮课程改革决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在这种大变革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必须抛弃落后的、陈旧的传统观念,树立先进的、现代的教育观念。
1. 新课程英语教师观念转变之一 ——— 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在不少教师观念中,认为教材、计划、大纲就是课程,是既定的和封闭的,其实不然。课程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教材的更新虽然会使我们一时难以适应,但是教材是服务于教学的材料和工具。因此,教师不应该再是教材忠实的阐述者和传授者,而是根据学生需要和教学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研究教的内容和方法;不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走向教材”。
首先,善于以教材为基础,积累课程资源。新教材的每个单元都列出明确语言目标、主要的功能项目与语法结构、需要掌握的基本词汇,并分为A和B两部分。A部分是基本的语言内容,B部分是知识的扩展和综合的语言运用。每个单元还附有Self Check部分,学生可用来自我检测本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
其次,以教材为载体,加强各学科整合。学生学习外语最终是为了用语言吸取和处理信息。英语教材本身就具有较强的跨学科的性质。且新目标具有学科融合特点,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满足他们求知的欲望,而且能够引导学生面向社会、了解世界、增强国际意识。因此,教师可以在与其它学科教师讨论后,再决定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以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融合。
最后,以教材为基础,开发教材。教师和学生要做教材的主人,而不是教材的奴隶。开发教材,是在教师及学生的实践、反思中进行的。教师应积极激发学生的联想与创新思维,师生互动,共同开发教材,为更好地利用本教材进行有益的探索。
由此可见,教师只有从原来的教材观中迈出来,要清楚教材仅仅是提供了平台,如何充分而合理地利用教材是要靠自己去探索、研究和创造的。
2.新课程英语教师观念转变之二 ——— 树立正确的教师观
1)由昔日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教师看作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认为教师首要和基本的职能就是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的宝库,是活的教科书,因而,在学校教学中就造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教师俨然成为“知识”的天使。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这种看法已经开始改变,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经验中渐渐失去了第一主角的地位。因此,现代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把学生作为中心,围绕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帮助学生不断进步为目的,让学生学会商讨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重视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把“给学生压力”变为“给学生动力”,由“牵着孩子走”变为“推着孩子走”。美国学者罗伯特?麦瑞克认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因素有六种:关怀、理解、认同、尊重、友情、信任。教师要在人的潜能向现实素质的生成过程中,充分发挥促进者的作用,才能有效推动学生生动活泼、快乐自由地发展。
2)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体系的建构者
在原有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环境下,教师的功能往往被局限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所修筑的围城里,教师只会“照本宣科”,而任何超越教学大纲和教材则被视为“大逆不道”。然而,新课程已经不只是“文本课程”(大纲、计划、课本),而更是“体验课程”(被师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它意味着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中,每一位师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自身的解读,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我们的课程建设要努力做到“面向日新月异的社会”,“面向瞬息万变的世界”,“面向迅速发展的高新科技领域”。因此,新课程体系要求教师成为课程的建构者,成为教育资源的开发者,教学过程不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将变成一种动态的、生动的、发展的、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和建构过程。
篇2
责任教育是校长管理工作的天职。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解放思想,改变旧的传统管理观念,转变思维模式,变封闭思维为开放思维,变单向思维为多向思维,变集中思维为发散思维,敢于打破旧的管理模式,确定现代教育观念,并把这新的观念变为学校管理的实践。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民主管理是发展学校管理所必须的,将民主管理贯穿学校管理过程中,使教师、学生成为管理过程的主体。这样能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尊重人是最起码的道德标准,相互尊重才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先决条件,它有利于学校管理和团结,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是实现教育管理现代化的根本,通过加强队伍管理,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教育管理现代化取得成效的重要途径。如何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呢?我认为应该建立以独立设置的各级各类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教育机构共同参与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小学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培养、培训的内容基本与中小学开设的课程衔接,注重学校知识的系统性。同时,针对农村教师文化素质较低的状况,继续加强教师继续教育,迅速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要提倡教师教育终身化,建立教师自身学习的激励机制,逐渐取消教师资格终身制,把教师证书终身有效变为中期或短期,打破过去教师一旦以师范类院校毕业,便终身任职的一次成型状况,取而代之多次塑造。通过上述途径与做法,使我们的教师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为适应教育管理现代化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我们要重点抓好村级学校校长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校长是办学的关键,也是村级小学教育管理现代化的主要策划者。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因此,在一定外部条件具备之后,责任教育便成为学校管理的决定因素,推进教育管理责任化,就必须通过多种形式开发村级小学校长的智力资源,增强管理的科研意识,引导村小学校长重视科学管理,用科研指导管理,由经验管理者转为科学管理者。通过对小学教育管理责任化的思考,我们对教育管理现代化这一内涵丰富的科学概念与特征有了充分的认识。这一认识是实现小学教育管理现代化的思想保障,教育管理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是现代社会的需要,我们小学教育工作者应面对现实,增强信心,抓住机遇,勇于创新,不断根据教育发展规律调整学校管理的策略,促进责任教育在学校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篇3
关键词:新课标 中小学 和谐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自2001年教育部颁布实施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来,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得到深入发展,获取了可喜的成效。但新课标实施过程中不少体育教师,甚至体育科研工作者,对新课标在认识上存在差异,导致体育教学实践中对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处理不当,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本研究针对新课标下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进行研究探讨,就如何协调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体育教学人际关系,提出自己的见解,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1 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
体育教学和谐师生关系指在体育教学系统中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教师与学生,其主体性和创造性能同时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具体表现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理解、尊重、信任,形成民主、平等、合作的和谐人际关系,教和学的积极性同时得到充分发挥,获取最佳教学效果,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2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理论依据
2.1教育学原理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双边活动过程。教与学双方相互依存,没有学生的学,就谈不上教师的教,没有教师指导下的学,就无所谓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是各行其道的两个过程,而是教师通过“传授”、“引导”来指导学生学习的统一过程。
2.2 现代教学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即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并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积极性的发挥与学生积极性的发挥,二者同时作用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缺一不可。
2.3 新课标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指导者和组织者。体育教学中强化“教师的主导性”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更有效地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实效性。
3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
3.1 正确认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
“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是新课标的所蕴涵的先进教育理念,这种理念是对过去体育教学观念的继承与发展、扬弃与创新。新课标下的师生关系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辩证统一关系,夸大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夸大学生学的主体作用都是二元分裂的片面认识,易导致体育教改进入误区,有损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新课标下教师主导作用表现在:1.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多方法、多途径地引导学生多涉猎、广积累、勤练习,全面提高学生认识能力;2.创造适宜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确立适当的教学目标,让每一位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4.充分考虑安全因素,营造安全体育学习环境。教师主导作用可以归结为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表现在: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积极主动,能与教师、学生形成尊重、互信、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
3.2 提高教师素养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因素
教师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更是为人处世、协调关系的指导者和示范者,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关键在于教师素养的水平。提高教师素养要求教师要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和教育理念,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体育教育理念更新变化很快,由“技术教育观”、“素质教育”、“终身体育”、“健康第一”到“以人为本”的每一次理念更新,都会推动体育教学深入发展,体育教学的相关环节也会发生适应性变化,教师应与时俱进,学习、理解、领悟、掌握先进教育理念的内涵,在体育教学中才会处于主动地位,才能处理好教学系统中最具有能动性的师生关系。
3.3 教师要富有博大爱心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保证
和谐师生关系是一种建立在相互尊重、信任、平等基础上的人际关系。教师应富有博大爱心,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承认在人格上师生平等,在思想感情上对学生能够一视同仁,对学生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自尊心。处理师生关系时教师具有爱心才会不以感情代替理智,不以个人的好恶代替原则,能理性处理问题学生的不理智行为。教师富有爱心,对待后进生才能做到不嫌弃、不排斥、不放任自流,教师要以同情的态度,设身处地结合学生所处的客观环境以及内心的想法和感受来帮助问题学生,并耐心对待后进生的反复,教育评价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评价为主,多从正面加以引导。
结语
新课标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当前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是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客观需求,是师生共同的期盼。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认清形势,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素养,更新教育理念,承认师生人格平等,把握体育教学师生关系的对立与统一辩证关系,寻求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最佳平衡点,促进发展,把体育课程改革健康地向深层次推进。
参考文献:
[1]任忠利.普通高校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J].中国当代教育,2005,(1):27.
[2]曲宗湖,尚大光.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模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篇4
关 键 词 :审美教育 教育理念 音乐教师教育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正在进行着教师教育的改革,既是积极应对时展与学校发展的主动选择,也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背景下的必然趋势。20世纪我国基础音乐课程改革确立了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丰富了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不仅让学习和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和充满关爱,而且还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本着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思想,确立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真正把美育作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供多种音乐体验,深化美感、开阔音乐视野、培养音乐审美鉴别能力,建立起适应基础音乐美育教育的高师音乐教育教学体系。
一、歌唱的审美
声乐是音乐教育专业中的主干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在培养基础教育合格音乐师资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声乐教学是以培养人对音乐和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培养高尚的艺术情操的教育活动。
歌唱审美就是歌者对美的感受,通过演唱把自己的审美感受和爱憎情感呈现给其他人,同时听者从中也得到美感的享受。声乐教学的过程是我们审美意识和情感追求的过程,在演唱时就要有意识地把思想、感情和情绪注入到歌声中去。通过气息和声音自然地结合,准确地吐字、咬字,语言的抑扬顿挫等使声音具有美感;情绪和情感越深,歌声的美感就越强、越鲜明。培养声音的美感,除了老师的指导外,主要是通过自己感觉的心理去深入体验和领会,不仅要寻找听觉上美的感受,还要寻找内心视觉的美的感觉,审美心理通过想象和联想,形成同欣赏五光十色一样的美感。除此之外,对声音音色的审美也是歌唱的重要因素,任何一个演唱者都应该对歌唱声音的音色进行专心研究,音色是演唱者心理上的审美思维反映,没有丰富多彩的音色就不能生动表现歌曲的情感内涵,特别是学习的初级阶段,要在心理上建立良好音色的审美观念,以使其尽快获得优美动听的音色。
二、音乐感觉的审美
音乐感觉的美感是音乐审美的重要方面,是在演绎作品内容过程中产生的客观直觉上的感受,是音乐审美愉快和审美情感的心理感觉;感觉得好与不好是建立在丰富的实践和广博的知识积累之上的表达,是理解情感、通过技巧来准确再现情感,准确表达作品内容、风格的艺术化手法,是综合文化素质的反映。
在学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音乐审美感觉的训练,除了刻苦进行音准、节拍、节奏、速度、强弱等基础训练外,还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不同人物和事件,体验不同人的情绪和心理活动状态;多接触社会,增加丰富的阅历,拓宽知识面;还要深入细致地观察景色景物,体验大自然的美感;经常观摩、观看名家的演唱、演奏,多听和看录音、录像,从中领略声音、韵味与风格的美感,情感与形象的美感等,这些都是丰富音乐感觉美感的必修课。音乐的审美教育不同于说教,只有自身具备了良好的音乐美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才能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让小学生在特定的艺术情境中,耳濡目染地接受情感的熏陶和心灵的陶冶。
三、情感审美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情感,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和中介。一首歌(乐曲)能否达到强烈的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与演唱(奏)者的准确反映、深刻揭示作品的真实情感有很大的关系。演唱(奏)者既要传达感情,又要使别人得到美的情感的感受,这就要求表演者本人首先被作品美的情感所震动,自身要具有良好的情感审美素质,这样的歌(音乐)才具有美的感染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挖掘各类音乐作品内涵的情感因素,准确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努力点燃内心的情感火花,让自己在热情、活泼、欢快、雄壮、豪迈等健康的音乐情感基调中,获得积极的审美情感体验,陶冶审美情操。与此同时,还要培养和学会创设温馨、融洽的艺术气氛,和谐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这也是音乐教学优化审美功效的重要标志。艺术不是说教,审美不能依靠灌输,音乐审美媒介就是交流审美的信息,在今后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学过程中自己所表露的任何趣味、喜好等情感因素,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人们常说,要想给孩子一杯水,教师就要准备一桶水。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丰富和全面自己的审美修养,才能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极大地提高音乐教育实施美育的主动性、自觉性,才有利于音乐教育真正地实现以审美为核心的目的。
四、愉悦审美
审美愉悦性,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审美教育发生情感体验和优化效应的心理机制,是变单调为丰富多彩,变刻板为生动活泼,变机械为愉快灵活的心理感应过程。正是因为音乐具有愉悦性,人们才可能在心情舒畅的前提下去主动参与音乐审美活动;良好心态以及音乐兴致的保持,来自于自身所获得的内在愉悦体验的强化和教师或其他人所给予的外在积极肯定的强化,这也是音乐审美教学的目的之一。
在音乐学习中,要有意识培养与他人之间的情感共鸣,来形成同一音乐审美对象,共同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获得相同或相似的情感体验,并相互给予尊重和欣赏。同时,保持一种良好的学习心境,使自己充分感受音乐的愉悦,这是音乐学习能否获得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当处于愉悦状态的时候,最有利于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使之处于一种愉快的状态,获得充分的美感满足,使“学习是一种艰苦劳动”披上一层乐于主动接受的色彩。音乐学习方法的趣味化和游戏化,不仅给人带来极大的快乐,而且会使人对音乐发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产生持久的音乐学习动力。
高师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建立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教学与学习模式,使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一种自觉的审美过程,并使整个过程贯穿着所有的审美因素,以美感的发生为根本内容。这样在长期的、多次的美感发生和发展中,不断影响学生的情感状态和意向,从而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使自身审美情操日趋完善,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基础音乐教育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
[1]俞子正编著.声乐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
[2]邹长海著.声乐艺术心理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1.
篇5
一、活动是教学发生的基础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课程只是承载着特定知识的文本,只是教学计划和目标,只是由教材这一单一因素构成的静态课程,因此课堂的活动是以教师为主,主体参与是教师,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这样的师生活动培养的学生只是知识的存储器,而新课程观认为:课程是学生生活世界的经验;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等多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构建过程,教学活动的基本形态是交往与探究,交往是一种互动,这种互动具体表现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探究活动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学生在活动中主体参与地位。譬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时候,我先让学生跟着我用两块硬纸板剪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初步认识,接着我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问题,概括总结出全等的定义,实现了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目的。
二、给每一个学生平等
民主是新课程中的重要理念,民主最直接的体现是在课程实施中学生能平等地方参与。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放弃外在性权威,与学生平等相处,这样才能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参与的人际关系氛围,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教学,实际体现了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平等参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与教师之间是平等的,二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尤其是“学优生”与“学困生”之间是平等的,只有尊重学生,才能理解学生,才能做到平等,学生才会感到安全,才能畅所欲言,才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讨论中来,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小组交流实现互补,小组合作学习时需要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讨论交流,这样人人都有机会表现,在交流中能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篇6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教学质量 途径
我们与实验区教师们谈起目前课程改革的现状时,谈得最多的总是英语教学质量的保证与新理念实施的冲突问题。目前,各层次评价体制正在进行改革,中考、高考也在发生着贴近新课程的变化;但是,新的评价体制还没有最终确立,甚至还没有初步形成,很多教育行政管理者的头脑中还是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还坚持向教学要升学率。教学评价的“双轨制”给教师们出了难题:投入课改就很难保证升学率,保证升学率就很大程度上违背新课程理念。
冷静分析一下,出现这种现象应该是一种必然。任何改革总需要一个过渡的过程,在过渡过程中总要出现新课程和旧体制的冲突。关键是在这种冲突中,教师作为课改实施者不要轻易地放弃,而要合理调整自己的做法,力图做到教学质量的保证和新理念的实施二者兼得。
一、对教学质量的思辩
中考、高考作为评价手段之一,不可能完全取消,至少目前不可能。新课程并不完全否定考试,也不完全否定终结性评价,只是否定“一考定终身”的制度和做法,否定终结性评价统领一切的做法。升学率并不完全代表教学质量,但也应该是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之一,因此,不能完全否定升学率。盲目追求升学率与新课程理念是矛盾的,升学率本身与新课程理念并不矛盾。
教学质量是个相对概念,具有时代性,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曾经有一段时间,教学质量就是升学率,学生能不能考上学,有多少学生考上学就成为评价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这是一种过于简单化的、只看现象不看实质、只顾眼前不顾将来的做法。
时代的发展促使人们形成新的教育观和人才观,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更新了教育质量的评估标准。考上学的是人才,未考上学的未必不是人才;接受高等教育是人的经历和体验,是一个人趋向成功的过程,而不应该仅仅是努力的方向。新的教育观认为要让大多数的人有机会、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要把英才教育发展成大众教育,要把对“人才”的教育发展成对“人”的教育。一个人是不是人才,只有当他走向社会岗位,发挥其社会职能时才能判定,这是其个人追求,或者说是社会岗位需要考虑的问题。而教育的价值追求不能仅限于为社会输送有用人才,而是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人的发展就是关注国家民族的发展。教育培养的应该是学生终身性的学力、全面发展的潜力和推动其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和行为能力。
二、知识技能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关系
知识技能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关系问题自推行课程改革以来,一直困扰着广大中学英语教师。一实行课改,单词不敢讲了,语法不敢分析了,句型操练不敢做了,这就对教师们的综合判断能力和教学适应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英语课程性质的定论是: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所确定的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保证教学质量和实施新理念双赢途径
如果采取可行的措施,对保证教学质量和新课程实施全面兼顾,二者是可以达到双赢的。如下有几点供老师研究。
(一)时刻关注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的效果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如果前面的基础没打好,直接影响后面的学习,因此,教师不能只关心教学进度,而要时刻注意检查学生对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如果学生对语言知识和技能掌握得不好,新课程理念也只能流于形式,虽然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丰富了,学生动手多了,可是语言知识没有掌握,教学质量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实施课改以后,课堂上学生参与活动增多,会相对减少对语言知识和技能学习的时间。解决的办法就是要想方设法提高教学效率。比如,课桌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在上课前准备好,课堂活动的组织过程尽量简练明了,通过把活动的程序打在屏幕上的办法减少解释的时间,活动之间衔接紧凑,不同性质的活动同时进行等等。
(三)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培养起来了,会为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打下基础。很多教师都知道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性,但是有的苦于没有得力措施,有的在教学实践中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在教学中一直不见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现英语语言的魅力,使学生从内心产生学习英语的动力,兴趣就会逐渐培养起来。为了实现这一点,在教学中,不能在教学目标中简单地写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的字眼,而要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可行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并要观察其效果,看看有没有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
(四)优先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兴趣得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就会逐渐提高,从而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事。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 ,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得以保证,最终将有利于新课程理念的实施。
(五)确保所有教学环节的真实性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教师素质培养
作者简介:任爱珍(1971-),女,江苏常州人,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项目来源:本文系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大学教育研究院2010年度高职教育研究资助课题“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要素分析”(编号:CDGZ20100031)成果这一。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5-0100-02
执教者所具备的基本品质和能力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1],这里的基本品质和能力就是指教师素质,综合各类概念的阐释,这里我们把教师素质归纳为教师在育人过程中,建立在一定生理条件基础上的稳定的必备的职业品质,是教师职业形象、育人知识、育人能力的综合反映。教师素质是在一般生理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经过后天科学训练、系统培养与反复实践而形成的。[2]
一、高职内涵建设的主导与核心要素分析
(一)高职院校教师素质的主导性和核心要素的地位决定其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水平
1.课程建设的核心地位决定了教师素质是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课程建设是内涵建设的基础环节之一,与之相适应的是教材及课堂教学质量,而重组与开发课程必须重视人的解放,解放人的思维、人的灵魂和人的个性,只有这样课程建设才能发挥它的整体化功能。而人的因素决定着内涵建设基础性环节的主导与核心要素,因此,高职院校教师素质是具有统率作用的主导性和核心要素。
2.专业建设的主导性地位决定了教师素质是内涵建设的主导性要素。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专业建设的好坏及其运行体系的构建的科学与否,对于形成学校内部运行和管理框架、推动学校独有的办学特色的形成、以及办学质量与水平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重要的基础建设,专业建设必须适应市场需求,针对企业的岗位特征或岗位群来设立,因此高职院校的每一个专业都应该配备足够数量和专业水准的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他们是教师资源建设和开发的核心和中坚。因此专业建设需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专业带头人必须具备特定的素质和能力:一是具有专业开发和发展能力,对高职人才定位与发展趋势、专业发展形势和目标、专业发展要求等具有前瞻性认识;二是具有专业研究能力,对本专业建设方面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有明确的专业研究发展方向;三是专业建设能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组织和带领本专业教师在本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加强已有专业建设,并具有根据市场和社会供需状况开拓具有潜力的新的专业的能力。
(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的独特性
1.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能力和教育教学的独特性。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通过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企业,深入企业,并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形式,加强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培训等措施提高现有教师的“双师”素质;另一方面从企业事业单位引进具有实践工作经验、同时又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充实教师队伍。
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独特性,造成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的稀缺性,因此也决定了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结构具有专兼结合的特点。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专业教育实践教学环节上是否真正培养出高技能的实践操作型人才,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及其所配备的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是重要影响因素。因此,高职院校聘请一部分企业管理人员或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来承担实践教学任务或实习指导教师,缩短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与一线操作的距离,实现真正的零距离岗位要求。
2.高职院校教师素质培养的独特性。高职院校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是从事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及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的广大教师,因此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也就具有了独特性:
第一是基础性。高职院校具有职业性特征,教师的素质必须应对千变万化的技术革新,不断提高教师的能力和素质,为教学和科研提供高素质的师资力量,才能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是高职院校本身的发展和促进高职教育的基石,也为教师本人的职业发展和未来成长奠定基础。
第二是需求的变化性。高职院校教师是从事教学与科研活动的人群,作为人力资源,它又是一个具有多质而又统一的概念,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德素质、文化素质、智能素质、技能素质和审美素质等,这些素质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经济性与政治性,个体性与群体系的交融,这就决定了对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开发要具有系统性与多样性,复杂性与综合性。
第三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高职教师素质的培育和提升,必须考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和教学的内在规律,要根据教师专业背景和个人素质等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发,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和实践教学水平。
第四具有较强的开拓性和合作性。高职院校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求加强专业建设,并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开发新的专业,这就要求教师能适应专业建设的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学科领域,完成知识结构的更新与调整,提升专业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专业建设也要求教师团队之间要增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只有成员能够意识到团队凝聚力的形成,才能实现团队合作大于个体之和,主动提升自我的学习能力,以满足团体的创新性和创造性要求。因此注意团队的凝聚力、团队领导的影响力、科学激励措施及团队工作目标及团队共同价值观等的建设对于促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增强为企业和社会服务能力以及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是教师素质培养的系统性。教师素质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从规划到制度,再从制度到操作策略,再从方法到培养效果的评估,都需要全盘考虑,综合论证。因此在教师素质培养方面需开发一套相对完整的教师素质培养的规划,不但要重视学历培养,也要重视非学历培养;要制定一套相对稳定的规章制度,用来规范教师素质的培养、培训;不但要重视专业知识的培训,更要重视教师专业化素质、实践教学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形成教师素质培养的评估制度,重视培养效果,随时反馈培养的结果,提高教师素质培养的效率。
二、高职院校教师素质培养的策略和途径
(一)调整教师队伍总体数量及素质结构
目前国家统计资料表明,我国高职院校的生师比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是逞下降趋势的,师资数量相对学生数量的增长是缓慢的。教师数量的不足使绝大部分教师疲于应付繁重的教学任务,既没有更多的精力完成教育研究及科学研究,也没有时间完成自身素质的培养及完善,教师成长缓慢,不利于学院及教师自身的发展。加之高职教育发展所需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数量相对迅速扩张的规模显得严重不足,造成师资结构的不合理,大量的技术性、技能型的“双师”素质教师严重不足,因此,引进的教师同时应该考虑调整教师素质的结构。更多注重实践操作型人才的引进。
(二)教师素质的培养要有系统性和规划性
一是统筹规划教师素质培养方案;二是形成制度性规定,建立教师培训体系,教师培训工作与教师考核挂钩;三加大资金培训投入力度,改变资金较大比例投向设备和硬件设施建设的传统,把有限的资金更多地投向教师素质的培养的软件建设上来;四是增加培训的针对性,有针对性地对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实践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新技术应用能力以及新专业开发能力的培养与培训,激发教师的潜能、主动性和积极性;五是教师素质培养的系统性,教师素质的培养必须要形成一种长效机制,从规划到制度,从制度到实施,从实施到评估都要系统化。
(三)教师素质培养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大
1.教师素质培养途径要加大。我们不但要加强教师素质的校内培训,还要与企业合作,让实际的职业岗位培训与教师素质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鼓励教师到校办实训基地、校办工厂、工学结合合作企业以及兄弟院校等一切可能提升教师素质的资源共享的地方进行教师培训,使我们的教师素质培养本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2.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加大。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的职业性特征要求高职院校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士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但真正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兼职教师大多也是企业的骨干,如何吸引企业的优秀骨干来校任教是我们教师素质培养的一大难题。因此,增加兼职教师的比例,建立过硬的兼职教师队伍,逐步实现实践技能课由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并维持这一兼职教师队伍的稳定,显得非常艰巨。
3.教师素质培养的内涵要加大。教师素质的培养内涵很广,一是知识要素,如:学历、职称、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心理学知识;二是技能要素,如:专业实践能力、信息采集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创新能力、语文表达能力、使用教学媒体的能力、沟通能力;三是独有的个体要素,如职业道德、核心价值体系、主流价值观、崇高的品质、正确的社会动机、自我控制能力、社会责任感、自信、诚信正直、正确的驱动力、关爱学生等个性特征。而且大多高职院校对教师素质的培养更加关注知识要素和技能要素,对于个体要素关注很少,一直以来存在这样的误区,总认为个体要素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是不需要学校进行培养的,其实教师素质的提升与教师个体的成长是是伴随着学校发展的过程而成长的,如果学校不去关注教师的各方面的成长,教师的素质的提升是有限的,因此教师素质的培养内涵非常丰富。
(四)构建培养效果的监控体系与保障机制
1.建立教师培养效果的监控与评价体系。把主要从事高职院校管理、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分别按职位性质进行分析,确定不同职位工作内容和不同职位对任职者的不同要求,进行详尽刻画,概括完成工作过程的特征要素,如按知识、技能、潜质、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等进行分析,根据各指标的不同权重进行设计,确定其所要培训的内容,以及对把教师素质的培养效果进行监控与评估,以保证教师素质培养的效果。
2.建立教师素质培养的组织和制度保障以及改革薪酬激励机制。教师素质培养的好坏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如高层管理者的支持、专家和复合型人才的参与、技术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以及规范的组织和制度保障等。只有形成合理的有效的培养机制,才能把教师素质培养形成一种长效机制。而任何一种长效机制都必须有激励机制作为保障和后盾的,其中薪酬激励机制是最直接的动人和最有效的杠杆,因此形成重实绩、重贡献的薪酬分配制度是激发教师内在工作动力的关键。分配必须与岗位、能力、业绩紧密挂钩,改革传统的基于资历或职位的薪酬体制,教师素质培养过程也参与到分配体制中去,教师素质的水平高低从薪酬水平的高低上来体现,促使教师在竞争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水平,从而提升学院的核心竞争力。
三、高职院校教师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
(一)国家对高职院校师资培养法规的建设。高等教育近三十年的发展中,高职院校享受的经费投入远远低于普通高校的经费投入,国家教委等颁发的教师培训的文件中,专门针对高职教师的规定更是少之又少。学校层面也没有形成规范的教师培训体制,“双师”型教师教训在政策、经费上都不到学院的大力支持,培训经费上采用学校、个人分摊制,学校鼓励教师培训,但是却把经费的压力转嫁到教师个人,另外,学校为了规模发展,扩大招生,增加的学生数量更是导致教师超负荷工作,一定程度上也影响教师数量和教师素质的提升。
(二)建立切实可行的高职教师素质培养的保障制度和配套政策。目前,还我们还没有制定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标准,也没有建立具有权威性的“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更没有形成有关的评审制度,更谈不上建立如何建立切实可行的高职教师素质培养的保障制度。因此,国家有必要建立切实可行的教师素质培养的保障机制。
“双师型”教师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福利待遇等方面还没有专门的政策和制度,难以体现“双师型”教师的价值,更难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实践能力考评体系尚未建立,对高职教师实践能力考核空白,因此很难促进高职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3]
(三)改革人事薪酬分配制度和聘任制度,让薪酬水平的高低体现教师素质水平的高低,兼职教师的聘任不受人事编制的限制。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征决定高职教育是一种高消费的教育,目前保证足够的经费投入是解决高职教育素质培养的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分配有限的经费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改革人事薪酬分配制度,让薪酬水平的高低体现教师素质水平的高低,能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更大的效能。
改革现有的人事聘任制度,兼职教师的聘任不受人事编制的限制,这样有利于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形成一种长效机制,达到“引之能来”,“来之能用”,为高职院校的师资来源开拓一条很好的通道,有效提高办学效益。[4]
(四)围绕校内培训,结合校外实训基地,与企业合作,用工学结合方式引导教师素质培养。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的发展出路,在与企业进行长期稳定的合作过程中,从企业聘请一线技术专家来学校做兼职教师,有利于带动专任教师的实践经验的增加,对于企业,有利于培养将来企业所需的人才,保障了企业的利益,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5]
(五)制订切合实际的培训评估系统,积极转化成果。高职教育教师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个学校的情况都不一样,应该针对本校教师的具体情况,特别要考虑如何使教师和学生成为富有创造性的质量保障参与者及受益人,使质量管理人员的工作重心落到强化师生质量意识、激发师生教、学的积极性,帮助师生掌握教、学的规律,提高教、学的艺术上来。[6]开发出切合实际的教师素质培训课程,并将培训的效果进行巩固,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程序对教师培训主体和教师培训过程及其实际效果进行系统考察,对教师培训中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每个过程不断进行调控,以促进教师培训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保证高职院校教师素质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2]王立国.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素质标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7-9.
[3]于爱红.论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99-101.
[4]王杰法.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战略[J].教育与职业,2007(11):147-148.
篇8
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以来,通过学习和观看警示教育片,本人对警示教育现实意义有了新的认识。警示教育活动对抓好广大党员干部对于建设,保持组织的纯洁性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及时的。体会到提高自身政治理论、精神境界和政治素质,是拒腐防变和廉洁自律的关键。
警示教育中所有的痛哭流涕的悔恨面容,无一不体现在思想上信念动摇,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离,才导致走上犯罪的道路。针对我的实际情况,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强化保廉意识,做到廉洁自律,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巩固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这次警示教育活动,让我得到既沉重又非常深刻的启示,从而提醒自己要从思想上、行动上严于律己,不断锤炼自己的意志和作风,珍惜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在工作中,提高自警自律能力,坚持抵制各种各样的诱惑,过好权力关、人情关、金钱关,以案为鉴,时刻为自己敲响警钟,自觉提醒自己再权、钱、情等方面不伸手、不侥幸,时刻把自己置身于监督之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篇9
近年来我们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过程中作了很多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教师们在实践中寻找整合点,大胆开展实践活动,打破学科界限,真正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促进了学科知识学习和能力提高。
一、利用计算机中的现有工具进行整合教学
常规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往往要为一节课制作一个课件,课件使用的灵活性不大,而且在实施教学前要作大量的准备工作。其实计算机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教学功能。
在学习过程中,利用Excel来进行数学数据分析、利用图表工具学习制作统计图表、利用计算器进行数学验算、利用画图工具来学习几何图形的认识等,均是充分挖掘了计算机中现有的工具进行学科教学。这样,既达到了学习、应用技术的目的,又较好地促进了学科知识的学习,同时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网站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正是一个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发展创新精神,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提高沟通与合作能力。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实现协作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环境,如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源、创设生动的研究情境、大大地扩充协作范围、提高协作的效率、改革学习的方式。
在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的学习即将结束时,我让学生们上机制作一份演示文稿,要求内容健康向上、版面设计不拘一格,要利用所学过的自定义动画和过渡效果等技巧。
为了便于学生的创作更贴近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我提供了一些社会热点话题,如环保、大运会,更提倡他们挖掘身边的人和事。学生们先通过网上浏览、图书查阅、调查访问等各种形式收集有关的信息,在此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确定本小组的共同研究主题;然后小组成员根据主题进一步多渠道收集、分析、整理有关信息,提出设想和建议,再利用信息技术将上述内容制作成极具个性的作品;最后全班各小组展示成果,汇报收获,交流心得。整个活动历时两周,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研究热情。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制作后,学生的作品可谓百花齐放,也大大超过了我的想象,他们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表达了自己的思想,也显示了他们的个性。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分工协作,制作技艺的吸纳和完善,无不激发起学生们的创作灵感和创造意识。同时,也正是这种团结合作的方式,才使得学生们的学习更趋于自主化和探索性。 转贴于
本次活动圆满完成了预定任务,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良好影响:在认知领域中,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用IE信息浏览和检索、收发E-mail等技术,Word编辑排版、FrontPage网页制作、Flash动画制作和Photoshop图像处理等技术,语言文字组织能力,数据处理和版面设计、美化等知识;在人际交往领域中,学会了尊重、倾听、说服、交流和沟通;在情感态度领域中,增进了相互间的友谊,锻炼了克服困难的毅力,提高了学习自信心。可以说,这是对学生已有知识、能力的一次大检阅。
三、利用计算机进行其他学科的整合教学
篇10
关键词:健康、心理、社会、主流
社会心理从内容而言,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健康积极的,另一类是消极颓废的。健康的社会心理,主要是指人们的仁爱、和谐、进取等心理倾向,它是社会的主流,为广大社会成员认同;消极颓废的社会心理,主要是指社会心理的负面,代表着低俗颓废的人生观和病态腐朽的处世哲学,为一些人群迎合、追求和奉行。在当今多元价值的背景下,教师的心理也悄然发生了许多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特质。例如,功利、浮躁、惰性、倦怠等心理,愈来愈为许多教师所默认和推崇,而过往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则越来越被淡化,甚至被教师拒认、抵触。
应当说,社会消极心理并不代表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心理,也不能说明教师队伍的主体。但它借用教师某些心理失衡的暗道,在教师之间传播、扩散,引起或明或暗的“交叉感染”,使一些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失去分辨力、抵制力和警惕性,以致教师在教育观念上,不思进取,不把自己视作教育教学的首席,仍旧挥舞着师道尊严的大棒,视学生为课堂的奴仆和看客;在行为上,计划抄袭,教案抄袭,论文抄袭,课件抄袭,大凡能抄袭的,一概抄之,不能抄袭的,就向学生生吞活剥地灌输;在角色上,不讲究民主和平等,强调个人价值,以自我设计为中心,不安心甚至厌倦课堂教学,但却非常热衷于有偿“家教”“家养”,信奉利益至上。这些问题如果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疏导,势必会导致教师心理的进一步生锈和扭曲,不仅会使那种不当的教育行为继续存在、泛滥,影响教师本人的归属感、成就感,而且会波及到每一个孩子,使孩子们蒙上成长的阴影,给教育事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现代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社会心理受他人、群体和公众的促进及制约,是处于社会控制和社会行为之间的中间地带,就像“城乡交接部”那样跨越两大领域,因人们疏于管理,产生这样那样的社会问题,但它却真实地反映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它具有中介作用,可以为社会的组织系统优化与控制,使人们的心理活动适从社会规范。可以看到:它既能顺从和有利于社会控制,也可能抵触和不利于社会控制。
从当今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将消极不良的心理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完全可能的。为了培养教师健康、积极、稳定的心理,应重视社会心理对教师的调适和指导,加强教师心理的沟通,就显得尤为必要。 转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