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国外发展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25 17:43: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金融国外发展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绿色金融国外发展现状

篇1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政策方针,思考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U46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1-0037-01

一、前言

出于动力安全环保视点思考,我国和许多发达国家都要求降低对石油的依赖。就目前而言,汽车排放的CO2急剧增加,加快了地球变暖的趋势。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出于对环境的要求和资源的多样化,各国加强了对本国新能源汽车工业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在培育并形成本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方针。

二、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中,废弃新能源汽车当地推行目录,坚决破除市场维护是其提出的一大重磅方法。另外,还提出加快充电设备建设的系统化方法,着力扫除推行妨碍,以及“拟定新能源汽车公司准入方针”,引进出产和研制新力量等政策。

国务院要求,各地区要严格履行全国一致的新能源汽车和充电设备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不得自行拟定、出台地方性的新能源汽车和充电设备标准。

很久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受当地维护,不能形成市场竞争机制。国务院今年以来屡次强力打破这一弊端,撤销新能源汽车当地推行目录更是对症下药。

2013年9月四部委印发《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要求政府机关、公共机构新增或更新的公交、公务、物流、环卫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30%。

2014年和2015年,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纯电动专用车、燃料电池汽车补助标准在2013年标准基础上分别下降10%和20%;纯电动公交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公交车标准维持不变。

汽车剖析师崔东树以为,在新能源汽车推行中,基础设备先行至关重要。相比购置税优惠等,消费者需求的是完善充电桩等基础设备,改进基础的准入环境。

据研究,1度电的锂电池,价格3000元左右,重约10公斤,充放电次数2000次以上。一辆较高配置续航200公里的电动汽车25万元左右,其中锂电池40度电,成本12万元左右,其他部分13万元左右。一度电跑5公里,按电价一度电0.55元计算,一公里0.11元。而同类别汽油车,一公里耗油0.8元左右,两者相比一公里节约0.69元。这类车按所装锂电池测算工况总行驶能力达到40万公里以上,40万公里节约27.6万元。如果国家2014年补贴4.75万元,潍坊市补贴4.75万元,个人缴纳购车款15.5万元,考虑到国家减免购置税,比同类车型贵5万元左右。综合考虑,行驶40万公里后,节约22.6万元。但充电时间较加油时间长,且充电设施不完善。

三、国外政府新能源汽车工业扶持方针的重要方法及其特征

1、金融危机前的特点

(一)税收和补贴是各国政府选用的重要方针

电动汽车比传统内燃机汽车的生产成本高,为补偿差价,国外政府通常选用税收和补贴方针分别就生产者的生产成本和消费者的采购及使用成本进行减免。当前,税收和补贴方针已成为各国政府支持电动汽车工业发展的最重要方法。

(二)大力支持工业创新

为促进电动汽车工业快速发展,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对产业初创期的方针扶持。与普适性方针相比,该类方针不仅提出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而且有时效性和优惠的产量限制指标,从而补偿市场机制的短期失灵。

2007年美国乙醇协会(ACE)了《美国各州乙醇燃料发展报告》,总结了美国乙醇燃料发展的现状和政策。美国能源基金会(2006) 总结和评估了促进混合动力汽车产业的政策,并启动了混合动力汽车科研及政策研究。2008年在美国举办的国际纯电动汽车会议上,与会厂商探讨了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发展以及普及纯电动汽车政策措施等内容。

2、金融危机后国外政府公布的方针

金融危机后,各国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焦点集中在两个方面,大力开展先进电池等技术的研发和鼓励采购新能源汽车。

(一)大力支持研发

2009年9月,美国提出拨款20亿美元支持汽车电池技术等的研制和配件工业的发展,快速生产出全球最轻便、最经济和最持久有效的汽车电池,使美国电动汽车、生物燃料和焚烧技能等方面站在国际前沿。

2009年1月,韩国公布了《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将绿色技术、顶尖产业融合、高附加值服务等3大范畴共17项新兴工业确定为新增长动力。在绿色运输方面,提出着重发展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等核心技能,实现汽车零部件和材料国产化,2013年步入绿色汽车国际四强。

(二)大力推动电动汽车走向市场

2009年4月1日开始,日本开展“绿色税制”,取消消费者在采购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时的多项税收。美国为鼓励消费者采购电动汽车将提供总额高达7500亿美元的税收抵免。英国政府也于2010年度预算案中提出“绿色复苏”方针,推动电动汽车普及和基础设施建设。

四、汽车新能源发展的思考与分析

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汽车产业由大到强离不开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扶持。目前,我国应在绿色交通发展和新兴产业变革的大形势下,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着力创造新模式、培育新市场。

技术创新上,加大新能源汽车研发力度。我国的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现象十分严重,而这些零部件占整车成本的70%以上。相关的技术团队缺乏,人才供应不足,很多技术已被市场淘汰,严重影响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全面掌握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尤其是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控技术等方面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研发能力。另外,摆脱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单一技术研究,将研究内容不仅仅停留在汽车本身的相关技术,而应扩展到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层面,明确统筹规划方向,整体提高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产业政策上,制定分阶段、分类别的发展规划。各种产业政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随着全球的发展趋势时时改变,根据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相应的调整,将主要目标由政府干预逐步向市场调解过渡。因此,我国政府应提出一些比较灵活的产业政策,根据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制定分阶段、分类别的规划。

五、结束语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一个崭新的趋势,将逐步替代传统汽车成为汽车行业的主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长远看来潜力巨大,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必须着眼于长远发展,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细化各项优惠政策和鼓励机制,不断总结经验,发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从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完善产业政策、加快产业升级等方面着手。

参考文献

[1] 陈柳钦.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 (3).

[2] ,蔡厚清.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J].武汉金融, 2010, (4).

[3] 程广宇.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分析及启示[J].中国科技投资,2010, (5).

[4] 王祖德.由国内新能源汽车热引发的思考[J].汽车工业研究,2010, (5).

篇2

关键词:碳基金;CDM:低碳经济。

碳基金的概念及其产生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臭氧层耗竭,各种极端气候现象的反复出现以及灾害频发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更多地关注全球变暖问题。研究发现,大气层中排放的温室气体不断增加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因此,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国际社会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为附件Ⅰ国家(即发达国家)确定了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并规定可以通过联合履约(JI)、排放贸易(ET)和清洁能源发展机制(CDM)三种灵活机制实施项目,以完成各自温室气体排放任务。

前两种机制适用于发达国家之间,清洁能源发展机制适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清洁能源发展机制的基本思想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作,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并转让先进技术,在发展中国家开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排)或增加温室气体吸收(碳汇)项目,所获得的碳信用指标,可以用于抵减发达国家的减排任务,这是一个双赢机制。碳基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碳基金是一种通过前期支付、股权投资或者提前购买协议,专门为减排项目融资的投资工具。碳基金是碳汇基金的简称。国际上通常指“清洁发展机制”下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专门资金。碳基金通过对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的清洁能源发展机制(CDM)项目的投资与合作,取得项目所产生的交易品----“经核证的减排量”(CERs),或者成为碳信用指标,并在国际碳市场进行交易,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并取得投资收益。

国内外碳基金发展现状。

(一)国外碳基金发展现状。

碳基金在国外已经有10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世界银行管理着价值超过20亿美元的10个碳基金。16个国家的政府和覆盖部门的65家公司已经为这些基金做出了贡献。欧盟及日本等国也相继设立专门机构和气候变化专项基金。来自Financial Solutions的2009年度的报告中显示,全球碳基金总数为89只,资金规模107.55亿欧元,并且还有6只基金在酝酿中,新生资金规模为32.3亿美元。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快速成长的碳基金已经成为碳指标的购买主力军据统计,碳基金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上为24%的CDM提供了融资。

(二)国内碳基金发展现状。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我国碳基金的发展目前仍处于引进探索阶段。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制定的《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促进节能减排公关政策的落实,2007年7月20日,在国家林业局的提倡和组织下,本着自愿参与的原则,相关部门在中国绿化基金会下设立中国绿色碳基金。该基金主要用于支持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活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专业造林减排基金。

我国碳基金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碳基金筹资规模小。

国外一般由政府出资设立的碳基金规模都在千万美元以上。最多的为世行创立的PCF,总金额达到1.8亿美元。奥地利政府为7200万欧元,加拿大政府设立的生物碳基金为3000-5000万美元,丹麦碳基金为1.2亿欧元,日本碳基金为5480万欧元。英国则每年拨付约6600万英镑的气候变化税拨付给碳基金管理使用。

我国碳基金由于处于刚起步阶段,各方面的宣传、推广力度以及参与程度还不够,筹资规模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规模比较小。中国绿色碳基金前期投入资金只有3亿元人民币,和国外碳基金规模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二)碳基金设立形式和管理模式单一。

国外碳基金管理模式有以下方式:

1.全部由政府设立和政府管理。

如芬兰政府外交部于2000年设立联合履约(JI)/CDM试验计划,在萨尔瓦多、尼加拉瓜、泰国和越南确定了潜在项目。2003年1月开始向上述各国发出邀请,购买小型CDM项目产生的CERs。

2.由国际组织和政府合作创立,由国际组织管理。这部分CDM项目主要由世界银行与各国政府之间的合作促成。世界银行的原型碳基金(PCF)是世界上创立最早的碳基金,政府方面有加拿大、芬兰、挪威、瑞典、荷兰和日本国际合作银行参与,PCF的日常工作主要由世界银行管理。

3.由政府设立采用企业模式运作。这种类型的主要代表是英国碳基金。英国碳基金是一个由政府投资、按企业模式运作的独立公司,碳基金的经费开支、投资、碳基金人员的工资奖金等由董事会决定,政府并不干预碳基金公司的经营管理业务。

4.由政府与企业合作建立采用商业化管理。这种类型的代表为德国和日本的碳基金。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碳基金由德国政府、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共同设立,由德国复兴信贷银行负责日常管理。

5.由企业出资并采取企业方式管理。这些碳基金规模不大,主要从事CERs的中间交易。

而中国绿色碳基金属于全国性公募基金。该基金由国家林业局、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绿化基金会及有关出资企业和单位共同组成执行理事会,按照《国务院基金会管理条例》和《中国绿化基金会专项基金管理规则》以及共同制定的《中国绿色碳基金管理办法》对基金进行管理,同时接受相关监督和审计。和国外相比,无论从设立形式和管理模式上还都比较单一。

(三)设立目标单一。

国外碳基金设立目标广泛。除了用于积累碳汇为目的的基本项目以外,还用于许多其他主动性项目。如德国碳基金主要为德国和欧洲有意购买交易证书的企业提供服务。丹麦碳基金主要用于支持风能以及热力和电力、水电、生物质能源以及垃圾掩埋等项目。

反观我国的碳基金设立目标则较为狭窄,主要用于以积累碳汇为主要目的的植树造林、森林经营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它相关性项目;林业碳汇的计量与监测、碳汇技术标准的制定、碳汇管理政策的研究及碳汇相关信息等;开展森林与气候变化、林业碳汇、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相关科学知识普及、宣传、论坛和培训等社会公益活动。

发展我国碳基金的对策及建议。

通过对比国内外碳基金发展的现状,可以清楚的看到我国在碳基金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汇国,我国有必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借鉴国外在碳基金发展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来发展自身的碳基金。具体措施如下:

(一)扩大筹资渠道,争取财政支持。

为了扩大中国绿色碳基金的影响力并加快碳汇造林,应争取国家财政的配套支持。既可新增碳汇造林专项经费注入中国绿色碳基金,也可以结合国家造林专项,安排部分资金用于开展中国绿色碳基金的造林活动。如果造林所产生的碳汇有收入,应使其回到基金会中用于再次造林。

(二)完善相关法律与制度,加大政府支持力量。

捐资造林吸储二氧化碳,推动企业志愿减排行动,是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政府立法前的“演练”。真正的减少排放,还要在国家的法律规定之下,调整某些宏观政策和环境政策,限制企业的排放行为。即确定一个全国的总排碳量和各个部门的排碳总量,使排碳权成为“稀缺”品。再允许利用植树造林吸收的碳汇抵减一部分排放量。将自愿行为和强制行为有机结合,体现道德约束和法制约束双重力量。

(三)提高国内企业与银行对CDM项目和碳金融的认识。

国内企业和金融机构对CDM项目和“碳金融”的认识尚不到位是成立碳基金的一个主要障碍。由于其融资方面的认识不够深入,企业和银行不能看到它的营利性和重要性,不愿出资参与碳交易,使得碳基金较难形成规模效益。为此,应不断加强对碳金融的宣传,提高国内企业与机构的认识,为碳基金的建立奠定基础。

(四)加强与国际机构的合作,不断提高科学技术与管理水平我国应积极参与世界银行合作成立的碳基金。世界银行作为国际性的金融机构,具有良好的资信声誉与较高的管理水平,因此能成为一个很好的发展与管理碳基金的平台。这是一种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减排目标的途径。通过国际碳基金的运作,世界银行既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也达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赢。

根据CDM交易规则估算,在2012年之前,中国的碳交易潜力将达数10亿美元,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0%,是全球最大的CDM项目提供方。因此,建立中国碳基金和碳交易市场并与国际接轨,借鉴国际上的碳基金发展经验,积极引进国际碳基金,参与到我国CDM项目的开发,形成和国际碳市场联动的碳交易机制,将大力促进我国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加速节能减排技术的商业化,缓解节能减排项目的前期资金压力,且可分散其风险,同时又能促进节能产业化、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和低碳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北京环境交易所,2010中国碳信用市场投资报告,

[2]世界银行网站,

[3]吴俊。林冬冬。2010.国外碳金融业务发展新趋向及其启示[J].商业研究(8)

[4]韩野炬。2007.国际碳基金与中国清洁发展机制[J].2007中国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会刊

[5]黄孝华。2010.国际碳基金运行机制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4)

[6]钟国华。2007.清洁发展机制碳基金造林综述[J].广西林业(6)

篇3

1.1绿色金融的含义

“低碳经济”在21世纪初由英国官方首次提出,它以耗能低、污染小、效能高、收益多等特色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认可与支持。绿色金融伴随低碳经济产生以后受到各国关注,已成为各个国家主要的金融发展模式“。绿色金融”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规范的定义,不过学术界对此已经达成一个共识:金融业在投融资活动中均要体现出“绿色”。具体而言,是指金融机构对环保产业与生态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强关注,以帮助企业降低消耗与节约资源为目标,通过创新为企业提供多元化金融产品,促进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金融活动。绿色金融主要包括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和绿色证券。绿色信贷指银行在金融信贷领域建立环境准入门槛,为从事绿色环保行业的企业放宽贷款限额并提供优惠利率,对污染生产项目实施经济惩罚,从资金源头上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扩张。绿色保险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分散环境风险而对其投保,让保险公司承担企业损失的经济手段。绿色证券指上市公司在证券融资的过程中需通过环保部门的审核,以期建立良好的环境,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就现阶段而言,人们对“绿色金融”的关注点仍然主要集中在银行业的信贷业务方面。

1.2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

随着科技发展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改变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经济快速发展以及能源消耗量的大幅增加,使经济发展与能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之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环境问题更为突出,实现绿色发展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在发展绿色金融方面也迈出了脚步。1995年中央银行和环保局提出了通过信贷政策加强有关环境保护工作相关问题的通知,2007年11月23日中国银监会为配合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的顺利实施,印发了《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2011年11月1日为促进银行性金融机构发展绿色信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印发《“十二五”全国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境经济政策建设规划》;2012年2月24日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绿色信贷指引》;目前,赤道原则是世界上最为流行的自愿性绿色信贷原则,兴业银行是我国最早采纳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在推广赤道原则方面,环保部编译出版了《促进绿色信贷的国际经验:赤道原则及IFC绩效标准与指南》,但我国银行业中尚未普及赤道原则;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的“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绿色金融分会成立大会暨2014年首届中国绿色金融论坛”于2014年12月22日在北京隆重开幕,论坛期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绿色金融分会正式成立;2015年4月22日中国金融学会宣布成立绿色金融委员会,同时,央行研究局旗下绿色金融工作小组《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报告,针对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提出建议。以上实践均表明,绿色理念正慢慢渗透入金融业,但是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2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2.1绿色金融发展内部驱动力不足

第一,绿色金融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较短,目前金融业在发展绿色金融方面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仍然不足,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主要通过政府以及金融监管机构的外部推动来发挥作用。由于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与此同时,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若短期内不会使企业收益受损,企业则对此不会过多关注;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资金安全性,更不可能主动关注贷款企业的生产是否会造成环境破坏,由此导致环境污染的市场失灵则需要政府的介入。第二,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需要十分复杂的专业技术,这对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实际上作为现在最为发达的绿色信贷业务从业人员所具备的绿色金融相关知识与实践经验则严重不足。另外,绿色产业或低碳产业需要的大量资金多为中长期贷款,而资金回笼需要较长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使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的积极性受挫。

2.2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体系不完善

首先,当前我国绿色金融的法律、法规基本处于空白期,绿色金融参与主体义务缺乏必要的约束,权利缺乏必要的保障,使绿色金融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政府虽然已经意识到发展绿色金融的必要性,但相应的投入仍然非常有限,借鉴绿色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政府的财政支持与政策倾斜可以促进绿色金融的快速发展。其次,企业需要面临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的博弈。比如一些比较依赖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企业,虽然说绿色信贷的审批条件会迫使企业逐步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但是在短期内实现转型发展对企业来说会有很大的冲击,同时需要考虑转型成本问题,企业需要在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之间做出权衡。最后,对金融机构而言,开展绿色金融相关业务受到的优惠补贴政策严重不足,我国目前存在的政策大多以鼓励性为主,导致其开展绿色金融成本过高,积极性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绿色金融的发展。

2.3绿色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

一方面,我国绿色金融市场上的产品还比较少,主要是原生绿色金融产品,基本上还没有衍生绿色金融产品,虽然我国在绿色环保方面有一定程度的金融产品创新,但与绿色金融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产品依然比较单一。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绿色金融市场主要以绿色信贷为主,而绿色信贷属于商业银行的业务,只表明间接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市场中发挥的作用;绿色证券和绿色保险的发展不足,意味着直接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市场中参与不足,是又一个制约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

3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积极培育和引进绿色金融人才

绿色金融业务想要得到持续发展,必须拥有一批具备综合素养的专业人才,因此,人才培养必须得到重视。首先,对各大金融机构而言,应当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比如聘请金融专家来银行做讲座;组织员工积极参加金融专业知识的学习,完善员工的知识结构。其次,完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机制。绿色金融的发展需要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高等院校为金融机构培养出一批高技术水平的金融专业性人才。最后,加强与国外金融机构的合作,引进熟悉绿色金融国际准则和有丰富经验的人才,学习国外经验,促进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

3.2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支持体系

一方面,完善绿色金融发展的制度建设。当前我国关于绿色金融的法律法规基本处于空白阶段,想要实现有法可依得先有法才行,我国可以在完善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建立绿色金融法。另一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配合使用。政府可以向绿色金融采取政策倾斜,提高各个绿色金融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中央银行在对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时,可以对有绿色金融贷款的金融机构实施优惠利率,扩大贷款的利率浮动幅度等措施刺激绿色金融业务的扩大。

3.3完善绿色金融市场

篇4

【关键词】低碳-循环经济 影响因素 研究现状

随着自然资源的不断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类开始重新认识自身和资源、环境的关系。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二者虽然在实现目标、实施主体和实施过程等方面都较为相似,但在核心内涵、评价指标等方面仍然存在显著差异。发展循环经济能够有效减少资源消耗量,为低碳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发展低碳经济则能够促进循环经济纵深发展,完善产业链。可以说,低碳-循环经济两者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本文从影响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角度着手进行探索,以寻找影响两者协调发展的共同因素。

一、相关研究现状

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对低碳-循环经济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的较少,诸多文献主要从各自的角度分别对低碳-循环经济提出相关论点,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论述:

第一,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相关理论背景层面出发进行阐述,突出自然资源的稀缺与环境容量的有限之间的矛盾。例如,庄贵阳认为,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制度创新,目的在于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齐建国等学者认为,“现代循环经济主要目的在于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利用,最终达到节约资源和物质循环的重要目的”;徐玉高综合研究了自然、经济、社会、技术、生态等诸多方面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

第二,从区域角度着手进行分析,认为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会受到区域内部众多因素的制约。岳立认为,甘肃省在发展循环经济时必须考虑到市场、技术、思想和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付晓东认为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诸多,主要包括政策因素、文化因素、自然因素等;马军等学者以东部六省市为样本进行探索,从经济层面、产业层面、科技层面、社会层面以及环境层面进行探讨,为城市低碳政策制定提供相关依据。

第三,从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实现过程层面进行研究。学者孙明贵在研究上海市循环经济时,从产业发展现状、技术更新程度、法制保障情况和基本物质保障四个角度进行分析;付允认为低碳经济能够实现低污染和高效益的经济发展理念;张春兰认为循环经济要想实现快速发展,理论认识、政策制度以及实践环境是主要制约因素。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可以得出,影响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众多。在此基础上,本文理顺了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相关分析框架。

二、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影响因素

(一)显性影响因素

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过程必然会受到众多影响影响,在诸多因素中,显性的影响因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自然资源现状。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在自然资源的稀缺和环境容量有限的基础理念上,自然资源的存储量、基本品质、经济发展对其依赖程度、环境污染以及承载力等众多因素都会影响低碳-循环经济的走向。并且,在分析自然资源现状的同时,还应该将人口数量、人口素质、社会文化、经济现状等考虑在其中,多元化分析特定区域内的环境容量和资源总量。中国生态环境脆弱,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利用效率低,这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综上,自然资源的现状决定了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2.产业发展现状。区域产业布局和发展现状是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创新层次以及自然资源情况等因素综合影响下的产物。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规划过程中,必须立足于本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之上再考虑资源、经济、技术等因素。从国内产业发展现状来看,重工业比重过大,服务产业、高新产业发展速度滞后,因此,国内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应该首先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产业布局高效化、合理化和生态化。产业布局高效化指提升资源利用比例,降低资源浪费、生态污染现象;产业布局合理化指实现各产业的均衡发展,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相互协调稳定;产业布局生态化则是要求构建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的产业体系,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

3.科技创新水平。低碳-循环经济理论的提出与科技创新水平息息相关,低碳经济的“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再利用、再循环”等理论无不立足于科技创新的基础上。通过资源回收利用,节能减排,改造传统高能耗产业,实现绿色发展,都依赖于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而我国目前阶段科技创新水平整体落后于国外约20年,例如国内仍然需要通过引进国外相关设备进行城市污水、垃圾分类等处理。

4.现代管理制度。科技创新水平是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能够实现提升资源利用率的前提,现代管理制度则可以使得低碳-循环经济模式成为现实。传统制度以人、财、物为管理对象,现代管理制度t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环境作为管理对象。在低碳-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应该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从原材料购买、原材料加工、产品生产、产品消费直至废物回收进行系统整体设计,企业内部各部门应该通力合作,在诸多环节达到协调统一,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以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为标准,已经成为全球各个城市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即是引入现代管理制度的结晶。

5.资金投入情况。从长远角度来看,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企业、社会发展十分有利,但由于企业规模情况、经济社会影响以及技术发展制约等方面原因,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初期往往可能导致企业或者社会背负较大负担,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从全球发展情况来看,低碳-循环经济的重要标准就在于高投入:更新技术设备,提升能源品质,提高产品附加值等都需要大规模的资金。并且,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需要以科研为前提,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进而形成完整的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因此,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必须考虑到区域经济的资金承受情况,这同样与地域金融体系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相关财政税收有着直接关系。

(二)隐性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现状、产业发展现状、科技创新水平、现代管理制度以及资金投入情况等诸多因素都能够直接影响到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前景,但此类因素会受到更深层次原因的影响,例如法制建设、人口情况、教育程度以及文化氛围等。忽视此类因素,同样会导致低碳-循环经济模式发展陷入苑囿中。此类隐性影响因素为:

1.人口情况。人口规模决定了人均资源利用量,国内人口数量众多,直接导致了人口资源可利用量严重不足。以矿产、森林、能源等自然资源为例,国内人均水平分别占据世界人均水平的1/4、1/5、1/7,资源紧缺现象可见一斑。除此之外,大量人口所造成的生活垃圾同样触目惊心,业内认为“垃圾包围城市”已经出现。

2.教育程度。教育程度决定人口整体素质水平。根据国家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国内文盲人口超过五千万,扫盲行动尽管成就斐然,但仍然任重道远。从受教育年限角度来看,国内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5年,仍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大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仅占据总人口的8.93%,人口总体素质偏低。受教育质量偏低情况反应了社会缺失大量具备高素质、高技术的产业工人的现状,这对科学技术创新、低循环经济发展都较为不利。

3.法制建设。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新型发展模式,需要法律制度作为保障。法制层面的完善能够直接影响到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方向和战略抉择。2009年,《循环经济促进法》正式落地实施,这为经济循环发展奠定了法制基础。但国内尚未设立能够专门针对低碳经济的法律,使得低碳经济发展的实施过程缺乏法制基础。除此之外,法制建设缺失还集中表现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层面,部分地方官员秉着“地方利益至上原则”,维护本地排污企业,甚至直接阻挠环保部门执法活动。

4.文化氛围。文化氛围能够直接影响民众的自我认识,更会从消费层面影响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消费者文化氛围层面的理念认识虽然不会直接影响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方向和基本模式,但会间接影响了低碳-循环经济效果。

(三)其它影响因素

从国外低碳-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现状来看,政府是推动者,企业公众是主体。与国外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相比,国内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稍显滞后,企业对于自身发展低碳-循环经济的e极性仍然不足。当然,这种情况的发生一部分也源于企业自身竞争力不足、政府各部门职责不清晰、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增长速度等。与国外相比,国内市场化发展程度不足、以政府职能缺失或越位为代表的体制问题已经成为国内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的首要障碍。由于主体利益视角的差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层面态度差异较大,相比于中央的积极明确,地方政府往往较为暧昧甚至抵制,相比于环保部门的积极努力,其他部门的支持态度则仍需进一步增强。除此之外,国内市场民间环保组织同样缺失,单纯依靠政府很难取得预期效果。

综上所述,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目前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应该坚持以市场调节为主,既不可代替市场作用,又不能出现越位或缺失现象,市场才是决定资源约束条件下资源利用率和市场发展质量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黄海峰.宋扬阳.德国发展循环经济对中国的启迪[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9(05).

篇5

关键词:低碳金融;低碳经济;赤道原则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0)11-0018-04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0.11.04

一、低碳金融的界定及相关研究进展

所谓低碳金融,是指服务于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活动,包括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涉及到的技术和项目等提供直接投融资、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它的兴起与发展低碳经济直接相关,起源于两个重要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和《京都议定书》(1997)。那些与发展低碳经济相关的金融政策、金融创新及其市场活动等都可称为低碳金融。对低碳金融的研究和理解是逐步发展的,与低碳金融相接近的研究是关于环境金融或者说绿色金融的研究。

环境金融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已出现,主要以如何提高环境质量和应对环境挑战等为研究重点,它标志着现代工业社会解决过去所产生的环境问题的方式和方向发生了根本转变。但其概念一直至1997年才得以提出。在此之前,世界各国政府、国际组织、金融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在环境保护领域进行了多种尝试,取得不少经验。同时一般都认为环境及其产业所提供的产品都属于公共物品,总体上需要财政融资[1]。由于环境金融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其定义还有很多不同观点,比如,Sonia Labatt和 White Rodney(2002)在其著作《环境金融:环境风险评估和金融产品指南》中指出:环境金融是提高环境质量、转移环境风险的融资行为或过程[2]。Eric Cowan(1999)对环境金融的定义为:环境金融是环境经济和金融学的交叉学科,探讨如何融通发展环境经济所需资金。作为环境经济的一部分,环境金融能够从发展环境经济中受益。这些研究尽管观点不是完全一致,但原因是相同的,都源于近年来环境的恶化。环境的恶化迫使整个社会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金融业也不例外。在这种情况下,国外逐步把环境问题引入到金融研究之中[3]。Jose Salazar(1998)对环境金融的功能进行了研究,认为应当寻求保护环境的金融创新[4]。如今,在一些发达国家,环境金融已经成为学术研究和发展循环经济实践的新领域,更为低碳金融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国际低碳金融的发展现状

低碳金融的理论基础和传统金融是一致的,只不过低碳金融更强调金融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加关注金融与环境的关系,更加注重通过金融手段来改善环境。目前,低碳金融的国际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建立赤道原则、重视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以及清洁能源机制的蓬勃发展。

(一)制定助推低碳经济的国际准则:赤道原则。

赤道原则(the Equator Principles,简称EPs)是由世界主要金融机构根据国际金融公司和世界银行的政策和指南建立的,旨在判断、评估和管理项目融资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的一个金融行业基准准则。赤道原则正式形成于2003年,但它的起源应该回溯至2002年10月,由荷兰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在伦敦主持召开的一个金融会议。会议决定在国际金融公司的保全政策的基础之上创建一套项目融资中有关环境与社会风险的指南,这个指南就是赤道原则。2003年2月,发起银行公布赤道原则并征询意见,又根据这些意见做了修改。2003年6月,花旗银行、巴克莱银行、荷兰银行和西德意志州立银行等10家国际领先银行宣布实行赤道原则;随后,汇丰银行、JP摩根、渣打银行和美洲银行等世界知名金融机构也纷纷接受这些原则。

赤道原则的确立是针对国际项目融资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的最低行业标准,其适用的项目金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涉及制造业、化工、能源、基础设施等62个行业,内容不仅涵盖环境保护,还包括健康、安全和文化保护等方面的标准,而其蓝本取材于国际金融公司(IFC)的《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政策和绩效标准》及《行业特定环境、健康和安全导则》。根据IFC的政策,金融机构保证在其项目融资业务中充分考虑社会和环境问题,将项目按照高、中、低级环境和社会风险分类,只有在项目发起人能够证明在执行项目过程中对环境问题负责时,方可对项目提供资助。

与传统金融相比,赤道原则完全革新银行项目融资方面的信贷理念,并涉及相关制度体系与信贷流程的再梳理。截至2009年3月,全球五大洲一共有67家世界大型金融机构接受了赤道原则。其中,IFC扮演的角色就是筹集专项资金无偿用于促进世界各国的节能和环保。赤道原则金融机构遍布全球,占全球项目融资市场的90%以上。“绿色保险”“、绿色资本市场”领域的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和绿色金融业务近年来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发展势头十分迅速。赤道原则的信贷理念与低碳金融的实质不谋而合。

(二)建立促进国际减排的碳交易机制:清洁发展机制和碳交易市场

1.国际“碳交易”市场的诞生直接源于《京都议定书》的国际履约

世界上以法律约束力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条约《京都议定书》于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通过,2005年2月正式生效,成为引发低碳经济理念形成和国际“碳交易”市场诞生的动因。《京都议定书》成功之处在于以下几点:一是规定“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即综合历史和发展水平等因素,发达国家应首先承担二氧化碳减排的责任,而发展中国家暂时不承担减排责任;二是明确全球温室气体的二氧化碳当量排放总量在2008―2012年(第一个承诺期),在1990年的基准上至少减少5.2%;三是架构了二氧化碳减排的国际合作机制,即温室气体减排“三机制”:联合履行(Joint Implemented,JI)、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和“碳减排”贸易(Emission Trade,ET)。三种域外减排和减排额交易,使发达国家可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取得“碳减排”的抵销额,以低成本获得“碳减排”配额,缓解发达国家的减排压力,以履行《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义务。碳减排的国际履约协议直接推动了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5]。

随着《京都议定书》生效,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市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扩张,逐渐成为全球贸易中的最新亮点。从2005年至2006年仅仅一年间,市场规模就从近100亿美元迅速攀升至220亿美元,而2007年的交易量比2006年又有成倍的增长。具体数值参见表l。而随着全世界都意识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意义后,全球碳(排放权)交易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

2.基于碳金融产品的金融创新活动加速碳交易市场的形成

目前,国际金融机构提供的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以下几种:一是碳交易,欧洲一些活跃的银行建立碳交易柜台,提供买卖经纪、风险管理和交易操作等服务;二是基于碳排放额度的金融衍生产品,金融机构开发碳排放额度的远期、互换、期权、额度抵押贷款等产品,为客户提供避险工具及融资服务;三是碳排放额度保管服务,一些银行为客户提供碳排放额度保管、账户登记和交易清算服务;四是碳基金,碳基金专门为碳减排项目提供融资,包括从现有减排项目中购买排放额度或直接投资于新项目,这类基金包括国际多边援助机构受各国或地区委托所设立的碳基金。金融机构设立的盈利性投资碳基金政府双边合作碳基金及一些自愿进行减排的基金等[6]。

三、我国的现实选择

随着我国碳减排交易市场的快速发展,与碳减排交易挂钩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将日益丰富,亟待各级主管部门逐步理顺相关政策和机制,为推动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金融”市场逐步兴起和蓬勃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根据近几年的实践,相关政策和机制还应做相应的调整与完善。

(一)把我国金融业发展低碳金融的基本准则定位于“赤道原则”

赤道原则对于银行业而言,它第一次把项目融资中模糊的环境和社会标准明确化、具体化,使整个银行业的环境与社会标准得到了基本统一,有利于平整游戏场地,也有利于形成良性循环,提升整个行业的道德水准;对单个的银行来说,接受赤道原则有利于获取或维持好的声誉,保护市场份额,也有利于良好的公司治理和对金融风险科学、准确的评估,同时也能减少项目的政治风险;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可以使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到实处,赤道银行客观上成为保护环境与社会的私家人,通过发挥金融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可以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达到真正的和谐。因此,我国金融业应积极顺应国际潮流,结合实际逐步采纳赤道原则。目前,中国兴业银行已经采纳了赤道原则,为把我国金融业发展低碳金融的基本准则定位于“赤道原则”迈出了第一步。

(二)成立和完善碳减排环保基金

我国在2005年10月出台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中国政府将从氟化烃(HFCS)、氧化亚氮(N2O)减排项目的收益中拥有65%和30%的份额用来建立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支持国家在优先领域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活动,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持续和稳定的支持。实际上,国家还应通过多种方式,比如设立环境税(碳税)或财政收入划拨或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贷款的方式,成立和完善“环保低碳专项基金”,专门用于环境保护事业以及对环境污染重大事件的受害人进行赔偿。各级地方政府也应同样设立类似的低碳绿色专项基金,同时鼓励基金管理公司专门投资于能够促进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生态基金,这是兼具生态商机和生态效率的朝阳性金融投资领域。从国外的经验来看,碳基金一般投资于气候变化相关项目与活动,推动了气候变化保护项目,促进了先进技术,尤其是环保技术的进步和扩展。随着节能减排的推进和低碳产业的发展,该类基金的投资目标将更加合理,通过碳基金将促进找出新的节能技术和低碳技术(也包括产品、过程和服务),评估其减排潜力和技术成熟度,鼓励技术创新,开拓和培育低碳技术市场,以促进长期减排。

(三)搭建既符合国际准则又符合我国特质的碳交易平台

温室气体排放量是有限的环境资源,也是国家和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中国应借鉴国际经验,进一步研究探索排放配额制度和发展排放配额交易市场,着力加强CDM市场的培育和发展,通过金融市场发现价格的功能,调整不同经济主体利益,鼓励和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效分配和使用国家环境资源,落实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通过市场各主体的共同努力,实现碳掉期交易、碳证券、碳期货、碳基金等各种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创新,助力低碳经济迅速成长。

(四)努力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开办CDM项目金融服务

CDM是国际上开展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排项目,是市场化解决气候变化的理想机制。金融机构要积极参与到国际碳金融市场操作,应加强与国际专业机构合作,为国内减排项目提供CDM项目开发、交易和全程管理实施的一站式金融服务。比如,为国内相关企业提供融资、咨询、方案设计等金融服务;协助CDM项目业主选择具有良好的交易记录和履约能力的买家;为CDM项目业主提供并锁定合理的CER(Certification Emission Reduction,核证减排量)报价,帮助企业实现最佳收益,为我国企业参与碳交易增强话语权。同时,金融机构本身应在境外设立投资公司,主动参与到国际碳市场交易以及参与碳基金、投资碳市场等。

参考文献:

[1]张伟,李培杰.国内外环境金融研究的进展与前瞻[J].济南大学学报,2009(2):5-8.

[2]Sonia Labatt,White Rodney R.Environmental Finance:

A Guide to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and Financial Products[M].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Inc 2002.

[3]Eric Cowan. Topical Issues In Enviromental Fiyance,

Research Paper was Commissioned by the Asia Branch of the Canadia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gency(CIDA).1999.

[4]Jose Salazar.Environmental Finance:Linking Two World[J].Slovakia,1998.

篇6

[关键词]国外银行;碳金融;产品与交易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8-0119-05

一、引言

自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以来,碳金融已经成为了低碳化发展的核心经济手段,构建完善的碳会融体系也已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支柱。我国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指出了低碳的发展方向。可以预见,低碳技术与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十二五”规划期内将得到巨大的发展,低碳金融作为一种全新的金融发展模式,在其中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业务作为促进节能减排的主要市场调节力量,在低碳金融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发展碳金融业务,不仅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就此而言,国内许多学者已经做出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例如,董玉华(2009)讨论了我国碳排放交易的市场机会,开展碳排放业务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有利于提升商业银行的社会形象,增强商业银行的公信力和美誉度,增加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马骁(2010)指出,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低碳金融方面虽都有所动作,但没有深入到核心部分,难与国际金融机构抗衡。王元龙(2009)找出了制约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的因素,并从商业银行自身和外部政策环境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在产品设计上,陈游(2009)总结了兴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实践经验,提出商业银行应该争取政策支持,积极发展绿色信贷业务,并结合节能减排项目积极开展碳权质押融资贷款;王留之、宋阳(2009)探索性地提出了银行类碳基金理财产品、以CERs收益权作为质押的贷款、融资租赁、保理、信托类碳金融产品、私募基金、碳资产证券化和碳交易保险等八项创新建议。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从宏观层面介绍碳金融市场发展现状,或者是从商业银行业务创新角度进行具体介绍,但是,针对国外商业银行碳金融产品的系统介绍,以及对国内现有碳金融产品的梳理和比较还很少。因此,通过对国外银行在碳金融方面的业务开展类型进行全面归纳和分析,并将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状况与之对比,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在碳金融业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二、国外银行业碳金融业务发展类型及发展状况

国外银行业碳金融业务发展较早,碳金融业务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开展的业务类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银行碳基金投资业务

碳基金专门为碳减排项目提供融资,包括从现有减排项目中购买排放额度或直接投资于新项目。这类基金包括国际多边援助机构受各国或地区委托所设立的碳基金、金融机构设立的盈利性投资碳基金、政府双边合作碳基金及一些自愿进行减排的基金等。作为一个重要的募集基金方式,无论是公募还是私募,碳基金都应该是未来充满潜力的融资方式。

首个碳基金是世界银行在1999年建立的1.8亿美元的原型碳基金,之后,碳基金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各种形式的碳基金相继出现。到2009年,国际碳基金的总数已达87只,资金规模为161亿美元,此外还有6只酝酿中的基金,资金总规模为32.3亿美元(Finaneial Solutions,2009),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地被改写。国际投行与国际上一些领先的商业银行都看好这一发展潜力巨大的市场,纷纷投资到碳基金的这一领域上来,如瑞士信托银行、汇丰银行和法国兴业银行共同出资1.35亿英镑建立的国际上规模最大的碳基金——排放交易基金、日本国际协力银行与日本政策投资银行出资建立的日本碳基金、亚洲开发银行建立的亚太碳基金等。

(二)低碳项目贷款

项目融资是以项目本身具有比较高的投资回报可行性或者第三者的抵押为担保的一种融资方式。低碳项目贷款的主要抵押形式包括项目经营权、项目产权和CERs收益权等碳权质押。总的来说,目前商业银行重点关注3个领域的投资机会:(1)低碳技术领域,旨在降低能源消费的碳强度,控制二氧化碳的增长速度,如碳捕捉、碳封存、碳蓄积和低耗能设施等;(2)可再生能源领域,旨在走出人类目前基于化石能源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经济增长与温室气体排放“脱钩”,如生物能源、风能、太阳能、水能、海洋能和燃料电池能等;(3)能源效率管理领域,如高效建筑、建筑材料、能源储存与转化等。

目前,商业银行使用最多的项目融资标准是赤道原则。2003年6月,10家银行首次宣布实行“赤道原则”,银行在提供资金支持之前,对项目进行社会和环境评估。截至2009年10月,共有68家银行机构加入赤道原则,包括中国的兴业银行。这些银行占有国际融资的90%以上,其业务更是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例如,2005年起花旗银行遵循赤道原则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项目融资1000多亿美元,2009年以来花旗中国完成了包括中航惠腾风电设备、巨力新能源和天课华能源科技等多家涉及新能源行业的金融服务及解决方案,提供总计2000万美元的融资。

(三)商业银行碳金融中间业务

1.碳交易中介服务。银行开展碳交易中介服务即指以中间商的角色直接参与交易活动。一方面,商业银行要为国内CDM项目投资企业提供各种咨询服务,诸如在欧洲碳交易市场上如何利用碳金融期货合约等衍生丁具进行套期保值提供建议;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要凭借全球客户基础为碳排放权买卖双方进行积极的撮合服务,挖掘潜在的买者和卖者从中赚取佣金收入。此外,商业银行要积极介人国内碳交易中介机构的设立。

在欧洲,一些活跃的银行建立了碳交易柜台,提供买卖经纪、风险管理和交易操作等服务。荷兰银行是这一类型的代表,已是排名世界前十位的交易商,凭借其广泛的全球性客户基础,为碳交易各方牵线搭桥,提供、融资担保和碳交易咨询等中介服务,获取中间业务收入。巴克莱银行是英国第一家为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建立碳交易平台的银行,现在已经发展成为碳交易市场上最大的交易平台。另外,美国银行也与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和欧洲气候交易所合作,为碳交易市场建设提供支持,并开发与碳排放权相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三井住友银行巴西分行,开创性地开展了碳减排交易的创新业务,将巴西中小规模碳减排项目的碳减排量出售给日本Chugo知电力公司从而实现商品化,有力地促进了巴西碳减排项目的发展,也为两国清洁能源发展机制的建立和交易成功开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2.与碳排放权交易挂钩的理财产品业务。银行理财产品是银行针对特定的目标客户群设计开发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银行碳类理财产品是面向普通大众客户的环保理财产品,既体现了银行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也体现了银行的经营创新。与碳排放权交易挂钩的理财产品有四大亮点:一是立足欧洲碳交易市场,分享欧盟国家低碳经济发展带来的收益;二是推广环保理念,推动低碳经济大众化、平民化;三是挂钩欧洲气候交易所上市的“碳排放权期货合约”,利用前沿金融创新工具获取较高收益;四是灵活的投资币种(人民币,美元),可以优化客户拥有的资产结构。

在这方面,荷兰银行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因为发现近年来开展环保业务的上市公司股价表现远好于股市综合指数,荷兰银行选择了这些公司为样本股,设计了气候指数和水资源指数,并推出收益与上述指数挂钩的气候和水资源环保理财产品。这两个产品推出后深受欢迎,仅通过欧洲一家大型超市就卖了3000万瑞士法郎。荷兰银行还将一部分理财产品以奖金方式分发给员工,既加强了员工的环保意识,又提高了员工对银行社会责任的认识,同时由于理财产品有较长的期限,对稳定员工队伍也有积极作用。荷兰银行还曾推出“低碳加速器”基金,直接投资于未上市但从事降低碳排放和提高能效的公司。

3.基于碳排放额度的金融衍生产品。金融机构可以开发碳排放额度的远期、互换、期权和额度抵押贷款等产品,为客户提供避险工具及融资服务。例如巴克莱资本于2006年10月率先推出了标准化的场外交易核证减排期货合同。

4.其他碳金融中间业务。为增加表外收入,很多国外先进大银行还开展了碳交易保理、信用证等结算业务和碳基金托管、销售等中间业务。

(四)碳信用零售产品

在零售银行业务领域,国外金融机构为个人、中小企业提供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已经涵盖了很多方面,比如贷款、存款、信用卡和租赁等业务。例如,家庭客户如果购买、翻新节能型住房以及安装节能设备,在美国、加拿大以及欧洲的部分金融机构就可为其为提供优惠利率的住房抵押贷款;如果是符合政府环保标准的住房项目抵押贷款,荷兰银行就可以向客户提供1%的利率优惠。在交通运输方面,美国环保局、运输部与美洲银行合作可以向小型运输企业提供无担保、还款期限灵活的贷款,用于支持这些企业购买节油率达15%以上的节油设备,从而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实现节能减排;日本住友信托银行也曾设计出中小企业提供二氧化碳减排指标购买和分割服务的环境类金融产品。

南国外银行碳金融业务开展的主要业务类型可以看出,国外银行碳金融产品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品种多样,交易规模大,创新速度快;二是通常为客户提供更加优惠、便利且有竞争力的条款;三是国外大多数碳金融产品一般都与当地政府以及全球的碳减排计划相结合;四是专业化与精细化,碳金融产品在发展之初就必须在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方面具有突破性和差异性,通过专业化、精细化的金融服务使碳金融产品具备全方位的市场竞争力。

三、国内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现状

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中国作为非附件1国家,可以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参与清洁发展机制(CDM)下项目的开发。这种情况决定了中国目前的碳金融业务主要为CDM项目的投融资以及相关的金融中介服务。

(一)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产品现状

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发展碳金融业务有利于提升商业银行的社会形象,推动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在此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积极应对,不断进行碳金融产品创新,做出了许多有益尝试,详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国内商业银行在碳金融方面积极创新,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国外银行相比,发展仍然较为落后。其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1.对于绿色信贷的创新比较活跃,涌现了一批绿色信贷产品。对于绿色信贷模式进行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贷款产业专业化、贷款标准区别化、贷款项目分类管理化;二是与绿色信贷相关的金融服务上。截至2011年末,仅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等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相关贷款余额已逾1.9万亿元。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发展势头良好,在促进节能减排方面效果突出,所发挥的杠杆作用十分明显,为环保产业提供了资金支持,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尽管我国各大商业银行争相试水碳金融业务,但是并没有广泛而深入地介入其中,开展的业务模式也相对单一,对利润更加丰厚的碳交易二级市场领域涉及非常少。与国外大型商业银行所进行的丰富碳金融业务创新相比,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还停留在“绿色信贷”的浅层次上,仅有少量的低碳理财产品出台,而且低碳理财业务还只是处于一个起步阶段,业务范围很窄,仅仅局限于推出面向个人的理财产品,而潜力巨大的面向企业的财务顾问服务还没有发展起来。碳交易中介服务、碳指标交易、碳金融衍生品交易则基本没有涉及。

3.直接针对CDM项目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缺乏,只有农业银行与企业达成了CDM项目合作意向书,民生银行推出了以CDM机制项下的CERs作为贷款还款来源之一的节能减排融资模式,浦发银行则以独家财务顾问方式,为陕西两个水电项目成功引进CDM开发和交易专业机构。但这些产品并没有深入的介入碳减排,且远远不足。

4.直接参与碳减排购买的银行,其购买目的并不单纯为了履行社会责任,而更多的可能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市场形象。

(二)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产品交易情况

1.碳金融交易对象。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开展的碳金融产品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绿色信贷产品;二是与碳排放权交易挂钩的理财产品;三是直接针对CDM项目的金融产品。产品的数目相当有限,各种产品名称相近,内涵相似,相似度比较大。

2.碳金融产品交易规模。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产品交易规模虽然逐年增长,但总体来说还很小,与我国碳市场潜力不相符,还远不能适应碳经济发展的需要。

以绿色信贷为例,我国银行业中开展节能减排项目贷款较早,发展较成功的有兴业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其中,截止到2011年6月末,兴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融资余额620.72亿元,较2010年末新增229.37亿元,增长率高达58.61%。虽然增长速度较快,但规模占贷款总额比例较小,仅为6.68%(见图-1)。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坚持对节能重点工程、环保项目、水污染治理工程等大力提供信贷支持,近年来节能减排项目贷款额逐年增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至2011年8月,绿色信贷余额已突破250亿元,较年初增长逾15%,但占贷款总额仍不足2%,其2007-2010年四年间的节能减排项目贷款情况详见图-2。

由以上两家银行的数据可以看出,兴业银行和浦东发展银行作为我国绿色信贷的领先者,虽然在此领域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较快进展,但节能减排贷款规模仍旧较小,与国际金融机构相比较没有竞争优势。同样,我国其他碳金融产品与服务也存在交易规模不足的问题。这就说明了碳交易量在银行碳交易中的实际份额十分有限,没有起到主导或重要的地位。

3.碳金融交易主体。目前,我国碳金融交易主体还很稀缺,主要由国有银行和部分大型股份制银行的总行和少部分分行组成,其他大部分中小银行都还未加入进来,整体市场表现不够活跃。

篇7

1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2 金融控股公司式的混业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 浅析我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前提条件的完善与发展

4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析

5 论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与监管的分析

6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及其对策研究

7 金融控股公司式的混业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8 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限制性因素及应付措施

9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析

10 人民币国际化的潜在危险分析

11 人民币升值后提高我国外贸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举措

12 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障碍与对策分析

13 人民币贬值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14 论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与监管的分析

15 浅谈我国第三方支付的风险及监管

16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风险防范

17 国有商业银行县域支行发展研究

18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创新

19 经济新常态下的农村小额贷款发展

20 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商业银行影响的研究

21 浅析外汇期货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22 从日元国际化看人民币国际化

23 欧洲负利率及其经济影响

24 我国汽车金融现状问题及对策

25 ××省农村支付环境现状及政策建议

26 我国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的发展探究

27 美联储量化宽松对石油价格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

28 ××省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发展现状

29 民营银行的发展及问题分析

30 我国绿色信贷的发展问题分析

31 中国外汇储备问题研究与对策

32 地方债务风险与银行信贷的关系

33 ××省小额贷款公司问题的研究

34 信用卡风险防范问题的研究

35 我国第三方理财机构调研

36 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及对策分析

37 ××省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的发展障碍及对策

38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39 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40 我国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及其防范

41 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难点及对策探究

42 p2p网贷的风险探析及防控对策   

43 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与对策

44 我国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风险与控制研究

45 我国外汇储备的成本与收益及管理建议

46 股指期货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47 基于P2P网贷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研究

48 当前我国P2P网贷内部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49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抵押物风险探究

50 中信银行对公信贷贷后风险管理研究

51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52 ××省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

53 小微企业融资困难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54 在中国推行以房养老的障碍及对策分析

55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管理分析

56 ××省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研究

57 中小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策略研究

58 P2P平台与小微企业融资合作可持续性的探讨

59 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研究

60 我国商业银行汽车金融业务的发展路径分析

61 中小企业私募债信用风险及对策分析

篇8

目前为止,国外银行的碳金融业务已经具有比较大的规模,而且他们非常重视新产品、服务的创新,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发明和运用相对应新技术更高效、更安全和更专业的服务于碳金融产品和业务,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大的可比优势。他们现在所开展的业务类型主要有:第一种是碳基金业务,主要是为一些碳减排项目或相关企业提供资金融通服务;第二种是低碳项目贷款业务,该业务主要是以赤道原则作为项目融资的标绳,低碳项目产权、经营权、CERS收益权等碳权是重要的抵押、质押贷款依据;第三种主要是提供一系列碳交易的中介服务,例如:撮合碳排放权交易,为项目投资、企业融资提供咨询服务等,银行从中获得手续费、佣金收入;第四种是设计一些挂钩碳排放权多种理财产品,将碳金融产品惠及到全民的生活理财中,还开发一系列碳衍生产品。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低碳金融相关业务是经济发展模式快速转型的需要,也是提升我国金融企业身市场盈利能力与竞争能力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低碳金融发展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绿色信贷的规模比较大,倡导绿色经营

1.绿色信贷主要指商业银行增加对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绿色经济的支持力度,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和高污染等行业的信贷投放,通过利用有利的信贷政策去引导社会最大限度的减少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初始投放规模还是较大的,根据近几年的绿色信贷投放数据显示,投入几乎都在逐年递增。同时,在相关的金融服务体系上也得到了完善。而且还不断创新金融工具,拓展各种各样新的金融业务。

2.商业银行的绿色经营则是指商业银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银行内部提倡环保、节能减耗的绿色的工作环境和经营方式。比如对银行本身的办公环境和资源进行严格监督,从资源的品种使用到采购方式都要按绿色环保要求进行。并通过开发多种电子产品和服务,不断减少对社会资源的占用。但我国商业银行在这一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绿色经营的理念还没有深入到日常的工作和业务中。

(二)中间业务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商业银行主要提供的是绿色贷款等理财服务等,商业银行的绿色理财是指在全盘考虑资源的有限性及其社会效益、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银行盈利等因素的一种理财方式,这种业务的出发点主要是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然后开发出有市场前景的绿色理财产品。而现在很少有关开发与碳交易挂钩的理财产品。从我国商业银行的这种业务的效益来看都很有限,说明应更多的开发更多更好的其他的中间业务。

(三)绿色信用卡

该卡最大的特点是为个人购买碳减排量提供了银行交易的平台,持卡人可以在使用它的同时,去自觉树立低碳生活理念,享受到低碳生活的方式。并且这种卡片本身的材质也是采用可回收的材料制作而成,目的是达到减少污染、减少资源浪费的目的。比如:兴业银行发行的兴业银行中国低碳信用卡就属于这种信用卡。现在我国也有不少的商业银行发行了这种信用卡,但这种卡的使用和管理还很不完善。

二、我国商业银行低碳金融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低碳金融首先是在国外碳交易市场有发展起来后传到我国的,因此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我国的政府和企业、金融机构等对之还没有较全面和深入的认识,而商业银行在这方同的实践经验和风险的防范能力还很差,我国政府部门的支持力度也不大。所以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机构的银行,要更快更好的发展碳金融业务还要面对很多的困难和挑战:

(一)对低碳金融业务的认识不足、意识不强

我国的商业银行往往总是习惯于传统的业务,对于新兴起的低碳金融业务没有清楚的认识和明确的概念,加之缺乏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所以很难在业务上创新上有所突破,这样国际的竞争力也差,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二)相关专业人才缺乏

因为我国低碳金融的发展时间较短,政府和学校等未引起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没跟上,所以相关领域所需的现行人才和人才的储备都不足,这样加大了碳金融业务的风险,严重阻碍了我国相关经济业务的发展。

(三)低碳金融业务的风险较大

尤其我国现在低碳金融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而且我国国内的碳交易市场很不成熟,总是被动的参与国际碳交易市场。在这种前提下,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相关业务必然会面临各种新的风险,比如由于对碳交易相关知识的不熟悉而对未知风险的预警和防范没有准备和方法;由于对国际国内的政策法规不熟悉而带来的风险等等。

(四)我国绿色信贷的增长速度快,但所占比例小,在国际市场上还是没有竞争优势

比如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一直以来比较注重对低碳经济项目和工程的支持,到2011年8月,该银行发放的低碳贷款余额超过250亿元,与年初相比,增长率达15%以上,但是这些绿色贷款与银行的贷款总额相比重仍很小,低于其总贷款的2%。由此可见,我国商业银行还是要不断增加对低碳项目和业务贷款支持的比重和力度,增加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五)低碳金融相关的中间业务创新不足

随着低碳金融经济的不断发展,银行要发展碳金融业务,就要不断进行相关业务和服务的创新。但是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碳金融方面的产品和服务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还远远不够,急需该领域的专家、人才,需要我们不断去思考、研究,借鉴国际先进的经验,开发适合我国现行发展阶段特点的中间业务。

三、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低碳金融业务拓展的路径

要解决好我国商业银行在拓展碳金融业务中的种种问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经验,并要求商业银行自身、社会各界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一)树立低碳金融的理念,建立低碳企业文化氛围

商业银行应从高管到一线营业人员都要上而下牢固的树立低碳金融的理念,并且要将这一理念到银行平时的和项经营管理之中,不要注重眼前利益和微观利益,要着眼环境、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等长远的、宏观的利益,并通过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加强对低碳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人才储备

在碳金融领域的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相应领域的专业知识。目前来看,这方面的从业人员还很欠缺,一些相邻专业的人才对碳金融的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了解也不够。我国现在的高校应看准这一市场,开设相关的专业课程,培养现在社会所急需的人才,为我国低碳银行的建设做好人才储备。如远水解不了近渴,我们也可以通过对银行现有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一些培训或进修,提高他们对碳金融知识的水平,以适应新形势的迫切需要。

(三)进一步优化绿色信贷

我国2007年提出“绿色信贷”政策,要求各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要区别所贷项目是否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的要求,银行的绿色信贷可以从其结构组成、抵押依据、风险评估等等方面去优化设计。我们的银行要不断创新担保模式、适当放宽抵押和质押物的范围,低碳贷款要重点投向那些低碳技术、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管理等领域;放贷要从贷款前的审查、到发放贷贷款的工作程序、到发放贷款后的管理进行全过程的监控。

(四)不断进行低碳金融中间业务的创新

我国银行要充分借鉴国际上先进银行在这方面的服务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低碳金融服务的新模式,比如具体业务可以:中国商业银行发展低碳金融需要积极推出低碳投资产品及相关服务,开展挂钩碳指标的理财产品业务,对那些准目标客户的需求要进行研究、分析,推出合适的服务计划;要对那些CDM项目进行开发、交易全程管理的一站式管理;还可以发挥其自身的专业特长为碳交易双方提供技术咨询、信用评估、融资顾问、资金清算等中介服务。

(五)加强低碳金融的风险管理

在我国不少企业由于在生产经营中造成环境污染等,这样就有可能会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处罚、停产或关闭,这就会给予其贷款的银行带来风险,甚至因些而承担连带责任。因此商业银行一定要加强对碳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要建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建立科学的碳金融风险评估体系。来规避或降低这些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六)完善低碳金融的配套政策,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篇9

关键词 一村一品;发展经验;现状;对策;农村经济;陕西省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7-0269-01

近年来,陕西省高度重视一村一品发展战略,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基础,大力推进一村一品纵向发展,陆续涌现出一批产业突出、特色鲜明、类型丰富的专业区域。本文针对陕西省一村一品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并提出相关对策。

1 国内外一村一品发展经验

1.1 国外发展经验

一村一品运动于1979年发起于日本,产生于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一村一品的目的在于弥补资金外流、人才流失,以及农业萎缩等不利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立足本地、放眼全球、锐意创新、自主自立、培养人才、面向未来”是该运动的基本理念,培养出一批既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又能扎根本地的人才,培育本地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开发出大批量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品,并成功走出国门走向国际,为日本农村经济复苏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2 国内发展背景

一村一品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也具备特定的历史背景,其发展理念具有一定传承性,且因地域、社会、自然环境的不同而存在创新性[1]。特别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加快推进一村一品发展,对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陕西省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就业增收意义重大[2]。

1.3 省内发展经验

陕西省是全国发展一村一品较早、发展成效较显著的省。在充分吸收借鉴日本一村一品发展理念及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国内外创新研究成果,不断探索出适合该省发展的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具体体现在“126”模式以及六大生产模式2个方面。首先,“126”发展模式包含1个基本单元+2项评价指标+6个建设方面,其中,以一个村为一个基本单元;从事主导产业农户占比高于70%、主导产业收入占比高于70%是2项评价指标;标准、规模、特色、品牌、组织、人才为6个具体建设方面。其次,六大生产模式包括服务组织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专业市场带动型、农村能人带动型、特色资源依托型、民俗文化开发型。

2 陕西省一村一品发展现状分析

2.1 发展成效

一是产业规模稳步扩大。截至2017年初,陕西省共计培育一村一品示范村4 973个、特色主导产业产品860余种,经认定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01个;一村一品从业农户数为134万户,从业人员达439万人。二是产业布局加快优化。产业结构逐步由一村一品向多村一品结构转型。其中苹果为陕北、渭北的特色产品,猕猴桃广泛推广于秦岭北麓、南麓浅山区,设施瓜菜为关中的主推产品,花椒则盛产于渭北旱腰带及凤县地带,魔芋、茶叶等是秦巴山区的代表,各区域化特色优势明显,聚集效应进一步显现。三是品牌效应逐步凸显。品牌化发展优势效应不断彰显,一大批产品和品牌闻名省内外。101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获有机食品认证259个、绿色食品认证315个、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591个,并且注册商标多达792个、名牌产品多达222个。

2.2 主要做法与创新模式

2.2.1 创设政策、营造氛围,在提升定位中强化推力。首先,强化政策导向与定位。陕西省委、省政府先后下发了多项部署文件,专门针对一村一品规划、建设与实施。其次,健全加强职能管理建设。以机构精简为基本原则,不断完善一村一品机构体系建设。最后,争取更多财政预算保障,自2017年起,陕西省将每年列支6 000万元作为推动一村一品发展建设的专项资金。

2.2.2 聚焦特色、内拓外延,在活化资源中激发动力。首先,不断激活潜在资源,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借助陕西省区域性资源优势,加强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示范区建设,大力推进特色产品升级。其次,通过优势主体力量带动整体发展。以发展一村一品为目标,招商引资,引导并培育出一大批龙头企业、专业村中农民合作社、批发市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实现村企有效对接、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目标。最后,进一步拓展延伸链条。以一村一品发展为契机,着力发掘其中的增效增值潜力,进一步拓展延伸产业链、功能链,将产品进一步包装升级,提升产品价值。

2.2.3 规范引导、深化服务,在提升素质中加大拉力。首先,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机结合区域特色品牌与市场主体品牌,深入挖掘品牌价值,同时以绿色认证、品牌打造为抓手,进一步提升特色品牌的市场形象。其次,加强引导,规范发展。在标准化生产方面下功夫,规范生产流程,提升品质。最后,重视示范和典型的带动作用。按照“村新、景美、业盛、品优、人和”理念,组织开展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创建活动。

2.3 当前存在的问题

首先,产业规模小。示范村镇专业化和标准化程度较低,产品商品性低,水平不高,示范带动作用不强。其次,产业链延伸度不足,产品增值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最后,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社会各界关注程度不够,社会服务化体系以及有效组织形式不健全。

3 对策

3.1 龙头结对,牵动发展

做好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与一村一品示范村的对接工作,吸引龙头企业向特色产品生产方面倾斜、向规模化经营方向推进,共同实现村企的互利共赢目标[3]。

3.2 做强市场,引导发展

一村一品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农产品只有依靠市场拉动、组织生产、加工和销售,才能生存和发展。认真研究市场发展动态,并建立及时有效的信息平台,充分重视市场引导在一村一品发展中的重要性。

3.3 做长链条,持续发展

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销售部门通过利益机制有机联结起来,有效推动示范村镇经济发展[4]。

3.4 抓好发展规划制订

加强对一村一品发展现状的统计调查,结合本地资源优势,根据国内外市场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进行一村一品发展方向规划[4]。

3.5 抓好项目资金扶持

多渠道、全方位筹集资金,加大财政和信贷支持力度,坚持以政府投入为引导,金融外资投入为辅助,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农业资金投入体制,各级政府不仅应当设立专项资金对一村一品进行扶持保障,还应当引导金融信贷部门对一村一品相关项目进行优先支持,通过招商引资,千方百计吸纳社会投资,大力推动股份制经营,通过股份制进行筹资[5]。

3.6 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整合各类新农村建设资金,按照“统筹协调、各计其功、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原则,着力改善一村一品示范村的道路、通讯、电力、人畜引水、沼气及农田基本建设等基础设施,推动一村一品工作深入开展。

4 参考文献

[1] 秦富,张敏,钟钰,等.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理念创新与有效推进:以“一村一品”为例[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0(4):3-7.

[2] 安P春,杜薇薇.陕西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C]//2011全国休闲农业创新发展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农学会,2011:81-85.

[3] 朱砚.荔浦县“一村一品”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2.

篇10

1.1面对当今国际社会严峻的能源形势,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把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十一五”时期能源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国新能源产业目前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预计到2015年所规划的新能源提供的电力、热水和燃气终端能源产品的总量将达到4300万吨标准煤,并将直接拉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明显的环境效益。

国家电网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舒印彪指出:“从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一轮以发展新能源为主题的能源革命,是以电力为中心的,电网是推进新能源发展的关键环节。”并认为,发展新能源,对于优化能源结构、增加能源供应、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新能源的发展现状有机遇更有挑战,技术与经济问题并存。

1.2.1就风电而言,我国规划的风电基地所在地区电网规模偏小,需要依托更高电压等级、大规模远距离输送因而由此带来了复杂的电网技术和经济问题。

1.2.2大规模发展风力发电,使我们不得不面对系统调峰调频问题。目前,我国平均峰谷差约为30%,部分地区达40%,未来还有可能进一步加大;而系统调峰主要依靠煤电。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将使得系统调峰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1.2.3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发展也亟待社会的支持。以天和家园太阳能试点工程为例,若要收回投资成本,则每千瓦时上网电价应高于3元,远远高于煤电的上网电价;如按现行居民用电价计算,收回投资成本需100年以上。

1.2.4虽然我国光伏产业产品组装能力跻身世界前三,但晶体硅提纯、铸锭切片、逆变控制等核心技术却被国外垄断。中国的光伏产业“两头在外”知识产权掌握度不高,实质上是受制于国外研发企业为其“代工”。

2新能源发展的技术与经济问题产生根源

虽然我国新能源的发展形势总体上良好,但其事业起步晚、发展快,相关政策法规不够完善,标准体系不够健全,与电网及其他电源的发展不够协调。

2.1我国新能源开发缺乏统一规划,无序开发甚至开发过度。国务院2007年6月审议通过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建成风电3000万千瓦的发展目标,而目前规划的风电装机容量却已达12000万千瓦,过于迅猛的势头不利于其发展的可持续性。2.2行业标准不完善问题日渐凸显,并严重制约新能源发展。我国现行的《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为指导性要求,不作强制执行要求,且对电网的调峰调频能力、低电压穿越能力等标准不严明,不能满足新能源大规模开发的要求。

2.3政府相关政策不够完善,社会支持力度不够或无力支持。例如,我国一些地区电网电源结构单一、调峰手段有限,要保证新能源电量全额收购,需要付出很大代价,既不经济,也不安全。此外,金融危机对以外向型为主的阳光能源影响很大,政府在此方面却没有予以大力扶持,光伏产业近几月出现开工不足。

2.4对新能源送出及辅助服务的激励政策、电价审批和项目管理、新能源电厂的新型管理机制等,均亟待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新能源为电网接纳的困难。

3社会各界支持将给新能源插上腾飞的翅膀

我国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及其实施细则都给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

在当前形势下,我国社会各界给予了新能源发展很大的帮助支持,2009年上半年的《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及相关补贴政策是政府开始关注该产业的积极信号;降低太阳能电池的成本和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则是我国发展太阳能发电产业的两大推手。

国家电网公司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创造网络条件,保障风电接入。截至2009年6月底,公司经营区域内923万千瓦风电装机全部顺利接入电网;国家电网公司还做到了全额收购,按时付费。2007年,国家电网收购风电上网电量50亿千瓦时,2008年达到10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2009年上半年,在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用电量的情况下,仍然收购新能源上网电量1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5%。

在国家政策激励下,我国太阳能光伏企业在以长三角地区为代表的全国各地崛起,并于2006年发起成立了“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新能源商会”,并建立了自有网站中华新能源网。

上海市计划2006年到2015年安装10万套太阳能屋顶发电系统,使其太阳能年发电能力达到3.3亿千瓦时。浙江省慈溪市农业科技园区太阳能道路照明系统也已建。昆明等市也已经加入“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

2008年9月,国家电网公司召开了风电发展与并网会议,对支持风电发展的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也积极主办“2009中国国际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科技高层论坛”,并邀请了包括诺贝尔奖得主的千余人参与。

新能源发电的前景犹然光明,但是对于共建和谐社会,民众和相关企业的新能源意识、参与行动更加重要。2005年,上海市就推出了“绿色电力机制”,由个人和单位自愿认购绿色电能,定价比常规电价高0.53元/千瓦时。

4大力发展新能源有助于共建和谐社会

大力发展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质能可以解决许多社会问题,有助于共建和谐社会。

4.1大力发展新能源可以解决能源危机、缓解运输紧张局面。即使新能源短期内难以占据能源市场的主要份额,但却可以很大程度减轻用电压力,也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电煤紧张的局面,不会出现为了抢运电煤中断其他货物的运输造成的运输紧张。4.2大力发展新能源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新能源的迅速崛起将使人们对化石能源需求一定程度上减少,小煤窑的开采就会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也会降低。火力发电对大气的污染也会减轻。

4.3大力发展新能源可以减低通货膨胀。新能源作为能源的重要提供者后,对传统能源如煤、石油的需求就会大幅降低,煤和石油的紧缺情况会得到改善;一旦煤的价格下降,电力的价格就会下降,工业产品价格就会下降,随之许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价格也可能下降。

4.4就目前来讲,大力发展新能源可以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

5结语

新能源的世纪已经拉开帷幕,新能源的未来发展无可限量。让我们快马加鞭,全力推动新能源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争鸣《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其应用》[M].科学出版社.2005.

[2]赵争鸣,周德佳《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现状及其发展》[J].电气应用,2007.10.

[3]魏伟,许胜辉《风力发电及相关技术综述》[J].微电机.2009.4.

[4]杨宽宽《专家讨论2020年中国的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