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趋势范文
时间:2023-12-25 17:38: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3-0130-02
所谓农业机械化,指的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进经营环境,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改进生态环境的过程。实行农业机械化可大幅度降低农业劳动强度,为传统农业过度到现代农业转变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农业实现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就是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如今,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已迈入新的阶段,对新形势进行准确把握,才能看清未来农业发展趋势,确定农业发展重点,也有利于促进农业机械化迈上新台阶。
1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在农业机械化方面获得了较大发展,但是,在实现农业机械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同发达市场经济体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农业机械化的效率还不能完全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在实现现代农业与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也存在种种不适应。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农机装备水平较低,结构性矛盾突出
第一,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生产能力还有待提高。我国在部分地区的农业仍存在手工生产和应用畜力进行生产的情况。而欧洲和美国、加拿大等等西方国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就已经了普及了农业机械化。日本和韩国虽然耕地相对稀缺,在上世纪70年代也全面普及了农业机械化,在水稻生产方面机械化率超过95%。而我国农业在耕、种、收方面的机械化率仅达到35%,每名农业生产者创造的农业增加值只有500多美元,西方国家每名农民创造的农业增加值则达到2万美元。我国在农业机械化方面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结构不科学。如小型拖拉机较多,而高性能的动力机械设备相对较少,而且与主机配套的机具相对较少。农业机械在功能方面也较单一,一台拖拉机所只能从事不足1.5种的作业种类,西方国家则都采取复式作业的方式,一台拖拉机可同时进行几项生产作业。二是农业机械化的应用范围相对较小。国内农业机械化主要应用于粮食生产上,而粮食作物当中,小麦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较高,而水稻种植及收获、玉米收获应用机械化程度还较低。而在经济作物生产、养殖及农产品的贮藏和加工领域,机械化和标准化水平也较低,许多领域甚至是空白。
1.2农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落后于市场需求
农机生产较落后。大规模生产农机的制造企业十分有限,产品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性能、质量及售后服务都有待提高。同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我国的农机产品在技术领域至少相差20年到30年。我国企业在农机科技创新领域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大宗农机产品有品种较为丰富、技术相对成熟,而在粮食生产领域的关键性农机产品相对缺乏,例如,国内仅有几家企业可生产水稻插秧机,品种和型号也十分有限。经济作物方面的机械化产品更少。国内在牧草种植和收获、饲草饲料贮贮、特色农产品的采摘、加工和包装等农用机械主要为进口产品。
1.3农用柴油价格较高,农机作业服务成本增加
农机作业成本较高。从国内能源需求角度看,能源价格在持续上涨,柴油价格已上调多次,实际零售价格达到了7300元。柴油价格升高推高了农业生产的成本,以柴油为主要动力的农机作业成本下降难上加难。
2 发展趋势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难题。采取的措施应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经济实效的原则。
2.1 持续加大农业机械购置财政支持力度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从财政方面加大对关键性作业机械的扶持力度,例如提高水稻半喂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玉米收获机等购买补贴的力度;政府通过财政补贴方式提高水稻栽植与收获、玉米收获的机械化普及范围;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扩大农用机械的补贴范围和力度,增加对玉米、马铃薯和花生等经济作物机械收获的补贴试点;对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的新型农机产品应提高补贴标准;对存在的区域性不平衡实行差别补贴,对欠发达地区的农民进行农用机械购置时提高补贴额度扩大补贴比例;政府的财政补贴重点应该向种粮大户倾斜、向农机大户倾斜,向农机服务组织倾斜;以市场需求及农民购买力为依据,形成以政府补贴为主、金融信贷及种类社会融资为辅的农机购置补贴体系;建立起财政资金为引导,农业经营组织与农户投资为主体,各类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投资体系。完善农机更新与报废管理制度,针对高能耗农机的报废与更新设立专项补偿基金。
2.2 强化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
推进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建立农机与农艺专家协同攻关的有效机制,制定适用于机械操作的作业标准和农艺规范。加大对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化技术与机具的研发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点研发水稻免耕栽培播种机械、超级稻栽插和收获机械、玉米收获机械、薯类收获机械、高效植保机械等;加强优势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努力实现油菜、棉花、甘蔗、花生等作物等关键技术装备的突破;积极开展机械化节本增效技术和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的研究,开发资源节约型的机械装备和应用技术,以及设施农业用小型农机具、畜牧业机械、多功能农业装备等。在全国建立一批农业机械化技术集成示范基地,确定不同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探索和完善农业机械化技术体系,发挥引导、示范、带动、辐射作用, 实现产学研推相结合,加快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
2.3 以项目带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在进一步发挥市场引导和政策扶持推动作用的同时,实施项目带动,促进区域农业机械化协调发展。实施粮食产业机械化工程,推进以生产全过程机械化为主攻方向的粮食产业机械化,增强粮食生产的技术集成和标准化应用能力。继续实施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完善不同类型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推动保护性耕作从试验示范阶段转入推广阶段。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项目,根据不同地区特色农产品生产要求,进行机械化技术试点示范,促进特色农产品机械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春君.中级阶段辽宁省农机化发展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0(6).
篇2
【关键词】农业;机械;一体化;发展趋势
1.农业机械一体化的概念及作用
农业机械一体化,简言之就是在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实现机械化处理,提高农业成产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实现低投入高回报的农业产业结构,进而以农业的发展带动工业的进步,实现工农业的整体提高。
农业机械一体化的建设工作,既有现实的微观意义同时从国家的宏观管理层面,也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具体的促进和优势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之中:①突破农业增产的平静,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增产增效。②合理控制灾害防止,将灾害引起的损失降到最低。③有利于进行大规模的跨区域农业生产,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④有利于解放农村生产力,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2.国际农业机械一体化发展的主要趋势
美国的科学技术比较发达,在其带动之下,发展建设了一大批先进的机械化设备,同时东北大平原平坦的地势条件,又给农业机械化的推进提供了天然的便利条件,所以,美国的农业机械一体化发展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工艺和方式都已经非常纯熟。目前美国的机械一体化建设工作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无人操作和全自动处理,这也给我们国家的机械一体化建设提供了相应的参考,对此,总结出以下几点农业机械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1)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全过程实现机械一体化,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2)配合转基因作物的种植与开发实现的高效农业机械耕作将加快研发制造。
(3)高新技术的应用日趋广泛,跨学科以及多专业配合的农业机械应用将更为广泛。
(4)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更为多样化,蓝色农业和设施农业及其相应的技术与机械设备迅速发展。
(5)注重生态环保,对农业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农业所需的技术与装备迅速发展
(6)农业机械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与售后服务广泛应用计算机科学技术。
(7)农业机械制造采用加工中心、加工与喷漆、焊接自动设备等技术成果,农业机械的制造质量与可靠性逐步提高。
(8)与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基因工程等科技成果配合的农业机械对新品种的培育起着重要作用。
(9)信息产业技术的发展使农业机械一体化得新装备信息得到及时传播,加速各国农业发展技术及农业机械一体化的交流。
3.我国目前农业机械一体化的特点及不足
虽然我国已经加强了对农业机械化的建设,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目前的建设还不够充分,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下面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
(1)我国农业机械一体化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后发优势明显,发展势头迅猛。每年的全国投入农机具总量、参加跨区作业机车数量、机收农作物面积、机收水平和效益均能创造历史最高水平。这代表着我国农业机械一体化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及农民的认可,给农业生产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农业机械一体化水平进入中级发展新阶段,我国的机械化作业水平已经达到42%,而且农业劳动力的从业比重逐年降低,这是农业生产模式发生重大变化的标志。由于农业机械化的逐年深入,导致农村劳动力已经逐渐富余,其剩余劳动力加入了城市化建设的进程,成为新时代的“农民工”。
(3)国际农机企业均将中国视为战略发展地区。随着我国转基因作物的大面积耕种,国际农机巨擎已将中国视为其战略发展及业务储备的重要发展地区。无论是产品研发还是业务开展,这些企业已将中国作为发展重点,加大了市场拓展的力度,在农业机械产品设计研发上给予了方向性和标准化的指导。
4.我国农业机械一体化一体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1)以可持续性发展的观念为主,以环保促开发。目前我国的农产品产量比较大,一部分农产品用于工业生产和深加工,因此,农产品的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工业的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逐渐转变,当前人们更重视农业产品和工业产品的质量。与此同时,从国家整体环境出发,实现低度污染的农产品生产也是一项必然要求。所以,在实现机械一体化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同时兼顾环保和经济双重效益。
(2)加大高技术、信息技术在未来农业如精准农业上的应用。在工业化和工厂化农产品生产方面,在人工环境下按照农作物、畜禽、水产生产期所需,实时进行精确管理,使农产品达到或接近设定的优良品质和性状及高生产率将成为农业新技术装备的主流发展方向。
(3)重视建设过程中的各种能源节约。从种子的播撒到庄家作物的整个成长过程中,都力求以最小的经济投资和环境投资获取最大价值的效益回报。努力为广大的市民提供健康、安全的粮食作物,保证国人的餐桌安全。
(4)通过不断加强行业标准与规范的制、修订工作,不断提高农机作业效益和水平,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积极发展适宜农机作业的种植方式。培育和规范农机维修市场,逐步形成结构合理、优势互补、便捷高效、保障有力的农业机械维修服务网络。
(5)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在排灌、农产品贮藏、加工等方面普遍使用电力及农业机械。
(6)重视改良和培育新品种的农业科研和推广工作,加大水土保持、扩大农作物和畜禽的种质资源,改进农、畜、水产品加工和储藏技术等农业技术的研究的经费投入,形成教育、研究、推广三位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
(7)采用现代化管理模式进行农业生产,以农业机械一体化带动农业生产的一体化。所谓一体化农业,是指在高度发达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把农用物资的生产和供应,农业生产、农产品收购、运输、储藏、加工、包装以至最终产品的销售等各个环节组成一个统一的农业综合体。运用机械化手段将工业和商业因素融入农业,进而使农业生产融入现代市场模式,这将为中国的农业发展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机械一体化的实现不是农民自己的事,而是国家农业建设和国家发展的一件大事,各级政府部门要立足本地实际情况,大力扶持农业机械一体化的发展,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整合与提升。 [科]
【参考文献】
[1]李春光.国外“三农”面面观.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2]何涛清. 新时期农业机械一体化的一大创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3]何雄奎.刘亚佳,农业机械一体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篇3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特点;趋势
中图分类号:S2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042
1 新时代下田间作业机械化发展特点
1.1 政策扶持,发展迅速
当前我国田间作业机械化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国家相继出台的多项法规及政策,促进了农业机械化被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当中。国家财政积极支持,税收优惠逐步落实,国家对农机方面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各方面的积极支持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计划将更多的惠农政策落实,农机补贴的专项资金逐步到位。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加快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
1.2 农机作业领域不断扩大
农业机械化范围随着农机服务市场化的发展而不断扩大,农业机械化涉及领域在不断增多,从粮食作物到经济作物,从种植业向畜牧业和养殖业,从产前到产后等多方面发展。更多的农机设备例如水稻插秧机、食用菌生产机械等不断涌现。农业机械化的加快普及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实现了农业增产增收,促进了新型农村的建设。
1.3 农机服务向市场化发展
由于中国农业种植小规模的特点,无法实现每户购买农机设备。因此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更多地向市场化服务。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根据中国南北小麦收割时间的差异性,组织进行联合收割机跨区域收割,扩大了收割机的使用时间,提高了其使用效率,既满足了农民对机械化的要求也增加了购机者的收益。
1.4 国际间农机技术交流增多
随着中国改革开发步伐的加快,中国巨大的农机市场受到来自更多国家的重视。因而国内部分大型企业加强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国举办了更多的关于农业机械化的展会,促进交流,加快发展。
2 田间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
2.1 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向好
国家多次制定促进农业机械化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明确各级政府的具体职责,增加对农机科研开发和生产以及农民购机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一系列的法规展现出农业机械化发展大环境的不断变好,这势必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普及农机新技术,对农业机械化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2.2 机械化技术需注重关键环节
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将决定农业发展水平的高低。虽然小麦已实现全程机械化,粮食机械化技术仍有值得提高的地方,例如水稻生产工厂化育秧技术,高速插秧技术,以及能够适应多地区,不同行距的玉米联合收割技术等。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需要在种植、管理和收获等环节提升。
2.3 农机总水平需要提升换代
中国田间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不高,农机技术质量低,技术含量低、机械类型多以中小型为主,缺乏科技含量高、可靠性强、操作简便的大型机械。在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农业规模逐渐扩大,农民生活质量稳步提升的情况下,科技含量高的大型农机设备将备受推崇,因此急需开发、引进和更新换代农机设备。
2.4 提倡节约绿色的机械化道路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绿色化社会的道路上,保护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大力推广污染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农机设备,注重农业机械的二次及多次利用,增加环保型机械设备的使用,同时要研发符合环保要求和节能要求的农机设备[2]。这为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指引了一个大方向,从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结束语
农业机械化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更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立足于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现代化的农业装备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大数据使科技的传播不再困难,因此要加强科技创新,利用农业发展的有利政策,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逐渐提高。
参考文献
[1]吴晓莲.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趋势[J].当代农机,
2011(2):76-78.
篇4
1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现状
当前,虽然农民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机械化技术,但是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力度依旧不强,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不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阻碍着农业经济发展及农民增收。
1.1推广资金不足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需要有足够的资金作为基础,但当前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资金不足,推广人员的待遇不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强,严重制约着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效果。同时,农民进行农业机械化的技术培训也需要有一定的资金作保障,由于资金不足,很多农民依旧无法掌握科学的机械化技术。
1.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使得农业设施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与发展。但是,在农村耕地的道路建设方面还存在着比较落后的现象,机械设备无法进入到田地中作业,使得农机推广受到阻碍。农业机械化设备的放置地建设不足,机械设备采购后没有停放的位置,库棚建设比较少,会影响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此外,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机械化设备的利用率并不高,长期处于闲置状态。
1.3体制机制不健全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不足,无法激发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影响推广效果。推广人员的分工不明确,服务不到位,农机出现问题不能及时找到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维修。而且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不足,使得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面临很大的难度。
2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构建策略
2.1提高政府对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支持
要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需要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帮助,政府应在农机技术规范中增加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相关标准,完善构建农业机械化服务机构,培养专业化人才,建立农业机械化技术示范基地。当前国家已经对农机购置有一定的补贴政策,在此基础上,基层单位也应创建购置补贴资金项目。将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资金纳入到政府的预算资金中,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进一步发展。加强与金融部门的联系,支持个人、企业的农业生产,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稳定发展。
2.2完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管理机制的建立
需要明确不同等级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部门的职责,要区别基层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农机企业及农机营销企业,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部门的权限不能给营销企业和农机企业使用。政府应将农业机械化工作作为目标管理工作,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推进。从基层开始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完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管理机制,实现良好的推广效果,维护农业机械化市场的发展秩序,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有所进步。
2.3强化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人才的培养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来顺利完成推广工作,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效率的提升,使农业机械化技术能够充分发挥最好的作用和价值。要加强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形成完善的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国家应加强人员配备,提高农民的热情,完善机械化技术委员会的建立,形成高素质的技术推广队伍,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的顺利建设。
2.4多样化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形式
要采用多样化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方式,根据农业发展及工作实际情况,创新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形式,使更多的农民掌握农业机械化技术。在进行技术推广时,需要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选择主要种植品种及相应的机械化技术,利用示范基地展示新技术和品种。通过科技下乡、农业技术进万家等形式,促进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使农民能够积极地接受农业机械化技术,更好地促进农业发展。
3结语
篇5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培训;新机制;新模式
前言
虽然我国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的农业生产还十分落后,许多农业生产活动还要依靠人力进行,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极低,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对于我国的农业生产十分不利,所以必须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培训的新机制和新模式,才能使我国的农业水平得到快速发展。
1农业机械化培训的重要意义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超过了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离不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贡献的重要力量,而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其发展速度却远远赶不上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所以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如果想要让经济发展再迈上一个新的台阶,那就必须重视农业的重要作用。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最需要进行加强的就是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越高,农业生产的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产量也会随之提高,农民也可以得到良好的经济收益,从而加快了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从根本上来讲,机械化程度的高低最终是掌握在人的手里,不管是何种机械,自动化水平有多高,最终都需要人来进行操控,所以如果想要实现农业机械化,仅有先进的设备是远远不够的,农民能否操控这些农业机械使其服务于农业生产才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关键所在。众所周知,我国的农民普遍文化水平较低,所以对于我国的农民来说,如果不经过农业机械化培训,那么即使拥有了这些先进的农业机械化设备,农民也不知道如何去使用,最终农业生产依旧要依靠人力来进行。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培训的新机制和新模式,要让每一个农民可以熟练操控各种农业机械化设备,只有这样才能让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迈上新的高度。
2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2.1参与培训的农民过少
由于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限制,我国目前参与到农业机械化培训的农民已经越来越少。主要原因就在于,以往的农用运输车的管理和培训都是由农用机械监理部门来进行管理的,但是现在农用运输车的管理和培训都是由我国的公安交警部门来进行负责,这就导致了参与农业机械化培训的农民越来越少,这非常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培训工作的开展。
2.2一些农民素质较低
有些农民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所以在对其进行培训过程中,对于各种理论知识和安全教育完全忽视,只学习实际的操作技术。而且,有的农民极其缺乏必要的法律常识,认为自己的农用机械只需要在地里工作完全没有必要上牌照,对组织的农业机械化培训也完全不理会,有的甚至都没有必要的驾驶执照。除此之外,有的农民不光法律意识淡薄,而且对于安全问题也从来不重视。经常有农民使用农用机械违规载人载物,殊不知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一旦出现事故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2.3农业机械化培训项目过少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政策的不断调整,农业机械化培训项目变得越来越少,而且许多农业机械化培训项目的申报也大量减少,农业机械化培训也就因而得不到更好的发展,农民也得不到有效的培训,严重阻碍了农业机械化进程的推进。
2.4对于农业机械化培训的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有的农村地区虽然已经意识到了农业机械化培训的重要性,但是却由于资金困难,而无法深入开展农业机械化培训工作。除此之外,由于资金不到位,所以无法找到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农业机械化培训教师,只能聘请一些退休教师,这些退休教师虽然经验比较丰富,但是所教内容却十分陈旧,早已跟不上如今快速发展的时代,对于如今的一些新技术、新思想完全没有任何了解,严重降低了农业机械化培训的培训水平。
2.5许多农业机械化培训机构转变缓慢
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农业机械化已然成为了必然的趋势,所以对于农业机械化培训机构来说也要做出相应的转变,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这就要求农业机械化培训机构要向着全方位、多层次去进行转变,尤其是要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培训的新机制和新模式,只要这样才能够让农业机械化培训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3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培训新机制与新模式的方法
3.1坚持以人为本
如果想要做好农业机械化的培训工作,那么必须对培训教师的作用提起高度重视,培训教师是培训工作的主体,培训教师水平的好坏决定着最终的培训质量。所以相关部门对待培训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给予培训教师足够的尊重,不断激励培训教师,激发培训教师的培训热情。为了提高培训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相关部门应经常组织培训教师学习先进的党的思想和理念,加深对的学习,或者经常性的开展师德教育的活动,提高培训教师的教学责任心,培养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为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应在精神上和生活上给予教师充分的支持,充分提高培训教师教学水平。
3.2对所有培训教师实行科学管理
对所有培训教师实行科学管理主要应从以下的四个方面展开工作:①培训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应该实行集体备课,教师与教师之间要进行必要的沟通,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备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可以及时得到解决。②应定期对所有的培训教师进行一定的培训和参观考察活动,正如图1所示,个别优秀的培训教师也可以考虑进修获得更高学历,通过培训和参观考察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对于培训教师的讲课有着极大的帮助。③必须建立基本规章制度来规范培训教师行为,而且要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一定的监督。④教师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加强对于培训教师的法制教育,使培训教师的法律观念得到提高
3.3加大对于农业机械化培训的投入力度
对于农业机械化培训学校而言,如果想要提高自己的培训水平,那么必然离不开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所以对于农业机械化培训学校来说仅靠自己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得到上级政府和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只有农业机械化培训学校让上级政府和全社会看到自己的努力和成绩,才能得到上级政府和全社会的重视。因此,农业机械化培训学校必须真正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的农业机械化培训工作,培养出一批具有农业机械化知识和技术的农民,为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3.4农业机械化培训要和政策相结合
对于我国广大的农民群体来说,我国政府经常会针对农民推出一些购买农业机械时的优惠政策,而且有时也会组织各种的农业机械展览会。农业机械化培训完全就可以与这些优惠政策相结合来进行一定的推广,吸引农民群体参与到农业机械化培训中去。
3.5联合社会进行农业机械化培训
对于农业机械化的培训来说,除了需要农业机械化培训学校自身的努力之外,农业机械化培训学校还应与社会上的各种大中专院校加强联系,除了要对农民开展农业机械化培训以外,还应开展成人高等教育、汽车驾驶技术培训、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培训等其他相关技术的培训,提高农民的总体素质和知识水平,同时也使农业机械化培训得到了拓宽,激发了农民对于农业机械化培训的兴趣。
3.6借助新媒体技术推广农业机械化培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然形成了紧密的联系,所以对于农业机械化培训来说,也必须重视互联网这一重要的传播渠道。对于农业机械化培训学校的负责人来说,应主动争取到相关农业管理部门的支持,在当地最大的农业信息网站上开辟出专门的农业机械化培训专栏来展示农业机械化培训内容,利用互联网传播的好处就在于,可以让广大农民随时随地的进行农业机械化相关内容的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给予了农民充分的选择权。
3.7与农机监理工作相结合
如果想要提高农业机械化培训的培训效果,除了要重视对于技术的培训以外,更加要重视农机的安全生产。许多农业机械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农民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农机安全生产教育而缺乏必要的农机安全生产知识造成的。所以,对于农业机械化培训来说,如果想要获得良好的培训效果,那就应与农机监理工作相结合,让监理工作与农业机械化培训互相作用互相影响。
4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农业水平发展的好坏与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培训有着重要的联系,只有我国的农民都懂得了知识和技术,我国的农业才能迈向现代化,农业生产率才能得到大幅提升。农业机械化培训是一项造福于广大农民的事业,需要政府各个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通过农业机械化培训促进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丽.甘州区农业机械化培训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11):6,7.
[2]王清社.关于新时期农机培训工作的探讨[J].当代农机,2014(12):64~65.
篇6
所谓农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武装农业,使传统农业转化为以科学为基础的现代农业。
1.1劳动手段的机械化,即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机
械体系,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与劳动力形成配套的关系,从田间作业、运输到精选、烘干、入库、加工等全部过程都实现机械化。
1.2生产组织的社会化,将农业生产从缺乏分工的自然
经济转化为区域专业化的商品生产,形成一个产、供、销密切联系高度社会化的经济体系。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所在是农业科技现代化,农业机械化又是农业科技现代化的核心技术组成,农业机械化始终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如进行的“白色农业”、“绿色农业”、“精准农业”等科技革命,在这一过程中,农业机械化将始终伴随着农业科技进步而不断创新与发展。同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取决于农业现代化的进展、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技术应用的手段与载体,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提高粮食单产和改善农作物品质方面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机械化收获、粮食产后烘干、粮食初加工等都是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农业机械化支撑着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科技是基础。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必须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用现代农业工程技术及装备替代人力劳动,彻底改变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新时期是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阶段,农业机械化要适应国家农业科技发展总战略的需求,为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有效的装备保障,从技术角度支撑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因此,农业机械化最终要在农业现代化中起决定作用,这就要求农机制造业尽快实施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尽快发展耕作栽培、收获机械、饲料加工机械和运输机械等,以适应国内外市场需要,提高产品竞争力。
2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
篇7
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都存在人多地少的矛盾,加快农业化进程是一直以来的重要任务,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农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但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提高。
1、我国农业机械取得的成绩
从多年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农业机械发展迅速,机械化装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机械化的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服务领域也有了一定的拓展,朝着市场化、社会化的方向不断的发展,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在不断加强。
2、 农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完善,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首先,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不均衡
受到地理条件与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与经济及社会发展不够均衡,而且东西发展差异较大,导致机械化的发展差异明显,经济发展缓慢地区机械化水平很低,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相对体系也并未建立,导致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缓慢。
其次,机械装备的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
从当前我国农业机械的使用情况来看,老化十分严重,并未及时更换,而且运输的机械较多,作业机械不足,以中小机械为主,大机械不足,这都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的发展,总量不够,缺乏合理性。
再次,门类品种问题颇为严重
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在不同作物、不同环节上的差距很明显,尤其是水田机械的水平过低,严重制约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而且我国水田数量较大,但从其生产情况来看,仍然主要依赖手工作业,机械化水平很低。玉米的机械化水平刚刚起步,棉花机械却处于空白,门类品种的缺陷导致农机产品过剩与短缺同时存在,制约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最后,组织化程度过低,效益较差
一直以来,农机使用几乎都是一次性的,维修管理水平太差,农机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农业专业服务队、机械等合作服务组织刚刚起步,规范性不足,导致经营总体效益过差,制约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
二、解决农机发展问题的对策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就需要加大农机的发展水平,实现全面的现代化,为了全面适应当前我国的农机发展环境,创造经济效益,就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农机发展中的问题。
1、适当调整结构,提高农机化的整体水平
农机化结构调整要坚持分类发展,加大突破力度,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特别地提高拖拉机用于农具的配套比,引导农民购置与其适应的农业机械,提高机械的作业率与质量,促进农业经济水平的增加。
2、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与机械化的新技术
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关键要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加大新技术的力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同时要加强新技术的创新力度,要重点推广水稻机械化生产能力,同时要增加新机械的开发力度,使种类全面,满足我国农业生产的需求。
3、 实现跨区作业,实现规模化的发展
农机社会化、市场化服务就是将分散的农机户与农机作业市场紧密结合,透过市场的有效配置,增强农机的利用效率,政府也要强化重视,实行跨地区管理,拓展服务的范围,加快经济的发展,消除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实现农业社会化与产业化的发展,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三、农业机械发展的趋势与前景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看到,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但是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不论是产品的质量与技术都亟待提高,展望未来,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以下的特征:
1、环境不断好转
随着国家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视,相关文件不断出台,政府对农业机械化的管理也权责分明,对农机服务与产品保障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相关法律的实施也完善了农业机械化的环境,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2、 扩大关键环节的机械化技术
我国各地的气候差异很大,除了要增加基本作物的机械化水平外,还需要加大其他作物的机械化水平,包括畜牧业、设施农业等等,拖动农产品的效益与质量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促进果树产业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水平的提高,加快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
3、增强升级换代技术的能力
相对而言,我国农机技术水平总体质量较低,技术含量低,中小型机械多,科技含量高,可靠性与操作方便的大型机械过少,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业规模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机服务组织能力也不断提高,升级换代技术能力的不断提高对我国农机技术开发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促进我国农机发展也有一定的帮助。
篇8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现状;趋势
1南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南县农业机械化工作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直走在全省、全市前列,通过40多年的努力,南县农业机械化工作成绩显著。
1.1农业机械化程度全面提高
截至目前,南县已基本实现了水田耕作机械化、排灌机械化、水稻收获机械化、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农用运输机械化、农田基本建设机械化、植保机械化以及养殖机械化。截至2018年年底,南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74.78万kW;农业机械总量11万多台(套);农机服务收入9.18亿元;现拥有大型拖拉机2125台、小型拖拉机4587台、收割机3274台、插秧机695台,以及排灌机械3.0万多台、植保机械1.8万台、渔业机械1.2万台等。自2009年开始创建农机专业合作社以来,截至2019年上半年,南县已有农机专业合作社68个,规模大、名气响的有25家。2018年以来开展机插、收割、耕种等作业面积达165万hm2,为农机手增收2.6亿元。
1.2农机推广服务市场体系日臻完善
南县在20世纪70年代就是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当时的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已经比较健全。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全面构建了更为完善的农机推广体系,当时南县有耕牛9万多头,到20世纪80年代末已经拥有1.3万台农机,耕牛数量大大减少,成为南方13省水田翻耕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县。到20世纪90年代,南县建立完善了农业机械管理、油料配件供应、农机维修、驾驶员培训和农机推广等全方位服务体系,南县水田作业除播种外,机械化率在90%以上。2018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81.14%,名列全省前列。并不断完善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站点建设,南县12个乡镇均建立了农机推广服务站点,每个乡镇配置了2名专业服务人员,做到及时指导、帮扶到位。同时,还不断加强农机监管和售后服务体系的督导,由于监管到位,近年无一起重大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田间作业事故率为0。专业服务人员亲力亲为,强化售后服务,无因售后服务不到位而导致上访、问责及耽误农时等情况出现。
1.3农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40年来,南县农机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一直居湖南省前列。1976年成立的南县农业机械化学校,至今共培训农机操作驾驶人员和维修人员4万多人。南县完成农机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其中1项获1993年“湖南省农业机械科技发明进步奖”,有1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其中,水田耕整机、4L—60型水稻收割机、2FS—2545型水田化肥深施器填补了国家3项农机空白。南县农机部门于20世纪80年代自行研制的1ZS—25型水田耕整机为全国首创,曾获国家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推广成果二等奖。2FS—45型水田化肥深施器于1990年获国家专利并列入国家“星火计划”和“丰收计划”。1997年,原八百弓乡农机站被农业农村部定为全国水田化肥深施器唯一定点生产厂家。2005年,河口农机配件总厂生产的液态模锻填补了省内空白。南县是全国小龙虾种养大县,位列全国三强,截至目前种养面积已达3.67万hm2。为了提高产值,降低生产成本,2018年全面推行了稻虾种养全程机械化,收到了非常可喜的效果。目前,南县伟业机械现拥有专利技术167项,被评为国家高新企业,其研制的2F—1.8型施肥机、2BY—20型油菜联合播种机、9T—200型水下割草船、IP—4600型液压平田机等产品达到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并成功走出国门,打入国际市场,创汇5000多万元。
1.4政策性扶持为南县农机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1986—2004年,南县共完成国家和湖南省下达的农机推广项目和课题30个,对南县农业机械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96年11月至2000年年底,南县农机局承担了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农机配套项目,国家投资84.83万元,较好地促进了实施区域的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2000年6月,湖南省农机局下达给南县农机局韩国贷款项目资金75万美元,到2006年9月,通过湖南省利用韩国政府贷款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项目,引进韩国现代挖掘机5台,国外采购半喂入联合收割机11台,国内采购碧浪全喂入联合收割机22台、田间管理机械3台。2004—2018年,南县实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亿元,带动农机市场投入6亿元。
2农业机械化如何主导“三农”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已成为影响南县农业发展方向的决定性因素,包括农业产业结构、生产模式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1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优调强
由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降低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门槛,产业结构调整更为灵活有效。原来温饱型的以水田为主的粮食生产结构,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发展到目前的适用经济型农业结构,粮经作物比由原来的60∶40发展到目前的40∶60。在20世纪80年代的农业产业结构中,粮食型水田作业面积占70%,发展到目前旱土面积占55%,水田作业面积占45%,这些都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
2.2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一是农时结构明显改善。农业机械化进程开始之前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原来“双抢”需要时间40d左右,而现在由于大量使用农业机械,“双抢”高峰期不到10d。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也增强了农作物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了水灾、风灾对农作物的侵害。十多年来水产养殖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通过推广使用增氧机,彻底解决了高温缺氧造成的翻塘现象;通过推广使用饲料机械产品,大大提高了喂养的科学化程度;通过推广使用鱼塘清淤船,避免了鱼塘淤塞降低产量。
2.3农民收入结构和致富模式发生深刻变化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已经完全改变了农民的收入结构。南县各乡镇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形成外出打工风气,到现在有近13万农民外出打工。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每年能赚回10亿元以上的打工收入,“劳务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随着现代农业种养模式的普及和推广,农业机械迅速渗透到各个环节,包括生产、贩运、销售等各个方面。截至2019年,南县农机经营大户达6680户,其中拥有20万元以上农机设备的大户近450户。从2002年开始,农机手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或自发开展跨区作业,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收入上亿元。由于南县农机现代化进程在全省领先,也使得部分农机大户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较早起走,掘到“第一桶金”,并迅速成长壮大。十多年前在长沙市的108个轮窑中,超过50%的人员是南县人。
2.4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厚实的物质基础
一是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随着农业机械的不断更新,其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农业种养水平不断提高,现在的农业生产是以原来1/3的人用原来1/3的工作量来完成的。二是农业生产方式发生着深刻变化。2000年,南县4台第一代收割机投入使用时,乡村还没有道路可以走,农民随后自发改善机耕道。近年来政府出资大量修建机耕道,形成连片种植习惯。三是农业物流模式发生着深刻变化。现在农民买农药、化肥,打一个电话,就有农用车送货上门。现在的粮食、棉花、禽、蛋等农副产品,农民足不出户就会有贩运户开着农用车上门收购。四是农民生活方式和理念发生深刻变化。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后,农民休闲时间更多,农民以其他方式赚钱的途径也更多,农户家家有电话或者手机,大多数购置了电脑,多数农民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易。
3南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前景
3.1机械马力发展的大型化趋势
南县农业机械出现了由大中型取代小型的明显发展特征。例如,收割机由最初的割幅1.30m发展到目前的2.38m,从前几年的全喂入式发展到目前的半喂入式,机械动力逐步从30马力增加至80马力,收割面积由原来的每台每天0.67~1.33hm2发展到目前的每天收割3.33~4.00hm2。
3.2农机作业服务发展的专业化趋势
南县的大中型农业机械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配套服务越来越完善。例如,有的农户从专门的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全年从事农机作业服务,农机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95%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机专业户。
3.3农机服务形式的多样化趋势
有的农机户从原来的单一的收割、运输或者机耕等作业方式发展为从收割到运输、机耕等实行全套的一体化服务模式。这种模式的转变能最大限度地方便农户,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篇9
[关键词] 靖边县 农机培训 工作研究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8-0217-01
关于农机培训工作涉及到的因素有很多,因此,它本身具备较强的现实意义。近些年来,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也有了改变,越来越多的农民追求高质量高产量的农作,这样一来,就为农机培训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一、我县农机培训工作的目标
靖边县位于陕西省的北部偏西,是1935年解放的革命老区,关于这一区域农业的开发和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想要从根本上完善现有的农机工作,进行好相应的培训,就必须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首先要做好战略目标的定位,当前的相关的培训内容比较杂,缺乏一个明确的体系和模式,所以参与培训的人员抓不到中心思想和关键所在,因而就缺乏核心竞争力。相比于我国,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生产比较繁荣,并且拥有较长时间的发展历程,尤其是北美地区,其大型机械化生产已经日益成熟。也就是说,随着现代农业领域的不断革新发展,农业机械化理应受到重视,要朝着高效率的方向发展,从而带动靖边县其他领域的建设和完善。
二、我县农机培训工作现状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县尽管得到了国家在资金上的支持,但是和国内发达地区的水平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农机培训当中所表现出来的状况更是差强人意,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这一领域发展的需要。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不断推进,农业的发展也逐渐走向先进化,我国又是人口大国,我县属于我国重点农业发展区域,其地位自然是不容小觑。我国在本世纪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农业的发展更加国际化,我国的农机培训一定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汲取发达国家的经验为我所用。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人才务必要掌握充分的理论知识,并能够将其灵活运用,与此同时,还要对国内外农业的整体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目前,就我县的现有状况来看,农业机械化培训工作当中并没有强调机械设备与农业本身的重要联系所在,这就使得培训工作在视野上面受到局限,思维得不到拓展,大大束缚了其发展能力。
三、我县农机培训工作的创新举措
纵观国内外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不难看出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基础条件之一。因此,在农机培训的过程当中,要合理运用多种方式,让参与培训的人员,深切感悟到农业机械化的内涵和真谛。当然,这样的培养方案并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无论是政府还是培训机构,都应当其作为一项重要工程重点推进。另外,我国的农业机械化虽然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并且有了自身所特有的属性和模式,但是培训机构对于农业机械化人才的培养并未达到与时俱进的状态,这样一来,从培训机构走出的人才难以适应农业机械化的需要。培训机构培养农业机械化专业的人才,就应当时时刻刻注意市场动态,并及时作出修正和调整,还要根据自身所处的靖边县经济的发展特点,构建适合自身拓展的培训模式,最终使得我县走出的农业机械化人才能够迎合市场需求。并且培训机构还将国际上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放在培训的重要位置,最大层次上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人才的质量。
四、发挥创新型农业机械化人才的优势
我国农业机械化专业的相关理论并不成熟,尚且处于成长提升阶段,然而从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状况来看,迫切需要一个完整的体系来作为强大的支撑力量。事实上,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理论研究和实际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前者并不能完全适应后者的要求。尽管从客观上来看,农业机械化确实为我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没有理论研究的支撑,农业机械化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新兴的支柱型产业,农业机械化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其自身的价值不容忽视。我国的学者应当充分意识到这样一点,以创新理念作指导,促进理论研究的探索和发展。
农业机械化和很多产业之间都有着很大程度上的联系,所以农业机械化应当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靠农业专业人才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对于我县政府来说,更要走创新型人才管理路线,切忌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可以说,缺乏创新理念的管理模式是不能够帮助农业机械化完成改革创新的,进而导致这个行业失去意义所在。传统上的经营方法和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因为它有闭塞性,也没有可依据的理论基础。而国外的农业机械化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和雄厚的理论基础,我国农业学者应当将其作为重要的参考资料,结合我国的实际状况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除此之外,农业的管理战略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它关系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和经济收益。想要保证我县的农业具有较高的经营水平,就必须对经营战略有一个系统化的调整和完善。
结语
农业机械化培训工作的开展是推动我县农业领域建设的重要力量,并且能够促进该县多个领域的进步发展。现阶段的农机培训工作主要来源于政府和各大培训机构,因此培训机构要全面贯彻创新型理念,从多方面着手加强对人才的教化和培养。政府也要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人才培养模式做出正确的调整,从而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开拓创新。
参考文献
[1]夏丽波,王加辉.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机培训工作[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1(03)
[2]杨军.当前农机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18)
[3]鲁科综.全国“三夏”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座谈会在聊城召开刘宪副司长出席阳光培训活动 高洪波副主任致辞[J]. 山东农机化. 2010(06)
篇10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现状;问题
中图分类号:S23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5-0117-01
一、发展的现状
我国农业对机械化的重视程度不足,不能及时认识到这种农业生产方式的巨大潜力,导致了我国农业机械化起步落后于发达国家,整体处于一种晚起步的状态。不过,在大环境之下,局部农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仍做出了非常有益的尝试,作为农业改革的先锋队,开展了针对农业机械化的种种活动,做出了种种尝试,取得了较为客观的成果。具体来讲,行程了基本符合本地发展实际情况的,较为完整的农业机械化管理体系理论,以及与这些理论相结合的实践运用经验,并能够将两者有益结合,不断更新理论,不但丰富经验,可以说以此为代表,形成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崭新图景。
虽然如此,我们仍需着眼实际,看清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的几大趋势:第一,区域发展存在差异,东部地区最为发达,中部较为发达,西部呈现落后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东部地区农业依靠自身的发达经济条件,具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其他地区不具备的对外优势:第二,城乡发展存在差异,以城市为中心的辐射圈内,机械化的程度高,而以县区为中心的辐射圈内则程度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城市具有最为先进的科研和最为雄厚的资金实力,县区及广大农村不具备这些优势:第三,整体农业机械化程度并不高,甚至有很大一部分地区还在运用最为原始的农业发展方式,不过正因如此,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才最有潜力,也具有最广阔的前景。
二、存在的问题
(一)机械化发展与农业规模不符
我国的农业发展传统,将整体的土地进行分散,分摊到每一家每一户,这样的耕种方式可以说非常不利于机械化的发展,因为如果要各家各户单独承担机械化的费用是十分不现实的。况且大部分地区农业自给足的发展方式,使得农业发展不能形成一定的规模,而是止步于小家小户的单独发展,可以说这是机械化发展的最大阻力。
(二)机械化发展的费用与农民承担能力不符
作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最大受益者,绝大部分农民十分清楚机械化给农业带来的革命性发展,以及推动其发展会带来的经济效益,但是现实的农业发展,使大部分的农民承担不起机械化的高昂费用,而采取集体购买的方式又不成熟。当然,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我国政府也划拨出专项资金来分担农民的负担,但是这专项资金与高昂的机械化费用相比,可以说并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特别是对经济并不发达的地方政府来讲,分担购买费用反而是加大政府本身的财政压力,因此,即使是农民有心,却无力购买,无力促进机械化的发展。
(三)农业机械的使用效力与发展所需程度不符
目前,我国农机市场上存在多种多样的农业机械,这些农业机械大部分只能满足一种,或者几种农作物的耕种和收割,使用效力低,使用范围窄,甚至有些农业机械只能在某个特定的机械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或者是有些农业机械专门为了某个地区的某个特定农作物而设计。如此狭窄受限的农用机械,根本无法满足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的需求,更是影响了农业机械的广泛性的发展。
(四)农业机械的生产数量与所需质量不符
随着大量的资本涌入,农业机械化生产可以说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大规模的机械生产也逐渐涌现,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滥竽充数,一时兴起的生产厂家,甚至有些不良商家,只为谋求暴利,根本不考虑机械的质量,机械行业十分杂乱,如若不治理,不仅不能为农业生产提供质量优异的机械,更是会从根本上阻碍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三、针对的建议
(一)人才是重点
对于农业机械化来讲,有关部门针对机械化所培养的现代化农业人才是重中之重,具体来讲,首先,可以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展开合作,一方面,各个机械化发展单位可以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实习机会,另一方面,高校也配合发展单位,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到农业实践中去,双向合作,共同进步;其次,对于从业人员进行分专业,分时间的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其专业水平,以达到满足市场需求以及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要求。
(二)制度是关键
分散的农户生产规模,与传统的家庭联产承责任制相结合所形成的农业发展模式,可以说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巨大阻力,深入来讲,可以说是制度的变革没能跟上机械化发展的需求。对此,各农户可以在联产的基础上,进行联合成片成区,形成适宜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规模,政府需对此加以支持,积极推动制度的改革,扫除这一发展阻碍,切合机械化发展的潮流。
(三)准入是基础
针对上文中提到的,农机生产商家鱼龙混杂,所生产的产品质量不足,甚至有的黑心厂家采取欺诈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来欺骗消费者,达到自身的营销目的,给很多农民带来经济损失。对此,政府应联合各个方面,专门针对农业机械的生产形成生产行业的准入机制,严厉打击那些不法生产,不法生产的厂家,将偷工减料,黑心生产的情况从根本上加以清楚。同时,针对那些已经取得生产许可的农机生产者,要定时、定期地进行检查,保证农机生产的质量,最大限度保护农民的权益。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农业机械化在发达国家农业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在我国的部分试验地区所表现出来的显著优越性,是包括我国在内的任何国家在发展农业时,必须要着重考虑,且重点发展的农业发展环节。因此,本文以此为主要内容,探讨了农业机械化战略发展的相关问题,以期对这一问题做出有益思考。
参考文献
[1]陈金虎.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长江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