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的背景范文
时间:2023-12-25 17:38: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改革的背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杜郎口中学 新课改 农村学校 改革
一、新课改对于农村学校的意义――有利有弊,利大于弊
1.新课改助农村学校弃诟病
在很多人眼中,农村学校是被动地被“卷入”新课改的,先天不足、后天薄弱的农村学校实施新课改像是天方夜谭一样的“神话”,有人预言:新课改路上充满了荆棘,结果必然不容乐观。
然而人们忽视了一种力量――内驱力,对于像杜郎口中学这样的农村学校内在对改革是充满希望的,改革更多意义上是一种绝处逢生的自救式的改革:学校中存在的管理松散、资金短缺、设施简陋、师资薄弱、生源流失等等问题,多是旧有的学校模式的诟病,这样的情况使得学校只是在维持一种艰苦的“存在”状态,靠着政府财政维持生命,发展的可能几乎为零,一些学校想要改却苦于没有机会。学校的这种想改的内驱力,这种强烈的发展需求,是改革最有利的条件。而恰在此时新课改为有这样需要的学校提供了平台,给学校的改革带来了底气和启动力。这就决定了比起城市学校,农村学校在进行新课改时的范围更广,力度也更大。
在笔者访问杜郎口期间,经常遇到与改革前的杜郎口中学情况相似的学校领导前来取经,对自己学校的改革摩拳擦掌。所以,农村学校接受新课改、欢迎新课改,也有进行新课改的决心。
2.农村学校新课改的困境
资料表明,制约农村教育课程改革的最直接因素是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很多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仅能维持最基本的课堂教学,房屋简陋,设施短缺,农村学生住宿还是上百人挤在一起的通铺,伙食简单地令人震惊,学生中见过电脑的都寥寥无几,老师们的工资发放不及时等等。这样的办学条件为教学的良好展开带来了重重困难。另外,农村教师队伍起点偏低,大部分农村教师是“民转公”,教师的学历偏低。以杜郎口中学为例,全校教职工116人,其中师范学校本科毕业生仅有1名,其他多为民办教师和中师、幼师。这样的师资构成决定了大部分农村教师教育思想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现在有些教师就认为新课改就是用用课件,听听音乐的“花架子”,当课堂效果不明显的时候又常常把原因推到教材难理解、学生难教等方面。这种种困难的存在,确实给农村学校进行新课改带来了诸多的困难。
这些困难的存在,受到的是教育投入、教育机制、经济体制等深层次因素的影响,从根本上解决,需要国家宏观调整,需要教育当局致力于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实现教育公平,兴办“无差别”教育。但就我国现有的经济能力来看,实现彻底的“无差别”教育还有一定难度,也就意味着以上的问题还很难得到改善,这就要求农村学校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实施教学改革。
二、农村学校新课改的思路――将新课改的理念本土化
杜郎口中学的改革始于1998年,比新课改要早。事实说明,这个自发性的改革中的许多理念和措施都与新课改不谋而合,这说明新课改的理念与农村教育是相契合的。新课程改革立足时代提出的新理念,最根本的落脚点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以何种形式展开,开展到什么深度,需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的自身条件出发。城市学校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展开形式上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这样的形式不适合农村学校,但是并不意味着农村学校就不能搞新课改,李镇西说:“新课改提的素质教育不是吹拉弹唱的教育”,农村学校高新课改,形式上可以简约,但内容上不会简化。杜郎口中学的自主学习模式,没有太多的物质投资,最大化的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确是对新课改理念的最佳解读。农村学校实施新课改,要从学校自身和周围的土壤出发,权衡利弊制定对策,一些必要的问题要解决好,不能照抄别的学校的做法。下面笔者以最为常见的学生素质能力与成绩升学率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必须思考的问题是升学率问题。尽管目前“为升学服务”的取向在文字中鲜有提及,它却潜移默化地存在于人们的教育教学观念中,并大张旗鼓地表现为“应试”的教育教学实践,成为当前农村教育实际主导的课程价值取向。在农村,升学是农村孩子走出农村的唯一出路,农村经济的落后和生活的艰苦,使得几乎所有的学生家长都期盼着孩子能通过考学走出农村,这就出现社会和家长认可一所好学校的标准就是升学率的高低的现象。东北师大洪俊先生做的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农村学生家长的最大期望是“子女毕业后升学”(占3584名家长的92.3%) ,绝大多数农村学生初中毕业后的愿望也是升学(占3584名学生的89.2 %) 。家长和学生对升学的高期望值,是农村学校“升学”取向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从农村教育发展的总体上看, “一切为升学服务”的课程既不完全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也不能全面满足农村青少年身心发展及准备就业的需要。但实际情况的存在决定了农村学校如果弃升学率不顾,那么这个学校改革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甚至彻底失败。毫不夸张的说,对以一所农村中学,放弃对成绩、升学率的追求,就意味着背弃了学生和家长的殷殷期盼,背弃了父老乡亲的嘱托。
杜郎口中学把提高能力、兼顾成绩作为改革的目标之一,原因改革前学校面临的是升学率太低导致的生源流失,因此改革自始至终紧紧围绕的是学生学习能力和成绩的提高这一目标,杜郎口中学师生从不讳言对学习成绩和升学率的追求,但又不唯升学率的马首是瞻。在采取改革措施提高课堂教学成绩的同时,提倡把话语权还给学生,使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的发挥。学生成绩的提高使家长满意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使社会满意了。
三、新课改的策略――以杜郎口中学的经验为例
1.更改理念、锐意创新,形成一种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
新课改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师生互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明确提出了 “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杜郎口中学的改革把这种理念做到了极致。学生在课堂中以小组为单位自学,教室内外的黑板是展示学习成果的舞台,学生自己讲、自己评、自己归纳。在“10+35”课堂里,老师只讲10分钟,学生有35分钟展示自己小组学习中的学习成果,教室三面墙上的黑板是学生的舞台,学生是“小先生、小主持人、小艺术家”,每个学生都讲,个个学生展示,课堂活而不乱,“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霸气谁能敌,快乐课堂我称帝”一条条标语最真实地展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2.依靠教师、培养教师,建立一种发展教师的机制
农村学校教师群体素质结构是既定的,面对此种状况,农村教育的改革还应“内得于已”――依靠自己的教师,培养自己的教师。使教师能挖掘自身潜能,提高自己的知识结构,优化教学技能,把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执教理念。杜郎口中学的校长介绍说,在一个教师群体中,总有一些在业务和理论上都比较优秀的教师个体,学校可以重点培养这些教师,使他们在教学、科研上成为模范,然后通过开展业务论坛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使更多的教师获得提高。学校每学期都要评选校级名师、教学能手、十佳教师,对于教学能力高的教室大张旗鼓的进行表扬,以起到典范的作用。
另外,学校每个月都组织领导班子的观摩课、骨干教师的公开课、普通教师的达标课、薄弱老师的过关课、追踪课,对于不达标的老师,提出了“一谈二警三停”的管理机制,不合格的教师要接受培训,到优秀教师的课堂里学习、锻炼,直至改善。五年的管理下来,还是原来的教师,从教学能力上讲个个都成了教学能手。
最后,要有一套及时、有效的教师管理机制。每节课,都有负责在全校范围内流动听课的人员,每听一位老师的课,都会对老师打分,进行简评、反馈。这样的反馈会在每天早上、下午两次反馈会上及时指出,老师们对分数倒不在意,只是急切的想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哪里,以便及时改正。另外,杜郎口中学对教师实施“校委、学科、年级、班级”的四层管理制度,每位教师,要接受班主任、年级主任、学科主任、校领导的监督,这样就保证了教师及时有效的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
3.关注生命、尊重学生,树立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氛围
新课程改把学生的充分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理念从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的发展,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
在杜郎口中学的教师中流行这么一句话:“多说多进步,少说少进步,不怕孩子说什么,就怕孩子什么也不说”。教室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争取一个展示的机会争得面红耳赤、老师在学生将出一个数学题的好算法以后,把他请上前再讲一遍、学生们为一个不常发言的同学得精彩演讲鼓掌喝彩……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爱动脑了、肯发言了、成绩提高了,把课堂当成了自己快乐的天堂,有个学生告诉笔者,她甚至愿意周末不回家也想呆在教室上课,因为在教室里同学们都能开心快乐地学到知识。
参考文献:
[1]王淮龙、韩金山主编.课堂原生态――一线教师眼中的杜
郎口效应.[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2]李炳亭主编.杜郎口旋风.[M].山东文艺出版社主编2006
[3]余秀兰.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
的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洪俊.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兼论农村
篇2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创新
随着我国农业产品结构的不断调整,使得当前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很难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因此,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当前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本文通过对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与当前农业产品发展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提出了相关的改革和创新措施。
1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1 农民接受能力较差
对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来说,在推广技术的过程中都是直接向农民进行推广,但由于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对技术人员所提出的科学技术不感兴趣。农民每年的收入来源都是靠农业,而农民对新科学技术给农业所带来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弱。所以,在面向农民推广新技术时,他们的接受速度普遍较慢,一般情况下,都要自己亲眼所见才能接受这种新的科学技术。
1.2 推广机制不灵活
由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直接由该地区的政府进行统一管理,当地政府部门对于推广工作不够重视,甚至有些地方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还被政府部门安排做其它工作。这些问题都是因为政府部门对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管理不到位所造成的。另外,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没有建立相关的激励制度,造成技术推广工作人员工作缺乏积极性[1],不愿投入更多的精力,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渐渐失去了兴趣。
1.3 推广能力较弱
在面向农民推广农业技术的过程中,部分推广人员严重缺乏推广工作的积极性,不愿意深入农村进行推广,其对农民的服务意识较差。同时,当前的农业技术推广制度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使得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多流于形式。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部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只懂得理论知识,并没有真正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这样就很难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2]。还有部门地区的农业推广部门推广设备较差,严重缺乏推广资金,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农业推广技术的不断发展。
2 当前农业推广体系改革和创新措施
2.1 不断完善推广队伍,优化推广设施和条件
首先,不断完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通过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推广队伍,更好地为农民提供服务,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其次,加强和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人员间的合作,让科研人员深入农村,不仅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更快地实现自己的研究成果,而且真正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最后,国家应该大力支持,给予更多的资金购买现代信息技术研究设施,完善推广工作环境以及各方面的条件,提高推广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同时,扶持建立相关的培训技术学校、图书馆等,给予农民更多学习科学技术的渠道。
2.2 加强推广力量和渠道,建立健全相关管理体制
(1)及时合并和精简农业推广机构,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率,统一管理技术人员,分出一部分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并长期驻扎在农村,更好地为农民提供科学技术帮助[3]。(2)建立健全相关的组织体系,优化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根据该地区的农产品特点,重新规划改造或合并以前的农机、农技等,建立新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推动农业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对于所分流的一部分技术人员:一方面不断扩充推广技术队伍,另一方面提高工作人员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最终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帮助。
2.3 不断地改革机制,创新用人制度,强化市场开发与运作
想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做得更好,首先,需要改革相关人事方面的制度,对推广部门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分别以编制的形式进行管理。而推广部门的管理人员,可以直接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聘,让文化素质、技术水平高和懂得科学管理的人胜任这样的工作岗位。其次,建立相关的工作量考核制度。通过实行“1+1”的考核制度,促进推广技术人员树立良好的推广意识,走技术人员与农民群众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快速地将新技术渗透到农业生产过程中。最后,因自然环境或其它因素造成的风险问题,不应全部都由农民承担。
3 结语
综上所述,为进一步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就要提高农业推广技术体系的力度,激励农民把新型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从而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以及农业新技术的快速推广。
参考文献
1 郑红维,吕月河,张亮等.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构建及运行机制研 究――基于河北省640个农户的调查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1(2)
篇3
【关键词】农村职校 计算机专业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号】0450-9889(2017)01B-0007-02
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背景分析
国家教育部关于到 2020 年在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要求中指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制度,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如何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摆在中等职业学校面前的非常重要的任务。很多发达地区的职校已经在改革的路上作了一些尝试,也获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但很多农村职校做起来还是很困难的,培养的学生与企业需求脱节。虽然一些职校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实践课时,增强了实践教学环节,但是教学实施起来还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很差;有的农村职校虽然与企业开展合作教育模式,建立了一些校外实习基地,但是结果是“签签合同”、流于形式,或者是合作时间不长、不深入,学生实践和应用技能的培养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随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学校作为偏远山村的农村职校,积极响应“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既要满足学生的就业要求,又要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做好铺垫”的号召,怎样使职业学校的学生具有够用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动手能力,从而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这已经成为学校的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中等职业教育是中等专业技术应用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作为一种能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教育模式,既能满足国家教育部对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又能促进课堂实践教学改革,对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中等技能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飞速发展,逐渐进入热门专业之列。根据对一部分中职学校专业人数的统计,中职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包括农村职校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已经超过学校学生总数的 20%,但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特别是农村职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发展存在“方向不清、岗位不明、技能不强、不受欢迎”的现象。因此,深入研究农村职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客观剖析其根本原因,对促进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以及平衡社会人才需求结构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现状分析
以学校为例:学校有近 50 个教学班级,其中计算机专业班 15 个,近三分之一。全校每年的新生人数达 1000 人,计算机专业有 240 人以上,但学生的质量很差。地方教育局明文规定职业中专主要招收所谓普高线以下的学生,对普高线以上的学生要限制招收,去年的线上生不超过 100 人。面对这个层面的学生的教育更是一个挑战。
学校是偏远山村的农村职校,计算机专业 2013、2014、2015 级共 15 个班,且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均开有计算机基础课。计算机专业班主要开设高考科目《计算机基础》《操作系统》《网络基础》《网页制作》《C语言程序设计》和少量的应用型科目《CORELDRAW X4》《Photoshop》《FLASH》等专业课程。在当前的形势下要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原则,核心专业课程掌握的好坏对学好相关专业具有非常重要作用,我们的教学应该立足于应用能力的培养,解决网络平台建设、中高职衔接、校企共建创新实践合作平台与实践教学所涉及的实际问题,因而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不能片面地追求对口升学,要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他们能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包括职业应用能力的提高。
当前虽然学校在课程体系、理论课教学模式、实验实践教学等方面已经启动改革,教学任务、项目和主要的课堂活动等方面在逐渐规范和改进,但这些改进都是浅层次的,有的甚至只是流于形式,不够深入和具体,且可操作性不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专业课的开设以高考为目标,没有与企业和高校衔接;(2)专业课的教学以理论为主,实践操作太少;(3)课程教学与网络课程平台建设未结合起来,专业课程群的网络平台建设还没形成;(4)专业课教师的专业提升还不适应企业的需求,与企业共建全真实验室更是遥不可及,更谈不上对课程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二次开发以及如何开展实验室、企业创新实践基地等方面的融合,全方位的实现课程改革建设还远远不够。基于此,做好农村职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与研究和抓好实践教学等方面的研究非常必要,是配合学校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工程探索的途径之一。
三、农村职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内容思考
以湖南省慈利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专业为案例,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和实践条件,针对学校创建“卓越职校”的需求提出农村职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内容如下:
(一)把握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是农村职校计算机专业改革的关键
进行适合农村职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块的专业实践课程分析,根据中高职衔接、高考和就业三方面对学生进行分类,再根据班级特点进行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的研究。对部分成绩中等的学生实行和高职联办的方式对课程进行改革,对成绩较差、家庭条件也差计划就业的学生实行校企联办的方式进行课程改革,对一部分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则重点针对高考的需要进行课程改革,实施差别化实践教学。
(二)搞好教师队伍建设是农村职校计算机专业建设的有力武器
配合学校进行“卓越职校”的平台建设,计算机专业应做好教师团队建设。通过学校派遣的方式安排骨干教师参加省级、国家级培训和企业实践来提高计算机专业师资团队的职业素养,完成骨干教师的培养计划。
(三)利用好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是农村职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有力跳板
计算机专业应借助“名师空间”的建设逐步使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实现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进行模拟网络实训实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实验、平面设计实验、网页制作、指法练习实验等课程平台建设实践;利用网络论坛、微信平台和 QQ 群的建设实现师生间的无缝交流。
(四)有效地利用好实验设备是农村职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又一利器
探索符合学校计算机专业实际的实验室、实训室,校内外实践教学共建方案,与企业合作建设好、用好实验室,用好校企共建创新实验室合作培养实践能力平台,深入做好《网络基础》《网页制作》《平面设计》等课程的项目教学指导讲义,深入做好项目教学的各专业课程教学的推广应用;探索项目设计实训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让两个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优越性作用,实现针对中职学生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师资优化是农村职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有效保障
探索部分专业课程实训请企业技g人员指导、本校老师参与、专任教师去企业提升理论实践双向交流的最优化的师资培养模式以及促使学生学习取得最优化效果的长效机制;增加实践课时,推广采用项目教学法,并与其他课程课时协调好;改进实习模式。
(六)多平台共用是农村职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有效的推手
探讨两个平台建设对课程实践教学的影响效果,调查理论依据,提出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内容、实践教学课时安排和学习指导设置;探讨课程教学方案的实施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构建信息化背景下的符合农村职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
四、探索信息化背景下农村职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重点
综上所述,目前信息化背景下农村职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重点应完成如下几点:
1.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调整,使农村职校的学生通过三年的专业学习能很好地实现与高校专业课的无暇衔接和适应企业所需人才的要求。教师应多到高校和企业学习,针对专业课程制定出有效的专业课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并制作出各科目的课件、微课或摩课等上传到名师空间。
2.根据专业课程的要求做好实验室的有效调整,使计算机专业的实验室符合平面设计、计算机组装、网络建设和计算机基本技能训练的要求,并搞好与企业项目的实验室共建,使农村职校的计算机专业适应现展的要求。
3.作为农村职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应创建好开放性教学资源,在计算机专业课的教学中应充分地利用好计算机网络平台、实验室和讲台。讲台上的理论教学教师应注重教师的引领作用,让学生课前做好预习,课堂上实现学生提问教师答疑的教学方式;计算机实验室的教学教师应做好计算机专业技能的分解和引导作用,课前教师做好技能实训的任务分解和能力训练的安排,课堂上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和加强辅助;课后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将本科目的重点、难点利用微课和摩课的方式放置于网上,方便学生自主学习,使网络平台成为学生和教师的课外交流的重要工具。
4.学校应制定好计算机专业师资队伍的培训计划,使每位计算机专业教师拥有适应现代化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基本能力,并使一部分骨干专业教师拥有比较高的计算机专业素养,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起到领跑的作用。
总之,农村职校还比较落后,需要改进和提高的方面还有很多,在现代信息化的背景之下我们要有效地利用好网络平台不断学习,有效地做好自身的能力建设,紧追发达城市的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J].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11(10)
[2]杨 喜.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技能型”课程体系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3
[3]邹则宏.提高中职技能实训课教学实效性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1)
篇4
透过作者厚重的笔墨,我们看到了乡村的纯朴与简陋,看到了乡村的真诚与宽厚,看到了乡村的坚韧与顽强,看到了乡村的爱情与亲情,同时,也看到了乡村理所当然所存在的狭隘与狡黠,甚至睚眦必报。
这些都是土生土长的、实实在在地于乡野间生根发芽,并与村庄长相厮守。
因此,沉重的乡村成就了作家钱良营更阔远的视野,他们试图将思想的笔触探进生活的最底层,寻找并发掘着积淀在乡村深处那种本质的善良与厚道,并力图揭示、摒弃隐匿在乡村壁垒背后的杂色音符。
小说主人公金大强是金龙湾转型时期的新派人物,其思想境界已远远超越了自己身边的父老乡亲。卑微的出身和幼年的苦难过早地锻铸了他的坚韧、顽强和宽厚,他的忍辱负重的纯朴本性时时折射出了他人格的光芒。金大强为改变简陋的乡村和简陋的生活,作为村长的他率先在沿袭了无数年男耕女织习俗的小村里办起了蛋鸡场,并很快成了远近闻名的万元户。无疑,正是金大强的这种胆识与气魄搅动了金龙湾的一池春水。
从此,这个宁静了无数年的小村,就开始升腾起一股风云。
围绕金大强这个中心人物的还有落后、保守、顽固群体的代表龙腾飞。他以金龙湾的权威身份“统治”了金龙湾无数年,他人性中的“恶”的本质体现在他曾睡过村里几乎所有新媳妇的劣迹中,体现在为村民办事必索要好处的贪婪中,体现在处处为农村改革设置障碍的狭隘中,他对有着开拓精神的金大强接替他做了金龙湾新的“掌门人”始终耿耿于怀,他骨子里的“小”时时会算机而动,结果是,在他灰暗心理的导演下,金大强带领村民致富的道路变得更为坎坷。
但,毕竟,浅浅的河堤阻挡不了强劲的农村改革风潮,以龙腾飞为主角的守旧势力已是强弩之末,尽管。他一再为金大强上马食品加工厂的事情在暗地里制造阻力,尽管,他仍然苟延残喘地游说身边游移不定的人群。
在作家钱良营的笔下,字里行间始终激扬着农村改革发展的主旋律,他把对农村生活的思考和对父老乡亲的挚爱都沉淀成了艺术的笔墨,字字珠玑般地在文字的长河里播种着自己积极且丰硕的思想。他笃信建设新农村的历程虽然曲折但成功在望,他倾注了全部身心从政治、思想、艺术的深度剖析三农命运,解读三农现实,思索三农出路,架构三农精神,这就是钱良营和它的《金龙湾》全部的时代意义。
篇5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路径;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4-0007-04
发展农村经济是我国农村改革进程中的一项重要政策。伴随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改革也势在必行。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5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了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三农问题”作为我国的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在新的背景和形势下不断探索和摸索,保障农业产品的有效供给、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农民收入的继续增长,抓住结构性改革的时代机遇,引领农村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关键环节,也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新方向和新挑战。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何界定?具有哪些不同模式?其发展的动力来源和特征是什么?以及如何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这些都成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面临的重要课题。
1 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在传统农业经营概念基础上延伸出的,主要区别在于顺应了当下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方向,大大扩大了传统农业经营的范围、内容和规模,是在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结合经济环境和背景的需求变化,以政府引导为主,或自发结合,形成的各类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的链条化体系,是各类主体及其相互的总称。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指直接或间接从事农业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并具有一定规模、较好装备和较高经营管理能力、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农业经济组织。
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范围的城镇化进程急速加剧,城镇化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历史选择。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1978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为17.92%,到2011年,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51.3%,2014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4.77%,已经与全球城镇化率基本持平。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56.1%。“正处于快速推进当中”的城镇化注重数量和外延扩张、忽视内涵建设和生态环境等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在交通建设、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新型城镇化则强调,与新型工业化共同前行、结合城镇地方特色,包括人口、产业、资源等一系列方面的重新规划和配置,以及各项原有制度、体制的一系列重新设定。首先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发挥市场的推动力,城乡统筹,探索一条多元、多样、特色发展是未来趋势。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内涵、规模和形式等方面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先后涌现出了农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职业农民、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多种形式。日益多样化、组织化和集约化的农业发展模式也正是新型城镇化所期待的。传统的经营主体被新型经营主体所替代,这样的“替代”是“顺势而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成为当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过程中必然被关注的一个主体。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现实背景、内在特征,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农业发展的协同共进,为我国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转型、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崭新的视角。
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动力及特征分析
2.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动力分析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是“顺势”之举,是农村改革在面临城镇化等一系列新形势、新背景下结合自身的特殊需求而提出的,被认为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推动其发展的动力不仅来自于外在的压力,更多来自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诉求。一方面,“正处于快速推进当中”的城镇化改变了传统农村发展的“土壤”,要求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共同前行、结合城镇地方特色,包括人口、产业、资源等一系列方面的重新规划和配置。城镇化建设要求能够充分协调和弥补原有的城乡矛盾与割裂,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了城乡的互动、互补、统筹、协作发展之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实践中尤其强调通过产业链带动地方发展,因地制宜,结合各自资源、基础条件优势发展有特色的主导产业,通过对主导产业进行内部的升级优化,维持和加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力,实现多元化、集约化发展,城镇与农村的逐步一体化,两者界限日益模糊,无论是政府还是市场,都给予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莫大的鼓励和触动;另一方面,农村的发展要立足于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追求城乡发展、居民生活改善的长期可持续性,原有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足已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显然无法适应日益成熟的市场经济的要求。传统的农业经营主体在运行过程中遇到了技术、设备、资金、人才等多方面的制约,显得“力不从心”。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界定之初就是“入市”的,要求从市场需求出发,要求顺应改革发展方向。因此,内外共存的动力和压力同时推动了农村经营主体的变革,为发展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2.2 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征 如前所述,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相比,具有“以人为本”、“市场导向”、“城乡统筹”和“多元特色”等特征,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发展和壮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农业经营主体、普通经营主体相比,也具有自身的特定属性:
2.2.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调功能的整合 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以分散经营、自给自足、兼业化为主要特征,存在着经营规模偏小、生产设备落后难更新、农业技术停滞不提升、主体间重竞争不合作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中被暴露无遗,并且极大地阻碍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是为了克服传统经营规模小、功能碎、难以提升的不足而提出的概念,其显著特征就是强调主体功能的整合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仅包括了农业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等普通经营环节和功能,还将与之相应的配套服务性经营主体、农产品的产业链、资金链和联结机制纳入范畴。具备整合功能的经营主体将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具有不断壮大规模、改进和更新生产设备、提升农业技术水平、提高资源和要素利用率等能力,能通过多种形式的经营主体来适应不断变化和日益复杂的市场需求。考察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虽然目前总体的整合状态和程度还远未达到理想的状体,但伴随着农业、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这样的趋势是毋庸置疑的。
2.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突出农业特色 经历了漫长的“工业化”改革历程之后,我国各方面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农业发展也一直在“追随”着“工业化”的脚步,农业发展中的“农业特色”反而被置于“工业”之后。传统的农业经营主体扛着农业的包袱,走着工业的小路,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中渐行渐远。而新型城镇化建设强调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结合各自资源、基础条件优势发展有特色的主导产业,在工业化的大潮中寻求农业化的特色再次受到关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过程中,要求突出农业特色的挖掘、培育、宣传和延伸。比如以家庭劳动力为主的家庭农场,就需要充分具备自身的特色,农业产品和服务才能有足够的吸引力。培育具有我国农业特色的经营主体,能够实现农业发展的适度规模效益、能够结合农村自身的产业、地理、环境等优势,不仅是经营主体适应市场需求的表现,更能“造市”,为农业产品和农业服务市场带来新机遇。
2.2.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形式和组合的多样化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常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有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及各经营性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等等。其中,专业大户主要以某一农产品的单一化生产为主,改变了传统的分散型种植养殖模式,发挥了对小规模农合的适度规模示范效应;家庭农场主要调动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户积极性,对凝聚和团结农户家庭成员力量、提高农民家庭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农民合作组织整合了单个农户的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等多项资源,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分散农户市场风险、形成农产品产业链,提升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农业产品市场化和规模化、农业组织专业化和现代化的典型示范,直接对接了国内和国际市场,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专业技术协会和社会化服务机构主要为农业生产提供配套,包括技术支持、人力资源、金融服务、信息沟通等各个方面,为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除了这些单一的新型经营主体,还出现了多种主体形式的组合发展模式,比如“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农业企业+合作组织+农产品协会”等形式,这些组织模式着眼于克服传统经营主体资源的单一化和分散化,实现了农业产业链的横向和纵向联合,彰显出更多的集聚和规模效应。从实践来看,现有的经营主体中,无论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组织或企业形式,还是多样化的组合发展模式,都对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2.2.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视产业化的提升 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涵的界定上能看出,新型农业主体十分重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路径。一方面,现代化的大生产的趋势要求产品能够实现纵横的架构,纵向上能将生产、加工、销售、售后等环节链接,横向上每一个具体环节中的资金、人力、设备、技术、信息等要素能够实现组织和调控,共同架构起一个纵横交错、相互整合组织的完整产业结构;另一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对日益繁复的市场环境和截然不同的内外需求,只有通过提升农业的产业化水平,通过产品创新、技术更新、产业链接、市场挖掘,培育一批有潜力、有能力和有实力的经营主体,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灵活流动和产业的集聚,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业化推进才能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创新路径
3.1 培育的出发点是适应新型城镇化,适应市场变化的新形势 城镇化建设是城市与乡镇之间人力、物力、财力等各项要素的相互流动和融合,这一过程必将涉及或触动城与乡之间的利益、制度、资源的博弈。与传统的城镇化建设将两者认为割裂不同,新型城镇化要求在推进过程中关注城与乡的统筹协调发展和互动合作发展。回顾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过去的农村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主要取决于各地政府部门的推动和政策作用,政府动力足、政策优惠,农业发展就迅速,动力转向、政策不足时农业发展就阻滞不前。至于农业产品的市场化问题则一度陷入“被关注”与“被回避”的两难境地。因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要适应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适应市场变化的新形势。市场被公认为是推动经营主体发展的最佳力量来源。通过市场引导城镇建设,通过市场为资源配置提供导向作用,通过市场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来发展的挑战和机遇。而政府将逐步转变职能,从原来的主导者转向“支持者”。“支持者”角色更多的是要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政策支持、营造制度环境以及必要时维护公正。发展良好的新型经营主体彰显出规模效益、农业特色效益,从游离在市场边缘真正“入市”、转向“适市”,随着自身的壮大和成熟,随着对市场规律的深入探索,逐渐朝着引领和带动市场的方向发展。
3.2 培育的重心是突出地方产业特色,实现农业产业的适度规模效益 产业特色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壮大的生命力所在,各主体的经营产品是否具备一定的地方产业特色也是其出奇制胜、赢得市场的关键。因此,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需要能够挖掘有潜力的特色产业、特色产品,围绕特色产业构建产业链,集聚和整合各项产业资源,实现规模效益。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例,龙头企业是在特定地区和特定产业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竞争力的企业,在农业产品的挖掘、研发、宣传和产供销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的优势。
可以通过围绕龙头企业的产业链,实现地区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联合和资源整合,构筑由龙头企业引领的产业结构,发挥不同类型经营主体各自在运作上的优势,推动农业特色产业的适度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将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农业产品在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等各个环节上的集聚和整合效益。这既有利于农产品自身的技术升级、有利于龙头企业引领作用的发挥,也有利于不同主体相互完善利益机制,提升地方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农业合作组织在挖掘地方产业特色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其原有的资源和产业基础,深入分析市场需求,农业合作组织能按照“带动生产―指导加工―联合销售”的模式,引导分散的农户逐步形成统一的产业链。随着合作组织的生产和经营的日益规范和延伸,将不断激励着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和带动农业产业的稳步发展。
3.3 培育的方向是向现代企业制度靠拢,不断完善内部管理体制 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现代化社会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而建立的,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企业法人为主体的一种企业制度,其基本特征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培育过程中应不断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靠拢。除了上述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市场新形势的挑战,还包括不断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当前,我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式多种多样,其内部管理体制也是参差不齐,但总体不容乐观。以合作组织为例,由于受到成员专业技术能力、管理能力、运营能力和组织资金匮乏等多个因素的制约,许多农业合作组织在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着机构设置不全、运作程序不规范、制度建设不完善、利益分享和风险分担不均衡等问题。内部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也成为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虽然有部分经营主体已经开始尝试独立董事制度、职业经理人制度或总经理负责制等现代企业治理模式,将合作组织的经营管理权托付给专业的管理团队,董事会和监事会也发挥其相应的监督作用,使股份合作真正踏入市场、实现市场化运营。但还处于尝试阶段。笔者认为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和建立,通过明确经营主体的产权、管理过程中的职责与分工、不断完善的内部管理体制,这样的问题都将慢慢获得解决,反过来推动新型经营主体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3.4 培育的最终目标是“三农”的共促共进,与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步协调发展 十报告中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对于发展农业、农村和农民来说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样,报告中所提的“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四化”同步发展”是一个更大的战略命题。我国现阶段改革与发展的重心是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以及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于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的农业来说,也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如何构建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链是深入了解市场规律的根本要求,也是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竞争实力必然要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归根结底需要立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需要。以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组合的农业经营主体为平台和中介,带动农业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发展,推动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民收入的继续增长,实现“三农”的共促共进,最终实现“四化”的同步发展。
4 结语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建和培育意义非凡,但道路“任重道远”。在具体的培育过程中还存在着管理机制、人才、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问题和瓶颈,这些都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去探索和大胆尝试。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背景,营造一个有利于新型经营体系构建的制度环境,搭建一个有利于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和壮大的舞台,是今后一段时间发展农村经济的艰巨任务。通过不断的创新和突破,必将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和壮大,也必将为我国的农村农业发展带来新的气象,实现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共促共进。
参考文献
[1]王征兵.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J].理论探索,2016(1):96-102.
[2]温铁军.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第一版)[M].上海:三联书店,2005.
[3]孔庆乐.日照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特点、问题与对策[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4-20.
[4]李明贤,樊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功能定位及整合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4(6):113-121.
篇6
[关键词]农业 可持续发展 土地规模经营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125-01
土地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是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激发发展活力、增强发展动力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
一、理清思路,与时俱进,加强土地规模经营的主观能动性
随着农村改革步伐的深入,土地和土地经营者之间的矛盾越演越烈,而这正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最大阻碍。因此,我们要提高现阶段的认识,加大力度推动土地规模经营,增强深入改革的主观能动性,使规模经营模式成为吉林省农业发展的根本推手。
希望能结合我省各农村的实际情况,通过开设宣传专栏、张贴宣传标语、派发宣传手册、利用相关广播媒体配合组织相关讲座等形式多样的宣传。广泛宣传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的积极意义,大力宣传农业部出台的相关政策,让广大农民真正了解农村的精神实质,自愿融入到改革当中去。
二、坚持原则,不断创新土地规模经营的形式
要想实现我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严格遵守以下基本原则:1.坚持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原则;2.坚持合法、不强迫、适当得利的原则;3.坚持整片、集约经营的原则;4.坚持依规管理、顺势推进的原则。
在秉承以上原则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通转让时可采用以下形式:[1]
第一,规模民营经济推动型。即引导规模及以上民营经济企业、涉农龙头国企等涉农经济主体投资现代农业,大面积、高效率开发土地经营者流转的土地,或者采取经济主体加农户和合约农业的方式,拉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第二,致富能人带动型。即积极鼓励当地有致富能力的能人,提供资金、进行技术培训、实行固定经营管理模式,对闲散或产量低下的土地进行承包,带动农户走上规模经营道路。
第三,农村土地合约经营型。根据不同产业形势,以村级为单位鼓励农民成立合作社组织,支持其规模经营土地经营者的土地。
第四,土地经营者协约流转型。即积极鼓励土地经营者之间以协约形式租赁、轮换流转土地承包收益权,鼓励承包土地经营者委托第三方和土地流转专业服务组织流转其承包土地。
第五,荒置土地代为管理型。即对荒置一年以上的承包土地,村集体可按规定代为使用,收益归代耕者所有。
三、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好土地规模经营和农民合作社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第一,抓好土地流转,解决好规模经营土地怎么来的问题。要遵循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在法律、政策允许范围内,解放思想、大胆尝试,鼓励和支持多种流转形式,因地制宜、分类推进。
第二,抓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解决好谁来规模经营土地的问题。要按照“市场引导、政府助力、分类引导、顺势而为”原则,大力培养、培育专业大户,加快发展“草根”农场,持续壮大要素经营者合作组织,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发展社会化服务平台,加快构筑新时代背景下的农业现代化服务体系。[2]
第三,狠抓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经营,解决好规模经营土地用途的问题。依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增加粮食单产,着眼高效生态农业,把单一生产转化为效益生产;依托资源和产业优势,采取家庭农场兴办、种植大户领办、合作社创办等方式,建设高标准种植、养殖农产品基地;加大招商力度,大力吸引社会资本投向,发展融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高端农业,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第四,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解决好土地规模经营后的农民出路问题。要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让农民流转土地有意愿;加快发展二三产业,让流转土地的农民能就业;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让进城农民有保障。
第五,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好土地规模经营的基础保障问题。要加快高标准粮田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水利设施建设。
总之,土地规模经营问题主要涉及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和农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这就需要各政府能通力协作,把握本职工作。为我省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构建良好的条件和政策大环境,为加快吉林省农业规模经营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对策
引言
农业经济管理主要是指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管理总称,其涉及范围十分广泛,不仅需要对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进行管理,还需要对人员进行协调与控制,是国家管理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是,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各项制度建设与管理模式都已经落后于时代,想要改善这一现状,就必须要重视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与改革,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在新时期社会背景下,深入研究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加强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建设的必要性
1.1落实农村改革任务的关键
通过相关调查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经济在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困境非常多,比如管理松散、层级划分不严谨以及监管力度不够等等,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就会严重阻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步伐。近几年,我国也在大力推进农村改革,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建设,政府也加大了相关的扶持力度。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农业经济的发展还是需要依赖于农民本身的,想要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就必须要重视农业经济管理,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民切身利益,这样才能促使农村改革落实到位,推动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建设。
1.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条件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有增无减,且制定了很多有效的扶农政策,极大地改善了我国农业发展状况,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定。这项政策直接关系着农民的切身利益,对于推动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促进我国社会长久治安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而想要使这项政策得到有效落实,还需要依靠农业经济管理建设,通过管理制度的制定以及新兴技术的运用,来提升农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并为农村开展经济活动奠定物质基础,从而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发展。
1.3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农业现代化主要是指借助现代工艺技术进行的农业生产,比如现代化的机械设备、生产技术等等,通过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够有效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但是,想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还需要依赖于农业经济管理,通过对农业经济管理的建设,能够实现生产到销售的一体化发展,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另外,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建设,还能够有效优化农业结构,使各个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更具有独特性,形成专属的农业产业链,有效利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构建稳定的基础。而且,在农村经济管理的基础上,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都能得到极大地提升,从而可以更好地参与到农业经济活动中,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提升生产效率,从而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可靠支持。
1.4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方式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水平与日俱增,农民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但是在“三农”问题上,农民收入问题是重中之重,如何提升农民收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仍是党在农村经济建设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而农民合法权益与农业经济管理的好坏息息相关,想要改善民生,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就需要重视农民民主权利,并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这样才能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因此,必须要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规范基层管理人员职能,才能更好地维护农民各项合法权益。
2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经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相对而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受到一定的制约,难以跟上时展步伐。主要表现为:农村经济管理制度缺乏严谨性,尽管制定了一系列惠民政策,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难以将其真正地落实到位,在约束管理人员的相关制度方面,由于部分制度没有明确的层级划分,使得管理人员难以对应其相关职责,从而达不到有效规范行为的作用,无法真正的提升农村经济以及促进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2.2经济管理模式相对落后
近几年,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得到了巨大提升,有效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但是仍有部分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还未跟上时展步伐,主要原因是当地的经济管理模式相对比较落后。在进行经济管理工作时,通常情况下,都是采取传统的手动记录工作内容,没有紧跟时展方向,这无疑是会给经济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阻碍,使得工作效率低下,难以达到实际效果。而且,我国目前正处于信息化时代,各种先进技术都在不同领域中大展风采,且推动了各行业的显著发展,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想要获得长远发展,必然也需要走信息化管理模式。然而,就当前情况来看,仍有大部分农村经济建设中没有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无法充分发挥出农业经济管理的作用。
2.3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低下
俗话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想要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然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但是,从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中可以看出,我国农业发展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还没有全面铺开,虽然有一部分农村已经加强了信息化服务系统的建立,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但是仍有大多数农村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服务系统,对于一些先进设备的应用也缺乏技术人才,使得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难以发挥出真正作用。
3提升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有效对策
3.1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当前新时期发展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想要获得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支持,才能为经济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因此,要健全农业经济管理制度,首先需要掌握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管理进展情况,并据此制定出符合实际的管理体制,也就是所谓的因地制宜,制定符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更好地满足实际需求。其次需要将农业经济管理制度落实到位,严格要求基层干部按照制度进行相关操作,规范他们的言行举止,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增强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并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最后需要将理论与实际进行有效融合,使其更好地发挥真正作用,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在新时期社会背景下,想要进一步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还需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就是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便更好地为农业经济管理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基于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拉近农民与时代的距离,促使教育带动经济发展;其次,需要重视农村医疗设施建设,改善医疗条件,以便更好地保障农民身体健康;最后,要加大监管力度,构建专门的监管机构,打击市场上投机倒把的行为,促使农村经济市场更加规范。
3.3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如前文所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想要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还需要与时俱进,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管理效率以及管理质量。基于此,在具体的工作中,可以建立信息服务系统,将农业经济发展理念融入其中,比如设置一些农业栽培、土壤改善、水质优化等内容,使农民能够更快速地掌握这些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处,促进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除此之外,建立信息化服务系统,还可以让管理人员更清晰了解农民开展农业生产的实际状况,以便更好地发现问题并进行及时调整,提升工作效率,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高质高效。
3.4构建专业化的管理团队
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才建设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此,想要实现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还需要构建专业化的管理团队,以便更好地为农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基于此,需要对工作人员尤其是财务管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培训以及信息化技术培训,以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计算机操作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以便更好地规范自身行为,促进财务管理工作公平公正的开展,从而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篇8
县委、县政府对此次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十分重视,召开了全县动员大会,开到了村组一级,会上各级领导都做了表态发言,我也在会上保证了一定会精心组织、规范操作、全力以赴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其后,县里有按照时间节点召开了多次调度会、推进会,使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形成了高压态势。我镇为开展好此项工作,主要是落实好以下几项工作,做到四个到位。
一是层层落实责任,组织领导到位。镇政府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我为副组长,各班子成员,各村书记、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国土、纪检、财政、民政、农林水、公安等部门协同配合。实行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的工作机制,层层落实责任。同时,镇政府与各村委会签订目标责任状,将此项工作列入年终目标考评当中。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作为我镇今年推进农村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来抓。
二是营造良好氛围,广泛宣传到位。召开了全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动员大会,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该项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广播、电视、标语、发放传单,召开群众宣讲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的内容、意义、方法和步骤,向群众做深入、详细、全面的讲解,使该项政策家喻户晓、人尽皆知。
三是注重政策解读,业务培训到位。根据工作进展和实际需要,成立了12支由镇班子成员带队的督查指导组,及时组织干部、工作人员分批分次到12个村开展集中培训、现场指导,使工作人员清楚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背景、目标和重要意义,掌握工作原则,牢记责任;同时,从八个方面解读了政策问题。
四是走好五个步骤,规范操作到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严格按照步骤实施。第一清查核实做到全面、真实、可靠,为开展确权登记工作奠定扎实基础。第二调绘勘测做到专业、实用、精准,确保确权登记工作不出纰漏和错误。第三张榜公示做到公正、公开、公平,保障群众的权益。第四登记颁证做到合法、合规、准确,对经过公示无异议的农户承包土地,按规定程序予以登记颁证。第五档案管理做到系统、分类、科学,将本次土地确权各阶段相关资料分别编制纸质和电子档案,交由县级主管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妥善保存。
篇9
今天的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可以说酝酿已久。召开这次会议有三个背景:一是全市上下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11月6日省委工作会议精神。这次会议等到今天开,很大程度上是等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工作会议召开,从而能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的精神,结合我们平湖实际,更加扎实有效地做好工作。所以,我们一边准备,一边等。二是今年又正好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我们平湖的“三农”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GDP从*年的1亿元增加到20*年的12.82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年的211元增加到20*年的10082元,农村面貌更是日新月异,这主要是得益于我们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坚持不懈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过去的发展,得益于农村的大改革、大发展;今后的改革发展,同样要从农村开始。三是全市的农村新社区建设正处于一个关键阶段。去年,我们在20*年试点基础上全面铺开这项工作,到现在已有一年多时间,有必要对农村新社区建设情况作一些深入分析。所以,这次会议,是一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工作会议精神的会议,是一次以农村新社区建设为抓手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会议,是一次系统回顾一年多的实践,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坚定信心,并进一步查找问题、把握关键,落实措施、务实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工作的会议。为了开好这次会议,讲究会议效果,提高会议质量,有关市领导和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刚才我们又特地组织现场参观,三个单位作了交流发言,相信大家看了、听了、思考了以后,一定会有不少启发。
去年8月24日召开的全市新农村建设推进会,提出了明确一个指导思想(就是要按照中央“二十字”方针,结合我们平湖的实际,积极稳妥、规范有序、扎实有效地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体现两个关键词(一是体现一个“新”字,二是体现“社区”)、把握三个环节(一是规划环节,二是操作环节,三是政策环节)、突出四个重点(调动多个积极性、典型引路、加强监管和服务)的农村新社区建设目标要求。一年多来,大家围绕这些目标要求在推进,有成绩,有不足,也有需要破解的矛盾和问题。对此,川弟副市长已经作了系统回顾、深入分析,并就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我都赞同,希望大家按照要求抓好落实。这里,我围绕“肯定成绩、坚定信心,查找问题、把握关键,落实措施、务实推进”的问题,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要肯定成绩、坚定信心
全市农村新社区建设总体上是有效的,也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绩,112个完成村庄规划编制的村中已有109个村启动建设了151个农民集聚点,累计进新社区建房农户达到3356户,其中至少有五、六个村到年底有望建成50户以上的规模型新社区,向中心城区、新市镇、集镇型中心社区集聚的工作也在探索和实践,“两分两换”试点工作也已经展开,但要看到,农村新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政策性强、工程量大、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情况千差万别,又关系每家每户、每个家庭、每个农民的切身利益。所以,我们特别要强调坚定信心,从而使大家持之以恒认真对待、认真抓。我们认为,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
(一)符合中央精神。新农村建设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牛鼻子,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怎么样子抓住这个牛鼻子、抓住这个总抓手?农村新社区是一个好的载体。因为新农村建设说到底是在做“三个集中”的文章,即投资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人口向社区集中,通过“三个集中”推进农民市民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以及公共服务均等化,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三个集中”中最关键的是人口向社区集中,这个集中牵动着其他两个集中,农村新社区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社区”问题,而是涉及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农村生态环境、土地节约集约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是完完全全的“三农”问题。这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历史、辩证、客观、系统地回顾总结了3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既看成绩,又看问题和挑战,分析部署非常具有针对性、有效性,为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尤其是会议《决定》提出的“一个长久不变”、“两个转变”、“两个最严格的制度”、“一个允许”、“三个不得”、“三个大幅度”等一系列具体要求,不但给广大农民群众吃了一颗定心丸,而且也给我们抓“三农”工作的同志吃了一颗定心丸,表明我们已经在实践的各项“三农”工作尤其是农村新社区建设和土地流转非常符合中央精神。
(二)符合平湖实际。具体分析起来,尤其符合三个方面实际:
一是平湖的阶段性特征。我们平湖区域规模小、人口密度高、城乡发展相对均衡,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这样的发展阶段所具有的特征,与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三个进入”的判断完全符合。所以,我们有条件、也是时候通过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等途径来加快城乡一体化了。
二是农民的居住状况与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之间存在矛盾。平湖有9万多户农村居民,分布在2343个自然村落。这种居住状况,既不利于我们对农村的社会管理,又不利于我们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城市文明、乡村文明、基础配套等都难以惠及广大农民群众,影响了农民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和质量的提高。
三是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低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矛盾。一方面,全市的可用建设用地空间已几近枯竭。另一方面,农村用地节约集约程度很低。目前农村居民居住占用建设用地总面积7.6万亩、户均0.84亩。我们现在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平均每户占地面积0.5亩甚至可以更低,这样每户可以腾出0.34亩以上的用地空间,9万多户能节约3万亩左右的用地空间甚至更多。这是事关平湖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关键问题。
二、要查找问题、把握关键
针对目前农村新社区建设碰到的问题,这里就几个需要把握的关键事项作一强调:
(一)针对规划环节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把好规划关。规划是龙头,是管方向、管大局、管战略的一项工作,涉及选址是否合理、规模是否适度、功能是否配套、方向是否对头、执行是否到位,真是涉及农村农业农民、生产生活生态、基础基层基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关键。可以说,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最大的节约、最大的效益。这个关不把,就是我们失职;不把好,就是我们不称职。我们在实践中感到,规划上的问题还是不同程度存在的,尤其是:
1、有的村规划点太多、太散。点多了、散了,农村新社区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就又不高了,而且配套工程就多、资金需求量就大,市里和镇(街道)、村三级的财力就都难以承受。即使以后发展了,财力增加了,也不能这样到处去配套。
2、有的点规划的规模太小。一个村有时要规划2-3个点。一个村最多就几百户人家,一、二千人,如果规划2-3个点,每个点就可能不足千人。人口少,人气就不会旺、商气自然就不会旺,同时配套就做不到位,尤其一些体现城市文明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施就运用不到农村新社区建设中去,建设的档次、品位就不会高,这样的农村新社区就变成了农户的简单叠加,根本就体现不出我们去年讲过的“新”和“社区”这两个关键词,甚至就可能出现“穿新鞋、走老路”。
因此,我们要把规划完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突出规划的超前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性、综合性和战略性作用。对农村新社区规划开展“回头看”的工作,刚才川弟副市长已经提出明确要求,希望有关部门和各镇、街道、村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自然发展规律、“三农”发展规律,尊重历史、尊重实践、尊重乡土文化,把规划进一步完善起来、优化起来,使规划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实践的检验、农民群众的检验。
把好规划关,除了规划的制订完善,还应该包括规划的执行和执行过程的监督管理,这些方面请大家同样要把握好。我们花了这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搞规划,不能使规划成为一种摆设,一定要充分发挥好规划的作用。
(二)针对政策环节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把好执行关。农村新社区建设开展以来,我们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意见,包括这次会议出台的《关于完善农村新社区规划加强建设管理的意见》、《平湖市农村新社区建房管理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在内,总共有过14个政策意见,分两类:一是资金支持类的,二是建房管理类的。政策环节存在问题,主要是建房管理类的问题,因为在实践中仍然存在超面积的、一户两宅的、“两违”的等现象。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政策执行过程中没有把好关,执行政策不统一、不严肃,这个事情一定要重视起来、纠正过来。一级组织、一个干部,能否让老百姓信任,能否真正取信于民,能否干事、干大事、干好事、干成事?关键的关键说到底,就是看“三条”:一是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二是干部自己要正气,也只有自己正气,才能公开、公平、公正;三是敢抓敢管、敢作敢为,为了绝大多数群众的利益,为了维护政策的严肃性、统一性、连续性,敢于批评人、敢于得罪人。这三条,在农村新社区建设上最主要的体现,就是把好政策执行关,操作上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纪律上做到严明、严肃、严格。不能因为无为而导致无序,不能因为怕承担责任而导致不敢作为、无人作为、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
(三)针对操作环节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把好责任关。操作过程中,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希望大家引起重视,进一步落实好责任。
一是有的镇、村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好象这项工作一定要等上面都谋划好了、创造好条件了再去干,这样也太简单了。农村新社区建设是一项新生事物,没有现存的经验可循,惟有一边探索、一边实践。现在我们碰到了一些问题,将来在推进过程中还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为这是一项纵向看时间跨度很长、横向看涉及面又很广的工作。市、镇(街道)、村都有各自的责任,市里要做好市里的工作,镇里要做好镇里的工作,村里要做好村里的工作。当然,希望向上面争取一些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也无可厚非,但不能完全抱一种“等、靠、要”的思想和态度,有些事情应该由镇(街道)、村来做,由镇(街道)、村来把关的,就不能往上推。
二是有的部门配合不积极、不主动。部门之间的配合总体是好的,但有的部门认识不到位、步调不一致,还是仅仅把农村新社区建设看成是农口部门的事,好象与己无关,碰到问题就采取“推”的方式。希望今天会议以后,大家都能够齐心协力,既各司其职,又协同配合,共同把这项工作做好。现在,大家都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有没有把会议精神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实践上,是否积极参与、支持农村新社区建设就是一种检验,各个部门在这项重点工作中都有各自应有的责任。
三、要落实措施、务实推进
这次会议之前,市委、市政府专门对农村新社区建设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这项工作能不能真正做到“不走调”,达到“积极稳妥、规范有序、扎实有效”的要求,关键要把这些措施落到实处、务实推进,不跟风,不作秀,不劳民伤财,不图形式,不做表面文章。
首先,组织、领导上要进一步加强。要按照“政府推动、部门合作、镇村实施”的要求,健全和完善组织领导体系。市里最近对相关组织领导机构作了调整完善,整合成立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七个专项组。同时建立了农村新社区建设办公室,办公室有集中办公的,也有相对集中办公的,集中办公人员的抽调单位一定要支持他们的工作,使他们集中精力来做这件大事情,相对集中办公的也要认真负责做好工作;办公室对农村新社区建设要加强指导、严格把关、落实政策、强化督查。各专项组要坚持开展一年一检查、一分析。各相关部门,既要各司其职,又要通力协作,共同做好工作。各镇、街道和村,要切实承担起责任,积极主动做好工作。村级组织一定要发挥好作用,要把这项工作作为村级组织换届之后抓的第一件大事、为老百姓办的一件重要实事、好事来对待,真正开好头、起好步,在规划、设计、安排和政策把关等方面用心、认真地去思考、去实践、去抓,真正抓出成效、抓出水平。能否把这件大事、实事、好事办成,要作为对我们村级组织、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高不高、战斗力强不强、能力强不强、原则性强不强的一种重要检验。
第二,政策、资金上要进一步用好。我刚才讲了,农村新社区建设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有一类是扶持政策,市财政投入了大量资金,有关金融机构也给予了很大支持,这些对农村新社区建设都是有力推动。希望各镇、街道和村结合实际,用足、用好、用活这些政策、资金方面的扶持措施,花有限的资金把农村新社区建设这件大事办好。同时,对有关政策资金的安排、兑现有关部门要按照要求落实好,市里下拨的信贷资金按照要求三年后再分期回收,对农村新社区建设方面的资金各级都要加强管理。
第三,思路、模式上要进一步完善。要全面认识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准确把握客观规律,根据实践的发展,既要把点上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提炼为指导面上工作的方法,又要认真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并有效转化为我市的具体实践,对农村新社区建设的思路、模式进行完善。
最后,再强调一下结合问题。农村新社区建设,也不能就新社区而新社区,必须与当前有关工作结合起来:
一要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相结合。既要在农村新社区建设的全过程中体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又要把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新农村建设、农村改革发展的各个方面,尤其是要进一步全面、系统、具体、深入地排查梳理我市“三农”工作当中老百姓反映强烈的与科学发展观不相符合、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符合、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自然规律、“三农”发展规律不相符合的观念理念、想法做法、政策措施,有的加以纠正,有的加以完善。
二要与“两分两换”试点工作相结合。“两分两换”,就是宅基地和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分开,以宅基地置换城镇房产、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这是嘉兴市作为全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提出的。我们一方面要按照要求抓好试点工作,另一方面要把“两分两换”这种好的理念、思路、做法运用到我们的农村新社区建设等工作中去。
篇10
关键词:设计类学生;新农村建设;实践能力
一、引言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数量剧增成为不争的事实,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当代大学生往往存在实践能力不强、工作经验不足等问题,很难适应岗位需求,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高等教育当务之急。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当代大学生发扬主人翁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到既服务了社会,又受到了教育,本文主要探讨设计类学生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设计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一)设计类学生在本文中的界定
设计专业自20世纪引入中国的高等教育至今,已经有近20年的历程。设计类专业不等同于艺术类专业。大部分设计类专业不是从艺术类专业发展而来,而是从交叉性学科的方向发展而来。本文所提及的设计类专业,主要以园林、园林艺术设计、土木工程、建筑学、风景园林这五个专业为例,除了园林艺术设计学生有艺术功底外,其余学生都偏向理工科类。以上五个专业中,园林、风景园林和园林艺术设计都要求培养学生园林规划设计的能力,而土木工程和建筑学专业也以培养土木工程规划设计和建筑规划设计能力为目标,故把这五个专业归为设计类专业来研究具有可行性。
(二)设计类学生实践能力存在的问题
实践能力是个体合理运用自身已具备的知识、技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简言之即学以致用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对于学生们来说非常重要。无论建筑学专业还是土木工程、园林,有了数据有了图纸,不代表有了实物,就像我们小时候搭积木,想象中的房子是这样,搭出来的却成了另一个模样。我们的教育――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大都以知识的灌输为主要目标,重分数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于是有了“哑巴英语”一说。大部分学生虽满腹经纶,却只能纸上谈兵。学生们喜欢看书本、看黑板、看习题,喜欢夸夸其谈,也能口若悬河,但是往往看得、说得比做得多。学生们所学的课程很多,也有较为深厚的理论知识,但是技能基础不一定扎实,所学的东西应付考试还行,而要真正付诸于实践便显得底气不足。再者,由于惰性因素影响,学生们参与实践的主观意愿不强烈。作为设计类学生,很多实践内容都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几个人分工合作,而大部分学生都愿意去找相对容易的做,把困难的留给其他人,结果导致“三个和尚没水喝”。
三、选择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载体的背景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理论,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当然也可理解成不以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托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将最终失去其教育的意义。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在阐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时,明确提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根据行业调查和毕业生就业反馈情况来看,培养出专业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宽,熟练掌握设计、施工和管理的面向技术、面向应用、面向市场和社会的应用型设计类人才才能适应行业的需求。在社会如此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鼓励并引导设计类学生积极参与服务新农村建设,并在服务过程中实现自身的成长成才,做到既服务了社会,又受到了教育,实现服务与教育双赢,具有其积极的意义。
四、设计类学生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培养实践能力的方法
(一)参与调查,了解新农村建设现状
由设计类学生自己组队,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自己参与问卷的发放和收集,得到一手资料,并从通俗易懂的题目和回答中总结出农民自身的意愿与需求,让设计类学生提前进入设计者的角色,去探索消费者的需求。调查方式不局限在问卷调查,还可参观访问、实地考察等形式。一方面使他们不与社会脱离,另一方面锻炼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交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自建团队,参与免费庭院设计
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描绘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所谓“新农村”应该包括五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对于设计类专业学生来说,应抓住“村容整洁”这一方针,在促进“新房舍、新环境”现象的形成方面做出努力更具有现实意义。以浙江林学院园林学院为例,自2007年开始,由园林、土木工程、建筑学、园林艺术设计和风景园林等五个设计类专业来自不同年级的同学组成的5-10人的新农村服务队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参与新农村建设中,到邻近农村为农民免费设计庭院。两年来的时间里,服务区域由原来的临安乐平乡、横路乡扩展到衢州江山市。活动累计服务农户72户(受惠农民212人次),共设计图纸161套,有效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帮助。这样的新农村服务队由一支扩展到几支,由高年级带动低年级,学生参与面不断扩大,使越来越多的设计类学生参与了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增强了学生们对专业、行业、社会的认识,为学生创造接触实际和锻炼动手能力的机会。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兴趣、强烈的信心和愿望是能够主动学习求知的前提和基础。考虑到农民的经济条件,让农民们去请专业设计院进行庭院设计及改造不是很现实,设计类的大学生们义务为农民们做设计,做到了惠农,增强了学习专业的信心。免费庭院设计在浙江省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人民网、《浙江日报》头版、《教育信息报》、《农民日报》头条、《中国教育报》头版、新浪网、中国环境生态网等均以图文形式对活动进行了报道。受惠的农民们纷纷表示感激,而学生们也因参与了实践,激发了学习专业的兴趣。
(三)与时俱进,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设计类专业教师必须具有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一般情况下,设计类专业教师除了在学校里承担教学任务,还会在外自创或者参与一些工作室,或多或少拥有一些个人项目。浙江林学院搭建了以学生创新中心为核心,以学科工作室、实验基地为实践场所的学生创新平台,更好地发挥专业教师的作用。学生参与该平台,形成师生互动交流的良好的学习氛围。该平台的建设是对“多宝塔状”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积极实践。师父带徒弟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也拉近了学生与专业的距离,使低年级学生能很快进入专业学习的状态,高年级学生能很快进入利用专业技术就业的状态。
近三年来,浙江林学院的教师们致力于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和科技服务,先后承担了20余项科研项目和近200项规划设计项目,为浙江省20余个县市、300余个村镇进行了新农村建设指导或具体工作,根据浙江省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建成了平原水乡、丘陵山区、滨海渔区等三种示范村。2009年6月,该院还获得一项新农村建设专利。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设计类学生充分利用环境优势,跟着专业教师参与新农村建设,使自身实践动手能力不断增强。
五、结束语
当然,要培养设计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仅仅靠上述几点远远不够,还需要在教学上多花功夫。服务于新农村建设,设计类专业学生所能做的也远远不止上述几点。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培养新世纪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沈华清.重点大学设计类专业教育之思考[J].教学论坛,2007(9).
- 上一篇:工业互联网的解决方案
- 下一篇:智能城市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