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范文
时间:2023-12-25 17:38: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困惑;意境
(一)新高考改革下高中政治教学的“阵痛”
1.新高考改革之惑
改革,是改变、变革之意,常指改变旧制度、旧事物。浙江高考改革已拉开序幕,三门必考科目加三门选考科目的高考新模式,无疑是一项重大变革,在打破传统文理分科的同时,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权。但对于早已习惯在分数的统领下,被动接受学校和学科选择的学生和教师而言,则充满了疑惑与困惑。
(1)学生的疑惑
对于刚步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面对新的高考模式,他们既有迎接挑战的兴奋,又有面对挑战的困惑。为此,笔者做了一个小范围的问卷调查,主要内容是关于新高考改革及政治学科的教学。
调查卷的部分内容如下:
在接受问卷调查的204名学生中,有明确未来职业选择和规划的仅有67人,而从他们的意愿出发,都希望接受职业选择和职业规划方面的课程培训。在“是否会选择政治学科作为选考科目”一栏中,有82名学生选择了“会”,还有近一半的学生选择了“没想好”,甚至有学生课后直言困惑,无论是对职业规划、选考科目还是政治学科本身都感觉不知该如何取舍。这样的调查结果既说明当前对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匮乏与缺失,也显示出习惯于被动应付考试,缺乏主动选择权的高中学生,在面对新高考改革时,所表现的迷茫以及对高中政治课程定位的疑惑。
(2)教师的困惑
在新课程改革继续深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政治教师已经意识到“改变”以及生活化元素运用的重要性。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设计的呈现、教学内容的展示、教学过程的衔接,还是教学评价的反思,都融入了创新特色和时代特点。
与此同时,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随着学生自主选择的增强,新的困惑也开始产生。譬如,培养学生政治学科兴趣与引导学生选考政治学科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如果有,那么,该如何平衡作为高考选考的政治学科和作为学考的政治课程之间的关系?崔允t教授把好课标准归纳为十二个字“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而新高考改革是否会给部分学生造成误导,使他们轻视政治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在这种情况下又该如何弥补并衔接好教学内容与课后练习的脱节?在选考科目与大学志愿填报日益紧密联系的情况下,学生对政治学科的认识与学习是否会更趋功利化色彩?在新高考多元化选择的驱动下,政治教学高效课堂改革在实践中是否依旧举步维艰?
2.政治教学的现实之痛
高中政治学科应该是一门兼具时代感、实效性和主动性的课程,是一门学生参与度高、素材现实性强的课程。在新课程改革积极推进的这几年,原本“一言堂”,老师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有所改观,以导助学、先学后教、“情境”课堂、教学生活化等创造性模式层出不穷。换言之,高中政治学科应该是一门育人至上的学科。但遗憾的是,在现实操作过程中,“唯分至上”的观念仍然流行,尤其表现在高考重压之下,无论是学校的考评、学生的意识,还是家长的评价,都将考试分数的多少作为老师授课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为追求分数,将本该生活化的课堂变成了学生埋头背诵和练习的“练兵场”。另一方面,有部分老师为赶课程进度,在讲解完课后练习的同时,将新课内容草草带过,匆匆收场,既没有讲解教学重点,难点也未突破,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以然。这种片面追求分数和赶进度的现象在现实课堂中并不罕见。
(二)新高考改革下高中政治教学的“憧憬”
1.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并提升,学生参与政治课程的热情与兴趣日益浓厚
经过多年的新课程改革,无论是教学观念,还是课堂设计,都呈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趋势。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实际课堂演练的过程中,为赶教学进度,完成教学目标,落实重难点,教师仍然把控着课堂的主动权和话语权,而学生只是课堂教学的“倾听者”。即使是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设计,也往往充斥着浮夸、嘈杂的讨论氛围或与课堂内容不相融的、完全“形式化”的情境设置。
新高考改革强化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与需求选择自己喜欢或擅长的科目。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将会对习惯于控制课堂主导权的老师以引导,促使他们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求,真正做到将课堂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将课堂设计与学生主体相融合,将课堂效果与学生反馈相结合,从而打造真正高效的政治课堂教学模式。
2.学校的考核不再“唯分论英雄”,教师的课堂自主性更强
新高考改革打破了文理分科的高考模式,探索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成长的高考模式。这将促使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不再纯粹用分数来衡量,而是趋向于构建更科学、更人性化的考评体系来考核教师的教学成果。
在全新的考评体系中,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评价反馈所占的比重将提高,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执行情况在这一考评体系中也将有更全面的展现。新的教师考评体系的构建与执行,必将调动政治教师的教学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推动新课程改革在高中政治课堂的进一步发展。
二、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的探索
(一)“转识成智”的落实
“转识成智”,顾名思义是指将知识转化为智慧。蔡春老师在著作中曾提到“识知”的概念。他将“获得知识”概括为“识知”,认为教育必须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情境化,将学生被动、机械接受的“惰性知识”转变为主动、自觉接受的“活性知识”,并加以灵活运用。教育要从知识范型转向智慧范型,而高中政治教学也应该体现智慧的精髓。
1.教师是智慧课堂的“引导者”
关于智慧的定义,众说纷纭,笔者搜索了一下,大概有如下的解释:智慧是一种高级的综合能力,包含有感知、知识、记忆、理解、联想、情感、逻辑、辨别、计算、分析、判断、文化、中庸、包容、决定等多种能力。智慧让人可以深刻地理解人、事、物、社会、宇宙、现状、过去、将来,拥有思考、分析、探求真理的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政治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课堂“主导者”正逐步向智慧课堂的“引导者”转变。
笔者在上《经济生活》的《股票、债券和保险》一课时,恰巧碰到央行宣布下调银行存贷款利率,于是在周一的教学设计中增加了“模拟实景演练”的环节。课堂上,我先让学生根据央行下调银行存贷款利率这一信息,预测当天股票市场的走向,然后进行四人小组的股票操盘模拟演练。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最新的时事素材,将课堂情境化、生活化,调动学生主体的参与热情,达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由此可见,在智慧课堂的范畴中,教师只是问题提出与问题探究的引导者,是引领和督促学生“活化知识”的智者。
2.学生是智慧课堂的“践行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高中阶段是学生自我个性高度发展,并趋于成熟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求知欲强,对社会充满好奇与警觉。随着他们文化知识的增长和生活阅历的增加,自我意识和个性化发展的要求更为强烈。伴随新高考改革的推进以及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高中学生将不满足于定位在课堂教学的被动接纳者。尤其作为一门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的课程,学生显然更愿意在课堂上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倡导属于自己的观点,迸发更具自我和时代特征的精神火花。
(二)“由智化境”的提升
1.情境的创设
人的思想意境的提升离不开特定的物质情境。高中生自我意识的表现欲较强,自我能力的扩张要求也更为强烈,而自我意识的发展必定来自于对一定信息的获取、判断和分析。在知识爆炸式发展的今天,人们可以从网络、电视等公共传媒中获得海量的信息元素。但是,因为缺乏实践的经验和对社会的体验,高中学生往往不能作出全面的分析和判断。长期以来形成的“象牙塔”的封闭式学习培养模式,也导致整天沉溺于题海战术的学生缺少直面社会的锻炼机会。在这种情况下,高中政治课堂就成为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直面社会的最佳教学平台。
2.意境的渲染
“意境”一般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而高中政治课堂中的“意境”则表现为价值领悟力的进一步提升。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主动参与非常重要。在教师的情境创设的氛围中,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与判断,与此同时,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反思,逐步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并在反思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境界的升华
政治课堂教学的“境界的升华”,是指学生由自发的学习动机转为自觉的学习要求。即通过情境的创设与意境的渲染,使学生从为考试分数而学习政治课程,逐渐转变成为实现自我提升而参与政治课堂的自我意识的觉醒。
三、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的应对
(一)以“不变”应“万变”
当新高考改革拉开帷幕的时候,有人不禁大喊“狼来了”,更有人担心高中政治课将以选修拓展课为主,政治必修内容的地位将一落千丈。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到底该何去何从?笔者认为:以“不变”应“万变”是最好的解决之道。这里的“不变”是新课程改革继续推进的不变。无论高考政策如何变化,思想政治学科的育人主旨是不会变的,因此继续政治高效课堂改革的探索是应对新高考改革的必然。
(二)借力发力,破茧成蝶
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实效性都很强的课程,注定它在新高考背景下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新课程改革加大了选修课的分量,而兼具社会性和时代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在选修课的开设和拓展上更有学科优势。借着高考改革的春风,相信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必将有一番新的作为。
参考文献:
[1]杨志敏.生活逻辑与主题学习: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理念与实践[M].北京:解放出版社,2014.
篇2
基本能力 高考 素质教育
4年前,基本能力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在山东省被纳入高考的范围,这一学科的特点就是不再单纯地局限于传统的学科内容,而是将不同学科的内容整合为一个整体。主要用来考察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是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对于高级院校选拔优秀人才,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一些社会和生活的技能和素质是非常有利的,对全面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
一、基本能力学科高考的主要内容及其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在基本能力高考中,考察的主要内容就是高中毕业生需要达到一些基本的个人素质,具体包括:适应社会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自学的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能力等,这些内容主要是建立在艺术、技术、综合实践和体育与健康等学科内容的基础之上的,不局限于单独的某一学科领域,而是将这些不同的学科内容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然后,在特定的背景和情境下,对其中所包含的学科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进行考察,来对学生所具有的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进行考察。
当前,素质教育的大潮正在广泛的展开,要让素质教育在校园中真正得到落实,一方面,要在传统教育的理念基础上进行更新;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高校的选拔制度也要及时的保持更新,以便能够跟得上形式的发展,在如今的社会背景下,高中学校的教育受到高考这一指挥棒的影响非常的深刻,因此,只有将当前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同高考高度的保持一致,才能最终顺利实现新课程的改革。
在国内外已经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以供我们借鉴。比如,在不久前,我国广东省就颁布了新的高校录取方法,其主要内容就是将最终的高考成绩同平时的成长记录结合起来作为高校录取的依据;在美国,高校的招生也是以学生的最终考试成绩同平时的过程评价相结合作为录取依据的,而且已经非常成熟了,他们在招生的时候,不仅要看考试成绩的高低,还注重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而且,这里所说的考试成绩也不仅仅是指最后一次的高考成绩,而是平时的考试成绩加最终的高考成绩的总合,而且每一学年都有多次的高考机会,这里所说的平时的成绩也不仅仅是平时每次考试的成绩,还包括选择的课程和做作业的成绩。综合素质包含的内容主要指的是学生都参与了什么样的活动以及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这些活动有很多,比如说科技类的活动、文娱类的活动或者体育类的活动,等等。除此之外,各个高中学校往往还有诚信推荐的机会。实际上,美国的高考学生之间的竞争也非常的激烈,甚至跟我国的情况相比也差不了多少,但是,相比较来说,美国的高中学生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是多姿多彩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了高考这一指挥棒的深刻影响。因此,这些成功的方法都是我们可以对照使用的。
山东的新课程改革,首先就是从高考的改革开始的,这样的改革流程是非常有效的,可以让高校以更加公平的方式来对人才进行选择,可以让高中的教学更好的推进新课程改革和更好的落实素质教育。
二、为了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基本能力高考的进行需要注意的内容
基本能力高考在山东已经进行了4年的时间,而且在这4年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基本能力高考还要长时间的继续进行下去,让高中学校更加有效的让新课程改革得以落实。在高考这一指挥棒的影响下,促使各个高中学校将该开设的课程开全,并且按照要求开足课时数,进而有可能让学生得到更加均衡和全面的发展,让学生有机会见识到更多的内容,得到更多地锻炼,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从更多的角度来进行思考,然后在此基础上去进行实践和研究,从而真正有效的全面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另外,为了更好的促进高中学校的素质教育,基本能力高考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基本能力高考的命题要能够指导教学目标的确定。基本能力高考的命题,要让高中学校意识到开齐开全课程的必要性,教学过程要有计划性,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去,要让学生通过基本能力学科的学习,掌握到必要的社会经验和生活技能,只有做到这些,在基本能力高考中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为此,在基本能力高考的命题中必须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在基本能力高考中,要想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就必须养成长期积累,事事亲身体验的好习惯。反之,如果不开展基本能力课程,或者课时没有开全,不给学生亲身体验的机会,学生也没有对知识有一个长时间的积累,仅仅是在高考前临时抱佛脚,甚至押宝猜题,存在侥幸的心理,这些都不可能能够让学生在基本能力高考中获得好的成绩。
2.基本能力高考分值在所有科目中必须占有一定的比重,如果这个比重太低的话,学生要不要仔细的学习这门学科对自己的高考成绩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反而还要占用一定的时间,为此,部分学校可能会因此而放弃此门学科的学习,节省下时间来专攻其他的学科。另外,基本能力高考仍然处于刚开始的阶段,在本学科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还要研究更好和更科学的高考录取方法。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相关部门要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在基本能力高考的宣传上要不断地加强力度,让广大高中学生对此学科更加的熟悉并且引起足够的重视,缓解基本能力高考因为新颖和不熟悉给广大高中学生带来的畏惧感,让其对基本能力高考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从而能够正确地对待和面对这门学科。
我们的工作就是教育,我们工作的对象是国家的花朵和未来的人才,为此,在工作的过程中要牢固树立一种责任意识,要为学生的未来着想,为整个国家的国民素质着想,培养出在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中真正能贡献出自己力量的杰出人才,将素质教育这一教学理念真正的落实在实处,让学生勇于创新和实践,让学生的基本素质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对所有的高中学校来说,过去传统的办学思想必须抛弃,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建立更加科学、更加完善的课程体系,将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断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给学生创设足够的情景和机会,让学生充分参与到亲身的实践中,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特长和兴趣的发展和培养,将学生培养成适合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金波.新课改背景下高考改革面临的挑战及建议[J].教育发展研究,2010.
篇3
为适应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确保 新课程方案试验不变形、不走样,作为新课程的直接实施者――高中地理教师,应寻找新的教育教学规律 ,探索一条新的教育教学思路,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有的放矢。为此,我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深度的掌握
新高中地理教学大纲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体现了我国高中教育中地理学科的任务及新的要求;二是贯彻了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紧扣“新纲”,掌握新教材特点,完全按“新纲”要求教学,决不能简单地照以前的旧套路进行教学。否则,深化教学改革,实现教育转轨就成了一句空话。(1)明确新时期高中地理的教学目的与要求,切实转变教学思想。新的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明确指出 :“基础教育的任务是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有侧重地对学生实施升学预备教育和就业预备教育,为高等院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为社会主义各行业输送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力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明确新教材各章节的“教学目的与 要求”,对于“新纲”中要求“理解”的内容,即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必须反复讲透;而对于“了解”的 内容,则作一般性掌握,至于其他内容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取舍;教学中要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实现向素质教育转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努力摆脱“高考”指挥棒的束缚,使学生在课堂上受到完全能适应今后的生产和生活而必需的知识。为此,在教学中,对于新教材删去的专业性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教师只要简明扼要的讲清现象,而不再需要过细过深地探究其理,如 “地转偏向力的产生”、“矿床的形成过程”等。(2)正确把握新教材的内容。新教材将原教材中的“圈层体系”更新为“环境体系”,按人们的认知规律, 从“陆地海洋大气宇宙”,或增删、或重组、或转变视角。一是教材内容的增删;二是对有些知识重新组合;三是突出了新教材的新的主要内容。即原教材主要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而新教材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环境与发展”的内容,从而更加突出了新教材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二、难度的处理
新高中地理教材在处理教学难点上较之以前有较大的突破,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尽量删减对学生学习无所帮助的一些内容;二是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注重分析、推理 ,而不是简单的给出结论;三是注重挖掘新教材的启发性、趣味性和直观性。新教材在知识体系、文字表述以及图文选择方面较之旧教材具有更多的优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来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篇4
最新优秀数学老师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
以现代教育理论,教学大纲和考纲为指导,深化教育改革,积极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不仅使学生掌握高中数学基础知识与能力,而且要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争取本学年我校高三数学教学上新台阶。
二、教学计划与要求
新课已授完,高三将进入全面复习阶段,全年复习分两轮进行。
第二轮(第二学期)专题复习与综合考试相结合。要精选专题,紧扣高考内容,抓紧高考热点与重点,授课时脚踏实地,讲透内容;通过测评,查漏补缺,既提高解决综合题的分析与解题能力,又能调适心理,使学生进入一个良好的心理和竞技状态。
三、教学措施
1、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不能因为是复习阶段而“满堂灌”,惟恐学生吃不饱,欲速则不达。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几个矛盾:一是讲和练的统一;二是量和内容的整合;三是自我探究和他人帮助的协调。每天采用有针对性的内容进行限时小剂量的过关练习,帮助差生争取基本分,学生可以解决,鼓励他自己完成,克服机械模仿带来的负迁移,同时增强信心。注意用分层教学来落实全体性与差异性。不能一个水平,一个内容,一个进度对待所有学生,既要求保底,又要大胆放飞。能达到什么水平就练什么水平的试题,保持这个水平是首要的,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实际,大胆向前冲。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应多鼓励多指导学法。因为进入复习阶段,这些学生会无所适从,很容易产生放弃念头,教师的关心与鼓励,是他们坚持下去的良药。
2、加强学习,研究,注重学生、教材、教法和高考的研究,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
进一步探索和研究“3+x”考试中数学科备考方法和措施,认真研究近几年高考数学试卷,树立以教研求发展,向教改要质量的思想。
3、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和管理。
我们提出了“精细化的备课,精品化的授课,精选试卷”的要求。我们还要充分发挥各位数学教师的群体智慧,特别是有高考经验的教师。大家分工合作,多研究,多交流,既要集体备课又要主要配合不同班的差异,因材施教,根据数学科的特点,切实做到“一天一小练,一周一大练,一月一综合测”。这可以使学生提高解题能力,积累临场经验,发现问题,及时寻找补救措施,强化复习效果。
4、做好辅导工作作为科任,关注所教学生各科学习成绩,从学生利益出发,制定适合的辅导计划。如各科成绩较平均,数学有潜力,就要指导与鼓励他们冒尖,这主要从精选综合题加强训练入手;若除了数学,其他科目都好的,就要利用课余时间,适当补课,当然,鼓励与调动其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也是很重要的。
最新优秀数学老师工作计划范文
指导思想:结合学科特点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顺应课程改革大潮,深入基层,服务基层,推动公平教育的逐步实施,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以点带面,带动全市小学数学教研水平和科研水平有更大提高。
1、认真学习全省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并研究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中进行贯彻落实
从全省范围来看,强力推行素质教育是眼下的重中之重。应该认真学习有关精神,明确形势和任务。深入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的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重点做好以下内容:
(1)要研究如何进一步减轻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切实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切实开发学生的智力。
(2)要研究如何突破时空的限制,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到社会中发现数学,研究数学。
(3)进一步探索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改革。
2、进一步推动全市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向前发展
(1)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五个年头,现在已经到了高年级。对于高年级如何实施课程改革,应与低、中年级有所不同。重点研究以下几个问题:如何提高计算教学、应用题(解决问题)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在重视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同时重视数学化研究过程,如何做到数学味与生活味的协调统一,如何做好初中和小学的有效衔接,如何提高教师相应的专业化水平。
(2)预计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将出台。届时应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对于修订的背景,增加、删减的内容要弄清楚,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意义,并准确把握,用于指导教学实践。
(3)拟召开一次全市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研讨会。主要内容有观摩课堂教学,学习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交流重点研究的理论成果,对骨干教师进行相关的专业化培训,必要时邀请专家来作报告,使广大数学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有清楚的认识。
3、继续到校本教研联系学校开展工作
开展校本教研是新形势下学校和教师提高教研和科研水平,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要认真学习有关校本教研的理论,了解外地校本教研好的经验和做法。
(2)经常深入到校本教研联系学校中,了解校本教研活动开展情况。
(3)具体参与到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中,针对具体的情况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4)积累经验,帮助学校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系统的整理,形成典型,并及时推广。
4、继续扎实开展小学生数学小课题研究活动
小课题研究已经激起了学校和老师们的极大兴趣,并有了初步的成果。应该继续按照这条路走下去。
(1)对于课外研究课的`研究,要进行巩固和提高,并使之常规化、长期化。
(2)对于课内研究课的研究,要继续扩大研究的领域,不仅涉及新授课,也要涉及练习课、复习课;不仅涉及空间与图形的课,也要涉及计算课,解决问题的课等,并逐步与单元教学、常规教学结合起来。
(3)积累好有关的材料,做好理论方面的提升,使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和教师的科研水平同步提升。
(4)拟召开一次全市数学小课题研究展示交流活动,推动小课题研究活动上水平、上台阶。
5、发挥网络优势,利用网络进行教研活动
网络的飞速发展为现在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如何利用网络提供的便利条件来为教学研究服务是当下应该研究的重要内容。
(1)研究利用电子邮件、教育局网站、qq、博客进行教研信息的、交流等。
(2)研究利用网络与区县教研员、基层学校的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情况,提供指导和帮助。
(3)研究利用网络,对于文字的、视频的教学案例、学术报告、教学课件等进行及时的交流和研究。
6、为参加省优质课评选作准备
今年,省优质课评选活动计划在五月份举行。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同时也为了促进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培养教学新秀,提升我市的课堂教学水平,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人选的确定,各种课型的研究,进行试讲锻炼等。
7、为城乡小学数学教研交流提供平台并促使共同进步
促进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在教育上的反映。教育公平不仅仅体现在硬件建设上,也体现在软件建设上。城区学校和乡村学校的教研是存在差异的,如何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进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可以选取几所城区和乡村的学校开展小型的专题教研活动,给他们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和机会,促使他们的教研水平共同提高。
8、探索新形势下如何增强备课和作业的实效性
人们对备课和作业的研究要远远滞后于对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对于如何消除备课中的形式化问题,注重实效性,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电子备课,应进行深入地研究。对于如何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下对作业设计进行优化,如何设计课外实践性作业,也要进行深入地研究。
各月份计划安排
1月份 学习全省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2月份 召开小学数学教研年度工作会议;探索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小学数学教研活动。
最新优秀数学老师工作计划范文
一、加强集体备课优化课堂教学
新的高考形势下,高三数学怎么去教,学生怎么去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感到压力很大,针对这一问题备课组在王修汉校长、谢镇祥主任的领导下,在张群怀主任的具体指导下,制定了严密的教学计划,提出了优化课堂教学,强化集体备课,培养学生素质的具体要求。即优化课堂教学目标,规范教学程序,提高课堂效率,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集体备课中,注重充分发挥各位教师的长处,集体备课前,每位教师都准备一周的课,集体备课时,每位教师都进行说课,然后对每位教师的教学目标的制定,重点、难点的突破方法及课后作业的布置等逐一评价。集体备课后,各位教师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自我调整和重新精心备课,这样,总体上,集体备课把握住了正确的方向和统一了教学进度,对于各位教师来讲,又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因材施教。
二、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实行新教材后,高考的要求和高考的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观念,立足课本,夯实基础。复习时要求全面周到,注重教材的科学体系,打好“双基”,准确掌握考试内容,做到复习不超纲,不做无用功,使复习更有针对性,细心推敲对高考内容四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准确掌握那些内容是要求了解的,那些内容是要求理解的,那些内容是要求掌握的,那些内容是要求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的;细心推敲要考查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展现教师的分析思维,还要充分展现学生的思考思维,把教学活动体现为思维活动;同时还适当增加难度,教学起点总体要高,注重提优补差,新高考将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适当增加教学的难度,为更多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有利于优秀的学生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对于差生充分利用辅导课的时间帮助他们分析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解决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励他们勇于迎接挑战,不断挖掘潜力,限度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
三、因材施教全面提高
今年高考采用新的模式,学生选修的科类不同,因此学生的整体情况不一样,同一班级的学生,层次差别也较大,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这就要求每位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又要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这样,对课前预习、课堂训练、课后作业的布置和课后的辅导的内容也就因人而异,对不同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课堂提问上也要分层次,基础题一般由学生来做,以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把知识点扩展开来,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提高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作业的布置,既有全体学生的必做题也有针对较强能力的学生的思考题,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辅导的内容也因人而异,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四、优化练习提高练习的有效性
知识的巩固,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适当而有效的练习才能实现;首先,练习题要精选,题量要适度,注意题目的典型性和层次性,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练习要全批全改,做好学生的错题统计,对于错的较多的题目,找出错的原因。练习的讲评是高三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为了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益,课堂的讲评要科学化,要注重教学的效果,不该讲的就不讲,该点拨的要点拨,该讲的内容一定要讲透;对于典型问题,要让学生板演,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多做练习,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
五、加强应试指导培养非智力因素
充分利用每一次练习、测试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如对选择题、填空题,要注意寻求合理、简洁的解题途经,要力争“保准求快”,对解答题要规范做答,努力作到“会而对,对而全”,减少无谓失分,指导学生经常总结临场时的审题答题顺序、技巧,总结考前和考场上心理调节的做法与经验,力争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调节方式和临场审题、答题的具体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纠正不良的答题习惯、优化答题策略、强化一些注意事项
六、第一轮复习是整个数学复习的基础工程,其主要任务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梳理,使之达到系统化、结构化、完整化;在老师的组织下通过对基础题的系统训练和规范训练,使学生准确理解每一个概念的高考要求和考纲要求,能从不同角度把握所学的每一个知识点所有可能考查到的题型,熟练掌握各种典型问题的通性、通法。只有真正改变教师一包到底,实施学生自主学习,才能真正达到夯实“双基”的目的。为此,我们延长第一轮的复习时间,减少第二轮的时间,目的是能使第一轮的复习确实做到细且实。
七、第一轮复习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降低复习起点,在夯实“双基”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演绎证明、体系构建等诸多方面,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阅读理解、思考判断、分析解决能力;教学要充分考虑到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坚决反对脱离学生实际的任意拔高和只抓几个“优生”放弃大部分“差生”的不良做法,不做或少做无效劳动,加大分层教学和个别指导的力度,狠抓复习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复习效果。
篇5
关键词 高中教育装备;学科教室;高考综合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1-0007-03
1 前言
2014年9月,教育部统一部署了2017年起的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浙江省成为第一批实施的省份。2017年起,浙江省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必考,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等七科自选三科的模式。从2015年秋季开始的高中课程、教学方式都将发生明显变化,教育装备及应用工作亦应随之进行深入的适应性调整,以充分发挥出条件保障和促进功能。在这一背景下,需要对高中教育装备重新思考与定位。
2 教育改革给教育装备提出的新任务
浙江省2017年高考选考科目范围公布的数据显示,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选择自由度非常大。所有高中应对学生学习需求的任务与策略随之改革,学校要深度转型,课程、师资、教育教学环境建设改革迫在眉睫,学校会出现取消行政班,建立学科教学班为主的多种形式教学模式,教育装备肩负着适应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教育装备建设的使命。
3 高中学科教室建设中的教育装备“全系统全寿命”新认识
教育装备全系统的定义要求在研究教育装备本身的同时,对保障措施、使用人员、经费支持等一系列情况进行全面研究。全寿命研究是教育装备的需求分析、论证、设计开发、试验、生产及配备、使用及维护、退役等七个阶段的全过程研究。
新的教育改革,使教育装备的使用者――学生、教师对装备的要求逐渐提高,对全系统全寿命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内容。根据新的考试办法,高中学生自主选课,学生依其特长兴趣选则适合的课程,更重要的是对本校学科教师及学科的条件装备等客观条件的选择,这就要求教育装备在学校的各学科领域做到全覆盖,质、量在本轮教育改革中将产生重大变化,亦既给支撑教育装备发展的要素――人、空间、资金、管理、评价等教育装备全系统带来巨大变化。
教育装备全寿命的研究重新定位,如全寿命研究中的需求分析,必须将过去的“专家分析”改为现在的根据“课程内容+教师应用能力+学生情况”为前置条件,结合环境条件由使用者――教师和学生提出符合实际的需求。论证必须请相关学科教师、技术专家(包括材料学、结构学、美学设计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参与。设计开发由教育装备行业企业的相关工程师进行,在设计开发过程中行业企业须引入懂教育教学的一线教师参与研究。试验除了在工厂试验室进行外,还可以直接在一线教学中做模型化的试用,使得实验更具有效性。在新的理念上,教育装备的生产及配备再不是单一的独立产品,而是集信息技术、材料学、结构学、艺术学等新技术条件下的整体解决方案,其配备方式也不是传统的单一仪器设备,而是解决整套设施设备仪器工具及环境设计的整体工程,这一变化显然要求行业企业要做好转型升级与整体提升,以适应教育改革对装备的生产和配备的要求。教育装备的使用和维护阶段,随着课程改革的频度不断地加快,周期明显比过去传统的周期缩短,特别是信息化的产品更具明显,维护也与使用频率成正比,设施设备科技含量更高,维护技术水平与成本也有更高的要求,教育装备使用者和管理人员的素质与技术水平要求也要相应不断提高。随着使用周期的缩短,教育装备退役量也随之增大,教育系统资产管理工作量大幅度提升,为确保装备适应教育需求,装备更新的资金支撑也大幅度提高,给教育经费安排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
4 高中学科教室创建模型
学科教室基本定位 根据现行的高中课程,分二级管理,一级层面建立学科群,一般分为基础学科群、自然学科群、社会学科群和综合学科群;二级层面在学科群的基础上创建不同的学科教室,具体安排见表1。
各类学科教室的数量,按照学生选课情况来建设,同时学校还要建设相应的功能教室、资源管理室、储藏室、公共活动室等与之配套。
学科教室建设基本原则 教学性原则,围绕教育教学核心,功能突出教学性;常态性原则,满足教学、学习、
交流、实践活动,平等互动资源整合的活动空间,不主张特殊装饰;普适性原则,各学科都要建设学科教室;文化性原则,突出学科文化建设,既具有本学科特点,又突出学校的文化建设特征;个性化原则,使用者核心设计,学科教师提出设计方案,学生参与设计,建设成具有学科特点,个性化极强的学科教室,尽可能建成教师工作室的特色;安全性原则,学科教室建设注重安全科学,在用光、换气、温度控制、给排水、用电、信息技术资源及设施设备的科学、规范建设,确保安全。
学科教室构建要素 教室内部功能区域分布,授课学习区、讨论交流区、实践(实验)活动区、信息分布(反馈)区。环境与设施建设基本要求,课桌椅采用高度可调式,功能尺寸符合GB/T 3976―2002,质量符合QB/T 4071―2010,用材符合GB 18580―2001的E1级;柜、台、架设施符合JY/T 0385―2006,陈列柜的玻璃采用钢化玻璃;书写板符
合WS 99―1998,高度符合GB50099―2011第5.1.15条;多媒体显示设备采用现行中小学教学主流设备;教室内还设储物柜、清洁柜、雨具存放处、挂衣钩、饮水器、窗帘和学习交流台(栏)等。采光符合GB/T 50033―2001,照明符合GB50034―2004,桌面平均照度应达到300 LX,均匀度不低于0.7,书写板平均照度应达到500 LX,均匀度不低于0.7,统一眩光值(UGR)19,吊式电扇叶片高于灯具,光源色温3300~5300 K,显色指数(Ra)不低于80;通风换气,教室内空气中CO2浓度≤0.15%,具体要求见表2。
室内温度,夏季不高于28 ℃,冬季不低于19 ℃,如果需要安装空气调节设备按照GB/T 5701―2008第4~7章要求设计;安全卫生要求,室内电路布线符合GB 50311―2007,均要安装剩余电流保护器和过流保护器,按分区安排安装电路;网络系统防雷和接地线符合GB 50343―2004第3~8章要求,保护接地电阻≤4 Ω;实践(实验)活动给水系统水质、水压符合民用水标准,排水口有过滤装置,实验废液、废气、废物排放符合GB 3095―1996的二级标
准;装修材料符合GB50034―2010第3章规定,家具有害物限量见表3。
5 构建新形势下的教育装备新思考新定位
综合改革首试在浙江,温州市作为浙江省人口大市、教育大市,是改革的先行者,且是试验的先行者。笔者近深入一些高中、初中调查,提出一些感悟与思考。
新的教育教学改革要求全方位教育装备 在原来的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的学科功能室及图书馆建设的基础上,要将所有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教室全部装备到位,同时根据学校办学特色,校本课程全面建设其装备。
教育装备策略重新定位 学校转型之后,取消行政班,实行以学科教学班运行的体制,以学科为主的学科教室建设是学校装备的主要内容,学科教室将成为这些学科教师工作室,并承担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场所,公共科的功能室将大规模形成供学生自学、活动的场所。因此,应根据不同项目、不同要求、不同技术指标及特点,规划设计教育教学整体解决方案,使每个场所、学科教室具有明显功能特点。
教育工作者参与教育装备建设 在教育装备学科化的情形之下,学校所有装备内容来自课程、学生与教师,学科教师是装备的主要使用者之一,学校要充分发动各学科老师参与建设,优化方案,才能达到装备效能最大化。
教育装备企业功能深度转型 根据学科化的功能室建设和政府采购的现行政策,学校装备多数是以一个整体方案项目推出,进行招标采购,教育装备企业作为供应商就必须改变过去卖产品的供应方式,具备提供整体装备方案的一系列能力,如方案的前期设计(具有教育性、教学性、安全性、艺术性等要素)、中期施工(培训)和后期服务等完整能力。
教育装备管理应用全员化 教育装备在教育教学中全方位、大容量地推进中,管理队伍建设尤为重要,队伍建设的理念更要有新的突破,其人员的构成应既会资产管理,又会技术管理,懂教育教学,同时各学科教师都要参与管理,促进有效应用。
教育装备效能评价整体化 学科化的教育装备其效能是对发展教育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构建整体的评价体系,建立不同评价要素,进行要素性的认定,构成管理和使用的整体效能评价。
例如:
篇6
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报告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围绕我校创“四星级”高中的总体目标,努力实现“三高”具体目标,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向建校五十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二、工作目标
1、教育教学高质量。一是要加强德育常规管理,以生为本,营造和谐育人环境。二是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年高考成绩争取列全市前七名,本一、本二进线人数保证120名,力争150名。中考成绩居全市中等偏上位置。
2、学校管理高水平。要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强化学校各项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3、教师队伍高素质。要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和名师工程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学校今后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三、具体措施
本学期我校要重点抓好五大工程:
1、师资队伍建设工程。一所好的学校得益于有一支精干、优良的师资队伍。本学期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重点做到以下几项工作: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育广大教职工要以德立身,自尊自律,为人师表,对待学生要有爱心,严格执行《*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对薄弱教师采取帮扶措施;青年教师三年成长计划要进一步贯彻落实,通过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基本功比赛、说课比赛等多种形式推动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文科教师、理科教师的教学要有主动性、针对性,文科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要多做“下水”作文,理科教师要多做练习题,为学生作好表率;继续推进名师名校工程,开展教学能手、教学新秀、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建立奖励机制,加大奖励力度,鼓励优秀人才大胆冒尖、脱颖而出;积极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继续教育培训,使更多教师能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2、校园文化建设工程。
(1)“物质文化”建设。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让墙壁、板报、橱窗、报栏说话,让花园、道路、教室育人,用文化优化环境。本学期要完成我校的“物质文化”建设。
(2)构建科学民主、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机制,创设师生自主发展的绿色平台,增强制度的导向、激励作用。
(3)以学生社团为载体,构建学校“活动文化”体系。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特色,要充分发挥学校社团的育人功效,整合学校传统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系列,形成校本活动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4)构建自主、和谐、进取的校园精神文化。要逐步积淀“团结拼搏,自强不息”的山中精神,突出“致远”的办学理念;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形成高品位的职业精神;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3、德育管理工程。要加强新形势下的学校德育工作。①继续贯彻常规要求,并在薄弱环节和工作方法上进一步改进和提高。②要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德育工作方法的研究,加强德育科研,提高德育工作的艺术性,增强工作实效性。要强化以德为首的凝聚力,以能为主的向心力,以赛为主的竞争力。③要改革德育内容。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进一步加强诚信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突出生命教育,抓好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与青春期和法制纪律教育,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杜绝青少年违法犯罪;开展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读书活动,④要善于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要善待学生,尤其要善待后进生;要善待家长,尤其要善待对学校工作有误解的家长。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后进生要给以更多的关注,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起进取的自信心。转化后进生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要制定周密的转化计划,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⑤加强并做好寄宿生管理工作。由政教处负责,进行寄宿生的日常管理,要通过多种形式关心、帮助寄宿生的健康成长。⑥进一步加强班主任建设,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论坛、讲座等,创新班主任教育方式,提高班主任教育能力。
4、课程改革工程。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化教育改革。继续以关注课堂为工作主线,更新教育观念,加强业务学习和教学研究,注重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研究性学习、发现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①严格落实教学常规,摒弃形式主义,讲求实效,使教学常规于动态管理中获得螺旋式发展。②进一步加强备课指导,改进作业批改方式。③加强新课程教学研究,开展一次新课改尤其是新高考方案、新录取办法对教学的影响及应对方法的讲座,让每个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观、评价观。开展新课程改革教学展示和评优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本学期要对全市全方位开设一次公开课。⑤加强校本业务培训和教学经验的总结与交流,抓好教研组建设,特色备课组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教学研究、业务学习以及科研工作的开展等方面的职能和作用。⑥注重并搞好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做好教学资源库的规划与建设。⑦制定与新课程教育相配套的教师评定、学生评价机制,推进课程改革。⑧加大新课程改革师资培训力度,开展系统的教学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⑨加强各学科尤其是加强语文学科的针对性研究。研究从初一到高三各年级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安排。初中重点研究如何增加学生阅读量问题,高中重点研究如何应对新高考问题。
5、教科研工程。(1)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2)认真组织、定期开展以教改为重点的专题讨论,通过及时总结和交流教育教学中的成功经验与做法,讨论课改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研究新对策,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反思能力。(3)深化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科研水平。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一步加强科研队伍的建设。(4)强化过程管理,全面落实课题研究。要认真做好学校“*”课题的实施工作。同时在上学期教师个人课题申报的基础上,要有计划、有组织地落实实施,规范、合理过程管理。教科室加强课题实施的过程追踪,每月各课题组进行一次活动汇报,期末要根据课题组活动情况、教科研成果、资料积累等,进行课题评比和个人考核。(5)推广科研成果,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教科室要为教师撰写论文进行认真的组织和服务工作。学校期末把教师科研工作和论文写作纳入学校绩效管理,建立较为完善的科研管理和激励机制。
四、落实二大措施
1、深化两项改革。
——深化人事制度。进一步完善教职工全员聘用合同制,细化考核办法,科学考评,规范聘用。形成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促进人才资源共享和柔性流动。积极平稳地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工作。
——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实行领导班子目标考核制,加强领导成员的责任意识。改革各级各类考核奖惩办法,全面掌握德、能、勤、绩、廉,实现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措施等方面有新的突破。真正做到学校管理高水平。
2、加大五项工作力度。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加大师德师风建设力度。加强以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敬业奉献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将师德师风状况作为教师职务晋升和岗位聘任的首选条件,严肃查处由于教育方法不当引发的学生安全事故。鼓励教师通过自学考试等途径提高学历层次;加大新课程培训力度,加强校本培训,利用暑假、双休日对老、中、青教师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培训,提高针对性;整合教师培训资源,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作用,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加强以新课程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科研培训,鼓励教师参与新课程教学研究,提高科研素质。
——加大校内视导和考核力度。校内视导重点检查“两基工作”的质量监测、教育信息化工程、规范教学行为、优质教育达标、新课程改革等情况,推进各项工作。加大师德师风考核力度,实行一票否决制。加大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考核力度,依据教学能力确定等级。
——加大后勤服务管理力度。后勤保障处要牢固树立为教育教学服务,全心全意为教职工服务的思想,全力做好本职工作,做好大型活动的后勤保障工作。本学期要重点抓好建校五十周年庆典活动的筹备工作;要提高工作效率,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急工作之所需,急老师之所急;要做好设备设施的管理工作,提高它们的使用效率;继续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要勤俭办学,提高经济效益,努力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要严格财务制度,搞好财务管理,要尽一切可能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每年财务支出要做出预算,定期结算,增加财务透明度;为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搞好教师福利工作。
篇7
笔者在《数学学科学习力的要素及模型构建》[1]一文中论述了数学学科学习力的要素,并初步构建了数学学科学习力的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基于数学学科学习力的数学课程结构进行论述.
1 学习力及数学学科学习力
“学习力”一词最早来源于管理学领域,多以“组织学习力”、“学习型组织”出现,它反映了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对各种内外信息的认知与反应的能力[2].以学习力、学习能力、learning power、learning ability、learning capacity等为关键词搜索相关文献后发现,对学习力理论的系统研究主要以国外文献为主,尤其英国相关较为突出;而国内文献较少,目前还没有形成系统研究.学术界普遍认为学习力是一种综合的、复杂的能力,研究主要围绕概念、内涵、构成要素、应用(提升策略等)进行.裴娣娜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分析、提取出学习力六大要素[3],它们分别是:知识与经验、策略与反思、意志与进取、实践与活动、协作与交往、批判与创新;并提出了学习力的三层次六要素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数学研究的对象是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数学的运作在于“思维”,人脑对数学对象的思考是思维运作.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学与教.数学教学的关键之一是处理好理解与记忆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理解应当被看成熟练掌握各种算法的一个必要前提.数学学科学习力的核心是思维、数学思维,提升学习力,就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而数学学科学习力由一般学习力和数学学科特有的学习力两部分组成,其中数学学科特有的学习力又由数学学习能力、数学能力和数学创新能力等成分组成.
数学能力包含很多内容,在数学学科课程中,需要重点培养学生抽象与概括、运算与推理、作图与想象、统计与分析、建模与解释等五组能力(学科核心素养).数学学习能力主要包括经验与旧知、问题与活动、思想与方法、观念与态度、调控与反思等五组内容.数学创新能力的成分有质疑与批判、推广与引申、联系与贯通等.
具体结构详见下图2.
2 数学课程结构的构建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优化育人模式,推进普通高色化多样化发展,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浙江省制定了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并于2012年秋季在全省普通高中全面实施,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调结构、减总量、??方法、改评价、创条件”,为“普通高中分层走班,学生自主选课”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作为全国两个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之一,浙江省于2014年9月19日了“新高考方案”,将采用统一高考招生、高职自主招生、单独考试招生、“三位一体”招生等四种模式,考生可根据实际情况,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该方案将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在此背景下,浙江省各个普通高中积极探索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以及具体的教学安排.2.1 基于数学思维的课程分层分类
学校课程需要有一个顶层设计,在此之下,各学科课程结构体系需有一个核心主题词.同一学科,不同学校可有不同的主题词.比如,数学学科课程结构可用数学思维作为统领,进行分层分类、纵横交错搭建数学课程结构.
其中的“分层”,具体可分为三层:(1)基础课程:针对学困生和一般学生,注重数学思维引领;(2)荣誉课程:针对中等生,注重数学思维提升;(3)挑战课程:针对资优生,注重数学思维突破.此外,可针对基础特别差的学困生,还可以设计辅弱课程(或称为补差课程),注重数学思维体验,作为第四层.
其中的“分类”,具体可分为三类:(1)基础类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主要关注知识基础,当然也有思想方法的基础,注重扎实度,注重数学思维引领;(2)拓展类课程:面向部分学生,主要关注思维的拓展,当然也有知识的拓展,注重广度,注重数学思维提升;(3)研究、特长类课程:面向个体学生,主要关注能力的提升,注重高度和深度,注重数学思维突破.
还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比如按照学生生涯规划方向,分为理工方向、社会方向、人文方向和艺术方向等类,分别提供不同的数学选修课程.
2.2 基于数学学习力的课程结构构建和实践应用
基于课程改革的背景,为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基于数学学习力的课程结构构建亟待进行.除了教育部门规定的必修课程和限定先修课外,我们还需给学生提供多种选修课程.同时,基于数学学习力的课程结构构建需要从不同认知水平学生、课程类别和课程指向等三个维度进行构建,可构成3×3×3共27个课程定位的课程结构.第1维“学生水平”维度,可分为学困生、中等生和资优生等3类学生;第2维“课程类别”维度,可分为基础类、拓展类和研究类等3类课程;第3维“能力指向”维度,可分为指向数学学习能力、数学能力和数学创新能力等数学学习力要素的3类课程.
第1维主要影响课程内容的难易,第2维主要影响课程内容的属性,第3维主要影响课程内容的目标.基于数学学习力的课程结构构建,关键在于第3维,以下就第3维“课程指向”维度进行展开说明.
指向数学学习能力的课程,也就是指向学生经验与旧知、问题与活动、思想与方法、调控与反思、观念与态度等五组学习能力培养的数学课程.指向学生经验与旧知、问题与活动方面,例如《数学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数学软件应用》等课程;指向学生思想与方法、调控与反思方面,例如《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数学思维方法》等课程;指向学生观念与态度方面,例如《数学文化》、《民俗数学》等课程.
指向数学能力的课程,也就是指向学生抽象与概括、运算与推理、作图与想象、统计与分析、建模与解释等五组能力培养的数学课程.指向学生抽象与概括、运算与推理方面,例如《组合数学》、《数学思维训练》等课程;指向学生作图与想象方面,例如《数学与建筑》、《数学与工艺美术设计》、《数学与模具制作》等课程;指向学生统计与分析、建模与解释方面,例如《统计初步》、《数学建模》等课程.
指向数学创新能力的课程,也就是指向质疑与批判、推广与引申、联系与贯通等能力的数学课程.指向学生质疑与批判方面,例如《数学悖论》等课程;指向学生推广与引申方面,例如《初等数学研究》等课程;指向学生联系与贯通方面,例如《数学论文写作》等课程.
对于第1维和第2维进行横纵分列,将第3维进行内部渗透,可搭建出“基于数学学习力的三维数学课程结构”参考(如下表1).
3 进一步的思考
3.1 学教育应多元化发展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为宗旨的新课程改革中,我们的基础教育应当走出精英化误区[4].在新课程改革中,着眼于未来人才的教育培养,应该清晰地认识未来社会的多元化需求.未来社会是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多元化时代,亟需的是具有较强学习力的多元化创新人才.数学教育应该多元化发展,在学校教育以及学科教学中,应该时刻秉承这一思想.以培养学生学习力为首要任务,培养多元化具有数学学习力的学生(数学成绩不一定要好),让学生有潜力成为未来社会某个领域(也可以是文科领域)中的人才.
3.2 抵制考试和考试文化的过度影响
中国传统的考试及考试文化不可避免地将对课程改革或多或少有影响.现在迫切需要做的不是围绕这个作无意义的争论,真正需要做的是,要从复杂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等复杂方面去推进课程改革,使之向前不断迈进[5].学科课程是培养学生学习力的土壤,在实践的过程中应该防止形似主义、功利主义对课程实施的错误导向,而应引导学生对待学习、对待成败有正确向上的价值观.但与此同时,也要注意是对考试和考试文化的过度影响部分进行抵制,而不是走向另一个极端.毕竟能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也是一种素质,尤其是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毕业生还是要面对多种“考试”.3.3 “指向数学学习力的数学课程结构”的实践应用
篇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实现教育教学与世界接轨成为了国家新高考改革的内在动力。全国范围内的高中生涯教育“运动”就是在此背景下蓬勃发展的。在这里,我对生涯教育与辅导的理论背景与实践现状进行简要阐述,梳理高中生涯教育的内在脉络和内容,从而为高中生涯教育实践提供参考、借鉴与支持。
一、生涯教育辅导相关理论的简评和生涯教育现状
(一)生涯教育相关理论简评
高中生涯教育试图通过自我认知、外部认知协助高中生进行职业、专业、大学和学科的生涯决策以使他们获得成长、成才和成功。它展望学生未来的发展,也着眼于学生当下的选择[1-3]。作为舶来品,来自于西方国家的生涯教育辅导相关理论大多存在其适用范围。这里我对主要的理论做一些简单阐述。
帕森斯的特质因素论的不足在于其匹配的前提是个人的特质和工作的性质是固定不变的,而事实上,这两者都是在变化之中的。且本身这种过于强调“人职匹配”的观点,往往可能导致匹配精确的难度性和可信性。
霍兰德的人格与环境类型论的不足在于关注重点是做抉择(如选专业、职业等)且没有探索和做决定的障碍(如未来发展可能性、非理性信念)。处在身心发展中的中学生,往往会由于经历和体验缺少的缘故出现非理性的信念或忽略了未来的可能性。
舒伯的生涯发展论的不足在于它虽关注生活角色之间的冲突与不平衡、关心自己的未矸⒄梗但忽视经济、社会因素对生涯发展的影响。
克朗伯兹的社会学习论的不足在于关注澄清非理性信念、学习新技巧或经验,但在试图解释个人的教育、职业爱好和技能如何形成并如何影响生涯选择方面的具体机制说明较少。
戈特弗里德森的界限、妥协与自我创造理论在中学生涯教育方面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帮助人们重新思考童年的选择而又不损害他们现在的选择;鼓励对选择的现实思考而又不限制梦想;呈现复杂信息而又不让他们被海量信息击倒。其不足在于对能力以及个人所处的社会阶层对职业抱负水平的影响缺少研究。
克内菲尔坎姆和斯列皮兹的生涯认知发展论适用于通过发展认知从而推动生涯认知的发展,适用于终身的生涯发展。其不足在于理论本身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缺少相关的工具用于落实。
生涯混沌理论为我们理解个体不断发展的生涯以及难以预测的生涯决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框架。但该理论没有提供可以借鉴的框架,给生涯教育实践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从以上七种生涯相关理论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诞生于西方社会中的生涯理论在应用于中国大陆,特别是处于身心发展中的中学生群体时有一定的局限。它们都是从各自的研究角度来探讨生涯发展,而不是从统摄全局的角度来看待生涯发展。
(二)生涯教育实践的现状
在现有的国内文献中,来自本土专家学者较系统和具有影响力的相关理论论述较少见。特别是指导高中阶段生涯教育实践的系统论述文献比较少。目前各地区使用的教材或读本大致按照知识模块来进行生涯教育:自我认知、外部认知、生涯管理和素养拓展,部分地区的做法是按照年级的方式来区分[4-5]。而这些做法虽然适应了学校的学管理,但却忽视了个体层面的生涯发展差异性与生涯教育需求的完整性。为此,我们有必要从宏观层面为高中生涯教育搭建一个框架或模型作为实践参考。
二、高中生生涯角色发展阶段模型
借鉴国家生涯规划师认证班生涯发展阶段模型,我认为高中生的生涯阶段上也呈现出类似发展阶段:生涯角色唤醒、生涯角色适应、生涯角色定向、生涯角色发展、生涯目标调整、生涯角色平衡和生涯角色准备等不同的阶段。学生若是在某个阶段没有很好地度过便容易形成生涯发展的困境,影响其在高中生涯的发展。因此,我建议根据学生在不同生涯发展阶段的困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与教育。高中角色发展阶段模型见表1。
1.生涯角色唤醒。该阶段旨在为高中生角色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涯发展基本内涵、意义等知识准备,唤醒他们的生涯发展意识。
2.生涯角色适应。该阶段旨在通过熟悉环境、了解要求、明确资源等方式以让学生的身心适合新角色的要求与任务。该阶段若没有发展好往往是自身资源(能力、外在资源等)不足造成的。
3.生涯角色定向。该阶段旨在明确角色期许与外在发展要求,结合自身条件作出发展定位与计划。该阶段发展不好往往是因为方向不清。
4.生涯角色发展。该阶段旨在根据角色定向之后进行任务确认与任务实施。高中生在该阶段需要结合高考选拔要求和未来社会的基本要求不断地学习,获得有关知识,培养与发展有关能力,了解与认同有关价值观念等。
5.角色目标调整。该阶段旨在根据自身的发展水平、客观条件与定向之间的差距进行必要的调整,以获得突破与发展。
6.生涯角色平衡。该阶段旨在因自身的顾虑、影响因素太多或者投入失衡时作出调整,进行重新平衡。
7.生涯角色准备。该阶段旨在为高中毕业生下一个阶段(升学或谋生等)的发展提供基本知识、技能和观念等主客观准备,方便高中毕业生为下一个阶段做好必要的心理、知识和策略的准备。
三、高中生生涯角色发展阶段问题及应对
根据高中生生涯角色发展阶段模型,我对不同角色发展阶段任务的主要问题和应对方法进行阐述。这些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问题形成了高中生涯教育的内在脉络,而针对问题的应对方法就是生涯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生涯角色唤醒阶段
该阶段主要的问题是有没有良好的生涯角色意识。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教育或辅导:向学生介绍生涯规划的相关内容,和学生讨论读书的目的,与学生谈谈生活的理想。对生涯规划知识的相关介绍有助于学生对生涯有更加直观的认识;讨论读书的目的有利于学生从生涯发展的角度理解接受教育与人生发展的联系;个人喜欢的生活方式是影响学生生涯发展的重要因素,展望未来能够让学生反思当下。
该阶段的教育或辅导适合针对没有较好生涯意识的学生,可以通过新生的入学教育、读本、讲座、辅导课、班会课等方式来开展。
(二)生涯角色适应阶段
有没有较好的角色适应是该阶段主要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教育或辅导:帮助学生树立资源意识,明确可以利用的资源;通过辅导协助学生进行人际适应;面对初高中学习方式的变化,辅助学生进行学习适应;为面对适应过程中的冲突问题,与学生探讨如何处理。
该阶段的教育或辅导适合没有较好适应力的学生,可以通过班会课、辅导课、讲座、读本等方式来开展。
(三)生涯角色定向阶段
该阶段的问题主要有五个:高中生有没有较好的自我认识;自我认识有没有得到体验与确认;个人不同心理倾向的职业指向有没有一致;高中生选择升学的方向是否清楚;有没有做好高中规划。
1.在高中生有没有较好的自我认识方面,我认为主要从兴趣、气质、性格、能力(潜能)和价值观这五方面来着手。由于高中生还处于身心发展阶段,我们需要引导他们发现或培养自己的兴趣,认识并学会调节自己的气质,认识和完善自己的性格,发现与发展自己的能力,了解并鼓励学生从实践和体验中确认自己的价值观。
2.在自我认识有没有得到体验与确认方面,我们知道了解自己是需要一段漫长的体验与确认的过程。所以对于体验与确认这个问题,我认为要创造机会让他们从实践和体验的过程中不断地了解自己。我们可以举办成长体验营、生涯研习营等活动,也可以鼓励他们多参加其他的实践活动,例如学校社团、兴趣小组、校外实践、研学旅行等实践体验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不断地拓宽他们的视野,告诉他们人生有多少种可能。
3.在个人不同心理倾向的职业指向有没有一致方面,当我们在协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过程中,可能学生的不同心理倾向的职业指向会出现不一致而造成无法较为明确地定向。这很可能是因为以下这几个问题没有弄清楚:职业了解不清、资源与可能性了解不足和决策能力不强。对职业的了解有利于学生了解该选择什么,对资源与可能性的了解告诉学生该放弃什么,而决策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知道该明确什么。我认为对行业、企业、职能或职业的探索,对自身决策风格的探索和对决策工具的掌握,对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认识和家庭资源在个人职业发展中的作用都对学生的生涯抉择起到重要的作用。
4.在高中生选择升学的方向是否清楚方面,当学生做出升学选择时,根据新高考改革学科选择的要求,他们需要确定专业与大学。这时我们有必要带领他们一起探索专业和大学。考虑到理想(目标职业、目标大学和目标专业)与现实(成绩、身体条件、家庭条件等)的差距,我们需要协助其权衡实现的可能性以及备选专业、大学。在必要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方式(例如研学旅行与拓展体验等)帮助学生确认其选择。同时,我们需要协助他们树立这样一个认知:对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
5.在有没有做好高中规划方面,当学生明确了自己的职业、专业和大学之后,我们需要进行政策解读,辅导学生做好高中三年的规划并勾画生涯路径。
该阶段的教育或辅导适合没有较好生涯定向、需要进行选考学考的学生。我们可以通过教学辅导、个体咨询、社会实践、系统测评、宣传手册、讲座等方式来开展生涯教育工作。
(四)生涯角色发展阶段
对于选择谋生或走向社会的学生,如何提高他们的未来适应力,在高中三年的生涯中是否有阻碍因素,他们有没有学业发展可能,这是该阶段的三个主要问题。
1.在如何提高他们的未来适应力方面,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自我管理与素养拓展。在自我管理方面,我们可以在目标管理、压力管理、休闲管理、个人理财、自我教育、健康管理等主题上进行必要的教育或辅导。在素养拓展方面,我们可以从规则意识、礼仪意识、团队意识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教育或辅导。
2.在高中生是否有阻碍因素方面,如何培养学生在遇到挫折时能够顺利应对并提高抗挫折能力是很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重视的问题。抗逆力也叫心理韧性。国外学者认为抗逆力的构成要素是外部支持因素、内在优势因素和效能因素。我认为培养学生抗逆力主要可以从培养自我效能感、建立积极乐观心态和获得人际支持的意识与能力等方面入手。通过抗逆力的培养,让学生能有效应对高中生涯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并顺利完成高中生涯任务。
3.在学生有没有学业发展可能方面,提高学生学习力是应对学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我认为应该从阅读与预习、互动与听课、记忆与复习、结构化思维与审题、学习方法与风格、考试心理调适等方面进行辅导。同时,若有必要,可以增加元认知、注意力、学习习惯、自主与管理等方面的教育与辅导。
该阶段的教育或辅导适合针对遇到生活挫折和学业发展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讲座、班会课、个体咨询或辅导课等方式来进行。
(五)生涯目标调整阶段
该阶段的问题主要是:理想(目标职业、目标大学和目标专业)与现实(成绩、身体条件、家庭条件等)是否一致。其中有没有优势学科和是否有最佳学科组合是最应关注的问题。其目的是通过角色发展(特别是学习力的培养)之后,如何让升学的重要衡量标准――成绩可以实现价值最大化。当然,学生可以自主抉择。
在这个阶段,如若学生遇到理想与现实不一致的情况,那么我们有必要和学生讨论其他可能――报考相似专业的可能、进入学校转专业或辅修第二专业的可能。除了通过接受教育来实现职业发展的可能性之外,我们在必要的情况下应与学生探讨职业转型的可能。当然,进行政策解读等方面的志愿填报指导是必要的。
该阶段的教育或辅导适合目标与现实匹配方面出现问题或考虑成绩利用最大化方面的学生。该阶段可以通过讲座、教学辅导、个体咨询、系统测评等方式来进行。
(六)生涯角色平衡阶段
当高中生在进行生涯抉择的时候,与重要他人意见是否一致是该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如若他们与重要他人意见不一致,我们有必要帮助其认清自己的人生角色与期待,使其理性面对冲突的情况,懂得如何协调与平衡。
该阶段的教育或辅导适合遇到生涯角色冲突或选择困难的学生。该阶段可以通过讲座、演练、班会课、个体咨询或辅导课等方式来进行。
(七)生涯角色准备阶段
该阶段的问题主要是:当高中生选择谋生或选择继续接受教育时,我们如何协助他们做好生涯角色准备。我认为如若选择谋生,就需要从如何就业、创业和学会自我保护这三个方面进行教育或辅导;如果选择继续接受教育,则需要从如何面对复读生活、体验和规划大学生活、学会自我保护这三个方面进行教育或辅导。
该阶段的教育或辅导适合面临毕业(升学或谋生)的学生。我们可以通过讲座、教学辅导、个体咨询、实践体验等方式来进行。
四、结语
有别于目前主流的生涯教育知识模块化、年级化,我通过建立高中生角色发展阶段模型,梳理高中生角色发展需要的内在脉络,试图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完善和充实目前主流的生涯教育实践工作内容。这样有利于提高高中生涯教育的o导效果,完善生涯教育实施的教育内容。
参考文献
[1]王一敏.中学生生涯教育理论与实务[M].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16.
[2]钟思嘉.生涯咨询实战手册[M].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2010.
[3]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4]周晓璐.中学生职业生涯咨询[M].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6.
篇9
关键词:探究;感悟;主体性;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5-0131-01
首先、历史教学要凸显历史学科特点
高中历史课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学习,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如果不能用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和讲述历史背景和过程贯穿于始终,课堂就不会飘出浓浓的历史味。
将历史学科简单的认为是记忆的学科,缺乏深入的思考,学生不能“温故而知新”,不能以史为鉴,不能读史明志,不能用历史知识指导自己的生活,脱离了现实,历史教学成为空洞的说教。当学生遇到社会生活问题,需要历史学科知识分析的时候就不知所措。因此必须加强研究与探讨,不断提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学生高历史学习的效果。
历史学科的学习主要内容是人类社会的发生、发展过程。人类社会包罗了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个领域。学生只有通过感知丰富的历史素材,运用基本观点和方法,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及重大事件作出客观、符合历史事实的判断、分析和评价。历史即过程,学习历史必须进入情境,深层探究,细心感悟。
其次、历史教学要加强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历史教学是依据历史材料去认识和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与历史过程。历史思维能力不仅适用于考察历史,而且在观察现实、认识社会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知识、技能和思维是学习过程中不可分割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新课程和新高考背景下,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尽管现在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多样,而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可见,怎样调动学生的课堂思维,就成为了历史课堂教学的灵魂。围绕这个灵魂,在历史课堂上可以进行有效的尝试。
(一)创设思维情境。学生的思维一般是从对知识的质疑问难开始的,即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占有一定的时间去探索历史问题,教师在具体课堂操作过程中要摆脱陈旧的一问一答的操作程序,要善于多角度、多层次设计问题。通过对课本知识的梳理,使学生进入思维状态,这个过程就伴随着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不再是单纯的机械记忆了。
(二)问题争议法。将具有开放性的历史问题引入到历史课堂,让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只要持之有据,言之成理,就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将争议问题引进课堂,让学生各抒己见,一定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英国历史教学专家汤普森指出:“学校的历史学习,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历史本身发生了什么上,而是要集中在我们如何具有对历史的认识。最重要的是接触和反映探究的过程,获得知识的方法。其次才是涉及历史探究的结果:历史的实际情境及其发展。要达到这样,最好是由学生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而这种运用是广泛的、有指导的、思考性的和逐步要求的。”梁启超也曾经说过:“教员不是拿所得的结果教人,最重要的是拿怎样得出结果的方法教人。”
马克思说:“我们现在只知道一门真正的科学,那就是历史科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造就现代人才的需要,也是实践新课程标准的需要。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根本。这些能力为学生将来走出校门,应用于实际生活打下基础。
(一)更新教学观念,重视情感目标的培养
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强调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历史教育中的重要性。作为教师,要树立起相应的教学理念,例如:备课时不是先考虑教什么和怎么教,而要先考虑通过这些知识训练那些思维、培养那些能力、形成那些观点,然后再考虑教什么、怎么教。
(二)认真钻研教材并充分发掘教材中蕴涵的人文精神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归靠的精神家园。它始终以人为中心,以追问历史对人的价值为己任,在启人心智、促人感悟的历史中寻找到先人留下的借鉴和启迪。历史本身有着深厚的人文内涵,这一点在新教材中更加突出。我们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内容,充分发掘历史教材本身的人文内涵,才能真正把人文精神传授给学生。
篇10
一、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保障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作为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部门,教务处的职能之一就是制定学校教学的基本计划。XX年,教务处对各年级、各门学科的周工作量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核定,按照核定的工作量安排全校课程总表。教务处每学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期工作计划,对全年的教学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和部署,除了在教研组长会议上宣传外,还在学校网站上予以公示。课程总表、作息时间表、补课表、校历、教务处工作计划的发放与公示,保障了学校教学工作在有序的轨道上正常运行。
由于学校教务工作人员变动频繁,教务处的一些工作人员对教务业务不熟练,给工作带来了一些不便。但教务处各职能部门的老师们同心同德,恪尽职守,努力学习,仍然比较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教务业务。由于我校规模大,班级多,学校各类文体活动多,各教研组内学科活动多,另外,老师们各种原因的请假、调课甚多。由于我校教师人员比较紧张,教务处经常要对教学工作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对老师们的工作量进行调整,这种调整也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支持,确保了各班各年级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制定教研工作计划,促进学校教研工作
教务处对教研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实行宏观控制与微观协调相结合,推动学校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务处定期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对学校的教研工作和常规教学的组织与管理进行安排与部署,各教研组的工作实行教研组长负责制。教研组是学校教研工作的基本组织单位,教研组长既是教研组内教研工作的组织者,也是主要的骨干力量,教务处对各教研组长和各教研组的工作提供一切可行的支持和帮助。除了加强对教研组的管理外,教务处也深入到一些备课组,与备课组和部分教师展开直接的教学研究。
三、积极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和各级领导下达的工作任务
教务处是一个上传下达部门。一方面,对教职工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务处有向学校领导进行反映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教务处要对学校领导及上级机构的指示负责。一年来,教育局下属基础教育科、高考科、体卫艺科、仪器装备站、市教研中心等部门,市科协等上级单位下发了大量的文件、文本,布置了许多重要的工作,这一些都要依靠学校基层的力量来共 同完成。教务处在执行学校研究决定的各项工作中总是尽力做到不讲价钱、不打折扣、不留遗憾地去完成。
四、积极开展教科研工作
七中是一个完中,学校班级多,校本教研要以我校的校情实际来开展。我校校本教研的基本方针是教务处实行宏观引导,引领校本教研的基本方向,各教研组教研活动自成体系,年级组内备课组教研活动深入到学科课堂。教务处是一个管理部门,也是一个服务部门,在教务工作中,以学校职代会通过的文件为准绳,尽可能为教师教研工作提供优质平台。
1.加强对各教研组的宏观指导
在学校新的人事制度实行过程中,学校教研工作需要探索新的研究模式,新的管理模式。由于实行年级主任负责制,教研组的管理功能有所弱化,但是,校本教研是学校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如何在新的形式下发展校本教研,我校经过一个的探索的过程形成了一套可行的工作模式。针对目前的工作格局,教务处加强了对教研组管理时实行宏观的调控,强化教研组长在组内的权威地位,增强教研组长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派遣教师到外地学习,教务处总是尽可能针求教研组长的意见。在学科竞赛方面,校内预选赛、学生的选派都由教研组长具体落实并做最后的决定,教务处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持。对教研组长推荐的教学用图书,学校也尽可能购买,让教研组长有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
以校为本的校本教研在宜昌七中的发展经过了不同的历史阶段,但在新的人事制度形成后,学校各个功能处室的作用需要重新定位,校本教研的管理、制度、模式、重点也有一些变化。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我校的校本教研基本走上了快车道,但校本教研的力度、深度还很不够,相信未来在学校领导及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在各教研组、在各备课组、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校本教研一定会进入一个全新的里程。
2.确立以课题为导向的教研方针
课题研究难度大,事情多,许多教研组对此有畏难情绪,觉得精力投入多,难有实效。学校一方面对各教研组提出明确的课题研究的硬任务,另一方面鼓励各教研组开展课题研究,为课题研究创造条件。对有课题研究的教研组以及承担课题研究的主要成员的外出学习、听课培训、校际交流给予优先考虑。XX年我校高中英语组有一个国家级课题已经结题,高中英语、高中语文两个教研组正参与由市教研中心组织两个省组课题的研究,初中数学教研组的全国初中数学“z+z”课题研究正进入到最后的阶段。现在高中数学、地理两个教研组正在申报市级课题研究。共5页,当前第1页1
教研组课题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培养教师业务能力的过程,是一个增强教研组教研能力和凝聚力的过程,是一个让学生受益的过程,是一个出成绩的过程,是一个出名师的过程。已结题的初中化学“探究性学习”课题,正在进行的初中数学组的课题研究就是很好的例子,刘四方老师已成为湖北省及至全国的化学名师,初中数学组成为我校教研活动最有成效的教研组之一,许倜老师在数学组的影响力也越来越明显。
3.备课组活动求真务实
教研组的活动宏观性特征明显,而备课组的活动则是典型的微观活动。备课组的活动是以年级为基本教研单位,在年级组内对学科教学计划、教学进度、重点的挖掘、难点的把握与突破、考试命题等方面进行统一的研究。目前我校的备课组管理是双重管理机制,一方面由教务处牵头,教研组长具体负责协调与管理;另一方面由年级主任直接管理本年级组内的学科活动,增强备课组教研活动的实效性、针对性。
4.学科活动卓有成效
一
年来,在学校领导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各教研组的共同努力下,教务处组织了多次大型的市级教研活动,对学校教学工作、对我校教学研究都起到了十分积极而又重要的作用。
XX年上半年,全市初中英语初三英语备考及英语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我校徐红老师上了一堂研究课,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全市初中语文校本研究及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我校余勇老师为广大教师上了一堂展示课,受到一致的赞誉。城区高中历史研究会议也在我校举行,我校历史组教师付出了大量辛苦的劳动与努力。XX年下半年,全市高三数学备考会在我校举行,高中数学组做了大量工作。全市高中地理优质课及城区地理教研活动都先后在我校进行,我校地理组教师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尽职尽责,有力地保障了活动的顺利完成。就教务处而言,大型学科活动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学校其它的教育教学活动也有冲击,但就学校学科活动而言,对教研环境的改善,对教研氛围的形成、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等都是有极大帮助的,因此,教务处总是尽一切能力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支持并确保各项学科活动的进行。
今年宜昌市组织了一些优质课比赛,我校有5名参赛教师,这些老师及其所在教研组共同研究,共同进步,为他们最终取得好成绩奠定了基础。黄进获得宜昌市高中政治优质课比赛二等奖,贺伶俐获得宜昌市城区高中英语优质课比赛二等奖,李连洪获得城区高中英语说课比赛二等奖,张成文获得宜昌市高中地理优质课说课比赛二等奖,杨静(小)获得宜昌市城区初中语文优质课比赛三等奖。
5.多边互动引进来、走出去
在教研活动中,我们注重与兄弟学校的联系,既注重引进来,也注重走出去。教务处倡导各教研组利用组内社会资源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进行教学教研的联系,互通信息,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比如,高中英语组先后与鸦鹊岭高中、三峡高中等学校进行了校际交流,高中地理组与葛洲坝高级中学、田家炳高中进行了校际教研,高中数学组与宜昌外校、宜昌市二中进行了校际备课组活动,高中政治组与三峡高中进行了友好交流,校际交流让老师们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有了更多的比较与提高的机会。在校际交流过程中,各教研组本着以学校教学为重的原则、以节约为重的原则、以效率为重的原则,既促进了教研活动的开展,又保证了正常教学秩序的顺利进行,既有好的收获,又不让学校受到经济上的损失和无谓的浪费。这些原则已成为各教研组的共识。我校不少教师在校内外享有一定的学科声誉,受教研中心或其它业务部门的委托到其它学校或其它地区进行专题讲座,传授自己的教学与研究的经验。我校刘四方老师、乐建群老师、宋正武老师都受邀到宜昌市或外地进行专题报告,在校园被传这佳话。
除了宜昌市内的教研活动外,学校领导也很支持老师们到外地学习。今年,我校有多门学科的多位教师到宜昌以外的地区去学习、去交流。比如,初中语文到襄樊的观摩、初中数学、高中地理到武汉的观摩,初中历史、初中音乐到广东的学习、交流,初中化学到海南的交流、高中英语到山东等等,这些活动促进了我校教师与其它地区的友好交流与往来,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促进了教学、教研的开展。初中数学“z+z”课题的主要组织者许倜教师两次到湖北以外的地区(安徽、山东)去学习、去交流,这在我校历史上尚不多见。当然,教师们的外出学习与交流学校有严格的规定,教务处主要是为他们的学习与交流提供方便、提供支持,但我们相信,对学校工作有重大贡献、课题研究做得好的教研组和教师个人,学校领导会充分考虑。
6.常规抽查不放松
教研活动可以轰轰烈烈,但更多的教学教研工作在于平时的点滴积累。工作热情决定工作态度,工作态度决定工作方式,工作方式决定工作结果。比如,教务处在学期中期以及其它适宜的时间以毕业年级为重点进行常规教学检查,通过听课活动看课堂,通过问卷调查看教学常规、师德表现。对那些教学方法好、关爱学生、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在不同的场合提出表现,对教学方法不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教师指出其问题所在,促进教学互动。共5页,当前第2页2
7.不遗余力推广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对教育教学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对很多学科、对很多课题的研究甚至起到脱胎换骨的作用。竞赛无疑是最佳的促进方式,而市级及以上级别的竞赛又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公正性。在宜昌市教学仪器装备站以及教育局其它业务部门组织的各种现代技术的比赛活动中,学校教务处总是面向全校利用各种途径广泛宣传,引导、督促各教研组积极准备,以期通过这样的一些活动提高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兴趣。在近两年的课件及其它类型的教育技术比赛中,我校组织有序,参赛作品多、质量好,受到上级部门的好评。
我们在推广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也发现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我校整体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影响着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问题之一,有的教师采取观望态度,自己不动手,对别人的研究活动也漠不关心,有的教师甚至连一份完整的试卷都不能打出来,更不用谈制作高质量的课件了。问题之二,“拿来主义”根深蒂固,原创激情低,不少教师只愿坐享别人的成果,却不愿与其它老师一起来共同完成属于自己的作品。问题之三,坚持自己的传统方法,不愿承认现代教育手段的先进性。并不是每节课、每个内容都需要用现代技术来讲授,但从不用现代技术的作法却更显固执与思想惰性。问题之四,学校缺乏相应的激励与惩罚性措施。问题之五,我校的硬件设施相对比较落后,特别是学生微机室的教学环境跟不上发展的需要,直接影响到我校的信息技术教育。综合看来,虽然我校有一批具有一定能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专业技能的教师,但横向比较,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无论是高中还是初中,我校已落入下风,这已是十分严峻的事实。
8.学科竞赛抓落实
学科竞赛对教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学科竞赛有利于尖子学生的培养,也有利于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学校奖励制度在XX年的职代会文件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教师个人发表的作品不再计奖,但依然保留学生学科竞赛的高额奖励。XX年我校初中数学、物理竞赛都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成绩,既有多人获得宣昌市奖,也有不少学生获得省级奖励和国家级奖励,表现十分优异。高中数学继去年历史性地获得全国三等奖以后,今年我校高三(1)班的陈飞同学也获得全
国三等奖,两次的高中数学全国奖是一个继往开来的高中学科竞赛的新篇章。
五、认真搞好评教评学工作,形成良好的教师评价机制
评教评学工作主要包括五个部分,一是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二是家长对教师的评价,三是教师之间的互相评价,四是教务及其它职能部门对教师的评价,五是主管领导对教师的评价。这里主要说明的是学生及学生家长对教师的评价。
每次的评教评学活动教务处都十分重视,事先拟定好评价标准,准备好问卷调查表,然后委托年级主任或直接委托班干部来发放调查表,在规定的时间内教务处将调查表进行回收。教务处回收调查表后,立即组织工作人员进行详细、准确的统计,统计既有定量的数据归类和计算,也有定性的描述,学生评价“a”率直接影响到教师职称的骋任。在统计完毕后,问卷调查表向全体教师开放,让教师知道学生对自己的原始评价。
对评教评学工作教务处每次都精心组织,力求公正、公平、准确。当然,由于设计上本身的缺陷也会影响到对教师的评价,但我们认为来自于学生和学生家长对教师的评价是可以兼听则明的,倾听来自学生的声音,这是非常必要的,这对教学是有帮助的,是有促进的。不少教师看了学生对教师的评教评学后发出这样的议论,看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如果一个班多数学生都认为这个教师有问题,那么这个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比较深入的反思,如果仅仅是个别学生提出的问题,那么就要个别对待,但同样要进行冷静的分析,只有这样才会更加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广大教师都十分看重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客观地说,评教评教学对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都有很大的触动,这样的活动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
六、搞好开放周活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发展
本学年我们进行了开放周活动,通过举办开放周活动,使社会各界广泛了解学校的办学状况,吸纳社会对办好学校的宝贵意见和建议,通过开放周活动,让家长监督办学,使 我校的办学更加规范,办学质量更高。开放周同时也是学校师生展示才华、发挥创造力的重大活动,开放周活动期间,教师与学生都希望将最好的状态、最佳的水平呈现在家长面前,接受社会的检阅,这对学校教育无疑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要想关键时候有上佳的表现,只有在平时狠下功夫,开放周活动一个学期虽然只有一周,但其影响却是长期的。开放周以家长来校活动为主,主要内容有听课、访谈、咨询、建议、参观等方面,家长可在活动期间的任何时间到任何班级听取任何教师的授课,家长可与学校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进行座谈、交流,了解学生在校内的情况,共同探讨教育学生的有效途径,学校设立咨询处,接待家长,介绍国家相关教育政策、学校办学理念及学校发展规划,解答多种疑问,学校也接受家长对我校实验室,学生、教工阅览室,学生微机室等的参观,为学校的硬件建议提出合理化建议。另外,学校还设立意见箱,接受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对教师授课、班级管理以及学校发展等提出的各项建议。规范办学、增进交流、完善发展,这是学校与家长的共识。共5页,当前第3页3
开放周的活动得到家长们的真心拥护和支持,家长们走进课堂,既能发现教师的优点,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并提出了许多十分宝贵的建议。看家长们填写的听课卡,其卷卷之心令人感动。从家长们填写的听课卡可以看出,很多家长对此次活动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他们十分期盼这样的机会,也十分珍惜这样的活动机会。很多家长工作做得很细,他们有的从早上就进入校园,中午离校,有的是中午进校园,直到晚上学生放学才离开,他们在校园的活动不止是听课,而是在十分认真的观察学校的学生活动以及学校的方方面面,他们在认真地思考。家长们的关心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他们既关心学生的听课状态、教师的个人素质、也关心学校的安全状况、食堂卫生与学生饮食营养等各方面的教育环境。家长对教师的评价和建议是发自肺腑的,也应该说是十分公正的。他们对学校的关心是十分真诚的,他们对学校提出的建议是十分宝贵的。这次活动搭起了学校——家长沟通的桥梁,增进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了解与理解,对学校的发展,对学生的成长无疑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是有的会是立竿见影的,有的是长期的,但都会是十分有益的。
开放周的活动拉近了家长、社会与学校的距离,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更融洽,使学校教育更受关注。一方面,这样的活动既使教师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另一方面,家长在开放周活动中同样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受到教育。但无论怎样,开放周活动的最大受益者是学生,是学校与家长都关注的对象。今年的开放周活动期间,很多家长对学校的这种活动非常喜欢,他们甚至希望学校每个学期多进行几次这样的活动。
七、搞好大型考试的组织工作
教务处组织的考试活动一般都是规模较大的活动,比如学校的期中、期末考试、高考、中考等。对每一次的考务工作,教务处都极为重视,认真组织,协调学校各个处室的工作,以期做到尽可能的完善,特别是不要出现差错。在XX年,我校成功地组织了两次全校性的期中考试,两次全校性的期末考试,期中、期末考试的课务虽然只是一个校内性的活动,但要涉及的教职工却是最多的,公平、公正地安排考务是我们的原则,但很多时候却难于做到绝对的公平、公正。这是我们的遗憾,但我们会不断的努力。高考的组织工作相对于所有地考试要求是最高的,由于高考的特殊性,高考的组织必须十分的严密,出不得半点差错。虽然也有一些环节不够落实,但XX年我校的高考组织工作总体说来应该是比较成熟的、各方面的协调比较到位,XX年,我校获得高考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与高考相比,中考的级别虽然低一些,但其组织难度却更大一些,因为中考工作涉及的面更广。除了中考、高考,我校还组织了全国成人高考及其它类型的一些社会类考试,每次的这种考试对学校工作都是一次检阅,一次培训。虽然考试的组织工作难度大,牵涉面广,但我相信,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校的考务工作会做得让考生满意、让老师们满意。
八、搞好教务处部门组织与管理工作
新的人事制度改革对学校冲击最大的部门就是教辅人员,教辅人员相对于第一线的教师而言,奖金要低一些,但是工作强度相对于过去却没有减少,有些还有更高的要求,因为七中是一个在不断扩大的学校,而目前我校并没有多
余的教辅人员进行选择性地聘用,这给教务处的组织与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在过去的一年里,教务处本着人本关怀与工作原则相结合的方针,对教务处各个功能部门实行人本化的管理,尽可能地调动各部门工作积极性,把学校工作做好。就部门管理而言,教务处主要做了下面几个方面的工作:
1.明确各部门的岗位职责,各司其责,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2.身体力行,同甘苦,统一行动;
3.多交流,多听意见,解决一切可以解决的问题;
4.多做工作,化解矛盾,增加动力;
5.针对新的职责、部门变动,制定切实可行的新的岗位职责;
6.合理进行资源调配,保障学校工作。比如,要过去的一年里,学校加强了对学校多功能厅的管理,保障了优质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比如,由于我校班级多,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能力越来越好,多功能厅的使用常处于过饱和状态,所以多功能厅的使用必须统一管理。在对学校多媒体教室进行管理的时候,虽然这种管理增加了教务处的工作头绪,但对于一个拥有47个教学班的大学校,这种统一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在学生科技活动中,由于没有适当的教室,需要借用学生实验室,教务处也提前做好工作,保证科技制作活动顺利完成。
九、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方方面面,这里主要说明的是教务处负责的教师引进的考核工作、新教师的培养工作。在过去的一年里,学校引进了9个教师,其中有8个是正式考核引进,一个是借调到我校工作,引进的8个教师中有4个是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年轻学子。在引进教师过程中,教务处严格按照学校要求,规范操作,保证引进工作的公平性、公正性,保证引进到学校需要的优秀教师。教务处聘请学校专业教师与学校领导一起对引进学科教师进行考核,严格按照专家团体的意见上报学校领导,由学校领导最后审定,然后将学校领导审定的结果通知各个引进教师,与引进教师进行接洽。这个工作结束后,各门学科的教师、引进的教师都很满意。引进的教师为学校工作输送了新的能量,带来了新的方法、新的推动力。但是新引进的教师到一个新的环境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学校充分考虑到这个问题,在适当的时机进行适当的引导,从而使得这些教师能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并更快地融入到宜昌七中这个大的环境中,为七中的教育事业做了他们的贡献。对引进来的大学毕业生,学校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为他们安排指导教师和指导班主任,确保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学校工作。对于他们来说,一个学期的工作很短暂的,在他们未不来的工作道路上只是很小的一步,但我相信这也是一段极为精彩、极为难忘的一步。对于新引进的大学毕业生,学校为他们找师傅,结对子,给他们担子和压力,比如学校规定每个学期至少上一次汇报课,目的是要让他们迅速成熟起来,让他们早日成为最优秀的教师,让他们早日成为学校的骨干力量。共5页,当前第4页4
十、高中招生
XX年的高中招生,是一次特殊的工作。宜昌市的初中新课程实验已届三年,XX年的初中毕业后中新课程实验的第一届初中毕业生,XX年的高中招生正是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进行。今年的高中招生以三个方面为准绳,并参照其它一些重要的招生因素,所谓三个方面的准绳:即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五个维度的等级、学业考试成绩五个学科的等级分数、学生所有考查科目的成绩,由于招生制度的变化,给招生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从招生结果来看,相对于宜昌市城区同类学校而言,XX年我校的招生可以说获得巨大成功,今年我校的高分层人人数首次将其它同类学校远远甩在了后面,这为我校高中办学的良性循环奠定了优质基础。总结我校招生成功的经验,主要在这样几个方面:领导重视、规则合理、宣传恰当、重视细节、操作规范。
十一、科技活动
重视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倡科技创新,这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XX年,宜昌市科协、宜昌市教育局等五家单位联合组织,举办了第四届宜昌市青少年科技节活动。在这次科技节活动中,我校认真组织,初三、初二两个年级工作细致落实,物理组全体教师及物理实验室全力配合,成绩显著。初三年级金萍主任、初二年级余勇主任亲自负责,崔凯、李佐平、龚学武等老师更是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正是由于他们的共同努力,学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我校因此获得科技节活动先进集体和科技制作团体一等奖的殊誉。学生获奖人数创历史新高,11人获得一等奖,30人获得二等奖,14人获得三等奖,9人获得优秀奖。
除了宜昌市组织的第四届科技节活动外,我校组织的第七届北山秋韵文体科技节活动,。除了高三年级外,其它年级都参与了学校科技节活动,科技活动在师生中产生很大的影响。高二年级的科技知识竞赛、初一年级的化石参观活动开展得有头有尾、有声有色,反映极好。初一年级主任刘四方同志、各位班主任、任课教师,高二年级主任向光模同志及各位班主任都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李立文老师工作做得很细,积极配合向光模主任的工作,为这次活动的顺利进行做出了贡献。
十二、实习生工作
今年我校接纳的实生生人数多,三峡大学、武汉音乐学校、长江大学等学校前后共有50多位同学到我校来进行教育实习。实习生的活动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对实习生工作进行了专门的指导,教务处负责了实习生实习工作的具体组织与落实。实习生工作的圆满完成,教务处要感谢广大的指导教师,感谢他们支持学校工作,更要代表实习生感谢他们无私的精神和帮助,让这些将要走上讲台的青年学子获得了宝贵的教育经历和经验,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小结教务处一年的工作,事情做了一些,但有也很多的不完善甚至是遗憾,但我相信,只要要经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今天的遗憾在明天也许就会成为完美。
- 上一篇:地质勘查的目的和意义
- 下一篇:电子支付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