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农业建设范文
时间:2023-12-25 17:38: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效农业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少取多给,保障农业发展资金
现代农业投入大,产出慢。为保障现代农业投入,集团采取“少取多给,放水养鱼”的方法,留足农业发展所需资金。近几年来集团每年农业投入都超过10亿元,已经完成近40万亩粮田设施建设,基本实现路渠硬质化、条田林带网格化。实施了3个农机三年更新计划,农业总体机械化水平达95%,粮食人均管理面积提高到300-500亩。建成首个万头奶牛场,人均养牛达到70头,成乳牛单产达9000公斤,第二个万头奶牛场正在建设。已建成3个5万头规模猪场,新建猪场人均养殖出栏数近1500头,水产生态标准化养殖改造已完成70%。建成3万亩设施菜田和日产45吨食用菌工厂,二期日产80吨项目正在建设。上海鲜花港建成现代化的温室36公顷,组培中心3600平方米,已形成年组培种苗1亿株、切花500万枝、盆花110万盆的生产能力,做到一年四季观赏花和商品花不断。
(二)顶层设计,壮大农业产业规模
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农业资源的生产潜力,在2011年4月,集团制订了现代农业发展“五三”计划,即三年内,一是在掌控粮食资源上实现突破,培育“百万吨”粮食产业;二是在生猪养殖上有突破,培育“百万头”生猪产业;三是在服务全国奶牛饲料供应上有突破,培育“百万吨”饲料产业;四是在蔬菜供给保障上有突破,三年内实现上市蔬菜50万吨;五是在种源农业上有突破,成为国内有影响的现代农业种源基地。“五三”计划得到市委市府领导高度关注和重视,计划得到全力推进。2012年,粮食与饲料实现销售134万吨和114万吨,提前一年实现了两个“百万吨”计划。生猪上市73.8万头,蔬菜销售39万吨,稻麦种子销售9.2万吨。
(三)科技支撑,提升集团农业核心竞争力
集团所属各专业化公司与上海农科院、扬州大学、上海水产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建立了上海奶牛研究所、上海优质稻米工程研发中心、上海花卉工程研发中心等科研平台,不断提高科技水平,生产水平全市领先。2012年,市郊农场水稻单产621公斤/亩,麦子单产453公斤/亩,分别比市郊区县平均亩产高55.6公斤和186公斤。上海农场生猪料肉比控制在2.9:1,比全市平均水平低10%。能繁母猪生产商品猪达到22头,比全市生产水平要高出4头。奶牛成乳牛单产达到8.8吨,处在南方奶牛饲养水平第一位。奶牛冻精销量占全国20%的市场份额。花卉产业化、种质研发、设施化处在全国领先水平。
(四)注重生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集团始终把生态环境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大力推进种养结合,促进畜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持续推进高效低毒农药的使用、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农田林网建设、中小河道疏浚,绿化、美化、净化农场的家园和田园。农场风貌成为都市生活的一道亮丽风景,打造了“上海鲜花港”、“海湾国家森林公园”、“都市菜园”、“农垦博物馆”、“奶博馆”、“渔家乐”等一批具有观光、娱乐、住宿、餐饮功能的景点,举办了“葡萄节”、“丰收节”、“蔬菜节”和“郁金香展”等特色活动,体现了把工厂化、装备化、产业化与教育、娱乐、休闲有机联系起来的“接二连三”的都市农业特征。
(五)关注民生,实现现代农业的和谐发展
职工住房困难一直是农垦企业最大的民生问题。2012年集团制定了《上海市郊农场危旧住房综合改造实施方案》,计划拿出18亿元资金,通过散户点异地重建、建成区非成套化改造、单位租赁房整修等方式,逐步改善8902户农场职工的居住条件。通过解决农场和职工的后顾之忧,使之更安心、更专心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现现代农业的和谐发展。
二、下一步打算
作为国有大型食品企业,光明食品集团将抓住当前农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围绕集团“学习雀巢、对标中粮”和“突破千亿、保二争三”的战略目标,树立信心,积极应对挑战,奋发进取,做强做大光明现代农业,服务上海和全国“三农”,为全国农垦和上海市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
以高效生态为目标,致力于建设种养循环的现代生态农业,不断提高农业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水平。持续深化发展现代农业“五三”行动计划,不断提高集团农业在上海市主副食品供给中的份额、地位与影响力。打造一批以“光明”冠名的农业行业龙头企业,力争培育形成百亿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80亿级龙头企业1家、50亿级龙头企业1家。到2015年,集团现代农业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
(二)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积极开展高产栽培、良种研发繁育、农业新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预警防控、土壤综合改良、农产品加工、精准农业、信息化管理等农业科技项目。加大种源农业发展力度,加强与国际、国内农业研发部门和大专院校的合作与交流。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解决在供应链、加工链、产业链、价值链中的瓶颈问题。
(三)进一步加强市场建设
深化以市场为导向、品牌为核心、产加销一体化的农业经营发展模式转型,强化农产品市场营销、品牌和网络建设。再打造1~2个国家级和3~4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利用集团龙头企业集群集聚发展的带动能力,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建设和运行好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打造核心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强各通路渠道资源的挖掘与协同。
(四)进一步提升农业品牌形象
每个行业都要有一个品牌,并且随着专业化的整合,对同类产品的品牌也进行整合,突出一个品牌,并以品牌来引领消费。在品牌建设方面,坚持“食以安为先”,牢牢把握住食品安全这根企业生命线,狠抓食品质量安全,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严格农产品和农用物资的准出与准入制度,建立和完善米、菜、肉、奶产品质量电子追溯体系,确保为市民提供安全、优质、健康的农副产品和食品。
(五)进一步拓展农业资源空间
篇2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是用高科技和高资金投入,以农业设施工程为主体,具有多方面功能和综合效益,进行集约化生产和企业化经营的新型农业组织形式。已成为陈仓区农业科技示范推广领域的重要载体,是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重要平台,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手段,是农村现代化建设新的生长点,引导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及其重要意义。宝鸡市陈仓区以周原镇、慕仪镇和东关街道办为核心的万亩蔬菜科技示范园,以高效、生态、特色、观光为特点,集生产、科研、推广、休闲观光于一体,突出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以大明、绿丰源、惠生、鸿盛和国人菌业等示范园为典型代表,引进高科技的工厂化生产设施,进行内外贸、产加销生产经营,初步形成技术含量较高的优化结构和生产体系,起到了巨大的展示、引领作用。
一、陈仓区蔬菜科技示范园发展现状
宝鸡市陈仓区万亩蔬菜科技示范园区,是陕西省2010年首批确定的全省25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之一。隶属于陈仓区农业合作社协会,由陈仓区农技中心实施技术指导的省级重点项目。万亩蔬菜科技示范园是以周原、慕仪镇和东关街道办为核心,辐射虢镇街道办和阳平镇等毗邻镇、村,面积达10多万亩。目前示范园内入住中小微企业17家,建造连栋日光温室和大、小拱棚8900多座,设施蔬菜3.47万亩,占全区蔬菜总面积的47.8%,总投资达2.1亿多元。高科技多功能设施有连栋工厂化育苗中心、太阳能杀虫灯、增光、增温电气设备、微雾精细喷雾加湿器械、绿色生物综合防控技术,秸秆反应堆技术,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微灌技术设备、机械化卷帘机、科学使用CO2气肥设施、冷藏库等前沿先进设备。展示了城郊型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模式和方向。
二、科技示范园展示与带动效应
1.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是带动农业生产力发展新的制高点。农业科技示范园的产生,有利于生产要素配置的优化、农业资源利用的高效化、农业生产率和农业生产效益的高值化,现成为我区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新的制高点。就是这种生产力的发展,如国人菌业、大明和绿丰源蔬菜科技示范园的展示,势必引导全区农村产业与经济发生深刻变化。
2.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是城郊型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生长点。现阶段正是我区传统农业向城郊型现代农业发生转变的关键时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程中的一个新生长点,代表了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具有科学性、创新性、鲜明性、可操作性,推动农业由初级形式向高级形式的演化,在同类型生产条件下示范推广,可带动全面发展。
3.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是促进农业科技与农村经济紧密型结合点。现代科技示范园科技内涵体现在:一是“硬件部分”需要提供新型设施材料和新颖设施结构;二是“软件部分”需要提供适宜设施条件下果蔬花卉等优质新品种、新技术,调控设施条件下光、温、湿、气、水土环境等要素,向自控化、智能化、工厂化生产方向发展。
4.提高了全社会对现代农业的认识。随着宝鸡市全力推进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市民与现代农业的距离在逐渐拉大,对农业漠不关心。蔬菜科技示范园展示高科技手段和反季节种植数百种蔬菜、瓜果、花卉及观赏植物,让市民不仅了解到各种作物生长过程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更直接提供了亲自动手种植与采摘机会,拉近了市民对现代农业深情感受,提高全社会各界对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正确认知。
5.职业农民科技素质普遍提高。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职业农民,通过政府实施阳光工程培训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多媒体学习、去经济发达地区观摩等灵活多样方式培训,从而使职业农民科技素质普遍提高。
6.社会融资高投入,给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注入鲜血,使其迅猛、持续发展充满活力。华臻、绿源、惠生、新育生态、国人菌业等企业投资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用工业化手段建造装备现代农业,用企业化经营理念经营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展示了我区企业高投入打造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独特亮点、以及创新发展方式。
7.高科技、新、奇与特色农作物产品得到高度展示。设施蔬菜具有调节市场供给、高投入、高产出、高回报率、见效快的突出特点,颇受广大农民青睐。万源公司的油桃、瑞丰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草莓、大明公司的薹(苔)菜、国人菌业公司的白灵菇等采用高科技的工厂化生产模式,获取亩数万元的高额收入,给毗邻县、区起到巨大展示和积极的引领推动作用。
8.土地流转后规模经营使得有限土地的高产值得到巨大展示。受现有科技体制和农民分散经营两方面制约,农业科技和农村经济结合度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障碍。陈仓区万亩蔬菜科技示范园核心区的慕仪镇和周原镇,2010年前60%的土地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而40%土地为一年一熟制。万亩蔬菜科技示范园建园以来,瑞丰、大明、绿丰源、国人菌业等示范园的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充分发挥了设施栽培的有限土地和作物地生产潜能,使周围镇村深受教育和启发。看到、感受到城郊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前景。
三、保持城郊型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健康持续发展势头的探索
1.做好科学论证和规划设计,力争城郊型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成为城市综合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建议部、省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制定项目建设、审批管理程序的相关政策。综合规划设计,精心统筹谋划宝鸡大城市建设与现代农业协调同步发展方略,使科技园区布局合理有序地健康发展。
篇3
【论文关键词】高效农业示范园;成效;启示;河南安阳;双全村
abstractthe 3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7th central committee indicated that modern agrilculture development was the basic direction promoting country reformation and develompent,developing high-efficiency agrilculture was the important content in new socialist contryside construction, which had enhancement in achieving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in rural areas.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showed that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c about high-efficiency agrilcultural demonstration garden in shuangquan village of jiangcun township anyang city was coming into view gradually.
key wordshigh-efficiency demonstration garden; achievement;implication; anyang henan; shuangquan village
农业是安阳市的传统优势。党的以来,安阳市农村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主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显著增加。但农村经济的专业化程度低,区域性规模经营小,现代农业发展程度低等问题日益显现,而且严重制约着安阳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08年安阳市蒋村乡双全村在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反复调查论证基础上,做出了招商引资,建设农业高效示范园区的决策。经过2年的不懈努力,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步显现。
1双全村基本社会和经济状况
双全村位于安阳市蒋村乡西北部,下辖5个村民小组。共有1 135户,户籍人口3 998人。耕地面积165 hm2,其中一类地面积逾133 hm2。2009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 800元。
双全村地处平原与丘陵接壤地带,自然条件优越。土质较好,村域内有一小型水库,地表水源比较充足,地下水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特别适合蔬菜种植。
近年来,村“两委”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双全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呈现了全面发展的新局面。特别是2008年利用招商引资引入了现代化公司在村里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园。建成后可提供就业岗位500个,优质无公害农产品1 000 t,并且可以带动双全村30%的农户走上致富道路。该示范园区建造日光温室,其标准化设施使蔬菜在生产过程中完全按照无公害技术规程操作,对保护土壤、大气及水源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该示范园区的建设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新优特品种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2双全村高效农业示范园基本情况
2.1园区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起点[1]
园区位于双全村东南方向,紧邻姬红线,交通便利。园区利用本地区位、交通优势,以建设、发展蔬菜产业为主,依托现代化的大公司,运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建设高标准、规模化、产业化的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现代农业发展。园区计划3年时间建成,占地面积46.7 hm2,预计投资1.4亿元,计划带动周边建成温棚666.7 hm2左右。园区1期工程建设时间从2009年1月开始新建,到2009年10月结束,投资金额2 000万元;园区2期工程从2010年5月开始,计划到2010年11月完工,预计固定资产投资金额4 500万元。2009年流转了6.7 hm2土地,2010年计划再流转6.7 hm2。现已建成36个大棚,每个大棚占地面积为666.7 m2,每个大棚投资约为15万元。投资高标准,立足现代化。结构设计上北墙宽大,防寒效果好,能保证蔬菜安全过冬,框架所用钢材专门从青岛引进,达到目前安阳市最高标准,尤其是大棚覆盖采用的是自动卷帘机,操作方便。2009年12月已经开始育苗。
2.2园区发展目标符合现代农业总体要求
高效农业示范园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征,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高效农业示范园既可以为市场提供优质优价廉的绿色无公害蔬菜,为大众提供返朴归真的农业生态旅游等,又能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农民增加收入,对促进安阳市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园区管理运作模式先进
园区由北京一家投资公司出资建设,承担农业部立项的高效农业示范区项目,为农业部在全国设立的400个定点农业示范园区之一。园区以研发为主,实行“公司+农户”的管理模式。该园区建成后,将成为农业部科研所科研基地。通过新品种培育和改良,最终目标是形成反季节蔬菜集散地批发市场,集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业为一体,力争打造
园区基础设施由公司出资建设,包括暖棚、温棚和智能化联动大棚,全部是现代化的大棚。建好后再免费出租给农户,让农户按照公司的合同要求种植蔬菜,公司负责良种供给、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按照合同价格收购。公司在北京等大城市设立办事处,园区产品经大力推介和精心包装将主要销往首都北京及其他几个大城市的大型超市,让公司和农户达到双赢。这种运营模式比较先进和现代化,不同于有些地区,要么是农民集资共建园区,要么是农民自己出资建大棚,达不到规模经营,也分散不了经营风险。
2.4土地流转顺利,农民群众满意
双全村顺利流转了土地,还让农民群众获得了较高收益。双全村人多地少,人均耕地400 m2,如果以户为单位流转土地,将不能形成土地规模化。公司先选好拟建土地,农户谁先流转就先付给谁第一年的流转费。2008年流转费的标准是1.05万元/hm2,2009年的标准又上升到1.65万元/hm2,不低于种植农作物的净收入。为了确保农民利益,土地流转的方式采取村民的土地返租给村委会,村委会再转包给公司,土地流转费的发放是在村委会的监督下由公司发给村民,并提前在上一年的9月30日前预付给农户,这让农户吃了定心丸,从而顺利实现了首期6.7 hm2土地的流转。在调研中村民王柯伟告诉我们,他家0.13 hm2承包地已经全部流转给公司。他对于公司的土地租赁流转费标准和公司的经营模式非常满意。他认为土地补偿条件好,将来大棚建好了再免费出租给村民种植蔬菜,并包销产品,风险小,收入高,一举两得。公司承诺等园区建好后,优先租给流转户,这就相当于妥善解决了流转户的就业问题。
3主要成效
3.1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了经济效益
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以推进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重点,用现代农业技术武装和改造传统农业,促进了农业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向效益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提高了经济效益。
3.2促进了农业由产品型向商品型转变,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在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围绕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把种植、加工、销售诸环节联结起来,促进了贸工农一体化[2]。目前,已逐步形成市场牵动型、项目拉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等3种产业化经营模式。
3.3促进了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推动了土地流转机制的形成
在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实践中,使人们认识到农业发展必须形成规模优势,有规模才能有效益,有规模才能形成产业化链条。联产承包之后,基本上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农业生产经营分散、规模小,难以形成带动安阳市农业的规模经济,劳动生产率低。双泉村在园区建设中,始终坚持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通过明确土地所有权,稳定土地承包权,搞活土地使用权,实行土地“三权”分离,使土地向规模化集中,盘活了土地资源配置,促进了农业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的转变,推动了土地流转机制的形成。
3.4促进了思想观念转变,实现了农村工作方式、方法上的突破
高效农业园区建设的实践,使人们看到农业并非是一个弱质产业,农业发展潜力巨大,从事农业生产并不是无所作为,依靠农业完全可以实现富裕和小康。同时,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建立,克服了过去单纯抓生产、催收催种和习惯于行政命令的做法,逐步走出了一条围绕市场需求,强化技术信息服务搞好农业生产的新路子。
4启示
4.1搞好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加快发展高效农业,是新形势下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因此,各级各部门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关键措施,把发展高效农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点[3]。在这方面,双泉村两委做的比较好,乡、村2级干部团结一心,大胆引入现代化企业,投入了大量资金和精力,顺利完成调整地块、统一规划工作,充分发挥了组织、引导、服务作用,解决了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问题。
4.2搞好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必须加大全面扶持力度
发展高效农业,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比较大。要改进投入办法,建立长效机制。在地方财政给予必要扶持的基础上,还应该加大农业招商力度,不断吸引发达地区的富余资本进军高效农业,支持高效农业建设。要通过内部加大扶持、外部吸引资本的方式,形成支持高效农业建设的强大力量。
4.3搞好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必须致力于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有效途径。要积极引导,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化规模大、档次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最大限度地延伸优势产业链,切实解决农产品加工、销售问题。发展高效农业,要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思维定势,坚持用工业化的思路谋划农业,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4.4搞好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决不能照抄照搬上级文件和外地经验模式,而应该从当地实际出发,发挥优势,干出特色,积极引导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4]。双全村在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中,特别注重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特有的自然环境和水土条件,引入现代化的公司投资建设反季节蔬菜研发和批发基地,大力实施安全农业工程,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5参考文献
[1] 刘照亭,张玉军,潘跃平,等.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设计理念、功能定位及运行机制——以江苏省援建的“绵竹江苏高效农业示范园”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09(5):331-333.
[2] 市农科院将在崇明县建立高效农业示范园[j].上海农业经济,2007(10):46.
篇4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 新农村建设 高校职能
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决定了高等农业教育在我国经济发展殊地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现有格局大多是1952年院系调整形成的,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其学科建设逐步向多科性、综合性方面发展,但却始终是以农业学科为依托,保持着农业学科的优势与特色,因而在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进程中有着深厚的基础和传统优势。发展至今,高等农业院校的全国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省级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农业学科为优势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点和硕士点,以服务“三农”为优势的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更是形成了其他高校无可比拟的优势。
几十年来,高等农业教育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并在保证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学校潜力,发展函授、自考、干部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满足了农村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人才的需求。近几年来,高等农业院校针对学科门类较少、学科结构单一、分布较窄、布局不尽合理的现状,加快了学科建设步伐,着力调整学科结构,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继续发扬了农学学科优势,促进了生物学、工学和管理学院等学科的较快发展,人文学科和理学的基础学科有所起步。为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和特点,高等农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和专业结构都在逐步向综合化方向发展。逐步扩大内涵,改变单科性封闭式的高等农业教育格局,建立以农为主的,融林、牧、渔、理、工、商及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多科性大学,关注农业与相关学科的相互渗透。一方面在专业设置上进一步调整农业类专业数量,拓宽专业口径,积极发展与农业相关的交叉学科专业;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开设涉及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科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发展与农业有关的加工、工商、金融、市场营销和农村社会服务等专业。同时,积极调整农业教育发展的模式和途径,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积极推行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手段,高效、快捷地为农民或农业企业家提供信息服务和教育资源。此外,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培养在校大学生献身农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鼓励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拓宽人才通向农村的渠道。有专家提出,分三个层次进行农业方面的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开发,第一个层次是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农业劳动者,第二个层次是培养数以万计的农业专门人才,第三个层次是教育出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按照这样的思路,高等农业院校作为高等农业教育的主体任重道远。
从农村发展的长远角度看,要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普九教育是起点,高中阶段教育是基础,高等教育是关键。农村高级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农业中小企业主培养、农村基层干部培养、农业科技培训机构师资培养等方面都不能离开高等农业教育。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更应视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己任,通过各种途径,使尽可能多的农民接受高等农业教育的辐射,推进新型农民培植工作。同时,应积极推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为农村和乡镇培养大批高级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充分利用高等农业院校的资源优势,将科技培训、创业指导、技术服务、跟踪扶持相互衔接,为新农村建设,为培养新型农民提供智力支撑。
高等教育不仅肩负着保存、传播知识的使命,更肩负着进行科学研究、创新知识的使命。高等农业院校具有良好的科学研究的基础,先进的科学研究设施,这是知识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必须的物质条件。借助现代化的试验手段和比较充足的科研经费、图书情报资源,通过教师和科研人员,可以产生许多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等无形的新科学知识和研究论文、研究报告、专利产品等有形的科学知识产品。高等农业院校通过准确定位,充分利用人才和知识密集的优势,把大量的科研成果、新品种、新技术,通过各级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把这些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农民的增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上的保障,提高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底气”。
高等农业教育把自己取得的科研成果,通过各种形式传播向社会,促进了创新的普及和应用,一方面使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也为创新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高等农业院校与社会之间的“双向交流”日趋密切,一方面,高等农业院校将不断地及时地了解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对自己的需求,进一步挖掘潜力,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社会提供有针对性的科技服务和高质量的人才。另一方面,社会也将不断地及时地向高等农业院校反映生产实际需要,并通过多种联合形式向学校提供办学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的援助及科技成果转让的补偿。据统计,每年有近80%以上的农业科研成果出自各高等农业院校。这为高等农业教育成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孵化基地奠定了基础。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技术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为45%,仅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现有的农业科研成果、推广体系、农民拥有的知识及技术已经很难支撑现代农业对科技的需求。因此,高等农业院校要坚持产学研有机结合,把农业、农村、农民遇到的难题,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缩短农业科技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周期,
强化科技和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首先要加快农业科技入户工作。一个地方要发展经济,必须要找准产业,依托产业,走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之路。产业要做大做强,就必须有科技作为支撑,要让科技成为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成为强村富民的强大动力。一些地方和部门为此推出了不少推进科技助农的新举措,为农民提供了实用技术,有效地促进了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也为新农村建设找到一个有效切入点和着力点。越来越多的高等农业院校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办学方向,走出校园,走入社会,走进农村,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探索农民致富的新方式。
我国的农业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的改革与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教育体系。这是一个以高等农业教育为龙头,以农业职业教育为主体,纵横交错,互相补充的农业教育体系。在这个农业教育体系框架中,高等农业教育处于该系统的顶层,对整个农业教育的发展起着龙头牵引和带动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农业高等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顺应时展要求,充分发挥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资源优势,明确定位,找准重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
参考文献
[1] 吕淼.三农问题与高等农业教育[J].高等农业教育,2005.(31).
篇5
关键词:农业;高职;新农村;作用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新举措,也是时代赋予农业高职院校的新使命。为了准确理解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找准农业高职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住农业高职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发展机遇,现就农业高职院校如何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作如下讨论,与同行商榷。
一、农业高职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
第一,基础性地位。教育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和基础性地位。但在我国农村的教育体系地位中,目前,只有农业职业教育比较好地解决了为农村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人才的问题。因此,农业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第二,直接性地位。农业高职院校在专业上与农村有着必然的直接关系,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向都将直接影响农业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农业职业院校在生源上与农村有着稳定的直接关系,农业院校的生源以农村学生为主体,农村生源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农业院校的招生;农业职业院校在产业上与农村有着相生的直接关系,农业高职院校的基地建设、产业发展与农村的产业类型和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农业职业院校在情感上与农村有着天然的直接关系,农业院校的专业教师、科研人员,绝大多数出身农村,毕业于农业院校,长期从事农业教育和科研,与农村有着天然的情感联系。
第三,共生性地位。由于服务方向、专业设置、学生来源及就业去向等因素,决定着农业高职院校与新农村是相伴共生的关系。新农村的发展方向就是农业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农业高职院校只有依托新农村才能发展,只有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才能赢得自己的发展,两者共生共存。
二、农业高职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第一,人才培养作用。据统计,我国平均万亩土地仅有0.8个技术人员,万名劳动力仅有0.16个技术员。据调查,农村劳动力中掌握1项-2项实用技术的人数仅占被调查人数的16.4%;获得专业技术职称和岗位培训证书的人数只占被调查人数的5.3%。可见,我国农村的应用性技术人才资源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是缺乏的。高等职业院校在为新农村建设培养高级技术人才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生产示范作用。农业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实训基地引进最新科技成果,开展先进生产项目,采用现代生产手段和材料,进而达到为农村生产提供项目示范作用的目的。也可以与地方政府合作,结合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建立示范村、示范户,发挥对农民的示范作用。
第三,技术引领作用。农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强调产学研结合,将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作为学校的重要功能之一。通过应用技术的研究推广,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服务。
第四,产业培育作用。提高农村农业产业化程度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农村农业规模化生产、市场化经营的必由之路。农业高职院校应在培育高效农业产业方面发挥作用。
第五,信息服务作用。农业高职院校在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可充分利用学校的信息服务资源为农村的项目引进、生产资料采购、产品推销等方面发挥作用。
第六,文化推动作用。农业高职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在通过技术服务为农村提供生产模式的同时,结合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等新的农业生产理念,结合新农村能源使用等途径,为农村提供生活模式,在农村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作用。
三、农业高职院校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第一,坚定学校发展定位,主动服务“三农”。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职业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导致传统农业专业办学出现了危机。在这种形势下农业高职院校应当坚定学校的发展定位,为“三农”服务不动摇。要更加主动地服务新农村建设,在服务中调整办学方向和内涵,调整专业结构和设置,追求持续发展。
第二,增强学校办学实力,提高服务能力。农业高职院校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要加强建设,做到有人服务,有时间服务,有技术服务,有项目服务,把服务新农村建设落到实处。我们的措施是设立专项服务资金、成立专门研究工作室、实行教师基点顶岗实践等。
第三,拓展服务面向和内涵,提高服务实效。通过拓展和发改造专业进而拓展服务面向,如为特种养殖业、乡村旅游业、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服务;通过培育产业拓展服务内涵,如建立种子公司、农资服务公司、畜牧良种场等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通过促进就业提高服务实效,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项长期工作。
第四,探索服务模式和机制的创新,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学校和政府共建模式,即将学校的服务计划与地方政府的建设计划结合起来。二是村校产业开发模式,通过将地方产业作为学校的校外实训基地以及学校与村里合作开发产业等形式开展合作,可以形成长效机制。三是信息咨询服务模式,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的信息技术优势为农村和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四是校企合作模式,与地方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通过为企业服务进而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光伦.生态因子对果实品质的影响[J].果树科学,1994(2).
2、姚军,张有山.土壤质地类型与基础肥力相关性[J].北京农业科学,1998(4).
3、孙鲁平,王数,张凤荣等.燕山板栗品质与土壤特性的相关研究[J].土壤通报,1998(6).
篇6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农业高职院校;服务能力;提升
2011年10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作为目前河南省唯一的一所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具有独特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根据中原经济区建设对人才、技术的需求,构建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是当前农业高职院校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一、农业高职院校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关系
(一)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农业高职院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中原经济区建设就是要探索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粮食、环境、生态为代价,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新道路,客观上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大批科技成果、科技人才为其服务,而这些正是农业高职院校所独有的优势,同时也是农业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研发的技术,更是农业高职院校办学的需要。农业高职院校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人才优势服务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能力,而且也是农业高职院校的伟大使命和光荣任务。
(二)农业高职院校的发展,对中原经济区建设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河南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但还不是人力资源强省。中原经济区战略的实施就是以河南为核心区域,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谋求社会全面进步为目标,这就要求充分利用先进的实用技术。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农业教育,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才能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
二、农业高等职业院校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差异化办学定位不准,特色不鲜明
河南农业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一直是以全日制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为主体,以现代农业新型农民培训和新农村建设服务为两翼,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立足行业、面向社会,构建了校企合作的办学体制,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主动为区域经济和新农村建设服务。 长期以来,造成办学的同质化倾向,特色不鲜明,不能充分体现出自身的发展优势,毕业生不能很快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出现一些新型产业高级技术人才的缺乏,学校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河南农业高等职业院校针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现状,应注重以服务于“新型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为核心的特色专业发展,明确立足“三农”的差异化办学定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二)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
从中原经济区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结构、层次和规格来看,目前河南多数农业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并不能满足中原经济区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农业应用技术人才严重不足,而服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数量相对过剩。从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上来看,层级较低,实践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较差。在履行高等职业教育对人的文化、科技、职业素养全面提升的基础上,农业高职院校应以服务于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线,实现传统农民和“农民工”向新型农民、新型产业工人和新型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转变,培养学生在社会变革过程中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以及扎实的一线职业岗位技能。
(三)农业高职院校诸多改革措施还未落到实处
中原经济区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对农业和农村各类技术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业高职院校不仅需要培养大批有文化、有技术的新型农业劳动者,而且还要培养在生物技术、畜牧高新技术、设施农业、农业检测等岗位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较强实践技能与技艺的专门人才,同时,要积极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服务,对农民开展能够掌握一技之能的转岗培训,把这部分处于隐性失业状态的农民转移出去,提高农民整体的实际收入水平。农业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这些需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目前中原经济区建设需求下学校专业结构的调整、新的课程体系的开发等方面的工作还处于探索、试验阶段。农业高职院校要坚持为区域经济发展、为“三农”服务的办学特色,就必须加快自身的改革进程,增强办学实力,使农业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相适应,深入研究人才市场的需求,有效地实现教育供求关系的平衡,使农业高职院校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规模、速度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
三、农业高职院校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策略
(一)将办学理念置身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中,为河南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农业高职院校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力量,就应把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三农”服务作为其改革的指导思想,大力加强和农业经济部门的联系,切入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路径和着力点。
1.通过中原经济区建设对人才、技术的需求预测,调整专业结构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所在区域是国家粮食生产战略核心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养殖基地、农产品加工区,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加快专业建设、创建特色专业,学院制定了《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确立了“立足农业,注重应用,优化结构,增强优势,协调发展,突出特色”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以建设涵盖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的种、养、经、贸、管、机、电一体化的专业体系为目标,在不断加强种子生产与经营、园艺技术、园林技术、畜牧兽医、食品加工技术等特色专业建设力度的同时,通过对人才市场的调研,于2009年至2011年申请开设了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农村行政管理、酒店管理等专业,其中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和酒店管理专业在校生人数分别达到120人和186人,这些专业将为相关行业企业储备人才,为河南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本位,构建特色化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与区域经济的结合上。依据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经济结构、产业布局、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对人才的类型及专业需求,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特定要求,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及畜牧兽医专业创建了创业型课程体系,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创建了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园艺技术和园林技术专业创建了基于就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各具特色的课程体系,为学院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发展奠定了基础。
学院将通过对中原经济区战略的阶段目标实现的标准研究,探索出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战略的契合点,提出前瞻性的农业人才和技术储备规划,找出农业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提高农业职业教育服务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能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通过研究中原经济区不同战略阶段对人才的需求,形成可动态调整的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使农业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更富有时代性、实用性和针对性,日渐形成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
(二)加强应用科技的研发与供给,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农业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为“三农”服务,在坚持以先进技能立校的办学理念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应用科技创新。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先后被设定为“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全国农业科技旅游示范基地”“河南省农业高新科技园”“河南省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成立了“郑州市大蒜工程技术中心”“河南省高校发酵食品工程技术中心”“蔬菜育种中心”“动物良种繁育中心”等。依托这些基地和科研中心,一是为农业生产研发新产品,二是为农业生产提供新技术,三是为“新型农业”发展提供示范,四是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服务。
(三)加大“政行学企”合作力度,构建与完善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服务平台
在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方面虽然已经形成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已经建立了河南省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由省农业厅、省教育厅、行业企业、高校等利益相关方参加的学院理事会,河南省农业教育协会三大校企合作平台,但运行机制尚不完善,缺乏活力。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正在通过探索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力争取得更好的效果。
1.依托农业职教集团平台,实施教学与生产相结合
集团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为宗旨,以产学研合作为基础,实现学校、企业、行业协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全方位合作,发挥资源集成共享优势,形成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发展,实现校企互利“双赢”。一是学院为企业提供技术和员工培训。根据涉农企业的需求,学院派专业教师到企业一线培训企业员工或企业组织员工到学院集中培训。每年为河南富景集团(台资)、郑州绿博园等企业培训员工1000余人次。二是企业参与学院人才培养。企业参与学院专业设置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论证、课程体系构建与特色教材开发、教学质量评价等工作。
2.依托专家服务团平台,实施教学与科研推广服务相结合
为充分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学院于2008年成立了由种、养、加、经、贸、管等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80余人组成的“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服务‘三农’科技专家团”。服务团在新型农民培训、产业结构调整、农技推广等方面进行服务和指导,手把手地把高产高效种养技术教给农民,让农民充分依靠科技增收致富。
(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拓宽为“三农”和区域经济服务新途径
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高职院校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多种媒体手段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建立智能化农业信息网络推广服务体系,使农业科技通过计算机网络进企入户;开发农业信息资源,建立农业资源、政策法规、科学技术和农产品产销信息数据库,建立农业科技传播网,提供一个现代农业科技市场网上平台,将农业科技资料放在网上,由于网络知识更新速度快,而且集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于一体,能够快速满足农民迫切要求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需要。同时,农业高职院校还可组织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通过网络回答农民提出的具体问题。
参考文献:
[1]黄献红,陆琦.农业职业院校为区域经济服务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10,(4).
篇7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256-03
一、引言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高等农业院校是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机构,不仅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农科类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更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具备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实践教学在农业院校的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愈加凸显,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尤为重要。2008年北京农学院在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镇亭自庄村建立北农科技园,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通过近五年的建设,逐步形成了以现代种植、现代养殖、现代农产品加工、生态环境等农业学科的企业和教学基地,是集教学、科研、技术孵化、生产、示范、科普、观光为一体的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对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探索,对进一步推动都市型农业的发展,培养新型高科技的农业人才,加大农业的创新力度,加快新型农业技术转化和推广,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的质量的提高、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科学研究的开展和社会服务有机融合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1.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需要。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学生习惯于应试教育,在整个受教育过程中重视学习理论知识,对实验课、实习等实践环节则认识不足,轻视实践环节锻炼。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实验课、实习等实践环节中表现为眼高手低,许多实践操作常常认为自己能做,动起手来却不会做或做不好。作为校外实习基地的企事业单位,从工作效率及生产效益角度出发,自然不希望接受这种实践能力较差的学生到单位实习,也不愿因学生的实践操作不当而使本单位的科研及生产经营活动等遭受损失[1]。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实践时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实践教学基地的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实习中,通过到机构或社区参观实习接触到在学校里、在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使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有了感性认识[2]。随着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加速了农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其发展所需的学科支撑由农科门类延展至多学科的结合,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故此,探索农业院校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就尤显重要。
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有效地刺激学生开展自学活动,培养意志力,增强能动性和独立性。同时,有效的科学实践活动也能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实践教学水平的高低,代表着一所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的高低。我们应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认识,把实践教学真正作为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来抓。只有正确认识实践教学对人才培养所起的作用,充分肯定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才能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3]。
2.提供科研试验平台,提升科研水平。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科研试验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整个人文环境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进行科学探索的过程当中,为求知者提供较好的、能最大限度地释放能量的环境,是提升科研水平的前提,也是培养人才质量的重要保障。在学生读书期间,教师是学生进行科研活动的先导,国家和学校的相关课题是载体,为学生搭建一个合适的科研平台,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独立科研的重要性。因为大多数青年学生具有热情、奔放、思维活跃,并传承了艰苦奋斗的良好传统的特性,因此,我们要切实转变过去的陈腐观念,与时俱进地创新学生的培养观念。
3.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三者有机结合。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通过与企业联合建立共同研发平台和人才培养实践基地,以科研课题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纽带,增进了沟通交流,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一方面,企业为学校提供大量科技攻关课题及实习指导;另一方面,学校为企业又提供科技创新智力及人才支持。从而促进了教学、科研、生产三者有机结合,同时利于校企双方建立互惠互利、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
三、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内容
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也是加强学校和社会间交流与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拓宽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新途径的教育平台[4]。作为一个首都高等农业院校,北京农学院本着以服务首都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为己任,坚持多学科共同发展,自主设计、建设了都市型现代农业多功能综合科技示范与实践教学基地——北农科技园,总投资约1.1亿元、占地1023亩。突出学校学科特色,根据学校专业设置及农业生产、加工、经营等环节的要求,形成设施种植区、设施养殖区、农产品加工区、果树园艺种植区、标准农田区、园林花卉植物种植区、技术成果展示展销区、教学服务保障区等功能区以及新能源技术系统的实验展示平台为基本架构的集成式、综合性、特色化的都市现代农业综合实践教学基地样板,突出绿色生态、安全生产、循环农业、技术集成、科技先导、高端引领等先进理念。集教学、科研、技术孵化、生产、示范、科普、观光为一体,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环节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为学校5大学科22个专业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基地,每年完成1.5万学时的教学实践课程,逐渐形成了四年不断线、八个环节相互贯通的实践教学体系。此外,入园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向学校开放各种实习窗口,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实践资源和平台支持,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培养“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5]。
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的实习和社会实践,还应有更丰富的内涵,关键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注意挖掘合作的内涵,实现合作形式的多样化。就以往的实际工作经验看,校企合作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在内容和形式上至少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拓展:接受学生的实习和社会实践;为学校的专业建设提供咨询意见;参与学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培养,如定期派员给学生作学术报告;学校派出专家为企业解决生产中的难题,对企业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双方合作进行科技攻关和市场拓展;双方相互支持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学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等[6]。
四、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为满足教学和科研需要,建有不同规模的校内外教学与实习基地,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高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对实践教学认识不够,实践基地建设资源配置、定位、规划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由于实习经费、基地建设经费等缺乏,对基地建设投入不够,实习场所存在规模小、条件差、交通不便、管理薄弱等问题;同时,由于对基地规划不当或缺少中长期建设规划,造成资源配置不合理,教学和科研脱离,学科交叉融合不够,严重影响了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实践能力提高[7]。
1.政府对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的资金投入不够。高等农业院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前期建设、日常运行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不仅需要硬件设施、专业设备的投入,还需要水、电、暖、人工、材料、种子、化肥、设施维护维修等运行经费的投入。目前,高校所属教学实践基地多是政府投资建设,随着政府对农业高校投资的相对减弱,农业高校扩招,难以保证必要的实践教学需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基地作用的发挥。为确保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的有效运行,大量的经费支持迫在眉睫。
2.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缺乏中长期统筹建设规划。目前,多数农业高校所属实践教学基地主要是分学科、分专业建设与运行,并且依学科或专业自成体系管理,各自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分散建设,缺乏适应科技、经济发展的多学科相融、交叉教学实践的规划与统筹,造成资源难共享,教学、科研脱离,学科交叉融合不够,严重影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3.实践教学形式内容实用性不够,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目前国内高校的实践教学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内容陈旧、针对性不强、时间短、效果不显著等问题。同时,很多实践教学教师不是理论型过强就是缺乏理论基础,对实践教学指导缺乏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周年利用率偏低,教学体系不够科学和规范,缺乏科学合理的实践内容安排及专业人才的指导,影响实践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升。高等农业院校大部分的教师只是从事理论方面的研究,开发性、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的实践教学项目实施也就困难重重。
五、完善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主要措施
1.优化配置,科学规划。学校实践活动是教学任务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保证学生获得高质量的学习效果的力量之源。高等农业院校对基地的建设、布局、管理、规划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科和专业而设置不同的标准,实现教学资源的最大合理利用,实现硬件的共享。北京农学院大学科技园的落成,是对科学研究、实践教学、农技推广、人才培训等多个项目进行优化,为教研性农业高等院校提供了广阔的思路,成了推动首都农业发展的助燃剂。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优越性,就需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实训条件建设,积极整合实验教学资源,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资源的利用率;积极筹措建设资金,逐步改善实践教学条件;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共建高水平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基地。
2.多位一体,建立以种植、养殖、加工、观光休闲立体都市现代农业实践教学模式。随着北京高等教育率先步入现代的都市型农业发展,加大了对招生、人才培养和就业形势的挑战,北京农学院审时度势,迅速调整了专业结构和内涵,使之更加适应都市农业产业发展和功能定位。改造传统农科专业,增设都市农业特色新专业。学校首先将传统的农学、园艺等专业改造为以种业生产、设施栽培、观光休闲为核心的都市型植物生产类专业;将畜牧、兽医专业改造为以小动物为主的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专业。同时,增设食品质量与安全、农业资源与环境、会展经济与管理、种子科学与工程等彰显和拓展都市农业复合功能的新专业。既可为综合性实践教学提供必要保障,又可为农业学科跨学科协同创新、学科间互动提供有效支撑。
3.强化实践,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升学生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能力,让学生到企业接受锻炼,与社会对接。依据人才需求和专业变化,学校三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学校推行了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3+1”(3年优化的理论教学+1年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和“2+X”(每学年两个长学期+X个活动小学期)的学期制,并在2012年正式启动“卓越农业人才培养计划”,着力培养服务现代农业建设的高水平、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积极调动、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开展校外合作,与大型涉农企业、研究院、兄弟高校等单位开展合作,实现资源共享。目前学校挂牌的校外实践基地154个,北京市昌平区农业服务中心等3个被评为市级优秀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学校还统筹资源,努力打造实践教学基地。学校以亭自庄农场、怀柔林场等为基础,建成了教学实习园、科研试验园、科技推广示范园等12000多亩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以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为依托的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和充足优良的实验实践教师队伍,构建了学校立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到了实处。
4.资源共享,多方合作共育综合实践型人才。近年来,在贴近行业、服务区域,服务首都城乡经济一体化,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学校一直注重校内外协同创新。学校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加强校校、校政、校企、国际合作,建立了校内外、国内外联合培养机制。学校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在京央属高校联合,共建共享实验实践资源,打通共用实践教学师资,为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提供了充足的实践教学平台和师资保证;与北京市三委两局(市教委、市科委、市农委和农业局、园林局)及区县政府、对口部门开展校政联合,争取在政策、人才、项目、资金等方面获取支持,拓展办学资源;与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学院、澳大利亚伊迪斯科文大学开展“3+1”合作办学,获得社会、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认可。
立体化多层次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和资源共享的多元化合作育人机制,使都市型特色人才培养工作有了实实在在的抓手,从而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到了实处,学校培养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取得显著成效。近三年来,学生在科技、文艺、体育等各类竞赛中获得北京市级(省部级)以上奖励300余项,其中一等奖50余项,并首次获得了全国冠军。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研究生就业率保持在100%,2010年北京农学院就业中心被评为首批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就业中心。大批学生广泛深入基层一线,在北京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领域已成为重要的骨干力量,得到了北京市各级政府和用人单位的好评。
参考文献:
[1]陈火君,马强.加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促进农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J].广东农业科学,2010,(11).
[2]龚晓洁,丛晓峰.加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摇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J].工会论坛,2011,17(4).
[3]吴虹.对高校实践教学的思考[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12,(6).
[4]范双喜,程春生,刘铁军.构建教学实践新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J].北京教育,2010,(09).
[5]高东,杨宝东,秦岭.大学科技园助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J].中国高校科技,2012,(04).
[6]罗明忠.重复博弈视角下的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机制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08,29(1).
[7]李井葵,张晓东.农业高校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建设研究与探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4).
[8]唐孝云,杨安.产学研结合推进校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7).
篇8
关键词:学风建设 教风 思考
1 学风建设的关键是开启学习主体的内部动力机制
学风,从语义学的角度讲,可以理解为一个偏正短语,即“学习的风气”。一所学校的学习风气,我把它理解为在学校形成并广泛流行的学习风尚和习气。基于对学生主体的理解,学风的内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层面仅指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纪律以及学习习惯的总体反映。广义则泛指学生的求学、研学之风,教师的教学、治学之风,教学管理人员的督学、管学之风,学校领导的办学、导学之风以及学校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总和。”可见,学风是校风、教风、大学精神乃至整个校园文化建设在学生学习行为上的反映。学风问题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和培养人才的水平。
从狭义的角度看,学风建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便是如何激发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当前,高等农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动机存在很多问题,要么缺失,要么不端正,导致学习动力不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当初选择农业院校是受高考分数所限的“无奈选择”。对农科类专业的社会价值和对自身个体价值的认识和理解没有及时深化,因此导致学习目的不明,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意志力难以恒久。
在高等农业院校,要让每个学生明确为什么而学习,不是靠简单说教能够实现的。积极的学习动机在形成过程中,有赖于学校乃至社会教育环境中的客观条件,也有赖于教师和学生在互动中形成的主观条件。因此,我们要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学习目的潜移默化的融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帮助其从内心深处明确学习的目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撇开社会环境因素不说,仅就大学本身而言,就需要用无形的校风、教风和深厚的学术氛围去影响和教化学生的精神世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场所和条件,还要用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去激励和约束学生的学习行为。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提高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黄金时期。鉴于高等农业院校的实际,如果不能帮助学生从个体特性出发,消除专业偏见,结合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来培养专业兴趣、树立通过奋斗可以实现的人生理想和人生目标,那么,学生就会缺乏持久的学习主动性,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坚强的学习意志品质,也就难以成才了。
2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是高等农业院校学风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
学风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优良的学风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把学风建设作为提高办学质量的头等大事来抓,这已成为高校的共识和不懈追求。
如上文所言,从学生内部机制而言,激发学习动机,启动学习内驱力是学风建设的关键。然而,受现实社会中存在的职业环境、发展前景、收入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客观差距的影响,加之一些学生对专业认识不深、不全面,对农科专业所指职业存有偏见。于是在“入错行”、“找错娘”的情绪支配下失去了学习的自觉,意志消沉,不思进取。
2.1 人生理想缺失,导致个体行为散漫
不少学生对生命的价值和质量缺乏理性的思辨和个性化的理解,人生目标定位低或者干脆没有认真思考过人生目标。一些大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得混且混,没有奋发向上努力学习的原动力。
2.2 个人功利色彩趋浓,削弱了对知识和人格完善的追求
在笔者组织的一次调查中,在面对“您认为上大学的根本目的是”的提问时,选择“谋一份好的职业,过上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占22.1%,选择“为社会为国家作贡献”的仅占10.0%,选择“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我”的占61.5%。可见,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烈、个性化突出,同时也反映出社会责任感的不足和无私奉献精神的缺乏。
2.3 兴趣狭窄且不稳定
兴趣是动机的定向,兴趣的狭窄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快乐体验,对学业缺少持久的追求,求知欲淡薄,知识面狭窄,人生体验苍白。农业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和小城镇,个人兴趣爱好缺乏。论传统,琴棋书画,通者甚少;论现代,学校每每组织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能够积极参与的毕竟只是少数。更多的人,不过在袖手旁观。旁观者中,大多非“不愿”,而是“不能”。
2.4 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导致学生心理受挫
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感到理想中的大学和现实中的大学反差较大,大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他们想象中的大学教育存在较大差距,有的甚至还比较落后。再加上专业选择受限、培养模式单一、理论与实际脱节、学习内容与社会需求和个人的兴趣特长相背离等方面的原因,许多学生往往学非所愿、学非所长,学习的积极性严重受挫。毕业后一些学生遭遇求职困难,“天之骄子”的社会优越感受到挑战,学习成绩与工作条件难以对应,由此产生的消极情绪也影响到了在校学生。
以上这些原因,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学习内驱力不足, 学习的意志力较弱,学习态度变化不定,时间和精力不能持久集中在学习上,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纪律,尤其是出勤、听课、考试等纪律散漫。这些现象整体反映为学风“滑坡”。
3 从大学文化建设的整体上加强学风建设
3.1 要以教风带学风
“学风受教风影响, 教师自身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以及治学态度, 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具有示范功效。”教师作为学风建设的主导力量, 不仅要用好的教风带动和影响学生,而且要走进学生的心灵,给他们以精神上的关怀。高等教育,教育与科研并重,服务社会与服务个体发展并重。教师特别是在学科领域有着突出成绩的教师要走近学生,研究学生,做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导师。师生间的距离拉近了,教师才有可能进入学生的心灵,成为他们在学习上的引导者。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大学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钥匙”,引领学生进入知识殿堂,指导他们自主地去选择、继承、扬弃和创新。建构主义认为,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对话与协作的过程,对话的最终目的是要达成师生心灵的共通,获得协作的价值及交往的价值。教师只有通过与学生的交往,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给予学生精神的关怀。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深入细致地研究学生,研究他们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意志品质、情感特征、探究精神等等,不仅要把握学生的共性,而且要把握学生的个性。唯有如此,因材施教才有基础,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养成学习习惯乃至营造良好的学风,才能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落到实处。
3.2 要从大学文化建设的整体上加强学风建设
“大学的学风并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状态的外显,而是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大学品格、大学理想的外化,大学学风建设的本质是大学理念的展现,人文精神的彰显和人的生活和生命意义的生成”校园文化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综合体现,是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一个学校的学习风气怎样,对校园文化建设有直接的影响。反过来说,校园文化,特别是校风,也会对学习风气的形成产生影响。对农业院校而言,“社会及舆论环境不利于农业院校特色学风的建设。农业院校学生在就业和社会活动上受到的部分不平等对待,致使少数学生在公共场合不敢显示自己“学农”的身份,甚至在校园活动中,涉农的活动也很少。正是由于校园内外对“农”的偏见,“农”的特色和优势在高等农业院校中存在被边缘化的危险。因此,在学风建设中,农业院校如何发掘、并培育自己独特的农文化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吕秋芳.大学学风建设的内涵、本质及误区[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4
篇9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高等农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5-0073-002
在整个社会都在关注“三农”的大环境下,农业和教育在我国的基础地位决定了高等农业教育的战略地位丝毫不能动摇,必须优先发展。经过高等农业院校与地方政府和一些农村等多方面努力,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正逐步走上正轨,并取得一定的成绩。高等农业院校既是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不断培养和输送高级农业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现代农业生产水平和迎接全球农业科技革命挑战的主力军,还是建立和完善我国农业教育体系、提高各级各类农业教育水平的龙头,所以,国家要进一步加大高等农业教育的改革力度和发展力度,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在投入上给予大力支持,使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持续快速发展。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高等农业院校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新农村建设需要国家在战略层次上有系统的发展措施,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充分发挥高等农业院校的作用。从国外发展经验看,一个国家进入现代化行列并成功崛起,总是伴随着整个社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总是伴随着高等农业院校科研实力、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因此,现代化本身的内涵实际上天然的包含着农业现代化,以及高等农业院校的大发展。特别是当前国际粮食生产地区分布不均衡、产量增幅摇摆不定,以及我国农业人口众多、农业基础地位薄弱、农业生产方式尚不先进、耕地占用不容乐观、大规模粮食进口不现实的情况下,高等农业院校的地位不能削弱,作用决不能忽视,高等农业院校不仅要发展,而且要大发展。
1.高等农业院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具有其他高等院校所没有的独特优势
高等农业院校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大量科技创新的实验条件和基地,具有大批高水平的创新队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为高等农业院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新农村建设必然要求在“三农”领域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这就需要更多“知农、懂农、爱农”、熟悉现代经济规律、掌握现代高新技术的人才,同时,不断增长的经济全球一体化,竞争与机会并存的国内与国际市场都使生产者和管理者在产品、市场、风险管理等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承担更多的责任,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归结到人才强农问题上。这就要求高等农业院校培养更多的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综合素质更强的人才;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进程加速,要求高等农业院校与“三农”领域进行更多与持续的合作,加速高等农业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加速“三农”领域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增强服务社会的职能,提升社会影响力;传统产业的改造必然要通过现代高新技术来实现。
2.高等农业院校可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优势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运用现代的科技来改造传统产业,运用先进的管理来优化资源配置,运用先进的理念来建立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这方面,高等农业院校由于多年积累以及专业的优势,具有明显的现代科技和管理技术优势。应该指出的是,现代农业的概念已经不是传统的“种植业”、“畜牧业”,而是几乎涉及现代经济每个角落的全新概念和产业,相应地,现代高等农业院校的专业优势也已不同程度地覆盖了农、林、水、经、管、文、法、理等多个领域,可以更好为“三农”提供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3.高等农业院校可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获得更大的财政支持
国家“十一五”规划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提出,国家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和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向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确保财政用于“三农”投入的增量高于上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农村,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基础设施投资的重点要放在农业和农村。国家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投入,高等农业院校将会从中获得相应的直接和间接的财政支持。同时,国家将增加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关的费用和项目,增大国家财政对高等农业院校科研的投入。另外,国家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可以增加对农业院校人才的需求,改善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减少就业压力。
二、高等农业院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定位
大学作为教育机构,必须要有自己的发展定位、自己的目标追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高等农业院校不仅要“顶天”---培养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也要“立地”---真正面向“三农”一线,培养留得住、用得上、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实用人才和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带头人,通过多种途径切实帮助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各类问题。高等农业院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实现“顶天立地”的目标,必须在办学实践中树立五个中心的发展定位。
1.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培育中心
培养有知识、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始终是大学的核心使命之一。高等农业院校必须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规模和能力的新要求,正视农科类本科人才培养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不相互适应的矛盾,分析新农村建设和其他诸多社会、教育相关影响因素,研究新农村建设对人才需求的新形势,结合高等农业院校的特色和优势,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教育人才。随着高等农业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农业院校在培养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的培育中心, 高等农业院校要进一步完善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使命,必须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领域不断调整改革,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求调整专业结构,积极开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相关专业,提高专业设置与新农村建设需求之间的契合度,以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为导向调整课程设置,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提升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能力。
2.高新农业科技成果研发中心
现代农业科技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广泛应用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主要标志。作为新农村建设中高新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中心,高等农业院校必须针对新农村建设的实际,立足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需求,以农业高新技术研究为先导,突出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研究;以常规应用技术研究为核心,强化优质品种选育、先进种养殖技术集成等领域的研究。同时积极开展农产品产后贮运加工技术、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的研究。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实现从模仿跟踪向自主创新的跨越,真正实现以农业科技引导和推动新农村建设发展。
3.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中心
农业技术进步是一个经过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技术扩散等环节,把新知识、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实现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不断提高整个农业生产力水平的过程。对高等农业院校而言,完成高新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只是完成了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将现代科技成果根植于农业农村一线。高等农业院校在农业科技成果推动实践中,应通过科技副乡(县)长、农业科技特派员、建立农业示范基地等多种形式推广大量的新成果、新品种、新技术,推动这些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农民的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了有效的提供技术保障。
4.新型农民培训中心
新农村建设要充分发挥以高等农业院校为核心的“三农”教育体系的作用,推动高等农业教育向农村延伸,以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为导向,针对不同层次农民的不同需求,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分层培训目标。要依托高等农业院校培养高层次专业农民,为农业和农村培养培训一大批掌握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懂专业、懂管理、懂经营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通过教育培训发挥这些核心农民的牵引、示范和辐射作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力量。高等农业院校作为新型农民培训中心的核心地位将随着培训对象素质、培训内容、培训目标的调整而逐渐显现。
5.农业农村发展决策咨询中心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高等农业院校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各类重大问题的决策之中,成为各级政府制定发展规划、统筹发展战略的重要咨询顾问。高等农业院校的人力资源优势和科技资源优势在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紧密融合之后,一大批专家学者通过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调研等工作,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了众多有价值的调研报告和建议,逐渐成为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智囊。高等院校由于其相对独立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其有机会、有能力影响政府决策、充当政府顾问。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农业农村发展决策咨询中心在决定参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瞿振元.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高耀明.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研究[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篇10
关键词 农产品流通 营销实践基地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先进制造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和品牌;建立具有岭南特色的都市型、外向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突破农产品保鲜加工和流通瓶颈。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要依靠大量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支撑,才能有效提高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调整地区经济结构,转变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由制造到创造的产业升级除了加大资金与技术投入外,离不开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为确保产品和技术成果顺利占领市场,也迫切需要大量懂市场会营销的一线营销人员。
广东农垦是国家农业部直属垦区,在国内拥有南亚作物生产、加工(农场)企业200多家,在泰国、越南、马来西亚、贝宁、北京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拥有许多实业项目,橡胶、剑麻和蔗糖生产位居国内前三名,松香系列产品远销国内外,已发展成为拥有260多家企业总资产150多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是国内最大、最强的南亚作物产业集团。广东农垦以“建设大基地、形成大产业、培育大企业”为发展理念,现已拥有广垦橡胶、丰收糖业、燕塘乳业等3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东方剑麻、广垦糖业、广垦畜牧、华海糖业等6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十二五”期间,广东农垦对农产品商贸流通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极为重视,近年来,广东农垦对农产品商贸流通领域专业人才特别是新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迅速扩大。广东农垦正在全面迈向市场化和国际化经营轨道。市场经济环境下,垦区经济建设和发展既需要大龙头企业做载体,也需要大量熟悉南亚热带作物,掌握现代营销技术和服务手段的农产品营销和现代服务业营销一线岗位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才能真正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广东从2004年起约有30多所高职院校开设市场营销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在广东一直处于需求的前列。随着农产品商贸流通在广东的快速发展,农工品方向营销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升温。而省内本专业开设农产品营销方向的院校寥寥无几,农产品营销人才培养滞后不仅影响省内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而且制约广东农垦企业市场化和国际化发展水平。各类农产品贸易企业对具备市场分析、营销策划、产品销售、客户管理能力、熟练掌握和应用市场营销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型农产品营销方向专业人才形成了大量需求。
以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由行业、企业和院校共同组建一个集教学、培训和服务为一体综合性的校内工学结合的农产品营销中心,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在供销行业发展中的作用,以服务“三农”和提升供销行业为目标,以培养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高端技能型商贸营销人才为主要任务,以校企“人才共育、基地共建、过程共管、资源共享、责任共担、效益共增”为运行机制,以项目建设为合作纽带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下面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农产品流通实训中心为例,以市场营销为核心的商贸流通类专业农产品营销方向所开展的实训项目,在这方面也取得了初步成效。开创性地成立了农产品流通实训中心实训基地,在此方面的建设发展过程作一些探索和思考。
建设目标:使学院的农产品实践基地和广东农垦企业合作,成为其线上(农产品网络营销)和线下(农产品营销中心)展示中心和农产品营销实体之一。
主要功能:满足农产品专业教学实训、实习需要,可以同时提供200个学生的实训和实践,进行农产品实体营销、网络农产品营销、农产品储藏与加工、冷链物流等技能训练;能够进行农产品实体营销、农产品网络营销、农产品储藏与加工和冷链物流等科研活动;能为社会和广东农垦企业提供农产品实体营销、网络农产品营销等培训服务。
建设内容:建立学院农产品基地和农垦企业新产品展示推广区,主销产品销售区、网络农产品销售区;农产品加工区和农产品储藏区;冷链物流区。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农产品流通实训基地是由农产品流通运营实训中心和农产品流通岗前实训中心组成。结合学院地处广州市商业中心和依托广东农垦企业的优势,随着农业产业蓬勃兴起,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学院农产品营销实训中心特色,就是培养服务于农产品流通领域的营销人才,能够进行农产品实体营销、农产品网络营销、农产品储藏与加工和冷链物流等科研活动;能为社会和广东农垦企业提供农产品实体营销、网络农产品营销等培训服务。为了强化学生的市场营销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农产品营销的实际操作技能,鼓励学生关注特色,即要求学生认真研究农产品营销的特点和涉农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进行认真的总结和提炼,做好记录。凡是参与的时间活动,学生都应该详细记录实习的主题、时间、地点、方式、参与人、心得等内容,形成工作日记。
学院通过农产品流通实训基地建立学院农产品基地和农垦企业新产品展示推广区,主销产品销售区、网络农产品销售区,分设了茶叶经营、农特产品展销、网络营销、生鲜经营等四大区域。农产品实训基地运行遵循“校企一体”的运行机制,采用理事会管理模式,由学院和参与企业共同成立了理事会,实行共同经营,共同管理。管理人员由企业管理骨干和学院挂职的专任教师组成,员工则由市场营销(农产品营销)专业的学生担任,由企业一线专家和学院专任教师共同负责学生的指导工作。农产品实训基地遵循“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实现学生即员工,教学即经营,学业即创业。通过深度校企合作,将实训基地建设成学院农产品营销专业群学生进行各类农产品营销、店面经营管理、网络营销等相关专业技能生产性实训和举办各种相关技能竞赛、进行顶岗实习的场所。同时,基地还可以成为专任教师挂职锻炼、开展社会培训、技术服务的良好平台,不但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网点与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而且解决了学生实训实习与真实工作岗位脱节的难题,实现了专业发展与社会企业需求的无缝衔接,使学生掌握了农产品营销学的基本思想和分析方法,又了解了农产品营销学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 上一篇:基础网络建设方案
- 下一篇:地质勘查的目的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