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悟范文

时间:2023-12-25 17:38: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悟

篇1

一、在“数的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数与代数”领域主要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探索规律等内容。在这些内容中,根据数的特点和学生数感方面的实际情况,可以巧妙地开发生态文明建设的教学资源,渗透生态文明教育。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一课。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可以创设一些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图文并茂的情境图。如:3月12日植树节;3月22日世界水日;2月2日世界湿地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6月6日世界环境日,等等。教师提问“你知道这些有意义的日子吗?”进行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让学生在绿色生态文化的熏陶下,渗透了环境保护的生态文明教育。又如,教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一)》一课。在新授环节,教师可以结合当地水土流失的历史状况,把例题内容改编为:“1999年,河田镇土地总面积约为350平方千米,其中水土流失面积约占45%,水土流失面积约为多少平方千米?”让学生在学习有关百分数的问题中了解家乡水土流失的历史状况,体会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二、在“图形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图形与几何”领域主要包括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移动、图形与位置等内容。根据图形特点和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程度,融生态文明建设内容于一体,让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寓教于乐。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一课。在练习环节,教师结合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目标设计如下练习:1、水土保持科技园面积121公顷,合()平方米;2、2012—2016年,长汀县强化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323平方千米,合()公顷。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了解当地水土保持和环境治理的规划前景和进程,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又如,教学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二)》一课。在练习环节,教师根据当地水土保持生态园的景点分布制成一张平面示意图(为了便于学生描述,已标好了一些必要数据),让学生观察并思考:(1)公仆园区在中心区的()偏()()度方向上,距离是()米;(2)实验园区在中心区的()偏()()度方向上,距离是()米;(3)物种园区在中心区的()偏()()度方向上,距离是()米;(4)对照园区在中心区的()偏()()度方向上,距离是()米。让学生通过练习,了解当地水土保持生态园园区的合理设置,体会政府对生态园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匠心设计。

三、开发“统计与概率”领域课程资源,在“统计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统计与概率”领域主要包括统计表、统计图、平均数、可能性等内容。根据统计数据的特点和学生的统计观念水平,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植入数学教学中,浑然天成,能收到润物无声之功效。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一课。在练习环节,可依据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已取得的卓越成效设计如下练习:根据下列统计表设计一幅折线统计图,并思考:“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通过观察折线的变化趋势,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在统计活动中了解当地农民的收入增长情况,感受到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建设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从中受到巨大鼓舞。又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平均数》一课。在新授环节,教师根据学校绿化工作编拟问题:“今年植树节期间,我校五(1)中队种了28棵树,五(2)中队种了26棵树,五(3)中队种了25棵树,五(4)中队种了33棵树,平均每个中队种植了多少棵树?”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相机进行植树造林、绿化美化校园环境的生态文明教育。

四、在“实践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综合与实践”领域并不是数学课程的单独一个领域,而是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这三大领域的有关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它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这类学习活动中,根据问题类型和特点,适当创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深刻。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实践活动:设计校园》一课。在“设计方案”这个实践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为了凸显我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办学特色,在设计校园时,应该增加一些什么?”学生热烈交流、集思广益,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应该在校园的一角修建一个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基地,让全体师生平时更方便接受生态文明教育。

篇2

论文摘要:生态文明是我国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提出的发展战略。文章论述了初级形态生态文明的内涵、发展历程以及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笔者从生态文明初级形态的理论出发,提出了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承担者。并从高等林业教育要为现代林业建设培养“生态型人才”,注重培养农民的生态道德观念,大力研究生态建设制度,积极培育和传播生态文化等方面阐述了高等林业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发挥重要作用。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提出的发展战略。这些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但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以消耗资源和破坏生态为代价的,生态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身体健康。中央及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战略,这是总结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是立足现实、着眼长远作出的必然选择。

一、生态文明的形态及特征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表征着人类社会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生态文明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也是文明发展的一种具体形态,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笔者认为,生态文明可分为初级形态的生态文明和高级形态的生态文明。我国现阶段努力建设的生态文明是初级形态的生态文明,所谓初级形态的生态文明指的是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不野蛮开发,不粗暴对待大自然,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认真保护和积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而高级形态的生态文明主要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生态文明是人类处理人类与自然关系上的进步,这个进步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一,绝对的以人类为中心的人类功利主义时期。认为万物为人类而存在,只要人类需要就可以任意地改造自然,只有人类的存在价值而不存在自然自身的价值,文明仅限于社会文明,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文明。其二,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文明时期。反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类持续的健康和富裕。在不触动人类伦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社会经济结构的前提下,单纯依靠技术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其三,自然价值的生态文明时期。认为解决环境问题的路线是文化的,仅仅依靠技术的改进远远不能奏效,必须确立新的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政治社会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问题。

生态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很显然,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与物质文明是一致的。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应该说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它们有区别,则是指生态文明的内容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二、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联合国指出:全球森林已从76亿公顷减少到38亿公顷,减少了50%,难以支撑人类文明大厦。并强调,“没有任何问题比人类赖以生存的森林生态系统更重要了,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应赋予林业首要地位”。2007年12月17日第62届联合国大会审议通过的<国际森林文书》中呼吁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要履行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政治承诺,制定和实施国家林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将林业发展纳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必须把林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这是对林业重要性的准确判断,预示着林业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近两个世纪以来人们对林学、森林与林业的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深化,林学经历了传统林学的各个阶段向现代林学转变。现代林学成了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建、经营管理和利用为研究对象,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为核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效益和多种功能为目的的学科。对森林的认识,也经历了从认识单株树木群体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变化。森林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功能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森林占有30%左右的面积,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以其在陆地上分布的广泛,森林生物量占地球生物量的60%以上,森林的结构复杂,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全球50%以上生物种生活在森林之中,森林既是人类产生和生活的摇篮,又是繁衍的家园,既是人类不可缺乏的资源,又是人类的重要生存环境,同时森林在改善地球环境,维持地球生态平衡中有着特殊重要作用。由于上述对林学及森林认识的深刻变化,使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从长期形成的以木材利用为中心,已逐渐转变为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作用为核心和重点,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作为林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毋庸置疑,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承担者,肩负着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治理和改善荒漠生态系统及维护生物多样性、弘扬生态文明的重要职责。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教授认为:林业以培育森林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使命,是生态建设的排头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将发挥巨大作用。以培育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林业生态实践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供了环境基础、物质保障和文化支撑。具体而言:林业通过生态建设,建立完善的生态体系,能够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林业通过发展生态产业,建立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满足人们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林业通过建设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唤起人们的绿色意识,促使人们形成尊重白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厚重的文化支撑。

三、高等林业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

现代林业承担着优化生态环境与促进林业发展的双重使命,是实现环境与发展相统一的关键和纽带,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林业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为现代林业发展大力培养高级林业专门人才,切实履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使命。

(一)为现代林业建设大力培养“生态型人才”

“生态型人才”,首先,必须具备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树立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文化价值观,真正感悟自然是人类生命存续的基础,自然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系统的消亡,把对自然的爱护提升为内在的精神信念。其次,是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人类的生产劳动、物质财富的创造要本着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生态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再次,是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人们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生活。这种公平和共享的道德应成为人类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基础。高等林业院校“生态型人才”的培养应当建立和健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和教育体系,明确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大胆改革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建立环境生态教育模块,将环境生态学系列课程列为高校公共基础必修课。培养学生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使其真正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导者、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二)注重培养农民的生态道德观念

在整个生态环境的大系统中,农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防止整个生态恶化的关键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对农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培养具有优良的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品质和行为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是实现农村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冈,也是高等林业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农民生态道德教育要注重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结合,注重与“绿色科技成果”的推广相结合。在生态文明社会里,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是紧密相连的,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改善生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为了当地发展和老百姓致富,不考虑经济,侈谈生态,无法鼓励老百姓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生态建设只能停留在口头上或纸面上;只考虑经济发展,不考虑生态和资源的承受能力,这种发展也必然是不可持续的,迟早要遭到自然的报复。因此,要更新观念,向生态要经济效益,将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有效地结合起来。农民生态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依赖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基础雄厚的物质保证,依赖于农民生存环境的提高以及提高的程度。因此,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态道德水平,较为宽裕的生活条件是根本、是基础。只有把生态道德素质的“培养”与“基础”密切结合起来,协调发展,使农民在摆脱了贫困并逐步走向富裕的生活中陶冶情操,从生态道德水平的提高和精神的快乐中分享实惠,农村社会才能得到全面的进步和发展,生态道德教育的作用也才能真正体现出来。“绿色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农民在学习掌握这些“绿色科技”成果的同时,能真正理解生态文化的内涵,纠正那种把生态与经济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不断提高自身的生态道德修养。

(三)着力研究生态建设制度

我国生态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只有加强生态建设,才能有效维护国土安全、木材安全、物种安全、能源安全、淡水安全、粮食安全,不断改善人类生存发展条件;才能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后代留下生存发展的空间;才能不断增加森林碳汇,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的贡献;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环境基础,物质保障和文化支撑。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关键是尽快健全、完善生态制度建设。林业高等学校应充分发挥在师资、科研、学科优势,把加强生态建设制度的研究和创新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加以落实。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结合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大力发展人工林等领域分别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重大的成绩,但很多生态建设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设方面还存在着结构性的政策缺位。李文华院士认为,在经济发展中,人们还是过分注重自然资源的生产价值,而忽略了其生态价值,尤其是忽略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生态无价、资源无偿的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也渗透在社会和经济活动的体制和政策中。生态保护经济政策严重短缺,无法解决诸如森林、自然保护区等领域的生态保护问题。这种生态保护及其经济利益关系的扭曲,不仅使生态保护工作面临很大困难,而且威胁着地区间和不同人群间的和谐。森林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它不仅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还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现代林业认为相对于森林的生产价值,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创造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更高,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更大。国际上认为地球森林生态系统所创造的生态价值远远高于木材生产价值十几倍。但是,这一点至今并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有些人认为林业生态建设是赔钱的,国家每年都在投人,收益却不多,其实林业创造的效益在别的行业得到了具体体现,比如,林业的碳汇功能、旅游业的收人、粮食的增产、人们的健康,等等,但大家没有意识到这是林业的功劳,没有计人林业的收益,这对林业生态建设是不公平的。我国的森林大都分布在偏远山区,当地居民为了保护森林资源,丧失了快速发展的机会,而其他地区的人享受着森林提供的多项服务,却不尽任何责任,这样的“免费午餐”、“不劳而获”是以牺牲保护者的利益为前提的。在这类生态保护问题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公平的原则下,处理好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要想解决这类问题,只有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才能调整相关主体生态利益及其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鼓励生态保护行为。在生态文明社会里,必须转变观念,以新的文明理念建立一套科学的核算体系和制度,让保护者得到补偿,让破坏者得到惩罚,让占有者付出代价,让受益者分担成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良性的循环,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四)积极培育和传播生态文化

篇3

【关键词】高校 生态德育 实施途径

【基金项目】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科研项目(思政专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44-02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引起了我党的高度重视,在党的十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重要的战略地位,首次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中。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生力军,除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外,生态道德素质的养成至关重要。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高校生态德育的必要性

1.生态德育是高校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德育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生态价值观是人与自然价值问题的根本观点,科学的生态价值观是把整个生物圈乃至整个宇宙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认为系统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而人类在追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同时必须做到与和谐共生。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在大学生中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整体主义生态价值观,并逐渐形成适应生态文明的生态世界观、生态人生观和生态价值观对国家和人类的进步非常重要。

2.生态德育是高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举措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进行道德教育,传统德育多是从“人类中心主义”出发,强调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生态德育提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点,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突破,也是对传统德育精神的丰富、发展和升华,它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大学生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人才资源和生力军,除了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具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外,最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在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阶段,具有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具备妥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3.生态德育是高校传播生态文明的有效方式

高校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和学术研究的场所,更是传承、发扬和创造先进文化思想的殿堂,应该以其特有的影响力去感染社会、引领文化、教育大众。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应该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践行生态文明生活和生产方式,并在社会中发挥榜样作用,以点带面传播生态文明,引导大众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全民族的生态文明素养,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综合竞争力,逐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4.生态德育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而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用多种方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生态德育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生态德育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高校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环保公德意识,同时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积极推动社会文化向生态文明的变革和演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国内高校生态德育的问题

高校对生态德育的认识不到位,大部分学校多是强调专业教育,没有把生态德育作为大学生必备素质列入培养目标。一些高校重视校园环境和基础硬件设施的建设,却忽视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有的高校在生态道德教育方面流于形式,仅开展一些即兴活动,缺乏目标长远而系统的教育规划。这些不全面生态道德教育,造成学生在生态价值取向的认同上缺乏一致性,反映在学校生态道德教育与社会环境相脱离、与学生心理需求相脱节等方面。

2.高校生态德育课程内容不系统、不规范

当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课程的内容十分零散,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生态德育课程大多依托相关专业开展,且多是一些专题教育,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有的公共基础必修课,例如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课等,虽然涉及生态德育的相关内容,但教学形式较为陈旧,多以单向的、独白式的、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线性教学过程为主,缺少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加之期末考核形式化,最终使德育退缩到单纯的认知领域,造成高校德育的机械化和概念化,使生态道德教育缺乏应有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导致生态道德知识不能很好地内化为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外化为自己的日常生态行为习惯。

3.高校生态德育教材师资匮乏

在师资方面,承担生态德育教育的大多数是相关专业的教师、辅导员,相关专业教师有自己的研究方向,没有精力专门做生态德育方面的研究和教育工作,而辅导员大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生态环境知识和伦理的培训,对生态道德教育没有深刻的理解,且往往流动性较大。在教材方面,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教材,相关教育内容多在生物、环境工程等学科的教材中有所涉及,且往往侧重于知识层面,并没上升到道德教育层面,不能达到树立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的责任感和义务感的目的。

4.高校生态德育课外实践少支撑

一是高校生态德育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不连贯。高校开设环境保护类选修课,主要以渗透教学的方式向大学生实施生态道德,但均是理论教育,并未根据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缺乏生态德育体验,难以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发自内心的去热爱和探索自然。二是高校生态校园文化活动和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并未成为校园主流,没有形成全员参与氛围。目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的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大都由社团、学院自行组织,学校重视程度不高,无法形成校园主流,所以学生参与面相对较小,不能达到高校生态德育的目的。

5.高校生态德育校外途径未建立

高校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课堂教育、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均在校园内进行,相关实践活动没有与外界信息和资源进行合理整合,没有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同实际的生活、社会实践或科学研究相结合,缺乏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方面的实践教育和技能训练,难于让学生在自身发展中切身体会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树立生态文明的责任感,体验生态道德践行者的成就感。

三、国内高校生态德育的实施途径

1.构建生态德育课程体系,纳入德育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培养学生树立良好道德素养的重要任务,生态德育必须首先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优势,采取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方式,构建高效生态德育的课堂模式。一是注意在“两课”教学中增补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内容, 将生态伦理教育渗透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并在考察中体现。例如在法律基础课中讲解环境保护法的内容和现实意义;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补充生态道德的教育内容;在哲学课中着重讲解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等。二是通过开设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向学生系统地普及生态环境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普遍性,唤起学生的生态责任感,鼓励学生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作出努力。三是引导其他专业教师主动把生态保护意识渗透到各类专业课的教学中,向学生灌输正面的生态伦理、科技伦理知识,使学生具备正确的生态自然观、生态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2.整合校内外生态实践活动,突出实践育人

除了课堂教育外,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在体验中加强对生态道德的理解和感悟,进一步认识和认同生态德育的教育内容、产生生态责任感。例如,聘请著名生态学、环境科学专家作相关专题讲座;组织学生观看视频资料、进行实地参观等活动,引导学生对我国现阶段重大环境问题进行关注和学习,提高环境教育的参与性;引导学生组建相关学生社团进行生态文明宣传活动,形成良好的生态校园文化教育氛围,在唤起民众环保意识的同时,让大学生切身感受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和责任;利用党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抓住地球日、世界环境日、无烟日等时间节点,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在学生群体中普及生态知识等。

3.建设“绿色大学”,注重潜移默化

从生态系统观的角度来看,一个学校就是一个生态子系统,大学校园是整个社会系统的微型体现,是最容易感染大学生的环境因素之一。建设生态绿色校园,人人关注环境保护、节水节电、关爱他人,形成可以让所有学生都能耳濡目染的外环境,引发其争当“生态人”的热情和干劲,是生态德育最为直观、易于接受的方式。

4.利用科研优势,创建理论支撑

高校在理论的探索方面有着良好的优势,鼓励相关教师进行生态文明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或者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科技创新,把理论研究成果以咨询报告或者科技作品的形式反馈于社会,直接推进生态文明进程。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科研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直接体验创造生态文化的过程,切身感受社会对于生态文化的认同程度,促进生态德育观的形成与发展。此外,组织学生开展深入一线农村、厂矿的环境教育调研活动, 在调研报告的形成过程中,让大学生认同生态价值观和践行生态文明行为。

5.联动外部力量,提供补充教育

拓展生态道德教育的维度,充分挖掘环境保护、环境教育与家庭生活、社区活动以及地区发展的相关联系, 努力与家庭、社区等联合开展校外的生态德育实践活动,由一维的学校教育向多维的综合实践演进,形成适宜大学生成长的德育生态链和生态区,使学生在探索自身与自然、社会的平衡中,形成生态道德信念、培养生态道德情感、确立生态道德原则。

参考文献:

[1]王世民,李泊,周磊,李峻峰.论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江西社会科学,2003,(12):223-225.

[2]王世民,丰平.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刍议[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6(04):125-128.

[3]侯彦杰,张海英.当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的确立与培育[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18(02):103-105.

[4]方世南.生态价值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6).

篇4

【关键词】思品课能力培养;自主;合作;探究

一、主题与背景

新的《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本课程的能力目标,而南京市中考政治开卷考试的特点就是注重学生必备的学习能力与学科能力。笔者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构建基于能力立意的课堂教学,在2011年12月上了一堂思想品德示范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了一些尝试。

二、案例描述

1.巧妙设疑,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课前笔者出示了两组图片,一组为我市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表现,对比图片为我们身边的一些不文明现象,让学生分析“只要抓好经济建设就行,是否创建文明城市无所谓。”

通过对图片的对比分析,在是否要创建文明城市问题上,学生能分析归纳出要全面认识经济建设与创建文明城市的关系,此时及时小结: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全面发展。对于一个社会的发展来说,就更是如此,由此引出本课课题:《精神文明建设》。

2.自主探究,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归纳综合能力

请同学们阅读书P103-104,思考: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包括哪两个方面?

(2)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内容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3)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分别是什么?

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对书本知识先进行自我构建,运用抽象思维,概括、归纳出相关知识点。根据学生的回答,笔者在黑板上完成板书(如下):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内容][思想道德建设的

(地位:发展先进文化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地位: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

3.时事链接、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分类综合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投影出现南京创建文明城市的9个举措:

1、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

2、开展“学礼仪,做彬彬有礼南京人”活动

3、开展网吧、电子游艺厅专项整治行动

4、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示范店创建活动

5、第四届中国(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博览会成功举办

6、“珍爱生命,文明出行”主题教育活动

7、“创文明行业 建满意窗口”竞赛活动

8、进一步完善市民议事、市民旁听、市民听证、市民监督等十大市民参与工程

9、开展“绿色南京”创建活动

问题:请同学根据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为分类标准,将上述举措分类。

要求:分小组讨论,每个小组由1人负责记录本组成员发言,3分钟后推选1名代表发言。

笔者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全班巡视,学生存在疑惑时及时解答。最后全班达成共识:

思想道德建设——1、2(明理)、6(守法)、4(诚信)、7(为人民服务、敬业奉献)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3(文化)、5(科学)

政治文明8

生态文明9

4.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活动: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在行动(多媒体展示我校开展的相关活动)。

问:作为中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学习,你打算怎么做,让学生将书本所学落实到具体行动。

三、案例解读

1.以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没有受教育者的自我建构和自我经验,任何教育活动所产生的教育意义都是外在的,从而不能深切地影响受教育者的生活。在自我建构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十分重要,包括自主阅读、自我反思等。

例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的内容及其各自地位,笔者让学生自主学习,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对文本信息运用抽象概括思维,对文本内容进行筛选,提取有效信息进行个性化的分析、综合、评价、重组,归纳得出结论,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

再如本节课最后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谈如何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其实就是学生在对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反思。

2.以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能力

合作学习既包括生生小组合作,也包括师生课堂交流。课上所有得出的结论全部都是学生自主探究、共同讨论的结果,学生亲历了形成的全过程。此外,师生课堂交流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小组交流回答9个举措分别属于精神文明建设哪方面内容时,有学生对国际软件产品博览会成功举办是属于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有疑惑,笔者通过启发诱导,引导同学思考“绿色南京”、“百城万店无假货”等活动对南京的物质文明建设的作用,以及四个文明相互关系。在对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思维独创性的培养,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对学生创新能力也是很好的锻炼

3.以情境探究培养学生能力

这节课以学生身边熟悉的情景导入,在授课过程中巧妙设疑,结合当前时政,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对一些社会热点和重点问题进行评论,再引导学生进一步反思、感悟,让学生在评论的过程中掌握运用辩证思维能力。在课堂最后,用多媒体展示出我校校园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图片,很多活动学生也都亲身参与了,更是帮助学生将获得的思想政治理性认知相关的情感体验和隐性知识经验,延伸到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也提高了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鲁洁.《超越与创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

篇5

关键词:普通生态学;实践教学;多元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8-0187-02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以学生就业为目标、所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对社会具有较强适应性是新建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多具备这些主要特点[1]。实践教学是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新型的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是实践教学质量保证的基础之一[2]。因此,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生态文明建设”是十报告中“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学是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保障[3]。作为新建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本科教学观念和教学经验相对缺乏。吕梁学院生命科学系生物科学专业入选山西省教育厅2015年省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作为生命科学系生物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普通生态学》课程已经开设了15a,然而,50%以上的时间都是在学校未升本以前。本科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观念与专科阶段是不一样的,专科时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经验未必适合本科阶段,所以,对《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的研究十分重要,尤其作为新建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的研究显得更有必要。

1 生态学实践教学的现状

目前,《普通生态学》实践教学的现状如下:

(1)由于《普通生态学》的理科属性,造成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普通生态学》实践教学在生态学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重较少,没有能够正确处理好生态学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

(2)《普通生态学》教学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场所建设落后,如独立的生态学实践教学实验室建设相对落后;缺乏生态学实践教学实习基地;生态学科研训练基地建设落后。这些都影响了《普通生态学》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3)师资队伍薄弱。最初,生态学教师仅有2名,师资薄弱,既要讲授理论课程,又要辅导实践课程。现如今,生态学专业的教师已有5人,且是985院校的硕博士。然而,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刚毕业就上讲台,实践经验缺乏,对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4)学时数的减少。生态学实验教学实践的课时数由最初的30个学时,减少到24个学时,直到现在的18个学时。课时数的减少是学生进行实践的机会越来越少,而课外的教学实践平台的建设相对落后,造成学生的动手机会持续减少。

(5)内容比较分散,不系统。由于课时的限制,生态学实验教学又必须覆盖面广,这就造成了实验内容的分散和不系统。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由于实验内容不系统造成实验仪器、材料、试剂的重复利用率低,效果没有预期的好。

2 生态学实践教学多元化体系

针对《普通生态学》实践教学的现状,依据“符合创新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序性”原则[4-5],运用开放的实践教学模式,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多元化体系,将野外实践教学、科技创新活动等多种多样的实践方式结合起来,切实加强《普通生态学》的实践教学环节。

2.1 加大实验教学力度 提高《普通生态学》实践教学的比重。增加《普通生态学》实验教学的课时数;减少验证性实验的数量,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数量;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实验内容有助于提高实验设计、分析实验的水平。

2.2 重视野外实践教学,在实践中感悟生态学 建立《普通生态学》校外实习基地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增强,同时,对教材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在校园建设生态农场,给每位同学分配固定的面积进行生态学实践,让生态学实践从实验室走出来,转移到大田中,以切实提高学生的野外实践能力。

2.3 参加科技创新活动 学生应当多参加科技创新活动,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宽其实践空间。如大学生创新项目和大学生创业项目,国家“六大竞赛”之一的“挑战杯”[6]。

2.4 其他实践教学形式 采用其他的实践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名师讲座(讨论生态学中的热点问题)、知识竞赛、毕业论文等。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学生应当珍惜毕业论文研究,引导学生探索其写作方法,在毕业论文研究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将来成为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5 建立高素|的师资队伍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引进高素质的实验技术人员。另一方面,培养现有的实验技术人员,尤其是中青年实验技术人员,使其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实验技能。

2.6 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 没有考核体系的实践教学等同于没有质量的教学,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只有扎紧制度的笼子,实践教学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实践教学的质量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首先,校级和系级层面健全实践教学质量保证制度,把实践教学质量放在重要的位置。其次,健全考核制度,遵循公平、公正的考试原则,对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建立明确的考核办法,考核的核心在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能力。

3 结语

上述《普通生态学》实践教学多元化体系的建立,较好地融合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实践教学层次,有助于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彭勤革,彭建业,薛克昌.构建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4):106-108.

[2]洪林.国外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与基地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2):1586-1588.

[3]孙文营.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J].山东社会科学,2013(8):12-17.

[4]郑瑞伦,翟晓川,唐靖云,等.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9):142-147.

篇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我国的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但在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我们也为生态环境的破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的祖先就主张“天人合一”,向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然而,在现代文明社会里,人类在追求“金山银山”的同时,却逐渐丧失了对生态环境的敬畏,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物种灭绝、森林锐减、土地沙漠化、能源短缺、战争的破坏等诸多问题,已向人类响了生态警钟,环境危机,已经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自然灾害已夺去了数以万计人的生命,并造成了成千上万人无家可归。如果再这样下去,人类将生活在“幸福”和“坟墓”之中。是持续发展还是自我毁灭。毫无疑问,我们应当刻不容缓地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污染与破坏。

没有生态文明,我们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我国现在达到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人类终将面对“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发展难以持续”的窘境,我们再也不能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发展指数上去了,幸福感受却下来了,只有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全面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发展,才能符合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才能符合建设和谐社会、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我国不断完善发展略,在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同时,人们的消费观念、价值观念、环保意识都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真正体现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篇7

我乡按照上级要求,及时召开了宣传动员会议,深入宣传乡贤工作的重要意义,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和宣传委员为副组长,党政办成员和宣传干部为成员的乡贤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并完善乡贤参事机制、乡贤对话机制、乡贤回馈机制、乡贤服务机制。同时,按照全县要求,制定了《__乡乡贤文化的实施方案》,并结合我乡实际,细化了各项任务目标,要求各村认真做好各项工作落实,着力打开全乡乡贤回归的友好窗口,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标杆,为建设品质__凝心聚力,增光添彩。

乡贤活动开展离不开各种载体,一年来,我乡开展了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

1、开展了“最美__人、身边好人榜”评选活动。为了有力促进道德模范选树培育工作,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我乡开展了全乡范围内的“最美__人、身边好人榜”评选活动,挖掘出一批尊老爱老、助人为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各方面的好人,最终评选出5名模范代表。

2、开展了道德讲堂活动。我乡利用道德讲堂这个平台,让乡贤文化进讲堂,通过开展“最美__人”系列活动,把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的农村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现代“新乡贤”请上讲堂,让机关、乡直单位、各村党员干部以及群众在互动参与中感悟、认知、接受,从而自觉提升道德素养。一年来,我乡共邀请了5名党员干部和5名“最美__人”举办了10次道德宣讲活动,使全体党员干部接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心灵的震撼,营造了学榜样的良好氛围。

3、开展乡贤文化进礼堂活动。乡贤文化进礼堂,就是把农民文化乐园和乡综合文化站、村综合文化室作为宣讲乡贤文化的主阵地,把乡贤文化和乡贤精神转化为口耳相传的话语引导,引领文明新风。成立“乡贤宣讲团”,截止目前共宣讲10多场,现场观众达1000多人。许多乡村贤达还把乡村新人新事新风尚,用民俗文化等形式,自编自导自演,吸引了四乡八里的群众,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入耳入心入脑。在农民文化乐园和村综合文化室,组织设计文化墙,建立“乡贤功德榜”,营造浓厚的崇德尚贤氛围。

篇8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生态文明教育

一、地理教学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

生态文明是如今新型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指人类在享受工业发展成果的基础上以更加文明的态度去对待大自然,保护并积极创设生态环境,改善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关系。高中地理教学是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内容,其涵盖内容多,综合性丰富,包括了天文、气候、环境等多方面的内容。如今经济飞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影响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对于自然地理学的研究范围不再局限于地球表层,而是涉及整个行星的空间,

还在往更广、更深的地方延伸。

二、地理教学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1.课堂教学为平台

高中地理教学要开展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最普遍的途径便是以课堂教学为平台,注重理论知识方面的教育,来提升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和生态环境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编者通过精心设计编排出来的,具有很好的教育作用,影响着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识。由此,高中地理教师要对教材掌握透彻,明白怎样去挖掘教材中生态文明的内容,利用这些有效的教学内容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如,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教学中,可以联系到世博会中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同时提出的“低碳生活”“和谐城市”等和生态环境有关的一些概念,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拓展资料,让学生从中能够受到生态文明的熏陶,产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又如,在选修《环境保护》中,也能普及人与自然相互和谐,历史同未来相互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和谐等内容,及时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让学生产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在教学中还要将教学内容同城市区域中的生态环境相结合,联系学生所处的实际生活环境,以此来提取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素材,充实教学内容,也能降低教学的理论性。如此一来,不但能提升学生对生态环境方面的认识,而且也能增强地理教学内容学习的高效性,还能让学生从自身意识来提高对生态文明的认识。

2.社会实践为平台

高中地理教学在新课标的引领下,需要以社会实践为平台来强化学生对生态文明的实际感悟。这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开放自身的教学思想,开阔教师的教学环境。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提升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性,不仅要注重理论教学,加强课堂教学,还要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的教育。教师在学生的课余生活或者课后的作业中可以让学生对生态文明进行调查,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生态环境的相关探索活动,再以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对生活环境的感悟为基础,以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相互探讨,并在课堂上进行全班交流汇报,以此来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开放性与体验性。像这样以开放式教学同体验式教学相结合的地理教学,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教学参考,能够帮助学生增强自身对生态环境的认识,让学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为倡导生态文明作贡献。

在地理教学向社会实践延伸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户外考察。教师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环境,进行野外考察,以此来感受人类与自然相互存在的和谐关系,增强对生态环境的认识。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生态和能源方面的调查。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了解生态的途径去收集各类数据和信息,并总结出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主要原因,

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之后又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像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对生态环境数据的收集,更能增强其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公益活动,选择具有环保意义的节日,带领学生在社会中进行相应的主题宣传,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有所提升。除了固定的节日,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平时做好环境保护宣传,特别是对身边以及周围的环保宣传以及环境保护行为进行倡导。

3.观察实际环境

对于地理教学来说,其学科的抽象性并不高,其本身就是以人类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作为基本的内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包含着大量的生态环境知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观察,让学生对实际生态环境问题产生思考。比如天气的骤然变化、空气的恶劣、生活中的电器使用、污水垃圾的产生等细节,都同生态环境的问题相关。如沙尘暴这种当前在黄土高原存在的天气现象变得越来越频繁,破坏着生态环境,也为人们的生存环境恶化敲响了警钟。让学生对这样的实际情况进行探讨,带着对生态环境的感受去思考问题,并探求答案,将自己切身的生活体验同环境的变化相互联系起来,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理解,还能够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在生活中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素材比比皆是,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带着眼睛去观察,带着头脑去思考、去发现,就能捕捉到更加丰富的生态文明现象,收获到更加鲜活的知识感悟。

地理课程囊括内容广泛,由此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时,要注重将地理教学同其他各个学科相互渗透、共同协作,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环境知识,以更加深入地提升学生生态文明的意识,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两种文化;鄱阳湖;生态文化;文化节;现状

鄱阳湖生态文化建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建设与具体实施,需要寻找到契合当下文化特点与环境的具体语境。而“两种文化”的视域正是鄱阳湖生态文化建设难以逾越的现实文化语境。所谓“两种文化”,借用斯诺的界定,是指“一极是文学知识分子,……另一极是科学家,特别是最有代表性的物理学家。二者之间存在互不理解的鸿沟——有时(特别是在年青人中间)还互相憎恨和厌恶,当然大多数是由于缺乏了解。”[1]

“两种文化”的视域下的鄱阳湖生态文化建设,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因为无论是对鄱阳湖生态文化理论的理解,还是对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的个案分析,均存在有待修正的若个偏差。就对鄱阳湖生态文化理论的理解而言,一方面,侧重于文化哲学大而全的理论架设,将生态文化的现实追求消解在浩瀚无边的文化海洋里。另一方面,侧重于生态环境小而精的规划与设计,将生态文化的宏观瞻望疲惫于形色多样的生态现实。如果纳入到“两种文化”的历史与现实视域中,显然前者侧重于人文知识分子的文化操守;后者侧重于科学知识分子的现实建构。就对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的个案分析来看,所谓的“生态”与环境生态趋同,未能较大限度地突出生态文化的文化意义。将此个案分析纳入到“两种文化”的历史与现实视域下,笔者发现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天平上,无意识地向科学文化的一端倾斜。即使是对人文文化的理解,也存在窄化为民俗文化的嫌疑。可见,当下的鄱阳湖生态文化建设,十分有必要纳入到“两种文化”的历史与现实视域之中,并深化对“两种文化”与生态文化的理论理解与逻辑分析,从而更好地在具体的鄱阳湖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建构并逐步完善生态文化的核心理论,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光添彩。

鄱阳湖生态文化理论是对当下生态文化理念的具体实践。其理论建构既要考虑到鄱阳湖文化生态的现状,又要兼顾生态文化的基本理论与原则。所以,在讨论与建构鄱阳湖生态文化理论的时候,必须清楚地了解生态文化理论的历史发展与现实水平,同时,要熟悉鄱阳湖当下的文化现状,并寻找到其生态文化建设的可行性依据。相比较而言,前者是重要的理论基础,后者是生态文化理论的具体化。但在鄱阳湖生态文化理论建设方面,两者却产生明显的脱节。目前,关于鄱阳湖生态文化建设的纯粹理论研究,较为稀缺。或许,人们潜意识中已经将生态文化的理论直接等同于鄱阳湖生态文化理论,从而导致鄱阳湖生态文化理论基本上宽泛为一种文化哲学,没有顾及到鄱阳湖生态文化建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现实定位。而对鄱阳湖生态文化的现状研究,更是滑向了纯粹的民俗特色文化分析或特色文化产业建设。前者有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傩文化数字化保方面的研究;后者有对赣鄱生态饮食文化品牌方面的研究。例如,有学者提出,“江西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部崛起新跨越的发展进程中,必须重视餐饮业的发展,加强赣鄱生态饮食文化建设,促进餐饮业又好又快发展,使之成为江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新助力。”[2]此举固然注意到了鄱阳湖生态文化建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现实定位,却又有可能忽视鄱阳湖文化建设中生态取向的人文意义。

鄱阳湖生态文化理论的落脚点,应该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因为鄱阳湖生态文化建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种服务不是上下级之间的服从。作为一种文化建设,其理论上应该重视文化独特属性,尤其是文化的反思与批判效能应该得到张扬。所以,从理论上分析,鄱阳湖生态文化建设实际上是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响应与监督。作为一种生态经济区的建设,最大的特点当然是经济区的生态问题。生态问题的核心是顾及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文化的层面,表征为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和谐共处问题。所以,对鄱阳湖生态文化理论的建设,有必要纳入到“两种文化”的历史与现实视域中来。因为,从“两种文化”到生态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历史渐进的过程。“科学与人文的分裂所导致的严重后果直接表现为技术的异化和人类价值观的扭曲,间接学致了生态环境的极度恶化和日益严重的全球生态危机。”[3]显然,“两种文化”问题是生态文化出现与发展的文化背景,也应该是鄱阳湖生态文化理论的历史锲入点。

在“两种文化”的历史与现实视域下,生态文化既超越了科学文化的功利性与乐观主义,也克服了文学知识分子文化的个体性与悲观情调。一方面,生态文化缓解了现代文化中客体的承受限度,改善了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另一方面,生态文化又超越了传统文化的人文关怀,并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扩展到人类自身。从理论上看,鄱阳湖生态文化是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科学文化导向的重要监督。有必要时刻警醒人类:在经济区建设过程中的现实利益诉求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应该求得较为合理的平衡,这就需要人文文化方面无现实功利性的宽广胸怀与长远眼光。但人类又不能因噎废食,全盘否定科学文化的积极作用。可以肯定,在“两种文化”的历史与现实视域下的鄱阳湖生态文化理论建设,可以有效地避免滑向文化哲学大而全的理论架构,也可以较好地防止偏向生态环境或民俗特色方面细而精的设计与规划。

鄱阳湖生态文化建设的具体标志性实践事件,是2010年11月中下旬隆重举行的首届中国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这次文化节“是中国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后江西省举办的首次大型生态文化盛会,以‘生态中国、绿色江西’为主题,以招商招展和交易为核心,全力打造面向国际、面向未来的生态文化产业和生态文化产品交易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国际国内生态文化建设的成果,传播生态文化理念。”[4]

仅就这届文化节的主题而言,“生态中国、绿色江西”的大气磅礴,寄托了人们对环鄱阳湖地区乃至中国的未来发展的美好希望。生态的和谐诉求,绿色的健康发展,无不是对当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高耗能、高污染等问题的重要纠偏。这个美好主题显然在当今冷漠的经济社会氛围中,充满了温情脉脉的人文关怀,似乎有意识地疏远了科学文化的利益诉求。然而接下来的招商、产业、产品等却又强化了文化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固有观念,没有有效地突出文化独特的反思、批判与监督的效能。而最后传播的生态理念究竟是什么,只有到具体的文化展区去各自感悟了。

具体来看,首届中国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主要集中在:生态文化产业项目、生态文化创意、特色生态文化、生态生活文化、国际及港澳台生态文化、生态艺术作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所有这些展出的文化及文化产品,虽然都被冠于生态之名,却不免有民俗风情之嫌;虽说确是文化成就,却有时被科技创新喧宾夺主。问题还在于一些艺术品,虽为手工制作,其材料如瓷板却是高耗能或高污染之产品,实则与生态之意相抵触。

然而,令人欣慰的是,首届中国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就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方面而言,虽然不免令人感受到似乎重在对科学文化的张扬,而传统的人文文化不过是搭台唱戏的陪衬角色,但是,此次文化节从主题到具体的内容,至少有意或无意地已经触及到了生态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文化背景,即上述所谓的“两种文化”问题。从“生态中国、绿色江西”浓厚的人文底蕴、民族民俗文化的自然天成,到现代文化产业及产品的科技创新,无不是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相辉映。尤其是现代文化产业,正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互融合的时代产物。例如电影艺术,“可以说是人类发展史上科技与人文的现代隐喻:无论科技发达到怎样的地步,科技仍然是为人的工具,人文才是做人的目的。只有科技的充分发展,才有现实的人文意义;只有永恒的人文精神,才有真正的科技方向。”[5]所以,真正能够作为鄱阳湖生态文化建设的具体个案,应该是能够彰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氛围的文化行为及产品等。就文化层面而言,应该是可以令人感受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相互融合,甚或是融合的趋势与可能,而不是两者分裂的危机有增无减而难以弥合。

总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经过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后,反思历史尤其是反思工业文明后提出的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和可持续发展模式。”[6]作为生态文明的核心组成部分,生态文化是在综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基础上,建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甚至人与人之间的更为健康持续的新型关系。而就更为具体的鄱阳湖生态文化建设而言,无论是在生态文化理论的创新与拓展方面,还是在生态文化实践的继续完善方面,均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一方面,鄱阳湖生态文化的理论建设应该纳入到“两种文化”的历史与现实视域中来,重点突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和谐共存、互生共长。另一方面,类似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的文化实践,应该与鄱阳湖生态文化理论建设齐头并进,而不是各自为营导致实践与理论的脱节。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鄱阳湖生态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将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整体规划中,为建设美丽和谐的环鄱阳湖地区,发挥更大的文化导向作用和前瞻性效能。

参考文献:

[1][英]C·P·斯诺.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A].两种文化[C].纪树立译,北京:三联书店,1994.3-4.

[2]赵卫宏.赣鄱生态饮食文化品牌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8(9):219-224.

[3]王丛霞.生态文化:“两种文化”融合的文化背景[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22(6):22-24.

[4]百度百科.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2012-07-22].http:///view/4679776.htm.

篇10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生态伦理道德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态伦理道德的关注越来越重视,因此培养学生们正确的生态伦理道德观尤为必要。学生生态伦理道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属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范畴中的,因此也可以认为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中阶段作为学生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语文教学在生态伦理道德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此,本文就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

一、在文本研习中熏陶

语文新课程在基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在教材中编排了非常多关于人与自然方面的文章。这些课文在为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生态意识,为学生们生态伦理道德观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几千年来传承了大量关于大自然的名篇佳作,这些美文对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无疑是极好的素材。例如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中的《春江花月夜》就曾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在具体的教学当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一名句进行赏析与研究,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引入刘希夷所作《白头翁》中“更夐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来引导学生感悟古人对于天人关系的认识与感受:生命与宇宙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得以展示,体现了我国古代“天人一体同仁”的传统哲学思想。而诗人风格独特的审美体验与人生感悟更是让学生获得了很多启迪。

总的来说,引导学生进行这些文本的研习,其实就是帮助学生对自然美的世界加以感悟,并树立学生尊重自然、热爱自然,这对于学生建立起同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道德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在阅读讲练中渗透

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如火如荼。在这一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用具有时代气息的新材料来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渗透生态伦理道德教育。就近几年的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来说就极具特色。 2002年全国卷阅读题《沙尘暴》、2007年四川卷阅读题《瓦斯的开发与利用》、2007年全国卷阅读题《关于保护生态多样性》、2008年湖北卷阅读题《关于湿地》这些文章都是向学生们渗透生态教育的好文章。因此,教师在知道学生做题的过程当中,可以适当的向学生们介绍一些与之相关的背景知识,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问题的理解,而且能够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生态教育的影响,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提升思想境界,形成良好的生态伦理道德观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再比如学生进行古文翻译训练时,教师就可以通过选用国学经典中与生态伦理道相关的文章进行训练文本,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古汉语知识,还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生态伦理道德修养。如课文《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等,学生通过学习或多或少的都可以了解到孟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思想。

三、在实践活动中体会

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对外界的认识之最初的中介就是活动”。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了综合性学习这一主张,语文课程应该同其他课程、书本学习以及实践活动紧密的结合起来。高中语文教学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了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进一步的接触社会、认识自然,以实现语文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效果。正因如此,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更应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以体会,建立起正确的生态伦理道德观。学习《像山那样思考》这一课文时,老师可以围绕这一课文要求的学习目标与人文内涵来组织学生开展以“环保、生态”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在这一过程中,不但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增强,在无意识中也会提高学生对于生态环保方面的重视,乃至积极参与到环保活动当中去。不仅如此,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运用的相关学习当中,老师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与环保有关的宣传语、广告词,让学生来做出赏析、点评,并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创作进行评比。这样一来,学生环保意识和环保精神得到了培养,而且有利于促进高中语文生态伦理道德教育。

总而言之,让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感悟生态伦理道德,不但可以极大的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开阔眼界、丰富社会经验,而且对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具体应用也有良好的效果。实践中感悟是校内外沟通的大融合,这一举措势必会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因此,高中语文生态伦理道德教育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探究、感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样,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的体会也会深深的影响到其自身的生态伦理道德观。

【参考文献】

[1]邵建新,朱永芳.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态伦理道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0(02)

[2]朱永芳.语文教学中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J].教育.2010(01)

[3]冯景龙.浅议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教育[J].双语学习.2007(08)

[4]江红.关于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教育[J].职业教育研究. 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