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支付发展范文

时间:2023-12-25 17:38: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子支付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子支付发展

篇1

一、我国旅游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概述

1、“旅游电子商务就是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改进旅游机构内部和外部的连通性(connectivity),即改进旅游企业之间、旅游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旅游企业与旅游者之间的交流与交易,改进企业内部流程,增进知识共享。”这一定义概括了旅游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偏重的是对其功效的描述,但并未凸显旅游电子商务自身的特征。国内的研究文献中,杨路明、巫宁的定义较科学:旅游电子商务是指通过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旅游商务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包括通过网络、交流旅游基本信息和商务信息,以电子手段进行旅游宣传营销、开展旅游售前售后服务;通过网络查询、预订旅游产品并进行支付;也包括旅游企业内部流程的电子化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等。由此可见,旅游电子商务实际上是旅游企业在网上询价、报价、预订、支付、配送(服务)等等一系列商务活动的过程。国外电子商务与旅游业结合比较密切,据调查,全球有17万家旅游企业在网上开展综合、专业、特色的旅游服务;2009年,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达到9800亿美元,其中旅游电子商务销售额突破2350亿美元,占24%;全球旅游电子商务连续5年以上以350%的速度发展。这都离不开良好的网上支付体系的运行。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数字,目前,我国网上年旅游交易额已达到40亿至50亿元人民币,约占所有互联网电子商务总量的20%。电子商务与旅游业的结合改变了我国旅游业的管理和行为模式。当前,我国旅游业正处于发展期,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预测出,201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而旅游电子商务作为旅游业和信息化相结合的模式之一,也将等到飞速的发展。

2、电子支付电子支付是指以电子计算机及其网络为手段,将负载有特定信息的电子数据取代传统的支付工具用于资金流转,并具有实时支付效力的一种支付方式。从技术角度上看,电子支付包括“网上支付”和“离线支付”两种方式。网上支付方式包括:信用卡支付方式、电子支票支付方式、电子现金支付方式。而手机支付、一卡通、公交卡等因为采用预存款方式,并不需要与银行帐号相连,因此称之为“离线支付。”旅游电子商务中应用的大多是网上支付方式。完整的旅游电子商务一般包括信息沟通、资金支付及商品配送三个环节,缺少资金支付,商品配送难于完成。因些,网上银行所提供的电子支付手段对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关键的作用,直接关系到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1999年以来,我国银行网上支付业务也有了重大发展,各大国有和商业银行均陆续推出了网上银行服务,实现了网上支付。2009年,个人网银的交易额增幅高达284%,成为电子支付最为抢眼的一支力量。2009年,我国电子支付市场全年交易额实现了100%的增长,突破了3000亿元大关,并预计2010年仍将保持100%以上的增长。

二、电子支付在旅游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现状

1、旅游消费者消费方式的转变促进电子支付的发展在传统旅游业中,支付方式往往是通过前台支付来完成的,刚刚开始起步的旅游电子商务自然也往往采用这种方式。然而,2006年10月26日年电子客票全面推行后,旅游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开始微妙转变,促使旅游电子商务企业也开始积极考虑应对方案。在旅游电子商务中,电子支付的需求是不断扩大的。随着电子客票的推行,越来越多的旅客会从“电话订票,送票付款”的传统方式,过渡到“网上支付,实时出票”的全数字化方式。在酒店预订方面,尽管旅游者大多在前台付款,而在旅游高峰期,多数酒店都要求旅游者有信用卡担保或付预订金,由此产生了电子支付的需求。与此同时,全国广泛推行的“交通一卡通”以及某些旅游景点推出的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卡式门票或者数字门票,以及电子支付方式的多样化以及迅速普及,也对旅游电子商务活动中对电子支付的需求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旅游电子商务企业大多不提供电子支付方式目前,我国较大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携程和e龙,只接受信用卡支付或担保。但是信用卡在我国并不普及。究其原因,可能是这些网站定位于较高端的商务旅游者,同时,传统支付方式的替代性较强,对电子支付的依赖程度不大。时下,网站用户使用电子支付的比例不高。不久前e龙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没有在线支付经历的会员达到74%,其中35%拒绝尝试这种新的支付手段。而占绝大多数的中小型旅游电子商务企业,往往不提供电子支付方式。

3、旅游消费者传统消费习惯影响了电子支付的发展消费者传统的购物习惯对旅行社的网络营销具有一定的影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完全习惯于面对实物进行挑选商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购物方式。人类思维和行为方式的惯性使人们在短时间内不可能适应面对虚拟旅游产品使用虚拟的电子货币、电子机票进行的电子商务模式。因此,同传统的营销手段相比,网络营销还需要经历一个被消费者接受的过程。

4、信用缺失是网上支付的主要障碍(1)以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春秋旅游网)为例进行分析。春秋旅游网的盈利模型是由网站、春秋国旅总社及各网点、上游的旅游企业(各地分社及合作旅行社、航空票务商、目的地酒店)和网民市场共同构成。其目标市场主要为观光和度假游客。由于春秋国旅具有强大的资源,线路预订成为了网站的主营业务。春秋旅游网提供的产品,顾客可以选择网上支付,也可以选择网上浏览、电话确定、离线交易的办法,同时还可以到春秋国旅的各分社进行购买。但就目前的经营状况而言,电话确定与离线交易仍然是消费者的主要选择。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的旅游电子商务活动中,消费者对于网上支付并没有真正接受;主流的B2C网站中,最主要的支付形式仍是货到付款。网上支付的滞后,将阻碍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消费者对网上支付的排斥呢?旅游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的主要障碍:信用缺失。这是我国旅游企业网络营销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与旅游电子商务相配套的网上支付等手段还没有找到安全便捷的解决方案。根据艾瑞公司2008年第一季度的中国网上支付调查报告显示,有近六成的网民认为不使用网上支付的原因是“担心交易的安全性”。而据CNNIC的调查报告表明,大约有四成的网民认为电子商务的最大障碍是信用问题。(2)以纸质媒介作为支付交易的商务活动。以纸质媒介作为支付交易的商务活动中,由于是面对面,并有纸质交易凭证,加上法律体系的保证,人们在这种长期形成的商务活动中建立起了对这整套体系的信用,如果出现经济纠纷会由法律体系仲裁而给予经济利益的保证。但电子商务的经济活动过程与传统的方式完全不同,交易过程中没有确认过程合法存在的纸质凭证,这就带来了可信度的问题。因此,消费者和商家在网上交易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信用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相互连带的问题。(3)我国的信用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的信用体系不完善,各种失信现象时有发生,没有一个权威的机构可以完全确定交易行为人的信用。并且,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远未达到任何行为都有记录可查的情况,在这种信用环境下发展网上支付会有较大的障碍。由于上述原因,国内旅游企业通常的做法是:旅游预订用网络,付款交易用传统方式。电子商务的快捷性、低成本性等特征未能得到体现,使旅游网站的功能还停留于提供信息的初级层次。

三、我国旅游电子商务活动中发展电子支付方式的对策

对于旅游电子商务企业来说,旅游者进行支付的时机是旅游前决策过程之后、出行旅游过程之前,即是旅游者在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帮助下做出了旅游决策之后及实际出发进行旅游活动之前。在这一时刻,“趁热打铁”式地提供电子支付接口,对商家与用户都是有好处的。

1、建立中小型旅游企业信用体系旅游产品往往不能够直观地通过互联网展示,因此旅游电子商务企业的信用问题就开始凸显出来。因此,完善旅游电子商务企业信用查询系统,建立中小企业基本信用制度,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等,通过构建旅游电子商务市场信用,促进电子支付发展。

2、加强旅游电子商务企业网络支付的安全建设由上可知,推动网上支付在旅游业的有效发展与普及,必须从增强“信用保障”入手。一方面,政府应制订旅游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的相关法律规范;另一方面,企业需要面向市场积极探索各种信用保障机制与措施。下面主要从企业方面进行阐述。首先,旅游企业应积极与知名度、信誉度较高的银行合作,普及信用卡、电子现金、电子支票等电子支付方式。保证游客所使用的电子支付工具必须由其账户所在的银行发行,游客可以到与旅行社有业务关系的银行去使用现金购买货币卡,当游客进行网上支付时可以向旅行社和银行同时发通知,将资金从银行的账户上转移到旅行社的账户上。其次,旅游企业的网站应安装防火墙,防止“黑客”攻击,保障网民的隐私权和财产安全,促进网上支付的实施。

3、加强宣传以增强消费者的信用程度旅行企业应通过广告宣传、新闻会、现场活动、网上促销等多种形式,尽可能让更多的消费者知道本旅行企业的网址,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提高知名度和网络信誉,为网络营销的发展减轻阻力。

4、采用多样化的电子支付手段目前的网上支付方式中,以信用卡使用为主,为解决社会信用风险较高的问题,我国出现了具有“信用担保”功能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将网上支付平台演变成了资金流的中间环节。走在前列的商家已经涵盖了B2B、B2C和C2C三个领域。如阿里巴巴的诚信通及诚信指数,易趣的买家、卖家互评制度,淘宝网的“支付宝”,都是建立诚信体系、保障用户利益的有效举措。与此同时,以第三方信用评估为基础的交易行为逐渐成为网上支付的主要手段。旅游企业应结合我国目前的信用状况,推进网上支付工具的多样化。除了推广电子支票、移动支付、手机钱包等工具外,应推动“诚信支付工具”的使用,其代表是“支付宝”和“贝宝”。

5、适当采用离线支付方式对于酒店、旅游景点景区来说,可以考虑适当采用这种技术。旅游者在开始旅游活动前先对门卡或者门票充值,在接下来的旅游活动中都可以使用这张卡票进行支付。这种便捷的支付方式对提高顾客忠诚度有一定帮助。

篇2

【关键词】电子支付 金融电子化 影响

从社会形势来讲,信息化时代决定了电子支付这种形式出现的必然性。而且电子支付的发展,确实在经济方面对我国金融电子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同样在这方面也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给我们日常的电子支付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1 金融电子化现状分析

1.1 电子支付环境的规模化形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子支付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根据银行卡的发行数量进行统计发现,2013年第一季度,我国累计的银行卡发行量就达到了36.94亿张,相比同期增长了约19个百分点,银行卡人均持卡量为2.73 张,银行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其对于我国金融发展的电子化来讲,是越来越重要了。

1.2 金融电子化的产品及服务提高

自1999年开始,网上银行业务被我国各大银行相继推出,而后个人网上银行、外汇买卖、代缴学费等业务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成为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13年第一季度,仅仅银行卡交易金额就突破了100万亿元。

1.3 商业银行的完善系统建立

伴随着电子支付的发展,我国四大国有银行不断的推出全新的金融产品,而后又以客户为核心建立了新一代的综合业务处理系统,其包含了储蓄、银行卡、借贷等大量新生金融服务产品。由于办公自动化的高速发展,针对人力资源、资产负债等相关管理,各大银行又建立了完善的公文传输系统,实现了全国性的联网与跨行之间的数据共享。

1.4 网络化处理的实现

对于金融电子化的发展,我国外汇管理局和相关海关总署进行联合,建立了一个可以进行网上与自动核对的电子数据共享、交换机制。而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央债券综合业务的对接,则完成于2004年,而在这之前,都是在实行集中的中小券商交易。

1.5 现代化支付体系的进展

从1989开始,我国开始规划金融卫星的通信网络建设启动,并与此同时开通了700余个地面卫星站同时运行,基本上覆盖了我国发达县级以上的所有城市分行和支行。2002年10月,大额实时支付系统成功投产试运行,经过近10年的建设发展,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建成,包括第一代人民币跨行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和境内外币支付系统、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以及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跨行支付清算服务体系。2009年12月,央行正式启动第二代支付系统建设,并于2013年10月成功上线,实现网上银行跨行支付清算、支持新兴支付服务组织接入、跨境人民币结算等诸多功能,作为一代支付系统的升级版,功能更加强大,灾难备份更加完善,风险管理更加严密。

1.6 安全保障体系

针对金融信息的安全问题,我国已经建立了完整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并对其进行了加密处理,利用口令加密、身份认证、地址校验、终端加密等安全措施,对其进行技术上的安全保障,切实的对交易行为进行了有效的安全保障。

1.7 法律保障

而在法律上,我国与2004年通过了《电子签名法》,使电子商务具有了相应的法律效益,从而解决了交易者的身份真实性与不可否认性,令电子商务交易安全得到了有效的法律保障。

2 电子支付市场中商业银行的价值分析

电子支付的进行,必然需要商业银行作为交易的中介平台,因此从电子支付出现的那天起,两者之间就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虽然现在出现了很多第三方支付机构,但是无论是信誉还是知名度上,都无法与正规的商业银行相比。而且各大商业银行本身就具有着优越的客户资源,而且其先进的系统、专业的团度以及雄厚的资金,都使其在各个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竞争中占据绝对的竞争优势。

3 电子支付对金融电子化的影响

3.1 非现金支付的工具使用

电子支付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非现金交易工具的使用。这对于交易的安全和成本方面,都拥有着极大改善意义。其不但节省了现实中钞票的印刷、运输等成本,还提高了资金流动的安全性,使经济活动变得更加透明,对税收等工作效率的提升,具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3.2 经济的增长及繁荣

随着电子支付这种交易形式的发展,已经深入到了我国的各个消费领域,形成了一个高效而又便捷的经济交易体系,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极大的积极作用,并通过庞大的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以想象的巨大市场空间。

3.3 产业升级

电子支付在开始阶段主要是针对个人,而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今电子支付也开始谋求与企业进行深度的合作,从而在客观上加快了企业的现代化进程,使其产业发生了升级,令企业发展更具效率。

3.4 金融创新

电子支付的出现,可以说是我们在金融方面做出的重大创新。在电子支付的发展中,其牢牢的抓住了传统支付方式的现代化转变,以及传统支付方式迟钝的支付反应。因此其在传统支付方式的支撑下,通过创新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全面的个性化支付服务,完全发挥了金融体系整体的优势,并实现了其服务质量的有效提升。

4 对策及建议

关于我国金融电子化发展的对策及建议,首先需要加大电子支付的相关投入,以推进信息化建设;其次进行地方电子支付培育,从而带动地方区域的经济发展;然后不断进行新金融产品的开发,以拓展业务的全面性;最后以统一的标准来打破金融电子行业间的障碍,强化支付的安全保障。

5 结束语

总之,对于我国的金融电子化发展而言,电子支付存在着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因此其对于我国金融与经济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的提高,拥有着极其深远的积极影响。但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不断加强其安全保障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张艳,王月辉.基于SERVQUAL模型的中国工商银行服务质量实证研究[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

[2]向敏,冯明君.金融电子商务风险全面管理[A].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

[3]张君生.推进基层央行会计电子信息化建设的对策[A].中国会计学会第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上)[C].2005.

[4]李良.中国电子银行风险评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

作者简介

宋瑾(1980-),女,现任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泰安市中心支行,工程师。

篇3

牌照始终是第三方支付企业的一块心病,如今这样的期盼到了临界点。

有消息显示,央行的《清算组织管理办法》数易其稿后,公布在即,第三方支付业将迎来牌照时代。“在政策还不明朗的情况下,企业的任何投入、任何动作都是冒险”,一位第三方支付企业的老总告诉《IT时代周刊》,但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宝总裁陆兆禧却说,“每一次听说要发了,我们就充满期望。”

政策的制定,给这个产业带来冰火两重天的境况。由于准入门槛高,牌照成了稀缺资源,行业佼佼者获取牌照的希望最大,这也意味着其他支付企业将面临“或被合并或转行”的命运。

监管之忧

两年前,第三方支付还在央行的视野外。

与电子商务共生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诞生之初为网关接入服务商,是标准的“互联网草根”。由于技术单一易复制,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行业的发展停留在低价竞争阶段。

真正引起央行重视的,是第三方支付企业提供的“虚拟账户支付工具”服务,这是一种连接网络卖家和买家的独立账户管理服务,买家先将钱打入第三方开的账户上,收到卖家的货品验收后,给第三方发出确认信息,此时,第三方才将账划归卖家。

一位专家告诉本刊记者,“独立账户管理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网络交易中的信用问题,但是第三方支付企业中存在着大量的资金沉淀,这些资金的利息怎么算?资金用途在监管上存在难度。一个潜在的风险是,第三方支付企业有吸储能力,这可能给非法转移和套现提供便利。”

这种基于互联网技术诞生的新支付方式,也成为金融业的新问题。前不久,央行的《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中提出,“将打造一个以人民银行为核心,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体,支付清算组织为补充的支付服务组织体系。”第三方支付企业属于支付清算组织之列。

而在这之前,第三方支付被央行定性为“非银行类金融业务”。据消息灵通人士介绍,这次牌照的发放,央行除了制定资金门槛外,将综合考虑企业的盈利能力、信用记录、社会贡献等方面。牌照发放,意味着第三方支付企业正式纳入金融监管体系,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性质也将从互联网技术公司转变为金融支付企业。

“我们欢迎政府对第三方支付市场进行监督和指导。”首信电子商务中心总经理高佳卿这样说。但是,业界还是担心,监管是否会重蹈其他行业“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覆辙。因为第三方支付企业本质上是互联网公司,创新是它们的竞争优势,然而,金融监管非常严格,纳入监管后,第三方支付业的发展会受到很多限制。

中国光大银行电子银行处副处长魏建祥认为,“国内支付公司属于IT科技企业,很少受到金融监管方面的要求。如果牌照下来了,首先这些企业将受到监管,不再按照IT企业方式,那么庞大的准备金,要接受银行烦琐的检查,很多支付企业是应付不了的。特别是我们支付企业是在互联网下诞生的,如果像银行一样古板地开拓一个产品,他如何能够和银行匹配呢,这都会产生监管要求上面的制约。”

“同时,银行的所有业务规定,其客户都采取的是实名制。但目前电子支付企业所服务的客户不一定采取实名制,如果采用金融业的管理办法,很多矛盾将无法解决。”

差异化生存

被纳入监管,意味着第三方支付厂商有了合法身份,但它与银行的竞争关系与生俱来,合作只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据专家介绍,目前我国的在线支付有三种形式:网络银行、第三方支付和移动支付。无论哪种,资金的结算都由银行完成。网络银行是银行自己监管,自己运营;后两种被称为支付清算组织,由银行提供平台。网银在线总裁关国光认为,“这种关系类似于电信行业的运营商和SP”,他将第三方支付企业定位为“金融增值服务企业”。“银行的态度和举动,左右着第三方支付业的走向。”

即使是第三方支付平台涉足的B2B、B2C和C2C领域,也与银行存在着业务上的交叉。Yeepay公司的余晨认为,“支付网关只是一个简单的通道,把银行和用户连接起来,提供的价值非常低。支付网关所面对的公司,银行也在面对,所以支付网关会受到大商家和银行的挤压。”在一些商业银行看来,网关型的第三方支付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银行自己可以做,银行自己也在大力发展网关,一些原本属于第三方支付的大客户也流失到银行手里。

“第三方支付的优势体现在小额支付上,与网上银行一单支付数额相比,腾讯有时一单只有几毛钱。”中科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潘辛平说。而在陆兆禧看来,“在C2C市场上,个人用户多,也较零散。银行精力有限,不如第三方那么灵活。”中国光大银行的魏建祥也认为,“电子支付企业最为重要的是定位,也就是专注于面向符合自己特点的中小企业电子交易和C2C。对于银行来说,核心业务放在了大企业上,大量的中小企业是银行所顾及不到的。”易观国际的资料显示,2006年,C2C网上支付人数达637万人,占网上支付总人数的97%,预计到2009年,C2C网上支付人数将会达1535万。

在B2B、B2C领域,第三方支付的客户也只能定位在中小企业上。在魏建祥看来,“中国的企业每年都有很高频率的注册和消失,对于这些用户而言,银行不可能去做烦琐的调查和认证,这恰恰是电子支付平台和电子支付门户网站发挥长处的地方,它们的特点是随需应变,市场化程度高。”

救命稻草

监管是大势所趋。但一位业内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牌照发放不能改变产业现在面临的一些根本问题。”

“赢利模式单一,这是首当其冲的问题。”据这位知情人透露,目前第三方支付企业首先和银行签协议,确定给银行缴纳的手续费率;然后,第三方支付平台根据这个费率,加上自己的毛利润,向客户收取费用。“目前向银行缴纳的手续费率为1.5%,为了争夺客户,这个利率被压低到0.8%,这中间的亏损,由第三方支付企业自己承担。”有的企业甚至为了争夺客户,推行免收服务费的策略,在他们看来,第三方支付目前处于占领客户阶段,“但是互联网界263电子邮箱的先免费、后收费的策略,失去大量的用户,这个教训值得思考。”这位知情人说。

低价竞争的背后动因,是这个产业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如果支付平台只满足做一个支付网关的话,就面临很多问题。”Yeepay公司的余晨说。

在支付业界,一向有“北首信,南环讯”之称,这是两家最早涉水第三方支付的企业,现都已取得了一些市场经验。南环讯的总经理栾毓敏说,“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应该做的事情,是深入发掘行业需求,研究中国市场有哪些符合消费习惯的支付产品,所有这一切都要加快开发和研究。”而首信电子商务中心的总经理高佳卿则认为,“第三方支付企业要不断创新服务,快速发展用户,来提高从个人用户到企业用户,从支付到银行这个链条上获取赢利的可能性,并以此来构造支付增值业务的基础和空间。”

篇4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mba 硕士研究生,上海 200093)

摘 要: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平台是指与商业银行签约,并且具有一定信誉保障的交易平台。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平台是当前电子商务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介绍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现状,探讨支付平台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电子商务;多元支付体系;创新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050-01

收稿日期:2015-02-10

作者简介:梁雅斌(1979-),男,山西太原人,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MBA 在读,数通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第三方支付平台是指与商业银行签约的交易平台。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实现消费者、金融机构以及商家的在线支付、现金流转以及查询统计等服务,从而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支持。第三方支付平台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 年的首信易支付平台是我国第一家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2002 年3 月,银联的成立为第三方支付接口与异地跨行的网上支付提供技术支持。从2005 年开始,计算机以及宽带的普及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相关统计显示,2013 年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总体交易规模达到17.9 万亿,呈现高速发展的趋势。

一、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现状

1. 政策环境

为了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了一系列的第三方支付的管理办法与法规,支付体系逐渐趋于完善。2005 年6月10 日,中国人民银行了《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014 年的两会,央行提出进一步加大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了包括加强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地位以及业务合法性的监管,以保障交易过程中的资金安全。但是政策上仍然存在漏洞,如缺乏针对性的政策。第三方支付涉及到资金安全、网络安全、支付安全等多方面的内容,政府的法规对各个细节的管理不足影响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阻碍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所以因此政策不完善仍是造成第三方支付平台风险的最大原因。

2. 发展规模

第三方支付平台是随着电子商务而发展起来的。当前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的数量、规模以及交易额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第三方支付平台不仅能够实现C2C 交易,还能够完成彩票购买、信用卡结算、电信充值等交易。当前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包括支付宝、财付通、快钱、ChinaPay 等多类型,其中支付宝是最重要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据相关统计显示,2012 年支付宝占第三方支付平台总额的46.6%。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账户支付的模式绑定个人用户,通过细分市场等方式实现发展和交易额的大幅提升。

3. 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关键

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过程中,网络安全问题是消费者与商家关注的重要问题,它包括消费者信息隐私安全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信用问题。网络安全是客户运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考虑的首要问题,是第三方支付平台有效运行的关键。除此之外,第三方支付平台与银行的关系是支付平台必须考虑的问题,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之间是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但是同时也存在竞争关系。

二、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策略与建议

1. 明确目标定位,建立多元化支付体系

当前,第三方支付平台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银行与担保公司的职能。在发展过程中,第三方支付平台具有大量的沉淀资金,通过合理地运用沉淀资金,开拓资金业务领域,能够有效提升资金的流转效率,从而提升资金利用率。但是业务的拓展也会给平台的发展带来风险,为了避免风险,需要明确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中介性质,加强政策上的指引,确保平台的健康发展。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过程中,建立多元化的支付体系;在业务领域上,加强支付领域的业务扩展,将第三方支付平台与传统应用服务领域相结合,从而提升平台的建设与管理。

2. 创新经营模式,提供具有优势的服务

第三方支付通过网络支付的方式,能够降低支付的成本,从而满足企业在线业务的支付需求。第三方支付平台虽然能够为客户与商家提供便利性的服务,具有信用中介保证等方面的优势,但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产品同质化严重、业务模式单一。因此为了促进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需要加强服务创新,为用户提供具有竞争优势的服务,不断细分服务市场,提升服务的市场占有率。在平台上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能够形成较为完善的商业模式,使平台具有产业链的特征,增强平台抵抗风险的能力。为了保证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保障交易资金的安全,同时创新支付模式,与移动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制动支付的功能,形成多元化、全方位的支付体系。

三、结语

第三方支付平台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其所处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网络支付安全技术等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对电子支付发展造成障碍。为了促进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需要完善当前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提升网络安全技术、创新支付模式,推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世海, 翟丽丽, 王晓东.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模式研究[J]. 学术交流,2012(2).

[2] 唐教, 南水发.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问题探讨[J].经济问题探讨,2013(11).

[3]William Stalling. 网络安全要素――应用与标准[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4] 李维. 发展我国电子商务的思考[J]. 计算机世界,2012(4).

篇5

同时,电子商务及其相关配套的产业链逐渐成熟,滋生了如网店运营、网络推广、移动电子商务终端APP开发等电子商务的相关职业,给IT行业提供了大量职位。一些传统的零售企业也纷纷进军电商领域,但其人才的培养速度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速度,导致人才缺口迅速扩大。

业内专家指出,电子商务人才属于复合型人才,需要具备技术、经济、贸易、管理等相关知识。一个优秀的电商人才需要经过长期的培养、接受市场的实战演练,才能对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电子商务行业起步晚、积累时间较短,在中国只发展了十几年,其人力资源结构一时难以适应和调整,所以导致了电商人才缺口大,尤其是优秀的电商人才特别紧缺。在《前程无忧2012年年中盘点IT篇》中曾提及,2012年上半年,虽然电商企业还处于互挖墙脚的阶段,但是以往那种动辄几十万元年薪挖人的浪潮已经平息。某电子商务企业的HR孔小姐表示,虽然眼下大学里已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但是这些学生们还只是电子商务的门外汉,而企业真正渴求的是有三年以上从业经验的电商营销人才。

日前的《2012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在人才需求的层次上,目前以下三个层次的电子商务人才最缺:高层次管理人才、应用层次的人才、技术人才和综合性人才。

篇6

摘 要 随着信息化水平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上电子支付服务已成为引领电子商务的主流趋势,虽然相关法律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进一步规范了我国电子支付各种交易行为,强化了人们对于电子支付的安全信任度,但是电子支付的安全问题仍然是抑制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所在。本文针对电子支付的网络安全问题进行了详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加强电子支付安全性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电子支付;网络安全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0-0186-02

0 引言

电子支付主要指进行网络化商务交易的双方当事人,通过快捷、安全的支付手段实施的货币支付行为。基于电子支付具有节省时间、操作方便以及成本低等基本优点,是目前电子商务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

随着我国电子支付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电子支付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问题。

当前我国仍有许多网络用户对于电子支付方式存在心理层面上的担忧,据最新数据调查显示,我国网络用户对于电子支付安全性存在极大担忧的比例已超过30%,显然如何加强电子支付的安全管理,已成为我国电子商务领域亟待于解决的重大课题。

1 电子支付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

1.1 网络用户对于电子支付安全性缺失足够信任度

据社会调查显示,约为23.5%的企业和26. 34%的个人一致认为诚信问题是电子商务最让人担忧的问题,诚信已成为发展电子商务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基于互联网交易具有开放性、广泛性的特点,交易双方不需见面,交易真实性缺乏实际的验证,因而对于社会信用度具有更高的要求。

由于我国目前电子商务信用体系仍不健全,使电子支付活动缺失可信赖的信誉基础,社会诚信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另外,企业和个人各种数据信息资料不完备,海关和税务等部门不能和银行信息资源共享,银行对于客户信息资料不能完全掌握,也影响了电子支付系统的顺利开展。

据网上支付研究报告显示,约有80.5%的网络用户表示将会继续使用电子支付业务,仅为5%的网络用户明确表示不继续使用,大概有14.5%的网络用户不太确定,在抵触使用电子支付的网络用户中,约为70%以上的用户是过分担忧资金交易的安全问题。

1.2 电子支付市场秩序不够规范化

随着电子支付的高速发展,市场秩序的不规范抑制了电子商务的健康、有序发展,导致电子支付产业出现目标不明确的现状。

目前我国仍没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电子支付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同时尚未制定关于保护网络消费权益保护的具体规则,对于网上银行的运营仍没有专门法律加以规范和约束。尤其对于客户信息资料的安全保护方面,目前仍没有先进的技术措施和成熟的经验。

比如,第三方支付企业关于法律方面的定性问题;第三方支付企业不具备提供电子支付服务的资质问题;银行和第三方支付企业对于电子支付过程采取哪种风险防范措施;在电子支付行为过程中发生纠纷时责任的举证以及确定问题等。

此外,我国电子商务信息跟踪、检测等各种法律法规尚未建立,通过网络进行合同签订、资金交易服务等电子商务行为中存在诸多尚待完善之处。

1.3 电子支付市场网盗事件难以避免

经过理论和实践证明,电子支付技术维护能很大程度上确保电子支付的网络安全,网上支付安全性问题主要从两方面来追溯,主要是指信息被窃取和追溯根源方面的可能性。

从信息被窃取的角度考虑,无论哪一种电子支付安全保护措施,都是经过反复推敲和论证,并得到完全证实才得以采纳,电子支付的数据传输信息,利用当前的维护技术是无法破解的。

从信息可追溯性角度考虑,网上交易所留下的信息痕迹较现实交易要多,主要是每次网络交易都会在各层面被系统记录,因而埋下了重大的安全隐患。

无庸置疑,进行电子支付必然存在诸多不安全隐患,各种不安全问题的产生并不源自电子支付技术维护方面,而源自于非网络方面。基于网络交易的开放性和广泛性,为各种计算机病毒和木马程序等对于网络银行系统的攻击提供了可能,尤其是很多网络用户缺失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保护知识,进一步加大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2 解决电子支付安全问题的基本对策

2.1 增强电子支付的社会诚信度

1)严格限定电子商务准入体制。一般来讲,进行各种经营活动的赢利性企业必须具备营业执照,但电子商务目前却缺乏这方面的严格控制,很多经营商家并不具备营业执照,难以为消费者提供可靠的信誉保证,产品质量也缺乏足够保障,因此,应加快通过立法的步伐,严格电子商务的准入体制;

2)建立和健全电子商务信用评价机制。据现实调查显示,71.1%的企业和64.2%的个人用户进行网络交易时定会关注卖方的信用评价指数,这就完全证实提高电子商务诚信度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增强企业自身的信用度,因此,应建立和健全公正、严格的电子商务信用评价机制。

2.2 逐步整顿和规范电子支付市场环境

我国电子商务得以顺利发展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一个健康、有序的电子支付市场环境。有效确保电子支付的资金交易安全则是备受电子商务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支付清算作为电子支付事务中的重要环节。

近些年来,人们逐渐将支付清算作为关键要素突出加强以促进网络金融交易的顺利发展。一方面除了银行要加强安全维护工作外,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平台也应把加强安全维护工作作为重点来抓。

同时,政府应强化电子商务市场环境的规范化管理。并尽快贯彻和落实《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和《电子支付指引》的相关政策,逐步促进电子支付市场的规范化发展,不断规范支付清算行为,以增强清算效率和防范金融风险,确保为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篇7

【关键词】电子支付;风险;监管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11-0016-01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及普及化,互联网的阵地已经逐步从科研机构、大学、IT行业走进企业、家庭和个人,互联网的媒介已经广泛应用于电脑PC端和手机应用客户端,互联网的功能也从从信息共享的过程演变为一种面向大众信息传播的过程,在商业贸易活动领域,电子商务应运而生,由此带来的电子支付也随之而来,目前,电子支付行业在我国发展迅猛,电子支付系统逐渐完善,迎来了电子支付企业(移动支付企业、IT支付企冶、预付卡企业、POS收单企业)等多元化运营主体并存的局面。这些新生事物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商业运营的成本,提高了商业流通的速度,同时也创造了更多的商业机会,因此电子支付成为了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互联网金融的领域,电子支付在提供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随之而来的电子支付的风险也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

一、电子支付简介

什么是电子支付呢?电子支付广泛的可以理解为个人或企业通过直接或着授权别人通过PC终端或手机客户服务端发出指令进行支付,实现支付与转移资金的操作,包括互联网支付、手机(或固话)支付、商户POS终端交易、ATM交易和其他电子支付等。简单来说电子支付可以理解为参与电子交易的各方,包括金融机构、个人和商户,通过安全快捷的电子支付方式,通过互联网或手机客户端进行支付或流转货币资金。

电子支付业务已经成为货币资金支付系统中最快捷、最活跃、最具有发展前景的组成部分,在整个电子货币参与交易信息传输的过程中,电子支付系统涉及到了很多方面的利益,包括个人、企业乃至国家的资金安全和经济利益,电子支付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国际金融风险传导、扩散的风险收到了影响。因此管理电子支付行业的风险,评估其潜在的金融风险并进行有效监管,是目前金融监管当局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电子支付的主要风险

电子支付的快速发展的同时给消费者带来便利,同时也给银行机构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电子支付主要面临着信用风险、法律风险、监管不力风险以及安全交易风险等,对于传统意义上的金融系统这些风险显得尤为突出。

(一)电子支付的法律风险

(1)电子支付相关领域的立法相对滞后。电子支付业务涉及多方面的法律风险,比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济法、银行法、知识产权法、公司法和货币银行制度等。而我们现行的许多法律往往适用于传统金融业务,在电子支付行业产生的法律问题很难用传统金融行业的法律范畴来得以解决,诸如:电子支付的交易多方的责权利、电子支付货币的主体资格、电子支付的货币交易量控制及电子支付行业资格等等,这些问题不仅仅在我国乃至世界其他各国也缺乏相应的金融相关法律法规加以规范。电子支付业务需要第三方支付机构、金融机构与网络或移动运营商等不同行业的机构合作完成,各不同机构的风险管理控制存在差异性致使其管理方法存在差异,会较容易导致客户在某一个环节出现风险,这个风险也是电子支付法律风险最薄弱的环节。我国的《刑法》也缺乏较为明确的法律界定由电子支付的引起的网络犯罪,从而导致电子支付中出现的经济纠纷难以得到快速而有效的解决。为了明确电子支付交易主体的责权利,对电子支付各个方面亟需完善相关业务的管理办法和法律法规,从而规范电子支付业务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2)电子支付的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交易双方出现违约的风险,交易的多方因为各自特殊原因,不愿意或无能力履行合同条款而构成的违约,由此可能致使交易各方遭受损失。在电子支付业务中交易方在合同到期日不完全履行其义务的这种违约风险比较突出。电子支付业务开展金融交易,提供金融服务的方式不是一种面对面的方式,而是通过一种虚拟化的互联网技术来得以实现,突破了金融服务地理、国界的限制,因此对电子支付业务的交易方就要求更高、更加合理的信用结构,对目前我国的金融信用评估系统提出了更高的信用评估要求。

此外,由于我国信用保障体系及征信系统的不完善,频频出现类似恶性、荒诞的电子交易问题,跟可怕的是关于电子支付的诈骗案例。因此不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金融信用风险存在的主要原因,也是制约电子支付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对电子支付行业监管不力的风险

随着金融创新的迅速发展,电子支付业务也出现了多样化的形式,而由于目前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手段相对匮乏,同时受人员限制、缺乏经验,而电子支付业务的跨地域性、创新性、无痕性的特点,使得监管当局深入开展现场检查显得比较困难。

目前,人民银行、银监会、商务部、工信部等多个部门对电子支付业务行驶主要监管权,外汇管理局参与跨境支付,分布较为分散,而对于这些监管机构的框架体系缺乏协同监管机制,难以形成监管合力,尚无明确的牵头部门和职责分工,重复监管现象及监管盲区容易出现,电子支付的多元交叉交易的行为难以应对。监管当局在一定程度上对已取得支付业务牌照的支付机构缺乏后续的动态监管,因此影响了电子支付行业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对于新兴的第三方移动支付行业,特别是监管当局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及传统金融业务覆盖不足的落后地区开展的移动支付业务缺乏一定的激励机制,缺乏资金支持、技术扶持和创新支持,不利于长远发展电子支付行业。

(三)电子支付的交易安全风险

线上(online)电子商务及线下(offline)其他商业客户的需要通过电子支付完成交易,但是电子商务在技术安全设计、交易制度设计、大数据设计、技术线路设计等方面可能存在缺陷,支付信息泄露或被篡改等安全问题往往是由于运营商交易系统被攻击或因网络信息、大数据信息传输被截取等问题造成的,这些系统缺陷必然会导致在电子支付交易安全风险,进行交易支付多方的风险不是单方面出现的,极有可能波及整个电子支付系统的风险。

在线下的商业活动中,电子支付服务机构(POS收单机构)为了利润往往不能严格执行实名制注册制度,对客户虚假身份视而不见,作为第三方支付的交易模式,可能会产生客户与商户之间的不诚信交易,比如信用卡的持卡客户恶意套现的行为,这个行为能给第三方支付的商户带来一定的额外收益,但是这个交易是虚假的,这个风险是很大的一个交易安全风险,影响到电子支付的货币现金流量,使该领域的洗钱风险也大大增加,如果电子支付交易的商户或个人存在匿名或虚假交易,而虚假交易和真实交易难以用传统的税收管辖权和纳税申报制度确认商户的,也加大了税务机构的追查困难,给国家税收带来很大的损失,甚至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

随着电子支付清算系统的国际化,已经金融交易的国际化,自然加大了电子交易的国际结算风险。基于电子化支付清算系统的各类金融交易,国际利率市场价格波动、外汇汇率波动都可能给电子支付清算带来交易风险,从而可能会间接的引发市场波动,引起市场风险。

电子支付的风险除了上面阐述的以外,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操作风险也是电子支付行业较为常见的风险,更大的是由此导致的实体经济波动的风险。因此需要我们金融监管当局不断加强对电子支付的监管,加快电子支付行业的立法规范,加强金融网络安全管理,亟需将我国的电子支付系统更加完善,积极参与链接全球金融系统,进一步深化金融的全球化,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从而更加合理有效的控制电子交易系统。

参考文献:

[1]张劲松,《中国第三方电子支付盈利模式创新问题研究》,学苑出版社,2012年5月;

[1][英]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

[1]李麟/钱峰,《移动金融》,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

篇8

关键词:电子支付;网络外部性;双边市场

我国电子支付产业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已经由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初起步阶段逐步进人了高速发展阶段,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的经济学特征逐渐显现。

一、我国电子支付产业发展现状

(一)电子支付定义  在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的《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中,将电子支付的定义界定如下:“电子支付是指单位、个人(以下简称客户)直接或授权他人通过电子终端发出支付指令、实现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的行为。电子支付的类型按电子支付指令发起方式分为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销售点终端交易、自动柜员机交易和其他电子支付。”  我国电子支付产业历经了传统支付向以网络支付为主的新兴支付的转变,其涵盖范围也从ATM取款、POS消费扩大到B2C、B2B、C2C等网络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领域。

(二)我国电子支付产业发展状况  随着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的逐年提高,互联网正在走进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据CNNIC最新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显示,商务交易类应用的用户规模增长最快,平均年增幅达到了68%。其中,网上支付用户年增幅80.9%,在所有应用中排名第一。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500亿,2010年网络购物市场将迎来更大规模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电子支付产业模式呈现出网络支付(B2C、B2B等)蓬勃发展,移动支付、电话支付蓄势待发的特点。网络支付按照机构类型主要划分为三种类型:商业银行支付网关、中国银联支付和第三方支付平台。

1、商业银行支付网关  我国最早推出网上支付的机构是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支付网关系统由各家商业银行自行开发,制订统一的接口标准,通过与商户服务器直连,借助网上银行系统满足网上购物和客户商户间的资金结算的需要。银行支付网关的推出,有助于各家商业银行拓展新商户、收取结算手续费、扩大本行银行卡、网上银行的影响面进而绑定客户存款、获得综合收益。银行支付网关已经成为各商业银行近年来发展的重点及未来市场争夺的焦点。  2、中国银联支付  中国银联支付由银联公司与商户服务器联接。商户并不与发卡各商业银行连接,银联通过现有的银联收单系统实现各发卡行与商户间的资金清算。银联支付可以受理各家银行卡且支付方式简单,用户只需输入卡号、密码就可以进行付款,但也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3、第三方支付平台  主要是指商业银行支付网关和银联支付网关之外的支付平台。目前国内比较知名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有支付宝、网银在线、上海环迅、腾讯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由非金融机构创建,但已基本实现了与各商业银行的直连,能够受理各家银行卡,而且比普通商业银行支付网关功能完善、能够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电子商务服务,因此虽然起步晚,但竞争力强,成为很多中小商户和网上支付消费者的首选。

二、我国电子支付产业经济学特征

电子支付产业中包含着众多的参与者:商业银行、商家、消费者、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及监管机构等。各参与者之间关系复杂。但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一些经济学特征逐渐显现。

(一)网络外部性特征  1、网络外部性定义  网络外部性(Network Extemality)最早是Jetlrey Rohlfs在研究电信服务时发现的,后来的经济学家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进一步完善,Katz和Shapiro对网络外部性是这样进行解释的:网络外部性是指产品使用者来自消费该产品的效用会随着其他使用该相同产品人的数量增加而增加的效应。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是指当采取同样行动的人(Agents)的人数增加时该行动所产生的净价值的增值。网络外部性实质上是网络规模扩大过程中的一种规模经济。  网络外部性有正负之分,产品使用效用既会随着消费该产品的人的数量增加而增大,导致正的网络外部性;同样消费者也会因该消费产品的人的数量增加而增大外部成本,从而产生负的网络外部性。  网络外部性根据产生方式不同分为直接网络外部性与间接网络外部性。直接网络外部性是指通过消费相同产品的市场主体数量的增加而导致的直接物理效果产生的外部性,例如电话网络、电子邮件、网络游戏等。而间接网络外部性是指随着某一产品使用数量的增加,该产品互补品数量随之增加,价格逐渐降低,从而间接提高了该产品的价值。间接网络外部性比较典型的例子如电脑操作系统,随着终端使用客户数量的增加,在该操作系统上进行软件开发的公司逐渐增多,新软件产品不断丰富,从而进一步吸引越来越多的客户使用该系统的终端,推动操作系统这个平台的价值不断提升。  2、电子支付产业网络外部性特征分析  电子支付产业的网络外部性同样既有正的网络外部性又有负的网络外部性。随着网上消费群体与商户群体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能够购买到网络提供的物美价廉的丰富商品而不用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能够享受到电子支付带来的方便快捷的购物新体验;网上商家能够从网络这个巨大的无形市场中吸引到天南地北的客户,同时降低交易、库存等成本,赚取丰厚利润;同时电子支付的发展完善了电子商务产业链,大大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如银行卡、物流等产业)的发展。这些方面无疑都提升了电子支付产业的价值,是电子支付产业正的网络外部性的体现。  同时,电子支付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商家、金融机构以及物流等电子商户相关产业联系在一起,它的发展也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网络上的隐私权保护问题,电子支付过程中,客户账户、联系方式、住址等大量个人隐私信息在网络上进行传播,拥有此类信息的各相关机构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引发大规模客户隐私泄漏风险。再比如,电子支付实现方便快捷支付的同时,也引发了比如信用卡套现、网络洗钱等新型犯罪问题。这些又体现出电子支付产业负的网络外部性。  从直接网络外部性和间接网络外部性划分角度上分析,电子支付产业的网络外部性应该属于间接网络外部性。因为单纯电子支付消费者数量的增加并不能提升价值,消费者选择是否进行电子支付取决于网上商家的多少及产品种类,网上商家选择是否接受电子支付这种结算方式也取决于另一端消费者的数量。这就体现出了间接网络外部性的特征。 转贴于

(二)双边市场特征  1、双边市场定义  目前常见的双边市场(Two-sided Markets)定义有Arm- strong2004年提出的:双边市场是指两种参与者需要通过中间层或平台进行交易。而且一组参与者(最终用户)加入平台的收益取决于加人该平台另一组参与者(最终用户)的数量。更确切的定义是Rochet和Tirole2004年提出的:平台两端市场的定价总和固定,如果交易平台上成交的交易总量与两端之间的价格结构有关,或者说与两端的相对价格有关,则这样的市场就是双边市场。

2、电子支付产业双边市场特征分析

电子支付产业是具有典型的双边市场特征的产业。按照双边市场的定义,双边市场是一种类似于“哑铃形”的产业结构。当平台对两端的参与者制定的价格总水平保持不变时,价格结构或两端的相对价格改变将影响到双方对平台的需求和参与平台的程度,并会进一步影响到平台实现的交易总量。在电子支付产业中,电子支付平台提供机构(金融机构或第三方支付平台)为网上消费者和网上商户提供结算服务的同时也对平台的两端实行收费,收费价格策略的制定既包含对消费者端收费价格策略,也包含对网上商户端的收费价格策略。  电子支付产业中只有电子支付平台两端的参与者达到一定规模,电子支付平台才能够正常运转,并在一定的规模临界值之后实现盈利。要使平台两端参与者同时达到一定规模,就必须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相较于平台两端的价格总水平,两者间的价格结构更为重要。在实际的电子支付平台运营中,常常采用定价平衡法则,平衡法则是指为平衡两边用户的需求,交易平台通常对一方采取低价策略或转移成本的方式,以吸引其来平台注册交易。具体来讲,就是仅收取网上商户的费用而对网上消费者低收费或不收费。这正是双边市场特征的明显体现。

三、我国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建议

我国电子支付产业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网络外部性及双边市场等经济学理论特征研究为促进我国电子支付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1、大力扶持,合理定价,促进电子支付产业发展

篇9

关键词:旅游;电子商务;电子支付;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2-0176-02

2007年,我国接待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5 47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419亿美元,成为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国内旅游达16.1亿人次;出境旅游达4 095万人次,居亚洲第一位,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 540亿美元。有关专家预测,到2015年,中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可达1亿人次,国内旅游达28亿人次,出境旅游约1亿人次,游客总量约30亿人次。旅游业增加值可达2 820亿美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1%、国内生产总值的4.8%。基于对中国旅游业的预期,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预测,201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旅游电子商务作为旅游业和信息化相结合的模式之一,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一、我国旅游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概述

1.1 旅游电子商务

广义的电子商务一般是指使用各种电子工具从事商务或活动。这些工具包括从初级的电报、电话、广播、电视、传真到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到NII(国家信息基础结构-信息高速公路)、GII(全球信息基础结构)和Internet等现代系统;而商务活动是从泛商品(实物与非实物,商品与非商品化的生产要素等等)的需求活动到泛商品的合理、合法的消费除去典型的生产过程后的所有活动。旅游电子商务旅游实际上是旅游经营在网上询价、报价、预订、支付、配送(服务)等等一系列商务活动的过程。

旅游业是信息密集型和信息依托性产业,这一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与旅游业之间的深层次互动关系,作为两者结合产物的旅游电子商务已经并将继续显现出充分的活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市场竞争格局基本呈现四大阵营:携程作为第一阵营依然处于领先者地位;芒果网以强大的旅游资源整合优势、资金优势、品牌优势以及国资委支持的优势,作为强大的挑战者进入市场,已经形成仅次于携程网的市场地位,与e龙和傲游网等为市场的第二阵营;以旅游搜索引擎为创新运作模式的“去哪儿”比较搜索网站仍处于盈利模式的探索期,位于第三阵营;订房为主或是订票为主的旅游预订网站,以差异化产品为特点存在于旅游预订市场,作为市场第四阵营,处于补缺者地位。

2007年,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达到22.5亿元人民币,较2006年增长65.4%。预计2008年受奥运因素强有力推动,中国与更多国家之家旅游市场开放因素的推动,以及中国本地商旅、私人旅行市场发展影响,该市场规模将达38.4亿元,增长率达70.7%。然而,目前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还是比较缓慢的。以2007年为例,旅游电子商务营收只占旅游业总营收的0.2%左右,而在欧美发达国家,这个数字往往在30%以上。

自我国旅游电子商务两大巨头携程和e龙分别于2003年和2004年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后,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市场的巨大潜在市场受到了国际和国内资本的关注。从2005年开始,在国际、国内大量资金支持下,各类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商纷纷通过新设或者收购的方式创立,争夺我国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市场,迅速填补了我国旅游电子商务服务的空白细分市场,加速提高了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服务水平。我国旅游电子商务正在迅速发展中。

1.2 电子支付

电子支付(electronic payment)是指以电子计算机及其网络为手段,将负载有特定信息的电子数据取代传统的支付工具用于资金流转,并具有实时支付效力的一种支付方式。信用卡、借记卡、手机、网上银行、支付宝等都属于电子支付的范畴。2007年我国电子支付市场全年交易额实现了100%的增长,突破1 000亿元大关,并预计2008年仍将保持100%以上的增长。到2007年末,使用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电子支付平台“支付宝”的用户已经超过6 000万,日交易总额超过2.7亿元,日交易笔数超过130万笔。中国移动也开始试水电子支付,用户网上购物使用移动的小额支付平台,在购物后直接扣除用户手机话费。与此同时,网上银行也开始成为电子支付的重要方式之一,个人网银2007年的交易额增幅高达284.6%,成为电子支付中最为抢眼的一支力量。目前,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开设了网上银行业务,帮助用户通过互联网购物及缴费,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整个购买流程。

从技术角度上看,电子支付包括“在线支付”和“离线支付”两种方式。信用卡、借记卡、网上银行支付等等支付方式由于需要实时与银行通信,所以被称为“在线支付”;而手机支付、校园中广泛使用的一卡通以及公交卡等等,因为采用预存款方式,并不需要与银行账号相连,因此称为“离线支付”。我们在旅游电子商务中应用的往往是在线支付方式。

二、电子支付在旅游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现状

国际旅游组织(WTO)的一份蓝皮书《E-Business for Tourism》中提到:旅游和电子商务是天生的伙伴。在过去几年的相关文献中,有些研究者也认为旅游电子商务不涉及到其他电子商务类型中较为头痛的物流配送问题,并且对于支付、信用等重要方面的需求也没有零售业电子商务活动那么高。在传统旅游业中,支付方式往往是通过前台支付来完成的,刚刚开始起步的旅游电子商务自然也往往采用这种方式。

然而,2006年10月26日年电子客票全面推行后,旅游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开始微妙转变,促使旅游电子商务企业也开始积极考虑应对方案。在旅游电子商务中,电子支付的需求是不断扩大的。随着电子客票的推行,越来越多的旅客会从“电话订票,送票付款”的传统方式,过渡到“网上支付,实时出票”的全数字化方式。在酒店预订方面,尽管旅游者大多在前台付款,而在旅游高峰期,多数酒店都要求旅游者有信用卡担保或付预订金,由此产生了电子支付的需求。与此同时,全国广泛推行的“交通一卡通”以及某些旅游景点推出的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卡式门票或者数字门票,以及电子支付方式的多样化以及迅速普及,也对旅游电子商务活动中对电子支付的需求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目前,我国较大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携程和e龙,目前,只接受信用卡支付或担保。但是信用卡在我国并不普及。究其原因,可能是这些网站定位于较高端的商务旅游者,同时,传统支付方式的替代性较强,对电子支付的依赖程度不大。时下,网站用户使用电子支付的比例不高。不久前e龙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没有在线支付经历的会员达到74%,其中35%拒绝尝试这种新的支付手段。而占绝大多数的中小型旅游电子商务企业,往往不提供电子支付方式。

除此之外,在支付额度方面,机票、旅游产品涉及的金额普遍较高。按照2005年10月30日央行出台的《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规定,除非采用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网上支付单笔不超过1 000元,每日累积不超过5 000元。这就意味着一张售价在1 000元以上的机票至少要支付两次才能成功,高于5 000元的国际机票则难以在网上支付。

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似乎有些跟不上电子支付的发展了。

三、旅游电子商务活动中发展电子支付方式的对策

游客的旅游过程一般包括旅游前决策过程、出行旅游过程、旅游后行为等三个主要过程。旅游前决策过程会经历确认旅游需要、收集旅游信息、评价旅游方案、做出旅游决策等四个阶段;出行旅游过程是散客旅游者从居住地出发进行旅游最后回到居住地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等基本旅游要素;旅游后行为是散客旅游者在旅游后体会到某种程度的满意或不满意,会寻求能证明旅游产品价值高(或低)的信息或采取的行动。对于旅游电子商务企业来说,旅游者进行支付的时机是旅游前决策过程之后、出行旅游过程之前,即是旅游者在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帮助下做出了旅游决策之后及实际出发进行旅游活动之前。在这一时刻,“趁热打铁”式地提供电子支付接口,对商家与用户都是有好处的。

基于目前旅游电子商务中电子支付的现状,本文提出以下对策:

1.加速信用体系建设

旅游产品往往不能够直观地通过互联网展示,因此旅游电子商务企业的信用问题就开始凸显出来。因此,完善旅游电子商务企业信用查询系统,建立中小企业基本信用制度,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等,通过构建旅游电子商务市场信用,促进电子支付发展。

2.采用多样化的电子支付手段

网上银行、银行卡、信用卡、手机支付等等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技术,旅游电子商务企业应当与相关金融服务提供机构广泛联系,为旅游者提供多种选择,促使旅游者选择电子支付方式。

3.与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合作

大多数中小型旅游电子商务企业往往没有足够的资金及资源建立自己的电子支付平台。而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很多较成熟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例如,支付宝、贝宝、快钱、易网通等等。通过与这些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的合作,利用现有资源发展电子商务,未尝不是一条可行之路。

4.适当采用离线支付方式

对于酒店、旅游景点景区来说,可以考虑适当采用这种技术。旅游者在开始旅游活动前先对门卡或者门票充值,在接下来的旅游活动中都可以使用这张卡票进行支付。这种便捷的支付方式对提高顾客忠诚度有一定帮助。

四、小结与展望

旅游电子商务活动中的电子支付的成功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信用体系的建立,即通过商家信用认证、信用凭证上传、支付信用度累计和用户监督(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尽可能确保商户的诚信和信息的真实;二是引入诚信支付工具,确保用户在享受到服务后再正式支付费用,进一步减少旅游者交易风险。这种模式建立后,旅游活动的吃、住、行、游、购、娱都将可以在此模式之上发展,从而让旅游活动更加方便和安全。

参考文献:

[1]罗莉娅,武建锋.我国电子支付的现状及法律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8,(6):168-169.

篇10

美国:电子支付稳步发展

1995年,美国安全第一网上银行(SFNB)开创了全球银行在线金融交易的先河。2004年,在美国电子商务交易中,电子支付交易总额为2800亿美元。2005年,美国网上支付市场规模达到125亿美元,其中创新支付服务是电子支付产业增长最快的领域,电子支票的市场份额也从2003年的6%增长为2005年的9%。

美国电子支付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其个人金融信用体系的完善。而在法律层面,美国并没有专门针对电子货币的法律,储值卡、智能卡、电子钱包这类产品被看做债务而非储蓄,所以,美国允许非银行机构发行这类支付工具。美国非银行机构的第三方支付组织发达,也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电子商务的发展构成美国电子支付增长的另一动力, 2005年美国零售业在线收入达到1572亿美元,比2004年的1450亿美元增长了8.4%,在全美零售额中超过了2%的比例。网上购物额增长反映了消费者对便捷性的需求,而PAYPAL等企业提供的快捷、方便、安全的收费工具更成为推动电子支付应用的主流力量。美国的支付市场收入将按每年8%的增长率增长,预计于2008年达到4110亿美元。

日韩:创新和消费者培育是关键

在电子支付领域,日韩企业以其在移动终端的业务创新著称。

韩国是第一个采用把信用卡与手机结合在一起的大规模移动电话支付系统的国家,并建立了基于“金融信息红外线”(IrFM)标准,由于手机中安装了保存支付信息的芯片,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的菜单输入信用卡信息,又由于芯片可以存储多个卡号,用户在支付时可以选择使用哪张卡。2001年,运营商SK推出了MONETA的移动支付业务品牌。安装手机智能卡到手机上,用户可以实现用手机结算,在ATM机上取款,还可以通过手机支付地铁费、停车费等。2004年8月,SK将其移动支付业务整合成新的品牌“M-BANK”。用户在手机中内置智能芯片,其结算信息可以实现密码化,用户可以在很高的安全环境下办理各种金融服务。

在日本,NTT DoCoMo等移动运营商均把移动支付作为重点业务予以积极推进。NTT DoCoMo与电子产品巨头SONY共同推行了“i-mode Felica”移动钱包方案,目前移动钱包应用面向6大领域,包括购物、交通支付、票务、公司卡、身份识别和在线金融。日本最大的航空公司日航也开始提供移动票务服务。顾客不仅可以通过手机或互联网购买客票,还能通过读卡器识别手机上的代码,完成检票并获得登机牌,日航还在机场各处安装读卡器,用户可以使用手机或卡在机场商店中消费航程积分。在使用FeliCa手机的用户中,60%的用户每周至少会使用一次支付功能,随着运营商在手机卡中整合更完整的信用卡支付功能,用户的使用频率和金额都在不断增长。

欧洲:跨国界的在线支付畅通无阻

欧洲四家移动运营商:法国的Orange、西班牙的Telefonica、德国的 T-Mobile和英国的沃达丰为了联合推动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建立了移动支付服务协会,旨在促进各国运营商移动支付业务互操作。作为协会成员的各国运营商均可采用这一系统,通过手机提供一种开放的、不同品牌间互操作的界面,向它们的用户提供统一品牌、统一使用界面的跨国界移动支付业务。

在业务层面,各大运营商极力推广基于 3G的商用业务创新。在一些国家,凡加入运营商建立的移动支付系统并设立了移动账户的用户,可以在指定的商店用手机购物。

在技术上,欧洲国家一直致力于电子支付业务的安全和认证研究。瑞典多家银行与移动运营商正在共同推进一项手机电子身份识别(e-ID)通用标准,该标准将用于安全电子身份识别以及多种服务的签名授权。通过手机SIM卡建立国际化电子身份识别标准,并且由银行或者其他经授权的机构发行标示,个人据此电子标识进行安全识别。此次行动是银行与移动运营商首次共同推进基于手机的电子身份识别标准,是对电子支付安全认证研究的进一步延伸。

中国:电子支付热潮涌现

2000年,招商银行首家推出一卡通网上支付功能,在中国导入电子支付的概念和实践。随后,众多银行也相继推出了网上银行服务,但是,银行的网银一般只对大客户服务,即便如此,他们的售后服务也不能够完全满足市场的需要。所以,一些电子支付公司相继进入电子支付市场,共同掀起了一场电子支付的的“”。

市场:电子商务推动电子支付 迅速发展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以及消费者行为的日益形成,我国的电子支付得以迅速发展。2005年,包含网上支付、电话支付和移动支付在内的中国电子支付交易规模达到了164.10亿元,比2004年增长113.5%。预计200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34.05亿元,比2005年增长103.6%。

我国商家规模约2000万户,目前不足40万户商家可通过中国银联受卡。期望到2008年,年营业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商家中有60%可以受卡。目前大中城市银行卡消费占零售消费总额不足3%,2008年期望达到30%。到2010年,预计中国电子支付交易额可以达到2087.48亿元。(见图1)

在电子支付的实现过程中,第三方支付可以有效地保障货物质量、交易诚信、退换要求等环节,在整个交易过程中,都可以对交易双方进行约束和监督。随着电子商务在国内的快速发展,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的交易规模增长也极其迅速,根据赛迪顾问的分析,2005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规模达到79亿元,比2004年增长79.9%。预计到2006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规模将达到120.5亿元,实现52.5%的增长。(见图2)

产业链:合作仍需加强

银行和第三方支付企业都意识到话语权与利益分割的紧密联系,于是,在这场“支付”刚开始不久,话语权的争夺就构建了移动支付产业自身发展的樊篱。

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竞合关系有些似曾相识,与一切来自于产业链的上下游的竞合一样,第三方支付公司和一些支付企业表现出来的竞争力,让商业银行感到不安。所以更多的商业银行在产业链上延伸自身业务,全面介入电子支付业务,这一举动对第三方支付公司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在政策层面,《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出台将设置第三方支付公司进入和生存的牌照,很多第三方支付公司将面临生存危机。产业链上下游的竞争导致了产业的内耗,而这种内耗的代价除了限制了第三方移动支付发展的脚步,更减缓了电子支付的发展速度,而支付在事实上期待产业链的合作共赢。

业务:创新每天都在发生

在对用户需求的全面把握基础上,来自于服务商、银行和运营商的共同努力形成的群策群力,创造了中国电子支付业务的不断创新。

中国移动与移动纳维公司联合推出了二维码技术。尽管面临统一二维码标准和建立合理商业模式和识读布局,手机二维码使得移动支付的安全隐患得到解决,其带来的电子防伪革命已经得到用户认可和接受。

2005年,YeePay易宝推出其创新的电话支付业务,YeePay 易宝电话支付是国内首例真正实现了脱离互联网限制的电子支付方式。电话支付将互联网、手机、固定电话整合在一个平台上,把每一部普通电话都变成了虚拟的 POS 机消费终端,真正实现了脱离互联网限制的电子支付。对世界上现金流通量最大,信用体系尚不健全的中国来说,电话支付无疑是一种适合国情的支付方式。

中国银联和中国电信联手推出了智能刷卡电话,将普通电话机升级成为集语音、信息及金融服务于一体的新型综合信息终端。它成本低廉,真正实现了“让有电话覆盖的地方就可以随时刷卡支付”,有力的推动了电子支付业务的普及。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