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趋势范文

时间:2023-12-25 17:38: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趋势

篇1

>> 天长市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及对策 天长市二峰灌区现状及发展对策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桂林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嘉兴市南湖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兴宁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潍坊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六安市裕安区江家店镇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舒城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海门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全椒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连云港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临朐县弥河流域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一) 南京市江宁区推进城乡统筹与现代农业协调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谈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连云港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及对策 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其趋势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张鸣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农业现代化:“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农业现代化研讨会暨第九届全国农经网络大会”综述[J].中国农村经济,2013(12):84-88.

[3] 黄祖辉,邵峰,朋文欢.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2013(1):8-14.

[4] 陈锡文.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几个主要问题[J].改革,2012(10):5-8.

[5] 谷文晓.建设我国科学农业现代化的思路和对策[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1(1):35-38.

[6] 米松华.我国低碳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

[7] 雷玲.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评价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8] 龚大鑫.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09.

[9] 曹承忠,孙素芬,罗长寿.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2):788-790.

[10] 藏波,吕萍,杨庆媛,等.基于现代农业发展的丘陵山区农用地整治分区与发展策略:以重庆市云阳县为例[J].资源科学,2015(2):272-279.

篇2

关键词:乡村景观;城市化进程;乡村景观规划;观光农业

中图分类号: X3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20.012

1989年,自从我国第一届景观生态学研究会召开以来,相关学术界人士在景观方面的研究注入了很大的精力,同时给我国乡村景观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由于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乡村作为农业发展的主要承载地,其良好、高效的发展是整个农业发展的根本。因此,对我国乡村景观规划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理论意义。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景观的发展也面临着相当大的机遇和挑战,为做好维护其特色和传统型原貌的工作,结合乡村的特点,建设合理的乡村景观规划是学者们研究的重要方向。

1 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的概念

我国乡村景观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起步比较晚,至今关于乡村景观的定义还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概括。我国学者谢花林等在景观生态学的视角下,提出了乡村景观的研究范围在各个相邻的乡村地域内,由土地单位交叉形成的嵌块体,其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形状差异、大小差异以及配置差异,因此也带来了美学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他认为乡村景观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束缚,而且还受到人类经营策略和经营活动的制约[1]。王云才认为,乡村景观是存在于城市景观之外的空间,以自然环境为主,包括文化景观、经济景观、乡村聚落景观以及自然景观,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复合体,以农业为主要特点的生产景观、乡村特有的田园生活文化和粗放型的土地使用景观等[2]。综上所述,专家学者对乡村景观的定义表达有一定的差别,但其共同之处是对乡村景观所包含的以自然景观为特色的人文景观、存在着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以及美学价值等观点的认可。

乡村景观规划的概念主要是以发挥资源最大化利用为出发点,在保护景观原貌的前提下,是一种合理设计、规划乡村景观的不同行为的行为体系,其规划设计是依据乡村景观所包含的自然景观的功能性、生态性、适宜性、经济合理性、社会文化性以及继承性这六大特性为基础,构建乡村景观发展的可持续模式。刘黎明提出,建好乡村景观规划,必须要考虑乡村土地使用合理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打造一种舒适、安全、健康、优美的居民生活环境,形成符合我国乡村特色发展的生态系统[3]。

2 我国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现状

我国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现状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一是从景观生态学方面进行的应用研究。现阶段的研究主要关注在生态脆弱地区,比如西北农牧交叉带、黄土高原和城乡结合区为研究范围,采用景观生态设计方法和景观系统分析方法相结合,比如学者肖笃宁等出版的《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及应用》和《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二是从乡村地理学和传统农业方面进行的应用研究。如郭焕成的《黄淮海平原乡村发展模式与乡村城镇化研究》,详细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发展的经济问题,对区域乡村发展机制和模式进行了探讨研究;三是从乡村土地利用规划方面的应用研究。其研究的重点方向是土地使用的优化配置,合理调整乡村住宅地和农业用地,挖掘土地资源的潜在价值,改造乡村景观新面貌,但是对景观模型的研究和生态规划研究比较浅显,乡村景观的系统分析也没有得到深入的论证,这是研究存在的不足,也是以后需要学者更加关注的研究方向。

3 乡村景观规划措施

3.1 将观光农业纳入乡村景观规划中

伴随着社会化、工业化、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人们厌烦了城市的浮躁,开始向往乡村环境的大自然美景和具有其特色的人文景观,因此,乡村旅游应运而生,也带动了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研究,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和观光农业的结合是发展的潮流趋势,观光农业不仅能够在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当地居民收入水平、有效进行生产再分配、创新农村生产方式、调整乡(镇)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出良好的作用,而且能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借鉴国外成功的研究经验,提出适合当地特色的规划设计

和国外比较发达的乡村景观规划的研究及实际应用水平相比,我国的发展还比较落后,引进国外提出的在新农村建设基础上,设计乡村景观的规划理念,结合我国实际,找出符合我国乡村地区乡村景观建设的发展方案。国外在农村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农村战略构想,并在韩国得到成功的应用研究。当今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农村的面貌也发生了新的改变,新农村建设正符合目前发展的趋势。根据我国景观存在着地域文化差异和多样性,应结合乡村的地域性优势,构造符合我国乡村特点的景观设计。其中务必要考虑的是把乡村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风俗等景观相互结合,突出差异和特色,增强乡村景观规划的唯一性,同时维护景观的原貌的安全,保留其传统性,达到乡村景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谢花林,刘黎明,李蕾.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园林,2003,(03).

[2]王云才,刘滨谊.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J].中国园林,2003(01).

[3]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J].农村生态环境,2001,(01).

[4]闫艳平,吴斌,张宇清,冶民生.乡村景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防护林科技,2008,(05).

篇3

关键词: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3-0122-02

一、哈尔滨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

“休闲农业”一词最早在台湾使用,是指利用农村设备和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自然生态、农业自然环境、农村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和农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民众对农村和农业的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

近年来,哈尔滨市休闲农业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扩大,休闲农业的类型也在不断拓展,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既展现了哈尔滨地区特有的民俗风貌,又满足了游客的多元化需求。哈尔滨市休闲农业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我市的休闲农业已经形成了由农业旅游示范点、农家乐、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共同构建的发展格局,发展态势良好。我市拥有东金集团葡萄王国和省森工总局平山鹿苑两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正大集团绿海田园、延寿县欣悦山庄、尚志市元宝“中国文化第一村”、北大荒现代农业园等九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有尚志市吕家围子、南岗区红旗满族乡、呼兰区黄土山和宾县二龙山马家村等规模较大的农家乐近百家;有道里区太安村、道外区民主乡朝鲜族村、香坊区黄河村等新农村建设试点九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哈尔滨市休闲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

(一)农务参与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这种发展模式一般被传统的认为是“农家乐”,是一种以“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院、干农家活、娱农家乐、购农家品”为主要内容的休闲农业。

1.农务参与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形成原因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我国政府开始提高对休闲农业的认识并积极制定政策措施以促进休闲农业的发展,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此外,积极发展休闲农业能够有效缓解劳动力的转移问题。由于农务参与型休闲农业具有投资少,收益快的特点,城市周边闲置劳动力开始参与到休闲农业的经营,“农家乐”这种经营模式应运而生。

2.农务参与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特点

第一,地域特色显著、内容多样。我省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的自然条件使得野生生物资源、水果、蔬菜种类繁多,为发展农务参与型休闲农业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自然条件,也产生了不同的农事活动和传统习俗,使农务参与型休闲农业具有多样性的特征。第二,客源市场丰富、游客重游率较高。农务参与型休闲农业多处于城市近郊,出行方便,往返时间短、花费较小。大部分城市居民可以利用周末、“五一”黄金周和“国庆”黄金周和带薪假期这几类公共假期体验“农家乐”的休闲活动,使游客既能休闲观光又能亲身体验农作活动。

(二)乡土民俗体验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1.乡土民俗体验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形成原因

黑龙江省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不同的地域环境和多民族类型形成了广泛的农业民俗。发展乡土民俗型休闲农业不仅能够促进传统农业的升级与发展,而且对于保存传统民俗文化和传承农业生产具有积极的作用。哈尔滨市道外区民主乡朝鲜族村是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

2.民俗体验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优点与缺陷

哈尔滨市民俗与人文资源丰富,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类建筑、独特的生活习惯和罕见的民风习俗都极大丰富了我市民俗体验型休闲农业的内容。

但是这种发展模式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第一,当地对于本土的民俗保护意识仍然比较薄弱,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农村的传统本质。第二,休闲农业经营者的品牌意识还比较薄弱,对于休闲农业的开发项目和农产品容易跟风经营,对具有乡土特色的产品尚未进行充分挖掘,没有树立地区的特色品牌。第三,民俗体验型休闲农业多数以农户自主经营为主,自主开发与管理导致了民俗体验型休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指导与统一管理。

(三)科普教育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北大荒现代农业园是哈尔滨市科普教育型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科普教育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是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这种发展模式通常依靠现代高科技设施、生产流程与高新技术,使游客在参观体验现代科技成果的同时,还能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流程,尤其对学生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四)观光采摘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1.观光采摘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特点

观光采摘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主要出现在大、中城市的周边区域,规模大且内容丰富。面对城市居民高层次与多样化的休闲需求,观光采摘型休闲农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发展规模逐渐壮大。以观光采摘型发展模式为经营模式的休闲农庄和农场不断丰富瓜果和蔬菜等农产品的种类,以满足城市居民多方面的需求。哈尔滨市松北区万宝镇葡萄王国便是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观光采摘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优点与缺陷

观光采摘型休闲农业地处大、中城市近郊,交通便利。城市居民利用周末或其他闲暇时间既可以欣赏农村的自然风光,又可以采摘新鲜绿色的水果和蔬菜。花费少、时间短便能融入自然,放松身心,因此对城市居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是哈尔滨观光采摘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也存在如下缺陷:季节性较强;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水平较低;经营不规范,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必要的政策引导与扶持,大多数休闲农庄均为自发式开发与经营。

三、哈尔滨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哈尔滨市发展休闲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加快发展哈尔滨市休闲农业应科学规划、正确指导、合理定位、大力扶持,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推动、充满活力”的休闲农业发展新局面,全力打造生态旅游、绿色旅游、文化旅游,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休闲度假和观光旅游的需求。

(一)制定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

制定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一是贯彻“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重视环境开发与环境保护,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二是对乡村文化资源要深入挖掘,突出乡村原生态特色,增强本地区的旅游吸引力。三是重视对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生态环境和景观的过度开发,强化对原始环境的保护。休闲农业综合性强,波及面广,为了引导其健康发展,政府应当设立专门机构,加强对休闲农业进行综合管理。对哈尔滨市休闲农业的资源、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科学评估和预测,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对休闲农业进行统一规划和正确引导,合理开发,实行规范化管理。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哈尔滨市休闲产业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改善休闲农业的硬环境,为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应以交通、景区设施、综合配套设施和接待设施为重点,提高景区可进入性和服务接待质量。同时,改善旅游环境及接待设施的卫生条件,完善水电设施,使厨房、餐厅、卧室、浴室、厕所及公共娱乐场所的卫生达到接待标准,满足游客对饮食卫生、生活方便、住宿安全、信息顺畅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提高休闲农业整体的产业竞争力,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打造产品品牌和精品项目

目前大部分休闲企业欠缺品牌意识,管理水平较为落后,品牌化发展呈现不平衡状态,没有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休闲产品。在突出乡村的自然景观优势的同时,更要体现乡村传统文化积累的深厚底蕴,充分挖掘乡村文化的内涵。在发展过程中,要善于借鉴和吸取先进地区的成功发展经验,突出地方特色与优势,形成休闲农业精品项目,满足游客高层次、高品位的休闲需求。

(四)加大对休闲农业的宣传力度

采取多种营销方式对休闲农业进行广泛宣传策划,提高哈尔滨市休闲农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是充分利用“哈洽会”、“哈尔滨之夏旅游文化节”、“冰雪节”等会展经济发展的机遇开展各类丰富的宣传活动;二是形成休闲农业旅游景点与旅行社的合作机制,借助旅行社的品牌与影响力,对休闲农业景点进行深层开发,扩大营销活动的辐射范围,以吸引客源;三是建议成立休闲农业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在行业自律、市场营销、协调服务等方面的影响与作用,积极探索“政府+行业协会+旅游景点+旅行社”的运行模式。通过以上途径,着力倡导以“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为主题的休闲农业旅游,打造哈尔滨市“春赏花、夏耕耘、秋摘果、冬滑雪”的四季休闲农业旅游品牌。

参考文献:

[1]王红姝,田甜.对哈尔滨市休闲农业的认识与思考[J].旅游经济,2012,(1).

[2]帅娅娟.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5).

篇4

关键词:休闲农业;现状;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26.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032070

1 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

从我国休闲农业的整体发展状况来看,东部沿海城市发展时间最早,并且也是当前休闲农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继而就是我国的云贵、东北以及华北和新疆地区。这些地区本身的旅游业和特色发展十分发达,对于休闲农业的发展有着先天的优势。目前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形式和种类非常多,观光休闲农园就是比较典型的一种休闲农业发展方式。比如我国广州市的番禺区所创建的农业大观园和农业公园就将农业生产基地与消费市场和休闲场所融为一体;再比如江西省的农业公园和科技农园等等。从一般意义上说,休闲旅游在大城市的郊区以及经济发达地区的市场较大,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休闲旅游需求较高、当地经济发达以及交通与基础设施也非常完整,这也就使得我国的北上广等发达城市近些年不断地开发和推广休闲农业,而休闲农业进一步促进了城市旅游与乡村旅游的结合,进而提升了当地旅游行业的经济效益。比如我国广东省目前全省内拥有近百个观光果园,每年接待游客高达500多万人,旅游收入超过10亿元。从20世纪90年开始,我国旅游局积极地推进休闲农业与农业旅游的发展。尤其是在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华夏城乡游”,提出“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做农家活、看农家景、享农家乐”的发展口号,自此也使得农家乐旅游这一旅游新方式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开来。2007年,国家旅游局又推出了“中国和谐城乡游”,提出“魅力乡村、和谐中国”的宣传口号,倡导将城乡旅游资源进行共享,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当前我国乡村旅游景点每年接待旅游人数高达3.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420亿元。随着休闲农业的不断发展,也解决了我国农村地区近两千万人的就业问题,同时也极大的带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

2 我国休闲农业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2.1 缺乏整体规划,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在发展休闲农业中并没有很好地认识和理解休闲农业的概念和发展形式,再加上当地政府对农业旅游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缺乏正确引导,使得很多投资者在缺乏对市场的科学论证的周密规划的前提下,出现了同一地区的休闲农业项目与发展模式相似或者完全相同的现象;在园区的建设上也缺乏相应的规划且其建设规模也比较小,都是个人或者民间资本进行投资,从而使得园区总体建设水平偏低;在园区的布局上多数都是以观光、度假以及娱乐这3种类型为主,而新兴的购物、疗养以及知识型模式却非常少;在基础设施上建设上也非常滞后,整个园区的设计上内容单一。仅有住宿、垂钓、打牌等传统娱乐项目。总而言之,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休闲农业在建设与发展上呈现出水平低、规模小、布局散的特点,对市场缺乏准确的地位,照搬照抄现象严重,没有打造出具有本地特的休闲旅游品牌,从而也就无法对旅游者形成吸引力。

2.2 缺乏规范化的管理,专业人才紧缺

当前我国休闲农业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农业、旅游部门和相关部门在对休闲农业的管理上没有进行有效的协调。另外,休闲农业企业在财务、人力以及旅游等方面都需要大量专业人才能够正常运行,但是这对长期从事农业生产以及非相关领域的业主来说是非常为难的。除此之外,业主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也比较低,没有经过专业性的培训,从而在具体得项目建设与企业经营上只能够凭借经验来制定决策,而这样的经营方式是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最后是在园区休息、卫生以及消防和娱乐等基础设施的管理和建设上也存在不健全的问题,这些领域的从业人员通常都是当地农民,其与专业的服务人员在能力上还存在很大差距,而且对这部分人员的管理上也存在很大的困难。所以,当前我国休闲农业不论是在经营管理上,还是在人才培养上都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3 科技含量较低,经济效益低下

目前我国大部分休闲农业在经营过程当中的科技含量都比较低,对农业科普教育的开发严重不足,多数还停留在农业生产尝试层面。同时,在各类农业资源的搭配上也非常不合理,农作物的成熟时期过于集中,这直接造成休闲农业园区在忙闲上出现严重的不均衡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园区种植的品种比较少,受季节的影响比较大,使得资源不能够被充分利用;另外就是由于园区整体档次比较低,无法对游客形成较大吸引力,从而造成大量游客流失,进而就无法提升园区的经济效益,使得园区经营进入困境。

2.4 缺少农味,缺乏组织体系

当前我国部分地方在休闲农业开发和建设上严重脱离了农村地区原有的自然、朴素,过于依赖科技手段,从而对农村地区的土地形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园区建设上的人工与城市化比较明显,这也就失去了休闲农业最本质的特色。同时,由于当地政府对本地农业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使得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失去平衡。目前我国休闲农业在经营上除了企业以外,还存在农民共同经营组织这种形式,但是这类组织缺乏统一的组织体系,从而使得其在经营中难以对盈余、权利以及义务进行合理的分配,再加上休闲农业在布局上多以点状分布,从而使得园区各个部分无法进行紧密关联,严重破坏了整个园区的协调性,最终使得其在发展上无法与新农村发展挂钩。

3 解决休闲农业发展问题的相关措施

3.1 加强政府对休闲农业的全面认识,发挥其引导与扶持职能

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当自觉地增强自身对休闲农业的全面认识,并且要加大对休闲农业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上的投入。比如我国台湾地区在休闲农业发展上之所以如此快速的主要原因就是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区域政府都将发展休闲农业作为改善本区域农村产业结构、提升农民收入的重点项目,并且对休闲农业的发展进行统筹指导和规划,以此来将旅游、交通以及文化和土地等部门进行联合,从而为本区休闲农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再比如意大利在农业旅游发展上就施行了政府给予旅游单位一定的农业低息优惠以及减免税收的扶持政策。所以,我国政府应当借鉴台湾地区以及国外的先进发展经验,来在政策、财政以及制度上全面的促进我国休闲农业的良好健康发展。

3.2 科学规划本地农业资源,打造区域休闲农业品牌

我国休闲农业在开发与建设上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遵循因地制宜、生态循环的发展原则,结合当地自然、社会以及经济发展状况和市场需求来因地制宜的对本地的人文历史景点与农业资源进行科学规划,避免过于追求华而不实的奢华建设行为,以此来体现出休闲农业本有的朴素、自然特色。比如我国云南省的元阳的哈尼梯田就是其最具特色的农业生产景观,而重庆垫江的牡丹栽培则是其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其次是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对农业资源的规划意识,必须要同城市发展、城市旅游以及新农村建设规划进行统一融合,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休闲农业产业布局,同时还要将基础设施与农业资源以及农业企业的布局进行合理化的设计,以此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产业园区;再次是在重点项目的建设上,要对区域农业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形成主题鲜明、规划合理以及设施齐全的经营项目,同时还要结合市场需求来对以往经营模式进行创新。需要注意的是,在经营模式创新中必须要始终坚持“以农为本”的建设原则,从而形成以农民为发展主体,以农村为发展特色,以新农村为发展特色的特色休闲农业园区;最后在经营内容上要拓展思路,围绕“农”字来运用先进生产方式提升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以此来体现出农耕文化与农业的特殊品质。比如天津市塘沽地区所推出的“做一天渔民”这样的体验农业生产的活动,这不但能够形成该区域独有的“捕鱼”农业文化,而且也对游客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从而实现了本地休闲农业效益的提升和影响力的充分发挥。

3.3 创新休闲农业经营理念,加强对业主的培训教育

休闲农业作为近些年来新兴的一项产业,其经营内容囊括了第一、第二以及第三产业的所有经营内容,并且在经营项目上涉及了农业、生态、旅游、文化等产业,这也就要求园区的经营需要多个专业的优秀人才来能够实现整个园区的正常运转。因此,当地旅游部门以及园区业主要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尤其是对园区现有工作人员更是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以此来更好地提升园区的经营与服务水平。另外,当地政府还要定期组织休闲农业园区业主进行旅游管理以及生态农业等专业领域的知识培训和教育,尤其是在农业旅游管理的培训上要结合业主所在园区的经营状况来帮助其分析和制定出合理的经营规划,以此来全面提升业主的经营水平和园区的经济效益。

4 结语

目前我国休闲农业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当中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并且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不但提升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也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从而极大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有力的体现出我国在三农建设以及惠及城乡发展上的强劲发展势头。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的分析研究,在政府职能发挥、业主经营能力提升以及产业格局合理规划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笔者希望能够为休闲农业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何伟. 休闲农业的特点及淮安市休闲农业发展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08) .

[2] 孙兆慧. 台湾休闲农业推动策略与启示[J]. 台湾农业探索, 2008(01) .

[3] 徐明华. 开创湖南省休闲农业新局面[J]. 湖南农业科学, 2010(14) .

篇5

绪论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与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自驾游在大众旅游形式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国内外也对自驾游有了相关的研究,本文通过系统分析,从而全面正确的了解自驾游的现状和带来的影响,及未来可能的前景。

一、自驾游兴起的原因及构成

(一)自驾游兴起的原因

自驾游兴起主要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促使交通、信息网络设施发展完善,假薪制度的实行,从而促进自驾游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游客旅游需求趋向多样化。在旅游中,游客更愿意根据自己的喜爱选择其中的出游线路,注重自我享受,创新体验,舒适自主的个性化需求。

(二)自驾游的构成

按组织形式可以把自驾游分为自驾散客游,自驾散客组队游和自驾团队游。按市场角度来看,可分为大众,主题和高端三种自驾游;按旅行距离分为中短途和长途两种自驾车游;从地理范畴可分为区域,区域间和出入境三种自驾游形式。

二、当前影响我国自驾游各要素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交通发展方面的特点

旅游发展初期,交通不便,但是随着交通网络的加强,系统更健全,道路收费开放,交通工具自主选择性加强,交通工具的性能以及相关服务也逐渐趋于完善,为自驾游发展提供了发展有利的条件。

(二)旅游资源分布l展方面的特点

自驾游者的最大乐趣就是自己驾车进行休闲观光与探险的旅游过程,起初自驾游者也是趋于旅游资源开发好的景点,但是随着各景点的承载力饱和,景点的破坏,自驾游逐渐趋向于原始状态保存好的地方和自己闲暇时间相适的环境好的景点。

(三)服务制度体系发展方面的特点

自驾车旅游在中国才刚刚起步,国家与地方产业尚未出台相关自驾车旅游的规范,自驾游处于一个散乱状态,再近两年,随着自驾游在国内的盛行,国家地方相关机构对各种自驾游问题制定了相应的处理方案,改善了自驾游的发展。

(四)景区泊车管理方面发展的特点

自驾游发展的初期,景区没有于自驾游相关的配套设施,车辆的混乱状态给旅游地的居民的生活生产带来严重的不便,进而造成景区破坏。但是近几年旅游地管理部门也开始设计相关便利的道路和配套服务减少了泊车对景区环境的破坏不利影响。

三、自驾游的相关特征

(一)自驾游的灵活性。

自驾游在时间和旅游地选择上的灵活性。自驾车旅游者的旅游在周末和各地不同的黄金假期更集中。旅途时间是宽松的,旅游者选择的是“随走随玩”的旅游形式,在旅游地停留的时间具有自主性。

(二)自驾游的体验性。

自驾游游客更注重的是一种享受,心情的放松,来纾解在工作生活中的压力。自驾旅游者的参与度高,是深度旅游,在旅游过程中以休闲游为动因,结合观光旅游,深入真实感受旅游地风土人情或体验和追寻旅游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以达到自己在旅游中的满意度。

(三)自驾游的多样性。

自驾游内容的多样性是根据游客的需要和要求形成的,不同游客有不同需求,如从距离上可以分有季候近郊游和长途观光游。从游客的喜好可分有观光,休闲型家庭式,驾车探险式,长途越野等等自驾游旅游形式,从旅游方式上可分为的多样性自驾游。如按组织类型不同可分为一个人驾车的“独侠式”自驾游,家族式自驾游和团队式自驾游;在网上招募信息组织自愿结伴的网络式自驾游和旅行社(俱乐部)式的自驾游等等。

四、自驾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自驾游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国内自驾游迅速的发展,其市场规模不断壮大,已经成为旅游中一个新的亮点和一种时尚的旅游方式。依据新浪网2011年底对中国网民数据采集样本进行分析,87.8.0%的游客会选择自由行的旅游方式,而参加团队旅游的只占到12.2%。自驾游比例突出,达到45.2%,且在旅游中自驾出游人均消费估算中(以家庭为单位),消费为1000元-2000元最多,其比例占36.67%,其次为2000元以上。反映出现代人们日益变化的旅游认知和需求。直到2012年我国自驾游达到13.6亿人次,2013年为17.3亿人,增长27.2%,2.14年自驾游人数已增至22亿,同13年增长8%,可见自驾游发展极快。

(二)自驾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自驾游的发展对旅游相关体系的冲击

第一,自驾游会对旅行社产生的冲击。以个性、方便、省时、自由行驶而著称的自驾游,快速盛行,直接分流了旅行社的传统旅游的客源。把旅行社引入这种新的旅游市场,并拓展自驾游的发展,这些都成为旅行社所要考虑的问题。

第二,自驾游会对旅游饭店产生的冲击。对于自驾游来说,他们对吃住的没有特别的要求,但是必须为车辆的检修,停放,清洗的相关服务配套设施,而目前旅游饭店并没有这方面完善的服务,不能满足对自驾游者来说的这些必备服务,就会失去自驾游市场。

第三,自驾游会对旅游购物产生的冲击。自驾游的游客花钱比较随意,又携带方便,购买的数量也会成倍的增加,会对旅游购物点带来商机,但是自驾游客注重购物的实用性,所以就会对贵重的,奢侈及没有实用性的商品的购物点带来冲击。此外,还造成了购物市场的不规范,相关部门合作也不切实协调,不便于购物。

第四,自驾游会对旅游交通产生冲击。自驾游的发展意味着出行的车辆增加,也就会对国内并不完善的交通网产生冲击。自驾游驾驶员的开车技术,安全意识,驾车经验,路况了解,加油站的分布,各种信息的及时了解等方面存在问题。就会造成交通混乱,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影响正常通行。使相关交通部门的压力也会加大。

第五,自驾游对所到景区景点产生冲击。自驾游的越来越盛行,不可避免地会对所到景点带来冲击。自驾游偏向于中短距离,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景区景点的收入造成损失。此外,自驾游也会使景区景点的管理体系带来冲击。

2.自驾游在运营管理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自驾车游客及其组织者自身规划的问题。其次,在旅游高峰期,汽车租赁行业车辆满足不了自驾游的需求。再者,自驾游形式的散乱,产品单一,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缺乏。此外,管理和规范的问题。自驾车管理门槛相对较低,人员疏散,复杂,自驾车游市场鱼目混杂,发展无序。

3.自驾游对旅游信息系统的冲击

在自驾游的迅猛发展下,自驾游游客在去不了解的旅游地时,一般没有导游,就需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查询路线,做好食住信息的寻找并预订好,了解景点的资料信息,但是我国缺乏完善的旅游信息系统,自驾车游客普遍认为信息的匮乏。

4.自驾游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自驾游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出行的车辆越来越多,就会对空气产生污染。自驾游游客环境意识薄弱会在旅游地对当地环境及设施造成破坏和污染,甚至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而且旅游区车辆的增多,会对旅游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不便,甚至和当地居民产生矛盾。

五、旅游市场积极发展自{游的对策

(一)旅行社引入并开拓的自驾游市场

对于自驾游这种新的旅游类型,第一,旅行社应该转变经营观念,并成立自己的自驾游俱乐部,与酒店、救援组织等多行业的进行积极合作与联动为游客提供优惠服务和提供解决意外事故的解决方案。第二,旅行社要开发特色新颖的自驾游路线、产品,确保旅游者享受完善的便捷的一体化保障服务项目,赢得自驾车旅游客源市场。第三,旅行社应开展网上增值项目服务,创立自己的自驾游电子商务网站或模块,为自驾游者提供更为快捷和实惠的服务。使自驾游对旅行社的冲击缓和,做大自驾游经济。

(二)完善与创新旅游要素

完善和创新旅游要求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饭店行业进行汽车旅馆建设,完善配套系统;根据自驾游客的偏好特点,开发特色的旅游产品;调整经营理念、加强与银行、产品厂家的合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健全路线指引,强化相关制度;景区景点加强公路的通达性,规范的车辆停放管理体系,景区路线服务体系;旅行社还可以把自驾游游客感兴趣的景点连接起来,开发特色线路。

(三)建立完善旅游信息网络系统,加快资讯传播

为了适应自驾游的流动性和跨地区特点,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健全信息资讯网络,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手机,微信等通讯媒介,编制交通路线、食宿部分的安排与景点于一体的旅游交通图。使交通引导准确,路况信息及时详尽,服务机构便捷查询,为出游做好保障。使完善的交通设施,补给设施,通讯设施,以及各景点的旅游预报,行程安排预订信息设备网络一体化管理,提供更快捷实效的大众自驾游。

(四)强化制度保障,提高环保意识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对出行车辆进行管理,汽车生产部门也要加强车辆的绿色改进;提高自驾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大力宣传。再者,规范旅游地制度管理,结合实际作出相应的政策管理,并配置相应的设施,实现自驾游长远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六、自驾游引领的旅游新趋势

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加,自驾游今后将变成大众外出旅游的主要形式之一。以假日休闲游为重点,结合游览、探险等,以休闲养生、自然生态、特色文化、游客需求心理等为内涵创造特色旅游产品,将成为自驾游的开发趋势。随着人们旅游自驾逐渐丰富,自驾车旅游线逐渐扩展,形成从中心城市的自驾车旅游连接不同目的地向外辐射的形式。并预期在未来出现旅游圈丰满,放射性指向全球的格局。再加上自驾游可以让人们享受自然舒适原生态环境,有效缓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进而把自驾车旅游项目作为开发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旅游市场上抢占先机,引入资金去打造自驾游基地产业和自驾游目的地新形像引领国内乡村旅游、温冷线路的发展,使得自驾游能够实现其经济价值和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篇6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观光农业;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9-0277-01

一、观光农业发展的概况

1.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使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493元。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7% 。这为观光农业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和市场机会。同时,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也随着经济发展而发生变化,从基本生活条件转向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的新需求。

2.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的发展促使城市化速度的大大加快。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全国100万人以上的城市数量将超过100座,50万人以上的城市数量将超过200座。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增加为观光农业发展提供可靠的客源保证。

城市居民消费倾向将逐步转向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多样化、高级化和个性化,而且这一消费群体会越来越大。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改善,居民的消费能力与消费层次也大大提高,观光农业就成为了城市居民新型的消费方式。

3.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改变农业和农村落后面貌。京山县近年来,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观光旅游的发展和周边地区相比,明显落后,既没有形成知名品牌,也没有形成规模效应。研究荆州市观光农业的发展,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准发展的对策,对于促进京山县观光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新农村建设与观光农业的相互关系

1.观光农业的态势。观光农业作为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兴产业,在传统的农业生产基础上,经过人为的设计策划,从而具有特殊的旅游服务功能,成为农旅合的结新型农业形态。

京山县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必须立足现有的资源,利用农村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林牧渔生产、民俗风情、农村文化、村落古镇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等多项观光农业产品。

2.加强城市与农村的互动联系。通过发展观光农业,吸引大量城市游客到农村去观光旅游,城市游客把现代化城市的信息辐射到农村,实现了城乡居民在观念、文化、信息等方面的交流,加快城乡人口、信息、物质、资金、科技的相互流动,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城乡经济、文化、观念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京山县发展观光农业必须以休闲、互动经济的发展趋势,根据休闲消费将更注重文化内涵的获得和精神的满足的发展趋势,创办出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体验等休闲项目。

3.对现有的农业资源的整合。根据京山县当地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和整合,京山县现有的交通设施和旅游接待能力等资源进行全面的整合,打造出科技种植、农业生产、旅游休闲为一体,全国第一个无农药生态农业园。

三、京山县观光旅游农业的发展特征和策略

通过对京山县全面的调查,综合分析自然、经济、社会方面的情况,摸清京山县的区位、社会经济、农业等资源条件,以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为京山县观光农业发展模式选择和布局优化研究提供现实依据。

京山县开发选点原则:(1)区位良好、景观多样、环境优越;(2)规划建设原则:城乡互惠、逐层推进、打造品牌;(3)可持续发展原则:综合管理、生态运做、创新开发;(4)资源效益互补性原则。把资源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相互补又统一。

四、京山县观光农业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1.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京山县观光农业已成为这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并带动与之相关的餐饮、娱乐、交通、商业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从而改变了乡村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的经济格局。

2.创造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观光农业是一项投入少、收益高、劳动容量大的农村新型产业,有利于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开拓非农业增收渠道。同时可以把农村闲置的劳动力进行优化配置,解决就业问题。

3.加速农村现代化建设。发展观光农业给农民带来了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现代化进程。由于观光农业的发展,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农村也采用集体出资或个人投资的方式改善基础设施。这些措施使一些村子的道路、通讯、供电、供水、垃圾处理、电视接收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的改善。

参考文献:

[1]黄冠军.观光农业园结构要素的功能评价与选择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6.

篇7

关键词: 徐州 乡贤文化 现状分析

乡贤,传统意义上是指本乡本土德行显著之人。“乡贤”一词始见于东汉,原是指国家对有所作为的官员,或有崇高威望、为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社会贤达人士,去世后给予表彰的荣誉称号。与“乡贤”近义的词,在古典文献中有“乡先生”、“乡老”、“乡绅”、“乡达”等。唐代,刘知几在《史通・杂述》中说“郡书者矜其乡贤,美其邦族”,充分肯定与赞扬了乡贤的价值。乡贤文化源远流长。明清开始,各州县皆建有乡贤祠,来供奉历朝历代乡贤人物。因此,形成一套完整有序的官方祭奠仪式。

徐州自古乃九州之一,历史悠久,钟灵毓秀,文才武胜代不乏人。仅民国时期就出现过钱食芝、李可染、张伯英、马可、王琴舫、周祥骏、王少华等许多令徐州乡民敬仰和尊重的乡贤。他们或用自己的凌然义举维护广大百姓利益;或用自己的道德文章教化乡里民众,功勋彪炳于徐州地方史册,千百年来激励、感化着一代又一代徐州人民。

一、徐州乡贤文化发展现状

1.徐州乡村乡贤发展情况。

社会学家认为,中国社会是一个“乡土社会”。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自古就有尚贤的传统。乡贤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乡村治理的智慧与经验,是千百年来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的一块基石。徐州市共有10478个自然村,因此乡贤文化在农村社会中尤为重要。依靠乡贤调节邻里纠纷、家庭矛盾是农村社会健康发展的自我调节手段。贾汪区耿集办事处依托1个“办事处乡贤工作室”、13个“村乡贤站点”、165个“乡贤之家”三大阵地,组建三级调解体系。丰县梁寨镇下辖的20个行政村都建立了“乡贤工作室”,98个自然村至少筛选1名管事的“乡贤”,教化乡民,维系乡情,温暖乡土。自乡贤工作室成立以来,贾汪区耿集乡依托“乡贤之家”,共接访478例,成功调解438例,调解成功率高达92%。其中农村土地纠纷221例,占调解总例的50%,农民工薪纠纷158例,占总事件的33%,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近现代以来,徐州本地乡贤延续着千年文脉,一大批各艺术门类的专才辛苦耕耘,努力创作,推出了为数可观的作品和成果,为丰富地方文化底蕴作出了不俗的奉献。

2.徐州文艺界乡贤发展情况。

据徐州市委宣传部、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市文广新局于2015年共同实施的“徐州文化传承世纪”工程统计,1949年10月1日以前出生的(包括已故者)、长期在徐州地区生活工作的、在当地有相当影响和声望的老艺术家共130人,其中文学界23人、美术界28人、书法界11人、摄影界8人、民间文艺界10人、舞蹈界4人、音乐界11人、戏剧界25人、曲艺界6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尤其是在文学创作方面,出现了刘振华、董尧、王辽生(已故)等作家和诗人群体,有的荣获第八届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一等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紫金山文学奖等;在演艺界,涌现出佟韶音、相瑞先、徐艳琴、厉仁清、刘立武等戏曲明星,他们中的杰出者被中国曲协授予“特别贡献曲艺家”荣誉称号;在书画创作上,有王冰石、姜舟、马奉信、金德欣等一大批名家,徐州因而获得“中国书法名城”称号。

二、徐州乡贤文化建设现状

1.徐州乡贤文化建设举措。

近年来,徐州市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鼓励各地发掘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乡贤文化,推动楚汉文化相得益彰,比翼齐飞,做了许多方面的工作。

一是启动了“世纪文化传承工程”,保护乡贤文化。2015年2月启动实施的“徐州文化世纪传承工程”,涵盖徐州市文学、书法、美术、摄影、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民间工艺等艺术门类的老艺术家(建国前出生),主要搜集整理老艺术家的资料,包括老文艺家的生平、作品、物品、宣传品、生活照、舞台照、录音、录像等,对他们的艺术人生、艺术成就、艺术传承等进行调研摸底、梳理归类、评估论证,并在徐州日报、都市晨报、彭城晚报和中国徐州网开设专版(栏)进行报道,编辑出版人物传记丛书,制作完成电视文献片、举办老艺术家成就展。二是培树当代先贤,弘扬好人文化。徐州市坚持讲好人故事、打造好人徐州品牌。目前,已有5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及提名,92人当选“中国好人”。“中国好人”上榜数、“江苏好人”上榜数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数十位好人乡贤入驻徐州“好人园”,有效放大凡人善举的榜样效应,真正激发全社会崇德向善的精神力量。三是举办大型节庆活动,推介乡贤文化。徐州市立足文博会、李可染艺术节、马可艺术节、汉文化旅游节等大型节庆活动,把徐州籍专家学者、商界精英、知名人士等请回来,共商徐州发展大计,推动徐州发展。迄今为止,徐州已连续举办17届经济贸易洽谈会暨汉文化旅游节,已在南京、上海、北京、韩国大邱及徐州本地举办楚风汉韵暨李可染画展,目前正在筹备第二届文博会,力图通过节庆载体,进一步彰显徐州先贤文化优秀品格。

2.徐州乡贤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就江苏省来说,徐州率先启动了乡贤文化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篇8

关键词:都市农业;新农村规划;模式;武汉市

中图分类号:F303.3;F304.1F509.7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0-4651-04

2008年7月,《武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正式通过了专家评审,该规划对全市城乡的林业生态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依据规划,未来武汉市的大江大河堤岸、滩涂将全面实行绿化和美化,中心城区及两江四岸将形成绿岛镶嵌、绿带相连的生态格局,广大乡村将展现出绿荫掩映、瓜果飘香、富饶繁荣的景象。规划还涉及到都市农业发展的较多内容,如提出以东西湖区慈惠街道办事处、柏泉办事处、径河街道办事处、东山办事处现有乡村游项目为基础,进一步发展农耕休闲、农庄休闲项目,对乡村环境进行景观绿化;对玉屏山进行林相改造,发展生态文化休闲旅游;以走马岭街道办事处、荷包湖农场、辛安渡办事处一线现有的果园为基础,进一步发展生态果园和农耕休闲农业[1];这些发展内容体现出了武汉市较强的新农村规划特点。

1 现代都市农业的内涵

都市农业的概念是20世纪50、60年代由美国的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来的,泛指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范围里,并在大都市中、都市郊区和大都市经济圈以内,紧密依托并服务于都市,以适应现代化都市生存与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现代农业[2]。

都市农业是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为标志,以农业高科技装备的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主要手段,以大都市市场需求为导向,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3-5]。

都市农业在都市化地区,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展现及农家生活感受等方面,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换言之,都市农业是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功能结合于一体的产业[6,7]。都市农业与城郊农业都是依托城市、服务城市、适应城市发展要求,纳入城市建设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建设的农业类型;但二者还是有不同特点。城郊农业主要以为城市供应农副产品、满足城市商品性消费需求为主,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位置居于城市周边地区;而都市农业是为满足城市多方面需求服务,尤以生产性、生活性、生态为主,是多功能农业,发展水平较高,位置可在大城市地区,也可以环绕在市区周围的近郊,还可能镶嵌在市区内部[8]。

都市农业是把城区与郊区、农业发展和旅游观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合在一起的新型交叉产业,它主要是利用农业资源、农业景观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品尝、体验、娱乐、购物等一种文化性强、大自然情趣很浓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体现了“城郊合一”、“农游合一”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方向[9,10]。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自然资源严重短缺,具有后备补充能力的农村承载着城区自然物质资源供应的责任;农村是城市的后花园,都市农业充分发挥各种自然景观资源价值,通过建设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各类农业公园或游乐场所,从而给城市提供生态安全屏障和亮丽风景;农村具有为市民生产喜爱的优质农副产品的经济功能,还具有为城市居民提供旅游休闲基地的功能。发挥这些功能价值,一方面为城市找到了发展的依托,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11-15],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经济一体化。

世界上都市农业发展较好的当属荷兰和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荷兰在发展都市农业时特别注重农田的设计、规划,在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小花园”模式的同时,还将城市改造纳入了都市农业发展计划之中[16]。中国近年来也掀起了都市农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热潮,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都市农业在中国大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受到了广泛重视[15]。许多学者对都市农业发展做了多方面的研究,并出版了多部关于都市农业理论与实践的著作[17-25]。

2 武汉市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很多城市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在实践中许多城市郊区的农村功能由城市“可靠的副食品供应基地”单一功能转向多功能的现代“都市农业”方向发展。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内部及近郊的农业发展具有了与工业发展相同的交通、邮电、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支撑,而且毗邻城市的优越区位又使得农业有条件逐渐向集约化、设施化、工业化方向发展[26],现代都市农业愈来愈受到各方重视。

武汉市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围绕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需求拉动,各相关行业相继制定出了城乡农(林)业生态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规划,从而不断优化农业发展环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促进融生产、生活、生态建设、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农业的迅猛发展。当前武汉市各地农村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加速推进都市农业已取得了一定进展,如创建东西湖区石榴红村和巨龙湖农业旅游基地等,正逐步完成由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农业的过渡[27,28]。武汉市农业从城郊型向都市型的转变,突出表现就是加工业产值远超农业产值。2009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了850亿元,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了3.2∶1,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29]。

2010年7月,“中欧社会论坛都市农业分会研讨会暨武汉海峡两岸都市农业论坛”在武汉市隆重召开,论坛的主题为:都市农业、加工增效、食品安全;旨在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促进城乡生态文明。在此次论坛上,国际都市农业基金会正式授予武汉市“国际现代都市农业试点示范城市”称号,使武汉市成为国内继北京、上海、成都之后的第四个试点城市[30]。该基金会是在联合国人居署、国际粮农组织、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农业顾问团等10多个国际组织的倡议推动下组建起来的国际合作组织。武汉市成为试点示范城市后,将获得该基金会在都市农业发展指导、项目开发等方面的有力支持。

当前,武汉市都市农业建设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出现了诸如蜂拥而上、都市农业项目类型单一等不容忽视的问题,而且未来都市农业的实现需要较长的时间,它将表现出多种模式并存和运行变化较明显的特点,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寻、总结、研究。

3 武汉市都市农业的研究意义

3.1 能够推进武汉市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集生产、生态、观光旅游等功能为一体,与城市互动、为城市服务,在依托城市、服务城市的同时,发挥出武汉市农村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优势,实现农业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求得农村自身的快速发展,真正实现武汉市城乡经济的协调推进。尤其是新农村建设可以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科学规划与调整,为农副产品带来顺畅的销售渠道,提高当地农产品的知名度,进而从根本上推进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的进程。新农村规划背景下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使城乡资源能够科学合理地优势互补,具有非常广泛的意义。它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组合,有利于增进农村经济的繁荣,促进农民在现代都市农业产业链上的就业增收,有利于城乡和谐相融和城乡协调共同发展[31],从而极大地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步伐。

3.2 能够保证城市生态环境改善与都市农业发展同步进行

随着全球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被提上重要议程。加强都市农业问题的研究,把发展都市农业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实现“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今后努力的方向。武汉市城乡一体化进程正在逐步加快,各级政府也在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拓宽思路为武汉市近千万市民营造假日休闲好去处,这些因素将共同对武汉市都市农业的发展研究提出更高的要求。都市农业发展有利于协调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有利于人居环境的建设。武汉市是百湖之市、鱼米之乡、九省通衢之地,都市农业发展前景广阔。通过推进农事体验、休闲观光、乡村旅游等都市农业发展模式,保护城市生态景观环境,可为市民提供更多的绿色观光休闲处所,同时指导农村村域空间人居环境建设,构筑城市生态环境的生态安全屏障,保持城市生态安全格局[32]。

3.3 能够促进科技水平与都市农业共同发展

现代都市农业是城市经济体系和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在新农村规划中,要高度重视生态产业、生态经济和生态人文在城乡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提倡资源与环境经济、农村经济、农业科技、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多学科的广泛参与;新农村规划的特点决定了都市农业发展必须依托农业科技的保障功能,发挥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的关键作用,发展科技型都市农业产业,坚持产学研结合[28],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在武汉市的都市农业发展中,可以较便利地就近享用武汉市大专院校、科研机构非常集中和专家人才、学科门类比较全面的资源优势,让科学技术为都市农业的发展注入鲜活的动力[30]。利用武汉市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密集的优势,推进科技创新,将科教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重点发展作物育种、园林绿化、特色花卉、水禽饲养等特色门类,这不仅能满足城市居民的菜篮子需求,还能美化城市环境、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带来的“大城市诟病”,促进建设低碳城市。在新农村建设中,各农业组织机构、公司与科研单位可采用多种形式的合作,大力开展科技宣传、科普展览活动,共同开发瓜果、蔬菜种植及水产养殖的主导品种,并规划种植范围,实行标准化生产,形成生态农业景观,彰显现代都市农业科技生态文明的优势[33]。在提升科技水平的同时,极大地促进都市农业的快速发展。

4 新农村规划背景下的武汉市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4.1 新农村规划的定位和方向

都市农业发展中的新农村规划要更加注重农村产业布局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武汉市各方面的农村资源优势:譬如近郊或远城区的区位条件、交通条件、江河湖泊水资源条件等等。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确定都市农业的定位与发展方向,把握种植、养殖的主导品种以及乡村生态休闲旅游的发展模式。通过新农村规划,开发武汉市农村的科普教育功能、产业经济功能、生态平衡功能、观光休闲功能,制定符合武汉市地方特点的新农村规划具体实施细则,发挥武汉市农业资源的生态环保价值和生态旅游价值,打造体现武汉市地方农业产业结构特色的乡村景观、构建富裕文明的现代都市农业景观体系[20,21,28]。

4.2 新农村规划背景下的武汉市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4.2.1 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种植业模式——田园种植景观农业 通过新农村规划,科学构建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种植业模式。要开辟多种途径发展农村经济,使生态保护与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相结合,强化生态环保意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减轻资源利用对环境的压力。针对近郊农业生态环境较差的先天不足,鼓励种植有较高生态环境价值的大田作物、花卉苗木,重点发展绿化农业、园区农业和科普农业,发展田园种植景观农业。扩大武汉市近郊水果、蔬菜、花卉种植面积,为城市生活需求提供有效保障。推广瓜果蔬菜采摘园建设,开展科技宣传、科普展览活动[34],丰富浆果类种植的品种与范围,开发景观瓜果蔬菜种植模式,如空中红薯、西红柿树、无子观赏茄等新颖蔬菜种类,把“花卉展”、“瓜果菜博会”搬到武汉市新农村。利用近郊交通便利的优势,开发多种形式、多条路径的乡村旅游,不断推出深受市民喜爱的各类“农家乐”活动,使每一个“农家乐”主题都不雷同,如种一分地、当一次庄园主;租农家房、享农家生活;采摘农家鲜蔬、品尝农家土菜;让市民在感受大自然清新环境里采摘、享受绿色食品大餐,并进一步丰富乡村田园旅游的内容。

4.2.2 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养殖业模式——田园养殖景观农业 通过新农村规划,科学构建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养殖业模式。武汉市丰富的水资源为水产养殖业带来了极为便利的条件,要充分发挥武汉市作为“百湖之市”拥有丰富的湿地等自然资源优势,加强对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科学指导,建立水产生态养殖示范区(场),发展现代养殖业[35]。武汉市的水资源非常丰富,水体和农田的布局很合理,具有非常好的先天优势;在新农村规划中,要保护好独具特色的山水地貌。如在武汉市远郊农村,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业养殖业,在显现乡村生态养殖业景观的同时,实现农民的增收。养殖景观具有农业景观中最具吸引力的画面,结合农业养殖业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让都市人体验乡村恬静的田园生活,感受牛羊满山坡、鸡鸭满院落的淳朴气息;开发水产养殖业景观生态观光旅游活动,可以体验抓捕鱼虾的刺激与精彩,欣赏鱼、虾、鳖、蟹等竞相争食的感人场面,释放都市忙碌的疲惫[36]。

4.2.3 武汉市现代都市休闲农庄模式——观光休闲农业 现代都市休闲农庄模式适宜于城郊经济发展较好,特别是沿长江、沿河湖、沿交通线等地的自然风光秀丽、进出较便利的区域,培育一定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作为休闲农庄的支撑,让休闲农业成为都市的“第三空间”[37]。经过新农村规划的现代都市休闲农庄能够充当起乡村旅游的主体[38],现代都市休闲农庄能积极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灵活开展生态旅游相关主题活动,多层次开发果蔬采摘、垂钓、踏青、农家乐、野外拓展等旅游休闲娱乐活动,如东西湖区的石榴红村、巨龙湖农业旅游基地等项目在丰富市民休闲方式的同时,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现代都市休闲农庄要注重村落选址,规划出集住宿、度假、游乐于一体的农庄布局,农庄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强调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以彰显地域文化特色[39],生活区规划、建筑设计、小绿地及小游园布置、文化广场环境氛围构建等力争体现农庄的休闲特点;加强对农庄治理和文化建设的管理[40],形成有凝聚力、向心力、积极向上的农庄文化氛围。

5 小结

基于新农村规划的都市农业是适合武汉市农村发展特点的科学模式,在新农村规划中,注重以武汉市大都市市场的需求为导向,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建设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体系[41]。在武汉市都市农业发展中,因地制宜发挥科学技术对农业的促进作用,在统筹城乡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开发乡村旅游,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质量,通过发展田园种植景观农业、田园养殖景观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等模式,促进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武汉市林业局. 武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EB/OL]. http:///content.jsp/2008-07-11.

[2] 刘 杰,李秋丽,卫江峰,等. 都市农业在城市中的发展方向探讨[J].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2):207-209.

[3] 方志权. 论都市农业的基本特征、产生背景与功能[J]. 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20(5):281-285.

[4] 张禄祥,郑业鲁,万 忠. 我国都市农业研究概述[J]. 山东农业科学,2005(3):85-87.

[5] 宁 健,周洁红. 都市农业:中国现代农业新生代[J].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1999(2):4-7.

[6] 赵永胜,冀宪武,赵 春. 都市农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3(3):76-77.

[7] 李丽雅.我国大城市地区现代都市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8] 张立生,姚士谋. 新世纪我国大城市“都市型农业”发展研究[J]. 城市开发,1999(6):26-28.

[9] 杨 卿. 关于实现我国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商业时代,2008(31):93-94.

[10] 齐永忠,于战平.中国都市农业发展的战略走向与发展思路[J]. 农业经济问题,2006(4):67-69.

[11] 肖永红. 城市化进程中太原都市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

[12] 许 林,张彩江,刘 静. 广州市都市型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9,11(1):57-60.

[13] 句荣辉,赵晨霞. 关于发展都市农业的思考[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7):630-634.

[14] 果雅静, 吴华杰,马 铃, 等.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研究[J]. 生态经济, 2007(11): 131-135.

[15] 葛永红,王 亮. 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纵横,2009(2):87-89.

[16] 刘润萍, 李红霞. 国外都市农业发展的经验及对兰州市的启示[J].中国乡镇企业,2010(3):83-86.

[17] 侯喜林,张增翠,李友生.都市农业[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18] 钱 静,律 江.京郊生态-循环-立体型:都市现代农业[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19] 关海玲,陈建成.都市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20] 方志权,吴方卫.城市化进程与都市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1]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都市农业经济研究中心. 都市农业发展报告(2008):现代农业进程中的都市农业[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1]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都市农业经济研究中心.中国都市农业发展报告(2009):城市化生态环境与都市农业[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2]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都市农业经济研究中心.中国都市农业发展报告(2010):都市农业与现代农村产业综合开发[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23]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都市农业经济研究中心.中国都市农业发展报告(2011):低碳经济时代的都市农业[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24] 薛艳杰. 从乡村农业到都市农业:上海农业的发展与演变[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

[25] 王有年,何忠伟. 都市型现代农业概要[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

[26] 叶堂林.我国都市农业产生的必然性、类型及未来发展趋势[J]. 理论界,2007(11):44-45.

[27] 周争明,林育敏,郭红喜. 武汉都市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1(7):58-61.

[28] 张学忙. 武汉都市农业发展战略思考[J].理论月刊,2007(12): 167-169.

[29] 武汉综合新闻网. 武汉市获“国际现代都市农业试点示范城市”称号[EB/OL].http:///sywh/201007/t1170396.htm.

[30] 武汉市农业局,武汉市林业局,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等. 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建设绿色文明家园——武汉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报告[N]. 长江日报,2010-07-07(06).

[31] 孙红心,陈友法. 构建武汉都市农业体系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2):41-42.

[32] 李 博. 上海现代都市农业产业结构与空间整合中的策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33] 黄学群,李 瑾.天津都市农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06,12(1):55-60.

[34] 马俊哲.都市农业与京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J].北京农业, 2005(5):1-2.

[35] 王佑辉. 关于发展都市农业的思考——以武汉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4,32(6):1240-1242.

[36] 张晓雯.关于成都发展都市农业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4(10):46-48.

[37] 薛艳杰.上海农业地域类型演变及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38] 王国莉,骆海峰,陈鸣春. 观光农业生态园的规划设计[J].生态环境,2005(3):439-442

[39] 陈志华,楼庆西,李秋香. 新叶村乡土建筑[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

篇9

关键词: 镇海旅游业 外语人才 需求调查

1?郾引言

杭州湾大桥和舟山连岛大桥的相继开通,极大地提高了镇海的区位优势,使未来镇海成为大都市上海与海天佛国舟山的枢纽,给镇海的旅游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而上海世博会的隆重开幕,更是给镇海旅游业提供了无穷的发展契机。随着镇海旅游业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其对外语人才需求情况,以及外语人才的受用状况日益引起重视,怎样才能使镇海旅游业与外语人才携手共发展,使镇海旅游走向世界,开创一个新的时代,逐渐成为人们所关心的话题。本文通过对镇海与宁波其它地区,如江东、鄞州、北仑等对外语人才需求的比较,以及对外语专业学生的调查,初步了解镇海旅游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状况,剖析镇海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2?郾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我们选取镇海、江东、鄞州、北仑等地区的30家旅游公司,采取实地考察、调查问卷,以及电话访问等方法,旨在了解它们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意向。通过对比镇海区与宁波其它地区对外语人才需求的不同情况,剖析镇海旅游业外语人才的需求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方向。

2.1实地访谈

我们与旅游公司内部人员进行了交流,交流内容如下:

1)贵公司是否已经吸纳有关外语方面的人才?

2)您认为外语专业人才从事旅游业就业前景如何?

3)旅游行业哪一岗位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量最大?

4)您认为证书重要吗?

5)贵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及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量。

2.2调查问卷

我们制定了两份调查问卷。调查问卷(1)(发出30份,实收30份)对象为镇海、江东、鄞州、北仑等地30家旅游公司,内容涉及有关外语人才从事旅游业就业前景、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等15个问题。调查问卷(2)(发出50份,实收50份)对象为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内容涉及其对旅游业的了解程度、择业标准、就业方向等问题。

2.3电话访问

我们就调查途中遇到的问题向相关单位进行了详细的咨询。

3?郾调查分析

3.1从镇海旅游业角度

镇海旅游业对外开放程度低,其在外的知名度不高,境外旅游发展较为缓慢。我们就镇海区与北仑区的比较,进一步说明镇海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的问题。(如图一、二所示)

由上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镇海的入境人数远远少于北仑,自然外汇收入也不如北仑,这些现象都是镇海旅游对外开放不足的结果。可以说,镇海入境旅游发展程度低是镇海旅游业对外语人才需求量低的直接原因。

那么,是何种原因导致镇海旅游对外开放程度低呢?我综合本小组的调查,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镇海旅游业发展不完善,旅游氛围不浓厚,仍处于起步阶段。镇海旅游没有同周围的旅游资源结合在一起,产业集聚度低,这就导致到镇海旅游的消费群体零散,形不成规模。同时,镇海旅游资源分属各个行业、部门管理。由于旅游主管部门统筹协调难,镇海各地的旅游资源缺乏统一的开发和综合利用,镇海旅游业走出去的机会就大大减少了。

第二,镇海开发的旅游资源的比较单一,所做的宣传主要集中在招宝山、镇海口海防历史遗迹、九龙湖等几个主要景点的观光旅游上,休闲度假、特色文化产品和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开发不足,缺乏竞争力,对外吸引力小。而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高,人们更倾向于寻求休闲性的旅游方式,更要求旅游形式的多样化。镇海旅游业单一的观光旅游方式已不满足人们的需求,入境游客自然会转向其它满足其需求的景区。相比之下,北仑旅游呈多样化发展。其乡村旅游持续火爆,洋沙山景区、湿地公园、游艇和高尔夫等项目已全面对外招商,大大吸引了外来游客。

第三,镇海旅游业的基础设施落后,其中影响较为大的是不便捷的交通。由于交通的阻隔作用,镇海旅游始终独立于溪口―宁波―舟山的黄金旅游线路外。外地旅行社在安排旅游线路时,一般不把镇海作为旅游目的地,交通成为镇海旅游业对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虽然镇海现今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量不大,但外语人才在镇海旅游业的未来发展空间是巨大的。据宁波市镇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镇海旅游入境人数从2003年的0.11万人次增至2009年2.43万人次,外汇净收入从2003年的85.74万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1326.26万美元。2009年,镇海区区长陈召华镇海区旅游发展大会上,充分肯定了镇海区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他指出,“近年来我区旅游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旅游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旅游行业主体逐渐壮大“(陈召华,2009)。2010年,在“宁波镇海区举行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研讨会,宁波市市旅游局副局长苏少敏表示,“虽然镇海旅游发展底子薄、起步晚,但增长迅速,态势喜人”(苏少敏,2010)。这些都证明了镇海旅游业的发展有出无限的潜力,而这对预要从事旅游业工作的外语人才来说,是极大的契机和动力。

3.2从旅游公司角度

由于镇海旅游业特殊的发展阶段,宁波各大旅游公司大多从事境内旅游,对外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较少。据调查表看,在未来三年,镇海区的旅游公司仅需要三人以内的外语专业毕业生。不过当涉及各大旅游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大多数都表示会朝境外旅游业方向发展,也会更多地吸纳外语专业人才。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的一体化,大多企业都看好镇海旅游的国际化,也认为外语专业人才从事旅游方面的就业前景是良好的。

4?郾结论及建议

综合调查表分析,从镇海旅游业、旅游公司两方面看,现阶段,镇海旅游业对外语人才是有需求的,但需求量较少,不过从长远看,镇海旅游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量是会增加的,外语人才从事旅游业的就业前景看好。

基于以上结论,本组给出以下建议。

4.1从镇海旅游业角度看

首先,加大对镇海旅游业的投入力度,健全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明确其发展模式。根据镇海区旅游发展实际,坚持“规划先导、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产业互动”的模式。唯物辩证法表明,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因此,镇海旅游业的发展也要因地制宜,确定适合本地实际的旅游发展模式,这将会加快发展该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镇海旅游各行各业因通力合作,相互扶持,共同为镇海旅游走向世界贡献力量。

其次,该区还需明确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及其战略重点。主动参与宁波市“一圈四带”旅游产业的分工和布局,充分发挥文化和生态资源优势,建设一批水平高、特色强的旅游精品,构建以招宝山景区、九龙湖旅游区为龙头,特色文化旅游与休闲度假旅游并重的镇海旅游产业格局。

最后,镇海旅游业还应关注其它旅游景区发展的动态,取长补短,不断提升旅游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镇海旅游的拓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2从旅游企业角度看

4.2.1旅游企业作为镇海旅游业的先行者,应起先锋示范作用,搞好自身内部建设,将镇海旅游推向世界,迎接旅游新时代的挑战。

4.2.2正确衡量外语专业人才,提供可以学习的机会,积极促进外语人才与旅游行业的互动。

4.2.3多了解国际的信息,与国际接轨,为未来境外旅游的发展打好基础。

4.2.4加强各旅游公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镇海旅游业的发展。

此外,为了更客观地研究镇海旅游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状况及客观地看待镇海区旅游业未来发展的前景,我组专门对外语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经分析我得出以下结论:外语专业的学生在语言表达及运用方面占有相对的优势,能够更好地将旅游文化传达给外国游客们,让他们能更好地体会中国本土的文化风情。同时大多数受调查的学生表示对旅游这行业很是生疏,不懂从事旅游行业应该具备的条件,以及对自己能否从事该行业的工作抱满了未知数。不过他们还是看好从事镇海旅游行业工作的前景,也会考虑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

因此,根据该现象,我组认为外语专业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基础。同时还应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改善择业就业观,例如业余时间多参加职业生涯锻炼,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等等。

参考文献:

[1]黄永兴等.年轻人职业选择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N].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11,VOL19,(5).

[2]纪俊超.旅游业发展与旅游专业外语人才的培养[N].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VOL21,(4).

[3]刘维龙,裴蓓,程善兰.外语与苏州市旅游业发展关系之研究[J].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14).

[4]宁波旅游局.北仑区旅游局围绕主题打造特色旅游业[Z].2007-12-03.

篇10

摘要:剑河县作为贵州省最大的水库移民县,移民给剑河旅游发展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以自然山水、民族村寨为依托特色民族旅游文化成为了剑河县的优势产业。本文就黔东南州剑河县的民族文化旅游,论述了剑河县移民过程中民族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剑河县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提出了相关措施。

关键词 :少数民族;生态移民;民族文化旅游;剑河

贵州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拥有心旷神怡的自然景观、古朴神秘的民族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市场前景,决定了旅游业必定成为贵州最具优势和良好发展前景的产业。而民族文化历来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利用少数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异质性来吸引旅游者是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的趋势,而在学者们对民族文化旅游的概念界定、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线路)设计、旅游商品开发研究等方面也做出了大量的理论性探讨。剑河县属于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引起的生态移民类型,1991 年,国家正式决定在三板溪修水电站,并将其列为国家“十五”重点建设项目,剑河县是水库的主库区,所以剑河县必须迁移。从2003年开始,历时3年,从新县城的建立到搬迁,一气呵成,2007年,一座占地面积168.88公顷的极具特色苗侗特色山水的旅游城市展现在人们面前。这在贵州省也是唯一的最大的水库大移民。由于地域位置的改变,移民不仅给剑河人民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移民后的重建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需要在新的环境中将各项资源进行新的重组和整合,而以自然山水、民族村寨为依托,打造特色的民族旅游文化势必会成为剑河县的优势产业。

一、剑河县旅游资源概况

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剑河山川秀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百里天然原始阔叶林景区横跨久仰、南哨、太拥三个乡镇,蜿蜒50多公里,纵深2公里,景区内珍藏40多种国家一、二、三级珍稀保护树种和5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是我国现存不多、保存完整的亚热带原始阔叶林区,并拟建成全省科考与生态旅游观光度假胜地。老山界、久仰十里杜娟、盘溪瀑布群、平塘溶洞群等20余处风景区美不胜收;十里长滩、雷打塘、关门岩、夫妻岩、中流砥柱、八仙石柱等旅游景点流光溢彩。三板溪水电站关闸蓄水后,将形成面积为85平方公里、回水长度达130 公里的库区湖,拱托出“湖中有山、山中有湖”的奇妙美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有着“苗乡圣水”之称的剑河温泉,温泉游有泉眼6个,流量达到1200吨/昼夜,水温常年保持在36℃~46.6℃之间,并且泉水含有硫化氢、铁、钾、钙、氡等多种元素,为国内三大名泉之一,其理化指标与法国著名的维稀温泉相似,为稀有氡硫温泉,具有消毒、去疾、健肤之功效,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现正开发成为集观光、沐浴、疗养、度假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在人文旅游资源方面,剑河县以苗侗为主,少数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服饰五彩缤纷,素有“十里不同天、五里不同服”之说,全县民族服饰有16种之多,其中以红绣、锡绣最为特色;民族节日丰富多彩,有六月六民歌节、牯藏节、祭祖节、洗寨节、过卯节、姊妹节、招龙节等民族节日,每逢节日,民族妇女穿着盛装,佩戴银饰,载歌载舞,不同地有不同的歌舞形式,主要有芦笙舞、木鼓舞等。还存在着摩崖碑刻、柳霁古城、大广坳战斗遗址等人文景观。

二、剑河县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纵观剑河县的民族旅游文化现状,剑河县紧抓国家重点工程三板溪水电站建设的机遇,充分利用新区位、交通和旅游资源的综合优势,积极调整战略思路,实施“旅游促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仰阿莎湖综合旅游景区。全县旅游景区的总体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并提出:“以温泉开发为龙头,三板溪库区旅游开发为主体和纽带;以水上娱乐、民族风情为重点,氡硫温泉、苗族锡绣、原始生态为品牌”的发展思路。近几年来,为了打造仰阿莎湖综合旅游区,剑河县积极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抓好精品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建设,闻名中外的苗族锡绣、红绣和民族特色食品、民族药业的研究与开发,集中打造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民族旅游村寨,积极扶持旅行社、旅游运输和旅游饭店等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发展。2012年剑河至镇远高速公路建成后,乘汽车从镇远到剑河只需20分钟。在旅游线路开发方面,目前主要以盘溪白水洞瀑布群侗族风情旅游区和温泉景区一日游、仰阿莎湖景区两日游为主,仰阿莎湖景区、八郎古生物化石群、屯州石板苗寨等剑河风景名胜,被越来越多的游客青睐和向往。剑河新县城的苗侗特色主要是集中体现在民族建筑风格和旅游特色方面,新县城的房屋充分利用了苗侗民族建筑符号和语汇来体现民族建筑风格和地方特色。其具体表现在不同的建筑群上,新县城内有三个广场,即行政中心广场、仰阿莎广场和体育广场。行政中心坐落在行政中心门前,广场上建筑物主要以侗家风雨桥和苗族的铜鼓为主,体现了苗侗民族的融合。而新县城的绿化也极具苗侗民族特色,仰阿莎大街的街行道树全是本地树种山含笑,其他路道的行道树则以木莲、香樟、杜鹃、桂花、银杏为主,仰阿莎大街两旁的绿化带则以女贞、黄杨、杜鹃、沿阶草为主形成灌木绿篱带。

在旅游政策方面,2013年,温泉文化旅游景区纳入全省100个旅游景区建设,县政府高度重视,决定自筹资金6.5亿元,按照“贵州一流、中国特色、世界知名”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实施温泉景区规划建设,先后完成了《剑河温泉文化旅游景区建设发展规划》《剑河温泉小镇总体策划及概念性规划》《剑河县温泉小镇核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等规划,实施了温泉景区道路改造、停车场、公厕、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

在节庆方面,一年一度的“仰阿莎文化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节日期间,剑河各景区均迎来游客高峰,沐浴温泉、乡村旅游、吃酸汤鱼,成为剑河游客的最佳选择。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旅游业还发挥了解决就业,促进社会稳定的作用。全县旅游从业人员间接拉动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娱乐等行业就业岗位约1.2万个以上,旅游就业与再就业促进了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和社会稳定。目前,剑河县城至温泉景区已开始形成围绕旅游业,旅游商品生产、旅游餐饮和旅游住宿等要素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而在宣传方面,近年来,为提高剑河知名度,政府大力开展旅游宣传工作,建立了“苗疆浴城——剑河欢迎您”“剑河旅游网”“剑河县人民政府网”等专题网站,并在中国旅游新闻网、贵州旅游在线、各大报刊媒体和电视台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剑河旅游资源。制作《那山、那水》《魅力剑河》《剑河旅游指南》《水的故乡》《乡土剑河》等书籍和画册宣传资料推荐剑河,深度介绍剑河旅游,在全国旅游界引起了反响。

三、剑河县在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中的存在问题

综观剑河县的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总体存在以下问题:

1.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缺乏深入、系统的开发

剑河县是全省最大的水库移民县,搬迁之后的县城,旅游资源过于分散,需进行新的重组和整合。而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上,总体处于相对滞后的开发状态,同时未能与其他周边地区,例如台江、镇远等的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地域性整合。

2.基础设施落后

景区缺乏附近地域相关的旅游产品与之配套,由于是一个搬迁的新县城,很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相关的旅游服务行业的发展不够,旅游综合效益不高。旅游基础设施滞后,县内公路等级低、交通不畅,通达能力弱,可进入性差,精品旅游线路开发难度大。例如,在吃的方面,没有什么特色的美食能吸引游客;在住的方面,县城内和景区内并没有大规模的星级宾馆酒店;在交通方面,深入百里原始阔叶林、仰阿莎湖、八万山等景区公路与旅游公路还有一定的差距,且通达时间均在2个小时以上。

3.旅游产品尚不知名,结构单一

旅游开发大多停留在温泉旅游层面上,除了温泉外,其他民族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十分滞后。民族风情体验、乡村旅游、农家乐、休闲度假、观光游览、水上游乐等很多优势项目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剑河县旅游未能充分发挥巨大的潜在优势,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优势。

4.宣传力度不够

宣传是一种专门为了服务特定议题的讯息表现手法,旅游产品的不可移动性、无形性和旅游者的异地性,决定了旅游产品不可能象工业产品那样直观地在市场上用信息传递方式去沟通潜在的旅游者,所以对于旅游宣传而言,需要抓好标志性旅游景区的建设和宣传,使无形形象有形化,突出文化性、精神性和以形象消费市场为主导。所以在旅游宣传上,剑河县需加大宣传力度。

四、促进剑河县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措施

首先,必须利用新区位,创造新条件。搬迁之后的新县城,实际上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利用新区位的优势,将周围的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旅游资源网络。同时剑河县有着丰富的苗族文化风情,除了流传在黔东南苗族地区的同名苗族古代叙事长诗《仰阿莎》之外,还有独具特色苗族红绣、锡绣工艺和别具特色村寨景观、格局、吊脚楼等,同时,剑河还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这些少数民族风情浓郁、独特、古朴,对旅客很是有吸引力。可以将这些人文的旅游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借鉴其他民族文化村寨旅游发展模式,通过仰阿莎文化节等平台,打造特色的民族文化品牌得以促进旅游的发展。

其次,一方面,要做好周边热点旅游地区的地域资源整合与线路策划。剑河县与台江、镇远等热点旅游景区有着交通上的便利,台江以苗族风情游为主,镇远以古镇游为主,剑河县可以依托周边的热点旅游景区,逐渐的扩大知名度。开发和整合相关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使展示的民族文化更为丰富和立体;另一方面,要做到实现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和谐统一。在当前发展是当务之急,而文化的保护也至关重要。文化发展立足于文化资源。文化资源保护与文化品牌开发是一个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过程。独特的文化资源是开发文化品牌的基础和前提,将开发与保护有机结合,互相促进,遵循“保护第一,开发跟进,相互促进”的原则。保护不是拒绝外来文化,开发也不是否定地方文化。地方文化要不断的发展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才能保持永恒的生命力。剑河县整体上是傍着清水江,不仅是物产丰富,而且沿岸的风光足以使让游客驻足,虽然说,县城整体搬迁给当地的民族文化带来了很多破坏,但是由于其人口聚居的空间性,当地以苗、侗族为主要特点的民俗文化仍然得以传承。所以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上,当地应该尤为重视,不能因为搬迁的原因造成文化的流失。在保护的基础上,将剑河县的苗侗风情完美的呈现给游客,使优秀的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

最后,要树立民族文化旅游的品牌形象,塑造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核心价值。旅游业包括了吃、住、行、游、购、娱6大要素,剑河县可以将民族文化资源围绕着六大要素来进行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具体说,“吃”就是民族饮食文化的开发。剑河县是一个以苗侗为主的地区,最富盛名,主要有腌鱼、牛瘪、欧九菜、九香虫、山野菜等,可将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食品经过合理的开发展现在游客面前;“住”就是对于民族传统地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别具特色村寨景观、格局、吊脚楼等富有民族民居特色的建筑一定会让游客流连忘返;“游”就是改变单一的旅游产品结构。开发建设典型的民族村寨,展示剑河县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剑河周围的村寨有着淳朴的民风和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可以借鉴其他旅游地区民族村寨旅游发展模式,对少数民族特色的村寨进行合理的开发,让游客从服饰、饮食、建筑、歌舞、婚俗等让游客深深的感受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购”就是生产和提供为旅游者所喜爱的民族文化旅游商品。剑河县内精美的民间工艺,缤纷的民族服饰,特别是别具一格的红绣、锡绣,古朴的农民画等都可以开发成为独具特色旅游商品让游客不虚此行;“娱”就是结合民族文化节庆这一特色优势来吸引游客参与性的娱乐旅游项目。例如像台江的姊妹节、西江的鼓藏节等都是利用了民族文化节庆来吸引游客,现在,剑河县开发的仰阿莎文化节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应进一步的加强品牌建设,同时还可以考虑将县内主要的民族风情,例如六月六民歌节、吃姊妹饭、祭桥、玩龙、高坝赶歌节、平塘坡赶歌节、过苗年、吃新节祭鼓节、二月二、招龙节、尝新节、小广十月头卯、稿午水鼓舞、牛斗、鸟斗、芦笙舞、踩鼓舞、锡绣、红绣等发掘出来,展现在游客面前,使游客流连忘返,增加回头客和延长游客在景区内的逗留时间,从而增加旅游收入。

总之,旅游的本质是旅游者追寻和感悟文化差异的行为和过程,因此在塑造品牌形象时,应主要坚持特色型原则,只有具备自己鲜明的形象特色,才能在竞争中取胜,同时,旅游产品和服务是民族文化旅游吸引的核心,是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形象的核心载体。剑河县可以通过设计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打造特色品牌文化。民族文化旅游的本质也是一种旅游产品,在保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前提下,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打造特色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是剑河县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吴必虎,余青.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民族研究,2000(4) .

[2]简王华.广西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构建[J].广西民族研究,2005(4).

[3]张海燕,王忠云.产业融合视角下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