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25 17:37: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产业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自1995年国家提出体育应该“走社会化,产业化道路”的指导方针之后,国内体育的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取得了明显绩效。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符合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1]但要促进高校的体育产业发展,就务必依赖于体育产业的培育与开拓。[2]高校体育产业是一种新型的高校产业,它具有自己的服务形式、服务种类和消费群体。大力发展高校体育产业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高校体育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举措。因此,在计划经济向产业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研究高校体育产业的经济特征,显得尤为迫切。合理开发高校体育产业,必将带动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为高校体育事业的繁荣提供契机,促进高校体育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同时,高校体育产业的深入发展将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20所本省院校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设计与本文相关的问卷,向20所院校的主管体育场馆的领导发放问卷20份,回收2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8份,有效率90%。向学生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1876份,回收率93.8%,其中问卷1824份,有效率97.2%。
1.2.2访谈法:采用访谈的方式对20所院校的部分体育教师和体育场地管理人员进行访谈。
1.2.3文献资料法:查阅体育产业及市场的文章十余份。
1.2.4数理统计法:采用SPSS1.1统计软件对学生问卷进行统计。
2.研究结果
2.1河南省高校体育产业种类。
对回收的18份有效问卷统计可知,当前河南省高校体育产业主要包括以下种类(如表一):
体育场馆租赁产业:由于当前各高校的体育场地、设施比以往有较大改善,在确保教学使用的情况下,体育场地在双休日或节假日能得以出租,出租的场地(设施)种类主要是乒乓球台、羽毛球场、网球场、足球场、篮球场、健身房等,出租方式主要是月卡制和季卡制,也有部分消费者办理年卡。
体育赞助产业:体育赞助是体育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赞助就是指体育系统与体育赞助者之间,以赞助者提供资金、实物或技术的支持和被赞助者回报以冠名、专利、广告等一系列权利为平等交换的手段,以满足双方不同需求为目的的、最终促进双方事业共同发展的一系列商务活动整体。[3]学校体育赞助产业是学校产业发展的一部分,是学校产业区内新兴的市场产业的一部分。学校体育赞助主要是学校以外的体育厂家、商城等为了加大企业(或产品)的宣传,利用学校体育比赛活动的宣传作用,所采用的营销方式。目前河南省高校体育产业赞助的方式主要是对于学校某一单项体育比赛的单项赞助,赞助形式主要是提供少量经费和物质在一定比赛期内的冠名和宣传。
电子竞技产业:电子竞技运动是利用高科技软硬件设备作为运动器械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对抗运动。[4]电子竞技运动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软硬件设备为器械、在信息技术营造的虚拟环境中、在统一的竞赛规则下进行的对抗性益智电子游戏运动,属于体育运动的一部分。电子竞技运动作为一项体育项目,可以锻炼和提高参与者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协调能力、团队精神和毅力及对现代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调查发现,河南省高校电子竞技产业占高校体育产业的77.8%,具有一定的产业占有率。值得一提的是,高校电子竞技产业的组织这并不全是学校体育主管部门,而是校内的网吧、游戏厅等。
体育用品产业:体育用品是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必需品,成为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方向之一。但在大学生的问卷统计中,发现大学生对体育用品的消费存在一定攀比心理,注重名牌效应,对此,应加以合理引导,促使大学生养成合理消费的习惯。
除此之外,大众体育健身产业、体育文化娱乐产业、体育培训产业、体育康复、保健产业在高校体育产业的占有率较低,值得一提的是体育康复、保健产业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消费已经有所重视,说明大学生对体育运动受伤后的理疗方式发生了改变。
2.2河南省高校体育产业的经济特征。
中国2008奥运的成功申办给我国体育产业带来了无限商机,体育消费作为建立在一定物质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基础之上的特殊消费,满足了现代人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而这种需求又反作用于体育产业,并不断地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5]学校体育产业在奥运产业经济的带动下,具有自己的产业特征。主要体现为产业群体特征、消费形式特征、产业价格特征。其中,产业群体是指高校体育产业的对象主要是大学生,他们的体育消费形式主要是自己的日常体育运动商品。调查可知,高校体育产业的价格有别于体育商城中的商品价格,商品价格大多处于200元以下的价位,适合于大学生的消费能力,体现出市场经济在高校体育产业中的经济调节作用。
2.3河南省高校体育产业消费特征。
调查可知,河南省高校体育产业消费特征具有协同性和稳定性。协同性是指高校体育产业的消费是由消费群体—商家—厂家三者共同协助的交易过程。大学生群体主要的消费是关注一定时期内参与体育运动需要的体育器材和服装,如校园篮球赛、足球赛前期的服装需求和比赛用品的购买等。他们的需求引起商家联合厂家的销售,这种销售往往采用一定的让利促销和赞助销售策略。同时,高校的办学规模逐年扩大,这在客观上促成了一个庞大的、富有潜力的体育消费群体。高校大学生的人员流动促成了校园消费群体的稳定性,稳定性的形成带动高校群体的需求。
2.4河南省高校体育产业开发优势。
产业的发展,首先是产业的需求。高校体育培训产业的形成和开拓,依赖于体育消费对象的多少(即体育人口),直接影响培训产业的建立与发展。[6]河南省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优势主要是资源优势、消费群体优势、师资优势。资源优势是指高校具有独有的场馆设施,可以在教学之余对外出租,形成固有的产业资源,并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由于高校大学生是参与体育运动的绝对体育人口,成为高校体育产业消费的稳定消费群体。同时,高校教师可以通过课外举办各种培训班和辅导班,指导高校体育群体进行科学的体育消费和锻炼,这是其他行业所不具备的资源优势。
3.对策与建议
3.1树立产业经济观念,挖掘高校潜力,加快发展高校体育产业。
高校体育产业作为一种产业,在高校体育产业上作为服务学生的校园产业,要想获得发展,必须树立产业经济的观念。挖掘校内资源,合理利用“外资”,以校外产业带动校内产业,全面发展高校体育产业。
3.2加强合理引导,促使消费的合理化。
注重大学生消费群体的消费潜力培养,合理引导大学生的消费方式,促进高校体育消费产业合理化发展。同时,要根据大学生消费水平实现校园体育市场的合理性和针对性,强调校园消费的全面覆盖,避免高价格、高消费的恶性循环市场。
3.3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多渠道发展高校体育产业。
高校体育产业,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具有科学依据。在全面发展高校体育产业的同时,要争取政府的支持,安排一部分引导资金,用于鼓励社会各界投资高校体育服务业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发挥社会各界的人才、资金、技术、项目等优势,多渠道发展高校体育产业。
3.4加强校园产业合作的多面性。
校园产业在原有自然群体资源的基础上,要加大对外合作力度,采取不同形式与厂家、商家、店家合作,采用长期的店面招租、赛事赞助、场馆租赁等多种形式,全面拉动校园体育产业的发展,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张发强.贯彻“三个代表”,抓好“三个环节”,借助“三会两湖”,努力开创新世纪、新阶段群众体育工作的新局面[J].中国体育科技,2003(6).
[2]徐持忍等.培育与开拓高校体育产业的可行性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1).
[3]苏义民.体育赞助的组织形式与对象确定,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4).
[4]余千春.高校体育课开设电子竞技项目的可行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
篇2
[关键词]台湾地区 产业竞争力 情报服务 ITIS计划
[分类号]G350
1 引 言
台湾地区提升产业竞争力情报服务活动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1969年,隶属于台湾“经济部”的原金属工业研究所建立工业经济室,开展机械制造、钢铁冶金等行业的情报服务。1987年资讯工业策进会成立资讯市场情报中心,致力于台湾信息产业的情报研究与服务工作。同时,工业技术研究院、生物技术开发中心、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等机构也在开展相关产业的情报服务工作。1989年7月,台湾“经济部”技术处组织协调七家财团法人机构的产业技术情报服务而建立一个跨领域的情报服务平台,即产业技术知识服务计划(简称ITIS计划)。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提升产业竞争力情报服务活动不断调整完善稳步发展,推动了台湾地区的产业升级、经济发展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其中,ITIS计划及其参与机构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这些机构所从事的活动基本能反映台湾地区提升产业竞争力情报服务现状,其服务方式、服务内容等都展现着自身的特点,对大陆地区从事相关的情报服务工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2 ITIS计划及其参与机构概述
台湾地区提升产业竞争力情报服务主要以ITIS计划参与机构为主体,政府有关部门通过ITIS计划进行统筹协调。ITIS计划是一条主线,通过这条主线我们可以对台湾地区进行此类情报服务活动的机构进行梳理,因此有必要对该计划着重笔墨,其中工业技术研究院与资讯工业策进会又是ITIS计划中最为主要的两个机构,也将重点介绍。当然,台湾地区也存在着一些提业研究报告等服务的私人企业(如龙格企管等),此类以营利性为目的而不是为本地区产业竞争力提升服务的机构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2.1 产业技术知识服务计划
产业技术知识服务计划(Industry&TechnologyIntelligence Service),是“经济部”技术处为提升台湾地区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而执行的一项计划,通过组织协调七家财团法人机构的产业技术情报服务而建立起来的一个跨领域的情报服务平台。“经济部”技术处负责政策与计划督导,并且设立专门的“ITIS专案办公室”,每年政府有专门的经费来支撑该计划的实施。
ITIS计划由七家参与机构具体实施,各参与机构所服务的领域有所倚重,因此该计划会分解成为一些子计划,然后由各个成员单位承担与实施,其中工业技术研究院(简称“工研院”)和资讯工业第进会(简称“资策会”)承担了较多子项目,是该计划的两个主要参与机构,下面将做着重介绍。需要说明的是,ITIS计划并不能涵盖台湾地区提升产业竞争力情报服务活动的全部,各参与机构本身也在从事着大量的情报服务工作,如表1所示:
2.2 工业技术研究院
工业技术研究院,为台湾“经济部”于1973年出资成立的财团法人,是一个带有强烈官方色彩的民间研究机构。工研院一方面致力于科技的发展,以“科技创造经济价值”为研究导向;另一方面也将服务触角伸到产业界,从商品检测、技术升级到产业情报服务。
近年来,台湾地区产业对外面临大陆与东南亚低价竞争,对内面临生产要素不具比较优势的双重威胁,工研院于2000年将以往分散在各单位的产业情报服务进行整合,特组织成立了产业经济与资讯服务中心(Industrial Economics&Knowledge Center,IEK),后更名为产业经济与趋势研究中心。
IEK是工研院专门的产业情报研究和服务机构,一方面主要强化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提供专业的情报与顾问服务,为客户创造整合性附加价值及促进产业升级;另一方面致力于产业研究,带动台湾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IEK的角色有两个:不断进行产业政策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接受企业委托进行专案研究,为企业发展提供顾问服务。
2.3 资讯工业策进会
资讯工业策进会,成立于1979年,是台湾“经济部”为推动岛内信息产业发展而成立的财团法人机构,深入参与台湾信息产业相关政策的制定与产业发展规划,被称为台湾信息产业的“智库”。
资策会产业情报研究所(Market Intelligence&Consulting Institute,MIC)成立于1987年,起初名称为资讯市场情报中心,2009年改为现名,建有产业情报网。MIC全面面向产业需求,专注于信息产业的市场、产品、技术以及竞争态势的研究,重点对亚洲信息产业大国进行深度的区域分析,以协助台湾地区信息产业的规划与发展。
在MIC的自身定位上,一方面作为政府的智库,前瞻产业发展,协助政府规划产业政策与技术发展蓝图;另一方面又是产业顾问,提供企业稳定严谨的产业情报,协助产业繁荣发展。MIC主要为全球资通讯厂商、金融投资界以及学术研究等机构提供即时的产业决策情报与顾问服务。MIC还通过对全球信息产业内的标杆企业进行研究,并通过各种方式分享这些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以协助岛内企业提升整体竞争力。
2.4 ITIS计划其他参与机构
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简称“金属中心”),致力于金属及其相关工业生产与管理技术的研发与推广。金属中心在企划推广处设有产业研究组,进行相关产业的情报研究与服务工作。
生物技术开发中心(简称“生技中心”),致力于台湾生物技术及其相关产业技术研发、产业政策及市场研究等活动。生技中心设有产业策进处,进行生物技术产业相关政策的研究,协助政府进行产业规划和政策制定,并不断向业界学界提供岛内外生物研发技术及市场咨询服务。
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简称“食工所”),是台湾地区食品科技界最完善的研发训练机构,近年来亦涉及生物产业。食品所建立了“食品产业知识库”,向产业界提供市场咨询、产业评析、产业报告等方面的情报服务。
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简称“纺织所”),是台湾地区首要的纺织品研发机构。纺织所设有产业资讯与推广部,主要执行ITIS计划的纺织领域部分,进行纺织产业的情报服务工作。
台湾经济研究院(简称“台经院”),主要从事岛内、外经济及产业经济的研究,通过政策研究服务、产业经济资料提供、景气预测资料、顾问咨询等形式向政府以及产业界提供情报服务。
3 ITIS计划参与Sit构情报服务模式分析
ITIS计划参与机构均为政府捐助财团法人,政府捐助财团法人所扮演的就是政府政策的实践者和执行者的角色,其任务就是为了完成特定的政策目标。
工研院是“经济部”依据设置条例由政府出资创立基金设立,资策会则是由“经济部”与民间企业共同捐助,为促进台湾信息产业发展而创建,金属中心和纺织中心是在原来机构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政府资助财团法人,食:[所、生技中心以及台经院尽管是由民间捐助成立,但成立之后受政府资助以及接受政府委托专案。这7家财团法人或多或少都打上了政府背景的烙印,强烈的政府背景也影响着其服务对象、服务方式以及服务内容等方面。
3.1 服务对象
ITIS计划参与机构是政府相关产业政策的实践者和执行者,特定的机构背景也决定了情报服务对象,这些机构都无一例外地将自身定位为政府相关产业幕僚以及产业助手。
政府相关产业幕僚,即除了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翔实、完整、专业的产业情报服务之外,还进行科技与产业政策研究,帮助政府科技政策的形成与决策,协助政府进行产业发展规划。例如资策会长期以来担任政府信息产业相关政策智库,但凡资讯、通讯、数字内容、数字学习、软件、信息服务、信息安全等产业竞争力分析、科技法规研究、产业发展方向规划等,资策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提供具体建议,促进产业发展环境的改善。工研院IEK设有政策研究组,进行国际科技政策、产业技术、提升地区创新系统以及台湾地区整体竞争力的相关政策研究。
产业助手,即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为企业提供各类产业情报,帮助企业掌握岛内外市场和技术发展趋势,并进行产业分析人才的培训;另一方面还接受企业委托,为企业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工研院IEK、资策会MIC、食工所、金属中心、台经院均建有自己的产业情报网和相关的产业资料库,为业界提供更为快捷方便的情报服务。
总体来说,台湾地区ITIS计划参与机构的产业情报服务对象可以总结为图1:
3.2 服务方式
台湾地区ITIS计划参与机构的情报服务内容与方式可谓多种多样,如表2所示:
3.2.1 政策智库服务政策智库服务根植于这些机构的产业政策研究,通过对相关产业技术以及市场状况的长期监测,强化对科技行政机构的政策咨询服务,提供政策规划与决策支持。政策智库服务的主要方式为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委托专案,具体来说就是进行课题研究,举办研讨会与专业论坛。
3.2.2产业咨询服务产业咨询服务按照内容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管理咨询服务。立足于解决企业在生产运营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提高运行效益;协助企业进行顺利转型,以应对岛内外竞争。
・技术经营策略咨询服务。针对企业的研发投入,进行专利分析、技术应用与产品市场的分析研究。作为企业研发或技术经营与投资的决策参考。
・前瞻技术发展策略咨询服务。这些机构本身就拥有很强的技术研发实力,因此可以提供针对新产品的前瞻技术研发服务,为企业提供新产品与前瞻技术发展策略咨询服务。
3.2.3研讨会服务及培训服务这些产业情报服务机构每年都会举办多场技术和市场研讨会,内容多为岛内外相关产业技术趋势以及投资商机等。另外工研院以及资策会每年还会举办针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战略管理人员的系列研讨会,进行产业分析等能力的训练,这是一种高层次的产业竞争情报服务。工研院以及资策会均设有专门机构进行科技管理、产业分析、企业运营等方面的课程,进行相关人才的培训服务。
3.2.4专业情报网 台湾地区产业情报服务机构均建有专门的服务网络进行情报服务,服务内容主要涉及到产业资讯服务、年鉴等出版品、相关研讨会等。工研院、资策会、食工所、金属中心、台经院还建有自己的产业资料库。以工研院IEK产业情报网为例,可以看出该平台的服务项目和内容,如表3所示:
4 台湾地区提升产业竞争力情报服务特点分析
4.1 强化服务内容
台湾地区提升产业竞争力情报服务内容涉及多个产业,从ITIS计划即可看出,该计划涵盖电子信息、机械金属、化学民生及生物医药等产业,所涉及产业主要与ITIS计划参与机构所擅长领域有关(各参与机构所专注的领域具体见表1),且这些产业均为岛内经济主导产业。从服务深度上来看,包括产业、产品、厂商、技术四大层面,各研究机构所做研究主题均要对这四大层面做深入的探讨与分析。通过表4可以直观展现各机构的情报服务广度和深度。
4.2 支持中小企业
ITIS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扶植中小企业来促进台湾地区的产业升级。ITIS各参与机构在进行相关产业的情报服务过程中,对中小企业也进行了较大力度的倾斜。ITIS计划“智网”的情报服务对中小企业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优惠服务,例如享受ITIS计划“智网”的服务需要一定的“储值点数”,这些“储值点数”的售价对于中小企业(依据台湾地区的相关认定标准)要比非中小企业相对便宜,ITIS计划的参与机构在执行与ITIS相关委托计划时(受ITIS计划委托举办研讨会、培训班等)也会对中小企业进行一定的优惠,并且,在此基础上“ITIS计划专案办公室”还不时推出所谓的中小企业贴心方案,对中小企业进行进一步的优惠。另外,对于一些政府组织的相关产业趋势研讨会等,政府有关部门都会给予参会中小企业相关的会赞补贴或者力度较大的优惠,如“经济部”工业局与资策会联合举办的“绿色科技与能源发展趋势研习班”中,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参会补贴达到50%。
4.3 重视人才培训
台湾地区提升产业竞争力情报服务活动中非常重视情报分析人才的培训,ITIS专案办公室的职能之一就是进行产业分析人才的培训,人才培训的参与机构为工研院和资策会。工研院设有产业学院,除了进行工业技术人才的培训之外,对产业分析人才的培训和认证也比较重视,工研院IEK也有对产业分析人才的相关培训课程,培训方式以研讨会为主。资策会MIC设有产业顾问学院,自2000年成立以来,已经形成了一套渐进式的、针对不同层次人员的培训方案和课程规划,总共进行了超过10 000小时的培训,累计培训超过5 000人次,学员涵盖了多个产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的方式多种多样,既有在线学习,亦有现场学习和研讨会。
为了配合ITIS计划中有关人才培训目标的实施。政府有关部门和业界共同推动了“台湾亚太产业分析专业协会”的成立,该协会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进行产业分析师、资深产业分析师以及产业顾问的资格认证工作。
4.4 政府作用介入
台湾地区提升产业竞争力情报服务之所以为台湾地区产业升级及其经济发展贡献巨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政府(尤其是“经济部”)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政府在其中的作用贯穿于台湾地区提升产业竞争力情报服务的始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以上产业情报服务机构均具有或多或少的政府背景,政府资助或者专案是这些机构的主要经费来源,而由政府出资所成立的法人财团更是接受“经济部”的监督与指导。其次,高度重视,统筹规划,这一点集中体现在ITIS计划,台湾“经济部”设立专案办公室,并提供支撑经费,通过该计划,将分散的各产业的情报服务整合成一个政府介入、产业参与、各服务机构实施的服务体系。
5 结语
篇3
关键词:高校体育产业存在问题发展途径
为了加快高校体育的发展,弹活高校的体育资源,解决高校体育经费严重不足的现实问题,我国高校体育走市场化、产业化的道路是发展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我国高校体育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市场意识、服务意识,与社会建立密切的联系,了解社会对体育消费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多渠道、多形式地发展高校体育产业。
一、高校体育产业的含义和特征
1.高校体育产业的含义 高校体育产业是体育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由体育本体产业、体育相关产业、体办产业构成。体育本体产业是指体育部门发挥体育自身价值和功能,以提供体育服务为主体的产业经营活动,如竞技体育、大众体育、体育科技、体育有形与无形资产;体育相关产业则是指与体育相关的其他产业经营活动,如场地、器材、体育用品、服装、媒介等产业;体办产业则是由体育行政部门、事业部门创办的其他经营活动。
2.高校体育产业的特征 高校体育产业作为社会体育产业的组成部分属于第三产业,它具有双重性:(1)经济性。经济性决定了高校体育产业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赢利目的。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和校区的扩建,高校体育产业载体(运动场地设施、人力等体育资源)的建设将会得到加强,体育的经济功能将会得到不断开发。(2)社会性。高校体育产业的经济性也决定了高校体育产业的社会性。高校要将现有的体育资源向社会开放,以全民健身计划为切入点,加强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使高校体育产业逐渐适应体育市场的需求,并与社会接轨。
二、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第一,政府对高校体育产业投入量偏小,投融资渠道单一,体育产业价值和优势尚未充分开发利用。第二,体育教育投资严重短缺,直接影响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第三,缺乏完整的体育市场经济条件下操作运行环境和产业结构要素配备的科学性、合理性。第四,高校体育产业以“物业型”为主,市场面窄,占有率低。第五,体育场馆有偿开放的程度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主要是:第一,发展模式较封闭,形不成规模效益。高校体育的组织形式仅限于本校的师生员工,缺乏与社会交流合作,其功能远没得到充分发挥。第二,目标单一,组织混乱。高校体育产业开发模式单一,路子窄,办法少。经费筹划主要靠“等、要、靠”,依附于上级有限的财政拨款,缺乏开拓进取精神,没有把自身体育产业的发展放到市场环境中去考虑。第三,缺乏经营市场的开拓性人才,大大阻碍了高校体育产业发展。
四、高校体育产业发展有效途径
1.开展各种各样的体育经营活动,发展体育咨询服务业。通过营销体育服装,体育器材及出租运动场地,以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愿望。如运动减肥中心、私人教练、健身教练、体育康复诊所、体育服装厂、体育器材、体育咨询等。
2.增设各种不同项目的课外业余活动俱乐部,增加消费人口。各高校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成立单项体育项目协会,建立一套适合课外锻炼的组织形式,并和各单项体育俱乐部配合起来开展活动,这对增加体育消费人口,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及健康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3.采用校企联合增加高校体育经费收入,提高企业指名度。采用校企联合方式可以解决训练资金不足的困境,提高专业运动水平,扩大企业知名度。如青岛啤酒大学生三人制足球赛;可口可乐大学生三人制足球赛;李宁杯大学生五人制足球比赛和阿迪达斯街头三人篮球赛等。
4.根据市场的需求开放场馆,提高利用率。高校的体育场馆在保证教学、训练的正常运作的基础上,应根据社会需要合理收费,开放体育场馆,提高场管的利用率。
5.开办各种运动训练和裁判员的短期服务培训班,以扩大消费市场。高校有着巨大的人才优势,高校可以利用其自身优势为社会提供有偿服务。内容可以是消费者喜欢的健身、减肥、形体训练的健美形体班,愉悦身心的体育舞蹈班,以及各种竞技技术的提高班,各种项目的裁判学习班等。
6.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高校体育竞赛表演业。目前,我国高校大学“飞利浦”足球联赛和大学生篮球联赛已初具规模,新闻媒体的介入使得这些赛事的影响力迅速扩大,现已具备了商业化运作的条件。
作者单位: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
参考文献:
[1]任 重.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58.
梁建勋等.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现状及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12:29~30.
[2]王 菲.浅谈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2:P28.
篇4
关键词:休闲体育产业;现状;问题;发展前瞻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2
1970年,联合国在布鲁塞尔召开了国际闲暇会议,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休闲》。这对于尊重人类追求快乐自由等自我发展的权利、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促进休闲活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在这一背景下,曾经的竞技体育项目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衍生出了休闲的功能,在体育活动理念、活动形式等方面实现了重要的扩展或转换,休闲体育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逐渐形成了庞大的休闲体育产业。可以预测,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休闲体育产业必将在促进人类自我价值实现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做出更为巨大的贡献。
一、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阶段划分
休闲体育产业的产生和发展得益于社会经济的进步,而休闲体育产业一经产生,就会逐渐形成一种意识层面的休闲体育文化,这种文化会不断地引导和提升人们的参与热情,从而形成一种休闲体育产业的自我强化和发展机制。此时,休闲体育产业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产生积极作用,二者的关系是互为呼应、相辅相成的。本文根据三者在不同时期的特征,将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休闲体育产业的萌芽阶段。社会经济对休闲体育产业单向度的拉动作用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在此阶段,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尚未达到3000美元这个带有消费结构转折意义的水平,休闲体育文化尚未行成,休闲体育作为一个产业还十分幼稚,其存在和发展必须有社会经济的涵养和拉动,而它在整个经济系统中的作用微不足道。
第二阶段,休闲体育产业的探索发展阶段。在此阶段,社会经济继续高速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3000美元,但休闲体育产业仍然不够成熟,在它的运行示范下,休闲体育文化逐渐形成并开始发挥引导作用,此时的休闲体育产业受到文化因素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引擎推动而迅速发展,它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意义明显但不巨大,可以说是添砖加瓦,但还算不上支柱顶梁。
第三阶段,休闲体育产业的成熟阶段。在此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5000美元,休闲体育文化已经非常流行,并对休闲体育产业产生强有力的推动力,休闲体育产业的自我强化发展机制得以形成。此时,曾经作为休闲体育产业另一推动引擎的社会经济的作用主要转化为对产业发展平衡的维持,而休闲体育产业却已经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经济运行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按照此划分,本文认为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目前尚处于整个发展历程的第二阶段。首先,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近几年来中国经济依然保持高速的增长,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33.5万亿元,按现行汇率计算,约合4.92万亿美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全国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其次,休闲体育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还比较有限。据悉,美国体育产业对美国经济的贡献率占11%,而我国体育产业的贡献率却只有0.7%,仅为美国贡献率的1/16,显然,还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当前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休闲体育产业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这一方面蕴含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意味着诸多的现实问题。
1.在体制层面存在着管办不分的问题
休闲体育作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一个产业,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公司是产业投资和运营的主体,而政府作为“守夜人”,只能是加强行业管理和提供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休闲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然而,由于我国在建国后较长一段时期里一直将体育作为一项社会公共事业来发展,在投入、运营和管理方面都是政府在一手操办,这种旧体制由于“路径依赖”的作用而延续到现在,这给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碍。
2.在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方面尚不健全
在休闲体育产业内部,一个具有高成长性的企业必须获得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保持资金链的良性循环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虽然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转型和发展,休闲体育产业融资渠道有所拓宽,例如高速发展的体育彩票业就已经成为了休闲体育产业的重要融资渠道,个别企业(如中体产业)的成功上市也表明中国休闲体育产业已经开始进行资本运作的尝试。但从整体而言,目前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的融资体系并不健全,融资渠道较为狭窄。一方面,由于我国休闲体育产业蜕变于国家计划经济下的社会公益事业,国家资本在资本构成中占主体地位的状况没能彻底改变,这是一个与体制问题相伴而生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休闲体育产业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所以投资风险较大,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其他社会资本和风险资本在进入时会选择较为谨慎的态度。
篇5
1.特征分类国外体育产业的风险投资主要包含体育债券与体育股票市场
体育债券可筹集社会资金,弥补国家财政支出在体育产业投入不足问题。体育债券按照股权形式向未上市体育经营企业管理与运作进行投资,这有利于产权明晰,加强出资人的有限责任,建立有效内部机制,促进体育企业向现代产业化发展。美国从1998年之后,体育证券市场活跃起来,占据总市值8.12%,在前10位世界体育公司当中,有5家公司是美国的,通过多年发展,美国体育产业风险投资已较为完善。因体育债券市场是一种非完全的竞争市场,竞争交易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存在投机行为,而金融创新又层出不穷,一旦出现危机,受损失的是债券企业与投资者,很可能引发债券市场巨大的震动,这时投资者会因体育债券市场投资信息不足,逐渐远离体育债券市场,体育债券市场出现疲软问题,从而对整个社会的体育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在体育股票市场,存在已上市与拟上市体育企业的股票投资,体育企业一旦上市就会获得很大利润空间,收益为倍数概率,上市体育股票投资介入风险大,是高风险中的高收益。我国仅在2009年-2010年18家上市体育企业,其平均营业收入的复合增长率是32.23%,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是39.24%,可以说,体育产业的风险投资是高风险中伴随着高收益。
2.支持政策产品范围
国内外体育产业的金融产品有体育债券与股票两种形式,在体育股票市场存在一系列股票发行的限制条件,发行人应是股份有限责任企业,发行股票前要连续3年盈利,发起人所认购人民币要在3千万元以上等,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准许进入。我国的体育企业通过股票融资获得发展资金是有效途径,体育产业是我国新兴朝阳产业,并吸引很多投资者目光。1996年我国第1家体育产业股份公司-北方五环成立,并于10月在深圳上市发行股票。1998年中体产业在上海上市,当年募集资金有2.5亿元,随后又募集2.6亿,被认为是体育产业中风险投资开始的标志。紧接着青岛双星、北京雷诺与体育李宁等公司上市,尽管有些投资者退了出去,但很多实力更强的投资者进来了,为融资成本降低带来了良好时机。有一些国际体育的风险投资企业也逐渐进入中国市场,像IDG、日本软库与高盛集团等,在2005年,我国体育产业的风险投资资金已有56亿多元,2009年我国包括探路者在内的28家体育证券在深圳上市,标志着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形成。美国的体育产业经济贡献率为11%以上,而我国体育产业的贡献率仅有0.7%左右,这表明我国在体育产业方面还具有很大发展空间。我国体育上市公司屈指可数,而西班牙的足球俱乐部当中,就有60%以上为上市企业。体育债券是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金融创新方法,成为体育产业投资的新工具。与资产证券、股权融资、一般融资方式比较,体育债券与它们存在本质区别,体育债券是个系统的复杂工程,包括服务人、发起人、投资银行、投资者与资产管理者等,同时还应有完善规范制度环境,如税收制度、信用评级、财会制度与金融担保等。发展体育债券市场,可有效增强体育产业的融资能力,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二、国外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1.风险投资发展
体育产业的风险投资已有几十年发展历程。尤其是美国,体育产业的资金支持多数来自风险投资,仅体育证券与体育股票融资额在2010年已占据体育产业融资结构总比例的30.26%以上。美国的冠军娱乐、西班牙的巴萨罗纳、皇家马德里以及英国曼联集团等,均是在体育产业风险投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从证券市场筹集资金情况来看,二级市场中的体育股票影响越来越大,美国的二级证券市场,主营体育产品及其有关产业资本所占据的总市值为8%以上。通过国外体育产业发展调查可知,股份俱乐部资产充足,并走向股份公司道路,以此加快体育产业发展。英超联盟所属的西汉姆俱乐部,1964年股票发行为4000股,资产总值为125700英镑,总收入是64683英镑,通过1997年改制上市之后,到1998年的5月份,其总资产已在3239万英镑以上,总收入也在2401万英镑以上,该俱乐部上市之后,资产上涨了257倍,总收入上涨了145倍左右。风险投资已成为体育产业发展有力资金支持,并为体育行业发展提供可靠运作平台,从而推动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
2.支持政策
第一,税收优惠政策。这项政策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政策性工具。在一些体育产业较为发达国家,为降低其投资风险,加大体育产业投资发展,大多采用了降低所得税的优惠政策。美国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实施了税制改革,对体育产业的投资税收政策也给予了调整,减少了体育产业投资税率,在1978年美国资本收益由49.5%降到28%,并在1981年降到了20%,其中体育产业投资额中的60%不征税,剩余40%为减半征税,有效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改制后的投资额比原来提高了10倍。西班牙的体育法中规定,税法一般规定之外,股份体育的上市公司和职业体育活动存在法律合同关系,企业为发展体育活动支出就应该考虑减税。德国的体育俱乐部也实施了税收优惠,德国税法规定体育上市企业利润额在7500马克时,可免收纳税,体育俱乐部的上市公司,上年度资金的流转额在6000马克以下的,体育产业上市企业可将应纳税的流转金额中的7%当作预留税金。这些税收政策出台,有利改善了体育产业的外部环境,运用这一措施促进了体育产业的投资市场发展。第二,人才培养政策。在体育产业的投资者与科技创业者一起努力下,所发展来的体育科技的创业家为体育新技术发明者与创新者,而奉献投资者为资本运作者与组织者。一些国家政府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对于人才培养都很重视。日本在1960年曾提出,科技兴体与科学立国战略,其中,科技兴体中的“体”就是指体育事业发展。美国克林顿政府时期,实施了2000年教育战略,实施了2000年教育目标法,主要强调增加职工培训与民众教育水平确保经济增长,美国体育产业的投资家成长是在政府政策鼓励下成长起来的,再将新技术与新思路转为产品的时候,产生了大量体育产业的风险投资专家,体育产业风险投资家的成长可有效推动了体育产业发展。第三,特殊金融退出政策。为加强体育产业风险投资发展,一些国家政府扩展了体育产业融资渠道,并制定了与体育产业投资相适应的特殊金融支持政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25个州成立体育产业风险投资基金,有效促进了就业,刺激了体育经济发展。有限合伙政策是体育产业投资较为适合的组织方式,有限合伙为2个以上依法设立,并拥有多个合伙人,且以合伙人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否定了合伙人无限的连带责任,而这些有限合伙人多为免税实体,有效扩展了体育产业的融资渠道。在体育产业的投资运作中,主要包括投资项目规则、协议签订、投资辅导与资本退出等阶段,而投资退出机制是体育产业投资关键,很多国家对体育产业的退出机制非常重视,在1983年法国建立了风险投资二级市场,美国为促进其体育事业发展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为其体育产业风险投资建立相应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从而有效解决了体育产业融资风险问题。
三、国外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的启示
篇6
关键词:区域经济 民族传统体育 产业发展
一、区域经济与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的关系
1、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作为综合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深入的情况下,人们物质消费在总消费中的比例越来越小,精神文化消费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人们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拥有享受型、发展型的生活观念越来越强烈,更加的理性化,对身体健康认识成为了生活的新价值取向。因为人们对自己身体锻炼、从事体育娱乐需求的增加,体育消费所占的比重,在人均可支配收入里面的比例呈增长态势。价值取向的变化,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
2、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闲暇时间不断增加的条件下,体育消费将成为某个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人们通过节假日参与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激发了民族传统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体育消费者的鲜明个性,对体育锻炼的方式、体育消费的类型出现了很大的差异。随着人们对体育活动参与性的重新认识,在追求刺激、有趣、独特的运动参与的条件下,激活了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充分的利用这一有利的社会形势,将民族传统体育的休闲功能、健身意义、娱乐趣味等特点充分的展现在人们面前,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产业化发展。
3、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
区域经济作为涉及面广反、综合性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通过将民族传统体育通相关的行业进行有机的结合。例如很多地区实行的民族传统体育与当地旅游业的结合,就是很有发展潜力的体育产业开发形式。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既是对本民族文化特征的展示,也是一种潜在的资源,民族传统体育通其他的民俗活动、文化行为相同,能够向人们展示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满足人们求新的心理特征,另外因为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娱乐趣味性,能够有效的激发人们参与锻炼的欲望。
二、提高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开发的对策
1、加大民族传统体育与本地区旅游结合的研究
旅游业被称作是不衰的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每个地区都在挖掘与旅游相关的资源,并进行全面的打造。因此,每个区域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自然资源以及人文资源的条件,积极的开展以旅游业为支撑的第三产业。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作为融合与促进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自身的文化性、趣趣味性等,使得民族传统体育可以更为顺利的融入到旅游业得发展中,实现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
2、充分发挥民族特色、地域特色优势
第一要加强对本民族、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估,不能盲目的跟风建设。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是在坚持打造体育特色发展的理念下,通过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区域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为载体,在区域特色产业的建设与发展中,加强对民族特色的突出发展,以更好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第二要全面的挖掘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资源的优势,选择投资少、减小快的民族体育项目,进行深入的挖掘、整理、开发以及宣传,实现本地区的规模效应,从而为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要提高联合开发的力度,要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增长为重点,产品为中心,进行各个地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的联合与交流,不断的提升本民族、本地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的竞争力,有效的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在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效果性。
3、制定科学合理的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模式
要科学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产业,需要在对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与成功地区的发展模式,通过反复的研究、论证,初步制定关于本民族、本地区的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市场的发展规律,科学的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配置,利用节假日扩大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力度,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的规模要适中,争取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强化区域内部、区域相互之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深入的进行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整理和开发,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早日步入正轨。
4、提高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在于人才队伍的建设。民族地区要想加快对本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整理、挖掘与开发速度,这就需要认识到体育产业管理、经营人才的重要性。需要在产业化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全面的构建专业知识丰富、管理能力强、既熟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具有区域经济发展经验的管理队伍,构建与提高我国民族特色的创新体育产业体系,为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提高人才、智力支持。
三、结语
将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以产业的形式来发展,需要我们将民族传统体育的挖掘与整理,通区域经济的发展结合在一起,通过市场经济的手段,来提高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的速度,使得区域经济的进步,加入更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带动,将无形的民族传统体育,转化成经济发展的有形载体。
:
[1] 贾爱萍,洪芳坤. 浅析我国体育产业化发展对策[J].财贸研究, 1999,(01) .
聂琴. 试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J].思想战线, 1999,(03) .
篇7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通过对东西部地区乃至国外体育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发现,中国西部地区的体育产业发展相当落后。本文的研究对象以西部地区的体育产业发展情况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本文通过大量搜集、鉴别、整理和分析国内外有关体育产业的大量文献资料,同时结合社会学、经济学、新闻学等方面的大量文献资料,分析和比较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尤指西部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
2.2.2逻辑推理法:通过获得的大量二手文献资料,经过对比,推理,得出相关、合理的结论,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西部地区发展体育产业的劣势
3.1.1西部地区体育事业发展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挖掘,尤其受西方体育文化的影响,体育项目多以西方体育项目为主。我们非但没有发展好自己的体育文化,而且很多民族体育项目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
3.1.2体育产业及消费等观念滞后,体育是具有产业性的社会公益事业,观念滞后.思想上依赖政府,对体育项目的经营沿袭计划经济行政管理的办法,因循守旧,欠缺整体观念和改革创新意识,机构人员不健全.缺乏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管理队伍。
3.1.3经济落后的客观现实强力制约了西部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众所周知,西部地区,尤其以贵州,云南的经济更为落后,这种现实条件大大制约了体育产业的发展。
3.2西部地区发展体育产业的优势
3.2.1发展特色的民族体育产业项目。具有西部地区特色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是体育产业化的创新方向和特色所在,也是西部地区特色经济的重要支撑。民族体育项目近几年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发展相对上了一个台阶。在西部地区的很多高校,民族体育项目的影子随处可见。
3.2.2天然独特的地理环境是发展西部地区体育产业无可比拟的资源。西部地区的经济落后是现实,然而,它的自然风情却是独具一格,别具匠心。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证明:体育产业不仅直接为国民经济创造实际效益,而且会拉动相关产业快速增长,这种双重功能将随着社会进步越来越明显并充满生机和活力[2]。发展体育产业,培体育好市场是关键.对体育市场的管理也要注重因地制宜的发展战略。拓展体育产业新领域,不要只是停留在依靠现有条件的小范围上,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质量.打造品牌,提高效益,增强财力”为市场导向,注重产品的研究和市场的开发.巩固和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旅游业的发展是西部地区的一大经济支柱。
3.2.3西部大开发之风,促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自从我国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后,西部的变化日新月异,衣食住行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的发展是前提,我们在此前提下,才有可能更好地发展体育产业。西部大开发是我国一项持续性的大项目,是长期的战略发展计划。西部体育产业化的发展可借助西部大开发之风,大踏步向前迈进。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西部地区体育产业发展落后,与发达地区差距悬殊。从我国大范围来讲,中国的体育产业发展同中国经济发展一样都呈现出东强西弱的态势。通过大量的数据表明:我国体育产业东、中、西部发展极不平衡。
4.1.2体育产业的发展依赖于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的经济明显落后于发达地区。产业化的体制依托于市场化。市场化的本质特征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和手段。由于市场方式具有天然的集聚特性,同时倾向于将要素导向资本收益率高的领域。
4.1.3体育产业化意识淡薄,在发展体育事业时很大程度上处于被动地位。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科学的消费方式,一切以发展体育产业为目标的经营活动都必须以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为最高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产业的崛起是历史的必然。然而,这种产业化的意识似乎在西部地区没有太多的体现或体现不够深刻。
4.2建议
4.2.1大力发展和推广民族体育项目,创建具有西部特色的传统民族体育产业项目。民族传统体育是在特定时期、特定地域、特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它与各个民族的地理环境,人文风情等民族习俗紧密相关。民族体育项目对体育设施要求较低,换句话说,体育产业化成本较低,同时,民族体育项目的观赏性很强,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又因产业化成本低而适合西部地区开发的特点。因此,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是西部地区发展体育产业化的最佳选择。
篇8
一、国际经验。按照国际统计,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的时候,体育产业的发展会呈现出一个“井喷式”的发展态势,而中国目前人均GDP已经达到了差不多8000美金,中国的体育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有业内人士表示,美国体育产业年产值约占美国国内GDP的3%,而我国这一指标为0.7%,预期2025年我国体育产值达5万亿,对经济的贡献率或许能提升到1.3%,这表明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空间巨大,预期在未来5至8年出现“百亿级、甚至是千亿级的“独角兽”企业。
二、政策扶持。2014年国务院46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体育产业的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2015年、2016年国务院分别《中国足球协会调整改革方案》、《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2016年《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式,规划确定到2020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1%,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30%。
三、资本驱动。乐视体育、阿里体育、万达体育在2015年先后成立,如乐视体育完成B轮融资,融资金额超70亿元,投后估值205亿元。还有如今年成立仅两年的中国原创搏击品牌昆仑决B轮融资估值3.5亿美元,都正在向“独角兽”方向迈进。再如:体奥动力以80亿拿下中超2016-2020年的全媒体版权;腾讯5亿美金签下NBA未来五年中国地区版权。另据《2016体育创业白皮书》,目前大量的VC、PE(如动域、华人、光大体育、真格基金、经纬中国、创新工场、IDG资本等)以及不少上市公司(如贵人鸟、雷曼股份、互动娱乐、乐视网、苏宁云商等)涌进体育产业,涌现出:昆仑决、懂球帝、Fed、悦跑圈、趣运动、咕咚等明星项目,据统计,其中体育媒体版权、电竞、场馆运营和经纪成资本下注最多的三个领域。
篇9
[关键词] 体育经济不平衡资源开发策略
一、不平衡体育经济概念的含义
不平衡是指不存在完善的市场和灵敏的价格体系条件下,现实经济运行所处的一种状态。体育经济在不平衡状态下运行,就必然会产生各种磨擦,同时伴有供需脱节和通货膨胀等现象的滋生,造成资源浪费,是一种低效的运行状态。同时,经济的不平衡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不平衡指市场不完善条件下的不平衡;第二类不平衡指市场不完善,以及企业缺乏利益约束和预算约束条件下的不平衡。从总体状况看,我国体育经济仍然在不平衡状态下运行,处在由第二类不平衡状态向第一类不平衡状态的过渡之中,即处在体育市场不完善以及体育企业(或体育部门)逐步开始建立利益约束和预算约束条件下的一种非均衡状态之中。
二、不平衡中国体育经济的状态及其特征
1.供需脱节,体育市场管理不够规范
中国体育经济的大众需求的体育服务消费品存在较严重的供给缺口,现有体育供给超过由经济水平所决定的体育消费水平,产生较为严重的需求抑制;同时由于市场机制调节作用较小,企业经营的效益目标与消费者的效用目标难以“契合”,市场交换存在障碍,从而造成供给和需求的浪费。供需脱节是我国体育市场不平衡的显性表现,平衡价格和平衡数量的变动有向非正常商品平衡价格、数量的变动趋势的方向发展,这是一个较为危险的市场信号。
我国也尚未建立起统一、高效的行业监察、评价、统计和行业发展、投资、经营的信息系统;缺少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的明确政策、尤其是在用地、融资、税收等方面的可操作性产业扶持政策。另外,高素质专业体育经营人才缺乏,体育中介市场发展缓慢。市场透明度尚待提高。
2.东西部差距大
从总体水平看,我国体育经济东部比中西部地区有较大的优势,无论在竞技水平、体育场馆建设,还是体育事业单位的经营方面都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自身积累能力差,体育产业所需的资金投入长期以来严重不足,这是制约西部体育发展的重要原因。西部地区大部分人群体育消费意识淡漠。由于受封闭的地理环境制约和传统观念以及经济收入低等因素的影响,“花钱买健康”的观念还未被群众广泛接受。由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加上改革滞后,因此对体育发展的物质投入明显缺乏,特别是体育场馆建设严重不足,体育设备质量差、数量少。在社会体育和体育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才是最重要的,丰富的人力资源是体育发展的必要条件。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原因,教育落后,人才流失严重,给社会体育和体育经济的管理与发展带来巨大阻力。
3.产业结构不合理
按照“消费决定论”的观点,体育消费决定了体育市场,体育市场决定了体育产业,体育产业决定了体育经济。当今社会大众体育消费需求是多样的,体育市场必然是多元的,而体育产业的结构无可选择的是由多层面、多种类构成的复杂系统。完整的体育产业链包括核心产业、中介产业和产业3个层次。作为整个体育产业基础和带动体育产业升级原动力的核心产业,因垄断经营而缺少活力;在体育产业链中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中介产业缺位;本土体育产业在迎遇国外强大对手的竞争中节节败退,使得我国体育产业结构失衡,陷入发展困境。同时在我国,由于存在着体育经济实力不雄厚,体育市场发育不够完善,体育市场的运作体系还未完全形成,面对这种实际情况,为了使体育产业从低水平的产业结构向高水平的产业结构转变,就必须着重发挥体育市场经济机制的作用,从而促进体育产业结构向高度化的转化和可持续性发展。
三、中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开发策略
1.开拓二元结构空间,建立体育经济辐射网络
如何在二元化经济结构中开发体育经济空间,(1)我们将发现二元结构的开发空间,无论是在大都市还是在小城镇,体育经济都有投入与产出、生产与消费、上游产品与下游产品、有效供给与最终需求等方面的开发空间,体育经济开发空间必须同时考虑资源特点、区域经济特点、市场半径及联动效应。(2)利用辐射带动力,形成由中心到边缘的体育经济开发系统,使接受辐射地区的体育经济得到开发,把潜在的资源优势变成现实的资源优势,通过体育市场的开发,使体育产业层次得到提升,从而把体育经济结构的品质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使接纳辐射地区获得结果效益和结构效率。同时构建体育经济开发网络,应本着立足国内,面向海外,体育经济开发体系要网络化运营、规范化管理、商业化运作,发展规划部、教练部、旅游部、竞赛部、广告部、服饰器具部等,全国按照统一规范和标准进行运作。
2.形成梯次开发,扩大体育内需
我国东部地区人才集中,资金雄厚,出口便捷,故在体育用品的开发上应以高新技术为主,增加其附加值,利用其地域、信息快捷优势,迅速占领国际市场;中部地区人口众多。人力资本相对便宜,应以国内大众需求的体育用品为主进行生产;西部地区地广人稀,交通不发达,少数民族众多,每个少数民族都有不同的体育传统,应以生产少数民族体育用品为主。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大众化。体育用品的增长主要决定于消费和销售,因此,巩固现有成果,引导新的消费群体,开发新的体育用品,以及完善售后服务,构建新的消费平台和销售平台是现阶段乃至以后一段时期所必须做的工作任务。同时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广开渠道,鼓励民营资本投资经营体育基础设施。国家应制定一系列向体育产业倾斜的政策、法规,积极扶持体育产业的发展。除了在税收和投、融资等方面给予体育服务性行业特别的优惠,吸引社会资本向体育产业流动外。
3.规范健全法规制度,依法治理,完善调控机制
体育经济政策与法规在体育经济运行与发展中的主要作用在于实现激励与规范、促进与约束、公平与高效、扶持与协调等多方面的有机结合,通过体育经济政策法规的健全与完善,打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保证中国体育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地向前发展。因此,必须通过高层次立法,对于体育市场中的管理权限、法律责任、执法程序和经营者与消费者的权利、义务等予以明确界定,尽快革除政府与行政部门的垄断经营,治理体育市场权限交叉、越权管理的混乱局面。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从业条件、服务标准、违规经营和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处罚条例等),建立公平竞争和自我制约的市场经济机制,从而提高我国体育市场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4.调整体育经济结构,实现供需平衡
现阶段,我国体育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体育产业结构,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导致体育供需不平衡的主要原因。目前,在我国体育市场上既存在供需总量的不平衡,又存在供需结构的不平衡。这两个方面的不平衡使得原本就存在供给缺口的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只有调整体育产业结构,才能缓解供需不平衡的矛盾,进而实现供求平衡。体育产业结构的调控,应充分发挥体育经济政策的作用,包括体育产业组织政策、体育产业技术政策、体育投资政策、体育税收政策等。具体来讲,应该加快体育服务产品业、城镇和农村体育产业、落后地区体育产业、社会体育产业、中低档次体育产业的发展,使它们分别与体育物质产品业、城市体育产业、经济发达地区体育产业、竞技体育产业及高档体育产业相协调,并从不同的层次、多类别等方面满足社会的各种体育需求。
5.体育与新闻传播媒体紧密结合,进一步发展职业体育俱乐部
中体传播网(CSBN)在1998年拉开了中国电视转播有偿转让的序幕。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电视转播费已达到数十亿美元。当然,体育组织和传播媒体只有继续进行真诚的合作,才能真正推动体育产业与传媒的共同发展。从1993年进行足球职业俱乐部试点开始,我国分别在1995年、1996年和1998年实行了篮球、排球、乒乓球等运动项目的职业俱乐部联赛。随着职业俱乐部的不断发展,使体育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目前,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经营涉及冠名权经营、门票经营、赛场与队服广告经营、电视转播经营、商业性比赛、球迷与标志产品经营等多种方式,同时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但是我国体育职业化的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们应运用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企业管理方法,来推进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发展,进而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陆瑞当:论我国体育产业的培育与开发[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3)
[2]张发强李正梅:培育体育市场加快体育产业化进程的思考[J].体育博览,1993,(9)
[3]张岩:论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内涵及二者的关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
[4]我国体育市场开发对策研究: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体育软科学成果.1999~2000
[5]史兵等:对我国体育经济学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2(1)
篇10
摘 要 通过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市场规模、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和进退壁垒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得出以下结论:我国体育产业组织仍然处于发展的初期;大多数体育企业具有区域性特征,产业规模偏小,规模不经济;体育产业呈现出垄断与过度分散竞争并存的格局;属于高风险、高回报产业,产业进入壁垒较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体育产业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目标模式,提出了优化我国体育产业市场结构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体育产业 市场结构 对策
一、前言
当今世界,体育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与全球经济增长明显趋缓,以及一些产业经济状况恶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目前,全球体育产业的年总产值高达4000多亿美元,并且保持着2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体育产业近年来发展明显加快。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体育体制正在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体育事业的产业化、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产业领域不断拓宽,发展规模逐渐增大,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与影响日益显现。但对我国体育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进行分析的文献没有。因此,如何宏观管理我国体育产业,如何有效引导我国体育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是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我国体育产业市场结构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二、市场结构的主要分析指标
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主要是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程度、进退壁垒的高低。综合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和进退壁垒这三方面的分析,就能大致地勾勒出市场结构的基本特征。根据这三个因素在不同市场上的特点,罗宾逊夫人将市场结构分为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四种基本类型 。
(一)市场集中度
集中度是衡量某一市场(或行业)内厂商之间市场分额分布的一个指标,它与市场中垄断力量的形成密切相关。常用的衡量市场集中度的指标有绝对集中度指标――行业集中度(CR)、相对集中度指标――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此外,还有试图以单一指数反映集中度的指标如赫芬达尔一赫希曼(HHI)、罗森布拉指数(Rosenbluth Index)等。本研究主要利用绝对集中度指标衡量体育产品市场集中度。市场绝对集中率又称CRn指数,在此用来表示体育市场垄断与集中度,它是指规模最大的前n位(n的取值取决于计算需要,通常n=4或8)体育企业的有关数值(如资产额、员工数、生产额、销售额、增加值等)占整个体育市场的份额。其计算公式是:
(二)产品差别化
所谓产品差别化是指同一产业内不同企业生产的同类商品,由于在质量、款式、性能、销售服务、信息提供和消费者偏好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从而导致产品间替代的不完全性的状况。企业产品差别化的目的在于通过产品个性化获得顾客的认同和偏好,从而扩大其产品市场份额。产品差异是企业主要的竞争手段之一,也是一种非价格壁垒。产品差别化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市场结构产生直接的影响:一方面影响市场集中度;另一方面形成市场进入壁垒。
(三)进入壁垒
进入壁垒是市场结构中与集中度和产品差别化并列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在关于市场结构的研究中,对集中度和产品差别化的分析,侧重于考察产业内已有企业的市场关系,反映的是市场中现实的竞争企业的数量和竞争强度。而对进人壁垒的分析,则是从新企业进入市场的角度来考察市场关系的调整和变化,考察产业内已有企业与准备进入的企业间的竞争关系,反映的是市场中潜在的竞争强度。进入壁垒是指当某一产业的在位厂商赚取超额利润时,能够阻止新厂商进入的那些因素,如绝对成本优势、产品差异、规模经济、政策法律、阻止进入策略行为等。进入壁垒的高低会影响新企业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从而影响市场结构的调整与变化。
三、体育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一)市场规模
随着体育产业资产重组的改革,我国体育产业集团公司规模越来越大。中体产业集团是目前国家体育总局唯一控股的上市公司,拥有职工1300人,其中管理人员237人,下设中体奥林匹克花园管理集团、中体健身集团和中体竞赛集团三大集团。主营业务涉及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无形资产经营业、体育用品业、体育旅游业、体育高科技业、体育广告业、体育房地产业、体育金融业等。
(二)市场集中度
中体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在我国新兴的体育产业中,处在当之无愧的“国家队”的地位,它是我国体育产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其净资产总额在发行前为20769万元,发行后扩大为45844万元。但我国体育产业中的用品业和制造业的年营业额及制造业的总资产看,指标的CR8均小于40%,因此,目前中国体育产业市场仍属于集中度低的竞争阶段,体育企业规模还比较小。相对而言于美国、英国等体育产业在千亿美元以上而言,我国体育产业集团化的进程才刚刚起步,还需要较大力度的整合,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规模经济。
(三)进入壁垒
随着国家对于体育产业集团化改革力度的加大,目前,体育产业的进入壁垒有了很大的改变。首先,政策法律壁垒逐步降低。由于体育企业长期受体制束缚,市场意识、市场开发、经营效果都不太好。但随着近几年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体育产业方面的政策也越来越宽松,这有利于各体育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其次,在必要资本量方面也不存在较高的门槛。大多数体育产业在开办初期原始投入不够甚至根本就没有投入,长期依靠借贷和赞助维持作坊生产的体育产业在发展中更是捉襟见肘,资本实力有限,因此,对于新进体育产业不存在资本壁垒,但是随着近几年体育投资规模越来越大,体育产业特别是体育集团的资本进入壁垒越来越高。
四、结论及建议
(一)加强我国体育产业集团化战略
我国体育产业经营起步晚,实力差,集中度低。走集团化发展道路优化体育产业组织结构应当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战略,有利于尽快改变目前我国体育企业小而散、规模不济的状况。如中体产业集团股份公司的组建就极大地加强了行业的竞争力。
(二)调整品种结构,实施产品差异化行为
总体上看,我国的体育产业差异化,主要有两个方面。1.水平差异加大,从体育产业整体来看,我国平行的体育集团业务范围各不相同,已经很大程度上整合了体育市场及其体育产品,水平差异化逐步加大。2.垂直差异加大。从同一类型的体育集团中看,体育集团的经营从围绕内容生产的产业链向跨体育、跨行业的产业链扩张,垂直差异化逐步加大。因此,体育企业必须转变观念,尽快转变生产格局,依据地方特色,发挥地方优势,形成相互促进、特色互补的区域体育产业格局。
(三)进一步提高进入体育企业进入壁垒
体育企业除了少数几家大企业外,大多数企业无法形成绝对成本优势和规模优势,多数企业的必要资本量也不大;同时,阻止进入行为要求在市场集中度较高的条件下为数不多的几家寡头垄断企业相互协调,制定统一的行业价格时才能奏效,采取驱逐竞争对手行为的企业则必须有承受低价格亏损的能力,因此体育产业集团中的大多数企业不具备设置行为性进入障碍的条件。这些进入障碍依靠企业行为都难以形成,只能依靠政府限制在客观上形成某种进入障碍。
参考文献:
[1] 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142.
[2] 杨公仆,夏大慰.产业经济学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58-159.
[3] 干春晖.产业经济学教程与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6.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课程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