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护的目的范文

时间:2023-12-25 17:37: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保护的目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保护的目的

篇1

近年来,随着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企业新、改、扩、迁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增多。与此同时,受一些局、总公司及企业人员调整变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企业建设项目劳动保护三同时报审、报验工作不同程度地出现申报材料不全、申报不及时,甚至出现漏报的情况。为切实加强企业建设项目劳动保护三同时的管理,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局、总公司要组织所属单位认真学习《北京市企业建设项目劳动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管理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令1997年第7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加强对所属企业建设项目劳动保护三同时的管理,督促企业切实做好此项工作。

二、各企业要对本单位建设项目执行《管理办法》的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对未及时报审、报验项目,要立即按程序补办劳动保护三同时手续。

三、企业拟建项目要按照《管理办法》的要求,认真落实劳动保护三同时的各项规定。

四、企业建设项目竣工后,在试生产期间应按《管理办法》及时办理劳动保护三同时的验收手续。试生产期超过半年的,应事先向劳动保护监察机关书面说明情况。

篇2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的根本利益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职工的地位不断上升,职工已不单纯是为企业提供体力和智力的劳动者,而是和企业同生共长的共同体,是企业的主人。职工劳动保护的落实,不仅是确保职工生命安全、维护职工利益的需要,同时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业长青的需要。工会组织作为职工实现劳动保护的载体,要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设身处地为职工着想,切实维护职工利益。

首先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优势,认真履行工会维护职责,切实加强劳动保护监督,努力提高工会劳动保护的能力和水平。第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搞好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关键。从建立安全责任制入手,不断健全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机构,强化劳动保护监督责任人职责,做好工会干部安全培训等工作不断增强工会干部的劳动保护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促进工会干部自觉履行劳动保护监督职责,形成人人重视安全、人人参与安全、人人监督安全的群众性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的良好环境。例如,济钢矿业公司从实际出发,制定了工会安全生产责任制:负责收集整理、落实及反馈职工在安全健康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负责劳动保护监督工作;负责不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活动以及参与制定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监督检查防护用品质量和发放使用情况等,维护职工权益。第二,组织开展劳动保护系列活动,例如,济钢矿业公司工会每年的安全月活动期间,协同有关部门组织职工进行安全规程集中学习、全员安全考试、安全月活动主题黑板报评选、事故案例警示周等活动,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其次,不断探索创新,拓宽劳动保护监督途径。工会针对新时期劳动保护监督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不断进行研究探索,拓宽劳动保护监督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促进劳动保护监督工作登上新台阶。一是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以先进的文化凝聚人、带动人、保护人。通过安全理念征集、安全文化培训、安全标志牌制作、标准化电教室的建设等形式加快安全文化的建设。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比如济钢矿业公司通过职工自编自演安全小品、安全案例现身说法等职工易于接受的形式,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二、尊重职工的精神需求,为职工创造一个和谐的组织环境

人人都能心情舒畅的工作和学习的环境,才能最好的发挥个人的才能。营造和谐的组织环境,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以正确的舆论作导向,树正气,营造积极向上的整体氛围。另外就是各部门做好协调,任务的完成不仅需要个人尽好自己的责任,同时也需要同事、部门、工序间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独木不成林”,自己做好了并不等于大家都做好了,自己做好是前提,团队做好是目的,这是一个由“小我”到“大我”的过程。

三、全面提高职工素质,提高职工应对危机的能力

在企业面临危机,生存发展遇到挑战的时候,要用非常之策,全面提高职工素质,提高全员应对危机的能力。

首先,要制定人性化管理制度,充分利用激励机制,开发员工潜力。在管理机制方面,要从企业员工的长远利益考虑,每一项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要让员工从内心深处去认识到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与贯彻是企业发展势在必行的,而且是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建立自我和超我有机结合的激励机制,创造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共同完善的美好景象,完善日常的绩效考核办法,奖励先进,鞭策后进,以一定的物资、精神奖惩来奖勤罚懒;鼓励模范先进,打击违规行为,激励大家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同时不定期地组织时事政治、业务知识、劳动技能等竞赛,促使员工团结努力,共同向上。例如,济钢矿业公司在职代会、季度总结会等重要会议上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隆重表彰,对于日常工作中表现较好的及时进行通报表扬并发放物质奖励。

其次,不断提高职工各方面的素质,为职工提供自我发展的舞台和空间。在知识化信息化的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就像一位著名学者所言,新时代的文盲不是指有没有知识的人,而是指不会学习,不懂得获取知识的人。工作努力未必能把工作做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有限。例如,在新老员工更替过程中,要做好师傅带徒等工作。另外,员工集中培训、班组学习都是提高员工素质的组成部分,更重要的一点是引导员工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员工自己发现不足,自主学习,主动做工作的多面手。员工素质提高了,处理各方面的能力自然而然就强了。

篇3

【关键词】:工会劳动保护工作 劳动保护监督检查 安全互保 健康 生命安全

加强劳动保护工作,搞好安全生产,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是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最基本职责,尤其是电力系统基层工会,更要把维护工作重点放在保障生产一线职工生命和身体健康上。

一、工会劳动保护工作主要存在的几个方面问题与不足。

1、劳动保护工作的宣传认识不够到位。

(1)、从事工会工作人员认识不到位:对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工会维护维护职工生命安全与健康作为工会组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首要任务来认识,致使工会劳动保工作摆不上应有的位置。

(2)、其他部门人员认识、部门间协作配合不到位。劳动保护是一项集技术、管理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监管工作,它的有效实施需要多部门、多专业和职工代表的共同参与,需要依靠各部门间的协作与配合。

(3)、职工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职工安全、劳保培训教育不力,劳动保护安全意识淡薄,对正当权利不能据理力争、自我保护。

2、企业工会劳动保护工作责任制尚未真正落实到位,未能根据全国总工会2005年颁发的《工会劳动保护工作责任制》,结合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时组织制定工会劳动保护工作责任制。

3、贯彻落实“三个条例”尚未规范,“一法三卡”未能真正使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目的。基层工会尚未建立健全三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网络组织,即使建立起来,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工会对三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网络组织缺乏指导,未能按规定开展活动,运转也很不正常,成了聋子的耳朵。

4、劳动保护工作基础不够扎实。一是工会劳动保护工作机制尚不够健全和完善;二是工会劳动保护培训制度尚不建立健全,抓紧培训工作力度不够,针对性不强; 三是由于定岗定员偏紧,工会劳动保护人员基本上属于兼多职,平时疲于应付日常事务性工作,疲于应付上级的各种检查。四是工会劳动保护队伍专业性还不强,从事劳动保护工作人员业务知识不能得到及时充实与更新,同时在单位内部未能有效地整合资源组建成团队,从而队伍整体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5、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覆盖面还够全面,对工会劳动保护的组织建设、工作任务、工作载体等未作统一规定和明确要求,工作中随意性较大,工会在积极主动参与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制定、“三同时”的监督检查、职业病防治、工伤事故调查处理等劳动保护工作做得还不够,相关维权职责的履行还没有真正到位。

二、工会做好劳动保护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正确引导员工充分认识劳动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工会是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根据工人阶级的利益要求而成立和存在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传统之一就是依靠职工群众,走群众路线,因此,工会要加大对《劳动法》、《安全生产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倡导自我劳动保护,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切实保护自己的劳动健康不受侵害,强化“安全第一”意识,让职工真正认识到:“安全是生命、安全是幸福、安全是最大效益”。只有员工自己对劳动保护工作有了真正的认识、理解,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员工才会主动思考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使工会的劳动保护工作越来越贴近员工。

2、建立健全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网络,明确职责。切实加强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队伍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由职代会的生产安全委员会、职工代表、工会劳动保护专职和企业安全监察人员共同组成科学配置严密的安全生和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的网络,构筑起维护职工安全健康合法权益的“安全网”。明确基层工会主席是基层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加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的力度。把职工的劳动保护工作重点放到预防上来,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变事后参与查处为事前监督,制定《职工代表劳动保护巡查制度》,抓好“危险源、点监控法”、《安全检查提示卡》、《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信息卡》、《危险源、点警示卡》的“一法三卡”推广应用工作,提高监督检查的科学性。定期组织职工代表到各个工地巡查,在巡查过程中发现安全生产隐患或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危及到职工的安全与健康的情况,发出“发现隐患通知书”或“督促解决问题通知书”,督促行政采取措施认真整改。在职业病防护方面,每年要组织一次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职工的健康档案,对在体检中查出的问题,都要及时与职工沟通,督促其作进一步的检查治疗。针对女职工这个特殊群体,组织她们定期妇检,工会要积极反映职工对企业劳动卫生工作的意愿和要求,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依法为职工创造一个安全卫生的工作场所和环境。

3、充分应用“职代会保平安”、“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等工作载体,加强安全生产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基层工会要加强对劳动保护法律、法规的实施监督检查,依法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督促企业足额列支劳动保护措施经费,督企业防护用品的采购与发放,引导员工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职代会要审议劳动保护措施,督促企业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等。工会要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了《集体劳动合同》、《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合同》,在签订合同前就劳动者应该享有的权利,包括职工工作时间、休息休假、按贡献取得劳动报酬、保险福利、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特殊保护等与行政进行协商,真正从源头上维护好职工安全健康的合法权益,监督和协助行政方面做好劳动保护工作,切实保障职工在生产劳动中的安全与健康,促进生产安全稳定发展。

4、要在“安康杯”竞赛上求实效。一要注意主题鲜明、重点突出。竞赛活动主要放在基层及生产一线职工,活动目标可确定为:力争伤亡事故有所下降,重大、特大事故得到控制;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加强工会群众监督,加强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二要不断探索创新形式,要采取职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结合企业文化建设,使“安康杯”精神深入人心,变为职工的自觉行动。在职工群众中广泛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活动,鼓励并激发广大职工自觉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掌握自我防护技能。

、积极开展“企业劳动保护工作合格、示范工会”创建活动,规范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开展创建活动,重在“创建过程”,贵在持续改进,实在巩固创建成果,将企业的关键性安全考核指标纳入“劳动保护工作合格、示范工会”的考核内容,从机制上保证工会劳动保护工作融入企业安生产管理,促进“创建”活动持续改进精心打造具有企业特色的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品牌。

6、认真开展职工家庭安全互保工作。组织实施“爱心活动”和“平安工程”建设,开展“一封安全家书”、“安全在我心中”、“爱心·平安”一线班组长家属座谈会、“安全贤内助”座谈会、组织职工家属参观班组生产现场活动,成立职工家属安全协管会,推广应用家庭嘱咐卡,卡上有妻、子或父母按全嘱咐语,有人情味又有亲情感,更容易被职工及其家属接受。通过丰富多彩的安全宣传活动载体,培养职工的“爱心理念”、“平安理念”,增强安全稳定意识,确保职工“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回来”。

篇4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 劳动保护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47 文献标识码: A

建筑业既是支柱产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城市化发展的主力军。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准入“门槛”低,是外来务工人员向往主要产业之一。建筑业外来务工人员在农村与城市的工地之间艰苦流转,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外来务工人员功不可没,为社会创造着巨大的财富。如何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生活等条件,形成一个充满和谐、宽容和谅解的工作生活环境,相对于他们的付出,他们的公民基本权益应得到保护和尊重。

然而,据以建筑业企业施工的特点,即劳动强度大、风险高、施工队伍庞大、流动频繁,使得安全生产管理更具难度,劳动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切实改善建筑施工环境和作业条件,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安全生产素质,加强岗前劳动保护培训,从源头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已然成为加强和改进建筑业外来务工人员劳动保护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建筑业外来务工人员劳动保护存在的问题

1、劳动合同签订不切实

为数不少的劳动公司只与少部分建筑外来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或是拟定一份名存实亡的虚假劳动合同以就对施工单位和上级管理部门的检查。有时部分劳务公司采取签订集体劳动合同的方式来简化程序、节省时间的目的。由于只是与外来务工人员代表商定劳动合同的内容,所以对于合同中的所有条款不可能征得每一位建筑业外来务工人员的认可,劳务公司往往会延长劳动时间、降低薪资待遇,而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又常常处于弱势地位,所以劳动合同中的部分条款是在违背意愿的情况下订立的,这会增加日后劳务纠纷的发生。

2、社会保险缴纳不到位

许多建筑业施工企业没有按照五险一金的标准为外来务工人员办理保险,除了养老保险的参保率较高以外,基余社会保险参数不容乐观。有的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存有不公正现象,只是选择性的为某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办理某些特定的社会保险,应付上级监管部门的抽查。有时建筑施工企业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采用不正当手段贿赂相关的社会保险机构,订立虚假的参保合同以逃避长远的劳动保护投入,表面上办理了有关保险,实质上只是建立了一个“虚假空壳”。

3、安全生产培训走形式

安全生产培训缺乏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部分培训人员没有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培训教材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外来务工人员实际认知水平低,理论听不懂、技能学不到,达不到安全培训的根本目的和预期效果;有些培训单位没有严格执行培训标准,考核方式过于简单,基本上只要参加培训就可以合格上岗,有的基至直接省略考核环节。

4、安全配置检查较简单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劳动管理不健全,有些工作人员任意削减劳动保护经费,导致相关劳保机具得不到维修或应有的劳动保护用不能配备齐全,基至购置假冒伪劣产品,从而引发安全事故。相关监管部门职责也未履行到位,深入施工一线的现场检查频率较低,仅靠书面的安全生产调查报告来掌握建筑业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同时对于被查出的违章企业的处罚方式比较简单,对于违章特别严重、屡禁不止的施工企业没有严厉整治。

二、建筑业外来务工人员劳动保护存在问题的原因

1、劳务管理法律法规缺乏

由于建筑业企业外来务工人员队伍庞大松散,建筑施工企业将劳务管理委托给相关的劳务公司。但由于目前我国只有《民法通则》和《合同法》以以作为违法劳务行为的处理依据,缺乏专门明确的劳务管理法律法规进行严格约束。没有直接有效的法律依据,导致一些不法劳务公司侵害了外来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2、企业流动性大导致保障留于形式

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之一流动性大,一个工程结束又要新建一个工程,导致建筑施工企业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较强。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常常近于工期压力和经济利益的驱使,漠视相关的政策规定,应付式地为外来务工人员办理社会保险;在现有条件的限制下,社会保险无法顺利进行跨地区的转移接续,频繁流动的外来务工人员往往也不注重参保,趋利性和流动性的固有限制使得关于外来务工人员保障权的种种规定也只能流于形式。

3、企业安全生产培训管理体制不健全

部分建筑施工企业思想上轻视安全生产培训工作,没有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管理体制。在建筑行业的大背景下,企业和外来务工人员之间往往没有长期稳定合作的意向和合同关系,所以企业更看中短期赢利。由于员工培训的支出势必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尤其在当前外来务工人员流动频繁的情况下,企业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培训投资容易为他人作嫁衣,这导致建筑施工企业的培训积极性不高。

三、建筑业外来务工人员劳动保护的对策

1、做好劳动保护的基础工作

建筑业企业要规范劳务用工管理,践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源头上做到谨慎细致。录用前必须认真开展常规体检工作,不适合建筑施工行业的外来务工人员不得录用。要加大对生产安全经费的投入,为每一位施工人员配备齐全的质量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完善施工现场环境,设置隔离网、生产安全宣传栏及事故警示图等,营造安全生产的氛围;全力改善建筑施工人员的生活条件,根据季节合理调整施工人员的作息时间;定期组织体检,建立健康档案。确保基本保险尤其是工伤保险办理到位。

2、健全劳动保险机制

建筑工程保险是以各类建筑工程为承保对象的财产保险,一方面有利于保护建筑项目所有人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是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的必要手段。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建筑工程保险的宣传力度,引导建筑企业参保投保。由于建筑施工项目的不固定性,具有流动性和分散性特点,即使参加了保险,离开此地到别的省、市打工也无法将社会保险带走。建议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基金银行模式,用一张社会保险IC基金卡进行流通,这样可以节省人力和物力,切实保障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3、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培训

建筑业施工企业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时,要结合外来务工人员的实际学习能力,内容不能刻板,不能一味灌输枯燥的法律条文,要注重实践,注重劳动保护技能的训练。要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图文并茂进行施教,让外来务工人员易于接受知识,掌握技能。培训结束后,应当组织严格的考核,成绩合格的人员才能被录用。

4、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督职能

篇5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公司工会对各位领导、专家来我公司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市位于长江入海口北岸,东临黄海,南倚长江,与上海隔江相望,三面环绕**市,下辖19个镇、一个开发区,全境面积1351平方公里,人口125.64万。

**市供电公司现有职工482人、农村供电所人员769人。固定资产原值6.53亿元;拥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所29座,主变49台,总容量140.75万千伏安; 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56条,总长度512.7千米。20xx年完成供电量23.54亿千瓦时,售电量21.37亿千瓦时,供售电量居**六县(市)之首。

下面我将我们创建“省级企业劳动保护工作示范工会”所做的一些主要工作向各位领导和专家作一简要汇报:

在上级工会的关心、指导和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公司工会认真履行法律赋予工会开展群众性劳动保护工作的重要职责,不断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新特点、新方法,将工会劳动保护监督寓于配合之中,参与寓于解决问题之中,教育寓于宣传之中,组织寓于活动之中,深入开展以班组为重心、职工为主体、竞赛为载体、安全为目标的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努力营造全员参与、群防群治、群策群力共筑安全生产稳固防线的浓烈氛围。公司呈现出系统稳定、工作有序、职工平安的良好局面。截至20xx年8月底,公司实现了连续安全生产3404天的历史最好成绩。

一、健全劳护网络,构建安全防护屏障

近年来,我们根据省、市、县总工会和系统工会关于加强劳动安全卫生的一系列文件要求-,充分发挥工会联系群众和组织群众的工作优势,建立健全了以公司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工区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为主体的三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网络,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机构和网络成员。同时,建立了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责任制,制定了工会干部安全工作到位标准,明确工会主席是职工劳动保护第一责任人。工会在参与公司安委会活动、安全生产目标制订、危险源辩识评价风险控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策划、安全督查与分析、事故调查等活动的同时,结合企业实际,主动、适时地与行政领导交流、沟通工会劳动保护工作情况。公司行政能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为职工提供符合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的作业环境,按规定发放劳动防护用品,高度重视职工的劳动安全健康,自觉地把职工的劳动保护工作列入公司平安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围绕公司安全生产总体目标,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目标计划的实施、“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方法”的推行、职代会职业健康安全工作小组的工作等等,都得到了公司行政的大力支持,使得工会、职代会在安全生产中的民主监督检查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在班组成员安全互保、职工代表巡视检查、公司领导不定期检查等长效机制推动下,形成了全员参与、全方位监督、群防群治、防治结合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组织保障督查体系。公司工会始于20xx年的职工代表巡视检查生产现场、班组安全互保无违章竞赛活动和20xx年开始推行的岗位安全检查表活动一直延续至今。通过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安全合理化建议”“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等系列活动,对生产安全采取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有效调动了广大职工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积极性,习惯性违章大大减少,公司安全生产的基础更加稳固,铸就了职工安全与健康的可靠屏障。

二、采取有效形式 强化职工防护意识

工会紧紧围绕公司中心工作,以“安全月”活动和“安康杯”竞赛“十个一”活动为载体,以深入基层、面向班组、落实到人、便于操作、强化职工安全意识为出发点,从活动方案的制订到实施全面参与,注重常态管理与专题竞赛相结合,教育培训与组织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工会网站、宣传栏等阵地广泛进行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在形式与内容上力求做到职工喜闻乐见。先后组织了工会干部、劳动保护网络成员、女职工健康知识培训;通过举办安全生产漫画展览,交通安全图片警示展览,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百问百查”知识竞赛,“说案例、讲安全”演讲比赛,“安全警句”、安全生产专项合理化建议有奖征集,职工代表现场安全督察,岗位隐患治理,“安全在我心中”文艺节目的创作和演出,安全管理论文研讨,特种作业人员凭证上岗,新进职工安全技能岗前培训,组织生产和管理人员“安规”考试等活动,促进了职工的个体自保意识和群体互保意识的日益增强。

工会结合公司实际,积极配合行政,每年都给“安康杯”竞赛和“安全月活动”注入新的内容。积极组织职工开展“回忆一次危险经历、提一条安全合理化建议、看一场安全生产录像或电影、写一条安全警句、排查一条安全隐患、对同事进行一次安全防范提醒、列举一项身边的习惯性违章现象、学会 一项应急救援技能”等系列活动,收效明显。我们还利用公司“交通安全5000天无考核事故”的契机,在全体专、兼职驾驶员中开展“构建和谐,安全永驻心中”交通安全系列活动,强化了大家的安全意识。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了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对职工们相互关心、相互教育、相互监护良好习惯的养成和职工自觉为公司安全生产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的良性循环氛围的形成,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逐步实现了职工安全生产教育从被动灌输向自我教育的转化,促使“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转化,使“没有消除不了的隐患,没有避免不了的事故”的安全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我公司多样、有效的职工安全教育引起上级工会的高度重视,20xx年6月,**市总工会在我公司召开了全市劳动保护暨“安康杯”竞赛现场推进会,我们的经验和做法在全市重点骨干企业中得到全面推广。

三、坚持过程参与 劳动防护落到实处

工会积极参与安全生产全过程管理。工会主席和劳动保护专职按期参加安委会、月度安全分析会和不定期地参加各类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主动与公司行政领导沟通劳动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提出工会的意见和建议。每年《集体合同》、《女职工专项保护集体合同》签订前,工会都会在广泛征求、收集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与行政方对合同条款进行逐条协商;合同签订后,工会认真履行监督检查职能,并定期向职代会报告执行情况。公司职工对集体合同履行情况比较满意。

工会始终把职工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劳动环境的安全看作是对职工合法权益的最根本的维护。一方面积极组织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和职工代表定期不定期地对生产作业现场的安全、劳动保护用品使用情况进行督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有关部门,并敦促整改;另一方面,积极推广运用“一法三卡”,强化设备检修和工程施工中的劳动保护工作,使职工作业过程的安全情况实现了可控、在控。

每年,工会都要会同行政,针对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高危岗位或工种,有计划、有重点的开展不同层面的技术培训和技能竞赛,积极引导和组织广大职工学技能、练本领,有效的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在20xx年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百问百查”知识竞赛中,我公司4名参赛选手获**供电系统“百问百查”知识竞赛笔试和现场竞答两项团体第一。之后,以我公司为主组队,代表**供电公司参加省公司组织的竞赛,又夺得了团体第三的好成绩。

公司行政和工会认真执行《**供电公司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实施细则》,相继颁发了《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关于加强劳动保护用品管理的若干规定》、《供电所人员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等文件,使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和管理,进一步规范、合理,保障了职工的劳动安全和健康。

近年来,我公司党政高度重视劳动保护工作,工会主动作为,通过为职工办实事,拓展了劳动安全防护工作的外延:1、在公司行政的支持下,建立了职工自愿参加的大病康复互助基金会。运作三年来,累计为患大病职工提供了13万余元补助款;2、成立职工健康服务部,通过提供健康咨询和平价药房服务,使职工从中得到实惠;3、工会每年为职工办理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增强了职工一旦遭遇人身意外伤害时抵御风险的能力;4、组织劳模、先进和生产一线职工外出疗休养,工会把组织职工疗休养同褒奖先进模范结合起来,在疗休养人员的安排上首先考虑每年受公司及以上单位表彰的先进工作(生产)者。并向一线生产骨干和工作多年的老同志倾斜,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5、在组织好职工每年一度的健康体检的同时,对女职工进行妇女疾病普查和专项检查,把女职工的特殊保护落到实处;6、针对职工中“亚健康”较为普遍的现象,开展职工体能测试锻炼达标和各种文化体育活动,为生产部门配置篮球、桌球、乒乓球等锻炼器材,新建了羽毛球馆,为职工健身提供了条件;7、对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药费实行补贴,把企业对职工的关爱延伸到家庭;8、组织特殊季节和重大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慰问活动,坚持“冬送温暖,夏送清凉”。建立了困难职工档案,热心帮助家庭困难的职工解决实际问题。20xx年以来慰问一线职工和为困难职工送温暖335人次,发放慰问金15.62万余元。

近两年来,通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和劳动保护工作得到了有效推进,职工的劳动保护意识有了明显增强,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得到了切实维护,有力地推动了公司的平安、和谐发展。公司先后获得“国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省文明单位”、“**省文明行业”、“**省和谐劳动关系模范企业”、 省“模范职工之家”、连续五年获得“**省‘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 等荣誉称号,为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电力保障。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公司工会在劳动保护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相信,有检查组的各位领导、专家的悉心指导,有上级工会和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我们一定会加倍努力,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制度,规范运行机制,在劳动保护工作实践中勤于探索,善于思考,精于总结,力求在工作内容、活动方式和实施方法等方面有所创新,为保护职工的安全与健康,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篇6

近年来,随着城乡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筑行业创造了出许多就业机会,大批农民工进入建筑业劳动。而建筑施工劳动强度大、风险高,施工队伍庞大、流动频繁,使得安全生产管理更具难度,劳动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切实改善建筑施工环境和作业条件,提高农民工安全生产水平,加强岗前劳动保护培训,从源头杜绝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已成为加强和改进建筑业农民工劳动保护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

存在的问题

安全生产培训有缺陷

安全生产培训缺乏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培训效果难以保证。培训教材缺乏统一标准,培训内容往往不能贴合农民工的实际认知水平,缺乏实际动手操作课程,使农民工理论听不懂、技能学不到,达不到安全培训的根本目的和预期效果。有些内容无法与当前建筑施工的新技术、新设备相匹配。培训考核简单,培训单位没有严格执行培训标准,基本上只要参加培训就可以上岗,有的甚至直接省略考核程序。

社会保险缴纳缺位

许多建筑施工单位所办理的社会保险并不全面,除了养老保险的参保率较高以外,其余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不容乐观。有的建筑施工单位内部存在不公正现象,只是选择性地为某一些农民工办理某些特定的社会保险,以应付上级监管部门的抽查。有时建筑施工单位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采用不正当手段贿赂相关的社会保险机构,订立虚假的参保合同以逃避长远的劳动保护投入,表面上办理了有关保险,实质上只是建立了一个“虚假空壳”。

劳动合同落不到实处

为数不少的劳务公司只与少部分建筑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或是拟定一份名存实亡的虚假劳动合同,以应对施工单位和上级管理部门的检查。有时部分劳务公司采取签订集体劳动合同的方式来达到简化程序、节省时间的目的。由于只是与农民工代表商议劳动合同的内容,所以对于合同中的所有条款不可能征得每一位建筑农民工的认可。劳务公司往往会延长劳动时间、降低薪资待遇,而农民工又常常处于弱势地位,所以劳动合同中的部分条款是在违背建筑农民工意愿的情况下订立的,这会增加日后劳务纠纷的发生率。

劳动监察不力

建筑施工单位内部劳动管理不健全,有些工作人员任意削减劳动保护经费,导致相关劳动防护装备得不到维修或应有的劳动保护用品不能配备齐全,甚至购置假冒伪劣产品,从而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相关监管部门职责也未履行到位,深入施工一线的现场检查频率较低,仅靠书面的安全生产调查报告来掌握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同时,对于被查出的违章企业的处罚方式比较简单,对于违章特别严重、屡禁不止的施工单位没有严厉整治。

农民工维权艰难

当合法利益受到侵害时,建筑农民工不知该向何种机构寻求帮助,也没有哪一家法律机构愿意主动提供帮助,更不可能进行无偿援助。法律维权需要充足的人证、物证作支撑,然而由于前期劳动合同签订、工伤保险办理环节中存在许多漏洞,建筑农民工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又不注意调查取证、搜集资料,往往造成日后维权过程中证据不足、无据可循的尴尬局面。

问题的根源

农民工有着先天不足

由于建筑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属于低学历人群,思想上对安全生产没有一个具体的认识。对建筑施工单位进行的安全培训课程不感兴趣,不能很好地理解与接受安全生产知识、掌握劳动保护技能。而在实际培训过程中,施工单位往往对农民工的文化水平疏于考虑,大多是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操作性不强。

施工单位责任缺失

有些施工企业弱化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职能,人员配备不符合规定要求。在招收农民工时,部分建筑施工单位没有经过相关的条件审核与健康体检,草率录用,导致许多身体状况不适宜从事建筑业劳动的人员进入了庞大的建筑农民工队伍。施工总承包单位对建筑劳务分包的监督机制也不尽完善,无形之中助长了劳务公司的违规违法行为,侵害了农民工的正当权益。

监管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

建筑施工企业数量众多,农民工队伍更是不计其数,这确实增加了监管部门的工作压力。由于财力、人力资源有限,相关安全监管部门不能对每一个建筑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监控,也无法全面细致地了解每一位建筑农民工的劳动保护情况。一些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缺少责任心,“行政不作为”的现象时有发生。当建筑农民工遇到劳务纠纷、工伤认定赔偿等问题寻求帮助时,部门与部门之间也存在互相“扯皮”的现象。有些执法人员不注重加强业务操作的学习与钻研,使得业务水平、行政素质以及执法能力长期停留在一个较低档次的层面上,效率得不到提高。

改进的对策

加强劳动保护基础工作

建筑施工企业要秉持一个最基本的理念,即尊重生命、爱护生命,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规范劳务用工管理,从招录的源头上做到谨慎细致。一方面要注意招录的农民工的年龄问题,既要保证达到法定劳动年龄16周岁,又要不超过建筑行业的年龄上限55周岁。另一方面要把好健康体检关,建筑施工单位在录用员工前,必须认真开展常规体检工作,对带有传染性疾病和患有不适合建筑施工行业的禁忌症的农民工不得录用。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加大对生产安全经费的投入,为每一位施工人员配备齐全的质量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进一步完善施工现场的环境,设置隔离网、安全生产宣传栏及事故警示图标等;全力改善建筑农民工的生活条件,建立良好、符合卫生标准的生活设施,根据季节合理调整农民工的作息时间;定期为建筑农民工组织体检,建立健康档案;确保建筑农民工基本保险尤其是工伤保险的办理到位。

注重建筑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

建筑施工单位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时,要贴合农民工的实际学习能力,教授内容不能刻板,不能一味灌输枯燥乏味的安全法律条文,要注重实践,注重劳动保护技能的训练。在培训过程中,用人单位要注意激发农民工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让农民工更易于接受知识,掌握技能。

安全生产培训不是一项短期任务,它必须始终贯穿于建筑企业的日常生产过程中,是一项长期且持久的工作,对此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长效培训机制。建立农民工业余学校是实现安全生产长效培训机制的有效途径,要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广泛吸纳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加入到培训建筑农民工的队伍中来。

积极拓宽建筑行业保险市场

建筑工程保险是以各类建筑工程为承保对象的财产保险,一方面它有利于保护建筑项目所有人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是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的必要手段。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建筑工程保险的宣传力度,引导建筑企业参保投保。施工单位自身也应强化风险意识,积极办理建筑工程保险,通过多种渠道转嫁风险负担,提升施工质量,这无形之中也是在为每一位建筑农民工的劳动保护添砖加瓦。

由于建筑施工项目的不固定性,农民工队伍呈现出流动和分散性,所以即使参加了保险,离开此地到别的省、市打工也无法将社会保险带走。建议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基金银行模式,用一张社会保险IC基金卡进行流通,这样可以节省人力和物力,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发展安全生产中介机构

德国的建筑安全多年来一直处于不断改良的状态,其生产质量在欧洲位居前列。德国的建筑企业在施工前一般会聘请安全咨询公司对施工环境进行检测,做出安全等级评估,同时还可以向企业提供安全技术和人员培训服务,帮助企业减少事故发生。安全咨询公司属于建筑行业的衍生市场,专门针对建筑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相应服务。建立安全咨询公司,减少事故发生率,这一做法在我国值得推广。

篇7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

一、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内容可以用四个词语概括:规划、控制、管理、协调。规划指的是编制施工项目管理规划。在投标前编制作为投标书重要内容的《项目管理规划大纲》,并且编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全面的纲领性的规划。

在施工前编制作为从项目开工到竣工管理指导实施的文件——《项目管理实施实例》。控制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当中控制工程成本目标、进度、质量和安全,以严格的遵守规章制度。管理指的是施工现场管理、生产要素管理以及合同和信息的管理。在实施项目的过程当中,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各种生产要素,比如说资金、技术、材料、劳动力以及机械设备等,以保证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所谓的协调指的有序协调施工过程中内部的单位之间、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关系,以减小矛盾和摩擦,营造良好的内外部施工环境。

二、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制度落实不彻底

目前很多的项目建设的投资和运行主体呈现多元化,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没有将制度落实到工作当中。有的是由项目法人全程负责项目筹资、建设管理、运营和还贷;有的建设项目在则是将筹资建设与运营还贷分配给不同的单位。

2.工程施工质量不高

工程的施工质量对整个建筑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也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随着重大安全事故的频发,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它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不合理、砖砌体纵横墙和砌筑不匹配、钢筋长度不够、钢筋成形绑扎不合理等。

3.工程监理问题

工程监理的覆盖面不广,工程监理应该贯穿于土木工程施工建设的全过程,

及时的发现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确保工程能顺利的完成,然而现行的工程监理只停留在施工阶段;有的工程监理人员缺乏经验,素质不高,法律意识和合同意识不强,工程监理人员在施工现场往往被当成了质检员,导致工程监理在质量管理中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监理市场不规范,施工单位随意压价的现象十分普遍,工程监理为了得到项目,不得不勉强接受,这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工程监理的工作积极性,抑制了工程监理的作用的发挥,也阻碍了监理事业的发展。

4.合同管理不规范

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以此充好、偷工减料的现象不在少数,大大影响了工程质量;施工方根据需要临时修改合同条款,严重扰乱了工程建设的市场秩序;合同管理人员法律意识不强,管理不够规范,使企业的法律风险增加了。

5.招投标管理不规范

招投标管理不规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价格不合理造成的无序竞争,造成施工方在施工过程没有严格按照合同办事,影响了工程质量;二是靠关系中标和弄虚造假的现象很多,严重影响了招投标的公正性。

三、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对策

1.制定严格的组织管理规范

项目组织规范是项目实施控制实施过程中规范和控制施工人员行为的有效手段。所以防范风险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健全组织规范,对于施工项目组织来说,建立健全组织规范就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比如说安全生产责任制,我国坏实行的施工项目安全责任制采取的是分级责任制,也就是将劳动保护的责任分配给项目组织各级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以及技术人员。项目组织的最高领导应该负责领导组织的劳动保护工作,并监督组织贯彻执行和劳动保护相关的各种规章制度,定期检查劳动保护工作和改善劳动条件的情况,组织管理人员学习劳动保护的知识。

2.加强设备管理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中设备是比较重要的,在施工过程中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应根据企业内部项目建设的特殊性,遵循经济合理性、技术先进性以及施工安全可靠性原则,以确保机械设备始终处于完整无损的状态,使施工企业面对种类多、范围广、跨度大以及领域多的土木工程依然可以运筹帷幄,防止出现多购、错购机械设备的现象,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3.进行有效的沟通

沟通是施工项目组织中最主要的交流信息和思想的方式。通过沟通和交流可以增进员工彼此之间的了解,营造轻松的组织环境。项目组织的沟通方式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其中正式沟通也称为垂直沟通,其信息流是双向的,从上而下和从下而上,它主要是在规定的渠道内运作。运用正式沟通时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信息过滤。传递信息者通过主观意识去理解信息,随意篡改或是压缩信息,影响了信息的真实度,或是在未曲解信息的意思,造成信息传递失真。二是信息瓶颈。在信息量多且时间紧的情况下,如果信息是从组织内部某个接点传递出来的,那么这些接点就成为信息的瓶颈,阻碍信息的传递。这两个问题都不利于组织及时的发现问题,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延误的处理问题的最佳时机,所以在运用这种沟通方式时要避免出现这两种情况。

4.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激励

施工人员的技术和素质与工程质量有很大的关系。土木工程建设的施工者都是一线工人,目前有些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流动性较大,由于没有切实的考核施工人员的实际水平,所以影响到了工程的整体质量。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最开始考核施工人员,要求其达到较高的水准是不现实的,这是因为不同的建设项目对施工工艺有不同的要求。在组织施工过程中,需要一部分具有高水平的工人技师,另一部分的基建工人只需具有初步操作技能即可。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的分配工作,使工人通过实践来掌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还要有针对性的组织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不断更新施工技术,培养他们成为建设施工技术骨干。在施工的过程当中要有意识的传授新的施工技术给施工人员。施工单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合理的安排。只有制定科学的培训考核机制,才能发现不足,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的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这对提高施工单位整体素质是十分有利的。另外,实行有效的激励政策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和不断学习新技能、提高技术的积极性。施工人员大部分都是农民工,从贫苦出身,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实性人性化的管理,采取合理的劳动保护措施,多关心员工,能有效的促进施工队伍的稳定,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要组织工人参与到施工管理和技术研究当中,调动工人创造的积极性。根据工人的表现来实行加薪、增加福利等激励措施。

总结

总之,土木工程中施工项目质量是工程施工管理的重点,是反映建筑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应制定严格的组织管理规范,落实各项制度的实施,加强设备管理,采取必要的培训和激励措施,并进行有效的沟通,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来提高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施工企业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袁益光.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措施[J].价值工程,2010,(7).

[2] 彭云涛.浅析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J].福建建材,2011,(2).

[3] 胡彤.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1,(4).

[4] 黄晓峰.关于土木工程施工项目施工的质量管理[J].科技信息,2010,(2).

篇8

关键词:弱势群体保护;法律制度;自力救济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6-0092-0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制度由单一的公有制转化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制度从单一的按劳分配向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转化。中国的社会也从传统社会迈向现代社会。这一系列的转型,一方面带来社会的巨大进步,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社会的分化和各种利益的重组,弱势群体的产生是这一过程的必然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弱势群体是现代文明演进过程中制度性因素的牺牲者,是改革成本的主要承担者。因此,对弱势群体的权益给予法律保护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些年来,中国政府也在积极地做这方面的工作,如着力解决农民致富的问题、在农村实行养老保险,扩大社会救济的范围、提高社会救济的标准等。在这种情况下,借鉴国外对弱势群体进行法律保护的经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对此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国外弱势群体保护的法律实践

对弱势群体的权力予以特别的保护,早已经是世界上很多国家立法的重要原则之一。目前世界各国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根本大法,以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专门法为主干,以刑法、民法和其他相关立法为辅助的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法律体系。总体来讲,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弱势群体权利予以特别保护的法律制度相对更加健全有效,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由于国内糟糕的经济形势和动荡的局面而无法很好地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可以这么说,从整体上看,发达国家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现状要好于发展中国家。

几乎所有国家的宪法及宪法性文件都有保护弱势群体权利的特别规定。如日本宪法规定,国民在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的关系中,不得因人种、信仰、性别、社会身份及门第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按照法律规定,一切国民都负有使其受保护的子女接受普通教育的义务。日本的义务教育为免费教育。德国基本法规定,照顾和抚养儿童是父母的天然权利和主要应尽的义务。所有的母亲都有受社会保护和照顾的权利。立法应为非婚生子女提供婚生子女所享有的同等的身心发展机会和同等的社会地位。加拿大1982年的宪法法第15条规定,每一个人在法律面前和法律之下一律平等,不受歧视,特别是不受基于种族、民族出身或者种族出身、肤色、宗教、性别、年龄或者身心缺陷的歧视。印度宪法第15条禁止因为宗教、种族、种姓、性别和出身地而歧视任何公民。

宪法作为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在保护弱势群体权利方面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但具体实施时还有赖于专门性法律做出详细规定,才便于操作。因此,许多国家制定了保护各类弱势群体的法律,法律规定比较细。如,关于儿童,自1899年美国伊利诺州制定少年法庭法以后,世界各国纷纷制定本国儿童法。在德国很早就出现了关于童工的法律。1853年的法律规定禁止12岁以下儿童工作,并限定12~14岁童工的工作时间为6小时。1881年,工人保护法进一步规定禁止13岁以下的儿童工作,限定13~16岁童工及妇女的工作时间为6小时。德国还制定了专门的《青少年刑法》、《青少年福利法》、《在公共场所保护青少年法》、《青少年劳动保护法》等;英国于1908年制定了儿童法,并建立少年法院。此后,英国先后制定并完善其儿童法制。如1933年制定《儿童与少年法》,1948年的《儿童法》,1958年的《儿童法》和《收养法》,1963年的《儿童与少年法》,1975年的《儿童法》等。现行的英国儿童法是1989年重新修订颁布的。1802年,英国国会通过了《学徒健康及道德法案》,要求限定学徒的工作时间,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保护童工的立法。日本对儿童权利的保护也是唯恐不用其极,除国家制定的1947年的《少年儿童福利法》、1948年的《少年法》、1949年的《少年院法》、1972年的《儿童津贴法》、1962年的《儿童抚养津贴法》以及《禁止未成年人饮酒法》、《禁止未成年人吸烟法》等以外,还有各都、道、府、县制定的地方性立法。在发展中国家,1920年印度的马德拉斯邦制定了亚洲第一部儿童法,印度又于1960年颁布《中央少年法》,并屡作修订,不断完善。古巴也于1978年通过了《青少年法典》。1950年,新加坡制定了《儿童与少年法》。埃及1974年颁布《青少年法》。但是,发展中国家的儿童法大多偏重于对儿童犯罪的惩戒,对权利的保护和儿童福利所涉较少。并且,有些国家的儿童法过于空泛,充满了宣言式的口号,导致实际执行的效果不佳,如古巴等[1]。

在劳工方面,日本于1959年颁布了《最低工资法》、1969年有《职业安全法》、1972年的《劳动安全卫生法》、1974年的《雇佣保险法》、1949年的《工会法》、1946年的《劳动关系调整法》、1947年的《劳动基准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构成了日本劳工权利保护的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美国曾颁布《国家劳资关系法》,还有1947年的《劳工管理关系法》、1938年的《公平劳动标准法》、1970年的《职业安全与卫生法》、1973年的《综合就业与培训法》、1971年的《紧急就业法案》、1977年的《联邦矿山安全与卫生法》、1953年的《社会保障法》等一系列法律,构成了美国劳工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英国劳工法体系主要包括:1972年的《雇佣合同法》、1988年的《雇佣法》、1996年的《雇佣权利法》、1995年的《性别歧视法》、1970年的《同工同酬法》、1948年的《就业与训练法》、1964年的《工业训练法》、1988年的《就业法》、1954年的《矿山安全法》、1961年的《工厂法》、1974年的《劳动卫生和安全法》、1976年的《劳工保护法》、1992年的《劳动卫生和安全管理规定》及《卫生和安全规定》、1992年的《个人劳动保护设施规定》、1992年的《工厂(卫生、安全和福利)规定》、1971年的《劳资关系法》、1974年的《工会与劳资关系法》、1992年的《工会和劳资关系(统一)法》、1993年的《工会改革和雇佣权利法》。英国1864年的工厂法规定了工厂的清洁措施、以及通风和危险机器的防护措施:法国的《劳动法典》也对劳工权益保护事项做出了详细规定[1]。

关于老年人,日本有1982年的《老人保健法》、1963年的《老人福利法》;美国有《老年人法》、《禁止歧视老年人法》等;俄罗斯有《老战士法》;德国在1889年颁布了《残疾及老年保险法》[1]。

关于残疾人,日本有1960年的《身体残疾者雇用促进法》、1970年的《身心残疾者对策基本法》、1960年的《精神薄弱者福利法》等;韩国有1989年的《残疾人福利法》、《残疾人雇佣促进法》、《特殊教育振兴法》、1981年的《身心障碍者福利法》等;德国有1986年的《重度残疾人法》和1974年的《待遇与康复相适应法》等[1]。

此外,日本、美国有关农民的立法也相当完善的。

除了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专门法外,各个国家还在其刑法、民法等相关法律中,对弱势群体的权利做出了特别的保护性规定。在刑法规定中,往往对弱势群体的违法犯罪行为做出从宽处理,或者对侵害弱势群体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予以严厉打击,以达到保护弱势群体的目的。如日本刑法规定,以暴行或者胁迫手段对13岁以上的男女实行猥亵的,处六个月以上、七年以下惩役;对未满13岁的男女实行猥亵的,亦同。遗弃因年老、年幼、身体障碍或者有疾病而需要扶助的人的,处一年以下惩役。加拿大刑事法典第13条规定,12岁以下的儿童不得因其作为或不作为被判决有罪[1]。

综上所述,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通过宪法、弱势群体保护的专门法及刑法、民法等相关法律,构成了对弱势群体的权利予以特别保护的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并且它们的立法很细、很具体,对违法罪行及其惩处的规定也较细、较明确,可操作性较强。

此外,主张自力救济也是国外法律保护弱势群体的重要内容。自力救济在中国法律中尚没有规定,但在国外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民法典和其他法律中都有相关规定。如《德国民法典》第229条规定:为了自助而扣押、损毁或者损坏他人之物的,或者为了自助而扣留有逃亡嫌疑的人的债务的,或者制止债务人对有义务容忍的行为进行抵抗的,如果未能及时获得官方援助,而且不即时处理则请求权无法行使或者其行使显得有困难的,其行为不为违法。《瑞士债务法》第52条第3项规定,为了保全请求权目的进行自行保护的,而依当时情势未能取得官方的及时帮助并且只有通过资助才能避免请求权的丧失或其行使的严重困难的,该行为人没有赔偿义务[1]。

二、国外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经验及其启示

国外在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对于中国保护弱势群体的立法实践至少有以下三点启示:

1.要建立完善的保护弱势群体权益的法律体系。由以上的阐述可以看得出,很多国家基本上都形成了以宪法为根本大法,以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专门法为主干,以刑法、民法和其他相关立法为辅助的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法律体系。这是它们对弱势群体进行特别的法律保护的基石。而且,国外的许多法律制定得很细、很具体。如前所述:德国有《在公共场所保护青少年法》、《青少年福利法》;英国有《学徒健康及道德法案》、《工业训练法》、《性别歧视法》、《同工同酬法》;日本有《儿童津贴法》、《儿童抚养津贴法》、《禁止未成年人饮酒法》、《禁止未成年人吸烟法》、《公平劳动标准法》、《禁止歧视老年人法》、《身体残疾者雇用促进法》、《精神薄弱者福利法》;韩国有《残疾人福利法》、《残疾人雇佣促进法》、《特殊教育振兴法》、《身心障碍者福利法》等;德国有《重度残疾人法》、《待遇与康复相适应法》等。

2.法律规定要具体,要具有可操作性。国外的很多法律对违法罪行及其惩处的规定都很具体,可操作性较强。如前所述:日本刑法规定,遗弃因年老、年幼、身体障碍或者有疾病而需要扶助的人的,处一年以下惩役;以暴行或者胁迫手段对13岁以上的男女实行猥亵的,处六个月以上、七年以下惩役。加拿大刑事法典第13条规定,12岁以下的儿童不得因其作为或不作为被判决有罪。

3.法律关于自力救济的规定,在社会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主张自力救济是国外法律保护弱势群体的重要内容。如《德国民法典》第229条规定,为了自助而扣押、损毁或者损坏他人之物的,或者为了自助而扣留有逃亡嫌疑的人的债务的,或者制止债务人对有义务容忍的行为进行抵抗的,如果未能及时获得官方援助,而且不即时处理则请求权无法行使或者其行使显得有困难的,其行为不为违法。《瑞士债务法》第52条第3项规定,为了保全请求权目的进行自行保护的,而依当时情势未能取得官方的及时帮助并且只有通过资助才能避免请求权的丧失或其行使的严重困难的,该行为人没有赔偿义务。法律规定自力救济,对于保护弱势者的权益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篇9

一、企业安全生产的危害因素以及企业工会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企业工会是工会会员和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在安全文化建设中,企业工会具有十分重要作用,一是充分发挥群众组织优势,积极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切实加强安全监督检查,有效促进企业安全、和谐发展,为职工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二是积极实施关爱职工健康工程,维护职工的身心安全,确保职工的健康权、生命权,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创造安全稳定环境,保证企业健康发展、员工幸福安康。

二、积极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充分发挥工会在促进企业安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广泛动员职工积极参与企业安全工作。工会组织的优势就在于群众性、倡导性。《企业工会工作条例》在工会基本任务中提出,要对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组织职工学习文化、科学和业务知识,提高职工素质。因此,作为企业工会在安全文化建设中,通过开展安全教育,积极倡导“我要安全”的理念。要使职工把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珍爱岗位、珍爱家庭的情感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2、监督领导干部率先垂范重视安全生产。过去,国有企业有一个好的传统就是“职工三班倒、班班见领导”。而现在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企业领导干部严重脱离职工群众,不能及时深入现场发现安全隐患,当安全生产出现问题、职工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时不能及时到现场处置,给企业安全和职工生命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尤其是近几年我国的煤矿企业接连不断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血淋淋的教训,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国务院、国家安监总局先后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及安全监督检查规定》,明确界定了煤矿领导带班下井人员范围,包括煤矿主要负责人、领导班子成员和副总工程师。作为企业工会要主动监督各级领导干部严格执行国家的各项规章制度,发现违反规定的行为,要及时予以提出并要求其改正。对严重违反规定的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要在职代会上提出罢免建议,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落实,职工生命得到可靠保障,进而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3、建立劳动保护网络维护职工生命安全。各级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工会劳动保护三级网络的作用,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和职工代表开展安全监督检查,特别是要组织好一线职工劳动保护的监督检查工作。要重点检查各级劳动保护组织机构、制度是否建全;对新建、扩建、改建项目是否做到“三同时”;对危及职工安全、健康的隐患,是否提出整改建议;职工在岗劳保着装是否按规定执行;是否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健康监护档案、培训档案和个人防护用品发放档案等等。对在检查中发现的违反劳动保护规定的行为要及时予以纠正,对不能及时整改的要及时通报给行政予以立项整改,并监督有关部门将整改情况向职工反馈。

三、积极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充分发挥工会在维护职工身心健康和创造安全稳定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1、实施好“关爱职工健康”工程。《企业工会工作条例》在工会基本任务中提出,工会要推动企业关爱职工,引导职工热爱企业,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要协助企业办好职工集体福利事业,做好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工作,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作为企业工会要把企业党政托付给工会的“关爱职工健康工程”做好,把维护好企业大好局面、维护好职工队伍的稳定,当作建设安全文化工作的大事摆上工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因此,为了加强职工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职工身体健康,工会组织在实施“关爱职工健康”工程中,要做好职工健康体检、健康疗养工作,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同时,要不断完善帮困救助机制,深入实施“医疗互助”、“金秋助学”、 “送温暖工程” 等,把扶贫帮困真正做成“雪中送炭”的民心工程。

篇10

1提高各级领导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思想认识,增强做好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作为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必须意识到安全生产关系到企业的信誉,关系到财产和人民群众的安危;必须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效益、进度的关系。2安全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思想麻痹,管理素质低,造成对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通过对各级管理人员教育,可以不断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文化水平,能发现隐患,能预测风险,能排除险情,能解决意外事故的发生,能主动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3作业人员通过学习安全理论知识、安全操作规程、劳动保护等知识,可以丰富他们的安全文化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可以增强法制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能自觉地贯彻和执行安全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

2安全教育的人员与时间

根据《山西省建筑工程质量和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管理人员每年应进行不少于两次的工程安全教育培训;新进场的工人、转岗、换岗的施工人员、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施工的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教育时间为:公司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15学时,项目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15学时,班组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20学时。

3安全教育的内容

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岗位技能教育。1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安全生产思想教育的目的是从思想上为安全生产奠定基础。主要从国家方针、政策、规范性文件和劳动纪律方面进行。通过方针、政策的教育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和现场施工人员法制意识,使安全生产理念植入心中,把安全生产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劳动纪律教育主要使广大职工懂得遵守劳动纪律对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2安全知识教育。安全知识教育的主要内容:企业的基本生产情况和企业的安全文化、项目的管理制度、工程施工方法、施工工艺以及模板、机械、脚手架、临时用电等方面的专项安全基础知识。3岗位技能教育。岗位技能教育是针对不同工种、专业进行安全操作、个人安全防护用品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术知识的教育。通过教育使作业人员都能熟悉本工种的作业环境和掌握安全操作技能,有效预防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

4安全教育可采取多种形式开展

1在生活区设置读报栏和安全生产奖罚栏,将好的经验和事迹表扬,将处罚单进行张贴以示警。在主要通道挂设安全漫画,宣讲安全知识。在“四口、五临边”悬挂安全标志。2建立农民工夜校。项目要购置安全知识和劳动保护的参考书、报纸、刊物等,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从而确保工程施工建设安全生产无事故,努力构建安全祥和的施工环境。3利用电影放映安全知识教育片,通过典型的事故案例剖析,加强作业人员的防范意识,消除隐患,确保安全。4在施工现场建立班前活动基地,由每班班组长对作业人员进行班前交底;介绍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作业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劳动纪律、发生事故后应采取的应急措施。5在作业面悬挂危险源辨识牌,使每班作业人员认识到作业的危险点和预防措施。6开展“安全月”活动。通过开展安全知识答卷、安全竞赛活动提高各级人员安全知识和意识。7安全教育要避免枯燥无味和流于形式,要将安全教育经常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