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考改革的意见和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25 17:37: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高考改革的意见和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0-0108-03
2014年以来,国务院、教育部制定了3个高考改革政策性文件《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意见》。今年,各省根据上述三个文件精神,制订了大体相同的改革方案和时间表,到2022年全国高考都将实行新方案。
文理不分科,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录取参考,将自主招生考试放在高考之后,取消自主招生联考制度,给高考加分瘦身,是改革的几个核心内容。政府痛下决心大刀阔斧地改革现行高考制度,一方面是出于人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考虑,另一方面是出于教育公平考虑。《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现行高考制度存在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主要是“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中小学择校现象较为突出,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现象时有发生。
社会普遍对有关教育公平的改革拍手称快,社会对有关学生全面发展、持续发展的改革措施反应乏力,很少听到拍手称快的声音。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一、高考改革动机反思
1. 关于反对“唯分数论”
改革后考6科,改革前也考6科。在分数上前后并没有什么变化,反对“唯分数论”无据无效。改革后各省有非考试文化课(不含音、体、美)的学业考试,改革前也是在高二进行学业水平考试。唯一不同的是改革方案增加综合实践能力的评价,然而在没有课程化的前提下,这种评价必然会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意义。由此看出反“唯分数论”既没有对症下药的针对性,也没有面向未来的建设性。
建议:将“社会综合实践”课程化,在课程的高度推进改革。制定综合实践课程标准,明确课程任务,设计评价标准。课程可包括社区实践与服务、社会调查研究、当代文化参与等,这样可以完善课程类型。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分为学术中心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和基于个性兴趣的课程三大类。我国当前基础教育只有学术中心课程,没有综合实践课程和基于兴趣的课程。增加了“社会综合实践”课程,是对学术中心课程的有力补充,同时,主题演讲辩论、时事评论等也具有基于兴趣的课程的特点。“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能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强化社会关爱、家国情怀,释放个性化学习兴趣。
2. 关于纠正“一考定终身”
“一考定终身”确实是中国高考出现过的事实,考上了大学也就意味着确定了工作。然而这是上个世纪的事,自从20世纪90年代末高考大扩招和非公有企业大力发展以来,大学生就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劳动力过剩的情况,国家也废弃了“包分配”的一贯政策,开始了重要性绝不亚于高考的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考试。“一考定终身”变成了“多考定终身”。大学毕业生一出校门就得自谋出路,甚至许多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找到工作的也频频跳槽,跳槽的比例一届比一届高。目前在中学和大学的学生及家长,没有多少人认为高考是“一考定终身”,更多人分享或怒斥取而代之的“拼爹”“萝卜招聘”。所以“一考定终身”既不是当前的现实,也不是当前的社会心理,它作为高考改革的理由不充足。尽管“一考定终身”作为改革对象已不存在,我们依然渴望考试和“拼爹”以外的选拔途径。有关专家把外语考试改为两次说成是破解“一考定终身”的良策,闹出这样的笑话,从侧面看出荒唐绝不是孤立的。
建议:第一,必须让广大教师和学生明白,越来越激烈的劳动力竞争在深刻地影响着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高考制度。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高考命题、招生录取,已经在自觉地适应这种日趋激烈的劳动力竞争,培养学生能力的意识已十分强烈。第二,高校要对学生进行能力类型、兴趣类型分类,然后展开针对性的培养训练,要打破简单死守专业类型来培养学生的格局,以便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劳动力的自由竞争。第三,读大W用“严进严出”来改变目前的“严进宽出”,进一步降低高考权重。第四,毕业后入职之前进行职业培训,优秀者优先就业、优先上岗,并将这种培训制度化,为终身学习开启里程碑意义的仪式。第五,研讨恢复春季高考,鼓励愿意加入春季高考的高校上报招生计划,帮助高校解决一些特殊专业招生难的问题。春季入学大学生的课程进度由高校灵活调整,提前修完学分者可并入上年秋季入学行列同时毕业。
二、高考改革政策方案完整性反思
不管是《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还是《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意见》,还是各省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都是结构性调整,并没有涉及高考命题,或者说命题没有上升到《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高度。当然这些年来,高考命题一直在改进,考察学生思考能力和课外知识的比重在逐渐加大。然而凡是倾向于能力的命题,学生都喊难,越难越容易被人批评为“唯分数论”。结构性改革可以用行政手段完成,而考试命题改革无法用行政手段完成,它需要特别专业的研究才能完成。没有考试命题的改革,就没有高考的改革,命题改革是高考改革的核心。宏观改革不能代替微观改革。
建议:组织课程研究专家、学科教育研究专家、教育发展史研究专家、比较教育研究专家来起草并由教育部颁布“《高考命题指导意见》”。如理化生实验纳入高考,就像外语听力纳入高考一样。如数学减少运算题量,增加证明题量,渗透建模思想。语文取消人物传记阅读,恢复议论文阅读。作文增加实用文写作,阅读题降低难度,筛选信息比重,将以前现代文大阅读中信息筛选题上升为归纳能力考核题。 三、关于三个高考改革政策性文件直接影响高中教学和高校录取措施的反思
1. 关于文理不分科
文理不分科的“3+3”模式,可能使高校新生的知识结构与专业的相关性减弱,不利于高校也不利于考生。如有一学生高中三年为高考学习了政治、物理、生物,考入的是生物专业,那么他就缺少了相关性最强的化学知识积累及训练。如果其三年为高考学习了地理、历史、物理,考入的是历史专业,那么他就缺少了分析历史问题的政治思想方法的学习和训练。
文理不分科,W生学习数学要付出更多代价。以往文理分科,文科数学易于理科数学。题命简单了,不利于数学专业的选拔;题命难了,对喜欢文科并选择文科专业的学生不公平。
文理不分科“3+3”模式,可能对物理和政治学科造成被人冷落的影响。物理是除了数学最难的学科,在高三实验势必被压缩,因而物理学科原本形象的部分也会变得抽象难懂。一些立志学理科的同学选了化学和生物而放弃物理的情况会屡屡出现,如果这些同学恰好被物理专业录取,不管对学生和高校都不是好的事情。政治学科也许更尴尬,在9门考试科目里政治是学生最不喜欢、老师最为难的科目。在中学不学政治就意味着不学哲学,学业水平测试那点分量既不足以让学生提起兴趣,也不足以深入到哲学思维境界。没有哲学学习的扎实基础,上大学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都是一种无法弥补的缺憾。
文理不分科,表面上是发挥兴趣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马上会演化成分数优势,考生会选择自己容易得高分的三科来和语数外组合,最终干扰了高校文理分科的教育。
文理不分科,在动机上是让学生全面发展,在实践中则会成为照顾“兴趣”。兴趣化就会冲击基础性,尤其是“兴趣”被高考制度固化以后,基础性受冲击就会越来越严重。
建议:第一,在学业水平测试中提炼各科最为规律、最为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如化学课程,从物质最小单位的特点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极微小的条件变化都会引起物质本质的变化;所有知识都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实验意识、实验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的获得,无论大学学习什么专业,无论将来干什么工作,都将受用无穷。如历史课程,古今对比;同类历史事件的类比;在历史现象中提取历史规律;历史事件影响评价要做纵横两个维度的评价。第二,高考政治科目突出哲学,降低其他比重,进而减轻复习负担。物理科目突出实验,强化直观,凸显实践,进而吸引更多学生选择物理作为考试科目。
2. 关于取消自主招生联考
取消自主招生联考,理由是自主招生联考增加了学生负担。然而这些负担只是少数学生的自我选择,取消了自主招生联考,也许会导致一些学生参加两次以上自主招生考试,负担也许不减反增。取消自主招生联考最大的弊端是使学生的选择受到限制。
建议:恢复自主招生联考,将联考放在高考之后。
3. 关于取消本科批次划分
取消本科批次划分,理由是录取时考生志愿容易“滑档”。一些学生凭分数本可被一本学校录取但因为报高了而“滑档”,只能被二本学校录取。一些学生凭分数本可被二本学校录取但因为报高了而“滑档”,被迫只能在专门为三本和专科学校安排的时间第二次填报志愿。然而取消本科批次划分造成的弊端大于“滑档”的弊端。取消本科批次划分,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很难区分高校的档次,必然会增加无法判断而瞎蒙乱填的风险。在历年高考填报志愿时,学生最头疼、最无助的就是对高校缺乏了解。考试靠自己、志愿靠家长的荒唐情形极为普遍。所谓“滑档”许多原因在于学生志向过高,宁可复读也不愿将就。“滑档”造成的舆论影响和社会心理影响,已远远大于对“滑档”考生本人的影响,因而因担心“滑档”而取消高校批次划分的理由不充分。
建议:依然沿用以往一本、二本、三本、专科的批次划分。第一,防止滑档,可在各批次扩大填报数量上限,如一本由原来最多填4所大学,可改为最多填6所或更多大学。其他批次以此类推。第二,各省一律改为平行志愿,保护高分考生,避免高分考生“滑档”现象,依然保留补录制度,同时增加“愿否服从院校调剂”规则。第三,让考生充分明白填报志愿中“愿否服从院校调剂”“愿否服从专业调剂”的意义和风险。以往许多考生“滑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风险意识。
四、未来仍需面对的问题
篇2
2012年8月30日,国务院转发教育部等四部委《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异地高考”改革正式启动。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问题应属国家责任得以明确化。藩篱松动的背后,是一群非京籍家长和学者旷日持久的鼓与呼。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千帆即是其中最为积极的参与者,从2010年开始,他便致力于将公民的教育平等诉求纳入宪法框架,以专业和理性的态度,实践了学人在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中应有的恪守与关切。
在参与推动解决异地高考问题之前,张千帆已经开始着手教育资源分配体系的研究。2009年,他完成了高考招生中的地域歧视课题。2010年,一群非京籍家长呼吁取消高考限制的行动引起了张千帆的注意。恰逢一档电视节目邀请他做嘉宾评论异地高考问题,在那场电视辩论中,他的支持言论获得了非京籍家长的信任,而张千帆也意识到,与招生歧视相比,考试歧视是人口流动规模化背景下,影响更为深远的教育不公。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他便与非京籍家长一道商讨行动方案,并且数度联名几十位学者上书国务院,敦促教育部门承担教育资源均等化的职责。
2011年10月,张千帆首次联名15名学者向总理上书,提请国务院审查并修改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呼吁取消有关“学生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和招生”的规定。几天之后,部分非京籍家长起草的《随迁子女输入地高考方案》公布,建议“取消高考户籍限制”。“学者上书”与“民间方案”形成呼应,直指高考与户籍制度变革。教育部却以“正在调研,尚无时间表”回应,这让张千帆和非京籍家长们颇感失望。“与官方的互动就像一个打牌的过程,我们只能试探对方的态度和可能采取的措施。”张千帆说,在整个过程中,双方原本可以有更好的沟通。
面对官方的迟缓,张千帆和非京籍家长并没有放弃。持续的发声和上访之后,他们终于等到了教育部高层的明确表态。2012年的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长袁贵仁表示,方案会在10个月内出台。不过,这一消息并没有让他们盲目乐观,张千帆决定再以上书的方式积极施压。5月23日,他又联合15位学者向国务院、教育部提请取消高考户籍限制,推进教育与社会公平改革。“我们其实非常担心教育部会出台一个缺乏刚性或者无法执行的政策,所以就继续施压,为他们提供民间版本,希望政府最终的方案能够有效回应民间的诉求。”张千帆说,这一次要首先“出牌”。
篇3
对于这次由高考改革催生出的走班教学,不同人群的态度和建议各不相同。有人认为,走班制能够更好地落实因材施教,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素质;有人觉得推进走班制不宜太匆忙;还有人担心走班制放松了对学生的管理,对学业会产生不利影响。笔者认为,准确把握“走班”和“选学”的关系是正确理解走班制的关键。
首先,实施走班制的目的在于满足学生选学的需要。本次高考改革提出的走班制,其直接目的在满足高中学生选学的需要。由于高考的形式和内容发生了变化,过去那种固定班级、统一授课的形式显然无法适应高考改革的要求,走班制可能是目前较为合适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而将走班制视为能够牵动教育改革“全身”的“一发”的扩大化理解,或者只将走班教学窄化为一种教学模式的看法,都是脱离本次高考改革背景而对走班制产生的误解。
其次,明确学生选学的需要有哪些。一般来说,学生选学的需要主要集中在选目标、选内容、选方式、选结果等几个方面。对学生选学的需要进行梳理,尽可能全面地弄清楚学生选学的需要,既为走班制的设计与实施奠定基础,明确走班制的可为和不可为,也可以从更高层面、更宽领域、更多角度来规划满足选学需要的方式和途径。
再次,落实走班制需要系统实施。走班制与目前固定班级教学存在很大的差别,这既需要加强校长和教师培训,转变人才培养观念;也要加强设施设备、师资配备等方面的条件保障;还要建立走班教学的管理与评价制度,以促进走班制的有效落实。
篇4
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这项政策正在京沪等大城市引发部分户籍居民与外来移民群体的主张对拆。在移民反复向政府申请开放异地高考的同时,户籍居民也向教育主管部门递交文件,抵制这一政策。刚刚过去的10月里,双方表达针锋相对,快速升级,甚至有参与者自称受到要挟甚至暴力伤害。
产生这种局面的根源何在?《瞭望东方周刊》日前专访著名教育政策专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他看来,目前的异地高考政策并非完美,但毕竟迈出了第一步。而彻底解决这一挑战必须改革目前的高考录取制度。
学考分离带来社会问题
《瞭望东方周刊》:异地高考问题目前在京沪连续引发意见冲突,这项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到底是什么?
熊丙奇:我国宪法赋予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异地高考,是关系到教育公平的重大教育问题。早在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下文简称《纲要》)起草期间,这一问题就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2008年,国务院就发文要求各地以“流入地为主、公办为主”的原则,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中央的政策是明确的,要让流动人口的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
由于我国高考一直实行分省录取、按户籍报考的基本制度,非户籍人口的随迁子女在接受完义务教育之后的当地升学问题随之浮出水面:如果不允许他们在当地参加高考,那么,意味着他们必须在接受义务教育之后,回户籍所在地接受高中阶段教育。
即便当地允许中考借考,但由于高中课程不同、各地高考试卷不同,加上有部分省市要求“户籍+学籍”双证报名,他们要在户籍所在地高考,就得在户籍所在地接受高中教育。
这种制度安排,造成家庭分离,一些在城市务工的人员,不得不把孩子送回老家读书,造成大规模的留守儿童、留守少年现象,既给这些家庭的工作、生活带来不便,也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甚至因地域歧视形成对城市和社会的仇视情绪。
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至200年,北京小学阶段教育毕业生总数112268人,其中北京市户籍生82195人,外地户籍生30073人;初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107494人,其中北京市户籍生82809人,外地户籍生24685人;初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数104702人,其中北京市户籍生92103人,外地户籍生12599人;高中阶段教育招生129220人(普通高中68397人,中等职业教育60823),其中北京户籍生123736名,外地户籍生5484人。
根据上述数据,可以计算出这样的结果:30073名非北京市户籍小学毕业生中,最多只有24685名学生在北京继续读初中——实际数字肯定小于24685人,因为初中招生含有一部分未在北京读小学的外地户籍生;12599名非本市户籍的初中毕业生,最多只有5484名在北京继续读普通高中。造成这种结果的一个原因,就是非北京本地学生在北京难以升学,尤其是高考。
而在上海,义务教育阶段已有40多万外地户籍人口的子弟,他们很快就面临中高考问题。如果中高考问题不解决,这些孩子将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回原籍所在地求学,产生新的留守儿童问题。
近年来,有不少机构出面呼吁进城务工人员尽量把孩子带在身边,这有点儿“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味道,如果孩子上学、升学能享受同城待遇,有多少父母忍心与孩子分离、把孩子单独放在农村?
异地高考无法标本兼治
《瞭望东方周刊》:现在国家层面似乎已经赞同开放异地高考,实际情况如何?
熊丙奇:2010年7月颁布的《纲要》明确提到“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这体现了国家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但由于缺乏配套制度的支持,解决这一问题的进展还不顺利。
当年11月,9名在京外地家长代表及1名志愿者带着一万余名在京外地学生家长的签名,递交给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建议北京出台临时措施,允许外地考生在京报名,参加2011年高考。同时,呼吁解决外地借读生的高考资格问题。上述部门当时表示接收了家长的《呼吁书》。
紧接着,教育部于2010年12月公布国家教改试点项目和单位,试点异地高考的地区,是山东、湖南和重庆三个省市。公众最关注的北京、上海等地不在试点之列。
在2011年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正在上海、北京进行研究,逐步推进异地高考,但没有明确时间表。之后,北京大学教授张千帆等15位学者向国务院和教育部递交联名信,呼吁取消高考和招生工作中的考生户籍限制。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20多名随迁子女家长共同起草了《随迁子女输入地高考方案》。该方案建议,应“取消高考户籍限制”,不再把户籍作为高考报名的限制条件,高考报名资格依据学籍和父母经常居住地等标准认定。
在社会各界不断呼吁和政策持续发酵的过程中,2012年全国“两会”前夕,从山东省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山东省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允许非户籍考生在该省参加高考。
解决异地高考问题绝非放开户籍那么简单。山东之所以作为教改试点单位,并率先出台异地高考方案,是因为山东本身就是一个高考大省,是竞争异常激烈的高考“高地”,除非考生因家庭原因不得不在山东高考,没有多少考生愿意主动到山东高考,地方政府无须担心“高考移民”问题。
而换在人口流入密集、高考资源相对丰富的京沪等地区,这个问题就会变得十分困难。如果不设条件地放开户籍限制,几乎可以肯定将带来非常严重的“高考移民”,既造成流入地城市不堪重负,也引发本地户籍者与外地户籍人员间的矛盾。
虽然不能说山东的异地高考政策算是一个完美的开端,但还是体现出了实现教育公平这个方向的意图。而在目前的框架下,这个措施仍然是治标不治本的。当然,开放之后,给在山东的流动儿童以平等的权利显然是进步的。
完全放开异地高考,特大城市、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将变成“教育洼地”,必将会带来大量“高考移民”,造成城市人口急剧膨胀,超过资源承载能力。如果我国一直维持现行高考录取制度,而且京沪等地的名校录取指标远超过其他地方——北京和上海的高考一本录取率已经达到25%以上,而全国平均水平是8. 5%,那么,这种情况确实会发生。
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城市怎么去解决才是关键。这里是流动人口的聚集地,关注也最为激烈。在目前的框架下去采取解决措施,只能产生问题。如果北上广解决不了,等于异地高考就没解决。
必须改变现行录取制度
《瞭望东方周刊》:人们呼唤了异地高考这么久,对其寄予这么高的期望,为何结果还无法令人满意?
熊丙奇:总体而言,还是在现行高考制度框架内寻找解决异地高考的办法,因此,很难找到根治的办法,而且也会产生其他问题。
其一,在现行高考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下,解决异地高考必然面临本地户籍人口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高考利益冲突。道理很简单,我国高考录取,是把计划划分到各省份的,因此,如果取消高考报名的户籍限制,或者放宽报名条件,本地户籍人口会认为外来人员瓜分了自己的高考蛋糕。为此,这次国务院的意见明确提到,教育部有关部门将对净流入人口多的地区,增加招生计划,确保本地户籍人口的高考利益不受冲击。
其二,在保证本地户籍人口高考利益情况下,开放异地高考将带来争议。首先,有人会把进城务工人员争取正常的升学权利,认为是进城务工人员想获得与城市一样的“高考特权”;其次,开放异地高考,并没有改变全国高考资源配置不均的现实,按照国务院的意见,京沪等地为保证户籍人口高考利益,将增加高考录取指标,这意味着京沪整体的高考录取情况不变,在全国名校高考录取计划不增加的情况下,名校在北京和上海等地录取的人数可能进一步增加。
其三,由于高考录取指标和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开放异地高考,将使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如当地政府所预料般,成为“教育洼地”。一直以来,地方政府在谈到异地高考时,都担忧开放异地高考后,会带来“高考移民”,造成城市人口急剧膨胀,超过资源承载能力。
上述这些问题,成为地方不愿意主动推进异地高考的现实理由,也必然会导致地方视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资源情况,设定异地高考的门槛。
《瞭望东方周刊》:你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熊丙奇:要根本解决异地高考问题,需要打破现行高考录取制度。操作方式很简单,就是取消分省份按计划集中录取,高校的录取名额不投到各省份,全国各地考生公平去竞争。
具体做法有二。一是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统一录取。这就是把分省份按计划录取,变为全国总计划录取。二是全国统一考试、高校自主招生。相对而言,我更赞成后一种做法。因为第一种做法进一步强调了分数在录取中的重要作用,会加剧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再就是我国各地的教育资源并不均衡,不发达地区的教育落后,学生的竞争力会受到影响,难以和发达地区的学生竞争,虽然消除了“高考移民”,还是会出现“教育质量移民”。
而第二种做法,首先符合我国高考改革的方向,可以打破一考定终身格局,并落实学校的办学自;其次,高校在录取中,可以结合考生统一考试成绩、中学学业成绩、大学面试考察和地区教育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录取,尤其是可以通过地区教育因素,校正各地的教育质量差异,实现地区间的高考录取实质公平。
篇5
日前,北大校长实名推荐、六校联考等2011年高考自主招生政策陆续公布。对考生而言,想获得自己理想高校的通知书,并非只有高考这一条路,除了自主招生,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类型招生“捷径”。本期,我们盘点一下高三这一年期间需要经历的“重要关卡”,考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进行选择。
途径一:自主招生
7校联招可同时申请3校
考试方式:每年11月,试点高校开始公布自主选拔录取的招生简章。高校依据自主录取对象条件对报名考生进行初审。寒假前后组织笔试和面试,有的高校还会进行心理测试。入选考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在高考录取时是可以享受优惠政策的,但考生的高考成绩须高于其所在省(区市)试点高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针对人群:高校的自主选拔录取一般要求考生在某些方面具备突出的能力,如具有突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有特殊才能,学科竞赛获奖,综合素质名列前茅等。
建议:耐心分解知识点
据悉,自主招生出题继续游离高考之外,对考生的综合能力和平时积累提出更高要求。广州市越秀外国语学校校长、特级语文教师赵卫平表示,自主招生的语文题目对考生提出了要求,首先是要对常识涉猎多,阅读面宽泛;其次要有好的思考能力、思维活跃,很强的功底和能力;另外还要关心社会,关心时事,多参加社会活动。
途径二:保送生
省级奥赛一等奖保送资格取消
保送生是由中学推荐,直接保送到高校就读。经省级招办审核录取的保送生免于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据悉,如今的保送生早不是过去免考就进大学的政策,不仅保送资格有很多项“硬指标”,学生还得参加各个高校自己设定的文化测试和相关考核。
针对人群:高中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的应届毕业生、高中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赛全国决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应届生。值得关注的是,今年获得该赛事省级一等奖的学生,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和高考加分资格。
途径三:小语种
考虑学校专业勿盲目报考
小语种招生全名为非通用语种提前单独招生。在2012年之前,多为在提前批次之前,所以即使没有被录取,也不影响其他批次的报考情况,良好的就业前景使得小语种近年备受关注。
考试方式:2012年小语种招生进行了一次大改革,取消提前单独招生形式,大部分高校不再自行组织命题考试和单独录取,面向全国统考生源在本科批次录取。为适应广东省志愿填报方式的改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小语种专业在普通高考中的招生批次与该校其他专业一样,均安排在普通类的第一批本科录取。
针对人群: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推荐外语类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学校中具备外语类保送生资格、综合素质优秀、品学兼优、热爱外语专业、身体健康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部分省级重点中学品行优良、学习成绩优异、外语能力较强、热爱小语种学习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面向已参加广东当年普通高考报名的考生。
广州广外附设与广州外国语学校有推荐资格。
专家建议:对小语种有兴趣才报
广外招办负责人建议要学习语言类的考生,需要敢说、肯张嘴,另外要有兴趣。不要因为小语种招生在统招前,因为想多一次机会就盲目报考小语种,仍然需要考虑学校和专业。
途径四:港澳高校招生
要求具备良好英语能力
考试方式: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列入计划内招生,随高考志愿填报,在提前批录取。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大学等院校则是独立招生,需要参考考生高考成绩和面试成绩等综合评定录取。每年4月起,港澳高校陆续接受内地考生网上报名,6月~7月,港澳高校组织笔试、面试。
针对人群:报考港中大、港城大的考生高考成绩达到考生所在地的一本线。考生需具备良好的英语能力以便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此外,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能够支付港澳高校较高的学费和生活费。
专家建议:知识考查非重点
港大招生负责人曾表示,面试主要考查考生英文表达能力、思维方式和群体讨论中的表现。至于对题目所涉知识了解多少,并不是考查的重点。问题更贴近生活,也是为了让考生可以在读书之外更多地思考人生。
途径五:文体特长生
高考和术科考试一个不能少
部分普通高校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每年都会按教育部政策规定和有关条件录取一些高考成绩达到一定要求,又有艺术专长的考生。另外,一些高校每年面向全国招收高水平运动员。985、211院校都具有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资格,如中大、华工等等。
考试方式:艺术特长生不仅要参加高考,还要参加艺术测试。寒假后高校组织艺术特长生测试。而体育特长生参加由当地省招办统一组织体育术科考试,后参加高考。在高考录取时,考生享受一定的优惠。
针对人群:艺术特长生一般具有音乐、舞蹈、戏剧、书画等特长。高校每年的招生项目不同,测试内容不同,对考生的要求也不同。 体育特长生年龄不超过22周岁;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高级中等教育毕业同等学力,获得国家、或国际,个人或集体项目成绩。
专家建议:对文化课成绩心中有数
考生首要对自己文化课成绩要做到心中有数,此类招生对文化课有一定的要求,各招生院校会根据考生专业成绩,划定不同的文化成绩录取分数线。
途径六:高职单招
录取后不再参加高考
2012年,有73所高职院校被教育部授权,可以进行单独招生(也叫自主招生)。这些学校可以自主制定招生政策,自主命题,自主组织考试,自主招生录取。广东可单独招生的高职院校达到4所: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和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考试方式:高职院校的单招程序对考生设有笔试和面试两方面考察,录取办法按考生考试的成绩排名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取满计划为止。以番禺职院为例,该院2012年单招规定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三门均达到B级及以上等级的考生,可免综合考试笔试,直接进入面试。
针对人群:已参加当年高考报名;具有招生院校生源范围所在地的正式户口;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职(中专、职高、技校)毕业生。有的专业对考生有特殊要求,如服装表演、旅游管理等专业对考生的身高有要求,航空保安专业只招男生。
篇6
数学一贯是考生反映复习最不得章法的一门学科。
莘莘学子通过十几年的勤学苦读,最大的心愿就是考上理想的大学,离2012高考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此时高三考生在紧张的复习备考中陷入题海战术,因此,如何最大限度的组织好高三冲刺复习,就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数学一直是令学生又爱又恨的学科,也是分数梯度最为明显的学科,如果考生懂得复习策略,在高考中就能站于不败之地。
一、明晰高考数学命题趋势
学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考试大纲和近年的高考试卷,明晰高考数学命题走向。高考对数学的能力考查包括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以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以给考生留下了比较大的思维、选择空间。
另外,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卷,高考命题有着几点发展趋势:1.不回避以前考过的重要内容;2.高考命题的特点是逐渐减少运算量,加大思维量;3.降低试题的入口难度;4、考查知识的主干内容。
应用题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也是考生得分的难题,近年来该类试题的特点日趋鲜明:1.应用题的信息来源真实可靠;2.应用题的个数明显在增加;3.注重考查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及应用的能力。再则,应用题的命题原则是关注社会现象,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及探究的能力;考查实践动手能力;开放情景设置,实现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尊重学生的个性。
考生在复习时,可从生活中找到出题的“引子”,以便在高考中遇到类似题目不会感到陌生、棘手。
二、注重基础知识,以不变应万变
在剩下的3个月时间里,学生要狠抓基础知识的复习,对课本上的例题、习题吃透,以不变应万变,直到高考前一天。
在剩下的3个月时间里,学生要狠抓基础知识的复习,对课本上的例题、习题吃透,以不变应万变,直到高考前一天。
虽然高考数学试题不可能考查单纯背诵、记忆的内容,也不会考查课本上的原题,但每回对试卷分析时不难发现,许多题目都能在课本上找到“根源”,不少高考题就是对课本原题的变型、改造及综合。高考是针对大众的考试,绝不会从天边拈来偏、怪题。对课本上的题目熟悉了,对高考题就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至少不会惧怕。
在回归课本复习时,考生要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对基本方法和技巧还不能回忆出的,要及时补上。不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应将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
还有一点值得考生借鉴,就是在复习时应学会以退为进的策略。在实践中,总有不少考生到了最后冲刺期,将基础抛在一边,专攻难度大的题,结果是自信心受挫,高考时原本该得的基础分也失掉了。所以建议考生在复习时以退为进,不指望将所有的题攻下,将时间用在巩固基础、对付“跳一跳便可够得到”的题上,这样复习,高考时很有可能超水平发挥。
三、摒弃题海战针对性做题
就目前而言,大部分学生有点焦躁,而高考数学复习最忌怕、厌,这相当程度上是由于题海战造成的“硬伤”。
在以往的教学中,有不少学生认为复习数学就是不断地做题,从而陷入题海战,做多了、麻木了,就伤了学习积极性和热情,高考时原有的水平不可能发挥。因此题海战应摒弃。
建议学生在做题时首先应精选题目,注重题目的典型性和针对性,提倡删除繁题、难题、偏题和陈题,倡导精选创新题、应用题、探究题和情景题,突出问题的训练价值,以期提高复习课的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去年考题第一考察的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去年的高考试题,并不是在难度上加大改革,而是注重创新性和实际运用(文科试题尤其明显)。
再则,学生在做题复习时,要明确不是为做题而做题,而是要从题目中抓住解题方法,由一个题带动多道题,如做综合题和基础题。
建议考生在复习时,可同多个同学交流意见,这样可取得“1+1>2”的效果,开拓解题思路。
四、复习莫脱离课本、老师
在高考的最后冲刺阶段,相当一部分学生会抛开课本、脱离老师复习。如上课时不听老师讲题,而是自己在下面做其他题目,进行“自主复习”。对大部分学生而言,这样将得不偿失。
复习不能抛开课本,主要是高考出题还会以课本为参照。
篇7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是的,人人都能明白“少年强则国强”的道理,要强少年则要强教育也是妇孺皆知的道理。然而,老师、家长,尤其是咱广大立志报国的莘莘学子,都对教育制度有过种种抱怨。回忆起年少不更事时,一群尚未开眼涉世的初高中生就从报纸、杂文上看了些百家言,就不分事实的一通胡乱批评,想来还觉好笑。更让如今的我摇头而笑的是那时的一声轻叹,还“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般:国情如此,事实如此。
我们终于盼来了教育的改革。据xx年3月29日的报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表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文本字 xx年2月28日至3月28日公开征求意见。截至3月28日24时,规划纲要小组办公室共收到意见建议27855条!公开化的征求意见,更加透明化的改革,显示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我们也能从这一进步的行动中看到更多的希望。意见建议之多,也可以看到群众对教育的重视和对改革的希望迫切之程度。
我相信很多学生都像我一样抱怨过:分分分,咱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这是高中时代最能表达学生对日复一日的大小考试的痛恨的总结了。可是,抱怨归抱怨,大家还是心悦诚服的拜倒在题海的石榴裙下:谁叫我们最终都得通过高考来证明自己真的有读大学的能力呢?谁叫题海和考试真的能训练应试的技巧呢?在这次的改革中,关于高考的改革让我对我的小弟弟妹妹们的童年更加有希望了。面对不足,谩骂和抱怨不起任何作用,重要的是,我们要支持国家的政策,让政策都发挥实效,才有可能向更好转变!
作为理工科大学生,我对《规划纲要》中高等教育部分尤为关注。
(一)《发展任务》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大力开展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加强基础研究;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应用研究。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充分发挥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加强高校重点科研创新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积极参与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
这一段中提到了“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 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我对此尤其盼望。也许是对自己的大学生活不满意,我对即将要来临的毕业和走向社会有着隐隐的担忧。我不自信自己在大学学到的知识能够与企业对我们的要求适应、与社会对我们的期望想符合。可能我在学期间我不能享受到这个决策给学生们带来的幸福,但我仍然全力支持学校、学院实行这些政策!
(二)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校办产业发展。为社会成员提供继续教育服务。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积极参与决策咨询,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鼓励师生开展志愿服务。
对与这个我是举双手双脚支持!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愿意干实事,愿意用青春的激情和力量去为祖国和人民做有用的实事!这样的活动既让生活充实有意义,又能使自我能力得到锻炼和自我修养得到提高。我相信真正实行这样的政策,没有学生会不欢迎的。
篇8
我认为我省作为一个高考大省,考生人数众多,每年的各批次录取分数线在全国都属于上游层次。影响高考综合改革启动年份的因素我认为有:一是高考改革方案的提出与我省教育现状是否相符;二是大学录取政策的调整是否及时匹配;三是试点省份高考综合改革是否成功,社会是否认可。四是考试科目的设置是否简单可行,高中学校的可操作性如何。
2、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参加两次考试是否可行?如可行,两次考试分别安排在什么时间合适?
学考选考科目参加两次考试可行,一方面多一次机会,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引起重视。两次考试的时间,分别在4月和10月进行,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
3、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在高考录取中的使用:
(1)如何设置选考科目等次?各等次的比例和分差如何划分?依据是什么?
选考科目等次以学考成绩合格为赋分前提,根据事先公布的比例确定等级,例如可以细化为A+、A、B+、B、B-、C+、C、C-、D+、D、E共11级,分别占5%、10%、10%、10%、10%、10%、10%、10%、10%、10%、5%。其中,A+为满分100分,相邻两级之间的分差均为3分。等次细化以后也可以体现出学生成绩的高低,以3分为一个分差也可以体现出区分度。
(2)如何确定选考科目成绩占高考总成绩的权重(即选考科目计入高考总成绩的分值为多少)?
选考科目以选择3门为例,我认为每一门满分定为100分,高考成绩总分为750分。
(3)如何确定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有效期?
学考成绩可以以两年为有效期。
4、高考录取批次和录取模式(如:专业+院校的志愿填报方式)改革对高中教学的影响。
高考录取批次和录取模式的改革对高中教学会产生很多影响,如走班制的实施,选考科目的选择和班级的设置,三年一体化如何实施,对于语数外和选考科目的时间如何分配,考试时间如何选择,教师如何调配等问题都要经过深思熟虑。
5、如何进一步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有效引导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录取时的参考作用。
一是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内容。二是严格程序,强化监督,确保公开透明,保证内容真实准确。三是各省(区、市)制定综合素质评价基本要求,学校组织实施。转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6、另一次外语考试以何种方式进行(单独组织或随学考进行)?安排在什么时间合适?
另外一次外语考试随学考进行,方便统一组织,避免单独准备外语考试带来的压力。安排在10月比较合适。
7、高职专科招生与普通高考分离后,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专科院校的途径及制度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内容有哪些?
在高职专科招生与普通高考分离后,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专科,实行考生自主报考,普通高中生以学考成绩为基本依据,高校确定报考条件、选拔评价办法和录取规则,并在招生章程中公布要参加相应报考学校组织的职业适应性测试,考生参加相应学校组织的职业适应性测试,高校对考生文化素质和职业适应性进行综合考量,择优录取。同时考生可报考多所院校,并可被多所高校拟录取,考生选择确认一所录取高校。
篇9
“5年之内应该可以在绝大多数省市推行(异地高考),不会有什么阻力了。”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宪法学会副会长张千帆面对《中国新闻周刊》的采访时,颇感乐观。
即将度过49岁生日的张千帆,身形清瘦,鬓发中已现灰白。将近两年的时间里,对随迁子女异地高考的持续关注和推动,为他招来许多非议甚至谩骂。他对此并不介意。提到自己为此付出的努力,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旁观者而非参与者,“现在异地高考之所以能够松动,原动力是这些家长。我只是帮他们梳理政策,提些建议。如果他们自己不努力,政府也许永远意识不到这是一个问题。”
张千帆就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即是京籍考生中的一员。按照他的预计,7年后儿子参加高考之日,正是异地高考政策彻底放开之时。“从他高考的角度讲,可能会增加一些难度,增加一些竞争。”张千帆微笑着说,“但是我觉得并不可怕,大不了去别的地方读书,天塌不下来的。”
受歧视的歧视者
胡杨(化名)是一名初三年级非京籍学生家长,由于丈夫工作的关系,一家三口已在北京生活9年。成绩优异的女儿,从小学一年级起便在北京读书,除了户籍地外,她和学校里的北京孩子没有任何不同。在自己和其他非京籍家长的努力下,女儿虽然参加了北京小升初电脑派位,但想想马上来临的中考、四年后的高考,胡杨一家人依然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2011年5月,胡杨在一次推动随迁子女异地中高考研讨会上认识了张千帆,从那时起,她便和几名非京籍家长一起,经常邀请张千帆参加研讨会,还不时跑到北大向他咨询法律意见。在胡杨的印象中,只要家长们需要,“张老师马上就会出来帮助我们。”而每次得知家长们要到教育部请愿,张千帆总是不厌其烦地叮嘱:到场后一定不要激动,要保持秩序,不能混乱;不要阻碍交通、不要影响机关的正常办公;要合理合法地争取权利
与习惯通过媒体、网络发声,推动社会改革的学者不同,张千帆常常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知行合一,身体力行。
2012年10月8日,张千帆与其他30名专家学者,向国务院及北京、上海、广州三地教育部门递交《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就读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建议方案》(下称“方案”)。在张千帆的协调下,方案由一名家长代表和一名学者代表共同提交教育部。
方案中的随迁子女认定标准是,一般省市至高中毕业有三年连续就学记录,京沪等特殊省市至高中毕业有四年连续就学记录。为保证考生确是随迁子女而非高考移民,方案中明确了对考生父母的资格认定应与考生就学年限基本接轨,并以工作证明和居住证明为准。
这个简单的认定标准,不涉及任何经济指标。“随迁子女只是被动跟随父母来到一个城市生活,纳税多少、是否有房有车,他们根本无力决定。”张千帆解释说,“所以不应该在随迁子女中划分三六九等,尤其不应该根据家庭条件认定。”
事实上,任何认定标准都会起到分化作用。因为每个家庭条件各不相同,又都希望被标准囊括进去。在京沪等地教育、公共资源稀缺的情况下,有些家庭甚至希望将别人排除在标准之外。张千帆并不否认非京籍考生间的这种内在竞争,这也使他感慨这个群体联合起来的不易,“他们在为自己争取利益的同时,也在推动社会公平。这并不矛盾。”
与此同时,由于择校现象的出现,被异地高考触痛的既得利益群体――北、上、广等本地人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在对教育资源的占有方面就已呈现出严重的不公平。2011年8月,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北京小升初项目总报告》指出,在集中了最多优质教育资源的北京东城、西城、海淀三个区,推优、特长、占坑、共建等各种形式的择校比例已经超过电脑派位和就近入学。然而,在择校中处于弱势的京籍家庭恰恰是最排斥异地高考的人群。“也就是说,那些坚持要歧视的人,他们本身就是受歧视者。”张千帆觉得这个现象值得玩味,同时也很可悲。
打破沙锅问到底
为此,张千帆提出过一个高考方案: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原则上进行统一考试,以相同的分数标准公平录取各地考生。但对10个边远、欠发达的省或自治区,实行全国平均比例的同等录取,比如,北大在全国的招生录取比例不到万分之五,、新疆等自治区的区内录取比例也为近万分之五。
这个设想不仅可以终结京沪等地的高考特权,落实教育资源贫瘠地区的平等受教育权,还能从源头上解决高考移民问题。“如果山东考生到北京是按照同样的标准考试、录取,为什么还要移民去北京呢?”张千帆说。
这种构想类似于美国的“平权法案”。
20世纪中叶起,为扶持历史上一直受到歧视和压制的黑人等少数族裔,美国在教育、就业、工程承包、医疗等方面给予少数族裔特殊优待。几十年来,“平权法案”对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居功至伟,但同时造成了对强势群体的逆向歧视。
对于上述构想实施后,可能在高校招考中造成的逆向歧视,张千帆并不担心,“之所以给他们特殊照顾,是希望国家教育实现均衡化以后能够取消这些照顾。原则上讲,这种照顾是有条件、有期限的,只是一个权宜之计,长久是希望达到一种不需要照顾的状态。”这才是张千帆眼中终极的公平。
与一些法学家侃侃而谈时声情并茂不同,张千帆的表达富于逻辑、遣词质朴、不带情绪。这位曾在美国卡内基一梅隆大学获得生物物理学博士的宪法学者,将自己治学、行事的独特风格归因于理工科背景。“物理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要打破沙锅问到底,问到不能问了才能满足。解决社会问题的时候,同样不能满足于现象,而是要把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挖掘出来。”张千帆说。
张千帆的思索并未止于高校招生歧视,他认为表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是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的行政垄断。它直接影响了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共享,并在客观上造成中、小学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式的应试教育体系。他毫不讳言自己供职的北京大学“是被教育部扶植起来的龙头老大”,在他看来,只有打破行政壁垒、自由办学,才能塑造出真正意义上的“品牌大学”。
篇10
评价改革,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而作为世界范围内公认的教育领域几大难题之一,难度也是不言自明。
在我国教育界,关于评价流行着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人认为,除了学生学业水平外,诸如道德水平、艺术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都没法评价。还有人坚信,高考不改,评价怎么也动不了。而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把考试等同于评价,把成绩等同于质量的现象更是大行其道。
僵局不破,改革难进。这份牵动人心的《意见》的诞生,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难题的解决呢?
《意见》构建了一套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并提出把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完善教育政策措施、加强教育宏观管理的重要参考,作为评价考核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依据。与以往相比,这是最大的不同。
它所代表的是一种科学、全面的教育质量观,直指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片面质量观。
《意见》的出台是两种质量观的一次正面交锋。
在“应试教育”为代表的片面质量观的影响下,当大家都关注选拔结果,而非教育本身,关注考试成绩,而非关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目标时,教育便走入了歧途。
“重成才轻成人,只关注考试分数,忽视品德、心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样一来,教育就丧失了促进儿童青少年发展的本性,不能面向所有资质不同的学生,不能促进人的智力与人格、知识与品德、科学与人文的全面发展。”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辛涛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
不仅如此,应试教育的质量观干扰了中小学质量评价的常态,强化了单纯以学生学业成绩和升学率来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这种氛围下,扭转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的现状,变得十分困难。
另一个因素让本来困难的情况变得复杂。由于基础教育领域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长期缺位,使许多人在评价问题上陷入了“迷途”。“学业成绩等同于学生发展水平”,“综合素养无法评价”的观点流行。
而之所以缺位,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仅仅使用学生学业成绩进行评价是较为容易的,而建立一个结合了学业水平、学习动力、身心发展以及学业负担等多方面指标的评价体系十分困难”。
僵局已经形成。在思想意识层面,教育工作者都十分清楚,一味注重分数牢牢束缚了学生手脚,严重阻碍了学校发展,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向相去甚远,然而在现实层面,应试、片面的质量观仍然大行其道。
如何破除僵局,评价改革呼之欲出。《意见》指出,“教育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如何发挥导向作用彰显了《意见》的重要性。
晦暗不明更需要正面力量去“拨云见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郭华认为,《意见》的出台便是要“自觉地引导评价去发挥积极正向的作用,引导人们树立一种正确、全面的评价观和教育质量观”。
《意见》开创了中国教育质量评价的新局面。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建构迈出了第一步,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让评价改革的方向更加清晰明确。
更多人对《意见》寄予厚望,期待着它能为提升教育质量、促进考试改革和学校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
“在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为多角度评价选拔人才提供了一条新途径。通过中小学普遍实行综合评价制度,相信经过多年经验的积累,一定能够摸索出适合我国教育国情的科学评价体系,为打开高考症结、全面推进各项改革打下坚实基础。”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督导评估研究中心主任刘芳研究员如此评价。
另一方面,当综合评价体系发挥作用之时,高考对基础教育质量的评价功能必然会弱化。“高考本身是一项选拔性的考试,其作用仅仅是选拔人才进入高等院校,但是政府、学校和社会却将高考成绩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指标。因此,建立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才能改变将高考成绩视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指标的现象。”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边玉芳教授认为。
绿色评价指标体系是这次改革的重点。人们津津乐道的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其内容和指标涉及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领域。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概括了它的思路:这套指标框架力图把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细化和具体化,同时针对当前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重在综合考查学生发展状况,既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又关注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既关注共同基础,又关注兴趣特长;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效益。
绿色评价指标的背后,隐藏的是质量评价思路的重大转折。具体而言,从评价维度、侧重点、导向性上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汪明研究员认为:“将学业负担状况作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强化了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学习过程和效益的评价理念,是此次评价改革的一个突出亮点。”
这种转变也是顺应国际趋势、借鉴国际经验的结果。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滕珺博士在比较研究了国际上基础教育质量指标后认为,5个方面的20项关键性指标,不仅吸纳了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同时又结合了我们的基本国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指标体系突出强调了思维方式、人际沟通、创新意识等未来全球化社会中所需的一些核心素养”。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上海中学原校长唐盛昌则把关注的目光放在了指标对学校改革方向的引导上。他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具体分析了这些“切中要害”的评价指标。
“比如,品德发展水平特别重视学生的理想信念与人格品质的培养。因为在智力相仿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与责任意识直接决定了孩子未来成长的高度。”
而“学业发展水平”将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放在其中加以突出,“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方式的突破与环境重构”。
“身心发展水平”指标将“审美修养、情绪行为调控、人际沟通”提到应有的高度。在他看来,这些关键性指标,都呼唤着学校教育在这些方面做出实质性的改革。
在“兴趣特长养成”上,指标充分考虑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与学生的爱好、兴趣与潜能的培育。这就对“学校办出个性、特色以及创设丰富多样的、能提供学生选择发展的平台,提出了高要求”。
“学业负担状况”指标中,不仅仅关注上课、作业、睡眠时间,课程教学、作业和考试的有效与难易程度,更关注学生的感受与想法。充分尊重学生,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考虑他们的感受,“这正是学校教育改革需要突破的重要方向”。唐盛昌说。
这一切都将为学校未来的改革与发展提出明确导向,也将改变当前学校评价重考试分数、轻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重结果、轻学生进步和学校努力程度,重甄别选拔、轻问题诊断和改进的状况。
国家督学、大连现代学习科学院院长王允庆把绿色评价指标所引导的评价思路理解为“增值评价”,是发展性评价的一种方式。“增值评价以考查评价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步的幅度来评价学校的好与坏。由于它面向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变化,所以它反映了学校教育努力的真实情况。”
他认为,这种评价思路在推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中意义重大。因为强调“进步程度”将会使很多,特别是薄弱学校看到曙光。基于“进步”的数据,“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监控质量,学校可以反思和自评,社会和家长会掌握更透明的质量信息”。
在评价方式上,《意见》强调了科学性:一是强调注重全面客观地收集信息,根据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将评价建立在大量数据支撑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改变过去主要依靠经验和观察进行评价的做法;二是强调注重考查学生进步的程度和学校的努力程度,改变过去单纯强调结果不关注发展变化的做法;三是强调注重促进学校建立质量内控机制,改变过于依赖外部评价而忽视自我诊断、自我改进的做法。
评价方式的变化也要求改变评价方法。《意见》强调了现代评价方法的运用,主要是通过测试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评价,辅之以必要的现场观察、个别访谈、资料查阅等,提高评价的科学性。除此之外,《意见》还强调面向学生群体采取科学抽样的办法,改变统考统测的做法,避免加重学校和学生负担。
评价改革越趋向科学性,越凸显出我国专业评价机构和人员的短板。
科学、丰富的评价方式是对教育多个领域进行综合评价,因此对教育质量评价的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现代评价方法,尤其重视调查研究以及数据和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这些都需要依托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专业力量。
除了推进综合评价改革本身具有很高的专业技术性,另外,许多现象表明,当前质量评估专业技术人员的匮乏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质量评估工作进一步推进的主要原因。
以美国为例,美国长期参加国际著名的基础教育比较项目,如国际数学与科学学习趋势(TIMSS)、学生能力国际评价项目(PISA)等。同时,他们又拥有全国性的教育质量评价即美国的联邦教育进步评估(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简称NAEP)。此外,各个州还有自己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美国许多大学都有专门学科和专业培养教育统计、教育测量、教育评价的专门人才。凡此种种,使美国对自己的教育质量发展状况有很好的把握,能较及时地了解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革和调整。除美国外,其他许多教育发达国家都很重视教育测量与评价专业人员与专业机构的培养。而我国,教育研究与实践更多选择理论分析与经验取向。对比国外经验,边玉芳分析,我国教育测量与评价领域需要更多专业人才、相关评价机构的专业人员专业水平亟待提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因此汪明建议,要依托有条件的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教研部门建立中小学教育质量专业评价、监测机构。“要逐步培养和建设一支具有先进评价理念、掌握评价专业技术、专兼职相结合的专业化评价队伍,真正为推进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此外,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加强综合评价的资源平台建设,同样是综合评价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
刘芳建议,建立在教育部主导下、由独立第三方机构具体实施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监测评价制度,通过对各地综合评价改革工作的对比分析、经验提炼及表彰奖励,推动各地在综合评价改革工作上积极探索,及时全面总结各地经验,发现问题及不足,有针对性地为下一步改进工作、科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当前我国专业化的基础教育质量评估人员和测试手段与地方和学校对评估工作的强烈需求不相适应;在进行数据分析和提炼过程中高度的专业化要求与当前督导、教研人员现有的知识结构水平不相适应;质量评估中需要的庞大数据支撑系统与当前能够提供的数据支持还不相适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避免盲目进行评估是当前在思想层面上需要廓清的问题,培训、培养人才,逐步建立起教育质量评估数据库,需要良好的顶层设计和分步实施。”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阚维博士认为。
怎样运用这些指标,是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最为关心的问题,毕竟好的制度设计和框架体系,也要在实践中检验。
辛涛认为,重要的还是要完善本区域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各省市要在充分领会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这一质量观的本质后,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开发适合于本地区的评价指标。
同时,《意见》中的评价内容与指标是针对当前教育领域出现的实际问题而提出的。因此他建议,在政策落实的过程中,要注意充分考虑教育教学实践的真实情况,以促进学生全面而健康发展为指导,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这一指标体系,而不应该不考虑实际情况,把指标当作硬性规定,对学校进行硬性区分。“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改革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政策执行过程,而是一个充满探索、创造和建设的实践过程。”
对于这个正在展开的过程,上海的经验也许是一种借鉴。《意见》的出台很大程度吸收了上海的“绿色评价指标体系”。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纪明泽认为,教育质量的综合性和各地情况的复杂性决定了《意见》只能给出教育质量评价的框架。“要开展符合实际、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活动,必须将指标框架具体化为可测量的指标以及相应的观测点,并开发相应的评价工具。”
这就需要各地在《意见》的评价框架下,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完善有效的评价方法,形成地方特色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以上海为例,他们构建了以学生学业水平为基础,结合学习过程和学习经历的评价体系,指标设计融入了地方特色和实际。上海是一个强调创新的城市,对创新的追求在教育质量评价中就落实在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指标上,对高层次思维能力的评价就集中在评价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预测、观察和解释能力,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