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塑料趋势范文

时间:2023-12-25 17:37: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可降解塑料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可降解塑料趋势

篇1

[关键词]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淀粉基塑料

中图分类号:TQ3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6-0274-01

传统塑料主要来自石化资源,因其不易降解和回收利用,给环境造成极大污染,并造成对石化资源的严重浪费,寻找非石油基环境友好的材料迫在眉睫,生物可降解塑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研究最广泛的可降解塑料有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淀粉基可降解塑料等。

一、聚乳酸(PLA)生物可降解材料

聚乳酸(PLA)是以乳酸为原料制备的高分子材料,具有无毒、无刺激性、强度高、易加工成型和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制品在使用后可完全降解。按单体不同,PLA分为PLLA、PDLA和PDLLA。当前国内外PLA生产企业主要以生产不同规格的PLLA为主。PLLA单独使用具有熔点低、结晶慢、耐热性差等缺点,通过与PDLA共混,可形成立构复合体,改善成核、结晶速度,提高材料耐热性。PLA可用于一次性饭盒以及其他各种食品、饮料外包装材料;可用于纤维和非织造物等,包括服装、建筑、农业、林业、造纸、医用等领域。

聚乳酸是以乳酸单体为原料经过聚合等工艺制备得到的高分子聚合物,制备方法分为一步法和两步法,一步法难以制备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合物,基本无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厂家主要通过两步法工艺生产聚乳酸。两步法工艺需经历中间体丙交酯阶段。

聚乳酸主要生产企业:

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PBS)生物降解塑料

PBS是以丁二酸与丁二醇为原料制备得到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吸收性,易被自然界的多种微生物或动植物体内的酶分解代谢,是典型的可完全生物降解材料。但PBS的加工温度较低、黏度低、熔体强度差,难以采用吹塑和流延的方式进行加工。另外PBS制品往往呈一定脆性,应用受限。PbS主要用于包装、餐具、容器、一次性医疗用品、农业、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等领域。

PBS的聚合前体主要原料为丁二酸;丁二酸的生产主要是通过石化法合成, 目前丁二酸的生物制造技术是国际竞争热点, 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是以丁二酸与丁二醇为原料经过聚合制备得到的高分子聚合物。

PBS主要生产企业:

三、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生物可降解材料

PBAT是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和己二酸丁二酯的共聚酯。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可降解共聚酯,PBAT兼具了芳香族聚酯和脂肪族聚酯的优点,既具有很好的热性能、机械性能,又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和加工性,可以用它与脂肪族聚酯 PLA 等共混,来改善脂肪族聚酯的机械和力学性能。PBAT的加工性能与LDPE非常相似,可用LDPE的加工设备吹膜。PBAT主要用作农用地膜、垃圾袋、保鲜膜、堆肥袋、淋膜和餐盒、餐盘、杯子等。

PBAT主要生产企业:

四、淀粉基可降解塑料

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是淀粉经过改性、接枝反应后与其他聚合物共混加工而成的一种塑料产品,具有生产成本低、投资少、使用方便、可生物降解的特点。淀粉基热塑复合材料不仅具备一般高分子材料所共有的基本特性,而且具有完全可降解性,可替代当前广泛使用的塑料材料。

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已有3O年的研发历史,具有研发历史久、技术成熟、产业化规模大、市场占有率高、价格较低的特点。淀粉基生物降解材料主要用作包装材料、防震材料、垃圾袋、地膜、保鲜膜、食品容器、一次性餐具、玩具等。

淀粉基可降解塑料主要生产企业:

五、总结

目前各种生物可降解材料前景较好,但市场开拓、产品成熟度、产品性能开拓、产品应用等方面,需要时间开拓;当前石油价格低、石油基塑料产品价格优势明显,生物可降解材料同石油基材料竞争,目前还不具备条件;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发展,还需要政府政策、税收优惠、市场等方面的支持;随着国内外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可降解材料的相关政策将会越来越好;同时随着可降解材料生产技术的提升,可降解材料的成本将越来越低。

参考文献

篇2

    在现代包装设计中我们接触到最多的,更新最快的莫过于食品的包装。在我国食品工业发展迅猛的今天,人们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模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包装在人们生活中也越来越重要,对食品包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世纪食品市场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包装质量的竞争。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食品包装日新月异,而食品包装理念也显现出新特色,食品包装要以多样化满足现代人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无菌、方便、智能、个性化是食品包装发展的新时尚;拓展食品包装的功能、减轻包装废弃物对环境污染的绿色包装已成为新世纪食品包装的发展趋势。 

    在本次实习中我接触到了一些绿色包装,绿色包装也是现在国家大力提倡的一种包装,这种包装现在在食品行业被广泛运用。这类包装是指对生态环境无污染、对人体健康无害、能循环和再生利用的包装。在人们对生态环境极为关注的今天,食品的绿色环保包装也成为一种必需。据专家预测,未来10年内绿色食品将主导世界市场,而绿色包装则是绿色食品在消费者中间的通行证,它对子塑造绿色食品品牌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协调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出发,世界各国都把减量、复用回收及可降解作为生态环保包装的目标和手段。 

    在清华大学和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共同努力下,已圆满完成了用废糖蜜为原料生产可生物降解塑料聚羟基丁酸酯(PHB);用基因工程菌生产可生物降解塑料PHB;用水解淀粉为原料生产可生物降解塑料PHB及其共聚物PHBV以及可生物降解塑料PHB的改性和应用等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国际上首次规模化生产第三代PHA羟基丁酸共聚羟基已酸酯(PHBHHx),由微生物合成的生物可降解材料聚烃基脂肪酸PHA,具有优良的生物可降解性、相容性、电压性以及光活性,其结构的多样性,加上由结构变化所带来的新材料性能,使这种材料在食品包装方向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德国PSP公司近期开发出泡沫纸生产新工艺,用它生产的包装材料可代替泡沫材料。该种泡沫采用旧报纸和面粉作材料,先将回收的旧书报切成碎条,再碾成纤维状的纸浆,将其和面粉以2比l的比例混合,混合后的纸浆注入挤压压成圆柱颗粒。挤压过程中,原料受水蒸汽作用成为泡沫纸。用该种泡沫纸作原料,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生产出多种形状的塑料包装。泡沫纸可一次成型,不用化学添加剂,使用后还能回收加工。 

    运用现代超级粉体技术,将原材料粉碎成10~25ium之间的颗粒称为超微粉,近年来研究发现,利用超微粉技术制备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超微淀粉粒度小,均匀,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蓄含巨大的表面能,使其流动性和填充性得到显着提高,用于制备生物降解塑料时可有效地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能够在保证材料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大大提高淀粉的添加量,这对于降低成本,节约石油资源,开发天然淀粉的应用,提高塑料生物降解率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美国农业研究局南部地区中心利用大豆蛋白质、添加酶和其它处理剂制成大豆蛋白质包装膜,用于食品包装,能保持良好的水份、阻止氧气进入,与食品一起蒸煮,既易于降解减少环境污染,又可避免食物的二次污染。 

篇3

[关键词] 绿色物流 绿色包装 可持续发展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物流包装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白色污染”源主要来自包装。国际社会对保护环境的呼声愈来愈高,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绿色物流包装正在兴起。从本质上讲:绿色物流包装是指产品设计、生产时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废弃物;使用后易于回收或自行分解回归大自然,对生态环境没有任何损害的物流包装。绿色物流包装的内涵还包括环境保护和资源再生两大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正在研究开发新的无害的物流包装材料和研究推广物流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和综合治理技术,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一、 绿色物流包装的主要手段

1.包装设计,把好源头

包装的环保首先体现在前期的包装设计上。发展绿色包装要从源头抓起,在包装设计时,就要事先考虑到该包装是否节约资源,是否能够再生和循环利用,应在满足产品流通及美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包装的体积、重量和数量,为它最终的回收处理作最优化设计。

当前一些企业在小家电的包装设计方面做得非常成功。这些企业在前期的包装设计时便非常注重产品外包装的人性化和艺术化,他们通常综合运用心理、营销、文化、美学等因素,对其产品包装进行精心设计,从源头上把好环保的第一关。比如将外包装做成花篮、饰物等艺术造型,既丰富了产品的内涵,又可以使其作为家庭装饰物,充分遵循了包装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法(LCA),从而大大延缓了回收周期,很好地体现了环保宗旨。

2.从用材方面入手

(1)纸包装。由于纸制品包装使用后可再次回收利用,少量废弃物在大自然环境中可以自然分解,对自然环境没有不利影响,所以世界公认纸、纸板及纸制品是绿色产品,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对治理由于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能起到积极的替代作用。目前,国内外正在研究和开发的纸包装材料有:纸包装薄膜、一次性纸制品容器、利用自然资源开发的纸包装材料、可食性纸制品等。上海嘉宝包装公司引进先进设备研制成纸浆模型,这种产品采用天然植物纤维,如芦苇浆、蔗渣浆、木浆等原料,经科学配方,模压成型而制成。这种纸浆模型是替代泡沫餐具的最理想的产品。

(2)木材、竹包装。木材作为包装材料,具有悠久的历史,但由于木材的生长周期长,所以较缺乏,竹材具有生长快、质轻、强度高、弹性大、比木材价廉等特点。中国是世界上木材缺乏的国家,但中国的竹林总面积和竹资源蓄积量分别居世界首位和第二位。中国具有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竹包装已受到欧美及日本等国的青睐。

(3)玻璃包装。如果不含有金属、陶瓷等其它物质,玻璃几乎可以全部回收利用,某一颜色的玻璃中其它颜色玻璃碎片的含量有最大限值:①绿色玻璃中其它颜色玻璃的最大含量不超过15%。②白色玻璃中其它颜色玻璃的最大含量不超过3%,其中棕色玻璃的最大含量不超过2%,绿色玻璃的最大含量不超过1%。③棕色玻璃中其它颜色玻璃的最大含量不超过8%。为此,必须加强不同颜色玻璃的分类收集,在一些发达国家,白色玻璃和彩色玻璃分别用不同的容器收集。由于玻璃包装具有可视性强、易于回收复用优点,它已成为饮料等产品传统包装的主要容器。

(4)可降解塑料。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可降解新型塑料”具有废弃后自行分解消失、不污染环境的优良品质。

德国发明了一种由淀粉做的、遇到流质不溶化的包装杯,可以盛装奶制品,这项发明为德国节省40亿只塑料瓶,其废弃后也容易分解掉。美国研究出一种以淀粉和合成纤维为原料的塑料袋,它可在大自然中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荷兰和意大利等国已立法规定某些塑料包装材料必须采用可降解塑料,有害环境的包装一律不得投放市场。

3.从可重复使用、再生、可食、可降解方面入手

(1)可重复使用。重复再用如推行啤酒、饮料、酱油、醋等包装采用玻璃瓶,反复使用。瑞典等国家实行聚酯PET饮料瓶和PC奶瓶的重复再用达20次以上,荷兰Wellman公司与美国Holmson公司对PET容器进行100%的回收。

(2)再生。如聚酯瓶在回收之后,可用两种方法再生,物理方法是指直接彻底净化粉碎,无任何污染物残留,经处理后的塑料再直接用于再生包装容器;化学方法是指将回收的PET粉碎洗涤之后,用解聚剂甲醇、乙二醇或二甘醇等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使PET全部解聚成单体或部分解聚成低聚物,纯化后再将单体或低聚物重新聚合成再生PET树脂包装材料。

(3)可食用。几十年来,大家熟知的糖果包装上使用的糯米纸及包装冰淇淋的玉米烘烤包装杯都是典型的可食性包装。人工合成可食性包装膜中比较成熟的是普鲁兰树脂,它是无味、无臭、非结晶、无定形的白色粉未,是一种非离子性、非还原性的稳定多糖。它透明、无色、无臭、无毒,具有韧性、高抗油性、水中容易溶解、能食用,可做食品包装。其光泽、强度、耐折性能都比高链淀粉制得的薄膜好。

(4)可降解。可降解材料是指在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下,其化学结构发生变化的一种塑料。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既具有传统塑料的功能和特性,又可以在完成使用寿命之后,通过阳光中紫外光的作用或土壤和水中的微生物作用,在自然环境中分解和还原,最终以无毒形式重新进入生态环境中。

二、发展绿色物流包装的对策

1.加强绿色包装意识

加强绿色包装的宣传教育,树立包装设计师和消费者的环保意识。进行资源短缺、环境危机及污染源教育;包装废弃物回收教育;环保法规教育和对企业普及ISO14000系列标准的宣传。使全社会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推行绿色包装设计,采用新型包装材料

推进绿色包装的首要工作就是绿色包装设计,它直接影响到包装方式、包装用料的选择和使用量及包装废弃物的处置等。对绿色包装设计的整体要求,除强调包装保护和陈列等功能外,还应加上环保功能。绿色包装材料的研制开发是绿色包装最终得以实现的关键,因此,当务之急是大力开发新型绿色包装材料,取代原有的污染性材料。绿色包装材料研发应贯彻执行绿色包装制度的“4R+1D”原则,重点开发可重复使用和可再生的包装材料、可食性包装材料和可降解材料。纸包装和玻璃瓶罐包装均有污染小、易于回收再利用的优点,是绿色包装主要选用材料。因此要求造纸业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发展无碱造纸法,开发生产强度和阻隔性能同塑料和塑料制品相当的纸制品,以适应许多国家和地区包装“以纸代塑”的趋势。玻璃制造业也应大力研制开发高强度、薄型、方便的玻璃瓶罐包装材料。总之绿色包装材料的研制开发要结合我国资源情况,有效利用资源,节约能源。

3.加强物流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

为了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反对过度包装。经济发达国家已将反对过度包装作为减少包装污染、节约资源、通向绿色包装的一个重要途径。

建立物流包装回收机构,提高回收处理技术。物流包装废弃物回收后,重新使用或经过加工处理后再次利用,无论怎样利用,都达到节约原材料、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物流包装企业应在内部建立健全废弃物回收利用机制,形成局部废弃物物流体系,逐步向企业外部扩展。将物流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分类、净化、储存、加工制造及信息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庞大的废弃物物流网络系统。那么,不仅能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程度,还可以解决资源不足与需求的矛盾,促使物流包装形成良性循环。

4.实施绿色标志

绿色标志也叫环境标志,它是指包装制品或被包装产品属于绿色产品。环境保护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绿色系统,仅靠“下游”回收处理综合利用远远不能满足当今社会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需要,应该从污染形成的“源头”,上游的产品生产到下游的“末端”的回收再生全过程进行预防和管理。不仅重视生产过程中资源的有效利用及清洁和污染处理,也要重视流通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还要重视消费及消费后的回收处理问题。实施绿色标志,使环境保护从单纯的强制性逐步发展为强制与指导相结合方式,企业将由被动治理污染逐步转变为主动预防污染。

近年来,全球掀起了绿色浪潮,国际上有关组织已提出“使用绿色包装,保护生态环境”的口号。在绿色浪潮的冲击下,包装产业,应以“充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为己任,不仅是为了当前的利益,而且是为了千秋后代,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创绿色家园,还绿色世界。

参考文献:

[1]陈柳钦:环保:物流管理新趋势[J].中国经济信息,2002

[2]王之泰:现代物流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

[3]刘志学:现代物流手册[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

[4]林敬松钟唯希:对发展绿色物流的思考[J].物流,2002

篇4

“白色污染”主要是指塑料制品、包装品使用后被遗弃于环境中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造成污染的品种主要有塑料包装袋、泡沫塑料餐盒、一次性饮料杯、农用塑料薄膜及其他塑料包装用品等。中国目前使用的塑料制品一般是不可降解的,这些塑料以发泡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乙烯或聚丙烯为原料,其分子量在两万以上,只有分子量降到:2000以下时,才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所利用,被降解为水、二氧化碳和其他简单无机物质,而这一过程至少需要200年。

“白色污染”在视觉上给人们带来不良刺激、影响环境的美感。同时,“白色污染”还具有潜在的危害:1 严重危害动物(人)的身体健康。目前市场上使用的超薄塑料袋温度达到65℃时,塑料袋中所含的双酚类等有毒物就会析出,渗入到食物中,同时聚苯乙烯类物质有强烈刺激性,浓度高时有麻醉作用,对人和动物的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2 使土壤环境恶化。造成农作物减产。3 焚烧后产生有毒气体,造成二次污染。4 给垃圾填埋带来困难,产生潜在危害。在城市生活垃圾中,白色污染物所占的质量百分比很小,但体积百分比却非常大。5 对海洋和水利工程造成危害废弃塑料对海洋的污染已经成为国际性问题。目前,长江上游顺江而下的大量白色垃圾不仅严重污染水面,也给葛洲坝水电站和三峡水利枢纽的顺利运行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调查内容及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对呼和浩特市年龄在20-60岁的100名购物者进行了调查;其中男性占57%,女性占43%。文化程度从初中到研究生及以上不等,以大学文化程度的人为主,占到了58%,其次为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5%。调查基本反映出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的人对白色污染的了解和使用情况。

被调查者有89%都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只有11%的被调查者不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这反映出呼和浩特市市民对于白色污染绝大多数还是了解的。对于2008年6月1日以后“限塑令”的实施,有98%的被调查者都知道这样的规定,只有2%的被调查者不知道这一规定。可见,“限塑令”在呼和浩特市的各大小超市得到了普遍实施。

有79%的被调查者了解一次性塑料制品会给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有21%的被调查者不了解一次性塑料制品会给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正是因为近8成的人了解一次性塑料制品会给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才会有8成的人支持限制塑料袋使用的做法。对于不了解一次性塑料制品会给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的21%的被调查者,其中有人表示尽管不知道有什么危害,但是国家采取了这样的措施肯定有其必要,因此,有89%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必要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从而减少白色污染。

对于一般人们会使用何种塑料袋的问题,46%的被调查者回答是一般型的,也就是通常我们在菜市上用的薄型不可降解塑料袋:有35%的被调查者一般会使用可降解型的塑料袋:有19%的被调查者对此无所谓,表示没有注意使用的是何种类型的塑料袋。可见,在呼和浩特市对于一般不可降解塑料袋在菜市场、小菜店及日用小店等还是控制力度不够,以至于一般不可降解的非环保塑料袋仍然广泛存在。

对于平均每天使用塑料袋的数量,有76%的被调查者每天的塑料袋使用量达到了1~3个,另有15%的被调查者每天的塑料袋使用量达到了4~6个,另有9%的被调查者表示每天使用量为0.76%的人每天使用1~3个看似不多,可是如果仅按照2个计算,呼和浩特市城区人口143.41万,那么143.41万人中的76%每天要使用218万个塑料袋,这个数字是惊人的。

有64%的被调查者表示适应限制发放免费塑料袋的这种情况,26%的被调查者表示不适应,另有10%的被调查者表示无所谓,对于是否适应限制塑料袋使用的做法,80%的被调查者表示支持,6%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支持,14%的被调查者表示无所谓。尽管只有64%被调查者表示适应塑料袋的免费发放,但是对于这种做法支持的人却达80%,说明尽管表示不适应的占26%,但是这部分被调查者中的大部分人还是选择支持这种做法,也反映出将来这部分人会逐渐适应这种做法的趋势。

对于是否自备购物袋或购物篮的问题,有12%的被调查者表示总是自备购物袋或购物篮,有23%的被调查者表示经常会自备购物袋或购物篮,有时会自备购物袋或购物篮的被调查者占到了50%,这三部分人群相加占到了85%,只有15%的被调查者表示从不自备购物袋或购物篮。看来将自备购物袋或购物篮养成人们的一种经常行为,变成习惯还需要一段时间,不过已经有85%的人会自备购物袋或购物篮(尽管还有大部分人是偶然行为),相信随着限塑令的持续实施,大多数人养成习惯的可能是很大的。

对于是否购买有偿塑料袋,只有18%的被调查者表示总是购买,有时会购买的占43%,偶尔购买的占32%,从不购买的占7%。限塑令本身是一种法律手段,可降解型塑料袋的有偿使用也是一种经济手段。这个数据显示,人们已经由过去在超市普遍免费使用塑料袋变成了只有18%的人们会总是购买使用塑料袋了。这个转变是巨大的。由于自备购物袋或购物篮的行为还没有变成大多数人们的习惯,所以有时和偶尔购买有偿塑料袋的人相加达75%。可喜的是,有7%的被调查者从不购买有偿塑料袋,相信随着自备购物袋或购物篮行为习惯的养成,这部分人群必将增加,

对于不发放免费塑料袋的做法是否感到不方便,回答不方便的被调查者占64%,稍觉不方便的占24%,有12%的被调查者没有感到不方便。对于感到不方便和稍觉不方便的被调查者约70%表示不方便是自己忘带购物袋或塑料袋,20%认为不方便是花钱购买塑料袋价格比较高,只有约10%认为不方便在于皮包装不下。这组数据再次显示,绝大部分人已经在观念上接受了“限塑令”的规定,只是由于自备购物袋或购物篮的行为习惯还没有跟上,所以会对限制免费发放塑料袋的做法感觉到不方便或有些不方便,随着自备购物袋或购物篮的行为习惯逐渐养成,这种不方便必定会消失。

对于是否会主动少使用塑料袋的问题,78%的被调查者表示会主动少用塑料袋,9%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会主动少用塑料袋,另有13%的被调查者表示对此无所谓。这组数据表明,大多数人在思想意识上是支持“限塑令”的实施,并在行动上也做出了努力。对于占到22%的表示不会主动少用塑料袋和对此无所谓的被调查者,是我们遏制白色污染需要重点宣传的对象,从而进一步增强这部分人群对白色污染危害的认识,在行动上积极支持“限塑令”,生活中主动少

用或不用塑料袋。

关于遏制“白色污染”的建议,认为需要综合采取措施的占61%,在综合措施中建议尽量少用或不用塑料袋占到了近一半。选择单项治理的占38%,尤以建议经常携带环保购物袋和推广使用可替代的环保新产品为主。遏制白色污染的确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综合治理。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对呼和浩特市白色污染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呼和浩特市治理白色污染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下笔者针对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大多数人对白色污染有所了解和认识,并能够接受“限塑令”的实施,但是落实到行动上还需要时间

由于大多数人知道白色污染并了解一次性塑料袋对我们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危害,反映了呼和浩特市一般人对白色污染的认识还是比较高的,但是通过人们使用塑料袋的调查表明,人们对于杜绝白色污染在行动上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对此,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宣传,从而将人们不经常的偶然行为(自备购物袋或购物篮的行为)变成一种生活不可缺少的习惯,将大多数人每天使用塑料袋1―3个变得更少甚至是0个。

(二)“限塑令”的实施范围有限,查处力度不够

在调查中,笔者走访了超市、菜市场、小菜店和临街小店,发现呼和浩特市的超市免费提供塑料袋的现象已经杜绝,但是在菜市场、小菜店和临街小店免费塑料袋仍然在普遍使用。尽管菜市场、小菜店和临街小店的店主也都了解“限塑令”的规定,并且也会接受工商局的检查,但是由于检查力度不够,这部分商家还是有渠道购买到一般型不可降解的非环保塑料袋并照常使用。工商局的检查力度不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了“限塑令”实施的普遍性,使这一规定大打折扣。因此,需要向工商局反映这一情况,促使其加强执法的力度。

(三)需要进一步扩大宣传,促成人们养成自备购物袋或购物篮的习惯

尽管支持“限塑令”的被调查者占到了80%,但是养成总是自备购物袋或购物篮的被调查者只有12%,即使加上23%表示经常会自备购物袋或购物篮的被调查者,也只有35%。可见,如果要促成大多数人养成自备购物袋或购物篮的习惯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宣传。例如,一些商家在促销中会发放环保购物袋的做法就值得进一步提倡:电视节目中征集环保购物袋设计方案的做法也激发了人们使用环保购物袋的热情。总之,人人包里装一个环保购物袋,那么少用的塑料袋就能达几个、几百个甚至更多。

篇5

关键词:地膜覆盖;环境污染;防治

中图分类号:X59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农村使用地膜覆盖栽培已成为确保农业高产稳产的重要手段。地膜覆盖是一项成熟的农业栽培技术,具有增温、保水、保土、保肥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在连续降雨的情况下还有降低湿度的功能,从而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早开花结果,增加产量,减少劳动力成本等作用。但随着使用地膜栽培年限的延长,残留地膜若得不到及时回收,必然给后人带来难以解决的污染危害,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1 我国地膜覆盖的现状

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人多地少,要解决13亿人的穿衣吃饭,每一寸土地都需要做到能效最大化。我国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末从日本引进的,经80年代初的示范实验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增产技术,增产幅度达20%~60%,因此迅速在全国得到推广应用,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近2、30a来,我国地膜覆盖面积和使用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每年差不多要用100万t以上,覆盖面积超过0.13亿hm2。由于长时间大面积使用地膜,而没有有效的回收利用,致使现在农田里随处可见地膜残留。由于地膜厚度不够,清理起来非常困难,农民也只能简单的清理一下,堆在路边,所以路边随风飘舞、随处可见的地膜碎片在农村已是司空见惯。

一年又一年,土壤中的地膜到底累积了多少呢?目前我国地膜污染最严重的地方要数新疆的棉花种植区。2008年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新疆地区棉田中,地膜残留量平均265.3kg/hm2,并且随着覆膜年限越长,污染越严重。在新疆,连续覆膜10a、15a和20a的棉田,地膜残留量分别为262kg/hm2、350kg/hm2、430kg/hm2,最严重污染田块农用地膜残留量高达597kg/hm2。这是什么概念呢?一般情况下,如果要给1hm2土地铺上地膜,使用量约为60kg,597kg的地膜残留量相当于地里已经储存了10层地膜了。

土壤中如此大的地膜残留量,其潜在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在被调查农田土壤中的残膜碎片每667m2在几千至20几万块之间,如果残膜的回收问题不加以解决,不要几年,每667m2农田残膜碎片将达到上百万块,既又多又细的残膜碎片几乎不可能回收了,这必然对农田土壤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特别是山区农民现在依靠地膜覆盖栽培,使他们很快地解决了温饱问题。但由于地膜残留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将有可能导致他们有地无法种的境地,再次陷入贫困。

2 地膜覆盖对环境的危害

2.1 难降解

农用塑料薄膜都是聚乙烯烃类化合物,自然条件下极难降解,在土壤中可存在200~400a,降解过程中还会溶出有毒物质。随着地膜应用量和使用年限的提高,就会有大量地膜碎片残留在土壤中,大量的残膜存在就会导致土壤的物理结构层次改变,使得土壤水分、养分向下运输受到阻碍,土壤间隙和通透性降低,不利于土壤空气循环和浇灌,最终造成土地质量下降,影响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充分利用,从而造成作物营养不良,产量下降。据测定,残膜污染严重的土壤会使小麦产量下降2%~3%,玉米产量下降11%~28%,棉花产量则下降10%~23%。

2.2 缠绕根系

由于这些残留地膜的存在,导致作物在生长时其幼小的根系被残膜缠绕,从而导致水分、养分的吸收被阻碍,造成死苗。

2.3 影响农事操作

如果土壤中残留大量地膜,还会影响农事操作,在进行整地、耕地、播种等农事时残膜经常缠绕在农具上或堵塞播种机,从而影响农事操作或播种的质量。

2.4 影响土壤肥力

残膜影响土壤养分的释放,导致肥力下降。由于大量残膜在土壤耕作层内构成的薄膜隔离层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从而不利于土壤养分的矿化释放和肥力的提高。

2.5 地面污染

地膜残留在土壤中或者丢弃在田间地头会造成白色污染,破坏环境景观。如果被牛羊等牲畜误食,阻隔食道影响消化,还可能引起牲畜中毒死亡。

3 防治残膜危害的几点建议

3.1 选用相对厚一点的地膜

在选购地膜的时候,要购买相对厚一点的地膜(0.008~0.012mm)。我国的地膜厚度最低标准为0.008mm,加之标准中允许的偏差值,厚度在0.005mm甚至0.004mm的地膜也能合格流通。0.008mm的地膜厚度可以在增温保墒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造价,利于推广增收。0.004~0.005mm的地膜抗拉强度低,容易老化,破碎率高,不易收集。国外农膜的厚度一般为0.01mm,有利于覆膜和收膜,地膜厚度从0.008mm增加到0.01mm,抗拉强度增加25%。因此,应尽量规范农膜的质量和厚度,避免过多使用超薄膜,给残膜回收带来困难。

3.2 要适时揭膜

在地膜完成功能以后就把它揭掉,这样既能回收地膜也能使土壤空气进行交换。使雨水直接被植物吸收,同时也会提高中耕和施肥的效果。当前在可降解、无污染的地膜还没有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情况下,适期揭膜技术是防治残膜污染的有效措施。此技术提高回收率,防治地膜污染,保护耕地肥力,因此,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和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大力推广适期揭膜等地膜污染防治技术,减少残膜留量,确保农业持续丰收。

3.3 机械回收

我国地膜覆盖面积很大,由于技术和国情的原因,可降解地膜短时期内还难以在农业中大面积推广,靠单纯的人工捡拾回收农田残膜已经越来越困难,机械回收将成为必然趋势。目前我国研制的地膜回收机械分别用于苗期、秋后和播前的农田残膜回收。

3.4 应用可降解地膜或液态地膜

现行的各种地膜在大气、水域、土壤环境下都不易分解,寻求能自动降解的新型降解塑料用于农田地面覆盖,就成为解决农田残膜危害问题的出路之一。生物降解地膜是一种用淀粉和纤维素等原料制作出的生物降解地膜,价格是普通塑料地膜的2~3倍。可降解地膜难以推广的原因就是“贵”,农民们的日子不宽松,不愿意从自己腰包里多花钱,这与超薄膜难以禁绝的原因是一样的。如果政府能从资金上给使用可降解地膜的农民或生产可降解地膜的企业一些补贴,情况将会大有好转。或对生物降解地膜的性能进行改进和优化,逐步降低成本,以利于推广和应用。山东科技大学研发而成的多功能可降解黑色液态地膜,是以富含腐殖酸的风化煤为主要原料添加活性剂、交联剂、除草剂等混合而成的。该液态地膜既具有塑料地膜的增温、保墒、保苗的作用,又有较强的粘附能力,可将土粒联结成理想的团聚体;提高土壤微粒的毛管作用,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成为土壤改良剂。而且操作简单,可现场喷施造膜,省工省时:可将相应作物所需要的除草剂掺混到液体膜中一起喷施。喷施后,作物可以自然出苗,不用人工引苗放苗,节省劳动力,且适用于各种地形地貌。

3.5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和农民群众对地膜污染危害的长远性、严重性,恢复困难性的认识,提高回收地膜的自觉性。

3.6 加快制定有关回收残膜的经济政策

要制定一些优惠政策以鼓励回收、加工、利用废旧地膜企业的发展,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了不增加政府负担,同时体现“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应要求地膜销售部门和地膜消费者自行回收利用。国外对回收地膜的做法是,普通地膜是你用1kg,就得交回1kg,强制回收。这事由专业公司做,但要付费。农民也可以选择用生物降解地膜,虽然价格贵些,但可以省掉回收地膜的钱,算下来成本差不多。不管用哪种,都不能留下白色污染,这有严格的法律规定。而那些生产可降解地膜的企业还可以享受政府补贴。我国的国情不可能做到这样,但也是发展趋势。

残膜对农业生态的污染后果严重,如不及早治理,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将不再有丰收,也将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惩罚。所以,治理地膜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是地膜种植持续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侯书林,胡三媛,等.国内残膜回收机研究的现状[J].农业工程学报,2002,05(3):186-187.

篇6

【关键词】包装设计 绿色材料 应用

引言

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商品包装形式不仅日益多样,而且也得到持续创新;如其包装形式,最初仅是简单的包裹,而现在已经出现了一系列诸如真空包装、软包装及复合型包装等多样化包装。这些包装形式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但是最近几年,很多商家为能从中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尽可能地应用多种包装形式以促使商品附加价值的大幅度提高。实践表明,这种为提高利润而尽可能使包装形式多样化的行为,已对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因为这种过于注重多样形式的包装,不仅极大地破坏环境资源,而且还造成能源的无休止消耗。此外,在人们使用商品过程中所产生的包装废弃物,不仅没有系统地进行回收,而且即使回收后这些包装废弃物也无法进行自行降解、腐化,这不仅极大地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对环境所产生的危害也日益严重。

相关资料显示,这些商品包装材料不仅在其生产过程中,而且在其废弃过程中,都会对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污染。但是一直以来,在进行商品包装设计过程中,为使商品附加价值尽可能地提高,人们总是过于注重包装的装饰性、结构性及功能性等方面的研究,而对于包装过程中如何选择包装材料、在其废弃后尽可能地实现自行降解和腐化等问题,却研究得甚少,以至于造成了如今这种难以收拾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局面。正是基于此,本文在对绿色包装材料的特点及类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包装设计中绿色材料的应用与发展这个课题,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探讨。

1 包装设计中绿色材料的特点及类型

1.1 特点

环保行业最能体现环保价值的材料就是绿色包装材料,这种绿色包装材料不仅具有普通包装材料那些如装饰性、保护性等特性,而且还具有普通包装材料所没有的例如生态适应性等特性。

作为绿色包装材料,通常具有以下特点:①其本身不含有对人有害的化学元素或细菌;②具有多元化的来源方式、成本低性价比高且生产过程能耗少;③生产加工过程中可实现有害废弃物的零排放,不对环境造成污染;④包装材料可多次进行循环使用;⑤包装材料在使用结束后可自行降解,重新回到环境中。

1.2 类型

根据绿色环保的要求,可用于包装设计的绿色材料,主要有这些以下类型:①可回收处理再造的:符合这些环保要求的材料,主要有蜂窝纸张、纸张、纸浆模塑等。这些材料不仅具有价格低质量轻等特点,而且还具有加工简单、绿色环保等优点。②可自然腐化分解、自然回归的:这类绿色材料主要有纸质包装材料(纸板、纸张、纸浆模塑等);生物合成材料,包括可光、水降解包装材料和生物降解包装材料;仿生及生物材料;可食性材料。③可焚烧回归不对大气产生污染的:符合这些环保要求的包装材料,其原料来源极为丰富,既可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加工技术来生产制造出包装设计中所需的诸如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等新型绿色包装材料,还可采用这些先进生产技术制造出那些无污染、纯净的复合型材料和高分子材料,这类新型绿色材料,即使暂时无法做到循环再生,但至少通过卫生填埋或焚烧以后所产生的物质,既不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也不对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带来破坏和污染。

当前有关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正深入人心,绿色包装材料也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和深入研究过程中,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绿色包装材料的类型也将更为多样,可以更大程度地满足人们进行商品包装的各种需求。

2 包装设计中绿色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2.1 绿色纸质包装材料

(1)纸浆模塑包装材料。纸浆模塑包装材料当前已在各种商品及商品的包装领域得到极为普遍的应用,例如药品类包装、食品类包装、电子类产品包装等,以下就这些领域做个分析。

①食品包装。纸浆模塑绿色材料可用于超市盘、水产盘、快餐盒、快餐托盘等的设计。这样就成功地实现了原本一次性不可降解发泡塑料餐具的替代,把一次发泡塑料的使用率降低下来。此外,纸浆模塑材料本身极易进行加工,在各类餐具设计过程中可完美实现缓冲性、防撞击、防震性等要求,这正好可对诸如水果类等食品的易腐烂、易碎等缺点进行有效弥补,对于运输成本的降低及透气性、保鲜性的长时间保持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纸浆模塑材料还具有使用方便无污染、废弃后可在土壤中自行降解而作为肥料重新回归环境,从而有效达到了环保和再生的要求。②医用器械包装:医用器械的包装,原本消毒不够彻底而在使用中极易出现传染性感染;在医用器械包装中应用纸质模塑材料,不仅可达到无传染、无污染的效果,而且还可进行自行消毒。此外,在对其废弃包装进行焚烧中,其产生的气体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③电器内衬包装:运输过程中对电子电器产品包装的精度要求极高,传统的电子电器包装是应用发泡塑料包装,虽然可有效满足这些要求,但在完成使用后,却会对环境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把纸浆模塑材料应用于电子电器产品包装,不仅可满足电子电器的运输要求,而且废弃后也不会对环境安全构成威胁,完全符合环保要求。因此,纸浆模塑材料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的包装设计中。

(2)蜂窝纸板包装材料。蜂窝纸板这种新型绿色环保包装材料,现已在包装、家电、建筑等领域得到极为普遍的应用。当前蜂窝纸板的应用,主要有以下方面:①进行大型包装箱的制作,以用于较重的家电产品、机电产品、易碎怕摔产品等的包装;②进行大型运输托盘的制作;③各种建筑隔板、内衬缓冲垫等的制作。由于蜂窝纸板包装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这种包装材料在当前是最为理想的环保包装材料,具有大力进行推广使用的价值。基于当前我国限塑、限木的要求,应用蜂窝纸板进行包装,显然是最好的选择。但是,蜂窝纸板产业在我国发展较晚,不管是在生产技术、还是在市场推广方面,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国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克服。

2.2 绿色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

当前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主要有两种:①新型淀粉基塑料包装材料。这种包装材料主要用于医药、食品、文化用品、日用百货等方面的包装,由于这种包装材料不会污染周围的大气、水及土壤,故在包装设计中应用这种包装材料,不仅可对淀粉等这些可再生自然资源进行充分利用,而且还可对一直以来困扰人们的“白色污染”进行有效缓解。这不仅可有效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而且还可对一直困扰着人们的石化等非可再生能源危机进行一定的缓解。②新型聚乳酸塑料包装材料。这种包装材料是一种良好的热塑性塑料,具有极好的抗溶剂性和抗拉强度,通过加工可生产出多种形状的容器。而且由于它们可以与食品进行零接触,因而当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食用瓶、超市产品及酸奶等的包装中。此外,这种包装材料还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因而在蔬菜及水果的保鲜包装中也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2.3 绿色可食性包装材料

作为可食性包装材料的原料,主要有以下这些:①动植物纤维类;②多糖、淀粉类;③蛋白质类;④脂肪酸;⑤其他天然复合类材料。这些原料通过加工可制成薄膜,用于诸如糖果、甜点等的包装。此外,还可加工成一次性饮料杯、快餐盒及药用胶囊。可食性包装材料现在已是一门极为火热的绿色包装材料的研究课题,在不久的将来一定有更多的新兴种类持续被发现出来,并被大量应用于绿色食品包装上,其发展前景极为可观。

结语

总之,在商品包装中应用绿色包装材料,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有关包装的使用,也不再局限于商品的单一保护,人们更多注重的是包装材料带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环境的持续发展。因此,对绿色包装材料进行合理选择并加以有效使用,这不仅是未来包装业的发展趋势,而且也是人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戴宏民.绿色包装的评价标准及环境标志[J].包装工程,2011.05.

篇7

[关键词]礼品包装设计 设计创意 印刷工艺 产品打样 设计元素 区域渠道

礼品包装是企业商品生产和营销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礼品包装的产品定位直接关系到商品在市场流通中的价值。企业的礼品在实现销售的同时,还承担着如何树立企业的对外形象和企业品牌价值。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高档礼品在消费市场的竞争更是越演越烈,个别企业开始认识到,商品包装作为一种视觉传达的物化元素,决不是一种简单应付,而是商品附加值的材料体现,也是一般商品和品牌之间的高低较量。当今的礼品商品包装设计正以其现代简约的造型成为商品品牌附加值的组成部分。包装不仅赋予了商品独特的个性,而且也为商品建立了完美的视觉形象,包装已经成为中高档礼品生产厂家和经销商一种最直接的竞销手段,已成为消费者判断商品质量优劣的先决条件。随着国际化趋势的不断融入,国际众多品牌商品被中国消费者认可,礼品已经成为各企事业单位和团体采购的特有商品,独特的包装设计应运而生。

包装设计中首先应该有很强的创意设计方案,然后才是如何生产制作出精美的成品。是否有优秀的造型设计和图形设计是实现包装的前提,而印刷、制作工艺与材料是包装的有力保障,二者必不可少且完美融合才能实现产品价值的最大体现。

一、包装设计与品牌和销售的关系

设计师首先应该认识到中高端设计的礼品,使其畅销并不是企业唯一的目的,同时树立有个性和影响力的品牌是长远目标。只有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具有了烙印般的记忆,消费者才能成为品牌的忠实粉丝。设计师对礼品包装内涵的理解远不是文字条款所能诠注的,设计师进入创作阶段,往往会以一种超越常人的心境和情感,以其特有的专业敏感去专研需要包装的具体产品,找到它与消费者之间的契合点,为它在礼品渠道和打赢一场产品战——塑造一个能为特殊人群所接纳的新生命,这就是设计师心目中的礼品包装。

包装最初的功能就是把商品进行包裹,可以起到保护商品的作用,还可以在移动和运输过程中便于携带。包装设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消费观念的升级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从当初单一的实用功能延展到诸多的营销层面的功能。对企业来说,通过包装设计宣传自身的品牌、提高礼品的竞争力、树立企业形象等。从消费者角度看,同时还期望得到除对物品消费外的一种心理的审美享受和身份价值的体现。

因此,包装设计呈现出功能的多样性,一是产品本身的需要,二是企业通过包装达到销售产品的目的,消费者的审美要求和产品使用需求得到满足,企业的产品销售和企业形象得到实现。这二者之间从理论上说,彼此是统一的,缺一不可。

品牌和非品牌的区别在于产品的附加值,产品名、标识、外观造型、平面设计或其总和。各种商品在当下的市场竞争中,有的企业可以没有自己专属的基地,可以没有自己的生产车间,但是仍然能以运营商和商的角色,发现最有价值的礼品进行新的组合,甚至发展成为自己的独特品牌,未来的企业竞争或将是品牌层次上的竞争。

在消费观念与行为个性化的今天,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大众化包装就能步入高端礼品市场,也不是简单的罗列几个产品就能突出创意产品,一些企业或许希望能够借助一定的方法,让可能雷同的商品以差异化形态展现在顾客眼前,独特靓丽的包装设计以其与众不同的视觉识形象所形成的高度价值评判,能够帮助这些商品从众多竞争品牌中脱颖而出,使消费者吸引、阅读、品味、并产生购买行为,这也是这些商家所追求的价值提升的包装设计。

(一)包装的整体外观是品牌的形象代言

品牌的建立通常是企业系统化策略与长期执行的培育过程,可能是整体系列产品中的某个或某个产品系列起到了关键记忆的效果。包装设计的外观色彩、包装造型、所用材料等要素根据设计师的创意与目的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在考虑商品特性的基础上,遵循品牌设计的基本原则,将品牌的视觉符号最大限度的融入到包装设计中,逐步形成这个品牌的个性,在市场运作过程中被消费者认知,并记住该产品和相应企业。因此,礼品包装设计就要遵循的以下几点:

1.打破常规的设计理念。设计并不是企业领导公司的设计师需要怎么做,也不是设计师在电脑上简单的拼图游戏,好的设计必须是充分了解市场并超越消费者所想的作品。礼品市场的风云变幻呼唤个性鲜明的企业家,消费者的文化因素需要高端价值的产品与之匹配,这给我们设计师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2.产品的包装设计要能够充分展示商品及其价值。用摄影的图片或真实的照片表现产品已经不能在高端的礼品包装中立足,寻求产品的文化概念解读和精神境界的品味是比较好的出路。消费者希望我们更多关注的是他们的个性与群体感受、身体的健康、生命的价值、幸福指数的满意度,并不是能用价值来衡量的,也不是接受的礼物可以随意遗弃的产品。

3.注重礼品市场产品包装的特性。我们不能简单的用某种色调去代表这个品牌的色彩识别性。礼品企业旗下有多个不同功能与内容的产品,那么我们用一种色调去代替所有不同领域、不同产品的功能、不同产品的使用和应用范围是不可取的,并不能用所谓的创意脱离产品属性的基本原则,但是可以借鉴国际品牌中产品单品系列的思维,在礼品设计中单品产品系列运用色彩管理系统,增强产品品牌的识别性和记忆度。而众多产品系列可以通过企业的理念转化为包装外观的整体联系性、材料的关联、包装外观的关联、排版的关联、产品名与logo的识别比例、图形的设计风格等强调企业品牌形象的整体架构。

(二)好的礼品包装促进品牌的持续销售

礼品销售的好,价值就会体现出来,如果没有得到市场、消费者和企业的认可,再好的设计就只是陈列在办工桌上自己欣赏,这就是商业设计。包装在现场没有销售人员的介绍或示范的情况下,消费者也可以凭借包装的造型、材料、色彩、画面上的图文就可以了解商品,选择自己合适的品牌并进行购买。除了产品本身的功能诉求是消费者所需之外,从销售渠道着手,在包装的色彩、平面设计、创意图形、包装形式等方面突出品牌的视觉表现力,以区别于同类产品,最终被消费者所购买;从企业品牌市场定位、品牌个性化方面着手,精准分析特定人群,选择恰当的销售渠道,从而决定礼品包装设计风格以突出品牌及利益点等消费者非常关注的重要信息。根据产品价值差异着手,设计有核心竞争力、品质感及美感的包装。这些因素都是与品牌价值分不开的,是提升品牌美誉度、记忆度和忠诚度的重要手段。

好的产品是商品销售的主要原因,而好的礼品包装设计是产生购买的前提条件,能否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是评价礼品商品包装设计成败的最重要标准之一。消费者的认可与购买是对礼品包装设计的最大奖励。要想达到这一目标,需要设计者充分考虑商业、市场、艺术、心理等各方面因素,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出发,使商品包装设计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接受与认可。设计师必须认识到,包装设计不是个人的主观判断,而是充分了解市场并高于消费者期望的实践。为了设计出为消费者所普遍接受与认可的商品包装,设计师必须学习艺术设计学、市场学、销售学、经济学、消费心理学、结构材料学、物理学、印刷工艺学等相关知识,拓展、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应该对消费者的视觉和心理都形成强大的冲击力,能够激起消费者强烈的购买欲望。

(三)产品的包装是消费者认知品牌的直接体验

产品的质量已经不是关键因素,在包装设计中,消费者通过体验包装设计的每个细节、包括视觉与触觉的感知、认知、认同,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判断,而这种判断会对所属品牌产生正负效应,要么成为该品牌忠实的顾客,或者厌恶该品牌或该品牌的其他系列产品。

虽然很多的消费者都比较感性,但是出于危机管理的角度,尽量避免对品牌产品产生负效应的环节。如果消费者比较感性,那么这些人群不愿去倾听其他的解释与告知,这个跟国内的文化有时间上的关联,并且很难通过线上线下的有效的渠道方式与消费者进行沟通,我们希望能用成本与利润的矛盾关系做好高端的礼品包装设计。

二、礼品包装设计中的色性管理

色彩有性格之分的,而产品是应人的职业、性别、年龄、消费习惯而生的,人对色彩的注意力要优于对形的注意力。因此,色彩对于包装设计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商品包装的色彩设计应当与具体商品的属性相配合,更人与人的需求相配合。色彩设计应该能使消费者根据包装的色彩判断出该产品的内容、特点、性能。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具体运用何种颜色,都应该以符合该产品的内容为基本出发点。

当然,不应该把色彩的理解固定的非常死板,反而在实际中合理运用其相对性。牛奶可以用黑色和白色这两个极色来做外包装,只是评论其两个色彩的对比应用,黑色无法体现食品的食欲感,但是如果用背着背篓的小男孩,面带笑容、亲切可人,形体茁壮健康喜人,远处是一片天空和草地,黑白相间的斑纹奶牛成片,如此版画般的黑白表现方式,呈现出牛奶的意境无限、洁净纯真,如此说来包装设计值得赞赏;蜂蜜的包装设计没有用逼真的摄影图片,而是采用矢量的创意图形,没有用六边形的蜜糖,而是用蜂与花的意境做构图,没有用细腻的反光强烈的纸张,而是用原味的草香纸做面材,没有用亮丽的纯色而是用降低饱和度的颜色匹配外表纸张,画面的灵动,包装的自然惬意,产品的天然健康也可以体现的淋漓尽致。

总之,产品包装应当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表达消费者的情感心声。只有用色彩体现和诱发了消费者的美好情感,才可能激发起他们的购买欲望。这些知名的品牌会为自己的品牌做一件事情,那就算是在自己的产品销售现场安装隐形摄像机,可以通过全程的摄像统计出流量、经过人群的关注度、接触产品的几率、购买产品时所关注的范围和细节、购买时的语言和表情、销售数据等等,这个案例可以帮助我们在未来的设计中更加注重、尊重消费者、更理性的设计产品的包装,因为我们是价值的创造者。

三、优秀的包装设计需要完美的执行

随着礼品市场的发展和消费者审美能力的提高,礼品包装的品质感、整理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而决定包装装潢最终效果的却是印刷。包装印刷取得较好的效果,必须认真解决好印前制作、印刷过程和印后加工的三大关系。一件成功的包装设计产品,集中了设计制版、印刷,以及印后加工等步骤,是客户、设计师、印刷技师材料结构技师集体智慧和辛勤劳动的结晶。因此,要使一件包装作品达到理想效果,从一开始就必须有总体考虑和全局观念,不能只注重某一工序,而忽视其他工序,必须以客户的要求为准则,对每一道工序分别加以调控,从而制定出合理的工艺程序和操作指令,避免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现在很多的企业在与包装设计师沟通过程中,设计出了满意的设计稿,因为最初的考虑都是规划的比较超前。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省钱,在包装成本上就有所减少,甚至改变其中的材料、更换包装厂等,导致最初的设计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

设计师的设计水平也是有差异的。可能在设计方案的时候没有考虑清楚具体的包装结构、材料、印刷及特殊工艺,只是为了创意和新意在设计包装效果图,如此可能在具体的制作阶段增加成本而无法实现设计方案的包装成品。因此,设计者在设计之前就要考虑采用哪一种印刷方法最适合他的设计要求。例如纸张现在市场上的包装成型流程分为:设计——制作印刷彩稿——划分颜色、制版——印刷——表面处理——轧盒——粘合成型,软包装一般采用凹版印刷机,瓦楞纸箱一般采用胶版印刷等等,设计师只有了解了这些设备的工艺流程,这样设计出的包装产品才能适应人们审美观点和满足生产实际及市场的需要。另外一个原因也可能是因为设计师思想意识的忽视,觉得他的工作主要是包装的设计方案,后期的工作只要交给印刷企业或包装企业就可以完成了,也不需要跟相关环节的人进行沟通和完善,殊不知包装设计师的工作是要执行到包装的成品实现以及对包装的改进,进而将该款包装进行批量化的生产。

再一个因素,也是现阶段包装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那就是印刷企业或包装企业与设计师对接的技师。这个角色师负责包装设计的整体结构、材料、面材、纸张、特殊工艺、内托等等各个环节的思考者和执行者。他需要了解客户与设计师的意图,结合作为技师的专业,提出一些意见,这些意见可能对包装设计有很多有益之处,提升包装的整体装潢效果。也有可能师因为企业业务比较繁忙,不愿意花很多的时间来落实本该自己去做的事情,包装设计的最终产品可能达不到设计表现的效果。但是这个时候的设计师是非常有责任感的,他需要在客户和印刷制作企业之间担负起必要的责任,从设计的经验和创意角度反向督促这些技师完成包装设计的最初构想。包装设计的成品实现的好坏,就像图形设计师与文案之间的“恋爱”关系谈的如火如何,也就是看设计师和技师之间的配合程度如何,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对专业的兴趣,二者会发挥双方的优势,包装设计的成品会更能达到设计的构想和客户的期望,反之也然。

在当前的礼品包装设计中,除了印刷企业和包装企业懂得包装材料和结构的专业技师,也有专业包装设计公司设计师,甚至还有礼品公司的总经理及销售人员。在我设计的经历中,既有优秀的包装设计的方案,也有印刷、包装公司的技师一起跑遍著名的纸品公司,对新的纸张有最快的了解,比如最近在上海奢侈品展览会上的触感膜,这次就用在鲜花提取液的礼品包装设计中,效果非常好。

然而,我国的包装设计领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重平面,轻结构;重设计效果图轻印刷,轻制作工艺等,礼品包装的市场现状也是如此,因为礼品包装设计主要由美术设计人员完成,由于他们是设计专业出身,在材料、结构和加工工艺的认识上有很大局限性;印刷与包装企业的层次也有高低之分,这些企业的技师对设计的理解也有不同的看法,既然包装设计必须在生产中可以实现,就需要客户、设计师、技师三个角色的通力配合才能完成。

(一)、显示器的呈色原理为色光加色法,采用的是R、G、B三原色,而印刷呈色原理为色料减色法,采用的是C、M、Y、K四种颜色。RGB的色域远远超出了CMYK的色域范围,即RGB色域中的很多颜色在目前是油墨无法再现出来的。所以往往在显示器上显示得非常鲜艳,印刷后颜色变暗甚至会变成完全不同的色彩。只有非常专业、资深的印刷界技师可以看一下RGB数码样,直接告诉我印刷的具体CMYK数值,可以完成包装设计的设计效果,并告知采用那些类别的纸张来印刷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些几十年的经验和他们的专业前瞻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设计师也可以从中得到迅速的成长。

(二)、深色背景的K值不要大于70%,如果大于这个数值,色彩的倾向性不够明显。黑色在印刷中的独到作用也非常重要,理论上C、M、Y三色叠印可印出黑色,但是细小黑色文字尽量避免使用套印排版,因为有可能由于文字笔画太细而造成套印不准的现象。在特殊纸张上面,作为背景的底图可能是一些图案,之上会有包装的产品名、企业标志或是必须出现的文字,但是尽量让产品名和标志位置之下的背景为空白,这样会有清晰的层次和明显的视觉中心,否则印刷出来的效果会很混杂,而无法清晰的进行信息识别。

(三)、避免后加工无法顺利进行。很多设计师不了解印刷材料、工艺、加工设备,设计包装作品时往往只从美观的角度、创意的角度考虑,忽视了后期的加工制作。如没考虑到印刷后某些纸张出现抽胀等现象,结果造成裁切后原稿内容残缺或错位;设计的包装尺寸在排版时不合适,造成材料浪费或超过设备加工范围而无法加工;设计图案未考虑到印后特殊效果的处理,如覆膜、烫印、起凸、裱纸、成型结构等,达不到预期效果。质量控制图像不清晰不同印刷品对加网线数的要求不同,过高或过低都会出现印刷质量问题。加网线数过高,无法完成网点的复制,易糊版;加网线数过低装订,图像的层次感差,不清晰。

(四)、尽量发挥设计师的创意能力

设计师在包装设计的行业里,应该是眼界宽阔、敏锐表达、视觉前瞻、审美独到的专业人士。很多时候并不能为了客户、市场、消费者而彻底改变或放弃优秀的设计,需要有一定的坚持和说服过程,让好的包装设计得到完美实现。在市场经济中,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社会各界的人员需求已拉开层次,面对礼品市场需要,包装设计人员要深入研究产品的特性、理解企业的文化、调研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利用新材料、新工艺的装饰效果不断创造出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包装设计。

四、绿色包装是包装设计的未来

包装设计需要用各种材料来实现,而生产这些原材料和印刷制作过程会耗费大量的自然资源,所以商品包装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一定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绿色包装是指包装设计既要保证商品的性能完好,又要考虑环保因素,也就是说包装废弃物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没有任何损害。长期以来,由于科技是不断进步的,也或许某些环节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商品包装中使用了很多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包装材料或包装工艺,给生态环境或我们自身的健康带来了潜在的危害,比如说使用不可降解塑料造成的“白色垃圾”成灾。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制度的不断完善,我们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绿色环保包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很多国家已经禁止采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装蔬菜和水果;许多食品开始使用大豆蛋白质包装膜,该包装材料能与食品一起烹食,有些冰淇淋商品采用的玉米烘烤包装杯,既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又深受消费者欢迎。可以想象绿色包装将成为未来包装设计的一个有利方向。

篇8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农产品安全;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3-0123-01

随着中央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我市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但是,随着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工业废水、废气,生活污水、垃圾污染日趋严重。愈演愈烈的农村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急需解决的重大社会课题。如果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就不能顺利进行。

1 龙井市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龙井市是全州粮食与苹果梨的主要生产区,乡村人口6.93万人,耕地总面积为28159公顷,农药、化肥和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上的使用,农业废弃物的任意排放是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点。

1.1 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垃圾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

受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加之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缺乏基本的排水和垃圾清运处理系统,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大量增加。加之农民环境意识淡薄,垃圾随处乱堆乱放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畜禽养殖户普遍规模小,没有相关配套污染处理设施,禽畜粪便的堆放也成为农村重要污染源之一。还有部分企业由于受利益驱动,擅自倾倒短期内难以降解的固体废物,也是造成农村垃圾增多的重要因素。

1.2 菜市场及蔬菜生产基地污染

在一些菜市场及蔬菜生产基地存在对大量不新鲜的腐烂蔬菜有乱丢弃现象。这里的气味很难闻,有的就是等废弃蔬菜填埋一个地方时直接在上面铺上一层土,导致周围土质恶化,造成水体污染。

1.3 农民大面积使用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造成环境二次污染

农民为提高农作物产量而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而且导致环境污染。据最新统计,我市化肥施用量每年为15000吨,其中氮肥7299吨、磷肥843吨、钾肥304吨,复合肥6662吨,折合53.5吨/平方公里。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t km2的安全上限。而且,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农药年使用量约342吨,只有约极少数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引起农药残留问题,使全市28159公顷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并直接威胁到人群健康。

1.4 塑料农膜使用增加污染加剧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推广,塑料农膜在农业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农用薄膜的主要成分是聚烯烃类,强度低,易破碎,难回收,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难以降解,在土壤中残存数十年甚至数百年。我市每年使用农用地膜量为28吨左右,这些废膜的存在必然会影响土壤的通透性,影响土壤水分、养分运移,从而阻碍作物根系生物对水分的吸收。随着不可降解塑料地膜的大范围使用和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无控制使用导致农村的白色垃圾污染不断增加。

1.5 秸秆焚烧危害深远

随着农村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农作物秸秆大部分弃之不用,或一烧了之,或抛弃于河湖沟渠、道路两侧,不但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而且污染大气,污染水体,影响农村生态环境。据统计我市每年秸秆产生量为18万吨左右,有一小部分用在家畜饲料之外基本上都燃烧处理,秸秆燃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急剧升高,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另外,烟雾还严重刺激人们的眼睛和喉咙,甚至会导致呼吸道疾病,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并严重影响到交通、输电线路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是发生火灾的一大原因之一。

1.6 农村生态破坏严重

目前我市老头沟镇细林河村、铜佛村,东盛涌镇的仁化村、石井村等地方还存在大量掠夺式的石开矿、挖河取沙、毁田取土等行为,很多生态系统功能遭到严重损害。

2 造成农村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2.1 农民的思想认识不到位,环境意识普遍较低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只顾眼前效益,不顾长远利益,更不考虑生态环境,现如今很少施用农家肥或积肥,无节制地使用农药、化肥等,重而加剧了农村环境污染恶化。

2.2 农村环境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畜禽养殖业正逐步向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不仅污染总量大幅增加,而且污染呈相对集中趋势,出现了一些较大的“污染源”。水产养殖因在养殖过程中投放大量的精饵料、鲜活饵料、肥料和药物,造成河道水体污染。在种植业中,农民只认识到使用化肥农药简单、方便,畜禽粪便用作农田肥料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导致养殖业与种植业严重分离。

2.3 监管体系不健全

管理人员素质有待于提高目前环保部门还没有健全农业环境监测的专门机构、专职人员素质低、监测仪器和业务经费短缺,对农业环境还没有常规监测。大多数农产品既无一套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也缺乏产品质量检测标准,更缺乏必要的检测监督手段。

3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3.1 加强环保法制宣传,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要广泛宣传环保知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合力。利用媒体向农村干部宣传环境保护对生态建设的重要

性,促使其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紧迫性;向广大农民宣传环保知识,增强公益意识,从而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环境、个个参与环境保护的氛围。通过组织开展农民喜爱的各种科普宣传和文体活动,加强对农民的科普教育和政策引导,引导广大农民革除陋习,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帮助农民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文明发展道路。

3.2 要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管理

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考虑农村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严格按照生态功能区或环境要素,划分生产和生活区,对不同区域实行相应的环境标准并严格监管。合理布局工业企业,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建设工业园区进行集中生产、集中治理。统筹建设工业废水、生活废水集中处理系统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保护农村饮用水质卫生安全和农村环境卫生。

3.3 加快完善农村环境法规政策

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起草土壤污染防治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农村环境保护条例,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监测、信息统计、质量评价等标准、方法体系,尽快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技术规范。各地也可结合实际,制订实施适合本地区的农村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要抓紧完善农村环境经济政策体系,鼓励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农村清洁能源、有机肥生产等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在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矿产资源开发区,优先开展生态补偿试点。

3.4 加强科技支撑力度,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必须发展生态农业, 发展生态农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发挥科技、农业、环保等部门的技术优势,联合和依托延边大学农学院、延边农业科学研究院,积极开展生态农业研究与建设。

3.5 推广清洁生产,加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处理

在农村推广清洁生产,将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作物秸秆等通过资源化途径加以综合利用,这是治理农业污染的最佳途径。如畜禽粪便和秸秆通过沼气化处理,既利用了沼气能源,又可利用沼渣、沼液作果园、桑园肥料;还有以畜禽粪便为基质加工成复合有机肥料,既保持了化肥使用简便、肥效快的特点,又弥补了化肥对土壤的不利影响,还较为彻底地解决了粪便污染环境问题。最大程度地使农业废弃物得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参考文献

[1]王灿发.环境法学教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2]苏杨.中国农村环境调查[N].经济参考报,2006-1-14.

篇9

摘要:

淀粉以其来源广、成本低、可完全降解的特点已成为制备生物可降解塑料的重要来源。近年来,淀粉塑料的研究和应用发展迅速,其核心是不断提高其各项使用性能(如力学、耐水性能等)。当前,无机或矿物填料被广泛应用于复合材料中来提高材料的性能,本文主要根据无机物的种类不同,综述了典型的氧化物、氢氧化物,以及碳酸盐、硅酸盐、磷酸盐等盐类对淀粉塑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归纳了近期的研究成果,分析了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无机物;淀粉塑料;增强;进展

引言

为缓解不可降解的石油基塑料带来的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研究环境友好型生物降解塑料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1]。淀粉由于其来源广、成本低、可完全降解等特点已成为制备天然生物降解塑料的重要来源。根据淀粉含量的不同,淀粉塑料可分为四大类:(1)填充型,淀粉含量为10%~30%;(2)光/生物双降解型,在前者的基础上加入光敏剂;(3)共混型,淀粉含量30%~60%;(4)全淀粉型,淀粉含量在90%以上。当前,淀粉塑料虽具有可观的市场前景,但其力学性能及耐水性能的不足,限制了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深入应用[2~3]。力学性能是材料使用性能中的重要方面,对淀粉塑料而言,有效提升其力学性能是其能进一步应用的基础,也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因而,对淀粉塑料力学性能的增强是当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为了改善淀粉塑料的力学性能,通常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将淀粉与石油基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等)共同作为基体共混[4~5],即制备共混型淀粉塑料,此方法借助石油基塑料的优点来提升淀粉塑料的性能;二是通过添加一些填料(如无机物和纤维)作为增强相,以此作为承受载荷组分来提升淀粉塑料的力学性能。当前,增强填料中主要为无机物,包括微米或纳米级的颗粒,这些无机物能在淀粉基体中很好地分散,而且添加较少比例就能显著提高淀粉塑料的力学性能,因此,是有效改善和提升淀粉塑料力学性能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从无机物的分类出发,系统介绍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盐类对增强淀粉塑料力学性能领域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1氧化物

常用的氧化物有二氧化硅(SiO2)、二氧化钛(TiO2)、氧化锌(ZnO)等。其微米或纳米级的颗粒在淀粉基体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与淀粉分子形成较强的界面作用,从而提高淀粉塑料的力学性能。

1.1二氧化硅对淀粉塑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SiO2作为常见的淀粉塑料的增强填料,能够显著提升淀粉塑料的力学性能。Frost等[6]使用正硅酸乙酯(TEOS)作为前驱物,制备微米级的SiO2微粒,添加到热塑性淀粉/聚乙烯醇(TPS/PVA)共混材料中。机械性能测试发现,当SiO2含量为1%时,样品的拉伸性能提高了65%,断裂伸长率降低了69%。这是由于SiO2团聚体能与周围的淀粉和聚乙烯醇分子形成氢键或醚,限制了淀粉和PVA分子链的滑移,从而降低了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并增强了模量和拉伸强度。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在改善淀粉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的同时,对其断裂伸长率的改善效果也十分明显。Liu等[7,8]将Nano-SiO2分别添加到TPS/PVA及热塑性淀粉/聚己内酯(TPS/PCL)共混材料中,指出少量的Nano-SiO2(2%)不仅使淀粉塑料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同时也使得材料的断裂伸长率显著提高。

1.2二氧化钛对淀粉塑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纳米级的二氧化钛(Nano-TiO2)作为填料,既能增强淀粉塑料的力学性能,同时由于其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也能改善淀粉塑料的光降解性能。Yun等[9]通过溶液-凝胶法制备TiO2纳米粒子,通过湿磨法将其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马来酸酐共混得到TiO2/PMMA-co-MA,并添加到浇铸工艺制备的玉米淀粉/聚乙烯醇混合薄膜中。拉伸性能测试表明,随着TiO2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拉伸强度随之增加,同时也使得薄膜的光降解性能得到改善。Fei等[10]研究发现Nano-TiO2能够改善亲水性的生物聚合物和疏水性的热塑性基质间的界面交互作用。他们将Nano-TiO2添加到TPS/PCL共混材料中,研究结果表明Nano-TiO2加入到TPS/PCL共混材料中形成了互相贯穿的网络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

1.3氧化锌对淀粉塑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氧化锌是一种n型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传感器、显示器等领域。纳米级的氧化锌也能作为淀粉塑料的填料,来提升其力学性能。Ma等[11]采用水作为溶剂,可溶性淀粉作为稳定剂制备纳米氧化锌(Nano-ZnO)微粒,作为甘油增塑的豌豆淀粉(GPS)的填料,通过浇铸工艺制备得到GPS/Nano-ZnO热塑性淀粉复合薄膜。研究表明,随着Nano-ZnO的添加量从0~4%(wt),Nano-ZnO与淀粉基体的粘附力逐渐增加,由于Nano-ZnO和GPS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样品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分别从3.94MPa上升到10.80MPa和49.8MPa上升到137.00MPa。总体而言,氧化物在淀粉基体中具有很好的分散性和相容性,在较少的添加量下能够有效增强淀粉塑料的拉伸强度。当氧化物填料的含量较高时,由于团聚,会部分降低其增强效果。

2氢氧化物

增强填料与淀粉基体的相容性,以及与淀粉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增强淀粉塑料性能的关键。氢氧化物由于具有类似羟基的性质,与淀粉基体的相互作用较强,成为增强淀粉塑料力学性能的又一途径。

2.1氢氧化镧对淀粉塑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氢氧化镧(La(OH)3)应用于陶瓷、储氢、吸附剂等领域,其作为淀粉塑料的增强填料,是由于其能够不经改性便能与淀粉分子链有较强的相互作用。Ochigbo等[12]采用溶液浇铸工艺制备含有不同浓度的纳米级La(OH)3的TPS/La(OH)3热塑性淀粉复合材料,并在不同的相对湿度(35%、57%和75%)下测试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表明,相对湿度在35%时,含有1%(wt)La(OH)3的样品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最高,分别提高了50%和30%以上。而随着La(OH)3浓度增加,由于其在基体中发生团聚,使得样品的力学性能降低。

2.2氢氧化镁对淀粉塑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氢氧化镁(Mg(OH)2)作为淀粉塑料的增强填料能够显著提高材料的拉伸强度,但材料的断裂伸长率下降,加工性能变差。Mo等[13]发现含有Mg(OH)2的热塑性木薯淀粉材料在130℃快速增加加工转矩至较高的水平(40~60Nm)。当Mg(OH)2含量为20%时,初始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分别升高到最大值48.5MPa和3247MPa,断裂伸长率从72%降到2.5%。之后他们[14]又将Mg(OH)2添加到香蕉纤维/木薯淀粉复合材料中。研究结果与上述类似,Mg(OH)2含量增加,材料的加工性能变差;当含量为1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24.8MPa,弹性模量也随着Mg(OH)2的增加而增加,当Mg(OH)2含量为20%时,达到最大值3100MPa。综上,La(OH)3和Mg(OH)2与淀粉基体间的相互作用虽较强,在添加量较少的情况下,能够在基体中良好分散,对淀粉塑料的力学性能确有提高,但添加量过多会导致团聚或加工性能变差。

3盐

3.1碳酸钙对淀粉塑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碳酸钙通常作为填料应用于塑料及造纸工业,实验证明其微粒对热塑性淀粉薄膜的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也有增强效果。Sun等[15]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含有碳酸钙纳米微粒的热塑性玉米淀粉薄膜。研究发现,少量的碳酸钙纳米粒子(0.06%)能将薄膜的拉伸强度从1.40MPa提高到2.24MPa,断裂伸长率从79.21%提高到118.98%,杨氏模量从1.82MPa提高到2.41MPa。然而,碳酸钙粒子的含量较高时会在基体中发生团聚,增强效果下降。除了用碳酸钙直接增强淀粉塑料外,有些研究者用富含碳酸钙的物质如鸡蛋壳或鱼骨来代替碳酸钙,以便既能达到增强的效果,又能提高淀粉塑料的降解性能。Bootklad等[16]用鸡蛋壳粉末作为热塑性淀粉的填料,并与碳酸钙(CC)填料进行对比。研究发现,鸡蛋壳的有机组分具有偶联剂的作用,增强鸡蛋壳与淀粉基体间的粘附力,并且提高鸡蛋壳粉末在淀粉中的分散性,从而改善热塑性淀粉的力学性能。他们[17]还分别用鱼骨(CB)和碳酸钙(CC)来作为填料来增强热塑性淀粉。得到类似结论,CB的增强效果优于CC,并都能使断裂伸长率下降。

3.2蒙脱土对淀粉塑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3.2.1天然蒙脱土

蒙脱土是一种层状的硅酸盐矿物,由于其比表面积大、膨胀能力、离子交换能力以及吸附能力高,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蒙脱土在淀粉基体中主要有三种形态:团聚、插层和剥离。其中,插层和剥离结构的形成是增强淀粉塑料力学性能的关键,其主要取决于蒙脱土在淀粉中的分散以及与淀粉基体间的相互作用。增强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蒙脱土层在淀粉基体中完全剥离。适量增加蒙脱土能增强其与淀粉分子间的界面作用力,淀粉与其能够形成插层结构,氢键作用使得在蒙脱土层间的聚合物骨架的抗拉强度提升而韧性降低。继续增加蒙脱土的含量,蒙脱土会在淀粉基体中团聚而导致相分离,进而增强效果变差。Zhang等[18]研究指出,随着蒙脱土的含量增加(0%~4%),热塑性淀粉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分别从6.9MPa上升到7.3MPa,拉伸模量从32.4MPa上升到41.2MPa。Cyras等[19]发现,加入5%的蒙脱土能够使得甘油塑化的马铃薯淀粉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6倍,而断裂伸长率则显著降低。Aouada等[20]将溶液插层和熔融工艺结合制备高剥离度和相容性的热塑性淀粉/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过程如图1所示)。研究表明,随着蒙脱土含量的增加(从0%~5%),复合材料的杨氏模量和拉伸强度分别从8MPa上升到23.8MPa以及从1.5MPa上升到2.8MPa,而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则稳定在30%到40%之间。这些是由于溶液插层和熔融工艺的结合使得蒙脱土在淀粉基体中得到较好的分散,蒙脱土层部分剥离,淀粉分子链插入层间(其过程如图2所示)。

3.2.2改性蒙脱土

天然蒙脱土由于层状结构在淀粉基体中会发生堆叠,从而影响蒙脱土在淀粉基体中的分散,并且堆叠使蒙脱土不能形成高度的剥离,不利于淀粉分子的插层,进而导致增强效果有限。为了进一步提高蒙脱土的增强效果,可对蒙脱土进行改性。主要基于蒙脱土具有很强的吸附和阳离子交换能力,通常用有机阳离子如季铵盐阳离子等取代其表面的钠离子。改性可增大蒙脱土的层间距,并改善其在淀粉基体中的分散,增强与淀粉基体间的相容性和相互作用,促进剥离或插层结构的形成,从而提高蒙脱土对淀粉塑料的增强效果。Raquez等[21]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co-己二醇酯)(PBAT)接枝马来酸酐改性的淀粉(MTPS),并分别使用钠蒙脱土和有机((CH3)(T)(CH2CH2OH)2N+)改性蒙脱土(Cloisite30B)作为增强填料制备填充型淀粉塑料。研究表明,有机改性的蒙脱土在基体中剥离,增强效果更好,1%的有机改性蒙脱土的增强效果比1%的天然蒙脱土好,当有机改性蒙脱土加入3%时,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最高(36.7MPa)。Ren等[22]采用十二烷基苄基二甲基溴化铵改性蒙脱土,通过挤出工艺制备热塑性淀粉/有机改性蒙脱土(TPS/OMMT)复合材料。研究发现,十二烷基苄基二甲基溴化铵与蒙脱土发生了离子交换反应改性后的蒙脱土层间距从1.5nm提高到1.7nm。随着OMMT含量的增加到8%,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分别从4.2MPa和42MPa上升到6.8MPa和102MPa,而断裂伸长率从90%降低到了50%。

3.2.3活化蒙脱土

除了改性,对蒙脱土进行活化也能够改善蒙脱土在基体中的分散状态及其与基体间的相互作用,并增大层间距,加强增强效果。Wang等[23]采用甘油活化蒙脱土,通过挤出工艺制备热塑性淀粉/甘油活化蒙脱土(TPS/GMMT)纳米复合材料。研究发现,甘油能够有效增大蒙脱土的层间距并破坏多层结构,有利于剥离和淀粉分子插层。Wang等[24]以甘油同时作为淀粉的增塑剂和蒙脱土的活化剂,制备热塑性淀粉/活化蒙脱土(TPS/AMMT)纳米复合材料[天然蒙脱土与活化蒙脱土透射电镜图如图3(A)、(B)所示]。研究发现,AMMT在淀粉中分散得更均匀[如图3(C)、(D)所示],并且含有AMMT的材料拉伸强度更大。当AMMT含量为9%时,TPS/AMMT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8.6MPa,相当于TPS的两倍。Ma等[25]先将山梨醇与蒙脱混得到活化后的蒙脱土-山梨醇(MMT-sorbitol),制备热塑性淀粉/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研究发现,活化处理使得蒙脱土的层间距增大0.8nm。淀粉链在蒙脱土层中插层使蒙脱土的层间距进一步扩大,且材料的拉伸强度随着蒙脱土含量的增加(从0%到10%)上升到12.27MPa,是纯热塑性淀粉的3倍,杨氏模量从19.8MPa上升到84MPa,而断裂伸长率从138%下降到93%。Huang等[26,27]分别用乙醇胺和柠檬酸活化蒙脱土(EMMT),与热塑性玉米淀粉通过混合挤出工艺制备绿色复合材料。研究发现,活化后的蒙脱土在淀粉基体中的分散性良好,并且具有显著的增强效果。这是由于挤出工艺使得剥离的蒙脱土均匀分散在淀粉基体中,淀粉分子插入蒙脱土层间,形成稳定的多相纳米结构。比较发现,改性后的蒙脱土的增强效果比天然蒙脱土好。甘油、柠檬酸、山梨醇活化蒙脱土确实能够增大其层间距,有利于插层和剥离结构的形成,改善蒙脱土在基体中的分散,提高蒙脱土的增强效果。

3.3高岭土对淀粉塑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高岭土也是常见的铝硅酸盐,属于1∶1型层状硅酸盐,具有环境友好,价格低,来源广等优点。高岭土作为淀粉塑料的无机增强能够有效改善其力学强度。Mbey等[28]研究高岭土与热塑性淀粉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高岭土与淀粉分子间存在静电排斥,以及两组分中的羟基形成的氢键,产生的微弱作用力有利于高岭土在淀粉基体中分散(如图4所示)。Kaewtatip等[29]将不同含量的高岭土与淀粉通过在热模具中烘焙制成高岭土/淀粉泡沫。研究发现,高岭土能很好地分散在淀粉中,与淀粉具有良好的附着力,随着高岭土含量增加,材料的冲击强度从246.06J/m2上升到1151.60J/m2。另外,他们[30]又采用压缩成型工艺制备预糊化的木薯淀粉/高岭土复合材料。指出当高岭土含量较高时,不能在热塑性淀粉中很好地分散,易在淀粉基体中发生团聚,从而降低增强效果。Huang等[31]制备了热塑性直链淀粉/高岭土复合材料。研究发现,当高岭土含量为20%时,材料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佳。同样,Carvalho等[32]也有类似的发现,高岭土和热塑性淀粉能发生稳定的键合,含有50%的高岭土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提高50%和140%,而断裂伸长率降低了50%。

3.4海泡石对淀粉塑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海泡石是一种结构复杂呈针状,内部有沿轴向的空隙的镁硅酸盐。它的比表面积较大,且表面存在羟基,可与硅烷接枝,使其既具有亲水基团,又具有疏水基团。Madrigal等[33]用海泡石与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接枝(如图5所示),作为热塑性淀粉/聚乙烯(TPS/PE)共混材料的增容剂。研究表明,接枝改性后的海泡石作为增容剂改善了TPS与PE的相分离现象,并使TPS/PE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随着海泡石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分别从8.7MPa上升到11.5MPa和从100%上升到480%。为了改善基体性能,Olivatoa等[34]将纳米尺寸的海泡石加入到TPS/PBAT共混材料中。研究发现,5%的海泡石在TPS/PBAT(80∶20)中能够均匀分散,而没有团聚现象,而在TPS/PBAT(50∶50)中则出现分散不均匀和团聚现象,增强效果不显著。力学测试表明,海泡石在TPS/PBAT(80∶20)体系中能够提高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分别从3.2MPa提高到4.0MPa和从49.2MPa提高到102.1MPa,同时使得材料的断裂伸长率轻微降低。海泡石的亲水基团能够与淀粉更好地共混,使其在淀粉中能够很好地分散。并且海泡石的疏水基团能够与其它增强聚合物的相互作用,改善复合材料的相容性,达到增强效果。

3.5滑石粉对淀粉塑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滑石粉是一种层状硅酸镁矿物。它有两种表面,一种是活性较低的含有硅氧基团的疏水的“基础面”,另一种是活性较高的,由酸性且亲水的硅醇基和镁阳离子组成的“边界面”。层状结构使得滑石粉可用来增强淀粉塑料,有利于形成插层结构。滑石粉能在淀粉基体中较好的分散,硅醇基能与淀粉的羟基形成稳定的氢键,而滑石粉疏水的基底表面能与塑化后的淀粉产生物理作用。Castillo等[35]采用熔融混合和热压工艺制备由两种不同的滑石粉(A10和SJ10)增强的热塑性淀粉材料。研究发现,SJ10滑石粉和A10滑石粉能够将热塑性淀粉的杨氏模量、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从22.7MPa、1.19MPa和62.2%分别提高到266.9MPa、4.04MPa、55.3%和38.2MPa、2.34MPa、59.0%。由此可见,两种滑石粉都能增强材料的性能,且SJ10滑石粉增强效果较好。同样,López等[36]得到类似的研究结果,滑石粉能够增强热塑性淀粉塑料的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同时由于滑石粉表面没有足够的羟基使淀粉-滑石粉的界面粘附力增强,使得淀粉分子链能够滑移,因而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并没有大幅度下降而保持在60%左右。

3.6六偏磷酸钠对淀粉塑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用无机盐对淀粉进行交联改性也是一种增强淀粉塑料力学强度的方法。同时,交联程度越高,力学性能提升越明显。Wang等[37]用不同浓度的六偏磷酸钠(SHMP)改性淀粉,使之与淀粉交联(反应机理如图6所示),再用细菌纤维素(BC)和聚乳酸(PLA)作为填料,通过熔融共混制备复合材料。研究表明,SHMP能够改善淀粉基体与聚乳酸间的相容性;经过10%浓度的SHMP改性后的材料,拉伸强度从28.7MPa上升到到37.4MPa,同时,材料的冲击强度也随之提高,而断裂伸长率有所下降(从6.7%下降到4.5%)。Liu等[38]用SHMP水溶液对热塑性淀粉/聚乙烯醇共混薄膜进行交联改性。研究发现,交联改性程度越大,薄膜的力学性能越好,其拉伸强度从未经改性的2.3MPa上升到6.6MPa,杨氏模量从14.28MPa上升到86.65MPa。

3.7磷酸锆对淀粉塑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磷酸锆对于淀粉塑料的力学强度也有一定的增强作用,比如层状磷酸锆能够显著提高淀粉塑料的力学性能。Wu等[39]采用正丁胺改性层状的甘氨酸-N,N-甲基磷酸锆(ZDGMP),得到BA-ZDGMP(结构如图7所示)作为热塑性豌豆淀粉(PS)的填料。研究发现,当BA-ZDGMP的含量为0.06%时,BA-ZDGMP在淀粉基体中分散最均匀,填料与基体间形成稳定的氢键,使得材料的拉伸强度从3.95MPa上升到12.43MPa,而断裂伸长率从42.2%下降到32.9%,而高浓度的BA-ZDGMP会在基体中团聚而降低增强效果。他们[40]还通过浇铸和溶液蒸发工艺制备甘油塑化豌豆淀粉/α-磷酸锆(PS/α-ZrP)热塑性复合薄膜。由于α-磷酸锆具有比蒙脱土更高的纯度和离子交换能力,更易于插层和剥离,与淀粉分子的界面作用更强烈。研究指出,0.3%α-磷酸锆与豌豆淀粉相容性最好,能够在基体中均匀分散。同时,淀粉/α-磷酸锆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随着α-磷酸锆的增加显著提高。

4展望无机物

作为增强填料增强热塑性淀粉依然存在一系列需要改善和解决的问题,比如填料在淀粉基体中不能达到完全均匀的分散,会有局部的团聚发生;层状硅酸盐材料在淀粉基体中不能达到完全剥离,从而阻碍了淀粉分子的插层,难以达到最佳的增强效果;填料与淀粉基体间的相容性需要进一步提高,以减少相分离现象出现。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进一步改善制备工艺,实现填料在基体中的均匀分散;(2)对无机物先实施高效的改性或活化,进一步改善其与淀粉分子间的相容性,提高两者的相互作用力;(3)实现多重增强体复合,并且优化各组分之间的相容性,提高增强效果;(4)深入了解无机物增强机理,添加其它助剂,达到最佳的增强效果。

参考文献:

[1]姜海天,唐皞,范磊,郭斌,李本刚,张齐生,李盘欣.高分子通报,2013,11:54~61.

[2]王礼建,董亚强,郭斌,李本刚,曹绪芝,李盘欣.材料导报,2015,29:78~94.

[3]王礼建,姜海天,郭斌,李本刚,曹绪芝,张齐生,李盘欣.材料导报,2014,28:119~124.

[4]唐皞,郭斌,薛岚,李盘欣,黄亚男,张齐生.塑料工业,2012,40:1~5.

篇10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区域经济生态化的本质和西部产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制约机制,并进一步揭示了生态系统日渐脆弱、生态系统恢复压力大、生态贫困逐步凸显等西部地区产业经济生态化的瓶颈,最后给出了西部地区产业生态化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产业经济 生态环境 西部地区 产业生态化

当前西部大部分地区时刻面临着经济增长缓慢和环境持续恶化的双向风险,具体表现为虽然经济总量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增长,但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却在拉大,由经济增长而引发的生态环境的恶化也日趋严重。造成这种被动境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与该地区原本就相对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关,更重要的是该地区的长期贫困落后和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使这一情况不见改善的迹象。而实际上,任何地区(包括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受阻地区贫困生态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就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在我国西部地区,实现产业经济的生态化发展必须要建立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即“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潜力释放区域经济发展快速生态环境改善”。

区域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互动

区域经济生态化的本质。自然界的物质变换促进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演化,为物种的生命延续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和能量;自然界的物质通过人类劳动进入到人类社会的经济系统中,并通过生产力的作用将其转换为社会物质。在这个过程中,即自然界与社会经济系统进行物质变换的同时,不但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增加,也推动了社会经济系统规模的不断演变;同时,在对待自然界的物质方面,如果人类采取不合理的生产模式或劳动方式向社会物质进行转变或者社会物质进行内部交换与消费,如漠视自然规律的作用、对自然资源进行粗放型的开采和利用、将生产生活的污染物进行任意排放等,必然会破坏自然物质的正常变换过程,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也必然会受到损伤,环境污染、生存空间丧失、生态机理失衡、生态功能减退等负面后果就会接踵而来,并反过来进一步影响社会物质的变换过程。

西部产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制约。我国的西部地区是一个特殊的区域系统,该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将不断促进其自然的进化,同时社会经济系统中也在这种交换的过程中影响和促进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持续增长,而在这一过程中起“中介作用”的劳动关系将不断改变该地区的自然与生态物质形态,用以满足社会经济系统的需求,结果是生产和生活垃圾将以特殊的形态重返自然生态系统之中(见图1)。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区域中的每个团体和个人都可能根据成本最低、效益最大的原则对自然资源加以开采和利用,那么由此而导致的“公地悲剧”的博弈结果就会出现,这种结局无论对自然还是人类社会来说都是难以挽回的。因此,如果人类的活动能够符合自然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自然演进和社会进步的双赢局面就会实现,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追求对自然的占有和索取的“极端物质主义”,就会因为过度的消耗自然生态物质,从而造成自然生态系统正常功能的损伤,继而影响到自然向人类社会的物质提供和变换,最终导致生态系统出现恶性循环,甚至使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崩溃;相反,如果单纯追求自然生态保护的极端行为,不顾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会使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无法得到提高。

西部地区产业经济生态化的瓶颈

生态贫困逐步显现。人口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密切,西部地区的产业经济生态化建设的基本前提就是要解决好人口问题。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西部地区,为了维持生存或者更好的生活,人们所采取生产和生活方式就是直接向自然界进行单向索取,没有回报或者补偿。其中,最为典型的方式就是毁林开荒、毁草种粮,如此地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掠夺性开发急剧恶化了生态环境,致使该地区的土地、森林、草场等资源消耗严重,生态资本存量明显下滑,这使得生态群落和种类组成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而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大范围、长时间的资源掠夺并未使该地区的经济状况产生多大的改观。这些都使得西部地区的贫困面不见减少,经济贫困与生态贫困互为因果,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一个“经济贫困-生态贫困-经济贫困”恶性循环怪圈正在形成。

生态系统日趋脆弱。受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生产生活的综合影响,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一直不见好转,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生态环境的恶化有增无减。在人类的经济活动所触及的西部地区,产业经济生态化发展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屏障和生态系统已逐渐衰弱。具体表现为:一是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大量减少。如黄河的频繁断流以及断流持续时间和涉及的河段均呈逐年上升趋势,这对黄河中下游的生产和生活形成了严重的威胁。二是生物多样性的特征受到严重破坏。由于该地区城市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和旅游业在经济中的重要性显著增强,该地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存续状况极其令人担忧,其中国家的一、二级保护动物遭到大范围猎杀,部分物种濒临灭绝,大面积的原始植被被盗伐盗用,生态系统破坏极其严重。三是产业化进程对环境的破坏超出预期。由农业化肥、杀虫剂、塑料垃圾等污染导致的农林业生态系统的碎片化,单一作物栽培导致的基因均质化,物种的多样化丧失和对天然林带过度采伐所导致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殖民化等。此外,工业生产原料如石油、有色金属等的废物排放和具有污染属性的添加物的使用,都逐渐异化该地区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恢复压力加大。随着人类对环境的能动作用逐渐增强,尤其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使西部地区的“生态赤字”逐年增加,“生态负债”在有增无减的情况下,使得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自身恢复能力逐渐减弱。从自然生态系统的自身良性发展能力的角度进行分析,西部地区多样化的气候生态禀赋并未将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生态承载力和物种多样性等生态功能的可持续性并未得到显著增强;从生态足迹的角度看,西部地区在宏观经济领域中依然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生态系统的自身发展极其脆弱。同时,该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相对严酷,虽然土地面积分布较广,但可利用的土地面积相对不足,加之生产力水平未能实现与发达地区的均衡化发展,致使土地的生产效率偏低。这些都直接表明该地区的消费需求已经远远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再生制造能力,生产和生活强度也超出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自然生态系统长期处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巨大的压力之下。

西部地区产业生态化的选择

发展绿色食品工业。我国西部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对发展绿色食品工业有着良好的条件,同时西部地区的食品工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具备一定规模。更为重要的是,食品工业处于农业产业链的上游,因此它的发展和壮大必然会带动产业链中游和下游的农牧业、农产品流通业、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因此,对工业基础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来说,发展绿色食品工业对扩大产品出路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展洁净能源工业。水能、太阳能、地热能和风能都是可再生的洁净能源。水能资源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优势资源之一,如此巨大的资源储备对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此外,水能资源的开发涉及多个方面,水库建设完成以后,除直接提供电力外,还可以起到防洪拦沙、改善水质甚至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具有很强的连带功能和社会经济效益。在我国西部的青海、、新疆等海拔较高的地区,太阳能资源明显丰富于其他地区,因此在该地区可以加大太阳能的推广使用力度。另外,是我国地热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地区,占全国查明地热资源储量的一半左右,在该地区进行地热能的开发会产生较高的经济价值。风力资源在西部地区更为丰富,并且相关的企业已经或正在输出风力发出的电力资源。

发展中药产业。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天然中药材产地,仅四川省就分布有中药材资源4000余种。尤其近年来,中医药在世界医药卫生领域的影响力正逐步加强,其中日、韩、美、英、法等国的植物药销售一直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并有进一步垄断世界中医药市场的趋势。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我国天然中药材资源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中药产业的发展空间极其广阔。因此,如果能够在政策的引导下,提高西部地区天然中药材资源的利用效率,将该地区的中药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将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绿色引擎。

发展可降解塑料工业。截至到2010年,我国仅地膜和包装材料两项的塑料用量就已经超过了200万吨,由此而引发的白色污染的程度可想而知。在这一问题的治理方法上,降解塑料的使用是可行的途径之一。作为一种治理塑料污染的绿色技术,经过多年的研发,降解塑料技术已经趋于成熟。我国西部地区蕴含着丰富的淀粉、纤维素、矿物质等天然资源,而这些资源正是降解塑料生产必须的原料。

发展旅游业。我国西部地区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构成了该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在该地区发展旅游业不会对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能够加快区域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速度,增加西部旅游地区人口的就业机会,促进和加快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同时还能够全方位地展现西部地区悠久灿烂的民俗文化。由此可见,发展西部地区的旅游业能够收到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在其成为经济增长最为强劲的新兴绿色产业的同时,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会随之显现。

发展绿色制革业。制革工业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行业。目前,我国猪皮革年产量超过1亿张,牛皮革5000多万张,羊皮革8000多万张,年出口创汇额超过150亿美元。我国西部地区是猪、牛、羊等牲畜肉类和副产品的主要产区,制革工业同时也成为该地区的重要工业部门。然而,制革工业由于也涉及到化学清洗等化学作用,因此也使该地区形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这种情况下,绿色制革技术便成为西部地区制革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结论

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向来矛盾难解,这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态环境状态原始的西部地区表现的更加明显,因此寻找生态化视角下的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脉络就成为发展该地区区域经济的当务之急。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在分析了区域经济生态化的本质和西部产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制约机制的基础上,讨论了西部地区产业经济生态化的瓶颈和该地区产业生态化的实施路径,试图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应立足于本地区实际,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面实施增长极开发战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选择适合西部地区又适合市场需求的差异化产业进行重点扶持,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受阻地区贫困生态环境恶化”的怪圈,走向“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潜力释放区域经济发展快速生态环境改善”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徐素环.对推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2)

3.鲁勇兵,梁婉君.中国西部地区工业经济效益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