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支付的前景范文

时间:2023-12-25 17:37: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子支付的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子支付的前景

篇1

关键词:电子支付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对策

一、中国电子支付的发展现状

(一)中国电子支付交易规模与市场划分

相关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4.57亿,这位我国电子支付提供了巨大的市场蛋糕,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其中。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支付行业互联网支付业务交易规模达到22038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长速度连续6年超过95%。特别是2010年第三方支付拍照的发放给第三方支付确立了经济和政策地位,为其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1年整体行业格局相对稳定,第三方支付中支付宝依然稳居行业龙头地位。从市场份额看,规模企业出现三大阵营,第一集团的支付宝、财付通占据了三分之二的江山,使得第二集团、第三集团相关企业份额差距持续缩小,竞争激烈。当前市场同质化导致竞争严重,只有技术创新和产品变革才有可能颠覆市场份额占据情况。

(二)中国电子支付业务的监管现状

2005年,央行出台《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传递出了要将第三方支付纳入监管的信号。2010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今日出台《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下称“办法”)从此第三方支付结束了无人监管的状态,开始“持证上岗”,进入了有法可依、有规可循的阶段。中国人民银行与2010年5月26日在官方网站上公布,支付宝、快钱等27家公司获得了央行5月18日签发的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截至目前,经过5批支付牌照发放,已有101家企业获得支付许可。

二、中国电子支付的前景展望

(一)中国电子支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CA认证存在的问题。

(1)技术安全。目前所谓CA产品的安全只解决了加密和签名的问题,大多数商业银行使用的服务器证书是国外CA机构颁发的,没有在我国取得合法资格,仿冒风险大大上升。

(2)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法规。CA机构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导致整个网上支付甚至电子支付领域的系统性风险。然而我国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证体系,存在这种各自为政的混乱情况,相关的行业法规也有待完善。建立完整行业技术标准,实行审慎监管迫在眉睫。

2、政策、相关法律法规的欠缺

国内法律法规还不能给电子支付业务发展提供充分的保障。尽管上述相关法律法规已经开始实施,但缺口依然存在。如面对日渐拥挤的国内市场,第三方支付企业开始将触角伸向海外的时候,而在跨境支付方面,目前尚无监管细则出台。由于缺乏具体的监管条例,相关企业在处理支付安全等问题时有时会面临无章可循的状态。

3、用户对电子支付安全的担忧与相关知识的缺乏

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用户不选择网上支付的首要原因。根据艾瑞咨询电子支付报告书显示,66.1%的用户将交易不安全列为第一原因。还有就是目前很多消费者在使用电子支付时缺乏基本的防范意识,比如在公共电脑上使用完网银没有点击“退出”,设定六个0等易猜测的号码作为密码等。

(二)中国电子支付的发展对策

1、优化电子支付相关法律和监管环境,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电子支付的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相应法律法规和监管措施的保驾护航。面对近年来电子支付快速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相关部门必须加快立法的步伐,同时对参与的各行业机构进行严格监管,以确保电子支付的健康快速发展。

(1)健全电子支付法律体系

解决我国电子支付中的法律问题的根本途径是通过立法来填补电子支付法律体系中的空白。就整个体系而言,需要制订与电子支付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法律规范:一方面主要是明确参与主体间的法律关系来更好地解决纠纷;另一方面正确处理与银行、消费者以及第三方的关系,引导电子支付逐渐向非银行化、保护消费者的模式上发展。

(2)统一行业标准,实行审慎监管

统一行业标准是电子支付拓宽发展领域、向纵深化方向发展的前提条件。相关部门应尽快明确并统一标准,以便参与电子支付的各方进一步明确权责,更加准确地定位发展战略,以行业间合作的方式整合电子支付优质资源不断的提升服务水平与质量,打造并提升电子支付盈利模式的核心价值,不断推进电子支付业务的纵深化发展。

2、完善电子支付的软硬件环境,加强信息安全保护

目前来看,信息安全的问题无处不在,建立一套无懈可击的互联网支付系统越来越成为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一方面统一各个银行身份认证系统,更新安全防护措施,推动网上支付平台向标准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完善操作系统的安全漏洞,增强网上银行信息安全防范能力,逐步完善电子支付安全的保障技术体系,确保公众对电子支付的信心。

3、加快支付模式创新,推进市场拓展

通过各种技术和管理创新提高风险控制水平是电子支付发展的灵魂,也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电子支付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加快研究CA核心技术,紧紧跟踪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二是加大商业模式创新,建立并完善业务创新和信息化的良好联网体系。注重发挥电子支付的优势,简化业务程序,实现信息化,从而让电子支付融入到社会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

参考文献:

[1]蔡东.电子支付业务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J].中国金融电脑,2012,15-18

[2]陈克非.电子支付的现状及发展[J].计算机工程,1997,32:183-186

[3]黄卫东,陆佳.探析电子支付发展之道[J].网上银行实务,2011,11:73-75

篇2

“第三方电子支付”一个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字眼,在步入21世纪之后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并应用。随着网络经济的到来,电子商务也成为商品交易的最新模式,但是在交易的整个过程中,交易双方不能谋面,交易过程中的资金流与物流在时间和空间方面又是相互分离的,无法实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状态。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交易双方的博弈:即卖家不愿意先发货,怕买家没有诚信不给货款;买家也不愿先付款款,怕卖家不发货或者发假货。博弈的结果是双方都不愿意先冒险,网购将不能进行。第三方电子支付正是为了解除交易双方这种不安全感运用而生的,它在商家和消费者之间搭建了一个公共的、可以信任的中介平台。该平台通常是一些和产品所在国家以及国外各大银行签约、是由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在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中,买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货款支付,由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达、进行发货,买方收到货并进行检验后,就可以通知付款给卖家,第三方再将款项转至卖家账户。这种支付模式不仅具有资金传递功能而且可以对交易双方起到了约束和监督的作用。像支付宝、财付通、paypal、易宝支付等等,最初的功能都是为了实现这种担保功能运用而生的。

一.第三方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现状

1、市场更加规范竞争愈加激烈

从时间上来看,虽然早在1998年我国已经有第三方电子支付,但是目前普遍将2005年称为是中国的“第三方支付元年”。2005年2月,由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花费3000万美元的巨资开发,联合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国内多家金融机构共同打造出的“支付宝”第三方支付平台。在2005年前后集中出现了近50多家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但市场规模也仅仅只有163亿万,在短短的六年的时间里,第三方电子支付产业经历了从诞生到成熟的过程。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的发展与繁荣,使得更多的商家和企业涉足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第三方电子支付产业在不断地竞争和整合中发展壮大。进入2010年更是第三方电子支付产业具探析第三方电子支付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文/李娜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先是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两大运营商先后重新规划移动支付,而后是美国电子商务网站eBay旗下支付系统PayPal宣布与中国银联合作,以便中国银联的用户进行海外网站的购物结算,同时又降低向商家抽取的佣金,以对抗支付宝“零交易费用”的竞争策略。8月份“超级网银”的上线,可以说对那些只做接入银行业务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将是一个致命的打击。2010年9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出台《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的出台虽然消除了某些第三方支付企业业务发展的盲目性,使得第三方支付市场更加正规化、健康化。同时也将促使更多的支付服务运营主体参与该市场中来,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的竞争将变得更为激烈。根据iResearch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支付行业互联网支付业务交易规模达到22038亿元,同比增长118.1%,并预计未来几年仍将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另据该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第三方支付企业市场份额中:支付宝以49.0%的市场份额居于市场首位,占据了互联网支付市场的半壁江山;财付通以20.4%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银联在线、快钱和汇付天下,分别以8.4%、7.5%和7.4%的市场占比分居三至五位。

2、拓展业务领域构筑竞争壁垒

从第三方电子支付产业具体的业务操作层面来看,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虽然一直在不断完善自身业务,但政策监管的空缺,却纵容了乱象丛生的生存环境:诸如盗号、窃取密码、钓鱼网站、诈骗、涉黄、涉毒、洗钱、逃税等与其相生相长的各种问题接踵而至。无数行业发展史表明,初期国家为了支持某行业的发展,总是给其提供宽松的环境,甚至对一些打球、钻政策空子的行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发展到一定程度特别是高速发展的时期,国家有关部门就会插手进行管理,提供必要的、有效的规范、监督与管理,以保证行业继续健康发展。2010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该《办法》的重拳出台大大规范了当前发展迅猛的第三方支付行业,对其起到了的引导作用。独立的第三方电子支付的商业模式并不复杂,竞争壁垒也不高,有人将其盈利模式形象地比喻为收取各种资金在卖家和买家之间流转的“过路费”,单一而透明的盈利模式,使得其背后的利润点也是非常低而单一的。所以,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必须要想构建自身的竞争壁垒,增强竞争优势,就又必要走规模化、独特的自身定位及向行业的纵深方向发展的路子。所以,众多第三方电子支付除了专为网络交易平台及网络交易服务平台提供支付服务之外,都纷纷开始涉及保险、航空、票务、基金、房产等,覆盖了从B2B、B2C、C2C、网游到航旅、教育、生活服务、公共事业缴费等众多领域。

据易观国际数据显示,2010年受央行利好政策的影响,支付企业加大了投入力度,开始了差异化的发展战略,支付宝、财付通依托庞大的用户规模,推出面向生活服务的开放平台战略;快钱、汇付天下、易宝等企业依托其行业解决方案方面的经验,加大了在航空旅游、保险基金、教育等领域的拓展。随着网络经济的渗透,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家庭缴费也逐渐趋向网络化。自2010年4月份以来,国内多个大城市相继开通以支付宝缴纳水电费以及暖气费等相关费用的渠道。支付宝在2011年推出”快捷支付”和”快捷登录”计划,极大的提高和改善了支付成功率和用户体验,使其在电子商务领域的优势进一步扩大。此外,支付宝还通过收购安卡支付,与银行和航空公司的战略合作等方式进一步巩固在航空等传统领域的行业地位。财付通除了传统团购、游戏等优势领域和基金、保险等金融领域的加速合作拓展外,一方面,推出了“财付通一点通”(信用卡快捷支付)业务,大幅改善了用户支付体验;另一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为物流和钢铁等行业提供的行业解决方案业务体系,利用大宗交易拉升整体业务量的快速增长。银联在线支付则强力推出了”银联在线支付”和”银联互联网手机支付”两项业务,以及认证支付、快捷支付等服务;并依托其传统金融机构背景优势,拓展航空、保险、通信、快速消费品等行业,推出行业解决方案业务,拉升整体交易规模。而对于主要面向行业应用和企业服务的快钱和汇付天下,2011年逐步从网络购物、商旅服务等传统意义的第三服务产业,向传统金融、直销、物流等交易规模更大、信息化需求更高的第二产业甚至是第一产业进行产业链纵深拓展。易宝支付更是在前几年就联合国内多家银行开通网上话费缴费的业务,并在国内多类考试缴费中引入网上缴费功能等。这无一不彰显了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持续创新在传统行业的拓展与应用。

二.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前景思考

支付牌照的颁发对于电子支付产业而言,可谓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让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法律地位获得市场的肯定,被正式纳入到国家的政策监管体系之下,这有利于第三方支付行业朝着更加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于很多提供第三方支付的企业来说,获得牌照仅仅是一个开幕,在未来的发展中只有不断寻求业务创新、拓展业务领域、进行差异化发展、创新新的盈利模式,才是企业生存壮大的关键。

1.支付移动化

移动支付眼下已然是移动领域最热门的应用,据易观国际日前的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发展迅速,全年交易额规模达到742亿元。移动支付正在成为电子支付业继卡基支付、网上支付后出现的又一股新兴势力。国内的部分城市已经开通了手机支付业务,乘坐公交车、订酒店、订机票可以通过刷手机来完成,另外,手机还可以实现手机购物、食堂吃饭、买彩票等。正是由于移动支付未来的发展前景诱人,因此,移动支付已成各领域企业都看好的未来兵家必争之地,各支付厂商纷纷加大了对移动支付领域的开发和推广力度。支付宝、财付通、快钱、汇付天下等互联网支付厂商纷纷推出移动支付产品;三家电信运营商也已于2011年相继成立支付公司。

2.支付全球化

2011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小额出口业务的总体规模超过100亿美元,同比增速超过100%,并由此带动了跨境第三方物流、跨境支付等相关行业的迅速发展。然而,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支付环节长期以来一直被未取得国内支付业务许可证的外资支付机构垄断。面对境内细分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海外支付企业的进入,跨境支付市场无疑是第三方支付的下一个争夺点。随着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尘埃落定,中国第三方支付企业正在加速布局跨境支付领域。截止2011年11月,国内已有包括支付宝、财付通和快钱在内的多家第三方支付企业以及银联涉足跨境支付业务。预计未来跨境支付竞争将愈加激烈。

3.支付多元化

随着政策环境的逐步规范,第三方支付步入多元化发展快车道。一方面,体现为运营主体企业的多元化。截止2011年底,已有101家支付企业获取牌照,这些企业涉及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等众多业务领域。另一方面,体现为支付业务的多元化。随着政策地位的确立,第三方支付企业得以在横向层面拓展更多的服务行业和领域,同时实现在不同业务领域产业链上的纵深拓展,为企业创造出新的盈利增长点。

篇3

关键词:电子支付 安全 网络

所谓电子支付,是指从事电子商务交易的当事人,包括消费者、厂商和金融机构,使用安全电子支付手段通过网络进行的货币支付或资金流转。电子支付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电子支付的工作环境是基于一个开放的系统平台(即因特网)之中,使用的是最先进的通信手段,用户只要拥有一台上网的PC机,便可足不出户,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整个支付过程。

一、电子支付安全问题

从我国当前的电子支付实践来看,由于开展网络银行业务的支付业务时间不长,结合具体国情在中国实施电子商务支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信用度欠缺,用户对电子支付的安全性信心不足

互联网具有充分开放的特点,网上交易双方互不见面,交易的真实性不易考察和验证,对社会信用有较高要求。我国目前的信用体系发展程度低,经济活动缺乏可靠的信誉基础,社会诚信观念有待加强。另外,企业和个人客户资信资料零散不全,海关、税务等部门与银行信息不能共享,银行对客户的资信情况不能完全了解,也制约了电子商务支付系统的发展。

(二)电子支付产业发展迅速,但市场秩序仍不规范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上金融服务在世界范围内部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银行纷纷发展自己的网上银行业务,大大小小的第三方支付企业都在为用户提供着各种不同的电子支付服务。电子支付市场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与以往相比,用户可选择的支付手段和方式丰富了许多。然而,电子支付的巨大市场前景与目前整体产业环境形成较大落差,造成了这一产业方向不明的现状。

(三)网络侵权行为和网络信息恶意被盗行为

时有发生网络侵权行为主要有: (1)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 Internet ServiceProvider)的侵权行为。(2)互联网内容提供商( ICP InternetContent Provider)的侵权行为。ICP是通过建立网站向广大用户提供信息,如果ICP发现明显的公开宣扬他人隐私的言论,采取放纵的态度任其扩散, ICP构成侵害用户隐私权。(3)由于电子现金可以实现跨国交易,税收和洗钱将成为潜在的问题。网络信息恶意被盗,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交易各方的利益。

二、提高电子支付安全性的策略

为推动电子支付的健康发展,提高电子支付的安全性,需要从以下范围构筑防范体系:构建严密的电子支付监管体系,防范系统性风险;构建覆盖全社会范围的信用评估体系,防范道德性风险;完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构建统一的电子支付安全认证平台,防范技术性风险;加强电子支付的立法工作,从根本上规范电子支付产业的市场。

(一)构建严密的电子支付监管体系

由于我国对电子支付提供商监管的缺失,少数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在处理电子商务过程中庞大的资金流时,突破经营限制,从事吸收存款等违法活动。构建安全高效的电子支付流程监管体系,可以对电子支付服务提供商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以防范与电子支付相关的金融风险。

(二)构建覆盖全社会范围的信用评估体系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权威公正的信用体系。为促进电子商务快速健康发展,构建安全高效的电子支付信用评估体系,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信用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定与研究、建立支付信用信息系统、落实账户实名制。制定相关统一的第三方支付标准,实现与传统支付清算的对接,采用类似银联的模式,解决用户、商家、银行之间的相互选择问题,提供透明、便利的电子支付服务。

在此之上,继续研究电子支付信用数据交换模型和网络服务方案,结合目前人民银行的征信体系数据,客观、公正、全面地提供电子信用评价服务,完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其他相关系统和部委之间的网络服务平台,设计数据交换模型,制定与其他相关诚信系统互联互通的服务方案。

(三)完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技术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解决电子支付安全性问题: (1)架设防火墙。它是近来发展的最重要的安全技术,它的主要功能是加强网络之间的访问控制,防止外部网络用户以非法手段通过外部网络进入内部网络。(2)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被认为是最可靠的安全保障形式,它可以从根本上满足信息完整性的要求,是一种主动安全防范策略。数据加密原理是利用一定的加密算法,将明文转换成为无意义的密文,阻止非法用户理解原始数据,从而确保数据的保密性。(3)数字签名技术。数字签名技术是将摘要用发送者的私钥加密,与原文一起传送给接收者。接收者只有用发送者的公钥才能解密被加密的摘要。在电子商务安全保密系统中,数字签名技术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在电子商务安全服务中的源鉴别、完整、不可否认服务中都要用到数字签名技术。(4)数字时间戳技术。在电子商务交易的文件中,时间是十分重要的信息,是证明文件有效性的主要内容。在签名时加上一个时间标记,即有数字时间戳数字签名方案:验证签名的人或以确认签名是来自该小组,却不知道是小组中的哪一个人签署的。指定批准人签名的真实性,其他任何人除了得到该指定人或签名者本人的帮助,否则不能验证签名。(5)还可以通过设置电子商务信息安全协议来进行。现有的电子商务交易协议有多种,但是目前常用的只有SSL和SET两种。安全套接层协议(Secure Sockets Layer, SSL),SSL协议向基于TCP/IP的客户、服务器应用程序提供了客户端与服务的鉴别、数据完整性及信息机密性等安全措施。

(四)构建统一的电子支付安全认证平台

为确保电子支付信息的真实性,还需要有相应的电子商务认证机构,为买卖双方提供值得信任的认证服务。为电子支付业务应用提供保障的安全认证技术在我国已经了较好的研究与应用。我国自主研制出入侵容忍PKI系统、PMI权限管理系统、电子证书认证系统、PKI中间件等一批认证产品和支撑系统。这些技术和产品在在人民银行多个主要业务系统中得到应用。CFCA证书及各商业银行的CA证书已经在银行业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实施近两年来,认证市场主体的合法性得到了规范。但我国认证体制缺少一个全国认可的、最权威的国家级机构。

(五)加强电子支付的立法工作

在电子支付立法方面应该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对目前电子支付存在的问题的研究,清楚每个问题的症结所在,哪些是引用现行法律可以解决的,哪些是有赖于修改现行法律才能达到对电子支付合理规范的,而哪些又是需要制定新法律才能解决的问题,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2)认真学习国外成功的立法,参照国际惯例,努力做到和国际接轨。(3)电子支付法律及监管政策的建设应该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不能脱离我国实际的金融市场现状,我国电子支付立法不能一味照搬别人的一套,而是应该在立法上充分考虑我国目前金融体系建设的情况和速度,不能过于严格,同时又应该体现出一定的前瞻性。

参考文献:

篇4

当今电子商务的支付现状相对比较有条理性,再有制度系统是由支付服务的中介机构、管理货币转移的法规以及实现支付的技术手段共同组成的,用来清偿经济活动参加者在获取实物资产或金融资产时所承担的债务。因此支付系统是重要的社会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狼嚎运行的基础,特别是中央银行的高度重视。

目前的电子商务支付系统可以分为四大类:大额支付系统、脱机小额支付系统、联机小额支付系统和电子货币。

1、大额支付系统:主要处理银行间大额资金转账,通常支付的发起方和接收方都是商业银行或在中央银行开设账户的金融机构。现在的趋势是,大额系统通常有中央银行运行,采用RTGS模式;处理待机转账,当然也有欧私营部门运行的大额支付系统,这类系统对支付虽然可做实时处理,单要在日终进行净额资金清算。因此大额支付系统中的风险管理特别重要。

2、脱机小额支付系统:主要指ACH(自动清算所),只要处理与现授权的定期贷记(如发放工资)或定期借记(如公共设施激费)。支付数据已磁介质或数据通信方式提交清算所。

3、联机小额支付系统:指POSEFT和ATM系统,其支付工具为银行卡(信用卡、借记卡或ATM卡等)。2和3两类小额支付系统,主要特点是金额小、业务量大,交易资金采用净额总算。

4、电子货币:泛指正在出现或构想的各种零售支付方式。按国际上权威经融机构组织的定义,电子货币产品被定义为“预付”类电子支付工具,其中存放着消费者可使用的资金或币值(例如游戏币等)。可分为基于卡、基于软件的两大类。电子货币为现金支付工具即子形式的现金,代替目前的货币和硬币。目前非现金支付属于访问工具,其功能允许工具持有人访问其在银行的账户。

二、电子支付与网上支付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使支付系统建设了新思路,对电子支付系统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新评论:电子支付系统是实现网上支付的基础。

首先,电子支付系统并没有改变银行支付结算的基本结构和过程。电子支付、企业银行等都是建立在封闭的专用网中,银行结算都是发生在商品交易完成之后;二而网上支付则是与网上交易紧密结合、互为条件的。网上交易不确定,网上支付就不会发生,而网上支付不进行,网上交易也就不能够完成。

其次,网上支付是电子支付系统为条件的。以电子购物中普遍应用的银行卡结算为例,持卡人在网上确定购物意向后,支付指令是由商场支付网关、银行卡信息交换网络送往发卡行处理中心授权、扣帐,然后将信息返回商户,完成交易;银行卡授权、扣帐信息及最终资金清算又需要通过银行电子汇兑、电子联行清算系统来完成。

再次,网上支付是互换的,使得原本只有企业才能直通银行的电子支付方式,由互联网为个人、家庭开辟了连接银行的渠道,并且使个人和企业不再受限于银行的地理环境、上班时间,冲破了空间距离和物体媒介的限制,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支付结算。

三、电子商务支付现状中的法律与资金缺陷

电子商务和网上支付的发展潜力巨大,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尽管电子商务和网上支付目前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商业贸易支付方式,但我们也应该结合我国的国情,循环渐进的在我国开展电子商务和网上支付活动。当然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当前情况的确可以解决电子商务网上支付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仍然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下主要问题:

1、法律问题

第三方支付模式不仅仅提供技术平台,他停工的服务其实类似预结算业务。根据我国的规定,结算业务属于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必须经过银监会的批准才能从事。任何一个第三方支付服务商都会试图确立自身是为用户提供网络代收代付的中介地位。由于涉及类似网络交易平台的法律地位,而在交易中的很多法律问题对设计类似网络交易平台的法律地位都没有明确的立法加以规范。除此之外,中国电子商务领域尤其是电子支付方面的立法还有很大面积的空白地带。

2、资金吸存的隐患

篇5

关键词:电子支付;第三方支付;银行支付脱媒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8)09-0086-04

电子支付是经济社会进入电子化、信息化时代的必然产物,也是现代支付体系中最活跃、最具有发展前景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支付方式的出现和电子支付服务的兴起不仅影响和改变着商业银行的服务方式,而且对商业银行的核心支付功能将带来挑战。依据Xavier Freixas and Jean Charles Rocher(1997)梳理当代银行理论后划分的四类银行核心功能标准,支付服务正是商业银行四大核心功能之一。19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市场工具的丰富完善,商业银行作为借贷中介(资产转换)呈现“脱媒”之势,而今,随着电子支付方式演进和第三方支付组织出现,商业银行作为支付中介也面临“支付脱媒”的挑战。

一、电子支付的方式、产品和组织创新

(一)电子支付的方式

从电子支付的起源来看,美国早在1918年就建立了专用的资金传送网;1967年在伦敦,世界上第一台自助柜员机(ATM)投放使用;1970年在美国出现了电子资金转账(EFT)技术;到1985年世界上出现了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并在电子支付中得到广泛应用。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第23号公告《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的定义,“电子支付是指单位、个人(以下简称客户)直接或授权他人通过电子终端发出支付指令,实现货币支付和资金转移的行为”。电子支付以网络应用协议规定的格式发出支付指令。电子支付包括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销售点终端交易、自动柜员机交易和其他电子支付等类型。业内把电子支付按照发起终端、网络应用协议、支付工具、交易模式等细分为多种类型,其中以支付指令转输渠道分类,可分为卡基支付(银行专有网络)、网上支付(互联网)、移动支付(移动通信网)和电话支付(固定电话网络)等。见图1-1所示。

据人民银行支付报告,2007年我国卡基支付办理的支付业务达136.1亿笔,金额111.5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7%和57.9%。就网上支付而言,根据艾瑞咨询的《2007~2008年中国网上银行行业发展报告》研究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网上银行交易额规模实现爆发式增长,达245.8万亿元,环比增幅高达163.1%,据其预测,2011年我国网上银行交易额将达1136.2万亿元。见图1-2所示。

从全球来看,支付系统供应商ACI与金融分析公司Global Insight研究电子支付的报告指出:2005年全球电子支付年交易量达到2100亿美元,2010年将翻1倍,复合增长率是各地区GDP增长率的4倍。2004年至2009年,全球各种类型电子支付交易复合增长率达到12.9%,而同期报告数据所覆盖的79个国家的平均GDP增长率则为3.2%。

(二)电子支付产品创新

近年电子支付产品和工具不断创新。一是对于传统卡基支付工具的创新和替代。在韩国已推出USB信用卡,代替传统的银行卡支付工具,这样可利用成千上万具有USB接口的上网计算机,也解决了传统银行卡收单机成本较高的问题。二是移动支付工具的创新。20世纪90年代初期,移动支付在美国出现,近年迅速发展。在韩国,移动支付吸引了大量手机用户,每个月有超过30万韩国人在购买新手机时,会选择具备特殊记忆卡的插槽,用以储存银行交易资料,并进行交易时信息加密。在日本,Keitai(日本手持设备流行称谓)往往具有多种功能,比如取现、信用卡、公交卡以及身份识别信息等等。日本手机支付最有力的推动者NTFDoCoMo和电子产品巨头SONY共同推行“钱包手机”,内嵌Felica芯片,支持各种零售、电子票务、娱乐消费等非接触式支付,手机支付的发展已开始改变日本的传统消费习惯。三是网上银行的功能和服务创新。招商银行的个人网银在支付功能基础上附加支付报告等理财功能,工商银行企业网上银行各功能达260多项,能满足各种类型企业需求,一些银行还在网上银行推出VIP贵宾服务。四是固定电话支付创新,一些银行把卡基支付和普通电话相结合,推出转账电话,以替代成本较高的POS机具,使一些小商店都可能利用转账电话进行刷卡支付。中国电信与银联合作在部分省市推行家庭转账电话,方便家庭支付。David S.Evans and Richard Schmalensee (2005)在《银行卡时代――消费支付数字化时代革命》一书中指出:电子支付将出现更多的方式和工具,如生物识别、带芯片的智能卡、非接触无线技术、账户到账户的A2A支付等。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子支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方便、更安全、更快速、更数字化。

(三)电子支付的新组织:第三方支付

1、第三方支付的兴起。据称,第三方支付源于美国的独立销售组织(Independent Sales Organization,ISO),指收单机构和交易处理商委托ISO做中小商户拘发展、服务和管理工作的一种机制。据社科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潘辛平(2008)定义:第一方是消费者,第二方是商户,居中完成两方之间资金转移的应当就是第三方,即独立于电子商务商户和银行的,为商户和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消费者可能是其他商户)提供支付服务的机构。并举例说明:如贝宝(Paypal)、支付宝、银联电子支付(Chinapay)、财付通、快钱、环讯IPS、首信易支付、易宝支付、联动优势、捷银等等。在帅青红等(2006)定义的第三方支付模式,是指所用的支付网关或系统是由第三方机构建设的,而不是由银行或银行联合建设。换言之,网上服务支付是由第三方机构提供的,而不是商业银行或传统支付系统的提供者。根据该定义,银联电子支付(Chinapay)应不列入第三方组织。

国内最早的第三方支付商之一是1999年3月创立的首信支付平台,随后第三方支付不断发展,2005年达到一个阶段――国内相继成立了50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由于同质化恶性竞争,不少实力偏弱的公司迅速消失或被并购,现存10来家较有代表性的公司在竞相发展。

在国外,较为著名的是1998年成立的PayPal,为一家没有任何金融背景的IT技术公司。它使有电子邮件的人可能通过E-mail实现支付,不但适合在线

竞价交易业务中个人或中小商户的收付款需求。而且减少人们使用信用卡收付款的风险。2002年PayPal被eBay收购,2007年底PayPal在世界上45个国家拥有1.4亿用户,交易额达474.7亿美元。

2、主要服务模式。据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划分,第三方支付主要有5类服务模式,一是支付网关模式,这是支付产业发展最成熟的一种模式,以首信易支付和ChinaPay为典型代表。支付网关模式的主要价值在于集成了银行的支付功能,商户只要与一家支付网关相连便可支持绝大部分银行,使单独逐个谈判的m*n种关系简化成(m+n)种关系。二是移动支付模式,指使用移动设备,通过短信、WAP或NFC等无线方式完成支付行为的一种新颖支付方式,该模式有待3G网络发展成熟真正得到发展。三是信用增强型虚拟账户支付模式,以阿里巴巴的支付宝和易趣的安付通为代表。其通过虚拟账户和信用中介担保增强了电子交易商务的信用,促成了电子交易的产生。作为拍卖网站的内部支付公司,支付宝和安付通属于非独立的信用增强型虚拟账户支付模式,主要服务对象为其母公司。四是虚拟账户型支付模式。此类以PayPal为代表,有独立的账户,支付时先为账户充值。用PayPal账户汇款,如果收款人没有PayPal账户,电子邮件就会提醒收款人注册一个PayPaI账户,有人也称这种销售模式为“邮件病毒式”的商业拓展方式,从而使得PayPal越滚越大,不断占有市场。PayPal支付能为商户带来新的客户和销售增长,所以较受欢迎。另外,PayPal在交易费用、争议成本管理、欺诈损失等方面确实比直接受理的维萨、万事达或美国运通卡更有效率。对消费者来说,PayPal支付最大优势是安全隐秘,支付时无需输入卡号和密码,只要输入邮件地址及对应密码:支付页面由PayPal提供,没有第三方能够接触到用户的信用卡、银行账户等个人资料。五是按需支付的综合性支付模式,以易宝支付为代表。航空分账系统和电话支付的应用,充分利用了现有电话银行的广阔市场基础,把在线和离线市场有机地结合到一起。

二、银行服务边界的改变和支付脱媒挑战

从技术发展史上看,任何一场技术革命,包括蒸汽动力、铁路系统、电力系统、电报系统、电话系统、无线电广播系统、电视播送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应用和普及,在改变商业方式的同时,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商业组织和商业模式。电子支付的发展也改变了商业银行的服务边界,同时带来银行“支付脱媒”的挑战。

1、服务成本和方式的改变。大多数研究表明电子支付降低了银行经营成本,使银行业务扩张更加容易。但是电子支付服务方式在减少人工成本的同时,也减少了传统网点的面对面交易可获得更多的交叉销售和非利息收入。电子支付的边际成本几乎接近于零,电子支付的发展使不同国家的银行的成本收入比下降。电子支付技术的发展使得银行业务扩张除了依靠传统物理网点外,为提供“AAA服务”的虚拟网点开辟了巨大空间。研究表明,以电子支付为基础的电子银行基本替代银行物理网点是银行业发展的必然。从银行业发展的历史看,银行作为经营货币信用的市场组织,物理网点为其显著的代表。虽然,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有形的物理网点仍将是银行组织的基本形态,但是,随着现代技术革命推动银行服务标准化、远程化程度的不断提升,物理网点面对面的服务方式将逐步被虚拟的网站、呼叫中心、后援中心所替代,多数银行物理网点将转换成为办理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业务的“富人俱乐部”。没有物理网点的银行可以保持较小规模,规模小可以使其具备传统银行难以比拟的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和经营灵活性。当网络依存的一代成为社会主流时,基于电子支付的电子银行将成为银行的基本组织模式。

2、服务边界的扩展。一是建立在旧有技术基础之上的服务壁垒的消除。原先以各大银行自身利益为出发点的服务壁垒由于支付技术条件和金融政策的推动而逐步消除,行际合作成为可能。如已经推行的不同银行客户在各银行间的通存通取业务;基于人民银行大额系统的网上银行跨行转账从以前的落地业务成为实时转账等等。二是业务运行在更广泛和功能更强大的全球化支付服务体系之上,提高服务效率。借助于全球支付组织如VISA、MASTERCARD、SWIFT等,全球的实时转账支付成为可能,使金融行业给客户带来便捷服务的同时也能获得丰厚的手续费收入。三是借助于某一独特的支付产品,中外银行合作更深人。如深受企业集团客户欢迎的现金管理系统。可打破行际隔离实现资金归集。中资银行在借助自身支付平台做好对国内集团企业服务的同时,通过与国际银行合作联通先进现金管理系统,对集团企业的服务从国内分支机构扩展到国外。

3、支付服务竞争与银行“支付脱媒”。

(1)银行支付服务的扩展和补充。第三方支付组织的出现,大部分体现的是对银行支付服务功能的延伸和补充,与银行呈现合作关系。其一方面连接银行,处理资金结算、客户服务、差错处理等一系列工作。另一方面又连接着众多的客户,使客户的支付交易能顺利接入。第三方支付的一站式接入服务使银行与商家双方都避免了一对一接入的高昂成本,一些组织还为卖家和买家提供了一个信用担保机构,既可以约束买卖双方的交易行为,保证交易过程中资金流和物流的正常双向流动,增加网上交易的可信度。同时还可以为交易提供技术支持和其他增值服务,进行了商业银行不能做和不愿意做的服务创新。

(2)独立支付第三方组织对银行支付功能带来挑战。有自己独立交易体系和账户的第三方组织,已经出现对银行核心支付功能的挑战和部分业务的替代。如PayPaI有自己的账户,支付时要对账户先充值,已独立地存在于银行支付体系之外。对于发卡机构及银行来说,PayPaI的威胁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paypal虚拟账户的存储功能截流了储户的银行存款,PavPal甚至还发行PayPal借记卡,这些对银行都形成较大威胁。二是PayPal推广账户余额支付,对信用卡和签名借记卡的交易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

(3)虚拟货币带来的银行支付脱媒。除第三方支付组织外,伴随电子支付出现的虚拟货币也给银行带来“支付脱媒”的挑战。建立在虚拟货币基础上的支付,是与现有银行支付系统并存的支付系统,且其支付的规模、范围还没有被现有的金融体系所统计。但对真实的服务和商品交易的完成承担着实际的支付功能,可以说在一定范围内已经替代了银行的支付系统。如腾讯的Q币,以预付款方式与QQ号绑定在一起,存储和支付的账户即QQ号,用户通过腾讯的网络系统即可实现支付转移,已具备一定规模的但功能有一定局限的与银行支付系统相当的“支付系统”。此外,一些购物超市发行的内部购物IC卡也在局部系统替代了银行支付功能。

商业银行所独具的支付功能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机构和第三方服务机构的挑战和威胁,随着除商业银行之外的新机构和新支付服务功能的被逐渐认同,商业银行的社会支付功能将会逐渐被替代,传统的中间业务领地将不断萎缩。

三、政策建议

1、电子支付在降低银行服务成本的同时,也使IT和电子商务企业以及具备内部发达网络系统的机构进入支付服务领域成为可能,支付服务市场将面临更多机构的抢食。一方面,商业银行支付服务手续费收入将会减少,业务转型更显迫切,要不断开辟新的创造价值的中间业务来弥补支付业务收入的减少:另一方面,有关管理部门要规范支付市场,强化管理,促进支付市场的安全、健康发展。

2、充分利用电子支付的工具和产品,分流银行柜面交易性业务人工服务的压力,解放中后台的生产力,促进银行服务和网点的转型,为客户提供更多的理财服务。同时借助网上支付,创新新的业务种类,如逐笔定价保单业务,可给银行和保险带来增值。

篇6

[关键词] 移动支付 安全性 前景

一、引言

目前的电子商务主要是通过互联网以有线的方式进行。客户在网上购物后,必须支付现金或者在指定的机器上进行支付,使用上诸多不便。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支付技术的迅速发展,金融支付系统正在从有线走向无线,电子支付也逐步向移动支付过渡。

移动通信技术作为移动电子商务的载体,提供了更贴近用户需求的支付服务,并从安全性及监管上加以完善,逐步走向成熟。由于业务需求种类繁多,业务量巨大,使移动支付成为极具潜力的巨大产业。

二、移动支付业务概述

1.移动支付的定义

移动支付是指借助手机、PDA、笔记本电脑等移动通信终端和设备,通过无线方式所进行的银行转账、缴费和购物等商业交易活动。

2.移动支付业务分类

按照欧洲银行标准化协会在TR603(European Committee for Banking Standards,“Business and Funtional Requirements for Mobile Payments”)的定义,可按照支付金额的大小和地理位置的远近,对移动支付业务进行分类。

(1)按支付金额划分

微支付:支付金额低于2欧元的情况下,一般划归为微支付类型。

小额支付:支付金额介于2欧元~25欧元之间,称为小额支付。

大额支付:支付金额在25欧元以上,则为大额支付。

(2)按地理位置划分

远程支付:远程支付可以不受地理位置的约束,以银行账户、手机话费或虚拟预存储账户作为支付账户,以短信、语音、WAP等方式提起业务请求。

本地支付:利用红外线、蓝牙、射频技术,使得手机和自动售货机、POS终端、汽车停放收费表等终端设备之间的本地化通讯成为可能,用手机完成面对面的交易。

3.移动支付相关技术

(1)远程支付

①SMS技术

短信是移动通信里应用最广泛的服务。目前,短信作为移动支付的手段,可以实现诸如“手机钱包”、充值、缴费、买彩票、电影票及手机银行等功能。也是在我国比较成熟,采用较多的移动支付技术。

②WAP技术等

移动通信协议,如WAP、CDMA 1X以及未来的3G等。

WAP2.0模式有利于实现电子商务所需的端到端安全性,可以提供TLS隧道。

3G,能够处理图像、话音、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多种信息服务。其高速率、移动性和高安全性等特点,必然会给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带来巨大商机。

(2)JAVA/ BREW技术

两者都是支持无线数据业务开发的技术,在手机中增加软件。

与无线JAVA相比,BREW是更底层的技术。BREW能够更多地调动底层的应用,它的应用效果和对手机终端的支持会更好,应用开发商可以更为方便地开发出表现每个终端特性的应用。

但是无线JAVA是开放的,而BREW则被高通所垄断。这一点恰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BREW的发展。

目前,联通与高通一起推BREW,而移动则看好JAVA。

(3)近距离非接触技术

目前用于移动支付业务的近距离通信技术有RFID、FeliCaIC等,RFID是一种无接触芯片技术。未来,蓝牙、802.11等也非常有可能应用在移动支付业务中。

在我国,NFC和SIMpass被视为目前国内非接触式移动支付领域最有可能的两大技术标准。二者都在手机中加入了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芯片,用于与支付应用时的收单设备进行近距离的实时通讯,并同SIM卡进行连接,以实现把支付业务捆绑在持有手机的用户上。只是在具体的实现方式上有所区别。

近距离非接触支付技术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支付行为完成耗时短。

缺点是:用户要使用移动支付业务必须更换手机,而现在具有此种功能的手机不仅种类少,而且价格昂贵。但可以预计,随着终端问题的解决,近距离非接触技术将成为未来移动支付业务的主流实现方式。

4.移动支付的特点

(1)具有随时随地的特点

(2)用户规模大

目前,我国的移动电话用户已过4亿,是全球之最。在某种程度上说,以移动电话为载体的移动电子商务不论在用户规模上,还是在用户消费能力上,都优于传统的电子商务。

(3)有较好的身份认证基础

对传统的电子商务而言,用户的消费信用问题是影响其发展的一大“瓶颈”,而手机号码具有唯一性,手机SIM卡上存贮的用户信息可以确定一个用户的身份。对于移动商务而言,这就有了信用认证的基础。

三、我国移动支付市场现状

从全球来看,随着3G商用进程的日益推进,从日韩到欧洲,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步伐在不断加快,成为移动运营商十分看好的业务增长点。在我国,移动运营商也在积极推广移动支付业务。

1.移动支付业务开展情况

国内:据百纳年初的《中国移动支付业务发展分析报告》显示,2005年,国内移动支付用户数达到1560万,占移动通信用户总数的4%,产业规模达到3.4亿元。百纳预测,由于产业链的成熟、用户消费习惯的形成和基础设施的完备,到2008年,移动支付用户数将达到1.39亿,占移动通信用户总数的24%,产业规模达到32.8亿元。

国外:Juniper研究报告指出,2009年~2010年移动支付应用与服务有望被广泛接纳,全球移动支付总规模将达到10亿美元。目前,日韩欧美,移动支付业务都呈快速增长趋势。

2.移动支付的应用业务形式举例

(1)手机钱包

面向六大领域,包括购物、交通支付、票务、公司卡、身份识别、在线金融等。其中也包括买保险、充值卡、买彩票、炒股、缴水电费、订杂志等各种各样的功能

(2)手机银行

目前,各银行的手机银行产品纷纷上线,以满足用户随时随地的理财需求。从功能上说,银行的所有非现金类业务都可以通过手机银行完成,包括查询、缴费、转账、汇款、支付、结算、外汇交易等等。韩国SKT和各大银行还合作推出了NEMO电子货币服务。

(3)分享

“分享”是指使用者能更加方便与朋友交换音乐、图片等信息;

(4)服务

“服务”则是指提供下载服务,移动认证业务服务等。

四、移动支付的风险及监管

1.面临的风险及问题

(1)信用体系风险

无论是网上银行,还是移动银行,都涉及到信用体系,而我国目前的个人征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信用体系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2)技术安全的风险

电子商务交易必须具有保密性、完整性、可鉴别性、不可伪造性和不可抵赖性等特性。

无线网络技术也面临着黑客的挑战和木马等网络病毒的威胁,而目前还没有有效抵制手机病毒的防护软件的手段,此外,还要考虑无线数据传输安全性、交易中途打断而没有重新认证的机制,以及无线终端容易丢失和被窃的问题。

(3)产业链成熟度问题

①移动支付产业链构成

移动支付业务产业链由设备制造商、银行、信用卡组织、移动运营商、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或移动支付平台运营商)、商业机构、SIM卡供应商、手机供应商、用户等多个环节组成。

只有建立并不断完善产业链,各个环节准确定位、合理分工并进行资源的最优配置,移动支付业务才能获得健康发展,而产业链上的各环节才能在合作中实现共赢。

②移动支付业务的商业运作模式

目前,移动支付的商业模式主要有四种,即以运营商为主体的运营模式;以银行为主体的运营模式;以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为主体的运营模式;银行与运营商合作的运营模式。

转贴于  由于各国的实际情况不同,产业链主导者也不同,因此,存在着不同的商业运营模式。

从我国国情来看,以移动运营商为主体或是以银行为主体单独经营都存在很大的困难。移动运营商有用户资源,但信用度不如银行,银联可以平衡银行间以及银行和运营商之间的利益关系,但在业务创新和市场反应能力方面不够。

因此,目前最适合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的商业模式是银行与移动运营商合作,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协助支持的整合商业模式。采用合作的方式实现优势互补,构建良性循环的产业链,促进整个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

(4)用户习惯及便利性问题

长久以来,绝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了使用货币或信用卡消费,对移动支付还比较陌生。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人们对使用移动支付业务的安全性心存顾虑。实际上,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但人们仍然不放心将自己的身份信息、信用卡信息等保密信息通过移动网络传输。

此外,移动支付是否便利,也是影响因素之一。目前许多开通手机钱包业务的移动运营商多采用短信、WAP等远程控制的方式完成支付,过程繁琐,其便利性还不如传统的货币或信用卡。

(5)隐私问题

移动支付,也涉及到个人信息的管理,及如何保护客户隐私的问题。

2.金融监管与标准规范

移动支付是一项新兴的支付业务,到目前为止,国际上没有一家机构和组织能够提供一个为多方所接受的移动支付技术。

此外,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都是比较新的行业,法律法规相对比较少,虽然目前已经颁布了《电子签名法》、《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等。但是这些条款还远远不够,面对电子支付的快速发展还需要更全面的法律条款来约束交易行为,还需要在责任、权利、义务、赔偿、罚款以及信用机制方面细化法律法规。

在业务运营方面,也需要在行业自律、产品价格、增值业务方面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果有法可依,那么银行与电子支付公司的合作就更市场化,其共赢共融性就更强。

据悉中国人民银行即将对电子支付服务提供商实行“牌照制”,移动支付的市场秩序将得到规范和整顿。存活下来的第三方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将具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以及资金和技术力量,将承担起协调移动运营商和银行之间关系、发展客户的重任。

五、我国移动支付市场分析及展望

支付手段的电子化和移动化是不可避免的必然趋势。对于中国的移动支付业务而言:庞大的移动用户和银行卡用户数量提供了诱人的用户基础,信用卡使用习惯的不足留给移动支付巨大的市场空间,发展前景勿庸置疑。

1.巨大的潜在客户群

截至2005年5月,我国手机用户达到4亿户,银行卡发行总量超过8亿张,预计到2008年中国的手机用户将达到5亿户。如此巨大的手机消费群体和银行卡持有者数量,为移动支付业务提供了良好的用户基础和发展空间。

2.利益驱动

对通信运营商来说,在话音业务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移动通信与金融业务的结合,无疑将成为发展移动增值业务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而对于银行来说,移动支付则可以有效降低经营成本。链条上的各方,在利益驱使下,会积极推动移动支付。

3.应用需求决定市场

移动支付应用业务领域的不断扩大,将加快移动支付的发展步伐。市场最终是由需求决定的。

4.克服问题和障碍

随着技术的完善,制约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的因素也正在逐步减少。产业链也日趋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日趋完善。服务提供者,也会提供更贴近客户需求的服务。

综上,移动支付是电子支付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技术、产业链和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移动支付必将成为电子支付的主流。

参考文献:

[1]A.F. Salam L.Lyer:P. Palvia et al. Trust in e-commerce. Communication of The ACM, 48(2), 2005,73~77

篇7

从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第一次,到如今的“互联网热”再度兴起,在波峰与波谷之间前行的“互联网”,已经悄然成为每个人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事物。尽管很长时间以来,互联网一直更多地服务于个人用户,扮演着网民们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的重要角色,然而随着整个互联网行业发展壮大、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开始寻求向企业市场的蓝海进军,提供各种各样专门针对企业用户的服务,如企业邮箱、企业门户、企业搜索……随着互联网在技术层面的飞速演进,如何利用互联网为企业用户提供服务、创造价值,已经成为业界瞩目的新焦点。《计算机世界》作为中国第一大IT行业媒体,一直密切关注着互联网的发展,从本期开始,将特别开设“互联网”栏目,关注各种针对企业级应用的互联网服务。

如果说,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是2007年中国互联网行业风头最劲的明星,那么,以支付宝、财付通等为代表的网上支付工具则是明星背后不可或缺的英雄。

2007年11月底,艾瑞咨询

了《2007年第三季度中国网上支付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07年第三季度中国第三方网上支付市场交易额规模持续增长,达到255亿元,其中排名前四位的支付企业的市场交易总额占到了支付市场交易总额的80%以上。或许是必然、或许是巧合,这四家支付企业―支付宝、财付通、银联电子支付、快钱,恰恰代表了目前中国网上支付市场的四种支付类型,关注它们的发展,或许能在某种程度上看出我国支付市场的未来走势。

支付宝:

背靠淘宝

支付宝诞生的最初原因是要解决淘宝网站交易收付款的问题,支付宝成功的最大因素也是基于淘宝网以及后来阿里巴巴网站的成长。作为淘宝网站的内置性支付工具,支付宝目前担负着处理淘宝网站5200万注册用户交易金额的重任。支付宝的最大收益也来源于此。而支付宝能够在短时间内成为首屈一指的个人交易支付平台,备受网民追棒,也是源于此。在市场推广方面,支付宝主打的信用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网民对网上交易安全性的担心,促成了其快速成长。

支付宝作为阿里巴巴和淘宝网站的惟一支付工具,实际上是在与行业中几乎所有阵营展开竞争。在获得巨大市场份额的同时,它也在无意中受到了来自阿里巴巴和淘宝网竞争对手的压力。不久前,国内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始进军支付市场,国内最大的在线实时通信工具QQ也开始在网上支付领域发力。如何平衡与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其他企业的关系,如何应对来自各方面的竞争,是摆在支付宝面前的最大问题。

财付通:

网络游戏驱动

腾讯给自己的定位是在线娱乐生活,在腾讯的产品线中,除了拍拍网,腾讯QQ、QQlive、腾讯游戏等都是属于娱乐类。财付通的收益很多都来自腾讯游戏。在风云变幻不定的网络游戏行业,如何保证自己的市场份额,进而开掘新的市场收入来源,是财付通以后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与支付宝最初的市场推广战略相似,财付通也实行了免费策略来抢占市场。免费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在市场开拓的最初阶段迅速攻占市场,获得貌似强大的实力; 另一方面,企业的目的终究是要追求利润,一个企业不可能永远供应免费的午餐,如何在攻占很多的市场份额后,由免费服务转入收费服务阶段,是摆在财付通和支付宝面前的共同课题。

银联电子支付:

银联嫡系

银联电子支付公司于2000年6月正式揭牌成立,是中国银联控股的专业从事网上电子支付服务及网上跨行转账服务的公司,拥有面向全国的统一支付网关,是中国银联旗下的网络方面军。

银联电子支付的最大优势,是它被看做是银联嫡系的支付企业,以及人们习惯性地认为它有着政府背景,因此造就了它最广泛的用户基础以及最卓著的信誉。目前,银行几乎不需要进行任何的市场宣传,就可以拥有大量的用户,就可以在网上支付业务领域获得稳定收益。但是,中国的市场越来越开放,要面对更加国际化的竞争,为适应形势需要,银联电子支付也要开展各类促销活动,活跃原有用户,吸引更多用户,为未来的发展集聚人气。

与其他支付企业不同,银联电子支付最大的问题在于它的运作效率、以及对市场的认知和执行力。另外,目前它的主要收益来源于基金市场,而基金市场的波动性非常大。如何开拓新的市场,整合资源,提高效率是它今后主要的任务。

快钱:

独立第三方支付

与支付宝、财付通不同,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快钱没有自己的商业交易平台,它采取的发展方式是与各类行业、各种企业联合,以推广自己的支付工具。这种独立发展方式的缺点在于其成立之初没有捆绑的基础用户,发展会有一定难度。但是,独立自主的发展方式,使它更容易开发适合市场需要的支付产品,而且更容易与其他企业开展合作。因此,在度过市场拓展的瓶颈期后,它就能获得迅速的发展。这也正是独立第三方支付企业的优势所在。

从2005年正式成立以来,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快钱的注册用户数不断刷新记录,从100万、500万、1000万、1500万进而增长到今天的2000万用户; 而商业用户业已超过10万,覆盖全国各大城市; 2007年第三季度交易额达到14个亿,雄踞独立第三方支付市场的霸主地位。

2007年,快钱的各种宣传推广和促销活动不断,品牌建设、推广活动也不断加强。2000万的用户数只是一个直观表现,在实际业务中,快钱获得的更加重要的价值可能是运作全国市场的经验和对前景的信心。在业务创新上,快钱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市场敏感度和执行力,硬件支付产品快钱盾的推出、大额支付工具的推广、用户支付体验的提升设计等,都做得有声有色,是一条活力十足的市场快鱼。

篇8

[关键词]电子商务;金融创新;应用

[中图分类号]F7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2-0058-02

1电子商务和金融创新的内涵

电子商务指的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远程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开展各种商务活动,交易各方通过电子方式完成交易活动,而不需要直接面谈或当面交易完成的商业交易方式。电子商务完成了从实体交易行为发展为虚拟交易方式,以互联网技术来实现更有效、更省钱、更方便的执行和实践,实现了整个商务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和电子化。因此,电子商务可以称之为一场商业自动化革命。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商业运作模式,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对金融业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金融创新指的是增加新兴的金融工具或变更传统的金融体制,以获取更大的潜在利润,金融创新是在利益的驱动下,而持续发展、缓慢进行的发展过程。可以说,金融创新贯穿于金融业发展的全过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我国,处于卖方市场的资金方在长期的金融创新中职能处于小区域的修修补补,存款、贷款仍然是金融行业的主要业务,缺乏活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断发展和完善,金融行业的转型势在必行。随着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冲击了传统的金融业的发展,也为金融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金融创新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来分析,从微观层次来说,主要是金融工具创新;从宏观来说,是金融制度创新。就金融创新的历程来看,金融工具创新始终走在金融制度创新前列,在金融创新中占据重要地位。而金融制度创新则将金融工具创新成果合法化、规范化,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从我国金融创新实践来看,我国金融创新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晚,发展慢,且金融制度创新比金融制度创新领先一筹。

2电子商务在金融创新中的应用

电子商务的关键环节是在线电子支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运行平台。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交易也获得了很大的突破,网上银行、电子现金、电子支票、银行电子支付系统、银行卡支付网络等服务也不断发展,将传统金融业带入新的领域。电子商务在金融创新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电子支付的发展

电子商务具有在线支付的功能,能够完成瞬间支付,缩短交易时间,也减少了交易双方的潜在开支。同时,电子商务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全球性的虚拟贸易环境,新型商务通信通道的发展,为信息流的传播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在信息流中,包括了充足的资金流和物资流,在线支付的完成,为客户提供了更优质、高效的服务。以中国银行的支付形式来看,中行通过移动电话、银行卡等方式指令,在七秒钟内能够实现跨省支付。从我国目前的支付工具来看,现金、信用卡、本票、汇票、支票是主要的支付工具。中国人民银行致力于建设商业银行的跨行支付系统,能够实现商业银行的跨行结算和清算业务,进一步促进我国电子支付的发展,促进电子货币时代进程的加快。

电子支付的发展,也促进了网上证券的形成和发展。我国在证券市场的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已经实现了“无纸化”交易,也促进了委托方式的多样化和资金清算的电子化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将银行、交易所、券商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了一个系统性的证券交易结算服务网络,为证券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多功能、多层次的服务空间。

2.2金融套餐

目前,我国银行的主要业务为资产业务、中间业务、负债业务,且三大业务自成体系,在人员设置、职能安排及管理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同时,金融机构种类繁多,有农、工、建、中、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非国有商业银行等,各大银行客户更是交流甚少。随着电子商务的应用,银行三大业务及通信网络接口的推广,使银行客户通过拨打电话号码就能够与银行联系。银行业的发展也更加注重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贷款、存款、理财、电子邮件、缴费、互动电视、查询等业务,还可以为客户办理各类业务组成的“金融套餐”,为客户提供更便捷、更丰富的服务。

2.3电子银行的发展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银行业也逐渐发展起来。电子银行是由计算机、互联网、银行共同组成的,在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虚拟银行柜台,为银行客户提供24小时的金融服务。我国政府为鼓励电子商务的发展,相继实施了“金税”、“金卡”、“金关”、“金桥”等金字工程,已经形成了庞大的网络化规模。

电子银行的发展,促进了电话银行的新突破,客户能够通过电话联系银行理财中心,以电话按键方式完成银行交易。在21世纪初,移动公司推出电话银行服务,此后,Sky Voice商务总机平台推出CPRS、WAP、SAI和视频服务,使电话银行成为一个智能化、多媒体的金融创新信息及产品的超级集散地。

2.4个性化服务

电子商务的发展及金融创新不断推进,使客户的行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客户不再满足于上门服务、笑脸相迎,在地点、时间、服务品种及服务费用上也有了很大的自由选择权。同时,客户层面不同,其选择和喜好也会不同,个性化的服务成为客户追求的消费时尚。因此,银行通过交易清单、客户传真、电子邮件、呼叫中心提供的资料,通过数据挖掘工具和数据仓库系统,把客户的资料进行分类分析,以此来辨别客户的种类,以更好地服务每位客户。

2.5办公自动化

金融创新最重要的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减少经营风险,获取最大利润是金融业最佳的经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以经营效益和工作效率为中心工作,抓住电子商务的发展机遇,建立起自动服务系统、决策支持系统、资产负债的管理系统、业务处理系统、行长查询系统、电视会计系统等自动化系统,在经营全过程中实行自动化管理,建立和完善风险预警机制,规避风险,降低经营成本,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同时,电子商务的发展,将金融业推向了信息化最前沿,在网络金融的品牌化、多元化发展过程中,满足了客户的各种需求。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了投资理财、金融服务、金融信息服务等行业的发展。

3电子商务的应用前景分析

目前,我国金融业还处于电子化向信息化转变的关键时期,金融现代化发展还需要经过相当长发展阶段。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金融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金融业应树立创新思维,积极推进金融技术、金融理论、金融产品、金融体制等领域的创新,以信息化带动金融电子化,实现金融业的跨越式发展。

在我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我国金融业也逐渐从业务作业层向决策层、管理层推进,进而渗透到金融行业的经营管理全过程中。管理信息化成为我国金融行业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课题,也是全面提升金融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建立健全电子金融管理及监控体系是我国电子金融风险控制的重要方法,如何建立健全金融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强化金融行业的预警体系,是保证电子金融安全、有效运行的前提,也是我国金融业发展过程中应重视的问题。

4结论

电子商务的发展,对金融创新产生了重要作用,对我国经济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电子商务在金融创新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电子支付、金融套餐、电子银行、个性化服务、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改变了社会交易方式,降低金融成本,提高了金融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晶.电子商务在金融业中的应用——浅谈电子商务中的金融创新[J].时代经贸(学术版),2008,6(17):79.

[2]戴俊敏,熊国红.第三方支付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建议[J].中国信用卡(专业),2009(5):58-60.

[3]郑初阳.第三方支付的法律风险及发展趋势[J].中国信用卡,2011(8):46-48.

[4]洪香群.网上银行风险及其法律规制[D].复旦大学,2008.

[5]张龙清.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基于中国金融市场化进展的视角[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0.

[6]潘雪.服务渠道多元化环境下的银行客户行为研究[D].上海:上海财经大学,2008.

篇9

在网上买手表,买包包,买茶叶零食飞机票,除了房子和汽车,如今的消费者已经几乎可以在网络上买到任何商品。但吉利汽车集团总裁李书福一句: “我打算在网上卖车”,使消费者在网上买车的理想也即将成为现实。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第3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万亿元,其中网上零售占比达到3.96%,高于商务部预期。但目前在中国,网络购物只占到零售业的O.6%,而在美国,去年网络购物成交总额已经达到1000亿美元,占到零售业总额的6%,相比之下中国网络购物市场潜力巨大。易观国际预计20lO年中国全年网购交易额将达到4300亿。

4300亿,这是一个可以令无数个人卖家“C”、企业卖家“B”和很多商业巨头都垂涎的数字,最关键的是,它仍然在保持快速增长,而由此带来的将是整个电子商务产业链商业形态的改变。

电子商务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是一个孤立的产业或系统,而是一个产业带动性强、辐射面广的产业链。目前围绕4300余万家中小企业而衍生出来的服务商分布在IT、物流、搜索、金融等相关领域。平台服务商包括阿里巴巴、卓越网、当当网、京东商城、凡客诚品等;软件服务商如阿里软件、金蝶软件、用友软件;支付与金融服务商包括第三方支付公司、四大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等;搜索服务商则涵盖百度、谷歌、搜狗、有道、搜搜、雅虎以及一些垂直搜索等;物流服务商覆盖中国邮政、民营快递公司、外资快递企业与电子商务服务商自建物流配送公司。

而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则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将平台、人才、会展、搜索、物流、第三方电子商务,软件、信息化、金融、第三方诚信评估等纳入其中,形成了一个“大电子商务”的产业链或“产业生态集群”。第三方支付“加速跑”

截止到2010年6月底,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显示,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市场份额中,排在前几位的分别是支付宝、财付通、中国银联电子支付和快钱。支付宝五年积累,终以48.5%的市场份额占据了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半壁江山,目前用户数超过3亿、日交易额接近14亿元人民币。

从2005年起,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每年增长幅度都在100%以上,2009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43亿元,预计2013年该数字将达到1360亿元,年均增速将超过50%。而中国人民银行近日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则进一步刺激了第三方支付的神经,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第三方支付牌照将要发放的信号。目前第三方支付厂商的业务定位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网上资金流转和结算平台,他们开始更多地利用自身优势,通过联营等方式帮助上下游企业共同建立电子商务的大平台。

现在的第三方支付不仅是购物通道,也是理财的帮手。“电子支付已经帮助人们实现足不出户就能生活、能工作、能赚钱,现在它还可以做到坐在家里就能理财,这就是电子支付的3.0时代。”汇付天下总裁周晔说。不过在一些第三方支付企业看来,电子支付行业的最大“金矿”不是网上购物,而是庞大的传统行业电子商务化转型市场。快钱CEO关国光认为, “第三方支付还会继续深入每一个行业,”他说, “新经济占GDP的比重很小,而传统行业才是第三方支付应该关注的重点”。

第三方支付的蓝海不止于此,数据显示,移动电子商务产业链已初具规模,支付方式正在向手机转变。未来巨大的发展空间惹得各路利益相关方无不垂涎三尺,纷纷布置兵马大肆抢占市场。

物流“烧钱”没商量

随着网络购物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企业对于物流的需求猛增。易观国际认为,电子商务市场将对综合服务提出更多需求,物流服务则是其中的关键服务内容。CNNIC分析师孟凡新则认为,物流配送市场的不成熟仍然在制约着网络购物的进一步发展。

一度为物流问题所困扰的淘宝网预测,到2012年年底,网站日订单量将超过800万笔,实物订单将超过600万笔。但由于阿里巴巴不直接提供物流服务,平台上的卖家只能自行选择物流公司,因此阿里巴巴既不能保证物流质量,又难以避免与物流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马云说过: “有很多合作伙伴一直劝我自己来做一家物流公司,不过最终我们发现那不是我们的强项。我们必须找一家能够承担重任的合作伙伴。”4月14日,阿里巴巴首次正式选定德邦物流为其第三方物流伙伴。

此前,阿里巴巴已将触角伸进物流行业。3月29日,阿里巴巴正式宣布人股国内另一家大型物流公司星晨急便,双方将在电子商务配送方面展开合作。

就在阿里巴巴宣布入股星晨急便的同一天,京东商城宣布提高配送速度,从4月份开始,京沪穗蓉四大物流中心所在地的订单实现“当日达”,这四个物流中心周边300公里内的目的地订单实现“次日达”。

京东商城创始人刘强东认为大型物流中心的建造需要巨额的费用。据京东商城测算,一个10万平方米左右的大型物流中心,包括土地、建筑、库内设备以及其他附属设施,至少需要花费6个亿。中国国土幅员辽阔,没有4个大型物流中心,很难覆盖全国市场,这也就意味着仅库房就需要花费24亿。算上各类二级库房和配送站,没有30个亿根本建立不起来覆盖全国的物流体系。

在物流上“烧钱”的不只京东商城,近日,当当网位于河南郑州的物流中心也已正式投入使用。“当当网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郑州设有总面积达16万平方米的六大配送中心,商品可以送达全国任何地方。”李国庆说。而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当当网无锡160亩配送中心正在建设中。如今当当已经建成了国内最大的“货到付款快递服务体系”,货到付款的城市超过800个。

篇10

关键词:电子商务 第三方支付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028-02

作为中间环节的网上支付,是电子商务交易双方最为关心的问题。许多电子商务企业推出了自己的网上支付工具,涌现出一批由第三方机构投资运营的网上支付平台。第三方支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机会、需求、规则和挑战,它将对全球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一、第三方支付定义、流程

所谓“第三方支付”就是指就是一些和各大银行签约、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其特点在于“多渠道、多业务、多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商通过通信、计算机和信息安全技术,在商家和银行之间建立连接,起到信用担保和技术保障的职能,从而实现从消费者到金融机构以及商家之间货币支付、现金流转、资金清算、查询统计的一个平台。

在网络交易中,买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把货款支付给第三方,再由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达并要求卖家发货,买方收到商品并检验后通知第三方,由第三方将货款转至卖家账户。相对于传统的资金划拨交易方式,第三方支付可以对交易双方进行约束和监督,有效地保障货物质量、交易诚信、退换要求等环节,满足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性,为交易成功提供必要的支持。这一交易完成过程的实质是一种提供结算信用担保的中介服务方式。

二、我国第三方支付的现状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支付工具逐步成为中国网民的基础互联网应用,第三方支付市场竞争加剧。除了传统的网上零售市场外,第三方支付在航空、金融、电信等领域进一步渗透,并试点性进入电子政务、公共事业缴费等领域。而随着市场竞争升级,厂商盈利能力下降。传统的第三方支付市场延续着中国金融市场的特征,并保持着稳定的盈利水平。

从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家互联网巨头以互联网特有的市场扩张方式进入该市场后,中小第三方支付厂商开始了不计成本的价格战,低价甚至免费服务成了其生存的被迫选择。第三方支付厂商也开始看重品牌推广,直接面对个人用户,市场推广活动层出不穷。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迎来了符合互联网规律的发展速度,也快速培养起中国网民的使用习惯,使得互联网支付工具逐步成为中国网民的基础互联网应用。但也为这个市场的长远发展带来了隐患,短期盈利能力下降,中小第三方支付厂商生存前景堪忧,用户和商户权益难以有效保证,中国第三支付市场也将面临盘整。

三、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面对新兴的支付手段和服务,政策法规滞后和社会信用缺失等原因,信用约束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安全技术应用、市场无序竞争、缺乏创新、模式单一等问题仍然构成今后发展的主要障碍。

1.法律不完善问题。由于在第三方支付中涉及用户资金的结算和一定时期的资金代管、担保等类似于金融业务的活动,使得第三方支付服务商的法律地位难以准确定位。在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中,虽然相继制定了相关的法律。但它们的法律效应都处于模糊状态,在交易中的法律责任等很多法律问题都没有明确的立法加以规范。

2.交易安全问题。第三方支付是以开放的互联网络为基础,依托购物网站和商业银行的网上支付平台,通过网络进行数据存储和传输,容易出现假冒客户身份、非法窃取或篡改支付信息等问题。现在网络病毒种类繁多、传播方式和途径多样化,以及黑客恶意攻击也时刻威胁着支付平台的安全。可靠的安全管理体系,在系统安全审计、业务审计和故障事故报告等方面尤其欠缺,因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第三方支付的安全风险仍比较突出。

3.虚拟账户滞留资金导致的风险。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主要通过第三方来弥补交易双方信用缺失的问题,买方先把资金支付给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得到买方确认已收货并发出付款指令后,再支付货款给卖家。而且,第三方支付平台一般会规定相应的结算周期,数额巨大的支付资金不可避免地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虚拟账户中,这不仅降低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支付效率,而且还导致相当的风险。

4.道德风险。网上电子商务交易双方选择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支付,通过第三方支付来进行交易,是因为其对第三方支付平台实力、品牌、信誉认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信用中介作用确实弥补了社会信用体系的不足,但同时也增加了交易风险和支付风险。特别是当电子支付交易发展到一定规模,一旦由于第三方支付平台内部管理原因造成损失,肯定会对整个支付结算体系产生相当的影响,危及整个支付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5.反洗钱风险。第三方支付工具提供了买卖双方现金交易的平台,而某些第三方支付工具不需要实名制就可以完成一些交易,这样就会产生有些人通过第三方支付工具进行洗钱的问题。国内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大多缺乏有效防止恶意交易的相关措施,这样国内的第三方支付工具将很容易沦为洗钱工具,甚至为网络赌博等不法行为提供资金渠道。而且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不断发展,它的业务范围也必然延伸到跨国支付领域,这样不仅国外黑钱可能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洗钱进入我国,国外热钱也可以通过它畅通无阻地投资于我国资本市场。

6.风险控制问题。从第三方支付的业务运行流程来看,买方并不向卖方直接付款,而是买方将货款汇入第三方支付平台指定的账户,待买方验货后,才由第三方支付平台根据买方同意付款信息将资金支付给卖方。由此可以看出,由于存在资金收付的时间差,买方资金在第三方支付平台有一个短暂的滞留期,一般来说,资金在第三方至少要滞留2~10天的时间。在这段时间,该资金就由第三方支配,只要每天都有大量的交易,第三方就会积累大量的、稳定的沉淀资金。

7.竞争同质化。2005年后,市场环境急剧变化。从事第三方支付的企业猛增至40多家,同质化严重。第三方支付平台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导致价格成了唯一的竞争筹码,不少第三方支付平台以不正常的低价来抢占市场份额。这样一来不仅挤压了电子支付市场有限的盈利空间,更带来了相当的资金风险隐患。

四、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问题的对策研究

1.明确法律的定位。国家应尽快出台《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明确界定第三方支付服务商的法律地位。尽管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的收付业务和支付结算服务都是银行的专有业务,较之银行更为严密的内控体系与较高的支付能力,其蕴藏的资金风险、支付风险与道德风险应更加引起重视,特别是在各服务商纷纷抢占地盘、不惜压价恶性竞争的情况下,更容易引发资金风险。

2.提高网络安全技术。根据电子支付的外延与内涵,互联网支付的安全性区分为硬件与软件两方面:第一软件即信用管理机制。安全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多是通过组织流程管理而形成的信用管理机制。第二硬件即技术手段。特别是增强计算机系统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的安全防御能力,采用客户端的乱码处理、放火墙、数字签名和身份认证等技术措施来加强网络的安全性;最后,第三方支付平台应建立灾难备份中心,以保证网络在遭到不可抗力侵害,发生软硬件故障和数据丢失等故障后能及时恢复。

3.加强滞留资金的监管。虚拟账户滞留资金是第三方支付过程中风险的重要来源之一,应建立完善的滞留资金的监管制度,明确规定滞留资金的存放保管位置及滞留资金产生的利息处置问题。同时考虑给第三方支付的结算周期规定合适的上限,以提高整个支付体系的运行效率。

4.加强管理监督。第三方支付的实质是一种提供结算诚信担保的中介服务方式。在整个交易过程中,可以对交易双方进行约束和监督。由于第三方支付企业的资质与金融机构的要求相差甚远,它们来从事金融机构的业务存在很大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制定第三方支付市场准入规则,将这类金融机构纳入金融监管范围,以控制它们所隐含的风险。

5.加大监控范围。从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发展的现实来看,不应该完全禁止非银行机构进入电子支付市场;应通过制订合理的市场准入条件,采取分批认证的办法,提高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整体素质;同时也吸引符合准入条件的机构进入到电子支付市场中。

6.加强业务监管。第三方支付平台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风险处理办法,构建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对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业务监管应包含对业务运营风险的监管、对董事会和经理层的监管、对内部操作人员的管理等。重点应该放在服务是否构成银行储蓄业务、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审计的要求、零售业务中消费者保护的需求等。

7.促进公平竞争的电子支付环境。监管方应着力培育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通过有效的风险监管措施,促进第三方支付市场健康发展,确保国家支付体系整体稳定和安全。

参考文献:

1.杨兴凯,张笑楠.电子商务中的第三方支付模式及应用研究.商场现代化,2007(13)

2.彭媛.我国第三方支付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科技广场,2007(6)

3.陈艺云,黄敏.第三方支付监管的必要性与监管体系探析.集团经济研究,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