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动物生存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25 17:37: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流浪动物生存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流浪动物生存现状

篇1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一、活动名称

敬畏生命 关爱动物

二、活动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就在前几年,人们开始大量饲养宠物,但是大多人只是跟风,并不是真正喜欢宠物.因此,导致了大量的流浪狗狗出现在城市中,这也成为时下的一个管理难题.冬天来了,当我们躲在暖和的被窝中的时候,有没有想到有许多小动物正在受冻.作为一名大学生,献出我们的爱心,给它们一个温暖的冬天。

三、活动目的

1、倡议大学生关注流浪动物,加入到关爱流浪动物的志愿活动中来,为它们送来爱心。

2、改善流浪动物的生存现状,引起社会人士对流浪动物更多的关注,减少流浪猫狗的数量。

3、让人们重视与流浪动物的关系,增进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

 

四、活动地点:

五、活动形式

1、爱心募捐在全校范围内展开;

2、在全校招募志愿者参与打扫流浪基地。

六、活动安排:

活动总负责人:

活动具体负责人:

(一)活动前期准备(11.20-11.25)

1、向指导老师汇报活动安排详情,获得老师批准;

2、开展前期宣传活准备活动:

(1) 由一到两人制作宣传单;

(2) 动科青协制作关爱流浪动物横幅.

3、与流浪动物基地联系,了解基本情况。

4、准备购买一些贺卡、明信片或精美礼品作为给捐赠人士的回馈礼物。

(二)活动实施阶段(11.29-12.2)

1、正式宣传

11月29日-11月30日上午八点到下午六点半在食堂小广场搭设帐篷设立宣传点宣传,发放宣传单,并招募登记要参与活动的志愿者;

2、爱心募捐

12月1日上午在指定地点回收爱心捐赠物品,并在下午对志愿者加以培训;

3、打扫流浪基地

12月2日上午八点半组织人员到流浪动物基地,九点到达目的地,打扫基地并与小动物合照留念,十二点返回。

(三) 活动后期

1、12月3号进行财务整理,核对购买贺卡、明信片及礼品的资金;

2、12月4日运送爱心捐赠物资到流浪动物基地;

4、活动负责人进行活动总结;

5、整理好照片等活动材料;

6、撰写新闻稿以及心得感悟。

七、经费预算

名称         数目         单价         总计

明信片贺卡

宣传单

                               动物科技学院团委

篇2

假如蜗牛没有了壳,他的脚一定会重新长出,如蜥蜴和青蛙一般强健,善于弹跳和奔跑。它会敏捷地奔跑和觅食,追逐所爱所求,甚或长出翅膀如飞虫、小鸟般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飞翔。它的视觉、触觉、听觉、嗅觉也会变得敏捷、机灵,捕食美味佳肴,品尝生活的香甜,而不在生生世世啃噬单调乏味的泥土。它就一定不再是丑蜗牛或笨蜗牛,而会如凤凰涅及丑小鸭变白天鹅般放射出神奇的生命之光。

假如蜗牛没有了壳,它的肤表也许能如甲虫一样加固,不畏惧一切坎坷磨难,也不害怕任何风霜雨雪,更不逃避任何搏击与碰撞。也许它还会拥有钻山打洞的本事,而不至于一辈子做一个永无栖身之所的漂泊者,一个永远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它也一定能上下求索,寻觅理应属于自己的幸福,而不至于平淡平庸地度过毫无奇崛奇迹的一生。

可怜的蜗牛一定是因为有了壳才变成软体动物的,才变成可怜万端的蠕虫,安于现状不求上进。假如蜗牛没有了壳,它一定能重新赢得阳光和欢乐。赢得自由及轻盈,赢得坚强与自在,赢来速度也赢来一个充满欣然的一生。但可怜的蜗牛因为拥有了那沉重的壳而永远不可能有这样的只觉意识了。它永远都给自己规定了一种保全的观念,然后就生存在那种观念之中不能自拔、昏睡千年。

蜗牛原来一定是没有壳的,后来也许的因为担忧与害怕,也许是为了生存与自卫,就长出了壳,身体就发生了畸变,整个身体缩进壳中,变为一堆赘肉。脚和视觉、听觉、触觉都退化了。壳就是它的一切,壳就是它生存的依凭,它的家和城堡。安全了但也蜕化了,丑陋了。安全而无天敌其实是一种卑微可怜的生存状态。蜗牛自从艰苦地长出了壳以后,就高枕无忧了。其实缺乏忧患的生存是一种堕落,一种悲剧。它卸下了忧患的重负,却迎来了永恒的孤独与寂寞,赢来了一切生存功能与器官的蜕化,赢来了平庸与悲剧的一生。

对于蜗牛来说,壳就是它的生命和一切,壳也让它失去了一切,脱离了一切,让它拥有了一种虚妄不实的安全,然而仅仅因为这虚妄的安全,竟令它轻易地放弃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广大的空间。它给自己套上了一个套子,之后就永远都不能跳出来了。所谓画地为牢、故步自封、不求进取,都不足以形容它的卑微与可怜。

篇3

    一、阿尔比与荒诞派在存在主义影响下的关联性

    在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下,荒诞派戏剧和阿尔比戏剧都和存在主义文学一样,给人以深刻的哲学思考。荒诞派戏剧一词最早是由英国评论家马丁?艾斯林在1962年提出的,融会了存在主义文学的观念及叙事特点。荒诞派戏剧的叙事是非理性的、无序的、杂乱无章的,并用晦涩或光怪陆离的情节来表达一个严肃的主题。爱德华?阿尔比作为美国剧作家,他的一些早期作品也在存在主义的影响下与荒诞派戏剧有着很强的相似性。阿尔比在《美国梦》的第一场,就让两夫妻俩胡乱的闲聊,这与法国作家尤涅斯库《秃头歌女》以另一对夫妻无序荒诞的对话开场极为相似。这种以人物无主题对话开场的情节我们也可在其他的例如《等待戈多》的作品中看到。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个体是孤寂、混乱、无奈的,人的本身存在毫无意义,唯一明晰的就是死亡,这种死亡感也很明显的体现在荒诞派戏剧和阿尔比戏剧之中。例如:阿尔比的《动物园的故事》,杰利和彼得的争执到最终的凶杀;《国王死去》里从出生就知道自己要死的国王,终在末日来临时走向永恒和虚无;等等。幻想与现实也是在荒诞派戏剧和阿尔比戏剧里常见的戏剧冲突。《椅子》描写的是在一个荒凉的小岛上,住着与世隔绝的一对老夫妻,他们度过了漫长的75年,一切的欲望、遗憾都在苦闷、无奈中变得扭曲荒谬。他们幻想雇佣了一名聋哑演讲家来发表他们用一生“自由”所换来的“人生秘密的消息”,这个本就虚无的演讲让他们的朋友们纷至沓来。然而这一切都是老两口为了排解遗憾、表达内疚而幻想出来的,不存在的,最终二人投海自尽。这种幻想的精神异化与现实的冲突也在阿尔比的《美国梦》中有所体现。阿尔比本人也在此剧的前言中写到“《美国梦》中的什么内容激怒了那些公共道德的卫道士们呢?该剧写的是美国的故事,攻击了我们在这个社会里的虚假的价值代替了真实价值的现象……”。他用现实狠狠地撕下了幻想的外衣。与此同时,荒诞派戏剧和阿尔比戏剧都不约而同的利用恐惧与禁锢来烘托故事氛围。品特在《房间》、《送菜升降机》中刻画的人物总是让人感到其一直处在某种不明缘由的恐惧威胁之中,具有威胁戏剧之称。阿尔比更是在《微妙的平衡》中将这种恐惧扩大化、荒诞化。剧中描写一对突然造访的年迈夫妻,他们没来由的异常恐惧迫使他们“逃难”到主人家,一上来就与主人家借酒消愁,他们喝得酒气熏天,并混沌地唱着歌。最终又似乎是在另一种恐惧的威胁压迫下匆忙离开。

    二、从荒诞派戏剧中出走的阿尔比戏剧

    爱德华?阿尔比把品特的存在主义贯彻始终。他作品下的人物虽然荒诞不羁,但却通过自己的行为在幻想中努力地抗争着。这种主观抗争性和品特的自由选择思想是一致的,也正是这一点让阿尔比的戏剧可以揭下荒诞派戏剧的标签。我们知道,荒诞派作家并不是全面按照萨特存在主义的哲学来进行创作的,他们只是认同人的心灵是荒诞的,并把这种荒谬、荒诞夸张化。这种让人窒息的消极悲观让人从头到尾都笼罩在悲伤之中。同时,阿尔比后期的作品是写实的、存在主义的,因此不同于荒诞派戏剧。阿尔比曾在他那篇发表在纽约时报上的《哪家戏剧是荒诞派戏剧》中,极力为自己的剧作辩解。这些辩解并不是没有原因的,也进一步证明了他阐述的创作非荒诞的观点。《等待戈多》、《阳台》、《结局》等荒诞派戏剧处处表现出没有作为,对未知没有探索,虚无而又杂乱无章的生存模式,根本看不出生存的目的和意义,传达一种无奈悲苦。相比之下,阿尔比笔下人物的主观意识就显得强烈明确多了,更具有抗争精神。例如在《微妙的平衡》中,老两口的大女儿茱莉亚,有过四次失败的婚姻,在无奈与恐惧的折磨下搬到父母家中。但是突来的访客夫妇,占据了原本该是她的房间。茱莉亚在众人的不理解和错愕中坚决要求客人把房间让出来,甚至不惜拿出父亲的枪来威胁他人。从《动物园的故事》中杰瑞的行为,也可看出其主观意识的抗争性。作为流浪汉的杰瑞在中央公园遇见了供职于某出版社的彼得,彼得沉默寡言,杰瑞一直试图让彼得和自己聊天,甚至不惜做出挠彼得痒的荒诞举动以换取其的注意。通过杰瑞喋喋不休的叙述我们得知,杰瑞根本找不到一个可以和他沟通的人,其他人不能,房东太太不能,甚至就连房东太太的狗也“背弃”他。期间他还告诉彼得他来动物园就是为了了解到底动物之间是怎样交流的。他这样看似荒诞的探寻,其实是其对人与人之间冷漠隔阂相处模式的抗争。从以上的论述不难看出,阿尔比戏剧和荒诞派戏剧在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下,在叙事的无序性、死亡感、幻想与现实的冲突、威胁与恐惧等几个方面存在关联,但又因为阿尔比对存在主义哲学的全面肯定与坚持,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尽管荒谬无奈但也从未安于现状,具有明显的独特抗争性。这也使得阿尔比戏剧从荒诞派戏剧中剥离出来。虚无的灵魂,荒诞的外衣,阿尔比不断地用作品中人物的悲剧警醒着世人。

篇4

【关键词】表现主义 存在主义 荒诞 困境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5-0075-02

作为一种文学艺术流派,表现主义运动是在反对自然主义和印象主义中诞生的。表现主义者大都否定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他们认为社会对现代化的追求是造成人欲横流、战争四起、人性异化的原因,机器文明给人类带来了混乱和不安。《毛猿》是奥尼尔的表现主义戏剧代表作。

存在主义哲学兼容了胡塞尔的现象学的方法论和海德格尔的本体论思想。存在主义者强调“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存在即虚无”。认为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等待戈多》是贝克特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创作的荒诞戏剧。它关注的是人类生存状态这一严肃的问题,其作品深处往往弥漫着浓郁的悲凉之雾。

《毛猿》是用表现主义手法创作的一出象征戏。全戏共八场,不分幕。主人公扬克是一艘远洋轮船上的司炉工,他身强力壮,精神饱满,自认为是世界的动力。但自从上流社会的阔小姐米尔德里德到船舱观光时,被袒胸露臂满身煤黑的扬克吓昏过去,并大叫“这肮脏的畜生”以后,扬克内心的平衡、乐观、自信从此被打破。他怒不可遏,决心报复,跑到纽约的五马路寻找那些有钱的太太绅士们挑衅。挑衅未成,反被抓进监狱。在狱中,他突然意识到是自己和工人们造就了资产者,资产者“把我们压在下面,他坐在我头上!但是我要冲过去!”出狱后他跑到工人组织世界产联,自告奋勇愿去炸工厂监狱对付资产者。不料被认作资方密探,被四脚朝天扔到大街上。扬克走投无路,最后来到动物园,向笼子里的大猩猩倾吐衷肠,并打开牢笼试图与大猩猩握手,却被大猩猩猛力一抱,折断肋骨死在笼子里。扬克作为一名产业工人,一直认为自己很重要,是力量、速度、运动的代表,能够驾驭世界,是世界的主人。这也是现代人曾经拥有过的自信。但当自己用双手创造的世界反过来成为主人,将自己变成机器的齿轮时,人的失落便开始了。这种异化让扬克难以适应。遭遇阔小姐的否定是他在世界主人的梦幻中遭遇的第一记耳光。这使他震惊、愤怒、狂躁地要找回以前的感觉、自信和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后来在富人区和世界产联的遭遇更使这个小人物意识到自己的社会地位。扬克一次次试图找回自信,然而又一次次被无情的社会撞得头破血流。

贝克特的《等待戈多》被认为是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这是一出两幕戏,出场人物共有五个:两个老流浪汉――戈戈和狄狄,奴隶主波卓和他的奴隶“幸运儿”,还有一个报信的小男孩。剧情发生在一条光秃秃的小路上,道具只有一棵仅有四五片叶子的矮树。这棵几乎枯萎的矮树如同是对春天的莫大讽刺,它与其说是春天的象征,不如说是荒原的隐喻。全剧没有什么故事情节:黄昏,在一条乡间小路上,两个流浪汉在荒野路旁相遇。他们从何处来不知道,唯一清楚的是他们来这里等待戈多。至于戈多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等他,不知道。在等待中,他们无事可做,没事找事,无话可说,没话找话。他们嗅靴子,闻帽子,想上吊,啃胡萝卜。波卓的出现使他们一阵惊喜,误以为是戈多莅临,然而波卓主仆做了一番令人目瞪口呆的表演之后,旋即退场。一天过去了,戈多没有来。不久,一个男孩上场报告说,今天戈多不来了,明天准来。第二天又来等戈多,戈多仍未出现。第三天他们还将等待……“幸运儿”背负着沉重的沙袋前行,象征着人类漫漫旅程的艰难和无意义;而穿靴子的痛苦,则象征着整个人类生存的痛苦。

在机器大生产的现代文明中,《毛猿》中的扬克同样背负着人类的痛苦。船舱、监狱、动物园――显性笼子;产联办公室、纽约大街――隐性笼子,这些地方是扬克的活动场所,同时意味着一种生存空间、一种秩序,在这种现代人的生活环境里,主人公左冲右突,思考着,感受着,迷茫着,与现代秩序抗争着,努力寻找自我的归属,但最终也没有找到。物质世界往往成为人类生存危机的制造者,物质文明造成了人类精神的虚无感、恐惧感。我们要行动,要发挥作用,要改变现状,怎么着手呢?只有一件事!我们只能呐喊,竭尽全力地用我们那可怜的、窒息得要死的人声呐喊,喊的声音盖过正在发生的事件的可怕的喧嚣声,喊得让人们、让上帝听到我们的声音。但这不是一般的喊叫,而是大难临头时的垂死挣扎。在当代社会中,人不仅面对一个巨大的、作为异己力量而存在的商品的世界,而且僵硬、机械、冷漠的社会也已经成为另外一个巨大的异己存在。现代人每天以极其忙碌的方式生活在各式各样的人群当中,然而内心却充满孤独与寂寞,心灵处在无所归依的漂泊状态中。与他人沟通的努力,往往会成为沮丧而又绝望的四处碰壁。奥尼尔在他的《毛猿》这部戏剧中,揭示的正是人类的这种生存处境。

贝克特曾说:“只有没有情节,没有动作的艺术才算得上纯正的艺术。”《等待戈多》没有剧情发展,结尾是开头的重复;没有戏剧冲突,只有乱无头绪的对话和荒诞的插曲。人物没有正常的思维能力,也就很难谈得上性格描绘。地点含糊不清,时间脱离常规。但这正是作家为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而精心构思出来的。舞台上出现的一切是那样肮脏、丑陋,是那样的荒凉、凄惨、黑暗,舞台被绝望的气氛所笼罩,令人窒息。正是这种噩梦般的境界,使人们同自己的现实处境发生自然的联想,产生强烈的共鸣――人在现实世界中处境的悲哀,现实世界的混乱、丑陋和可怕,人的希望是那样难以实现。戈多究竟是何物,难以做出确切的解释,而对戈多的等待又是贯穿全剧的最大悬案。这部剧作的主题并非“戈多”而是等待,是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本质特征的等待。在我们漫长的一生中,我们始终在等待什么;戈多则体现了我们的等待之物――它也许是某个事件、某个事物、某个人或是死亡。此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等待中纯粹而直接体验着时光的流逝。当我们处于主动状态时,我们可能忘记时光的流逝,于是我们超越了时间;而当我们纯粹被动地等待时,我们将面对时间流逝本身。只有痛苦达到极限才会失去同情而产生绝望,正因如此,《等待戈多》中表现出近乎绝望的心情,表明全人类的不幸,但在它凄婉如歌的语调中,回响着拯救受难者和安慰受难灵魂的声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意识到历史那些实实在在的事物和不可动摇的基本观念已被一扫而光;经过检验,它们被视为虚无,它们被贬得一文不值,甚至被看成是幼稚的幻想。在这样一个虚假的世界里,一切人类的行为都表明荒谬,一切历史都表明绝对无用,一切现实和语言都似乎失去了彼此之间的联系,解体了,崩溃了。世界使人感到沉重,宇宙在压着“我”。一道帷幕,或者说一道并不存在的墙矗立在我和世界之间;物质塞满每个角落,充塞着所有空间,在它的重压之下,一切自由全都丧失;世界变成了令人窒息的土牢。两部作品发自近乎绝望的心情,似已表现了全人类的不幸。

资本主义现代文明对人性的毁灭、对生命的扼杀是人的困境的社会根源,而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无知更是人自身的悲剧。这外在的和人类自身内在的双重根源,注定了人类悲剧的必然。现代人失去了旧的信仰与竭力寻找又无法找到新的信仰。现代人脱离了过去的世界却又无法与现存世界融合,人以为自己能支配世界却发现自己难以摆脱被世界支配的命运,人在茫茫宇宙中寻找自我而又再度迷惘,最后也不知该归向何方。因此,寻找归宿也就成为必然。这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人精神上的迷惘与无所依托。上帝已经远去,现代工业文明给人们带来的只是物质的海洋与精神的荒漠,人该何去何从?对此,卡尔・雅斯贝尔曾说:“人从稳固的庇护所里被拉了出来,抛入了现代生活之中;……万物所依赖的上帝不再是至上的了,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世界也不再是至上的了。真正至上的是人自身,人作为一种存在不能安于现状,而要努力超越自身。”也就是说,在这个世界上,迷失了自我的人寻找上帝、求助上帝已不可能,唯一的出路是致力于寻找自我,才能建立真正的人的王国。萨特也说:“只有在自身之中寻找一个解放自己的或者体现某种特殊理解的目标,人才能体现自己真正是人。”

人生是苦痛的,人类永远无法真正逃离困境;但每个人都应努力突破桎梏,维护人的独立与尊严,用自身的牺牲去换取可贵的尊严,这是剧作的深层意蕴。可见,两位作者给在西方社会中失去自我、身心千疮百孔的现代人指出的是精神上的出路,赋予他们一种对理想生存的向往和追寻,一种精神上的鼓励和慰藉。

篇5

如何处理圆明园具有标本意义

学者俞可平在《增量民主与善治》中推出了“增量民主”的概念,指出民主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可裹足不前,应一点一滴向前拱进。我们相信,为了更好地理解历史,我们更有必要树立一种新的观念,即“增量历史”观。圆明园承载了中国人记忆深处的隐秘,从这方面说,只要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遵从市场规律与正常的权力运行,类似圆明园的建筑并非不可重建。需要指出的是,圆明园最终如何处理,具有标本意义。

(摘自2007年11月15日《第一财经日报》)

冯永锋(环保活动家):

圆明园最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圆明园现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圆明园管理处”的行为方式改良问题,别让管理者、建设者成为圆明园最大的破坏者;二是圆明园开放的问题,圆明园不应该只开放某一部分,更不应该把一部分租给某些单位或个人;三是应当强化自然的问题,现在不管是“复建”还是“整修”,都在持续不断地破坏圆明园的自然本底,因此,应当尽快改变老想依靠“建筑物”来“保护”圆明园的思路。

在圆明园这块地方,有一类庞大的“自然遗产”,那就是顽强生存的各类生物种所构成的生物多样性。这些坚韧异常的树、草、花,才是真正的中国人精神的体现;这些动物植物石头泥土流水空气,这种物种之间相依为命的情感,才是中国园林的源泉所在。很难想象,一个号称热爱圆明园、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居然看不到这些珍贵的“自然创作物”。

从文物的角度来说,圆明园需要保留现状,因为它记录了一段耻辱的历史,也记录了中国人以各种各样的手段进行持续破坏的愚昧行为;从自然的角度来说,更是不能再对圆明园动刀动斧。应当强化圆明园里自然细节的美,圆明园除了“山形水系”,还有一百多种鸟类、三百多种植物以及与这些动植物相伴的土壤、空气及空气中流动的自然芳香。

(摘自2007年12月13日《广州日报》)

王达三(学者):

莫把悲剧变喜剧

不妨看看犹太人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历史废墟的。古犹太人在今耶路撒冷老城区有个宗教和政治中心――所罗门圣殿,后毁于巴比伦人之手,只剩下一段残垣断壁。后来犹太人被驱赶流浪至世界各地,但千百年来不时有人来此残垣断壁哭泣以寄托故国之思,因此该墙名曰“哭墙”。如今,“哭墙”破败依旧,但仍被犹太人视为团结和奋斗的象征,并依旧作为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但却不曾重建所罗门圣殿。这绝不是因为以色列没有财力和能力,而是因为犹太人认为历史废墟本身就是一种精神和信仰。

“复古重修派”何不也借鉴一下犹太人对待“哭墙”的做法呢?重修圆明园不但会使历史遗迹遭到保护性破坏,更有可能使精神枯萎和信仰失落,把悲剧变成喜剧,把价值变成虚无。

(摘自2007年11月29日《环球时报》)

陈立群(企业家):

用企业行为重修圆明园

遗址公园现在的修复,太粗糙,但废墟未修复的部分,更加令人失望和痛苦。废墟的相当部分已经变成了垃圾场。英法联军抢掠、焚烧了万园之园,这是中国人的国耻,100多年后,废墟又在我们自己手里继续“毁灭”,这算不算更大的国耻?不忘国耻是正确的,但是,中国不能奋发图强,才是最大国耻。今日圆明园里的垃圾,可不是英法联军放进去的。

我们主张用企业行为重修圆明园,主要是担心一味等待国家财政投入,大概需要再等50年,可是,圆明园恐怕等不及了,再过50年,圆明园不知会“沦落”、“破败”成什么样子。还有,一个不经修复的圆明园留下来放在那里,人们能够见到她的原貌吗?中国古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如果不加修葺,很难完好保存几百年。天安门、故宫、颐和园、黄鹤楼、万里长城,哪座现存的古建筑离得开不断地修葺和加固?

(摘自2007年11月15日《第一财经日报》)

樊夫(媒体从业者):

修复圆明园,不能“在争议中动工”

2000年,《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公布,其中明确要“恢复部分古建”,然而7年过去,复建工程均未启动。因为,这个《规划》只是确定了圆明园整修的原则,具体实施“要进一步编制详细规划和相应的专业规划”,但详细的专业规划迟迟没有出台。这样,没有启动看起来原因是对如何复建没有形成共识,但在我看来,恰恰是一些理念的进步和时代背景的变化对原来的规划提出了挑战。

想想看,7年前人们的环保观念、文物观念、法制观念、欣赏水平、政府财力是怎样的,7年后,这些领域的理念又有了多大的变化。就说政府决策吧,“拍脑袋”决策正在被公开征求专家和公众意见的模式所取代。在这样的新理念之下,充分讨论,却没有共识,圆明园专业规划的出台当然就会延后。

当然,这个讨论的过程可能是漫长的,但圆明园的保护不能等到争论结束。所以,圆明园应该在“保护中争议”,一边保护,一边争议。

篇6

碎纸和尘嚣。想到这两个词的时候,我正在走路。我一边走,一边抬眼张望。大街上刮着风,很多的碎纸飞扬起来,还有似有似无的尘嚣在眼前晃来晃去。碎纸和尘嚣,它们淹没了我的思维。于是我有很长时间无法把握自己的思维状态。我脑子里很空,又很满。这个情形很奇怪。这样的状态让我停下了脚步,若有所思。在别人看来,我这个样子肯定是非正常的。但是我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脚步的停下。那些满脑子跑的东西张牙舞爪,极像是越狱的犯人毫无章法地冲来突去,企图逃亡成功。我微微眯上了眼睛。这时候,一辆电动车几乎擦着我的肩膀,飞快地驶过去。很奇怪,我并没被吓一跳。相反的是,骑车的小伙子却扭头狠狠地盯了我一眼。这一眼,让我打了个激灵。我清醒过来。

我把目光投向远处。远处,是苍茫的大街,还有匆匆而过的各色人等。车流浪潮一样驶来,又驶去。我冷漠地注视着这一切,眼前忽然一片模糊。

人和人之间,是一种奇怪的关系。太近了不行,太远了也不行。这个适度,需要把握。从多年的生活经验里,我知道了人与人之间必须保持相应的距离。在我们处心积虑斡旋于世事人情中时,这距离的把握,就成为一种界定人能力大小、人际关系如何的标尺。我想起圈子一词。形形的圈子,成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状态。我们各各置身不同的圈子,相互交叉,兼容,并列……于是就产生了不同的生活面貌。寻找各自适合的圈子,这纯粹是一种本能。而且,这很重要。这是正常的,必要的,并且,需要耐心和技巧。

就像此刻。我的目的地十分明显,它在我心里蛰伏。但这是不够的。你单方面的胸有成竹不能决定事情的圆满完成。你要去哪里,去找谁,说什么话,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需要选择什么样的场所、选择什么样的语气说话,如何把握交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偶然情况——比如,对方要接电话了,要见个人了,要喝水了,要解手了……还有,他今天的心情如何,他是心事重重愁眉不展还是心情舒畅谈笑风生,这些都直接左右着、决定着你的目的能否达到。对此你毫无把握。你只能按部就班,随机应变,做好可能出现各种结局的心理准备。

人在不同时段,肯定存在着不同的心理状态以及外现状态。根本不固定,不单一。很多情形让我们无所适从。我们努力去琢磨,总是陷入大海,找不到一丝一毫的头绪。人所具有的多重性、丰富性、陌生性,让人的内涵具有了可研性。人是具有多变性的一种动物。人的复杂与微妙,连自身也无法明晰体察。往往处于一种模糊境地。与别人的交往,就更加有了值得探究的意味。人跟人建立团结,相互帮助;人也对人有所防范,保持警惕。这便是距离。距离之远近,与所处圈子有关。我们在这样的情形之中,适应着,把握着,权衡着,走向自以为成功的彼岸,建构属于自己的世界,体验艰辛的同时,安享人生赐予的佳酿。

现代社会往往有更多的陌生感。这是一定的。其实这应该是时代复杂化的反映。在远古时期,比如原始社会,个体之间的秘密可能要少些——人与人之间呈现一种单纯的状态,这便构成很具特色的社会形态。

而现今就不同。我们谁都不会让自己脱离这种复杂化。你试试脱离一下看。现实生活会让你主动投怀送抱,委曲求全。你会竭尽能事,机关算尽,努力在现实里为自己,为家人,扑腾出一片天地。这是你的选择,也是更多人的选择。你心里所想的,跟现实,总是两回事。你常常感叹,常常惆怅,又常常没时间感叹惆怅,就转身陷入现实中。而现实的复杂与多面,总是让你望洋兴叹,自愧莫如。是的。你的浑身本领,根本不够用。你恨不得三头六臂,你恨不得不吃不睡。当我们置身人群里,那么多人跟你互不相识,各自走着各自的路,各自想着各自的心思。摩肩接踵,看去那么接近,但是,距离很远。你无法丈量这种远。尽管如此,你明白,大家都一样,都不容易。人人有一本难念的经。为了生存,为了家庭,人人不得不挣命。这便是最真实的现实了。可是,仅仅有物质层面的收获,并不能让我们满足。我们渴望心灵的丰盈与营养,渴望阳光与温暖,渴望精神层次的拓展和开掘。而心灵,精神,我们又把它们放在了什么样的位置上呢?我们能否给自己的心灵空间留有一方清纯之地,让其阳光灿烂,春光明媚?很值得怀疑。

很多时候,我们让位于物质的追求,心灵的层面无暇顾及。其实大错特错。你总能够感到这种心灵滋养缺失所带来的遗憾和无奈。你面对这个斑斓多变的社会,常常心力交瘁,痛苦不堪,这并非源于物质层面的贫瘠。意识到这一点与意识不到是不一样的。生命的质量因此得以保障。所以我们应该扪心自问,我们是不是善待了自己的心灵?

喜欢写作的人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释放途径。精神层次的追求总会作为重要的一方面,几乎会不加掩饰地列入议事日程。相信很多朋友能感受到这个。这一点是令人惊奇的。很多人不会理解这个,总觉得这种生存状态下的人脑子是不是有些异常。面对种种怪异的眼神,你能否安心,自在,专一,自信,坚持,就是必须的了。

篇7

《人生地理学》是牧口常三郎的第一本个人著作。在标题中,“人生”一词指人的有生之年及其一生的活动。该书从人的生活或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诠释地理学知识,其中蕴涵的教育思想是和他的创价教育学理论一致的。更为重要的是,它为地理教学以及整个地理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一、《人生地理学》的写作初衷

作为一个致力于教育事业的人,为什么要写一部地理方面的著作呢?牧口常三郎在他的书中作了解释。牧口常三郎曾教过几年地理,他发现地理“往往被视为学校课程中不重要的、次要的部分,即使它所涉及的观点与原则对孩子们和青年人的生活、成长极其重要”。他认为,在学校课程中,地理课应该被赋予一个显著的地位。他甚至认为:“如果能创造出更有意义、更具有成效的地理教学方法,我们社会所面临的许多教育难题都会迎刃而解。”牧口常三郎之所以将地理教育摆在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他怀有要让学生过幸福生活的教育理念,这就要关注孩子们的生存环境。在牧口常三郎看来,供人类生存和居住的地球的重要性,就像构成教育的基本概念一样重要。

二、《人生地理学》对地理教学的借鉴意义

虽然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人生地理学》中的一些观点对我国的中学地理教育仍然有启示。书中涉及的一些观点至今看来仍然是新颖的、发人深思的,笔者从中摘录出来一些,以飨读者。

1.从人生与地球关系把握地理学

在人类知识领域里出现地理学,恰恰是因为我们有必要理解人生与地球的关系。但是,传统地理学科已经变得如此零散和过分专业化,对我们认识与地球关系的重要性毫无用处。(摘自《人生地理学》,第5页。)

我们周围充满了丰富的事例和信息,但令人震惊的是,如此多的人特别是教师,忽略了这种基本又意义深远的观察法,而坚持死记书本知识。他们阅读,然后忘记,再读再忘,读了又忘,忘了又读……如此循环。最后他们厌倦了这种阅读、死记和遗忘的循环学习法――或许开始意识到这是浪费时间和精力――而把责任推到地理学本身。(摘自《人生地理学》,第9页。)

记得一位老师讲到,有人将地理学比喻为“会下蛋的母鸡”,地质学、水文学、气象学等都源于地理学。这就是牧口常三郎所说的“零散和过分专业化”,随着分支学科的研究日益深化,地理学本身的地位似乎越来越不重要了。这是部分人对地理学科的误解,“地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两大特征,这表明,地理学从整体上把握地理现象,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相连。正因为如此,牧口常三郎认为在我们学校课程中,地理应该被赋予一个显著地位。而传统的地理教学仅仅是山川、湖海、人口、矿藏等知识的简单拼凑和罗列,将学生关在教室中,死记硬背这些地理知识,这导致了学生的身心受到压抑,也导致了学生对地理学这门学科的排斥。而实际上,地理学本身是没有错的,学生对地理缺乏兴趣的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地理教学是与人相隔离的,忽视了人的存在。为了改变“无人”的知识堆砌和灌输,在各章的阐述中,牧口常三郎都绕着人生与地球的关系来介绍地理知识,如“月亮、星辰与人生”、“岛的种类的人生”、“海洋与心情”、“海峡的人生”等,这样就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地理知识不再是僵化的知识拼凑,地理教学也不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僵化的知识。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许多老师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改变学生不喜欢学习地理现状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因此我们要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让地理学的魅力凸现出来。

2.我们必须对周围无穷的财富敏感

我们绝大多数人只看事物的表面,我们放弃与自然现象的直接密切联系,却沦落为书本的奴隶。(摘自《人生地理学》,第9~10页。)

在一个狭小而有限的家乡范围能观察整个宇宙的方方面面。然而,我们必须对周围无穷的财富敏感,并学会如何使观察富有效率。(摘自《人生地理学》,第10页。)

全世界和整个地球自身的任何方面,都能在孩子们身边的小世界里得到反映,无论它位于何处。(摘自《人生地理学》,第11~12页。)

也许每位地理教师都能认识到地理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问题是,我们该如何联系实际地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会有这样的困惑:书本知识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太遥远,没有办法从学生的经验入手进行教学。在我们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之后,只能回到原点,依旧是照本宣科。这个时候,教师不妨反思自己是否“对周围无穷的财富敏感”。在我们身边,有着丰富的课程资源,而教师往往视而不见。一位美国地理教师看到学生津津有味地吃着牛肉汉堡,于是便问道:“你知不知道,在中美,已有将近一半的雨林被砍伐掉了?你可知道中美的雨林为什么被破坏、被烧掉了呢?”原来,这位老师是想引导学生发现雨林破坏与他所吃的牛肉汉堡之间的关系。毁掉这些雨林,主要目的是为了腾出更多的空间用来放牧养牛。这些牧场所生产的牛肉被出售到了美国,为做牛肉汉堡、热狗和宠物食品提供廉价的原料。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就能意识到自己有可能在无意识地破坏环境,保护环境责任意识也会更强。

那么,该怎样培养这种“敏感性”呢?牧口常三郎在书中讲到了天才的培养,他认为“天才并不是生来就是天才”,而是发展了“观察”的方法,要用敏锐的洞察力和理解力去把握身边真实的自然界,不能只停留在“观察”表面。地理教师自身要拓展自己的阅读面,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勤于思考,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才能引领学生去细致入微地观察。

3.人与外界的同情关系

因为与外界具有同情关系,我们应该把人类、动物、树木、河流和岩石等当作我们自己,并认识到我们与这一切存在很多相同之处。这样的关系会引起我们下意识地思考,“如果我处在他们的位置,我会有什么感觉……或者做点什么?”(摘自《人生地理学》,第16页。)

尽管高山、田野、河流等本身没有感情,但人类有感情,同时人类会将自己的感情迁移在这些没有感情的事物身上,这就是人与外界的同情关系。为什么我们会有思乡之情?为什么我们会对流浪的小狗心存怜悯?就像著名的童话《小王子》中所说的那样,从表面上看,他的玫瑰花和地球上众多的玫瑰花毫无差别,但小王子知道,他的玫瑰是独一无二的,因为那支玫瑰曾经被他“驯养”过,一经“驯养”,这支玫瑰在小王子眼中就成了与众不同的花。同样的,家乡的河流在外人看来,或许和其他同类河流没什么两样,但人们往往会认为,自己家乡的河流是那么与众不同,因为这里面藏着他们美好的回忆。那么,在我们的地理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忽视人与自然界的这种“同情的关系”。如果将学生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动物、树木、河流等地理事物当中,他们也将珍惜自己所处的环境,进而也会产生爱护整个人类家园的情怀。丰富生动的地理课堂,应该是具有人情味的,而并非仅有干涩枯燥的知识和规律陈述,地理教学中情感的融入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结束语

篇8

在这个充满无限诱惑、缤纷多彩。却饱含着几许辛酸、无奈的时代里,我们将从不同的视角,向你讲述关于男人们“囧途人生”故事。

我们期待让你更深刻地了解并感受到你身边的男人、你周围的男人,于你而言,也许是以前不曾知道的另—个男人的“囧途人生”!

如果你爱他,就要深度关心他;如果你爱他,就要用心感受他;如果你爱他,就要真正懂得他……

活在21世纪生活重压下的男人们

在高物价低收入面前,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困境下,在婚姻的包裹中,在妻子的虚荣心和攀比心下,在老板的挤压中,男人们终于被挤压得变了形。他们逐渐变得没有自尊,没有棱角,没有原则,变得唯唯诺诺,萎靡不振,变得男不男女不女阴不阴阳不阳,失去了男人应有的模样。用一个“囧”字完全可以形象地描述现代男人的形象及精神内涵。

不是吗?让我们来看看——

上篇:活在囧途

男人的“生存囧途”

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在城市里为了梦想艰辛努力地打拼,却在夹缝中求生存,在美好理想与残酷现实里,饱受生活的煎熬和洗礼——他们,也许就是你身边的男人,抑或是你生活周围的男人群!

第一室:失业之痛

男子身陷生活窘境,吞酒瓶盖和电池欲自杀

据报道,一个25岁的年轻男子,因身陷生活困境,竟然用手卡着自己的喉咙,硬生生地吞下两节7号电池和一个啤酒瓶盖企图自杀。后被送往医院及时抢救,最终脱离生命危险……年轻的生命在瞬间和死神擦肩而过,其生活之囧,令人揪心落泪。

报道称,两年前,他和母亲、弟弟从内蒙古去到北京,因为暂时没有经济来源,三人只能蜗居在月租200元的简陋小屋里过着十分拮据的生活。

从敬老院护工到宾馆服务生,他不停地打着小工。半个月前,他又辞去工作,而新工作还没着落。最倒霉的是,失业半年的弟弟在一周前,又无辜被人连捅两刀伤及肝脏,凶手在逃,他为此背上了沉重的医疗费债务……想着那些令人心酸的生活囧境,心灰意冷的他最终做出了“生吞酒瓶盖和电池”的非常之举!

第二章:包袱之累

房奴生活:男人一生的“毒药”

2006年,一段叫《包袱》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它被称为是最早关注“房奴生活”的行为艺术作品,由杨叶创作表演,其情其景令人为之动容。《包袱》既是对当今城市男性人群生存状态的具象描述,更是男人对物欲追求、内心厌离、人生幻灭等诸多无奈现实囧状的一种真实写照。

视频中,一个代表广大房奴的男子,最先背着一座超大模型的“房子”,看上去那房子气势雄伟,规模豪华,应该是一栋很有派头的“别墅洋房”。随后,他又扛起了一辆红色的超大模型“小轿车”,在时尚漂亮的小轿车上,这个多情的男人,还不忘给车里添加了一个美丽的“女人”模具。

为了尽快把房子、车子和女人“背回”家,之后,这个男人便开始了一段“无比艰难的人生囧途”——他时而满头汗水地挤入人满为患的地铁和公交;时而忙碌艰辛地穿梭在人群熙攘的公路上;时而步履蹒跚地走在大街小巷中;时而尴尬无助地遭遇路人投来嘲讽、不解和怪异的目光……

然而,令人心酸和可悲的是,他为了房子、车子和女人而最终辛苦劳累得倒下了,他倒在尚未实现人生梦想的、无限悲催的“人生囧途”中——因为,视频中我们看到,男主人公苦苦追寻的房子、车子和女人,最后的悲惨结局,却是在一场熊熊燃烧的火焰中,一切都被化为了乌有!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这个处于无比悲哀、苍凉、无奈、可怜、无助、孤独、囧境中的男人,无疑震撼了所有看客的心灵,触动着每一个观众灵魂深处的那根心弦,共同为男人窘迫的处境和令人心酸的结局而掬一泓同情之泪!

中篇:爱在囧途

男人的“情感囧途”

某则“关于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爱的旁白”对话,令网友玩味不已的同时,也让人大跌眼镜:

男:在茫茫人海中,我放弃选择美女,却选择了外表并不出众的你,是因为我真的爱你!

女:你什么意思,我有那么丑吗?

男:你们女人听话永远听不出重点,我的重点是我选择了你,你应该高兴啊!

女:你的JJ并不长,我却选择了你……你高兴吗?

这则被广大网友喻为“脑残对话”的旁白,一个女看客读后,不仅没有同情男人近乎悲催无奈的“囧境”,反而以嘲讽的口吻调侃道:哎,看来,男人说“甜言蜜语”的功力还太差耶,简直就是负分哦!

第三章:恋爱之殇

你“如此昂贵”:我的爱,情何以堪?

2013年春节刚过不久,一份《2012—2013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研报告》新鲜出炉,文中提出的“恋爱起步价”,一时间成了网络上被众多男网友热议的焦点。

该调研对全国77045人次进行了调查,报告中出现了一个新名词——恋爱起步价。所谓恋爱起步价是指:单身女性对理想男友收入的最低要求。

报告显示,80后单身女性心中的恋爱“起步价”分别是:上海9964元,深圳8437元,北京8149元,西安5104元。此报告一出,无疑把众多未婚的男性朋友推向了“恋爱悲催”的囧境!

以西安为例,城市样本数据显示,90后、80后、70后男性理想女友最低收入要求分别为1852元、1984元、2247元;然而,令他们无比悲哀的是——女性对理想男友的最低收入要求则是翻倍增加,分别是4466元、5104元、5095元。

这个“高标准、高要求”的“恋爱起步价”,无疑让众多男性大跌眼镜的同时,倍感悲催无奈,直叹“亲爱的,你太昂贵啦,本人实在爱不起,更是伤不起呀,呜呼哀哉!如果可以的话,我真想和你讨价还价哟……”

唉,那些可怜的男人们哪!你们遭遇的恋爱囧途,善良的女人们何时才能为你们网开一面呢?

旁白:你为何没有进入他的“千百度”?

据说,2009年的剩女宣言是:发誓要找一个集黄世仁(有钱)、宋思明(浪漫、痴情)、灰太狼(对老婆百依百顺)于一体的男人告别单身。

可是亲爱的,你知道么?这样的“哥”只是个传说。他的出现比杨贵妃的集三千宠爱于一身还要难哟!

不,或许不难,但他已人到中年且结婚生子。他可能会泡咖啡馆,就是不泡妞;或许泡妞,但,你可要清醒地知道——剩女却没有进入他的“千百度”。哟!

第四章:爱情之苦

“无****”与“忠诚男”的离婚囧事

几年前,有4个男性朋友合资做事业,结果发达了,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尽管很有钱,却从不在外面乱来,对老婆也非常好,而且很忠诚。

不幸的是,后来企业破产了,落魄了,结果2年不到的光阴,4个男人的老婆都离婚跑了……这4个女人,提出的离婚的理由各有各的说法:什么性格不合,什么没责任心,什么对她关心不够……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就是没有一个说是经济原因!

后来,4个男人又东山再起了,却再也找不回对女人的信任了,他们经常在酒吧讨论:情义,情义,男人无情了还有义,女人无爱情了连个义字都没有。

他们说:“老婆真的没有钱靠得住,哪天要是又遇见人生重要关口了,或者说自己重病抑或再次落魄了,指不准老婆又会跑,不管你曾经对她有多好。”

有时候,他们也客观地想,大概是自己遇人不淑,倒霉罢了。天下女人不会都这样的呀!可看看自己的另外3个伙伴全都这样,想想就害怕了!

从此,4个男人就没了再婚的心思。他们不再相信爱情,打算独身一硅……

画外音:女人是“艺术家”?

泰戈尔曾经说过,上帝创造男人的时候,只是一位教师,在他的包里只有理论课本和讲义;在创造女人的时候,他却变成了一位艺术家,在他的包里装着画笔和调色盒,所以女人才会那么美丽而多变。然而,艺术家的心情却如夏天的天空,阴晴不定,此时的女人,时而温婉可人,时而冷酷苛刻……

如此看来,这位世界级的文学泰斗所言极是呀!女同胞们,在爱情婚姻乃至生活上,你可曾理解包容过你身边的男人?

第五章:婚姻之沮

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心底有伤,真的可以遗忘?

我一直付出/直到感情起了冲突/才有所领悟

爱情的起伏反反复复/来得唐突/什么都会变得不清楚

爱情的岔路走得好苦/回到最初/曾经的承诺已不算数

我背负你给我的无辜/我承受你给我的痛楚/你只在乎你的付出/却忘了我的在乎

曾几何时,一曲《包袱》唱出了无数人对感情的哀怨之声,而对于35岁的阿奕来说,感情上带给他的无奈,岂止是一泓悲伤之泪所能诠释得了的。

阿奕和小鹃相识于网络,因为彼此有相同的爱好而结合,可两人的性格迥然不同,性情脾气天壤之别,加之人生观和生活理念存在很大差异。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小生长在南方的阿奕,性格温和细腻,而在北方长大的小娟,总是大大咧咧的样子。

小娟的蛮横无理、邋遢俗气、世俗物欲的观念,让阿奕常常忍无可忍,两人从最初偶尔的争执,到每天一小吵,三天一大闹,乃至发展到最后,离婚协议都写几回了!

即便如此糟糕的家庭回境,身为男人,始终让阿奕纠结和无奈的是——如果一旦离婚,不满7岁的女儿怎么办?她将来要面临怎样的人生缺憾?不完整的家庭生活,会给她带去多大的心灵伤害?阿奕无法预测,他更是于心不忍……

爸爸,我知道您很委屈,因为有我的存在,您在乎我这个女儿……我不想成为一个没有爸爸的孩子,您是我唯一的亲爸爸,我也是您唯一的亲女儿……我们为什么要把骨肉分开呢?您的心我了解,但不要再和妈妈吵架了,如果您有气就朝我发火吧!这样,您的心情就会好受一些……请您为了我,为了我们这个完整的家,就忍一忍吧,就算是女儿跪下求您了……

每每夜深人静之际,阿奕捧着6岁半的女儿写给他的“祈求信”,面对令他悲催无奈的婚姻现实,不禁潸然泪下!

旁白:男人天生给女人“当牛做马”?

一则很搞笑的调侃,令人玩味不已。说的是,当女人过足了温馨浪漫的“情人节”之瘾后,很快便迎来了灿烂伟大的“妇女节”,从这天开始,女人的人生地位被空前抬高。

尔后,就是玩弄男人的“愚人节”,她可以随心所欲地欺骗愚弄男人,想咋整就咋整;而尾随其后的“劳动节”,则意味着女人可以随便指使男人干活,她让你干啥你就得干啥,不能有半个“不”字!

更悲催的是,后来的“儿童节”,意思再明显不过了——男人还要无条件地给女人生孩子,这样女人就可以天天和小宝宝一起玩耍享乐,而男人干吗?只有给女人和孩子当牛做马的份儿了……

下篇:困在囧途

男人的“物欲囧途”

有个笑话一说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最让女人感兴趣的五大神器排名分别是:1,身价高;2,很霸气;3,有安全感;4,能保护人;5,对你专一。然而,可悲的是,也许女人并不知道,唯一符合这5个条件的“雄性动物”只有一个,那就是:饲养在家的藏獒!

第六章:物质之困

做一个赚大钱的男人,真的很容易吗?

一个大学即将毕业的男生,对自己未来人生目标的要求是:做一个会赚大钱的男人!

他认为,赚大钱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作为男人,赚大钱除了是对女人负责的表现,更是对男人能力的肯定。男人有钱是事业成功的一种标志,因为有了钱,男人才能为女人和家庭提供良好的经济条件,更容易获得幸福的人生……

殊不知,在竞争残酷激烈的现实社会,想要成为一个会赚大钱的男人,要想获得成功,又有多少艰辛和不易?!

美国著名诗人、歌手鲍勃·迪伦曾在他的《随风而逝》中无奈地写道:

一个人究竟要经历多长的旅途/才能成为真正的男人/鸽子要飞跃几重大海/才能在沙滩上安眠腰多少炮火/才能换来和平/答案随风而逝

山峰要屹立多久/才是沧海桑田/人们要等待多久/才能得到自由/一个人要几度回首/才能视而不见/答案随风而逝

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才能见苍穹/一个人要多么善听/才能听见他人的呐喊/多少生命要陨灭/才知道那已故的众生/答案随风而逝

诗中所表现出入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对梦想的渴望、对人生的迷茫、对生命的苍凉和无助感,曾深深地触动了全球无数颗渴望自由、理想和幸福生活,却又无力面对残酷现实、万般无奈的灵魂与之共鸣!

第七章:欲望之惑

一个男人对悲催现状的无奈诉说

有房不够住,有钱不够花;有才干不够成名,有事业不够伟大;有老婆不够善解人意,有孩子不够聪明伶俐;有精力不够用,有牢骚不够成为理由。一个平庸的中年男人,总是处境样样尴尬窘难。

以前面临的机会现在都少了;以前喜欢的女人现在都老了;以前许下的诺言现在都忘了;以前种种的抱负都被现实淹没了;以前读过的书不少都过时了;以前写过的诗现在读都脸红了;以前流过的泪现在都挤不出来了;以前跌过的跟头现在伤疤都好了;以前走过的路现在都走不回去了。

眼看着世道说变就变了;眼看着钱包只出没进就瘪了;眼看着朋友一个一个地少了;眼看着自己想不到的别人都做成了;眼看着自己四十就五十就六十了。世界大着呢,孩子小着呢,钞票多着呢,日子长着呢,一个不愿平庸的中年男人,为了生计,依然还在一直忙着呢!

这段早在2007年就在网络上被疯狂点击浏览的帖子,真实、深刻、全面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中年男人面对平庸现状而倍感悲催无奈的人生囧途,曾一度引起了很多男人的强烈共鸣,一时间被人们争相传看,成了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6年过去了,现在读来,依然颇有感触,令人感同身受!

第八章:70后之悲

70后男人的“千万别”:不看则已,看了“泪奔”

1 千万别见面就说我的QQ是多少,这年头还在QQ聊天的男人多半都是上班没事做,下班没女人爱的失败男人。

2 千万别崇拜偶像,因为你已经没有偶像了,只有“呕吐的对象”!

3 千万别用手绢,这比当街裸奔还丢人。有汗就往身上擦,动作要特飘逸。我们的口号就是:不求最NB,只要更NB!

4 千万别提着手提电脑到处现眼。这年头,知道电脑的越来越多,除了盖茨外,谁拿手提出门都得被认成,而盖茨,他就是提着饭盒出去都被当成是“电子新概念”!

5 千万别在人多的时候掏出你的快译通。如果遇到不识相的人问为什么不用快译通,你就只用右眼扫他一下然后一声冷笑扬长而去,冷笑一定要到位,让人明白你不是用不起而是不屑一用。现在流行返璞归真,拿着根小棍乱点的时代过去了!

6 千万别用钱包,兜里就那么几块钱根本不需要买钱包,否则付账的时候左掏右掏掏出个破钱包,前翻后翻才翻出10块钱,不然绝对够寒碜!

7 千万别张口闭口“我老婆如何如何”,虽然你在家是怕老婆滴,但是不要在外面还带在嘴上。老婆是要怕滴,但只能在心里怕!

结束语:

做一个成功而不团的男人,不容易担,成功和财富都是奢侈品,并非每个人都能轻易获得。现实很残酷,大多数男人注定要让自己的女人失望,因为他们并没有成为女人心目中“事业有成,功成名就”的成功男人。相反,绝大多数男人,却成了一个平凡、普通,甚至是平庸的人,一个走在囧途的男人,一个囧人。

然而,无论如何,你对男人的希望都不能丢弃,只要你对他的精神动力和希望还在,那就是给予了他一种博爱、理解和包容。在每一个被称之为男人囧途的人生旅程中,你对他的希望和爱就是他生活和前进的动力,更是他对未来梦想孜孜以求的美好期盼。

篇9

对手指的小说解读,有三个关键词:第一是我们这代人;第二,遭遇城市;第三,关联历史。既有对手指的定位,是先锋的小说作者。那么,我似乎还要从先锋说起,但是我又试图终结先锋。我们如何“现代”,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了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基本争鸣问题,记得当年在汪晖《我们如何成为“现代的”》中认为,文学中的现代性问题并不是指文学如何获得现代叙事技巧,更重要的是考察:“现代性作为一种叙事如何进入历史。”因此,以下笔者也试图追溯手指的创作元素,描述那个城市的一种面影,描述 80后如何用叙事触摸当代历史。作为 80后,无论是作家还是学者,我们在各自遭遇文学的时候都会产生这样的困惑和突破紧迫感。这个小小的读后感被我命名为城市的一种“面影”,是有感于马泰・卡林内斯库的名著《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作者认为美国现代性的三重对立终将走向危机:对立于传统,对立于资本主义文明,最后对立于其自身。我们这代人冲破了“土地”,在城市轴心思想的边缘晃动、焦躁、进而突围,就是在这种不稳定性里,先锋的面影出现了,如毕加索的画像。我想,手指在有意无意间触及到了现代的面影,那也是逐渐趋近于城市之心的痛的边缘的东西。

一、寻找“父亲”

遭遇先锋之前,一代人到底发生了什么?追溯着手指创作的轨迹,发现一种自乡村书写时的出走,皆有一个复杂的父亲的身影,并伴随有归去来般的寻找和远行。文学中的寻父是一个经典的母题和常谈常新的话题,但是“80后”作品的寻父绝对不同于厄勒克特拉情结,概括而来,可能是自韩寒的《三重门》、《像少年啦飞驰》等作品开始就彰显出的一种既反抗又皈依的复杂情感。这种对父亲的复杂情感,同时概括了一代人对时代的情感。

手指小说里的父亲有权威,有时候那权威在温暖亲情的笼罩下还分外地温暖。例如:在《我们为什么不吃鱼》当中,父亲总是一声不吭地找回丢失的姐姐:“我看着他一步步慢腾腾地走出了大门。等他一步步慢腾腾地走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一年后的事情了。”姐姐总是莫名其妙地失踪,每次失踪后都会有男人从家中顺走一样物品。面对姐姐的叛逆,父亲的唯一态度就是寻找。后来,我也开始跟着父亲寻找,寻找途中,我终于吃到了村里人从来不吃的鱼。小说中没有说明为什么不吃鱼,只弥漫着如血腥的刺激体验。我不断地追问父亲为什么,父亲只回答没什么。我学着父亲的样子吃下了鱼,我看到父亲的嘴角流下了血水。然而,小说最终却转起一笔,人们大办酒席似乎在迎接“我”的归来,这个叙事的圈套一下子变成了双向圆圈的找寻,而父亲成为了这个圆的圆心――父亲寻找姐姐,我跟随父亲,大家寻找我和父亲。手指的小说从来都是一段旅程,没有结局,没有开始。小说中的父亲也是旅行中人,没有方向,却可带动向前。《疯狂的旅行》中的父亲发誓不和不务正业的八叔来往,但是当八叔生命垂危之时却来到医院门口:“我爸蹲在医院外边的台阶上抽了两支烟,后来他说他看到了一个被抱在怀里的长尾巴的毛孩,父母像是木偶似的,动作缓慢。他还说他看到了一个足足有三百多斤重的胖子,人们不得不把急救车的车门给摘掉,好多人一起喊着号子,才把胖子抬了下来。就在那个不起眼的下午,我八叔死掉了。人们刚到病房门口,就听到了我婶婶突然发出的号啕大哭。犹豫了好一会,这帮脸色发黑,双手粗糙的亲戚们,还是下定决心走了进去。”与八叔的“疯狂”相比,父亲是稳定人生价值观念的代表,但是父亲却能给予八叔最大的支持。回顾在个性解放的五四时代,对父亲的背离不构成问题,封建的枷锁常被有力地冲击。在革命成长小说里,“父亲”的寻找与意识形态的皈依紧密相连。父系人物,在两种小说叙事中,不论是反向出走,还是正向引导,都具有强烈的在场意义。大约从 20世纪 80年代开始,特别是到了 90年代,“父亲”在小说中逐渐离场,用陈思和的话来说就是“无名”写作时代的来临。手指小说中“父亲”的重新出场,不能不让人联想到新世纪以来,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呼之欲出。一方面,这一新的文化形态继续对启蒙话语消解进而对私生活视角重视;另一方面,父亲的隐在场,甚至是前在场,构成了对价值关怀的持续追求。80后生人渐次从集体话语中退场,退守个人话语的表达。其背后固然是宏大社会分解后,集体主义的分崩,社会结构越来越以小家庭为稳固单位。对父亲的亲情依赖,无疑表征了对稳定结构的追求。但也因为“父亲”体系的缩小,“80后”可能在寻找和退守中走向迷惘。

在另外的小说中,父亲是经常被挑战的。例如《暴力系列・十八掌》展示的是一种更为怪异的父子关系:父子挑战,儿子出走,难道这是我们这代人的宿命?“爸,你能不能不要再非议十八掌了?我说,你什么意思?我觉得这家伙可能是欠揍了。在他小的时候,我是经常用耳光教训他的,但是随着他慢慢变壮,突然有一天,我就感到心虚了。”父亲不能接受儿子的成长,换句话说,父亲不足以提供成长小说中的成人仪式。父亲面对后代的壮实,只能感到心虚。在《齐声大喝》里,“我”成为父亲的焦虑,因为我与大侠般的爷爷极其相似:“照我爸的说法,我刚生下来就像我爷爷。这让他感到害怕。因为我爷爷刚死,并且死的很不光彩。不过,他和我妈商量了一番,还是决定养我。就是这样,他俩这么说,天注定的,没办法。”“我”于是从小就开始探寻,爷爷到底是英雄还是瘪三。我在找寻一个关于英雄主义的身份认同,但是我却成为父辈的隐忧。在手指所有的小说里,“我”对父亲的挑战是潜在运行的,甚至包含有对父亲力量退却的同情之意。前文提到,在 50后、60后的生命体验中,父权的挑战伴随着的是更广大集体主义的投入,是家庭小结构的不稳定性。这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也许是王朔,在其小说中描述的红色大院中的流浪儿童是新时期文学以来第一批痞子形象系列。《我是你爸爸》、《动物凶猛》等小说里,因之也出现父子关系的紧张状态,王朔以调侃的姿态,运用戏谑的方式完成了 90年代的成长史。而手指却以迷离的姿态,运用解构 /重建亲情的方式完成了 21世纪的成长史。

和王朔的小说一样,手指的成长小说不具备典型的完成性,更加迷惑的是,成长小说还具有不彻底性。论述到了这里,手指小说中所谓先锋的叙事形式只能是思想处于总结期间的不自然表达,而并非作家对现代主义或叙事学的主动经营。作家在创作之时,也许并不可能完整推论一代人的生命轨迹,但是历史和社会的包袱却如影随形。在手指小说的父亲形象中,可以找到作家背后的一个群体怎样与历史发生了关联,又怎样在主动地“脱历史”。现代文明的发展将人性置于前景,但这个生存的前景却是忙乱的。上一代人经历了,经历了上山下乡,经历了反思精神宗教神话般的皈依。但我们这代人没有完成成人礼,然后就身负重担。王朔们起码还经历了沉寂空洞的 70年代,他起码还能有戏谑的对象,但是我们呢?父亲关乎信仰,当“亲情”就成为一切成长史的支柱嘛?手指小说里的“我们”也许只能继续默默前行――寻找。

二、“我们”的摇滚

始终觉得手指小说的名字像摇滚歌曲名,充满了即将撕裂的质问,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欲破不破时的创作灵感中介点。如果说,一个小说的开头就决定了小说的一半成败,那么篇名起码占到了四分之一小说的成败。手指小说的名称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如《我们为什么没老婆》、《疯狂的旅行》、《我们干点什么吧》、《我们为什么不吃鱼》、《吃火锅》、《去张城》等等。这些名字全部都是悬疑的,更多时候是直接疑问句,而整个小说就成为了婉转回环的叙事解答或者说圈套。《我们干点什么吧》、《我们为什么没老婆》都是以饭局始,以饭局终,插叙前事,而展现暴虐的当前事,读者甚至经常忘记这个小说是在一个设问句之下的创作。《去张城》里的主人公最终也没有到达张城,这不是王子猷的“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从出发的被动目的,到主动的归来,一切都笼罩在灰蒙蒙的摇滚色彩中。在小说题目的提醒下,那种似乎呐喊但并不通透的“80后”代际创作特色已浮出水面。

另外,最为明显的,手指的发问通常都采用集体性质的叙事人称:“我们”。第一人称复数的在苏珊 S.兰瑟那里被称作集体叙述,就是“以字面的‘我们’为形式的第一人称复数叙事,各种不同的声音统一发出一个声音。” 1她又进一步将这种叙述形式划分为,同时型集体叙述,顺时性集体叙述。在笔者的观察里,中国采用“我们”叙事的小说作品数量不是很多,而且手指这种类型更是稀有。像王安忆的《纪实与虚构》里采用我们叙事,那可以说是同时型集体叙述,是“我”的代替品,更进一步是 69届初中生的代言人。而手指小说里的“我们”通常是指老鸟、麻子、李东、老正等朋友的聚合,作者不但在小说的开头就指出这一聚合体的类型,而且还彰显他们的分野,更是让他们的声音产生暴力的张力,然后走向濒临毁灭的迷醉、阵痛和无奈。如此的“我们”的组合是不同于王安忆那种代言式的 50后作家的集体主义影响,而同时具有了顺时型集体叙述的特点,即让“我们”在一系列互相协作的“我”中诞生并发言。需要知道,这在小说的叙述构型中是非常艰难的,它将会对个人的叙述权威构成威胁,可能是因为“80后”作家那种与生俱来的孤独 /独立并行的文学经验,能大胆挑战这种方式的小说是难能可贵的。

与撕裂的“我们”相对应的是,配合以第二、第三人称的诘问、又一次像摇滚副歌部分那样的此起彼伏、新潮难平。例如《我们干点什么吧》里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连续质问:“我们都干了点什么呢?”“干球什么呢?啥球也没干。打麻将?”“你想干啥?”“啥也不想干,你说干啥?我们总得干点什么吧?”这是多声部的顺时集体叙述,完全展现了成长的迷乱状态,而在《寻找建新》中的一系列反问,则充满了方向归属感,叙述力量开始大得惊人。小时候,建新是少年心目中那个反传统,张个性,具有亲和力的引领非主流的教师。通过一系列“你能想到吗”表达:

你能想到么?当你老师听说了那些被开除了的家伙把你逼在墙角落里,让你交出了零花钱时,他在讲台上暴跳如雷,居然鼓动你们说,下次不论什么人敢这么做,就拿起砖头砸上去吧!教室里到处都是砖头,用来垫桌子的,用来暖手的。如果你做不到这点,尽管砖头就在手边,你还是不敢,低头流下眼泪,建新就会出现,尽管他身材和我们差不多,尽管他瘦得跟玉米棒子似的,但是他没有丝毫犹豫,就冲上去了,当然,手里真的拿着砖头。

你能想象到,一个你的老师,和你们躲在宿舍里赌博么?当望风的人打起事先约好的暗号,告诉你有别的老师来查房了的时候,建新就会走出去,装作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似的,跟那个人聊上半天。当然,不得不承认,建新打扑克实在是太烂了,我们从来不记得他有赢过。输到后来,他的脸色就会变得很难看,愤怒地把扑克扔在地上,发誓再也不会赌钱了。可惜的是,这样的誓言从来一点作用也没有。没几天他就痒痒起来,在宿舍里围观了半天后,还是坐到了牌局中间。

你绝对想不到,建新在我们初二时做的那件事,他在我们那里见到了一个美国人,这个美国人刚下车,建新就扑了上去,不一会,他又返了回来,跟我们要了纸和笔,然后我们就看见他跟美国人钻进了轿车,然后就失踪了。过了一个星期建新才回来,他告诉我们,美国人是去旅游的,建新自作主张给他做了导游,并且不收钱。建新拿出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布满英文字母。他对我们说,跟美国人聊了一番,他才知道自己的英语多么可笑。

后来在离开学校踏入社会后,建新成为迷惘的代言,建新的头领式的地位受到质疑,也是用一系列排比来表达的:

你敢说建新不是那个吊在二十层大楼外面清洁玻璃的工人?你敢说建新一定不会成为拉着平车收垃圾的男人?你敢说建新的头像不会被贴到商场门口,以提醒人们,当他过来的时候,你就得捂紧自己的钱包?你敢说建新不会是昨天那个被人暴打的穿着劣质西装的出租车司机?你敢说建新不会坐在火车站门外的台阶上抽两块钱一包的香烟?你敢说建新没有一张平常的脸?一张麻木的没有自尊的脸?你敢说建新不会在身后的喇叭尖锐地响起时,吓得茫然失措脸色发白?你敢说建新不会在人才市场里失声痛哭?你敢说建新走过时,不会有漂亮的衣着光鲜的女人厌恶地皱起眉头?你敢说建新不是电视里出现的那张犯的脸、抢劫犯的脸?

我们不敢。城市和我们小时候设想的不一样,它和梦想无关。我们甚至发现每一个擦肩而过的陌生人,看上去都那么的像建新,为此我们每次都担心得要命。如果现在建新像眼前这个头发乱糟糟的男人一样走过来,像他一样对我们说,他已经好几天没吃饭了,他来找朋友,却和朋友联系不上时,他需要我们给他点钱,我们该怎么办?如果建新跟昨天那个蹲在地上的男人一样,叫住我们,给我们推销他的安利时,我们该怎么办?

请容许我在这里长篇引用小说文本,因为这九个“你敢说”和一个“我们不敢”,第二人称和第一人称复数的回答,彰显了“我们”的成长史,可以讲,正因为 80后生人在建新这样的目标下,每一个人都曾走过情感冲动和认知混乱的少年时代,并且在来不及收拾心情时,就过于急速地卷入到了社会的媚颜鬼色、唏嘘积郁的洪流。如今看来,《寻找建新》不单为手指个人的代表作,它还为“80后”写作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叙事方式。“我们”叙事彰显出的是强烈的责任感叙事,责任感来源于小说的语言力量。“我们”与“你”的对立分野,一目了然。以摇滚姿态呐喊而出的代言和质问,完全不同于目前绝大多数的“80后”写作者的叙事视角――以“我”以及第一人称的各种变体表达的个人故事和悲伤。手指指向何方?这本身是一个时代的问题,也是“我们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回答――“城市和梦想无关。”城市必然和“我们”有关,但与梦想无关。不得不承认,手指的小说其实点明了目前“80后”城市书写的现状,但是在其他“非质问”型的描述类小说当中,或者是男性主人公困窘于城市激情,或者是女性主人公困窘于情感欲望,批评家发现小说叙事主人公和写作的抒情主人公们一起在沉陷!

三、偶遇城市的一种面影

在“我们”的呐喊和周而复始的“父亲”寻找中,读者逐渐接近了手指小说所提供的一种新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就是城市之心的一种面影,也是先锋现代性终结之处的一副面孔。城市,显然是手指小说中意义的负载体,自我在城市混乱的重负下生存。如果说,乡土的生存,是紧贴“地气”的人性追慕,而城市的生存却是高空探险和人性的悬浮。手指小说里的“我们”遭遇了城市,城市类于魔影。寻找城市之心与寻找父亲是我们这代人同源的主题,正如手指所言的那样,“城市给你一种幻觉”,但这终归是“嘈杂而烦乱的”。在手指的笔下,城市没有提供一种新耶路撒冷或杰斐逊式的乌托邦,他的描写是极端的,在他的笔下认定了城市具有一种破坏的力量,这种力量使得人性持续的毁灭。“我们”这群人于是垮垮登场,在喧嚣中暴力,在蜗居中迷醉。

“火锅”是手指经常使用的城市象征物,沸腾的热气蒸腾着欲望,沸腾的欲望又宣示着精神之舟沉没。在《吃火锅》里,“我”是从农村来到城市的青年,“我”与女朋友经常吃火锅而开始迷恋那种刺激的口感,甚至偏执到了每顿必吃的状态:“每天一到晚餐的时候,我的嘴巴就开始发痒,我甚至都不能轻易地把它合上,它急需辣得让人流泪的火锅来满足自己。”小说中有段我回家后给父母推荐火锅的描写,读来让人唏嘘:

我们围着放在地上的电饭锅,各人拿着各人的筷子,从远处看我们大概像是大便似的。事实上我们是在吃火锅。我爸我妈人生中的第一次吃火锅。不一会,我就开始流汗,我妈也开始流汗,我爸也开始流汗。汗流成河,房子里被汗给淹住了。好吃么?我伸手在汗水里翻了个跟斗,问一旁仰泳的我爸。好吃! ……

如你所知,火锅现在在我们那里已经非常流行了。几乎全县城的人都成了狂热的火锅爱好者,大家可以早上吃火锅,中午吃火锅,晚上再吃火锅。为了满足自己吃火锅的欲望,又不花太多的钱,每家都开始学着做火锅。甚至有官员提议把我们那里叫做“发明火锅城”,还好一个有识之士告诉他,火锅是早就有了的东西,并不是我们那里的专利,他才作罢。

就是“火锅”这个极其简单的物什儿,在手指笔下承载了巨大的能量。首先,它作为新奇的口福成为亲情的慰藉,接着它作为渴望激情的寄托物,构成了我和女朋友之间的纽带,最后它竟然成为县城文明的荒诞代表物。这种贴肉的感触,恐怕只有作家深度的文学经验可以获得。这不禁让笔者想起本雅明的一句话:“任何所忆所思,任何心领神会之事,都成为他财产的基座、画框、基础和闭锁。” 2火锅是手指脑中珍藏的写作财产,同时,火锅的描写经验无疑使得心灵体验闭锁于城市的幽灵塔中。因此,每每阅读到这种文学体验,笔者都在渴求手指的突围之处,在寻找城市之塔的出口。而非简单让城市成为“火锅”样的蒸腾幻灭的情感寄托。

手指小说中的突围之处已经出现,如果你踏入太原的北张村、后北屯的时候,在看似城市的背阴处,却遭遇到了这种面影。这是城市之花中一个微小的花心,被紧紧包裹在盛开的花瓣之下,但它没有枯萎,还将结出新的果实。从农村来的打工者,大学毕业的外地学生,他们全部居住在城中村,城中村是城市中独特的景观。在手指的小说《租碟》、《吃火锅》、《寻找建新》等篇里展示的场景给笔者一种很深的轰炸的感觉。“租碟”是城中村的居民精神飨宴,租碟铺的小姑娘是“我”的梦中情人,“我”因为梦中情人的“堕落”伤心打架,因为伤痕累累退守蜗居。城中村里充斥着污垢、闭锁、慌乱,同时也包含着成长的心情和梦幻。《寻找建新》中的建新老师让“我们”这群城中村里的蜗居小孩见识了城市的新貌,带领我们走出蜗居,“我们”却还在始终寻找目标。手指的寻找意义非凡,这个时代的文学,特别是 80后的写作已经提供了过于泛滥的中产阶级想象,以至于作品中一点点潘磕嫦的踪影都会掀起轩然大波,掀起媒体的广泛讨论。手指小说里的逆袭没有出现,但是因为有了与城市面影的偶遇而弥足珍贵。城中村里有最原始的生命形态,最原始的也是最富有爆发力的一代人的历史动轮。到了这里,城市的面影入地为泥,它不再是先锋的破碎面孔,而蕴含了底层生存的哲学之思。

回到读手指小说的三个关键词,“我们”、“城市”、“历史”,这是给当下的青春写作上了一课:过分抒情和自我宣泄的年代终将过去,幽闭的自我圈子等待着突围。城市恢宏的变革是文学的不竭动力,特别是人性与城市现代性的紧密结合书写。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是大胆接近城市之心的伟大作品,在恢弘的巴黎圣母院一角,还拥有着吉普赛人艾丝美拉达生存的虽然肮脏但却张力十足的社区。手指的小说还没有自觉性的恢宏叙事,仅仅是小说的现代叙述偶遇城市先锋的面影,但是作品中的面影无意间参与了 80后的历史叙事。从西方的城市史中可见,每一次革命将引起城市的重新表达。城市生存与乡村相比,其更具有不稳定性,而“我们”这代人独特的城市心路史正是时代历史的最好表征。城市书写,这种死火重温的种子,到了该复苏的时刻。唯有大胆接近城市真实生存的面影,才可能给“我们”这代人的历史以真正的表达和赋意。

篇10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6月

作者简介

周云蓬,诗人、民谣歌手。1970年出生于辽宁。9岁失明,留在视觉中的最后印象是动物园里的大象用鼻子吹口琴。15岁弹吉他,23岁大学毕业。

出版有诗文集《春天责备》,发行唱片有《沉默如谜的呼吸》《中国孩子》《牛羊下山》,2009年策划民谣合辑《红色推土机》,销售所得用于帮助贫困盲童。其《绿皮火车》一文曾作为《独唱团》开篇文章。2011年11月3日,周云蓬的诗歌《不会说话的爱情》获得2011年度人民文学奖诗歌奖。同年,凭借专辑《牛羊下山》获得华语传媒音乐大奖“最佳民谣艺人”奖项。

内容简介

《绿皮火车》是周云蓬2011年至2012年初的游记合集。包括“路”“歌”“人”三个部分。这其中有不少文字出自他在《南方都市报》开的“首如飞蓬”的专栏。周云蓬天南海北地游唱自己的歌,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把自己天涯海角的“行路,歌唱,遇人”经历写成文字,为自己过去的岁月作个见证。仿佛嬉皮士一般,除了写在各个城市生活、演出的经历,周云蓬还在书中不断流露出对音乐产业及整个民族和社会现状的思考,如他对全国各地音乐节井喷现象的反思,以自身为例对租房子的“蚁族”的描述,谈音乐人如何通过微博、豆瓣做媒体的推广,谈民营书店的衰败,甚至还大谈刘慈欣的《三体》观后感。在触及人心之阴暗面的时候,他并没有做苦大仇深的控诉,倒是用俏皮话一笑而过。他关心很多事情,关心很多人,这位盲人歌者内心广阔的世界,会令“身体健康的正常人”感觉羞愧。

推介评论

“保佑我暂时成为小孩子,专注地写下去,别长成个面目可憎疲于应酬的傻大人。”这是《绿皮火车》文集封面的一句话,见过他的人听过他的歌,看着这行字,就像看到老朋友的QQ个性签名一样心有灵犀,不由得发笑。

这本分为“路、歌、人”三部分的散文、杂文集,不管你是初读周文者还是老读者,都能享受到一个盲人才子的正面能量和童趣幽默带给你的爽快体会。读起来不累又能让你有所思或大笑,有些文人得刻意为之,周云蓬却落笔生花,朵朵都是蓝莲花。

这种文字的干净,是眼盲、耳明、心敞亮、口直言的周云蓬才能写的。都说用心写作,但因我们每天放眼万花世界,写的时候总是不停地被画面干扰。周云蓬的“画面”,从9岁失明开始都是纯粹的想象和体验,但无论是他凭着“画面”写的歌还是文章,都让我更加肯定老天爷对盲人艺术家有特殊的眷顾。

――《台州晚报》林立

这本书里大多是他到处乱跑的记录:翻跟头的手风琴者,大熊一样的胡德夫的手,一玻璃杯黄金一样的阳光,香港的两只牛蛙像老头儿一样咳嗽着聊天,海南每棵植物下各自“噼噼啪啪”的雨,一个人的春节――腊肉白米饭老熟的陈香。

――柴静

我也想学别人喊他一声“老周”,虽然还没见过面。素来欣赏以命撞墙的秉性,他又是这群中最不退避的一个,这撞击让他透了亮,有了痛感,于是有文字,有诗歌,有旋律,有新书,有洞见。

――王小妮

作品节选

北京之胜利逃亡

我在北京住了十五年。但我知道,即使住上一百年,我还是个外乡人,北京太大太骄傲了。2010年,我决定尝试着离开那里,来到绍兴,这个比天通苑大不了几倍的城市。绍兴古称会稽,它出过的影响历史的人,会让北京感到大大地不好意思。光是一百年前的,就有秋瑾、、徐锡麟、陶成章。当然,现在这里只剩下他们被冷落的故居。

我住在戒珠寺的旁边,那曾是王羲之的老宅子。这一带的地名很利于写作,有笔飞弄、笔架桥、笔飞塔、蕺山书院。

出门走上一百米,题扇桥对面,相当于北京的后海或者景山后街,有个小酒馆,老板早上把菜都做好,把埋在地下的酒缸装满醇香的老酒,然后就开始一天的生意。什么时候把做好的菜卖光了,就立马关门。哪怕早上卖完了,也不会等到中午,立刻打烊。我们去他家吃饭,一盘油豆腐烧肉、一盘茭白,还有一盘芋艿、两碗米饭、一碗黄酒,结账二十五元,不是美元。然后爬一百米之外的蕺山,那山是王羲之家的后花园,不要门票的。山上很香,种满了桂花树,还有苍耳,这算是饭后散步。如要出远门去火车站,顶多提前半个小时离开家,坐三轮车,花五六元,到车站时间还富余。

在我住处不远,是老师的故居,门票五元,院子里整天都没人。戴上眼镜的张玮玮长相很像,所以张玮玮那天来绍兴,在的铜像下拍照,自称是蔡老师的转世。

在秋瑾故居对面,新开了个书店,名字叫“新青年”。那里的书都是五点五折,我们买了一套《醒世姻缘传》、一本《迪金森诗选》、一本《古希腊悲剧选》,一共才花了四十八元。

前一阵子,有事回北京,和朋友聚会,每个人都充满焦虑,无论有钱没钱,有名无名,脸上统统写着“北京病人”。不小心,傍晚时被堵在了三环上,那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呀,把你活活地堵成个高僧或者哲学家。

赶快再次逃离北京。恰好,京城推出了几项政策,限制外地人买房买车。房价上涨,疯狂堵车,似乎找到了元凶。暗自庆幸,自己看主人脸色不好就提前溜了。等人下逐客令,那就不好了。

吉他的故事

吉他之于我,好比战马之于战士。有时候,音乐节彩排结束,空空的台上只剩下一排排高矮胖瘦的吉他,好像冲锋前躁动不安的吃草的马群。吉他有生命,有它自己的故事。

20世纪80年代,我参加过沈阳街头的碴琴运动。就是两拨人,轮流弹唱,技不如人者,或者请客吃饭,或者当场砸琴。一次,决战中我们这边掷出了一枚重磅炸弹,十几个人各抱一把吉他,站成一排,狂吼:“成,成,成吉思汗,有多少美丽的少女都想嫁给他,他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声势太大了,一下子就击垮了对方的信心。后来,我独自来北京,还是一把吉他陪伴,唱街头,下地铁,跑酒吧。保安来了,先抱上吉他跑;搬家时,先把吉他放进车。那是真的患难与共的生死交情。

记得徒步走的时候,在山南露宿,睡觉时吉他就躺在身边,但有一天走得太累了,睡得有点儿沉,醒来突然发现吉他没了。天塌了,因为前面的路,谋生全依靠它呢。我想,肯定是给小偷偷了,就赶快报警,可由于吉他估价太低,警察破案的兴趣不大,所以找了几天都没下落。

后来,聪明的我想了个招,我的吉他是个电箱琴,对于小偷没什么具体价值,我就找人写了个告示,大意是只要把琴还给我,可当场酬谢二百元,还有一盒红塔山。结果,果然奏效了,一人来找我,声称他朋友捡到了,然后成交,琴回来了,钱拿走了。我抚摸着失而复得的它,在心里默默地祝告:老伙计,一场虚惊,只要你在,未来的路就有希望。

后来,这把琴老了,面板有了裂纹,琴轴也生了锈,我就把它挂在墙上。我去香港买了个国外产的新琴。演出基本不用它了,偶尔拨弄几下,嗅一嗅它身上千山万水的味道。

2005年,深圳电台发起了一个扶助贫困家庭的活动,他们邀请我拿出一样珍贵的东西拍卖,用作帮助的资金。我就想起了那把吉他,我心里说,老伙计,给你找了个返聘的工作,像我爸退休后老躺在床上,就容易生病,所以继续你的流浪旅程,发挥你的余热去吧。并且偷偷嘱咐它:你私下里见证过的我的那些爱情故事,可别乱说出去。最后这把琴拍卖了五千多元,换得了柴米油盐和一户人家几个月的温饱。

《冬牧场》

作者:李娟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5月

作者简介

李娟,散文作家,诗人。1979年生于新疆。高中毕业后一度跟随家庭进入阿勒泰深山牧场,经营一家杂货店和裁缝铺,与逐水草而居的哈萨克牧民共同生活。1999年开始写作。出版有散文集《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请放声歌唱》,在读者中产生巨大回响,被誉为“文坛清新之风”“来自阿勒泰的精灵吟唱”。李娟的文字都来源于她的生活感悟:养鸡、卖杂货、做裁缝、种葵花、剪羊毛、去森林采木耳,以及哈萨克形形有趣的人物。许多文坛大家认为,她的散文为灾难病痛提供了一种全新解读,她笔下的人物尽管贫穷,却怀抱善心与向上的快乐,“这个普通牧民女子让人们发现,被各种‘阴谋论’、‘末日说’充斥的人心,有多渴望一种脉脉温情、抚慰内心的文学”。

内容简介

2010年冬天,李娟跟随一家熟识的哈萨克牧民深入阿勒泰南部的冬季牧场、沙漠,度过了一段艰辛迥异的荒野生活。作为少有的描写哈萨克民族冬牧生活的汉族作家,她以饱含深情又不失节制的文字,呈现出阿勒泰最后一批“荒野主人”冬季转场时的独特生存景观――“春天接羔,夏天催膘,秋天配种,冬天孕育。羊的一生是牧人的一年,牧人的一生呢?这绵延千里的家园,这些大地最隐秘微小的褶皱,这每一处最狭小脆弱的栖身之地……青春啊,财富啊,爱情啊,希望啊,全都默默无声。”

推介评论

《冬牧场》让我想起了我的家乡呼伦贝尔和那里牧民的生活。那里的蒙古人虽然大部分都已定居放牧,但依然要承受来自大自然和内心的种种考验。在呼伦贝尔零下四十摄氏度的寒冷中,他们和《冬牧场》中的哈萨克牧民一样,用最简单的方式寻找着生活的深度意义和艰苦环境下的生命出口。

――《河北青年报》

微博或豆瓣上的关于《冬牧场》的评点,大多止于“文字清新”、“不做作”等欣赏文本层面;也有人以为《冬牧场》中居麻一家的生存,并不极致,沉默的土地褶皱里,深藏着更不为世人所知的艰难与苦痛……李娟的聪颖在于她的笨拙自讨:一而再,再而三,她写自己与他们的隔膜,她坦言对他们的可望而不可即,可知而不可比肩,已然融入但是犹在两岸。《冬牧场》不像《阿勒泰的角落》等前作那般宛转自如,但却满溢力量――也许,你将在旅游文化宣传的背面,感悟到她柔韧的叹息;也许,你在某个街口,能体会到冬牧场式的生存之重;也许,你在深夜的梦境中,寻找到一个蓝天般豁然的出口,那是回归内心的酣然时刻,是居麻们宠溺自己或家人、小猫、病羊的本初欢喜,也是每个人生命最初的天真与自然。

――《新金融观察报》于雪飞

我为读到这样的散文感到幸福,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家已经很难写出这种东西了。那些会写文章的人,几乎用全部的人生去学做文章了,不大知道生活是怎么回事。而潜心生活、深有感悟的人们又不会或不屑于文字。文学就这样一百年一百年地与真实背道而驰。只有像李娟这样不是作家的山野女孩,做着裁缝、卖着小百货,怀着对生存本能的感激与新奇,一个人面对整个的山野草原,才能写出不一样的天才般的鲜活文字。

――刘亮程

作品节选

冬牧场(节选)

传说中最好的牧场是这样的:那里“奶水像河一样流淌,云雀在绵羊身上筑巢孵卵”――充分的和平与丰饶。而现实中更多的却是荒凉和贫瘠,寂寞和无助。现实中,大家还是得年复一年地服从自然的意志,南北折返不已。春天,牧人们追逐着融化的雪线北上,秋天又被大雪驱逐着渐次南下。不停地出发,不停地告别。春天接羔,夏天催膘,秋天配种,冬天孕育。羊的一生是牧人的一年,牧人的一生呢?这绵延千里的家园,这些大地最隐秘微小的褶皱,这每一处最狭小脆弱的栖身之地……青春啊,财富啊,爱情啊,希望啊,全都默默无声。

前来收购马匹的一位生意人告诉我:再过两年――顶多只有两年时间,就再也看不到这样搬家游牧的情景了!从明年开始,南下的羊群到了乌伦古河畔就停下,再也不会继续往南深入。

我大吃一惊:“也太快了吧?”我的反应很令他生气。他放下茶碗,庄重地面朝我说:“你觉得我们哈萨克受的罪还不够吗?”

我噤声。其实我的意思是,虽说这种古老的传统生产方式本身正在萎缩,但这么突然的大动作,对人们的生活和心理该是多大的冲击和摇撼啊。

荒野终将被放弃。牧人不再是这片大地的主人。牛羊不再踩踏这片大地的每一个角落,秋天的草籽轻飘飘地浮在土壤上,使之深入泥土的力量再也没有了,作为它们生长养料的大量牲畜粪便再也没有了,荒野彻底停留在广阔无助的岑寂之中……荒野终将被放弃。

而在北方,在乌伦古河两岸,大量的荒地将被开垦成农田,饥渴地吮吸唯一的河流。化肥将催生出肥大的草料,绰绰有余地维持畜群度过漫长的寒冬。这有什么可说的呢?

居麻一喝醉了就骂我滚。我要是有志气,应该甩开门就滚。可甩开门能滚到哪里去呢?门外黄沙漫漫,风雪交加,无论朝着哪个方向,走一个礼拜也走不到公路上去。况且还得拖个比我还大的行李。况且还有狼。只好忍气吞声。

我刚进入这片荒野的时候,每天下午干完自己的活儿,趁天气好,总会一个人出去走很远很远。我曾以我们的黑色沙窝子为中心,朝着四面八方各走过好几公里。每当我穿过一片旷野,爬上旷野尽头最高的沙丘,看到的仍是另一片旷野,以及这旷野尽头的另一道沙梁,无穷无尽。当我又一次爬上一个高处,多么希望能突然看到远处的人居炊烟啊!可什么也没有,连一个骑马而来的影子都没有。天空永远严丝合缝地扣在大地上,深蓝,单调,一成不变。黄昏斜阳横扫,草地异常放光。那时最美的草是一种纤细的白草,一根一根笔直地立在暮色中,通体明亮。它们的黑暗全给了它们的阴影。它们的阴影长长地拖往东方,像鱼汛时节的鱼群一样整齐有序地行进在大地上,力量深沉。

走了很久很久,很静很静。一回头,我们的羊群陡然出现在身后几十米远处(刚到的头几天,无人管理羊群,任它们自己在附近移动),默默埋首大地,啃食枯草。这么安静。记得不久之前身后还是一片空茫的。它们是从哪里出现的?它们为何要如此耐心地、小心地靠近我?我这样一个软弱单薄的人,有什么可依赖的呢?

在这无可凭附的荒野,人又能依赖什么呢?我们安定下来的第二天,就在沙窝子附近的沙丘最高处插了一把铁锨,挂了一件旧大衣。远远看去,像是站了个人在那里――用以吓唬狼。刚驻扎下来时,有寻找骆驼的牧人前来提醒:前几日,两只狼在大白天里袭击了羊群,咬死了四只羊。

从此,这个假人成为我们的地标,无论走多远,只要回头看到它还好端端地站在那里,心里便踏实。反之则心慌意乱,东南西北一下子全乱套了。尤其是阴天里。

懂汉话的居麻对“迷路”一词的说法是“忘了”。说:“今天下午嘛,我又‘忘了’。羊在哪个地方,我在哪个地方,这边那边,不知道了嘛!”

我试着打听过我们待的这个地方叫什么地名,但这么简单的问题,居麻却怎么也领会不了。于是直到现在我都没弄清自己到底在茫茫大地的哪一个角落度过了一整个冬天……只知道那里位于阿克哈拉的西南方向,行程不到二百公里,骑马三天,紧挨着杜热乡的牧地,地势东高西低。

放下茶碗,起身告辞的人,门一打开,投入寒冷与广阔;门一合上,就传来了他的歌声。就连我,每当走出地窝子不到三步远,也总忍不住放声唱歌呢!大约因为,一进入荒野,当你微弱得只剩呼吸时,感到什么也无法填满眼前的空旷与阔大时,就只好唱起歌来,只好用歌声去放大自己的气息,用歌声去占据广阔的安静。

加玛一直戴着一对廉价又粗糙的红色假水钻的耳环,刚开始我觉得俗气极了。很快却发现,它们的红色和它们的亮闪闪在这荒野中简直如同另外的太阳和月亮那样光华动人!

另外她还有一枚镶有粉红色碧玺的银戒指,这个可是货真价实的值钱货,便更显得她双手的一举一动都美好又矜持。

我还见过许多年迈的、辛劳一生的哈萨克妇人,她们枯老而扭曲的双手上戴满硕大耀眼的宝石戒指,这些夸张的饰物令她们黯淡的生命充满尊严,闪耀着她们朴素一生里全部的荣耀与傲慢。――这里毕竟是荒野啊,单调、空旷、沉寂、艰辛,再微小的装饰物出现在这里,都忍不住用心浓烈、大放光彩。

有一天,加玛在一件旧衣服的口袋深处摸到了一枚假金戒指。当时已经挤得皱皱巴巴,拧成一团了。居麻把它掰直了,再套在一根细铁棍上敲敲砸砸一番,使之恢复了原状。为表示友谊,加玛把它送给了我。我非常喜欢,因为它看上去和真的金子一模一样。若是以前,我是说什么也不会把这样的假东西戴在手上的。可如今,在荒野深处这个俭朴甚至寒碜的家庭里,在仅备最基本日常用具的生活里,在空无一物的天地间,它是我唯一的修饰,是我莫大的安慰。它提醒自己是女性,并且是有希望和热情的……每当我赶着小牛向荒野深处走去,总是忍不住不时用右手去抚摸左手的手指,好像那枚戒指是我身体上唯一的触角,唯一的秉持,唯一的开启之处。在蓝天下,它总是那么明亮而意味深长。

十二月初,每隔两天,就会有南迁的披红挂彩的驼队和羊群遥远地经过我们的牧地。我和加玛高高站在沙丘上,长时间目送他们远去,默数他们的骆驼数量,判断他们的财富。什么也不为,什么也不说。他们的行进真是骄傲又孤独。在荒野中他们最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