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污染的严重性范文
时间:2023-12-25 17:37: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塑料污染的严重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白色污染即指塑料废弃物给环境带来的污染。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的塑料购物袋、塑料食品包装、一次性泡沫快餐饭盒,还有农田大量使用的农用地膜等。这些塑料以软塑料为主,又多为白颜色,它们被使用后会被废弃在我们生活周围的环境中,往往静静地躺在那里,几十年不腐不烂。许多破碎的白色塑料,随风飞扬,成为白色垃圾,不仅有碍观瞻,且因其不透气不透水性而破坏土壤,影响植物生长。据统计,在农村,许多地方由于土壤中的废弃地膜太多,致使农作物减产30%,给农民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还有一些地方,发生了牲畜因误食塑料发生肠梗阻而死的悲剧。因此,塑料废弃物被定性为一种十分有害的污染源。
正因为如此,消除白色污染需要全社会,尤其需要广大女性的关心和参与。由于大量塑料袋用来购物和包装,十分方便,而且比过去使的报纸、牛皮纸之类要卫生得多,因而颇受百姓的欢迎,如今,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几乎没有人不跟塑料袋打交道。
要消除白色污染,就是要人们认识到白色污染对我们生存环境所造成污染的严重性,要从我做起,从每一天做起。首先,我们应注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购物,用布袋或篮子替代:也可将塑料袋洗净,重复使用。其次,选用易分解的(即可降解)的塑料袋和饭盒、农用薄膜废弃后,应该及时将其收集起来,避免随意丢弃。最好将收集到的一次性餐盒和泡沫包装废塑料等可以再造的塑料,及时将它们送到再生资源回收点,加以回收利用。据悉废餐盒可制成建筑装修用的优质强力胶,而废塑料可以还原炼汽油和柴油(这两项技术北京可实施)。发泡塑料(如一次性餐盒和泡沫包装塑料可以再塑,3个废餐盒可以做一把学生用尺,20个废餐盒可造出一个漂亮的文具笔筒。废塑料还可生产塑料花盆,制成长凳,可以变废为宝。第三,应主动劝阻焚烧塑料。因为塑料是有机垃圾,它在燃烧不完全时,会产生多种可致癌的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极易附着在烟尘微粒上随风飞扬,被人吸入肺中,可诱发肺癌;当它们随雨、雪降落地面时,就会污染土壤和水质,引起自然界中动物的畸变或死亡,还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使人最终成为污染受害者。
篇2
近些年来,塑料包装制品在人们的生活中被大量使用,由于人们处理不当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据不完全统计表明,各市各乡,每年就要消耗数百万个塑料,数十万个一次性塑料餐具。在这个科技飞跃发展的今天,大自然受到严重的污染,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大地在叹息,地球在哭泣,我们可爱的家园受到污染.“白色污染”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为了了解 ,解决学校“白色污染”问题,我们小组对儋州市若干学校进行了一些调查,并尝试找出解决办法,使广大的学生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还乡镇一片净土。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对周围的小卖部,学校及居民住择等有关泡沫饭盒,塑料袋等的使用调查,结合已有的知识及上网查阅多种方式获得了一些有关白色污染的知识初步了解“白色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性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使人们意识到对待“白色污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意识到研制新型便携工具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培养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分析各种信息资源的能力。
三、调查过程
(一) 调查时间;20xx年寒假,
(二)调查地点;市若干学校,小买部等,
(三)调查对象;在校高中生,及大多数成年男子,
(四)调查方法:①从书店.图书馆查阅有关“白色污染”的资料,
②从网站上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
③从报刊、杂志上了解该怎样应对白色污染,
④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走访居民民,搜集有关信息,
5调查过程;1 分好小组明确调查问题,布置小组调查任务,
2 各小组利用各种途径进行调查任务,
3 将各小组所得资料数据进行汇总与分析,
4 重点探讨“白色污染”的危害及如何防治,
5 去各学校,居民小区等地开展宣传倡议活动。
四、结果与分析
(一)白色污染的危害
(1)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后,会导致动物死亡。
(3)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它们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装的材料,这样对人体的健康不利。
(5)使臭氧层变薄。
(6)侵占土地过多。塑料类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也很长,一般可达100—22019年。
(7)污染空气。塑料、纸屑和粉尘随风飞扬。
(8)污染水体。河、海水面上漂着的塑料瓶和饭盒,水面上方树枝上挂着的塑料袋、面包纸等,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如果动物误食了白色垃圾会伤及健康,甚至会因其绞在消化道中无法消化而活活饿死。
(9)火灾隐患。白色垃圾几乎都是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的火灾事故不断发生,时常造成重大损失。
(10)白色垃圾可能成为有害生物的巢穴,它们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而其中的残留物也常常是传染疾病的根源。
(11)废旧塑料包装物进入环境后,由于其很难降解,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
五、结论与建议
1 ,政府部门要通过立法等途径,让会造成“白色污染”的塑料食品包装袋退出历史舞台,而改用环保型的可降解塑料袋或其它替代品。
2 ,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广大市民的环保意识,鼓励市民重提菜篮子。尽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积极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减少白色污染。
3 ,通过税收等方法提高塑料食品包装袋的价格,从而减少它的使用数量。其次,建议塑料制品生产厂家,在制作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时候,要采用新型的、容易分解的材料,这些材料在短时间内就会被微生物分解,而且对环境的影响很小。
4 ,设立专门的塑料制品回收箱,把废弃的塑料制品(包括塑料食品包装袋)从普通垃圾中分离出来,以便回收再利用。
5 ,学校应教育同学们增强环保意识,多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
6 ,同学们不要随意扔垃圾,对随地扔废弃物的人讲讲环保的重要性,并进行批评教育。
7 ,学校应统一将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理,可以减少污染,还可以增加一笔收入。
8 ,设计一个醒目的环保标志,挂在学生经过的地方。
9 ,呼吁全社会,呼吁全体同学、老师增强环保意识,尽量减少用塑料袋包装物品。
10, 建议学校个别清洁工不要焚烧垃圾。
六、收获与体会
这次活动,较好地达成了预期的目标,同学们的收获很大,主要表现在:
首先,同学们在活动中通过主动的探索获得了不少知识,系统地了解了“白色污染”对环境的严重危害,了解了国内外治理“白色污染”的种种方法,既获得了知识,也开阔了眼界,还培养了对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有的同学在体会文章中写道:“以前我也在电视里看到过关于‘白色污染’的事,但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我才真正感受到,‘白色污染’有多可怕,可恨。”
篇3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整个生命的摇篮。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曾经指出过:"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新的世纪里,我们渴望美丽的地球,绿色的家园,湛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但是,由于人类的肆意破坏、污染、浪费,使地球变得千疮百孔、遍体鳞伤。人类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逐渐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以前,长江的中、下游条件非常好,生活着我国的珍惜动物--白鳍豚,可是现在,由于水的严重污染,白鳍豚面临着绝种的危机。小时候看到许多老爷爷和大叔叔们在雨山湖边钓鱼,一些大哥哥们在湖中游泳,现在那繁荣的景象看不到了,只看到了湖面上的一个个飘浮的白色塑料口袋和一只只死鱼、死虾,并飘来一股恶臭。难道这不是人们破坏环境的恶果吗?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好好保护环境、清洁环境、美化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了地球,为了人类的将来,也为了让我们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我真诚地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一.为减少空气污染、节约能源,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车或步行。大量使用能源虽提升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却也造成了始料未及的祸害,而造成酸雨危害,机乎遍及全球,危害极大。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SOx )或氮氧化物(NOx),在大氧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悬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酸雨会使存在于土壤、岩石中的金属元素溶解,流入河川或湖泊,使得鱼类大量死亡,并使水生植物及引水灌溉的农作物,累积有毒金属,将会经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影响人类的健康。酸雨会影响农林作物叶部的新陈代谢,同时土壤中的金属元素因被酸雨溶出,造成矿物质大量流失,植物无法获得充足的养分,而枯萎、死亡。湖泊酸化后,可能使生态系改变,甚至湖中生物死亡,生态机能因而无法进行,最后变成死湖。
为减轻酸雨对环境的危害,应加强取缔大量排放废气的工厂和汽车,要求加装防制污染的设备(如汽车加装触媒转化器,使用无铅汽油),也希望民众配合,养成节约能源的习惯,因能源系由燃烧石油或煤转换而来,多搭乘大众运输工具及节约用电,便可减少空气污染,更可减少酸雨的产生。
二.减少使用塑料袋,它是白色污染的元凶。白色污染是我国城市特有的环境污染,在各种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他们从自然界而来,由人类制造,最终归结于大自然时却不易被自然所消纳,从而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由于塑料制品主要来源是面临枯竭的石油资源,应尽可能回收,但由于现阶段再回收的生产成本远高于直接生产成本,在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做到。面对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人们希望寻找一种能替代现行塑料性能,又不造成白色污染的塑料替代品,可降解塑料应运而生,这种新型功能的塑料,其特点是在达到一定使用寿命废弃后,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由于其化学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引起某些性能损失及外观变化而发生降解,对自然环境无害或少害。例如淀粉填充塑料,首先其所含淀粉在短时间内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泌的淀粉酶迅速分解而生成空洞,导致薄膜力学性能下降,同时配方中添加的自氧剂与土壤中的金属盐反应生成过氧化物,使聚乙烯的链断裂而降解成易被微生物吞噬的小碎片被自然环境所消纳,同时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三.加强环保的宣传教育,从小培养环保意识,积极投入到保护环境的活动当中。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而这个家园正在被垃圾所包围。作为21世纪的主人,我们不能只是担忧与抱怨,而是要有行动,要有绿色行动。垃圾并非一无是处,废品也不是废不可用。垃圾资源化和再循环在技术上并不难,困难在于废物随手抛弃、混合堆积就成为垃圾;因此作为有教养的新世纪的文明人,我们应该参与"举手之劳"的垃圾源头分类活动,为净化我们的生存空间做一点奉献,献一片爱心。 生活垃圾是人类生活的副产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生活垃圾的产量正在逐步增加。一般生活垃圾可分为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生物垃圾等五类。垃圾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主要危害是:第一、占地过多。堆放在城市郊区的垃圾,侵占了大量农田。现在北京人每人平均年产垃圾440公斤,全市年产400万吨左右,相当于两个半景山。第二、污染空气。垃圾是一种成份复杂的混合物。在运输和露天堆放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产生恶臭,并向大气释放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其中含有机挥发气体达100多种,这些释放物中含有许多致癌、致畸物。第三、污染水体。垃圾中的有害成份易经雨水冲入地面水体,在垃圾堆放或填坑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同时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垃圾污染源产生的渗出液经土壤渗透会进入地下水体;垃圾直接弃入河流、湖泊或海洋,则会引起更严重的污染。您看:颐和园、北海水面上漂着的塑料瓶和饭盒,香山、处林间山路上散落着和树枝上挂着的塑料袋、面包纸等,一些游客只图自己方便,造成旅游环境污染。如果动物误食了白色垃圾不仅会伤及健康,甚至会导致死亡。第四、土壤渣土化。垃圾直接施用于农田,或仅经简易处理后用于农田会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理化性质和保水、保肥能力。特别是塑料袋、塑料布,如果埋在农田内,庄稼的根就不能生长,农田就会减产,可供人们食用的粮食就会减少。 第五、火灾隐患。垃圾中含有大量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灾。随着城市垃圾中有机质含量的提高和由露天分散堆放变为集中堆存,而在长期堆存中只采用简单覆盖致使垃圾产生沼气的危害日益突出,垃圾爆炸事故不断发生,造成重大损失。 第六、有害生物的巢穴。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而且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也是传染疾病的根源。
综上所述,对于城市垃圾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显而易见。要让这些垃圾变废为宝,就要做好垃圾的回收和利用。您知道吗?回收1吨废纸可生产好纸800公斤,可以少砍17棵大树,可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减少35%的水污染;1吨废塑料至少能回炼600公斤汽油和柴油;用废玻璃再造玻璃,不仅可以节约石英砂、纯碱等原料,还可节电;用废金属冶炼金属可节约大量的能源消耗,还可减少空气污染;而一些果皮、蛋壳、菜叶、剩饭等厨房垃圾,可用堆肥发酵的方法处理,变成绿色肥料等。
因此,我们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和信息网络等多种大众媒体,大力进行垃圾源头分类收集的
地球是茫茫宇宙间已知的唯一一艘载有生命的航船,我们人类是这艘船上的乘客。当船舱漏水的时候,谁能说拯救地球与我无关?
篇4
地球诞生至今,已有46亿年,46亿年的漫长岁月,才造就了今天这么一个鸟语花香的美好世界——人类赖以生存的世界。可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竟愚蠢地毁坏赖以生存的环境:乱砍滥伐防护森林,乱捕滥杀野生动物,盲目开采地下矿藏,肆意排放工业污水……于是绿洲消失了,水土流失了,土地沙化了,气候恶劣了,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已成为举世关注的重大问题。今天,人们这才发现“环保”的重要。
环保,是一个常见的、热门的、人人有感受的话题,它包含生态污染两个方面的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淡水危机、森林锐减、臭氧空洞、垃圾泛滥、白色污染、厄尔尼诺现象、全球气候变暖等等。由于人们的人为破坏,大自然警钟长鸣,发出了紧急信号,有识之士奔走呼告,新闻媒体公开披露。为此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请珍惜我们的家园!”为此,人们却只说不做,使地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地球母亲用甘甜的乳汁哺育着天底下无数的人类。可是,人类竟然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她折磨得遍体鳞伤:每年有600万公顷土地因沙漠化和水土流失而失去生产能力,因为人类永无休止地乱砍乱伐,每年有1700万公顷森林因此而消失……人类还每年还将多达50多亿吨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氟烃等有害废气物质排放到大气中。现在大气再也不是以前的纯净了。因为人们的环保意识太差,大量的化工企业的引进的废气偷偷排放,垃圾的乱扔乱丢,水资源的浪费等等,直接破坏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很难想象,这样下去,我们的地球会变成什么样!我们在商场购物时,人们手中提着大包小包的塑料袋,如果将塑料袋焚烧会造成毒气,填埋不容易分解,还会导致土壤被破坏。中国人这么多,可想而知会有多少塑料袋难以处理?在饭店吃饭时,人们经常使用一次性的木筷,木筷会消耗大量的树木,据说,中国人一年大约要“吃掉”2500万棵大树。种种情况,使人触目惊心啊!这些环境问题都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面临的有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食品污染、不适当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五大类。而我们作为未来接班人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人类环境的构成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无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的话,我们的生命将毁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将对我们作出严厉的惩罚。
要记住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地球是可爱的,但是她也太脆弱了,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护她,别让她再受伤害了。总之,低碳生活,既是保护环境,也是拯救自己!我们的地球需要我们共同来爱护!节能、环保,刻不容缓!从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单个人的环保行动就像一盏灯,当它亮起时,周围的黑暗就会少一些。如果大家都点亮自己那盏灯,整个世界将会一片光明。为了地球的明天,为了人类的未来,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五年级:邵琳涵
篇5
关键词:填埋垃圾;污染;生物反应技术;好氧生物反应法
中图分类号:X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8-0276-02
1 垃圾填埋后的污染情况
垃圾填埋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多方面的,由于填埋垃圾的特性,封场后的填埋场仍然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形成二次污染。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这种污染是长期的。其污染表现在:
1.1 空气污染
填埋气体(LFG)造成严重空气污染和温室效应。
填埋场在压氧条件下会产生大量的填埋气体,其成分主要为CH4和CO2,还有少量的H2、N2、H2S等气体,其产生量和产生率取决于垃圾量、垃圾成分、水分、填埋时间、填埋压实度等多种因素。
甲烷(CH4)气体是潜在的温室气体,会导致生态失衡,它对臭氧层的破坏是CO2的40倍,产生的温室效应比CO2高20倍,它对全球变暖的危害仅次于CO2,居第二位。
(1)产生温室效应。沼气比空气轻还是重取决于CO2和CH4所占的比率。纯沼气的比重接近空气的比重,通常是1.0,当沼气比空气轻时,就会快速消散,形成损耗臭氧层和加剧全球温室效应的烟雾。
(2)存在爆炸隐患。当沼气比空气重时,沼气在低洼处积聚,当沼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甲烷气5%-15%的空气混合)时,一旦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引发火灾事故。
(3)造成地下水源的污染。填埋气体中含有的挥发性有机物和CO2等都易溶于地下水,这有可能破坏原来地下水中CO2的平衡,导致地下水周围岩层的溶解,引起地下水硬度升高,影响饮用地下水人畜健康。
(4)造成填埋场场区及附近植物根区因缺氧而死亡。
(5)填埋气体含有令人讨厌的臭气,污染空气,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其中含有多种致癌、至畸的有机挥发物。这些气体如不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回收处理,而直接向场外排放,会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伤害。
(6)填埋气体具有迁移性,其迁移的范围超过50m。如果在垃圾填埋场上建设建筑物、填埋气体极易在建筑物内汇集,形成火灾及爆炸隐患。
1.2 水污染
(1)水污染。
垃圾填埋对水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垃圾渗滤液。渗滤液是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醇、雨水淋刷和地表水、地下水浸泡而渗滤出来的污水。渗滤液成分复杂,其中含有难以生物降解的奈、菲等芳香族化合物、氯代芳午族化合物、磷酸脂、邻苯二甲酸脂、酚类类和苯胺类化合物等。渗滤液对地面水的影响会长存在,即使填埋场封闭后很长时期内仍有影响。渗滤液对地下水也会造成严重污染,主要表现在使地下水水质混浊、有臭味,COD、三氮含量高、油、酚污染严重、大肠菌群超标等。地下和地表水体的污染,必将会对周边地区的环境、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
(2)土壤污染。
城市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的玻璃、电池、塑料制品、它们直接进入土壤,会对土壤环境和农作物生长构成严重威胁。大量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和塑料餐盒被埋入地下,百年之后也难以降解、使垃圾填埋场占用后的土地几乎全部变为废弃地。
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我国大多数城市的简易垃圾堆填场在建设初期未按卫生填埋场的标准进行设计及建设,缺乏对填埋气体垃圾渗沥液及其它污染物的有效控制,对周围环境已造成了严重影响。国家建设部《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CJJ17-2001规定:生活垃圾填埋场在未达到安全化和未经监测之前,不允许用于建设用地。一般垃圾场必须待封场15年以及达到稳定后方可作为建设用地。因此,如何对简易垃圾堆填场进行有效的治理,使其在短期同快速转化为安全稳定可以利用的建设用地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 垃圾填埋场再生的概念
所谓垃圾填埋场的再生,就是将过去填埋在垃圾场内的垃圾进行加速降解,减少或解决垃圾场的污染后再度挖掘出来,分别筛选回收有价值物品后,再施以无机化过程等处理再埋回去的过程。
3 垃圾填埋场再生的优点
(1)增加原有填埋场处理容积,延长垃圾场的使用年限;
(2)可以回收有用资源,获取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通过挖掘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降低垃圾体的体积;
(4)加快了垃圾分解的速度,减少了对环境污染的程度和时间。
4 垃圾填埋再生的方法
没有经过处理的垃圾场,对大气、地下水和垃圾场附近的土地造成严重污染,对环境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我们要采取科学的处理方法,使原有的垃圾加速降解,减少或消除垃圾场的污染,再通过挖掘处理后填埋,这样可以增加垃圾场的使用空间,延长使用寿命,大大节省处理垃圾的用地;或者,不挖掘起来,经过降解技术,将填埋垃圾变成物理、化学成分相对稳定的无机物,使原来“不宜用于建筑”的场地,可以用于建筑,产生新的使用价值。
现今先进的治理方法就是就地治理,采用生物治理技术,使填埋场堆体内的有机物加速降解,达到稳定后,再采取其它方法和技术进行再开发和利用。生物反应器技术就可以达到上述目的,生物反应器技术主要分为厌氧生物反应器和好氧生物反应器,其技术特点比较见表。
采用好氧生物反应法处理有机填埋垃圾是近几年来垃圾填埋场治理新技术。以前,好氧法被广泛地用于地面上的垃圾堆肥、活性淤泥和有机废水的处理,但用于固体垃圾的处理,特别是对填埋垃圾的处理还是一个比较新的理念。采用好氧生物法进行有机垃圾降解,就是将新鲜空气加压后,用管道注入垃圾深处,同时把垃圾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抽出并对反应物的温度与垃圾气体进行监控,激活垃圾中的微生物,创造出一个比较理想的有氧反应环境,使反应达到最佳状态,从而加速有机物的降解,消除有毒有害物质的再生,从而增加填埋的空间,或者使在垃圾场上重新建设成为可能,这种方法,比传统的厌氧降解法提高降解速度30倍以上。
好氧生物反应法可广泛应用在有垫层或无垫层的正规或非正规垃圾填埋场上,使用于封场后或正在运行的垃圾填埋场。好氧反应处理能提高分解速率、减少有害和有气味气体的释放,并且提高渗滤液的品质。这些优点对改造填埋场、减少污染具有重大意义。
垃圾填埋场再生事业有利于缓解我国日益增加的垃圾处理压力,有利于节省宝贵的土地资源,并且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垃圾处理的“资源化”目标。当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填埋场再生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二次污染、地基下沉和损坏等问题的严重性。因此我们应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在实行填埋场再生之前,必须多角度、多方面进行可行性评价,主要应该考虑的是填埋用地特性的调查、获取经济效益的评价、总体成本的衡算以及相关制约的规章调查和劳动安全保障计划的制定等。
参考文献
篇6
20世纪60年代的香港,是受中西文化冲激的动荡年代。我正是长于那个时代,亲历了这种爆发式的经济发展。今天的内地,也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与香港20世纪60年代的香港很像。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很多东西都是从头开始。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香港有很多家庭工业。我们家也办起了小工厂,做的是塑料。记得那时候,香港的工业污染很严重,很多沟渠都被污染了。幸好从70年代开始,香港政府开始对工业生产进行管理,我们家的小工厂也经常有人来检查。那时候还没有廉政公署,贪污现象比较普遍。我常常见到父母亲拉着前来检查的官员到厂子后面,然后塞过去一封利是(红包),那些人就走了。直到后来成立了廉政公署,政府大力整治,工业管理开始规范化,污染问题也逐渐得到解决。
今天的中国内地也在经历着这样一个过程。工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对生态的破坏让人担忧。从去年开始,我们的工作团队把视角拓展到卫生、环保等题材,在淮河流域的乡镇展开了长期的跟踪拍摄,关注当地村落的水污染和土地污染问题。正因为如此,我们对国内一些省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衍生出的种种问题有了更多的认识。
我的一个司机曾给我看了云南当地的一些照片,我很惊讶。开始的几张照片,景色美得像天堂,可是,后来有两张图片像是炼狱,一团团黑烟从大烟囱里冒出来。这些照片让我很震撼,后来我还把它们传到了网上,提醒更多的人要树立环保意识。
另外,在安徽省的一个偏远的农村地区,我们发现一批批污染企业对当地的水土资源造成了严重污染。地里种不了庄稼,满眼都是发臭的污水,主要来自造纸企业、化工企业以及纺织染制企业,等等。起初,当地村民并没有意识污染对生活的影响,直到后来发现,有许多人生病,而且不少人得了癌症,治不好死掉了,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每当有中央媒体到当地采访或卫生部门到那些工厂视察时,那些污染企业往往事先已经处理了污水,并把那些平时放着不用的污水处理设备开动起来,以应付检查。那些工厂的老板们根本不顾村民们的投诉,污染仍在继续。这就是道德问题。
商家不能只知道赚钱,做生意也是要讲道德的。中国经济发展太快了,道德的发展却没有同步。中国的企业应该意识到这个问题。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但很多企业并没有遵守,只顾着赚快钱。水土被污染了,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治理,祸害了下一代人,甚至后面好几代人。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建立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感。
篇7
关键词: 中学生 化学教学 环保意识 培养
由于环境污染引起的沙尘暴、海啸、酸雨、臭氧层空洞等环境问题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中学生对社会了解得少,缺乏环保意识,喝过的饮料瓶乱扔,塑料袋随手丢弃,用过的电池随手乱扔等这些严重污染环境的现象比比皆是,反映了当代学生较差的环保意识。因而,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主动参与环保是化学教学面临的时代任务,是社会赋予我们每一个化学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时代责任。
一、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主动参与环保
俗话说“言传莫如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践在行中。因此教师自身的素质修养和环保意识将决定和制约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效果。首先,教师要加强学习有关环保方面的知识,多读书、多看报,拓宽自身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认识到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而主动担负起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责任。其次,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应身体力行,从身边的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如不用一次性方便饭盒、筷子,少用塑料袋,实验时节约药品,废液废物不随意丢弃,等等。教师良好的环保习惯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加速学生环保意识的形成。
二、依托教材,利用课堂,渗透环保教育
在化学教材中,有许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知识,教师要研究教材,将环保教育巧妙地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又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如在讲解CO的性质和用途时,让学生掌握有关CO的知识,同时CO又是“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会使全球温度上升,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扩大。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如在讲解《自然界的水》这一节教学时,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水资源的宝贵,爱护水资源。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水污染的严重性,“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是我国在快速发展经济时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的真实写照,使学生通过课本了解引起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治理水体污染应从哪些方面下手,把教材内容与环保意识有机结合起来,教育学生主动参与到保护环境中来。
三、依托实验,形成意识,培养环保习惯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实验又是培养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的有效途径。首先要教育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养成节约意识,实验过程中节约水电药品,不浪费,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保护环境。其次在做每一个实验前要学生认真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哪些环境污染,帮助学生从环保角度设计、改进、挑选最佳实验方案,既能达到实验目的,又尽可能减少污染环境。尽可能采用一些无毒无害、低污染、低能耗的实验方案和选择一些无污染、可回收、可循环利用的药品进行实验。如在做实验室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时,选择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既节约药品,二氧化锰可重复利用,生成物是水,又减少环境污染。要教育学生对使用后的药品、反应后的废液不随意倒入水池,分类回收集中处理再排放。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有毒尾气要进行处理,不让其扩散到空气中。如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用水吸收SO,CO还原FeO尾气要处理,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形成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中学生正是形成意识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期,一旦这种意识和行为在他们心中形成习惯,将对他们走向社会后在工作和生活重视环保产生深远的影响,因而化学实验是加强学生养成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环保习惯的基础。
四、加强活动,走进社会,提高环保意识
开展主题活动,加深环保意识,在课堂教学渗透环保意识的同时,通过开展班级主题活动,能让学生加深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如我组织学生结合6月5日“世界环境日”,开展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主题队会,大家通过收集各种资料,扮演各种角色,深刻地揭示了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同时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进行探究性学习。如确立化纤厂“三废”对我们周围环境的影响等课题,带领学生走进工厂,参观工厂生产情况,了解污染产生的根源,对周围的土地、空气、农作物和人们生活环境的影响,使学生了解周边的环境现状,写出调查报告。并教育学生从自己做起,记住环保使命,付诸实际行动,生活中多使用清洁能源,合理分类存放生活垃圾、不乱倒污水,回收利用金属,不使用含磷洗衣粉,少用塑料袋等,敢于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作斗争,保护好我们的家园。这些活动增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他们自觉地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总之,利用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我们化学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我们要培养学生从小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为保护我们唯一的地球而做出自己应尽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周生贤.环境保护知识读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9.
[2]张爱玲.化学与生活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2002,(11).
[3]寇勇.中学化学教学中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的目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8.
篇8
关键词:树木;树种芽苗;芽苗移栽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193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人类将无法生存下去。2013年1月,北京仅5d不是雾霾天,大半个月没有看到太阳,可见中国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除了要采取必要污染治理措施外,还应积极进行园林绿化,种植绿化树种,从而改善生态环境。在林木种植中为了缩短芽苗培养周期,培养优质树种,很多绿化公司都在尝试芽苗移栽试验。试验表明,虽芽苗移栽比较复杂,技术要求较高,但能够有效提高苗木质量,提升栽植存活率。因此,园林绿化中应积极推广和应用树种芽苗移栽技术。
1 树种芽苗移栽技术
树种芽苗移栽技术先是通过营养培育法培育小苗,待芽苗发育到一定程度,对其进行移栽的技术[1]。根据绿化需要和培育方式不同,可多次移栽或进行1次移栽。由于大苗需要一定生存空间,为了扩大苗木生长营养空间就需要进行移栽,从而扩大枝干生长空间、光照空间、水分吸收空间、根系生长空间、通风空间。移栽能够提高苗木存活率,刺激苗木根系发育,使其多生根须。树种芽苗移栽时,要根据苗木生长情况及树种来确定,一些树种属于速生型,生长速度快,播种后第2年即可移栽[2]。而一些树种属于缓慢生长型,例如,白皮松、油松等都要比速生型发育慢,通常在第3年移栽。在移栽时需对根须进行修剪,同一种苗木若培养环境存在差异,则视生长情况,确定移栽时期。移栽时间分为:春季移栽、秋季移栽、夏季移栽。夏季移栽成活率最高,夏季降雨多,空气湿度大,土壤水平充足。具体移栽技术可分为:人工移栽、机械移栽2大类。不同移栽规模,不同树种适用不同移栽技术。人工移栽既适合小苗也适合大苗,采用沟植法,坑的大小根据苗木根系大小、株距确定,深度要求不窝根、不露茎痕印。机械移栽适合大规模苗木移栽,机械移栽分为:沟植法和穴植法,方法确定要根据机械功能。移栽密度要预留苗木2~3a生长空间。树种芽苗移栽技术比较复杂,对移栽质量要求较高,移栽过程任何环节失误都可能造成苗木死亡。为使苗木尽早发挥园林绿化、美化作用,移栽中必须谨慎,以确保成活率。
2 树种芽苗移栽方法的实际应用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看出,树种芽苗移栽的意义,移栽对于提高苗木成活率有着很大帮助。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树种芽苗移栽方法的实际应用:
2.1 准备工作
移栽前需做好苗床管理工作,进行苗床检查和消毒,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苗床位置选择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土质情况。若苗床水分不足,可用洒水,铺设塑料薄膜,使苗床保持温度和湿度。如苗床温度过高应及时掀起塑料薄膜进行通风,降低苗床温度[3]。此外,移栽前要做好修剪工作,小苗移栽不修剪枝干,大苗移栽适当修剪,修剪后要立即蘸泥浆,防止水分蒸发。
2.2 移栽
移栽时间要根据树种确定,最佳移栽时间是4~5月,当子叶开始伸展,具备一定生命力即可移栽。移栽时要先灌溉1次育苗苗床,使苗床土壤松散,保持一定湿度,便可起苗。起苗和移栽都要选择阴天进行,若晴天则选择早晚进行,移栽入苗后,需压紧土壤,及时浇水,做好后续管理工作。
2.3 施肥
施肥时苗木移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影响着苗木抗病能力和发育情况及成活率。施肥中必须选择合适的肥料,根据测土配方及苗木习性选择肥料类型,施肥时要做好控制,尽量选用微肥,以避免对土壤造成破坏,从而保证土壤中氮磷钾平衡。施肥中要避免肥料流失,应采用溶化施肥法或湿润施肥法。
2.4 水的管理
水的管理工作虽然是树种芽苗移栽的基本工作,但却是最为重要的工作,水管理缺少是导致苗木死亡的直接原因。苗木刚移栽对水分比较敏感,水分失调,十分不利于苗木生长。水管理要结合天气条件、降雨量,特殊天气要采取护苗措施,用药施肥期均要适当浇水,以促进药、肥吸收。通常则1月浇水3次左右。
2.5 病虫害防治
树种芽苗移栽过程中易产生病虫害,且刚移栽完苗木抵抗力较差,如不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必然造成苗木死亡,做好病虫害防治至关重要。第1次施肥期间应做好清除杂草工作。第2次施肥应进行农药喷洒,避免病虫害。农药选择必须选择低污染环保型农药,农药喷洒要控制好药量,合理确定喷洒次数,科学确定喷洒时期,适时喷洒,避免对苗木生长造成负面影响。
篇9
2015年3月,中国国家海洋局发表了每年一度的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也为这一问题敲响警钟。公报直接点名了海洋“塑料”问题,指出塑料废弃物是中国近岸海域海洋垃圾的主要类型。2014年中国91%的海面漂浮垃圾来源于陆地,9%来源于海上活动。
大洋中的塑料垃圾场
海洋正在沦为世界上最巨大的垃圾场。来自全球的各种垃圾,从小碎片到大垃圾群,汇集于此。2014年,在十多个国家组成搜寻小组,寻找马航MH370失联客机的过程中,人们一次次地听到印度洋洋面上漂浮着疑似客机残骸物的消息,但最终这些漂浮物只不过是各样海洋垃圾。在远离海岸线的印度洋中,救援人员发现的最大漂流物长度超过20米,巨大的塑料垃圾和捕鱼设备,无奇不有。
这次全球联动的救援令海洋垃圾的严重性再度暴露。
海洋塑料垃圾问题早在1970年代就引发科研人员的关注。过去的40多年里,公众开始获悉,太平洋北部的海域已形成太平洋垃圾带(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面积相当于中欧地区。但此间对这些垃圾数量与来源尚无严谨估算和分析。
国际社会近年来不遗余力地呼吁重视海洋塑料垃圾问题。200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曾发起“海洋垃圾全球倡议”,2009年报告《海洋垃圾:一个全球挑战》。这是史上第一次跨越12个不同区域,衡量全球海洋垃圾状况的尝试。
联合国环境署此前估计,每年有超过640万吨垃圾进入海洋。海洋垃圾的最大来源是陆上活动,其中包括:从沿海或河岸附近的垃圾场释放出来的废物;对海岸的旅游和休闲使用;渔业活动;海滩垃圾;拆船厂。垃圾的主要海基来源包括:丢失或丢弃的渔具;航运活动;合法和非法倾倒。
“海洋污染的80%都源于陆地。照目前的污染速度,海洋污染程度在40年内将翻一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施泰纳(Achim Steiner)曾公开表示。2015年佐治亚大学科学家发表在《科学》杂志的研究,进一步精确呈现了海洋塑料垃圾问题。这是自1970年代以后,第一份全球性的、确切性的数据评估。报告展示了全世界192个沿海国家和地区向海洋中排放塑料垃圾的情况。
全球每年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大约是800万吨。2010年,192个沿海国家和地区一共产生了2.75亿吨塑料垃圾,最终有480万吨到1270万吨进入海洋,成为海洋生态环境的致命杀手。这相当于“所研究的192个沿海国家和地区里,每一英尺(30厘米)的海岸线上堆有5个装满塑料的袋子。将800万吨塑料垃圾堆放一起,能让34个纽约曼哈顿地区的面积湮没在齐脚踝深的塑料垃圾中。”佐治亚大学的环境学教授、也是论文首席作者的珍娜・詹贝克(Jenna Jambeck)博士描述。
这项研究基于世界银行2010年的数据,以距离海岸线50千米以内的居住人口为研究对象,统计了各地区每年每人产生的垃圾量、塑料垃圾所占垃圾比例、处理不当的塑料垃圾占比等数据,再加上海洋表面打捞的垃圾量等实地测算,估计出最终结果。
这些排入海洋的塑料垃圾难以降解,将“诅咒”海洋世界长达数百年,海洋塑料垃圾全面分解据称需花上数百年时间。这些垃圾能对海洋动物构成致命威胁。海洋动物,如海龟、海鸟,会误认塑料垃圾为食物,吞食后中毒死亡。
海洋垃圾不仅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健康,还对航行安全造成隐患。废弃塑料会缠住船只的螺旋桨,特别是各种塑料瓶,它们会损坏船身和机器,引发事故导致停运,给航运公司造成重大损失。
中国:最大倾倒源?
根据佐治亚大学的研究报告,全球从陆地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最大源头是中国,排放量占了192个沿海国家和地区排放总量的近三分之一。
在这份报告中排名前20位的国家制造了83%的塑料垃圾,大部分都是发展中国家,前10名中有8个国家在亚洲。排名靠前的国家大多人口众多,其中大部分为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
超过一半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来自5个国家,它们的排名依次是:中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和斯里兰卡。进入污染国前20名的唯一一个发达国家是美国,排名第20。如果将所有欧盟的沿海国家算作一个整体,那么欧盟的排名是第18名。
倾倒处理不当垃圾最多的20个国家中,有16个是中高收入或中低收入国家。这些国家垃圾处理设施的设置可能跟不上发展的脚步。而发达国家和地区,诸如美国和欧洲没有对它们收集的垃圾处理不当,所以这些国家的塑料垃圾完全是人为乱扔的结果。
人口数量和垃圾处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哪些国家是海洋垃圾大户。珍娜・詹贝克博士解释:“即便各国垃圾估算量可能因为模型的不同而各异,但未妥善处理垃圾最多的前20个国家的排名不会因此发生改变――这个排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沿海50千米范围内的人口密度。”
作为发达国家,美国尽管垃圾处理能力高,但人均垃圾制造量亦很高,是中国的两倍多,塑料垃圾问题仍然不可忽视。研究指出,如果这20个国家的垃圾能减少50%,到2025年,全球塑料垃圾总量就可以减少41%。
中国国家海洋局未回应《凤凰周刊》就海洋塑料垃圾排放问题的采访请求。该部公开披露的信息显示,从2007年开始,中国国家海洋局就启动了海洋垃圾污染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在沿海5 0个示范区域开展了漂浮物垃圾、海滩垃圾和海底垃圾的监测。
2015年3月,国家海洋局的《2014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中国2014年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严重、陆源排污压力巨大、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与2010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的口径一致,塑料废弃物依旧是中国近岸海域海洋垃圾的主要类型。
“海洋垃圾在海流和风浪的作用下远距离迁移,已经成为跨国家和区域的污染问题。”公报称,“多年监测结果显示,我国近岸海域海滩、海面和海底垃圾的主要种类是塑料类。70%的海滩垃圾和59%的海面漂浮垃圾来源于人类海岸活动。尤其是在滨海旅游区,海洋垃圾的数量明显高于其他区域。”
公报指出,国家海洋局在37个区域开展了海洋垃圾监测,内容包括海面漂浮垃圾、海滩垃圾和海底垃圾的种类、数量和来源。海洋垃圾密度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旅游休闲娱乐区、农渔业区、港口航运区及邻近海域,旅游休闲娱乐区海洋垃圾多为塑料袋、塑料瓶等生活垃圾;农渔业区内塑料类、聚苯乙烯泡沫类等生产生活垃圾数量较多。
其中,海面漂浮垃圾主要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碎片、塑料袋和塑料瓶等,塑料总共占到垃圾的77%。大块和特大块漂浮垃圾平均个数为30个/平方公里;中块和小块漂浮垃圾平均个数为2206个/平方公里,平均密度为20千克/平方公里。91%的海面漂浮垃圾来源于陆地,9%来源于海上活动。
而海滩垃圾主要为塑料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碎片和塑料瓶等。每平方公里的塑料平均个数超过5万个,重量超过3吨,塑料大类总共占海滩垃圾的71%。海底垃圾主要为塑料袋和塑料瓶等,每平方公里的平均个数超过700个,重量达到100千克,塑料占垃圾比例达到84%。
前述《科学》期刊的研究显示,人口密度高固然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海洋垃圾排放量巨大的重要原因,但质量低劣的垃圾处理系统才是罪魁祸首。中国国内塑料垃圾回收体系并不完善。2010年,中国国内的废弃塑料回收数量仅为1000万吨,回收率只有20%。
进口洋垃圾争议
垃圾处理不当是海洋塑料垃圾污染的最大来源。由于缺乏配合经济高速增长的垃圾处理体系,每年数以百万吨计的塑料垃圾流入海洋。这些流入海洋的垃圾随波逐流,已酿成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科学》杂志的研究披露后在中国引来争议。有评论认为,发达国家也应当为中国的海洋塑料垃圾污染负责,因为中国接收了大量他们不要的塑料垃圾。中国成为制造塑料垃圾的头号大国,部分原因要归咎为“洋垃圾”。
来自世界各国的塑料瓶、塑料桶、塑料袋甚至塑料注射器,高高地堆放在经营废品回收的中国村民和农民工周围。他们将这些垃圾分类、清洗、解体,然后扔进炉子里熔化、重铸,最终加工成许多小颗粒。这是今年新近出品的独立纪录片《塑料王国》,记录的中国塑料垃圾行业处理一景。
在《塑料王国》的镜头里,大量未经处理的塑料洋垃圾进入中国,散布在乡镇作坊里,由几乎没有任何防护的工人手工完成粗糙的分拣。据导演王久良调查,1吨塑料洋垃圾的回收率,运气好的时候也只有85%,这意味着至少有150公斤塑料被废弃。影片中,废弃塑料四处堆积,漂荡在河中。
这是中国庞大塑料垃圾足迹中的一环。王久良过去多年长期拍摄垃圾领域的纪录片,他说,洋垃圾处理在中国非常普遍,整个中国称得上成规模的废塑料处理中心,而且是专门针对洋垃圾的大概就有十几处,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天津都有。
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塑料废品进口国――它们大多来自美国。由于有利可图,塑料废品甚至被走私进入中国。被挑拣完、没有回收价值的塑料垃圾,或被直接焚烧或被倾倒进河流中,最终汇入大海。
根据中国海关方面的数据,中国从海外进口的废弃塑料总量年年递增,从2002年的246万吨增至2010年的740万吨,到2014年仅前三季度进口量就达到了663万吨,比2013年同期增长了19%,这数据还并未将违规的走私废弃塑料算在内。王久良说,“这仅仅是官方的统计数据。从我拍到的很多垃圾场看,根本不止这些。”
篇10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可持续防治;政策与措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中图分类号x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2-0287-03
近年来,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由于农业活动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发生区域的随机性及污染负荷分布的差异性,农业面源污染具有长期性、隐藏性、难治理的特性。虽然国家对农业面源污染十分重视,但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并且近年来随着经济和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持续恶化。农业面源污染已经对农产品安全、人体健康、农村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是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亟需解决的问题。
1农业面源污染的基本现状
1.1化肥污染
长期以来,农村滥施化肥、过量用肥现象相当普遍,肥料利用率低,不仅造成耕地地力下降,而且污染农业生态环境。化肥污染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化肥中的氮元素等进入大气后,增加了“温室气体”,导致大气温度升高;二是残留在土壤中的化肥被水冲刷后汇入江河,加剧了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草、藻类大量繁殖,许多水域由此成为死水;三是引起土壤对某种元素的吸收性能下降,破坏土壤的内在平衡。化肥污染的最大特点是隐蔽性强、时间长。由于单位面积污染负荷小,人们往往忽视其宏观效应,使农业生态质量下降。
1.2植物残体污染
植物残体污染主要表现在农作物收获季节秸秆大面积焚烧,造成田间浓烟滚滚,粉尘四处飞散,严重影响空气质量。植物残体本身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如纹枯病、油菜菌核病等,未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情况下,直接进入土壤会传播病害,危害农作物。长期弃置的农作物秸秆经过日晒、雨淋、沤泡引起腐烂,如果进入水体,污染水体。
1.3塑料农膜污染
随着各种塑料农膜在农业生产应用的日趋广泛,农用薄膜残留量大幅增加,使农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对农产品生产和质量产生潜在的威胁,而农民在耕作过程中却忽略了地膜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1.4农村畜禽粪便污染
随着农村畜禽养殖的规模化发展,畜禽粪便大量产生,且随耕作方式的变革,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的比例减少,农村畜禽粪便经常乱堆放散发恶臭气味,影响周围环境;易孳生多种病原菌,畜禽粪便随雨水冲刷进入河流、堰塘极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污染水源,对农民健康造成威胁。在农业源污染中,畜禽养殖业的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分别占农业源的96%、38%和56%。养殖废水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因子,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也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1.5农药污染
农药的长期大量使用,破坏了农田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土壤、农产品农药残留量超标。同时,使用后的农药瓶、袋弃置在沟渠边、池塘边或施药后受雨水冲刷而污染周围水体。
1.6农村生活污水污染
随着我国农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农村生活污水产生量也随之增大。由于我国农村污水治理技术相对落后,目前80%以上的村庄尚未建设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绝大多数农户都直接将生活污水排放到周围的水体之中,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2农业面源污染趋势
农业面源污染是由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饲料添加剂等工业品的不合理使用;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等废弃物的不合理处置;工业废弃物、污染物在农业上的主动利用和被动吸收;不科学的耕种措施等,造成农业系统中水体—土壤—大气立体交叉的污染。当前,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面临水体污染日趋严重、局部废气污染突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的发展趋势。表明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面临的任务越来越艰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任务也更加紧迫。
2.1水体污染日趋严重
20世纪90年代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点源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对环境污染的控制主要集中在工业点源上,而没有认识到面源污染的严重性,特别是对农业面源污染一直没有重视。但是在点源污染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水体环境并未得到显著的好转,这是因为还有大部分水体受到面源污染的影响[1]。目前,水环境面源污染的严重性已受到国内外普遍的关注[2-3]。其中,对水生生态系统危害最大、程度最重的首推农业面源污染源。来自
4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策略
4.1加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政策研究和制订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已较为严重,成为我国环境公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2005年以来,我国处于经济发展加速时期,一方面经济保持很高的增长率,另一方面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变迁,农业面源污染压力势必会进一步增长,必须有效管控农业面源污染。李海鹏等[11]研究认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源排放量与经济增长总体上具有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化肥投入、农药投入、畜禽养殖粪尿排泄3类污染源与人均gdp均处于曲线上升阶段,自发到达农业面源污染减排拐点还需较长时间。因此,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方面的政策制订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政府应强化农业环境政策的干预力度和治理力度。二是农业面源控制的政策定位应当是:无论从实际需求还是宏观政策导向而言,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这两大目标都不能改变。围绕农业发展的环境政策,应当同时服从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三是应该逐步实现农业发展政策和模式的转变,积极坚持走改善耕作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的道路。四是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政策手段应当主要基于激励和奖励,使农民能够在减少污染的行为中获得明显的经济利益。农业面源控制的政策绝对不能成为压垮农民的新的负担,相反,应该为减轻农民负担作贡献。
4.2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金书秦等[12]研究认为我国的农业面源污染无论从管理战略还是制度建设上都长期被忽视,在我国主流的环境政策、与水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中,缺乏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关注。农业发展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是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两大主体,2个部门的政策共同形成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政策环境。因此,我国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应该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一是制订和完善农产品生产和安全质量标准、农产品基地环境质量和污染排放物标准;二是建设化肥、农药等化学投入品、农产品市场准入和安全追溯制度,有效实施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监控;三建设高效的农业面源污染预报预警系统和快速反应系统;四是建设重大农业面源污染事故监测体系,实行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安全报告制度;五是建立完善安全农产品的强制性质量标准,有效地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标准化生产;六是建立绿色gdp长效绩效考核机制,科学制订其发展规划。
4.3推广科学施肥技术
据有关研究表明:一般当农田氮素平衡盈余超过20%,钾素超过50%,即会引起对环境的潜在威胁,因而在防治化肥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重点应在化肥减量提效方面。在科研上,要不断开发研究新型高效肥料,减少氮素的损失,据有关研究:推广缓释肥及膜技术可提高氮肥利用率6.5%~11.6%。研究科学施肥技术,确定合理的施肥原则。从推广方面大力推广平衡施肥技术,指导农民进行科学施肥,严格按照氮肥使用量,平衡氮、磷、钾比例,同时根据天气情况、土壤状况、农作物各个生长期的需肥规律科学施肥;大力提倡使用优质农家肥、有机肥及化肥和有机肥混合使用技术;推广沼液、沼渣施肥还田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目前我国的肥料利用率只有30%左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4.4分类无害化处理畜禽粪便
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粪便进行分类处理,大力发展能源生态型和沼气能源环保型沼气工程,实现养殖场污水达标排放,从源头上彻底解决发展规模养殖给农业生产环境带来污染的潜在危胁。对具备建池条件的中小型规模养殖户和养殖小区全面推进沼气入户建设,以解决和扭转目前不合理的排放状况,从源头就做好治理工作。没有条件建设沼气工程的养殖场,可以集中建设商品有机肥加工厂,生产优质有机肥料,实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优质有机肥料的转化。积极开展沼液、沼渣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提高沼液综合利用率,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一个10 m3的沼气池每年可产生沼液15 t、沼渣2.5 t,相当于480 kg碳铵的肥效;同时严防沼液、沼渣不合理使用和排放引起的二次污染的发生。通过畜禽粪便分类后的无害化处理,可以有效解决发展规模养殖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4.5实行生态农业模式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方针进行发展规划,着力发展推广生态农业模式。近年来我国着重发展了以庭院生态农业为主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有3种:一是以沼气建设为中心环节的家庭生态农业模式;二是物质多层次循环利用的庭院生态农业模式;三是种、养、加、农、牧、渔综合经营型家庭生态农业模式。以沼气为纽带的“三位一体”、“四位一体”、“西北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在我国各地发展迅速,实现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的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不仅降低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节约生产成本,同时改善了土壤综合性能,提高农产品品质,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发展规模养殖对周围水域的污染,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4.6进行乡村清洁工程样板建设
农村水环境问题情况复杂,既有点源污染,又有面源污染,既有农村内部问题,也有来自工业和城市转移的问题,同时还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因此,在进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政府应起主导作用,要做到科学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合理确定和选用适宜技术工艺,实现污水处理的无害化和资源化,进而实现水体的良性循环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搞好乡村清洁工程样板建设,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激发当地政府和群众自觉进行清洁工程建设的积极性,洛阳市栾川县合峪镇采用建设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工程的成功应用,当地农民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变,在河南省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许多乡镇纷纷前去参观[13],有利于农村推广清洁工作。
4.7综合防治措施
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应该采取以防为主、各种技术并用的综合防治措施,坚持农业治理和工业治理措施并用的防治方针。从根本上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必须采取多种措施综合的防治,一是工业治理方面要采取坚决关闭工业污染环境源,同时坚决废弃以钱代罚、以罚代排的错误治理做法,防止工业点污染向农业面源污染的转移;二是农业方面应用措施除采用上述的防治方法外,还应积极大力推广新型喷雾器械、应用废弃农膜回收技术、农作物秸秆饲料青贮、秸秆沼气、秸秆还田等多种综合防治措施;三是在适当区域探索新的耕作制度,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耕作制度,开展建立生态草产业产业带核心区域,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农业即以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为主,以收获籽实为目的,以追求产量为目标的耕作模式,最终达到改善水土流失、土壤板结、地下水污染等环境问题,以消除从业面源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4.8加大科研力度
针对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应不断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力度:一是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与工程的研究、示范、推广;二是污染农田的治理和修复技术研究,如最大日负荷量(tdml)技术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的研究应用;三是水体污染防治技术研究;四是加强农业废弃物的污染治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五是农业面源污染定位监测与指标体系研究;六是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最小化投入技术研究;七是新型肥料、新型生物农药的研究;八是转基因作物的研究、推广、示范和应用,充分发挥转基因作物在栽培过程中具有的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整理
5参考文献
[1] 何萍,王家骥.非点源(nps)污染控制与管理研究的现状、困境与挑战[j].农业环境保护,1999,18(5):234-237.
[2] 毛战坡,尹澄清,单保庆,等.研究湿地有效面积对暴雨径流调控作用的多因子模型[j].水利学报,2002(7):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