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2-25 17:37: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

篇1

什么是工农业同时并举的方针?这个方针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工农业并举就是在肯定了以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的基础上,贯彻发展工业必须和农业同时并举,互相结合的方针。或者可以这样说,工农业并举,就是从长远的安排着眼,通过农业、轻工业的共同发展,相辅相成,齐头并进,来发展重工业。这个方针,是根据关于优先增长第一部类生产的普遍原理,和苏联四十年来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宝贵经验,结合我国经济建设的具体实践提出来的。

有人认为,工农业同时并举,就是一视同仁,不分轻重主次地发展重工业、农业、轻工业,是放弃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方针,降低和收缩国家建设的速度和规模。这是极大的误解 。

我国是一个大农业国,农业人口五万万——这是我国经济的主要特点,也是国家建设的出发点。为了建设强大的重工业,为了积累重工业建设的资金,必须考虑到这个特点,辩证地对待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的关系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报告中指出:“……重工业耍以农业为重要市场这一点,目前还没有使人们看得很清楚,……如果我们的农业能够有更大的发展,使轻工案相应地有更多的发展,这对于整个国民经济会有好处。农业和轻工业发展了,重工业有了市场,有了资金,它就会更快地发展。这样,看起来工案化的速度似乎慢一些,但是实际上不会慢,或者反而可能快一些。经过三个五年计划,或者再多一些时间,我国的钢产量,仍然可能由解放前最高年产量,即一九四三年的九十多万吨,发展到二千万吨或者更多一点。”可见速度不是慢了,而且反而可以快些;不是不要重工业,而是重工案就会更快地发展。这条工业化的道路,结果不仅导致重工业得到更快的发展,而且农业和轻工业也同时发展了。这对于整个国民经济会有好处,使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合得更好,工业建设和改善生活能得到充分的兼顾。所以,的结论是:“这样,城乡人民都会感到高兴”——这是千真万确的。

为什么我们到现在才提出“同时并举”的方针呢?

大家知道,我国过去长期受帝国主义的压迫,经济十分落后。解放后,经过了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从1953年起就开始了的社会主义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事业,到现在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目前,我国的钢铁生产量已由1952年的134万9千吨,提高到500多万吨,增加将近四倍;我们基本上已经能够用自己制造的设备,安装电站、采矿企业、中型冶金企业、金属加工企业、化工企业和轻工业企业了;我们已经能够用自己制造的机械、喷气式飞机、载重汽车、轮船等,装备运输部门、农业部门和加强国防了。这些情况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了巨大的跃进;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很快就要建立起来了。如果说,以前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还谈不上工农业的“同时并举”,那么,现在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就有可能实行“同时并举”的方针了。因为农业要得更大的发展:第一,需要合作化。第二,毕竟少不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哪怕是初步基础也好。例如化学肥料,民用燃料、农田水利建设所需的钢铁、水泥等的大量供给,皆有赖于相当的重工案基础。

另外,我们还应看到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正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同时,有些原来并不突出的矛盾,现在也逐渐转化为比较突出的矛盾了。例如:生活资料生产的发展赶不上生产资料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发展赶不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生产资料生产的发展方面,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燃料工案的发展又赶不上加工制造工业发展的需要,等等。由于生活资料生产的发展,赶不上生产资料生产的发展,因而在国民收入的积累与消费之间,也就出现了新的矛盾。社会新增加的收入,大部分只好用于积累、用于建设;而不能用较为快、较为大的步子,去增加消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人民消费水平提高的速度,将会受到限制。某些生活用品,生产的总产量即使有了增加,但每人平均消费量,还难于提高。这些矛盾出现于工业化初步基础即将建成的今天,是并不奇怪的。党和政府早已预见到的,并且正准备按部就班地加以解决;正因为这样,现在就有可能、且有必要明确地提出“同时并举”的方针了。

此外,由于社会主义隙营的强大和团结一致,由于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队伍日益扩大,由于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侵略集团受到日益的孤立,国际形势肯定地趋向缓和,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将处于更有利的国际形势之下,这样也就更有可能提出“同时并举”的方针。

工农业“同时并举”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正确安排国民收入中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我国的国民收入,每年平均递增8.5%左右,增加的速度比较快,但基数小,来自农业部分的构成比重比较大。根据我国人口多,特别是农业人口多的特点,国民收入用于积累的比例,必须从尽先安排城乡六亿人民的吃饭、穿衣和工作出发来作积极的安排。

第二,合理安排重工业、农业、轻工业的发展比例关系。重工业、农业、轻工业是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重工业是农业和轻工业技术改造和扩大再生产的基础,重工业的许多产品也可用来直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农业和轻工业正是重工案建设的重要积累来源和产品的主要市场。所以,对上述三者,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的分配比例,既要有轻重之分,又要作合理安排,并且要适当提高对于农业的投资比重。

篇2

从2季度的经济数据来看,内需的放缓与汽车、地产行业的动力减缓,以及1季度存货调整等临时性力量的减退有关。消费、出口、轻工业、服务业增长比较平稳,经济的下滑集中于重工业和周期性行业,如钢铁、化工、电力、交运设备制造业。

从趋势上来看,经济增长动量减弱的趋势已经确立,在今年下半年甚至2011年,经济增速可能会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但2季度这样大幅的回落很难再现,预计3季度GDP同比增速将继续回落至9.3%附近。

从生产法数据来看,2季度经济增速的放缓集中于周期性较强的重工业行业,一些轻工业行业实际上有所改善,这与今年较强的消费趋势一致,与2季度轻工业产品出口的大幅恢复也有密切关系。

具体而言,2季度工业增速均值从1季度的19.4%下降到16%左右,主要来自周期性较强的重工业行业增长动量的衰减。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速的下降最为显著,接近15个百分点,反映了汽车生产在2季度的大幅放缓,汽车销量同比增速从1季度的72%下降到了2季度的29%。钢铁行业增速从1季度约20%下降到约14.6%,降幅非常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6月份工业增速的单月降幅有些出乎意料。我们认为,如此大幅的下降可能有一些临时性的因素,可能是趋势中的一个“软块”,而不是一个猛烈的下降趋势的开端。

与重工业增速回落相应的是重工业用电量增速的明显下降,季度均值下降接近6.5个百分点。轻工业用电量增速的下降则比较温和,实际上轻工业增速在2季度的下降并不明显,这与2季度消费相对较好的增长及劳动密集产品出口的恢复关系密切。

从支出法数据来看,2季度消费保持了相对较强的增长趋势。2季度消费平均增速约18.5%,较1季度17.9%的增速有所上升。消费的强势伴随着汽车销量增速的节节下降,显示总体消费的强弱与单个商品品类的冷热关系并不是非常密切。

在贸易层面,2季度进口增速从64.7%下滑到44.1%,这和国内经济的下滑趋势是相吻合的。进口下滑比较多的是大宗商品相关类产品,出现了量价齐跌,这和中国重工业更加快速地下滑相关。2季度的出口相对1季度大幅增长,从28.7%上升到40.9%,包括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和机电产品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增长。

回顾2季度通胀领域所展现出的特征,一方面,受商品价格跌价的影响,PPI同比数据5月份见顶,6月份环比出现明显降幅;另一方面,CPI环比涨幅低于历史平均。

篇3

对于第一个问题,似乎并不是完全没有解决的可能。苏联数理经济学家康托罗维奇于二十世纪40年代创建了“客观制约估价”理论,以解决计划经济中,如何利用现代数学方法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资源最优分配和利用问题。客观制约估价实际上是以模拟市场的方式形成资源和产品的价格以及符合经济原则的资源配置,相当于后来西方经济学的“影子价格”理论。“客观制约估价”和“影子价格”理论表明,借助现代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有可能通过非市场实践的途径得到与市场均衡价格功能相同的计划价格从而实现全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即使不能得到每一种产品的具体价格及其随供求关系变化的不断调整,但至少能够形成各经济部门、行业之间的合理比价结构与合理价格总水平。

然而创建和使用这种经济数学方法的前提与目标是经济利益最大化和宏观均衡,也就是说即使是由政府以行政计划手段分配社会资源,也应该遵循盈利最大化原则,达到与市场配置方式相同的结果,这显然常常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战略相违背,而以国家意志改变经济资源的自然流向又往往被认为是计划体制的优势。因此,计划价格体系问题就从有没有手段和技术条件形成真实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结构和水平问题,演变为有没有形成这样的价格结构和水平的前提条件和必要以及何为合理价格结构和水平的判断。

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中国政府贯彻执行实现工业化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战略,不断把更多的经济资源向工业尤其是重工业转移。

统计数据表明,从1953年至1978年的26年间,国民经济各行业基本建设投资中,用于工业的比重除了“一五”时期为43%外,其他都在50%以上,其中"二五"时期达到60%,工业固定资产原值迅速增加,1952年为149.2亿元,1978年达到3477.6亿元,增长22.3倍。而基建投资在工业内部的分配中,重工业合计占到89.7%,轻工业仅占10.3%,从而使新增固定资产主要在重工业部门积累,工业固定资产原值部门构成中,重工业由1952年74.2%上升到1978年的90.4%。与此同时,劳动力也快速向工业尤其是重工业转移,在工农业劳动者构成中,重工业由1953年2.2%增长到1978年的9.2%,而轻工业由5.0%增加到5.3%,也就表明在包括由农业劳动力向工业劳动力转移在内的工业部门新增劳动力中,分配到重工业的占到了绝大部分。使得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每一职工占有的固定资产原值和全部资金的增长速度远远跟不上固定资产原值本身的增长速度。

将社会生产所有投入都简化成资本和劳动,引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q=f(L,K),(其L表示劳动,K表示资本,q表示产出),而按照中国既有资源构成和实际采取的要素投入方式,可以看出,在实施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化战略中,在尽量增加资本(包括动力、原材料、设备等)投入的同时,采取了一项以劳动替代资本的次级战略。表2显示出中国工业发展中劳动力投入的重要性,除“一五”时期、1963-1965年和1976-1978年外,其余年份劳动力投入对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程度远远大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这样,在为实现工业化目标而实施的资源配置方案中,始终贯穿两条主线,一是尽可能多地将经济资源用于生产和投资,而不是消费;二是将劳动作为资本的替代品,增加劳动的投入以弥补资本的不足,即使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也是如此。于是相应地也引申出两个问题,一是农业和轻工业发展受到排挤和抑制,使得消费品供应能力增长受到严重制约,而随着传统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打破、工业人口增长和人口城市化的提高,消费品供应和需求越来越多地将依靠市场供应和购买的方式来解决,由此导致了消费品长期短缺。二是在不断扩大生产领域劳动投入时必须有效降低劳动力成本,一方面高劳动力成本直接导致生产成本提高而影响工业积累;另一方面高劳动力成本意味着更多资源将用于消费品的生产,这样就必须有效降低消费品价格,以维持劳动者低货币收入。面对这两个问题,对消费品实施行政配给、对价格实施政府管制就成为必然的政策选择,而这两种制度是融为一体的,又分别是抑制型通货膨胀在实物领域和货币领域的外在表现。

因此,当需要实施以市场经济原则看来既有经济基础和资源条件并不允许的经济发展战略时,必须改变价格的自然形成过程,建立特殊的符合战略需要的价格制度。虽然和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一样,资源配置和价格体系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但在为达到特定战略目标的计划经济条件下,这种关系并不是依靠以市场供求为核心的中间经济变量的传导自然形成的。

表示一个变量对下一个变量具有决定性作用,而所表示的关系是不确定的,①经济政策对消费品供求具有干预的作用而非决定的作用(居民自主支配购买力);②价格体系对资源配置起到支持的而不是引导的作用;③消费品供求对价格体系的形成具有有限的影响力(国家不随需求压力变化调整价格)。显然,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和价格体系的相互关系是简单而纯粹的;而在计划体制中,加入了“国家战略“和“经济政策”两个重要的变量,同时多了一个由市场和政策共同促成的“副产品”――“抑制型通货膨胀”,于是,消费品市场供求不能实现均衡,而这将危及宏观经济整体稳定。

篇4

《投资者报》:今年1月份用电量表现较好,你如何看待全年用电量的变化?

吴江:我们认为,在我国在宏观经济强劲复苏和重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背景下,2010年电力需求弹性有望重回正轨,即弹性系数达到2000~2007年重工业加速发展阶段水平。预计2010 年电力需求弹性系数将达到0.9~1.0 左右,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39806 亿千瓦时,比2009 年增长9.03%。

《投资者报》:你是基于什么样的判断和逻辑得出这一结论的呢?

吴江:主要基于重工业的复苏和电力需求增幅与GDP增速的关系。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工业加速发展的阶段,重工业产值所占比重超过70%,尽管2008年末至2009年上半年,受金融危机影响,重工业增加值一度落后于轻工业,但随着经济复苏,重工业回暖明显,2009年第三季度开始增速就重新超过轻工业。另一方面,从长期用电需求增长幅度与GDP的增速来看,2010年用电的恢复速度将接近或超过GDP的增速。而对2010年GDP增幅,目前保守预测为8.5%~9.0%,较乐观的预测为9.0%~9.5%。

《投资者报》:十二五期间电力行业将控制碳排放和继续关停小机组,而淘汰落后产能,电力行业也首当其冲,这是否意味着电力行业将受此削弱?

吴江:我们有个分析,若2020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5.2亿千瓦,那么未来十年需要净增装机容量6.7亿千瓦,年均约净增6000万千瓦,和2004~2008年期间年均净增8100万千瓦相比,未来年均净增装机容量有明显回落。但与此同时,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装机将在2015年以后进入爆发阶段,电源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发电效率会有所提高。我们认为,2010年将新增装机容量6800万千瓦,其中火电新增5000万千瓦、水电新增1000万千瓦、核电新增60万千瓦、风电及其他新增740万千瓦。扣除2010年火电关停小机组1800万千瓦,火电机组净增320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净增500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达到90000万千瓦,增速约为5.88%。

《投资者报》:2008年以来电力需求萎缩,但去年下半年开始,这一下滑趋势得以遏制,今年是否会从拐点回升?

吴江:我们分析认为,目前拐点应该已出现。2010年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将结束长达5年的负增长,进入上升通道。而且这一态势将会持续,至少可持续到2015年风电等新能源发电容量大规模爆发前。我们预测的结果是,2010年机组平均利用小时为4550小时,增速为2.24%。其中,水电机组利用小时数为3500小时,增速为1.43%;火电机组利用小时数为4850小时,增速2.53%。

篇5

关键词:储蓄率;重工业增加值;计量检验

中图分类号:F83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036-04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居民储蓄问题一直受到经济工作者的关注。在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出口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消费对经济的贡献一直是最低的,而与此相对的储蓄却一直不断地增长,不断刷新纪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的山西省相较于其他地区的居民表现出更强烈的储蓄倾向,有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年份山西省城镇居民储蓄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二、变量选择分析

据西方宏观经济学(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分析,影响储蓄的因素包括:收入、利息率、物价水平、收入分配的均等化等,但是这些因素无法对此作出让人信服的解释。除此之外,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弗兰科・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等也无法做出完全合理的解释。

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山西省城镇居民的高储蓄?从山西省的实际情况考虑,山西省地处内陆,煤炭资源丰富,全省的各种煤炭总储量占到全国的1/3。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山西省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以煤炭为中心的重工业产业结构,主要表现在山西省工业结构的畸形化,偏重工业化,支柱产业结构单一化。在1992―2012年山西地区生产总值构成中,第二产业平均来说占比超过50%;工业增加值中轻重工业的比例严重失衡,重工业占比接近95%。轻工业的基础薄弱,重工业比例过大,煤炭、冶金、焦化、电力四大重型工业提供的增加值占到了全省工业增加值的80%以上。为此,根据这个特殊经济背景,用重工业增加值/当年工业增加值的比率作为解释变量来试着解释山西省城镇居民高储蓄。影响储蓄的因素还有居民收入、物价水平等,在引入解释变量时,本着选取代表性的指标,可以将居民收入和物价水平整合为一个指标,这样就得出了居民实际收入变量。在历年山西省统计年鉴上,对城镇居民的收入按照收入等级分为低收入组、中等收入组、高收入组,占比分别为20%、60%、20%。可以看出,中等收入组数据对最终居民平均收入的确定具有决定性意义,这一点也可以从历年山西省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可支配收入和中等收入组的收入中得出。为了使变量更具代表性,选用城镇居民中等收入数据作为城镇居民收入的代表,仍定义为居民收入,引入到模型中。以山西省城镇居民储蓄率(当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当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被解释变量,建立模型来分析山西省城镇居民高储蓄的原因。

三、数据处理

数据整理如表1。

四、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六、模型的不足

第一,在该模型中,样本数据只有21年,得出的结论虽然符合经济理论,但是为了模型更加精确,为了确保准确反映山西地区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变动,应该增加样本数据,使其所建模型更加具有说服力。

第二,影响山西省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只是站在山西省特有的经济背景和产业结构的角度,论证了影响山西省城镇居民高储蓄率的一个非常显著的影响因素,并没有将其他影响山西省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因素进行组合,用一个合理的模型来解释。

七、政策建议

1.大力加快山西省产业结构优化的步伐。推动第二产业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轻工业,使轻重工业达到合理比例;重点培植新的支柱产业,培养经济增长极;运用高新技术逐步替代落后生产工序,淘汰落后产业。采取措施降低重工业的波动,保持山西地区经济的稳定。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出台相应的政策推动山西地区金融业、房地产业、餐饮等服务行业的蓬勃发展;加大对旅游业的资金投入,积极发展旅游业,把山西建设成全国有影响力的旅游大省。

这样一来,给居民创造了一个稳定有序的经济环境,降低了居民收入的不确定性,使居民的预防性储蓄不会过快增长,保持合理比例。这对于解决山西省城镇居民高储蓄问题,保持山西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车亮,郭香俊.重化工结构、收入不确定与居民储蓄――来自山西省的经验数据[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2] 边叔元.谈山西产业结构调整[J].经济师,2011,(2).

篇6

21世纪初期台湾经济发展水平,现表在产出总量上,将大致保持低度成长趋势,至2010年总体经济规模在2000年的基础上再扩大50%,实现一定量的增长,从而在总量上继续排名世界第20位左右;表现在结构变化上,将向技术型与服务型产业演化,逐步迈进后现代经济社会,至2010年达到发达地区的中等水平。

未来台湾的经济发展水平,可采用常用的“经济增长预测模型”加以测定。这一预测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预测方案:

  (一)高位预测

利用1990-2000年的经济统计数据,根据平均速度预测定模型(见表-①),推算出台湾经济产出量的变化。其测算结果是,实质GDP增长趋势是平均每年6.44%,其中工业生产年均增长5.4%,服务业年均增长7.4%。在工业生产方面,制造业年均增长速度为5.45%,其中重工业年均增长8.71%,轻工业年均负增长0.8%;在对外贸易方面,出口贸易年均增长9.86%,进口贸易年均增长11.49%(注: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  2001,Council  for  Economic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Tai-wan,June,2001,P.15-19.)。

根据这一增长预测模型(见表-⑤),以1996年为基期(指数=100),至2010年,台湾GDP指数将从2000年的124.69增至232.25,增长86.26%,其中工业生产指数增至215.77,比2000年的127.52增长69.2%,而制造业指数增至220.78,重工业指数增至336.25,轻工业指数减至88.28,分别增长70%、130.5%和-7.7%;对外贸易中出口指数将从145.32增至327.15,进口指数从155.19增至460.49,分别增长156%和197%(详见表1)。这一模型预测的结果是,各项指数除轻工业外,普遍偏高,尤其是工业生产和进出口贸易指数较高。台湾经济要达到高位预测的水平,必须在总体上继续保持中度增长的势头。但是,实际上,台湾经济已经从“中增长阶段”步入“低增长阶段”,甚至可能从“长盛期”开始转入“长衰期”,未来实际增长指数将难以实现高位预测的水平。显然,高位预测的数据需要进一步修正。

  (二)低位预测

如果考虑到偏差因素的话,可以适当修正高位预测中出现的指数偏高现象。从统计数据看,表中各项经济指标的理论值(见表-②)略小于实际值(见表-③),其中GDP和工业生产(主要是轻工业)指数增长的偏差率(P)(见表-④)略高,分别为-0.0823和-0.0616,轻工业更达-0.1069;进出口贸易价值指数和重工业生产指数增长的偏差率略低,分别为-0.0490、-0.0331和-0.0452;工业生产中的制造业指数增长的偏差率居中,为-0.0509。

根据修正后的低位增长预测模型(见表-⑥),以1996年为基期(指数=100),至2010年,台湾GDP指数将从2000年的124.69增至139.25,增长11.7%,其中工业生产指数增至156.06,制造业指数增至168.12,重工业指数增至230.53,轻工业指数减至96.19,分别增长22.4%、29.5%、58%和-1%;对外贸易中出口指数将增至272.61,进口指数增至270.25,分别增长87.6%和74.1%(注:根据《自由中国之工业》2001年第11期,第86、120页等诸表整理编算。)。采用修正后的低位增长模型预测未来台湾经济走势,所得数据除轻工业和进出口贸易指数外,一些预测结果可能偏低。但是,若是台湾经济真的从“长盛期”步入“长衰期”,这些低增长或接近零增长的预测数据也不是不可能的。除GDP指数可能偏低、轻工业指数可能偏高外,未来10年台湾工业生产指数和进出口贸易指数的增长将可能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由于制造业的衰退迹象日益明显,尤其是重工业,可能因岛内厂商大量外移而出现继轻工业之后的新一轮的衰退,从而导致进出口贸易在低水平上增长。

  (三)中位预测

中位预测是对高位预测和低位预测作进一步修正的一种综合预测。采用这一预测模型(见表-⑦),可初步预测出至2010年台湾经济的发展趋势。以1996年为基期(指数=100),至2010年台湾GDP指数将上升至186.03,比2000年的124.69增长49.19%,平均每年递增率约在4%左右,其中工业生产指数将上升至185.91,比2000年的127.52增长45.79%,平均每年递增3.8%。在制造业方面,其生产总指数同期将上升至194.62,比2000年增长49.86%,年均约4%;其中重工业指数将升至283.39,增长94.28%,年均约7%;而轻工业则呈萎缩趋势,基本上表现为零增长或负增长状态。在对外贸易方面,出口贸易指数同期将提高到322.38,比2000年增长121.83%,年均增长近9%;进口贸易指数将提高到365.37,增长135.43%,年均增长9%强。从中位预测的结果看,进出口贸易指数较高,制造业,尤其是重工业指数略高,其他数据则较为贴切。

  (四)综合预测

上述高位、中位、低位三种方案的预测结果各有特点,部分数据各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修正前的预测值略高,而修正后的预测值则略低,但后者更接近实际值。若将修正前后的预测值综合加以考察,则可进一步提高其准确度。综合看来,根据实际情况,不同的经济部门可采用不同的预测指标,其中GDP可采用中位预测方案,工业生产和进出口贸易指数可采用低位预测方案,服务业则可适当参考中、高位预测方案。

根据综合预测方案所测定的各项经济指标的增长指数,预测2010年台湾经济发展水平,其GDP以1996年的不变价格计算,实际水平将达到新台币14.3万亿元(约为4000亿美元左右),平均递增4%左右;人均GDP1.8万美元(约62万元新台币)。其中工业生产增加值的实际增长水平将达到40000多亿元(约1100多亿美元),平均递增2%左右;服务产业附加价值也将实质增至10万多亿元(约2800多亿美元),平均递增6%左右;而农业生产则基本表现为零增长或负增长,其固定价格大致维持在2000亿元(约60亿美元)的水平上。

在制造业方面,其产值至2010年将实际增至新台币35000亿元(约1000亿美元),其中重工业产值将实际增至25000亿元(约700亿美元),轻工业产值将进一步下滑,出现负增长,大致维持在10000亿元的水平上(约300亿美元)。

在对外贸易方面,台湾进出口总值至2010年,将在2000年2880亿美元的规模上再增长近8成,达到5000亿美元左右,平均每人贸易量约1.5万美元。其中出口货值将在1480亿美元的基础上再增长约8成,达到2600亿美元的规模,人均约8000美元;进口货值则将在1400亿美元的基础上再增加7成多,大致达到2400亿美元的规模,人均约7000美元。进出口贸易在基本平衡的状态下略有盈余。

  表一  台湾经济增长趋势预测*  

年度  

GDP  

  工业生

制造业

  出口贸易 进口贸易

  指数

  产指数

合计 重工业   轻工业 价值指数 价值指数

1990

  66.82

75.39

76.37   63.31   103.68

56.75    52.28

(Y0)

  71.90

80.97

82.04   69.41   108.51

64.24    60.06

1991

  77.30

84054

85.23   74.99   106.75

64.47    64.55

1992

  82.71

87080

87.37   80.38   102.17

70.48

  72.28

1993

  88.58

93.60

92.37   87.11   103.62

77.32  

80.34

1994

  94.25

98.01

97.17   95.45   100.85

92.85  

97.43

1995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996

106.70   107.43   108.69 113.05

99.35   109.60

116.37

1997

111.61   110.26   111.25 118.25

96.26   116.26

124.46

1998

117.64   118.76   120.29 131.35

96.63   123.32

127.04

1999

124.69   127.52   129.87 145.87

95.66   145.32

155.19

2000

  -

  -

-

-

  -

  -

-

平均

1.0644   1.0540   1.0545   1.0871   0.9920   1.0986   1.1149

速度①

理论值②

956.47 1017.50 1035.15 1030.44   994.48   986.85   998.56

实际值③

  1042.20 1084.28 1090.65 1079.17 1113.48 1020.61 1050.00

偏差率④(P) -0.0823 -0.0616 -0.0509 -0.0452 -0.1069 -0.0331 -0.0490

2010年高位

232.25   215.77   220.78   336.25

88.28   372.15   460.49

预测值⑤

2010年修正

139.25   156.06   168.12   230.53

96.19   272.61   270.25

后的低位

预测值⑥

2010年中位

186.03   185.91

194.62 283.39

92.24   322.38   365.37

预测值⑦

资料来源:根据《自由中国之工业》2001年第11期,第86、120页等诸表整理编算。

注:*  以1996年为基期的实质增长指数。

附图

  二、21世纪初期台湾经济结构变动趋势预测

随着台湾经济不断从现代经济社会向后现代经济社会转化,岛内经济结构的变动日益朝服务业方向发展。

经济的结构性变动表现在产业经济上,就是服务业作为带动台湾经济成长的支柱性产业仍继续保持中度或低度增长势头,其在“岛内生产总值”中的结构比重将进一步扩大,即从2000年的66%提高至2010年的70%左右,净增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约增加0.4个百分点;服务业就业人口结构比重同期也将从55%提高到60%以上,上升5-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加约0.5个百分点。

在服务业结构比重不断扩大的同时,物质部门的商品生产地位却不断下降,不仅农业生产呈现停滞状态,工业生产也因制造业的萎缩而增速下降。未来10年以劳力密集型为主的轻纺工业仍将继续大量外移,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为主的重化工业,尤其是电子资讯产业,也开始纷纷寻找新的出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由于生产企业大量外移,岛内工业生产增长缓慢,其结构比重将逐年下降。在工业生产仅维持低度成长甚至零增长的状态下,其附加价值占“岛内生产总值”的结构比重将逐步下滑,从2000年的32.4%下降至2010年的28%,下跌4-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约减少0.5个百分点;同期工业就业人口结构比重也将从37.2%下降至35%以下,下跌2-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近0.3个百分点。

在制造业方面,其附加价值占“岛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将从2000年的26.3%降至22%左右,下跌约4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结构比重将略降至15%的水平,而轻工业结构比重将下滑至7-8%,不及重工业水平的一半。制造业就业人口结构比重同期也将从28%下降至25%,约下降3个百分点。未来制造业的发展将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力,生产方式日益走向弹性化、自动化及精致化,生产目的也从个别经济效益转为兼顾社会福祉,而生产形态则趋向于更加密切的国际分工,由注重生产成本的竞争转为质量与技术的竞争,同业与异业间的策略联合以及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结合将成为主要趋势。其工业发展政策在于全面促进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除了初具规模的资讯工业、半导体工业、通讯工业外,精密机械与自动化工业、航太工业、高级材料工业、特用化学品与制药保健工业、污染防治工业等也是重点推动发展的新兴工业;同时,加速传统工业的现代化以及工业技术人才的培训。预计至2010年,岛内新兴工业的产值约占制造业比重的一半以上,从而使工业产值的增长,从依赖产量增加为主,转为依赖质量提高为主,逐步迈向工业发达地区。

在农业生产方面,由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市场竞争力减弱,其产值基本上维持零增长或负增长状态,农业在“岛内生产总值”中的结构比重将从2000年的2.1%继续下降至2010年的1.5%以下,下滑0.5个百分点;而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更将从7.8%降至5%以下,下滑约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约减少0.3个百分点。这一系列结构性变动将促进整体经济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因为农业所释出的资源,包括劳力、土地、水资源等,正是岛内农业以外的工商部门所需要的资源。尤其是农业就业人口比率的下降,不仅可减轻其对整体经济的负担,而且还可扩大农场经营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力。由于台湾的农业就业人口将从2000年的74万人缩减至2010年的50万人,而耕地面积释出10多万公顷后,岛内每一农民的平均耕地面积将从2000年0.86公顷提高到1公顷以上。

对外贸易的适度成长是未来台湾经济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主要有赖于台湾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一方面,随着岛内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劳力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传统产业继续大量外移,以电子资讯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也纷纷对外投资,从而带动生产设备、零组件等商品的输出;另一方面,因岛内产业升级而形成的技术进口需求将有所扩大,从而带动进口贸易的成长。

在外贸市场结构上,至2010年,美国、日本、祖国大陆仍将是台湾最大的三个贸易伙伴,其贸易货值约占台湾对外贸易总值近60%,各约占20%左右的比重。其中出口贸易将以祖国大陆为最大市场,约占25%的比重;美国市场将降居第二,约占2成多的比重;日本市场居三,约维持1成左右的比重。在进口贸易方面,因对日技术依赖将继续加深,日本仍然是台湾最大的输入来源地,其结构比重占近3成;而美国也将继续保持台湾第二大进口市场的地位,结构比重近占2成;祖国大陆将替代德国、韩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成为台湾第三大进口市场,其结构比重将接近1成。

未来10年商品贸易仍然是台湾贸易的主要形式,服务贸易的重要性有所提高。至2010年,工业品仍是台湾最大宗的贸易货物,而农产及农产加工品的贸易地位将继续下滑,服务贸易的结构比重将有所上升。其中出口贸易仍将以制造业产品为最大宗货物,其结构比重约占8-9成,并主要仰赖资本密集之高科技、高附加价值产品;而劳务出口的结构比重将提高至1成以上;农产及农产加工品的比重则降至1%以下。在进口贸易方面,制造业产品的进口占进口总值的比率将从2000年的8成多降至近8成,劳务进口则将从2000年的1成多上升至近2成,而农产及农产加工品的进口则从8%下降至5%。

在财政方面,台湾当局为促进经济复苏与发展,将继续扩大公共投资与建设,以引导民间投资的增加。在赤字财政的政策下,台湾当局的财政支出将不断扩大,实质收入因无法配合公共支出成长而使债务负担渐趋沉重,其债务未偿余额占GDP的比例将从目前的2成多扩增至3成以上。

在金融方面,加入世贸组织后,由于市场日益开放,岛内金融参与者不断增多,金融衍生性商品日新月异,银行彼此间的竞争将更趋激烈,业者为争取竞争优势、规避风险以及筹措资金,也将更致力于金融创新,从而使银行资产负债表外交易的比重大幅提高。随着电子信息科技的广泛运用,未来电子银行业务也将大量涌现,从而改变台湾金融业务的结构状况。

  三、21世纪初期台湾经济发展与两岸经济关系

进入21世纪,国际经济竞争逐渐演变为各种比较利益的较量,各国或地区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相互之间的互补、互利和互惠的经济合作关系,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区域间经济相互依赖度的不断加深,决定并规范未来台湾经济的发展趋势。21世纪台湾经济的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岸经济关系的进一步加强。

根据经济增长预测模型的测定,至2010年台湾经济将保持低度增长局面。这一基本走势是建立在两岸经济关系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未来台湾与祖国大陆建立更加紧密的经济联系,将是支撑岛内经济成长的重要动力源之一。从总体发展趋势看,台湾的服务业日益成为推动经济成长的主导产业,而工业生产将加快结构调整,继续向外转移轻型加工业以至技术型装配业,并借助两岸技术合作发展优势产业。

  (一)服务业的发展需以祖国大陆为市场腹地

随着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经济的崛起,未来世界经济发展将出现欧、美、亚“三足鼎立”的新格局。这种经济格局将给台湾经济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经济区域化趋势下,台湾只有借助于东亚地区,尤其是祖国大陆的经贸活力和市场规模,与亚太经济体发展出更密切的经济合作关系,并成为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的枢纽,才能获得岛内所缺乏的经济资源,继续保持经济的适度成长,从而在亚太经济体系中确定一定的地位。

未来台湾经济的发展方向是:利用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和相对的经济优势等有利条件,逐步向建立技术研发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等多功能的区域性营运中心发展,塑造一个能充分吸引投资、汇集人才、活络经济的优良的投资环境,使台湾成为资金、技术、人员、货物以及信息等经济诸要素皆能充分自由进出与快速流通的开放经济体。发展区域性经营中心,是台湾寄望借以带动未来服务业以至整体经济成长的“火车头”。因此,台湾服务业的发展目标就是使台湾成为外商进入中国大陆以及经营亚太市场的基地和中介站。台湾“经建会”委托“麦肯锡国际顾问公司”所做的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台湾的国际贸易、航运、金融、信息、研发等产业,必须以整个亚太经济区域为市场腹地,而中国大陆自然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市场。台湾发展的区域营运中心,只有以“进出中国大陆市场的门户”作为发展目标。这意味着两岸之间必须发展出更紧密的经济联系,才能达成台湾发展区域营运中心的目标。

建设区域转运中心,是台湾发展多功能营运中心的第一步。根据“麦肯锡国际顾问公司”的估计,台湾发展货物及旅客转运中心,至少有80%的商机在祖国大陆市场。如果无法开发祖国大陆市场,营运中心的发展前途堪忧。据此,在经济转型的现实压力下,台湾在规划未来经济发展蓝图时,不得不将开放两岸直航、大陆产品、人员、资金入台以及资讯交流等问题作为台湾入世后加速推动的重点工作。未来两岸通商限制将进一步放宽,直航问题也已提上议事日程,岛内各港口、航空港以及航空公司、海运公司等,正在抢分未来直航商机。

篇7

[关键词] 城市化 工业化 协调性

一、黑龙江省城市化率与工业化协调性分析

1.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一般模式

钱纳里和赛尔奎因在研究各个国家经济结构转变的趋势时,曾概括了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一般变动模式: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上升,工业化的演变导致产业结构的转变,带动了城市化程度的提高(见表1)。

资料来源:钱纳里等《发展的格局》第22页~23页

从工业化导致产业结构的转变看,制造业比重与就业比重的上升基本是同步的,而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与生产比重的上升则变现出阶段性差别:在人均GNP达到500美元(1964年美元)以前,生产比重的上升较快,而当人均GDP超过500美元以后,就业比重的上升明显加快。从产业结构转变对城市化进程的作用看,城市化率上升主要与就业结构变动相联系,而且与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上升联系更为密切。因此,如果说工业化带动了非农化,非农化带动了城市化,那么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带动趋势是明显的。

2.黑龙江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变化趋势及与一般模式的对比

表2反映了黑龙江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基本变动趋势。从表2可以看出其变动趋势有以下主要特征:

(1)城市化率的上升与工业产值比重上升的相关性较低。改革开放前,工业产值比重在波动中大幅度上升,工业增加值在GDP结构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26.9%上升到1980年的55.4%,提高了28.5个百分点,相应的拉动了非农产业的增加值比重由54.2%提高到75%,而这一时期城市化率由人口城市化率水平从28.8%上升到38.5%,提高了9.7个百分点。显然工业产值比重的上升对城市化率上升的拉动作用是很小的。

改革开放后,工业产值比重在已经很高的情况下呈现某种下降趋势,从1980年的55.4%下降到1990年的45.3%,在2000年又回升到51.3%。而非农产业则呈现上升趋势,从1980年75%增加到2000年的87.9%,增幅达12.9个百分点。与工业化的变动趋势不同的是,人口城市化水平的上升幅度大大高于改革开放前,从1980年到2000年提高了13.4个百分点,其中20世纪80年代上升了9.5个百分点,90年代上升较慢,但也上升了3.9个百分点。

不论是改革开放前还是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城市化率的上升与工业产值的比重上升的相关性都较低。可以说,黑龙江省城市化进程与工业产值比重上升为衡量指标的工业化进程联系并不密切。

(2)城市化率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在各个阶段呈现不同表现。黑龙江省工业就业比重在1952年至1990年一直处于上升状态,从1952年的11.9%上升到30.5%,上升了18.6个百分点。但1990年到2000年则下降了13.2个百分点。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也同样如此,从1952年至1990年一直呈上升趋势,上升了34.4%,但受工业就业比重下降的影响,到2000年也呈下降趋势,下降了10.6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前,黑龙江省的工业就业比重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带动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也一直处于上升状态,而在此期间,城市化率则出现很大的波动,说明这一时期受政治因素的影响过多,就业结构与城市化率之间的相关性不强,协调性不好。

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至1990年间,城市化率一直处于增长趋势,从38.5%上升到48%,增幅达到9.5%,此期间工业就业比重增加,增幅为2.3%,且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也随之增加,增幅为7.2%。

在1990年至2000年间,城市化率增幅为3.9个百分点,工业就业人口比重出现很大的波动,在2000年较1990年下降了13.2个百分点,而非农产业比重也随之下降了10.6个百分点。工业就业比重下降,带动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也下降,而工业比重之外的非农产业的比重在此期间不仅没有下降,还上升了2.6个百分点,这是建筑业和服务业比重上升拉动的结果,城市化率在1990至2000年的增长是服务业拉动的结果,增幅较慢的原因则是由于工业就业比重的下降和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的下降。

(3)与一般模式的比较,黑龙江省的城市化率并不滞后,反而超前。黑龙江省2000年的人均GDP大约为1000美元,相当于钱――赛的第3阶段(见表1),在第3阶段里,对应的城市化率是36.2%,黑龙江省的城市化率则达到了51.9%,大大高出一般模式所对应的城市化水平,由此得出,相对于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其城市化水平大大超前。

从结构转变的角度看,衡量工业化进程的指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工业产值(增加值)比重的上升,以及由此带动的非农产业产值(增加值)比重的上升;二是工业就业比重的上升,由此带动的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的上升。黑龙江省工业增加值比重虽然很高、从而非农产业的增加值比重较高,但工业就业比重不高、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也对应不高,因此,以就业结构转变为主要衡量指标的工业化水平并不高。从就业结构来看,2000年制造业和非农产业的就业结构相当于一般模式中的第3级和第4级水平,一般模式中与这个阶段相对应的城市化率是36.2%~43.9%,相比之下城市化率也并不滞后,反而超前。

二、黑龙江省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障碍分析

黑龙江省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之间存在严重问题,工业化对城市化带动力不强,城市化水平虚高,难以形成二者的良性互动。笔者将对黑龙江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障碍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1.经济发展上的瓶颈

(1)总体情况分析。作为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区域国民经济发展的评估中有着重要价值。黑龙江省的人均GDP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幅度却明显缩小。且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在1995年~2004年间,黑龙江省的GDP年均增长9.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21个百分点,比沿海新兴工业区低2.11个百分点。黑龙江省的工业增加值在2000年排在第6位,2004年却降到第11位。2004年的工业增长率仅为15.3%,列居全国倒数第三,仅高于与新疆。黑龙江省工业增加值连年倒退且工业增长率偏低,工业发展遇到严重障碍。

(2)体制上的障碍。作为老工业基地的黑龙江省,国企数量多,改革脱困的任务相当繁重。2000年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产值比重仍占84%,高于全国其他省份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以上,其改革难度大,人量的冗员和管理的混乱导致传统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下降,效益不高,直接制约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使经济发展步入难以自拔的泥潭中,且作为重工业基地,普遍存在着设备老化、产品盈利率低、企业经济效益低的问题。

(3)资源面临枯竭,缺乏后继产业。由于长期的过度开采以及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缺乏后续替代产业,许多资源面临枯竭的危机,或者开采的成本大幅上升,丧失了原有的经济优势。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乏力,城镇化进程受到影响。黑龙江省13个地市级城市中有7个是资源型城市,占全省的二分之一。这些资源型城市的支柱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开采成本的不断增加,造成了煤炭、森工等行业成为危困行业。采掘业转衰,使资源型城市工人下岗,再就业形势严峻,社会不稳定,城镇化进程受到影响。

(4)非均衡增长的困惑。黑龙江省100多年的近现代城市化发展走的是一条非均衡增长的道路,以外来资本投入和资源产业为重点的资本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在若干地区推动了快速城镇化过程,以外来资本投入和资源产业为重点的资本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在若干地区推动了快速城镇化过程,使城镇体系呈现以大城市主导的特征。这些以“大项目”牵动的经济和空间发展方面的“增长极”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对区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的发展现实证明,这种对“增长极”高度依赖的模式在远期效应方面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2.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

(1)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首先,第一产业增速长期缓慢。农业是基础,而黑龙江省第一产业GDP增速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除八五时期外),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而产期以来的农业专业化程度低、技术落后、农产品品种单一等成为制约第一产业发展的因素。

第二,黑龙江省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比重偏高,在全国性工业结构调整中,轻工业发展受到重视。而黑龙江省偏重型的结构遇到诸多问题,地区工业化推进的速度明显放慢。长期以来黑龙江省一直致力于调整重工业比重过高的“崎形结构”,但以采掘业为主的工业结构不仅未能改观,甚至有所强化。在此期间,轻工业、服务业也有较大发展,但从总体趋势上看,采掘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仍在进一步增强。2000年,采掘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由1985年的25.4%增加到43%,其在工业中的地位已不可替代。在工业化初期,我国采取了超常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当时黑龙江省是发展重工业的重点区域之一,大部分重工业形成于几乎同一时期的技术水平。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过后,当用这些重工业来装备农业、轻工业和其他产业时,这些技术己经是落后的了,用这些落后的技术来装备农业、轻工业和其他产业,这便造成整个经济体系的技术水平处于落后状态,用先进的技术来改造重工业,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势必造成新一轮的重型结构,从而使结构调整失效。

第三,第三产业有利于劳动力的吸纳,近几年发展很快,但仍存在很多问题。黑龙江省第三产业的市场化程度低,经营方式陈旧:新兴服务业发展慢,这是影响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2)就业结构存在的问题。黑龙江省经济增长不但没有表现出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反而表现出一种排斥作用。

这是因为:首先,黑龙江省国有企业比重高,产权结构单一。2003年黑龙江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的比重79.4%远高于全国37.5%的平均水平。其次,企业效益较差,资产负债率很高。黑龙江省地方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83%,资不抵债的国有企业占36.7%,亏损面高达49.9%。再次,企业包袱沉重。四是企业办“大集体”多,且大多为亏损企业。国有企业机制不活,人员臃肿,技术和设备老化,企业办社会的负担和债务沉重,导致企业缺乏活力,生产效率低下,市场竞争力不足,大批职工下岗,失业率增加,就业压力很大。据统计,黑龙江省城镇各类下岗、失业人员达149万人(民盟中央调研组,2003)。五是资源型城市在经历多年的大规模开采后,大都面临着资源枯竭的问题。六是这些城市大都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缺乏接替产业。

三、黑龙江省城市化与工业协调发展的路径

1.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

没有高质量的工业化,城市化就缺乏坚实的经济依托和支撑。因此,必须把工业化与经济发展作为促进城市化的前提。而优化产业结构是一个长期的任务。目前优化结构与提高市场竞争力应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对工业结构的内部进行升级调整,调整轻重工业的比重。目前,黑龙江省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80%,重工业是提供生产资料的工业,农业与轻工业是为重工业积累资金的产业。黑龙江省长期以来是国家重工业重点投资的省份,轻重工业的比重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适当调整轻重工业的比重目前产业结构调整地重点之一。同时,发挥优势产业,加快六大基地的发展。

(2)加快服务业的发展。黑龙江省服务业总体发展缓慢,服务业存在总量较低、就业人数较少、在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低的问题,2004年服务业的生产总值为1559.92亿元仅处于全国的中游水平。2004年服务业占总就业人数比例为30.5%,低于我国同时期30.6%的比例。从对经济总量的影响来看,2004年服务业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9.4%,排在全国各省的最后,这说明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地位很弱。由于服务业发展的缓慢,使城市的聚集和辐射作用难以发挥。如果黑龙江省的城市化水平达到60%,则会增加275万城镇人口,这些新增的城镇人口将会对城市的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从目前的从业人员分布来看,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总体增长缓慢,我们可以通过发展服务业,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增加城镇就业量。

(3)实现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的双赢局面。进一步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改变大量资源低效利用的局面;同时,制定一些区域政策,振兴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为增加就业,增强区域经济活力创造条件。加快市场制度建设将使得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双方获利。

(4)资源性城市的转型。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乏力,城镇化进程受到影响。因此,当前应当把资源性城市的转型作为重点来抓,发展后继产业。资源枯竭,做好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是黑龙江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关系到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2.建立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支持体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甚至政治问题。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单靠经济政策或者社会政策是无能为力的。应当把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有效组合起来,促使其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最符合自身发展的道路。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支持体系:

(1)加快户籍制度和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黑龙江省的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的力度和深度远远落后于发达省份,如浙江省、深圳市已逐步尝试取消农业户口,实行城乡一体化,使农民真正具有平等的身份,黑龙江省需加大力度,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以此为基础实现农民的迁徙自由、择业自由谈、居住自由,获得同城市居民同样的公民身份,这是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同时政府部门应“依法行政”,转变管制政府为服务政府的新观念,建立大市场小政府的新模式,为不同性质的经济主体提供同样的服务,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下的服务型政府,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2)以振兴东北老工业为契机,培育中心城市,发展小城镇 黑龙江省城镇规模普遍较小,大城市有很大潜力。应该合理引导城市建设,培育发展大城市,加快中心城市的建设,建设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都市群,发挥城市群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带动规模较小的中小城市发展;以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契机,带动规模较小的中小城市发展;以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契机,带动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强小城镇经济实力,形成合理的城市网络结构,同时一定要注重城市化的质量。

(3)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加强黑龙江省内的城镇间、城乡间合作协调发展的同时,完善相应的城市系统配套设施的建设,包括城市交通、道路基础设施、供水、供电等社会生活配套设施等,使之与城市系统的经济发展相协调,放大城市经济效益增长所带来的正向涨落效应,进而以经济效益带动社会效益,提升居民的社会生活水平,在整个城市系统内部形成良性的循环链条。在发展城市经济效益,完善城市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要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降低城市工业和生活污染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对于以资源型工业为主黑龙江省,更加注重城市环境的建设将是实现城市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郭克莎: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2):44~55

[2]赵景海: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视角下的黑龙江城镇化.规划研究,2004(12):19~22

[3]高敏:中国城市化对服务业发展的制约作用分析.经济经纬,2005(4):20~22

篇8

[关键词]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1-0006-0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和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曾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但随着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其经济竞争力在全国的位置有所下降。究其原因,黑龙江省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严重阻碍了黑龙江省经济加快发展。一直都以工业占主导的产业结构形式,决定了黑龙江省主要产业产品大多属于基础型的上游产品,产业链条短,加工程度低,满足最终市场需求的能力差。虽然黑龙江省有着较丰富的矿产、旅游等资源,但是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能力不强,并且使资源日趋枯竭、经济相对落后。因此,调整产业结构以提高城市竞争力,成为黑龙江省经济工作的当务之急,这也是最具现实意义的战略选择。

一、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1以第二产业为主导

虽然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多,林业资源丰富,但第一产业并不是黑龙江省的优势产业。黑龙江省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具有决定性意义。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特点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首先,近年来有效需求不足,使许多工业企业陷入困境。由于消费品市场相对饱和,工业发展减速,带来商业、运输业等的萧条,第二产业增长与否,直接影响到第三产业增长与否。而这种需求不足实际上是结构性的需求不足,即企业提供的产品与市场的需求存在着结构性的错位,产品有一部分超过了市场的需求,而另一部分需求的产品却无法满足,从而造成表面上的消费品市场饱和以及银行个人储蓄的上升。其次,黑龙江省工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下降。这有其自身的历史性,在改革开放初期,黑龙江省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严重滞后,在全国性工业结构调整中,轻工业发展受到重视。而黑龙江省偏重工业的结构遇到诸多问题,地区工业化推进的速度明显放慢。因此,第二产业两个比重的下降是结构调整的结果,带有一定程度的恢复性质,这与全国的情况是基本一致的。

2工业以资源型为主

黑龙江省工业以资源型为主,其加工度较低,工业产值大多是来自于原煤、原油和原木产品的产量,而非来自于产品本身的加工价值。由于资源型企业长期的过度开采和加工技术水平的较低,使得相关产业一直以来得不到相应的发展,使得资源优势没有发挥作用,却对其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抑制作用。

3国有企业比重高,产权结构单一

首先,多年来,黑龙江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的比重均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其次,企业效益较差,资产负债率很高,黑龙江省地方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处于高位。第三,企业包袱沉重。如哈电集团办社会机构37个,仅补贴费用总额达416亿元,改造费用为257亿元;大庆石油管理局办社会机构高达257个,每年补助经费总额为22亿元。第四,企业办“大集体”多,且大多为亏损企业。国有企业机制不活,人员臃肿,技术和设备老化,企业办社会的负担和债务沉重,导致企业缺乏活力,生产效率低下,市场竞争力不足,大批职工下岗,失业率增加,就业压力很大。第五,资源型城市在经历多年的大规模开采后,大都面临着资源枯竭的问题。目前,大庆油田的可采储量只剩下不足30%,到2020年年产量只能维持在2000万吨左右;鹤岗、鸡西、双鸭山、七台河4大煤炭生产基地现已面临煤炭资源枯竭或大量关井的局面。第六,这些资源型城市大都以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为主,

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缺乏接替产业,且大都面临着沉重的产业结构转型和就业转移压力。资源型和原材料工业城市由于重化工业所占比重大,大都资源和能源消耗较高,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二、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内部结构转换存在的问题

黑龙江省一直是全国的农业大省和重要的粮食战略后备基地。但是其农业生产率一直不高,农民增收困难,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粮食问题。黑龙江省的粮食问题一直是黑龙江省农业内部结构转换中的难点,也是它的重点。

过高的粮食收购保护价,给农民种粮有利润的假象,这也是黑龙江省粮食大量积压的主要原因。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价格一直由国家财政在收购与储存环节来进行补贴。这些受保护价收购的粮食以高于市价20%收购,这使得农民减少了调整粮食种植结构的热情。

国有粮食销售企业在国家财政的补贴下更加没有活力。首先,黑龙江省财政向国有粮食企业支付的粮食存储补贴逐年提高,使得粮食企业不思进取,“靠补吃饭”,有的企业甚至亏损达到几十亿元。其次,黑龙江省的粮食流通企业长期国有,经营主体单一,阻碍了其他所有制企业在粮食流通领域的竞争与发展,这就导致了黑龙江省粮食销售企业缺乏活力。

2轻重工业结构转换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全国的重工业与轻工业的产值比一直在平稳地增加,而黑龙江省的重工业一直较轻工业占有很大优势,与同期全国的轻重工业相比较,黑龙江省的轻工业发展远远低于全国的水平,而重工业的比重却远远超过全国的同期水平。同时轻重工业的比值严重脱钩,势必会使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产生一些问题。

黑龙江省由于重化工业所占比重大,大都资源和能源消耗较高,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3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转换存在的问题

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地方经济的拉动和地方劳动力的吸收具有很大的作用。而且第三产业的发展一般以地方的一、二产业的发展为依托,同时又能强烈制约第一、二产业的发展。但是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黑龙江省的第三产业的比重始终低于同期全国的平均水平,所以黑龙江省第三产业的落后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首先,近年黑龙江省的教育投入增长很快,并且主要在高等教育上,而小学与中等专科院校则在减少。这可能说明黑龙江省的计划生育政策落实得比较好,学龄儿童的人数减少很多,另一方面则说明国家和个人都越来越重视对于高级人力资源资本的投入,但初等教育却未给予足够的重视。邮政业务总量的大幅增加表明现代的通讯业发展得很快,旅游的收入也有很大的上涨空间。

其次,黑龙江省吸收劳动力最多的行业当属批发零售业和交通运输邮电业。但是,相关资料表明,交通运输邮电业中只有道路运输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的利润较高,而交通运输邮电业中亏损最多的就是铁路运输和仓储业。可见第三产业有待更进一步发展。

李陈亚:关于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

三、促进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第一,黑龙江省必须调整农业种植业和粮食种植结构,使得黑龙江省这个粮食大省确实具有粮食的优势。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从可持续发展来看,应该加大全省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等动作来削减粮食种植面积。其次,提高粮食品质,丰富其种类。再次,针对黑龙江省大豆产量很高的优势和非转基因食品的特征,可以适当增加大豆的播种面积同时减少水稻种植面积,优化粮食种植结构。

第二,发挥重工业优势,大力发展新型装备制造业。首先,黑龙江省可以利用现有优势,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大型骨干企业,加快重点产业专业配套协作生产体系建设,重点发展水电、火电、核电等电站成套装备,发展重型机械装备、重型数控机床;新型微型汽车、轿车及发动机,快速、重载铁路货车及铁路起重机;支线客机、新型多用途飞机和直升飞机;数控量仪、精密复杂刀具、精密高速重载低噪声轴承;新型农业装备和农产品加工装备;焊接技术与装备。其次,黑龙江省要和辽吉两省加强区域合作,利用各自的优势形成互补合作的关系进而形成整体优势,使东北三省发展成世界重要的重大装备制造业加工区。再次,在发扬重大装备制造特色的同时,必须发展电子信息设备、环保设备、机器人及自动化、燃气轮机、物流设备、数字化医疗设备及其他数字化设备、新型材料及其制品和软件等新型装备制造业,实现产业结构适度“轻型化”和“高技术化”。最后,还要加强产业链配套建设,发展介于原材料制造业与最终产品制造业之间的零部件、元器件和中间材料制造业的中间产业。

第三,加强协调合作,发展资源深加工。黑龙江省在石油方面的优势明显,煤炭也有较高的产量。要充分发挥出这些优势还应做到:首先,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开发在国内外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核心产品。其次,调减天然林资源采伐量,大力发展以纸浆原料林等速生丰产林。再次,加快发展煤化工产业,推进煤炭液化项目。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产业链短的问题,把资源产业的矿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最大限度提高资源附加值。最后,企业间要加强协调合作,克服计划经济体制下遗留的企业各自为战的局面,建立大型企业集团,控制核心技术,将重点放在研发和品牌建设上,将一些非核心的配套业务利用外包制,在发挥本身优势的同时也为相关企业提供良好协作服务,实现企业之间的互动发展。

第四,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工业。黑龙江省的食品工业发展很有后劲。首先,黑龙江省的大豆产量在不断上升,牛奶产量的增长更是喜人。如果能加快食品工业产业升级步伐,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转化程度和精深加工比重,进一步发展绿色、特色食品工业,必能使黑龙江省的食品工业成为其带动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亮点之一。要做到这一点,黑龙江省还必须健全以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等绿色、特色食品为主导的新型食品工业体系和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以保证黑龙江省建设成全国最大的绿色、特色食品工业基地。再依托和培育知名品牌,整合加工资源,扩大加工规模,重点发展乳制品、大豆制品、玉米加工、薯类制品、肉类制品、啤酒、饮料及山特产品深加工,促使工业内部结构向良性发展。

第五,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是黑龙江省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要任务。一方面,黑龙江省拥有人才优势。另一方面,在今后以高新技术产业进行产业转型的过程中,黑龙江省在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同时,可以鼓励企业进行研发和新产品开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黑龙江省要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打破条块分割,按照“平等互利、加强合作、优化资源、有序竞争”的原则,通过培育市场、打造平台、完善网络、加强合作和健全服务体系等途径,推动黑龙江省各种科技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配置,构建跨行政区的一体化的东北区域创新体系。

第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首先,合理发展教育事业,尽快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九”的目标,同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应加快各类紧缺人才特别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积极发展民办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其次,加强城乡公共卫生设施建设,还应该加快城乡卫生改革,尤其要重点发展并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农民的疾病治疗状况得到切实保证;再次,积极发展文化、广播影视、体育等事业,加快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建设步伐,加强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服务网络建设,加强基层体育设施和全民健身网络建设;最后,大力发展旅游业,因为旅游业有强关联带动作用,不仅直接关联第三产业,也间接渗透一、二产业。旅游业这种关联带动功能和效应,能够有效地促进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正是黑龙江省优化经济结构所必须倚重的。

[参考文献]

[1]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邓伟根.产业经济学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3]孟庆红.区域优势的经济学分析[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4]朱勇,徐广军.现代增长理论与政策选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5]龚仰军.产业结构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6]郭克莎.工业化新时期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3(5).

[7]吕政.论中国工业的比较优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3(4).

[8]刘英奎,曹洪谦.发挥比较优势,提高产业竞争力[J].首都经济,2003(3).

[9]罗明,黄小梅.论区域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00(11).

[10]赵强,胡荣涛.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和升级的步伐[J].经济经纬,2002(1).

[11]胡俊文.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中国产业发展战略调整的必然选择[J].社会科学辑刊,2004(2).

[12]谢立新.区域产业竞争力[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篇9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工业结构优化装备制造业

一、西部工业结构分析

纵观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自1995年~2005年中国的绝大部分地区在加速工业化,但东部地区的发展速度远高于其他地区,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拉大。如表:在三大经济板块中,工业化速度最快的依次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这表明,近10年来,虽然落后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但与先进地区的工业化水平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进一步扩大。工业化程度也明显落后于中部和东部地区。自1995年~2000年区域工业结构一直处于调整中,而在2000年以后工业结构升级则推动了大部分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当前,西部工业程度落后的原因无疑和工业结构不合理有直接关联,优化升级迫在眉睫。

数据来自中国2006统计年鉴

首先,表现在重工业比重过重,轻工业过轻。自1990年~2005年重工业的产值在工业产值比重为上升的趋势。这是西部的资源优势以及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在西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结果。

其次,重工业内部存在结构失衡,西部地区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比重高,高附加值的制造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带有明显的资源型结构特征。

第三,在围绕资源加工制造的部门又多是初级加工,工业附加值低。

西部工业结构表面上表现出重工业比重过高,其实不然,西部所谓的重工业比重过高实际上是具有资源性重工业超前发展,而且多为初级、粗放型加工,导致资源大量浪费,环境进一步恶化。近几年西部工业产值贡献率呈下降趋势,和资源型、低附加值的工业结构分不开。因而,西部开发五年之后,西部工业结构优化关系到西部大开发的真正成败。

二、西部工业结构优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西部区域工业结构优化是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

合理与协调的区域工业结构是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经济增长从总体规模方面反映了地区经济的发展的数量扩张;而结构优化则从产业技术水平方面反映了地区经济发展的质量演进,其实质是通过结构改善来提高产出和效益水平。西部地区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经济的持续良性增长,工业结构优化是必备条件。

2.西部工业结构优化是西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富集,非中心城市以外的西部大部分地区发展经济的基本模式大多依赖资源搞开发。但是受到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制约,西部地区对资源开发利用总体上仍属于粗放型。结果,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难免雪上加霜。

总的来讲,目前西部经济增长模式主要为:资源依赖及高消耗型、初级要素密集型和国有经济主导型。但是,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西部资源在全国经济的战略地位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西部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工业结构是前提。

三、西部装备制造业与西部工业结构优化

装备制造业是现代制造业及现代工业的基础,他的发展水平关乎工业结构优化,关乎制造业以及工业的发展水平。装备制造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也是劳动密集的组装式产业,他范围广,门类多,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集聚效应明显。装备制造业产品范围不仅涉及到机械加工,还涉及到材料、电子和机械零配件加工等配套行业;他的发展将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发展,受关联产业的影响程度很深,产品价值链长,对产业链的完整性要求强烈,有利于区域工业集聚效应的实现;同时有较大的就业容量,可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1.西部装备制造业是西部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具有相当的基础,长期以来引领着西部经济的发展。纵观历史,各朝各代都有对西部进行开发,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部经济的发展,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西部落后的命运。建国以后,尤其是三线建设时期,西部经济总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西部建成了倚重工业结构的基本格局,但是正是西部地区这种跨越式发展,才形成了西部工业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前,西部装备制造业是西部的重要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后,补轻工业一课中,西部军民结合发展,开发出许多名优产品,有力促进了西部经济的发展。现在西部装备制造业面临结构调整升级,带动地方经济迎接世界产业转移的重要机遇,装备制造业无疑起着领跑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2.西部地区实现工业结构优化离不开装备制造业的振兴。西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一直没有明显起色,原因是存在对资源的“路径依赖”。因而必须有计划调整西部地区基于资源初级特征的产业结构。而西部装备制造业,一方面作为工业结构优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振兴必然带动和促进西部工业结构优化,另一方面可以不断地带动和地引导发展一些技术适中、与当地资源关联不大的新兴产业,或者是一些资源消耗少、污染小的高起点产业项目。从整体上看,西部装备制造业振兴关系到西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而关系到西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四、振兴西部装备制造业,促进西部工业结构优化对策建议

1.打破独立封闭的军工体制,构建西部军民结合型装备制造业基地,促进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

构筑西部军民结合管理体制,促进生产要素在军民之间合理流动,推动军工与地方经济一体化。以军品生产为主的军工企业要打破军工系统内部大配套的格局,在保障国防安全条件下,适当降低军品准入门槛,形成研究设计和系统集成、总装“两头在内”,生产部分“中间在外”的“小核心大协作”模式。

2.培育壮大西部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促进西部工业结构优化

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之一,表现在产业集群的发育壮大上。西部装备制造业要做强做大,根据装备制造业工艺加工过程长、产业链条长、产业关联度大、产业集中度高等行业特点,最适合采取产业集群这一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因此,为了推进西部新型工业化,必须尽快培育壮大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

一方面要做强龙头企业,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加强研发设计和总装调试、服务营销两头,精简生产的中间环节,实现企业组织由“橄榄型”向“哑铃型”转变,提高应对市场多变的能力,实施名牌战略。同时也应尽快将后勤部分分离出去,实现服务社会化。另一方面,提高当地中小企业的配套能力。

3.整合装备资源,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

西部各类、各级开发区在利益驱动下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自成体系的产业结构同构化现象,不利于专业化园区的形成和产业集群的发展,现已成为制约西部工业经济发展的重大“瓶颈”之一,因此,“十一五”期间在空间上优化配置装备工业资源势在必行。西部各省区各类、各级开发区要明确行业定位,实行错位发展。

4.在工业改革上的重点是扶持行业协会的成长

判断一个区域的市场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行业协会的发展壮大程度。在我国,由于历史原因,政府替代了社会中介组织的相当一部分职能,因此,在向市场体制的转轨中,政府面临两个退出:第一、从市场退出;第二、从社会领域退出,还权于社会,其中包括将企业管理的职能让度给社会中介机构。在工业领域,政府要将制订行业发展战略和行业标准、产品维权、质量监督、内部协调、咨询服务、技能培训、行业损害调查、反倾销和反补贴投诉和应诉,评定技术职称等职能交给行业协会。

5.加强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

在西部人才队伍中,当前最短缺的是高级技能人才,因此要尽快纠正片面追求学历教育而忽视技能教育的错误导向,转变人才观,树立高级技能人才同样也是人才的观念,充分利用多种新闻媒体和宣传途径,通过公益性宣传,在全社会孕育崇尚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同时,降低培训门槛,发挥以技校与企业为主,以当地名牌技工学校为核心的各种社会力量办学,促进职业培训与岗位开发相结合,培养高级复合型技能人才。

6.优化投资软环境,促进西部工业结构优化

投资环境是西部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政府是营造投资软环境的最大主体,因此,政府改革要提速,由计划体制下的管理型政府向落实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转变,大力加强诚信建设,按照WTO的要求,加快削减不必要的行政性审批。对于需要保留的行政性审批,要严格规定时效,提高审批效率。

参考文献:

[1]从地区增长看降耗:西部要立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人民网 2006年09月05日

[2]基普分析之二十五:我国制造业布局与西部制造业的比较优势研究国家统计局普查中心 2003年8月

[3]陈佳贵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 《经济研究》2006年第6期

篇10

2010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第23题的第二问如下:

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

请回答:

对图像研究者来说,绘画作品并不简单地只是用于观赏,而是用来“解读”。图③为工业化时期的宣传海报,判断其所含信息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与其他图像史料相比,宣传海报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不准确。因为它忽视轻工业发展,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特点:宣传海报多与重要事件有关;有明显的倾向性。

这道题目是对宣传海报的解读,海报留有时代的烙印,正如题目所言“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海报宣传是为政治服务的一种工具。“图③为工业化时期的宣传海报,判断其所含信息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解答本题目,重点要抓住关键信息“工业化时期 ”,苏联的新型工业化模式是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重工业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从宣传画及其图下的注明可以得出,政府大力发展的是轻纺工业,和史实是不相符的,由此可以判断图中信息不准确。

这道题目的第二个问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求真意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在三维目标中往往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两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一种无形的目标,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教师却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的求真意识培养还不够重视。历史学科中重视学生的求真教育的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求真既然重要,那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把无形的东西通过学生行动变得有形,是值得广大教育者不断探讨的话题。笔者结合几年来的教学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看法。

1.尊重史实,准确记忆

历史就是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一些史实,如十月革命、、等知识点,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也是学生必须了解的常识。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就在于对史实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和评价,若连基本的史实都搞不清楚,就会出现张冠李戴或者关公战秦琼的笑话,这当然谈不上尊重历史事实,更谈不上去追求历史的真了。在平日上课检查时,一些学生往往不注重历史知识点的及时复习、循环复习,从而导致对历史知识掌握的不系统。心理学指出,记忆品质一般从敏捷性、持久性、正确性和备用性四个方面来衡量和评价。可见,准确性不仅体现了记忆的优良品质,更是求真的必要准备。

2.认真作业,独立思考

求真不仅体现为学生的学习态度要认真,还体现在学生能够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此外,上课时教师可以组织讨论一些话题。例如在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中关于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这个问题,笔者曾让学生结合课文和学过的知识各抒己见。学生在讨论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还符合新课改合作学习的精神。求真的路上始终要尊重事实、尊重规律,不仅要讨论,还要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不唯教师、不唯教材、不畏权威的精神。由此可以看出,独立思考尤为重要,可以说保持思想上的独立性是求真的灵魂。

3.历史教学中介绍体现“求真”的方法

一是论从史出。论从史出一般是指实事求是,依据人类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得出相应的结论。论从史出中科学史观的体现,一个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就是研究人类历史发展的理论成果;另一个是它可以解释历史现象,研究历史规律,而并非将历史“为我所用”。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论从史出体现了不妄下结论,不想当然地乱发议论,尊重事实,从而体现了求真精神。例如当谈到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时,应当结合史实在引进西方科学技术,19世纪60、70年代分别创办了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及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开近代教育之先河等史实进行作答。

二是放到历史背景中去思考历史问题。这一方法可以看做是论从史出的引申。每个问题的产生都有它的初始条件,对历史事件而言都有它的背景,历史事件的背景一般包括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因此,我们不能轻率地对一件事情或一个人物作简单的评价,有时人物也有他“身不由己”的难处,事件的产生也离不开产生它的舞台,每个事件或每个人物都受到时代条件的限制,或者说都带有时代的烙印。因此,当我们评价人或事的时候,在寻求答案的正确性(或称为“真”)时,我们应当把人或事放到历史的坐标中来考虑。这点体现在教学中主要是指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历史。例如在讲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0课《中国的曲折发展》第二子目“短暂的春天”时,笔者就为学生创设情境:假设1911年你自力更生创办了一家纺织厂,请设想在接下来的10年中,你的生活会发生哪些变化?学生要回答好这一问题,便要结合1911至1921年发生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政策、群众的反帝爱国运动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等历史事件,结合历史的特定背景作答。

三是正确引入二重证据法。所谓“二重证据法”就是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互印证, 以考查古代历史文化。这也是鉴别史实真伪、求真的一个好方法。历史课上虽然对考证古史涉及不多,但就求真而言,有必要向学生作简单介绍。今年江苏历史高考卷在最后的选作题C “探索历史的奥秘”第三问中出现了这样的设问:

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探寻夏王朝遗址学术领域有着怎样的定论和争论?对二里头遗址奥秘进一步科学解读,需要继续使用什么方法?

答案:定论是二里头遗址用事实证明了夏朝的真实存在。争论是二里头遗址与夏文明的时期、范围是否完全吻合等。方法是考古成果与文献资料相互印证。

如何理清二里头遗址与夏文明的关系,若对“二重证据法”有所了解的话,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其实由于这是选作题,虽然没有前面第23题宣传画考查学生的范围广泛,但也体现出命题者加强了对学生求真能力的考查和对学生求真意识的重视。

[1]何兆武.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J].史学理论研究,19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