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带来的好处范文
时间:2023-12-25 17:37: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进步带来的好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创新,毋庸置疑是人类进步的催化剂,但总是以破坏人类的工作岗位为代价。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纺纱机的出现让纺织工人们丢掉了赖以生存的饭碗;过去30年间,数字革命的出现消灭了中级技术工作,迫使很多以此支撑生活的工人沦为无业游民。打字员、票务、银行出纳以及无数像纺织工人们一样的生产流水线工人都因科技的进步而被淘汰下岗。
尽管如此,我们依然相信科技进步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是社会走向繁荣的一个自然过程。虽然创新抹杀了不少工作,但同时也创造了更多更好的新工作。100年前,三分之一的美国人是农场工人,如今,这个比例不到2%,而从农业中转移的数百万人口并没有失业,相反随着经济的发展他们找到了更好的工作。现在,秘书从业人员数量正在下滑,但却涌现了更多的计算机程序员和网页设计师。
保持乐观的出发点是正确的,但是对于普通工人而言,科技给他们造成的困扰远大于其所带来的好处。虽然新的工作和好的产品层出不穷,但在短期内,人们的收入差距将会扩大,最后造成巨大的社会混乱,甚至还将引发政治风险。科技影响就像是一场龙卷风,首先袭击的是发达国家,但最终也会不可避免地横扫发展中国家。然而,各国政府都还没有为此做好准备。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忧?部分原因是担心历史的重演。在工业革命早期,生产力提高所产生的回报不成比例地流入资本家手中。如今历史似乎正在重演。数字革命所带来的财富基本上被资本所有者和一些高级技术工人占有。在过去30年间,全球范围内劳动力在总产出中的份额从64%下降到59%。与此同时,美国富豪收入占社会总收入比例由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9%上升至如今的22%。在发达国家,攀升的失业率令人担忧。2000年,美国工龄人口就业率达65%,自此以后,就业率开始逐年下滑,目前仅为59%。
更糟糕的是,科技对就业市场的冲击才刚刚开始。从无人驾驶汽车到智能家居产品,科技的进步将使无数工作成为历史。公共部门首当其冲,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大量的私营领域中的中等技术职位也将难逃“厄运”。
到目前为止,受科技影响最深的是那些日常重复性劳动。而且,随着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提高以及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计算机可以操作更为复杂的劳动,并且比人力更加廉价和有效。智能工业机器人可以迅速地学习人类的一系列动作。在强大的科技面前,服务行业显得更加不堪一击。如今,电脑可以通过闭路摄像机画面辨认入侵者,比人类更加可靠。通过对比大量的金融或生物特征数据后发现,电脑能比会计师或医生更能发现错误数据或疾病。近期,牛津大学的一位学者研究发现,在未来20年内,全球将有47%的工作实现自动化。
与此同时,数字革命也在影响着创新的过程。互联网上现成的代码以及提供服务(如亚马逊的云计算)、销售(如苹果的App store)以及市场推广(如Facebook)的网络平台,使大批科技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就像计算机游戏设计者发明了一款人类之前从不需要的产品,但现在却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一样,这些企业将来一定会发明新的看起来需要雇佣上百万人的产品或服务,但实际上的员工数量却很少。现在的企业员工数量正变得轻量化。2012年,当美国著名图片分享网站Instagram以十亿美元的价格被Facebook收购时,他们已经拥有3000万的用户,但员工人数却不过区区13人。相反,几个月前刚刚申请破产的柯达在全盛时期的员工人数高达14.5万人。
科技对社会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物流运输行业首先受到科技的冲击,而创意和管理行业很难被科技所取代,因此在短时期内平均工资不会变化但收入差距将会扩大。
收入差距势必会引起社会的不满,但是政治家们很难找到解决的办法。回避科技进步就像19世纪初卢德派分子抗议纺织机一样是徒劳的,因为任何阻止科技进步的国家都将被渴望新技术的竞争对手所淘汰。
政府可以通过对教育系统的改革来帮助人们应对科技所带来的影响。在工业革命后期,工人命运极大改善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国家建立了学校来教育他们,这是当时一个重大的改革。现在这些学校本身就需要通过改革来增强人类的创造性。所以学校应该培养学生少一点死记硬背、多一点辩证思考。无论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还是视频游戏,科技本身也会帮助人们培养新技能。
国家教育也需要重新定义。国家应该加大对公民学前教育的投入,因为孩子的早期认知能力和社会技能也会影响他们未来潜力的发挥。成年人仍然需要学习,以后人们应该参加一年的继续教育,或者可以分阶段进行。
篇2
关键词:税收优惠技术开发准备金
科技水平是一国综合国力的体现。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特别是高新技术对于一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科技投入是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证,而我国的科技投入长期处于水平过低和严重不足的状况。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科技研究和发展(R&D)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在1990—1993年间为0.7%—0.72%,1994—1995年间均为0.5%。这不仅与发达国家2%—3%的平均水平相距甚远,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长期以来的科技投入不足已成为严重阻碍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到2000年全社会R&D/GDP比重达到1.5%。
为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刺激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国务院也颁布与实施了一些财政税收政策。如在企业所得税方面,规定国务院批准的高科技产业开发区的高科技企业,按15%的税率征税;新办的高新技术企业自投产年度起免征所得税两年;同时对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服务于企业的技术成果、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承包所取得的技术收入暂免征所得税;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外商投资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按15%的税率征税;从获利年度起,第1—2年免税;减免期满后,仍为先进企业的,可延长3年减半征税。并且,我国的《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和“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财务税收问题的通知”(财工字[1996]41号)中明确规定企业用于技术开发的经费可入成本,增长超过10%时,另加50%税前扣除的优惠。这些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刺激了企业进行科技投入的积极性。但就目前来看,现行优惠政策基本属于税收优惠,体现在税率降低和税额的定期减免,其他相关措施不足,没有形成一系列多角度、多渠道的优惠政策。
一、现行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
第一、税收优惠对象选择上不尽科学。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是一种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即只是针对高科技产业区、经济开发区。这种做法有悖于平等竞争原则,区内、区外的企业享受的政策优惠差异较大,在同等技术条件下区外企业享受的优惠较少,不利于企业间公平竞争。同时这也给企业避税创造了条件,区内外政策不同导致区内注册、区外经营现象普遍存在,不利于税收征收管理。
第二、现行所得税制在鼓励科技进步方面存在着一些限制性因素。主要表现在直接性优惠过多、间接性优惠不足,特别是内、外资企业适用的两套不同企业所得税制与高科技企业所得税优惠产生交叉,并且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总体上多于内资企业,存在着技术水平相当条件下的内外资企业的非公平竞争问题。
第三、我国流转税体制方面也存着不利于鼓励企业科技进步的因素。由于我国是世界上仅有的实施“生产型”增值税的两个国家之一(中国与印尼),增值税的进项税额中不得抵扣购进的固定资产价款,这对于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高科技企业而言,是一部分额外的税负,相当于多付了一笔“投资税”,从而影响了企业科技投入和技术改造的进行。另外,由于现代科研的前期投入资金量大,但“无形资产”、“特许权使用费”等不得在进项税额中抵扣,这又进一步加重了企业的税负。
第四、现行税收征管工作的滞后不适应促进高科技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需要。如我国对高科技企业税收征管大多专门设立税务机构进行属地管理,这固然有利于对高新产业区的企业统一管理,但对于其它非产业区的高科技企业而言,则带来了税收征管上的困难。同时税务机关在具体征管过程中把关不够,一些名义上的“高新科技企业”也在科技工业园注册、经营,这实际上只会带来国家税款的流失。因而,对于高科技企业的认定及完善其相关认定标准,是税务机关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国际上科技税收优惠的一般做法
经济发展需要科技支持,为鼓励企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刺激企业增加科技投入,世界各国都采取了相应的税收优惠措施,主要有:
第一、准备金制度(ReserveFundSystem)。所谓准备金,系为减少企业投资风险而设立的资金准备,主要有技术开发准备金、呆帐准备金、退休准备金等。这是税式支出的一种形式,即企业所得中用于一定用途的所得可作为准备金处理而不纳税。这其中以韩国的“技术开发准备金”较为有影响。它规定企业为解决技术开发和创新的资金需要,可按收入总额的3%(技术密集型产业4%,生产资料产业5%)提取技术开发准备金,在投资发生前作为损耗计算。这种做法适用的行业很广,并且该制度对资金使用范围和未用资金的处理有一定的限制:准备金必须有提留之日起3年内使用,主要用于技术开发、引进技术的消化改造、技术信息及技术培训和研究设施等方面。
第二、加速折旧(AcceleratedDepreciation)。即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初期提取较多的折旧,以后逐年减少,税负相对于后期较轻;尽管总税负不变,但相对于“直线法”折旧,企业享有递延纳税的好处,这就相当于给予企业一笔无息贷款。
第三、盈亏相抵(LossCarryoverandCarryback)。系指准许企业以某年度的亏损抵销以后年度的盈利,以减少其以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或者冲抵以前年度的盈余,申请退还以前年度已纳税的部分税款。一般而言,冲抵或抵销前后年度的盈余,都有一定年限。如日本是前1年,后5年;英国则是前3年,后无限。由于现行高科技企业投资风险大、市场变化迅速,这种盈亏相抵的作法有对其有极大的刺激作用。因为企业发生亏损时,其亏损额可以从以前或以后年度的盈余中补偿。因而,这种作法受到一些新兴高科技企业的极大欢迎。
第四、投资抵免(TaxCreditforInvestment)。即对购进生产性固定资产设备的企业,允许其在税前扣除设备价款一定比例的金额,以减轻其税负。这种抵免有利于鼓励企业更新固定资产和进行技术改造。如英国税法规定,企业用于科技开发的资本性支出可以100%从税前的营业收入中扣除,并且购买知识产权和技术秘诀(Know-how)的投资,按递减余额的25%从税前扣除。美国税法也规定,公司可以将当年的研究试验费用“资本化”,通过待摊费用的方式逐年计入成本。这样通过开发费用的税前列支,减少了应纳税所得额,降低了企业的所得税负。
三、对我国科技税收政策的若干建议
我国的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应在吸收借鉴国际上的通行作法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直接性优惠与间接性优惠并重;通过完善相应税制,制定以税收、投资、金融为主的多渠道、多角度的优惠措施,使企业充分享受税收优惠,促进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和进行技术改造。为此,针对前文中提到的有关问题,笔者提出以下若干建议:
首先,科技进步离不开科技投入的支持。没有科技投入的增加,科技进步只能是一句空话。因而要把增加科技投入、加强研究开发作为国家产业发展战略来抓。我国企业投入能力弱、投入水平低、自有投资资金严重不足。发达国家企业R&D投入占整个投入的比例大多为50%—70%,日本为80%,韩国也为80%,而我国企业R&D投入比例不足30%。因而,借鉴国外的“技术准备金”制度,运用政策杠杆,促使企业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是一项具有重要推动和激励作用的政策措施。韩国政府在振兴经济、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广泛采用了这一制度。这一政策取得了极大成功,使韩国经济发展实现了腾飞。我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与七八十年代的韩国比较相似,因而我们可以吸收借鉴这一做法,规定企业可以从其税前营业收入总额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技术开发准备金在税前作为损耗计入成本费用列支。同时严格规定这笔资金的使用范围,并规定其在一定年限内使用(3—5年),否则对年限到期仍未使用的准备金,计入企业应税所得,并加收一定利息。这样,促使企业积极使用这笔技术开发准备金,并在规定年限、指定用途内使用,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其次,税收优惠要扩大其范围,特别是向一些高科技中小企业倾斜。因为新兴的高新科技企业在初期一般规模较小、自有资金不足。另外,以前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是针对较具规模的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可谓少之又少。因而,可以考虑给技术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在创业初期一定期间的税收减免。同时也可借鉴国外的风险投资机制,设立“创业板”市场,并对购买高科技企业风险基金的所得减免税款,支持中小企业投资、融资。最近,我国台湾省出台了“促进产业升级条例”,将租税奖励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公司和中小企业。其中,列举了一些人才培训支出抵减.建立国际品牌支出抵减等措施。为此,我们可以考虑在如今的知识竞争条件下,对企业的无形资产投入予以一定数额的退税。这样,对于固定资产较少,享受不到加速折旧好处的新兴高科技中小企业而言,无疑打了一针“强心剂”,有利于其壮大发展。
最后,结合我国目前税制存在的问题,可以尝试对有关税种进行改革,这主要有:
1、企业所得税方面。由于所得税不易转嫁,因而可以选择对企业成本费用的扣除标准、范围作出相应规定来实施税收优惠,这可视为一种事前鼓励。针对我国目前企业所得税制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应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适时地取消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措施,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制中明确对高科技企业的优惠政策。其次,税收优惠要趋向于间接性。直接性优惠主要体现在对凡被认定为高科技企业的,自开办之日起实行“二免三减半“的企业所得税政策。同时可考虑对一些生产水平的高科技企业,在规定的减免期满后,再延长若干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填补我国高新科技空白项目的高新科技企业可实行“五年全免”的税收政策。间接性优惠主要体现在允许企业在税前按期扣除当期营业收入若干比例的费用。可考虑按费用总额的一定比例(中小企业可适当提高)扣除技术及人才开发费用。同时对其购置的生产性固定资产按购置价款的一定百分比(国产设备可适当提高)实行加速折旧。另外,考虑到科技开发风险较大、外部性强,对于企业的中间试验费用,可以对其按一定比例在税前列支。这样增强企业进行科研开发的积极性,降低其失败的风险损失。
2、增值税方面。由于现行生产型增值税范围仍未覆盖到全部商品与劳务,加之不少的减免税条款,并不能保证增值税“链条”环环相扣,存在着重复课税因素。因而,我国增值税收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化已是必然的趋势。在此之前,可采取一些过渡性措施,对高科技企业购进的生产性固定资产所含税金可作为进项税额扣除,同时可将自行研发或购买的“特许使用费”、“技术转让费”等所含税金按一定比例予以扣除。这样地消除了重复征税因素,有利于企业投资购买专用设备进行技术改造。
篇3
科技部日前以涉嫌抄袭为由,宣布撤销西安交大原教授李连生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成为该奖项设立以来首宗因学术造假而撤销的项目。李连生早在3年前便被同校教授实名举报,但花了3年时间才真正核实,为何拖延那么长时间,难道核实真的有这么难吗?一个明显的造假行为又是如何通过层层鉴定、最终获奖的?仅靠个人举报能肃清学术造假吗?
李连生造假事件,折射出中国学术界存在的诸多问题。
惊人
连续造假
初春的西安,古城墙上的新春对联昭示着新年刚刚过去。
距离古城墙1公里外的西安交大一村生活区,82岁的陈永江就住在这里。西安交通大学原教授李连生所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被科技部撤销,作为举报人之一,他3年多来的坚持有了结果。
说起事情的经过,陈永江用“不可思议”来形容。
2007年12月,一则西安交大教授获得“2007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公示让陈永江惊诧。获奖人为李连生,项目则是陈永江一直研究的“往复式压缩机”领域。
“我们最初看出问题,就是从项目的名称上,‘往复式压缩机及其系统的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举报人之一的冯全科介绍说。他当时是西安交大的一名在职教授。
“你说一个从来没有涉足过往复式压缩机的人,怎么有如此大的胆量,去申请国家级大奖呢?”说到这儿,陈永江变得很激动。
举报人之一的杨绍侃拿到的推荐书让他们看出了问题:主要理论和技术成果根本无先进性可言,把其他单位原有技术报为他们与这些单位共同研发的技术,把其他单位早已拥有的主要产品说成是应用了他们的理论和技术成果开发的产品或者是共同研发的产品……
从那时起,6位教授踏上了调查、举报之路。
更让他们感到不可思议的还在后面,李连生曾经获得的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也存在造假。主要体现在获奖成果的经济效益证明上,因为根据相关规定,科技成果必须为所应用的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这是获奖的必备条件。而李连生申报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时的经济效益主要来自西安泰德压缩机有限公司,这是陕西省相关部门专门为他的成果投资的,涡旋式压缩机是唯一的生产项目。
“成果申报中表示,公司2001年的纯效益为255万,2003年的纯效益为1470万,我们在西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档案室拿到的公司年检报告显示,公司2001年亏损148万,2002年亏损307.8万,2003年则亏损384万,一正一负就是2000万,你说了得吗?”陈永江介绍,该公司已于2004年1月停产,2005年破产,而李连生还是凭借该项目获得了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直至拿到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漏洞
鉴定专家自己推荐
西安交大的压缩机专业是中国的首创,6位举报人是西安交大压缩机研究领域的专家。据他们说,李连生在读硕士和博士期间,研究方向一直是涡旋式压缩机。
“我们知道这个项目,也是在获奖之后,在这之前没有任何的消息,包括能动学院的压缩机教研室。”陈永江在博客上公开了西安交大能动学院在2008年4月致学校的一封公开信。
由于李连生的研究方向为涡旋式压缩机,并不是申报奖项的反复式压缩机,在6位举报人看来,在申报之前,学校相关负责人应该将申报材料交由反复式压缩机教研组专家“看看”。
“外行肯定是看不出来,内行一看就明白,但是根本没有这个程序。”举报人郁有章说道。
在6位举报人提供的李连生学术造假证据中,其中就有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在这个落款单位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证书中,主要研制人员名单、鉴定委员会名单等内容一应俱全。
“报奖也经过了相关的鉴定手续,为什么还会出现这些问题呢?”记者问道。
“这暴露出我们评奖过程中的很多问题。”陈永江称。
以李连生评奖为例,陈永江给记者详细说明了其中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李连生申报的属于技术类(技术发明),需要准备的材料也比较多,比如论据(论文、专利)、经济效益证明等,交由专家鉴定评审。
问题正出在这里,专家鉴定委员会人员都是课题组人员自己提议的。报到相关部门,经过审核之后就可以了。
“谁也不笨,提议的专家肯定是跟自己关系比较好,有相同观点的。一般情况下,只要提议,都会通过。何况还有行政力量的干涉呢?”其中一名举报人说。
其他举报人也证实了这种说法。就连参与李连生评奖的专家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也表示:“毕竟大家都比较熟,都愿意捧场,谁愿意去给人家挑刺。”
这位专家表示,现在的鉴定会开得很简单,基本是走过场。鉴定时,由申报单位事先检测好,只给一个检测报告,只看这个内容就行。对于可靠性,鉴定专家没有办法去验证,但是不影响得出一个好的结论。
处理
单纯行政处罚还不够
在西安交大新闻网上,一则名为“学校取消李连生教授职务解除其教师聘用合同”的消息显示,2010年3月21日,西安交通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和校党政联席会议作出决定,鉴于李连生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取消其教授职务,并解除其教师聘用合同。
根据陈永江的介绍,李连生被西安交大处理后,现在还有很多奖项头衔未被撤销。就连这次科技部宣布撤销奖项后,也只是收回奖励证书,追回奖金。对于这样的结果,6位举报人都认为处罚太轻了。
“因为这些奖,他获得了很多利益,还有长江学者、能动学院副院长、校人事处处长等一大串头衔。现在只是收回证书和奖金就完了吗?”6位举报人质疑。
“如果是这样,很多人都愿意铤而走险,编造、抄袭……被查到也没有什么关系,我们称科技界的造假为‘空手套白狼’。这次不也是国家科技进步奖首次被撤销吗?”陈永江认为,应该对学术造假立法严惩,才能把一些刚刚萌生这种想法的青年教师拉回来。
同是学术造假,“韩国克隆之父”黄禹锡不但被解除教授职务,韩国检察部门还对其提讼,指控其诈骗、侵吞研究经费等,最终黄禹锡被判处有期徒刑18个月、缓期两年执行。李连生拿造假的项目去参评国家奖项,说其诈骗也不为过。至于有无侵吞研究经费,也应予以追查,而不能忽视不提。
“对李连生的处罚是一种进步,但是单纯的行政处罚是不够的,学术造假严重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提起刑事诉讼,但是国内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法律规定。”以学术打假著称的方舟子这样认为。
利益
管理者刻意护短
科技部取消李连生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消息,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连日来到西安交大、举报人家中,甚至李连生家中采访的记者不计其数。
记者来到李连生家,敲了半个多小时房门也没开,家中电话也无人接听。记者在门口留了一张字条,询问相关情况,但一直没有收到他的回复。
“如果造假成功,李连生下一步肯定要申请国家级奖项,因为只有先获得省部级一二等奖才有资格参评国家级奖项。而只要拿到国家级奖项,就能申请到国家课题,获得相应经费,直至晋升职称,这种体制也纵容了学术造假。”陈永江说。
实名举报之所以持续3年才有处理结果,6位举报人认为,学校方面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他们还公开了学校相关人员找他们“谈话”的录音,并通过中央电视台播放出来:
你们这个举报,弄得校领导50天来日夜不得安宁;现在高校弄虚作假成风,你们不要大惊小怪;这事涉及西安交通大学的脸面,也涉及国家的脸面……这些录音中的内容,一经公布就引起了强烈反响。“最可怕的是管理者不敢正视问题,刻意护短,使邪恶更加嚣张。”陈永江激动地说。
就在科技部撤销奖项的公告之后,西安交大在发给当地媒体的一份说明中表示:“这是西安交大于2010年3月主动向科技部提出撤销该奖项的申请后,科技部经过严格程序认真作出的正确决定,对此学校表示欢迎。”
一个月前,科技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通告,正式撤销西安交通大学原教授李连生等200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决定,收回奖励证书,追回奖金。这是我国第一例因学术造假被撤销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
西安交大宣传部新闻中心一位负责人表示,西安交大学术委员会专门成立调查组对此调查,由于之前未碰到过此类事情,李连生一事涉及一些专业知识,故调查比较慎重,这也是学校的一贯风格。全国政协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华说:“从长远来看,这件事(李连生造假)对学校是有好处的。去年我们照样得了5个国家奖。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
余音
震慑造假警醒社会
近日,有关李连生等人所获国家科技进步奖被撤销的相关消息备受社会关注,各界人士也对科技部此举表示欢迎。
一直宣称要致力于学术打假的方舟子在微博中说:“西安交大6名教授举报李连生造假的举报信最早就是在新语丝网站上公布的,最后能有这样一个结果很不错。李连生事件可能只是一个特例,但不能因此对目前中国反对学术不端的形势给予过分乐观的估计。中国学术不端的情况还要严重得多,很多也曝光了,但是基本上没有受到处理。虽然有关部门声称对学术不端‘零容忍’,但实际上很多‘还是忍了’。官本位的科研体制是学术造假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在我掌握的可能造假的人中,有大学校长、副校长、两院院士,还有知名大学的著名教授,地位越高,越难处理。因此,需要更多的人出来举报。”
关于这起沸沸扬扬的事件,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石英说,该事件能称为我国“第一例”因学术造假被撤销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说明了政府打击学术造假的“零容忍”态度,让6位教授自2007年以来的举报,有了一个结果,对公众而言,学术界应该是一片净土,应该保持严谨治学的学术风气。然而,近年来,剽窃、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却屡屡爆出,只是有的大、有的小。如果放任这些不端行为,将严重败坏学术风气,同时给社会以恶劣的示范作用,后果严重。所以,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坚持诸如此次的惩治力度,认真对待举报,积极查实,对学术腐败、学术不端行为,严肃处理,让妄图投机取巧者不敢有弄虚作假之心。
篇4
科技的变化是迅速的,关系着我们的生活;科技的进步是美好的,使人类文明蒸蒸日上。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科技发展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阅。
科技发展心得体会1科技的发展到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呢?请跟我来看看吧!
科技的进步让我们的学习环境更加优越了。妈妈说以前的学校是用泥土、瓦片盖成的,没有风扇、没有空调、没有电视教学、更没有电脑课件,学生们只能在夏天热、冬天冷的教室里听课,老师只有用一块擦都擦不干净的黑板教课。不像我们现在,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听着老师讲解,看着电视、电脑课件,学习起来可带劲了。
科技的发展到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呢?请跟我来看看吧!
科技的进步让我们的学习环境更加优越了。妈妈说以前的学校是用泥土、瓦片盖成的,没有风扇、更没有空调,没有电视教学、更没有电脑课件。学生们只能在夏天热、冬天冷的教室里听课,老师只有用一块擦都擦不干净的黑板教课。不像我们现在,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听着老师讲解,看着电视、电脑课件,学习起来可带劲了。
科技的进步让叔叔阿姨的工作更加安全、高效了。听奶奶说以前耕田全靠人用锄头一锄一锄的挖,农民伯伯们每天只能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工人叔叔们搬运再重的物品、干再危险的工作都必须亲力亲为。而现在,农民伯伯有了农耕机,一个人操作一台机器一天能干好多农活,剩余的时间,他们就可以尽情的玩乐了。工人叔叔们有了机器人的帮忙,工作效率更高了、再也不用亲自去做那些危险的事情。
科技的进步不仅让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我们的日常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它让我们穿得更加舒适、更加漂亮了。从以前的布衣、棉服,到现在的毛衣、真丝裙、羽绒服;从以前的手工缝制,到现在的机器大批量生产,衣服的材质、款式多种多样、变化多端。也让我们吃的更加丰富、更加可口了。以前的人们只能吃当时、当季的食物,而现在的我们,世界各地的、反季的食物随时都能吃到。而且有了电饭锅、高压锅、电烤箱等等的帮忙,食物也更加美味了。
科技的进步还让我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以前人们出行都要走好远的路才能坐上火车、汽车,现在不光城市交通便利、就连农村也村村通公路了,高铁、飞机让我们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真是数不胜数呀!我们的祖辈、父辈们用他们的辛勤和智慧使科技有了很大的进步,让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但也给我们留下了不少难题,比如:现在的汽车还不能避免侧翻、飞机还有失事、机器人还不能完全代替人们工作等等。
所以,我们必须勇于开拓、敢于创新,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让人们享受到更多科技进步带来的好处。
科技发展心得体会2科技,不断地在改变我们的世界,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有趣,便捷。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近两百年中,科技发展迅猛。从明清时期使用的煤油灯到今天使用的节能灯;从十九世纪初的无线电报到十九世纪末的有线电话;从二十世纪中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的“埃尼阿克”计算机到今天的多媒体计算机;从二十世纪末使用的“大哥大”到如今的4G网络。因为科技,我们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同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那么未来的世界将是怎样的呢?
二十一世纪将是生物技术时代。未来将在有机酸等发酵产品、开发生物固氮和蛋白质工程、生物农药、人工智能、人类基因组计划、治理污染等多方面取得进展,逐步发展成为跨领域的生物技术时代。
二十一世纪将是智能交通时代。随着汽车增多,使交通事故、交通堵塞和废气污染成为越来越严重问题。因此,一使道路交通实现铁路(线路)化管理,从而大大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道路的利用率。主要优点一是改进汽车的安全性,实行自动控制,二是对交通实施智能化控制,如自动付费等;三是通过卫星定位系统为地面行车提供最佳行车路线。
二十一世纪是纳米时代。纳米技术是以纳米(1纳米等于十亿分一米)为长度单位的产品的技术,所制成的微型机械非常微小,如目前最小的电磁电动机,重量仅为4毫克,直径8毫米,转速达每分钟1万转,工作电压1.7伏。纳米技术将应用于人类各个领域,能在危险环境中排除故障,能用于家电的自动调节,能充当医生进入人体医治疗疾病等。
这就是我们的科技,这就是我们的未来的世界。我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将会有更多的产品、技术成为现实。
科技发展心得体会3“咣”的一声,时光宝盒把我带到未来的科技馆中。
进入科技馆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使用太阳能LED灯的喷泉,它采用循环水系统,是环保型设计。绕过喷泉池,来到选择区域,共有大小25个入口,入口处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游客首先要选择不同的通道进入,如果是未成年人要通过红色入口,而成年人则进入蓝色入口,老年人行动不便,则进入无障碍绿色入口。
之后,游客便乘坐时速为8000公里的时光机来到所属的馆中。第一个区域为动物乐园,这里主要有一些动物方面的展览及动物体验机,例如恐龙生存体验是模拟恐龙的生存过程。除了这些,在动物乐园中还有一个招牌项目,就是“探索亚马逊”。乘客坐在冒险飞车上进入时光隧道,两边是奔跑的大象、狮子以及热带雨林中的动物。一切都是用4D技术做成的,十分逼真,伴有动物的叫声和座椅的前后左右摆动,给游客以真实冒险的享受。
结束了动物乐园的旅程,下面就来到了植物王国。在这里,你不仅可以参观花卉展览,欣赏各种植物,还可以查阅有关植物的资料,培育出自己喜欢的植物种子并栽种,这些有趣的活动会让游客在欢乐的体验与尝试中得到知识。一进门,一股栀子花的香味扑鼻而来,不过这不是真的花朵散发出的味道,而是利用花粉分泌出的特有成分转化而成的。在植物乐园中,到处都有这些人性化的设计,营造出了一种温馨的气氛。
第三部分是未来世界,在这个区域中,主要是有关科学技术、未来探索和宇宙之谜的展示。其中最有趣的要数“模拟宇宙飞船舱”。在这里,你可以成为一个宇航员,试穿宇航服并体验太空失重的感觉,甚至可以“挑战擂台”赢得火星、金星、土星、木星四大星球的旅游套票,进一步感受宇宙的奥秘。除了“宇宙之谜”外,在未来世界这个单元中,你还会看到有新颖的科技产品展示,其中有机器人还会邀请你参加他们在未来房屋中的Party,体验更多的科学技术带给人们的方便与快捷。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科技馆。让科学这把金钥匙带领我们遨游神奇的未来!
科技发展心得体会4对于科技这个词语,大家都很熟悉。简单说来,科技就是科学技术。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它是指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技术的总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如雨后春笋,正在祖国大地迅猛地发展。环顾生活,科技是无处不在的,科技就在我身边!
夜晚走在路上,有电灯给我们照明;给朋友打个电话,随手可以掏出手机;回到家里,打开电视看看新闻,开启电脑,可以和朋友聊天;妈妈用电饭煲蒸好了饭;开开电暖器;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着妈妈用电炒锅调制出来的美味佳肴……你看,随时随地,我们能离开科技吗?
科技的用处可是大了去啦!比如说:如果没有电动车,我们就不便和远方的亲朋好友交往;如果没有动车组,人们到各地旅游就很难实现朝发夕至;如果没有航天飞机,人们进入太空将是一句空话;如果没有破冰船,我们就很难到南极考察;如果没有航天器具,人们登月将只能是幻想……
相反,有了科技,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更加美好——有了传真,我们的文件,瞬间可以轻松地传出!有了机器人,它可以置身人们难以到达的空间;运用激光,可以制成健身器材;有了空调,即使是炎热的夏日,也可以让人们舒适如春……
不难看出:这一切,人们享用的都是科技的成果!
由此可知:科技,帮助我们创造了优越的生活环境;科技,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科技,是全世界人们智慧的结晶!
我们身处科技中,要不断学习新的科技!
科技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还要大力发展科技!
科技发展心得体会5这一天,我乘座着我的最新发明“超音速飞机”去看望小学时期的老师20年了我为了这架超音速飞机没能去看望老师,我真是有些惭愧啊,想想老师为了我们的未来付出了多少心血啊!我想20年了老师肯定老了许多,那时候年轻的老师,现在肯定已是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了,我猜想着。
一个声音把我从猜想中叫醒,我一看原来是一架“超级水。陆。空。飞机”,虽然我的“超音速飞机”也是水。陆。空。飞机,但是我的飞机系统设置跟它那架飞机的系统设置简直是有天地之别啊!这架飞机是我的小学同学郑勇勇发明的,他不是在美国吗?怎么回来了?”
我来到了老师家门口只见老师还是明艳动人一点也看不出有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的风范,我问郑勇勇是怎么回事,他也说不知道,我们俩百思不解地问老师,老师这才说出是我们的小学同学郑林最发明的青春不变药:“它是一种抹了就可以永远保持着青春的神药。因为,老师在郑林最做实验期间曾经成为了郑林最的得力助手因此郑林最在发明了青春不变药第一次就用在了老师身上因此老师获得了永远的青春,我们说:“我们能成为新一代的人才还不是老师给我们的,这时老师激动的泪花一滴滴的往下流,我们也激动的哭了我们停止了哭声后便乘着超速电梯来到了第54层『老师的家。”
篇5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加的迫切,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用型高校也应运而生。应用型高校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社会素养和竞争力。应用型教育的这些特点,也决定了教学模式上更加偏重实践教学的发展和运用。应用型教育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应用型人才,同时也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特点
视觉传达设计主要是指借助传播媒介通过对视觉符号语言组合而成的视觉图形设计传达给消费者的一种艺术设计形式。它受科技进步影响较多,尤其受到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媒体等技术进步影响较大。同时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囊括的专业超越了传统平面设计专业的范畴,因此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表达更加科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应用性较强,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涉及领域更加的广泛,社会将需要更多具有高素质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这与应用型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
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展现状
我国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起步晚,但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视觉传达设计人才也变得更加受欢迎。在应用型教育的不断推广下,我国近千所高校开设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一方面满足了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开设的课程存在滞后性,其内容与快速发展的时代特征不相适应;在教学模式上也是机械性对西方教学模式进行模仿,“模仿有余,创新太少”对我国实际情况联系过少,没有更好的考虑我国对视觉传达设计人才要求;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基础课程对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缺乏关注;针对学生的课题设计创新性不足,过于僵化与社会发展脱轨严重。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最主要的是考虑课程资源如何获得,课程内容的丰富将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资源的获得途径
(一)增强专业课程间的横向联系。视觉传达设计作为一门艺术设计形式,其所要掌握的课程也较多,学生既要掌握平面设计理论和广告设计的表现形式,同时还要了解绘画中各种表达技法,同时随着数字媒体的发展,学生还要掌握摄影及3D动画等方面的技能。要想提高学生设计能力,增强其社会竞争力,就需要学校将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加强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融会贯通,而不是对专业一知半解,避免能做广告设计,去不懂色彩的运用等情况的发生。专业课程的整合也是获取课程资源的一种途径。
(二)加强课程的实践内容设置。应用型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培养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应用人才,秉着这个教学理念,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打破过去以理论课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过去的“闭门造车”向“走出去”转变,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从而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操作相结合,在实践中动手动脑,不断夯实自己的专业水平。应用型高校一般都会实行校企结合的模式,因此,能够为了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增强自身的社会竞争力,应多于企业合作,根据企业的需求去创作去设计,让学生的实践作品更加符合当前市场需要。
(三)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这也为与科技水平联系紧密的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便利,信息技术的进步让视觉传达设计课程变得多样化,不再局限在传统课堂教学,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获得有效信息,获得更多的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眼界,让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接触更多真实优秀的设计方案和案例,并可以在网络世界里和更多的老师、同学进行学习和交流。
(四)加强校与校之间的交流。目前为止,我国设置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已近千所,因此,有进行学校交流的条件,同时,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又决定了其多进行交流对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和社会竞争力有诸多好处,加强校与校之间的交流,丰富学生课题设计内容,增强课题的创新性,进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篇6
他从美国归来,坐在你对面,近视眼镜的一角多了一块凸起的透明条块。你知道那是Google Glass,但你不知道它是不是正在拍照,甚至录像。
你在犹豫,要不要先约法三章,今天的叙旧必须off the record——记者对受访者说的术语,表示这次是私下聊天,不会公开报道。
用不了多久,很多人恐怕就会遇到同样的场景。
但如果朋友戴的不是智能眼镜,而是智能纽扣呢?其实,没有人会阻止你用大脑记住做过的事,也没有人会觉得跟一个记忆力超群的人在一起会有什么不爽,但如果你借助电子设备来扩展自己的记忆,恐怕身边人就会感到不舒服。因为数字记忆实在是太精确了,侵犯了人类默认的社交伦理——我们的对话不被录像。
没错,我们可以戴上Google Glass记录自己看到的一切,但我们只有在获得允许的情况下,才能记录自己与别人的谈话。
我们究竟是选择封杀这些越来越小的可穿戴电子设备,还是选择早点接受一个事实:每个人每天的历史影像终究会被记录。事实上,政府已经在很多公共场所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大部分企业都有自己的监控系统,我们给自己的房子和车子装上摄像头也不会有人反对。
人们倾向于在摄像机面前只表现自己好的一面,反正不会随心所欲。实际上,我们从一个特殊职业上可以观察到人类对摄像头的态度变化,那就是电视主持人。从前,他们是严肃的、正襟危坐的,现在他们是有亲和力的、肆无忌惮的,或者说只有后者才会受到欢迎。这何尝不是科技进步带来的好处?数字存储取代了录像带,软件剪辑取代了手工剪辑,各种限制更少了,自由就更多了。
篇7
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指在农业资源投入、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农业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农业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体系,与传统农业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以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在循环原则作为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减量化原则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农业资源的投入,即减少农业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和能量流量,实现资源利用的减量化;再使用原则就是指在农业生产、消费过程中,最大程度地使用用于生产和包装农产品的机具和容器,实现多次使用和反复使用,防止它们过早成为垃圾;再循环原则就是指对废弃物的再加工处理,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二、积极创新和推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对策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发展,但是发展模式不多,覆盖面积不大和普及率不高,还没有大范围推广,我们必须下大力气,不断创新和推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最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简单来说就是要让农民从中获得经济效益,让社会取得生态效益。加强宣传,就是要广泛而深入地宣传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紧迫性,宣传人和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价值观,使得农业循环经济的理念深入人心;加强培训,就是要对农户进行培训,要让农户真正掌握那些“学得来”“用得上”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本领,进而激发农民群众推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加快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任何一项工作推广都必须要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支持,要推广农业循环经济,也离不开配套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支持,要求相关部门要尽快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保证农业循环经济的推广深入、持久,比如在税收和投资等环节上给予经济奖励措施。
(三)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科技创新、科技进步是实现资源综合利用、重复利用、循环利用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也是对已经开发出来的优良循环经济模式进一步加以改进、推广。科技就是生产力,只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才能真正实现资源“再生”,实现可持续发展,比如现在农村实用最多的“沼气”资源,虽然已经作为循环经济常见、有效模式被大家所接收,但还是可以继续利用科技这个工具,优化、创新相关设备,提高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四)加大、加强资金扶持力度。
推行、推广农业循环经济,除了技术瓶颈外,关键是资金,如果能有专项资金的扶持,确保专款专用,发动和鼓励社会各界人捐资,帮扶农村贫困户进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改造,积极引导和发挥农民的主动性,充分依靠农户自主投入的主体作用,防止过分依赖政府。
(五)树典范、立标兵,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和推广。
虽然经过广泛深入宣传之后,农民对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了,但这还不够,只是给了大家一个美好的印象,毕竟百闻不如一见,所以在一定范围内必须要选择条件较好的镇、村组织开展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试点工作,建设一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样板示范户和生态示范村,让农民亲眼看到循环经济所带来的好处,通过以点带面,示范辐射作用,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六)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模式很多,关键看哪种模式更适合自己,应该积极探寻符合当地实际,吸收成功模式经验,创立自己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不要追求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比如有些地方以沼气为纽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解决农民生活用能需要,同时发展农业生产,这样一来,对增加农民售、保护森林资源、节约能源、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生态平衡产生了作用。
三、结语
篇8
关键词 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科研成果转化;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5-0196-02
0引言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中国最根本的社会矛盾,历史经验表明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渐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最为正确的解决办法。纵观人类历史,每一次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升都与科技的进步息息相关,因此科技研究和科技传播水平的提高对于发展生产力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科技传播进入快速发展轨道,科技进步对国家和社会生产能力的显著性提高得到了广泛认同,科技传播和科学研究因此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
支持。
1 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的必要性论证
对于科技的进步,存在多方面的体现,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9月,中国发明专利受理量共计4910937件,较2013年同比增长12.2%,明显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同时表明中国在科技发展方面大有潜力可为。然而,当越来越多的新科技进入市场,科技投入借助科技传播将要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格局,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科技开发,只有从科技传播中寻求着陆点,才能创造出更大的社会效益。“科技传播”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科学社会学奠基人J.D.贝尔纳于1939年提出,科技信息因为数量太多、传播无序而导致的严重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我们就会面临一种科技知识一经发明获得,就立刻陷入无用的尴尬局面。从科技传播的角度出发,中国在科技传播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亟需建立良好的制度和科学的结构,运用市场化的管理机制和灵活机动的运营机制推动中国科技传播事业发展,从而提升中国科技的整体水平。
广义上来说,一切科技知识的交流、传播、传授都属于科技传播,其在实践活动中的具体应用,如发明创造、工艺流程、技术设备、技术管理、程序设计等。科技传播不能局限于科技知识的传播,还应包含其产生的社会功能,而且要注重其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是对于中国正在进行文化体制改革,但绝大多数依然是“事业单位”或“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科技传播速度、形式、互动性不足明显。在这种体制下,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快速反应能力明显不足。《国富论》给我们以启示,市场,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在社会资源配置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社会资源在市场的作用下会合理、有效地进行配置以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可以起到以下五点作用。
1.1 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对传播者起到激励作用
科技传播者负责制作和传播科技信息,其核心工作就是对科技成果信息进行搜集、过滤以及传播,但近年对于科技成果失真失实的报道屡见不鲜,归其原因主要由于科技传播从业者的专业水平和积极性的不足。科技传播市场化会对科技传播从业者做出激励,通过不断提高其知识水平、工作效率等方式传播真实、社会关注、应用价值高的科技成果。
1.2 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对传播内容起到过滤作用
科技传播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知识、科技成果、科技方法等,现阶段科技传播内容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落后,没有能够真实反映中国科技前沿现状,市场化会激励传播者发掘公众感兴趣、前沿的传播内容,此外还会在内容方面仔细审核从而避免错误。
1.3 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使媒介更加多元化
市场化会激励传播者运用尽可能多的渠道对科技进行传播,在过去的报刊、杂志、图书、广播等基础上,为尽快占据市场份额、扩大影响,其还会应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信息工具进行传播。
1.4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扩大受众范围
当科技传播市场化实现了传播信息准确、多元,满足各类型大众的兴趣后,大众会切身感到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好处,甚至会对科技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受众范围不断扩大。
1.5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提高传播效果
在市场作用下科技传播不论在从传播速度、形式还是在互动性等方面明显提高后,公众明显会更加关注科技领域的新信息,不断为科技发展提出新要求。
针对中国现阶段科技传播行业特点,笔者认为需要大力发展其市场化水平,并运用市场化运作的管理机制和灵活机动的运营机制推动中国科技传播事业发展,从而提升中国科技的整体水平。
2 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相互作用机制
科技成果转化,即将具有创造性的技术成果从科研单位转移到生产部门,使新产品增加,工艺改进,效益提高,最终经济得到进步,即科技成果到实际应用的过程。现阶段,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主要有如下几个类型:一是高校及科研机构是科技成果的供给主体。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科研单位在“科教兴国”的战略指导下,科研能力不断提升,现已成为中国科技成果的供给主体;二是专门机构间接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机构类型和活动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可以归纳为高校设立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和科技咨询公司;三是科技人员自己创办企业的方式也频频出现。处于自主性、便利性考虑,体制内科技人员自己创办企业的现象频频出现,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现有文化体制亟需改善。
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中国大量的科研机构独立于企业之外,长期形成了科技与经济相分离的局面,存在大量的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二是高校及科研机构市场推广能力有限。高校及科研机构人员由于主要精力用于科技理论的研究、科技的研发工作,推广其科技成果的精力有限,很难找到技术和经济结合的切入点;三是科技人员自己创办企业问题频出。一方面,虽然科技人员在本专业领域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但在企业的管理、客户的维护等方面相对薄弱,企业管理方面容易出现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研发往往具有周期长、成本高的特点,企业在运营方面压力巨大,从而会影响到研发人员的研发效率,起到恶性循环的结果。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产业内分工会越来越精细,对于科技传播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应该通过不断加深市场化的方式解决,即通过市场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使产业内组成部门各安其职,实现科技成果供给至需求的无缝对接产业链结构(见图1)。
其中,科技成果转化可以理解为科技成果从供给至需求的中间环节,是提高科技传播效率的关键,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市场化的管理机制和灵活机动的运营机制,在科技供求双方间起到纽带作用,是技术进入市场的推动力量,同时也是技术和经济结合的切入点。
图1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与科技成果转化产业链
3 加快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
针对科技成果转化对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的推动作用,结合科技成果转化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3.1 加快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当前高校及科研机构是中国科技成果的供给主体,加快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给予科技研究人员更多的激励和保障研发出适合社会发展,提高生产力的科技成果。
3.2 推动科技传媒体制的变革和机制重建
通过市场化的大力发展,推动科技传媒体制的变革,通过机制的重建,是市场化新机制适用于中国特色的科技传播需要。
3.3 加快法律、政策的保障
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存在很大的风险性,政府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引导制订有效的产业技术政策及产业结构政策能够促使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大力提高社会生产力。
3.4 鼓励资本市场参于科技成果转化
鼓励风投、创投参于科技成果转化不仅把适合民众需要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而且可以分担研发风险,提高研发人员的研发效率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刘建明. 科技传播――人类智慧的繁衍[J]. 北京: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79-83.
[2]刘建明.科技传播研究:首届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篇9
关键词:新形势 科学发展观 企业工会工作
当今社会,随着高科技和互联网运用日趋广泛,信息传递渠道多、速度快,加之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各方利益关系日趋复杂,企业工会组织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给企业的工会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经济发展和改革稳定的大局,加强和改进企业工会工作,是企业工会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要想实现企业持续、和谐、健康发展,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会工作全局,促进工会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对于企业工会而言,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使企业内部和谐稳定,从而使企业能够健康的向前发展。在目前利益格局多元化的今天,工会既要保护劳动者基本的合理的权益,也要维护企业发展的良好局面。因此,工会要协调企业内外部各方面力量,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职工的整体团结。企业工会要将企业各方面力量尽最大可能组织到工会中来。掌握工会工作特点,有机结合党的工作,紧密依托企业发展,切实提高工会的工作水平,使工会的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促进企业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工会要把职工当亲人,从心底热爱他们,尊重他们。只有从各方面统筹兼顾职工利益,才能促进职工群众整体的团结统一,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主人翁作用。要切实维护职工基本的经济利益,保证职工的合法权益。职工的合法权益主要表现在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三个方面。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职工投身企业发展的积极性。企业职工是企业生产最重要力量、科技进步的传承者和延续者。因此,企业工会要围绕企业发展这个重头戏,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内心深处的干劲,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共进退、共荣辱。当然,工会要把职工的合理诉求优先考虑,替职工当家,为职工做主,下大力气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使职工能对工会有一种认同感和对企业的归属感。大河有水小河满,有效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还要让全体职工了解并分享企业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让职工真真切切感受到与企业共同进步的实惠与好处。大力提高职工业务技能,提升政治素质,为企业良性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队伍。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加强对工会干部的培训,要引入竞争机制,严格目标责任考核,实行领导职务聘任制,逐步探索适合工会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需要企业各级领导干部(含工会干部),发扬我党长期积淀的优良作风,搞好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工会干部要经常走基层倾听职工的呼声,了解他们最渴望的、最盼望的、企业能为他们解决的实际问题,搞好调查研究,做好摸底排查,真正了解职工思想动态,为企业高层决策时提供可靠的、真实的、有说服力的依据。
(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企业工会的三种能力。第一,提高企业工会组织能力。下大力气打牢企业工会工作的组织基础,最大限度地把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第二,提高企业工会的维权能力。工会组织必须以企业的进步与发展为主旋律,组织职工以最饱满的热情、最积极的态度参与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及时反映职工合理的诉求与现实的愿望,保持企业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第三,提高为职工服务的能力。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要依据现有法律做好工会各项工作。工会要依据法律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运用法律武器(《工会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坚持依法维权。
(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工会自身建设(包括理论建设、组织建设和机制建设)。从目前工会自身建设情况看,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工会组织机构独立性不强、工会干部政治业务素质偏低等。要尽快开创工会工作的新局面,就必须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下大力气把工会自身建设抓紧抓好。一是要建立健全工会组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领导机制,明确责任,定期召开会议,为基层工会组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理论指导;二是要努力建设学习型工会组织。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新要求,基层工会要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进学习型工会组织的建设,把工会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当作重要任务来抓;三是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工会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在工会工作考核评价中,引入职工和群众评议机制;四是不断地推进制度建设,把维护职工群众的各项合法权益作为维权的重中之重,最大限度地实现职工合法利益。这样,我们基层工会组织就会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工会工作就会充满活力,展现出企业工会的鲜明特色和蓬勃生机,不断开拓工会工作的新局面,在构建和谐企业、和谐社会进程中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
总之,在新的历史时期,企业工会是企业高层联系基层群众的渠道和平台,工会工作不仅要服务企业工作的大局,还要协调各方利益,维护职工基本的合法的利益。企业工会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方式与方法,才能发挥企业工会应有的作用,促进工会工作科学发展,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景继侠《新形势下如何搞好企业工会工作》
【2】王成义、王存亭《新形势下的企业工会工作之我见》《工会论坛》
【3】李国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企业工会工作再上新水平》《思政教育》
篇10
关键词:设计艺术;科学技术;平衡;统一
Abstract:Design of intelligent human activity, art and technology are two important features of design, in the design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art and scientific technology has been around th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design,art history, every new style will bring to design new inspiration, human history every time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ll bring to design the new leap;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civilization,culture and art level is endowed with new connotation ofdesign. People's spiritual needs and material needs ofdesign art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fy, designers in the design work should clearly recognize, art and technology design is a dynamic process of change,advancing with the times, any art and technology separation or art and technology the inappropriate combination will cause the fundamental failure designtherefore, the designer should design analysis of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explore the variation between the two,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times, the dynamic balance of true art and technology design, design a real social need design works.
Keywords: design 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lance;unity
中图分类号:TB21 文献标识码:A
人类原始时期、手工艺时期、现代工业化时期因生产力水平不同,设计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为适应社会生产力需要,设计要不断的变化发展,艺术与技术为适应设计时代要求,也在不断寻求二者之间平衡关系。
一、人类早期“实用性”设计
从广义上讲设计是人类一切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原创性活动,设计是人类的智能性活动,当人类产生以后为了生存便有意识有目的进行加工活动,由此设计便产生了,在设计萌芽阶段,以石器为代表的原始设计阶段,在此时期石器是最主要的工具,石器设计是原始设计最主要的设计内容,生产工具的设计创造对早期人类由猿向真正人的转变具有决定性意义,生产工具的创造提高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在人类造物活动的初始时期,人类智慧性活动完全是为了生存的需要,这个时期“实用性”是设计的主导倾向。
二、手工艺时期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
在新石器时代长期积累的基础上,人类完成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成为独立的行业,手工工匠专心于器具的制作,建筑、手工艺、服饰等专业、独立的行业性设计逐渐出现和发展完善起来,创造了辉煌的手工业文明。在手工设计阶段,手工制作中设计与生产是密不可分的,设计者在富于艺术构思的同事也精通材料和技术,因此手工业时代是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造就了传统设计的辉煌。在这个时期设计师不仅是技术人才同时又是艺术家,设计作品不仅是技术材料的体现,更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在这一时期,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希腊和罗马、古代中国的成就是非常突出的。但是手工业时代的设计最重要的特征是对金属材料的运用,以及纯粹依靠手工工艺的生产过程。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封闭性、稳定性、保守性也造成了手工艺设计的完整性和延续性的突出特点。
三、工业化时期设计艺术与科学技术之间变化关系
进入工业化时期,科技的进步,生产方式的改变,打破是传统手工设计中艺术与技术结合模式,该时期艺术与技术之间变化关系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艺术与技术逐渐分离阶段;第二阶段是艺术与技术矛盾时期;第三阶段是探索设计艺术与科学技术新的统一。
1.艺术与技术逐渐分离: 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科学观念渗透在技术领域,技术知识逐渐走向理性分析阶段,与艺术感性思维产生距离;而该阶段艺术的概念也在开始强调艺术类的精神属性,艺术也逐渐与使用的概念和技术的概念产生分离。18世纪初期荷加斯的著作《美的解析》为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荷加斯分析了以线条为特征的视觉美和以使用性为特征的理性美,认为使用的理性美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要为目的。18世纪艺术家巴托把艺术分为实用艺术,美得艺术,以及一些结合了美与功利的艺术;伴随着美术感念的出现,产生了大美术和小美术的区别,由此混为一体的技术与艺术才略有了区别。1750年德国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通创立了“美学”使的艺术与技术分离更加明显;在西方18世纪中期哲学家黑格尔否认使用艺术作为艺术的特征,并且当时许多艺术家认为美的艺术高贵于使用艺术,由此许多艺术家不愿涉足于使用艺术领域,出现技术家不在干涉艺术,艺术家不再关心生产生活,最终导致艺术与技术的分离。
2.设计产品中艺术与技术矛盾时期: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人们在享受科学技术带来好处的同时,技术与艺术分离似乎更加明显,在产品中集中反映了艺术与技术之间的矛盾,虽然工业革命带来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的上产方式,却没有给设计带来适合的新艺术可供借鉴,于是导致了新问题的出现:与手工生产相比,机器的批量生产带来产品艺术质量的急剧下降和消费者艺术品位的降低。1851年英国水晶宫博览会作为世界工业化时代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暴露出设计的严重不足。人们在使用工业产品的同时,审美趣味却停留在古典装饰风格之中,促使设计师在工业产品上装饰古典风格样式,导致艺术与技术的严重不协调,如何处理艺术与技术之间分离带来的缺陷成为设计师,艺术家,理论家开始考虑的时代问题。从而设计作为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的时代即将到来。因而水晶宫博览会所展示的成就和暴露的问题成为工业设计理论和实践起始点——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直接原因。
3.探索设计艺术与科学技术的新统一:1、工艺美术运动主张艺术与技术的结合的原则,它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由莫里斯倡导的在英国掀起的影响深远的设计运动,该运动主张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要求美术家从事产品设计反对纯艺术,该运动的本质是通过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来改造社会并建立起以手工业为主导的生产模式。工艺美术运动虽然有他的局限性,但它唤醒了人们对设计的重视,探索了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以及设计与艺术的伦理道德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前瞻性工作, 打开了现代设计的大门,在之后的设计发展中,设计艺术与技术之间不断的寻求新的平衡。2、新艺术运动虽然不怎么反对机器生产,积极探索适应现代工业技术的艺术装饰,但是由于艺术装饰过于复杂,所以该设计风格并不适应现代工业批量生产,设计艺术与技术之间并没有实现统一;3、装饰艺术”运动几乎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同期诞生,具有手工艺和工业化的双重特点,在设计上采取折衷主义立场,由于它考虑到了人们对产品形式的多样化需求和对精美手工制作的热爱,还部分照顾到了批量化生产的要求,所以在短期内风靡一时。然而,以当时尚显稚嫩的工业技术水平,要让大机器批量生产的产品兼具手工之美实非易事,能同时满足这两方面的条件的产品设计少之又少,因而,“装饰艺术”运动经过短暂的流行后很快销声匿迹。无论是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还是欧美的“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都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办法,它们的中心是逃避乃至反对工业技术,反对工业化,反对现代工业文明。而且以上三个设计运动在艺术上借鉴的都是繁杂细密的传统装饰。但是,大工业生产初期的技术水平和批量化的生产方式显然无法完成产品的这种艺术追求。与手工技术相比,大工业生产技术无疑是一种进步,问题在于找到能与这种先进的大工业生产技术相匹配的艺术加以整合,创造出能代表大机器时代的优良的设计。4、人们希望在保持物质进步的同时,也能享受机械所带来的精神愉悦。如何掌握机械的艺术潜能,探询的目光投向了最具活力的现代艺术。大工业技术与现代艺术中的客观化趋势相结合,直接促成了一场现代设计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现代主义风格的确立,是现代工业技术与艺术走向结合的必然结果,现代设计的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艺术与技术的辩证统一关系是现代设计师们的基本设计理念,但是,设计中技术与艺术的平衡永远只能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技术在不断发展,人的精神需要也是复杂多样化的,当技术的发展为这种多样化的需求提供了实现的条件后,设计也就从以现代主义为主而走向了多元化。
结束语
且不管何种形式、风格、流派都是围绕着艺术与技术之间相互关系中进行和开展的。如在以上设计几种主要风格中,每一种风格的盛行都显露出了艺术与技术之间微妙的关系。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在设计中,技术和艺术是矛盾的统一体,两者完美结合,造就优良的设计;当设计中的技术与艺术达到动态的平衡时,设计表现为一种较为稳定的风格。技术在革新发展,艺术在不断变化,设计也就呈现出不同的面目;数字化时代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关系呈现动态变化的特征,需要重新思考定位。新时代背景下,虽然有人性化设计、绿色设计、可持续发展设计等不同价值取向,但设计仍然以艺术与科学技术为实现手段,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关系在新的时代依旧存在并更加紧密,而技术与艺术的内涵也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中国建筑史》.藩谷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现代设计史》.董占军.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
4.《设计学概论》.尹定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