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25 17:37: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篇1

[关键词]文化创意 发展现状 对策

一、引言

北京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10年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增加值为1692.2亿元,占地区GDP的12.3%。毫无疑问,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北京最具发展潜力、发展最活跃的支柱产业之一。

二、北京文化创意产业SWOT分析

SWOT分析法(也称TOWS分析法、道斯矩阵分析法)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韦克里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并借助SWOT模型来分析企业的战略规和竞争策略,是一种态势分析工具。

1.优势(Strengths)。Richard Florida认为,创意经济的成长是建立在人才、科技和社会包容三个维度之上。

北京3000多年的建城历史,850多年的建都历史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与其他国家的频繁的文化交流、国际化视野和传统文化的结合使得北京形成包容、独特的社会环境。其次,北京拥有众多的重点高校,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而且吸引来自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创意人才和艺术家(798艺术区吸引了来自16个国家的创意人才)。有中国“硅谷”之称的中关村科技园和清华科技园等技术园的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2.劣势(Weaknesses)

(1)文化体制改革不彻底。相对于其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竞争不充分,在文化产业领域,政府的规制还是十分严格,门槛很高,阻碍了社会资本的进入。许多文化单位“事转企”力度不足,虽然披上了“企业”的外衣,但距离真正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差距较大,市场效率难以有效发挥。

(2)中小文化创意企业的融资困难。据调查显示,从企业规模的角度来看,北京市文化创意企业70%以上雇员数量在100以下,这充分表明目前文化创意产业的主体仍然是中小型企业,从企业性质的角度看,大多数都是民营企业,占总数的32%,而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则是近几年的突出的问题。作为北京创意文化产业的主力军,融资难的问题严重束缚了企业的发展,进而也制约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3.机遇(Opportunities)

(1)消费需求的增长。2012年1月19日,北京市统计局统计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0394元,而在GDP超过5000美元后, 创意经济逐渐成为拉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新生力量,消费需求逐级从物质转向精神需求方面,文化创意产业正是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特征。

(2)政策机遇。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进一步为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奠定了政策基础、指明了方向。北京近年来实施多项产业政策和设立产业扶持基金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4.威胁(Threat)

(1)国内竞争。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内的兴起,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2007年12月,江、浙、沪文化厅局长联席会议签署《2008年文化交流与合作项目意向书》,以此来共同推动长三角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依托成熟的市场和地理优势这些一线城市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

(2)国外竞争。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市场日益开放,文化创意产业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在资本、创意、人才、技术方方面面等都处于劣势。日本的动漫、韩国的电视剧、美国好莱坞的电影等文化产品在中国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如何发挥本土优势,借助传统文化打好文化这场仗北京需要不懈的努力,这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关乎中国文化安全的问题。

三、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

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北京的创意产业相关法律体系还很不健全,特别是知识产权这一块,各种盗版问题还相当严重,而创意产业最需要的就是一个健全的知识版权的环境。如果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创意企业就不会有动力进行创新和创造。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力度,抵制盗版、尊重创新、保护创新。

2.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进入资本市场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主要还是政府起主导作用,没有能够进入资本市场而充分的竞争,行业垄断现象较为突出。如文化创意产业按部门、区域和行业进行分割,各自为政,很大程度上造成文化产业管理的混乱和失控。而在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发展相当成熟的欧美发达国家国有文化企业凭借人才、资金和规模的优势,政府只是充当“服务员”的角色。

文化产业应当高度重视金融杠杆的作用,充分发挥资本运作的推动作用,在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需要政府的大量投入,但是政府投入的时间不应该太长,过长的话会形成行业垄断,降低了发展效率和公平性。民间资本相对于政府资本更加讲究效益,能够促进创意企业的创新和改革,因此,北京相关政府部门应当降低文化产业的门槛,让更过的民间资本进入文化创意产业,扩大文化产业的资本规模,实现充分竞争和高效率的发展模式。

3.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在人才队伍的建设方面,北京应当利用其地理资源的优势吸引各地创意人才。高校方面,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需要不断优化创意文化产业研究生培训项目;北京市政府应该鼓励人才进入北京文化创意企业,为人才的进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存环境;积极举办高水平的文化创意交流论坛、会议,以此吸引全球各地的创意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少峰.以商业模式的创新来促进文化产业[J].探索与争鸣,2007.

[2]胡小鹏.文化创意产业的地区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0.

篇2

1、涵义

各国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描述各有不同,英国是首个提出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国家,并将创意产业界定为从个人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1];美国将文化创意产业称之为版权产业;日本则将文化创意产业归纳为制造、开发、包装和销售信息产品及其服务的产业。

2、范围

根据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不同描述,各国对产业范围的界定也有所不同。英国的创意产业分为13个行业,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影视、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电视广播[1];美国的版权产业分为四大类:核心版权产业、交叉版权产业、部分版权产业及边缘版权产业[2]。日本的文化创意产业则包括内容制造产业、休闲产业和时尚产业三大类[3]。

二、国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1、文化创意产业产值

英国2008年创意产业的增加值占全国增加值总额的5.6%,其出口总额为173亿英镑,相当于货物和服务出口额的4.1%。2010年,182100个创意公司在跨部门的商业部门登记注册,占登记公司总数的8.7%。同年7月至9月,在230万的就业机会中,近130万由创意产业提供。创意产业所创造的产值已经占到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7%以上,总创意产业就业人口近200万,位居各产业之首,创意产业成为仅次于金融服务业的第二大产业。[4]2004年,在美国20个最大的标准大都市统计区中,有11个大都市区的创意企业、机构与组织超过1万家。2005年,全美的创意企业上升到57.8万家,占总数的4.4%;创意产业的就业人口为290万人,占总数的2.2%。日本的创意产业一直处于上升趋势,2006年文化创意产业生产总值为462亿元人民币,2007年增长到526亿元人民币,增长幅度为14%。各国文化创意产业生产总值的逐年上升,及其在就业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预示着文化创意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潜力。

2、各国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为有效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英国政府成立文化媒体暨体育部、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组建跨政府部门行动小组,以协调各部门通力发展创意产业。此外,英国税务部门、海关总署及创意产业科技和创新网络、创意优势基金、创意俱乐部等中介机构为创意产业提供各项税收、法律、财政、商业、专业技能服务、业务培训等的扶持。美国政府注重对版权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设立了美国国际知识产权联盟、版权办公室、版权税审查庭及负责有关知识产权方面国际贸易谈判的贸易代表署等部门,并设立隶属于政府部门的工作小组,加强版权的监督与保护。[5]日本政府成立了知识财富战略本部、民间的内容产品海外流通促进机构、战略性设计活用研究会、文化产业调查会、日本设计与经济研究小组等相关政府部门,以全面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3、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

为鼓励有才能的人将创意转化为经济动力,英国政府出版多部文件,为中小型企业和个人提供资金支持,出版"Bankingonahit"手册,指导相关企业或个人从金融机构或政府部门获得投资援助;出版"Good Practice in Financing Creative Business",向金融机构与国会提供创意产业在资金运用方面的问题,并推荐相关机构对创意产业的投资。还成立英国国家科技艺术基金会,吸引非财政资金发展创意产业。在政策法律上,美国先后颁发了版权法、跨世纪数字版权法、电子盗版禁止法、财产权和著作权法、合同及准合同方法、信任关系和反不正当竞争方法等版权保护法规,形成了全球创意产业保护范围最广、相关规定最为详尽的法律体系。日本颁布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东京观光产业振兴计划、知识财产战略大纲、知识财产基本法、知识财产推进计划、内容产业振兴政策、新产业创造战略、著作权中介业务法等,以保障文化创意产业的顺利发展。

三、各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经验特色

为形成发展创意产业的长效机制,英国政府强调实行培养商业性人才的教育战略,从幼儿抓起,对孩子进行创意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幼儿教育以培养创造力为核心;中小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大学以就业为目标,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来培养学生的能力。美国建立产业园区,成为首个以园区形式发展创意产业的国家,其在园区建设和经营方面独具特色。由政府主办的园区不断吸引企业、教育机构及社会团体,最终发展成为创意园区集团,形成了注重聚集效应和完善产业链条的产业群落。日本注重以动漫产业带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企业出口动漫产品提供商业保险,设立共计460万美元的基金支持小型动漫和游戏工作室的发展[6]。强调向世界推广中国和韩国无法模仿的日本特有的价值。

四、国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经验

1、政府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各国政府纷纷成立行政部门及各类行业协会,专门指导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工作,与此同时政府注重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成立研究中心,协助编制各类宏观策略,确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主动营造适合产业发展的基础环境。

2、政策法律规范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在规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出台相关政策及法律文件,一方面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如税收政策、融资政策、文化创意产品出口扶持政策等等,引导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积极保护企业及个人的知识产权,加强立法,从法律层面上保障创意人才的合法权益,激发其投入创作的积极性。

3、投资主体多样化

各国除政府投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之外,还有各类其他资金来源注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如文化创意产业基金、艺术基金、公司和个人捐助等等,共同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主体。非公有制资金的注入,一方面解决了政府财政投入不足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活跃了文化创意产业市场,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4、创意教育储备创意人才

创意人才是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为给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各国将目光放在教育上。一方面从学生抓起,在各大、中、小学中开设创意教育课程,进行创意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对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进行创意培训。与此同时,将教育与就业紧密结合,不仅能培养出产业需要的人才,而且能弱化就业压力,使学生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

此外,以园区形式促进产业发展,以重点产业促进整体产业的提升,充分结合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都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并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王霞霞.创意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0,8(1):94-97

[2]刘润生,佟贺丰,李薇,张泽玉.美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7:1-6

[3]张欣,高长春.中日创意产业发展比较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10,(3):51-57

[4]DCMS.Creative Industries Economic Estimates.9 December 2010:5-8

[5]张勤.美国版权产业及其对外贸易透视[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5,(1):59-62

篇3

关键词:人才开发 文化产业 现状 对策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代表着城市的价值。如朝阳般灿烂的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越来越多地得到重视和发展。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关键是人才。通过多年的发现、培养和引进,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在总量结构等方面仍存在突出问题,不能适应产业快速发展需要。本文以青岛开发区为例,对区域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调查分析,对下步开发对策进行研究探讨,以期达窥一斑而知全豹之功。

一、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发展现状

按照我国的行业分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不仅包括文化艺术、传媒产业等传统的文化部门,而且还包括创意设计类人才以及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类人才,这些人才涉及工业设计、建筑设计以及信息产业等多个产业部门。目前,开发区人才总量已达19.8万人,其中,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约7600人,占3.9%,人力资源供给指数连年上升。调查发现,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呈现以下特点。

1.人才队伍年轻化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中,年龄在21-25岁之间的占46.5%,在26-30岁之间的占25.5%,30-40岁之间的占20%,40岁以上者为8%左右。这表明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以年轻人为主。

2.工资薪酬一般化

2012年个人税后月收入在2500-3500元之间的占33.5%,在3500-4500元之间的占34.5%,4500元以上的占32%。根据《2012年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青岛市2012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7399元,月平均为3117元。可以看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总体薪酬与普通职工相比并没有太大优势。

3.教育背景多样化

从业人员学历以大学本科为主,占到56.3%;大专或高职学历位居第二,占26.5%;中专学历位列第三,占10%;硕士及以上学历为少数,占7.2%。初步建成了一支总量快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专业日趋多样、素质高中低相结合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

4.行业分布精细化

创意产业人才中传媒企业数量最多,占30.6%。设计与咨询业次之,占15.2%。游戏动漫、时尚消费、古玩艺术、影视节目以11.3%、9.2%、8.3%和6.5%的比例分列第三、四、五、六位。其它还有版权交易等多达80多个门类。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电影学院创意媒体学院和青岛国际版权交易中心的成立,对影视文化和版权交易方面人才需求拉动较大,人才比例有较大提高。

二、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开发遇到的挑战

1.人才结构性矛盾较为明显

与传统产业相比,创意产业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其创意工作过程难以监督,对传统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提出严峻挑战,造成目前专业管理人员缺乏;由于创意人才往往不具备市场经营才能,因此目前比较缺乏创意作品市场营销人才和中介人才,领军式人物更是少之又少;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经济+技术”的复合型产业,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较强的渗透性和辐射力,要求从业人员具备“T”型知识结构,而现实中,从业人员往往是有内容知识的不懂技术,而懂技术的又缺乏内容知识,既懂内容知识又懂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比较缺乏。

2.人才服务能力亟待提升

在人才政策落实上,受区域面积狭小、文化资源薄弱等瓶颈制约,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需要制订出台更具吸引力的、可操作性更强的配套政策。在人才引进上,由于发掘不够充分,专项文化创意人才库未能得到优化配置,加上缺乏专门中介服务机构,独立、成熟的引进渠道尚未建立,人才与企业只能通过综合性人才服务机构进行交流,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能形成有效平台支持。在人才培训上,缺少必要的专职人员和资金保障,尚不具备为文化创意人才提供专业培训的服务能力。

3.人才队伍流动性较强

在创意人才供给不足、创意产业各门类间相互交融、人才大多年龄小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创意人员一般不会固守在某个工作岗位上,而是经常去寻求更感兴趣的工作或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接近半数的创意人才属于非本地户籍人员,受房价过高无力购买等因素影响,许多人经常变换工作单位。据调查,58%的创意人才换过工作单位,72%的管理者认为本单位优秀创意人才比较缺乏、招聘难度较大。

三、进一步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开发的对策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建立起由政府、企业以及人才本人参与的立体式、多元化、全方位的开发模式。进一步健全人才领导体制,完善长效运行机制,努力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政策留人。做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开发工作,应注意统筹把握好三个关键问题。

1.把握“由谁来引”的问题,找准引才主体责任定位

在高层次创意人才引进方面,要坚持“用人单位为主、政府支持为辅”原则,发挥各自优势,实行互补联动,明确责任定位,形成工作合力,收到“1+1>2”之效果。

(1)企业要发挥引人主体作用。充分利用区域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资源库或人力资源中介服务公司,及时搜索招聘所需人才;保持与专业高端猎头公司经常性合作关系,有针对性地引进高端人才;加强与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等机构的协作交流,畅通“走出去”引才渠道,积极参加海内外各种人才洽谈会,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寻揽人才。

(2)政府要把更多精力放在顶层设计上。要在人力物力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把引才工作定位在引才主体做不了的事情上。一是要制定区域内文化产业人才专项发展规划。重点做好高层次创意人才引进方向规划、引育体制机制创新、引才政策制度设计和保障性体系建设等带有方向性、全局性工作,不断提升市场化配置效能。二是要抓好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包括产业平台、科研创新孵化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等,切实让高层次人才来了之后有施展作为的舞台和空间,实现事业留人。三是完善文化创意产业专项扶持政策。加大人才培养、交流、引进、使用等方面的奖励扶持力度,尤其在企业创业基金、银行贴息、房租补助、培训经费等方面给予扶持,加快构建合理的人才结构和梯队。

2.把握“以什么标准引”的问题,坚持重能力和业绩导向

很多文化创意产业单位表示,他们在认定高层次创意人才并给予相应待遇时,已改变了过去单纯看学历职称等静态指标的做法,而重点看其是否是自己急需,是否具备堪当重任的能力和水平。这就启示我们,一个地方在制定高层次创意人才引进扶持办法时,要坚持“以用为本”,不能生硬或单纯地以某一或几项指标认定高层次人才,而要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尤其要尊重用人主体意见,切实形成“重能力、重潜力、重业绩”导向,避免引进的人才华而不实。这方面,可探索构建“高层次人才分类评价认定体系”,结合区域实际,设定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指标,并采取高层次创意人才答辩、专家委员会评审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估认定,从而逐步形成以业绩为导向,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高层次创意人才评价认定办法,使认定高层次创意人才工作更为科学合理,更能满足用人主体实际需要。

3.把握“怎么留住”的问题,注重搞好跟踪配套服务

绝大部分专家表示,他们选择到一个地方工作,除了看重个人发展平台和空间外,还看重当地人才配套服务如何,是否让他们在精神上有一种被尊重感、归属感。这一要求提示我们,在高层次创意人才引进工作上,要避免出现“就引进抓引进”的倾向,而要按照“重承诺更重落实”、“重前期引进更重后期服务”、“重物质投入更重精神投资”的思路,把高层次人才引进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而抓紧抓好。

(1)要不断创新人才激励方式和管理模式。一是创新分配激励机制。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激励中最主要的是薪酬激励。要改革分配制度,构建符合创意产业特点的灵活薪酬机制,把技术、责任、贡献与报酬紧密挂钩,充分体现人才价值。鼓励拥有特殊才能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创意人才,以知识产权、无形资产、技术要素等作为企业股份参与利润分配。二是配合使用情感激励、群体激励等方式。文化创意产品的产生不是靠机械的重复劳动,而是依赖创作者日积月累的灵感和突发奇想,特别强调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所以要针对不同需要进行差异化管理,给员工提供一个舒适工作环境。例如,可实行弹性工作制,赋予创意人才更多自;鼓励人才参与企业管理,赋予他们相应的权利和责任,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等。三是采取更加灵便的管理模式。团队协作型、指导型和任务型的管理模式更加适合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对于转制为企业的原事业单位,可考虑采用矩阵式等较为灵活的管理组织模式,设立工作完成期限和相应的奖惩措施,发挥绩效管理在薪酬、晋升中的积极作用。要帮助员工设计适合个人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让员工看到个人在组织中的发展方向,在实践中磨练培养人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激励机制。

(2)政府要致力于建立适应文化创意产业市场化的人才交流平台和社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一是要完善人才管理系统。健全文化创意产业专门人才数据库,更多地储备目前市场中紧缺的高端原创人才、管理人才、经营人才和复合型人才。设立各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档案,完善跟踪服务机制,及时更新记录人才发展资料。二是要积极组织开展信息交流。借助于高校等机构,定期调查与研究本区域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专业研讨会,扩大更广阔的选择范围,促使先进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及时得到应用。三是要完善“保姆式”生活保障服务体系。尤其要在高层次人才配偶工作、子女入学、户口迁入、卫生保健、住房统筹等方面,尽可能提供“一条龙”全套服务,打造一个让高层次创意人才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在引才过程中增加砝码,并有效地稳定留住人才。

参考文献

篇4

>> 推动甘肃省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山东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策略的思考 创新中医药产业发展 中医药文化研究发展简述 亳州中医药文化发展探析 山东省地域文化资源优势与动漫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中医药发展纲要背景下陕西省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文化营销与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 蕲春县李时珍中医药文化 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福建省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对中医药教育影响述评 山东省编办、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书记工作实录(八) 东城区发展中医药产业的基础及策略 陕西省中医药产业技术预见研究浅析 湖北省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现状及路径创新研究 中医药规划出炉政策护航产业发展 中医药产业发展状态分析 江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及策略选择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辽宁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董君.山东省创意产业发展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2.

[5]韩娜.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构建模式探究[J].商业经济,2015,(8):49-50.

[6]张文珍.创意山东建设的实践价值与思路对策[J].理论学习,2012,(10):30-34.

[7]中国产业信息.2014年我国中成药行业产量数据深度分析[EB/OL].(2014-02-19)[2016-5-13].

[8]2014年全国中成药产量情况.[EB/OL].(2015-03-18)[2016-5-13]..

[10]山东加快发挥技术改造对中药产业转型升级.[EB/OL].(2015-01-29)[2016-5-13] .

篇5

产业融合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美国学者卢森伯格Rosenberg,1963)提出的关于美国机械工具早期演变过程中。随着现代社会技术与信息的进步,产业融合发展呈快速发展趋势,不同产业通过行业的互动融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科技、创意相结合的产业形式,它以文化底蕴为基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人的创造力将二者结合起来,实现价值增值。

旅游产业融合是指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或者是产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发生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甚至是产业重组,最后实现产品创新,形成新型产业。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形成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同时能造就大量文化创意旅游综合体。旅游产业融合能够提升旅游产业创新水平,促进旅游消费,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转型与升级,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文化旅游也能带动文化创意产业形成新的发展突破口,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泉州市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快,2012年更是举办了首届文化创意产业节,成果显著。借助文化资源,借助文化创意产业,将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互动,将成为泉州产业发展的新亮点与新突破。

一、泉州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背景

(一)政策背景

政府是空间的供给者,是创意产业的外在推动力。福建省2012年颁布的《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重点任务中提出推进产业融合的明确要求,提出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构想,提出培育一批高品位、有特色的文化创意景区、历史文化街区、旅游文化演艺产品[]。泉州近年来实行“退二进三”、“三旧改造”,对中心城区旧厂房进行改造,并出台《泉州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发展规定》、《关于推动泉州市动漫产业发展的试行意见》等政策支持,2012年出台的《泉州市政府关于推进中心市区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的试行实施意见》提出了鼓励旧厂房发展服务业的举措。一系列政策的制定与落实给泉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文化资源背景

泉州文化资源丰富,泉州市具有独特的闽南文化、“海丝文化”、宗教文化、泉台交流文化、侨乡文化,使得泉州在继承和开发泉台文化、闽南生态文化等方面具有雄厚的基础和极强的创造力,深厚的文化与商业、娱乐、休闲结合,为泉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社会背景

泉州近年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均取得很大进步,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集聚的代表―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发展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创意园区倾向于选择城市的工厂、仓库等区域,泉州市工业基础好,具有众多特色突出的工业厂房,面临产业结构升级而遭到废弃,这些旧厂房具有交通便捷、租金低廉、宽敞明亮的建筑空间,这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硬件基础,为城市中心地带产业链延伸、带动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市民文化消费水平高,市场需求大

根据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就进入了文化旅游消费的快速启动阶段;人均GDP超过3031美元这个“门槛”,人们对文化旅游消费将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人均GDP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文化旅游会出现“井喷”。泉州2011年人均GDP为8089美元,已进入“井喷阶段”。2011年泉州城镇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为2113元,2市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为2272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消费价格指数为100.3。居民较高的消费需求使泉州文化创意产业进入重要的战略时期,也为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二、泉州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

泉州市近年旅游发展迅速,“十一五”时期,泉州市围绕泉北“惠女风情”滨海休闲旅游圈、泉南商贸对台滨海旅游圈、泉西安永德生态旅游圈三大功能圈,通过加大招商引资,落实项目带动战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产品功能,改革旅游发展模式,旅游业与文化、农业等其他行业融合加速,产业链不断延伸,旅游得到长足跨越。2012年旅游接待总人数3246.8万人次,同比增长17.4%;旅游总收入35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88%。

(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泉州市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动泉州市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泉州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发展规定》、《关于推动泉州市动漫产业发展的试行意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初具雏形,拥有文化旅游、艺术表演、娱乐餐饮、文化遗产、手工艺品等多种文化创意形式,也拥有数字娱乐,文化创意园区等文化创意高级形式。其中,泉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迅速,具有代表性的如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领SHOW天地创意园等是集文化创意、设计创意、都市工业旅游、创意办公、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创意产业园,此外还有极具当地特色的产业园区,如锦绣庄民间艺术园是集闽台工艺美术品展示、闽南民俗风情表演、闽台特色餐饮、休闲、购物、会议、养生于一体的一站式旅游文化体验基地。

三、泉州市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一)制定完善的保障政策

创新管理机制。围绕创意人才引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领域,加强政策支持。积极培育市场,扩大产业规模。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小组,结合跨产业的合作模式,合理规划文化创意产业未来发展的战略地位、方向、目标以及框架。由市将文化局领导担任小组组长和副组长,并由宣传部门、旅游局、广电局、科技局等部门组成成员单位。

建立健全投资机制,支持创意研发,鼓励自主创新。落实国家、省、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可设立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加以扶持,通过奖励、补贴的形式支持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及设施建设。综合运用财税政策,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研发给予奖励或税收减免优惠。扩大财政资金在文化创意产业的支出。

(二)加强创意与旅游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文化旅游创意人才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治智力基础。泉州有一定数量文化科研机构和旅游、创意人才,但不能完全满足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发展需求。应构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资源平台,制定科学的人才政策,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给予泉州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互动智力支持。完善人才培养与引进政策,加强闽台创意人才交流与合作,建立健全两岸人才合作交流机制,打造人才交流平台,吸引台湾创意产业人员来泉发展。另外,可针对不同的创意行业开展各类竞赛活动,比如动漫大赛、游戏设计大赛或其他影视娱乐活动,公开、公平的发掘各类文化旅游创意人才。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是推动自主创新的重要保障,不仅能够激励创新主体发明创造的积极性,还能够促进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创造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建立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切实保护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成果。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版权保护,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各种侵权行为。此外,还应该加强对大众的教育和引导,强化他们的产权保护意识,培养公众的道德观。

(四)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深度融合

1、打造精品旅游演艺娱乐与节庆

旅游节庆活动的开展旨在依托某一项或一系列旅游资源,通过内容丰富、开放性、参与性强的各种活动项目,以吸引大量受众参与为基本原则,以活动带动系列旅游消费和吸引投资,从而带动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泉州具有深厚的闽南文化,文化演艺事业近年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文化创意演艺娱乐缺乏。应结合本土文化,打造特色文化演艺项目。泉州应当结合本地闽南文化、“海丝文化”、宗教文化、泉台交流文化、侨乡文化,打造精品演艺与节庆。

2、坚持以创意为核心,全面开发文化旅游创意园区

文化旅游以营造文化氛围、创造文化体验为基础,是标准的创意产业。文化产业也和旅游产业融合产生了文化创意产业,而文化创意产业在特定空间的集聚构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创造体验的过程中,要延伸产业链,除了旅游产业六要素之外,要加强旅游地产、艺术创作、动漫影视等产业发展,促进文化、旅游、科技、传媒、艺术等多产业在园区集聚,将园区打造成为一个创意集聚的旅游目的地。此外,积极响应省政府号召,将中山路打造成为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旅游目的地。

3、市场营销上的创意互动

充分利用整合营销、网络营销、关系营销、文化营销等多种营销形式。重视文化营销的运用,利用文化力和文化创意对泉州旅游展开全方位营销,如充分利用设计、造型、设计、包装、广告、微博、微电影、微信等形式,在营销过程中注重结合泉州本地的环境文化,综合运用各类文化要素,制定出有文化特色的市场营销组合

4、旅游商品融入文化创意

旅游商品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关系极为密切,二者融合发展的模式多样。可在旅游商品的开发中融入泉州当地传统文化特色和艺术内涵,丰富旅游商品的内涵;将泉州传统工艺与新技术有机结合,开发出一批创意新颖独特、设计精美、实用性强的旅游商品;通过动漫设计、软件开发等手段,增加旅游商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扶持和吸引一批企业投资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打造一批创意新颖、泉州特色浓郁的文化旅游商品,从而使文化、艺术、旅游和创意产业互动。

(五)闽台对接,先行先试,创意升级

加强与台(港澳)地区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交流,与台展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交流。整合闽台两地从事工业设计技术研发机构、院校、工业设计机构、服务供应商等优势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相互协作、优势互补。积极利用台湾文化产业创意、研发、营销及品牌经营上的优势和基础,推进两岸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互补对接。逐步推动南音、梨园、木偶、高甲等优秀传统文化拓展台湾市场、扩大传播面。此外,可建设泉台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引进台湾文化传媒、工业设计、动漫影视、设计规划、文化旅游等创意产业的转移和延伸。

四、结语

篇6

关键词: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对策

在新兴的文化产业价值链中,动漫产业是创造性很强、对高科技的依存度很高、对日常生活渗透很直接、对相关产业带动性很广、增长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产业类型之一。大力发展江西动漫产业是增强江西整体实力的迫切需要。

一、江西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江西文化底蕴深厚,以“红色、绿色、古色”闻名遐迩,这使得江西不缺乏发展动漫业的优势与特色,动漫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政府重视程度有所提高。近年来江西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推进江西动漫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如《江西动漫产业基地优惠政策》、《江西加大对动漫实行幼稚产业保护政策的力度》、《江西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等部门关于推动我省动漫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等。这一系列优惠政策及实施意见的产生,充分说明了江西政府对动漫产业发展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且为江西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2.动漫产业规模有所扩大。目前从事动漫创造的专业技术人员1100多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员工数占到了93.1%;2009年,江西动画产量达1.5万分钟,各类媒体播出时长八千多分钟;2010年达2.8万分钟,各类媒体播出的时长1.7万多分钟,仅动漫游戏及软件的服务外包产值就达2800万美元。这无疑推动了江西本土动漫的发展。

3.动漫产业市场日益形成。南昌国际动漫产业园开园暨建设项目签约仪式;总投资3000万元的《阿香游中国》系列漫画;总投资100万的《全国高等院校动画专业全四册流程实战系列教材》;将在全国同步上映的,投资700万元的《安源小子》以及总投资为100万元的《拇指姑娘》动漫演出剧登陆南昌演出市场等。这些都为江西动漫产业市场的逐步壮大贡献了力量。

二、江西动漫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虽然江西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动漫产业发展的特色和优势,但是由于江西动漫业发展起来的较为缓慢,所以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1.观念落后。多数人认为动漫只为未成年人提供娱乐。其实从社会角度看,动漫作为产业发展不仅具有经济方面的意义,还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其一,动漫产业与未成年人教育紧密相关。其二,动漫产业与国家的文化安全紧密相关。一个国家的动漫产品总是打着明显的国家印记。迪士尼之所以称为美国文化的代言者,是因为其动漫产品总是体现着美国人的精神气质和思维方式。所以我们要转变单一思维方式,把动漫产业的发展作为另一种地域文化宣传策略。

2.外来冲击。就我国来说,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广州原创动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及北京优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合作出品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自2005年6月推出后,陆续在全国近50家电视台热播,几年来长盛不衰,这无疑就给许多本土动漫作品带来了严重冲击。动漫产业强省的强烈冲击,导致江西动漫产品更加没有立足之地。

3.创新能力不足。动漫产业是一种注重创意的产业,在竞争中,创新、创意及动漫形象是动漫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没有好的创意,动漫产品就会因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而丧失竞争力。2000年6月,湖南三辰影库卡通节目发展有限公司推出中国第一部大型科普动画系列片《蓝猫淘气3000问》,由于“蓝猫”形象具有一定的原创性,使“蓝猫”形象具有相当的知名度,逐渐成为全国知名的动漫品牌。

4.人才短缺。人才是动漫产业中一个重要的产业要素,也是江西目前动漫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之一。由于江西动漫产业现有规模不大,企业本身的生存发展还处于很不稳定的状况,而外省却纷纷以优厚条件吸引动漫人才过去发展。2007年,湖南、广州、深圳等地获悉《伴我飞翔》的创意和剧本后,纷纷高薪邀请李音音过去发展。这种现象就是造成江西动漫产业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

三、江西动漫产业的发展对策

在此,厘清江西动漫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目的在于要求我们要以积极心态应对,找到有利于江西动漫产业发展的对策。

1.促进观念转变与创新。转变、创新观念,树立全新的动漫产业意识,是发展动漫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的前提。江西动漫产业集团要想在起步落后的状况下,与发达地区的产业集团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必须以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思路向中国乃至世界展示“江西创造”的魅力。江西泰豪动漫有限公司制作的手机动漫《阿香日记》获得了2010年全国第一批认定的重点动漫产品(全国只有9个省市21家动漫企业共35部作品获此殊荣)。这意味着江西动漫产品由“制造”向“创造”完美蜕变。

2.借鉴吸收我国发达地区及西方发达国家动漫产业发展经验。作为动漫产业领域的后发地区,江西要想在国内外竞争中赢得后发优势,就要借鉴发达地区及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欧美动漫产业起步早,实力强,运作模式成熟,动漫知名品牌多,在衍生产品的开发方面十分成功。出众的原创能力、超前的经营理念、纯熟的商业运作手段,这些元素都是我们应该借鉴的。日本动漫业最显著特征是产业内容形式的多样化和细分化,漫画逐步从儿童作品开始转向具有艺术性与哲学性的成人漫画作品,这些也是发展动漫产业的应有之举。

3.发挥赣文化资源优势,培养特色动漫产业。根据江西“古色、红色、绿色”文化的特点和定位,动漫企业应该创作反映江西历史文化、红色经典、风景名胜、民间故事等方面的动漫作品,打造体现江西文化内涵、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在国内外享有较强知名度的动漫原创品牌,且将这类动漫品牌作为对外宣传的重要载体,通过各种途径予以广泛宣传,以推广动漫原创产品,培养以赣文化为基础的特色动漫产业。如:即将问世的动漫作品《安源小子》就以“红色”为基调,讲述了人和 “红领巾”的故事。

4.拓宽动漫产业市场投资融资渠道。由于动漫产业的特殊性,其资金回收周期长,加上创意产业本身所具有的风险,资金成为发展动漫产业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江西动漫产业的发展要建立合理的产业投资机制,在加大省政府投资比重的同时,增加社会资本和外资的投入;在加大各级财政的专项资金的同时,增加支持动漫产业的发展资金。要及时制定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为民营资本、外资等社会其他资本进入动漫产业领域清除障碍,逐步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筹资机制和多途径、多形式的投入机制。

5.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创意人才的专业素质。动漫产业是智力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更是发展动漫产业必要的前提。随着动漫产业越来越成为高新技术与高知识含量密切关联的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江西动漫产业的发展需要培养一大批熟悉市场经济的同时又懂文化特色的综合性人才,既要了解不同种类文化的特点,更要懂得市场营销,这样才能准确地找到动漫产业的生长点。

篇7

关键词 旧厂房改造 文化设施 案例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6-000-01

一、调研背景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沈阳市文化局于《“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推动文化产业与建筑、设计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目标,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打造有较强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品牌,以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二、调研目的与意义

本次调研以沈阳最典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1905文化创意产业园为对象,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分析其成功原因与不足。同时以总结的成功经验,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提出建议,也为进一步做好工业遗产保护、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理论支撑。

三、企业信息

1905文化创意园是辽宁省、沈阳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以铁西区工业文化为基础,在保留原工业车间建筑风格和主体结构的前提下,对建筑内部重新分割设计,赋予老工业区新的生命力。

创意园成立以来汇集了国内外知名的文化餐饮、主题酒吧、创意工作室,也是各大品牌新品会、文化节等活动的举办地,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窗口。除此之外,园区还策划举办了各类公益文化活动,以此提升园区的整体文化氛围。

四、成功分析

1905创意文化园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对传统工业厂房进行改造,使之成榇匆馕幕园,留存工业文明,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留存工业文明

老厂房、老工业设备作为工业遗迹是沈阳工业文明的载体,一方面作为物质载体,能够最大程度地记录沈阳的工业历史,是沈阳文化产业创新和发展的源泉。另一方面作为精神载体,是沈阳工业文化的象征,具有特殊的文化记忆功能,记录和还原沈阳工业历史。

沈阳1905 创意文化园正是充分利用沈阳老工业资源,对老工业厂房进行合理规划,使工业文明与创意元素相融合,借由文化创意的手段记录沈阳工业历史,丰富沈城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并且凸显出老工业城市的新风貌。

(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当前,文化产业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又一重要领域。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

京报网(2007年)报道指出“保护工业遗产和一般古迹遗址的不同之处在于,往往要通过对其进行合理的再利用来实现其价值。工业遗产往往能催生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

沈阳1905文化创意园依托老工业厂房资源,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不断完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优化文化创意产业结构,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把铁西打造成历史同现代完美融合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促进文化强区建设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五、调研思考

不置可否,1905文化产业园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目前产业园区内部店铺翻新率较快,客流量呈现平稳状态。基于以上问题,笔者经过思考提出以下建议:

(一)产业园区问题:定价偏高,游客年轻化

之所以有些店面鲜有人问津,是因为部分店面定价略高。店家为了多赚钱定价偏高,高价格自然降低了需求。另一方面,我们经过询问与观察参园游客,发现年轻化游客较多,而文化与创意的本意是面向大众。

(二)解决方式:多轮次文化消费提高收入,全龄化消费

迪士尼文化消费为先电影与品牌,以优质动漫IP开发主题乐园,最后进行周边设计。以文化为依托娱乐性消费的1905产业园可以借鉴其经验:

1.先品牌:利用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家,依靠媒体曝光率与广告吸引游客,打造品牌效应。基于沈阳市多数市民还是具有“文化即贵”的思想,在定价方面,先实行平民化价格,通过此方法吸引多数消费者。

2.1905产业园的多轮次收入:1905产业园店铺为依托逐渐扩大影响力后,通过多次举办庆典活动或运用夹层开辟文化娱乐设施,全面商业化,通过此方式实现二轮收入。三轮收入来源于1905产业园各店面文化周边设计与征集,利润分成,并在此过程中同时逐步实现全龄化的收入。

(三)单一补贴模式不够

政府在文创中的作用应当是引导而非主导,政策优惠应当是持续性激励与多样化措施并行。从现行措施看,产业园目前优惠政策主要是单一税收优惠政策,而在南方已经相对成熟的企业跟踪服务、设立引导基金、风险补偿机制等在我省文化改造中均不常见。

篇8

(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陕西西安710068)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十二五”期间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优势、特点、发展动态及发展策略进行分析。旨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为体育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指明方向。使得体育文化产业在未来发展走向更成熟化和标准化。

关键词:体育文化产业;改变发展方式;战略

前言

体育文化产业是社会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因此,根据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优势以及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加快推进体制的改革,开发塑造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和富有朝气的体育文化产业,已然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为体育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指明方向。

1. 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意义研究

1.1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体育事业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可以说取得了举世惊人的成绩。体育文化、体育文化产业是体育发展过程中的衍生产物,并随着体育的历史演变体育文化产业也取得一定进展。目前,国内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应该说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我国具有体育文化产业良好的发展基础,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1)国产知名体育品牌稀缺;(2)体育文化产业开发、管理、经营、服务意识等淡薄;(3)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不足;(4)政策与资金支持力度不够;(5)地域性差异显著;(6)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够充分与合理。

1.2 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

(1)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2)拉动体育消费,加速体育文化与体育事业的发展;(3)满足民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增长的需要;(4)丰富社会文化内涵的客观需要;(5)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成为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6)体育文化产业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1.3 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

国内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历史文化背景,也有成功的经验可循。例如:河南的太极拳产业、大连的足球产业、河北的体育文化历史产业、江西围绕鄱阳湖的体育旅游产业等。国内的众多体育文化品牌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例如:李宁、安踏、乔丹、匹克、361度等。以及体育明星效应的价值也非常广泛,像亚洲小巨人姚明代言等。可以说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丰富的资源:(1)传统体育历史文化丰富;(2)山、江、河等体育旅游资源丰富;(3)全民体育健身热浪汹涌广泛;(4)竞技体育长期保持强大的发展势头;(5)城市体育基础性设施日益完善;(6)体育服务行业的不断壮大。

2. 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动态及发展策略分析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不仅使生产的物质形式发生改变,也使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发生了新变化,进而精神生产体现出其具有更为广阔的前景。文化创意是未来产业核心,体育是文化产业的核心之一。因此,体育文化产业将成为新的体育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新的体育文化产业将具有高质量,高适应性的发展潜力。

2.1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动态

(1)奥运时代的到来,为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契机,同时也是一种挑战。中国已进入后奥运时代,市场的运作,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体育文化产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越来越明显。 (2)紧紧围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而演变。例如:太极拳、马术、龙舟运动、舞龙舞狮运动、风筝、棋类等。(3)不断融入现代体育文化内涵与手段。近代体育传播媒体事业的飞速发展、网络体育产业文化的出现等等,都为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强有力的动力。(4) 文化创意是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通过信息和网络技术为载体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和生产,创造体育文化产业新的服务体系。

2.2 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1)构建良好的政策、资金、环境、市场平台,助推体育文化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在对体育市场供求关系调研及理性预测基础上,构建既具有高度差异化又具有内在关联的体育文化产业系统。(2) 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历史资源、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加快,增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消费,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体育文化产业发展速度。(3)打造品牌,狠抓质量。为体育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4) 提升核心竞争力就是要加快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抓好体育文化发展规划,科学构建国家计划发展体育文化产业的基本模式。推动体育文化产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相互融合,加快发展体育文化产业系统。 (5)开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途径,“网络体育文化产业”。(6)加快体育文化产业服务意识与服务体育系的建设。

结论

促进体育产业各门类统筹规划,加快区域体育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坚持重大项目带动体育产业影响战略,结合国家区域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加快区域内体育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推动体育产业基地建设,合理的体育产业基地的布局规划及建设,要适应不同类型、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体育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鼓励和引导国家做各类别体育文化产业基地创建工作。

实施国际化战略,开拓国际市场。我国应在充分利用其独特的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在体育文化产业政策的支持下,抓住机会,实施体育文化产业国际发展战略。要将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体育文化资源不断转化为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体育文化产品及富有商业价值的体育文化精品,丰富内在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还要完善对体育文化市场的管理,使其市场规则符合国际惯例,促进公平竞争、规范有序市场规则形成。

参考文献:

[1]赵蕾.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探析[J]. 新西部(理论版). 2013(22)

[2]于洪波,韩广义,梁显辉.浅析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内蒙古体育科技. 2013(03)

[3]王玉清.体育文化产业的定位与发展思路[J]. 当代体育科技. 2013(08)

篇9

关键词:文化产业;福清区域;发展探析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256-02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坚持立足市情,把握文化产业发展态势,突出地方特色资源,以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高层次为重点,不断培育主导产业,提升传统产业,打造特色产业,发展新兴业态,努力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2013年1-6月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9.91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55%。

一、福清区域文化产业的优势条件

福清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核心带,在政治、人文、经济等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区位优势明显

福清是著名侨乡,现有海外华侨近90万人,遍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区位近台,最近处距台湾仅84海里。多年来,福清充分发挥侨多台近的优势,走出了一条“以侨引台、以侨促台、侨台民外共同发展”的开放型经济发展路子。依据《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福清定位于福州南翼发展区,将承接福州市的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而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开发,使得福清成为福州连接平潭的交通要道和桥头堡,也是平潭得以倚靠的天然腹地,为福清对外商贸交往提供便利。

(二)民间资金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众多福清乡亲走遍大江南北,成为国内最活跃的创业群体之一,现有近30万福清乡亲在全国各地经商办厂,积累了雄厚的民间财力。截至今年1月末,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余额约759亿元,使福清成为投资兴业的重要合作平台。

(三)文化资源丰富

福清,“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闽剧)之乡”、“福建省文化先进县(市)”。文化资源涵盖了观光旅游、度假休闲、历史遗产、风土人情以及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尤其是特色文化资源深厚,有以“梦文化”闻名的国家4A级景区石竹山,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瑞岩弥勒造像及龙江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唐代水利工程天宝陂、明代利桥塔和黄阁重纶、清代东关寨、瑞岩摩崖石刻,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佛教临济宗的发源地之一黄檗山万福寺,南少林寺遗址,以及闽剧、石竹山梦文化、宗鹤拳、板凳龙、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福清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产业规模偏小,发展不均衡

与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相比,福清的文化产业规模偏小,总量偏低,而且文化产业各行业间的发展也不均衡,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还有待时日。

(二)知名品牌偏少,创意能力偏弱

缺乏龙头文化企业和知名文化品牌,而且基本立足于传统业态,新兴产业业态即富含创意能力和科技含量的产业形态发展不够,导致文化创新能力较弱,文化产品科技含量较低,文化产业发展对地域性资源过于依赖。

(三)产业吸引力不强,高端人才不足

文化产业整体的集聚要素,对资本、技术、知名企业等的吸引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缺乏文化产业发展迫切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成为制约福清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四)区域产业关联协同效应不足

文化产业与既有产业如现代制造业之间缺乏整合和融合新产品、新服务、新市场“三新”领域的开拓能力不足,产业门类协调不足,限制了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

三、推进福清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创新机制,建立健全发展体系

一要加大政策扶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政策引导与扶持力度,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从培训骨干企业、简化审批手续、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着手,通过设立投资基金等方式,拉动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同时,在土地供应方面对文化产业重点建设项目予以优先支持,并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鼓励社会团体、个人消费文化产品。二要增强资金投入。探索包括财政补贴、担保费补贴、股权投资等在内的多种融资方式,积极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三要培育人才。加大文化产业人才引进力度,在户籍、职称、住房、收入分配、子女入学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省内外有实力的文化产业人才来融创业。建立产、学、研合作体系,支持福清文化产业企业与高等院校、职业院校联合建设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基地。依托高校与科研机构的资源,开设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学科,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文化产业专业教育,加强高端人才与本土人才的培养。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奖励机制,设立文化产业贡献奖,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开展各类创意、创新、创造类型的活动,对发展文化产业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深挖资源,丰富文化旅游内涵

一要抓“立足点”,用好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林则徐、叶向高等历史名人,十番音乐、舞龙舞狮、提线木偶、勾头打击乐等民俗文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历史文化资源,加快推动资源转化。加强对东关寨、鳌江宝塔等文化景观的修复和保护。加快推进永鸿文化城、石竹山5A级文化旅游景区的项目建设。二要抓“增长点”,盘活休闲旅游资源。分期分批推进滨海文化旅游带建设,着重要挖掘海口古镇文化内涵,加快三山温泉旅游项目开发,提速东壁岛旅游度假村二期工程建设,启动滨海文化旅游带的开发。三要抓“支撑点”,实现市场服务与旅游要素对接。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做好旅游、会展和商务活动的配套设施建设,打造服务消费高地。

(三)项目带动,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一要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选择主业突出、行业带动作用强的骨干文化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在资金投入、项目支持、资源配置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着力推动一批产业项目落地发展,重点推动文化创意园、利桥文化古街、海口文化古镇等文化产业项目和一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尽快形成项目带动效应。二要推进园区(基地)建设。积极规划建设文化创意园区,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经济激励等办法,积极引导文化创意产业要素向园区集聚,推动文化产业有序发展,形成文化产业规模效应。实施文化创意产业示范企业、园区(基地)认证制度,加大对重点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基地)扶持力度,使园区(基地)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科学发展、集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加强对本土特色文化的包装宣传,探索本土特色文化产品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模式,打造本土文化产品品牌,努力培育具有一定特色和实力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形成项目带动、基地驱动、产业联动的格局。

篇10

>> 宁夏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分析 宝鸡市苹果产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 盐源县“山青水秀”生态工程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 上海布局新兴产业优势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新疆发展物流服务贸易的优势与问题分析 湫头苹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塔城发展苹果产业的气候条件分析 对盐源县发展甜玉米种植的调查与思考 浅析礼县苹果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议吉林省特产业的发展问题与优势 中国油菜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基于SWOT分析 生物农业作为湖北省战略新兴产业的优势分析与发展建议 旱腰带的优势产业:苹果和葡萄之争 广东发展生活产业的区位优势分析 陕南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山西省运城苹果产业发展问题分析及对策 浙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优势与个性开发 比较优势与永州文化产业的发展 比较优势与汽车产业的发展 浅析河南动漫产业的现状与发展优势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杨力.苹果优质高效栽培[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27.

[3] 吴健君.陇东苹果标准化生产实用技术[M].甘肃民族出版社,2009:8.

[4] 凉山州统计年鉴[M].凉山州统计局,201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