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对教育教学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3-12-25 17:37: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核心素养对教育教学的影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核心素养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篇1

1.1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人才高消费的挑战

高校毕业生是人力资源中的优质资源。当前“蓝领工作白领化”等人才高消费现象已严重冲击到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运作秩序,其关键原因是近几年人才市场出现供求失衡的状况。从 20世纪90年代以来,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我国因产业结构大调整,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和人员精简,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冲击,这些外部因素加在一起,使毕业生的择业环境大不如前。

1.2就业市场的规范有序对就业市场的不规范和无序的挑战

近几年来,多数用人单位在每年的 3月份、11月份就开始向毕业生传递招聘信息,诱惑力很大。规范就业市场的实质性问题在于市场服务是否规范化和是否为有序竞争。比如,一些从事就业服务的工作人员不够专业,没有经验,对学校、求职者造成误导,使其浪费了大量求职时间。

1.3就业结构多样性向人才培养单一性的挑战

就业结构的多样化是大众时代的基本特征,而目前毕业生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人才模式的单一性和应用型人才的低层次性与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多样性和高层次性之间的矛盾。结构性就业矛盾的突出表现形式是专业能力与专业素质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这是产业升级对人才品种规格单一性现状的挑战。

1.4市场需求导向对学科分类导向的挑战

人才培养究竟是以学科分类为导向还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证实和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单纯靠传统的就业指导将难以缓解毕业生就业的压力和矛盾。这就要求高校转变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具有科技创新与就业能力的个体与群体,倡导和发挥新时期创业精神,实现大学生顺利就业。

2 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现状

2.1 参与科技创新人数少

2011年举行的第六届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参加的高校仅109所,参与的大学生也是凤毛麟角。虽然大赛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但实际上,更多高校只把此作为一个口号,大部分大学生并未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其中。

2.2 缺乏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目前,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在部分全国重点大学和综合性大学发展势头较好,但一些地方院校和民办高校进展比较缓慢,多数是依靠大学生推动教师帮助科技创新,而不是教师主动去带动学生。究其原因,缺乏教师指导是一个重要方面。

2.3资金和物质支持匮乏

大学生是消费者,不可能对项目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尤其是自然科学和科技发明领域的创新,投入大、风险高、见效慢,使得大学生“敬而远之”,往往只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进行创新。

2.4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

教师缺乏主动性主要是辅导学生没有纳入其工作考核之中;科技创新活动一般仅限于个别部门小打小闹,未形成部门间的配合机制;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管理也未纳入学术活动之中,缺乏专门的学术机构指导,导致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推进困难。

3创新教育对大学生素质培养及就业的影响

当今在科技领域有作为的科学家也源于大学生时代的良好教育,其中就包括创新素质培养。从大学生现实情况来看,也需要开展创新素质培养。一方面,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强,没有从国家发展战略、个人事业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创新;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既有客观的社会原因,也有大学生个体自身的原因。因此,有必要加强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

4 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对策

4.1开展就业教育,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

在未来社会激烈的竞争中,一个缺乏创新能力的人,终究会被社会淘汰。因此,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就业。要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危机感,就必须引导大学生在学习中改变陈旧的思维模式,培养独立自主、求新求变的创造性思维;善于质疑、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以较强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能取得成功和长足发展。

4.2优化校园环境,激发大学生创新潜能

优化创新环境,开发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学校需投入大量物力、财力和人力,为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提供发展平台和空间。另一方面,可利用现有校园环境资源的熏陶、渲染、渗透作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优化教师队伍,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高校教师是科技进步的带头人,在科技创新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因此,对高校而言,要培养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大学生,就必须配备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的高水平教师队伍。首先,高校教师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具备获取和加工创新信息的能力等综合素质。其次,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发现或启发式教学,启发、诱导学生主动思考。再次,要民主平等地听取学生意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善于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结语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理念层面,也涉及实践层面。需要有关部门认真研究,统筹规划,多方努力,融会贯通,方可有所进益。在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应增强其战略性、针对性和开放性,克服困难,形成长效机制,为民族的发展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谷晓丹.浅谈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创新能力教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9):30-31.

[2]程新平.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27):179-180.

[3]钟一彪.大学生就业素质与就业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6,(12):75-77.

篇2

核心素养是近年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在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我国也在构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核心素养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具体表现,是统领教育教学的顶层设计。可以预见,核心素养的研究与实践将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增长点。作为学校层面,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从学校实际出发,积极应对核心素养引领的教育发展新趋势,优化教育教学实践的改革。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深入分析核心素养的内涵,有利于学校理解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核心素养内涵中,价值取向、核心关键、能力导向三方面的特质反映了时展的要求,也将影响学校的教育实践变革。

一、明晰育人目标――从学科育人到以人为本、终身发展、整体育人

核心素养的一个特质是它的价值取向。核心素养的价值和功能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是从学科视角转变为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视角,凸显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学校的教育教学主要是通过学科课程实现的,学科育人的现状容易导致学科本位、目中无“人”,偏重知识的体系性,却轻视人的发展的整体性的情况。因此,学校育人目标的明晰尤为重要,它是统领学科育人的灵魂。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与完善,确立了“做最好的我”的核心价值选择,并提出了“会学习、懂生活、能负责、敢担当”的学生培养目标,以及“尚礼明德、健康乐群、自主善学、求真崇美、开放创新”的学生核心素养。以人为本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基本理念,基于儿童立场是中关村一小一直倡导的,学校提出“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把儿童当作社会中的人来培养”“把儿童当作完整的人来尊重”,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和自主发展是课程整体育人的顶层设计。

二、完善课程体系构建――从过度细化到综合、整合、融合

核心素养的第二个特质是其“核心”的界定。核心素养中的“核心”的指向是学生发展中最基础必备的和最关键的部分,这一特质突出反映了在目前知识与信息爆炸的时代以及终身学习成为常态的社会中,精选学习内容,形成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时展对教育的诉求。因此,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需要突破原有的学科各自为政的状况,尤其在小学教育阶段,增强课程的综合性,通过课程整合的方式,统整学习领域,精选学习内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中关村一小构建自主发展课程体系,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整合构建了道德与公益、语言与人文、数学与科学、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国际理解六大学习领域。并在低年级实施打破学科壁垒、以主题教学为线索的融合课程,在毕业年级实施超越学科、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毕业课程。更加关注学生成长规律和发展特点的综合性、整合性、融合性的课程体系有利于让现有的学科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三、转变教学理念――从偏重知识到关注关键能力、着重实践与应用、培养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第三个特质是能力导向。核心素养中“素养”的指向是品格和能力的集合,包含了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更加强调的是作为结果的、相对稳定的个体内化于心、外践于行的能力与品格。这与我国新课程改革提倡的“能力为重”的主张一脉相承,从强调知识的视角转为强调内化和应用的能力与品格。这种能力导向、素养导向的趋势在课程改革深化过程中表现得越来越突出。

2015年北京市修订了《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更加注重学生理想信念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加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动手实践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提出中小学各学科平均应有不低于10%的学时用于开设实践活动课程。中关村一小在实施自主发展课程的过程中进一步渗透了教改的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取向,通过增设两节连排、走班选课的六大领域选修课程,激发教师研发课程与教学设计的自主性,提倡教师精选贴近学生生活的、解决具体问题的真实而新鲜的“学材”,增加具有实践性、体验性、探究性的学习任务;鼓励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动手设计制作、调查、参观体验等学习活动。与此同时,通过增强主题学习活动的形式,统整学科学习内容,统筹家校、社区、社会资源,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如在北京的一场连日大雪中,学校开展了围绕“雪”主题的学习活动,让各个学习领域教师联合起来设计活动与课程,让学生赏雪、吟雪、画雪、玩雪、探究雪……抓住教育契机开展主题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建立学习环境与真实世界的直接联系,通过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综合能力与品格。

篇3

一、高水平学科组建设的理论路径

关于“高水平学科组”的定义,一般有两种方法,即什么是高水平学科组和高水平学科组是什么,前者是范畴式定义,后者是本体性定义。前者需要回答高水平学科组的表现特征,后者要回答高水平学科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标志。很明显,建设高水平学科组,应该从“什么是高水平学科组”出发,进而总结出高水平学科组的表现特征,从而针对这些表现特征进行实践与行动方面的建设与落实。经分析总结,高水平学科组一般具有如下特征。

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在学校机构的设置中,这种类型的学科带头人一般由科组长担任。在中小学,科组长首先要对教育教学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对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有深入地研究,在专业素养方面,赢得教师群体的认可。科组长还要有过硬的组织能力,执行教学任务的完成、备课活动的组织、听课与评课的进行等,这些常规工作需要超强的执行力,需要缜密的思维与严密的计划,任何小的疏忽都会影响学校的教学规划。此外,科组长还要有较强的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科组内部总有不同性格、不同理想的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或许还存在矛盾,科组长此时就要把握好分寸,适当调节内部关系。

高水平的教师。高水平,在此不是一个笼统的说法,而是一个具体的指称,其主要体现在:学科组每一位教师都是本学科领域的专业能手,是“全能型选手”基础上的“专业性选手”。全能,意味着教师的综合素质高,包括教育水平高、教学水平高、人格修养高、专业技能高,等等。专业,意味着教师有自己的专长,有自己独特的研究与实践领域,例如有的教师板书设计一流,有的教师批改作业与众不同,有的教师是制作微课的高手,有的教师擅长写作,等等。现在的学科组教师,专业知识与学科素养肯定过关,将专业知识和学科素养转化为教学知识与教育素养,这才是决定“师资”的关键因素。也就是说,目前学科组教师的水平大都已经具备了“高水平”的前提与基础,但要真正达到“高水平”,还需要一个转化的过程。

高水平的“学科核心素养”。高水平学科组不能以创新型人才、高素质人才有多少为标准,因为人才培养是一个综合性工程。尽管学科组在综合培养方面难以考量,但可以体现本学科的核心素养,这称之为“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培养也是一个综合性工程,学科教学自然也要承担一部分培养任务,这就是“学科核心素养”。例如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那么,考量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标准,就应该按照上述四个内容来进行。依此类推,考量一个学科组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水平,也应该按照具体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来进行。

高水平的课程与教学理念。学科组教师要有先进的课程与教学理念,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教师对自己任教的学科的课程目标、课程实施、教材教法、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流程等有明确地认知,能够站在课程教学原理甚至教育规律的角度对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理性审视。如果学科组能够在具体的问题上达成共识,提出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总结独到的教学方法,甚至形成有学科特色的教学模式,并且这种教学模式经得起时间与规律的考验,那么该学科组就意味着有高水平的课程与教学理念。

高水平的教学成绩。高校可以不谈成绩,义务教育阶段也可以不谈教学成绩,但是选拔性的考试如中考、高考,教学成绩始终是目前绕不过去的一个环节。尽管我们不主张“唯成绩论”,但也不主张完全抛弃成绩这一目前无法代替的衡量指标。在目前的教育机制下,教学成绩主要体现在全市的统一考试、全省的统一考试、全国的统一考试等层面,衡量教学成绩的标准只能是在同一时间、同一考试、同一学段、同一学科的考试成绩。考试成绩是冷冰冰的,但又是相对最公平的。高水平学科组的最基本的标志也应该是教学成绩。将教学成绩纳入评价标准,这是高校教研组与中小学学科组最基本的区别。

高水平的教研成果。现在很多学校提出“以研促教”“教研结合”的思路,但基础教育阶段的研究,侧重的应该是“教研”,而不是“科研”,前者重在“教”,后者重在“科”,即使是科研,也应该以教学作为衡量坐标。中小学教科研最大的特点就是实践性,要对教育教学产生明确的效果。按照这个标准,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可以在教研方面取得成绩,因为教研课题本身就与教学实践密不可分,研究就是来源于教学、依据于教学、回归于教学。因此,将教研成果作为学科组水平的一项指标,也在情理之中。教研,主要采取撰写论文、参与课题研究、出版专著等形式。

总之,一个学科组,如果有一个理论水平高、组织能力强的学科带头人,有雄厚的师资力量,能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有先进的课程与教学理念,有优异的教学成绩,有创新性的教研成果,达到了这些标准,那么这个学科组一定可以成为高水平学科组。

二、高水平学科组建设的实践路径

基础教育范围内,建设高水平的学科组,在理论上“一穷二白”,在实践上“摸着石头过河”,理论与实践出现了双重空缺。更为严重的是,学科组建设受到日益僵化的应试体制的影响,平时除了应对考试,几乎没有其他关于教育教学的话题与课题。甚至可以说,当前的学科组建设是“以考试为导向,以教材为核心,以成绩为目标”的活动组织。因此,建设高水平的学科组,不仅要实现理念上的更新,还要形成与理论相结合的实践体系。打造高水平学科组,要着眼于打造学科组的学科竞争力、专业影响力、团队合作力与文化凝聚力。其中,学科竞争力是最核心的力量。

(一)学科竞争力

在中小学,学科竞争力是在比较优势中产生的。例如某高中的数学学科有竞争力,既指该学科与其他学校的数学学科相比体现出优势,又指在学校内部该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如语文、物理、外语等体现出来的竞争力。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效率为核心的教学竞争力、以价值为核心的素养竞争力、以数据为核心的成绩竞争力、以成果为核心的教研竞争力等。可以概括为,学科竞争力就是本学科在某一范围内的生产力。

以效率为核心的教学竞争力,着眼于课堂教学效果的达成。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契合了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契合了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学目标达成了一致,这就是有效教学。提升以效率为核心的教学竞争力,要求教师将课堂教学时间以及其他与教学有关的时间充分利用。

以价值为核心的素养竞争力,着眼于学科教学达到的教育效果。知识只是教育效果评价的一个指标,其他的如价值观、情感、理性、思维等教育效果,也不可忽视。如果某一学科组在语文教学方面实现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维度的高水平培养,那就标志着该科组的素养竞争力比较强。

以数据为核心的成绩竞争力,则是学科组在历次规范性考试中达到的成绩远高于其他同类学科组,或者是学科组在历次规范性考试中的各项指标远高于其他不同类型的学科组。

以成果为核心的教研竞争力,则着眼于学科组产生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以及学术专著,着眼于学科组本身的骨干教师、名师、学科带头人等各类层次教师的数量及比例。其他的教学竞赛、专业能力竞赛等荣誉,也在教研竞争力的范围内。

(二)专业影响力

美国教育家吉鲁在《教师作为知识分子》一书中,将教师视为创造知识的专业人士。他反对将教师看作单纯的知识传递者、代言人,而将教师视为实践的反思者。为了区别某些学者所认为的“知识分子就是上层建筑的公务员”,吉鲁进一步提出教师是“转化型”的知识分子。教师不仅拥有学识,而且具有批判意识,同时还承担着知识创新、社会改造、促进教育与社会发展的重任。作为“转化型”的知识分子,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形成深刻、持续的信念,能批判性地思考社会问题和现象,对现有的知识持怀疑精神,运用民主对话为创造理想世界而奋斗。不过吉鲁所说的“专业影响力”主要着眼于教师个体,而此处主要阐述学科组的专业影响力,当然,学科组的专业影响力也离不开教师个体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学科组的专业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知识影响力、对同行的学术辐射力、对学校的教育构造力等方面。对学生来说,教师是立足于教育现场,通过其创造性的教学工作,将影响力置放于每日的教育实践中,以身体力行的实践方式,发挥其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不能用简单的薪酬来衡量,而是要考虑到精神报酬,例如学生的认可度、学生在知情意等方面受到的熏染、学生获得知识以及为学生未来生活的影响,等等。对于同行来说,学科组的专业影响力主要表现在科组的知识传递模式、学术知识文化、教育教学理念等对其他同行教师的影响。对于学校来说,学科组的专业影响力对学校教育如教育决策、教育实施、教育评价等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也不仅限于学校内部,也可以扩大辐射面,影响到某一地区的教育发展态势。

(三)团队合作力

如果将学科竞争力和专业影响力等同于马克思政治经济理论中的“生产力”.,那么团队合作力与文化凝聚力则是一种“生产关系”。按照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原理,科组的团队合作力与文化凝聚力对学科组的竞争力与影响力也起着不可或缺的正面力量。

学科组就是一个小型的团队,团队工作的奥妙在于组织与合作。团队成员无论在智商、素质,还是在性格、能力等方面都逃不脱“二八定律”。团队中,能力非常强、素质非常高的成员可能只占20%,反过来,团队中能力和素质表现都一般的成员也可能只有20%。也就是说,学科组工作效率的提高与学科竞争力的培养,最根本的动力来自于团队成员的相互配合。

美国教育管理学理论家伦恩伯格和奥恩斯坦在《教育管理学:概念与实践》一书中认为,Z理论运用到学校时,其特征有:新信任、敏锐与亲密行为;共享控制与决策制定;对规划、组织过程、预算系统、人际交往技能的培训;个人利益驱动的动机;长期的奖励;高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等。这些特征其实就是团队的典型体现,能够适用于科组团队合作力的培养。

其中人际关系是最重要的因素。学科组内部,教师与教师之间是一种亲善而非敌对的关系,彼此之间有一种友好的感觉,有强烈的学校归属感。教师彼此友爱,热爱教学,热爱学生,忠诚于教育事业,极度热情地完成本职工作,这种力量是任何其他外部力量都难以代替的。

(四)文化凝聚力

如果说学科组的团队合作力着眼于组员的工作能力与素质的话,那么文化凝聚力则是一种精神力量。在伦恩伯格和奥恩斯坦看来,文化因素指深深扎根于机构中的风气、道德与价值观等。邹晓东先生在其博士论文《研究型大学学科组织创新研究》中则认为:学科组织文化指的是学科组织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积累的语言、价值标准、伦理规范、思维与行为方式等。在他看来,一个学科组织是否成熟,除了要具备条件一流、设施完备的研究基地、高水平的科研和学科组织梯队等前提,重要的是是否形成了自身的学科组织文化。学科组织文化,也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组织的重要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科组的文化凝聚力对学科的竞争力、影响力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篇4

关键词:职业 幼师 舞蹈

舞蹈是职业院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也是职业院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校幼师专业开设舞蹈课程是向幼师学生进行美育、提高自身舞蹈素养、丰富情感体验,以掌握幼儿园舞蹈职业教育的理念和相应的技能为目的。

随着我国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将幼师专业作为吸引生源的主打专业,但舞蹈作为幼师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却由于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制约,其教学效果不容乐观。这也直接影响了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以及将来的职业发展。

因此,对传统舞蹈课程的教学理念、模式进行大胆的改革、突破,根据专业训练条件开展教学,是舞蹈教师必须解决的难题。

一、当前职业院校幼师舞蹈教学的现状

1.师资力量薄弱

舞蹈教学有着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殊性,它对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要求极高。它要求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使学生逐步掌握运用舞蹈基本动作、技能,培养自身的健美体态,协调灵活、富有节奏感和表现力的身体动作。更要求教师通过教学不断提高幼师学生的舞蹈素养和审美能力,为日后从教中进行幼儿舞蹈表现、创编,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因此,舞蹈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但由于目前职业院校的薪水、待遇普遍偏低,难以吸引高素质的舞蹈人才到校任教,特别是偏远县城的职业学校,更是面临师资极度缺乏的窘境。

2.学生基础素质堪忧

舞蹈是一门对基础素质有一定要求的课程。随着高中、大学的不断扩招,职业院校的生源越来越多地来自农村、山区,而这些地方的素质教育往往是最缺乏的。这就造成不少幼师的学生进校后由于缺乏舞蹈基础,跟不上教学进度,进而产生厌学情绪。

3.场地设施建设不足

幼师舞蹈课教学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专业师资(既懂幼教又懂舞蹈)的配置,还需要学校场地设施(如:开阔明亮的教室、镜子、把杆、音响等)的完备,而这些对于规模较小的职校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就导致教师的教学偏重于理论,无法激发幼师学生欣赏舞蹈和表现舞蹈的兴趣。

二、职业院校幼师舞蹈教学改革的途径

1.设置双重目标

由于职校幼师舞蹈教育教学的特殊性,学校须将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置为双重。即既要提升幼儿教师的舞蹈知识、技能素养和训练水平,同时又要进行幼儿教师从事幼儿舞蹈教育的职业知识、教学技能的训练和培养。

在理论教学中,强调幼儿教师应知、应会的幼儿园舞蹈教育教学的职业知识。

在职业实践能力的训练培养中,不仅突出舞蹈基本动作介绍与学习、幼儿舞蹈作品介绍与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介绍与学习、外国民间舞蹈介绍与学习,还增加了幼儿园舞蹈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优秀案例和活动设计思路分析等内容。特别在幼儿舞蹈创编基础知识这一环节,对幼儿园舞蹈教育教学的不同作品形式,也做重点讲解。

2.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

职业院校幼师舞蹈课的教学方法是与其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的。如在理论部分的舞蹈基础知识教学中,主要采取自学、讲授、欣赏、研讨等方法的有机结合,以丰富学生的舞蹈知识,使学生学会并运用。

在幼儿园舞蹈教育教学基础知识中,主要采取自学、见习、讲授、实习等方法的有机结合,让学生了解舞蹈教育在幼儿园美育中的教育价值和一般规律,使学生初步具有组织幼儿园舞蹈活动的技能和能力。

而在实践部分的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的介绍与训练中,要从实际和实效出发,让学生逐步达到学习舞蹈的基本条件。

如从教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出发,按照舞蹈总课时量的设定,根据学习场地设备等实际情况,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专业教师指导下,从把杆上到中间动作、从技巧到基本舞步,再到组合进行系统训练。若学校条件有限,则可在教师指导下,以基本舞步和中间组合训练为主。

3.重视和加强舞蹈欣赏教学

教师应指导学生对不同舞种、不同时期、不同幼儿舞蹈作品的欣赏,并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每周或每月传统的“一舞欣赏”活动。与此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各种现代传媒、通讯等多媒体手段和方式欣赏舞蹈。积极参加班级、学校、社区等组织的舞蹈练习或表演活动,以感受和发现舞蹈的瑰丽。了解、丰富舞蹈文化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发展舞蹈爱好。

篇5

论文摘要:应用型大学作为一种新型大学,侧重于培养专业知识技能过硬,人文素养过强的全面型人才。文中提出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才是应用型大学的发展必然,其根本前提在于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关键在于注重“三心”,基本措施在于转变学风、教风、校风,基本方式在于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外部条件在于和谐校园精神文化的构建,进而促使学生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开始走向市场化,“大学市场化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大学将更加关注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调整、配置和使用高等教育资源。”[1]在市场化下,应用型大学孕育而生,笔者从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方式阐述应用型大学的内涵及其教育价值。

一、市场化下应用型大学的内涵与意义

随着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发展,应用型大学作为一种新型大学孕育而生。到目前,应用型大学还没有有效的定位,有人认为“应用型大学就是从事以本科层次职业(技术)教育为主并从事相关实用研究的大学”[2]。应用型大学是与市场、产业、行业和岗位群紧密结合的地方性大学,是与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相区别的一类新型大学。”[3]笔者认为应用型大学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自身素养的大学,其注重专业知识技能教育,也注重学生的生活教育,培养专业知识技能过硬,人文素养过强的专业性人才。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市场化下,应用型大学的产生促使人们原有高等教育观念发生转变,其以社会的发展需要作为参照标准,基础性教育与专业求职教育相结合,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对于应用型大学而言,如何实现其本质意义,在于教育教学中应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以区别单维度人才培育模式,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求职和生活,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应用型大学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及存在的问题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是应用型大学发展的必然,所谓人文教育就是基础性教育,“归根结底是“做人”的教育,是生命价值的教育,而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4]。所谓科学教育就是专业认知技能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二者存在一定关联性。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共同促进人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又分别促进人的理性和非理性的培养。二者共同促进了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理性与非理性因素的发展也是完整应用型大学教育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在现实应用型大学教育教学中却没有重视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效结合,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科学教育中心化,人文教育边缘化”[5]。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促使科学教育地位越来越重要。应用型大学在注重学生专业认知技能的发展的同时,忽视了学生的人格素养、道德品质、审美情趣的全面发展,导致学校教育“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底蕴不够;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科视野和学术氛围局限;过重的功利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和扎实的基础训练受到影响;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抑制”[6]。

2.人文教育走向固式化,科学教育中的科学精神培养逐渐削弱。这样导致固式教学模式泛滥,以科学教育的思维方式、教学模式来进行人文教育,这样下去的结果终将导致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淡化和缺失。同时,忽视了蕴涵在科学教育中的科学精神的培养,造成学生科学精神的淡化,抑制理性思维的发展。科学精神的淡化必将导致学生思维的狭隘,能力的固势化,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通过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存在的关系及问题的分析,可以发现只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效地融合,才是促使应用型大学教育本质的发展,才能培养出高技能、强素质的新型人才,才能促使人的全面发展。

三、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效结合的思考

1.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注重全面发展型人才培养

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是进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效结合的根本前提。应用型大学应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全面发展型人才的培养。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专业认知技能教育,也要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应用型大学要培养专业知识技能过硬,人文素质过强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这样才能促进应用型大学的本质目标的发展。通过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促使学校转变教育教学的意识观念,才能有效地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效的结合,才能使学生全面发展。 转贴于  2.注重“三心”:以科学教育为中心,以人文教育为重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造性发挥为核心

在应用型大学的教育教学中,必须要明确科学教育、人文教育与学生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要以科学教育为中心,人文教育为重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造性发展为核心。对于应用型大学而言,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所以要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一切都要围绕着这个中心进行。人文教育在教育教学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非理性思维、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间接促进学生的科学精神、智力因素的发展,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而应用型大学的本质核心还是在于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明确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及学生之间的关系后才能促使二者有效的结合,才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和创造性发挥。

3.转变学风、教风、校风,实行学生参与性教学

在教育教学中,要转变学风、教风及校风,促使教师和学生形成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价值观、世界观,实现教育教学过程中“知”、“情”、“意”、“行”相统一。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认知,同学师生之间情感交流传递,促使学生的情感美德意识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做事的意志和积极性;同时,教师要注意自身的行为,教师的行为对学生行为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注重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使学生的技能性发展和创造性发挥,实行学生参与性教学模式,从而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的发展,促进知识的掌握、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

4.调整课程体系结构,转变人文教育教学模式

通过调整课程体系结构,促使应用型大学将人文学科知识与自然科学学科知识交叉融合,是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效结合的基本方式。对于应用型大学来说,学科专业侧重于现实的社会需求,以理工技能科学为主,在课程体系安排上要注入一定比重的人文学科知识,加大选修课程体系,定期开展人文学科讲座、辩论会等活动,提高学生对待人文知识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学科之间的有效融合。同时,在人文知识教学中,要转变科学化思想,改变人文教育固式化模式,促使学生能更好地接受人文教育,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培养。

5.构建和谐校园精神文化,发挥隐性效应

构建和谐校园精神文化,是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外部条件。和谐校园精神文化是指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能够体现大学的科学氛围和人文氛围的内隐性精神,它包含科学精神文化和人文精神文化,应用型大学应构建自己的和谐校园文化,来发挥它的隐形效应,丰富校园生活,开展各种科学研究竞赛,加强文体娱乐活动,开展各种学生社团,促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促使学生的思想品质、心理素质得以发展,科学精神得到激发和培养。

通过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和谐融合的思考,促使应用型大学在教育教学中进行改革,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以便更好地求职与就业,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参考文献

[1]戴晓霞,莫家豪,谢安邦.高等教育市场化[D].北京:北京大学,2004.

[2]单鹰.“应用型大学”的定位需要挑明自身职业教育范畴[J].当代教育论坛,2007,(01).

[3]吴慧琴.应用型本科大学的定位及其发展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5).

[4]李训贵,宋婕.大学人文教育路径的思考、选择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9.(05).

篇6

关键词: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特色鲜明:职业院校文化

学校文化能够综合反映学校的软实力,是对教育教学本质和学校建设发展更高层次的探究和激活,是一所学校源于历史、基于现实、引领未来的气质禀赋和核心理念,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集中体现。学校文化建设涵盖了从教育、教学、实训、管理、德育到课程建设、制度建设、环境建设、平安校园建设等多个方面。文化软实力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办学理念、治校精神、文化传承、内涵发展、校风学风多种因素的集中体现。现代学校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学校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从精神文化、环境文化、管理文化、课程文化、实训文化、活动文化、大赛文化、规划文化八个方面,建设特色鲜明、校企融合、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的职业院校文化,营造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是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总揽全局的精神文化指引学校发展

“三流的学校靠经验,二流的学校靠制度,一流的学校靠文化”。文化软实力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之核心,是我们办好学校的金钥匙。而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是品牌和现象,是学校教育目标的高度概括。办学思想、办学宗旨、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发展目标、发展战略、质量方针等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内容。它不但是对学校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还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表现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组织形态、行为方式和奋斗目标。学校精神文化可以产生强大的影响力、感召力、穿透力、凝聚力、创新力和教育效力,因此,学校领导班子、全体师生都要从思想上提高对精神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按国家标准建校,用世界眼光办学,发挥示范校引领作用,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从学校未来发展战略的高度规划、实施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指引学校向标准化、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学校精神文化必须有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的引领,必须有校本主题活动的支撑,必须有学校精神的传承和创新,要通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徽校歌和校报校刊、校树校花等载体表现出来,具体为师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对外形象以及职业、园区、广场、石刻、节庆文化等,要充分体现学校的历史积淀、文化底蕴和办学内涵,让师生耳濡目染,受到熏陶和激励。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和管理,突出以责任、诚信、敬业、劳动、奋斗等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用先进的精神文化感召和激励师生,用科学的理论和价值观武装学生,用扎实的专业技能充实学生,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专业技能,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提高就业创业和职业生涯发展能力。

二、优美和谐的环境文化陶冶道德情操

“校园无闲处,处处皆育人”。环境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陶冶情操、砥砺品德、磨练意志的作用。通过环境文化,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禀赋、优秀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全的心智人格。环境文化包括基础设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具体来讲,包括学校的建筑物及其布局风格,学校的绿化美化,以及能够表现在直观层面的师生行为、职业礼仪、精神面貌和校风学风等,这些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的行为和观念。要不断提升环境文化建设品位,注重绿化美化同步,外包装和内装修并重,把绿化基础设施与美的艺术有机结合起来,集校园建筑美、绿化美、布局美于一体,达到建筑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要从学校整体布局出发,将校园划分为教学区、实训区、办公区、工厂区、运动区和生活区等,并将学校平面图安放在显要位置,使师生教学、实训、活动等各有场地,充分体现规划美、布局美和映衬美。各功能区既要相对独立各有特色,又要相互辉映融为一体,建筑、景观、道路、雕塑、绿化等给人以舒畅美观的感受。校旗、校徽、校标、校史、宣传栏等人文环境要让师生感到精神振奋,激励学生明确方向、奋发向上、锐意进取。校园景观、园区石刻、主题雕塑、宣传标语、安全警示、画廊展室等一景一物都要赋予文化内涵,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学校环境文化的熏陶,接受知识的教育,规范自身的行为,实现人格的升华。

篇7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育;自文化本位;研究

一、高职英语教育自文化本位的涵义

20世纪著名史学家陈寅恪(1890~1969)提出的“文化”本位论,是文化本位论、中国文化本位论、儒家文化本位论有机统一的整体。文化本位论是坚持中国文化的主体地位,同时又要吸收外来文化,即“中体西用”。(吴宓,王文斌)现代深圳独立学者章星球提出文化本位社会发展理论认为,人类社会演进过程中,最终文化纽带将超越财富、地位与权力,成为社会新的核心纽带。文化本位社会则是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根据二语习得理论,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母语文化对外来文化既是一种抵制力,也可以成为一种推动力。以布鲁纳和奥苏伯尔为代表的认知结构论认为,英语学习过程实质上也是新旧语言知识不断结合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将两种文化进行对比,可加深对目的语文化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有利于传承与发展中国文化,补救学习西方文化的负面影响。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与民族文化复兴发展的需求,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高职英语教育也是中华文化传播的条件和途径。高职英语教育的自文化本位研究是在文明互鉴视阈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高职专业与社会岗位群的需求,以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本位,整合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的内涵与外延,并建立与之相应的动态多维考核评价方式,形成一个系统、动态、多维的高职通识英语教育体系。这种教育模式突出一般职业需求的通识性、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多层次实践能力,更加注重中外文化的互鉴,更好地培养高职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并且提升学生对外宣传中国文化的素养。

二、中国文化本位的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模式建设

(一)“互联网+”高职英语教学设计践行中国文化本位教育理念

1.“互联网+”作为战略性的行动计划应用于高职英语教育教学。“互联网+”战略性的行动计划应用于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既是指“互联网+教师教学设计”,同时更包括“互联网+学生学习”,这两个过程都是充分利用了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将互联网与教师教学设计和学生学习进行深度融合,不断推动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模式够与时俱进,创新和发展。这意味着高职英语教育要以“互联网+”的思维进行升级和改革,学生要以“互联网+”的思维适应新时代、新环境,作为适应未来国家新型产业和新型业态的战略。2.“互联网+”高职英语教学设计传承与发扬中国文化的教育理念应用。中国文化本位的“互联网+”教育理念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中,这需要高职英语教育从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做出一系列积极相应的调整。“互联网+”是实施文化教育的新媒介,它可以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博文能力,培养教师与学生的终身学习习惯,促进教师与学生“格物致知”的治学精神的养成,真正践行传统经典《大学》所倡导的教育理念。首先,“互联网+教师教学设计”是指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网络平台以及基于现代通信技术与网络的学习软件,如蓝墨云班课、学习通等,将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数据分析、整合教学内容、设计课内课外及线上线下的活动任务,并在预期设计的实施过程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潜在的隐性效应,不断地加以修改与完善,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满足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中国文化本位的“互联网+教师教学设计”高职英语教育模式中,教材已不再是唯一重要的媒介,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这一强大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不再以教材为中心,而是以学生和社会岗位需求为中心,以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目标,来源于对“互联网+主题母语(中国)文化”与“互联网+主题目的语(英语)文化”资源的整合。中国文化本位的“互联网+教学设计”应依托“互联网+主题英语文化”资源实现其语言课程功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加深对世界文化的了解,最终提高学生对“互联网+主题母语(中国)文化”的了解与认同,并同时有意识地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互联网+学习软件”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方法贯穿于教师教学设计的全过程。课前,教师将学习任务或已整合的资源利用“互联网+学习软件”推送给学生。课上,教师通过数据分析的结果,总结学生所反馈出现的共性问题,点评并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设计课上的“互联网+学习软件”在听、说、读、写模块的活动,利用主题英语(文化)的输入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提高英语表达能力,从而加强学生对主题的中国文化理解与英文表达。课后,教师利用“互联网+学习软件”课下复习资料与中国文化输出的考查内容,并规定验收时间。教师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全程跟踪记录学生的项目任务完成情况,随时互动,增加了教学设计的立体化、动态化、系统化,从而有利于教师修整与完善设计中语言文化输出的内容和形式,使其多样化、趣味化、标准化。其次,“互联网+学生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利用“互联网+学习软件”,合作或独立完成教师设计的课内课外及线上线下的活动任务,并且能够通过数据分析结果跟踪了解自身的学习进步情况,从而养成学生自主学习、比较、分析语言文化的习惯,提升高职学生文化意识,增强民族身份认同感与提升学生对外宣传中国文化的素养。

(二)以中国文化本位的“互联网+”项目式高职英语教育实践应用

1.中国文化本位的英语教学发展方向的确定。高职英语教育是否能以中国文化本位输出为发展方向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文化意识,其次是学生的文化意识。首先,教师应意识到中国文化本位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影响,转变传统的应试能力型单语言知识技能教学,采取“主题探究”和“设计活动”,即英语主题文化的输入与对比优化英语能力,旨在了解中国文化及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增加学生的文化身份认同感,使学习进程良性循环。其次,教师应更明确英语教学的更深层次意义。主题文化的导入与输出的平衡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平等语言交流的自信心。最后,高职学生处于高等教育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意识到已脱离应试与升学的教育。此阶段的语言学习是以语言的实用性为主,以培养职业需求共性技能与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与传播为目的。2.中国文化本位“互联网+”项目式高职英语教育的核心。“互联网+”项目式高职英语教育模式是在战略性思维指导下以具体的媒介、方法、方式实现高职英语教育中国文化本位的实践。它的核心用三个词来概括就是:输入(主动探究)、对比(独立思考、合作学习)、输出(解决问题)。而这一过程中的重点在对比与输出环节,即学生语言文化知识的重构主要在这两个阶段完成。这一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即是学生对于“互联网+教学设计”实践操作过程,重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预设结果,并探索出获得这个结果的途径,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教师不再讲授和传递知识,而是发现与总结学生们的共性问题,并做出判断与评价。3.中国文化本位“互联网+”项目式高职英语教育实践。(1)项目预设。教师应预先选定教材或自编教材,以“互联网+教学设计”方式,以中国文化为主线探究出6-8个主题,如:思想意识(释,道,儒等)、修身养性(武术,太极,中医药等)、服饰饰品(旗袍,蜡染等)、节日习俗(传统节日,民俗等)、文学艺术(文房四宝,中国书法等)、饮食文化、舞台艺术、建筑艺术、名胜古迹等。以《新航标职业英语综合教程》为例,整合教材内容,每学期设置2~3个项目,每个项目里涉及2~3个主题,我们可以将两册书整合成学生在“一家公司”的“实习经历”,学生从成功求职开始,准备一次商务出差,宴请客户,以及综合运用英语解决日常工作中相关的涉外事务问题。如在“日升贸易有限公司的外宾(客户)接待”项目活动中,内容可以设置2个主题语言文化的对比,其中商务宴请环节的中西“饮食文化”和赠送礼物环节中的“服饰饰品(旗袍,蜡染等)、文学艺术(文房四宝,中国书法等)”。(2)项目实施。项目实施包含了四个环节:情境创设、问题确定、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教师要向学生进行项目描述,提出项目活动的具体任务、口头与书面作业及展示与评价标准。学生自主以6-7人为一组分工合作完成项目。例如:日升贸易有限公司的外宾(客户)接待包括机场接机、商务宴请和赠送礼物三个场景,确定其中商务宴请与赠送礼物场景完成需要学生以图文、视频的形式介绍中国文化特色饮食、展示所赠礼物并说明文化渊源。学生通过“互联网+自主学习”收集相关资源,再通过团队协作整合资源,“头脑风暴”说明理由做出判断选择。(3)项目考核。项目考核包括综合考核标准、过程考核与多元主体考核。综合考核标准应包括过程性考核标准、“互联网+多媒体技术”考核标准、英语语言使用考核标准、跨文化知识考核标准、中国文化知识考核标准等。过程考核指网络助学过程性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被量化,分为线上线下两部分,教师利用教学软件,以单元项目为依托设置包括听说、读、写、译几个部分的小任务点,分为组内任务、组间合作任务和独立完成任务,并按进度发放给学生,学生在教学软件手机端完成任务点,线下部分采取组长负责制,小组合作完成,成绩上传教学软件。多元主体考核包括教师评价、组际评价和学生自评。教师应加大中国文化知识考核占比,详细描述并对学生加以解释。

三、中国文化本位的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模式的启示

1.中国文化本位“互联网+”项目式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模式确定了中国英语教学的方向,改变了学习主体、学习方式,创新发展了高职英语教育的构建。2.“互联网+教学设计”应环环相扣,引发思考,追根溯源,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精神。3.建立健全与之相应的“互联网+”考核评价方式,使之形成完整规范的“互联网+”项目式高职英语教育教学体系,以“中国文化本位”指标不断完善与调整考核评价标准,以满足新时期我国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求。4.教师应与时俱进,与学生共同修身,提高自身的中国文化素养,了解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顶层设计需求,更深刻体会新时期的人才培养需求,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目标。

篇8

关键词:数学基础;核心素养;应用意识;合作意识

《标准》对高中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提出了间接的要求:要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必要的数学素养,这是一种综合性的要求。什么是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关键能力与思维品质。不严格地说,数学核心素养不仅包含外显能力,还包含内在思维品质。进入21世纪,社会、科学技术和数学发展异常迅速,甚至超出想象,这势必会影响教育,影响基础教育,影响数学教育。故此,笔者就解题教学中探索培养高中生数学素养的具体方法,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利用数学基础、本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知识与技能是素养的载体,数学素养首先表现为考生对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高中数学关注的是如何使得所抽取的样本能够最大程度地检测考生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的达成程度,而不是完全拘泥于知识的选取或知识与知识的机械组合,关注点是高中数学知识所涵盖的数学素养的完整。

基础是素养的保证,是以后发展的基石,是高考的考点所在。没有基础就谈不上素养,高考以素养立意并不意味着高考试题绝对难度的整体提升。

二、利用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能从一节一节的教学中跳出来,以“主题(单元)”作为进行教学的基本思考对象。可以以“章”作为单元,如将“三角函数”作为教学设计单元;也可以以数学中的重要主题为教学设计单元,如“距离”或“几何度量关系:距离、角度”等;也可以以数学中通性通法为单元,如“模型与待定系数”等。这是深度学习的核心,是深度学习的抓手,也是整体把握数学课程的抓手,可突出本质―数学核心素养,有利于教学方式多样化,把“教”与“学”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助于提高数学教师专业水平(数学、教育教学理论、实践),这是数学骨干教师的基本功,不是教教材,而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笛А

主题(单元)教学的要素,最重要的是进行整体分析,包括数学分析、标准分析、学情分析、教材对比分析、重点(本质、核心素养)分析及教学方式分析,进而确定主题教学目标,选择、设计情境和学习活动。根据学生实际,确定教学流程,设计每一节课教学,进行教学实施,并不断反思―循环―提升。

三、利用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是古训,这与学会学习的理念一致,“会学”比“学会”重要。“会学数学”应包括:阅读理解、质疑提问、梳理总结、表达交流。以“数学阅读理解”为例,需要清楚数学语言由数学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组成,它的特点是准确、清晰、简洁,数学阅读就要会读“数学普通话”“符号”“图形(表格)”。而数学符号、图形(表格)又是一个系统,彼此联系,学生不能很快习惯,需要指导,不能太急。数学教师强调“学法指导”,是一个很好的经验,需要坚持、总结、提升。

四、利用数学问题解决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团队合作精神作为走向成功的法宝,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适当开展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教师答、学生问学生答等合作学习活动,创造一个师生互动的环境,在思考、探索、交流的过程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师生的共同参与让数学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合作不能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的需求情况,那么课堂中以小组的形式组合,不但进行小组内讨论、交流,更可以各小组进行互相帮助和分享成果,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让组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探讨、研究问题,提高交流与沟通能力,增强合作意识,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利用数学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数学素养是指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所达到的一定心理发展内容和心理水平,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素养,包括知识、能力、技能、观念、态度、行为习惯、价值观等。将关注学生解题能力的目标进一步升华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数学素养,从而使教师意识到数学素养比培养成绩更重要,自然会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在数学能力上都能有一个跨越性的提高。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理念是在新时期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模式背景下所提出的,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师生的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持之以恒,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内化学生的数学行为,在提升数学素养的同时,还能习得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的可贵品质,提升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为出社会提供强大的思维判断支撑。

参考文献:

[1]李丹.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的四种策略[J].广西教育,2016(6).

篇9

一、加强学习研究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当前,无论国内还是国际对“核心素养”“学科素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日前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释。作为教育主力军的一线教师,应积极学习“人的素养”“学生素养”“学科素养”“专业素养”所包含的内容,不断更新知识体系,跟上时代的步伐。

1.提高自身人文素养

教师素养是教师在学习、教育、教学及教研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影响学生身心发展及学业学习的心理品质的总和。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广泛涉猎本学科以外的社会、科学以及人文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水平。这种人文积淀,既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又能较好地调动和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还能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2.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各学科的知识和方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与进步,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和技术,特别是在当前“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只有掌握信息技术及其在教学、教研上的应用,不断研究教育信息技术与互联网资源在课程整合与教学中的应用,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3.注重学科素养与教师专业素养相结合

教师的专业素养不仅强调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而且要求教师在熟练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用高超的教学技能和艺术,高效地开展日常教学活动。以数学学科为例,教师要用独到的数学眼光、敏锐的数学思维、准确的数学语言处理好数学教学中的每一个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用数学的思维分析、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的数学能力和素养。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关心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研究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研究学生到底关注什么、需要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二、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一些教龄较长的教师,尤其是已经获得高级职称的教师,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和能力的欲望会有所降低。但事实上,教师不仅需要时时更新观念与知识,更要对已经熟悉并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及时进行查缺补漏。作为教师,应该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督促自己不断学习和研究,努力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

1.提升业务理论水平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很快,教育教学方面的政策与理论也在不断变化。从前几年提出的“有效教学”,到当前备受关注的“核心素养”,都要求一线教师及时更新知识以适应时代变化。青少年学生容易接受电脑、网络等新事物,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在逐渐增多,教师的知识优势在逐渐减少。教师的工作永远充满着未知的因素,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新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师不加强学习,不与时俱进,就会处于落后、被动的地位。

自课程改革实验开展以来,“有效教学”的话题就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大家普遍认识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巩固课程改革成果、推进课程改革持续深化发展的关键。那么,到底什么是有效教学呢?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大目标和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主动探究式学习是提高学生基本素养的一项重要手段,以数学学科为例,《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教材编写时应把数学探究等活动恰当地穿插安排在有关的教学内容中;高中阶段学生需要至少完成一次数学探究活动。”人教版和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中都设置了“实习作业”“课题学习”“探究与发现”“探究活动”等探究案例,目的是通过教材的设置与引导,促使教师和学生积极开展探究学习。这样,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从枯燥的“题海”中跳出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但是,从实际教学来看,许多教师对新课标的这方面的变化和要求关注得不够,有些教师甚至根本不知道、不了解新课程和教材的这些要求和变化,自然也不可能在教学中开展探究活动。

这种现象的出现,除了应试教育的驱使外,更多的还是各地、各学校的教研部门对教师的理论指导不够重视、教师疏于业务学习的结果。许多教师认为,不学习更新理论知识,不了解掌握新的教学方法,也能教好书、站好讲台,学生的分数也不会下降。但事实上,这种“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做法,短期内看不出多大差异,但长久下去,对学生的素养提高和长期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教师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在近几年的新课程实验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和实验的学校和教师越来越多,这些学校的学生探究活动多了,探究时间长了,探究空间大了,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学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了,学习效率更高了。由此可以看出,要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就必须进行教学和课程改革,而搞好教学和课程改革的前提是每位教师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2.提升适应现代教育的能力

随着时展和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单纯以知识传授和应试为目标的教学缺乏与生活、时代的联系,逐渐显现出许多不足,尤其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明显不足,这就需要教师适应这样的变化和要求。当前,新课程致力于改变以前过于注重知识的倾向,强调知识学习过程、能力培养过程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过程的统一,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课程目标进行了重新构建。现在“以学生发展为本”已成为教育发展的主流观点,我国的新课程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一是强调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教学中的操作与活动,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尊重学生的个性与才能,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洞察学生的内心精神世界,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调控能力;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的精神,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二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之中,即学生经历知识探究的全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和体验,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教师与学生同处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必须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上加以培养。三是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合作学习。现代教学认为,教学不仅是一种知识的传递过程,也是合作与交往的过程。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以解决学生学习上的问题,还可以在合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数学教研组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开展了“探究正方体截面”数学实验课的课题研究。“正方体截面”的探究问题,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必修二《立体几何初步》一章设置的一个课题学习内容。教材编写者在培训手册中针对这个实验课题明确要求:“对于课题学习内容,教师要重视并指导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独立探寻正方体的各种截面形状,并要求学生自己设计探究方案,准备实验所用的模型和器具,还要完成实验报告,并在班内进行交流。”我们的做法是,先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选用各种可能的模型、器具,然后设计可行性方案,并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和分析报告,最后进行全班交流。这项探究活动我们已经坚持多年,并在平行班进行了对比性实验。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参加实验探究的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更高,而且认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手段也越来越多地进入校园和教室。2012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要求学校及教师要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上加大力度。一线教师必须跟上新的时展变化,学习并掌握一定的教育信息技术,比如熟悉课件制作,熟练使用投影仪、电子白板、电子书包,进行网上互动教学等。近两年,各级培训都加大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的力度,一线教师应积极参加培训,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三、努力提升自身的研究能力

大多数一线教师平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科研性、学术性研究,也比较难提出富有创见的教学观念或建构某种理论。但是,教师积极结合日常的学习、教学,进行一般性的探究、钻研、反思,还是很有必要的。比如,阅读和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杂志,这样既能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修养,也能学到实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提高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另外,积极参加针对教师的各级各类培训,并把学到的新知识理论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逐步渗透到教学中,再把自己所学、所思、所做与所得,写成文章或者教学反思与同行们交流与分享。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要求的逐步提高,教师应该在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教研活动、学术活动的深度融合等方面做些力所能及的探究。比如,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动画演示各种图形的制作,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比如同课异构活动,把不同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课堂生成加以对比分析,认真倾听专家及同行的发言并及时研究与反思,这也是获得进步、提高水平的重要途径。

篇10

关键词: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研究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开发学生各种能力。注重学生的实践,增加课内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适应和融入社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特别强调“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基于新课程改革理念和教师素养的要求,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进行整合和改造,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第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面向全体学生,激发每一个学生的自信,让每一个学生在其最近的发展区域得到语文素养的提升。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中,都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这一宗旨。

第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要注重语文的多元影响和学生的独特感受;注重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汉语言文字对语文教育的重要影响。

第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个体差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改变原来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刻意追求语文学科严谨的知识系统;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忽视联系现实生活的语文实践活动;过于强调统一和集中,课程变得凝固和僵化的状况。“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新理念对语文教师素养的新期待

第一,符合时展的教育理念。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实在语文教学各个方面:一要关心学生的内心需求,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二要注重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三要增加文化积淀,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第二,符合新课程发展要求的教师角色。综合世界的发展趋势和我国新课程的发展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这一角色要:“从知识的灌输者转换为学习的引导者”;“从课堂的主宰者转换为平等的交流者”;“从单向的传授者转化为互动的合作者”;“从呆板的经验者转换为教学的创新者”。

三、“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建设

(一)课程目标建设

根据“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任务和性质,其课程主要目标为:使学生对小学语文课程及其教学有正确的认识与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的能力,初步奠定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基础并使其具有较为深厚的发展潜能。参照《语文课程标准》中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目标也从三个维度来把握,具体描述见表2:

(二)课程内容建设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其对教师的要求,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内容,应打破单一的理论课程模式,采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并举等措施,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课程体系,为培养未来小学语文教师良好的素养提供课程支撑。其课程体系见表3:

1 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体系中,“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其核心课程,目标在于使学生充分了解和认识小学语文课程及其教学,掌握基本的语文教育教学知识,形成初步的语文教育教学和研究能力。

2 核心课程、实践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和实践能力。“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既是一门教育基础理论课程,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课程。“语文教师专业技能训练”主要通过课堂演练、微格教学、小组练习、个人练习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各种专业技能。“教学见习”就是让师范生走进小学和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对语文教学形成直接的体验与感受,形成教师的角色意识,为专业技能的训练奠定必要的感性基础。“教育实习”是对师范生在思想和业务上的综合训练,旨在使师范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于真实的语文课堂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