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12-25 17:36: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 键 词 :素质教育 音乐教育 课程教育 课外活动
音乐素质教育在普通高校教育中具有重要性,现已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事实,但在开展音乐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多数普通高校存在着重视课外活动而轻视课程建设的现象,其实质是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开展的对象问题,即普通高校开展音乐素质教育是面对少数学生,还是面对全体学生的问题。
一、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对象是全体学生
所谓“素质”概念属于生理学、心理学范畴。从生理学角度说,素质主要指人生来就具有的一种生理特质。从心理学角度说,素质主要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质。这样来看,素质的形成先天基因具有重要因素,但是大量科学研究及实践活动已经证明,人的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同样是形成人和改变人素质的重要因素。中国古代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用现代汉语就是说,人之间先天素质差异并不大,恰恰是后天的教育,才是人与人之间素质差异大的根本原因。正是因为后天教育可以改变人的素质,所以我们才大力推行所谓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表现出的作用非常明显。实践证明,选用具有崇高思想性、艺术性的音乐作品,采用多种教育方式,可使人道德品质、人格素养、审美、鉴赏能力及独立应对和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音乐之所以具有卓越的育人作用,能使人心灵得到净化,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主要原因是音乐对人的情感有十分强烈的感染力,它能够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形象的音乐词汇,使听者全身心都沉浸在音乐美的精神愉悦中,进而心灵得到净化,品性得到改变。
正是因为音乐素质教育对培养全面人才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所以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在推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越来越认识到其重要性。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普通高校大力推行音乐素质教育。所谓普通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就是指普通高校开展的艺术类素质教育课程及相关的课外活动。就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性质而言,其不仅是单纯的技能传授和单纯娱乐为目的的音乐教育,而是通过音乐美的形式和内容,使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人生观、民族艺术审美观、爱国主义精神等得到全面提高的素质教育。对于普通高校开展音乐素质教育的性质问题,国家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工作研讨会纪要》中明确提出:“普通高校艺术教育要坚持以育人为本的宗旨,坚持艺术教育的公平性。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普及的、平等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不是培养艺术方面的专门人才,也不是着眼于少数艺术特长生的培养。普通高校艺术教育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艺术的熏陶,提升审美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即:第一,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以育人为本,是普及的、平等的,以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第二,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不是培养音乐方面的专门人才,也不是着眼于少数音乐特长生的培养。第三,普通高校艺术教育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艺术的熏陶,提升审美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归根到底,普通高校艺术素质教育是面对全体学生的教育。
然而我们从现实情况看,部分普通高校表面上音乐素质教育开展的十分活跃,如以开展音乐素质教育为名,招收音乐特长生、组建各种音乐团体、举办各种音乐演出,甚至到国外参加所谓音乐大赛等。相比之下,音乐课程建设投入力量则明显不足。
二、课程教育与课外活动的相互关系
在国家教育部2004年4月15日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中明确规定:“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艺术课程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这里明确提出是通过艺术课程和课外活动的两个方面,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所谓普通高校音乐素质课程教育,是指在普通高校内部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的音乐素质教育课程。音乐素质教育课程大体分为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专题演讲等形式。一般高校现在普遍采用每学期初或者上学期末时网上报名,并因此而获得一定学分。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在繁忙的专业学习之外,还能够选修音乐课程,不仅可以使他们身心得到松缓,而且还可以获得大量很少了解或者根本没有机会了解的音乐知识。
所谓普通高校课外音乐活动,主要指普通高校组织的各种音乐业余演出学生团体,如合唱团、交响乐团、民族乐团、艺术团等。一般这类学生业余音乐演出团体都是由学校内极少数音乐爱好者组成,现在不少学校实际上是将招收的音乐特长生作为主要成员。他们利用课外的大量时间进行排练,然后参加学校或者社会等方面的演出活动。
普通高校开展音乐素质教育,课程教育和课外活动本应该为既有主次关系,又有相互补充关系。有关课程教育和课外活动的相互关系,在《全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工作研讨会纪要》中已经明确规定:“加强艺术教育课程建设是提高高校艺术教育水平、推动艺术教育持续发展的核心。”“以艺术教育课程建设为切入口,落实艺术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显然,在课程教育和课外活动两个方面,课程教育是基础,是核心,是我们开展音乐素质教育发展重点内容,课外活动应该在课程教育基础上展开,应该在课程教育建设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或升华学生的音乐素质。如果以课外音乐活动的活跃性来代替音乐素质教育,这肯定丧失了音乐素质教育基础性内容,表面上看十分活跃,但是这种活跃只是极少数人参与的活跃,或者说是音乐特长生在活跃,而广大普通学生只是被动的参与或者旁观,甚至被排除在外的活跃。
当然,我们在这里不是否认普通高校开展音乐素质教育中课外活动的重要性。课外活动是普通高校开展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既与音乐课程教学相互联系,又具有与学科教学相区别的独特的教育价值。课外活动应该在内容与形式上充分考虑到学校教育以及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面向全体学生,遵循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选择性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现和创新,并且在普及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学生提高的愿望。
我们从国家在普通高校开展音乐素质教育的宗旨看,其培养目标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艺术的熏陶,提升审美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而要想认真实现这种目标,在现有条件下,也只能在加强课程教育基础上得到实现。在我们现有的条件下,还不可能实现普通高校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学校组织的音乐课外活动团体。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利用有限的可支配的资金办好面对众多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就是面临的问题。
在《全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工作研讨会纪要》中,就明确说:“在一些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还存在着间歇性、随意性和以活动代替课程、以讲座代替课程的情况。特别是不少地方存在着重视提高而忽视普及,重视部分艺术特长生的活动而忽视全体学生参与,重视推动艺术课外活动而忽视艺术课程教学质量,重视艺术演出效果而忽视学生在艺术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提高等现象。”
现今许多高校招收特长生组建各种音乐团体,举办各种课外演出活动,甚至斥资参加国外各种名目的音乐大赛,目的无非是要炫耀自己艺术素质教育开展的水平高。这样无可否认就是把有限资金投入到本为次要地位的课外活动上,结果是少数人得到锻炼机会,而多数人因缺少资金而被迫减少音乐素质教育的条件或者环境。这实际上恰恰把普通高校开展艺术素质教育的基础或者核心问题忽略了,完全背离了普通高校开展艺术素质教育的宗旨和方向。
普通高校开展音乐素质教育是国家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大问题,是能否培养出高水平人才的问题。其所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培养全体学生的音乐素质问题。我们应该把有限的教育资金投向最需要的地方,这才是音乐素质教育应该发展的道路。
三、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与专业音乐高校教育的区别
我们在探讨普通高校开展音乐素质教育的对象问题时,很自然地就要谈到普通高校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对象的未来问题。普通高校开展音乐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普及性,要把普及性和提高性有机地结合,要在普及中追求相对性提高,不要盲目追求纯粹性音乐教育所谓的提高。因为在我们国家的教育体系中,在音乐教育培养上划分为专业音乐院校教育和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
专业音乐院校教育和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在培养对象上存在明显区别。专业音乐院校是培养专业音乐表演艺术人才(歌唱家、演奏家、指挥家)的摇篮,是进行专业音乐理论研究和音乐创造的教育基地,也是培养作曲家、音乐理论家的发源地。同时在教学环节上有着时间的延续性,从附小、附中、大专、本科乃至研究生长达十几年,凭借着这种“专、精、深”的强辐射,使得专业院校学生具备了其他普通高校接受音乐素质教育的学生在专业渗透和艺术氛围等方面无法比拟的优势地位。而广大的非音乐专业学生,他们是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习音乐素质教育课程,他们不可能投入大量时间从事音乐课程学习。即使我们普通高校中的音乐特长生,同样是拥有自己的非音乐专业课程要学习,无法与音乐院校专业学生相比拟。如果我们盲目追求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高水平,只能是占用了大量本专业学习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本专业课程学习而盲目追求音乐水准提高。
我们从音乐教育的目标上看,专业音乐院校培养的学生是为了从事音乐表演、音乐理论研究和音乐创作,而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广大非音乐专业学生提高音乐素质,所以存在根本的不同点。广大非专业学生接受音乐教育不但能够丰富知识,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视觉器官、发声器官、听觉器官以及大脑的正常发育,对身心健康成长起重要作用。同时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过程也是培养、引导学生发展和运用形象思维的过程,分析音乐作品表现手段、音乐形象和进行乐理教育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更多地是要注重训练学生摆脱现有的思维模式,建立能不断取代传统形式的新思维,激发学生把思想集中在一个新的领域里,进而使音乐活动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和创造发明的有效途径。
正因为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与专业院校音乐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存在着不同,所以从事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有关人士就不应该违背这一宗旨。我们不应该无限制地追求课外音乐活动高水准,甚至准专业化,乃至所谓专业水准。在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上,注重课外活动,轻视课程教育,本身就是违背了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宗旨。普通高校开展音乐素质教育是面对广大学生,目标是使广大非音乐专业学生素质得到提升,绝非如专业音乐院校那样培养音乐人才为目标。
我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分清课程教育和课外活动的关系,要以课程教育为基础,要以全体学生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对象,要努力建设高水平课程教育体系,并且使其制度化、规模化。要在普及性音乐素质教育基础上,开展音乐教育课外活动。音乐教育课外活动不要追求过高要求,应该以锻炼、提高学生音乐素质为目的,要分清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与专业音乐院校音乐教育的关系,不要盲目攀比、追赶。
总之,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应该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深化课程教材改革为核心,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大力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开发自身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篇2
关键词:素质教育;提高;人文素养;科学素质;方法和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257-02
人文素养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包括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等内容。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科学素质是在生理素质基础上,在科学环境和科学教育的作用下,通过个体主动认识和实践,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与个体学习、科研和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科学意识、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科学行为和科学知识等。我国所倡导的素质教育,从本质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基本方面,即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灵魂,是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是基础,是大学生的学习目的,而身体心理素质是知识和文化的物质承担者。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较强的主观自塑性,因此以思想道德素质为灵魂的人文素养,和以科学知识体系为表现形式的科学素质就成为构成高等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两个基本内容。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教育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的,“对科学的人文理解”和“对人文的科学透视”是对人文素养与科学素质的辩证认知,把两种文化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实施有效的、科学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高职教育实践中,结合我们研究的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方法与途径研究》,认为:实施大学的素质教育,必须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教育相融合,实施两种文化教育并举,把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
一、把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
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说说就能提高的事情,大学教师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把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已认识到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倡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但大学教育前很多教师仍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支配下进行教育教学活动,高中学校暗地比拼的仍是考上多少重点大学,素质教育没有真正落实,也就谈不上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提高了。因此大学教育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意义重大。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教育要从入学教育开始,入学教育不仅仅是军训、学习规章制度、进行专业教育等,也要进行爱国主义、公民道德等教育,实际就是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部分。还要进行学习教育,大学学习与高中阶段学习有很大区别,老师的教学指导思想、方式,校园的学习气氛,同学的学习态度、目的等都发生了变化,因此要教育学生在大学期间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如何学好专业、提高专业技能、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等,实际就是进行科学素质提升的准备。在大学学习过程中,要将文化素养教育融合到专业教育中。在专业课教育中,要把人文知识和科学方法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人文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和思维,促进文化素养和科学素质的提升。另外,发挥好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作用,探讨校企合作内容、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企业、专业,组织学生定期到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不断深化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专业教育。
二、构建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应以专业建设为始点,根据社会需求和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优化专业结构,序化课程体系,构建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课程是各类教育活动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载体。专业课程是学生学业的重点,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科学方法能力对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与人文课程并非水火不容,人文素养教育完全可以渗透到专业教学中,许多教师已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每节课中都设计德育目标或素质目标,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中,要以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养成为目标,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思想,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教育理念,以素养教育为主线,以职业素养教育为核心,积极探索构建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相结合的、“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
1.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教育于专业教育中。①通过人文素养课程平台的设置夯实文化基础。面向各专业开设《大学生文化修养》课程,在文史哲、艺术等方面奠定广博深厚的人文知识基础,确保人文教育得到落实。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课培养人、塑造人和教育人的作用,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为重点,培养学生学会综合运用人文社会科学方法和自然科学方法,观察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在专业课教学中积极渗透人文教育。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要充分发掘专业课程中的人文、历史素材,融入企业文化,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受到道德精神的熏陶和教育。专业教师不能只做知识和技能的机械传播者,同时要引导学生领悟科学探索中求真、务实、严谨的科学精神,正确理解技术与人、与社会的关系,体会科学技术发展及其成就中的人文精神。③在实践教学中积极体现人文精神。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要积极创设锻炼学生技能和人文素养的实践环境,模拟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切实感受到:技术技能必不可缺。科学素质的提升帮助学生灵活解决专业技术方面的问题,但缺失了责任、诚信、合作、应变等人文精神,技术技能就无用武之地。
2.结合专业特点,丰富专业教学之外的人文内容。通过组织适合专业特色的主题班会、座谈会、专题讲座等活动,提升人文素养与技能相融合的质量。从专业发展前景角度,介绍本专业内有重大成就的中外学者、专家和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家、管理人员,邀请企业专家、成功人士、历届优秀毕业生进行讲座等,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技能。同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理念,不仅教会学生专业技能,还要教给学生做人的学问,每次课不仅有专业知识、能力目标,还要有德育目标,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人文精神,掌握实用的科学方法,针对学生年龄、专业等实际,因材施教,改革理论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探索,努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三、转变教育指导思想,努力提升师资队伍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目前,人们对高职素质教育的内容、方法等认识还比较模糊,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对素质教育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不能以全面的素质教育作为教学改革的指导方针,使得高职高专院校教学中重视科学技术、专业技能的教育,却忽视了高职教育中人的心灵育化和人格培养,忽视了人的精神和价值养成,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实施素质教育,人文素养与科学素质相融合,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教育指导思想,直接决定着教育效果。因此,建构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关键。
目前,学校教育仍是以课堂为主,因此我们要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是改变这种现状的重要手段。教书育人必须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加强和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增加通识课程教育;同时要积极营造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和谐的人际环境、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和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践环境,把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素质落到实处,促进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赵明仁.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教育分离与整合的历史过程及其必然性[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9):1-7.
篇3
关键词:素质教育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汉服
汉服,即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1-4]。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中文明与智慧、辛勤与汗水、自信与奋斗的伟大结晶,它包含许多博大精深的思想品质与价值宝贵的教育资源。中国古代优秀教育传统是指对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并具有合规律性、发展性和一定普遍意义的积极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合当代社会对人文素质的高要求,紧密贴合当代社会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的教育,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和人文素质的提升重大意义[6-8]。汉服本身也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千丝万缕的联系无法斩断,将汉服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二者相互交融渗透,可以更好的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教育紧密结合,丰富和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发展。我们几千年历史留下的文化瑰宝不能仅仅只是沉睡在历史里,而是应该将其唤醒,弘扬出去,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致敬先辈们,提升自我文化修养。
二.挖掘“泛文化”,倡导“云汉服”
时下青年学生当中,汉服热逐渐升级,大街小巷不时能够看到身着汉服的青年,且各类汉服秀活动层出不穷。汉服秀的流行,反映了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回热,也反映出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的契机,借鉴“云”概念,将汉服背后的所承载的文化价值、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开展“泛汉服”活动,提出“云汉服”的概念。将汉服背后的教育内涵进行充分利用,既普及汉服的种类、常识、运用,又注重背后的文化内涵,以汉服所倡导的文明礼仪、责任担当、人文素养等文化意义为教育内容,在大学生中进行推广普及。以“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列活动为载体,开展活动,线上线下双线同时进行,相互促进,形成合力。当前大学生中,虽然存在汉服社等自发的组织,但其仅限于兴趣小组的形式存在,对于汉服在文明礼仪、价值观念、国学常识等方面的教育意义挖掘较少,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方面的研究较缺乏。在各种文献调研中,并未搜索到相关资料。因此,通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与理论实践,将“云汉服”的理论研究与活动开展相结合,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当前时代的发展相结合,运用网络新媒体或自媒体、直播、云概念、大数据等研究形式,进一步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将汉服背后所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以及民族精神彰显出来。以汉服为载体,普及汉服知识、宣传国学经典、推广传统文化,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挖掘文化教育内涵,倡导文明校园创建,让广大学子感受华夏文明之美,倡导青年学子积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文明礼仪,磨砺敢于担当,勇扛责任的品德,将校园文明落实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提升自我文明素养、人文素质,知行合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汉服,诵国学,重礼仪,塑品德,汉服既是几千年文化的表现载体,更承载着历史与民族的基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衣袂飘飞,不仅寄托着国人心中对美好精神状态与明媚气质的无限向往,更是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彰显,能够唤醒我们华夏儿女的民族凝聚力,增强文化战斗力,激发文化创造力,提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篇4
1.人文素质教育在美术中的重要性
美术正式进入学校教育已经有了数百年的历史,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美术作品蕴涵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有着丰富的人类理想、愿望、情感、道德、意志、价值、尊严、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
“人文”即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物,是贯穿于人们的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趣味,即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以贯之的人文精神,即以人为核心,融天地万物与人为一体,把人的伦理精神、道德情操的提升与超越放在首位。美术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在美术教育中美术素养是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素养是指学生将来从事社会生活、从事经济生产、做出个人决策所必需的对美术科学概念和过程的理解以及一定的探究能力,还要较好地理解艺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艺术的本质,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已成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
2.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
美术教师应具有现代人的创新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等。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管在思想观念上,还是知识结构上都要不断地更新改进。现在的中学生拥有比任何时代的学生都多的知识和信息,作为教育者更不应墨守陈规。其次,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人文精神对于人类的重要性,自觉、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发觉人性的闪光点,做人文精神的示范者和哺育者,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人文型、学者型的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关注美的熏陶,不光说教,不靠灌输,把教学内容中那些最富美感,最具艺术感染力的亮点挖掘出来,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去感悟美、发现美,从而形成一种积极乐观的求知态度。重视哲学、历史和文学等人文学科的教学。改变专业课单一的局面,增设像中外艺术史、艺术欣赏之类的包含人文思想的课程,适当扩展专业课的门类,使学生能接触较为广泛的知识,积累全面的人文素养,为他们今后在艺术道路上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利用素材在美术教育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挖掘
在前面我们论述过,美术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它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浓厚人文色彩,对塑造人性、发展健康人格、提高文化素养和文化品味等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美术教育中,我们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3.1 切实树立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从单纯的训练绘画技法转变到牢牢把握以人为本、以提高和发展学生的人文素质为本的课程理念上来。美术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把美术教育回归到人文教育、美术文化教育的层面,加强美术教育中人文素养的渗透,努力体现对学生身心的人文关怀,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欣赏美、创造美,最终陶冶情操,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3.2 让学生明白作品所体现的思想内涵。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重要作用就是如黑格尔所说的,要对作品的“意蕴”进行发掘与领会,这是美术作品的最高价值所在,它体现了时代、社会的精神风貌。比如中国山水画中所体现的自然、和谐的意境、禅宗意识等等;古希腊的雕塑等美术作品所体现的崇尚理想、对科学精神的追求等等。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所蕴含的深层次的思想和精神,也才能让他们充分深刻地理解作品,从而达到审美情感的升华。
3.3 从历史文化角度挖掘人文素养。古今中外的很多优秀美术作品都能很直观地反映当时的社会文化、自然环境、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等,毕竟美术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之一,通过这些优秀的美术作品,学生可以了解美术作品所体现的历史发展各阶段的文化、社会状况。比如通过《簪花仕女图》,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唐代宫廷生活、服饰文化、社会风尚潮流等,通过《清明上河图》,我们就可以看到宋朝时的社会风俗、建筑风格、商业贸易、日常生活等。这些直观的作品,可以比任何文字介绍都能更直观、更生动、更准确地反映时代特征和社会生活。教师通过对这些历史文化的挖掘,不仅拓展了学生的人文知识,让学生直观地接触到人类文明的经典,从中领悟到人类的精神文化发展与演变,而且还能充分地激发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人文素质的目的。
篇5
【关键词】高中 化学 核心素养
一、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内容
1.实验能力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化学实验推动了整个化学理论的发展,同时也在高中化学知识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学生的实验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动手能力。在动手能力方面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化学实验操作中的各种注意事项和操作方法,对各种化学仪器的使用都非常熟悉,对化学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有能力进行合适的处理。
2.思维能力
作为理科中的典型科目,化学学习也需要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无机化学方面,有大量的工业流程类题目,要求学生对无机离子的性质有清晰的理解。电化学中需要学生对电子离子等概念有深刻的理解。在有机化学中,要求学生对有机物的空间结构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化学的学科特点,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和理解记忆,有意识的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严谨的科学精神
化学在科研领域属于一门基础性学科,对化学的学习要有严谨的科学精神。严谨的科学精神表现在学习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方案的执行情况,以及实验操作中的规范性。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不仅对学生的化学学习有极大的帮助,更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很有裨益。严谨的科学精神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的行为方式,促使学生成为一个认真负责的高素质人才。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1.重新认识教学目标
传统化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都比较好,但是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大都比较欠缺。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部门为化学教学建立了新的课程标准,教师应该深刻理解新标准中的教学目标,切实推进素质教育。考虑到学生的未来发展,要在教学中更多的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素质培养。比如在学习有机化学的时候,传统教学中可能会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有机官能团的相关性质,但在新课程标准下,更要让学生理解有机物的分子结构。有机物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结构决定了性质,在实际教学中要有意识的让学生理解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联关系,使其对有机物的理解更加深刻。
2.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化学课堂是学生学习化学的最主要的场所,应该充分利用起课堂上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在课堂上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高效的参与到化学学习中来,使得课堂成为学生进行化学探究的起点。在引入新的教学内容的时候,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对知识点作说明,使学生把生活实际与化学知识建立起连接,激起其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焓变与熵变的时候,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烟雾消散,打翻的火柴盒变乱,反应放热等现象说明物质反应焓减熵增的趋势。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方法做出指导,培养其建立科学的探究方法。先对学生创建一个问题环境,然后引导学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资料的查阅或同伴之间的讨论,然后利用讨论结果和资料对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最后得出结论。在课堂教学中要多介绍科学的探究方法,为学生的学习起到借鉴作用。
3.充分利用探究性教学
在化学中引入探究性教学的理念有这样一些方式,首先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是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所以要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基础主动发现生活中的化学问题,走出探究性学习的第一步。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性意识。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本身就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除了让学生按照实验纲领进行实际操作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流程。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学生会主动考虑实验的各种相关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局意识。最后,还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完成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弥补了彼此的思维惯性缺陷,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渗透W科前沿知识
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学科的前沿知识有助于弥补教学与应用之间的脱节,也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思维广度也做了扩展。比如可以针对某一个企业的先进的工业流程作为一个案例来分析,让学生分析先进工业化学合成流程与传统流程之间的区别,理解先进流程在节能或者减排方面的优势。工业流程上一些微小的改进常常能带来丰厚的利益,在化学教学中渗透这方面的理念也能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的重要应用价值,从而提高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自己的化学素养。
三、结语
总之,教师要响应教育部门关于素质教育的号召,认真反思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日常教学中构建和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学习方法体系和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以及专注的学习态度,使得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细华. 浅谈高中化学实验教育效果的有效性研究[J]. 成功:教育版,2013 (1).
篇6
关键词:素质;素质教育;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由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着眼点、落脚点不同,教育的目标、手段、途径和教育的内容、方法与评价标准不同,真正把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并非易事。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首要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具体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我们所面临的是面向未来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教育、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和潜能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促进人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1]。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要相信学生有主观能动性,所有的学生都是能够教育好的。
第二,要树立全面的人才观。我们的基础教育是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根本区别。要通过我们的教育,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要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要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乐于接受新的知识,接受新的信息,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运用推理、辩证的思维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科学的精神。要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愉悦感、安全感、尊严感,在这样的环境里人的潜能、智力才能得到充分地发展。要承认学生之间是有差别的。教师对“差”的学生要宽容。教师非常重要的任务是要挖掘学生的潜能。每个学生的潜能是不一样的,因此对学生的成长要因材施教。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健全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决定一个人对社会贡献大小的重要因素。学校要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做人方面的要求也是不断地发展的,应增加新的内容,让学生进入社会以后,能很快适应这个社会。
第三,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不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惟一标准,不以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是否成功的惟一标志。教育应该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分数的高低,只是反映一个阶段内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某种情况。如果片面地注重学生的分数,那么必然会拼命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强调知识数量的积累,学生就得死记硬背,造成学生负担过重,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甚至造成厌学情绪。
衡量一所学校、一个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要看是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否使每个受教育者都得到全面充分发展。衡量学生素质的标准,要看其身心是否健康发展,是否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是否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是否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还有独立积极的潜在能力。
只有人们的观念转变了,应试教育才会没有市场,其所带来的种种弊端才能彻底清除,素质教育才能得到全面实施。也只有全面实施了素质教育,才能使每个学生感到天生我才必有用,产生强烈的自信心、进取心;才能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良好的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是素质教育成功的保证[4]。离开教师素质谈素质教育,只能是纸上谈兵。
教师除了要有崇高的师德、现代的观念外,还要有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功底。首先,教师需要站在面向21世纪的高度来系统学习教育史和现代教育理论;其次,要提高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再次,要更新和提高自己的学识和技能水平以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最后,教师要有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现在搞教师培训,主要注重的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专业技能的改善,而以素质教育为背景,提高教师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师培训并不多。应该在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中,加大提升教师全面素质的培训力度。
实施素质教育对于教师来说,以下几个转变是很重要和现实的。一是从偏向少数“精英”到面向全体学生的转变;二是从单纯追求学科知识的水准到追求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三是从教育和社会的脱节到紧密联系社会的生产、生活;四是教育教学的模式要从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的主体参与为中心;五是要从过多的统一要求向追求教育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
当然,一所学校能否实施好素质教育关键在校长。凡是出经验的好学校就必定有一位有思想、有实干精神的好校长。好的校长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校长的教育思想就是把国家统一的教育思想、目标与本校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是与本校的优势、学校的传统、校园文化的特点以及师资特色相结合提出来的有本校特点的教育思想。好的校长要能够凝聚起有共同理想、有献身精神、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集体。好的校长要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有一套很规范的管理方法。
三、改革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教学是由“教”与“学”两方面构成的,教学任务的完成始终是教师“教”与学生“学”,这一双边关系的体现。因此说,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2,5]。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应考虑到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既保证每一个学生在诸多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没有缺陷的、合格的发展,又应当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法指导为手段,开展教改科研活动。通过鼓励学生在课上和课下质疑,掌握质疑、解疑的方法,教会学生会问,让学生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主动求知,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方法。在课堂讨论、尝试练习、复结等方面将学法指导与能力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学习的阅读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评价能力和思维能力。本着因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的放矢,及时的予以帮助和指导,纠正不正确的认识,改进和优化他们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
四、重视教育评价是素质教育的杠杆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应试升学成为中小学教育唯一的价值取向。因而,教育评价在认识上和实践上存在一系列偏差。素质教育评价与传统的教育评价的区别,是由于两种不同模式的教育所遵循的价值观念不同,教育的目的不同,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不同,进而人们对教育评价的理解和运用不同使然。在实施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整体改革战略中,要将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建设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重要大事来抓,要充分发挥教育评价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导向、激励、鉴定、教育和改进功能。
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讲,素质教育所关注的不再仅仅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考试的分数,而是其发展的全部领域;对于所有学生来讲,素质教育所关注的不再是少数尖子学生,而是全体学生。首先,素质教育评价不能忽视总结性评价“特殊的功能”,仍要很好地发挥其作用,进行必不可少的鉴定和教学核定,以检验教育实施的效果。
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这样要让每个个体在受教育过程获取发展的自信心。因此,素质教育过程必须建立起自激励和它激励的机制,让每个受教育的主体都在不断激励中发展,而自激励和它激励的产生是离不开评价机制的,素质教育评价必须注重其结果的全面激励性。素质教育评价要淡化传统式的横向比较,强调纵向性的发展评价,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获取成功的喜悦,从而得到激励,促进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五、创新课程体系是素质教育的保障
构建适应2l世纪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个性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条件[5]。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要迅速吸收科技革命产生的新学科、新思想和新方法,不仅包括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而且应该包括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建立以社会需要、学科规律和学生发展需要为导向,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多样的、发展的课程体系;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特点和规律的课程结构和教学体系;建立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发展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体系。适度减少必修课,减轻学生负担,建立和完善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三板块”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要从终身教育的角度,进行课程设计。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创造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个性,这是国际上通用的两个创造力指标。创造个性包括:独立性、自信心、好奇心、冒险敢为、表达欲、幻想敏感性、幽默感等等。发散性思维则是思维主体在展开思维活动时,围绕某个中心问题同四面八方进行辐射的积极的思考和联想,广泛地搜集与这一中心问题有关的各种感性材料、相关信息和思想观念、最大限度地开拓思路,从而导致一系列相关和发明可发现的一种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就要兼顾这两个指标。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N]:中国教育报,1997年11月21日第一版.
2.刘朝晖,扈中平.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对立性[J].课程·教材·教法,2005,(10):3-8.
3.叶澜.清思、反思、再思——关于“素质教育是什么”的再认识[J].人民教育,2007(2):16-20.
篇7
一、人文素质教育在美术中的重要性
美术正式进入学校教育已经有了数百年的历史,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美术作品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有着丰富的人类理想、愿望、情感、道德、意志、价值、尊严、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
纵观中西方对人文的认识,尽管由于文化的因素其在表述上有很大的差异,但其实质没有变。综合起来,人文就是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文化,其核心是贯穿于人们的思维与言行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趣味等。简单地说,人文就是人类文明。人类文明的体现很重要的一部分是靠美术来承载的。很显然,“美术”不仅仅是“术”的问题,它还涉及美与生活、美与情感、美与文化、美与科学等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联系。
二、美术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危害
长期以来,中学美术教育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上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造成“有术无美”的教学现状。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与基础教育要求相脱节。在美术教育中,学生通过眼、脑、手的密切配合,使智能、情感与操作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做到从观察到思想感受,再到创作表现,再到升华、提高的循序渐进。而现代中学美术教育偏重技法训练的现状割裂了知识技能与审美情感内容的有机联系,不能实现视有所感、脑有所思、手有所动、画之有物的最佳结合,最终导致学生审美素质的严重匮乏。
第二,偏离了审美教育的宗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指出,美术教学既要有直观性、系统性,又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既要遵循以审美教育为主线、精讲多练相结合,又要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既要求艺术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又要做到情感体验与道德判断相结合、教师主导性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
第三,阻碍了学生的心智发育。在美术教育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社会体验和社会认知的过程,进而实现创造的美妙过程。但过多的技法训练严重阻碍了学生想象力、个性、情感、意愿等个人情感的表达。具有厚重人文情怀的美术教学过程本是一个畅享人类文明、愉悦身心的过程,但枯燥的技法训练往往撇开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与审美的心理基础,忽视了学生身心的平衡发展。
三、充分利用素材在美术教育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挖掘
在美术教育中,我们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第一,切实树立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从单纯的训练绘画技法转变到牢牢把握以提高和发展学生的人文素质为本的课程理念上来。美术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把美术教育回归到人文教育、美术文化教育的层面,加强美术教育中人文素养的渗透,努力体现对学生身心的人文关怀,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欣赏美、创造美,最终陶冶情操,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篇8
关键词:素质教育;思想品德;综合素质;研究策略
一、浅谈思想品德教育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
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健康与运动、学习能力、道德修养、合作与交流、表现和审美以及个人素养这六个指标,我国在落实思想品德教育时严格按照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要求积极践行素质教育。
(一)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对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意义重大,素质教育以思想品德教育为基础和核心,不再过于注重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考量和评价,而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客观而又公正的考核,积极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在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时,许多学校已经建立了相对较为完善的评价机制和体系,积极地落实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品质,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和表现的机会。由此可以看出,思想品德教育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于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有着一定的作用。
(二)落实素质教育
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略,学生往往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传授,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同时课堂参与积极性降低。相比之下,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能够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需求,积极地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和落脚点,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发展动态以及个人的成长需求,老师以及学校在学生的学习以及实践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通过对学生个人实际情况的分析来设置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保障课程安排的合理性以及公正性,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
(三)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思想品德教育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不再以学生的成绩作为最终的衡量标准,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个人的综合素质,每个学生能够在这种教育模式之下充分地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极大的提升。同时,这种评价机制还能够积极践行素质教育,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更多发展自我的机会以及途径,老师也能够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方法,通过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励法及小组教学法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这一点对于促进教学质量以及效率的提升意义重大。
二、思想品德教育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现状
(一)评价主体太单一
在落实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许多学校科学结合自身的综合实力以及教学情况推动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落实,作为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会直接决定最终的教学效果。但是通过本文的实践调查以及资料收集可以看出,许多学校在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时评价主体过于单一,往往由老师一个人完成所有的评价工作,这一点不仅加重了老师的课业负担,还导致最终的评价结果不符合实际情况,难以保障评价的客观性以及全面性。同时,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往往以最终的考试成绩为主,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以及个人素质的评价和考核,评价主体的单一性直接影响到最终的评价结果,无法真正落实我国的素质教育,德育教育工作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推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仍然较低,许多学校以及老师始终无法突破应试教育的桎梏。
(二)过于注重绝对性评价
在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时老师往往过于注重绝对性的评价,以统一的评价标准以及考核指标进行分析,最终导致实际的评价结果难以反映学生的个体特征。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构建以及教育背景都有所区别,因此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差异较大,不管是最终的学习成绩以及个人在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都有着一定的差别,如果仅仅以一套绝对的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那么就与现有的素质教育核心和初衷相违背。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在于许多老师还没有意识到综合素质评价的核心内涵,同时过于注重评价的统一性,忽略了每一位学生的层次性和差异性。除此之外,在实际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中,学习成绩仍然占有较大的比重,许多老师以学习成绩作为最终的评价标准,这种绝对性的评价也忽略了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无法落实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以及素质教育。
(三)教师认识不足
在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养,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该环节能够有效地推动学校德育目标体系的完善以及构建,帮助我国的教育部门全方位地了解学校的德育工作的效果和落实情况,以此来检验学校的管理方法。但是从目前来看,许多老师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大部分的思想品质评价工作以教师写评语的方式为主,这一点既无法反映学生的个体特征,同时也难以对学生的个人表现的优劣进行判断和比较。
(四)评价体制缺乏实践性
作为落实素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思想品德教育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提高我国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从本文所搜集的资料以及实践调查可以看出,在落实各环节的工作时我国许多学校尽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评价机制,但是现有的评价体制缺乏一定的实践性,往往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学校过于注重评价机制的设置,忽略了评价机制以及其他辅助条例的完善,难以真正落实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同时也无法突破素质教育改革中的瓶颈,许多学校的素质评价工作往往浮于表面,最终的评价结果既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也难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导致大量的评价资源被浪费,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无法落到实处。
三、思想品德教育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策略
(一)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体存在单一化的现象,最终导致评价结果不符合实际情况。为了突破这一不足,我国学校必须要保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除了需要注重老师的课业评价之外,还需要为社会、学生个人以及学校提供参与评价的机会和渠道,将老师评价、自我评价以及互相评价相结合,同时需要提高评价对象自我评价的比重,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保障最终评价结果的合理性。
(二)评价方法多元化
在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中,老师所选择的评价方法会直接影响最终评价结果的公正性,老师必须要保障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和科学化,建议老师可以通过差异性评价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这一点可以有效地落实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并为该工作提供明确的工作方向和指导。差异化评价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培养的方向,保障学生能够真正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老师对学生的具体素质评价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个人发展,因此对整个社会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其次,将差异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多元化的评价和考核,针对每一位学生的个体需求以及实际发展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保障综合素质评价的合理性及科学性。学校以及老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每一位学生在学习及实践过程中的真实情况,设置不同层次的评价机制,保障评价体系的安全性以及层次性。其次,还需要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并参照其他的评价模型,注重对学生进步程度的评价。除此之外,差异性评价能够立足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对学生的能力以及成绩进行横向和纵向的综合差异比较,真正推动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为我国素质教育的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评价时空全程化
在落实思想品德教育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时,老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及价值。老师是评价工作的践行者以及推动者,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老师对综合素质评价的认识不够深入,因此在实际评价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不足,往往只在学期末进行素质评价,为了能够有效地推动我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我国首先需要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帮助老师树立正确的素质评价理念,站在全局的角度,将期中、期末以及平常的阶段性评价相结合,采取有效的评价方法提高最终评价的准确性以及客观性。
四、结语
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意义重大,老师以及学校除了需要重视思想品德教育之外,还需要掌握正确的综合素质评价策略,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着眼点,注重不同策略的优化组合和充分利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贤纯.思想品德教育模式的构建[M].中学教学参考,2013.
[2]张志勇.思想品德教育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策略研究[J].科学论坛,2009,(24):106.
[3]黄燕云.新课程改革之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策略[J].新课程学习,2009.
篇9
乡土文化内容丰富,它涵盖了这一区域人们所有的生活内容,但从总体上可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或自然的和人文的。乡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具有民族文化的共性,如我国乡土文化中的任何一支在道德价值观上都会体现仁义礼智信、忠勇孝悌恕等内容,在审美上体现“乐天忧世、崇阳恋阴、尚贵羡仙、自然至美、中和为美”的审美追求等。乡土文化最大的特性还体现在其区域性特征上,并且这种区域性特征在道德价值观上差别并不大,最主要的差别表现在审美观和包括自然资源、民俗文化、地方文学、古今名人在内的具体内容上。这种差别也正是乡土资源开发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意义所在。
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三个方面的具体阐释: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结合乡土文化的特征与这三个方面的阐释,乡土资源的开发与语文课堂相结合有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1.乡土文化为实现新课标基本理念提供丰富的资源。新课标是教材编写的理论依据,反过来,教材是对新课标的再组织、再创造,是新课标精神的体现。目前课堂使用的教材无论是人教版的还是鲁教版、北师大版的,都以此作为编排的依据。但这三版教材作为全国通用教材都只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共性,因此在资源的提供上有一定的限制。而乡土文化既体现中华文化的共性,又体现地方文化的个性,那么在教材的编排上,在体现新课标的大前提下,既是对通用教材的补充,又是新课标精神理念在地方深入贯彻的体现。乡土文化内容的多样性和获得方式的多样性,使得它与通用教材相比,体现新课标精神的内容和手段更为丰富。
2.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体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的新课标理念。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而乡土文化多是以语言的方式存在的,如戏曲、楹联、地方历史等;或是借助语言为工具体现其存在,如乡土民俗、名胜古迹等。前者本身就是一种语言艺术、语言现象,对其开发也就是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语言的积累;后者需要资源开发者对语言文字准确生动地运用,这更能有助于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方法的改进。两者相结合从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体现“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的新课标理念。前文笔者已指出乡土文化此与彼的最大区别主要是审美观和具体文化内容的区别,正是有这种区别,才有乡土资源开发的必要,也正是在对这种区别的深入研究中,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比如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让学生在了解颍上“四句推子”的基础上谈谈其与黄梅戏的异同,谈论的过程便是一个探究的过程,谈论的收获便是学生审美能力的加强。
4.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体现“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的新课标理念。新课标指出:“学校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按照具体条件和学生的需求,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开发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发展教师的教学个性和业务特长,根据时代的需要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这是我们进行乡土资源开发的理论依据:新课标的指导是基本原则;“按具体条件和学生的需求”是课程资源开发的条件。每个地方、每所学校都具体地存在于某一区域,都有自己的乡土文化,都有开展乡土资源开发的条件,而了解自己家乡的文化,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进而热爱祖国文化,也是每个学生的需求;而对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形成的课程资源与通用课程资源相比,更具有选择性和创造性。原则、条件、方式的符合,必然会带来“发展教师的教学个性和业务特长,根据时代的需要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的结果。
以上是新课标基本理念给乡土文化资源开发与语文课堂相结合带来的理论基础,此外,两者相结合也有其现实的基础――学生学习、了解家乡文化意义。高中生虽然十几年都生活在家乡这片土地,但他们的年龄较小,见识相对有限,再加上三五岁始便困于学堂、困于书本知识,对身边事、家乡文化了解不多,也缺乏了解的意识,这是因为应试教育迫使学生无法去关注课本知识以外的东西,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倘若学生只是以将来是否有用这种观点来看待知识,他就会没有激情,计较个人的利益,动机不纯,甚至情操低下”,而且高中生在心理上又有求知欲旺盛,做事的动机层次提高,对社会各方面的关心程度增强的特点,若能以丰富的教学手段来让学生学习、了解乡土文化,一方面符合其求知欲旺盛的特点,满足其对社会各方面关心程度增强的心理;另一方面,乡土教育是知识教育,更是道德情操教育与审美教育,它不像一般的课堂教育,出于应试教育的关系,教师课堂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在道德情操教育和审美教育上自觉地或不自觉地有所忽视,长此以往,学生自然会没有激情,计较个人的利益,动机不纯,甚至情操低下,但乡土教育的内容不明显地出现在考试所要掌握的范围内,没有应试知识的拖累,师生更能从以文字、声音、图画、仪式等为媒介的乡土文化中愉悦而轻松地获得道德情操和美感的熏陶。
篇10
【关键词】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一、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不论自身是否具备足够的培养能力和条件,通常都会将会计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能够同时从事会计教学、科研和实务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会计人才”。从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开始,我国高等学校开始大规模扩招,高等教育规模急速扩张。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高校会计学专业的学生规模也开始快速扩张。从 1998 年至 2004 年,我国普通高校会计学专业的招生规模和在校生规模在整个普通高校招生规模和在校生规模中一直占 3%左右,从 2005 年开始,我国普通高校会计学专业的高等教育规模开始进一步扩大,其中,2005 年的招生规模和在校生规模分别达到整个普通高校招生规模和在校生规模的4.6%和 5.84%,2007 年的招生规模和在校生规模则分别达到了 5.07%和 4.29%。
1.确认独立学院的本科地位
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培养的学生也是本科层面的会计人才,因此,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也属于通才基础上的专才教育。正因为如此,与“一本”、“二本”会计学专业一样,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也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厚基础的培养,高度重视通识教育课与学科基础课的设置和教育。
2.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应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尽管独立学院也是本科,也培养厚基础的应用型人才,但由于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层面定位,故应与“一本”、 “二本”会计学专业有一定的区别。与“一本”、“二本”会计学专业相比,在厚基础培养的基础上,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应特别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3.独立学院与专科及中专层面的会计职业技术教育有着实质的区别
基于专科层面的会计职业技术教育注重培养一线的操作类应用型会计人才,尽管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也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但与会计职业技术教育不同之处在于,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同时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强调对学生厚基础的培养。
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应该坚持“厚基础、重实践、求实效”的基本原则,定位学生的培养目标,即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会计学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专业基础扎实,基本技能熟练,实践能力较强,面向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各类组织机构从事会计实务、会计鉴证和咨询等工作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应基于这样的培养目标拟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
二、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的理论课程设置
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总体上可以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大类,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也应如此。基于“厚基础、重实践、求实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的理论课程体系应由以下几块组成:
1. 通识教育课
通识教育是一种全面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等。因此,与“一本”、“二本”会计学专业一样,通识教育课也是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学生首先必须学习的课程体系。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主要由思想道德类课程、高等数学类课程、大学语言类课程、计算机类课程、体育类课程以及其他各类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课程体系组成。
2. 学科基础课
学科基础课教育也是“厚基础”的全面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要注重学生的学科基础训练和综合能力培养。与“一本”、“二本”会计学专业一样,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主要由两类课程组成:一类是那些构成会计学学科基础或与会计学密切相关的学科理论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等等;另一类是与应用类会计人才在现实工作中所承担的实际功能密切相关的理论课程体系,如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统计学、市场营销等。所有这些课程的内容都是“厚基础”的应用类会计人才所必须掌握的。
3. 专业核心课
在专业核心课程的授课内容安排方面,鉴于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厚基础、重实践、求实效”的定位,三本会计学专业应减少偏理论的知识内容,增加和强化偏实务的知识内容,以侧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训练。例如,在高级财务会计的教学中,重点讲授所得税会计、合并会计报表等在会计实务中经常用到的一些知识内容,对于像物价变动会计等在现实会计实务中很少用到的、偏理论的知识内容则可以开设专业选修课,让那些学有余力或准备继续深造的学生选择学习。在管理会计等其他类似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也应是同样的原则。
基于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厚基础、重实践、求实效”的培养目标定位,在通识教育课和学科基础课设置方面,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要与“一本”、“二本”会计学专业进行同样的设置,以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理论功底的培养;在专业主干课程设置方面,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在与“一本”、“二本”会计学专业进行同样设置的同时,要在实际教学课时分配方面,加大各门课程的实践课时,用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训练;在专业选修课设置方面,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应设置一些注重学生专业知识拓展和专业实践能力训练的应用类课程。
参考文献:
[1]李心合.论会计教育目标.会计研究,1998
[2]刘永泽,孙光国.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对策.会计研究,2004
[3]刘永泽.中国会计教育改革30年评价:成就、问题与对策.会计研究,2008
[4]迈克尔・戴尔蒙德.新形势下的会计教育、研究和实务.会计研究,2005
[5]王光远.会计教育目标之我见――试析通才与专才之争.会计研究,1999
[6]王海民.对我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会计研究,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