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25 17:36: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碳中和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 教师应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感性材料,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
教师应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感性材料,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这是学生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的基础。
在物理学习中,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物理问题获得生动而具体的感性认识是非常必要的。在物理教学中,如果学生对所学习的物理问题还没有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还没有认清必要的物理现象,教师就急于向学生讲解概念和规律,采用“填鸭式”的教学,学生靠灌输得来的“概念”和“规律”就将是空中楼阁。其实,当学生对教师介绍有关的物理现象和物理事例有了比较充分的感性认识,而学生自己用已学的知识又无法合理地说明和解释这些现象与事例时,便会有强烈的求知欲。例如,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一个身高体壮的大人从你身旁走过,不当心碰了你一下,可能使你打个趔趄,甚至摔倒。但是,如果碰你的是个瘦小的小孩,尽管他走得跟那个大人一样快,打趔趄甚至摔倒的可能不是你,却是他。学生便会产生“这究竟为什么?这到底是什么?”的探究心理,这种探究心理,这种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正是学生学习概念掌握规律的内部动机。可见,当我们考虑一个物体的运动效果时,只考虑运动速度是不够的,还必须把物体的质量考虑进去。物理学上把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物体的动量。
每一个物理概念和规律都包含着大量的具体事例。在物理教学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具体事例越多越好,为了帮助学生能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我们教师必须精选典型事例,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 引导学生正确进行科学抽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
在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进行科学抽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这是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关键。观察同一个物理现象,不同的学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为在每一个物理现象中,存在着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把握不住抽象思维的正确方向,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例如,在“马拉车”的问题上,尽管学生把牛顿第三定律背得滚瓜烂熟,思想上总还认为“马对车有拉力,车对马没拉力”或者“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学生“最有力的证据”是:反正是马拉着车向前走,而不是车拉着马向后退。学生主要是固执地盯住了马拉车向前走这一直观的表面现象,而没有对车,马的启动过程以及车,马与路面之间的作用力做深入细致的饿分析。
三 理解所学概念和规律
学生对相关物理问题的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得出结论后,为了强化概念和规律,还得使学生理解所学概念和规律,那么学生怎样才算形成了物理概念呢?至少明白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能说出这个概念是如何定义的,对于物理量要记住它的单位,对于有定义式的物理量要记住它的定义式,明确概念的适用范围,弄清楚一些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篇2
一、创设情境,营造概念氛围,是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的基础
创设概念教学的情境是物理概念教学的必经环节。物理概念一般比较抽象,对于缺乏理性认识的中学生来说,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如果教师在概念教学过程中去创设恰当的“境”,激发学生的“情”,不仅能帮助学生比较容易地进入概念,而且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对物理概念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好奇转变为兴趣爱好,由兴趣爱好转变为对物理概念知识的渴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新奇、积极的心态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很快就能灵活掌握物理概念,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高一物理教学中,加速度概念的教学是一难点。在教学实践中我创设这样的情境:磁悬浮列车以432km/h高速匀速运行了8s时间,蜗牛在10s内速度从0加速到0.1cm/s,让学生体验速度大与速度变化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接着给出下列案例:普通轿车0100km/h用时20s;旅客列车0100km/h用时500s,让学生建立起速度变化相等时变化有快慢的初步概念。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在探究中逐渐形成速度变化快慢的基本概念,并掌握了如何比较的方法(控制变量法)。我通过与学生共同分析物理过程、重现问题涉及的情境而把学生一步一步地“带入加速度”物理情境,引导并深化学生的思维,再经过进一步的反复、强化后,使学生对加速度的概念有了较清晰的认识。
每一个物理概念和规律都包含着大量的具体事例。在物理教学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具体事例越多越好,为了帮助学生能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我们教师必须精选典型事例,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对这些概念引入过程的考查比定义本身的考查更多,要求也更高。另外,在记住和理解了物理概念后,我们也要对每一个概念所用单位的读法、写法、符号、物理含义及大小换算等进行合面的了解。
二、讨论和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一般不能全面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因而形成的概念很可能是错误的或不确切的。例如仅凭推车车动、停推车止的直觉就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且这种“先入为主”的错误概念往往是根深蒂固的。只有理解了知识才能牢固掌握它,例如一直到学习“左手定则”时,还误将大拇指表示的力的方向为导体运动的方向。为了使学生的感性认识真正上升到理性认识,必须使学生参与科学抽象的过程,使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区别和辨别本质的和非本质的东西。在此基础上,让他们试做概括,并由他们自己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且能使他们学到研究问题的方法,使他们的认识能力得到发展。只有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够正确掌握概念和规律。怎样才能顺利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呢?
(一)讨论物理概念和规律
实验表明只有理解了知识才能牢固掌握它,因此在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后还必须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讨论过程中应针对学生理解和运用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以便使学生正确理解。
(二)运用概念和规律
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一方面要用典型的例题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讨论。深化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逐步领会分析处理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组织学生进行对口练习。在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在向学生介绍有关材料后,不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抽象,而由自己包办代替,甚至简单地“搬出”结论,并要求学生“记住”。这样的结果是学生的认识往往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或者感性的东西和理性的东西在他们的头脑中还处于“分离”状态,认识并没有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三、加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强化练习
学习概念的目的在于应用。所以,在此环节,我从多角度提供概念的变式,让学生判断,或创设问题情境,设计阶梯式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逐步理解,深化提高,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提高对概念的理解,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物理概念运用自如,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和规律采取对比练习的方法,明确其区别与联系,以加深理解。在物理学中有些物理概念看起来很相似,但其意义却大不相同,一般来说,把握不同概念质的规定性,就能得到它们之间的区别,而量的规定性往往反映了它们之间的联系。
篇3
关键词:定性;定量;开发;实验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2-0006-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2.002
定量分析是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分析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的一种方法。定性分析则是主要凭分析者的直觉、经验,凭分析对象过去和现在的延续状况及最新的信息资料,对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发展变化规律作出判断的一种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应该是统一的,相互补充的;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本前提,没有定性的定量是一种盲目的、毫无价值的定量;定量分析使定性更加科学、准确,它可以促使定性分析得出广泛而深入的结论。因此让初中学生构建定性和定量概念模型显得尤为重要。
一、辨析教材中定性和定量的概念
初中教材中关于定性和定量的概念很多,定性概念的有可燃性、阻燃性、助燃性、溶解性、酸碱性等,定量的概念有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溶解度、酸碱度等。辨析这些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学生建立定性和定量的概念模型,笔者试举两例。
1.溶解性与溶解度
本节内容就课题而言,突出的是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溶解度,因此教材重点对溶解度进行了分析与探究,但对溶解度与溶解性之间的关系却没有涉及,笔者认为理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对溶液的知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
何为溶解性?简言之就是指物质在某种溶剂中溶解的能力。我们把物质的溶解性可定性为易溶、可溶、微溶和不溶。那物质的溶解性如何界定呢?这就必须与物质的溶解度联系起来。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溶剂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固体物质的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如表1。
气体的溶解度在沪教版教材中属于“拓展视野”的内容,学生能够了解就可以了,但很多教师对气体的溶解度和溶解性之间的定量关系知之甚少。气体溶解度的定义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在一定量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常用定温下1体积溶剂中所溶解的最多体积数来表示。气体的溶解度除与气体本性、溶剂性质有关外,还与温度、压强有关,其溶解度一般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少,随压强增大而显著增大。
气体的溶解度和溶解性之间的定量关系如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CP2005关于药品的近似溶解度的叙述,笔者整理如表2。
2.酸碱性和酸碱度
酸碱性:何为酸碱性,简言之是酸性、中性、碱性的总称。判断溶液酸碱性的方法一般是用酸碱指示剂,常见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如表2。
为什么溶液的酸碱性会不同?很多老师并没用从本质上去给学生分析,主要是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但如果教师把它作为一个知识拓展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可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酸碱性实质上是指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当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时,溶液显酸性;当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小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溶液显碱性;当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溶液显中性。
酸碱度:是溶液酸度和碱度的总称,是指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一般用pH值来表示。pH7为碱性。在pH7的情况下,pH值越小碱性越弱,越大碱性越强。
用pH表示溶液酸碱度时必须让学生明确两个问题:⑴用pH表示溶液的酸碱度是有局限性的,如果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很强,是不能用pH来表示,而是采用其他表示方法。⑵测定溶液pH的方法有多种,如果粗略的测定溶液的pH,可用广泛的pH试纸来测定;如果较精确的测定溶液的pH,可用精密pH试纸和pH计。酸碱性和酸碱度的关系可用下表4表示。
二、开发教材中定性和定量的实验
化学教师应该发展开发与利用化学课程资源特别是化学实验课程资源的能力,成为一个主动的决策者和建设者。化学教师可以对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内容进行“二次开发”,对有些实验进行改进,其中包括一些关于定性和定量的实验。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笔者试举两例:
1.烧不坏的手帕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4章第一节89页的“观察与思考”中有一个“烧不坏”的手绢实验:
该实验中是将2体积95%的酒精和1体积水混合,按这样的比例的配制,酒精能燃烧,手绢烧不坏,但如果按不同的比例配制,酒精的浓度高,手绢会不会烧坏呢?酒精的浓度低,能不能点燃呢?有教师设计了如下实验:
将大小相同的若干块手绢在8份体积分数不同的酒精溶液中浸透后取出点火,做了“烧不坏的手绢”的实验。其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通过上述定量实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⑴如果酒精的体积分数大于45%时,酒精能燃烧。⑵当酒精的体积分数大于85%时,手绢会被烧坏。当然这个定量实验还是比较粗略的,如果要得到更精确的结论,还需要做更多组的实验。
2.浮起来的鸡蛋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6章第二节161页的“活动与探究”:
这个实验的结果是要学生猜测,因为无法通过外在的现象表现,且该实验兴趣性也不强。有教师就把这个实验改进,设计了鸡蛋的沉浮实验,在200g水中放入一个鸡蛋,然后让学生不断加食盐并搅拌:
随着食盐量的不断增加,学生看到鸡蛋由沉到悬再到浮的过程,觉得很有趣。
篇4
关键词:高中物理;现状;探索;建立概念
一、在教学情境中引入物理概念
学生在进行物理概念学习之前,对生活中自己比较熟悉的某些物理现象就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对这些物理概念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因此,在进行概念引入设计时,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情况,加强物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而引入物理概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加强学生对物理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加速度概念是高中物理中的难点。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学生认知角度出发,设置教学情境:高速列车在匀速状态下以350 km/h速度行驶了10 s,在10 s内蜗牛的速度从0加速到0.1 cm/s,你认为谁的速度大?谁的速度变化大?从而让学生初步认识到“速度变化大”与“速度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概念。接着举例,小轿车的速度从0加速到100 km/h,用了15 s,旅客列车的速度从0加速到100 km/h,用了300 s,你认为哪一个速度变化得更快?学生通过这样的实例,经过比较、思考分析后,就能够进一步明白加速度快慢的概念。
二、在旧知识基础上引入概念
很多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教师应该充分加强学生已有的认知与新知之间的联系。借助新旧知识的联系,做好概念导入。让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借助原有的知识去认识新的概念。在引入物理概念时,很多学生对新概念的获得主要依赖于原有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物理概念。例如,在引入力的概念时,可让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已知的认识入手,如用手推车、用脚踢球等,逐步扩展到宏观、微观的层面,如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原子核吸引电子等现象,最后,让学生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概括,得出“力”的概念。又如在教学“电势”概念时,先让学生复习“场强”,让学生在充分复习“场强”的基础上,很自然地建立“电势”概念。
三、在引导发现中建立概念
根据新课标提倡的开展研究性学习,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研究性学习在概念教学中的体现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理解和运用概念,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思维特点和已有的体验,发挥个人的创造性,独立思考,自行发现和掌握知识。引导发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电场和磁场的概念可通过逻辑推理引入:由力的概念可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发生作用时,通常都是直接接触的,而电荷间、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没有直接接触,那么电荷间、磁极间是怎样发生相互作用的?由逻辑推理可知,电荷周围和磁体周围的空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物质,这就是电场和磁场。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坚持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导入方法,创设教学情境,从感性激趣入手,运用实验、实例等直观手段,运用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原有概念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物理概念。
参考文献:
[1]王沛清.物理概念教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2]李新乡,张启德.物理教学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篇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能力为重,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 学会动手动脑。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数学作业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形成知识技能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它是培养学生参与实践、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作业的选题、批改、讲评这一糸列活动中常常是老师唱独角戏,学生只是被动的做题、订正。初中数学老师都这样感觉,就是老师在作业这个问题上花费很大的精力和时间,但往往吃力不讨好。实际情况是常常遇到学生抄袭作业、不交作业、少做作业等等,有的作业“优”的学生到了真正测试的时候不优了,甚至一塌糊涂;作业批改发下去后学生根本不在意作业中老师打的“√”或“×”,作业效果不佳,也丧失了学生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如何能改革作业模式,更大程度发挥“合作学习”的有效作用,是摆在我们初中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的现实。
一、改变作业布置方式,变过去由老师选题学生被动做改为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题
不管是课堂作业还是课外作业,过去都是由老师精心选题,然后一刀切下去,结果往往是尖子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下”,学生没兴趣,完成了也是应付了事。为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相互合作,互教互学,我专门把我所上的班级同学根据实际情况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人数5至8人。分组原则是,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搭配,学优生担任组长,每个小组有组长一名,副组长一到两名。为方便学生交流,专门编制一个座位表(上数学课时用),同一个小组的同学靠近坐在相邻位置。小组长每天根据当天的学习任务和本组人员的能力从课本或学习资料上选出部分习题为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当然开始时,小组长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培训,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小组长和组内成员就会慢慢适应,坚持下去学习成绩会得到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也得到提升。
有些课时的作业,小组长不好把握和选择时,需要老师根据学生和教材情况,适当分层,比如分为基础类、提高类、拓展类、探索类等。在上初三下册P14,相似三角形判定的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反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的时候,课本只给出了“A”的情况,我让学生分组探究“X”的情况,并模仿课本对“A”型情况的证明过程(要添加补助线,即作平行线)对“X”的情形给出证明,一般学生要求一种方法,学优生要两种方法以上,后面意想不到的结果出来了,学生作业有了五六种做法,有些方法是连我也一下没想到。
从2007年开始,我就开始让我所教的学生在学习完一个单元之后,自主设计一分试卷,让学生转换角色,从老师角度去对整个单元的知识进行归纳小结,去把握各种题型,把握考点。一般这样的作业布置在周末,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查阅资料、精心设计,星期一学生交上自己设计并完成的一份试题,在小组和全班交流,对试题设计优秀的给予表扬和奖励。事实证明,学生对出题要比被动完成老师作业感兴趣,学生的特长,如美术、书法、电脑的都能得到充分展示,给他们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二、改变作业的批改方式,变单一由老师改为由学生互批互改
在作业的批改方面,我们长期习惯于老师全批全改,老师花在改作业上的时间很多,往往为此搞得精疲力竭而效果不佳。大多时候老师似乎在应付教育管理者的检查,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学生也是在为完成老师的任务而写作业,作业发下来,一丢了之,不去深究错的根源,学生长期这样下去,难以形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让学生参与作业的批改,把以往老师批改作业的权力交给学生。
具体做法:首先由老师对学习小组几名组长进行培训,明确改作业的各项具体要求,然后再由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负责本组的作业上交、批改、更正。如果遇到困惑,先在小组内讨论,解决不了再由组长记录交由老师帮助解决。我们发现学生的认真程度超出老师的想象,学生会把同学作业中存在的每一个问题,标注出来,包括书写问题、结果对过程错、答案对题目错,在改题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争论,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高涨起来,效果明显。
改作业根据具体情况,有时候是选出来的组长改,有时可以是组内成员互相改,改后签上批改者名字,同时给出明确的分数,我们还鼓励学生在批改过程中多从鼓励欣赏的角度去给同学们评语和提建议,比如“你做得比我好,值得我学习!”“你是我们班的骄傲!”“你的解法太有天才了!”等,对于比较新颖的解法,更要由小组长在教室后面的黑板展示出来。这样通过学生对作业的互改互评活动,既促进了学生相互了解,加强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又能从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解题能力和水平。
三、改变作业的讲评方式,由过去老师讲学生听改为现在学生讲评
传统的作业讲评是老师在上课前或自习课上把学生的错题一一列举出来,逐一讲评,教师往往讲得可能很好,但学生没几个听得进,结果是老师累,学生苦,教学效果差,常常听到老师说这个问题讲了多少次了学生还是不会还是一考又错。如果改由学生评作业,由于是学生参与了作业的批改,因而他对题目的解题思路和解题策略了如指掌,对错题的原因有更直接更深入的了解,所以把评作业交由学生,让学生之间充分讨论,会让真理越辩越明,越研越透,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思维火花碰撞会产生无形力量,带领我们学生去探索知识的海洋,在交流中学生学习意识、学习的主动性得以提高,口才得以锻炼,心理素质得到加强,各种能力得以提升!
学生评作业的形式也有多种:第一,让各小组改完作业后由组长组织本组同学把作业错误类型归纳总结,板书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以引起同学的注意。对于与众不同的新颖解法,也由学生板书展示在黑板,供同学们学习;第二,小组合作改完作业后,本组同学排出代表(也可以是组长)在课堂上口述本组同学作业中存在的典型错误,以及如何纠正;第三,小组间相互检查,相互挑对方同学存在的错题;第四,两人之间或三人之间相互评。在同学互评过程中,要鼓励同学端正态度,团结合作,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也敢于面对别人的错误。还要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有错题本,把自己的错题收集起来,对于填空选择题不仅要更正答案,还要写出过程。
为了鼓励先进,调动学生积极性,每个月把各学习小组的作业批改情况展示出来,更正情况也展示出来,前两名的给予表扬奖励。对于月考还有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中,每个学习小组平均排在前三名的给予表扬和奖励。
当然,实施“合作学习”下学生作业改革之后,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手不管。初中生的学习自觉性与自制力较差,所以教师还得定期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和检查。学生改完后也要交由老师检查完成情况,并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作业批改方式也不能始终如一地让学生批改。教师批改和学生批改各有其合理性,我们应该两种方式根据具体情况交换使用,较难的内容可以由老师批改。总之,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思索,找到最佳的最适合学生的作业布置、批改与评讲方式,让学生在更有效的合作学习中素质和能力都得到提高!
篇6
关键词:核心素养理念;高中篮球;课程改革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术界在“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方面的探索越发广泛,其一系列观点的提出为核心素养理念的推广与实施奠定了基础。从本质上讲,核心素养即是指人之成为有用国民的素养,是各阶段、各学科教育必须要珍视的问题之一。未来,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篮球课程改革,势将引领高中体育教育发展新潮流。
一、核心素养理念概述
早在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就启动了“素养的鉴定与遴选”。时至今日,知识经济时代,“学生核心素养”作为世界性课题,已然引起了学术界的普范关注,对其内涵的剖释研究也越发深入。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梳理,世界上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分为四种取向,包括成功生活取向、终身学习取向、个人发展取向以及综合取向,其最终指向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同时,《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面对复杂、不确定性现实生活情景时,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念、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所表现出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具体到高中篮球课程教育事项上,核心素养应包括基础理论知识、系统运动技能、健康体育意识以及正确价值观念等。
二、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篮球课程改革实践
作者基于对核心素养理念的认识和理解,结合高中篮球教学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高中篮球课程改革实践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提升教师素养
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作为教育主导,其综合素质及能力表现直接影响了高校篮球课程教学实效。新时期,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篮球课程改革,对相关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其作为推动此项工作发展的关键因素,必须加强专业化建设,以适应教育发展需求。对于高中学校而言,应适时、恰当地组织教师培训工作,积极灌输核心素养理念,丰富他们的学识涵养,提高其教学服务能力及综合素养,使之主动承担起全面发展学生的重任,实现培养育人的目标。而对于教师个人而言,需认真学素养理念相关知识,准确定位自身岗位职责,充分利用网络等平台扩展科学视野,全面审视高中篮球课程改革工作,扬长避短,及时发现不足,有针对性地予以改进,以适应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需求。
(二)创新教学方法
知识经济时代,学术思维开放,加之良好的科技支撑环境,为高中篮球课程教学方法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篮球课程改革目标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在具w的课程实践中,部分教师依然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过度强调自身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利于其个性成长,同时略显拘谨、死板的课程教学氛围,还影响了学生参与积极性。对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创新思维、发散思维,以核心素养理念为指导,注重教学方法创新,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参与兴趣和能动性,使之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技能。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有机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组织开展多样化文化活动,丰富学生学习生活之余,检验他们各阶段的水平情况,进以作出全面、针对性的指导。
(三)优化评价机制
完善评价机制是高中篮球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亦是转变学生主观思想,引导其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手段。传统教学模式下,篮球在高中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并不大,其目标定位仅局限于强身健体,而在较大的升学压力面前,学生往往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在此科目上,继而影响了其核心素养培养。因此,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篮球课程改革,需着重注意完善评价机制建设,综合考察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等水平,潜移默化中引导转变他们的价值观念。具体而言,完善的评价机制应就评价内容、评价方式以及评价主体等进行优化,确保师生全方位参与,尊重他们的主观意愿及建议,保证反馈结果公平性、全面性以及合理性。在此之后,认真分析评价结果,给予表现优异学生奖励的同时,审视篮球课程不足,有针对性地采取改革措施,进以为核心素养理念实施奠定基础。
结语:总而言之,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篮球课程改革十分重要和必要。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加之高中篮球课程实践存在差异,本文作出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之处。因此,作者希望高中学校严格落实《意见》规定,认真学素养理念,重新定位自身教育目标,结合篮球课程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更多有效改革措施,进而在全面发展学生的位面上创造更大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丽. 基于培育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课的实践与思考――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为例[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12:50..
篇7
【关键词】化学概念 物质的量 概念隐喻理论 诱思探究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B-0142-03
总所周知,化学 1 是高一刚入学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整个高中化学课程体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必不可少。化学 1 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科学素养,同时也为学生学习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提供基础。化学 1 的内容具有基础性和全面性,主要包含三大知识板块:化学实验基础知识、认识化学学科和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其中,在认识化学学科知识中,难点是概念教学,如体现分类观的“物质的分类”,体现微观思想和定量思维的“物质的量”系列概念,等等。可以说概念教学是高中课程教学的核心部分,而“物质的量”又是核心概念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在整个高中化学知识学习中必不可少。它联系着宏观和微观,联系着定量和定性,抽象深奥,难以理解。掌握这一基本概念,既有利于学生运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思维方法思考化学问题,又有助于学生定量表征化学反应,促进教学中的相关理论与实际相互融合化以及相关化学知识的系统化,“物质的量”概念教学一直是众多老师的关注点。
然而,现实教学中教师易忽略概念教学,往往采取以解题教学或者陈述知识教学等代替概念教学。这样的教学仅仅将学习看成是知识获取而不看重知识生成性,采用“一个定义,几项注意”的教学方式,没有从概念的背景引入上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没有给学生提供充分体会概括本质特征的机会,容易造成学生被动机械性地接受知识。特别在章节起始时,能否从整章知识体系以及相关概念的关联角度考虑本章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主要思想方法以及基本过程等,这是部分教师容易忽略的教学任务,忽略章节起始的重要作用。再加上“物质的量”概念的抽象与陌生,造成学生对“物质的量”概念的学习产生困惑。所以如何有效进行“物质的量”概念的教学,解决学生思维困境显得至关重要。
一、概念隐喻理论对教学引入的启示
面对刚入高中的新生来说,身心与智力水平均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虽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不够高,很大程度上还属于感性经验支持的经验型者,对知识的理解需从身边熟悉的、宏观的、具体的事物角度思考和领会。而“物质的量”是一个陌生而又全新的概念,远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却又是用于计量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原子、离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的物理量,抽象y懂。学生需要较强的或较好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将研究视野中的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联系起来,才能理解。可见,“物质的量”概念的引入,是学生化学概念学习的一个思维困惑点。此外,对学生而言,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相关系列概念,如“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聚集在一起,具有高密度的认知陌生性,这也是对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的一个挑战。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人类的抽象概念系统是以感知经验和具体概念为基础发展形成的。”Lakof 和 Johnson 认为:“概念隐喻最主要及最基本的功能是从一个基于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和自然界相互联系的、已知的、熟悉的具体的源域映射到一个未知的、陌生的、抽象的目的域。简单地讲,概念隐喻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通过人们所认知的具体经验知识来理解抽象的概念,从而形成抽象思维。”
如何在学生有限的思维逻辑能力和认识水平下帮助学生接受和理解“物质的量”概念?概念隐喻理论提到科学概念的形成总是与学生所认知的具体经验知识相联系,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它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物质的量”概念教学,能否选取学生熟悉的、恰当的、具体的事物作为教学载体,采用类比、集合的方法,来减少学生的陌生感呢?
因此,在本节课的概念教学设计上,笔者在背景的引入上重着笔墨,以学生耳熟能详的“曹冲称象”故事作为知识载体,创设问题情境:“你知道古代曹冲称象的故事吗?曹冲在称象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引发学生思考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哪里?随后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一打”“一件”等例子,初步架起定量的概念。紧接着教师再次提出问题“如何称量 1 粒大米质量?”再让学生体会解决该问题的关键点,就是集合思想,即转化思维,化小为大、聚微为宏的思想。
教学设计摘录如下:
情景一:生活中的计量
〖问题〗如果请你快速拿出 200 个曲别针,你会怎么做呢?(再次体会积小成大、聚微为宏的便捷性)
〖教师〗12 只铅笔是一打,24 瓶啤酒是一件,20 只香烟是一盒,10 盒香烟是一条。(借助日常例子,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积小成大、聚微为宏的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情景二:化学实验中的计量
〖问题〗回顾初中一个化学方程并提问:
2H2 + O2 = 2H2O(点燃)
〖教师〗那么,2g H2,32 g O2,36 g H2O 中各含有多少个分子呢?(从化学情景中再次让学生体会积小成大、聚微为宏的思想,进而体会引入新概念的必要性)
从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计量出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计量在生活中应用的目的就是“化繁为简”。进而引导到学生不熟悉的化学试验中的计量,提出概念引入的必要性。这样可以使学生从已知的、熟悉的具体的源域映射到一个未知的、陌生的、抽象的目的域,减少陌生感,使学生较容易接受新概念,进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去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同时架构定量思维与集合思想。
二、“诱思探究”教学法理论对问题设计的启示
“诱思探究”教学法:“教师结合学生在课堂中的动态生成,在学生对高难度知识进行探索、反思和讨论的过程中,捕捉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适时进行点拨引导,建立一定的思维方向,使学生进行自我攻克和创新突破,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热情,激励学生的学习斗志,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新课标教学理念要求“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终身发展为目的”。那么,对于身心与智力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的高一新生而言,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能够用自己已储备的知识与能力对事物观察分析、积极主动探索、思考探究并解决未知领域,形成终身学习能力,而非“填鸭式”的教学,对知识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诱思探究”教学法理论主要是以“诱”代“讲”,开启学生的思维。当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面对困境r,如何思考。教师要不断地捕获动态课堂中生成的动态思维点,然后切实点拨,激发学生的思维点,适时推进,引导学生积极整合自己的旧知来分析、解决问题。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克服困难,一步步走进问题的核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弥补“以讲为主”或“精讲多练”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的不足。
(一)架设预设性的思维点(静态)
“物质的量”这节课就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如“曹冲称象”、水稻以及曲别针等)或旧知识(如初中所学的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水分子等)中提炼相关的化学问题,逐步诱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问题。由最初体会的“积小成大、聚微成宏”的思想,引导到新概念学习之上。
教学设计摘录如下:
〖引入〗曹冲称象的故事,曹冲解决这一难题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指导思想是化整为零、变大为小)
〖创设问题情境一〗农业科研人员在研究水稻良种培育时,如果在没有精密天平(只有托盘天平)的条件下,如何称量一粒稻谷的质量?(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积小成大、聚微成宏)
〖创设问题情境二〗如果请你快速拿出 200 个曲别针,你会怎么做呢?(再次体会日常生活中积小成大、聚微成宏的思想)
〖创设问题情境三〗初中如何描述该化学方程式的意义:2H2+O2=2H2O(点燃)?那么,2 g H2,32 g O2 ,36 g H2O 中各含有多少个分子呢?(用积小成大、聚微成宏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四〗水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物质,它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一滴水(约 0.05 mL)大约有 1.7 万亿亿个水分子。怎样才能科学又快速地确定一滴水中含有多少个水分子呢?(诱发学生思考,联想生活中的计量例子,用积小成大、聚微成宏的思想解决问题。引入概念)
(二)捕获课堂中生成性的思维点(动态)
学生在教师架设思维点的过程中,对“集合”有一定的思考,而且在不断被诱思的过程中,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倾向去解决问题情境四“一滴水(约 0.05 mL)大约有 1.7 万亿亿个水分子”。教师此时要及时捕获课堂中思维的生长点,在学生已有的集合思想(定量)知识上,引导学生思考并领会物质的量的引入的必要性以及 1 摩尔的量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不断思考并解决问题,从而使其对高难度的核心知识进行自行探索、自我思考,进而自我攻克和创新突破。
教学设计摘录如下:
〖教师追问问题情境四〗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架设一座从微观世界通向宏观世界的桥梁,那么,怎样去架设这座桥梁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讨论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
〖创设问题情境五〗根据资料卡片(国际单位制的基本物理量),如何认识物质的量?(与熟悉的物理量对比,让学生再次认识这个物理量与时间、质量等类似)
〖教师追问〗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粒子多少的物理量。大家可以预测化学中的微观粒子多少个作为一个集团合适呢?也就是说 1 摩尔的物质中究竟含有多少个微粒呢?能够用一个具体的数字来描述吗?这个数字是如何得到的?(让学生体会到该概念引入要解决的问题及其必要性)
……
(三)注重思维能力的提升
设置阶梯习题,实践检验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与迁移情况,进一步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设计摘录如下:
实践练习一
(1)1 mol H2O 中含有 水分子
(2)3 mol CO2 中有 个碳原子, 个氧原子
(3)2 mol NaCl 中有 个钠离子, 个氯离子
(4)1.204×1024 个氢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问题〗请同学归纳总结物质的量(n)、微粒数(N)、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三者之间的换算关系。
实践练
教材【学与问】
实践练习三
如何知道 1 g 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最后再次回归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该问题,理解此概念和日常生活中的计量的意义类似)
总之,“物质的量”概念虽然比较抽象,但整节课下来,据课堂反馈和课后学生反馈,学生能较容易地接受该概念并能较熟练地应用。本节课充分联系和利用学生熟悉的具体的经验,让学生成功建构这个化学概念,在情景与问题中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使其思维能够沿着教学内容和自身发展进行展开,让学生始终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前行,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积极主动对知识进行分析、探索和搭建,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以此推动学生能力的不断提升,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基金项目】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资助(2016B012)。
篇8
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高中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其本质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自主”是指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
“合作”是指学习的组织形式。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通过生与生,生与师等多项互动的交流,使每个学生都有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相启迪,互相帮助。
“探究”是指在实践中进行学习,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课堂教学环节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每节课的基本结构十分清晰。一般有三个辅助环节(板书课题、出示目标与自学指导)和三个主要环节(“先学”环节、“后教”环节与“当堂训练”环节)。它的基本应用程序是:
1.板书课题(约1分钟)。
【操作】教师迅速地将本节课的课题写在黑板上,或通过投影仪大屏幕展示。
【目的】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进度及学习内容。
2.出示教学目标(约2分钟)。
【操作】教师口述,学生认真听。
【目的】让学生能够初步把握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放矢,详略得当。
3.指导学生自学(约2分钟)。
【操作】教师在课前做好教学课件,课上通过投影仪让学生观看。
【目的】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自学,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等。
4.“先学”环节(约8-10分钟)。
【操作】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注意了解学情,发现问题,特别要帮助纠正部分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
【目的】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学习中。
5.“后教”环节(约8-10分钟)。
【操作】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让中等生以及后进生回答问题或板演,启发学生更正,引导学生运用。
【目的】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6.当堂训练。(不少于15分钟)
【操作】
①学生出声背诵本节课所学基础知识(约10分钟)。
②笔头练习(学生配套练习《创新课堂(政治)》:课堂及时训练:5个选择题)(约5分钟)
【目的】教师比较全面地掌握本节课学生学习的效果。
三、高中新课改理念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和运用
篇9
【关键词】卡维地洛;缬沙坦;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尿白蛋白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5.006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两者合并易导致肾功能损伤,其中微量白蛋白尿已经成为肾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降低尿中微量白蛋白水平是恢复及保护肾脏的关键治疗措施。笔者于2010年9月-2011年9月对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并研究其对血压和尿白蛋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9月-2011年9月选择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6例,其中男53例,女33例;年龄60~82岁,平均(69.20±9.05)岁;糖尿病病史4~11年,平均(7.78±3.20)年;确诊原发性高血压1~2级,高血压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23±4.04)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首先常规口服或注射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水平达标。研究组:口服卡维地洛片(国药准字H20000098,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6.25 mg/次,缬沙坦胶囊(国药准字H20010824,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80 mg/次,1次/d。对照组:口服卡维地洛片6.25 mg/次,2次/d[1]。
1.3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显效:DBP下降≥10 mm Hg,DBP降至正常;有效:DBP下降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 字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比较研究组患者中显效36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达95.35%;对照组患者中显效2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达76.74%。研究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研究组治疗后UAER、BUN及SCr水平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缬沙坦作为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能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扩张肾动脉,特别是出球动脉,降低全身血压从而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而卡维地洛作为一种β受体拮抗剂,可以通过阻断β受体和α1受体,扩张肾动脉,减少尿白蛋白。笔者于2010年9月-2011年9月对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并与采用卡维地洛单独治疗的对照组进行血压和尿白蛋白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而且对患者的尿白蛋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效果明显好于单独使用卡维地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邹积明.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尿白蛋白的影响[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3(16):53-55.
[2] 陈丽,姚娜.苯磺酸氨氯地平对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蛋白尿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5):528-530.
篇10
既然全球各国包括我国都下了如此大的决心,并制定了具体的量化指标,作为其中一员的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企业是不是也要义不容辞地为自己制定一个“碳排放量控制目标”呢?
所谓“低碳生活”,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而其实,我们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是可以量化为数字的!
用“碳生活计算器”计算碳排放量
很早开始,一些“低碳生活”的倡导者和先行者,就开始利用各种“碳计算器”,让自己的低碳生活有更具体的实施目标,诸如 “碳排放计算器”、“全民节能减排计算器”、“碳排放量计算网站”等等,我们不妨也借用起来哦!
碳排放计算法
家用电冰箱每人平均0.65千克
熨一件衣服0.02千克
洗一次热水澡0.42千克
搭电梯上下一层楼0.218千克
开空调1小时0.621千克
看电视1小时0.096千克
听收音机1小时0.006千克
听音响1小时0.034千克
开节能灯1小时0.011千克
开钨丝灯泡1小时0.041千克
开电扇1小时0.045千克
用笔记本电脑1小时0.013千克
开车1公里0.22千克
每用1吨水0.194千克
每用1立方米天然气2.1千克
搭高速列车1公里0.05千克
搭公交车1公里0.08千克
使用1千克木炭3.7千克
外食1个便当0.48千克
丢1千克垃圾2.06千克
吃1千克牛肉36.4千克
这样算下来,你家每天大概会排放多少碳呢?怎么办?抓紧“碳中和”和“碳补偿”吧!
参加“低碳生活”小组,进行 “碳中和”和“碳补偿”
网上和民间会有各式各样有关“低碳生活”的小组,他们积极推广“碳中和”和“碳补偿”概念,研究如何减少碳量排放,教我们如何更“低碳”地享受生活。平时要多留意这样的信息,并积极参与进去哦!
名词解释
碳足迹: 标示着某个公司、家庭或个人的“碳耗用量”,是一种用来测量某个公司、家庭或个人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对环境影响的指标。碳耗用量越高,导致全球变暖的元凶“二氧化碳”就越多,“碳足迹’就大,反之“碳足迹”就小。
碳中和: 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就想办法用减碳的方法处理多少二氧化碳,达到碳排放的“收支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