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支付的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25 17:36: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子支付的基本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子支付的基本特征

篇1

关键词:电子支付;安全问题;对策

电子商务作为互联网的主要应用,其涉及的领域已经拓展到B2C、C2C、O2O等多种商业模式。而电子支付以其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的优点已成为电子商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用户仅需一台能够连接网络的客户端,便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一次网上交易。然而电子支付业务的快速增长却缺少与之匹配的技术手段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也就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安全问题。本文将对电子支付的安全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对策。

1.电子支付的现状分析

1.1电子支付的发展历史

电子商务的最初应用可以追溯至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人们使用电报、传真机进行商务文件的发送。由于传统的纸面打印无法将文件直接转入信息系统中,人们采用EDI(电子数据交换)进行电子商务应用技术的替代。而电子支付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环节,被我国正式定义是2005年10月颁布的《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电子支付是指单位、个人直接或授权他人通过电子终端发出支付指令,实现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的行为。”

1.2电子支付的发展现状

据CNNIC的第36期《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至2015年6月,我国电子支付用户规模从2014年底的3.04亿增长到了3.559亿。电子支付的使用比例也增长了6.8个百分点,其中属手机支付的发展尤为迅速,用户规模较2014年提升了约2.76亿。用户手机支付的使用率也提升了约7.5个百分点,其增长速度是电子支付市场整体增长速度的1.5倍。

1.3电子支付的主要方式及其特点

1.3.1银行卡在线转账支付

银行卡在线转账支付是我国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电子支付方式,用户将资金通过银行卡在线转账至收款人的银行卡中。它的基本特征是:一、接受此方式的商家投入较低。二、此支付方式的使用不受地域限制。全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商家都能受理银行卡转账的业务。

1.3.2电子现金

电子现金是一种虚拟货币。它将现金的数值通过一系列算法转换成虚拟数据,以此来表现货币的现实价值。此方式正逐渐发展为电子支付的主流方式之一。它的特点是:一、具有现实现金所有功能;二、商家接受电子现金时,可通过接收到的电子签名验证来确定电子现金的真实性。三、此支付方式属于匿名消费。

1.3.3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是一些独立机构与各大银行签约,提供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对接的平台支付的网络支付方式。这些机构都具备一定得经济实力和信誉保障。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介入成本较低,仅需注册便能享受其快捷方便的服务。第二,操作较为方便。仅需用户的账号、密码即可完成支付。第三,价格较为优惠。大多数平台无需付费,用户仅需对平台账号进行充值便可享受一定的优惠。第三方支付正逐渐成为金融生态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3.我国电子支付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电子支付规范制度的缺失

随着淘宝网、京东及叮当网等网上购物平台的兴起,电子支付也进入了发展突进期。随之而来的是相关法律缺失问题、交易市场规范制度不严谨问题以及消费者权益缺失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抑制了电子商务的绿色、健康发展,更导致了电子支付产业发展偏离目标的现状。

管理制度的缺失造成了商家的肆意妄为,交易市场规范制度的不严谨被居心叵测之人钻了空子,消费者权益的缺失让人们对电子支付望而却步。建立行之有效地法律法规已经刻不容缓,通过网络进行合同签订和资金交易服务等电子商务行为仍存在许多尚需完善之处。

3.2网络用户对电子支付的信任度不够

电子商务以其开放、自由的交易特点,吸引了大批商家人驻电子商务行业。买卖双方无需当面交易,仅需通过互联网便可完成交易。这就导致了交易是否真实可靠需要经过考证。据调查:约有24%的企业和16%的人认为“诚信”已经成为电子商务l展的最大阻碍。由于电子支付技术对传统交易的简化,一些在现实中无需考虑的问题正逐渐的显现出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身份是否真实可靠。网上交易的买、卖双方相隔甚远,互不了解,支付方对卖家的相关信息并不了解,卖家也不能确认买家的支付手段是否真实可靠,以及交易成功后资金是否会到账的问题。这就给予了不法商家和个人可乘之机。因此保证交易双方身份信息的真实可靠在电子支付过程中尤为重要。

2)信息是否完整。网上交易将传统交易过程中的看货、挑货、付款、收货以及验真进行了简化。卖家将商品相关数据进行上传,买家通过不同商家对同种商品提供的数据便可进行对比,选购心仪的商品。如果在商家上传的数据的过程中若是产生了差错或是欺诈的行为,这些都会导致数据的不完整甚至是缺失。如果被不法分子加以利用,势必会对网上交易市场产生不良的影响。

3)数据是否得到保密。商品买卖过程中收款人和付款人的身份信息、家庭住址、联系电话、交易的内容和数量等。这些信息若泄露给别有用心之人,势必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是以,电子支付过程中的数据保密问题非常重要。

篇2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互联网在我国迅速发展,截止2007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1亿,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同时电子商务在我国蓬勃兴起,其普及与应用不断带来新情况新问题,而我国政策性的电子商务发展框架尚未出台,有效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制建设滞后,妨碍和制约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国际化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吸收借鉴国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快相关立法工作。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外电子商务立法的共同认识和做法

1.电子商务法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众多国家与国际组织积极开展电子商务立法就是期望赶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浪潮,以确立先发优势。不仅美国、欧盟如是,马来西亚、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也不甘落后。它们的电子商务立法往往是与其信息化建设目标紧密相连。例如,美国在开展“信息高速公路”项目时,首先废除于20世纪30年代制定的电信管理法案。无独有偶,马来西亚作为制定电子商务基本立法的第一个亚洲国家,也提出了建设“信息走廊”的计划。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迫切要求实现贸易规则(也就是国际商法)的统一,如果国际商法要实现统一,那么电子商务法将首当其冲,因为经济全球化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基础上的。这表明电子商务法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2.电子商务立法可以边制订边完善

由于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且仍在高速发展中,电子商务遇到的法律问题还将在网络交易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这个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因而目前要使国际的或本国的电子商务法律体系一步到位是不现实的,只能就目前已成熟或已达成共识的法律问题制订相应的法规,并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修改。典型的例子是联合国贸法会制订的《电子商务示范法》,该法是一个“开口”法律,第一部分为“电子商务总则”;第二部分为“电子商务的特定领域”,目前只制订了“第一章货物运输”,该部分其余章节则有待内容成熟后再逐章增加。该法于1996年通过后不久其第一部分内容即于1998年6月由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作了补充。

3.电子商务立法中全球化与民族性的关系

电子商务天然具有跨国界交易的特点,任何国家或地区单独制订的国内法都难以直接适用于这种跨国界的电子商务交易,因而电子商务立法从开始就是通过先行开展国际立法实现的。由于发达国家具有资金、人才与技术优势,其电子商务发展程度领先于发展中国家。因此目前有关电子商务立法的各种新思路新想法也大多是由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和部分欧盟成员国)提出来的。而发展中国家则处于被动地位。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国际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经济增长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更为自由地流动的结果,必将带来效益的最大化和相关法律的全球化。立法趋同化的结果是,在竞争的市场中,国际互联网的使用普遍提高,进而提升了商家的电子商务水平和经济效益,各种弱势群体(市场份额低的商家及广大消费者)也真正体验到了经济效益的种种益处,也即获得了在封闭垄断市场中所无法得到的公平和正义。但同时这种立法趋同化会导致一国法律的调控能力相应下降,陷入了可能丧失民族性的陷阱。电子商务法必须注意解决电子商务中全球化与民族性、公正与效益的矛盾。

二、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的几个基本问题

1.电子商务立法原则

电子商务立法的目的与功能首先是保障交易、特别是网上交易的安全。具体说,电子商务立法旨在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一整套长期稳定、透明有效、权责分明、统一协调的行为规则,使电子商务参与者可以在公平、公正、公开、安全的“软环境”条件下开展电子交易;其次,在开展电子商务立法,制定强制性规范的同时,也应当考虑当事人意思自治,或者鼓励在电子商务领域行业自治和当事人自治,鼓励商界探索新的规则,使限制性规定建立在维护交易安全与合理的基础上。从上述指导思想出发,笔者认为我国电子商务立法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与国际电子商务法律接轨原则;媒体中立性原则;技术中立性原则;保障安全原则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媒体中立性原则和技术中立性原则。

媒介中立性原则是指法律对于不论是采用纸质媒介进行的交易还是采用电子通行形式进行的交易都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不因交易采用的媒介不同而厚此薄彼。根据这一原则,采用了电子形式的交易不应仅仅因为其形式而影响其法律效力,当然也不应因此享受法律上的优惠待遇。这一原则的目的在于支持和鼓励经营者采取电子通讯的形式进行交易,但是并不强制推行这种交易媒介。尤其对于消费者合同而言,如果经营者迫使消费者使用某种电子通讯形式,还可能构成不公平商业做法。

技术中立性原则是指法律应当对交易使用的技术手段一视同仁,不应把对某一特定技术的理解作为法律规定的基础,而歧视其他形式的技术。因此,不论电子商务的经营者采用何种电子通讯的技术手段,其交易的法律效力都不受影响。从保护和促进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技术中立性原则在各国电子商务立法中都有所体现,但是澳大利亚“电子交易法”将这一原则贯彻得更为彻底,使之有关电子签名的规定显得与众不同。由于有关电子签名的法律规定与技术手段有密切的联系,澳大利亚“电子交易法”为了保持技术上的中立性,在对电子签名作出规定时只能采取“最简化”的方法,不对电子签名及安全认证技术作任何具体的规定,只在法律上承认电子签名的效力。澳大利亚“电子交易法”对电子签名采取的这种“最简化”的做法能否保障交易安全还有待实践的检验。这也说明技术中立性虽然是电子商务立法的原则,但是对这一原则的把握也要适度。

2.电子商务立法模式

从立法学理论及立法实践出发,电子商务立法有两条途径:

第一先行订立“电子商务基本法”,然后再对电子商务产业链中涉及的具体问题单独立法。沿用这条思路的好处:一是可以做到“超前立法”,使电子商务立法反映并服务于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现实,并指导与规范电子商务实践;二是有利于宏观把握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掌握并解决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三是可以从立法实践中得出明晰的思路与统一的目标,指引其它单独立法工作,并解决在此过程中产生的矛盾与问题。但是在立法过程中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不要限制电子商务发展;二要根据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及时修正法律条文。

第二先行分别立法,即针对电子商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信息流、商务流、资金流和物流)分别立法建制,研究制订诸如电子合同、在线支付、电子提单、电子商务税收、网络广告、网上消费者权益保护、反垃圾邮件等问题的相关法律法规,一俟时机成熟,再行制订“电子商务基本法”。这个思路的优点一是能够有的放矢地解决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实际问题;二是能够在立法与司法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出比较切合实际的综合立法思路。这种方法也有不足一是缺乏全局观念,使得各单行法规很难配套与协调;二是容易沿袭传统的按行业、部门、地方归属立法的弊端,割裂电子商务法律体系。

从实际做法来看,我国采取了第二种立法思路,从电子商务应用的关键问题着手,首先确立了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进而规范了电子认证服务。目前正针对电子合同、税收、网络广告规范、网上商业数据保护等问题逐步开展相关立法建制工作。笔者认为,我国电子商务立法应采用综合立法的模式,尽快建立起较为健全的电子商务法律体系。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电子商务法体系的统一,杜绝在电子商务立法中从地方和部门利益出发,取利弃责,条块分割,制造新的权利冲突,但应突出重点,对一些非重点问题可在其他相关部门法中加以修改和完善或进行配套立法即可,无需在电子商务法中面面俱到,区别于大而全的法典式立法。

3.电子商务立法中的核心内容

电子商务法实际上是为了解决数据电讯在商事交易中的运用,特别是在因特网这一开放性商事交易平台上的应用,而给商事法律关系带来的一些新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

(1)数据电讯问题。其具体内容包括:数据电讯概念与效力,以及数据电讯的收、发、归属及其完整性与可靠性推定规范等,这个问题,我国通过的电子签名法中已有所规定,但是很不完善,还需进一步的细化。

(2)电子签名效力问题。其主要内容有:电子签名的概念及其适用、电子签名的归属与完整性推定、电子签名的使用与效果等,我国目前已通过了电子签名法,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规定,但仍需进一步的健全。

(3)电子商务的认证问题。其具体内容有:认证机构的设立与管理、认证机构的运行规范、风险防范及认证机构的责任等。

(4)电子合同问题。电子合同是在网络条件下当事人之间为了实现一定目的,明确相互权力义务关系的协议,是电子商务安全交易的重要保证。其内容包括:

①确证和认可通过电子手段形成的合同的规则和范式,规定约束电子合同履行的标准,定义构成有效电子书写文件和原始文件的条件,鼓励政府各部门、厂商认可和接收正式的电子合同、公证文件等。

②规定为法律和商业目的而作出的电子签名的可接受程度,鼓励国内和国际规则的协调一致,支持电子签名和其它身份认证手续的可接受性。这一点,我国目前的立法已经确认。

③推动建立其它形式的、适当的、高效率的、有效的合同纠纷调解机制,支持在法庭上和仲裁过程中使用计算机证据。

(5)电子支付问题。电子支付是金融电子化的必然趋势,美国现在80%以上的美元支付是通过电子方式进行的。为了适应电子支付发展的需要,需要用法律的形式详细规定了电子支付命令的签发与接受,接受银行对发送方支付命令的执行,电子支付的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责任的承担等。

(6)电子证据问题。电子证据问题,是各电子商务问题效力的关键所在。应通过立法的方式,对电子证据形式、效力及提取等问题进行全面的规定。

篇3

【关键词】电子商务;税收征管;影响;建议

一、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

1.网络基础环境建设加强,网民数量剧增。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2年1月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表明,截至2011年底,中国网站规模已达229.6万,较2010年底增长20%;我国域名总数为786万个,其中CN域名总数350万,占比为44.6%,较2011年中增长26000余个;国际出口带宽达到1,182,261,45Mbps,半年增长率为7.6%。截至2011年11月,我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55亿户,3G网络已经覆盖全国所有县城和大部分乡镇,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备为互联网深入普及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互联网的健康快速发展也将有力推动电子商务的进程。根据《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网民规模在2011年12月底已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数量达5580万;相较于上一年互联网普及率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中国手机网民数量也已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

2.电子商务不断普及和深化。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应用得到不断地拓展,表现在与实体经济深入融合,具体而言,工农业、流通运输、金融、旅游和城乡消费等各个领域都有电子商务活跃的身影。跨境电子商务活动日益频繁,移动电子商务成为发展亮点。大型企业网上采购和销售的比重逐年上升,部分企业的电子商务正在向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经营管理等业务集成协同的方向发展。电子商务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普及率迅速提高。2010年中小企业网上交易和网络营销的利用率达到42.1%。

3.电子商务类应用使用率保持上升态势。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1.94亿人,网络购物使用率提升至37.8%,与2010年相比,网购用户增长3344万人,增长率为20.8%;团购用户数达到6465万,使用率提升至12.6%,较2010年底上升8.5个百分点,团购用户年增长率高达244.8%,成为全年增速第二快的网络服务;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达到1.67亿,使用率提升至32.5%,与2010年相比,用户增长2957万,增长率为21.6%;旅行预订用户达到4207万人,用户年增长16.5%,用户渗透率提升至8.2%,网民使用旅行预订服务的深度持续增加。

二、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税收征管的影响分析

电子商务成长发展于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基础之上。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相比较而言,因为其高速流动性的基本特征以及营业地址的虚拟化给税收主体的确认带来前所未有的难题,而税收征管在面临无纸化、无形性、数字化等特点时也失去了传统征管中的凭据基础。此外,电子支付、信息加密和中介的减少都使传统的税务管理面临挑战。

1.税务登记难于适用,税源失控。在电子商务中,很多情况下,经营者只需要设立一个网页或使用一个服务器就可以开展电子商务交易。虚拟的网络空间代替了传统贸易中实体的营业场所。对于这部分没有固定营业场所的经营者来说,逃避工商登记是比较容易的。在缺少工商登记的情况下,税务机关在其管辖地域范围内对这些“隐形”经营者的管控就更为不易了。这就使得纳税人的确认和对纳税人的监控更加困难,同时也影响税务部门对税源的监控,导致税源流失。同时,电子商务的“无界性”使得国内的异地销售和跨国销售增多,这使得许多过去发生在一个税收管辖权范围内的经营行为,现在可以通过互联网拓展到另一个税收管辖权的管辖区域,这些都将对各地乃至各国税务部门的管理能力形成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对各税务管理部门的相互协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交易过程无纸化,征管失去凭证基础。在电子商务销售模式下,纳税人会计信息电子化,合同、发票、账簿、凭证等越来越倾向于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在,而且容易无痕迹地被修改,或者即使留下痕迹,也不会像纸质凭证、账簿被修改过的痕迹那样明显,这就使审计失去凭证基础,同样也使证明购买、销售的举证过程复杂化。

3.中介课税点减少,税款代扣代缴削弱,影响税款征收。传统商务交易的销售链条通常要通过厂商、批发商、零售商再到消费者,或者从厂商、地区性商场再到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税务管理有很大一部分是靠中介机构的代扣代缴来完成征管的,而电子商务则省去了中间商的部分,销售链条变成直接从厂商到消费者。在传统交易中,中间商是税务机关获取重要税务信息的来源,如买卖双方交易额及确认交易者身份等,因此中间商的消失对税收征管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目前,部分企业不仅在淘宝商城上以企业的名义开设店铺,还在淘宝集市上以个人的名义开设网店,但在日常申报中只申报淘宝商城的销售收入,隐匿了淘宝集市上的销售收入。为了扩大销售面,吸引更多不同类型的消费者,目前很多企业都是B2B和B2C两种模式并行,甚至再加上C2C三种模式并行,如何在没有中间商、交易数据无纸化的情况下核实B2C部分的销售额;如何挖掘出与B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C店,找出隐藏在C2C模式下的销售额,对于税收征管提出了新的要求。

4.网上银行、电子支付对税务征管形成挑战。随着第三方支付手段的的兴起和发展,现在绝大部分的从事电子商务的单位或者个人都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比如支付宝、快钱等来收取销售款项。在传统的征管模式下,税务机关可以对企业的银行账户、往来明细进行核查,但现行征管法对税务部门是否可以核查企业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的数据信息并未作出规定。如果税务部门只能在企业将第三方支付平台上的电子现金提现到银行账户后才能展开核查,会对税收征管带来很大的难度,很容易造成税款流失。

三、完善我国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相关建议

1.根据电子商务的贸易模式完善纳税人注册登记。从事电子商务交易的纳税人必须按规定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专门的电子商务税务登记,并且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填报有关电子商务税务登记表,提交包括企业网、电子邮箱地址、服务器所在地、主要联机清算银行、支付方式等在内的有关网络资料。税务机关必须对纳税人填报的有关资料进行严格审核,在税务管理系统中进行登记,同时将电子商务税务登记专用号码给予纳税人,这是用以区别其身份的有力依据,并要求纳税人把电子商务税务登记号展示在网站首页或关键网页的显著位置。

2.全国范围内推广电子发票。2012年2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八部联合了《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提出要开展网络(电子)发票应用试点。税务机关凭借税务登记号和识别码对纳税人确认身份,纳税人根据其营业范围领取相对应的电子发票。电子发票号码必须采用全国统一编码、统一防伪技术以及发票监制章。同时根据经营活动的不同也即适用不同税率下的经营活动设计不同的电子发票类型。目前在笔者所在地区,增值税普通发票及千元版以上的征管普通发票已经实现了网络开具,进一步将推广到增值税专用发票及所有的征管普通发票,可见实现网络开具发票已经具备了信息化基础。

3.加快税收信息化、电子化进程,逐步建立电子申报制度。由电子商务发展带来的税收问题已经引起了普遍关注,税务部门面对该问题应加快税收信息化进程,加快实现税务征管的电子化,以更从容的姿态应对整个经济、社会的电子化、信息化。因此,我国应当对税收征管的电子信息化建设引起高度重视,加快税务系统电子征税的进程。在税收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应当进一步改善税务机关自身的软硬件设施;另一方面应该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不仅在各税务部门之间实现互联互通,而且在各相关部门间也实现信息共享。对业务流通的控制应充分利用好计算机和互联网这个先进手段,在此基础上建立包括电子登记注册、电子申报、网站税收法律法规、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政策法规咨询等在内的整体性层次性的纳税人服务体系。为了更好地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求,税务机关应当提高电子申报方式的推广力度,积极鼓励纳税人使用网络报税系统。税务机关在门户网站上提供规范统一的纳税申报表,纳税人进行纳税申报时可直接上网填写,同时需要有电子签章,这些资料在填写完毕后将直接传送至税务局申报数据中心。税务局申报数据中心接收到资料后必须对这些电子资料进行审核验证,若资料真实完整符合规定要求,那么将申报成功的信息反馈给纳税人;若发现有错误,则及时通知纳税人进行更正。最后将通过审核的应纳税款信息发送至银行和国库的数据中心,一方面银行数据中心根据接收到得应纳税款信息直接从纳税人的账户划拨税款至国库,同时将划款信息发送至纳税人;另一方面国库数据中心在收到税款入库信息后及时向税务机关数据中心发送入库信息,最终完成整个电子申报纳税过程。

4.有效利用金融媒介及网络中介实现税款的代扣代缴。

在电子商务中,要把握物流、信息流的难度较大,因此对资金流的监控就成为税收征管的必然选择,通过对资金流的控制来实现税款的代扣代缴。具体来讲,通过银行等金融媒介以及运用越来越多的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如支付宝等在资金的支付环节进行管理控制,以支付过程中的资金流转额为计税依据进行征税。由于互联网交易的特殊性,买卖双方并不需要直接谋面,由此也衍生出对于信任方面的担忧,这时金融媒介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就成了一种保证双方交易安全性的有效机制,故税务部门应加强与它们的合作,可以通过金融媒介或第三方支付平台来代扣代缴税款,再将税款上缴税务部门以保证税收征管到位,堵塞偷逃税的漏洞。

当然,由文章前面分析可知,网络中介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一定选择与税务机关合作的策略。因此,为了鼓励网络中介积极配合税务机关的税收征管工作,一方面需对其代扣代缴税款支付一定的手续费;另一方面对未履行代扣代缴义务的行为也要做出一定的处罚。

参 考 文 献

[1]王君.电子商务税收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6

[2]梁俊娇.税收征管效率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李雪若.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难题[J].中国税务.2000(7):4~8

[4]杜东华.如何应对跨国电子商务给我国国际税收征管提出的新挑战[J].企业导报.2010(2):128

篇4

【关键词】电子商务;网上购物;诚信问题;对策

一、电子商务企业诚信问题的提出及重要性

(一)电子商务涵义与特征

1.电子商务涵义。对大多数人来说,电子商务就是在互联网上购物。但电子商务的业务并不限于网上购物,它包括很多商业活动。关于电子商务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电子商务是指使用各种电子工具进行的商业活动。这些工具包括从初级的电报、广播、电视、传真到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再到

NII(国家信息基础结构――信息高速公路)、GII(全球信息基础结构)和Internet等。狭义的电子商务是指利用互联网从事的商务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采购、销售、技术及增值服务、市场营销展示、客户关系管理、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等。本文所指的电子商务主要侧重于狭义的定义,即只有通过因特网进行的商务活动才是电子商务。

2.电子商务基本特征。(1)电子商务交易虚拟化。电子商务是通过以Internet为代表的计算机互联网络进行的贸易,贸易双方从贸易磋商、合同签订到货款支付等,均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络完成,无需当面进行,整个交易完全虚拟化。对企业来说,可以到网络管理机构申请域名,制作自己的网页,组织产品信息上网。而虚拟现实、网上聊天等新技术的发展使消费者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广告,并将信息反馈给企业。买卖双方通过信息的推拉互动,签订电子合同,进行电子支付,整个交易都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环境下进行。(2)电子商务技术依赖性。电子商务的进行要依靠计算机互联网络技术来达到信息的交流和传输。计算机互联网络由于具有很强的交互功能,它要求在实施中必须有相应的计算机软件支持和硬件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出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同时,随着商务活动的开展和电子商务活动的深入实施,市场要求企业提供全方位、高层次的电子商务服务,这就需要企业对相应的软件和信息处理程序进行优化升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因此,信息技术服务是电子商务技术实施与完善的根本保障。(3)电子商务交易成本低。电子商务使得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如利用网络引擎可以降低信息搜集以及获取成本;利用网络聊天室等工具可以降低洽谈费用和合同签订费用;利用电子商务能够加强价值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降低存货的管理的成本;利用网页制作等技术以及建立网络销售联盟等方式可以降低企业的销售费用和客户管理费用。此外,利用网上银行低费、免费转账系统以及自动收款系统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费用。(4)电子商务交易便捷性。在电子商务环境中,人们不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客户能以非常简捷的方式完成过去较为复杂的商务活动。例如,当用户希望购买一种产品或一项服务时,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查找,不需要打电话和发传真,不需要邮递资料,不需要到现场观看,通过高分辨率的图像和多媒体,用户就可以了解产品和服务的基本信息,从而做出选择或决定。

(二)我国电子商务企业诚信问题的提出

2004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报道和财经报道先后播放了搜易得IT数码商城以先行赔付为有效途径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网上购物诚信环境的深度专访报道,引发了一系列对网上购物诚信和维权的思索和讨论。同时,中国消费者协会调查数据显示,针对互联网服务的投诉增长比例在所有投诉中名列第一。诚信,已成为网上购物最大的瓶颈。2011年2月,阿里巴巴公司调查小组查实2009、2010年两年间分别有1219家和1107家的“中国供应商”客户涉嫌欺诈,有近百名销售人员被认为负有直接责任,该公司CEO兼总裁卫哲和COO李旭晖引咎辞职。2012年8月14日,京东商城总裁刘强东以微博挑起了价格战,苏宁、国美纷纷应战。但是,“8・15”电商大战却是一场电商的全民闹剧,牺牲了电商公司的创始人信誉,微博营销的过热是否会导致整个行业的信誉坍塌,这值得业内深思。可以说,涉及电子商务活动的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都要以诚信为前提。据CNNIC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2.10亿,使用率提升至39.0%,较2011年底用户增长8.2%,未来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将持续增长。但近年来,各种网络欺诈、虚假网页、身份盗取等案件层出不穷,消费者对电子商务企业心存疑虑。电子商务企业诚信缺失已成为行业“心病”,解决电子商务企业中的诚信问题刻不容缓。

(三)电子商务的特点决定了诚信的重要性

电子商务的虚拟性要求电子商务企业必须遵守诚信准则。由于网上商城是一个虚拟世界,货款悄无声息地划过去,所购物品也是悄无声息的寄过来,消费者和电子商务企业很少有谋面的机会,交易双方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虚拟的。这样,消费者和网上商城直面的道德约束,近距离人身安全威胁及不动产的拖累就几乎不存在。因此,这就为一些心怀不轨者提供了虚拟环境的诱因,而且难于追究其责任。后果就是被骗的人们再也不敢在网络的虚拟世界进行商务活动。这将大大阻碍电子商务的发展。所以,电子商务企业要想快速发展,就必须立足诚信。诚信是金,有了诚信就有了人心,有了人心就有了市场,有了市场也就有了利润。电子商务技术依赖性要求电子商务企业要诚信经营。尽管有“验明正身”的数字证书、数字签名等安全措施,但网络安全技术尚不完善,网络服务商的技术欠佳、工作失误,造成网络环境的脆弱,交易体系、支付体系、保障体系存在安全漏洞,给一些别有用心的消费者以可乘之机。他们以各种方式有选择地破坏、截获、窃取、破译信息,利用网络来蒙骗经营者和其他消费者。甚至电子商务企业技术人员就可以利用掌握的技术做出利于他们的道德选择。如果从这个角度考虑的话,更需要电子商务企业做好技术保障工作,诚信经营。电子商务的低成本、便捷性决定了电子商务企业诚信的重要性。由于电子商务突破了时空的界限,信息传递速度快、范围广,如果一个电子商务企业在交易中出现了不守信用的行为,它将可以一夜之间传遍整个世界,也就意味着该公司将一夜之间名声扫地。因此,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要想保持公司的声誉和地位,就必须遵守诚信法则。另一方面,因为电子商务的低成本、便捷性,消费者将可以自主地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自己信赖的商务企业,这会使那些缺乏诚信的公司在电子商务竞争中遭到淘汰。从这个方面来说,也鞭策了电子商务企业要遵守诚信法则。

二、我国电子商务企业诚信缺失的主要问题

(一)电子商务企业欺诈消费者

目前,网络欺诈是网民在网上购物时最容易碰到的问题,主要是利用网络交易的虚拟性、间接性特征虚假的或者不完整的商品信息诱导购物者。最令人痛心就是当消费者向电子商务企业指定帐户汇款后,个别企业收到货款后便销声匿迹。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2012年的“8.15电商大战”过程中,存在涉嫌价格欺诈的行为,有电商的促销宣传行为涉嫌虚构原价、欺诈消费者。例如,京东涨价商品120余个,平均涨幅15.82%,降价商品440个,平均降幅9.75%,虽然看上去降价商品更多,但其中一半处于缺货状态,综合而言,京东全线产品的总体价格实际上涨了约1.2%。9月9日,京东商城声明,向消费者道歉,承认有少部分大家电商品未实现“零毛利”的承诺,并制定了整改方案。

(二)消费者个人信息得不到有效保护

电子商务具有虚拟性,部分购物网站利用超低价促销信息吸引消费者,等到消费者拍下后却告知没货,看似“不凑巧”的背后,却是商家通过虚假销售套取消费者的个人姓名、邮箱、住址手机号等信息,再将这些信息倒卖给不法分子以获取不菲的收益。此外,木马病毒或黑客等诸多不安全因素也会导致网上商品购买者的个人信息被盗取,给消费者造成不小的损失。尽管刚刚实施的《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要求,个人信息的加工阶段不可以违背收集阶段已告知的使用目的,同时保证加工过程中个人信息不被任何与处理目的无关的个人、组织和机构获知。但是,指南仅是一个技术性标准,缺乏对违反标准的惩罚性措施,对于打击个人信息犯罪尚不具有威慑性,消费者个人信息仍然得不到有效保护。

(三)商品质量低劣,交货延迟

在电子商务中,消费者只能从电脑上通过卖家对商品的介绍和所提供的照片来了解商品的信息,并没有办法接触到实物,而对产品的真实情况缺乏准确的了解,而且一些卖家还会把照片进行美化处理或者直接盗用别人的图片,这就造成网上说的天花乱坠,但送到消费者手中的确实质量差,甚至是有严重瑕疵的商品,网购商品质量的好与坏也就成了“撞大运”。网上商品质量低劣、交货延迟是电子商务企业诚信缺失的重要表现。

(四)网上购物售后服务不如人意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过程中除了关心商品本身之外,更关注商品的售后服务是否有保证。电子商务减少了商品流通环节中的中间商,降低了产品的成本价,却由于网络虚拟性而使电子商务企业不重视售后服务工作。当消费者在网上所购商品出现问题时,消费者需要根据操作系统,填写反馈单,等待客服联系,由客服联系卖家,进行确认处理。无论是维修还是退货,都需要消费者将商品寄送给商家,不仅浪费了时间,大部分情况下还要消费者自己承担运输费用,甚至等到的却是非专业的售后服务,缺乏有效地判断标准,售后保障根本无从谈起。就目前来讲,网络交易与实体店交易相比较在售后服务上要远远落后。

三、加强我国电子商务企业诚信建设的主要途径

(一)加强行业自律,让电子商务企业自觉履行诚信义务

目前,各电子商务企业都有自己的交易规则,这往往不利于消费者保护自己的合理权益。加强电子商务环境建设和行业自律极为重要。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作为中国电子商务的行业组织,要制定各会员必须遵守的行业自律规章制度,规范电子商务企业的经营行为,商务网站不能在一般格式合同中做手脚、添加霸王条款;协会要通过网络接受人民大众对会员的投诉,惩罚不诚信企业直至开除会员资格;同时要开展自查自评和跟踪调查活动,宣传诚信树立典范,表彰诚信经营者,增强电子商务企业诚信建设,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二)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完善信用评价系统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覆盖全社会的诚信系统工程,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社会信用体系,要以“统筹规划,循序推进,因地制宜,规范发展”为原则,分步骤、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信用记录必须做到全面、持续、及时、真实、口径统一;要明确各部门、各地方信用信息记录的基本分工,既要避免重复记录,又要避免信息记录的“空白点”;要逐步建立权威性的信用认证中心和电子商务信用等级数据库,对电子商务企业进行信用记录、评测及履约能力等级认定并发放数字等级证书,以保障电子商务企业诚信经营。完善的信用评价制度,能使消费者通过查询企业的信用评价系统,促进信息的对称性,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消费者对诚信的担忧。

(三)加强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建设

在贯彻执行现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继续推动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研究确定电子商务立法的整体思路、调整范围和规范形式。根据需求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制修订工作,加强法律解释工作,增强现行法律法规在电子商务领域的适用性和操作性。针对微博营销、网上促销和代收货款等问题,加快研究相应的行政规章和法律法规。面向电子商务不同业务形态发展的实际需求,加快电子商务不同业务形态发展的实际需求,加快电子商务服务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和推广应用。着力提高电子商务服务的规范性,促进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切实履行法定义务和责任,完善交易主体身份认定机制,提高电子商务信息、信用服务、网上交易、电子支付、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纠纷处理等服务的规范水平。

(四)促进电子商务技术的提高与应用

我国的电子商务技术基本上是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尽管自主开发了一些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技术,但仍无法完全应对变化复杂的电子商务市场。电子商务技术的不断革新才能推动电子商务企业文化建设的不断进步。要积极推动电子商务组织的技术改革与创新,加大对网络安全技术的支持与投入,为信任机制的完善提供技术保障;要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建设,要合理运用防火墙、加密技术、过滤技术、电子签章、CA认证等服务体系,维护网络安全;要建立信用信息安全管理规范,严格规范信息管理、、交换与查询,保证电子商务企业及个人信息的安全、可靠。

(五)加强政府机关对电子商务企业的监管

政府在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积极营造诚信为本、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社会信用环境。首先,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企业诚信监管机制,建立部门间电子商务监管协调配合机制,督促电子商务企业切实履行责任,守法经营,加强自律;加快电子商务监管信息系统与平台建设,实现监管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实现网上巡查的常态化。其次,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企业评价机制,以政府部门为主,鼓励符合条件的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电子商务平台企业,按照独立、公正、客观的原则,开发利用合同履约等信用信息资源,对电子商务企业开展信用评估,为消费者提高信用服务。最后,依法组织开展网络违法交易专项整治,加大对利用网络进行的商业欺诈、侵犯个人隐私和商业机密、虚假广告等活动的打击力度。

参 考 文 献

[1]李团结.浅析我国电子商务企业诚信的建设[J].科技信息.2010(21)

[2]卞璐.我国电子商务如何应对诚信危机[J].现代商业.2009(29)

[3]徐博闻.关于网上购物诚信问题的思考[J].中国商贸.2010(2)

[4]刘冰.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的诚信建设问题[J].中国电子商务.2012(3)

篇5

1 引言

21世纪是一个全球经济化的高度信息化时代,尤其是在我国成功加入WTO之后,网络经济的兴起与发展,将直接影响着国家在新世纪的生活和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形成的网络经济,以Internet的普及为基本特征,4年时间内,使用人数就超过了5000万人,2000年全球上网人数已超过10亿人,每年的增长达到80%。我国1998年6月上网人数仅仅200万,1999年底这一数字就攀升到890万,到2003年年底,我国网民已达到7800万,跃居世界第二位,这是一个庞大的具有较强消费能力的群体,Internet正在覆盖着每个企业、每个家庭,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地便利,正在悄然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消费、娱乐方式。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的主要标志,因其具有超越时空界限、双向信息沟通、交易手段灵活和交易快速等待等特点,能够向用户提供包括金融业、商业与信息产业在内的全天候、全方位、一体化服务,将改变传统的贸易形态,为经济发展提供原动力,从而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增长点。Accenture公司发表的电子商务研究报告指出,19%的全球性大企业有25%的采购是通过在线方式进行的;34%的国际性大公司的网上采购率为25%以上。例如《财富》500家大公司中90%正使用着电子商务,Cisco公司在全球85%以上产品定单由网络处理,每天Internet业务超过了400万美元。Commerce one与全球500强的1/3个企业建立基于EC的全球贸易组织,并与世界三大汽车巨头福特、通用、戴姆斯公司合作建立采购EB系统。IBM 公司在每年有4200万人访问IBM网站,节省7.5亿美元;与1.2万家供应商建立了电子采购系统,在线采购130亿美元,节省2.7亿美元。专家预测,未来5年全世界的电子商务预计将增长70%,亚洲将预计增长103%,而我国电子商务则将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从信息产业的发展来看,自1993年以来,我国的计算机产品、通讯产品、软件产品的销售额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98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销售总额达到3100亿元人民币;金桥工程的建成使我国国家主干网覆盖到国内30个大中城市,已建成的卫星站达70;金卡工程的12个试点城市全部实现了同城跨行自动取款,1999年被宣布为政府上网年。广东省2001年电子交易总量为100亿元人民币,2002年已超过了200多亿元的交易额。2003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IT应用市场规模为135亿元。中国工商银行每年的网上的业务就高达23亿元。2003年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增幅达到35%,全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高出全国工业整体增幅19个百分点,对全国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5.6%,拉动全国工业增长16.8个百分点中的2.6个百分点,在所有工业部门中位居前列。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电子商§的安全性  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兴未艾,新经济潮起潮落,网络无疑是其中最容易产生泡沫的行业。比如,网上身份无法确立和识别、网上交易信用体系的缺位等,交易对象和交易过程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交易成功与否,使得电子商务的信用与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电子商务的安全状况令人担忧,在美国每年因网络安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750亿元。在我国如信用卡被盗用,重要信息泄密等电子商务隐患亦呈上升趋势。电子商务的安全性分为网络安全与交易规则安全,网络安全强调网络技术本身的安全性,交易规则安全突出交易行为的安全性,规定交易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但是由于没有建立符合国情的电子商务法规和信用模式,电子支付与安全认证不完善,因而建立交易双方的信用和安全关系相当困难,交易双方都面临着不同的安全问题。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的商品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也是资源和资本。我国已经加入了WTO,信用更是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通行证。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商业活动,信用与安全同样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且电子商务所独具的远程性、记录的可更改性、主体的复杂性等特征,使信用和安全问题更显突出,交易双方都面临着不同的安全问题。

2.1销售商所面临的威胁

(1)中央系统安全性被破坏:非法入侵者假冒成合法用户来改变用户数据、恶意破坏用户合同,解除用户定单或生成虚假定单。

(2)竞争对手检索商品递送状况和刺探客户资料:竞争对手以他人的名义来定购商品,从而了解有关商品的递送状况和货物的库存情况,并且不择手段刺探客户资料。

(3)被他人假冒而损害商家的名誉:不诚实的人假冒销售商的服务器名字行骗获利而损害商家的名誉。

(4)虚假定单:不道德的人恶意开出假单使商家经济蒙受损失。

(5)用户提交定单后不付货款。

(6)被他人盗取机密数据等。

2.2客户所面临的威胁

(1)虚假定单:假冒者恶意以客户的名字来定购而且能够收到商品,但真正的客户却被要求付款或返还商品。

(2)付款后不能收到商品:在客户付款后,销售商个别内部人员不把定单转给发货部门,致使客户收不到商品。

(3)个人资料丢失:客户有可能在与销售商的交易传递过程中个人资料被窃取,也有可能将个人的机密数据或自己的身份收据发给假冒的机构。

(4)拒绝服务:黑客可能向销售商的服务器发送大量的虚假定单来穷竭其资源,从而使合法用户不能得到正常的服务。

2.3电子商务的安全性要求

(1)真实性要求:从形式上看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活动的不同在于参与交易各方不是面对面交易,而是在通过网络连接起来的虚拟场所进行活动,因此必须对交易者的身份进行验证,保证参加电子交易的实体是真实的,能够负法律责任,以防止网络诈骗。

(2)有效性要求:必须保证电子商务活动所传输的数据在确定的时间和地点是有效的。

(3)机密性要求:必须保证交易信息在存取和传输过程中不被泄漏给非授权人和实体。

(4)完整性要求:电子交易各方信息的完整性是电子商务的基础。必须防止对信息的随意生成、修改、和删除,同时要防止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信息丢失和重复,并保证信息传送次序的统一。

(5)信用性要求: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对每个经授权的用户的活动给以标识和监控,以便对其所进行的操作内容审计和跟踪,防止商家否认其行为。电子商务活动中必须为交易的对象和实体提供可靠的标识,同时要有各方都信任的权威机构对交易过程进行记录和监督,以防止任何一方出现抵赖行为。

3电子商务活动的信用性_

无论是销售商还是客户都对电子商务活动的信用度有所要求,电子商务的信用度体现在企业能即刻响应客户的需求,珍惜客户的在线费用,建立持续稳定的关系。电子商务的信用问题,不仅是电子商务企业(网站)如何在其经济行为中遵循信用原则,而且要为电子商务交易的各方参与者建立必要的、适合电子商务特征的信用模式,更主要的是要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和制定专门的法律制度规范,引导个人信用建设健康发展。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信用制度建立远远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育的进程。社会经济生活中不讲信用、无视信用、破坏信用的现象比比皆是。我国目前存在的信用秩序混乱,不仅直接侵害债权人的利益,而且危害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信用秩序混乱的根本原因是个人信用严重缺失。个人信用是社会信用的基础,由于法制建设在个人信用制度方面的滞后,个人信用建设缺乏系统的宏观政策,个人信用行业没有准确的法律定位和统一的规范,既没有建立准入制度和规范的资信机制,也没有建立行业统一的风险控制和分散机制。使个人信用建设困难重重,已成为个人信用行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加入WTO,个人信用建设已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随着银行卡的迅速普及,我国的信用卡家族越来越大,目前约有三亿五千万张,这些使用者将是电子商务现在和未来的客户,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是许多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只能在“合同法”及相关民事和经济法律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和各自对电子商务的理解制定具体的交易规则,建立自己的信用模式,即中介人模式、担保人模式网站经营模式和委托授权模式。而这些信用模式所依据的规则基本上都是企业性规范,缺乏必要的稳定性和权威性,极大地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健康发展。这就需要政府对发展电子商务的宏观规划和指导的同时,要提供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特别是通过立法的方式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刚性的信用规则。

在西方国家个人信用记录是一个人在社会生存的“通行证”。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已进入了信用发展的商业化阶段,个人信用记录作为一种“信息商品”进入市场,美国、加拿大、德国和日本等国都建立了个人信用综合法律制度。在美国,目前信用管理的相关法律共有16项,主要包括《公平信用报告法》、《平等信用机会法》、《信用卡发行法》和《公平信用和贷记卡公开法》等,形成了完善的个人信用管理法规。

我国的信用法规正在逐步建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也于2000年1月颁布了《电子交易条例》。2000年7月1日。上海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服务系统数据及信用报告查询分系统正式启动,并出据了第一份内地个人信用报告。2001年7月北京市工商局启动了“不良行为警示记录管理系统”,已有381家企业和50个自然人因经营违规而“榜上有名”。2001年12月1日,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信用制度试点工作启动。深圳市也颁布了《深圳市个人信用征用及信用评级管理办法》,在全国率先为个人信用立了法。中国内地首部电子商务立法条例,《广东省电子交易条例》2003年2月1日正式在该省行政区域内实施,标志着中国内地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立法终于诞生,该条例共有七章三十四条,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确立电子签名的法律地位、规范认证机构的管理和规范电子交易服务提供商的管理。个人信用记录将构成市场活动中一个社会人的另一种道德面貌,电子商务的信用与安全问题将会逐步解决。2003年2月上海市成立了国内首家专业认证机构、上海市电子商务安全证书管理中心,2003年9月28日建成启用上海商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通过有关数字证书确认交易各方的身份,也能通过有关技术确保交易各方资金支付是否能兑现,使得网上发生的交易安全可靠。它的启用将作为推动互联网发展,保障其交易安全,发展电子商务的基础支撑。

在电子商务信用建设和完善的同时,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电子交易的安全性。电子商务的主要特征是在线支付,为了保证在线支付的安全,可采用安全电子交易SET(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协议采用的公开密匙加密算法、数字签名和数字认证等方法来保证传输信息的机密性,数据的完整性,身份的合法性和防抵赖性。目前可行的数字认证主要有安全电子邮件证书、个人和企业身份证书、服务器证书和代码签名证书等几种类型。

(1)使用数字签名和数字证书对各方的认证以证实身份的合法性和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2)使用密匙加密法对业务进行加密,以防止非法入侵者盗取机密。

(3)使用消息摘要算法以确认业务的完整性。

(4)使用安全电子邮件证书,可以确认邮件的真实来源,实现邮件的加密发送,还可以通过数字签名技术确保邮件的不可抵赖性和邮件收发前后的完整一致性。

(5)个人和企业身份证书是用来标识个人和企业在网络上的身份,以进行网上炒股、网上招标采购、网上纳税、网上办公、网上银行等多种网络应用。

(6)代码签名证书则是CA中心签发给软件开发者的数字证书,软件开发者若想通过网络来软件,可以先使用代码签名证书对软件进行签名处理。这样,当用户从网络上下载该软件时,将会得到代码签名提示,从而可以确认软件的真实来源。

(7)保证对业务的不可否任性。当交易双方出现异义、纠纷时,支付系统必须在交易的过程中生成或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迅速辩明是非,如可以通过双联签字等技术来实现。

(8)处理多方贸易业务的多边支付问题,可以通过受理数字凭证的申请、签发和管理的认证中以来管理认证。

4结束语

电子商务具有市场全球化,交易快捷化,交易过程虚拟化,交易成本低廉化,交易透明化等特点,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而电子商务的信用与安全问题将随着我国信用法规的建立、生产力的增长、技术的创新和网络经济的发展而完善,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保证我国经济的繁荣和安全。

篇6

[关键词] 阿里巴巴 研究 启迪

2008年1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止2007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总数已达到2.1亿人,略低于美国的2.15亿 ,位于世界第二位;中国网民网络购物人数规模达到4640万,而美国2006年8月网上购物的比例则已经达到了71%,仍有差距;中国互联网娱乐性明显,网络音乐收听率居中国各项网络应用之首,半年内有86.6%网民收听过网络音乐;目前网民平均上网时长是16.2小时每周,94.2%网民认为互联网丰富自己的娱乐生活。在2.1亿网民中,接近三分之二网民或者在网上发过帖,或多或少参与到“Web2.0”互动中。可见21世纪是人类信息世界的核心,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正迎来跨越式发展机遇,做大做强互联网产业,构筑新型的贸易框架,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

一、对阿里巴巴网站的介绍

阿里巴巴是全球著名的企业间(B2B)电子商务服务公司,管理运营着全球领先的网上贸易市场和商人社区,为来自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万企业和商人提供网上商务服务,是全球首家拥有百万商人的商务网站,在全球网站浏览量排名中,稳居国际商务及贸易类网第一,是全球企业间电子商务的著名品牌,是全球国际贸易领域内领先、最活跃的网上交易市场和商人社区,已连续六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最佳B2B公司。阿里巴巴公司总部设在中国香港特区,中国总部在杭州,美国硅谷、伦敦等设立有分支机构、合资企业3家,在中国北京、上海、浙江、山东、江苏、福建、广东等地区设立分公司、办事处十多家,截至2007年6月30日,公司共有超过4400名全职员工。阿里巴巴公司目前由四大业务群组成:阿里巴巴(B2B)、淘宝(C2C)和雅虎(搜索引擎)和支付宝(电子支付)。其中阿里巴巴网站目前已拥有1000多万企业会员,由三个相连网站组成:中国站(china.省略),主要为国市场服务;国际站(省略),面向全球商人提供专业服务;日文站(japan.省略),主要为日本当地市场服务。阿里巴巴接受了YAHOO注资10亿美元,具备了更强的搜索技术和更大的平台,将打造出了一个世界级电子商务的公司。

二、探寻阿里巴巴网站成功之密

1.准确的目标定位,是阿里巴巴网站获得成功的关键

电子商务在中国才刚刚起步,许多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认识是基于在网上信息的查询。阿里巴巴通过对市场调查,发现企业和商人因资金、人才等方面的限制,没能搭建起自己的网络平台,造成信息闭塞,无法及时掌握供求双方的信息,希望借助网络来获取实用的信息,让产销目标得以实现。阿里巴巴根据目前中国网络发展现状,认真深入地研究目标网络客群,对目标网络客群进行筛选和定位,确立了避开了资金流、物流在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实状况中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以信息流来构筑网上贸易市场,制定了适应于中国企业的发展战略,成为了供需双方之间一个信息的桥梁即让会员达成交易,做成生意;让会员学到知识;让会员互相交流。组建了电子商务网站架构,赢得了企业对网上交易市场的信赖。“倾听客户的声音,满足客户的需求”是阿里巴巴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准确的目标定位,满足客户人性化需求,是阿里巴巴获得成功的关键,造就了在世界上排名第一的国际贸易和中国本土贸易网络交易市场的阿里巴巴网站。

2.创新理念,使阿里巴巴迈向成功之路

阿里巴巴CEO马云在充分调研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将企业登录汇聚的信息整合分类,不断创新,让企业用户获得有效的信息和服务,建立了独具特色的栏目网站如阿里巴巴栏目。该栏目包括:商业机会;产品展示;公司全库;行业资讯;价格行情;以商会友;商业服务。这些栏目为目标客群提供了充满现代商业气息和丰富实用的信息,构成了网上交易市场的主体,建立了全球最大最活跃的网上贸易市场。由于资金流是制约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主要因素,故阿里巴巴明确提出以免费会员制形式来吸引企业登录平台,成为注册用户会员,为会员提供增值服务,汇聚商流,活跃市场,会员在浏览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信息流和创造无限商机。由于网上交易市场具有开放性与标准化显著特色,制定统一的市场准则和规范,对所有的行业企业开放,让每一个希望进入网上交易市场的成员借助统一的技术平台与交易标准最大限度地集合各方资源,真正发挥出网络的效应。阿里巴巴通过应用互联网技术及不断创新营销手段,为买卖双方提供了高度创新的价值,标新立异地树立了网络品牌印象,创新理念助阿里巴巴迈向了成功之路。

3.创建网络品牌,助阿里巴巴步入快速发展之路

阿里巴巴网站通过对自己的目标客源进行深入的研究,筛选和定位了自己的网络客群,把握住了目标客人的基本特征及他们的需求和消费习惯,为目标客人提供了个性化的满意服务。阿里巴巴网站的目标客人是想利用网络搜寻信息,实现营销盈利。为此阿里巴巴网站通过自主创新,注重细节,从设计搜索引擎入手,为企业和商人提供了具有体验功能的网络服务。阿里巴巴网站还通过对网络品牌的调研、网络品牌的监测与评估,让其栏目品牌化,建立了庞大的采购、批发中心、零售商服务的最大网络品牌,使阿里巴巴商业及生活文化精神的网络品牌形象深入到了目标客群之心。同时阿里巴巴还与互联网投资公司软库(Softbank)结盟,请软库公司首席执行官、亚洲首富孙正义担任阿里巴巴的首席顾问,请世界贸易组织前任总干事、现任高盛国际集团主席兼总裁彼得,萨瑟兰担任阿里巴巴的特别顾问,这些合作提升了阿里巴巴网站的品牌价值和融资能力,使拥有国内几乎垄断市场的B2B网站的阿里巴巴多次被选为全球最佳B2B站点之一。

三、阿里巴巴网站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以创始人马云为首的阿里巴巴决策集团,通过对网络市场的深入研究和准确定位,不断开拓创新,强化品牌建设,使阿里巴巴网站能获得具大的成功,成为全球最佳的B2B站点之一。然而随着人们对网络应用的频繁和日益多样化,给阿里巴巴网站提供了巨大发展机遇和挑战。为了能在缴烈的网络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阿里巴巴网站从关注目标客人的需求入手,重视品牌与消费者接触的每一个环节,给消费者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品牌展示空间和最完美的网上体验,创造了更加人性化的网络品牌产品。在网络品牌创建的过程中,阿里巴巴网站加强对网络品牌文化的建设,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提高网络品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有效地抵御来自竞争对手的风险和自身建设发展过程中如在线支付、网络合同等瓶颈要素带来的挑战。

四、阿里巴巴网站的启迪

阿里巴巴网站之所以能获取具大的成功,关键在于阿里巴巴集团最高决策者能深入了解网络市场的基本特点及发展规律,明确信息流对网络市场营销的重要性,为企业和商人提供了贸易平台,构筑了新型的贸易方式。阿里巴巴网站服务的体验性、高效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性,满足了企业和商人对网络产品个性化及专业化的服务需求,为网络消费者提供了能快速营销获利的途径。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如网络安全、诚信机制的构建、电子商务法的制定等诸多瓶颈因素,这些因素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阿里巴巴网站成功之路,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相信在政府的示范和引导下,做好电子商务的发展规划和宏观指导 ,加强对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的建设及人才的培养,大力开展及推广电子商务活动,我国电子商务必将向阿里巴巴网站那样,迈向人性化、特色化、网络化、品牌化、区域化、国际化发展之路。

阿里巴巴网站成功案例为我国企业电子商务的开展起了示范作用,相信在政府引导下,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及科学的未来发展规划,加强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的培养,加大电子商务活动的宣传与推广,必将迎来企业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包晓闻张海堂:电子商务-21世纪商务发展的潮流[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3

[2]陈娟: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经济学家,2006.5

[3]龚炳铮:《网络世界》,2004.6

篇7

1.1会计信息内涵

会计信息是会计所提供的各种资料的总称,是企业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的形式向信息使用者揭示经济活动情况。具体来说,任何一项经济信息是否作为会计信息要经过初次确认和再次确认两个环节。初次确认是判别原始经济信息是否能够输入会计核算系统,能用货币进行计量是重要依据,如果可以则通过初次确认进入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的再次确认是根据相关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确认账簿资料中哪些内容可以进入财务报表,从而对会计信息进行整合、提炼、加工等,保证信息真实性和正确性。会计信息的确认过程就是数据输入、数据转换和数据输出的结合。

1.2会计信息商品化趋势

会计信息具备商品的两大基本属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就是会计人员运用一系列会计方法生产的产品,是无差别人类劳动的凝结,能够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另一方面,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显而易见。会计信息以财务报告为物质载体向相关使用者披露,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会计信息必将以商品的形式进行交易,不同的信息消费者即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消费不同的信息,如此会计信息将不再是公共物品,会计信息失真以及市场失灵问题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2.会计信息商品的供给与需求

2.1会计信息商品的供给

会计信息的供给方是企业管理层,企业管理层符合“经济人”的基本特征,即从事经济活动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企业管理层提供会计信息商品,不论是价格还是数量都为寻求企业利益最大化。会计信息商品的供给以财务报告为物质载体呈现,然而财务报告记载的会计信息由于各种原因并不完整,归纳如下:第一,企业对商业机密和经营状况不佳等信息进行保密;第二,财务报告自身局限性,并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全部需要;第三,企业寻求利益最大化,当信息的效益大于成本时企业才会披露,如果付出的成本即代价无法得到弥补,企业则不会选择提供该会计信息。企业管理层要比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更了解企业情况,因而会计信息商品就出现了“信息不对称”情况,在供求平衡中就离不开相关措施的调整。

2.2会计信息商品的需求

会计信息商品的需求方即会计信息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企业投资者和借贷者、供应商和客户、企业内部员工。政府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体现在宏观决策,比如税务局通过会计信息了解企业纳税情况等;企业投资人和借贷者需要利用会计信息进行投资决策和借款决策,判断企业经营状况和偿债能力等;供应商和客户分处企业价值链的两端,利用会计信息判断企业是否持续经营,并决策是否扩大生产规模或经营方向等;企业内部员工利用会计信息,特别是成本管理信息,参与到管理中来。

3.会计信息的供求平衡

3.1会计信息商品的供求曲线

对于供给方,要提供会计信息必然要获取一定收益;对于需求方,要获取会计信息必然要支付一定成本。会计信息作为商品,其数量和价格是在供求两种力量下相互作用形成的。在图1中,横轴OQ表示会计信息商品的数量,纵轴OP表示供给方提供会计信息获取的收益,OC表示需求方获取会计信息付出的成本,S曲线表示企业管理层的供给曲线,D曲线表示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曲线,E点表示供求平衡时会计信息应达到的数量Q*和供求双方各自实现的收益P*或付出的成本C*。从图1中可以看出,对于企业管理层而言,如果提供会计信息能带来的收益越高,则企业管理层趋向于提供更多的会计信息商品,因而供给曲线S是随收益的提高而呈现递增趋势;对于利益相关者而言,如果获取某项会计信息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那么其对会计信息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减少,因此需求曲线D是随成本的提高而呈现递减趋势。在供给与需求的两种力量共同作用下,供给曲线S和需求曲线D会相交并达到一个平衡状态,即E点,在此状态下,企业管理层提供会计信息商品实现利益最大化,而需求方也愿意并能够支付相应的成本,此时会计信息商品的数量达到最优状态。此平衡状态并非固定不变,随着供求双方因素的影响,供求曲线也会发生相应的移动。在供求曲线图中,E点是理想的状态,而在实际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供求双方可以使会计信息商品的数量和成本一次次接近最优,而无法达到最优状态。有时传统的会计信息生产和披露模式的种种弊端使得信息的市场供求不但达不到最优状态,而且偏离了最优状态。所以供求双方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推动会计信息商品达到平衡状态,实现供求双方共赢还是至关重要的。

3.2实现供求平衡的措施

3.2.1增加企业管理层会计信息的供给企业管理层应正确界定商业机密和财务状况优劣界限,实事求是地披露企业获利能力和经营状况;增设季报,缩短披露时间,同时应改革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增加信息容量,比如增加经济业务回顾、经营计划、人力状况、企业资信、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披露。在网络信息时代,企业管理层在Web站点向外披露动态的会计信息,信息需求者则利用自己的计算机终端访问、按需生成和使用会计信息。供求双方在人机交互界面上,就产权的让渡即时达成契约。随着网络电子支付系统的发展与成熟,使得作为商品的会计信息的供求得以真正在市场中进行,价格和产量由供需决定,会计信息理论上处于最优均衡点上。

3.2.2调整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会计信息的需求方对于会计信息的供给方而言是一个复杂的群体,要实现会计信息供求平衡,就要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素质,使其能够提炼出所需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理解越透彻,利用会计信息做决策的主体越多,则市场越趋向于公平效率,从而影响到企业管理层供给会计信息的目的。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组织,对企业内部人员进行财会知识培训,也对外会计信息解释和咨询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素质的提高。

3.2.3政府对会计信息商品的宏观调控在商品供求关系中,由于市场的不完善,信息的不对称,容易导致商品数量和价格偏离均衡状态,有损供求双方利益,此时就需要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介入。国家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会计信息的供给进行监管,保证其质量,预防各类问题的产生,使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及时。同时,对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应严格规范,对于歪曲隐瞒伪造重大会计信息者应处以严惩。

结语

篇8

WU—T将NGN应具有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以下几点:多业务(话音与数据、固定与移动、点到点与广播的会聚)、宽带化(具有端到端透明性)、分组化、开放性(控制功能与承载能力分离,业务功能与传送功能分离,用户接入与业务提供分离)、移动性、兼容性(与现有网的互通)。可运营的移动5G网络,是NGN的一个子集。因此它将在NON网络基本特征之上,特别关注移动性、安全性和可管理性(包括qoS的保证)。移动业务产品的概念,从“网络+设备二产品”的概念,发展到“基础网络+业务支撑网络+服务网络=综合业务通信产品”;其要素的进化可以概括为“通话时长-->数据流量-->内容服务”。

1.3G移动增值业务分类

除继承了2G的端到端语音业务(包括移动语音增值业务)外,3G的移动增值业务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种类:

1)作为传统INTER,NET延伸的移动互联网业务;

2)消息(Mess&ge)类业务,包括点对点短消息SMS/EMS、统一消息UMS、多媒体消息MMS、即时消息lM四类,以及小区广播短消息服务(SMSCB)等边缘业务;

3)基于位置的业务LBS,其发展方向为CELL+GPS;

4)互动游戏类业务,包括下载游戏和在线游戏;

5)移动电子商务,包括移动支付、手机银行、移动售货机、移动票务等业务;

6)面向集团客户的行业应用和定制增强型应用;

7)基于互动多媒体平台的视频应用。

以上业务分类,都是以内容服务为核心,在此分类基础上进行业务流的详细分析,有助于理清3G内容管理平台的实现需求。

2.业务流分类

一个完整的移动业务平台解决方案由业务实现、业务管理控制、业务决策三个层次组成。为了更加有效地描述业务网/支撑网之间的数据分界问题,有必要将移动业务流进一步细分为业务控制流、业务数据流和业务服务流等三种类别。具体定义如下:

业务控制流: 自用户端至业务门户(或者业务网关)至移动业务管理平台中的业务流,主要是针对移动用户管理的业务控制流,包括用户对业务的订购关系建立、用户个性化路由设置等;另一方面从内容和应用服务平台至移动数据业务管理平台中的业务流,实际上是针对3P管理的业务控制流,其界面为提供给SP/CP使用的业务配置界面、内容目录管理和加载入口等。

业务数据流:由内容和应用服务平台至业务网关至用户端的业务流,是真正的业务数据流。业务数据流是用户通过手机终端真正与移动网络进行交互的实际内容。

业务服务流:由运营商BOSS系统至移动数据业务管理平台中的业务流,主要体现的是业务服务流性质,包括BOSS向数据业务管理平台同步营业数据、用户状态数据等,以及呼叫记录(话单)在BOSS内部进行的计费、出帐、统计分析以及后续的数据挖掘等,其实现界面是营业厅、自动/人工客户服务热线、WEB/WAP用户门户等。

而根据统一的移动客户服务体系的建设要求,移动运营商希望能够通过营业厅/客户服务热线/用户门户等,向终端用户提供“一台清”方式的业务操作解决方案,即实现任何一个台席能够为用户办理全业务,并查询所有用户的服务订购信息和计费情况。这种需求,将导致业务服务流更加复杂,增加了3G业务网/支撑网之间的数据管理的困难。

3.3G内容管理平台的实现要素

作为一个完善的内容管理数据中心,其实现目标为:

1)实现对内容的多层次目录管理;

2)提升用户使用数据业务的感知(如同一次会话中的多业务选择); 3)跨越多项接入技术(如3G、2.5G、2G、WAP、802.11和DSL等);

4)为用户定制业务的能力(如用户级定制业务选择, 以及向门户添加相同服务的能力);

5)提供增强型集团用户业务(包括多个VPN选项,如为集团用户提供MPLS、L2TP、GRE);

6)在会话和内容级为预计费和后计费系统提供灵活架构;

7)内容集中维护和分发;

8)具备完善的]os特性集(包括负载平衡、快速路由选择、快速交换、VPN加速等增值业务);

9)具备水平和垂直扩展性,使运营商能够把用户需求与资本投资相匹配它还使运营商能够灵活地定制所提供的功能,以满足特殊需求,如目前需要的会话级计费,在未来将演进到内容计费,运营商只需在需要时部署所需的组件即可。

因此,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内容管理平台,其范围应覆盖无线接入网与基于IP的广泛的,internet服务之间连接时遇到的各种问题。其架构应满足为移动通讯运营商、应用提供商以及系统集成商提供了一种能使他们为客户提供增值数据服务的灵活解决方案。这种服务包括移动银行、网上冲浪、定位服务以及电子支付等。如何经济而高效地管理这些服务,更好地为高端客户提供安全访问;随着无线技术发展不断升级自己的网络,这些都将是移动通讯运营商需要面临的挑战。

数据分界方案的初步探讨

根据作者从事移动增值业务网络规划和具体项目开发建设的工作体会,在2G/2.5G阶段,移动业务网和支撑网之间的配合存在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在进行方案具体设计时经常会遇到一些困惑。例如,在建设某个增值业务平台时,往往发现找不到一个明确的规范以指导如何实现平台的用户管理、业务管理和计费管理,无法打通业务平台与BOSS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通道。而增值业务平台无法根据掌握实时的用户状态等关键数据,将存在很大欠费风险;同时,如果用户定制/使用记录等操作数据无法传递给BOSS系统,将导致用户在营业厅和通过客户服务系统无法准确查询到消费情况,造成客户信任度的下降。总之,新上线的业务平台往往处在一种“有缺陷”的运行状态下,而且由于网络的惯性效应,这种现象还有不断加重的趋势。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之一,在于2G时代主要关注的是点对点的语音业务,而缺乏内容运营的经验。“移动梦网”业务模式,是移动运营商挖掘短信这种最简单的增值业务潜力的尝试,也取得了初步成功,如开发了MISC数据业务管理平台,提供了用户管理、业务鉴权和sF管理的模块,为运营商理解和体会3G的丰富业务打下了一定基础。但MISC系统如何进一步管理与其他增值业务平台的接口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原因之二,由于历史原因和工作职责归口问题,移动业务网和支撑网的建设规划、开发管理和运行维护的体制,长期以来是走两条线,分别有对口部门负责,相互之间对于业务/技术规范的沟通不足。如果缺乏对于2G向3G迁移过程中的业务控制/数据/服务流的详细分析,将无法对业务流和数据归属进行准确分界,容易造成业务网与支撑网配合的脱节。

对于3G移动增值业务的业务流和数据归属如何在

业务网/支撑网之间最优分配,需要在深入调研当前网络结构和维护体制才能给出详细的配置方案。限于篇幅,本文仅提出初步思路。

方案一:BOSS增设针对内容业务管理的数据中心。

实现方案:扩大支撑网的范围,将内容管理平台直接增设为BOSS的一个子系统。同时增设BOSS与各个业务平台之间的营业数据分发。BOSS系统直接控制各业务平台的计费网关产生话单。所有用户门户产生的业务服务流在BOSS内部消化。该方案可以简化移动业务平台的层次,使业务管理数据接口可以直接依据BOSS标准规范;但相应地将问题转交给支撑网,使得支撑网必须考虑大量业务逻辑实现细节,而且这种大而全的架构存在着“船大难掉头”的风险。

方案二:保持目前业务网/支撑网整体架构不变,针对每大类业务设置与MISC平行的分数据中心。

实现方案:在目前MISO系统未能针对3G业务发展的需求作出及时相应的情况下,先尝试建设其他多个平行的分数据中心,按照目前MISC系统与BOSS的业务服务流交互模式工作。这种方案可以解决一些比较紧迫而由于种种原因得不到及时解决的平台建设问题,并行地探索多种方案的实现优缺点。当然,该方案存在重复建设的投资浪费,也存在将来系统统一改造带来的大工作量问题。

方案三:完善目前MISO核心管理系统和PORTAL,增设针对各类平台业务的路由设置/计费网关。

实现方案:这是一个相对于当前网络架构能够比较平滑实现的方案。实际上,目前MISC系统与相关系统的接口规范经过完善,已经初步考虑增设针对内容计费的路由规则设置模块、计费网关模块。该方案在BOSS之外建立一个移动数据信息中心,为绝大部分数据业务提供用户管理、订购关系管理、接入鉴权和内容目录管理服务,并开发接口给sP/cF进行日常的内容运营。其风险在于,目前MISt系统的开发模式和开发效率问题,以及自上而下落实相关接口规范的时间表能否按时完成。此外,该数据中心又将产生海量数据,其日常运营维护将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而这些资源都是目前还缺乏的。业务流逻辑图如图1所示。

结 语

篇9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消费 支付方式

近些年,伴随着联网技术的成熟,网络消费逐渐成为人们的主流消费习惯之一。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网络消费市场的交易规模达到1.85万亿元,同比增长42.0%。在如此庞大的网络消费主体中,大学生占到了很大的比例。而作为未来几年中国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大学生的网络消费特征、消费心理等必然会对网络消费市场产生不小的影响。而与此同时,作为非传统的消费模式,网络消费必然也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与网络消费相关的一些问题也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所以,对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与其支付方式进行一些相关研究与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一、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外关于网络消费行为的研究成果很多。部分学者以心流体验(王澜淇,2013)为依据,分析了消费者的网上购物行为。穆樱黄奇栋,马剑虹(2011)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黄奇栋(2010)基于TAM的社会临场知觉对网络消费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杨锴,刘建华(2013)通过实证调研,使用Lisrel和PLS软件对网络消费环境下顾客信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郭帅(2010)利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回收的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对品牌信任视角下的网络消费行为研究。在有关网络消费的具体行业方面,戴伟(2007)以调查分析研究为主,对服装网络消费行为进行问卷调查,概括总结出我国目前服装网络消费行为的基本特征。金媚丽(2011)、张玉鲁(2011)、叶菀茵(2014)等学者也做了有关服装网络消费行为的研究。陈滢(2013)对我国旅行产品网络消费行为特点及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分析网络消费者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任海林(2013)、赵晨钢(2013)提出了企业营销对策建议。同时,汤喻晓(2012)、张琰(2013)基于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分析提出了网络营销策略。此外,研究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文章比较多,郑桂玲,陈佳丽(2011)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对问卷的分析整理得到大学生网络购物时所体现的相应特征。屠爱国,曹慧鹏,石云丰(2014)运用了最小二乘法、帕克检验法、广义最小二乘法等方法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计量分析。薛红燕,纪锋(2011)、鲍润华,肖瑶(2014)等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何山,贤,曾香锋,黄莉萍(2014)特别研究了女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现状研究。在国外的相关文献中,Ebrahim Mazaheri(2012)研究了情绪在网络消费行为上的作用,Iuliana Cetin?,Maria-Cristiana Munthiu,Violeta R?dulescu.(2012)分析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网络消费行为的影响。Shannon Cummins,James W.Peltier,John A(2014)对网络环境下的消费行为进行了分析。综上所述,国内外从心理层面、网络营销方面研究网络消费行为的文章不在少数,研究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文章也不少,但是研究网络支付方式与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文章却几乎没有,这也是本文试图突破的一点。

二、研究方法及内容

为了使本次调查研究的结果更为准确,我们采取了文献查阅法、问卷调查法、数学计量分析法等相互结合的研究方法。其中,我们以问卷调查法以主要研究方法。采用统计学中的随机抽样法来进行抽样调查。

(一)实地调研

为了了解陕西省高校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及其采取的相关支付方式的现状,我们通过走访部分西安市高校,最终确定了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这5所大学为目标院校。本次调研的时间是2013年10~12月,我们在5所目标院校里随机发放了500份调查问卷,总共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为470份,有效回收率为94%。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如下:

1.性别比例。在本次回收的470份问卷中,男大学生为197名,占42%,女大学生为273名,占58%。

2.年级分布。调查样本中,大一学生81人,占17.2%;大二学生81人,占17.2%;大三学生244人,占51.9%;大四学生44人,占9.4%;研究生20人,占4.3%。

3.上网时间。调查样本中,每天的平均上网时间在1小时以内的为80人,占到总人数的17%,1~2小时的占比为41%,2~4小时的占比为32%,4小时以上的占10%。

4.专业分布。调查样本中,经管类的学生占到21%,数理类的学生占到12.3%,工科类的学生占到48.3%,环境生化类的学生占到2%,文史类的学生占到16.4%。

(二)问卷设计

在制定正式的调查问卷之前,我们在陕西师范大学随机发放了50份调查问卷进行了一次预调。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对调查问卷进行了修改与完善。调查问卷由基本情况、发展现状、支付方式、前景展望4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基本情况主要是了解被调查者的性别、年级以及专业等。第二部分有7个选择题,主要从上网时间、网络购物频率、每月平均网络消费额、网络购物的产品类型、退换货等方面了解陕西省高校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发展现状。第三部分是支付方式,主要从支付平台的选择,使用不同支付方式的频率,不同因素对网络支付方式选择的影响程度等方面了解大学生在进行网络消费时对不同支付方式的偏好程度。第四部分是前景展望,通过询问被调查者愿意进行网络购物以及不愿进行网络购物的原因、对网络购物的期许等来预测未来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变化。

(三)结论分析

通过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整理,我们进行了简单的计量统计和描述性统计,得到了目前陕西省在校大学网络消费行为的现状、选择支付方式的偏好等。为在校大学生进行网络消费行为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对电商提高支付方式的安全性与简便性提供一定的建议。

三、实证研究

(一)网络消费支出情况

调查发现,有41%的大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在1~2小时,有32%的大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集中在2~4小时。这表明上网已经成为大多数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在网络购物频率这一题中,有29%的大学生选择平均三个月进行一次网购,39%的大学生选择平均每个月进行一次网购,有5%的大学生选择平均每周进行一次或多次网购。这表明有73%的大学生都有过网络购物的经历,大学生进行网络消费的经历具有普遍性。关于每月生活费,41%的大学生的生活费为500~800元,42%的大学生的生活费为800~1500元。而每月用于网络消费支出的大多集中在50元~200元,具体情况如下:50元及以下占到了39.6%、50~100元占比为26.4%、100~200元占比为23.5%、200~300元为7.8%、300元及以上占比为2.7%。可见缺少固定收入的大学生进行网络消费的金额比较低。为了更好地了解影响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因素,我们使用Eviews对相关数据进行一个简单的计量分析:

1.影响因素。本文通过整理分析所得到的数据,得到影响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假设因素如下:

(1)大学生的月生活费是一个因素,用YXF表示。

(2)网络消费额在月生活费中所占比例,用BL表示。

(3)每月的网络消费次数,用CS表示。

2.模型的数学形式。本文选择多元的线性回归模型Y=β0+ β1X1+β2X2+β3X3+μ,其中X为影响因素,β0、β1、β2、β3为待估系数,μ为随机误差项。

表1 对大学生网络消费与其影响因素的线性回归分析

3.模型检验。从回归估计的结果看,模型拟合较好,可决系数=0.8627,D-W值为1.9617非常接近于2,而P值都为0,这说明该模型已经有一定的准确程度。且YXF、BL、CS的系数大于0,说明这三种因素对网络消费额起到正向影响,符合现实逻辑。

4.模型解释和预测。经过Eviews的验证可以得到估计方程为:

YWG=-62.0258615324+0.0884926669023*YXF+564.749736231 *BL+16.3261023903*CS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月网络消费额与各因素之间的线性关系,可以看出BL(网络消费额在月生活费中的比例)的系数最大,说明大学生网络消费额占月生活费的比例越高,网络消费额就会越大。其次,CS(网络消费的次数)对网络消费额也起到一定的正向影响。

(二)网络消费心理

我们从大学生网络购物计划、网络购物的种类、经常光顾的网站、收到问题商品时的处理方式设计相关问题,通过分析数据得到大学生网络消费时的心理偏好。在问到“您通常在网上购物前会制定购物计划吗?”时,仅有20%的被调查者表示会制定购物计划,33%的被调查者表示有时会有时不会,47%的被调查者表示从来不会。可见陕西省在校大学生在进行网络购物时的理财意识较为薄弱。在“您通常在网上购买的商品种类是?”这个问题上,绝大部分的答案集中于衣服鞋帽、书籍等。当问到您常去的网站时,排在前三名的网站分别为淘宝、京东商城、亚马逊。可以看出,大学生常去的网站集中于少数几个网站,如淘宝、美团等。“当您在网上购买到的物品不合心意或有质量问题时,您会怎么办?”对于这个题的答案,有64%的被调查者表示会向商家提出退换货要求、21%的被调查者表示无所谓、8%的被调查者表示想退货但不知通过何种方式,仅有5%的被调查者表示非常生气并且不想再在网上购物了,仅有2%的大学生表示会向消协投诉。这表明,大部分的大学生们对于网络购物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但也有部分大学生遇到不合心意的商品时态度比较激进。

表2 大学生网上购物的商品种类

表3 大学生常用的网站

表4 大学生对待问题商品的态度

(三)支付方式

按支付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线上支付与线下支付。线上支付有网银支付、第三方平台支付等。线下支付有货到付款、邮局汇款等。陈旭光(2006)在《第三方支付模式的探讨》中指出:网络支付系统是指消费者、商家和金融机构之间使用安全电子手段交换产品和服务,即把新型支付手段,包括电子货币、信用卡、借记卡、智能卡等的支付信息通过网络安全地送到银行相应的处理机构来实现电子支付。支付方式与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息息相关,大学生进行网络消费的同时必然会涉及支付方式的选择问题。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支付方式不仅会提高网络消费的效率而且会保证自己的财产安全。相反,如果选择了可靠性不高的支付方式,有可能就会面对消费者权益的不到保障的情况。同时,支付方式的种类以及使用支付方式的繁琐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网络消费的额度以及消费次数。在被问及“您会因为支付方式的繁琐而减少网络购物的频次吗?”,有26%的人回答“会”,36%的人回答“可能会可能不会”,这表明对于62%的大学生来说,支付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网络消费行为。随着网络消费的兴起,支付方式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本次调查问卷着重于比较大学生对在线支付与传统的货到付款两种支付方式的偏好。调查结果显示,有74.7%的大学生选择了在线支付为常用的支付方式,有23.6%的大学生选择了货到付款,仅有不到2%的大学生选择了邮局汇款。可见,在线支付已经成为大学生进行网络消费时的首选支付方式。

最常见的在线支付方式又分为网上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我们从开网银的方式来考察大学生对网银的忠诚度。对于第一次开通网上银行的方式,有34%的人选择了银行推荐,25.6%的人选择了朋友推荐。可见银行依托于自身的先天优势成功地吸引了一部分人开通网上银行。但还有18.3%的大学生尚未开通网上银行,这是银行存在的潜在客户。目前国内有200余家第三方支付平台,问卷通过相关问题来测验大学生对支付宝、银联网上支付,财付通,快钱这四家占据市场领先地位的机构的接受度。在被问及“您最常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是什么?”,有60%的大学生选择了支付宝,35%的大学生选择了银联网上支付,而经常使用其他两种支付平台的大学生占比仅有3%。可见,大学生对于支付宝的选择有着很大的偏好。为了更好的了解影响大学生选择支付方式的因素,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我们选定了5种影响因素:A1安全性的高低、A2对支付方式的了解程度、A3操作流程的简便性、A4买家对支付方式的支持程度、A5交易商品的特点。评价体系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5表示该因素对选择不同支付方式的影响程度“非常重要”,4表示“重要”,3表示“一般”,2表示“不重要”,1表示“很不重要”。我们将对5种因素对支付方式的影响程度做一描述性统计分析。由表6可以看出,A1安全性这一因素的均值最高,达到了4.52,而其他4种因素的均值都在3~4之间。可见,大学生对于选择不同支付方式时最大的诉求是A1安全性,其次是A3操作流程的简便性,再次是A5交易商品的特点。A2对支付方式的了解程度、A4买家对支付方式的支持程度这两种因素也对支付方式的选择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表5 第一次开通网上银行的方式 表6 最常使用的第三方支付 平台

表7 五种因素对支付方式选择的影响度

(四)网络消费前景展望

在这一部分,我们主要是通过设置一些主观性的问题来了解大学生怎样看待网络消费。在问及“您愿意进行网络消费的主要原因是”时,43%的人表示是因为网上消费快捷方便,32%的人表示是因为网上消费比较实惠。通过调查结果,我们知道有27%的大学生尚未进行过网购。在问及这部分人没有进行网络消费的原因时,有37%的受访者担心产品质量不合格,17%的受访者担心网络的安全性,另有16%的受访者觉得不熟悉网络购物。在被问及“您最希望网络购物改进的地方是”时,34%的人认为是增强网络消费安全性,其次是完善售后服务增强,具体数据见表10。总结上述问题,可以得知,部分大学生没有进行网络消费最大的阻碍因素是网络上的产品质量问题。对网上消费最大的主诉求是增强网络消费安全性,其次是完善售后服务。可见,在未来的网络消费市场,要想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进行网络消费,商家们首先应该从产品质量上进行改善,其次要完善售后服务。而对于网络监管部门来说,还需要继续加强网络安全的管理,为网络消费群体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消费环境。

表8 愿意进行网络消费的原因 表9 不愿进行网络消费的原因

表10 希望网络消费改进的地方

四、结论和建议

(一)大学生网络消费现状总结

通过本次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第一,西安市在校大学生的网络消费普及率比较高,在所调查的470名大学生中,有73%的人有过网购经历。第二,大学生在进行网络消费时的额度较低,66%的被调查者平均每月的网络消费额在100元以内,同时网络消费集中于服饰鞋帽与图书类商品。第三,在处理问题商品的方式上,大多数学生会提出退换货要求,但也存在部分学生无所谓以及不知道如何进行退换货。第四,在支付方式的选择上,有62%的被调查者表明可能会因为支付方式的繁琐而减少网络消费的次数,可见,支付方式会对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与23.6%的被调查者选择货到付款相比,74.7%的大学生选择的在线支付占据绝对的数量优势。在支付方式的选择方面,支付方式的安全性与之对应操作流程的简便性成为最重要的两个影响因素。第五,在对未来网络消费的主观期望要求中,大多数的被调查者希望增强网络消费的安全性与完善售后服务。

(二)对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建议

针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消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对于大学生而言,首先,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消费观,避免盲目消费与过度消费,尽量在每次购物前制定一个购物计划,做到理性消费。其次,在进行购物时,要选择正规网店,做到货比三家,选择信誉度高的商铺。在交易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银行卡卡号、手机号码、家庭地址等个人信息。最后,在发生网上购物纠纷时,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消费者权益,积极了解退换货的流程,必要时可以寻求有关部门的帮助。对于商家而言,要吸引更多的顾客,首先要保证自己的产品质量合格,其次要为消费者提供流程简单、操作便捷的退换货服务。再次可以事先拟定一份处理纠纷的协议,在处理与顾客的纠纷时做到有据可依。对于监管部门而言,首先,加强网络商品的管理,提高网络商品的质量,对于出售虚假商品的商家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其次,由于网络消费与传统消费的差异性,可以颁布具体的针对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最后,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的制度,为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澜淇.基于心流体验的网络消费行为模型分析[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3,03:10-12.

[2]穆樱黄奇栋,马剑虹.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网络消费行为研究[J].人类工效学,2011,03:10-13.

[3]黄奇栋.基于TAM的社会临场知觉对网络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0.

[4]杨锴,刘建华.网络消费环境下顾客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3,10:112-114.

[5]郭帅.品牌信任视角下的网络消费行为研究[D].山东大学,2010.

[6]戴伟.服装网络消费行为市场调查与分析[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7,03:69-73.

[7]金媚丽.上海女性服饰网络消费行为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1.

[8]张玉鲁.S-O-R模型在服装网络消费行为研究中的应用[J].国际纺织导报,2011,08:78-80+82.

[9]叶菀茵.服装网络消费行为调查与分析――以浙江地区消费者问卷调查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03:90-93.

[10]任海林.基于网络消费行为与企业营销对策的分析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02:11+10.

[11]赵晨钢.网络消费行为分析及提高网络营销满意度的策略[J].对外经贸,2013,09:120-121.

[12]汤喻晓.网络广告与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3:130-131.

[13]郑桂玲,陈佳丽.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调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15:71-72.

[14]屠爱国,曹慧鹏,石云丰.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计量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4,10:169-171.

[15]薛红燕,纪锋.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23-27.

[16]鲍润华,肖瑶.高职院校学生网络消费行为浅析[J].知识经济,2014,10:102.

[17]何山,贤,曾香锋,黄莉萍.女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现状研究――以昌北高校为例[J].科技广场,2014,03:250-252.

[18]Ebrahim Mazaheri,Marie-Odile Richard,Michel Laroche.The role of emotions in online consumer behavior:a comparison of search,experience,and credence services[J].Journal of Services Marketing,2012,267.

[19]Iuliana Cetin?,Maria-Cristiana Munthiu,Violeta R?dulescu.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Online Consumer Behavior[J].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2,6262:.

[20]Shannon Cummins,James W. Peltier,John A. Schibrowsky,Alexander Nill.Consumer behavior in the online context[J].Journal of Research in Interactive Marketing,2014,83.

篇10

第一节 研究背景 0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电子商务的现状 1

一.国外电子商务研究现状 1

二.国内的电子商务研究现状 1

三.研究的意义 2

第二章 电子商务在中小企业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3

第一节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特点 3

第二节 应用电子商务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4

第三章  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6

第一节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现状 6

第二节 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6

第四章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模式选择 8

第一节 电子商务的模式分类 8

第二节 电子商务模式选择 11

第三节 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 12

第五章 案例分析—宏图三胞的电子商务模式案例 15

一、公司背景 15

二、宏图三胞电子商务模式 15

三、实施效果 18

第六章结论 20

参考文献 21

致  谢 22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电子商务,EC(Electronic Commerce)。电子商务涵盖的范围很广,一般可分为企业对企业(Business-to-Business),或企业对消费者(Business-to-Customer)两种。另外还有消费者对消费者(Customer-to-Customer)这种大幅度增长的模式。随着国内Internet使用人数的增加,利用Internet进行网络购物并以银行卡付款的消费方式已渐流行,市场份额也在迅速增长,电子商务网站也层出不穷。而商务活动是从泛商品(实物与非实物,商品与非商品化的生产要素等等)的需求活动到泛商品的合理、合法的消费除去典型的生产过程后的所有活动。狭义上指利用Internet从事商务或活动。电子商务最早产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90年代得到长足发展。

电子商务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主要是: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伴随着企业内部网络系统的蓬勃发展,电子商务正以自身高效、全球化、虚拟化,以及交互性和主动性的优势,逐步成为新兴的经营模式和理念。电子商务能给中小企业带来许多新的机遇,有利于中小企业发挥产品优势、随时掌握市场和顾客需求、降低贸易管理成本、改善顾客服务质量、加快资金周转速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同时,电子商务还有利于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高企业形象,利用虚拟组织,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许多中小企业都纷纷尝试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然而,目前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目标不够明确,没有选择好适应本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造成很大盲目性,由于对电子商务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甚至有的企业认为电子商务只是建一个网页,引起大家的注意,提高知名度,宣传企业的形象。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充分意识到知识经济时代抢占网络信息虚拟市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中小企业要想在网络信息时代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起切实可行的电子商务应用模式,这是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成功的关键。这不仅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也具有深远影响。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电子商务的现状

一.国外电子商务研究现状

全球互联网用户的快速增长。1996年不足0.4亿,到2009年已经超过10亿以上,并且仍在不断增长。电子商务有着巨大的市场与无限的商业机遇,孕含着现实的和潜在的丰厚商业利润 1994年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为12亿美元,1997年达到26亿美元,增长了一倍多,1998年销售额达500亿美元,比1997年增长近20倍,联合国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表明,2000年全球电子商务的交易额达到3770亿美元,2010年交易额可达1万亿美元,未来10年1/3的全球国际贸易将以网络贸易的形式来完成。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对电子商务高度重视并着力推动,在拥有世界3/4以上的互联网资源的美国,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与规模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美国政府认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甚至可以与200年前工业革命对经济发展的促进相比;自1999年开始,美国每年2000亿美元的政府采购计划逐步通过电子商务方式进行;2009年底的假日销售旺季,美国网上零售额将达到1552亿美元,较2008年的1410亿美元有较大增长,网上销售前景良好。

二.国内的电子商务研究现状

电子商务概念在1993年引入中国。1996年中国出现了第一笔网上交易。1998年以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为目标的企业间电子商务示范项目开始启动。自1999年以来,电子商务在中国开始了由概念向实践的转变。从最初的B2C模式扩展到1999年的C2C网上拍卖以及1999年末兴起的B2B模式,电子商务在中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对电子商务发展造成了沉重打击。但2002年增值服务的兴起和运营环境的成熟又积极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2008年,中国电子商务的增长率为41.8%,营业额达到24000亿人民币。

从基础条件来看,目前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正在日趋好转,但尚存在一些制约因素。截止到2009年,中国网民数量达到3.84亿,巨大的网民数量为电子商务的开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物流方面,截止到2009年末,我国已建立的各类配送中心1000多家,许多外国物流企业和运递业巨头也纷纷进入中国。支付方面,2009年中国网上购物网上支付总金额达到5766亿元。但同时应该看到,在中国众多的网民中,半年内有过购物经历的只有18%。而在具有网上购物经历的网民中,选择在线支付方式的仅为37.9%,相当数量的人选择邮局或银行汇款。这表明在线支付的功能还不完善,网民心理上对在线支付依存在一定怀疑。物流方面也存在物流厂商规模小导致电子商务运送成本高的问题。

B2B方面,目前国内的竞争主要在阿里巴巴、慧聪和买麦网之间展开。阿里巴巴凭借先发优势,在该领域占主导地位,其他两个竞争对手尚无法与其抗衡。但阿里巴巴直销模式的弊端逐渐开始呈现,慧聪“直销与相结合”和买麦网的“大区独代、分区直销”模式相比之下更能满足为客户服务的要求。随着竞争的继续,运营策略的不同有可能对市场格局的重新划分产生重要影响。

C2C方面,国内主要厂商是淘宝、ebay易趣和一拍。依靠免费政策的成功实施,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后来居上,不到两年时间就在用户数和商品数方面超过了ebay易趣。在淘宝咄咄逼人的压力下,ebay易趣也使出浑身解数应对挑战,但其收费政策仍保持不变。一拍是搜索巨人雅虎和门户网站新浪合资成立的网站,凭借前者的品牌和后者的流量,一拍也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但目前尚无法对淘宝和ebay易趣的市场地位构成 强有力的威胁和挑战。

三.研究的意义

好的电子商务模式可以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两种优势:一种优势来源于电子商务模式对业务中原有重要流程或特性进行改进,以此提高运作效率,并降低成本。如在对顾客的管理中引入互联网服务的策略;另一种竞争优势则是来源于电子商务模式对企业业务进行了创新性的突破,创造了新的价值,如开拓新市场、改革行业的标准或规则。前一种优势在一定的内外部环境下可能会转化为另一种优势。如Dell将互联网和强大的第三方物流相结合,建立了全新的网上直销渠道,形成了上述第二种优势,成为计算机制造行业的领头羊。它的成功改变了整个PC行业,以至于创造了行业事实上的标准,Dell的创新性运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设置了任何想进入该市场的入门门槛。一个合适的电子商务模式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此对电子商务模式的探讨显的尤为重要。

第二章 电子商务在中小企业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第一节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特点

按目前最新标准规定:中小工业企业须符合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 万元以下;零售业中小企业须符合职工人数500 人以下,或销售额15000 万元以下;批发业中小企业须符合职工人数200 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 万元以下。

中小企业一般主要经营消费品,规模较小,产品品种多样,符合网络营销的特点;同时,中小企业由于在人员管理上要比大企业简单的多,便于调整、管理,便于较快贯彻新的营销观念而不受原有的企业文化束缚,可以较快地以更新的经营观念适应时代的潮流;再加上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现实基础以及其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许多中小企业都跃跃欲试或者已经开始尝试。

中小企业电予商务存在问题,虽然有人说:“B2B的光芒即将消失,由于B2B网站所带来的交易寥寥,资本市场不久也会远离它们”。确实,多数企业还没有赢利,甚至有些已经关闭。而在有些条件成熟的领域,网络营销已经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这种两极分化的情况和原因是比较复杂的,必须从企业自身的现状、整个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研究,指出问题,然后才能进行策略研究。

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相比具有明显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交易虚拟化。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进行贸易,参与贸易的各方从沐浴磋商、签订合同到资金支付等都无需当面进行,整个交易完全虚拟化。

(二)交易成本低。电子商务使得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

(三)交易效率高。由于互联网将贸易中的商业报文标准化。电子商务克服传统贸易方式费用高、易出错、处理速度慢等缺点,极大的缩短了交易时间,使整个交易变得异常快捷与方便。

(四)交易透明化。买卖双方从交易的洽谈、签约以及货款的支付、交货通知等整个交易过程都在网上进行。

总之,电子商务将传统的商务流程数字化、电子化,让传统的商务流程转化为电子流、信息流,突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大大提高了商业运作的效率,并有效地降低了成本。

第二节 应用电子商务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电子商务的一个很大的优点是它不仅适合于大企业使用,而且对众多的中小企业也非常有利。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中小型企业的人力、财力、信息技术实力较弱,中小企业如何应用电子商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通常情况下,电子商务的用途具有四种类型:信息访问、个人通信、购物服务、虚拟企业。

  中小企业使用电子商务的好处对于中小企业来讲,电子商务能给它们带来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它能够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许多困难和问题。Internet的到来可以为中小企业开辟更广泛的市场空间。由于信息的竞争在企业的竞争优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了电子商务,中小企业在信息方面就能够与大企业竞争。总的来讲,电子商务对中小企业带来的影响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球市场

中小企业传统市场的竞争力可以得到加强;中小企业有更多的机会将产品销售到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

    (二)市场供应链

对供应商提供设计和工程服务的要求将增加;厂商将外包更多的非核心业务;客户将需要更多的电子通信以用于下订单、记账等业务,当大的客户有这种要求时,这将对供应链产生大的影响;客户将要求他们的供应商提供更多的存货管理服务,如数据仓库和订单管理;制造商将继续减少供应商的总数量;供应链中各公司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

    (三)内部操作和过程控制

随着更多地使用联网信息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公司内的通信和协作将改进;将更多地使用自动化制造技术,为集成外部数据和内部操作提供更大的机会,如EDI和MRP系统的集成;企业雇员的数量将减少,但每个雇员的工作量将增加;企业的操作和管理成本将减少。

    (四)客户服务

制造商将试图缩短它们的新产品和服务面世的时间;制造商将试图将价格降到最低;产品质量将受到更大的重视;供应商将会发现有必要更好更快地提供有关订单状态的信息(如产品的生产日期等);商家将会更加重视产品的售后服务;信息和电信服务之间的竞争将加剧;提供给制造商的信息和电信服务的种类将增加;新的电子商务产品和服务将出现;人力资源和工作结构;计算机在企业中的作用将更加重要;小公司在训练员工使用计算机方面,将比大公司更困难些。

    (五)信息作为商业资产

信息本身将成为重要的可销售商品(如数据库);公司内部数据在决策时将起重要作用;通过联网,制造厂商将具有更多更好的机会来更广泛地访问有用的商业和技术信息。

    (六)商业前景

中小企业使用网络可以及时地获取最新的商业发展趋势的信息,以指导自己的生产和销售。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中小型企业的人力、财力、信息技术实力较弱,因此在实施电子商务的过程中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特别的重视,即使是小企业也需要对电子商务进行系统级的查看,这个过程非常重要。

第三章  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一节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现状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取得了长足发展,《2005-2006年中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研究年度报告》报告显示: 中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适应性强,2005年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766亿元,同比增长56.7%,已经占据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的38%左右。中小企业电子商务 应用的现状 :l.竞争意识不强,思想认识模糊。绝大多数企业还把竞争焦点定位于实体市场,没有充分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抢占网络信息虚拟市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即使已经进行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也并未真正认识电子商务;2.上网企业数量少,分布不均匀。全国560万家企业(合乡镇企业)中、上网企业所占比例不足1.5%,并且集中分布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几个大城市。中小企业上网少,浏览客户就少,网络给企业创造的效益就减缓,从而形成恶性循环。3.企业本身信息化建没力不从心。大多数中小企业计算机和网络基础设施薄弱,没有自己的相关专业人才,一些中小型企业根本无力自行开发电子商务系统,单纯依靠专业网络公司, 所以企业当前的信息化程度还处在一个高期望,低水平的状态,多数中小企业尚未认识到电子商务能给他们带来比大企业更为有利的机遇。4.政策法规不够完善。电子商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参加交易的双方, 而且涉及不同地区及不同国家的工商管理、海关、保险、税收、银行等部门。这就需要有统一的法律和政策框架以及强有力的跨地区、跨部门的综合协调机构。虽然, 近年来我国已经出台了一些有关法规, 但总体来看, 还是很不健全的, 尤其是在跨国家, 跨地区、跨部门协调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以上这些不利因素, 不容忽视。克服不利因素, 发展优势, 是我国目前电子商务上规模、求发展的唯一途径。

第二节 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在电子商务应用过程中目前存在很多问题。在杭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在2009年6月到2009年10月举办的“杭州市百家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体检”(以下简称“体检”)活动中,通过对多家民营中小企业的诊断,专家们发现,杭州市众多的民营中小企业在电子商务信息化过程中缺少明确的战略规划,造成信息孤岛,重复建设,业务支持不足,与业务战略背道而驰等多种问题。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一)信息孤岛

所谓信息孤岛是指,在一个单位的各个部门之间由于种种原因造成部门与部门之间完全孤立,各种信息(如财务信息、各种计划信息等)无法或者无法顺畅地在部门与部门之间流动。这样就会形成信息孤岛。是重硬轻软,重网络轻数据的表现。在“体检”活动中,专家发现企业各个应用系统已经建立不同的数据库,但各个数据库自成体系,数据互相之间没有联系,编码和信息标准也不一定统一,使得各个应用之间彼此独立,信息不能共享,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

    (二)重复建设、重复投资

重复建设、重复投资是信息化建设中的常见问题。重复建设导致企业投资的大量浪费,有些企业用户甚至极端地把信息化建设比喻成为一个“投资黑洞”。

(三)缺乏战略规划

信息系统建设中由于缺乏战略规划,没有充分考虑业务部门的需求,没有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专门的梳理和优化,将软件产品中“最佳流程”生拉硬套应用在企业中,结果导致应用系统对业务支持的灵活性差,业务部门人员感觉使用非常不方便,最终导致业务部门拒绝使用应用系统,使应用系统被束之高阁。

(四)缺乏统一规划

在信息化建设中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没有充分考虑业务战略的发展,导致信息系统不能有效落实企业的发展战略,甚至成为企业战略落实的障碍。

第四章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模式选择

第一节 电子商务的模式分类

一.模式分类

(一)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Business to Business,即B2B)。B2B方式是电子商务应用最多和最受企业重视的形式,企业可以使用Internet或其他网络对每笔交易寻找最佳合作伙伴,完成从定购到结算的全部交易行为。其代表是马云的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模式。

  从参与交易的主体来看,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B2B)模式代表着电子商务的未来。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易规模远大于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交易,两者相差一个数量级。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易的主体是中间产品,而企业与顾客之间交易的主体是最终产品,前者的交易额显然要比后者大得多。美国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集团宣称,2004年全球B2B市场有望达到7.29万亿美元,比1999年(约1450亿美元)增长50倍以上。企业与企业之间开展电子商务的条件远较企业与顾客之间开展电子商务的条件更为成熟。高胜的分析表明,1998年美国B2B互联网市场相当于390亿美元,预计到2004年增长到约1.5兆美元。到2004年B2B互联网商务将占有整个B2B销售总额(包括网上和网下)的10.9%,与之相比,1999年仅占有1.1%。

(二)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Business to Customer,即B2C)。这是消费者利用因特网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形式,类同于商业电子化的零售商务。随着因特网的出现,网上销售迅速地发展起来。其代表是亚马逊电子商务模式。有数据显示,2009年电子商务行业新增B2C网站4000家,而2010年B2C企业的新增数量将达到1万家左右。而从近日京东商城融资1.5亿美元,搜索引擎百度宣布和日本最大网络零售商乐天合建B2C合资公司等消息无不透露出2010年将是电子商务市场风起云涌的一年。细分目前电子商务B2C领域的模式,主要可分为以下4种:1.传统企业自己建立的销售网站。比如海尔、联想、凡客诚品等,他们既是生产厂商,又通过互联网进行直销,可算是生产销售一体化。2.专门B2C电子商务公司。比如红孩子,京东商城,当当网等,他们都是典型的商贸流通企业,只负责卖,不负责产品的生产、品牌的建设,通过做买卖赚取批零差。3.以流量取胜的平台性网站。比如淘宝商城,通过积累庞大的网购客户群,吸引大批品牌商家进驻,并通过收取服务费等模式进行盈利。4.网上购物商城模式。比如百度和乐天合作即将于下半年推出的网上商城,这种模式的出现,对于企业,尤其是对品牌企业来说,相当于又多了一个类似线下专业百货店一样的相对高端的销售渠道,可以跟原有的销售渠道形成互补。

(三)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Consumer to Consumer 即C2C)。C2C商务平台就是通过为买卖双方提供一个在线交易平台,使卖方可以主动提供商品上网拍卖,而买方可以自行选择商品进行竞价。其代表是eBay电子商务模式。在C2C模式中,电子交易平台供应商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网络的范围如此广阔,如果没有一个知名的、受买卖双方信任的供应商 提供平台,将买卖双方聚集在一起,那么双方单靠在网络上漫无目的的搜索是很难发现彼此的,并且也会失去很多的机会。 其次,电子交易平台提供商往往还扮演监督和管理的职责,负责对买卖双方的诚信进行监督和管理,负责对交易行为进行监控,最大限度地避免欺诈等行为的发生,保障买卖双方的权益。 再次,电子交易平台提供商还能够为买卖双方提供技术支持服务。包括帮助卖方建立个人店铺,产品信息,制定定价策略等;帮助买方比较和选择产品以及电子支付等。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技术支持,C2C的模式才能够短时间内迅速为广大普通用户所接受。 最后,随着C2C模式的不断成熟发展,电子交易平台供应商还能够为买卖双方提供保险、借贷等金融类服务,更好地为买卖双方服务。 因此,可以说,在C2C模式中,电子交易平台提供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角色,它直接影响这个商务模式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四) 基于价值链的分类。PaulTimmers提出的分类体系是基于价值链的整合,同时也考虑到了商务模式创新程度的高低和功能整合能力的多寡。按照这种体系电子商务模式可以分为电子商店、电子采购、电子商城、电子拍卖、虚拟社区、协作平台、第三方市场、价值链整合商、价值链服务供应商、信息中介、信用服务和其他服务等11类。优点:按价值创造的过程来分类,为商务模式的创新提供了一般性的思路。

(五)混合分类。MichaelRappa将电子商务模式分为经纪商、广告商、信息中介商、销售商、制造商、合作附属商务模式、社区服务提供商、内容订阅服务提供商、效用服务提供商等九大类。其中经济商又可以分为买/卖配送、市场交易、商业贸易社区、购买者集合、经销商、虚拟商城、后中介商、拍卖经纪人、反向拍卖经纪商、分类广告、搜索等11种;广告商又可以分为个性化门户网站、专门化门户网站、注意力/刺激性营销、免费模式、廉价商店等5种。中国学者吕本富和张鹏将电子商务模式分为B2B、网上金融、网上销售、网上拍卖/买、网络软服务、网络硬服务、数字商品提供者、技术创新、内容服务、网络门户、网上社区、旁观者等12种。其中B2B模式根据职能又划分为采购、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类型;网上金融模式根据金融领域又划分为网络证券、网络银行、网上保险、个人理财、风险资本等类型。优点:覆盖面齐全,既包括传统的商务模式也包括网络环境下的特有的商务模式。缺点:缺乏完整一致的分类体系,分类有交叉。

(六)基于原模式的分类。PeterWeill认为,电子商务的模式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属于原模式的一种或者是这些原模式的组合。而他所认为的原模式有以下八种:内容提供者、直接与顾客交易、全面服务提供者、中间商、共享基础设施、价值网整合商、虚拟社区、企业/政府一体化。优点:提出了原模式的概念,为商务模式的创新提高了一般性的思路。缺点:原模式的划分缺乏完整一致的分类体系。

(七)基于新旧模式差异的分类。PaulBambury从新的商务模式与旧商务模式的差异角度出发,将电子商务模式分为两大类:移植模式和禀赋模式。移植模式是指那些在真实世界当中存在的、并被移植到网络环境中的商务模式。禀赋模式则是在网络环境有的、与生俱来的商务模式。优点:区分新旧经济特有的商务模式,分类体系完整一致,覆盖全面。

(八)基于控制方的分类。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认为存在三种新兴的电子商务模式,即卖方控制模式、买方控制模式和第三方控制模式。这种分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卖方、买方以及第三方中介在市场交易过程中的相对主导地位,体现了各方对交易的控制程度。优点:按在交易中占相对主导地位的交易方来分类,分类体系完整一致,覆盖全面。

(九)基于Internet商务功用的分类。CrystalDreisbach和StaffWriter按照Internet的商务功用,将电子商务模式划分为三类:基于产品销售的商务模式、基于服务销售的商务模式和基于信息交付的商务模式。优点:按Internet对商家的功能和作用来分类,分类体系完整一致。

(十) 基于B2B和B2C的分类。中国社科院财贸所课题组基于B2B和B2C模式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类。按照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内容不同将B2C模式分为电子经纪、电子直销、电子零售、远程教育、网上预定、网上发行、网上金融等7类。将B2B模式分为名录模式、B2B和B2C兼营模式、政府采购和公司采购、供应链模式、中介服务模式、拍卖模式、交换模式等7类。其中中介服务模式又可以细分为信息中介模式、CA中介服务、网络服务模式、银行中介服务等4种。优点:对B2B和B2C模式都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类,覆盖面较为齐全。缺点:B2B模式缺乏的分类体系缺乏完整一致的分类体系。

二.模式细化与扩展

事实上,将电子商务应用活动归纳为若干种模式,只是便于我们进行理解和应用的一种方式,观察、研究、应用的角度不同,对电子商务模式的定义、描述和分类也不同。在实际应用中,常常根据特定的需要,按照特定的“参照物”对电子商务模式进行细分与扩展,比较常见的细分与扩展“参照物”有支付和平台等。

按照是否具备网上支付的功能,可以将电子商务模式分为网上支付型电子商务模式,和非网上支付型电子商务模式。例如,可以有网上支付型的B2B交易模式,和非网上支付型的B2B交易模式。

按照是否平台,可以将电子商务模式分为平台型的电子商务模式,和非平台型的电子商务模式。例如,B2B交易平台,或者企业自建的B2B交易网站(非平台型)。

在实际研究和应用中,并不一定严格遵循以上电子商务模式的划分方式和标准,而是根据需要,适当简化甚至重叠,以突出对其研究和应用的目的和重点。

第二节 电子商务模式选择

精明的生意人都知道,企业商业模式选择的失误比企业的低效率更加可怕。同样地,当今时代,电子商务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就是看你选择什么样的电子商务模式。成功的电子商务模式必然有其收益来源,即盈利,这样才能够有足够的吸引力来吸引各个参与者的参与,保持公司长期运作下去。

企业在实施电子商务时,商务模式的选择是关键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的电子商务模式分类框架为商务模式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在以上分析的各种分类方法中,分类比较细致、对企业实施电子商务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分类方法包括:基于价值链的分类、基于原模式的分类、混合分类、基于B2B和B2C的分类。另外 ,电子商务模式需要不断创新,模仿照搬会迅速挤干原有商务模式的利润。在以上各种分类方法中,基于价值链的分类和基于原模式的分类为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提供了一般性思路。在基于原模式的分类中,采用不同的组合方式将多种原型集成在一起,就可以创造出新的商务模式。但在这种分类方法中, 原模式的识别是一个难点,如果原模式划分不清,会直接影响到电子商务模式的选择和创新。因此,我们倾向于采用基于价值链的分类方法来进行模式选择和创新。典型商务模式的构建一般需要识别企业价值链中的要素,同时考虑到技术的最新发展。企业的价值链要素主要包括采购物流、采购、生产、销售物流、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研发等等。这些要素中哪一个或哪几个对企业利润取得和价值创造的影响最为重要,那么企业在构建电子商务模式时,就应该针对这些环节来进行。例如对一个制造企业来说,原材料的采购是影响企业获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那么该企业可以针对该环节,根据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采取电子采购的方式。

第三节 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

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实际上是企业业务转型的过程—不仅传统企业要转型,网络公司也要不断地创新商务模式。调查表明,缺乏特色的商务模式是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原因。电子商务模式的设计需要考虑具体的生存环境,尽管有少数商务模式可以由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承载,短期内也很难模仿,但从长期来看,单纯的模仿最终会使商务模式可能失去竞争力。即使没有竞争者模仿,但电子商务模式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失去竞争力,因为市场是变化的,替代品的威胁难以避免。如Google和Amazon的逼人气势曾使eBay业绩下滑,引起投资者对其商务模式质疑。为了增加公司收入,eBay推出了新的销售模式,如允许用户对喜欢商品要价的Want It Now模式、针对高价商品竞拍的BestOffer模式等措施。互联网经济具有先发优势,但后来者对商务模式的创新也可能后来居上。如用户忠诚度比较低的搜索引擎市场,搜狐的搜狗提供了音乐、购物搜索和搜索地图等搜索新领域,使得搜狗推出不久就迅速发展,有追赶Google、baidu之势。因此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模式需要不断创新,但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不能凭空产生,不能照搬国外技术和案例,而是要充分考虑我国的法律框架、政策、人文环境、企业市场特征、利益关系、计算机普及程度、信息化水平和基础设施状况等多种因素。这种创新有时会因为电子商务的全球性而不得不考虑接受其他国家或者国际的法律和税收等政策影响。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归根结底还是根据特定环境的要求,电子商务模式的若干要素上有所作为,产生差异化的优势,为顾客带来价值的同时获得利润。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借助信息技术,分析企业最擅长的活动,以便在行业价值链中能占据有利于自身和顾客双赢的位置,并在其他电子商务模式的组成要素上有别于竞争对手。从许多成功的电子商务实践可以总结出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关键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能把握市场的脉搏,洞悉顾客的潜在需求,才能为他们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解决方案为顾客解决了什么问题?有无竞争者或替代产品?与竞争者比较有时何在?)。不能吸引眼球并让顾客付费的商务模式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在电子商务时代,缺乏特色和营销根本玩不转。确定了目标顾客及其需求后,能否利用或培养企业的潜在资源,找准企业核心能力能支撑的市场定位也是很重要的。此外,互联网是合作经济,求大求全不利于企业发展壮大,因此能否得到渠道、媒体等各种资源的配合也是不可少的。

(一)树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企业是商业模式创新的主体,商业模式决定企业成败。尽管已经确认了在电子商务时代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作用,仍需进一步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引导企业由渐进式的产品创新扩展到突破式的商业模式创新。另外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要注重企业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发展,据统计,美国企业40%的创新是技术创新,60%的创新是商业模式创新。现阶段我国商业模式的创新必须借助信息化技术,从而提升传统产业,开发新市场。因此,新商业模式并不排斥传统产业,正是传统产业通过信息化技术能够开发出新的市场空间,再造新优势。

     (二)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创新

积极引导企业注重新技术的市场开发,通过互联网把有限市场变成无限市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创新传统的商业模式才能进一步的解放生产力。长期以来,我国的科研成果难以在市场获得成功,然而没有市场的技术等于一纸空文。商业模式创新有赖于新技术的推陈出新,但它比技术创新更为现实。注重科技与市场的结合,关键在于创新商业模式,让市场接受技术研发成果,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商品化。

(三)完善政府服务

除了企业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之外,各地政府部门应该健全审批办理协调机制,推行行政审批代办制。政府对商业模式创新要积极培育、用心呵护,并且要善于通过孵化器来培育新商业模式,合理规划,引导投资资金。对于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可设立相应的评比称谓,同时享受相应优惠政策,以充分享受政策扶持。并且,政府部门也应该加强政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将政府的公共服务产品外包给企业,这样一方面推进了政府服务机制的改革,另外又为新商业模式提供发展空间。

     (四)重新定义顾客价值

过去的创新主要集中体现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领域,而在今天,商业模式的创新比技术创新更重要,商业模式之争已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新的商业模式可以通过细分市场重组流通渠道,以新技术为手段创造新的市场,把人们潜在的需求转化为现实的需求。宝洁公司创造性地改变产品服务的路径,将薇姿护肤品的销售渠道只限于药店,从而取得成功;苹果公司通过重新定义顾客价值,成功开发iPod产品并使企业重新焕发活力;五粮液通过与金六福的品牌联盟进行市场运作,则是改变了其收入的模式。

     (五)坚持人才创业的理念

人才集聚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成功的商业模式往往不可复制。而人才才是企业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商业模式创新依靠人才的好的商业创意。很多企业都认为现在最稀缺、最宝贵的是”懂技术、懂管理、懂市场”的”三懂人才”。现在,大多数成长型企业都在培养和收集有 实践经历的人才,以适应商业模式创新的需要。 创新商业模式只是一种发展手段,电子商务中的互联网也只是一个途径,因此互联网不可能颠覆传统渠道。然而,创新的目的在于发掘新的市场需求,同时建立新的竞争优势,但是创新不是万能药,也并非任何企业都要打着创新的旗号对自己原有的模式全盘否认。电子商务时代,企业只有在现有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才能培养持续竞争优势,获得成功。

总之,对商业模式分析的价值在于让企业集中考虑构成商务活动中各方面的元素如何有效组织在一起,结合公司战略,使企业区别于竞争对手。电子商务所具有的高效与优势,使任何想继续生存下去的企业都将从市场地点向市场空间过渡,企业在向电子商务迁移过程中,或通过新渠道提供现有的产品与服务,或捕获企业现有能力与Internet 结合创造新的产品与服务,企业都需将注意力集中于确定客户所需的产品与服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与Internet结合,把核心业务流程变成难以模仿的核心能力,为客户提供超值服务,成功的商业模式不是一掷而就的,来源于不断实践与用户的反馈。

第五章 案例分析—宏图三胞的电子商务模式案例

一、公司背景

 

宏图三胞高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10月,是中国IT专业连锁企业的领跑者。截止2005年12月,宏图三胞在华东区域设立了7大区域分公司,在苏、沪、皖、浙四个区域拥有遍及20余座城市的80余家连锁店,总营业面积约12万平米,员工人数4200多名。2005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67亿元,位居中国电脑商500强之零售商第一强。目前公司已确立了在中国IT销售行业领跑者的地位。自2002年起,公司连续三年被IDG、CCID等数据公司、行业机构评为”中国IT专业连锁第一强”。2005年6月作为唯一入选的专业化连锁卖场,被Twice China列为中国十大消费电子零售商第八位;2005年6月被CPW2005评为中国电脑商500强之零售商第一强;2006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中国连锁百强企业中,宏图三胞位列第30位;2006年上半年,在国家商务部公布的全国连锁30强中,宏图三胞位列第19位;2006年荣获中国商业名牌。

二、宏图三胞电子商务模式

(一)管理模式—创新型矩阵管理

宏图三胞深入推进“创新型矩阵管理”, 建成信息平台、服务平台、品牌平台和物流平台这四大管理平台

1.信息平台

通过企业信息化的不断改造,宏图三胞基本实现了自己的信息系统的构建。依托先进的信息管理模式,宏图三胞在供应链的整合方面走到了业界的最前沿,通过强大的信息化系统与上游厂家建立了B2B及与终端市场形成了B2C模式,构建成国内先进的协同式商务管理模式。

而且,电子商务平台很好地平衡了扩张之中的宏图三胞集中管理与分散经营的矛盾,一方面保证了苏南、苏北和南京这些分区域的快速敏捷性,优化了物流配送的时间、效率、包括库存周转率,同时使得总部能够透明而实时地控制集团整体的运营状况,支持战略决策。整个系统真正实现了策控全局,在保证分平台物流灵活性的同时,实现了数据大集中和信息大集成,继而加强了对连锁店面的控制,为整个宏图三胞集团建立其高效、顺畅的应用平台。

宏图三胞的信息平台的有效的载体就是公司网站。宏图三胞的企业网站定位在:树立企业形象、突出企业理念、弘扬企业文化。

从网站设计可以感受到宏图三胞带给访问者的温馨、健康、诚信的企业形象。网站的视觉设计相当精致、美观,并融入了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能够比较成功地吸引访问者的眼球,并迅速传达给访者积极进取、竭诚服务的健康企业形象。

网站同时兼顾公司的业务开展和信息的,并一定程度上成为公司员工的精神家园。在企业文化栏目中,宏图三胞有内部杂志《宏三家园》。

 2.服务平台

宏图三胞始终把专业、标准化服务视为企业的核心理念。利用电子商务系统大刀阔斧的进行服务升级。奠定了国内IT信息化服务的里程碑,树立了中国IT服务的新标准。

为了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宏图三胞自行投资建立了一支专业的第三方服务公司——“红色快车”,以基于客观、透明、专业的第三方角度来为消费者提供完善的整体服务方案。具有国内一流的IT备件库及专属的物流管理系统。能对10大项、300子项、近3000小项的IT产品维修实行有效的信息化菜单式管理。

此外,宏图三胞全国联网的10106699客户服务中心,为红色快车的IT备件物流系统提供线上支持,使消费者、厂商、维修队伍之间能通过强劲的电子商务协同管理达到快速响应的目的。

 3.品牌平台

宏图三胞试图通过提供专业的IT连锁大卖场的服务,树立自身在IT连锁经营领域的品牌形象。公司认为:连锁带有诚信的基因。连锁大卖场的形式终将取代单体店面和专卖店面。这是出于三个原因:第一,网络的应用带动了PC的大规模应用,并最终走入家庭;第二,消费者的忠诚度在降低,从而给品牌专卖店的生存带来极大的威胁;第三,连锁具有诚信的基因。因为连锁具备诚信的基因,可以提供标准的服务。

4.物流平台

宏图三胞和全国联网接入的10106699客户服务中心成立了堪称国内第一的IT备件物流系统,形成信息、数据、管理、物流、库存共享的信息化电子商务协同管理,实现了终端市场、上游厂家与宏图三胞ERP信息系统联结和信息数据交换。凭借共享的信息与数据资源,使得宏图三胞与各大品牌的战略计划得以揉合,使得整个采购工作都能够依据销售状态与市场进行工作,降低了风险,进货更有计划与针对性,使得其所销售的产品更能迎合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口味”。实现了从上游厂商的采购到下游的客户销售的无缝衔接,有效地提高了物流的效率和质量。

 (二)经营模式—WDM

宏图三胞是以连锁经营中的直营连锁为主要模式,具备统一的经营理念、统一的企业识别系统、统一的销售和服务、统一的经营管理。

根据这一基本模式企业创始人将连锁经营、终端直销和标准化服务管理创造性地提炼并融合,诞生了一种更适合中国IT消费市场的“WDM[1] 大规模、标准化、连锁直销模式”。即以总部、物流配送中心、连锁店面的方式形成跨地域的区域化统一经营网络,通过自主开发的WDM管理信息系统在供应商和客户网络之间形成统一的采购、物流、和销售管理。其基本特征表现在规模化的经营方式、网络化 的组织形式和规范化的管理方式三个方面。

规模化的经营方式是WDM模式的核心内容。它所带来的主要优势表现在集中采购的规模优势;仓储、配送的规模优势;整体促销的规模优势;拓展、培训的规模优势;规模成长的经验学习优势等。

宏图三胞有别于其他业界同仁的WDM连锁经营模式。通过将“沃尔玛的规模连锁、戴尔的个性化定制,麦当劳的标准化服务”三者成功的管理理念与优势的营销模式巧妙融合,并结合中国的IT消费现状而形成的WDM连锁经营模式,对于ERP信息系统的建设,到协同电子商务,对物流、供应链等各个环节都起到了推动与催化作用,并为宏图三胞赢取了难以估量的品牌及经济效益,成为当前国内最具澎湃活力的运营模式。

尽管WDM 模式仅仅是融合了三家跨国商业巨人营销理念中的精髓,但它绝对不是简单的数字叠加。如何实现三者的有机融合和协同效应才是关键。而宏图三胞利用电子商务这把利器实现了WDM经营模式的成功运行。

网络化的组织形式是WDM模式的前提条件。宏图三胞把传统的流通体系中相互独立的各种商业职能有机地组合在一个统一的经营体系中,实现了采购、配送、零售的一体化,从而形成了扁平化的流通格局,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流通领域的组织化程度。

规范化的管理方式是获得WDM模式规模效益的基本保证。所有的连锁店面统一进货、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实行规范化的管理方式,主要体现为简单化的作业流程、专业化的岗位职责和标准化的销售、服务和企业形象。

宏图三胞即是采用WDM大规模标准化连锁直销模式,以IT及消费类电子产品为手段,使企业终端用户可持续增加并获取合理利润。

 

(三)营销模式—网站和店面有机结合

宏图三胞以电脑装备网站(pcarm.com)为门户开展网上销售业务,与其他的行业网站相比,可以更好地发挥连锁企业的区域优势,利用经营辐射地区已有的采购体系、销售体系和服务体系,建立电子商务业务与连锁经营的相互支持和互动,有效地建立了电子商务的诚信基础。

同时,宏图三胞兼有连锁店面零售方式。以直营方式开设的专业连锁店面既是实现零售的场所,也是其它销售形式和客户服务的主要支持平台。

连锁店面零售是宏图三胞主要的销售形式。通过店面的销售服务,在消费者心目中已逐步树立“卖场印象场所化、采购商品功能化、销售形式体验化、产品质量品牌化、销售服务诚实化、经营管理标准化”的专业卖场形象。通过强化”产品丰富是基础,低价销售是启动,销售法术是前提,企划宣传是手段,卖场数量是关键,管理跟上是保证”的经营六要素,保证所有连锁店面专业化、标准化的销售组织和管理。

宏图三胞在苏、沪、皖、浙地区有近80家连锁终端与100余座服务网点。作为一个架接在上游厂家与终端市场之间的信息及产品平台,宏图三胞将牢牢把握住自己的受众群体。针对2006笔记本年,宏图三胞确定了四大服务策略。首先,宏图三胞将与周边设备供应商、移动运营商共同打造移动生活。其次,宏图三胞新推出了20分钟内的笔记本异地退换货服务,将解决用户移动过程的后顾之忧。再次,宏图三胞提供快速恢复系统的服务,其销售产品为用户提供一键恢复系统的服务功能,并组建了急救队,提供快速急救服务。由此,宏图三胞在笔记本销售上以“时尚、技术和服务”为诉求点,把笔记本与时尚生活融为一体,利用企业网站让消费者把笔记本应用变成体验新技术的载体。

三、实施效果

 

信息化管理使宏图三胞彻底改变了企业原有的很多流程运作方式,打通了原有两个系统软件的屏蔽部分,使宏图三胞踏上了第二次飞跃之路。

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品库存的下降。系统贯穿了宏图三胞整个供需链流程,包括产品的采购、销售、调拨、组装生产、其他出、入库。系统实施后,库存准确率达到99%。系统中的库存信息全面,包括产品的实际库存,待入、待发、好件、坏件等业务状态,并可掌握整个宏图三胞总部及各分公司所有仓库的产品库存。这些全面准确的库存信息使采购经理在采购产品时更加合理,并综合运用整个公司的产品库存,导致整个公司的产品库存比系统实施前下降30%左右。

二是销售效率提高。销售部门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产品库存,下单依据准确,产品组装生成及时,交货期准确或提前,客户满意度提高。销售部门在系统中及时查询销售信息,迅速了解整个公司的销售收入、成本、毛利、产品排行榜、客户排行榜等销售状况,导致销售针对性强,销售业绩显著提高。

三是解决了往来资金的准确控制。在业务飞速增长时,资金的流动情况关系到企业的核心命脉。在XP系统实施之后,各种类型的资金的往来情况一目了然,为企业的重大决策和成本控制起了非常重要的参考和依据。在宏图三胞涉及的各个产业资金链上,透明的资金控制也使宏图三胞获得了极佳的信誉。

公司的员工在电子商务系统上实现了更多的工作价值。工作效率的提升、工作流程的规范和工作制度的透明减少了员工之间的沟通成本,并在流通业和服务业这种信息更新非常迅速、信息更新量非常巨大的行业中,获得了长足发展需要的信息及时、反应敏捷、员工思想统一等必要条件,使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不退反进,在第一次迅速成长的基础上实现第二次跨越。并且这种成功不是一次性的成功,而是给公司的发展后劲打下了坚实的基石。

电子商务的推广,使宏图三胞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67亿元,位居中国电脑商500强之零售商第一强;2006年又达到100亿元的销售规模。2007年伊始,宏图三胞开始进军北京市场,计划在北京建立30家门店。宏图三胞秉承”前路我创,稳健发展”的经营理念,采取横向扩张、直营连锁的发展策略,正在将宏图三胞打造成为中国最强、最大、最专业、最标准的IT及消费类电子零售连锁企业。

第六章 结论

随着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的持续快速发展,企业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竞争的网络经济时代。作为企业今后竞争中的一个发展平台,电子商务逐渐成为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的一个发展平台,电子商务逐渐成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所采用的村村方式之一。这使得企业需要认真考虑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以便适当的开展电子商务活动。而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电子商务模式则成为企业能否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无论什么样的新兴的经济形式,都是脱胎于传 统的经济模式,电子商务也不例外。在经过了初期的狂躁,电子商务已经开始了理性回归,中小企业面对如此多样的电子商务模式,选择正确的电子商务模式对企业发展尤为重要。中小企业要做的首先是理性的分析自身的情况和特点,在众多的电子商务模式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来发展。然而电子商务的模式并非一成不变的,不断的发展创新才是中小企业面对电子商务选择的首要任务,但凡成功企业的例子,都不是照搬照抄旧的理论,而是借鉴并创新, 成功企业必须经常审查其商业模式,敏锐地观察市场并积极响应,更快地创造知识,创新“电子商务理论”与动态变化环境的差异。

参考文献

[1]王理平,张晓峰.电子商务(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M].2003,(11).

[2]陈科鹤.电子商务实务教程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5).

[3]孙宝文,王天梅.电子商务系统建设与管理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7).

[4]曹建.电子商务与网上经营 [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5).

[5]刘阳.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 [J],北京:《网络世界》,2008,(12).

[6]于海华.B2B电子商务的基本经营模式 [J],北京:《电子商务》,2007,(9).

[7]朱云弊.BtoB经济:网络经济的主流模式.[J],北京:《信息与电脑》,2007,(6).

[8]黄敏学.电子商务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

[9]胡书君,黄绢.淘宝网盈利模式研究 [J].现代商业,2008,(17).

[10]张跃强.C2C市场盈利模式的实证研究与探索[J].铜陵学院学报,2008,(1).

[11]周欢怀.我国C2C市场状况的实证研究 [J].未来与发展2007,(11).

[12]王珩.阿里巴巴的盈利战略 [J].大经贸,2008,(06).

[13]周耿.淘宝网与易趣网成败的案例分析—兼论我国C2C网站发展的问题 [J]现代管理科学,2008,(3).

[14]丁然.易趣淘宝赌命C2C [J]. Advantage,2005,(2).

[15]章宁,王天梅,许海曦,刘晓征.电子商务模式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2),68-70

[16] Paul Timmers. 六大电子商务发展战略[M] .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 台湾: 蓝鲸出版有限公司, 2001.

[18] Allan Afuah , Christopher L•Tucci. 互联网商务模式与战略[M] .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19] Paul Bambury , A taxonomy of Internet commerce [J] . First Monday ,1998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