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25 17:36: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文明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文明的意义

篇1

【关键词】保护;林业;生态文明

在近几十年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在积极倡导着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大大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最终实现我国环境保护体系的完善与发展目标。而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扮演的角色却是不可或缺的。

1 生态文明的内涵

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以及冰山融化等各类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了各国不得不重视的问题,人们也更加关注自身所生活的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了世界人民最高的呼声。生态文明通常是指人们在生存的过程中,主动性的对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优化与不断改善,从而构建一个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的加和。从整体上来看,生态文明是至今为止最高的一种文明形态,而这一建设内容明确提出了人们对大自然所应持有的态度。站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角度来讲,生态文明是我国悠久历史发展过程中多种文明的结合与发展,而其文明程度也必然高于其他文明。

2 林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林业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说前者是后者的重要主体部分。林业肩负着以生产生态产品与物质产品为主要内容的任务,同时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施者之一。也正是因为林业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林业建设与林业保护等工作,从而进一步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速度是非常必要的。人们习惯将森林看做是地球的肺部,而将湿地看做是地球的肾部,由此可见,森林与湿地是林业发展的两大主要内容。众所周知,湿地与森林在地球上的占地面积是十分广泛的,充分利用起这一优势来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可行的。

3 实现现代林业发展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加强农民的培训工作

我国很大一部分林业都处在农村与山区,这就使得对农民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培训显得非常必要了。对农民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知识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人民全面素质的发展,从而为我国从根本上解决林业发展严重落后问题提供有利的前提条件。不仅如此,实施这一对策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增强农村人民的农林观念,扩大其相关技术理论的知识面,从而更加容易的接受新鲜事物。

3.2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

构建健全的林业生态体系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国林业技术推广的已有规范,从而进一步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这样一来,相关政府部门在进行林业推广以及相关活动中便可以有“法”可依,从而为这一行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规则基础。加大对平原绿化的发展与保护力度,对平原地区进行绿化的最主要的两大目的就是搞好生态环境和获取经济效益,而同时这两大目的也是其背负的任务,因此各个地区的政府部门也应充分认识到平原绿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将平原绿化提起应有的重视,并将其放在合适的高度。除此之外,将林业生态体系加以健全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林业的工作质量,同时还能进一步增强其可靠性。

3.3农业的发展要结合实际

任何事物,不论是企业还是国家,要想实现发展就必须要结合实际,而林业的发展亦是如此。在现代社会中,建设绿色生态环境是人民和政府的共同目标,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学科知识,需要各个方面的人们共同努力才能达成的目标。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将其自身的发展现状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再从自身发展现状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自身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第一时间内提出并实施针对性的改善策略,从而加快自身与我国林业的发展。在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将我们的居住环境同大自然进行融合,最大限度的做好林业建设工作,为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做出贡献。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林业不仅仅在我国林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除此之外,它还是连接国内林业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两者之间的重要桥梁。所以,我国中央政府部门与基层政府部门都要提起对林业的重视力度,并加大对这一方面的投入力度。与此同时,各级政府部门还要在林业发展中配置足够的工作人员,并不断对其进行培训,以此来提高其自身的全面素质,从而为林业的发展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吕玉奎.关于荣昌县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重庆林业科技,2013(1):38-43

[2]浦绍仁.城市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7):163

篇2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与教育,对促进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意义

1.是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需要

自工业革命以来,在“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人类为了满足迅速膨胀的欲望,过度掠夺大自然,形成了以“资源—产品—废弃物”为特征的线性经济成为了人类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引起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影响了人类的生存质量。进入后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开始对过去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做了深刻的反思,人类要发展必须建设生态文明。到了20世纪下半叶,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的高消耗和环境的高污染。据有关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 是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印度的1.65倍;我国一些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如石油达50%、钢铁达44%、铜达58%、铝达30%。如此下去,到2010 年我国大部分重要资源将全部依赖进口。而且,我国污染排放强度高,如每单位GDP产生的氮氧化物是日本的27.7倍,德国的16.6倍,美国的6.1倍,印度的2.8倍,等等。目前,我国面临着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这些问题制约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发展。因此,我们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公众和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保护资源、保护环境,推进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

2.是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的要求

高校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行为。传统的德育教育把对象仅限于人与人之间,而生态文明教育则是新时期赋予高校德育的新的历史重任。法国人道主义思想家施韦泽提出:“敬畏生命”的伦理理念,并主张“敬畏生命”作为伦理学的根本原则,作为判断人的行为善恶的价值准绳,“善是保存和保持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这体现了将道德关怀的对象扩大到人之外的自然界,不仅要对人类讲道德还要对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若人类只顾眼前的利益,过度地向自然界索取造成的资源大量消耗和浪费、破坏生态环境,是危害他人及人类的不道德行为。相反当人类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意识时,懂得生态善恶的评价标准,就会为了维护大自然的真善美而付之行动,如爱护自然界的花草树木等。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是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的要求,是高校德育教育的创新,是大学生适应时展的需要。

3.有利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在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主宰下,人类肆无忌惮地对大自然进行开发,直至频频发生的生态危机才引起人类对传统的这种思想进行反思,对传统的工业文明做出批判,应当追求生态文明这种绿色的文明,和大自然树立一种和谐共生的意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代生态危机的出现和人类缺乏生态道德是不无关系的,缺少生态道德的人不是全面发展的人。而生态文明渗透着人类对大自然认识的重新定位,体现着人类生态文明意识的逐渐觉醒,体现了人们对传统价值观念的重新认识,这对高职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教育可以使他们树立起较高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他们学会能够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去处理好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增强保护环境的使命感,从而也促进了他们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策略

1.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生态文明思想

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文明理论主要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核心,主张尊重自然界一切生命的价值,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至上要义。其精髓主要是:尊崇自然“好生之德”,效法天地“厚德载物”。一是它生成养育了世界万物,人类才有了生产和生活的条件;二是自然界是最无私的;三是自然界具有博大宽容的胸怀,无所不涵容,无所不承载。从而使千千万万异质异相的事物和谐相处,实现了多样性的统一。以平等仁爱之心善待自然,把万物视为人类的朋友。我国历朝历代都有生态保护的相关律令,例如《逸周书》中的“禹之禁, 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这是因为春天树木刚刚复苏生长,什么时候可砍伐呢?除保护生态外,还要避免污染,例如,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若灰尘废物抛弃在街上就要斩手, 虽然残酷,但重视环境毫不含糊……。古代朴素的生态文明思想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的理论来源之一,也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宝贵资源。

2.把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各专业之中

据调查,目前非生物、环境专业开设与生态相关的选修课的院校仅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0%左右, 接受教育的学生人数所占比例很小。因此,加强高等院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势在必行。目前,高等院校中的一些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薄弱,环境行为较差,食堂内铺张、浪费粮食的现象十分严重;随手乱扔垃圾,寝室、教室卫生环境较差等现象经常可见。因此,高校应深化课程改革,把绿色教育渗透到各专业之中,例如人文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综合教学与实践环节之中。把生态文明教育有关课程列为大学生的基础公共课程,把生态道德考核作为衡量大学生综合测评的手段之一。同时开设有关环境教育方面的选修课,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了解环境的现状,让学生知道大自然是具有经济价值、审美价值、伦理价值等多重价值的,通过课程学习,强化保护环境的技能,激发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和谐氛围

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基地。建设美好的校园环境和创造和谐的氛围,能使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因此说,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第一,通过开设环境保护专题讲座,举办以“人与环境”为题材的辩论竞赛、评选绿色班级与个人等,帮助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第二,利用各种纪念日(周、节),开展相应的环保活动,例可以通过组织大学生立足校内、走进社区,开展科普活动,在教室、食堂及宣传栏等公共场所张贴醒目尊重自然、绿色消费、节能减排等环保内容的标语,规范大学生的自律行为,保护生态环境;第三,鼓励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寒、暑假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或者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进行关于生态的社会调查,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有目的地参观考察一些诸如土壤、河流等受污染的情况,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和反思,进而增强他们的生态忧患意识,唤起他们保护大自然的热情,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篇3

前工业社会的生态文明

人类学家朱利安•斯图尔德(J.Steward)认为文明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其形成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世界几大古代文明虽然发生于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间,然而都经历了大致类似的发展阶段,那就是狩猎采集期、初期农耕期、形成期、地方开花期和征服期。人类随着农耕的开始而定居,生产剩余,人口增长,出现了制陶和纺织,由于财富的积累而产生贫富差距,形成了社会阶层,促进了职业分化,权利逐渐集中,都市随之形成[2]。世界文明的发展有阶段可寻,生态文明同样有多种演化形态。下文将对前工业社会的几类生态文明作一番简略的回顾,以加深我们对生态文明较为全面的理解。在古典进化论者和文化中心主义者看来,前工业社会和所谓“未开化社会”是没有文明和生态文明可言的。然而人类学者的看法却大不一样,先不说农耕社会,就说采集狩猎社会。采集狩猎民巢居穴处,茹毛饮血,赤身,原始野蛮,生存状态与动物没有多大区别。由于不会从事农业和畜牧业,食物直接从大自然掠夺、攫取,严重破坏自然,生存艰难而寿命极短———这曾经是人们对采集狩猎部落社会深信不疑的看法。然而这一近乎“天经地义”的观点却在三十多年前被人类学家彻底颠覆。1965年,75位人类学家齐聚芝加哥,参加以“狩猎民”为题的研讨会。他们仔细检阅了当时对全球尚存的部落觅食者或狩猎采集者的研究结果,揭示出的事实表明他们生活稳定,满足于现状而且生态合理。部落觅食者一直控制着自然资源,健康状况相对较好,具有较长寿命,同时,他们能使自己的需求维持在一定水平,这些需要能在不危害环境的前提下充分而持久地得到满足。马歇尔•萨林斯把这种文化称之为“原初的丰裕社会”。在研讨会结束时,与会者一致认为,狩猎生活方式占了人类文化跨度的99%,是目前人类已经获取的最为成功和持久的适应[8]。所谓“原初的丰裕社会”之说,当然不可能覆盖所有的采集狩猎民族的所有生活状况,不过却不失为真知灼见。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许多田野资料也能支持此说。在20世纪50年代,由国家组织进行调查并编辑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中,就不乏独龙族、布朗族、景颇族、拉祜族、佤族、黎族等民族丰富的采集狩猎生活的记录。笔者20世纪80年代初期对云南西南山地民族的田野调查,以及90年代杨六金对芒人的调查等都证实了这一结论的可靠性[9][10]。过去许多山地民族的肉食来源主要依赖狩猎,“吃野味”可谓家常便饭,采集食物的种类多达数百种,其丰富的程度是局外人难以想象的。采集狩猎社会为什么大都能够保持丰裕的状况?实行有效的适应策略无疑是重要的原因,他们的适应即使不算是“目前人类已经获取的最为成功和持久的适应”,也可以称之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比较“成功和持久的适应”。大量研究业已说明,采集狩猎民具有异常敏感的万物有灵观念,对于大自然极度地敬畏,视动植物为共生的生命体,在获取植物或动物的同时,他们会产生内疚和负罪感,面对各种异常的自然现象和灾害,会联想和自省自身的行为,而且频繁举行祭祀神灵的仪式,借以洗赎采集狩猎、残害动植物生命的“罪恶”。他们是人类迄今为止动植物知识最为丰富的群体,他们懂得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而为了实现持续的利用和生存,他们取之有节,用之有度。他们经常迁徙,分散居住,均衡地利用资源。他们集体从事生计活动,平均分配食物,不过多获取和保存,不私占资源,没有贫富之分,权利均等,社会公平。因此,一向被认为“尚未跨出原始社会门栏”的采集狩猎民,其实是最亲近自然的具有朴素的生态文明的人类。

学者们通常认为,火耕经济是采集狩猎进化之后的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火耕经济因此被认为是“人类征服自然过程中的一个大的飞跃”,它使得所谓“人类单纯地向大自然‘攫取’、‘掠夺’转变为依赖自然的食物生产”。的确,火耕农业实现了植物的驯化和栽培,并由此带来了人类经验、知识和技术等的一系列的变化和革命,同时开创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纪元。千百年来火耕经济曾经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直到20世纪60年代,火耕经济在西方还是一个有争议的主题,有人指责它是“纵火的犯罪行径”,有人说它是“一种破坏性的不道德的行为”,还有人对其深恶痛绝,视其为“堕落”[11]49。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原先“狠抓阶级斗争”的国家政策短期内就被“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政策所取代,人们从梦魇中醒来,开始把目光转向经济、生态和资源,突然注意到西南山地居然还盛行着“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于是大为震惊,结果引发了前所未有的热烈争议。说“争议”,其实是一边倒的讨伐之声,和60年代的西方一样,对火耕进行“原始”、“落后”的指责并要求“立即禁止”、“坚决取缔”的呼声组成了反对火耕的“大合唱”。在大合唱的强音中,自然也有与之不相协调的挑战、争议之声,不过极其稀少,笔者即为当时持不同意见的“另类”[12][13]。上文说过,三十多年前人类学者们曾聚在一起,颠覆传统观点,为采集狩猎民彻底翻案。值得注意的是,火耕经济也得到了不少人类学家的理解。“1992年在芬兰的一个环境史大会上,一位澳大利亚国家公园的经理对他的美国同事大声疾呼,‘烧、烧、烧’。芬兰经济学家也很自豪地向人们展现了一块他们曾经烧过而今又再一次长出绿芽的土地。早在20世纪初,芬兰民族历史学家(Voionmaa)就曾在卡莱利(Karelien)森林中致力于为火耕经济恢复名誉[11]52。笔者对火耕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依据田野调查研究,笔者将火耕定性为“森林民族的成功和持久的适应”方式。需要指出的是,火耕并非是单纯的农业,而是兼顾采集、狩猎的整合体。笔者将这一整合体称之为“火耕人类生态系统”,并将该系统的多层结构用“生态系统树”予以形象、整体地表示[9]8。从“火耕人类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不难看出,火耕经济具有远高于采集狩猎的适应性和生态文明。火耕经济的生态文明除了兼容了采集狩猎生态文明的全部内涵之外,还有如下诸多发展:一是自然观方面,在浓郁的自然崇拜之上,增加了一系列农耕神灵祭祀仪式。二是社会组织方面,产生了代表和体现部落民权益并进行有效管理的长老或头人制度。三是资源占有和公平方面,土地和自然资源为氏族或村寨公有,人们按需分配,利益均等,和谐互助。四是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方面,实行轮歇耕作、轮作栽培、因地制宜、控制聚落规模等制度和措施,以实现对森林土地等资源的循环和可持续利用。五是信息交换方面,与低地灌溉农耕社会建立、保持着生态互补的物质能量的流动交换关系。

在人类发展史上,畜牧是与火耕几乎同时出现的“孪生兄弟”,采集孕育了农业,狩猎则进化出畜牧。在森林地带,畜牧始终伴随农业而发展,两者合而为一,畜牧产生的粪便和肉乳成为农耕社会坚实的不可或缺的能量支撑。在干旱草原地带,畜牧形成独立的经济形态,它的分布横跨东亚、中亚、西亚,东非、西非,以及高原和南美安第斯山高地等地域,与森林农耕地带并列,是人类最重要的经济形态之一。早期的畜牧业,不论何地,皆为游牧形态。不幸的是,传统的游牧也与火耕一样,备受责难和争议。原因何在,就在于游牧实行“居无定所,逐水草而居”的畜牧方式。而在行家看来,游牧和火耕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游牧的“游”和火耕的轮歇本质相同:典型的火耕耕种一年,然后让林地休闲十余年,目的在于恢复森林;游牧移动于夏、冬季草场或更广阔的地域之间,目的在于恢复草场和躲避灾难。所以游牧乃为用养结合、张弛有度、循环仿生、平衡系统、顺应天道的十分高明的适应智慧。关于这一点,研究游牧者已有不少著述[14][15]。不过,对于游牧而言,仅看到其循环利用的生态意义还远远不够,游牧还有更多的内涵,例如牧民们对牲畜、草原、绿洲、沙漠、气候、水等的认知及其丰富的知识,将狩猎、采集、农作、贸易甚至掠夺作为辅助生计的策略,其部落社会极强的管理、协调、组织的机制和功能,萨满教、狼图腾等体现天人合一的观念等等[16]。自然,游牧与火耕均为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和历史发展的过程,它们的存在与持续需要特定的条件:人口和土地资源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即必须有足够的土地以满足循环的需要,如果人口的增长打破了土地循环的秩序,那么系统的平衡就将受到破坏,就难以避免危机和衰亡。在中国和世界许多地区,采集狩猎、火耕和游牧“原始”、“野蛮”观点的形成,多半是对比和参照灌溉农业后得出的结论。灌溉农业社会无论在生产工具、生产技术、肥料、园艺、交通运输、谷物加工、食物制作等方面,还是在社会组织、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宗教、艺术等方面,均有长足的创造。由于如此,进化论者常将灌溉农业社会作为火耕和游牧社会的进化阶段。然而,无可否认的大量事实业已证明,辉煌的灌溉农业文明的诞生,并非是人类主动自觉的选择,恰恰相反,而是在人口、资源、生存的压力下,为了缓解危机,被迫选择、发展的结果。以精耕细作闻名于世的中国江南的灌溉农业如此,堪称人间奇迹的云南哀牢山的壮伟梯田农业也同样,均为生态高压形成的文明。从笔者对采集狩猎民和火耕民的了解来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不会想到要去征服自然,而总是积极地去顺应自然。只要人口稀少、聚落分散,只要资源富裕、环境容量阔绰,能采集狩猎就尽可能不从事农业,能实行免耕就尽可能不实行耕作,能进行刀耕就尽可能不进行锄耕和犁耕,能进行火耕就尽可能不进行灌溉,能粗放就尽可能不集约。这样做并非懒惰和无知,而是尽可能地减少对自然的干扰破坏,以求循环持续利用,同时,达到以最少投入换取较高产出的结果。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多数社会的事例说明,人口的增长,聚落规模的扩大,外族的侵略,国家的整合等,往往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在社会变革、人地关系改变的情况下,生态系统和人类利用系统必然会失去平衡,从而导致人类传统生计陷于困境,而为了消释压力、缓解危机、持续发展,人们往往不得不调整生存策略,适应新的环境,探索、创造新的生计形式。世界上不少采集狩猎民、火耕民和游牧民,就是在这样的生态、生存的危机中逐渐转化为灌溉农业民的。灌溉农业文明很大程度上传承着敬畏、顺应、维护自然的文化,同时,为了土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而积极作为,结果创造了由高度发达的水利系统、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和农畜结合的互补高产系统组成的复合生计与崇尚天人合一共生的自然观相结合的独特的生态文明。

当代生态文明建设

从采集狩猎、火耕经济到灌溉农业经济,可以说是从火的文明向水的文明、从森林文明向土地文明、从粗放文明向集约文明、从部落文明向国家文明的转换和发展。这种转换和发展,有其内在的生态变迁的脉络,有着传承、嬗变、包容的“血缘”关系。遗憾的是,这种文明演替的“脉络”和“血缘”关系,却在工业社会的发展中断裂、淘汰和消解了。最近30年来,针对工业社会的不可持续性,学界展开的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大致有四种取向。第一种可以称之为科学生态观。这是从科学技术以及相关的政治、政策、法律等的角度出发的研究和追求,基于工业社会高耗、高碳的特点,提倡建设“后工业时代”或“后碳时代”的生态文明。前述周鸿生态文明的论述即属此类,此亦为国家政策的主要导向,如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产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第二种是历史生态观。其研究的目光不是投向未来的“后碳时代”而是“前碳时代”,其探讨的不是“信息时代”的生态文明,而是前工业时代的生态文明。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整理、研究农耕社会的天人合一观念以及相关生态实践,以期以史为鉴,古为今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不少成果,例如出自许多学科背景的“生态文化”研究[17],此外,最近30年国内外兴起的环境史研究亦十分令人瞩目。第三种为宗教哲学生态观。和历史生态观一样,此亦为现实引发的历史生态研究,不过其关注的对象则集中于古代宗教、哲学。从宗教圣贤哲人的教义和学说中探寻关于人与自然的超凡脱俗、博大精深的思想精华,反观今日自然观之肤浅、庸俗和野蛮,发人深思,给人启迪,教化、借鉴意义不言而喻。此类研究发足于西方学界,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以及我国古代儒学和道家的世界观和生态观均深受国内外学者关注①。第四种是民族生态观或称传统知识生态观。此为生态人类学、民族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方向。学者们以世界各地的土著民族或世居民族的传统知识即生态认知、观念、智慧、行为、实践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研究,发掘活生生存在于民间的丰富多彩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知识,彰显其宝贵的价值和功能,欲为当代生态危机开具独特的治理良方。

上述四种研究取向,相辅相成,殊途同归,目的在于当代生态文明的建设。第一种深刻反思现世弊端,它的实现有赖于政治、体制、制度、法律的变革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任重道远,为长远追求的目标。第二种和第三种意在继承和发扬古代社会和宗教哲学的生态文化遗产,当代自然观和价值观的重建以及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确有必要从古代闪光的生态哲理、思想、智慧和经验中汲取营养。第四种为不同地域、不同族群适应不同环境、承袭历史植根故土、因地制宜行之有效的传统知识研究,它既具学术性,又具应用性,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文化和生态多样性十分突出的国度,活态的传统知识的传承无疑更显重要。为了强调传统知识的重要性,下面略举几例加以说明。

其一,圣境文化。典型者如藏族的神山、神湖信仰,彝族撒尼人的密枝林(神林)信仰等。这些民族的每个区域、每个村寨,都有神山、神湖、神林的划分配置,因为神圣,所以严禁随便进入,更不敢有少许破坏,人们顶礼膜拜,敬畏有加,遵守禁忌,自觉保护,世代相传。这种由信仰、习惯法规和民众高度自律形成的圣境文化,充分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此类“圣境”类似于当代的自然保护区,而其内涵又远非当代的自然保护区可以相提并论,实为应该珍视、维护和因地制宜地加以借鉴、活用、推广的生态文明的宝贵遗产。

其二,习惯法。在各民族各地域成文或不成文的习惯法中,环境和资源保护往往是其重要的内容。例如基诺族,昔日村寨周边除了神林之外还有水源林、护寨林和风景林,它们也和神林一样被严加保护。颇具特点的是,这些森林的监管保护不是由长老负责,而是由村寨中的少年组织负责。按照约定俗成的规定,不管是谁,那怕只是折断森林中的一根树枝,也要处罚,处罚方式别具一格,根据破坏程度,使之缴纳不同野兽脚掌大小分量的烟、茶和米。折断树枝树叶便如此,如果随意砍伐树木那就不是烟茶酒米可以解决的问题了。基诺族从小便知法和执法,实属优良传统。基诺族等无文字民族有习惯法,有文字民族的记载就更为丰富了。例如云南乡间虽然经历了不断的破坏,然而至今仍留存着不少护林护水等生态环境保护的石碑和文书[18],贵州清水江流域现存明清时期侗族、苗族等森林保护和木材持续交易等的文书多达十余万份。法规起自民间,与今日自上而下的法律政策相比,自有其特殊的功效。

其三,资源认知。原住民最熟悉他们世世代代居住的自然环境,最懂得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这应是普通的常识。例如菲律宾棉兰老岛的哈努诺族能识别1625个不同的植物种类,利用植物多达1524种,其中食用植物500余种,栽培和保护植物约500种,物质文化利用约750种,并有上千种被用于超自然的目的(信仰、药用等)[19]。20世纪80年代初,笔者等调查基诺族的采集植物,一个多月的时间,便收集到该族日常利用的野生植物400余种,栽培植物中陆稻一项就多达74种。最近有学者研究新平傣族的常用植物(食物、物质和超自然利用),田野采集标本种类亦多达约400种[20]。不同地域原住民的自然资源知识及其保护利用的经验智慧,是远离自然的工业社会不可想象的,也是现代科学严重缺失的,如能加以重视利用,定能极大地丰富现有的生态科学知识。

其四,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作为挽救高耗高能不可持续的工业经济的一剂治理良方,时下受到普遍的推崇,乃至于被认为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现和发明,其实,循环经济古已盛行,农耕社会能够持续数千年,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循环经济的认知和利用。前文说过,热带山地民族的刀耕火种和温带畜牧民族的游牧就是典型的循环经济。现在尚保留着传统农牧业的地区,其支撑的原理一定是资源的循环利用。例如贵州西南侗族现行的传统稻作农业,靠的就是稻鱼鸭循环共生系统;闻名遐迩的云南元阳哈尼等族的梯田农业,则是一种巧妙的水肥循环利用系统。此类民间世代传承的具有极高科学价值和生态效益的传统知识,并不需要高投入、高成本的实验开发,只需正确认识其价值,避免盲目取代破坏,精心维护适当改良即可。

其五,和谐共生。傣族谚语云“没有树就没有水、没有水就没有田、没有田就没有人”,侗族谚语云“无山就无树、无树就无水、无水就无田、无田不养人”,寥寥数语便揭示了人类与山和森林的共生关系。我国西南山地民族多呈垂直分布,高低地民族处于不同的生态位,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利用不同的自然资源、经营不同的生计,共享公共资源,各自为生互通有无,多民族何以能避免资源等的纷争而和谐相处?因为他们懂得只有人类的和谐才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所以他们的人类起源传说大都有各民族是同祖同源弟兄的故事,例如云南许多民族崇拜葫芦,因为据说是葫芦孕育诞生了不同民族兄弟的缘故。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都是终极追求的目标,所谓生态文明,其核心的内涵就在于此。据上可知,在各地域、各民族的传统知识的宝库中,尚存在大量富有生命力的文化生态资源,其价值和效益是一般科学技术无法取代的,值得重视、挖掘、传承和开发。

结语

篇4

看待乡村,人们习惯用工业文明的视角,也就是以工业化、城市化标准衡量乡村,最常见的评价指标是规模效益。在这样的视角下,乡村的生产和消费似乎都变得不“经济”,也无法成为人们获取经济利益的场域。因此,在一些人看来,乡村只能依附于城市。

然而,当我们换个评价体系,以生态文明视角看待乡村时,就会发现它在现代社会的独特价值。

事实上,乡村文明以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为基础,无论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是信仰与习俗,都维系着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跳出依附视角就能发现,乡村完全可以发展可循环利用的智慧农业,而不是依靠化肥、农药、除草剂伤害环境或“有水快流”的掠夺性农业。乡村生活,也可以相对超脱“时间就是金钱”的经济属性,寻求与大自然更合拍的生活节奏,缔造有利于生态、生活和生命健康的生活状态。更重要的是,乡村具有传统文化的保存功能,可以成为刻板都市生活的精神后花园。

如果说,工业文明理念让人们更注重生产结果,更追求财富,生态文明理念则给予生产和生活过程同等重视,因而更能发掘生命的意义,洞察生活的幸福。

现在乡村建设的问题,不少是因为人们习惯于把城市文明机械地移植到乡村,诸如“用城市建设的思路改造乡村”“就地城市化”等想法,其实是把城市问题复制到了乡村,甚至用一个存在问题的模式替代了乡村最美好的东西。比如,把城市的垃圾处置方式移植到乡村后,乡村生产与生活之间的有机循环被消灭了。在乡村,农民生产的绝大多数东西都可以得到有效的综合利用,生活垃圾以及动物的粪便,更可以变成有机肥回到农田。可惜,这一有机循环文化在错误的理念支配下被消灭了,于是出现了秸秆焚烧、动物粪便污染以及垃圾收集、运输、填埋等问题。

乡村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去理解,乡村像是一座尘封的宝库,又像是一块精雕细琢的工艺品。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去对待它、体会它,就会发现其中不可替代的价值。1992年,1575名科学家曾发表了一份《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开头就说:“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这正是与工业时代的过度索取有关。

篇5

1)严格实施水资源总量控制,从严开展水资源论证,加强水功能区保护管理。定期监测、评价重点水功能区水量、水质以及入河排污口的排污情况,按月水质通报。

2)全面实施大汶河综合开发。先后投资10多亿元,建设泉林、颜谢、汶口二号坝、颜张坝等大型橡胶拦河坝6座,形成长42km,静态蓄水6500万m3,总面积达30km2的大水面景观,打造了泰城东南部水生态长廊,重现了汶水徂徕如画的景观,推进了泰城由“依山而建”向“依山傍水”发展。

3)坚持不懈地抓好水土保持工作。泰安市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1km2。中心城区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申报率、实施率、验收率全部达到了97%,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98%。加快东平湖蓄水影响处理工程和污染防治工程,确保南水北调水质长期稳定;实施国家立项的全省最大的生态湿地项目———泮河生态湿地工程。

4)编制完成了泰安现代水网规划。按照水资源调配网、防洪调度网、水系生态网“三网合一”的求,委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编制了泰安现代水网规划,在现有水利工程架构的基础上,以现代治水理念为指导,采用当代先进的水利工程技术、水利信息化、科学管理调度等手段,进行整合与提升,使之形成集防洪、供水、生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水利工程网络体系。构建现代水网是泰安市统筹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迫切需要,是保障防洪安全、提高防洪减灾能力的迫切需要,是改善生态环境、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迫切需要。规划通过5~10年的努力,基本建成“一轴众支畅通、湖库闸泵联调,蓄分滞泄并举、兴利除害兼筹”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初步形成“一湖百库千塘,一轴四纵十横,上蓄中引下调,五水高效统筹”的水资源配置格局,着力构建“三山六片百库,一河五城五带,一湖三廊百景,河湖库渠健康”的水生态体系。

5)积极构建城市生态水网。泰安市坚持“水安全、水经济、水文化、水生态、水景观”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规划实施了泮河、奈河、梳洗河、七里河、唐庄河、明堂河等综合水系治理工程;建设分流控导工程,构建形成了九河贯通的环城水网,实现了汛期城区河流水位平稳,确保防洪安全,并可在枯水期通过胜利渠及时补充水源,实现一年四季常流水、流清水的目标。

2建设水系景观,打造生态家园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改善水环境、保护水生态、建设水景观、弘扬水文化为目标,大力发展城市水利、生态水利、人文水利、景观水利。坚持高品位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益运营原则,大力开展水利风景区建设,全市已建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5处,省级水利风景区5处,其中,泰城区建成了天平湖、天颐湖2处国家级,天泽湖、彩石溪2处省级水利风景区;突出亲水设施建设,各景区建有人工沙滩、亲水平台,设置了文化长廊、木栅廊道;坚持水利风景区建设与水利工程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注重艺术性与观赏性,突出绿化效果与文化蕴涵,建一处工程成一处景区,先后建成了东湖、南湖、龙泽湖、碧霞湖、泮河、凤凰河、明堂河等水利景观带,构建起了以河为骨、以水为魂、以绿为脉、以文为韵的城市水利风景区。通过对泰城水系的改造,构建“大水面”景观,实现显水透绿,打造“七湖九河”的水系特色,进一步推动沿河开发,提升城市景观,营造更加生态、宜居的美好家园。

3把握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

在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必须清醒地看到泰安市在个别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要准确把握住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通过努力,有效解决不足,争取早日达到考核标准。

3.1加强协调,形成创建合力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涉及城市防洪排涝供水工程建设、水资源配置与节水用水、水生态修复与水环境整治、河湖岸线绿化、美化、亮化与水景观营造、水管理体制等,关系到城市功能的发挥、生态环境安全的保障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的工作,必须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形成规范有序的工作机制。

3.2抓好试点,发挥典型带动作用

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要以点带面,以基本具备条件的泰安市城区、新泰市、肥城市为试点,先行开展创建工作,对创建难点实行重点突破,选择亮点工作加以重点培植和提升,形成单项或整体工作的典范。对符合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要求的已有成果要巩固提高并予以完善,对已经形成和较为成熟的经验做法,要及时总结提炼,形成理论成果,不断提升整体工作水平。

3.3加强宣传,推动全民参与创建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需要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因此要加强水生态文明城市宣传工作,紧紧抓住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公益性定位,高举水生态修复与保护的旗帜,宣传建设的重要意义,让创建工作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资源,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活动,对创建工作过程中的阶段成效、重点项目、大型活动进行全方位的重点报道,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

3.4加强督查,促进创建工作开展

篇6

[关键词] 老子 生态伦理 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如何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西方把自然作为人类认识和利用的对象的主客二分式思维模式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相反,正是导致全球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中国古代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其思维模式都是“天人合一”,把人与自然看成是一个整体,人是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种思维模式对解决当代人与自然的矛盾无疑是有启发意义的。

一、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概论,他的全部思想体系都是由“道”而展开的。在老子哲学中,道有本根之义,又具有规律、规范、原则等含义,同时,道也是一种崇高的境界,是人的精神生活与自然存在所需要达到的理想状态,是对万物天性与人类本真状态的回归。

老子最早提出人在宇宙自然中的位置问题,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主张道法自然、物我为一。而他的生态伦理思想正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整体观基础之上的。他的生态伦理思想是以道生万物、人天同源为其基本特征,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人与自然万物有着共同的本源和共同的法则。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道生万物,众生平等。老子经常用“万物之母”、“众妙之门”、“天地根”等来指“道”,这说明道在老子哲学中具有宇宙本根的含义。老子详细描述了道生万物的过程。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尽管我们并不十分清楚这里的“一”、“二”、“三”具体指什么,但很显然万物的创生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为同为道所派生,从本源的角度看,万物在地位上是平等的。老子并没有给人在自然中以特别的地位。他说:“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万物平等的思想还表现在道与万物的不相离。道生成万物后并不抛弃万物,而是内在于万物之中。“道”是万物所由产生的根源,“道”是万物得以存在的依据。换句话说,“道”对万物的培育乃是通过内在于万物之中作为万物存在根据的方式实现的。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一”就是“道”。既然万物得到的是同一个“道”,那么在体性上就是平等的。不仅如此,“道”本身也是与万物平等的,道与天、地、人并列为域中四大。此外,道虽然有左右万物的能力,但从不对万物横加干涉,而是“莫之命而常自然”。

2、道法自然,无为而为。《老子》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不是实体自然,而是道的存在状态。道与天地万物均是自然,并非道外有自然,自然之外有道。道即自然,自然即道。道的无目的、无意识,正是宇宙万物合目的合规律的充分必要条件。道之所以无目的,是因为它本身就是目的,只有它无目的,才能使天下万物更合乎目的和必然规律。所以说,“道法自然”就是“道即自然”。道的存在状态就体现为万物的存在状态,万物按本来的样子存在就符合道,自然即道。自然不仅是“道”的存在状态和功能,也是创造生命的原则。这一原则对人而言,就是“无为”。老子常言“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之作为。道之“无为”至少有两层内在关联的意义:其一,就道之为的性质而言,道并非有人格意志的神物,并不对万物进行主宰与左右,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其二,就道之为的形式而言,道生化万物只是顺物之性,自然而为,而顺性而行动,自然而作而为,与人固可谓之不行不动,不作不为。老子讲天道最终还是回归于人道,用天道来说明人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天之道损有余以奉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把天道与人道比照着说,就是要人效法天道。天道自然无为,人也应该效法天道的自然无为,遵循事物内在发展的规律而不横加破坏。

3、知足知止,少私寡欲。自然界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系统,系统中的每一分子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都必须与“他者”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人作为系统中的重要成员,为了维持自身的存在也要从自然中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为了维持自然的和谐和生态系统的平衡,老子希望人类认识自然界的和谐(“知和”),把握自然规律(“知常”),有节制地从自然界中获取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知足”,“知止”。所谓“知足”,就是满足于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获得;“知止”,就是止于自然承受的限度。老子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甚爱”、“多藏”是说主观上不知道满足,其结果是超出事物的承受能力而导致“大费”、“厚亡”,最终危及的还是人类自身。老子告诫人们,如果人类不克制自己的欲望,无限制地从自然界中获取,必将遭到自然界的报复,从而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如果人类克制自己的欲望,“少私寡欲”,只满足于自身基本的生活需要,那么自然界的资源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老子以“道”作观照,提出了回归原初纯厚而真实的自然之德,即“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以“常德”来观照自然,“不见可欲”、“不贵难得之货”,返璞归真,这对于维持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保证自然生态的平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老子生态伦理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启示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说明党对社会主义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只能是社会主义的。[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多只能使本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他们不但不会承担起全球的环境责任,还经常以牺牲他国的环境为代价获取本国的利益。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最终承担起全球的环境责任。

我国经过近三十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生态现状显得很不和谐。资料显示,我国能源综合利用率仅为32%左右,工业排污是发达国家的10倍以上。在过去20多年里,GDP年均增长9.5%,其中,至少有18%是靠资源和环境的透支来实现的。

生态文明的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1、树立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平等的思想。导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一直把自然界当成人类征服的对象。中国古代的“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的思想和西方自笛卡尔以后的主体性思维一直主宰着近现代人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是人类认识和征服的对象。当人类对自然界的无限索取违背自然规律,超出一定限度,生态平衡被打破时,自然对人类报复的威力便显现出来了。生态文明则认为,人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脱离自然界而存在;应该树立人与自然平等的思想,尊重自然,把自然视为自己的“他者”而不是自己的客体,常心存奥秘之感,愿意以伦理的态度对待自然,承担起对自然的责任。老子认为万物同源,与道为一,人只是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大)之一,这与人类中心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道虽然派生万物,但道对万物却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衣养万物而不为主”。道并不因有功于万物而要求万物臣服于自己,这种无私、慷慨、平等的精神义蕴应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题中应有之义。

2、尊重自然规律,顺其自然发展。老子的核心思想是自然无为。自然,是依事物的本性自由伸展的状态;无为,则是顺其自然而不含有人力之强加妄为的意思。但自然无为,并不一般地排斥人为,所排斥的只是违反自然而随意的强加妄为的那种人为。老子认为:“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常”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认识并遵循事物的规律而为是聪明的做法,不尊重自然规律的妄为必然会导致危害人类生存的结果。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远远超过了古人,但知常妄作的现象却时有发生。老子的“妄作,凶”的警告应该成为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内容。对已经破坏的自然环境如何处理?老子给出的答案是:首先,“知止不殆”,立即停止对自然环境的继续破坏。其次,自然无为。老子认为,万物自身自然发展的状况最好,如果万一遭遇了破坏,最好还是通过万物的“自化”、“自正”、“自朴”进行自我修复,不要轻易地加以干涉。第三,“辅万物之自然”。对破坏严重、很难恢复的环境,老子提出“辅万物之自然”,即根据自然规律有所作为,如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

3、克制贪欲,知足知止。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的欲望的无限性的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不仅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冲突,还引发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与冲突。人类受贪欲的驱使,不顾自然承受能力的乱排乱放、乱采乱伐等行为,导致了全球性生态危机。中国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要求“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源泉,不仅要实现当代所有人对于利用自然资源和享受清洁、良好的环境享有平等权利的代内公平,还要实现每一代人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享有平等权利的代际公平。如何保证有限资源在代内和代际之间合理分配?这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老子的“知足”、“知止”的思想值得深思。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既要满足人的基本物质需要,又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提倡过简朴的生活。

篇7

关键词:抽象动画;生态文明;意象符号

动画艺术用造型语言结合视听语言直达现实的本质,并赋予无生命的客观对象以新的生命,从而对现实进行重新结构。从这个层面上说,抽象动画更是对具象的超越,从而更真实地反映了文化的根源和更接近自在的精神。那么,看似无情节无具象的抽象动画是以怎样的语言来与社会发生联系,使“抽象性”和“社会性”之间建立关联?本文选择抽象动画中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为讨论内容,分析其“抽象性”和“社会性”的关系,以解读抽象动画语言的意象与符号。

一、生态整体观:解读抽象动画之意象

在含有生态文明思想的抽象动画中,“社会性”体现于哲学思想的生态整体观,“抽象性”体现于意象。这类作品通常是作者对所见所闻的生态环境问题投以关注,再上升到超越现实、超越对话这一眼中世界的具象表达,从而进入一种比较纯粹的、有逻辑性的、有意境的、有美学哲学性思考层面的抽象形态语言。

(一)“心”与“物

”抽象动画以“意”为抽象的“心意”,“象”为外在具体的“物象”,表达出共生共存的生态整体观:尊重一切生命的存在,以整体的观念看待自然,实现“心”与“物”合一,突出万物共存的生态思想。《蛾之光》这部抽象动画影片,充分展现了作者对科技发展与自然界组成和自然界生物间相生相克的客观存在的认识。利奥波德的生态文明思想,通过以“蛾”的生存状态为创作主题,创造出动态的、特殊的形体和色彩,以此解释朴素的整体生态观。影片中,作者把飞蛾的翅膀、花等大自然中的物质和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如“玻璃的锋刃”放在两条胶片中,在实验室里用光学照相机拍摄而成。然后,影片通过剪辑,去捕捉大自然中那些瞬间即逝的过程,以及融入“科技进步作为双刃剑,与大自然应和谐发展”的生态思想,从而传递给人们一种真实的信息。

《蛾之光》的作者斯坦•布拉克哈格在《视觉的隐喻》一书中,开篇就谈到:“想象一双不受人为透视法则束缚的眼睛,一双不被逻辑结构左右的无偏见的眼睛,一双能透过事物表象看本质的眼睛。而对于一个没有任何色彩概念的孩子来说,他能分辨出草原中有多少种绿色呢?”这段话很好地表达了布拉克哈格的创作主题和精神境界,他把自然中的“物”通过影片的拍摄和剪辑,抽象为自己的“心意”,并升华为另一种“物象”:对视觉、多感官和思想内涵的探索,成为“飞蛾生死之间的凝视”。《蛾之光》中那些由大自然的物质构成的运动着的点、线、色块,是人类与自然的对话过程,是个人情感与客观自然的联系,是生态现实环境的秩序和模式的再现,也是“心”与“物”合一的具体表达。影片中具体的“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蛾身体的各个部分既代表着自然中的人,也代表着其他的生物,与花草共生同处,而“玻璃的锋刃”则代表着科技进步对自然的威胁。这些从自然中觅得的物质被看成是生物自然生长进化和社会发展过程的组成部分,每个部分又相互影响,因此对生态系统都有着确定的功能和作用。这样一来,“物”实际上被寄予了作者主观的生态思想,已经不是纯粹的“物”了。“物”本身就被赋予了作者的感情和思想观念,“物”由此也成为一个抽象的“心意”:尊重自然。将自然生态系统比喻为由不同物质组成和谐共生的整体,这是对生态圈整体的“物象”的描绘,这也表达出了利奥波德的生态整体观,山川、河流、草木、动植物都应该属于同一个整体,同时作为部分而又服务于大地这一个整体。

(二)“神”与“形”

抽象动画中的“意象”,为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由创作者通过独特的情感活动的理解、思考后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抽象动画则以独特的语言传神达意,使我们从中进一步认识到人与自然内在的一种生存状态,也就是实现主观与客观、突出“神”与“形”对自然体验而感悟生命本身的价值。《色彩幻想》是诺曼•麦克拉伦创作的一部抽象实验动画作品,作者将生态文明精神融入到对图形的探索实验中,体现出他深厚的精神内涵和高超的动画制作工艺。本部影片的“神”集中在:不能以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来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认识到生态系统的整体价值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和美丽。因此,有着这样精神的“形”需要能与观众达成共识,充分地表情达意,同时又产生视觉刺激的普遍认同性,并得到隐喻内涵的共识。麦克拉伦通过墨水、颜料在胶片上绘画出各种图形,这些图形由点、线、面变化重组,由此呈现出多个视觉角度和多种视觉长度的图像空间。

这不同于传统动画叙事结构的复杂时序,它既创新了抽象动画中新的视觉语言,也突出了神韵。影片中“形”的基本语言由点、线、面构成,而点的大小密集、线的粗细弯曲、面的范围形状在画面中形成看似偶然的图形,却都是经过麦克拉伦为“神”而精心设计的。大家可以看到影片中红黄色颜料自然晕开的墨点的自由融合,自然、随意;还有粗细不等、排列不均的竖线的抖动,耀眼、动感;再有如同声波一样的点的缓慢变形、扩散、收缩等等,这都体现了麦克拉伦对“神”的理解和对“形”的把握。他让这样生动变化的“形”在音乐的背景下更为天然、质朴、自由,也让我们感悟到了其中的生态思想。麦克拉伦在创作这部抽象动画作品时,将黑白图形和彩色图形按照生态整体精神分成几个相对较为独立的篇章。黑白图形出现时,舒缓而单一,表现生态的缓慢破坏;彩色图形出现时,激烈而丰富,表现人可以干预、改造自然及其运动过程,但应以不破坏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能量有序流动为限度,这是对生命系统和谐共生的讴歌。两者相互协调补充,一缓一急、一简一繁地陈述着生态故事的内涵,表达着作者渴望保持生态系统稳定的意图。

又如卡尔•西姆斯的抽象动画影片《生命起源》,这是一部关于适者生存、自然生长的世界的特写,同时又贯穿了利奥波德的整体主义思想。他认为人与大地是一个共同体,人类不是凌驾于自然界之上的存在着,而是自然界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影片的“神”集中于“自我繁殖系统”的一系列生命活动,“形”被抽象为计算机创造的3D粒子图像。影片中每一个被抽象为特定粒子图像的生物个体,被设计在屏幕“自然”的复杂环境中,与其他的生物个体殊死搏斗而变得强大,成功的生物个体得以幸存并繁衍后代。西姆斯讲述的是自然轮回过程的生物活动,诠释了生命形式的特殊概念,并将利奥波德的生态整体观很好地融入在了影片之中。

二、自然价值论:解读抽象动画之符号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动画来讲,抽象动画在传达生态文明思想时,没有具体描绘的人物或动物等形象,也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但却是作者对生态文明精神理解的表达。如引用罗尔斯顿的生态伦理观,它则是通过确立生态系统的内在价值,为我们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提供一个客观的、独立于人们主观偏好的道德根据,并提出了评价自然的全新视角与方法:自然价值论的核心就是论证自然的内在价值,也就是价值的客观性。同时,再通过提炼富有深意的符号,以代替具体形象和情节的表现,去托物言志、意象悟道,从而唤醒人们心灵深处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命的尊重。

(一)符号叙事

在蕴含生态文明思想的抽象动画影片中,叙事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但这里的叙事不同于类似故事片的叙事方式,也不同于写实再现的叙事,而是建立在“符号”和“内容”二元关系上的、内容被完全溶解到由若干符号组成的整体或局部之中的“符号叙事”。通常,大家会误认为抽象动画影片中出现的符号就是“能指”或“所指”:“能指”是内容、思想概念,“所指”是形象。“能指”和“所指”在影片中不能分开,就好像一个个的文字和一页页空白的纸的关系,分别看两者毫无关系,只有当两者放在一起结合起来,才形成书籍、形成符号叙事。例如,在实验动画艺术家和教育家朱尔斯•安格尔的抽象动画作品《疾驶的火车》中,“能指”是通过人与自然的整体关系作出的对自然风景的评价,并且重新审视了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和作用;“所指”是运用了多次重叠丝网印刷术,以黑白变化的块状构成抽象的火车及自然风景的形态,两者结合起来,从而塑造了一种快速移动穿越风景的符号叙事。叙事深入支配着这些抽象符号和意指实践系统,也支配着观众对影片的洞察力,而符号则承担着发现、描述和解释影片精神内涵的作用,并指引观众依据运动变化的符号去理解影片。

安格尔在影片中非常追求内容和形象的统一,他把作为内容的人类科技发展与自然是一个完整、稳定的生物共同体,隐藏在被抽象为建构生态叙事的文化符码的形态之中。抽象后的火车图形承载了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从而它更拥有符号叙事系统的价值。影片中那些黑白的、规则的或不规则的块状图形,属于整部影片符号叙事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自然进化、共生的一个环节。如果我们把整部影片、整个大自然看作是生命形态的存在,看作是一个拥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的话,那么,这些块状图形也就拥有了“内在价值”。再如,约希罗•川口的抽象动画影片《卵》,“能指”是细胞群的自我繁殖,并从客观视角的角度来看生物的自身自灭和自然的发展;“所指”是川口通过他具有艺术实验独特方法的“生长模型”程序,创作出色彩明亮的、有金属感的、或光滑、或有序而复杂的图形虚幻世界。两者共同搭建起了各种虚拟细胞群生生灭灭的信号合集:符号叙事。符号借用抽象的动画语言,解释着生态思想这一特定的文本内容,由此承载给观众这样的叙事信息和作者的指示。川口将电脑空间看作是一个能像神经网络自我繁殖的自然,这个自然生物系统拥有的内在价值显示了生命体所具有的主动适应与能动创造,并朝着复杂多样化和丰富精致化的方向进化。影片里面创造的一个个生态学的虚拟人造生物,其初始生命和人类一样,是单一的细胞群,随后,开始自我编组,诞生新的生物,当新的生物在编组中不断诞生时,它们之间的自生自灭也就在同时进行着。影片旨在宣扬内在价值的生态系统的优美和谐、平衡共处,以控制人类的物质欲望、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阐明了不仅人类社会有价值关系,地球生物共同体同样也有价值关系,不仅人类能创造价值,其他生物、生态系统也一样能创造价值。

(二)符号编码抽象动画是对具象的超越,从而更接近表达生态文明自在的精神,而这一精神观念的呈现,正是符号编码给了抽象某种意义。抽象动画中的符号来源于作者对大自然感悟的信息,并结合个人对视觉形式的创新和归纳,由此呈现出新的形体、构成和镜头组接关系,从而成为新的符码系统。例如,在笔者的动画影片《红色幽灵》中,我将现实生活中一位病危的女孩,经过视觉语言的设计、重构、变化,抽象为一个隐约可见的红色虚化形体,而已被污染的城市的各处:街道、天空、楼房等等,则被提炼、概括、简化,编码为不同密度、不同深浅、不同造型的黑色块面。这些抽象化的符号已不同于几何形体固有的信息,经过赋有思想内涵的形体重新组合,编码为新的符号形体。在这些新的抽象符号形体里,凝固着不安的自然景象,以红黑形成强烈对比的符码系统表达着一种悲伤的心情,以重新审视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和作用,从而去解释和评价自然,给人们以新的启示。

另外,这些抽象化的形体和色块符号又组成影片的若干个镜头,这些镜头又被赋予了不同的符号精神:或愉悦、或难过、或无助等等。镜头符号再结合影片叙事和意境的需要,再植入生态系统的内在价值去重新编码、重组,将自然价值论与符号融为一体,从而形成新的镜头语言符号,由此阐述着影片的精神内涵。编码后的符号,既暗示了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又突显了符码系统的视觉语言,同时也体现了自然价值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他对人和其他生命的生存有意义,满足人和其他生命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二是它自身的生存,保持地球基本过程的健全发展。前者就是自然的外在价值,后者就是自然的内在价值。

再如,拉里•库巴的抽象动画影片《计量运动》,是将简单的黑白线条、块状几何形体元素分解、组合、结构,编码为一系列饱含生态文明思想的赋有节奏韵律的运动图像符号。这些代表各种生物的符号被设计得非常精妙,表现为前层较为稠密的生物生长变化和后层较为平均、疏密适度的自然环境两层。“平等”呈现在屏幕这一有限的“自然”里,同时体现了所有生物都具有内在价值:例如影片中代表虫子的像丝带一样的线形图像符号,在飞舞运动消失前,屏幕里会横穿一条代表飞鸟的另一条线型轨迹。种种不同的有代表意义的符号,都根据影片的生态主题重新编码,呈现新的视觉图像和精神内涵,从而反映着自然及其所有生命形式都具有内在价值,人与所有生物是完全平等的,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应该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规范并削减人类对生态环境的权力,呼吁大家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的内在价值。

结语

将生态文明作为内容,以抽象动画作为艺术语言相结合来讨论的案例极少。对此,笔者不希望抽象动画被作为一种风格去研究它,而是希望把它作为一种艺术、文化、社会现象去关注它,因为它将把物质和社会带入一种新的动画语言。

参考文献:

[1]A.利奥波德著,侯文蕙译.沙乡年鉴[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2]A.史怀泽著,陈泽环译.敬畏生命[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3][法]罗兰•巴尔特著,李幼蒸译.符号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高名潞.美学叙事与抽象艺术[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7.

篇8

 

我国拥有56个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每一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其中极具代表性的就是传统医药文化,我国各民族的医药文化对民族发展、保障人民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作为一种文化被世代相传并继承和发扬。但现在我们面临民族医药无有效法律制度全面保护的尴尬境地,社会上屡屡发生民族医药知识技能被侵害的案例,没有有效的制度保障,无法实现对违法行为的有力打击,无法对合法权益予以切实保护。因此,建立起完善、切实可行的民族医药保护法,从制度上保障民族医药知识理论整理和完善,保证民族医药健康发展,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民族医药立法现状

 

1.国际社会关于民族医药的法律制度

 

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要求各缔约国应该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并应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采取适当的手段进行保护。《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对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传统知识应当予以保护,所有的人民都有自由享受和利用天然资源与财富的权利。民族医药文化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切实需要国家制定保护措施和手段予以保护,确立民族医药的法律地位,使得所有的人民有自由享受和利用的权利。在《联合国土著人权利宣言草案》中对确立土著人对传统知识及医疗保健等享有权利的制度,应当可以适用于我国的少数民族群体,我国的少数民族从概念上与土著人一致,都是属于在外来民族进入,那些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1]。1991年12月12日,42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北京召开国际传统医药大会,参会各国家和地区代表一致决定将大会的开幕日定为每年的世界传统医药日,并了“人类健康需要传统医药”为主题的《北京宣言》。在国际社会中,对传统医药的法学地位达成共识[2]79。

 

2.国内关于民族医药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国家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84年)第40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决定本地方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发展现代医药和民族传统医药”。国务院颁布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2005年)第26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加大对民族医药事业的投入,保护、扶持和发展民族医药学,提高各民族的健康水平”。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中药品种保护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中医药条例》《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等诸多法律中,都有涉及民族医药方面的规定。

 

二、生态文明视角下民族医药发展存在的问题

 

1.民族医药发展受到民族文化的制约

 

医药科学源于生产实践,各民族的诸多民俗都与医药密切相关。对疾病的认识、预防、保健、治疗方法和药物资源都具有民族特色。民族医药源于群众,服务于群众,在民族区域内具有良好的基础,满足民族地区医疗服务的需要。但是,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在理论上,民族医药学无法与西医学理论实现互通。在临床实践中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等特点与现代医学注重标准、标准化建设存在很大的差异。同时由于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平衡,导致了民族医药之间的发展也存在不平衡的情况。有文字、有医学典籍和理论体系的民族医药保护较好,为人民所接受,而缺少自己民族文字,却有着丰富医药资源的民族医药的建设和发展就会受到很大制约。

 

2.民族医药发展受到人才匮乏的制约

 

对民族语言文字和民族医药知识精通的人才严重不足,造成民族医药文化体系的释义整理工作进展十分缓慢,民族医药文化知识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导致民族医药的发展和推广受到了严重制约。民族医药人才队伍严重萎缩和流失,从业人员老化,后备人才储备严重不足,传承断裂,整个民族医药处于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民族医药人才储备的不足,民族医药知识文化继承断层的问题十分突出,人才匮乏阻碍了民族医药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3.民族医药发展受到环境资源保护不力的制约

 

民族医与民族药的发展,密不可分,息息相关。我国民族药的生产原料绝大部分来自野生动植物,存在大量使用珍稀动植物入药的做法,然而,随着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民族药陷入“无材可取”的窘迫境地。在资源保护上,缺乏有效完善的制度体系,没有规划统筹,个别政府部门将民族医药资源开发作为重点经济发展内容,重使用,轻保护的政策措施使得很多民族药材濒临灭绝,某些地区还存在过度采伐珍贵濒危药材,破坏民族药材资源的现象,某些企业为追逐利益,不顾环境资源保护,过度捕杀挖采野生动植物,使得我国民族药材严重贫乏,严重影响民族医药的可持续发展。

 

三、从制度层面解读民族医药可持续发展问题

 

目前,国内外对民族医药均有制定法律制度提供保护,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1.尚未建立起系统完善的法律体系,没有针对民族医药的综合性立法

 

目前,我国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对民族医药有保护性的规定,但各项规定以条文形式,散在于各个法律当中,仅有《中药品种保护条例》《中医药条例》是专门针对传统医药而制定的,而专门针对民族医药的法律,尚属立法空白,即使法律制度中有关于民族医药的规定,也多以规范管理为主要目的,而在保护和发展等方面的制度设计远远不够。例如在我国《执业医师法》中规定,我国执业医师执业需经国家统一考试,注册执业的准入制度,但我国目前确认的民族医师资格,仅有蒙医、藏医、维医、傣医、壮医和朝医几类。更多的民族医不具有国家认可的医师资格,无法实现民族医药治病救人的作用,同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内容以现代医学为基础,与传统民族医药知识存在理论和辨证方法上的巨大差距,使得很多民族医学从业人员无法通过国家认可,获得合法的执业资格。很多民族医师因没有取得合法行医资格,一边在为边远贫困山区提供医疗服务,弥补医疗资源的严重不足,一边却面临着“非法行医”的法律风险。 2.民族医药的知识产权立法存在漏洞和不足

 

我国关于民族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但这些法律规定对民族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都存在漏洞和不足。

 

第一,现有的专利制度从本质上难以对民族医药技术予以保护。我国专利制度保护的专利技术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必须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但民族医药经由历代传承,很难成立新颖性和创造性的要求。

 

第二,我国商标法保护注册商标,《商标法》规定:仅仅直接表示药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的标志不得注册,但是经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除外。而我国千百年来对民族医药的命名习惯是在名称中对药品成分和疗效有一定描述,这样的规定使得民族医药的特点无法在名称上得以体现,医生患者难以认识民族药的特性,对民族药的发展形成阻碍。

 

第三,我国著作权法要求作品具有独创性,有一定的保护期限。但民族医药知识是通过世世代代经验总结积累完成的,往往不是由某位作者独自创作完成,同时我国民族医药知识体系还受到民族语言文字的影响,现有的民族医药的论著多以翻译整理为主,我国著作权法对民族医药传承人的法律地位,采集复制中草药方剂者的署名权和获得报酬等方面没有做出具体规定[3]。

 

第四,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规定了对商业秘密保护,民族医药技术内容在特征上符合商业秘密的要求,本可获得保护,但更多的民族医药知识已为人熟知或使用,丧失了作为商业秘密受到保护的可能[4]。

 

四、保护民族医药的必要性

 

我国民族医药文化既是人类文明历史的文化遗产,又是重要的医疗卫生资源。民族医药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医药为少数民族群众的生命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帮助人们祛除疾病、恢复健康、延长寿命。民族医药和现代医学具有不同的哲学思辨基础,却也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窗口去探索生命的奥秘。但面对现代医学西医学的巨大冲击,传统民族医药遭到很大挑战,市场出现萎缩。现代医学与传统民族医药应该是取长补短、相辅相成的关系[5],我国卫生工作方针强调中西医并重,两者需协调发展。面对民族医药市场萎缩的困境,更应大力扶持力度,切实保护民族医药的健康发展。

 

发展民族医药,有利于促进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对民族医药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有利于改善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生态环境,调整医药产业和产品结构,有助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和谐。

 

五、民族医药法律制度设计构想

 

1.政府职责定位及制度设计思路

 

在发展和保护民族医药文化的过程中,需明确国家和政府的责任,建立保护和发展民族医药的法律制度,落实政府职能部门的职权与职责。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加大投入,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保护民族医药文化不被破坏、民族医药权利不受侵犯,促进民族医药的繁荣和发展。

 

在民族医药的法律制度设计思路上,需兼顾民族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专业技术人才储备、环境资源保护、医药文化传承等各个方面。对民族医药进行统一立法和管理,将民族医药的发展纳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规划,将民族医药纳入国家的医疗卫生体系,明确民族医药的定位,保护人民健康,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2.民族医药的法律保护

 

就民族医药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方面而言,民族医药可通过在配方、剂型、用途和养殖技术、药材栽培等方面的创新研究,申请专利获得保护,专利申请人需与民族医药知识传承人或管理机构部门间有关于民族医药技术的知情同意和利益分配协议[6],保护民族利益资源,构建和谐社会。民族医药企业在商标名称、图案设计以及文字选择等方面强调民族文化底蕴,对民族药材和民族成药实行原产地保护和标识保护,加强对传统地道药材采用原产地标志或证明商标的方式保护,防止民族医药中的传统商号、标识被恶意抢先注册。对编辑出版以民族医药为内容的书籍、影像资料,建立民族医药管理数据库,予以版权保护,以防被侵权滥用。

 

为保证民族医药市场不被淘汰,确保民族医的就医环境的安全和规范,需建立健全民族医的执业准入制度,积极开展民族医药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确立民族医执业规则,医疗术语标准、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及疗效评价标准。积极推进符合民族医药特点的执业医师、执业药师资格制度建设。完善民族医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针对民族自身特色,有针对性地制定特殊的民间医师的认定制度。对有较高造诣的民间土医,相关管理部门可通过考核授予其民间医师资格,给予相应的执业权利,纳入政府监管,确保民间的民族医药知识能够得到传承和发扬。

 

3.民族医药的环境保护

 

只有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才能实现民族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保护珍稀、濒危药用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建立生态药业的模式,避免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实现民族药业与民族药资源的协同发展。通过法律严厉打击非法采集捕杀和买卖珍稀少数民族药材资源的行为。国家需成立专门的职能管理部门,针对民族药资源特点制定相关资源保护法律,将野生中药资源特别是珍稀濒危药用动植物作为一种国有资产进行保护和利用。另外,通过宣传民族药资源合理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控制出口上,对民族药材资源采用《生物多样性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和《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条例》保护,以遏制我国传统药材的掠夺性采挖,控制向外出口,有效保证国内传统药材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可持续发展。

 

4.民族医药的文化传承

 

民族医药属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保护范畴,可通过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加以保护。对民族医药文化知识给予重点保护,建立民族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审查制度,建立民族医药数据库,完善保密措施,做到在传承中保护,在发展中保护,在发展中传承,在保护中发展[2]82。

 

六、结语

 

民族医药是人类文明历史中的一枚瑰宝,是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面对现代医学的冲击,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传承中求发展,在保护中谋利益,对于民族医药的保护,并不是限制,而是为了实现合理科学的利用,在生态文明视角下寻求民族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于政府职责定位,建立健全法律保护制度,关注环境资源保护,注重文化传承,全方位保护促进我国民族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篇9

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重点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努力。

一是转型发展。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第一要务。环境问题说到底是在发展中产生的,也应在发展中加以解决。同时,发展应是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要走生态文明的现代化道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买不来、借不到的财富。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行,殷实小康但环境退化也不行。只有把发展建立在资源可接续、环境可承载的基础之上,才能过好今天、不忧明天,在转型中实现国家的永续发展。

二是惠及民生。无论是推进现代化,还是建设生态文明,都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全面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更加迫切。环境问题已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人民希望安居、乐业、增收,也希望天蓝、地绿、水净。作为政府,有责任调动各方面力量加大污染防治力度,不欠新帐、多还旧帐,在充分提供物质产品、文化产品的同时,更多提供生态产品。生态环境美好的家园是人民共同的家园,也需要人民共同来建设。全社会都要增强生态意识、营造良好氛围,每个人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点点滴滴的保护行动就可以汇成蓬蓬勃勃的生态文明建设力量。

三是拓展市场。扩大国内需求是中国发展的战略基点,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蕴藏着巨大的内需潜能。我们要实现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必然是生态文明的工业化、城镇化。它孕育着前景无限的市场空间,催生着规模庞大的生态产业。

四是深化改革。改革开放是发展特别是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现代化的强大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物质支撑、精神驱动,更需要改革和制度创新。节能环保是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涉及理念的更新和利益的调整,必须发挥体制机制这一杠杆的撬动作用,摆脱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使改革这个最大“红利”更多地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体现在科学发展、转型发展上。

篇10

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

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指标组成的,包括城市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环境的基本面貌,从总体上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关系,全面监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发展的情况,综合分析研究和有效治理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重大生态问题,从而保证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得以协调与持续发展。因此,必须总结经验,针对我国国情建立一套适用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科学理论和指标体系。由于生态文明是国内首创,国外没有生态文明的概念,在此不加赘述。国内对如何构建生态文明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主要从2个角度进行研究。一种是从系统论的角度构建指标体系,如覃玲玲从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环境文明、生态文化文明、生态制度文明5个层面构建[5];孙静从挖掘生态文明城市内涵,由文化、社会、经济、环境、人居5个层面来统筹考虑,构建以城市生态文化为核心,以文化先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等为目标的城市生态文明评估指标体系[6];王会等构建生态环境、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与区域外部的关系5个单元[7];马道明运用五律协同理论,将社会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交通生态“五位一体化”[8]。另一种是从要素分类的角度构建,如申振东针对贵阳生态城市建设,将指标体系分为生态经济、生态环境、民生改善、基础设施、生态文化、廉洁高效等要素[9];朱成全通过构建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其他环境4个维度来计算生态发展指数,进而预测中国的生态文明发展程度[10]。由此可见,我国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只是近几年才被关注,还没有形成统一认识,目前还没有专家从政府职能的角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仅做一个尝试。

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构建与设计

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项技术性极强的工作,这需要运用科学方法、先进的技术与手段,才能保证评价指标的全面性、科学性,才能避免指标设计中的偏差和设计者个人偏好对指标选择的不当影响。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及城市居民等共同承担的公共责任,其中城市政府负主要责任,即城市政府的职责。根据十报告提出的要求结合城市政府的特点,城市政府职能主要体现在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的生态文明建设上。为此,城市政府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注重讲求内部管理与外部效应、数量与质量、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获得城市生态文明的最大化。为此,采用要素结构法全方位体现生态文明城市的水平。所谓要素结构法,就是按照城市政府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的职能,即经济—文化—社会—环境职能为一体的设计思路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如图1)。

1.生态经济评价指标设计

城市的生态文明发展必须依靠生态经济发展为物质保障。我国著名科技哲学学者张华夏教授认为,生态经济是指为了整个人类与我们的行星的共同利益而伦理地、理智地、生态地对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做出可持续的创造与公平合理的分配的经济[11]。王如松认为,生态经济是基于系统生态原理和市场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具有高效的资源代谢过程、完整的系统耦合结构及整体,协同、循环、自生功能的网络型及进化型的复合生态经济[12]。由此可见,城市生态经济作为一种科学的发展观,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其特征有,一是时间性,指资源利用在时间维上的持续性;二是空间性,指资源利用在空间维上的持续性;三是效率性,指资源利用在效率维上的高效性,即低耗、高效的资源利用方式。为此,生态经济评价指标包括,资源代谢水平、能耗水平、治污水平、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资源代谢水平表示城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它既包括陆地表面资源,也包括地下资源;既包括可再生资源,也包括不可再生资源。资源代谢水平高标志着该城市经济发展处于良性运行并且发展可持续性强。为此,资源代谢水平评价包括:人均植树面积、人均绿化面积、人均供水量、人均能源生产总量、人均矿产生产总量、人均可再生资源生产总量。能耗水平代表构建节约型城市的重要指标,全球能源短缺已成为21世纪各城市发展一个核心问题。利用科技创新大力开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外,降低单位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是重要手段。因此,能耗水平评价包括:人均一次能源消费量、万元GDP一次能源消费量、政府人均能源消费量、事业单位人均能源消费量、人均消耗可再生能源量。治污水平代表着生态经济发展的努力程度,目前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产生污染物,利用科技治理污染物是发展生态经济的必然之举,为此,治污水平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人均工业废气治理后排放量、人均废水治理后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三废排放达标率。绿色经济是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表现出来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状态。绿色经济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人均绿色GDP及增长率、人均GEP及增长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及升降率、专利申请量及升降幅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绿色GDP比重及升降幅度、进出口总额及增长率。其中,人均绿色GDP指城市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人均核算指标,简单地讲,就是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人均GEP,即人均生态系统生产总值,通过计算人均森林、荒漠、湿地以及农田、牧场、水产养殖场等人工生态系统的生产总值,衡量和展示城市生态经济的发展状况。

2.生态文化评价指标设计

文化既是城市发展的导向作用,又能表现在对城市的规范、调控作用上,还表现在对城市发展的凝聚作用上。生态文化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这种过渡以价值观的转变为关键。余谋昌认为,生态文化发展包括文化的3个主要层次,即制度层次、物质层次和精神层次的重大变革,面临社会制度、社会意识和人类精神的一系列根本性的选择[13]。为此,城市生态文化就是大力宣传,开展活动,唤醒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体现城市特色在市民中传颂的生态旅游文化、生态宜居文化和生态民俗文化、生态饮食文化等,生态文化倡导的是少污染、少破坏和非暴力,有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行为,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具体表现,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作用力的源泉。城市生态文化评价主要是针对城市居民生态意识,体现城市物质生态文化和精神生态水平进行测评。生态意识,是指市民在认知环境状况下,根据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念而形成的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它最终体现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上,生态意识是城市生态文化的灵魂。生态意识评价指标包括:城市居民对自然界的认识变化,市民的生态思想意识、生态文化观念和生态行为规则的落实。物质生态文化是生态文化的核心,是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精神生态文化的基础,引导和支配着生态文化的其他要素,它不仅影响生态主体的行为,也影响生态活动的有效性。城市物质生态文化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城市的生态旅游文化、生态宜居文化和生态民俗文化、生态饮食文化等的影响力。精神生态文化主要指城市居民精神生活健康、积极向上,具体体现在城市居民业余时间的利用上。为此,精神生态水平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每月人均读书时间、每月人均体育锻炼时间、每月人均看电视时间、每月人均旅游时间。

3.生态社会评价指标设计

城市的生态文明发展必须努力提高城市社会发展的水平,为生态文明城市发展提供安全保障。美国学者罗伊莫里森认为,生态社会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去理解自然[14]。德国学者赫尔曼舍尔认为,生态社会应该是以系统论为统领,以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思想的综合为理论依据,旨在改变工业社会的生产、消费方式和文化及制度观念,高效合理的利用一切可再生的资源,由以碳为主的经济转变为以氢为主的经济[15]。我国学者姚淑群认为,生态社会不仅是人与自然之间良性循环的社会,而且是具有社会性,强调人类社会的稳定、公平、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16]。白志礼教授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指出,生态社会是指人类社会关系和谐化、生态化[17]。综上所述,城市生态社会指城市政府对城市领域的直接与间接的干预,并且由城市政府出面直接与间接地向公众提供相关的社会服务。生态社会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生态社会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教育水平、健康水平、就业、人均生活水平、和谐社会关系、社会保障体系、社会秩序。教育水平是体现城市政府对教育发展的重视程度和努力改进的程度,也说明城市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以及人才储备情况,是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持。教育水平评价指标包括:万人在校学生数、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高校个数及层次、万人在校大学生数。健康水平体现城市政府对体育事业的重视程度和努力改进的程度,也说明城市居民对身心健康的认识和行为程度,是社会发展的体力支持。健康水平评价指标包括:千人医院床位数、万人运动场地、人均年医药费用、人均寿命。就业是城市居民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主要来源,是城市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是城市政府关注民生,体察民情的具体体现,就业的评价指标包括:城镇登记失业率、安全舒适环境的认同。人均生活水平较高,特别是中等收入人群较多,有利于构建和谐城市、生态城市。人均生活水平评价指标包括:恩格尔系数、人均工资、人均居住面积、城市人口密度、城市用气普及率。和谐社会关系是美好人居城市的主要标志,依据需要理论,人不但有生理的需要,还有安全、社交的需要,不但有物质、精神的享受,还需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分享快乐、分担忧愁。和谐社会关系评价指标包括:邻里关系、同事关系、家庭关系、城市风气。社会保障体系是城市政府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城市居民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居民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主要途径。社会保障的本质是维护社会公平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组成。社会保障评价价指标体系包括:社会保障覆盖率、人均社会保障资金量。社会秩序是人们在城市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道德规范、法律规章,良好的社会秩序表明城市居民可在动态有序的社会状态下维持平衡。社会秩序评价指标包括:万人矛盾调解机构个数、矛盾调解人员说服水平、户外警察能见度、人均道路面积、万人交通违规次数。

4.生态环境评价指标设计

环境容量对于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极为重要。城市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必须同环境容量相适应,才能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改造形成的适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人工环境。城市生态环境是一个庞大系统,从广义上讲,它包括以人类为中心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等,具有复杂的层次结构。城市生态环境指标体系因其自身的复杂性、多维性和人们认识上的限制,其概念、理论和技术体系还不很成熟,许多问题尚处于探索阶段[18]。目前,我国学者大多是从广义的城市生态环境评价进行研究的,如王平确定南京市生态环境指标体系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19];傅世杰认为,城市生态环境评价应包括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分析和经济分析,同时由于生态过程中驱动因子的变化,生态变化的因果关系,空间尺度的扩展等皆会造成生态过程的迟滞效应[20]。本文指狭义的生态环境评价,即指城市的物件空间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及协调舒适的评价。物件空间生态环境代表着该城市的文化特色、历史烙印、现代元素的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直观地表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外在体现。因此,物件空间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包括:建筑物设计舒适美观、公共设施摆放恰当协调、绿化覆盖率、绿化空间设计科学。自然生态环境是环绕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是自然的产物,而人类的活动又影响着自然环境,在“以人为本”和崇尚自然的今天,舒适的自然生态环境成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自然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包括:年空气质量优秀率、年平均温度、年降水量、水质达标率、噪声污染程度、土壤侵蚀率、地理脆弱指数、未利用地的比重。根据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探索评价指标要素,虽有一定理论依据但缺乏现实基础,这就需要采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结合实际评价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进一步遴选。

遴选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德尔菲法,依据40名城市政府管理专家、生态文明研究专家、生态文明城市评价专家等分别打分统计,根据平均得分来评判该指标对生态文明城市评价的重要程度,平均得分越大,表明该指标越重要,也就是说用这个指标来评价生态文明城市就越有效。专家调查表中对指标重要性评判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法,划分为“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太重要”和“不重要”5个等级,给各个等级分别赋值5、4、3、2、1,取平均值。一般来说,当平均分低于2,就表示该指标对生态文明城市评价不重要,就予以剔除;当平均分高于2,就表示该指标对生态文明城市评价较重要,就予以保留。据此,依次对生态经济评价指标、生态文化评价指标、生态社会评价指标、生态环境评价指标等设计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平均得分原则遴选指标,剔除不重要的指标、补充遗漏的指标。下面以遴选生态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为例进行具体说明。依据对生态经济评价指标的设计共获得21个评价指标,见表1所示。根据专家调查结果显示,所选的21个指标对评价城市生态经济时基本都很重要,从平均分来看,政府人均能源消费量、事业单位人均能源消费量、进出口总额及增长率这3个指标的平均分低于2,剔除该指标,保留其他指标得到最终生态经济评价实用指标18个,如表2所示。同样的方法,分别得到生态文化评价实用指标体系、生态社会评价实用指标体系、生态环境评价实用指标体系。生态文化评价实用指标体系见表3;生态社会评价实用指标体系见表4;生态环境评价实用指标体系见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