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25 17:36: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文明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为贯彻落实省、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现场会议精神,加强生态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有效激发和持续保持农村发展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结合全镇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xx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和人文风貌,协调推进;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实现动机与效果有机统一。
二、工作目标
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切入点,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支撑,实现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的紧密结合,大力创新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努力使农村的环境有一个大的改观,农村产业有一个大的提升,农民自我发展的素质有一个大的提高,把我镇农村建设成为产业生态高效、环境优美宜居、生活文明健康的美好家园。使全镇农村两年内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五化”任务,同时三分之一的村达到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标准,利用三至五年时间三分之二的村达到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标准,到20xx年全市农村基本达到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标准,率先实现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目标。
三、重点任务
(一)迅速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营造优美宜居新环境。
按照“一年净化、两年城乡环卫一体化、五年全面实现‘五化’”的目标,通过集中整治提升,使村庄、镇区、镇域主干道路两侧、河道及两岸环境得到全面改善。村庄进村路和大街小巷卫生得到彻底整治,无“三堆”(柴草堆、粪堆、垃圾堆)、无乱搭乱建、乱贴乱画现象,无乱倒垃圾、乱堆乱放问题,村庄绿化整齐美观,为下一步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奠定坚实基础;镇区的卫生、绿化、设施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镇域主干道路两侧违章建设、各类料场、环境卫生、经营秩序等方面得到彻底整治,广告牌等宣传设施规范有序,无卫生死角,确保道路两侧无白色树挂、边沟漂浮物等垃圾杂物,无有碍观瞻的建筑物、构筑物,无外接棚舍及违章建筑,无乱堆乱放的物料和“三堆”。
(二)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建设标准,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三)将转方式调结构作为重点任务来抓,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加快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生态文明乡村的关键和基础。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农业主导产业调整振兴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提升我镇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规模和产业层次。要把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重大任务,着力培育不同类型的农业龙头企业。发挥好中心面粉、胜大面粉、天红鸭业、汇通粮食、万亩苗木基地等典型带动作用,继续按照扩大规模、集群发展的思路,重点抓好大园区、大项目、规模化、品牌化建设,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重点产业和产业集群。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把将农民组织起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工作来抓,大力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计划,力争用3—5年的时间,实现“一村一社”的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组织实施好示范社建设行动,着力培育一批实力强、覆盖面大、运行规范的高层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四)做好结合文章,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以“三创三评三推进”活动统领生态环境建设全局,与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新农村建设、两评一树、党务村务公开等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取得最大成绩。
一是形势教育与素质教育两措并举,培育新农民。以聘请专家授课、职能部门下村等为载体,做活农民政策培训和百姓科技户户通工程,普及时事政策、实用技术和卫生保健知识,崇尚科学;通过不断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和机制,组织开展一系列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使村级文化大院成为广大农民求知的课堂、求美的窗口、求乐的艺园、求富的良友;充分利用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和图书室,组织党员群众在农闲或晚上学习科技文化知识,提高群众的科技致富能力;各村文艺队伍每年除参加县、镇组织的文艺汇演、体育比赛外,利用农闲时节巡回各村串演、交流,极大地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养成讲科学、讲卫生、讲文明的良好习惯和风气。二是实施文明创建工程,倡树新风尚。认真组织开展“和谐村庄”、“和谐家庭”、“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文明卫生户”、“好媳妇”、“好婆婆”、“双学双比”、“致富女能手”、“小康文明户”等群众性评选和争创活动,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奖励。各村成立道德协会、道德议事会,带领村民移风易俗,引领倡树和谐村风。三是深化平安村庄建设。要深化农村普法工作,创新乡村治理机制,及时预防和妥善化解农村社会矛盾,构筑完整的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为农村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全镇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镇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活动的组织、指导、调度和督查工作。各办事处、村,镇直各部门、单位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推进整治工作开展。
篇2
习培训,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突出实践特色,坚持边学边改,形成了《市环境保护局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为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
实效,真正把学习实践活动打造成群众满意工程,对照《分析检查报告》,特制订如下整改落实方案。
一、目标任务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围绕市委确定的“三问三保三促进,千人千策解千难”的主题实践活动,狠抓整改落实,进一步
理清推动科学发展的思路,把解决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紧密结合起来,突出重点,解决突出问题,切实取得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科学发展的实践和制度成果,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基本原则
整改落实阶段是学习实践活动集中精力解决问题、完善制度、出成果、见实效的关键阶段,对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至关重要,抓好整改落实阶段工作,要遵循以下原则。
1.统一思想,深化认识。以整改落实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强化党性锻炼和修养,不断改进方式方法,着力提高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推进全市环保工
作,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2.全面整改,突出重点。既全面推进整改工作,逐项研究分析,拿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具体办法。
3.落实责任,务求实效。充分发挥党支部集体领导作用,局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党组成员按照分工认真落实责任,带头落实整改措施,集中力量解决问题,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各责任科室要严
格按照方案逐条整改,狠抓落实,务求实效。
4、建章立制,常抓不懈。要把整改的过程作为健全机制、巩固提高的过程。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整改成果。
三、整改措施
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着力解决我市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符合、不适应的突出问题。
1、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的压力大
整改要求:我市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十分有限。随着我市一大批煤电、化工项目陆续建成投产,*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减排任务十分艰巨,针对实际困难,破解难题,确保
我市重大项目建设环境容量空间和“十一五”减排任务的完成。
整改措施:
(1)运用环保手段,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防止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监督管理科
整改时限:2009年8月15日
(2)推进污染整治,为经济发展提供环境支撑。把加强污染减排作为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全面落实污染减排各项措施,全力完成“十一五”确定的工作任务。切实抓好国电
5、6、7期,润凯淀粉厂和污水处理厂污染治理设施的日常监管工作,加快国电5、6期脱硫工程和润凯淀粉厂污染治理设施的竣工验收,继续深化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的污染整治。结合完成污
染减排指标,全面实施总量控制制度。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污染控制科、总量控制科
整改时限:2009年8月20日
(3)强化执法监管,提高企业污染防治水平和达标排放率,继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加大跟踪力度,全面完成对宇恒水泥厂,污水处理厂一期和羊场煤矿沙背冲井的挂牌督办任务。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监察大队、污染控制科、办
整改时限:2009年8月30日
2、城乡统筹发展给环保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整改要求:由于治理工作不平衡,城市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但农村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具体反映在污染治理存在片面性,比较注重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欠账较多。针对这一
实际情况,切实解决城乡协调发展难题。
整改措施:制定农村环境保护计划,通过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切实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自然保护科
整改时限:2009年8月15日
3、环保机构、队伍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整改要求:针对环保部门技术力量薄弱,能力建设严重滞后,专业人员缺乏的情况,打造一支能全面履行职责、适应环保历史性转变的环保队伍。
整改措施:进一步加强硬件设备建设,创造条件强化干部职工的技术理论学习,加大培训力度,强化科学发展的新理念。深化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加强群众监督,进一步加大轮岗
力度,落实岗位责任,使干部能在多个岗位上得到锻炼。坚持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办公室,法规宣教科
整改时限:2009年8月20日
4、环境案件逐年加剧,某些重污染区环境、敏感区域的污染举报、纠纷时有发生。
整改要求:认真开展污染纠纷排查,做到早发现,早控制,及时化解热点难点问题,最大限度地预防控制和减少环境案件。
整改措施:加大环境现场执法检查力度,督促企业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严肃查处发现的违法排污问题,把环境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监察大队,办
整改时限:2009年8月20日
三、组织实施
1.领导率先垂范,切实加强组织保障。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坚持“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为广大党员干部做出榜样。凡要求科室和直属单位做到的,局党支部班子首先做到
,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做到的,局党支部班子成员率先做到。
2.加强分类指导,解决突出问题。在整改过程中,要强调原则性,注重差异性,讲究灵活性,针对市局机关和基层单位不同特点、党员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等不同层面,提出不同要求,分层分类指
导,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要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集中力量解决一些群众呼声强烈、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要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提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不互相攀比。对一些
涉及到多个不同的地方、行业、部门或多个层级的问题,要注意加强上下互动、左右联动,形成合力,共同促进问题的解决。
3.注重统筹安排,做到活动和工作两手抓。要把学习实践活动融入到具体工作中,与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总战略,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结合起来,与推动本单位日常工作结合起来,与加
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以体制机制的建立来推动各项工作,以各项工作的新成果来检验整改落实工作的成效,真正做到学习实践活动和各项业务工
篇3
今天在孙田庄村召开的现场会,是一次关系全镇农村长远发展,关系4.6万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我镇文明生态村建设进程的重要会议,目的就是要动员全镇上下,特别是76个行政村的广大干部群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心,积极投身到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中来,加速文明生态村创建步伐,努力实现“走在全县最前列”的目标。
一、全镇文明生态村创建进度
自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开展以来,我镇党委、政府引起了高度重视,进行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在市县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经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努力,全镇文明生态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 以点带面,分类实施。
文明生态村创建以来,在成立以书记、镇长为组长的文明生态村创建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制定了全镇的总体规划,制定了实施方案,并且首先确定经济基础条件较好的十一个村作为文明生态示范村。如:孙田庄村定为市级文明生态示范村;赵官庄村定为县级普及村;上荆子、刘田庄、枣林、前双庙、康时庄、杨园子、前茶芽山、六百户、后上庄九个村为镇级文明生态试点村,做到以典型示范带动全镇文明生态村的创建工作。
我镇根据各村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设施等基础条件,把76个行政村分成不同类型,以“五化”、“三化”、“两化”为目标,以净化为突破口,对不同类型的行政村在创建标准,创建模式等方面划定不同期限,提出不同要求,做到同时展开、梯次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目的就是使各村的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分期分批达标。
2、 “三图一案”进展较快,“五化”、“三化”、“两化”工程进度不一。到6月底,我镇76个行政村,除了两三个村完成“三图一案”工作外,其余的村都已制定了规划方案,绘制了村庄现状图和规划图,一部分村虽已绘制了创建效果图,但完全符合要求的图只占少数。
3、 抓住机遇,用足关系
镇党委、政府把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紧密地与“驻、访、帮、解”、村村通工程、小城镇建设等中心工作结合起来。积极和上级包村单位联系,争取社会各界对创建文明生态要在资金、物资等方面的支持与帮助,为加快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驻、访、帮、解”活动中,通过多方联系,我们取得了上级市、县两级部分的大务支持,共协调资金133.55万元。
二、 存在问题
我镇在文明生态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 村两委干部认识不到位。有些村干部对文明生态村认识片面,认为文明生态村创建工程庞大,而本村的物力、财力、人力有限,不足以创建文明生态村,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存在畏难情绪,思想负担过重,致使信心不足,希望渺茫;有些人缺乏大局意识,不能妥当地处理创建文明生态工作与村里各项工作关系,错误地把创建文明生态村孤立起来,甚至寻找种种理由进行推拖,致使文明生态村建设进展缓慢停滞不前。
2、 部分群众创建文明生态村积极性不高,多年形成的生活陋习难以改变,突出表现在:净化方面,自家庭院卫生不扫,死角垃圾太多,脏水乱倒,柴草乱放,特别是养殖圈舍的粪便乱堆,污水乱流;道路硬化时不出钱、不出工,绿化植树时不按规划乱栽,甚至不栽树。室内电气化,室外脏、乱、差的怪现象难以改变。这些现象足以说明,群众对文明生态村认识不全,导致积极性不高,缺乏文明生态村建设的理性认识。
3、 规划方案缺乏科学性,有的村制定的规划方案不切实际,制定的目标过高或过低。有的村制定的规划不全面,实施步骤简单粗泛,目标任务不明确;三图不健全、不规范,各村现状图和规划图大部分是手工划制,与村现状极不吻合,图、案脱钩,三图与规划方案的内容不符。
4、 文明生态村创建面小,范围窄,工作缺乏主动性。作为市级文明生态村的孙田庄村,在市县领导的关心和上级部分的帮助下,经过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努力,该村文明生态村创建力度大、进度大,但是从开展这项工作以来,我镇的示范村始终是孙田庄一个村,典型示范的范围小,其余的村连最起码的净化都没有做好,有进度的村也只是在中心工作的带动下有些起色。村里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得不够,表现出很强的被动性和应付心理。
三、 下步要求
上述问题如得不到彻底根治,将直接影响全镇文明生态村的创建进度和创建质量和创建目标。因此,通过这次在孙田庄村召开现场会,今后大家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加快全镇文明生态村的创建活动,争取各村的文明生态村建设都有一个新的起色。
1、 端正认识,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是省委省政府制定的一项宏观战略,同时也是农村工作的综合性工程,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搞好文明生态创建,不单取决于经济实力,关键是干部的认识,根本在群众的观念。因此,各村两委干部要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把文明生态村的创建工作作为一项大事常抓不懈。
2、 找准定位,让广大群众真正“动”起来。我们始终强调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这绝不是一句口号,需要我们去组织实施和认真落实。这次参观并不是让大家来看孙田庄的路、凉亭、路灯的景色,而是要让大家通过学习找准定位。孙田庄村在文明生态村的创建中,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标准和模式,在硬化方面,既有低标准的石子路,又有普通的柏油路,还有高标准的水泥路;在绿化方面,既有庭院绿化,也有环村绿化带;在净化方面,既有高标准的“四位一体”的沼气池,还有普通的沼气池等等。对照这些模式,各村要立足实际,做到以净化为突破口,逐步实现“五化”目标。创建文明生态村的“五化”建设就是净化、绿化、硬化、美化、亮化建设。抓好“五化”一定要从“净化”入手,所谓“净化”就是要做到“一建三改”,实现“六无”。“一建三改”就是建沼气池、改厕、改圈、改厨。“六无”即无脏水乱泼、无垃圾乱倒、无粪土乱堆、无牲畜乱跑、无柴草乱垛、无污水乱流。
大家要认识到,农民群众是创建文明生态村的直接受益者,也是创建文明生态村的主体力量,要靠农民群众的力量,靠农民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去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项工作,只要群众真正理解了,真正动员起来了,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因此,调动广大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创建文明生态村的前提和基础,但这不能停留在口头空喊上。教育和引导的力度,决定着农民群众对创建活动的认识和参与程度。我们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必须把教育和动员农民群众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要把创建活动作为一场伟大的教育运动,大力宣传创建文明生态村的重大意义,尤其要结合孙田庄村的新变化,把创建活动带来的好处向农民群众讲充分、讲透彻,使农民群众真正理解到创建文明生态村,干的都是他们自己想干的事,解决的都是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他们自己的事业,从而使他们自觉投身到这一伟大的事业中来。要教育农民群众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把农民群众在创建文明生态村中的责任和义务讲清楚、讲明白,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创建活动的主体和主角,真正发挥主人翁和主力军的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开展创建活动的积极性,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切实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出样子带头干。在创建活动中,我们的村干部怎么做,对群众有着很强的导向作用。你带头捐了款,带头出了工,带头作了奉献,群众就信服你,就支持你,就会自愿地跟着你干。孙田庄的文明生态要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大的成绩,为什么孙田庄的群众觉悟都这么高,都能积极投身到文明生态村的创建中去,就是孙田庄的村干部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他们都是工作在第一线,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才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孙田庄的文明生态村建设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希望今天来的村干部要积极向孙田庄的村干部学习,发挥带头作用和表率作用,在自己完成好净化、绿化、美化和为本村的文明生态村出资出力的基础上,带动群众做好自家庭院卫生,积极主动地建沼气池、建好沼气池,积极为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出力出资。绿化和硬化方面可以从低标准做起,抓绿化可以从房前屋后植树做起,逐年扩大绿化面积。抓硬化可以从石子路硬化做起,紧紧抓住村村通工程的大好机遇,在物力和财力等方面可以采取向社会各界筹集,群众自筹等多种办法,逐步实现高标准的柏油、水泥路面硬化。这才是参加这次现场会的目的,也是我们举办这次活动的根本宗旨。
3、 做好“三图一案”的“回头看”工作。各村对已制定的“三图一案”要进行一次校兑,一是看所定的规划是不是符合实际?按照要求还缺什么内容?二是看所定目标是不是切实可行?在规定内期限实现目标会遇到什么问题?三是看所定的实施步骤是不是经过细化?每个步骤是不是具有可操作性?四是看划制的“三图”是不是与实际相符合?与方案相符合?按照实际和规划方案的要求,“三图”还缺什么内容?
按照县委要求,我镇第一批文明生态试点村的效果图务必于7月10日前完成,其余村的“三图一案”工作必须于7月15日前完成,新制定的规划方案要符合实际,切实可行,“三图”要齐全规范。
4、 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我们要把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与当前的“驻访帮解”活动、小城镇建设、村村通工程、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以及“三城”同创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习孙田庄村支部书记孟凡勤同志不屈不挠的精神。多方面地和驻村单位联系,做到多交流、勤沟通,与这些单位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基础,取得他们在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是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与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有机结合点。
我们在孙田庄召开这次现场会主要目的是要大家学习孙田庄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的坚强党性,学习他们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顽强意志,学习他们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学习他们科学求实的工作态度,发挥广大农民群众主力军作用,发挥党员干部的核心和带头作用,唱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主旋律,让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
篇4
生态文明是我们在社会活动与发展中产生的一种观念和思想意识,来源于我们的社会活动与生产发展实际,同时对我们的生产以及生活又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和意义。一般情况下,我们将生态文明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理解。1)在社会经济发展与我们的生产、生活中,生态文明要求我们的生产以及生活要尽可能的进行资源、能源的节约,同时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2)生态文明要求在社会与经济同步发展的前提下,国家的行政规定与社会监督之间应应当相互协调,共同实现对于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避免生态环境污染以及破坏问题发生。3)生态文明还是一种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内可以进行推广与宣传的社会经济生产与发展的观念意识,推动社会经济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文明与环境艺术设计分析
从上文可知,生态文明与环境艺术设计之间存在一种观念意识对于生产活动的指导作用关系,而且观念意识来源是生产活动的实践,所以生产活动的实践对于观念意识也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影响关系。在以建设生态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要想实现现代化环境艺术的设计,就需要在生态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念与思想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环境艺术的设计实现,这也是当下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同传统艺术设计的区别所在。我们从上文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分析中知悉,环境艺术设计分为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以及室外环境艺术设计,接下来我们将对生态文明与这两种环境艺术设计进行分析。
1、生态文明与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分析
生态文明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主要起的是指导作用,在这一指导作用下进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实现。首先,在生态文明的指导作用下,进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室内环境艺术部分的设计与实现时,能够利用生态建筑设计模式,进行良好的具有生态文明观体现的室内空间环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这一设计是当下生态文明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最好的体现点之一。其次,在室内环境空间的设计中,要注意使用生态环保型的材料、注意在设计过程中资源的节约以及资源的二次利用、避免在设计中出现的不应有的施工污染等,这些室内空间环境的设计,都是生态文明观念在环境设计中的体现,对于生态、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2、生态文明与室外环境艺术设计分析
在进行室外环境艺术的设计中,生态文明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合理利用土地的生态、自然景观环境设计中,在这些设计中包含有生态、环保观念意识,又有节约、合理思想体现,是生态文明在室外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集中体现。此外,在进行室外空间环境艺术的设计中,如对景观的设计中要重视植物种类多样性和本土化的生态服务功能的景观设计方案,同时要注重进行景观形式合理规划,避免过大、耗费过多等不合理规划情况的景观设计方案等,这些室内空间环境设计方案,在设计中都包含有生态文明的观念,具有现代化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和意义。
三、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之路
在当下生态文明观念的指引下,“和谐”已经成为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总体发展方向。和谐,不仅仅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更是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只有实现了正在的和谐,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的发展。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宗旨就是要实现我们生存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在满足我们生存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同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指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当下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和谐问题已经成为了最重要的发展问题,我国近年来着力于提倡科学发展观,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等发展理念和宣传口号,是的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步入忍心,生态文明观念已经逐渐上升到了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文明层次。这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一个契机,如何在我国生态文明政策的灌输中通过设计扩大生态文明观的影响,是我们每个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所要思考的问题。
四、结语
篇5
关键词:环境污染;生态保护;绿色化学;化学教学;废水处理
作者简介:罗恩平,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化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0-0080-02
一、化学素质应成为公民素质的基本要素
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自然和生态有着广泛而直接的联系。从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所需的一切物质到居住的地球、空气、阳光及我们自身,都是化学研究的对象。化学是人们理解生命现象、破解生命奥秘的钥匙,它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带来负面影响。“全球十大环境灾害事件”皆因化学污染所致,无一例外。因此,只有提升化学素质,才能有力地促进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意义的科学理解,增强环境与生态保护意识,摒弃与生态文明相悖的观念和行为。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将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意识内化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二、教学内容要体现绿色化学理念
绿色化学强调“原子经济性”,即有效利用每个原子,在原子层面谋求反应物利用率的最大化,从源头上控制废弃物的产生(零排放)。此外,还强调“四个R”:即rejection(拒用有害物质)、Reduction(“减少用量”)、recycling(回收)和reuse(再利用)。可见,绿色化学是高效、无害、循环利用及可持续的化学,它应从化学的技术、原理和方法等方面设法消除对人体和生态环境有害的化学品。这与生态文明的要求相一致,不但有重大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化学行为的负面作用。因此,应按照绿色化学的要求进行化学课程的开发和教材编写,并融入环境与生态保护的内容,使化学课程的专业性、职业性、技能性与环境和生态保护的知识性统一起来,以提高学生的环境、生态保护意识。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实施:
1.应考虑试剂及产物对环境的影响。精选课程内容,优化实验方案的,妥善贮藏和管理化学试剂及用品;实验原理和方案设计要尽量采用无毒、低毒、低污染试剂及产物的方法与途径,而不是只考虑试剂的廉价、易得、产率等因素,最大限度减少废弃物。例如,甲醇羧化制醋酸工艺,具有原子经济反应的高选择性和对环境的友好性,是制备醋酸的最佳合成路线,现已代替了乙烯二步氧化制醋酸路线。而对于乙醛合成方案的拟定,应优先考虑无汞合成(如电解银催化剂法)方案;若采用汞催化合成方案,即以汞盐为催化剂的乙炔水合法,就应当对有毒汞盐的污染及其处理作适当介绍。再如,对还原性物质的测定,若重铬酸钾和高锰酸钾均可以作为氧化剂,可优先选择毒性较小、其产物较易处理的高锰酸钾法测定,避免使用毒性较大的六价铬化合物。
2.应当介绍重要物质的环境生态知识,以无机化学为例,如下表。
3.开展微型化学及多媒体模拟演示实验辅助教学减少污染。微型化学实验试剂耗量仅为常量实验的10-1~10-3倍。符合绿色化学的“4R”理念。优点:①试剂、水、电、时间、空间及三废排量大幅减少;②现象明显易观察、微型实验系统易携带;③实验系统流路设计可调性强,产物量少,并作吸收及转化处理,使系统与外部环境“软隔离”而更为安全。目前,微型化学实验仪器种类尚显不足,用于基本操作规范性训练有待探索,其应用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并非所有的实验都能实现微型化。只有对传统化学实验的思想、方法、仪器、计量手段等创新,从定性到定量实现对微型化学实验技术、设备及计量手段、方式的根本性突破,形成自身的仪器设备、计量方法体系的特色,才能拓展更广阔的应用空间,为减排降污提供新手段。此外,对仅以知识性、演示性而非操作训练为目的的实验内容,可采用多媒体模拟演示实验教学,效果动态、直观,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
4.规范“三废”的收集贮存,加强其回收利用及无害化处理研究。按《教育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排污管理的通知》要求,高校实验室应严格执行排污申请登记制度、危险废物污染监控及处置安全许可制度等,全面实施有害物质的达标排放管理。废水的收集存储应根据其来源、种类及特性进行分类,用特定的收集装置密闭贮存,贴上标签,注明废水名称、性质、日期。禁止将不明性质的废液混合存放,避免人为加大废水处理的难度和成本,防止激烈反应、火灾、爆炸、中毒及容器材质劣化渗漏等风险发生。
废液处理应及时、原位、以废治废,降低处理难度、成本,力求环境效益、回收价值和成本价值的“综合效费比”最大化。不便回收利用的须作低毒、无害化处理;对不能自行处理的污染物应根据“转移联单制度”移交有关部门处理。废液的处理应根据情况选择方法及方法组合,不断创新。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践行环境与生态保护
以小组为单位,以环境、生态为主题,开展多种形式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与生态问题:①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环境调查(如工、矿、企业;小区、城镇;江、河、湖泊;餐饮、超市、垃圾场等)等,了解环境污染及生态状况,撰写调研报告;②针对具体问题开展专题调研,收集资料,分析问题,提出见解,拟定方案,实施及讨论;③结合课程存在的实验问题,从实验原理、实验方案、流程设计、试剂选择、条件优化、节能减排、回收利用、产物转化与毒性降低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实验改进设计,以减少污染。通过实际项目的参与和实施,帮助学生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转变行为方式,节约资源,减排降污,履行应尽的环境与生态保护义务。
近年来,贵阳护理职业学院药、检等专业无机、分析等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环保参与意识,学习更为主动,而且对教材建设、实验室管理及“双师能力”建设等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也为教学研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参考文献:
篇6
金龙乡创建安全文明村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深入开展安全文明村创建活动,切实推进我村两个文明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按照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的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丰富群众生活,增强公民道德素质,建设现代村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主要内容,切实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和文化阵地的“双建设”,逐步形成整洁、文明、有序,具有良好社会风气、丰富文化生活、优美生态环境的现代农村新格局。
二、工作目标
依据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创造条件、梯度推进的工作原则,确定安全文明创建工作目标是:20__年建成县级安全文明林区和乡级安全文明文化村、卫生村、生态村;20__年建成省级安全文明林区和市级安全文明文化村、卫生村、生态村。
三、创建标准
l、综合治理组织落实。村级领导班子团结,有一名副职负责综治工作;村级治保会、调委会、治安联防队、护村队等群防群治组织健全,并能充分发挥作用。
2、治安防范措施落实。创安纳入村工作规划,人、财、物基本有保障;村治安室、联防站、报警亭相应配套;重点仓库、财会室和村民住宅防盗设施齐全;群防群治形成网络;刑释解救人员安置帮教,“五种人”监改工作落实;以防激化为重点的各类民间矛盾及时化解,一般矛盾基本不出村。
3、村民的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在辖区内赌博、封建迷信有所减少,得到遏制,活动、宗族势力、群体性械斗、闹丧基本消除,村风、民风好转。
4、辖区治安稳定,村民安居乐业。村内不发生杀人、抢劫、、纵火等重大暴力案件,无称霸一方的地方邪恶势力,无涉毒犯罪;全村环境整洁,服务网络健全,文化生活丰富,村民对创安知晓率和满意率分别达60%和80%。
四、工作步骤
㈠宣传发动和准备阶段。时间为20__年一季度。主要是组织干部群众学习有关文件,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端正态度,制订工作方案,成立专班,加快文明创建工作的协调运转。
㈡具体组织和实施阶段。时间为20__年二、三季度。主要是对照年初工作安排和文明创建工作目标的要求,一件一件抓落实,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㈢自检和评比验收阶段。时间为20__年四季度,主要是对照安全文明林区和安全文明村的验收标准,积极开展自检、自纠自查,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同时报请有关部门进行检查验收。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组织
为切实加强对创建安全文明林区和安全文明村工作的督查、指导和考核,特成立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乡创建联络员:
(二)大力宣传,营造氛围
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安全文明林区和安全文明村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营造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氛围。村委会和村小学要开设专题专栏,对创建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及时进行宣传,对不良行为予以曝光。
(三)明确任务,各尽其责
1、各村、支两委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制定计划,落实措施,组织实施。
2、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做好对全村创建安全文明林区和安全文明村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督促和指导。
3、村治保会、调委会、治安护林队要加强对创建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负责创安日常工作和突发事件的处置。
篇7
__河生态文明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__河是__上游一级支流中少有的、自然流淌的以生态保护为主、整个干流尚未进行开发建设、基本上保持原生态的河流,__流域内森林覆盖率60%以上,是__库区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
二是__河流域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流域内先后批准建立了__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__桫椤、画稿溪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__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流域内有诸多特色资源,如美丽的自然风景区__地貌、原始森林等,____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__世界自然遗产地。
三是__河流域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千万年以来,奔流不息的__河养育了两岸生生不息的生灵,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古人赞之为“集灵泉于一身,汇秀水东下”,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包括地域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酒文化、__文化、生态文化等。
四是流域特色产业发展明显。流域集聚了全国重要的名优白酒产业,如__酒、__酒、__酒、__窖酒等,______三县市名优白酒产量达32.5万千升。__河是全国重要的__旅游精品线路,“四渡__”留下了丰富的__旅游资源,拥有四渡__纪念馆、女纪念馆、__战斗遗址、__渡口等著名__旅游景点。流域内分布着__大瀑布景区、__国家森林公园、__国家森林公园、____谷景区等国家4A级景区和国家__地质公园、国家级桫椤自然保护区、__国家森林公园等国家级品牌景区。
五是流域既是革命老区又是__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四渡__”留下了传奇故事,留下了大量珍贵的__文化资源。同时,由于流域山高谷深坡陡的自然条件,使得流域欠开发、欠发展,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如我市的__、__、__三县市目前还有14.1万贫困人口,占全市贫困人口的27.3%。
因此,__河被誉为__的“生态河”、“美景河”、“美酒河”、“英雄河”。加强__河流域生态经济示范区的建设,保护好、治理好、合理开发好__河流域,将其打造成“特色产业带”、“生态文化旅游带”、“美丽乡村带”、“绿色城镇带”有着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中央、省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系列决策部署,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在__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进行生态文明制度的探索。拟定了__河流域生态红线划定、水资源有偿使用、自然资源登记确权、生态补偿、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河长制考核、工业企业节能环保考核、环保设施建设投融资改革等八项改革方案(办法)。其中__河流域生态补偿暂行办法、环境保护河长制考核办法已上升为省级管理制度;__河流域生态红线划定工作方案、水资源管理制度改革方案、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理制度改革方案、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工作方案已上升为省级改革方案。率先在__河流域实施了河长制、第三方污染治理等制度改革,为深化__河流域生态文明制度改革、为打造国家流域治理典范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二是以规划为引领,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现代旅游服务业。根据《__省__河流域保护条例》等,编制了《__市__河“四河四带”建设总体规划》,拟将其打造成__生态河、美景河、美酒河、英雄河和特色产业带、生态文化旅游带、美丽乡村带、绿色城镇带。近年来,以生态环保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为切入点,全面推进流域内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资14亿元规划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76个、建成32个、在建44个,狠抓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名酒工业园区的建设、特色城镇建设、文化旅游发展。2015年,__市西部__、__、__国土面积6716平方公里占全市21.8%,常住人口132万人占全市21.3%,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14亿元占全市32.8%。
尽管我市在__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受到一些问题困惑。一是__河流经云贵川三省15个县(市、区),在__跨毕节__两市,一些制度措施难以得到共识和落实,实施效果受到影响。二是流域内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岩溶发育,地形破碎,地质滑坡严重,保水能力差,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生产生活,建设用地条件较为恶劣。流经的______三县市中__、__属__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三县市还有14.05万贫困人口,占全市27.32%,脱贫攻坚同步小康任务十分艰巨。三是产业结构层级低,总体开发水平较低。除白酒产业外,缺乏在国内具有比较优势与核心竞争力的其他主导产业,传统产业所占比重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城乡差别大,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__河流域面积广,覆盖范围大,涉及__、__、__三省,要加快流域生态经济发展,仅从省、市两级来推动仍然还不够,很多工作需要上升到国家层面来开展。2015年11月,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齐续春到__调研听取__市关于__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汇报后,提出打造“__河生态经济示范区”的重大命题和战略构想,引起了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建设__河流域生态
经济示范区对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希望得到国家的支持。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落实好走新路、守底线、奔小康的要求,我市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的目标任务。初步构想,在__河流域与兄弟市州牵手,三省联动,国家层面给予支持,在__河流域以全境域规划为引领,以__河流域环境保护法规为支撑,以脱贫致富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为根本,以__河生态经济示范区的建设为出发点,打造一个全国性的、可借鉴可复制的生态文明示范区。
篇8
一、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成效
我省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工程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以小型水利建设、农村沼气、基本农田、农村住宅改造等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另一部分是以农产品生产、养殖业发展、市场建设及企业培育等为主的产业开发建设。截止2005年底,全省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共完成投资4.26 亿元,其中整合各类政府支农投资1亿元。建成小型水利工程652处,农村道路556公里,建设和改造基本农田4.2万亩,造林4.07万亩,解决农村安全饮水7634户,建设农村沼气6262户,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新建和整修农村住宅6036户,建设学校30所,村委会及文化室35处,卫生所28处。建设养畜暖棚2575座,蔬菜温室大棚1287座,种植各类经济林果6105亩,养牛8654头,养羊43197只,兴办企业57个,市场10处。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工程的建设,使小康村成为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街院净化、用能循环化、农产品标准无公害化、用水洁净自来化、看病教育就地化、电视电话入户化、村民言行文明化、村内管理民主化的“十化村庄”。在推进示范村改善生产生活基础条件,发展主导产业,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提升村民文化教育水平等方面走出了一条有效的路子。
二、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科学规划,分步实施
各县按照规划适度超前、建设分步实施的原则,从现有条件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将小康示范村经济发展水平、群众建设愿望、政府扶持方向等结合起来,科学编制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规划。完成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村社道路、小康住宅、暖棚养畜、农村沼气、水利设施、农田林网、自来水工程、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基层组织建设等详细规划。以此为基础,提出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实施项目,逐年组织实施。规划突出小康示范村基础设施改善和农业产业开发两部分内容,使小康示范村既能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又能通过发展经济提高收入,增强发展后劲。
(二)整合项目,加大投入
为保证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各县编制完成建设规划之后,提出实施方案上报我委。按照“以县为主,以项目为支撑,渠道不乱、用途不变、财尽其用、各记其功”的整合投资思路,我委会同财政、国土、建设、农牧、林业、水利、交通、教育、卫生、扶贫等省直厅局共同审定批复。在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实施方案中,按照各部门资金使用方向,将土地整理、农村沼气、退耕还林、安全饮水、产业开发、农村道路、卫生教育、易地搬迁、扶贫开发等项目整合起来,完善实施方案。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实施方案一经批复,各部门优先安排建设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项目。资金整合使各类支农资金能够形成合力,突出综合效益。
(三)政府引导,农民自愿
在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中,省、县各级着力把政府职能转向政策引导、组织协调和搞好配套服务上来。创新机制,坚持把调动群众积极性作为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工作的前提。从农民最关心、最迫切、最容易见到实效的道路建设、农村沼气、庭院经济、住宅改造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等入手,让广大农民感受到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收益。同时,把坚持群众自愿作为工作的基本原则,采取农户自主申报,实行动态管理的办法,在整村推进的选点中,确定了“三个优先”和“两个不搞”的原则,即:农户申报率高的村优先,动作快的优先,群众自筹资金多的村优先;群众没有积极性的不强推,不具备建设条件的不强搞。
三、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的启示
一是必须正确处理客观条件与建设目标的关系。既要做好规划,向农民群众勾画出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前景,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注重实效。不搞盲目攀比和形象工程,切实解决好农村最紧迫、最急需的问题,确保新农村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把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作为关键,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紧迫的问题。首先从通水、通路、通电,发展农业生产等方面入手,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基本的生活条件,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才有能力进行村容整治和住房条件的改善。
二是必须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加以有序推进。针对不同地域、不同收入水平、不同生产发展条件来确定建设方向。对农民收入高、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要把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和农产品加工经营, 加强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为重点,在村庄规划指导下推进农居建设工程;对收入较低、生产条件较差的地区,要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上,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做大做强特色种养业、精深加工业、现代营销业,加快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聚集区,在继续挖掘现有耕地增值潜力的基础上,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尽快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努力提高农民收入;对贫困地区要把扶贫开发作为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有效改善生存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加速实施整村推进和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集中建设新社区。切实加强对贫困劳动力的免费培训,提高劳动技能。对不具备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加强救济和救助,使其能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篇9
(一)教师的生态文明教育素养不高。
现阶段,我国缺乏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人才,在各类学校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师素质也是参差不齐,在职业教育中教师的授课效果也就显得差强人意。要在学生中间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就必须先从老师的教育素养抓起,对老师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培训是职业教育体系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前提条件。
(二)生态文明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相脱节。
目前我国的建设重心都集中在经济建设上来,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滞后于国外的发展。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重视程度不够,人与自然相处的矛盾问题日益突出。我国的高等院校的生态文明教育缺乏结构性的基础,总的来说,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理论基础不够完备,整体上缺乏专业性人才,在实施过程中又没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在职业教育又没有注意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以在职业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实施效果不理想。
(三)生态文明教育重视度不够。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重点提出的一个重要议题,在人和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加强对师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是实现我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在职业教育阶段,最突出的表现是过于注重功利主义,学科设置以社会需求多和实用性强的专业为主,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内容单一,教育方法单一,对于生态文明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在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还集中体现在一些民间团体上,但是这些民间团体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没有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一直处于自由组织的状态。总的来说,生态文明教育在我国的各个领域里都有着为重视程度不够的突出问题。
二、在职业教育中对于生态文明教育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国家对高校的生态教育专业不够重视。
在职业教育中没有建立起来健全的生态文明学科教育体系,没有统一的学科标准和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我国,政府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经费支出也不到位,致使一些活动方案得不到实施,这也是国职业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发展滞后的原因之一。
(二)职业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不合理,生态文明教育还只是流于形式。
在职业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课程主要是通过选修课的形式来开展,而并没有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必修课程。学生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老师讲授,接收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单一。老师的教学方法也主要是通过讲授法,教学形式也古板单一,理论知识没有转化到实际的应用中来。
(三)在专业选择上,由于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学生往往选择实用性、社会需求性强的专业,对生态文明的有关专业热情不大。
在对待生态文明的有关课程上,很多学生也是抱着一种可学可不学的态度,只要在学习中能够通过考试就万事大吉了。这对于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投身生态文明活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三、职业教育阶段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建议
生态文明教育应当是高校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回顾我国教育的历史,我们一直没有注重生态文明教育,甚至导致了一些蔑视生态观念的传统习惯。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强调生态文明教育,改变学生思想方式和规范他们的行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要性的体现。要加强在职业教育阶段的生态文明教育,主要有:
(一)提高教师的生态文明教育水平。
要加强在职业教育中的生态文明教育,首先就必须加强职业教师队伍的生态文明素养,提高生态文明技能。教师的生态文明素养是提高职业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保障。“教育大计,以人为本”,要在职业教育中发展高质量的生态文明教育,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要提高教师队伍的生态文明素养不断的提高。只有教师的素养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才能有所提高。国家应该在教师生态文明素养方面加大培养力度,开辟多种教师培养途径,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二)建立校园生态文明教育评价体系。
在职业教育中建立完整的生态文明教育评价体系标准是很重要的,有了健全的评价体系,就能够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一个直观的评价,对生态文明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也有了一个参考的标准。在职业教育中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不仅是一种评价机制的建立,而且也在无形之中对师生的行为规范有着一定的约束力。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那么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出现的任何问题也是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可以依持的,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规避在职业教育中的生态文明教育一盘散沙的局面。
(三)政府出台政策大力支持。
篇10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县主题,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提高县城文明程度、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为目的,以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为重点,持续推进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县城整体文明水平,努力推进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2013年,力争创建为省级文明县城。
二、职责任务
县级部门:按照《省文明县城测评体系》,测评涉及“基本指标”和“特色指标”共8个项目、40项指标、121项内容和260项标准,分解到县级各部门。
乡镇:(1)制定本乡镇创建规划和实施方案;(2)积极配合县级有关部门完成本辖区所涉及的创建有关工作任务;(3)加大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镇区环境治理,做到规划合理,公共建筑、广告牌、垃圾桶等造型美观实用,街道环境整洁,市场秩序良好,设施齐全,整洁卫生;(4)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制定创建文明乡镇规划和年度计划;深入开展文明村、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每年申请创建文明村不少于2个,表彰文明家庭标兵户不少于10户;(5)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利用节庆日、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每年不少于3次。
蔡家坡开发区管委会:全面负责蔡家坡地区的创建工作;制定蔡家坡地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按照《省文明县城测评体系》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抓好督促检查。
三、阶段划分按照《省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实施细则》和《省文明县城测评体系》要求,我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成立机构,宣传动员
1、成立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并向市文明办提出创建申请。
2、召开创建工作动员大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分解任务,落实责任。
3、县创文办和有关部门、单位根据创建任务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分解任务,明确目标,责任到人。
4、组织工作人员和有关部门、单位,就《测评体系》知识进行培训。
5、全面完成《任务分工表》中所列需要制定的工作规划、计划、制度、办法、措施等规范性材料的起草审定。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集中创建
1、在县创建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各相关部门、单位要严格按照《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任务分工表》中所列指标任务及其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创建工作。
2、明确创建的重点与难点,尤其是对硬件建设指标,尽快列出项目清单,由创建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后,报县委、县政府审批实施。
3、列出工作进度与时间表,限时限期达标。需提供动态资料的项目,必须随工作进展及时整理上报资料;“问卷调查”项目本阶段主要负责部门,必须进行三次以上摸拟调查;“实地考察”的项目必须逐个销号,务必在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
第三阶段:初审整改,查缺补漏
1、邀请省市文明委进行初验,并提出验收指导意见。
2、针对存在问题,查漏补缺,集中攻坚,完善提高。
第四阶段:申请验收,总结表彰
1、做好迎接省级文明县城检查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
2、向省文明委申请进行正式验收。
3、总结创建工作,表彰奖励先进。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了加强对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的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协调督促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创文办)下设秘书组、综合组、宣传组、督查组,所需人员由县创文办按创建任务要求,提出意见,报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后,提请县委组织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抽调。蔡家坡开发区管委会和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按分工要求,及时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机关工作机构,确保创建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
2、加强协调配合。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围绕创建工作大局,密切配合,齐抓共建。尤其是需要几个部门、乡镇共同完成的任务,牵头部门要做好协调,协抓部门、乡镇要主动工作,积极配合,做到任务到位,落实到位。要从创建工作开始以来,对所有任务完成情况的举证材料(图片、音像、文字资料)同步收集整理,及时上报县创文办审查建档,完善创建档案资料。
3、加大投入力度。县财政局要将创建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创建工作,为创建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各部门要对照《实施方案》进行全面排查,对需要财政投入的项目,认真测算建设规模和资金投入情况;能与现有建设项目衔接的,按照原定投入渠道,尽快落实资金,抓紧组织实施;未纳入建设计划的,要尽快提出项目申请报告,及时报县委、县政府研究审定。
- 上一篇:人体工程学的意义和目的
- 下一篇:碳减排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