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25 17:36: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智慧城市;感知基础层;网络中间层;智慧应用层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8-0000-02
一、引言
随着“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建设智慧城市的热潮,世界各个城市把建设智慧城市纳入到新一轮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中。然而,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尚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什么是智慧城市这个看似简单但又非常关键的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认识和厘清。也就是说厘清智慧城市的内涵、本质特征以及基本要素构成是一个尤为重要的关键问题,认清智慧城市的本质就可以防止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盲目性,从而实现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科学性、全局性和可行性。
二、智慧城市的内涵
(一)智慧城市发展概述
“智慧城市”首次出现在1984年美国拉斯维加斯的一家以智慧城市命名的产业技术协会组织,欧盟在2007年的《欧盟智慧城市报告》中率先提出“智慧城市(Smart City)”的创新构想,2009年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的地球”。从2005年开始,我国学者开始借鉴国外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经验。2009年,国家总理在北京科技界大会上作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报告,报告中诠释了“物联网”、“智慧地球”等与智慧城市密切相关的关键概念,标志“智慧城市”的研究引起国家层面的重视。从2010年开始,智慧城市指标体系进入了研究者视野,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了“中国智慧城市(镇)科学评价指标体系”、上海浦东新区了“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2010年,《中国智慧城市(镇)建设行动纲要(建议案)》由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制定完成,提出未来5年发展100个智慧城市(镇)、200个智慧城区示范区的建设构想。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将成为国内新一轮城市发展与转型的创新点和有力支撑。
(二)智慧城市的内涵
IBM认为“智慧城市”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北京大学朱跃生教授认为:数字城市+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智慧城市。胡宝钢教授认为智慧城市就是对于城市发展过程的集成和复合,即智慧城市是对工业城市、信息城市、互联城市、智能城市、数字城市五个阶段的集成和复合。国脉互联认为智慧城市的本质特征是更加透彻的感知、更加广泛的联接、更加集中和更有深度的计算,智慧城市的“智”指智能化、自动化,是城市的智商;“慧”指灵性、人文化、创造力,是城市的情商。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智慧城市人类城市建设的延续,是从工业城市、信息城市一直到数字城市发展到更高阶段的必然产物。其本质特征是以传感器、物联网、高速无线信息基础设施为基础,以精细、准确、可靠的传感网、互联网等多网融合为传感经络,以数据挖掘、云计算、模糊识别、智能技术等为神经中枢,以智慧经济、智慧产业、智慧技术、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医疗、智慧校园、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和新形态。总之,智慧城市是人类城市化进程中,实现人与环境、人与城市、人与自然高度融合、协调发展的更高阶段。
三、智慧城市的特征
(一)全面感知
更全面更加透彻的感知是智慧城市的基础也是其基本特征,即利用各种传感技术和设备,使城市中需要感知和被感知的人与物可以相互感知,且能够随时获取需要的数据和信息。要想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传感技术和设备的发展是关键,传感设备在智慧城市中的广泛嵌入是基础,传感设备在智慧城市中的广泛嵌入形成了智慧城市的“感觉器官”。
(二)可靠传递
在广泛的联接基础上形成可靠传递是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之一,即融合移动互联网、电信网、互联网、物联网形成泛在化的网络承载系统,并安全可靠的将各种采集信息和控制信息进行实时准确的可靠传递。基于广泛联结的可靠传递是智慧城市的信息来源的基础,广泛联结如同智慧城市的“经络”,而可靠传递如同智慧城市传递来自外界的准确“刺激”信息,是智慧城市对外界信息的准确通信。
(三)智能处理
更加集中和更有深度计算的智能处理能力是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之一,即利用云计算、数据挖掘、智能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快速、集中、准确的分析和处理,并做出智能化的控制与处理。对海量的数据,利用数据挖掘、云计算、模糊识别等智能技术对其进行智能化的处理是实现智慧城市的关键和标志,是智慧城市区别于数字城市的关键点。
(四)人性化管理与服务
智慧原本是对人的灵性的描述,现在移植到城市建设之中,其目的是要实现城市的智能化、自动化、智慧化、人性化等,即城市像人一样也有灵性也有智慧。当城市的运行建立在全面的感知、可靠的传递以及智能的处理的基础之上时,城市也如同人一般具有了灵性和智慧——智慧城市。
四、智慧城市的要素构成
(一)智慧城市的“躯体”:感知基础层
感知基础层是智慧城市的“躯体”与“感觉器官”(如图1所示)。传感设备在智慧城市中的广泛嵌入形成了智慧城市的“躯体”与“感觉器官”,感知基础层的功能是收集现实世界中发生的物理事件和数据,包含各种物理信息量、坐标信息、身份信息、声音、视频数据等,感知基础层成了决定物品是否能感知、能说话的前提条件。数据采集与执行主要是运用智能传感器技术、身份识别以及其他信息采集技术,对物品进行基础信息采集,同时接收上层网络送来的控制信息,完成相应执行动作。物联网的数据采集涉及传感器、RFID、互联网、通信网等数据采集、二维码和实时定位等技术。感知基础层使整个城市有了“躯体”和“感觉器官”,整个城市既能向网络表达自己的各种信息,又能接收网络的各种控制命令。
(二)智慧城市的“经络”:网络中间层
网络中间层是智慧城市的“经络”,即信息传导系统。它将完成整个城市甚至整个国家范围的信息传递与沟通,通过移动互联网、电信网、互联网、物联网形成泛在化的网络承载系统,并安全可靠的将各种采集信息和控制信息进行实时、准确、可靠的传递,把信息安全、快捷、可靠的送到城市的各个地方,使物体自己之间能远距离、跨领域通信,从而实现城市之间、甚至全球范围内的通信。网络中间层形成了智慧城市的“经络”,“经络”的形成使信息传递有了通道,智慧城市中可靠的传递是是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之一,强大的网络中间层是智慧城市可靠传递的保证。
(三)智慧城市的“大脑”:智慧应用层
智慧应用层是智慧城市的“大脑”。智慧应用层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快速、集中、准确的分析和处理,并做出智能化的控制与处理,完成物体信息的采集、分析、决策等功能,智慧应用层是物联网的控制层、决策层。物联网的最终服务对象还是人,其目的是要实现城市的智能化、自动化、智慧化、人性化等,智慧原本是对人的灵性的描述,现在移植到城市建设之中,城市也如同人一般具有了灵性和智慧。物联网的应用服务涉及到当今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领域,如智慧校园、智慧医疗、智慧家居、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电网等。智慧应用层是智慧城市的“大脑”,智慧应用层使城市具有了灵性,实现了城市的智能化、自动化、智慧化,使城市更具有人性化和创造力。
五、结论
随着全球范围内智慧城市建设热潮的掀起,我国建设智慧城市已成必然,各级政府已经把智慧城市的建设作为新一轮城市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推动力。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我们必须弄清楚智慧城市的内涵、特点和基本要素,研究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规律,充分借鉴全球智慧城市的建设经验,结合各城市智慧城市发展的特点和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特色,探讨出一条可行之路,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世伟.城市特色:建绿色、泛在和协同的智慧城市[N].文汇报,2011,12
[2]张毅,唐红.物联网综述[J].数字通信,2010,8
[3]马文刚.物联网:建设智慧城市的DNA[J].上海信息化, 2011,3
[4]谢昕.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及相关建议[J].上海信息化,2012,1
[5]张永民,杜忠潮.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及思考[J].中国信息界,2011,2
[6]本.物联网综述(1)[J].有线电视技术,2011,1
[7]胡宝钢.什么是智慧城市?[EB/OL]. 省略/Group/Topic/60724/
[8]国脉互联:中国智慧城市的愿景与本质特征[EB/OL].finance.省略/a/20110303/005226.htm
[作者简介]
篇2
关键词:智慧城市;视频侦查;应用;完善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9.071
视频侦查作为公安侦查的新技术,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全面开展,视频系统推广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下步工作中,视频侦查应当结合智慧城市建设不断进行完善应用,争取成为与刑事、技侦、网侦并列的第四大侦查技术,并在未来成为案件侦查工作的新支柱。
1 智慧城市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智慧城市力求城市建设与信息化建设高度融合。智慧城市的核心在于通过强力集约的信息技术梳理分析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并做出智能响应,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智能决策依据及手段,为社会提供智能信息资源及开放应用平台。基本特征如下:
(1)广泛覆盖的信息网络。广泛覆盖的信息网络是智慧城市的基础,其应覆盖城市的时间、空间、对象等各个维度,能够采集不同属性、不同形式的信息,包括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等各个方面的数据信息。
(2)深度协同的信息体系。在传统城市中,信息资源和实体资源呈现零散、杂乱状态,智慧城市的协同共享就是要打破各部门、各主体分散控制的系列壁垒,形成具有统一性的城市资源体系,使城市不再出现“资源孤岛”。
(3)高效快捷的智能处理。要实现真正的“智慧”,城市还需要拥有对所拥有的海量信息的智能处理能力,这要求系统根据不断触发的各种需求对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从而实现智能决策。
(4)开放交互的信息应用。智慧城市应由政府搭建综合性信息应用平台并借助平台的管理与使用,使各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等个体既能成为信息的贡献者,又能成为信息的使用者,使得各社会个体能够通过智慧城市系统进行充分的信息交流、互动。
2 智慧城市背景下视频侦查的常见应用
近年来随着城市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通过积极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城市监控设备特别是视频侦查系统成为多领域应用的关键技术。目前警方在办案过程中,视频摘要监控系统已经成为强大的办案手段,甚至取代了上世纪警方办案中的“入户访查”过程。在侦查破案过程中,通过综合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巨大的图像信息资源,可以发挥以下传统刑事侦查工作不可替代的优势。
2.1 划设侦查方向
通过查看视频监控,可以比较直观、准确的把握犯罪嫌疑人的外貌行动特征,顺利完成“从案到像,从像到人”模式的转变,为正确侦查方向的划定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2.2 缩小侦查范围
发挥视频系统“点多面广”的布局优势,通过监控图像画面上可识别的衣着行为等特征,在发现了犯罪嫌疑人而进行串并案件后,通过碰撞、比对多点位、多时段的视频监控信息与案件多发地段时空分布较长的关联信息,可以掌握犯罪嫌疑人的活动规律特点,进而缩小包围圈。
2.3 综合锁定对象
由于视频监控的客观、连续等特点,案发前后犯罪嫌疑人的系列活动可以为侦查破案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通过细致分析、研判视频监控图像,可以获得与犯罪嫌疑人相关的活动轨迹信息,甚至查明犯罪嫌疑人细微的体貌特征、活动细节和行为片段。在综合分析研判后,直接锁定犯罪嫌疑人。
2.4 固定犯罪行为
广泛的视频监控系统往往能够反映犯罪嫌疑人作案的主要环节,甚至直接记录犯罪嫌疑人直接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这时,可以通过视频截图形象的固化犯罪嫌疑人直接实施犯罪行为的“特写”,为犯罪认定提供难以辩驳的证据。
3 完善措施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入进行,视频侦查工作也在不断的加强与智慧城市建设的融合,并在公安实战中发挥日益凸显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应用效能,提升实战能力,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完善。
3.1 加强数据的标准化建设
要完善数据结构化标准规范,拓宽识别处理系统的范围。明确数据互联互通标准规范,推进平台与前端、平台与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研究数据应用的标准规范,重点在于数据的服务模式、类型、规则等方面。
3.2 提升视频结构化智能技术
通过智能化技术,能够从视频图像中提取出人、车、物等特征信息,通过提取并整合这些信息,能够方便的对视频数据进行检索、以图搜图、深度关联分析。当这些技术得以实现,视频数据的应用效率会大幅提升,而且可以为视频数据的深入应用奠定基础。
3.3 深化与大数据技术的融合
当越来越多的数据汇集之后,传统的技术或系统已无法进行有效处理,此时,必须采用大数据技术才能对这些海量的数据进行快速分析、挖掘,预测及趋势分析,促进视频系统由原来的“看得清、看得明”向“找得快、找得准、事前预防”的趋势转变。在视频侦查实践中,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相关的数据分析模型。
篇3
关键词:园林景观;智慧城市;关联;作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27X(2016)01-0080-03
在全球信息化浪潮的影响下,全球超过100个城市在进行智慧城市的试点、规划和建设,提出了依赖信息技术来改变城市未来发展蓝图的计划。作为智慧城市绿色文明、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和纽带,园林景观的构建与拓展已成为影响全球范围内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园林景观与智慧城市
作为智慧城市形象重要载体的园林景观,对城市整体风貌的展示,宜居环境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阅、概括,综合对智慧城市和园林景观相关概念的分析和解读,本文认为园林景观是智慧城市中重要的一环,也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慧城市密切相通。园林景观不仅能影响智能城市的发展与建设,而且与智慧城市的实现是息息相关的,可以说密不可分、缺一不可。从发展、规划的不同阶段来看,智慧城市与园林景观相结合,能很好的实现信息互通、节约资源、生态高效、降低管理成本,为城市建设与发展发挥其重要的载体作用。
(一)园林景观与智慧城市二者的发展趋势
目前,全球许多国家和政府在抓紧研究和积极引导智慧城市的发展。国内而言,很多城市也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城市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契机,相继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并着手未来的规划与建设。专家预测,未来二三十年内,智慧城市会集生态化、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于一身,走协同化、低碳化、绿色化、安全化联动为机制的发展道路。而相对于智能城市的全面发展,园林景观在体现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主旨下,更加朝着多样化、标准化、专业化、建筑与园林景观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进而与智慧城市相接轨。从长远发展来看,随着智能化、信息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注重智能与科技、创新与共享、信息与文化、生态与可持续是二者共同面对的问题。而如何打造出一个真正适宜人类居住的生活环境,是园林景观与智慧城市未来发展所为人们期待的。
(二)园林景观与智慧城市二者的关联性
1.多元化。智慧城市与园林景观应倡导多元化,相互融合。多元化须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综合考虑诸如地理环境、区域经济、文化背景、人们的渴望与需求、生活习性和特点等等。作为新兴的智慧城市,武汉五里界新城树立了一种多元化发展的典范(见图1)。五里界新城在提供主要城市服务功能的同时,提出园林与城市动态化、多元化的融合。将收集到环境监测、车辆流动、污染物排放等动态数据汇总到城市智能数据平台,联合智能信息反馈系统、区域生物多样性研究、文化和精神体验活动三个基础板块,以城市智能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发挥园林景观的流动性、多样性,构建一个既有本土特色,又富有多元化气息的智慧城市与园林景观环境[1]。2.一体化。智慧城市建设与园林景观的结合上,无论是智慧城市建设还是园林景观设计,两者都是在构筑空间,都是为了同一目标——营造一个美好的居住环境。纵观二者内在的发展规律,均存在协调与服务、构建与优化的本质属性。我们需要在智慧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做到整体把控,打造智慧城市与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体化,充分发挥二者的功能和属性。目前,在德国、瑞典等欧洲许多智慧城市的旧城改造过程中,做为最有效参与者之一的景观设计师,需提前介入,与城市规划部门相互沟通,共同协作。以园林景观设计的使用功能为出发点,将规划设计细节、生态环境需求和智能系统改造逐步升级完善,形成一体化系统和整体设计理念(见图2)。通过前期的协作与配合,设计师和规划者们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一体化要求的多边机制和有效操作途径,有效挖掘城市独特的资源(自然地貌、历史文化、空间肌理等),整合了景观与建筑、园林与城市,纵向拓展了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建立了新的多元秩序,实现了园林景观与智慧城市的一体化发展。3.人文化。园林景观与智慧城市本身一样,均崇尚历史和文化,具有很强的专属性。从二者的构建要素和未来发展来看,智慧城市建设和园林景观设计都要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充分利本区域自然环境与人文特色,使规划设计与当地风土人情、文化氛围相融合,实现可持续性、生态性与文化性的统一。邬贺铨院士在《智慧城市应植入本土文化“基因”》一文中指出:“人文化是智慧城市的‘情商’,会产生独特性和吸引力,使人们能够从城市景观中读出不同城市的历史文脉和文化空间,品味出不同城市的人文风格。”[2]俞孔坚认为:“人来自于自然,同样回归于自然。现代的城市被喻为‘钢筋森林’,如何改变这种被灰色冰冷混凝土世界所包围的城市,让‘文化’与‘绿化’相得益彰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综合来看,智慧城市不但要环境出色,而且人文效益也要显著。只有将人与城市建筑、景观有机融合,增加内部接触空间和互动机会,才能实现智能城市与园林景观的人文化。4.数字化。当今智慧城市建设与园林景观设计均提倡数字化。随着3S技术的发展,GIS、RS和GPS已成为二者相互获取数据、分析数据,使多元数据得到融合、影像数据解译精度提高,使决策和设计过程更科学、规范。美国阿肯色州法明顿以机动车辆为导向的城市景观规划项目中,设计以改造城市公共空间为主体,期望重塑当地的农业景观,重拾法明顿的农业遗产(见图3)。决策者以遥感影像解译的土地类型为基础数据,以大数据作为核心支撑,将城市的所有资源与数字系统串连起来,整合数学定量模型、景观指数、公众参与等多种数据,利用3S辅以其他数据资料,综合的反映了城市结构和景观类型特征,使改造后的城市空间更加合理、便捷,具有很强的可达性。5.信息智能化。园林景观和智慧城市的另一个基本特征便是信息智能化。智慧城市能有效地将智能处理与深度计算能力,通过信息化处理的方式来实现泛在数据之间的智能连接与协同联动,最终打造高效的智慧城市[3]140-143。相比智慧城市的智能化而言,园林景观与智慧城市的关联点在于智能技术和信息的应用上。智能分析、声控技术、远程管理软件、FDR传感系统技术等在景观建筑、植物种植管理、水景和灯光等方面均具有技术可取点。作为以建设智慧城市为终极目标的加拿大多伦多,智慧新城计划利用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协同技术,从建筑、交通、城市空间、生态环境、清洁能源等多方面入手,为市民提供使用舒适、规划合理的智能城市空间。与此同时,通过对声控技术、FDR系统、城市远程信息管理等智能化技术与监测、分析数据的有效结合,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日照、通风等条件,减少了噪音、降低了有害气体的吸入量,营造出信息化、智能化、复合化的城市空间与居住环境。6.生态与可持续化。从生态与可持续化的视角去重新认知和解读园林景观与智慧城市的关联性,须全面引入生态系统论和可持续设计理念。在园林景观层面,把园林景观作为EI(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多尺度城市开发是城市开发规划的空间战略)。将景观元素和空间格局所组成的景观网络结构化,整合不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来构筑城市,为居民提供多样的、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服务。在智慧城市生态可持续建设方面,通过对生态技术因子、系统论和EI(宏观、中观、微观)三层面的综合分析与运用,构建一种生态与可持续化协同发展的全新智慧城市模式。
二、园林景观在智慧城市中的作用
现阶段,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着眼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通过智能技术与园林景观环境的有效结合,科学、系统的规划城市的未来。
(一)树立城市生态价值观
园林景观视角下的智慧城市建设致力于探讨一种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模式,旨在帮助人们了解与感知城市环境,使个人行为与城市发展产生联系,形成有机的统一体。园林景观在智慧城市中的作用在于,有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和设计,有效的推动城市生态转型和高效的运转;通过挖掘城市资源潜力,建设一类生态高效、节能低碳、绿色环保、信息智能、建筑宜居、环境优美的智慧城市,进而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
(二)协调城市建设与环境可持续
在协调城市建设与环境可持续,园林景观设计先导先行。作为二者的中间环节,智慧城市园林景观要深化内涵、转化优势,不断开发和研究对城市环境有利的技术支撑体系。通过借助信息化系统与科学技术,准确、高效地评估城市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绿地使用率[3]140-143。在倡导智能科技与园林景观相结合的基础上,形成系统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与全方位化并进的园林景观体系和构建模式,发挥园林景观重要的纽带作用,实现智慧城市建设与环境可持续的协调发展。
(三)促进城市软实力发展
对于提高智慧城市软实力而言,园林景观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园林景观是反映智慧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支撑智慧城市生态平衡、凝聚城市文化共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园林景观建设的带动下,智慧城市正朝着“城市—花园—森林”的建设方式转变,发挥其内在的感召力和亲和力。通过对智慧城市园林景观的构建与深化,将有效发挥其特有的“软文化”、“软资源”与“软实力”,为智慧城市文化战略的提升,起到辐射、传播、推广的作用。与此同时,也能促进智慧城市相关行为的洗礼、升华,最终达到提升智慧城市软实力的目的。
(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园林景观是一门高度综合的应用性学科,是集园林学、景观学、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艺术于一身,具有高度的交叉性和复杂性,对于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有着间接而深远的影响。更进一步来说,园林景观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会更多地关注人本思想、注重城市功能,强调城市的管理水平。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和设计者,不仅要用感性的眼光去看待智慧城市建设,更要用科学和理性的方法去观察、研究城市内在与外在的空间环境以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效的方式方法去指导智慧城市建设,以点带面,深化细节,不断提生智慧城市的管理水平。
三、园林景观在智慧城市中的价值
探究园林景观在智慧城市中的价值,本文认为应从智慧城市与园林景观的关联性和发展趋势上进行研究、总结。通过对相关文献和案例的解读不难发现,园林景观对智慧城市的发展、缓和城市与人类、城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具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在园林景观的有效推动下,建设满足居民需求为导向,兼具公共安全、生态优先、绿色环保、功能多样的新型智慧城市。相反的是,通过智慧城市建设,能促进智能信息系统的全面提升,有助于解决园林景观设计中数据采集的盲目性,能准确、及时、有效的进行数据传导,为城市决策者提供准确的判断依据,从而为构建高效、节约、智能化的园林景观打下坚实基础,发挥园林景观真正的价值与意义。智慧城市与园林景观相结合,有利于实现节约资源、生态高效、降低管理成本、协调城市发展、提升城市软实力,为城市建设及管理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俞孔坚,AshokLall.亚洲的可持续未来[EB/OL].(2012-06-14)[2015-09-15]
[2]吴亚伟.浅析城市绿地系统的文化功能[J].山西建筑,2007(7):8-10.
篇4
[关键词] 大数据;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
[中图分类号] F29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1-53-3
Research on New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Based on Big Data Thinking
Song Yingying
(Library of He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Zhengzhou Henan 450002)
Abstract: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 is the main obstacle for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New urbanization carries the mission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doubl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justice, big data can promote the future new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big data and new urbanization, big data thinking is brought into new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innovative application of big data is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demolition work, citize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mart city construction and so on.
Keywords: big data; new urbanization; smart city
1 新型城镇化与大数据
“城镇化”一词出现约有140年的历史了,在国际上多使用“城市化”,因此一些研究文献中常常把“城市化”和“城镇化”混淆,对我国而言,除了广大的农村外,既包含城市也包含镇,结合我国的国情,城镇化更符合我国的实际。
关于“城镇化”的著述有很多,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城镇化是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由之路,随着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变,农民从农村居住转向城镇居住,城市文明向农村进行传播和扩散。由于受户籍的限制,转移到城市中的农村人口不能享受和城市居民同等的保障,因此,城镇化是包含农村人口从观念、身份、生活方式、保障方式等各方面向城市居民的转变。
“新型城镇化”一词最早是伴随党的十六大“新型工业化”出现的。党的十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是对城镇化本质内涵的重新界定,新型城镇化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的协调互动,是人口、经济发展、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发展方式。以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实现的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发展和人民利益的实现为最终目的,致力于和谐社会和幸福中国的城镇化,真正做到城镇中不同的发展主体实现均等的城市公共服务和发展权利[1]。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新四化”协调发展。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产,信息正日益成为未来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信息化是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基础上产生的,凭借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关系到城市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性举措。因此,信息化必将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至关重要的助推与提升作用。
大数据一词最早出现在apacheorg的开源项目NUTCH中,当时科学家用大数据这个术语来描述在更新网络搜索索引的同时进行批量处理或分析的大量数据集。大数据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一般来说大数据有四个基本特征:数据的规模大,数据种类多,数据要求处理速度快,数据价值密度低。大数据不仅用来描述数据的量非常巨大,还突出强调处理数据的速度。通过无处不在各种各样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得知事情发生的趋势和可能性,给我们提供新的竞争优势,得到非常有价值的社会认知。
海量数据随着时间持续产生、不断流动、进而扩散形成大数据,进而重组各类战略资源。只有经过分析大数据才能变成满足不同需求有价值的信息,才能使政府适应大数据时代重组战略资源格局的要求。国内在大数据的利用和建设方面还处于初级的阶段,投入比较早期的是互联网企业,例如淘宝,新浪,腾讯,百度等企业,在中国庞大的互联网用户下,每天产生的浏览,点击,交易数据,在这些大数据下进行用户行为的分析,对于如何吸引互联网用户,提高互联网企业至关重要的平均停留时间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2 大数据有助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稳步推进
2.1 大数据思维有助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维创新[2]
大数据是当前数据分析领域的前沿技术。数据成为当今每个行业和商业领域的重要因素。这也标志着大数据正在引发一场思维革命,大数据正在改变人们考察世界的方式方法,从而引起社会、经济、学术、科研等领域的深刻变革,更引起思维领域随之不断创新发展。传统的城镇化建设主要致力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更多的是以修路、修桥为主的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大数据的思维方式是从追求事件本身的简单线性因果关系转向发现丰富联系的相关关系,这种思维下,注重的是“城”、“乡”、“镇”、“村”的产业功能、规模、保障等方面的数据链基础,数据本身反映的不仅是当前状态,更是过去和未来的间接反映。例如:宁夏银川的新城区建设,较早的将“数据”思维引入城市建设去,注重数据整合与科学分析,系统的进行地下管网、道路建设等方面,使城市在各种自然灾害面前运行良好。
2.2 大数据思维有助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方式创新
大数据正在改变人们考察世界的方式方法,在大数据时代,建立在全部样本空间上面的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准确预测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这将颠覆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改变人类的传统认知世界的方式,新型城镇化建设会涉及土地流转、城市功能以及社会理念的方方面面,以往传统的城镇化建设中多以政府的行政手段进行干预,从思想层面上开展工作,而大数据强调以“数据”为根据,引导城市建设和人们的行为方式。例如,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中,土地的权属、土地性质、土地市场价格变化、土地使用年限、所有者、经营者的利益等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土地的价格和农民流转的积极性。通过土地市场经济数据分析,有些地方用农地每亩吨粮年粮总价替代每亩租金,可以消除农民对租金随土地市场变化受损的担忧,从而使土地流转率得到较大提高。
3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大数据的创新应用
大数据驱动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最为核心的就是围绕整合方方面面的数据,从源头遏制有意无意地数据割据现象,打造一体化的城镇运营平台。
3.1 大数据思维在拆迁工作中的创新运用
拆迁工作是新城镇化建设中不可逾越的一个重要阶段,屡见不鲜的拆迁引发的各种矛盾冲突,使得拆迁工作的难度加大。拆迁工作不能顺利进行,就会危及新城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传统思维下的拆迁工作主要以各类拆迁文件精神为指导制定具体的拆迁措施,以利益驱动和法律强制为手段,由于缺乏从总体上对拆迁工作的分析,当面临拆迁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时,没有行之有效地办法解决,使得拆迁工作进展缓慢。
拆迁工作看似单一,其中涉及被拆迁人的人口、经济、家庭结构、宅基地等多种数据,利用大数据思维对这些数据进行收集、分析运用有利于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
首先,在拆迁工作制定政策和方案前,重视对被拆迁人各种数据的收集,对拆迁可能出现的各类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真正做到未雨绸缪。例如出现已经营多年的集体土地上建设的商业住宅问题,如果没有确定此类情况补偿标准,就会引发拆迁人与被拆迁人的利益与矛盾冲突。同时,被拆迁对象对拆迁或多或少存在攀比、期望、从众等心理活动,对被拆对象心理状态的精准把握也是拆迁工作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次,实现拆迁人和被拆迁人的信息对称。被拆迁人抵触拆迁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对拆迁组织和政策缺乏公信力。因此,在对拆迁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将拆迁标准以及同类情况的数据进行公示,实现了数据、信息的全覆盖,使被拆迁人找到自己的数据期望值,将大大提升拆迁进度。
3.2 大数据思维在公民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要建立起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让城镇全体公民享受更高质量的服务和生活。
公民信息资源是指各相关政府部门为履行政务职能而采集、加工、使用的每个公民的信息以及在办理业务过程中产生和生成的信息资源等。公民信息管理系统是以公民身份号码为标识,集居住、婚育、就业、纳税、社会保险等信息于一体的信息系统[3]。建设公民信息管理系统,重视公民信息数据的收集,形成公民信息数据库,内容包含公民基本信息和婚姻、社保、就业、住房等扩展信息,基于公民信息管理系统有助于政府部门动态、准确地掌握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居民已经享受或还没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状况以及需求,为户籍制度改革具体措施落实提供全面和准确的数据支撑,助推户籍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建设公民信息管理系统,利用大数据的优势收集公安、教育、卫生、文化等部门涉及的城镇公民信息和公共服务资源信息,通过综合分析和深度挖掘,一方面可以准确、及时反映城镇公民的规模、结构、分布、流动规律,另一方面可以从宏观整体的角度分析城镇医院、学校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资源的配置情况,从而为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在规划、建设公共服务设施资源的过程中提供重要依据,引导城镇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合理配置,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和质量。
3.3 大数据思维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智慧城市是信息技术和城市发展战略相融合的一种新型城市形态,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智慧城市遍及生产、流通、消费整个领域,以及管理、服务、生活、文化的各个层次。它充分应用新技术带来的超大计算能力,全方位实施城市数字化,普及应用物联网,以及射频识别、数字地图等技术,有效实现智能发展、全程监控、达到精准识别并直接参与城市的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智慧城市的基本内涵会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出现而不断更新。
目前,科技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信部等都在推进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工作,尤其是住房城乡建设部已先后推出了两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这已经成为推动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抓手。智慧城市的建设对推进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将全面提升城市的生产力水平、创新能力和竞争水平,从整体上提升大众的幸福水平[4]。
在国际上有两种智慧城市建设模式,一种是老城市的智慧化,二是新城市的智慧化。对新城镇建设而言,更重要的是新城市的智慧化。摄像头、地面传感器等监控设备收集了大量实时更新的信息。路况、天气、历史上某地段的事故发生率等,都在统计之列。通过大量的数据处理,大数据后台就能综合过往的情况,针对每位用户制定最合理、最安全的行车路线。
目前,中国物流业占GDP比重达15%左右,通过GPS定位技术,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运输物流平台能采集大量的实时运输数据,处理后就能向每位司机提供个性化的路况信息、理想线路,并预估运输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
大数据分析应用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信息技术、制造业等众多领域越来越多的基于大数据分析和应用结果进行决策。另外,大数据分析应用推动了社会进一步的发展,对智慧居民管理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大数据研究实验显示出惊人的预测能力,未来大数据预测技术将会对人们的决策过程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智慧环境方面,大数据支持预测并能快速响应灾害。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大数据将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利用大数据对大量实时和历史数据的挖掘、评测与关联性分析,深度获取相关环境数据,可以帮助环保部门准确判断环境变化趋势。打造人本、智能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镇化发展的质量。
随着信息化在城市发展和城镇化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度日趋紧密,通过构建基于城市虚拟映象的融合服务平台,以更加集约、高效、绿色的方式实现对城市的服务和管理,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史富艳.中国农村信息化与城镇化发展的互动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 王建华.大数据思想文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创新[J].上海经济,2014(4):44-45.
篇5
关键词:中国传统图案;现代城市导视系统设计;瓦当纹样
中图分类号:J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166-01
一、传统图案鲜活的生命力
中国的传统图案历史悠久,以其独立别致而又统一的格调,显示出独特、深厚并富有魅力的民族传统和视觉文化,为当代的艺术设计提供了汲取的丰富营养,提供了设计的观念、方法和线索,但是在经济全球化、西方强势文化领导着全球风尚的今天,受染于时代的浮躁文化的中国设计在“拿来”的沾沾自喜中逐渐疏离了它本应特有的传统内涵。
在浩瀚的中国传统图案的海洋中,我们就能寻觅到这些“中国特性”的影子。很多优秀的传统图案之所以能传千载而不衰不灭,不仅仅因为它优美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的中国式的智慧、意境和精神。这些图案不仅是一种装饰图形,更是一种中国精神的图式。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洗礼之后,传统图案中的独特的中国式神韵依然呈现出一种生命力。
从浅层次来讲,现代运用古代传统的“中国设计”不少,但从文化内涵来看,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很多所谓的对传统的借鉴常常是将传统图案简单地修饰加工和复制拼凑,传统在这些作品中只是“美丽的外衣”。真正的“中国设计”应该是试图去发现一种既植根于我们民族的本土性,又对整个设计语言具有意义的东西,将潜在于我们无意识深处的“本土记忆”重新置于大众眼前;应该是在寻找表现某种可以识别、分析、解读我们的传统艺术中渗透的我们民族的智慧、意境、精神的“中国特性”。
二、城市可读性与现代城市导视系统设计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文化个性,城市的文化从根本上影响着城市的形象,这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各具特色的文化正是人们向往去到不同城市体验不同风情的原因所在,缺乏个性的城市在现代社会的竞争力是非常小的,而这种个性正是来自城市具有特色的文脉。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各种显性以及隐性的与城市本质相关联的背景,形成了一条或清晰或隐晦的文化脉络,这条文化脉络源于城市的地貌、环境、历史、文化和传统,它记录着该城市的自然与人文特色,是城市之间相互区别最本质的因素。现代城市正日益变得复杂,识别性降低且不易掌握方向,营造清晰的城市意象,建设可读性的城市,从而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城市导视系统设计的直接目的,而这种城市意象的形成不能离开对于城市文化性格的准确定位。
导视既是标识,也为人们提供信息,导视系统在城市空间中不仅告诉我们身在何处以及如何到达别处,还在潜意识中告诉我们与身处空间中的导示符号有关的其他信息,如地域性、文化性等。导视系统为城市的公共空间明确出某种通常被忽视的秩序感,城市空间的多样性一方面具有了丰富的视觉肌理和可读性,另一方面,导视系统通过连续的统一的视觉传达手段赋予空间清晰的阅读秩序。
导视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如下要求:
(一)符合环境行为学
导视系统设计要符合环境行为学的特点,细节设计要符合人性的要求,充分考虑人们的行为特征和心理需求。设计应从人体工程学、生态学和美学等角度达到完美,实现以人为本的目的。导视系统信息设计要能够被人容易的、无误的认知;要体现人与城市之间的沟通。
(二)体现地方文化特色
导视系统的造型和颜色要与城市整体形象相协调,符合城市地方文化基本特征,体现城市整体性认知。建立区域导向系统,延续城市规划设计理念,与城市设计的整体风格相统一。
(三)符合人与环境的视觉和谐
周围环境要素对视觉会有一定影响。具有针对性的导视设计一方面能够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另一方面使人们的户外生活空间更加具有心理安全感。
三、实例分析瓦当纹在导视系统中的运用
“一个民族的崛起必然会带来对自己文化的重新认识,这包括对传统的重新发现,对民族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与地位的重新界定。设计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文化的现代性。”自从现代设计的摇篮包豪斯设计学校所倡导的几何化平面设计风格袭卷全球以来,现代设计逐渐走进了一个极端,那就是忽视本国、本民族、本地区的文化特点在平面语言上的表达,千人一面的设计缺少当地的文化内涵与温暖的人性色彩。
导视系统设计是一种用现代设计理念和手法进行的艺术创作,其中需要超凡的创意,结合新的视觉元素,但这些新的视觉元素如果和城市本身的文化结合得不够融洽,会对城市文化带来极大的伤害。同时城市导视系统设计中还要注意对文脉的提炼。城市文脉中包含的信息是十分广泛的,但导视系统设计中只能根据需要选择最具代表性、最概括的形势与内容,并强化这些特征,经过取舍、概括、选择最能够表达城市内涵、最具有代表性的元素来进行创作。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公共标识与导视系统这种独特的信息传送方式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功用。图书馆中的公共标识与导视系统对于指导读者进行有秩序的阅读活动具有直观、快捷的功效,同时也是图书馆形象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图书馆独特的“视觉语言”。图1、2、3所示为西安某图书馆的导视系统设计。此导视系统设计,从科学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入手,将西安的文化艺术特征融入导视系统设计之中,以期在满足功能需要的同时,体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与时代特征。运用代表秦文化的瓦当纹样,结合现代图形化的特点,通过其特有的形态传达出丰富的文化内涵,达到形与意的高度统一。
众所周知,西安,古称长安,历史上曾有十三个朝代曾定都在此,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自古就有“秦砖汉瓦”一说,瓦当纹样作为一种民族艺术中的传统纹样,集绘画、浮雕、工艺美术、及书法于一身,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装饰手法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一个极具特色的艺术种类,千百年来,始终发挥着经久不息的艺术魅力,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瓦当纹样中能够感受到秦汉时期人们对自然最纯朴、最直观的审美认识和情感表达。
四、结论
有句话叫“善学邯郸,不失故步”。我们只有植根于本土文化精华的土壤中,深入领悟传统中的“中国特性”,吸取外来优秀的意识、方法,兼收并蓄,融会贯通,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拿来”,才能找到真正为世界所认同的“中国设计”。
参考文献:
[1]高阳.中国传统装饰与现代设计.福建美术出版社,2005年.
[2]丁松丽.论现代设计中民间传统艺术的应用.装饰,166期,中国装饰杂志社,2007年.
[3]陈新生.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
篇6
“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就近入学,方便接送;所有的小学质量都足够好,父母不用为择校而发愁;所有的孩子,都一律平等,没有人为原因被拒之门外;所有的孩子,都能受到老师的关爱,快乐幸福地成长。”六年前一次培训后,我曾写下上述感想。
六年以后,我从起初参与一所小学的筹备,到任一所小学的校长,对于未来小学又有了新思考。
未来小学集教室、功能室、图书馆、花园于一体。
这里说的是硬件。作为社会文明教化之所,学校应该是最美观、最前沿、最实用的地方。
未来小学规模不宜太大,每届二到六个班,每个班30人左右,教室宽敞,不用排排坐,可以自由组合成各种学习的方式。“纪律可以带来秩序,但却是被动的,只有一个人归属于一件事、一群人、一个社会,才会有认同和发自内心去照顾它的愿望。”(柴静《看见》)孩子们有足够的安全感,属于此、学于此、长于此。
教室旁边就是功能室,可供专业课或合班上课用,既相对独立,又方便到达。不像传统的小学,教室集中在一起,功能室集中在一起。
图书放置在学校里各个角落,小学俨然就是图书馆。小学就办在图书馆里。书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既是社区图书馆、大众图书馆的补充,又突出本学校的办学特点。
未来小学就建在花园里,郁郁葱葱,可随意畅游,保证学生一年四季有景可看,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玩耍的需求,有适合孩子们玩的安全环保游戏场所,提供全方位活动的可能。
当然如果场地有限,未来一个区域可以形成一个学校群,既相互独立,又在功能室、活动场地上相互补充、相互呼应、避免多校一面。
未来小学是学生的乐园、教师的学园、社区居民的乐园。
早上八点半,孩子们坐着统一的校车来到学校,自由活动二十分钟,可以玩学校依据儿童发展为孩子们设计的游戏,也可以在美丽的校园自主晨练,当然也可以早读和晨诵。
每节课,低年级三十分钟,中年级三十五分钟,高年级四十分钟。在每节课上,老师们会致力于提升孩子对本门课的兴趣,激发他们课下继续探究的愿望。
中午,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在学校吃到由营养师精心准备的美食,没有色素,没有香精,有足够的营养,然后每个孩子都能在寝室里睡一个香甜的午觉。
下午主要是活动课和综合实践课,孩子们可以任意选择,学校会根据每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设计一套实践活动“自助餐”,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
其中有一个下午是自由时间,可以看书,可以踢球,可以在自己喜欢的老树旁沉思。
放学后,学校代为托管孩子们。孩子们可以在学校阅览室里、在专业图书管理员的指导下读书,可以选学一种乐器,可以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五点以后,再由统一的接送车送到每个街区。作业都在学校完成,孩子们回家只思考问题。
老师们都很“专业”,热爱教育,了解儿童,学科知识足够,甚至在本学科的某方面是专家。老师能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备课,而不是为写教案而备课。每个教研组自发地商量课程。没有与教学无关的琐事打扰。
老师们的专业发展和团队构建是未来学校里的大事。老师们学的是全科,语文数学能教,体音美也会一些,任教前培训足够专业。有专业人员为老师们的专业发展提供科学考核依据。老师们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跟岗学习才能竞争上岗。从上班的第一天起,他们就了解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为之去W习实践。校本研修是最重要的成长途径,一个老师可以是教学组的成员,也可以是年级组的成员,还可以是某个教师兴趣社团的一员,同伴互助,共同成长。
当然,能在学校里充分得到发展的,还有附近社区居民。他们也到这里来学习、培训、玩耍。用教室或功能室的民间团体需要提前预约,学校是社区居民最重要的活动场地。
未来小学是智慧学校,也是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的一部分。
在未来学校里,学生的课堂可以在教室,但探究是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师生一起上课,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主导者;师生可以随时在网上遨游。学校里网络全覆盖,可以随时视频播放新闻。智能化办公、无纸化办公是主流,老师们为孩子们建立成长档案,鼠标一点,概貌尽显。
各种考试都很灵活,语文只考作文,数学考运用,英语属选学。各类体育运动的规则孩子们早就掌握,所有的孩子都有音乐爱好,唱歌、跳舞、乐器,一个班的孩子就可以举行一场音乐会;有美术鉴赏能力;会检索各类信息。哦,最重要的一点,无论什么能力,都是为了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毕业的孩子不用为上什么样的中学发愁,因为自己优秀,好中学也很多。
未来学校不是孤立存在的,未来学校建立在智慧社区的基础上――学生和父母既会熟练操作电子产品,又深知户外活动的益处;智慧社区的父母学校有规律地开展,父母们都在计划生孩子前接受过一定的心理学培训,对教育、对孩子充满理性的认识和热情的期待。未来学校建立在智慧城市的基础上――社会对教育的认识趋于理性,“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已成为全社会共识,教师的工资位于一个城市中等偏上的水平,吸引更优秀的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越来越优秀的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成为学校“兼职教师”“编外教师”,教育真正站在了社会发展的正中央!
未来小学建设之路还有很长:
路的开始,相信种子、相信岁月;
路的中间,坚信“行动就有收获、坚持创造奇迹”定会实现。
师生相信的,一直都在。
路的尽头,会有大片的新优质学校吧,同心的朋友啊,我们去走这条路吧;
篇7
关键词:图书馆;城市建设发展;市民素质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3-0192-02
当前,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越来越成为人们生存、发展和活动的主体,其经济发展、形象建设、城市品位、文明程度、公众的生活质量和环境改善等日益受到广泛关注。而科技和文化教育,是推动以上各项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手段。那么,作为人类知识宝库和文化信息中心的图书馆,势必在城市建设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图书馆的主要社会职能
图书馆是保存、整理人类社会文化遗产,向人们提供、传递文化信息资源的文化教育机构。中国图书馆从体制和行业上一般划分为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和科学院图书馆三大系统。这三大系统图书馆都是知识密集、信息密集的文化集散地,是广大市民、学校学生和科研人员获取知识信息资源的重要学习、科研领地,不仅承担着收集、整理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社会职能,而且肩负着传递文献信息,传播文化知识和信息服务的社会教育职能。大学图书馆和科学院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相比,虽然服务对象和主要职能各自有所侧重,但近年来在国家“消除知识信息鸿沟、促进信息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文化政策背景下,它们都在履行好自身主要职能(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基础上,兼有面向社会服务的重要使命。虽然各自社会分工有所侧重,但作为人类文化智慧的宝库和城市文化建设发展的智力支持者,都是城市建设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图书馆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1.图书馆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地位。很多专家说,城市以文化论输赢。笔者认为这句话定论得很有道理。因为一个城市的文化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城市的社会形态和市民素质;论一个城市是否有竞争力,也要看这个城市的文化发展水平和文化氛围。换言之,就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品位、经济发展、文明程度和发展潜力等都是靠文化建设(科技、教育、文化信息资源等)来提升的。图书馆是教育、科技、文化信息中心,是城市文化建设的载体,是推动知识信息资源获取的最强有力机构。它以特有的传递文化、教育服务、科技创新和辐射影响方式引导着城市文化发展的方向和提升城市整体实力。
2.图书馆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作用。(1)图书馆是知识文献信息中心,能满足全体市民的知识信息需求。市民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离不开各类知识、信息资源的大力支持。虽说现在随着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知识信息资源的渠道多种多样,而且方便、快捷,但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和正规的文化教育机构,在提供知识信息方面更加系统、科学、专业和完整,能保证知识与信息的质量和权威。(2)图书馆是开发智力资源的重要基地,有利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图书馆不仅是知识信息资源的保存者和传递者,也是促进知识的创新者。首先,图书馆收藏的文献所蕴含的知识信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一种智力资源[1]。人们通过学习、理解、消化和吸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多的新理论、新思想和新理念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其次,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和科研机构的图书馆)通过各类知识信息资源的整合、开发,为市民提供各种高端知识信息资源,给他们的学习、工作、创业和科研以指导,有利于他们生产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和科技创新。(3)图书馆是文化教育的最佳场所,有利于人才培养和市民素质的全面提升。图书馆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和举办的各种讲座、展览、演出和各种主题活动等是对市民实现终身教育的有效形式,有益于他们养成健康娱乐休闲的生活方式,通过活动的参与,能使他们各种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尤其是广泛的阅读,不仅能增长知识、拓展视野、提高人文素养,对青少年的人格和世界观的形成也具有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图书馆是以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和培养高素质市民的形式对城市建设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
三、图书馆对城市建设发展的贡献
1.加快市政建设,影响城市环境。当前,随着政府对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和地方高校、科研机构建设的重视,相关投入不断加大,各类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化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整体规划,使城市环境出现巨大改观,为城市建设平添了无限魅力。外形美观、布局合理的各类图书馆,不仅成了一道亮丽的文化建筑景观,提升了城市文化形象,还增加了现代城市功能,为人们学习、进修、科研、休闲娱乐提供了方便。
2.提高市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人是城市发展的主体,城市的文明与稳定从根本上取决于市民的文化素养、文明习惯、社会风气和生活质量。图书馆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对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不仅表现在对城市居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改善社会的知识结构上,更表现在对广大市民文明习惯、文明风气的形成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上。到图书馆阅览、经常参加图书馆举办的各种活动,走出家庭和狭隘的社交圈,把打牌、聊天、睡觉、酗酒和闲逛的业余时间用在阅览、欣赏等健康休闲方式上,不仅能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还能缓解工作和生活压力。图书馆提供的文学、音乐、美术、影视作品和游戏软件等文献信息资源,能丰富和活跃市民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图书馆作为快速生活节奏的调节器和减压器,也是市民宣泄情感、释放心灵的精神家园,为稳定城市秩序做出了重要贡献。图书馆营造的良好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将影响整个城市文化建设的氛围,是城市良好精神面貌的体现,会感染更多的市民“求知向学”、“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并在精神上产生共鸣,在心底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一种自豪感和愉悦感—这就是城市文明提升的真正魅力所在。
3.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如前所述,图书馆的主要职能就是满足市民、学生和科研人员对科学文化、知识信息的需求,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科学意识和创新能力。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市民素质的提升不仅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能提高决策水平,使生产决策发挥最大化效果;同时,图书馆的知识信息资源与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一起,共同构成了社会生产力,具有直接创造财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功能。与其他生产要素相互作用,能优化其他生产要素的结构和配置,从而改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2]。图书馆信息资源不仅在加工、处理、组织、整合和集成等过程中实现信息价值,而且在参与社会各种活动中实现信息的增值[3]。图书馆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主要以挖掘文献资源,强化信息支持,以科技创新促进生产方式变革和调整城市产业结构来实现的。目前,很多城市的各类图书馆都开始注重与企业或行业合作,加强高端知识信息整合,提供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和参考咨询服务或联合开发资源,帮助企业或行业引进科技成果、优化生产管理程序、开展营销活动等,不断提高企业和行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坚持公平服务原则、加强社区服务,促进城市和谐发展。(1)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图书馆在服务上倡导人文关怀,坚持以人为本、信息公平、人人平等的服务原则,就是要淡化身份界限、取消人为壁垒,让全体市民真正体验到社会的公平公正,为每个立志想改变自己命运的有识者提供公平的机会和服务平台;(2)图书馆举办的各种讲座和文化交流活动,能加强城市居民之间的情感交流、价值认同,增进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认识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能消除一些矛盾和误解;(3)近年来,无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高校图书馆,都非常注重对社会服务的延伸,结合自身馆藏特点加强对社区居民服务,为他们提供阅读指导、精神娱乐需求、就业指导和生活信息需求、帮助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会、为他们的子女提供特殊服务等,在促进城市和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5.打造服务品牌,提高城市知名度。图书馆素有“城市文化名片”之说。目前,很多城市的图书馆为扩大自身服务范围和影响,相继打造出了自己的服务品牌,使人们在接受温馨、周到服务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城市的认识和了解,不免让人耳目一新。如一提起“文谰在线”,大家一下子就想到了美丽的杭州、提到鞋都图书馆就知道了温州城、提起“图书馆之城”就想到了深圳……图书馆就是这样,在打造自己服务品牌提升城市品位的同时,也塑造了美好的城市形象,提高了城市的地位与声望,增加了人们对城市的了解,扩大了城市知名度,这些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郗沭平.城市发展与图书馆服务[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2):2-4.
篇8
关键词: 大数据;城市计算;社交网络;城市感知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urban information sensing technology with respect to the Nanjing urban information sensing platform and social network data. Our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urban computing module based on social network data is quite helpful in sensing urban rhythm, discovering the regular pattern, and achieving a more intelligent and efficient city.
Key words: big data; urban computing; social network; urban sensing
哈佛大学E.Glaeser在其新著《Triumph of the city》[1]中指出: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创新的发动机,城市化让人更加富有、智慧、绿色、健康和幸福。然而,城市化的进程带来了服务与管理上的巨大挑战。如果离开信息技术,城市化很可能演变为巨大的灾难。另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社交网络、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在互联网上以远超人们想象的速度迅速膨胀。据统计,全球每秒钟发送290万封电子邮件;Twitter上每天5 000万条消息;谷歌通过大规模集群及分布式MapReduce系统,每天需要处理24 PB的数据;淘宝网会员超过3.7亿,每天交易量千万笔,产生几十太字节的数据。这些海量数据早已超越了目前人力所能处理的范畴,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企业关注的重点转向了拥有数据的规模以及处理大数据的能力。
近年来的城市计算[2]等技术,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在城市计算的概念中,城市空间里的任意设备、车辆、建筑、道路,包括人等都可作为一个计算单元来协同完成一个城市级别的计算。近年来,涌现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工作:在哥本哈根,研究人员通过自行车轮胎上的传感器探知城市空气质量、噪音等[3];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研究人员通过手机用户的通信时刻与位置分析城市动态信息[4];在北京,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究者通过分析出租车轨迹研究城市交通问题[5]。
本文依据我们开发的分析平台,通过分析用户在社交网络上产生的数据来感知城市信息。本文旨在展示:依托于网络数据分析尤其是社交网络数据分析,当前已经可以获取城市运行的关键信息,因此可以避免过度把注意力局限到信息采集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
1 社交网络是城市感知的
重要途径
据统计,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互联网用户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42.1%。其中,作为新型社交媒体,微博近两年获得了爆炸式的发展,用户规模达到3.09亿,较2010年底增长了2.46亿[6]。图1为中国近两年互联网用户及微博用户规模变化示意图。
社交网络的兴起及大量活跃用户的存在,源源不断地产生着大量记录城市生活的数据,这类数据具有交互性、实时性、社会性的特点,隐含着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因此社交网络又被誉为“数据科学家眼中的金矿”[7]。社交网络数据的价值引起的许多研究者的关注,文献[8]针对社交网络中的大型用户关系网络,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层社区发现算法;Hao Tu等人[9]通过聚类方法,对城市热点话题进行检测;Laura Ferrari等人[10]基于社交网络中的位置信息,通过挖掘频繁模式分析城市信息;文献[11]基于Google的MapReduce并行框架,通过谱聚类的方法分析社交网络中的用户关系。以上研究从用户关系、言论、位置等方面对社交网络进行了分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通过社交网络数据感知城市信息有着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2 社交网络中的城市信息
本文结合新浪微博数据,自主开发了南京城市信息感知平台,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 城市属性挖掘
在中国600多个城市中,既有上海、北京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也有丽江、凤凰这样的旅游名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印记和发展轨迹,表现出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环境等特征,并反映在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图2为江苏省各地级市微博用户活跃度与人均GDP比较图。
从图2中可以发现,除南京作为政治中心外,其他地级市的微博活跃度与人均GDP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微博活跃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该城市的政治、经济地位。
除微博活跃度外,微博中还包含用户位置、关系、言论等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更丰富的城市整体及各个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属性特征,从而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感知城市、理解城市。
2.2 城市动态性分析
动态性是城市的基本特征,而城市里各个具体对象在位置上的变化,如车辆的运行、人群的移动等,是城市动态性最直接体现。感知城市中移动对象移动的轨迹并对轨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和统计规律,进而可以从微观到宏观的不同尺度上认知和把握纷繁多变的城市动态。
通过对社交网络用户在时间轴上的言论、图片等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得到用户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化,比如社交网络中的“签到”功能,支持用户随时记录并分享地理位置信息,提供了丰富的空间移动轨迹数据。图3基于社交网络的签到信息对南京不同地点一天中的人流量进行了比较。
对图3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景区、餐厅、酒吧的人流量表现出了明显不同的特征。基于位置信息,对城市各空间对象,如道路、商城、小区、医院等动态规律进行分析,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把握城市动态特征,从而服务于人们的城市生活。
2.3 社区发现
城市是由人组成的,而人类行为大多有潜在的规律。研究表明,人类行为轨迹表现出很强的时间与空间上的相关性[12],而社交网络中的社区结构同样具有小世界特性,并且表征着人类的共有爱好或者真实世界中的社会关系。
了解人的社交结构,可以通过社交网络中用户间的交互信息,利用谱图技术或者动态社区发现算法[13]完成用户间社区结构的提取,再通过文本分析的技术,分析同一社区的构成原因,如图4所示。
正是由于人类行为的规律性,导致了城市中的种种宏观特征。在数据挖掘更加注重个性化、社交化的今天,从社交网络中挖掘出用户的社交结构和生活模式(行为、意图、经验等),对于研究城市的规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4 异常事件检测
异常事件分析是城市计算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在城市中,异常事件的发生,如流感爆发、临时交通管制、暴雨灾害等公共事件,往往会对居民生活出行及生命财产等造成损失。
传统的检测手段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异常事件。以监测流感为例,卫生部门主要通过分析确诊病例来监测流感爆发。由于患者从感染流感到医院确诊通常需要几天时间,这给流感检测带来了时间上的延迟,而社交网络可以为实时监测流感信息提供重要的数据来源。在社交网络中,很多患者在感染流感初期会通过微博身体情况,这些信息具有很高的可信度。通过对社交网络中有关流感的数据进行采集、分析,不但可以实时监测流感爆发,还可以预测流感的发展趋势,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目前,哈佛医学院的学者[14]通过采集Twitter中的数据来预测流感趋势,并将预测结果与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的数据进行比对,获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
除流感外,社交网络在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检测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交网络实时性的特点,使其成为检测异常事件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基于社交网络的城市异常事件检测,可以降低异常事件对城市正常运行的影响,减少异常事件给城市居民带来的不便及损失。
3 社交网络数据分析的挑战
社交网络数据是由数亿人在互联网上随机产生的,导致数据杂乱无章,且存在许多重复及无用数据,数据质量偏低。因此,如何从杂乱无章的社交网络数据中,寻找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给科研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1)管理和处理大规模多源异构数据
社交网络数据是典型的多源异构数据,由不同互联网公司产生,且包含图像、文本、声音等多种格式;社交网络数据还包含用户关系、移动轨迹、地理信息、时间序列等各种类型;同时,社交网络包含的数据量非常大,且源源不断地产生大量实时数据,这些都给数据管理和处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2)在线实时分析社交网络数据
许多智慧城市的应用,如城市突发事件检测、城市交通流信息等,有着很高的实时性要求。因此,在对社交网络数据进行分析时,虽然数据量很大,但数据分析过程必须快速高效,以满足实时应用的要求。
(3)如何从杂乱无章的社交网络数据中获取知识
社交网络数据采集成本较低,但同时质量也很低,这要求我们从海量数据中去粗取精,从大数据中提取典型特征;同时单个方面的数据往往只能发现局部的信息量,必须结合多方面的数据去获取更深层次的知识。
(4)如何有效地表达从社交网络中获取的知识并指导人们的决策
社交网络中可以获取城市生活各个角度的信息,但如何合理使用这些信息,将其用于指导城市管理,为人们提供更便利、智能的城市生活,也是比较有挑战的研究课题。
4 结束语
社交网络的兴起为城市感知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来源,但其数据的复杂性也给研究工作带来的诸多挑战。目前的研究工作只是冰山一角,新的研究工作需要转变思维方式,综合各种技术手段,以从纷繁复杂的社交网络数据中发现特定的模式和新的规律,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感知城市信息及发展规律,为人们提供更加美好、绿色、智能的城市生活。
参考文献
[1] GLAESER E L. 城市如何让我们变得更加富有、智慧、绿色、健康和幸福 [M]. 刘润泉, 译.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2.
[2] PAULOS E, HONICKY R J, HOOKER B.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urban informatics: The practice and promise of the real-time city [M]. Hershey, PA, USA:IGI Global, 2008.
[3] OUTRAM C, RATTI C, BIDERMAN A. The copenhagen wheel: An innovative electric bicycle system that harnesses the power of real-time information and crowd sourcing [C]//Proceedings of the EVER Monaco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 Conference on Ecologic Vehicles & Renewable Energies(EVER’10), Mar 25-28,2010, Monaco.
[4] CALABRESE F, PEREIRA F C, DI LORENZO G, et al. The geography of taste: Analyzing cell-phone mobility and social events [C]//Proceedings of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ervasive Computing(Pervasive’10), May 17-20, 2010, Helsinki, Finland. 2010: 22-37.
[5] YUAN J, ZHENG Y, XIE X, et al. Driving with knowledge from the physical world [C]//Proceedings of the 17th ACM SIGKD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 (KDD’11), Aug 21-24, 2011, San Diego, CA, USA. New York, NY, USA: ACM, 2011:316-324.
[6] 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R]. 北京: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3.
[7] BIAN J, AGICHTEIN E, LIU Y, et al. Learning to recognize reliable users and content in social media with coupled mutual reinforcement [C]//Proceedings of the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orld Wide Web (WWW’09), Apr 20-24, 2009, Madrid, Spain. New York, NY, USA:ACM, 2009: 51-60.
[8] LU P, LUO S, HU L, et.al. A novel parallel hierarchical community detection method for large networks [EB/OL]. [2013-02-16]. http:///2012/files/papers/biglearning2012_submission_4.pdf.
[9] TU H, DING J. An efficient clustering algorithm for microblogging hot topic detection [C]//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 Service System(CSSS’12), Aug 11-13,2012, Nanjing, China. Piscataway, NJ,USA: IEEE, 2012: 738-741.
[10] FERRARI L, ROSI A, MAMEI M, et.al. Extracting urban patterns from location-based social networks [C]//Proceedings of the 3rd ACM SIGSPATIAL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Location-based Social Networks(LBSN’11). Nov 1,2011, Chicago, IL,USA. New York, NY, USA: ACM, 2011:9-16.
[11] ZHONG Q, et.al. Parallel spectral clustering based on MapReduce [J]. ZTE Communications, 2013. 2013, 2(11):30-37.
[12] BROCKMANN D, L HUFNAGEL L, GEISEL T. The scaling laws of human travel [J]. Nature, 2006, 439:462-465.
[13] FORTUNATO S. Community detection in graphs [J]. Physics Reports, 2010:75-174.
[14] ACHREKAR H, GANDHE A, LAZARUS R, et al. Predicting Flu trends using Twitter data [C]//Proceedings of the 2011 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Workshops (INFOCOM WKSHPS’11), Apr 10-15,2011, Shanghai, China. Piscataway, NJ,USA: IEEE, 2011:702-707.
作者简介
李文俊,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Web数据分析等。
篇9
引言:城市中的各种历史景观形成于历史上不同的时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记录着城市历史演变的轨迹,同时记载着人们的生活。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内涵、综合了自然因子与人类智慧的景观。历史景观真实直观地反映社会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的见证,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历史景观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蕴含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信息,延续地域的历史文明,创造地域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在我国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景观保护意识和生态思想,过分偏重于经济效益,忽视了对景观的保护和管理,大量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遭到了破坏,社会和城市的发展需要对历史景观进行保护。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城市建设中历史景观的保存与保护,以期使城市建设能保留其历史特色。
关键词:历史景观;原真性;可读性;保存
一、历史景观保存的意义
1.1 历史景观现状概述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腾飞,尤其是近十多年,随着城市更新和园林建设的逐年增速,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而在城市建设中,涉及地域历史景观的保护和恢复的项目也日益增多。但对历史景观认识不深或对历史景观的漠视使得地域历史文化在城市建设中受到了很大的破坏,甚至造成了一个地区历史文脉的断裂。尤其在近些年的社会产业转型过程中,由于对工业历史景观的认识不足,一些老工业基地的众多工业历史文化遗产被拆除。在我国,这中拆旧建新的情况是让人触目惊心的,亟待引起政府管理者、规划者和建设者的重视。
1.2 保存的含义
保存、修复和重建的概念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这些概念中任何一个都只是整个综合体的要素叠加在一起就是保护 。保存作为保护中的一种设计手法主要致力于发掘、保护景观环境中的精神财富与历史、美学等文化资产以及人们生活的痕迹。其中,重点保存的景观要素指的是各个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具有代表那个时代特征的、体现人们生活的、引发人们追忆的元素 ,对它们的外观与内部以及特定功能的展示和保存,同时要求与周围环境风貌的相协调。
二、历史景观保护的基本原则
2.1 整体性原则
必须使历史景观与周围环境整体进行统一的、整体的保护。因为周边的人工或自然环境是历史景观生成和存在的肌理,只有对大的环境进行整体保护,才能保持住历史景观的生存根基。人类文化遗产包括历史信息和文化环境是一种文态,同时它也是与城乡生态的良好结合体。这种结合体 ,实际上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包括了我们要准确反映的历史信息的完整性以及景观的协调性。
2.2 原真性原则
历史景观保护需要展现其原真性。整旧如故与历史累积,是不完全一致的。如果将一切推倒重来.或者说用假的东西来代替真的东西,它就失去了历史故事、建筑的基本特征,就会把千百年的历史故事一朝毁灭,然后用一个建筑师来取代千百万人千百年的历史创造。这就好比假古董与真宝贝、临摹品与古传名画有着显著差别一样,假的与真的价值完全不一样。所以,对历史文化古迹我们强调“延年益寿”而要非常谨慎地进行“修旧如旧”,明确反对“返老还童”。
2.3 文化风情保护保护原则
历史景观的价值在于其本身所蕴涵的历史文化,包括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形式以及当地人的言语、服饰、举止、风俗、节庆活动等,使人可以看到原有的民俗风情,让人产生想要融入其中的欲望。
历史景观的审美价值在其本来的真实面貌和固有形式上,残破和寒酸并不是丑陋,其价值在于它所包含的历史,它的意义也在于此。
2.4 可读性原则
在一个城市中,如果可以看到它的过去、现在和美好的未来,它连续变化的文脉,这样的城市才会有很高的观赏性。同时,这些历史信息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层次性,才可以满足各种各样人的不同爱好。如可激起科学家探究的兴趣 ,也可满足旅游者的好奇心理。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修复与保护,是长期的、渐进的,需要足够的耐心不能急于求成。在修复与保护时,还需要将完整的美与残缺的美统一起来。我们反对对圆明园进行修复因为圆明园见证了八国联军对一个非常精美的建筑物和艺术珍品的无情摧残,它留下的是一个历史的印记。如果重新对圆明园进行修复,就把所有的历史信息都抹杀掉了。我们的历史现实中,既有大团圆的喜局,但也有悲剧。
2.5 景观在利用原则
对于历史景观的保护不能是福尔马林式的保护,而应该是一中积极的保护,是保护下的再利用,应该以一种科学发展观的态度,延续其生命力,发挥它的景观功能,在新的时代以新的景观要素组成新的景观,为社会服务。法国巴黎卢浮宫的扩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为了保护卢浮宫的风貌,设计师决定把扩建部分置于地下。方案没有重现法兰西建筑的传统模式,以一大三小共四座用玻璃镶嵌而成的金字塔也没有与卢浮宫试比高下,而是表达着对卢浮宫原建筑环境的尊重。
三、历史景观保存的方法
景观保存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从保存的内容来看 ,涉及到景观中的各个元素。因此,景观保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保存的方法也应该是多样化的。例如:①用技术保存;②规划管理保存;③社会保存。要针对不同的保存对象和内容,采取不同的保存方法,这样才能收到实效。技术保存主要对景观元素的维修、修复和整治。规划保存主要对景观元素的保存框架、保存范围、保存内容及保存措施的整体安排。管理保存主要是对景观元素保存的制度安排,包括组织保障、经济保障和监督保障。原有的景观和当地的居民是密切相关的,这种关系不仅沉淀于先辈们留存下来的景观遗产中,而且还蕴含在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因此,还必须推行社会保存,鼓励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形成共识和合力。同时,需要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运作制度和模式,强化公众的参与和社会监督,使技术保存、规划保存、管理保存和社会保存相互补充配合,共同形成综合保存的方法体系。
四、结语
在我国城市环境建设中,景观的设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在城市的景观设计中大多会遇到旧景观的保留与拆建问题,景观设计要解决的问题是寻求拆与建之间的一个平衡点。历史的景观都具有其独特的价值,所以场地中的旧景观也是新的设计可以很好利用的资源,只要利用的得当,无疑会成为景观中的一个亮点。
参考文献:
[1] 马克辛、李科,现在园林景观设计[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加拿大原设计事务所.文脉的内涵与技术的力量[J].
[3] 郑曙吻.景观设计[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4] 郑宏.环境景观设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篇10
【关键词】生态宜居;居住区
引言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不能人为“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要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提供市场,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对区域经济总量增长、新兴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了重要的拉动作用.城市居民改善住房条件已成为提高其生活水平的首选。住宅是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切身问题,它对巩固社会安定,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住宅大量兴建,如何为居民创造舒适、安全、卫生、方便、文明、优美的居住环境已成为社会的重要目标。作为城市和社会的缩影,居住区规划与建设水平,反映着人们在生活上和文化上的追求,关系到城市的面貌,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同时住宅又是使用年限很长的社会商品,住宅的功能、质量关系到人们的身心,影响到社会秩序、人际关系等。因此,居住区规划设计应该以人为本,采用先进环保节能的建筑材料,用城市设计者的智慧,创造一个具备可持续发展条件的生态生活社区。
1.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的“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城镇化质量;二是科学合理布局城市,形成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合理的等级结构和空间结构,并使其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三是倡导生态文明的理念,尊重自然环境和自然规律,强化生态保护,实现城市发展从注重外延扩张向集约高效转变。
2.我国城市居住小区的发展演变进程
建国初期,我国城市居住小区建设总体上呈现均衡分布和统一供给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单位大院的居住模式:十几户甚至几十户集中于一个大院内,居民的一切生产、生活服务需求均可以在一个单位内得到满足。居民的活动范围单调狭窄,人们的往来、交通基本上依靠步行、自行车和公交车进行。这种城市居住小区在今天犹有留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建设思潮的变化,中国城市居住小区建设呈现多元化的景象。从采纳传统的大街―里弄结构,到借鉴西方的邻里概念;从引入前苏联居住街坊的布局方式到小区规划理论的应用推广;再到近年倡导的试点小区、小康示范工程等一系列探索,我国居住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经历了一个曲折多变的演化过程,呈现出多样化、特色化、立体化、均好化的发展新趋向。
3.我国城市居住小区现状模式及存在问题
现阶段,我国城市居住小区多采取封闭式围合结构,多以整个小区作为居住防御单位,使原本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孤立于城市空间。在规划上过分强调各项设施的功能分区,在布局上各成体系,很难做到土地的混合使用以及区内设施使用功能的复合交叉。
这种模式忽视了人在居住空间的主体性,单纯注重物质形体美学及其物质形体的功能结构,简化了居住空间的组织要素。当社会从满足量的需求发展转变为提高质的水平时,这种简化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就鲜明地显现出来。生活在居住小区的人们享受物质环境日益完善的同时,感慨精神生活的贫瘠,人们对所居住的空间缺乏认同,居民之间缺乏交往,人际关系冷漠。
4.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居住区规划设计
4.1强化居住区与城市载体间的关系
著名建筑专家窦以德教授提出,无论是出于人本思想,还是城市与居住区的和谐发展,都不应该背离城市,在城市中创建孤岛式的“人间天堂”,而应重视城市这个大的载体,强化居住区与城市之间的联系,使二者能够在功能上进行互补,加强城市各阶层居民之间的交往,激发城市活力,实现小区与城市的和谐健康发展。同时借鉴社区理论从根本上改变现有居住空间规划的小区模式,使之从物质决定论向以人为本回归。
4.2打造生态、健康、舒适宜居的可持续性居住环境
根据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第57集报告中,“生态规划就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诱发人的创造精神和生产力,提供更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我们在居住区生态规划设计中,就可以具体的以生态学的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通过生态的规划设计方法,促进居住区环境质量的提高。运用生态学规律,以科技手段为支撑,创造人与自然和谐、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融合的可持续性居住环境。
生态健康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主要应包括自然生态规划、经济生态规划和社会生态规划。
4.2.1自然生态规划设计
生态健康居住小区建设水平最主要的指标之一即为绿地率,绿地率一般应达40%以上。居住小区地面应有较强的保水渗水能力,尽最大可能减少混凝土(包括沥青混凝土)的路面,采用自然排水系统,以利于雨水的渗透。居住小区中的次级道路、全部人行道、广场等,均应采用自然渗水型的路面材料。住区内地面材料的自然渗水保水,可以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节约水资源,即一方面要开源,另一方面要节流,在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中,应考虑雨水的收集利用,以及生活污水汇集处理系统。当生活污水、废水经生物消解达标后,则可以用于居住小区内的绿化、道路清洁等用水。节流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规划设计中,采用省水的器具、设施等。节省能源和减少废物排放,是在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应同时并举的技术措施。
4.2.2经济生态规划设计
应广泛采用绿色消费科技和绿色生产科技,逐步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绿色清洁能源。尽量采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4.2.3人文生态规划设计
居住区是人们生活的家园,人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居住区中渡过的,因此,在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要着力增强居住区的归属感,而建立一些标志性的建筑物、构筑物或景观、文化娱乐健身广场,以及对本住宅小区开放的具有特色的活动、集聚、交流的空间。建立配套齐全布局合理的生态健康基础设施,营造出适合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生活环境,小区住宅多样化,为不同需求的人群所选择。
5.结语
居住小区是城市有机系统中最面广量大的组成部分,犹如城市的细胞,居住小区在满足城市居住要求的同时,更应该发挥其在承担城市功能、营造城市活力、塑造城市风貌等方面的作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小区的要求也愈来愈高,这就要求设计师不断研究市场的变化,创新设计出市场需要的住宅建筑,使人们能够住上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舒适的居住区。
参考文献
[1]约翰.西蒙兹著(美).景观设计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杨靖,马进.建立与城市互动的住区规划设计观.城市规划[J],2007(9),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