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塑料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25 17:36: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可降解塑料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F713.5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绿色发展”理念是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全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对塑料行业进行产业调整、大力发展可降解塑料袋对进一步弘扬绿色文化,让绿色发展观念深入人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
首先,我们针对保定市消费者进行关于可降解塑料袋的购买行为的深入调查。本次调查过程中所发放的调查问卷模拟了消费者的整个购买过程,同时包含多个影响因素。调查范围主要集中在保定市的五个区内进行,从2016年6月到2016年7月,历时一月。本次调查的主要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年龄在16岁以上的市民。问卷调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主要在保定市古莲花池、大润发超市、清苑县迈创新天地商厦、满城区燕赵综合超市附近等地区进行,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21份。与此同时,我们现场采访了4个商户或超市负责人,包括城市集贸市场、农村集贸市场的商户和本市大、小型超市的售货员。并且重点访谈了保定市两家大型超市的经理、一家专业的塑料袋生产商和保定市环保局的负责人等;其次,我们通过分析调查数据,对保定市民的绿色需要与绿色需求进行总结分析,并发现保定市民的绿色需要与绿色需求并不匹配;再次,从绿色购买心理过程具体分析保定市民绿色消费行为;最后,从不同维度提出了促进可降解塑料袋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
三、调查分析与结论
(一)“限塑令”实施效果不容乐观。保定市一家主要的塑料袋批发商在访谈中表示,在实施“限塑令”以后塑料袋使用量大约只减少了5%。造成这种结果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自“限塑令”实施以后,有71%以上的消费者不再购买或使用塑料袋,但实际上购买的很多商品都有其自带的塑料袋。据调查数据显示,当前使用塑料袋的场所主要还是集中在超市、集贸市场、路边小摊等场所,特别是集贸市场,由于性质所限,塑料袋使用很难禁止。在关于“您认为颁布‘限塑令’后,其实施效果如何”的问题中,有43.1%的受访者认为“成效不大,没有明显变化”,而只有9.5%的受访者认为“非常有效,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所以,“限塑令”实施后超市塑料袋使用量并非显著减少,在消费者心目中对生活环境改善的作用也不甚明显;二是由于人口基数增加和近年来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致使集贸市场、超市等地的塑料袋使用量有增无减。
(二)对可降解塑料袋认知不足。有30.3%的受访者表示“没听说过可降解塑料袋”。另外,有相当一部分受访者对可降解塑料袋是否真正能完全降解仍然持怀疑态度,现在市面出售的可降解塑料袋都自称是可完全降解,但从外观上看它们之间差别不大。另外,还有部分消费者对各种不同的可降解塑料的种类及功能并不了解,导致对购买可降解塑料袋不放心。通过调查消费者对于可降解塑料袋的基本知识的了解程度,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些年对可降解塑料袋的宣传力度和实际效果的不理想。消费者对可降解塑料袋的认识模糊,但值得一提的是,绝大多数消费者对可降解塑料袋都有购买的意愿,都怀有环保的热情。在思想上基本能意识到减少塑料袋的购买对保护环境的作用,形成了基本的环保意识。
(三)可降解塑料袋缺乏购买途径。通过本次调研的实地走访,不难发现,市场上售卖可降解塑料袋的商户少之又少,而购买的商户也表示不知道去哪里购买可降解塑料袋,56.7%的受访者表示对可降解塑料袋缺乏购买途径。自“限塑令”出台后,顾客使用塑料袋需缴纳相应费用,从而使其成为附加商品,而可降解塑料袋的价格又高于普通塑料袋,很多商家和顾客都很少选择可降解塑料袋,自然使其购买渠道收缩。
(四)可降解塑料袋贵在塑料膜。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只有11.4%的消费者表示以0.7元的价格去购买完全可降解塑料袋,而消费者购买塑料袋最看重的因素也是“价格因素”,比重占到了28%,也就是可降解塑料袋的价格是干扰因素之一。据塑料厂家反映,可降解塑料袋的主要成本在于塑料膜的制作,由于制作塑料膜的机器和技术基本上依赖引进,而且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参与,造成了引进的费用和人工成本的激增,最终导致了可降解塑料袋的价格偏高。
(五)对可降解塑料袋缺乏科学的定义。政府缺乏对可降解塑料袋标准的解释和宣传,一定程度上致使市民认识模糊,也表明了政府实施政策的颁布可能存在缺乏连贯性的问题。通过本次调查,大部分市民是无法分辨出各种标识的环保袋及可降解塑料袋的关系的。由于环保塑料和降解塑料的标准仍然存在缺位,“降解”成为许多商家的卖点和宣传点,真正的环保、降解塑料缺乏权威认定,使得可降解塑料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一部分非降解塑料以降解、环保的标签进行兜售。
(六)传统宣传方式收效甚微,宣传媒介有待转型。在和保定市两家大型超市负责人访谈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消费者对政策反应行为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盲目性。消费者逐渐接受了商场不免费提供塑料袋的现实后,就按政策要求自带购物袋。当媒体宣传频率下降后,人们逐渐淡忘“限塑令”时,公众就开始选择最方便的方式,大多数人便倾向于自购塑料袋;另一方面随着移动智能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政策宣传渠道收效甚微,人们更倾向于在互联网上了解实时资讯。有35%的消费者认为,使用“微信微博”宣传环保政策更有效。
四、促进可降解塑料袋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强化规范性,积极探索实施“限塑令”的后续措施。市场主管部门要积极探索统一规范塑料袋生产加工市场,强化市场退出机制。探索塑料袋回收利用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满足消费者日常消费需求。制定统一的定价标准和行业规范,促使“限塑令”得到更好的实施。
(二)加大政府对环保事业的责任,帮助市民提升环保意识。环保政策的执行难点在于民众,广大民众很少知道可降解塑料袋的判断标准。其中的判断标准既包括成为可降解塑料袋的指标问题,又包括可降解塑料袋的判断标识,这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维持环保秩序的稳定。政府需强化对绿色消费的宣传,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类似“绿色消费月”的活动,丰富宣传形式,提高生动性、活泼性,以促进消费者对可降解塑料袋的认知、购买和使用。同时,针对不同消费人群制作差异性的关于促进可降解塑料袋购买与使用的公益广告,也是宣传的一个方面。
(三)运用税收及政策机制,提高政策扶持力度。制定相关产品标志标准及质检方案;责令在高污染生产企业进行改造,不按期改造的可以将其停产;在利率、税收等方面对有环境保护标志产品的生产、流通及出口给予优惠;对不环保产品征收相应的“环境税”,运用经济手段从源头上减少塑料袋使用和污染物排放。
(四)改进营销策略,提高技术工艺,实现转型发展。购物袋是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快速消费品,适用于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就企业来说,应当加大绿色产品的研究、开发、营销的力度。增加研发投资,提高技术工艺,积极学习外国先进的环境制造技术和相应管理体系,降低对国外生产设备、技术的依赖,降低产品价格,使消费者对可降解塑料袋的购买欲望得到较大提升。同时,营销工作也是重中之重。例如,在可降解塑料袋上明确标示其类型、功能等。正如上文所言,目前市场上的可降解塑料袋良莠不齐,因而对可降解塑料袋的科学合理的定义并且向消费者推广这一概念至关重要。
(五)丰富可降解塑料袋的样式款式。对于消费者而言,可降解塑料袋与普通塑料袋的区别除了售价、组成成分,更多的在于款式。对于销售市场而言,可降解塑料袋的样式确实过于单调,基本以全白为主,将来若是在可降解塑料袋的款式上有所创新,其中不只是图案的变化,更可以是样式的变化,相信这样的销售渠道有更大拓宽的可能性。同时,让可降解塑料袋更美观实用,装载日常生活用品都可以使用可降解塑料袋,而非只在购物时才想起使用,这样久而久之形成使用习惯,也是对可降解塑料袋的宣传。
(六)引入NGO治理模式,强化社会监督。环保事业是社会生活的长期议题,引入NGO治理模式,能强化社会监督,弥补政府治理的不足。因此,NGO通过对塑料袋生产、销售、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举办有关可降解塑料袋的宣传教育活动,让绿色发展观念深入人心,引导公众建立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以提高塑料制品回收利用水平和可降解塑料袋市场占有率。
主要参考文献:
[1]邹江英,苏银姗,史胜兰.对可降解塑料袋的绿色购买行为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消费导刊,2009.8.
篇2
我在塑料编织厂当工人
“实践”是件听起来轻松,实则却“蕴味”十足,甚至意义深刻的事。实践能使你已成的“惯性”和被特定环境“保护”的生活重新增添一些色彩,确切地说,这是一个“过程”,过程中夹杂着忙与快乐。
“万事开头难”这话一点儿也不假,虽然我参与实践的时间不长,但求职之路的艰辛和求到职之后的茫然让我感叹市场竞争的激烈,感悟到了生活的艰辛。
南通是个绣品城,而我所处之地是绣品城中的一幅绣品,密密麻麻的人以此为生,电脑绣花用的是编程,但我不会。况且也不需要暑期打零工的。整理东西,每天在劳累中度过。学不到一点知识。学的最多的可能是对人生的一份坦然,不得以我放弃了这份工作。每天感叹生活的单调与乏味,却不想依靠父母的帮助。哀叹啊,哀叹。
奔波了好多天之后,我找到了一份真正意义上的暑期社会实践单位。通州市姜灶塑料编织厂。厂长姓张,人很可亲。清瘦显得他活力无限。我跟他说,我学的是机电专业,但没学过什么专业课程,我还顺便提及辅修过市场营销这门课程。他顿了顿,想了想说,我这儿的机器上有很多针,各种各样的型号都有,分类很严密。有时是大的一排,有时是小的一排,大小有时又要交错相差。这样吧,我先把你安排到拌料间,去学习一下材料的分配和用料的安全。然后去销售部门吧。我点了点头,同意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跟着张厂长来到了拌料车间,车间里堆满了聚乙烯颗粒。张厂长领了我来到一个姓赵的师傅面前说,赵师傅,这是从学校里来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您就好好照顾照顾吧。
我站在那儿,盯着赵师傅熟练的忙碌着,一袋袋的原料按不同的比例被投放到了搅拌机里。我沉默着,虽然我知道“沉默是金”,但此时此刻却是一块没有光泽的石头。我依然沉默着。等到那师傅忙完后,他给我讲起了塑料业的发展,塑料的降解功能。
塑料是一个新兴行业,发展时间还不长。但目前随着塑料制品的日益增多,“白色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而21世纪又是一个环保世纪,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全世界都对塑料行业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生产出来的塑料产品尽量是环保的,可降解的。连我们厂也都要这样。现在中国的普通老百姓还在追求价的廉宜和结实度,而国外却都已向环保靠拢了。你看那个塑料厂已被国外退回了好多产品,就是因为产品的质量不合格,无环保性能,不可降解。
降解塑料与同类的普通塑料具有相当或相近的应用性能和卫生性能,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较快地降解。成为易广泛被吸收的碎末。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降解成为co2和水。但从总体而言,当前降解塑料还处于技术阶段,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研究,工艺进一步完善。并致力于提高性能,降解成本,拓宽用途和逐步推向市场化进程中。
目前,已初步明确,聚乙烯是可生物降解的。且在聚乙烯中加入改良性淀粉后可提高其生物降解性。其基本的降解机理是可降解的。塑料制品中所含的淀粉在短期内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泌的酶迅速降解而生成空洞,导致制品的力学性能下降。并伴随着空洞的形成,表面积扩大,从而增大与土壤的接触面;同时配方中还添加了氧化剂和土壤的金属盐。反应生成过氢氧化物。这些将导致聚乙烯链的断裂而降解成为易被微生物吞噬的低分子化合物。最终回到生物圈,进入自然循环。
我惊讶极了,一个小小的师傅竟然懂的那么多,中国加入了wto,不止企业的管理人员,连师傅也加入了经济发展的行业中,步伐真快啊。
我实践的那家单位虽小,但却为我们的社会创造了不少的财富,若不论财富,那它毕竟为我们提供了若干个岗位,一个企业“以人为本”,人人都把其当作是自己的一部分,那企业的魅力是怎样的大啊。
暑期的实践生活虽然不长,只有那仅仅的两周,但却为我的人生刻下了一段铭心的经历。我不知道别人是如何看待这次的实践生活,但对我来说却是意义非凡的。使我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品尝到了生活的艰辛。想要经营一个企业不是容易的,靠蛮劲和热血是无法解决的,谁能保证这些有效期有多长。
篇3
“万事开头难”这话一点儿也不假,虽然我参与实践的时间不长,但求职之路的艰辛和求到职之后的茫然让我感叹市场竞争的激烈,感悟到了生活的艰辛。
南通是个绣品城,而我所处之地是绣品城中的一幅绣品,密密麻麻的人以此为生,电脑绣花用的是编程,但我不会。况且也不需要暑期打零工的。整理东西,每天在劳累中度过。学不到一点知识。学的最多的可能是对人生的一份坦然,不得以我放弃了这份工作。每天感叹生活的单调与乏味,却不想依靠父母的帮助。哀叹啊,哀叹。
奔波了好多天之后,我找到了一份真正意义上的暑期社会实践单位。通州市姜灶塑料编织厂。厂长姓张,人很可亲。清瘦显得他活力无限。我跟他说,我学的是机电专业,但没学过什么专业课程,我还顺便提及辅修过市场营销这门课程。他顿了顿,想了想说,我这儿的机器上有很多针,各种各样的型号都有,分类很严密。有时是大的一排,有时是小的一排,大小有时又要交错相差。这样吧,我先把你安排到拌料间,去学习一下材料的分配和用料的安全。然后去销售部门吧。我点了点头,同意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跟着张厂长来到了拌料车间,车间里堆满了聚乙烯颗粒。张厂长领了我来到一个姓赵的师傅面前说,赵师傅,这是从学校里来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您就好好照顾照顾吧。
我站在那儿,盯着赵师傅熟练的忙碌着,一袋袋的原料按不同的比例被投放到了搅拌机里。我沉默着,虽然我知道“沉默是金”,但此时此刻却是一块没有光泽的石头。我依然沉默着。等到那师傅忙完后,他给我讲起了塑料业的发展,塑料的降解功能。
塑料是一个新兴行业,发展时间还不长。但目前随着塑料制品的日益增多,“白色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而21世纪又是一个环保世纪,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全世界都对塑料行业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生产出来的塑料产品尽量是环保的,可降解的。连我们厂也都要这样。现在中国的普通老百姓还在追求价的廉宜和结实度,而国外却都已向环保靠拢了。你看那个塑料厂已被国外退回了好多产品,就是因为产品的质量不合格,无环保性能,不可降解。
降解塑料与同类的普通塑料具有相当或相近的应用性能和卫生性能,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较快地降解。成为易广泛被吸收的碎末。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降解成为co2和水。但从总体而言,当前降解塑料还处于技术阶段,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研究,工艺进一步完善。并致力于提高性能,降解成本,拓宽用途和逐步推向市场化进程中。
篇4
关键词:绿色包装;定义材料;策略
一、绿色包装概述
绿色包装是指能够循环再生利用或降解,节约资源和能源,并且在包装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从材料、制品加工到废弃物处理全过程)能够对人体健康及环境不造成公害的适度包装。绿色包装又可以称为无公害包装,它是以天然植物为原料研制而成,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有利于回收利用,易于降解、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环保型包装。
二、绿色包装材料分类
绿色包装材料就是对人体健康无害,对生态环境有良好保护作用和回收再用的包装物料。
(一)重复再用和再生的包装材料
重复再用包装,如啤酒、饮料、酱油、醋等包装采用玻璃瓶反复使用 。再生利用包装,例如聚酯瓶回收后,可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再生。物理方法是指直接彻底净化粉碎,无任何污染物残留,经处理后的塑料再直接用于再生包装容器。 化学方法是指将回收的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洗涤粉碎之后,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使PET全部解聚成单体或部分解聚成低聚物,纯化后再将单体或低聚物重新聚合成再生PET树脂包装材料。
包装材料的重复利用和再生,仅仅延长了塑料等高分子材料作为包装材料的使用寿命,当达到其使用寿命后,仍要面临对废弃物的处理和环境污染问题。
(二)可食性包装材料
20世纪70年代,普鲁兰树脂作为人工合成可食性包装膜,已工业化生产。它可作粘性、中性、非离性的不胶化水溶液,其水溶液经干燥或热压制后可做仪器包装,其光泽、强度、耐折性能都比高链淀粉制得的薄膜好。
几十年来,大家熟悉的糖果包装上使用的糯米纸及包装冰激淋的玉米烘烤包装杯都是典型的可食性包装。我国早在12~13世纪就已用蜡来涂桔子、柠檬来延缓它们的脱水失重,延长果蔬货架寿命。现在一般采用的可食性保鲜膜,已发展成具有多种功能性质的,具明显的防水性及一定的可选择透气性,因而在食品工业,尤其在果蔬保鲜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可降解材料
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具有传统塑料的功能和特性,又可以在完成使用寿命之后,通过阳光中紫外光的作用或土壤和水中的微生物作用,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分裂降解和还原,最终以无毒形式重新进入生态环境中,回归大自然。包装材料的可降解形式有光降解、生物降解、化学降解(氧降解、光/氧降解、水降解)等。
1、光降解型
聚合物在光照下受到光氧作用吸收光能,主要是紫外光,发生断链反应而降解成为对环境安全的相对分子质量低的化合物。这类对光敏感的聚合物,称为光降解高分子材料,如乙烯基酮等。
2、生物降解型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是指在自然环境中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能很快降解的高分子材料,根据降解特性,它又可以分为部分降解型和完全降解型,如生物塑料和淀粉塑料等。
(四)纸材料
纸的原料主要是天然植物纤维,在自然界会很快腐烂,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也可回收重新造纸。纸材料还有纸浆注型制件、复合材料、建筑材料等多种用途。纸浆模塑制品具有质轻、价廉、防震等优点,还具有透气性好,有利于生鲜物品的保鲜,在国际商品流通上,被广泛用于蛋品、水果、玻璃制品等易碎、易破、怕挤压物品的周转包装上。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包装用纸正向功能性发展。
三、实施绿色包装的策略
绿色包装的概念深入人心,实施绿色包装还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一)政府方面
制定和完善绿色包装材料法律制度。可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以立法形式规定禁止使用某些有毒有害包装材料,如立法禁止使用含有铅、汞和铜等成分的包装材料;二是建立存储返还制度,禁止使用不能再利用的器具和不能达到特定的再循环比例的包装材料。许多国家规定,含酒精饮料及软饮料一律应使用可循环使用的容器,若不能达到这一标准,则拒绝进口;三是实行税收优惠或罚金等“绿色税”制度:即对生产和使用包装材料的厂家,根据其生产包装的原材料或使用的包装中是否安全,或部分使用可再循环的包装材料,分别给于免税、低税优惠,以鼓励使用可再生的资源;四是倡导适度包装。如美国就以商品包装复杂豪华程度按照一定的比例作了规范限制,过度包装超出要求则重罚,以此迫使厂家简化包装,日本甚至提出零包装的想法。
(二)企业方面
1、强化绿色包装意识
目前不少企业绿色包装意识淡薄。在“绿色浪潮”的时代,作为企业应提高绿色包装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念。企业应该理解,并非所有限制有害环境的商品进口都是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企业应该知道,为了社会的持续发展,约束甚至惩罚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是必要的;企业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发展绿色包装既能降低能耗成本、减少污染,又能提高企业形象,还能增加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同和信任,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包装标志实行绿色化
人们购买商品时由更多关注商品的质量、关注包装的精美,开始转向更多关注商品是否符合环保要求和包装是否具有绿色标志 。
3、包装材料使用绿色化
绿色包装材料强调的是不造成资源浪费并且对人体及环境不造成危害。绿色包装材料对发展绿色包装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发使用绿色包装材料是当前各国关注的重点。企业包装材料使用绿色化要求做到:必须避免使用含有毒性的材料;尽量使用重复再用和再生材料;大力开发动植物包装材料;注意选用可降解的材料。
4、流通过程绿色化
倡导绿色包装不只是在包装材料上面的改进,还要注意生产流通过程中的环保。首先要保证产品原料不掺杂掺假,无污染,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卫生管理条例,杜绝外部环境及工作人员对产品造成污染,供应商的原材材料,半成品的质量的好坏优劣直接决定着最终成品的性能,其次要保证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不受环境的危害,因此构建企业绿色物流体系就显得至关重要。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理念考虑,实现流通管理全过程的绿色化,坚持可持续发展,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统一。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在不断恶化,环保事业是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伟大事业。坚持绿色包装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喜生主编,包装材料学,1997年11月/吉林大学出版社
2、骆光林主编,绿色包装材料,环保材料生产及应用丛书,2005年06月/化学工业出版社
3、武军,李和平,绿色包装,2007年03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彭玉兰,绿色物流与环境保护,中国环保产业,2004
5、蒋小花,循环经济视角下绿色包装,法律研究,2007
6、黄有柱,对绿色包装设计策略的分析包装世界,2003年
7、盛忠宜,实现绿色包装,2004年
8、杨福馨,绿色包装体系的建立于思考,包装世界 1996
篇5
基本格式:
(一)标题:写明调查对象[1] 的名称及内容,如《关于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调查》、《关于重庆市社会治安问题的调查》。
(二)此为社会调查的开头部分,也称前言、导言。此部分需写明社会调查的意图、性质、时间、地点、对象,以及调查的范围和采用的调查方法。
(三)主体:这是社会调查报告的核心部分,也称正文
1、情况部分:介绍调查所得到的基本情况,应注重具体事实、统计数据、文字应简明、准确,条理分明,也可兼用数字、表格、图示说明。
2、分析部分:重点分析所调查事情或现象的产生背景、原因、实质,条分析缕,有事件有依据,抓住问题的实质、规律,揭示出其重要意义或危害性,给人印象深刻,提醒人们或领导注意。
3、建议部分:在有力的分析下,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为有关部门恰当处理提供参考。
(四)结语:总结全文、深化主体、警策世人,也可在建议部分结束
写作范文:
为了进一步的了解身边的白色污染情况,我们意想到,只是在网上和书本中调查资料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走访了政府部分,希看能够得到一些官方的资料和建议,完善我们的社会实践。
我们联系并走访了上海市黄浦区环境保护局的符局长。在符局长热忱的帮助下,我们了解到了更多的资料。
采访录音整理:
1. 普通老百姓对塑料袋的依靠性非常高,而且久长以来免费领取塑料袋已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事,国务院的限塑令会使很多人感到不便,政府部分如何来处理这个题目?
答:关键是人的理念题目,一般老百姓对环保也有所关注,如空气质量等等与生活息息相干的题目,但在观念上以切实的行动配合环保的意识其实不强。所以我们会加强对政策的宣传。由于免费,现在国内家庭使用塑料袋都是用了就扔,消耗了很多可以节省的塑料袋,而在国外,塑料袋大多不是免费发放的。通过收费,可以增进塑料袋的重复利用,从而减少塑料袋的消费量,减轻对环境的压力。同时,我们也会提倡使用替换产品,如布袋等,以减少塑料袋的消费量。
2. 我们的问卷调查发现,很多人都以为限塑令的执即将造成不便,且有相当多的人对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不了解,对该政策有所非议。
答:很多人对塑料袋对环境的侵害不了解。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埋进土中即便1xx年也难以腐烂降解,即便是现在生产的可降解塑料袋,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若燃烧处理也对环境不利。而如今中国众多人口在生活中所消耗的大量塑料袋对环境有很大压力。我们政府部分应当配合政策加大相干环保知识的宣传力度。假如大家都能从环保的角度来看题目,应当都能接受。由于环保不但是环保部分的事,而是人人有责的。
3. 限塑令的执行必将对现有塑料袋产业造成冲击,这也关系到相当多的人就业题目,政府部分如何看待呢?
答:限塑令对塑料袋的厚度有了国家标准,禁用了超薄塑料袋,这也是增进塑料袋的质量,从而进步其被重复使用能力。现在国内的塑料袋行业主要由乡镇企业构成,很多是小作坊式的。限塑令的实施所致使的塑料袋需求量降落和塑料袋国家标准的出台,将促使这一行业的优化整合,一些企业或许会消失或转产,留下来的将是合格的企业,这也是市场经济的自然调理。
4. 6月份限塑令的实施对生活会的影响。
篇6
为了迎接这次意义非凡的盛会,国家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并围绕其开展了宣传教育和专项行动。其中绿色奥运就是要保护环境、资源和生态平衡,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用绿色、健康的形象来迎接奥运。
绿色的环境需要所有人共同来创造、保护,而且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自觉地爱护公共环境、爱护公共设施、不践踏草坪、不随地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使用难降解塑料袋等等。无数的群众在政府的领导下投身到这场轰轰烈烈的全民绿色运动中,作为其中的一员,我的生活和工作都因此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同时也被身边无数的事迹所感动、鼓舞,而最令我难忘的事则是与国家禁令使用塑料袋有关。
由于白色塑料袋有难降解、污染重且持续时间长等缺点,国家于 月 日宣布禁止使用塑料袋。而我国民众使用塑料袋的习惯由来已久,想要改变一个人习惯是很难的,尤其是短时间内。各商场也禁止使用塑料袋为顾客盛物,如需要,可以购买成本较高的可降解塑料袋。作为商场的一名服务员,我刚开始也对顾客能否接受这一变化而心存疑虑,可顾客却给了我一个目瞪口呆的答案:没有北京顾客在这个问题上提出不满并责怪我们,甚至没有一位顾客对此提出异议。北京市民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程度的确不愧“首都人”之称号,但真正令我感动的不止于此。
那是刚下禁令后的第三天,我照例在台前为顾客服务。当我为一位看起来风尘仆仆的中年顾客结帐后,他仍站在台后不肯离去。
“给我把这瓶辣酱装塑料袋啊,姑娘!”,他的口音有很明显的东北味。
当时我还习惯于北京顾客的方式,只是随口说了一句:“对不起,我们这现在不能用塑料袋了,这是国家的规定。”
哪想到这位东北顾客当时就急了,“干哈啊,不用塑料袋我咋拿啊?啥国家规定啊,你们是不是就想省俩钱啊?”
他的嗓门高,很快我的柜台前就挤过来一些不明就里的顾客。
我也很急,但我作为服务员必须要耐下性子和他解释,“先生,也许您还不知道,国家在 日颁布了一项禁令,明文禁止使用塑料袋,因为原来的塑料袋很难降解,对环境的破坏性和污染性很大。奥运很快就要在咱们北京举行了,您也不希望到时候咱们的绿色奥运变成白色奥运吧?再说,这瓶辣酱进行了塑封,不是简单的盒子包装,你尽可放心使用。(我不明白什么意思)”。
这位顾客楞了一愣,扭头看了看其他购物的顾客,当他看到其他人也都没有使用塑料袋包装的时候,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哦,还真是这样哈,我还以为你当我是外地人,欺生呢!那我向你道歉了哈姑娘,原谅我刚到北京人生地不熟脑袋热啊!”
说着,他揉了揉脑袋,把我和周围的顾客都逗乐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塑料袋要搁地里头,还非得把这好地给整糟蹋了!我种过地我知道。不过平日都用习惯了,想改也改不了,你想哈,你去买东西,你还没说要呢人就给你拿塑料袋装了,你看这事整的!国家这样规定就对了,卖东西的不用大家伙也就用的少了,慢慢就能改!还有奥运啊,这可是大事!你想哈,咱多咱才能揽这么一届啊?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怎么样,别看咱不是北京的,咱也知道奥运啊!既然这不用塑料袋也算是为奥运做贡献,那我还用它干哈?姑娘,谢谢你啦,要不然我还给东北人丢脸了!”
东北顾客的话音一落,周围的顾客纷纷鼓掌致敬,我也忍不住鼓了起来。
这件事过去很长时间了,但我至今仍为回忆而感动,不光为东北顾客的质朴健谈和爱国热忱,更为了不分地域不分年龄的无数的人为同一个梦想所做的无数的努力。
篇7
关键词:人本主义 天人合人 万物和谐
检 索:.cn
“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诱使我们制造更多的物品来满足自己“与时俱进”的需要,推动过度消费、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既浪费宝贵自然资源又加重环境净化能力和承载力,最终导致了各种环境问题层出不穷,人类初尝了自酿的苦果。因此必须回过头来重新审视“以人为本”设计造物活动的真正价值所在?我们应站在人类历史高度去思考设计的最终目的,并且找到一种能够支撑人类持续繁衍生息的理论武器来支持设计活动。
一、设计“以人为本”的反思
“以人为本”源于西方源远流长的人本主义思想,人文主义强调重视人的价值,认为人生来平等,将人看做万物的尺度,以人性、自由和人的利益作为价值评判的重要准则[1]。设计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指在设计活动中将人的利益与使用需求作为处理一切问题的出发点,以人为中心,设计的产品必须符合人特有的生理与心理因素,并且将是否以“以人为本”作为评价设计活动的准绳。
(一)设计“以人为本”的积极作用
人类制作器物以满足自己的生存与发展,设计在衔接物与人、物与物、人与人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实现器物更好的服务于人类、从更高层次满足使用者的心理与生理需求,这是设计需要积极考虑的。设计中“以人为本”的理念符合这种需求,在造物活动中依据人的各种尺度进行设计,使器物的使用功能切合人的实际使用,从最简单的喝水到航空潜海都一直在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21世纪是科学与技术的世纪,人类在技术方面取得的进步使得各种器物的功能与表现形式有了彻底地改变,同一物品能够赋予更强大的功能。如何解决高科技产品服务于人,而不是人从属于技术将是设计面临的新问题。
(二)设计“以人为本”的负面作用
设计“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趋向于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将设计看作是资本牟利的工具。它将人的需求放在了一切设计活动的中心,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满足人的各种需求,以刺激扩大消费,创造经济效益。如轻便的塑料袋在被开发出来的时候被认为是上世纪伟大的发明,它以其独特的性能很好的满足人类购物提携的功能,极大地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塑料袋的原料是石油,这种资源也是有限的;是一次性消费品,回收利用废弃塑料时,分类十分困难;塑料容易燃烧,燃烧时产生有毒气体[2];人们丢弃的塑料袋没有统一处理,形成“白色污染”,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塑料袋易燃并且会产生有毒气体,如果掩埋于地下,降解则要经过几百年,而且会严重损害土壤结构,使土壤板结等等一系列的危害。再如20世纪60年代美国汽车“有计划地商品废止制”单纯是为了满足人们追求时髦的心态,浪费宝贵资源加快汽车的更新换代,赢得商业噱头[3]。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人类的这种行为是片面的、孤立的甚至于自私的,同时造成的危害也将是无法挽回的。回过头去看我们过去所创造的文明时,发现在古老东方有着一种质朴、永恒的哲学――“天人合一”理念,如果在设计活动中引入这一理念,则能够对于当前设计中所出现的问题做出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并形成一种可持续、和谐的设计观念。
二、和谐的“天人合一”理念
中国古代先贤把“究天人之际”作为重要的哲学思考问题,逐渐形成了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天人观。
(一)“天人合一”理念的来历
在中国的哲学体系中,历来提倡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辩证关系,即“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哲学所追求的终极理念[4]。中国古人将天、地、人看作是宇宙最重要的三个要素,天、地、人相统一是对宇宙整体的最简单概括。中国最古老的经典《周易・系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董仲舒的《春秋繁露・立元神》:“何谓本?曰: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合成一体,不可一无也。”再者中医名著《黄帝内经》提出以一种系统、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思想去看病,主张人体与宇宙是统一的,人体是宇宙系统中的一个小宇宙。总体来说,“天人合一”作为描述人类与自然关系的高度概括,将人与宇宙自然的关系看成是彼此相因、相互交感趋于无限的有机整体,注重观察多元结构中的差异性、秩序性,能在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要素的变化过程中把握整体的和谐状态。
这一传统思维模式广泛地运用到政治、军事、农业、经济、教育等诸多领域中。凡事只要做到了天地人三者和谐,就能够“风雨时,五谷实,草木美多,六蓄蕃息,国富兵强”,就能“百事不废”[5]。而“以人为本”的思维模式就将人看成是世间万物的中心,以一种单一、分裂的观点来看待以及处理周边的事物,结果导致了目前严重的环境危机。这也是“天人合一”比“以人为本”更具有生命力、更具合理性的原因。
(二)“天人合一”理念的运用
如果在设计中践行“天人合一”观念,那么我们不再仅仅只是单纯的考虑人的主观需要,更多的是将人放入到一个大的环境中加以权衡、考量。从宏观上来看,把天地人三要素作为设计考虑的三大方向,综合各方因素,在整体上把握设计造物活动方向的正确性与适宜性,不至于设计出的器物只从单个人的需求出发而损害其它各方的利益。从微观上来说,设计中考虑到天时、地利、人和三大主要因素,便于我们在设计制造过程中紧紧围绕器物的形态、原料、色彩、加工、运输、销售、使用人群、使用情境、回收、再循环利用等进行系统的联结思考与规划,使得设计出来的器物宜人、经济、绿色、生态以及环保,用最少的资源消耗与人力的投入来获得最大的效益,真正达到事半功倍。
我们日常生活中一切的行为活动都可以依据上述原理进行思考与规划。举例来说,我们平常使用的塑料手提袋是造成白色污染的源头。通过“天人合一”的观念来综合系统分析这个问题,我们便能够见到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些端倪。首先在塑料袋设计过程中,分析使用塑料袋原材料的物理与化学特性,于设计之初便充分考虑塑料袋的使用人群、使用地点、时间以及使用情境,初次使用后哪些情况下哪些人会再次使用,提高利用率。如果不会重复使用,则要考虑其回收利用或者可降解的条件(使用地区的降雨量、水土的酸碱度、湿度、日照时长、植被覆盖率等)降低其对环境的危害。将一些传统的盛物器具进行再开发设计如竹制品,使其符合当下使用潮流,减少塑料袋的使用次数。其次,依靠科技进步,开发新材料来代替塑料制品,比如开发可降解塑料,包括生物降解、光降解、生物光双降解塑料,如日本贸易工业部已将降解塑料列为位于金属材料、无机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之的第4种新材料[6]。对于已经存在的污染,则要科学合理的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的减少污染带来的危害。第三,通过行政命令和税收政策来调控塑料袋的使用。综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依靠行政命令所取得的成果是有限的,需要通过调高或者降低税收的手段来激励生产厂家、商场以及消费者,做到有奖有罚。也需要公共权力机关进行环保宣传,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上述三个方面综合、整体的从“天人合一”观念出发,将塑料袋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再思考与设计,较为系统的提出了解决白色污染的可行性方案。
结语
设计是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有力武器,是人类创造健康与诗意生活的工具。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某些方面满足了人类生活的需要,但是这种理念将人看成是宇宙的中心,认为人能够主宰以及役使一切自然之物已经被证明是完全错误的。因此在设计中引入“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不仅仅只是一种理论上创新的需要,主要是它能够对设计活动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它就是一种心态,一种选择,一种境界,一种觉醒,一种社会的整体形态。这种理念让设计活动变得整体性、普遍联系性、可再生性,使得人类跳出了狭隘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更加注重设计的最终目的,更加关注所有物种共存共生的地球家园。
注释
[1] 孟昭阳:《设计以人为本的再认识》,160~162页,《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18)。
[2] 丁小瑞、吕寅:《常用购物袋的评价与比较》,51~54页,《国际纺织导报》,2010(7)。
[3] 何人可:《工业设计史》,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
[4] 顾群业、王拓:《对设计“以人为本”和“绿色设计”两个观点的反思》,48~49页,《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8。
篇8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并于2010年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能源消费量也迅猛增长。据统计,2002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2.03万亿元,2013年已超过56.8万亿元;2002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15.9亿吨标准煤,2013年已达到37.6亿吨标准煤。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主要靠第二产业拉动,重化工业的突飞猛进,不仅消耗了大量的化石能源,而且造成严重的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严重威胁广大民众的身心健康,而且因环境污染引发的日渐增多。
在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认为,传统化工材料迫切需要转型升级,今后要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化工新材料。
化工新材料是新材料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重视新材料研发、制备和使役全过程的环境友好性,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促进新材料可再生循环,改变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的传统材料工业发展模式,走低碳环保、节能高效、循环安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二五”期间行业科技开发和技术创新总体目标:“十二五”末高耗能产品单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耗在“十一五”末的基础上再降10%,主要产品实现清洁生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在“十一五”末的基础上再降10%。力争到2015年,国内高端化工新材料整体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缩小到10年左右,达到本世纪初国际先进水平。
此外,《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大力发展工程塑料、特种合成橡胶等先进结构材料,促进结构材料的轻质化;加快发展以氟硅材料、功能性膜材料为代表的非金属功能材料;加速发展高性能纤维及其增强复合材料;注重发展电子化学品、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水处理化学品、环保型塑料添加剂等高性能、环境友好、本质安全的新型专用化学品。
曹湘洪院士指出,化工新材料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中有其他材料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要把支持节能、服务环保作为我国化工新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
支持节能减排
有机高分子材料是一种高能量密度材料,其中通用聚合物材料产量大,应用面广。我国仅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ABS等合成树脂,2012年的产量就达到5210万吨,预计2015年将达到约6400万吨,而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三大合成树脂2015年的需求量将达5350万吨。
提高材料的性能和功能化水平,对材料使用合理化、减量化、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明显减少凝结在材料中的资源和能源消耗。例如现代农业中使用地膜,通过提高强度减薄一半,大棚膜寿命延长一倍,其节材节能效果高达50%。所以在开发和推广化工新材料的过程中,要重视提高通用聚合物材料的高性能化和功能化。
曹湘洪院士表示,通用聚合物材料高性能化和功能化可以选择如下技术路线:增加或改变共聚单体,也可挑战共聚单体的比例;开发新催化体系或改进现有的催化体系;开发新聚合工艺与反应器,实现传统合成材料的高性能化;共混或接枝改性,提升通用聚合物合成材料的性能。
我国单位GDP的能源消耗与国外先进水平有明显差距,因此应大力发展节约能源、提高能效的化工材料。例如提高汽车能效的化工新材料,包括汽车轻量化材料、高性能用材料;可降低轮胎滚动阻力,提高耐磨性、抗湿滑性的绿色轮胎用合成橡胶材料等。
据了解,汽车轻量化材料的发展方向是:碳纤维及其热固性和热塑性复合材料,塑料油箱专用的聚乙烯、EVOH(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替代挡风玻璃的高透光性、高强、高韧聚合物,汽车专用聚丙烯等各种合成树脂材料。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刻不容缓。世界银行估计,到2015年,中国的新建筑将占比世界总建筑的50%,而全世界40%的能源消耗实际上来自于建筑物能耗,但目前我国绿色建筑比例尚不到1%。
曹湘洪院士呼吁,要大力发展建筑节能材料,包括适合建筑物隔热保温的聚氨酯、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等基材,无公害阻燃技术生产的聚合物发泡墙体材料,以及长寿命隔热隔音建筑物门窗结构材料、密封材料。
此外,还要推广低能耗照明灯具材料,例如白色LED材料、有机光半导体(OLED)材料。与荧光灯相比,半导体照明具有许多优势,如没有汞及紫外线,薄而轻,调光容易,器具造成的光损失较少。OLED材料还能制成透明产品、柔性产品,节能效果更好。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编制的《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规划》提出,到2015年,60W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炽灯全部淘汰,市场占有率将降到10%以下;节能灯等传统高效照明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定在70%左右;LED功能性照明产品市场占有率达20%以上。此外,LED液晶背光源、景观照明市场占有率分别达70%和80%以上。与传统照明产品相比,LED道路照明节电30%以上,室内照明节电60%以上,背光应用节电50%以上,景观照明节电80%以上,实现年节电60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1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6000万吨。
减少化石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不仅要全方位推进节能减排,而且要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201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不足10%。按照《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要达到15%。
曹湘洪院士认为,要积极发展太阳能热发电用材料、太阳能光伏电池材料、风力发电用材料和储能材料。他指出,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的突出问题是电力输出不稳定,对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影响大,因此发展分散式电能储存装备是一项可行措施。
电池材料包括电解液、负极材料、正极材料、膜材料。钠硫电池、全钒电池、锂电池是适合不稳定电能储存的三种主要分散式储能装置。为了适合储能或动力性要求,电池要不断改善材料性能,开发新材料和新体系电池,如锂硫电池、锂空电池。
服务环境保护
治理大气污染,必须高度重视工业过程排放气体中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微量有机物的深度脱除。要积极开发和发展适合不同温度环境的过滤除尘材料,如芳纶、芳砜纶、聚酰亚胺纤维、与纤维织物复合的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
脱硝是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要重视新型脱硝催化材料的开发与生产。此外,工业过程会出现含有微量有机物的尾气排放,汽车尾气中会有微量没有充分燃烧的烃类和一氧化碳。
曹湘洪院士指出,这就需要开发尾气净化材料,包括催化燃烧法脱除工业排放气中微量有机物的高活性催化剂,尤其在低温下具有良好活性的催化剂;能满足第五、第六阶段汽车尾气排放要求和低贵金属含量的汽车尾气高效转化催化剂及载体。
我国是水资源十分缺乏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仅占全球6%,人均占有2200立方米,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列世界第109位。此外,我国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也很不均匀,北方地区淡水资源只有南方的1/4,全国有45%的国土面积年降水量小于400mm,且降水集中在6-9月,属于干旱缺水地区,全国669个大中城市有400多个城市常年淡水不足,严重缺水城市有108个,其中北京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的1/13,还不如一些干旱的阿拉伯国家。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而且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再加上原有的粗放式增长,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工业污水、养殖业污水和生活污水。
曹湘洪院士认为,要针对我国水体污染的现状和实现污水深度处理回用的要求发展化工新材料。一是发展处理污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和脱除重金属的材料,包括可见光条件下催化分解废水中有机物的石墨烯基催化材料以及可脱除水中重金属和有机小分子的纳米纤维亲和膜;二是开发与发展污水高效处理和深度处理的膜材料,例如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的膜生物反应器用膜材料以及对污水深度处理的高通量、高选择性的超滤膜、反渗透膜。
塑料袋给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但我们使用的塑料袋和塑料制品绝大部分是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难于降解处理,由于随意丢弃,以致造成城乡环境严重污染,即白色污染。
面对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人们希望寻找一种能替代现行塑料性能,又不造成白色污染的塑料替代品,可降解塑料应运而生。这种新型功能的塑料,其特点是在达到一定使用寿命废弃后,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由于其化学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引起某些性能损失及外观变化而发生降解,对自然环境无害或少害。
曹湘洪院士表示,开发生物基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是消除白色污染的重要途径,主要有: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以及其他利用生物质或部分利用生物质资源的新型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如聚烃基脂肪酸酯(PHA)。
《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积极开展聚乳酸等生物可降解材料研究,加快实现产业化,推进生物基高分子新材料和生物基绿色化学品产业发展。
重视应用技术开发
材料的价值只有通过加工应用才能体现,材料的性能只有通过加工应用才能得到验证,材料的缺陷只有通过加工应用才能发现,材料质量的提升也只有通过加工应用才能找到方向。
长期以来,我国化工材料加工应用技术研发投入少,导致加工装备水平与国外差距大,材料对市场不同用途的适应性差,品种牌号少,材料的附加值低。
曹湘洪院士表示,重视加工应用技术开发,有利于形成材料生产、材料加工、材料加工装备、材料应用的产业链。
例如支持污水深度处理的膜材料,从技术开发的角度包括膜材料技术、膜制备技术、膜组件技术、膜工程设计技术、膜应用技术;从产业的角度包括膜材料生产、膜制备及制膜装备、膜组件制造、膜工程设计、膜应用等环节。相应的技术都掌握了,形成污水深度处理的完整的膜产业链,对保护水环境才能起到实质性的支持和服务作用。
在膜材料应用技术开发领域,由归国学者创办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大规模应用奠基者。成立十多年来,碧水源不仅通过技术革新,把污水处理项目装备化,在工厂里生产环保设备,实施产业化运作,而且研发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PVDF增强型微/超滤膜、低压反渗透膜以及MBR技术,攻克了“膜材料研发、膜设备制造和膜应用工艺”三大国际技术难题。
碧水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陈亦力介绍说,碧水源致力于解决水脏、水少、水安全,已形成集研发、生产、专业设计、工程应用、运营服务等为一体的膜产业链,膜产品在数千项污水资源化工程得以应用,主要分布于北京地区、环太湖流域、滇池等重点领域,累计规模达到700万吨/天,占据国内MBR市场70%以上份额 。
加工应用技术研究,研发投入大,而材料应用企业规模一般不大,单个企业投入负担重,可以组织同类应用企业与加工装备制造企业、科研机构建立产业联盟,以股份制形式共同出资投入组建研发团队,形成共有共享的技术,促进产业发展。
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是目前国内外污水处理行业公认的难题。开发经济实用的难降解有毒有害有机物的废水处理技术装备,较好地解决废水处理,达到回用排放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篇9
关键词:环境管理学;问卷调查法;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11―0093―02
环境管理学是一门集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管理学等交叉一体的环境专业基础课,以探究人类作用于自然环境行为的理论和方法为主要内容[1]。由于其知识体系涉及到多学科的内容,那么如何将各学科的研究方法汇集融合,就成为该课程达到实际应用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本课程中设计开展了关于食堂塑料袋使用、校园节约用水和一次性电池回收等和同学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为题材的调查问卷,借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从而培养其综合能力。本文以校园食堂塑料袋使用为例浅析问卷调查法在环境管理学课程的应用实践。
一、前期准备
在讲述问卷调查法后,组织同学结合课后阅读材料分析总结,分小组讨论存在的疑惑及对方法的理解。教师对反映问题进行解释后,结合目前校园环境内潜在的环境问题,让各小组同学自拟题目设计一份调查问卷。由于问卷调查法主要包括题目、调查内容、问卷设计、数据整理及结果分析等环节[2],将小组同学进行分工(如组织者、资料调查者、问卷设计者、数据统计者、结果分析者、现场解说者等),明确各自的职责,并将资料汇总集体讨论。学生向指导教师提供可行性报告,教师将建议反馈给学生,最终完成前期准备工作。
二、调查问卷设计
对于一份好的调查问卷而言,明确调查目的至关重要,因其决定了问卷结构、设计方案、题型数量、数据收集和结果分析等。本例是调查学生在校用塑料袋打包食物后引起的“白色污染”问题。问卷应围绕待研究的问题和被调查对象进行设计,并尽可能排除被调查者可能出现的主、客观障碍[3]。
本调查问卷设计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题目,题目是调查目的的直观体现,应能使被调查者一目了然,不要产生歧义;(2)封面信,致被调查者的信息,即谁调查、调查什么、调查的目的、意义和致谢;(3)指导语,对问卷如何填写进行说明;(4)题型、题量,以选择题为主,可适当加主观题,15~20题或5~10分钟左右完成作答为宜,题量过多则使被调查者不愿意作答或答案有失偏额,而题目太少又达不到调查目的[4];(5)编码,为题目设置编码以便于统计分析;(6)初稿试用,以本系大二学生为试卷初稿发放对象进行试调查,检验问卷是否存在问题并加以修改。
三、调查问卷发放、收回
精心计划、合理组织、加强领导、完善控制和坚持不懈的创新既是管理的五项基本职能,也是开展此项活动的具体要求。 调查问卷采取现场发放回收的方式,地点选择在学校食堂,时间为中午12:00~13:00且就餐结束的同学,便于对调查问卷的有效收集。
现场需要有经过培训的小组成员对被调查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解释,但切记不要加入提示性内容,并避免被调查者之间的互相干扰。要以真实的情感和语言交流,使被调查者愿意参加调查活动,从而获得较高的收回率。对于收回的调查问卷需要仔细认真的核查,筛选无效问卷(未填写、填写不完全和答案与要求不相符),并将调查问卷归纳整理。
四、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将收回调查问卷数据录入EXCEL软件,对数据统计处理后得出最终结果[5]。以2013年调查问卷结果为例,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收回385份,收回率为96%。下面就问卷中的一些典型问题和数据进行分析讨论。
1.在关于“为什么用塑料袋打包的原因”问题上,有58.7%的同学认为食堂人多(尤其下课时),36%的同学认为使用比较方便,5.3%的同学担心食堂的餐具不卫生。可见,随着生活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绝大多数同学是为节省时间和方便而使用塑料袋打包食物。
2.在关于“你看到同学用塑料袋打包情形多少”问题上,有34.7%的同学选择非常普遍,50.7%的同学选择常见,14.6%的同学选择较少。在关于“你对用塑料袋打包的态度”问题上,有34.7%的同学选择非常普遍,50.7%的同学选择常见,14.6%的同学选择较少。由此可见,目前在校园内使用塑料袋打包已经是一种常态化的现象。
3.在关于“你知道塑料袋在正常环境下的降解时间吗”问题上,有4%的同学选择1年,43%的同学选择10年,53%的同学选择100年以上。在关于“你认为大量使用塑料袋对环境污染严重吗”问题上,有91%的同学选择很严重,7%的同学选择不太严重,2%的同学选择没什么污染。有近一半的同学对塑料袋的物理化学性质不是十分清楚,但对其产生的环境污染或影响却有目共睹。这和其他环境问题相类似,人们在资源、能源使用过程中没有正确认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一旦超过环境承载力时,环境问题就会突显,甚至威胁到人类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针对调查结果,同学们查阅资料提出了相关环境管理措施,具体包括:(1)政策方法:制定相关法规,控制难降解塑料袋的生产和使用量,全面推行“限塑令”,提高企业绿色环保意识,生产环境安全塑料袋;(2)经济方法:塑料袋具有不易回收、难降解、高温分解出毒害物质的特点,因此应限制行业享受贷款、补贴和减免税制度,实行“高价使用”,将对环境污染的费用由使用者买单,而不是转嫁给社会;(3)技术方法:改革技术工艺,生产在自然环境中可降解的塑料袋,如生物塑料袋,改进处理技术,避免填埋或焚烧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4)宣传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和危害,使公众转变观念,自觉认识到大量使用塑料袋潜在产生的环境问题,在各学龄段开设相关课程或讲座,提高公民环境素质。
[参考文献]
[1]叶文虎,张勇.环境管理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苏超,周蕊.问卷调查法在图书馆学研究中的应用[J].图书馆学研究,2012(12).
[3]王瑛.问卷调查难点问题分析[J].浙江统计,2009(10).
篇10
关键词:新形势;绿色化学;高中教学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伴随着物质生活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环境破坏问题和污染问题,比如像是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等等一系列问题全都是因为人类向自然界过度排放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所造成的,这些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因此,在人类和自然资源以及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人们开始倡导“绿色化学”,绿色化学在高中教材中被首次提出,新形势下,绿色化学已经成为了当前大的潮流趋势。
一、 绿色化学教育的深刻内涵
绿色教育化学是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之下,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强调化学与人、化学与自然、化学与社会的科学、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绿色化学倡导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的绿色环境保护意识为宗旨。绿色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毕业后到工作岗位任职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
绿色化学不仅仅强调的是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绿色化学的理念和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绿色的职业实践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辨能力,让学生开阔实验,丰富头脑,真正将环境保护的思想植根于大脑之中。
二、高中开展绿色化学教育的意义
当今社会,物质生活的急速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越来越严重,这些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世界各个共同瞩目的紧迫难题。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对绿色化学教学提出了要求,绿色是生命之色,象征着生机和活力。所以,绿色化学代表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的愿望。所以,在高校开展绿色化学教育实际上就是为了了解绿色化学的思想和理念,让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思想,从而能够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一分伟大的贡献。
三、高中绿色化学教育策略
1.以课本为宣传工具,向学生宣传绿色化学教育
其实,在我们的普通高中课本中,绿色化学的身影也是很多的,比如废物的循环利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等等,这些都是很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同时在“化学与生活”这本书中,还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这些都是绿色化学的体现。但是在这些普通的高中化学课本中,我们并不能够看到很多绿色化学的鲜明的理念,而这些理念都是在新课标课本中才有的,所以,就需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利用好手中的普通课本,并且努力引导学生培养起绿色化学的思想,把这个作为高中化学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2.学习过程中深入挖掘潜在的绿色化学理念
课本上的内容并不都是明明白白的用字给我们标注在书上的,很有很多需要我们,这些标注在书上的字可以让我们一目了然的清楚绿色化学到底在讲些什么,但是还有很多需要我们从课本的内容里面深入的挖掘。比如,在讲到塑料的时候,就要讲到可降解的塑料和不可降解的塑料,并且让学生能够意识到不可降解塑料对环境的危害。还有就是像在讲到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时候,就要讲到对废物的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等。这些都是深入挖掘了课本中的绿色化学的理念。
除此之外,就是在学到许多有害的化学物质的时候或者是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物质的时候,就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让学生在一起探讨应该怎么合理的使用化学物品,以及让学生们自己思考治理环境污染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的宣传。这些都是很好的挖掘了课本中潜在的绿色化学的理念,积极的对学生进行了绿色化学的引导。
3.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贯彻到整个绿色化学教学过程的始终
之所以进行高中化学的课程改革,推行绿色化学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从自身做起,有一种防患于未然的环保意识。所以在新课程中,才积极的推行和倡导绿色化学教育。而从教学开始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将会给以后的绿色化学课程的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这也是绿色化学教育推行过程中可行性最强的办法。
由于化学物品的成本并不相同,危险性和污染程度也各不相同,各个地区的发展情况也各有差异,这就造成了在绿色化学的学习过程中也会存在很多的差异,但是贯彻环境保护思想的原则,不论是在哪个地区,或者是哪一所高中都是相同的。
当我们在做一些成本比较高,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化学实验的时候,我们就不能光已完成课本教学为目的,我们更要看到实验的可操作性和污染性,比如像爆炸试验等,就需要用到多媒体器材或者是各种高科技模仿或者是还原实验现象,来避免造成实验本身带来的危害,这样的教学方法就会给学生灌输一种绿色环保的意识,让他们能够意识到那些实验是有害的,那些化学物品是不能随便使用的。还有就是在我们实验的过程中,有许多的实验需要的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伤害性,但是我们可以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比如像化学物品的特性等,对这些化学物品进行化学性质的变化,使其转化为我们能够使用的绿色的化学物品。还有就是可以运用封闭的装置进行绿色改进,从而降低化学物品的毒性和伤害性,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环境。这些环境保护的意识,都是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始终的,让学生牢固的树立起环境保护的意识。
4.将绿色化学真正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高中的化学课本会把化学分成很多的种类,分类的根据就是化学和人们的关系,有的是化学和人类生产的关系,有的是根据化学和人类生活的关系。所以我们就会在“化学与生活”一书中接触到很多和生活有关的化学知识。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来,比如像是,干净的衣服在晾晒的过程中遇到铁质物品而生锈,这时,老师就应该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绿色化学的知识进行解答,由于盐酸和铁锈反应能够生成氯化铁,这样衣服上的铁锈就能够去除。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帮助学生拓宽了眼界,更重要的是更够让学生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来,解决我们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同时,老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另外,老师还要经常带学生到学校周围的化工厂进行参观,让学生在具体的实例中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更加牢固的记忆。带学生到自来水厂进行参观,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养金鱼的自来水要在太阳底下晒一下,把氯气晒走。这一系列具有实际应用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化学的神奇,感受绿色化学的深刻含义。
结束语:
地球母亲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面对着人类自己因过度使用化学物品而伤害的环境,我们还在等什么,抓紧行动起来,积极宣传绿色化学教育。
参考文献:
[1] 赵代容. 在化学课堂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J]. 考试周刊. 2010(19)
[2] 杨广斌,贺宏. 剖析师生对绿色化学的认知偏差[J]. 化学教育. 2009(04)
[3] 房文超.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贯彻绿色化学理念[J]. 考试周刊. 2011(49)
[4] 陈正林. 中学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意识渗透浅谈[J]. 化学教学. 2012(11)
[5] 于晶明. 试论化学教学中STSE教育的实施[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