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业建设背景范文

时间:2023-12-25 17:36: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农业建设背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字农业建设背景

篇1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信息构建;知识共享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各行各业新兴学科快速崛起。图书馆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传统图书馆管理中存在的知识服务效率低下、知识流转不显著等问题急需改变。因此,应将前沿技术应用到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改变传统的资源体系管理与服务模式,以科学技术推动图书馆的更新升级,保证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能够满足信息社会的需求,进一步实现数字图书馆在新技术背景下的信息构建,从而提供更优质高效的知识信息服务。

一、数字图书馆构建理论

1.加强数字图书馆资源拓展,推进数字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于文化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对文化要求的水平越来越高,而传统图书馆只是简单的订购、存储与借阅,功能服务都比较单一。信息资源多以纸质文献为主,基本上是固定有限的阅览方式,服务方式、空间场所及馆藏资源都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中,数字图书馆建设服务体现出明显优势,在管理工作中,以延伸资源空间、拓宽资源渠道为目标,多方挖掘信息资源,发挥文献资源优势,为受众群体打造全新的文化场所和学习氛围。在知识服务背景下,数字图书馆改变了人们对传统行业的认知,将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相结合,更新了传统的服务管理、时空设置、阅读方式,以全新的视角实现数字图书馆的转型和升级。2.建立多种介质并存的融合环境及框架体系,为受众提供全方位阅读、学习平台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工作中,通过将纸质文献资源与数字文献资源高度整合,来实现文献资源的全面获得。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媒介平台,使媒体深入融合,保证文献资源流通更顺畅。同时,在管理内容上拓宽资源库,打破传统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局限性,实现电子资源终端传递,服务上实现多元化。随着文献资源的丰富,阅读环境也可逐渐开发为互动式、启发式、联想式以及个性主题式阅读模式,达到为用户多平台、全方位综合服务的目的。

二、基于信息构建的数字图书馆发展特征

1.服务平台增多近年来,在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以数字传媒、互联网等为主导的文化运营,可实现多网整合贯通,为数字图书馆构建提供优质文献资源,成为服务平台增加的主要因素。利用这种新兴发展整合的平台,不仅可以将各媒介的优质信息资源快速传播,还能为数字图书馆增加大量文化信息储备。同时,在管理服务上也可以互相借鉴先进理念,创新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上的方式方法。随着多媒体行业的发展,众多小视频、微信、小程序、App电子化平台搭建的移动终端起到进一步的联结作用,以各种形式的小型电子图书馆为读者服务,它不但可以随时随地为读者提供便捷的阅读条件,还能为使用者传递更优质的文化信息资源,提升了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多元化与时效性。2.信息资源丰富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发展背景下,图书馆只有打破专业界限,互为载体,互为支撑,才能拓展更广阔的资源空间,逐渐呈现出图书信息资源丰富多元发展的优势。图书馆现有馆藏为基础,开展馆际合作,利用各种媒介、互联网、智能化信息体系,将各馆特色电子信息资源进行深度搜索发掘,将各种不同信息源注入整合平台,也可通过媒体和媒体之间的交流互动,对海量的信息源进行归纳重新组合,从而构建一个完善的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实现资源共享,为读者提供更广泛优质的信息服务内容。用户可通过多个整合平台,快速检索自己需要的信息,及时掌握图书馆信息资源情况。3.服务用户增加数字图书馆构建平台的增多以及信息资源的丰富,体现了数字图书馆在发展上的新优势,也呈现出需求用户大量增加的特点。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电子产品的普及使用,让更多用户随时随地掌握数字图书馆的文化信息资源。用户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终端随时将自己的需求向资源平台发送,平台也会及时回复,用户具备绝对的主动性,可以多角度、跨行业了解图书资源信息。这种在线互动交流方式明显优于传统的借阅往来、陈旧框架式的环境及氛围,不但增强了数字图书馆的管理服务能力,还能进一步满足更多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到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中。

三、数字图书馆信息构建的实现与核心技术应用

1.数字图书馆信息构建基础知识产生的情况复杂,性质、来源、产生模式不同,而知识需求用户也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信息,体现在个性与广泛化的需求。数字图书馆作为基础的中心机构,将社会上不同生产者提供的多方面知识信息,收集初始信息源,经过平台编辑、加工、整合后提供给用户,不同的知识用户将个性化、多元化以及隐性的需求传递给文化出版者、网络资源制造者,将知识的生产与知识需求通过双向运行机制来完成,从而做到有效应用。在双向机制运转中,服务用户的构建基础有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教育机构等;知识产生的构建基础有文化资源开发者、文化知识生产者、文化生产出版者等。在数字图书馆信息构建中,只有三者各自发挥出最大效能,并充分结合有效运转,才能为数字图书馆信息构建奠定良好基础。2.数字图书馆核心技术应用(1)区块链技术提供的知识产权保障服务区块链技术现已应用到各行各业,其是利用链式数据结构进行验证和存储数据,运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产和更新数据,用密码学的方式来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性,用自动化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进行编程和数据操作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方式。区块链技术形成的特点不同,应用到行业的作用也不同。区块链在数字图书馆建设应用中,使用分布式核算与存储技术,能够实现数据资源多功能节点维护。首先,其开放性和不可篡改性,使数字图书信息源一旦通过验证,添加区块链既能保证数字图书资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达到查询便利和永久存储的功能,还能降低人员管理上的消耗;其次,在多元化、资源共享环境中,将区块链应用于图书馆数据信息资源建设,还可以确保资源数据的多样性、完整性和安全性,甚至可以不通过中间的资源平台,建立读者与文献信息源点对点对接,从而降低资源建设成本和用户的支出。(2)人工智能技术提供的个性定制服务数字图书馆在知识服务上十分重视个性化服务。首先,定制化可以充分满足读者对文化的需求。其次,可以通过吸引读者群来提升数字图书信息服务机制,创新服务模式。互联网时代,在浩瀚的书海里进行信息数据查找、资源存储、下载以及点对点的个性化传递,对当前技术及服务机制都会有一定的挑战,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多方面解决用户需求。人工智能系统是利用机械和电子装置来代替人脑,人为操控智能处理器,利用计算机视觉及语音识别系统,将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信息进行浏览,并分析数据源,从视觉图像或多维空间数据中获取信息,将用户所需内容进行聚类,经过协同过滤,给出匹配的数据信息,从而实现精确的定制化信息推荐。(3)虚拟技术提升图书馆管理服务机制虚拟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信、人工智能特性相结合的综合处理技术,从而生成可以对参与者直接感知的特定环境,是未来用于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的高端技术。利用虚拟技术构建数字图书馆的中心控制系统,进行系统内管理、维护,通过计算机捕捉影像,数据传输,连接立体显示器,提供空间实时交互式服务模式,使读者与计算机充分融合,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智能化检索、智能储存等,完成对所需信息的获取与分享,感受虚拟时间、空间、环境全新的服务体验。

四、农业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分析

农业相对于其他产业发展速度较为缓慢,随着国家对地方农业的大力支持及投入,各农业科学研究机构依靠科技生产力在不断发展建设。基层农业图书馆规模较小,但是有自己的发展优势,其基础设施配备良好,馆藏专业资源丰厚,近年来优先投入互联网、信息化建设,具备向数字图书馆转型的必备条件。1.多渠道开发整合农业信息资源农业科学院图书馆重点建设了基于农业信息相关内容的信息服务网络。在专业文献资源的存储与收集上,主要涵盖的农业信息资源范围:(1)以当地政府农业主管部门、科研院所、企事业涉农单位带动城市农业信息源;(2)以县乡镇农技部门辐射带动周边乡村的农业信息源;(3)以文字、图文、音频、视频等多元化内容、多种网络形成的信息资源;(4)由各学科专家自主产生的隐性信息资源联合采集。同时,设专门机构专业人员将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文献资料、信息情报等进行收集,做到分区域、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信息资源的筛选、分类、整合,保证信息的真实有效、实用优质,提高信息资源的完整性、多样性、全面性。2.建立当地特色资源数据库图书馆可建立单个或多个特色数据库,立足本地区的农业发展特点,利用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搭建农业特色数据库,可带动周边区域建立多个网络终端。将当地政府对于农业生产结构布局、农业种植与区划、土壤、气候等资源进行分类整合,再结合本地资源与优势在平台及时。使用者可以通过网络检索,快捷、准确定位查找所需内容,数据库的应用节约了受众搜索的时间,提高使用效率,还可以作为窗口将当地农业特色对外宣传。特色数据库的建立与发展,体现了农业技术的先进性与专家系统的数据更新,从而为本地的农业经济发展起到助推作用。3.建立多元化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开展“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利用原有的互联网基础,加强网络硬件基础建设,完善服务平台优化配置,开展各层级信息资源整合,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务。首先,以现有的馆藏特色农业文献资源和高效的网络信息为基础,兼具高效的信息服务优势,通过农业信息咨询平台与科技信息网站建设、村村通平台、电脑、手机短信等形式,将农业信息资源传输到用户手中。同时,数字图书馆的数据来源广泛,内容丰富,载体多元,在建设平台之初,就要将数据的采集存储,完善质量等特性考虑在内,实现智慧平台体系与终端用户的有效融合,构建综合化的信息资源服务与知识共享体系。4.智能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凭借着智能技术的可学习、可感知、可检索等多方面特性,数字图书馆中智能技术应用是一个质变过程,也是未来的方向。农业图书馆运用智能化服务,实现可视化操作,以及快速检索,可大大提高信息使用效率。智能化、规范化的专家决策系统、可控监测系统的应用,可做到随时规范指导用户的种植生产及田间作业,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此外,智能信息的推送和辅导等功能,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满足用户随时随地学习知识的需求。

五、应用启示和建议

1.促进知识积累与信息服务数字图书馆知识能力的建设需要在知识服务各阶段注重积累,尤其注重知识流转的顺畅,以减少知识流失。现代化社会的数字图书馆,无论是在信息收集的规模,还是用户服务上都远远超过传统图书馆,而信息技术会在数字图书馆管理工作中获得全面使用,将使今后的发展更加智能化与移动化。数字图书馆利用信息技术为用户建立阅读平台,并且为用户提供十分便利与丰富的信息,满足对用户随时随地获取知识与信息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用户对数字图书馆的需求也在不断改变,数字图书馆有必要和信息技术共同发展,从而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完善的服务。2.创造知识价值,提高产出效益数字图书馆在不同的知识服务层面进行相应的知识加工,以期创造出最大化的知识价值,并实现知识产出效益最大化。在知识获取阶段,数字图书馆应获取外部多重知识来源并进行转化利用,得到数据层级的信息。在知识输出阶段,将多重受众群体的需求转化分析,及时反馈给输出者,实现知识的双向反馈。数字图书馆在管理技术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服务理念,将用户的体验放在首位,不断提高为用户服务的意识。此外,在信息化背景下,用户对于数字图书馆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图书馆馆员应该具备先进的知识服务能力,为读者提供人性化服务。图书馆应该与时俱进,提高员工能力素质和整体水平,从而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六、结语

网络时代,人们对于文化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对传输的精准性、时间性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大数据、云技术、5G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数字图书馆的知识资源全面化、服务能力多元化、应用便捷高效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依托,可进行阅读空间、环境空间、网上空间的深入挖掘,进一步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优势。总之,数字技术时代的到来,新技术、新手段的构建融合应用,将给知识经济时代的数字图书馆用户带来更高级的个性化服务与体验。

参考文献:

[1]蔡剑文.“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与超越[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

[2]周子翔.网络时代有声读物现象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9

[3]魏建国.三网融合与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建设[J].图书馆学刊,2011

[4]曾丹.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实践研究[J].发明与创新:大科技,2018

[5]李静.农业高等院校图书馆在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优势有效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8

篇2

农业信息化使信息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并实现了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业技术效率。本文主要论述实现农业信息化的过程,继而对农业信息化对农业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进行全面分析和阐释,推进我国农业快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农业技术;效率

1实现农业信息化的过程

实现农业信息化的过程如下:

1)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该过程中,要建设信息网络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并对农业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建设;

2)对农业信息技术集成系统进行开发和应用。主要包括构建农业信息系统模型、集成信息系统开发以及实现农业信息技术产业化等;

3)信息农业阶段。实现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和农业经营管理网络化。

2农业信息化对农业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

2.1提高农业市场信息传播范围及速度

可将农业市场信息细化为农产品市场信息和农业生产资料信息。对各农产品信息具备清晰地认识和了解,明确市场需求,继而依据潜在需求,进行农产品生产及开发,避免生产销售过程中过于盲目。在该过程中,实现农业产值增加,使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不断提高。对各类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信息具备清晰地认识和了解之后,有助于农户和企业优选性价比高的农资产品,实现农业生产成本控制,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对我国农业发展起到推进作用[1]。

2.2有助于政府政策信息推广

传统农业发展背景下,农户一般通过村广播或村集体会议,对国家农业政策具备初步认识,信息传播速度慢,甚至出现失真情况。近年来,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可将国家最新农业政策传达到农村,使每个农户都能够对其具备清晰的认知,无论是信息传播速度,还是准确率,都有所提升。而农业生产者依据具体政策,结合区域性因素及市场需求等,对农业生产方式和结构等进行科学调整,使农业生产更加合理,实现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为区域性农业发展提供助力。

2.3提高农业技术信息的传播范围和速度

采用现代生产技术,使病虫害防治及灌溉工作更加科学、合理,从而使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得到根本性提高。传统生产观念的制约,及信息手段落后,增加了农业技术信息的推广及应用难度。而受制于发展水平,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比较低,难以满足农业信息化要求。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在农村实现农业技术信息传递,从根本上提升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速度,使我国整体农业技术生产效率及水平不断提高。

2.4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效率

在农业生产中,应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背景的农田信息管理系统、墒情监测系统和遥感系统等数字农业技术,能实时监测农作物和土壤,对农作物生长发育情况、病虫害问题、水肥状况及外部环境信息等具备清晰的认知和了解,使信息系统更具动态性和空间性,以有效模拟农业生产现象及过程。在农业生产中,对各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生产成本控制,并改善生态环境,从根本上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为人们供应高质量农产品。数字农业技术有助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使农业生产朝向集约化方向发展[2]。

2.5提高农业人员科技文化水平

农业工作人员和农民的素质及技术水平,直接关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农业信息化背景下,加大科技文化知识传播力度,对农民进行培训,以提高其综合素质及农业生产水平。并确保农业工作人员具备很高的专业技能水平,真正服务于农业生产[3]。采用该种方式,能够使他们对信息和市场进行更好地把握和应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促进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信息化以其独特的优势,促进了农业技术效率的提升。而农业信息化对农业技术效率的作用受区域因素影响,政府和相关部门要依据我国各地区农业发展背景及要求,对其进行合理应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粮食产量,最大程度上保障农业生产效益,为我国农业发展及农产品开发提供广阔的市场竞争空间。

参考文献:

[1]何锋,李俊杰.我国农业信息化对农业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4(8):5-11.

[2]王维新.发挥信息化作用促进农业经济增长[J].吉林农业,2015(10):37-38.

篇3

一、构成网页的主要元素

网页是信息传递的载体,网页中的信息主要通过文字、图形、图像、视频、音频等体现出来。文字可以包含大量的信息量,但是仅有文字显得太单一、枯燥乏味。网页设计时使用丰富多彩的图形图像,使网页图文并茂,提高网页可观赏性,再加上动画、音频以及视频给人视觉、听觉的冲击,浏览者能够享受到更好、更完美的视听效果。

二、网页设计中的多媒体技术

(一)图形图像处理技术

图形、图像是重要的多媒体技术,同时也是构成网页的基本元素之一。网页中的背景图片、新闻图片以及动态广告中的图片等同文字一样传递着各种意义的信息。但它比文字更直观、更形象的表现主题,而且使得网页更加绚丽、美观,更能吸引用户。图像素材的获取主要是数码拍摄和软件设计制作,图形图像的编辑处理的方法有很多种,用于网页设计的图片处理软件主要有Photoshop和Fireworks。根据需要可以对图形图像进行剪裁、亮度、对比度等处理,最后选择合适的图像文件格式进行输出。图像素材编辑处理后的格式有JPG、GIF、PNG、PSD、BMP。其中PNG和PSD是可修改格式,一般在网页设计中常用JPG和GIF格式,占用的储存空间小。

(二)动画处理技术。

动画是指动态生成一系列不同的画面连续播放,来产生物体运动的视觉效果。在网页中运用动画技术,它所提供文字绚丽的特效,更好地突出主题,使浏览者在视觉上和心理上都会有空间联系和层次丰富的感觉,从而产生愉悦的感受。动画的常见格式有GIF、SWF、FLIC、Java动画等,网页中常用的格式有GIF和SWF。

(三)数字音频处理技术。

声音是信息的重要载体,数字音频技术在网页表现力上实现了较好的音响效果。在网页的设计中,如果背景音乐和网页的主题相互映衬,就能牵动浏览者的心绪和兴趣。网页中使用的数字音频资源获取方法有很多,可以购买数学音频光盘,音频素材库或者录制音频,使用音频编辑软件编辑声音文件。网页设计考虑到音频文件的长度,通常网络上的音频文件通常采用的都是中等质量的声音。网页设计中常用的音频文件的格式有MID、WAVE以及MP3等。

(四)视频处理技术。

在网页中应用视频会更直观的传递资讯,展示给客户更全面方位,更绚丽的网络世界。如优酷,乐视网站等专门提供的视频的网站,还有一些网站中弹出的小视频广告,培训机构、学校或企业的网站也有讲座、宣传等视频。获取数字视频的方式主要包含着通过数码摄像机获取,CD获取以及模拟视频采集,视频数据量很大,往往要对视频进行压缩处理。在网页设计中常采用视频有AVI,FLV等格式。

三、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和网络技术的开发

现代信息网络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一个基础性组成部分。一是有利于各级领导快速、准确、全面地了解国内外农业发展动态。二是有利于农业工作者工作手段的改善,共享信息资源,协同工作。三是有利于实现全系统办公的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四是建立基于信息网络和多媒体的农业成果推广系统,缩短农业技术的推广周期。随着信息技术的网络化,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将朝着产品商品化、服务社会化、手段现代化、经营企业化的趋势发展。与此同时,一部分省、市、区的信息网络建设也进入了起步阶段,已经为全国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虽然起步晚于其他部门,但是它的技术水平和基础设施确是比较先进的。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络中心就拥有最新的技术装备而且使用资金也相对较少,工作效率也较高。该网络同时具有局域网和广域网络的功能。网络设计具有8项原则,即实用性、先进性、开放性、标准化、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和可扩充性原则。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络技术的选择,经过广泛而深入的论证,选择了正确适当的技术路线:第一,解决了主干网技术的选择:一是为了解决主干网容量问题,选择了快速以太网。一是为了解决网上设备拥挤问题,主干网采用交换机,能在各部门之间建立高带宽的快速通道。三是为了解决广域拥挤问题,采用了支持多协议的高性能中心路由器来控制流量,保证网络畅通,优化网络性能,节省网络的运行费用。第二,解决了主干网结构问题。采用了单星型网络结构,网络中心采用一台交换机外国其他局域网交换机或集线器和中心交换机之间通过一条或多条线路连接。这种结构化布线既能满足目前的通讯技术要求,又能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实现数据通讯和实时的语音通讯和图象传输。第三,采用了新一代操作系统,该系统采用了许多成熟的新技术。WindowsNTServer的主要特点是:可运行在多种硬件平台之上;能根据需求建立集成式解决方案;先进的容错功能可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低成本。第四,选择了配套的Microsoft公司的SQLServer作为网络中心的数据库系统。第五,解决了网络管理和安全措施问题,采用的系列安全机制包括:网管软件全面管理、网络设备动态管理、路由器过滤、防火墙网关隔离、传输数据压缩加密、操作系统级别的严格授权确认等,提高了管理和安全水平。21世纪的前10年,网络建设的重点是解决5个方面的技术问题:

1.网络技术攻关的重点是优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合理布局,统一规划“信息高速公路”的技术路线选择,既要避免大量重复浪费,又要确保高效畅通。由于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因此必须攻克这一重大技术难题。

2.加快研究和建设第二代互联网,推进网上可视技术的改进和扩大应用,促进现有网络系统向宽带网、数据网的平滑过渡,这将有利于提高各种通讯交流的效率。

3.逐步扩大应用和建设移动网络系统。

4.加强网上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尽力减少网上不安全因素和可能造成的损失。

5.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重点是有效地实现农产品和农业科技成果的网上交易,研究和开发高效地查询、订购、支付技术。

四、农业多媒体制作技术

进入90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起来。它将图形、图象、声音、影视等多种媒体技术综合集成,形成具有多种功能的新型多媒体技术。1998年,在财政部、科技部、农业部的支持下,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业多媒体制作中心,并且购置了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络中心的上网多媒体设备,为农业多媒体的广泛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经过努力,应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成功了第一批3个多媒体农业实用技术光盘。从而为多媒体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和有效的设施,为多媒体技术的产业化开拓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途径。进入21世纪,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是一个优先领域。

1.为适应网络的发展,要重点支持网上多媒体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在网上开展实时教学、科学技术普及和推广,以及科学研究协作活动。

2.重点加强农业领域多媒体光盘技术的开发,广泛地应用于实用技术的推广载体,使农民在家庭电视和其他设备上看到生动活泼的各种多媒体实用技术。

3.促进多媒体技术在农业管理领域的应用,支持各种专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系统的实用效果。与此同时,在农业领域扩大应用多媒体技术时,重点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压缩技术,使各种形式的数字化文件得到充分压缩,以充分扩大内涵容量,加快传输速度。

五、结语

篇4

——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

利用先进的信息采集系统将一片土地的土壤类型、肥力等土壤信息,降雨、日照等气象信息,以及农业生产动态等信息收集起来,利用信息分析系统将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决定耕作的种类、方式,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具有变量施肥、喷药功能的农用机械根据不同地块的情况进行精耕细作,从而有效提高产出、节约投入、减少环境污染———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心精准农业工程技术部主任孟志军为记者描绘了这样一幅与传统农业截然不同的图景,这就是精准农业。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这一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改变了几千年来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翻开了农业发展的崭新一页。基于“3s”技术即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农业中的应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精准农业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中的实验研究与实践有了快速的发展,被誉为“信息时代作物生产管理技术思想的革命”。

承担这一项目的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平均年龄33岁,70%具有博士学位,多是有着农学与计算机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短短的五年时间,项目的研发已经有了实质性进展,他们开发出了收集信息的农田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信息的变量农业处方图系统、能进行全自动化操作的变量施肥机、变量喷药机等,目前他们正在打造一个更大的具有综合分析功能的平台系统。

——打造“数字农业”技术体系

事实上,精准农业也好、专家系统也好,还有设施农业、虚拟农业等等,这些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农业技术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数字农业”。

“数字农业”是利用信息技术全面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重要的科学支撑技术。“数字农业”的内容主要包括农业要素、农业过程及农业管理的数字信息化。

“数字农业”是农业信息化的核心,也是农业信息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数字农业”正在使人们对科学利用农业资源潜力的认识和作物生产管理观念产生深刻的变革,促进农业科技界突破传统的以单学科研究为主的工作方式,通过多学科的融合和协调,将多种科技成果组装集成,直接为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服务。

——以国产化与社会化为目标

“数字农业”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国家目标。几乎所有现存的技术基础,目前都还不足以支撑这样一个战略目标的实现。“数字农业”在国内的发展,一方面是将其作为开展农业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另一方面是通过“数字农业”技术体系的研究,从中分解出一系列适用新技术,进行国产化和社会化推广。

作为“数字农业”的核心之一,精准农业的发展正面临着令人振奋的前景。从精准农业示范基地的实施情况看,这一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对品质要求高的经济作物如烟叶、茶叶等效果也非常明显,可以有效提高产出率,节约肥料使用率,提高产品质量。

然而同所有引进的技术一样,精准农业面临成本过高以及如何本土化的问题,目前基地使用的全球定位系统和联合收割机等设备都由国外进口,价格高达100多万元人民币,只有实现国产化,其成本才能大幅降低,所以,今后精准农业要在关键技术上进行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和储备,建立完全的国产化的精准农业信息采集、分析以及应用体系。

孟志军介绍说,目前中心正在与黑龙江农垦总局、上海郊区的现代农业园区合作进行国产化试验,以目前研发的情况看,精准农业技术的国产化在3、5年之内就可以达到。这意味着被普遍质疑的实施精准农业成本过高的问题会得以解决,进行社会化生产成为可能。

篇5

>> 彝文网络信息获取平台的研究 国外开放获取平台对我国科技期刊OA发展的启示 基于JPEG2000的校园网数字录像教学平台的构建 基于WebService的数字化校园统一门户平台构建研究 构建数字校园平台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数字校园”基础地理信息平台构建方法研究 数字校园平台门户的需求分析 层次化数字校园的构建研究 浅析顾客知识的获取 基于数字化游戏的隐性知识获取与共享 基于单片机和串口的SD卡读取平台的设计 数字校园基础上的智慧校园构建 构建跨平台的智慧校园公共数据平台 高校数字化校园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数字校园建设方案 高校数字化校园平台的研究与设计 高校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的探索 数字化校园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研究 基于云服务模式下的数字校园应用平台 党校数字化校园平台的初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历史 > 数字校园知识获取平台的构建 数字校园知识获取平台的构建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王正勤 王珠强 阮进军 吕立新 徐明友")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结合产业、行业、企业和院校实际,依托先进云技术架构,围绕职业教育共享型知识获取平台建设工作,助力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间有效沟通、技术同步为目标,针对数字校园知识平台的现状提出对策与建设思路,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校企共建共享、知识获取快捷、高效的数字校园知识获取平台。 关键词:数字校园;云技术;知识获取平台;个性化

一、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现状

2005年以来,教育部和财政部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已立项建设院校200所,重点建设专业点约800个,涉及近百个专业。在集成各示范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各校资源个性化过强,其他高职院校特别是资源不充分院校同类专业难以共享的问题,教育部启动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这项工程不仅要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为全国高职院校提供一个教学交流和专业资源共享的平台,通过建设一批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共享型专业知识获取平台,为教师教学、学生和社会学习者自主学习服务,带动全国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整体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上进行着大量有益的探索[1],已有一些成效,但是在平台建设理念、服务技术手段、应用分析评估等方面存着诸多问题,亟待突破、创新。

针对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共建、共享方面存着理念陈旧、技术手段落后、服务对象不明确等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解决相关问题。

(一)基于校企联合的双教育主体职业技能共建模式

职业教育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为此职业教育需要依托地方政府与行业主管部门,通过校企合作、

体制机制改革、政策驱动因素、税收优惠杠杆等多种途径,打通行业与职业教育界的壁垒,构建企业与职业院校间职业培训与教育的桥梁,零距离对接职业教学与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以行业企业岗位技术标准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依据,将职业技术更新作为职业教育培训的重点、热点,确保职业院校教育内容持续更新。

(二)基于云构架的统一、开放的知识服务平台

平台采用开放接口技术和资源云架构手段,从网络的系统集成角度,按完整的、可分步实施的方式设计技术方案[2],以使系统的整体性能最优、发挥效益最大。系统使用稳定成熟的设备和技术,关键设备配置冗余备件,并具有备份连接链路(分步实施)等,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三)以知识获取者为中心的个性化、互动式的学、测、评的自主型学习平台

搭建个性化教与学的知识服务平台,该平台主要面向学习者(在校生、在职者、求职者)、授课者(教师和企业兼职)、企业与行业专家、社会访客等多种用户,平台整体设计思路须以学习者为中心。平台用户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阶段与知识掌握程度使用系统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

二、数字校园知识获取平台的构建思路

利用开放接口技术和云架构手段,按照“平台+资源+环境”的模式[3],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企业

岗位技能标准为导向的数字校园自主学习平台,以该平台的建设工作带动职业院校教育与企业培训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以此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促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带动职业培训及继续教育,进而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水平。

首先,以行业、企业相关岗位技术、技能标准为依据,建立数字校园学习平台的职业教学内容(知识点)与企业典型工作任务(技能点)的有机关联。职业院校的专业资源建设要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与岗位需求为主导,校企双方专家共同对岗位(群)的岗位能力进行分析,确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岗位工作实际需要的课程体系,最终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目标。

其次,以各类学习者为中心,建成满足个性化需求、资源互联互通、开放的在线自主学习平台。面向学习者(在校学生、企业员工、继续教育者)、授课者(职业院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和社会访客等各类用户,构建具有典型岗位技术、技能标准的、任务驱动式的全天候、开放式的自主学习平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多元职业学习需求。

以知识元为基本构成单位,构建开放式资源库平台,实现资源可持续更新;面向不同用户,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满足“教与学”需要的个性化学习平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授课和个性化定制服务;赋予用户“生命”角色,构建具有自我维护、自我更新功能,可持续运行的共享型学习社区,实现时时处处交流分享。

再次,系统软硬件建设策略利用开放接口技术和云架构手段,逐步完善,边建边用,共建共享,逐步建成满足多元知识获取者职业背景、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的技术支撑平台。充分考虑用户的类型、层次,以便捷性为目的,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合作建设职业技能知识云,为各类用户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个性化知识获取所需要的技术支持环境。

三、知识获取平台构建内容

平台需突破职业院校单一、自身的专业教学资源传统建设思维,平台需满足各类用户的职业技能、知识学习需求。为此,平台的核心架构由开放型平台、个性化知识获取平台和虚拟型学习社区等构成,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有职业岗位技能分类导航、工程项目的任务驱动式系统和学习与测评空间等。

(一)开放型平台

开放型资源库平台是以知识元、技能点为基本构成要素,基于知识元与技能点间的关联,构建知识元与技能点间的映射关系,各类用户可以选取、编辑、定制相关各自偏好的知识单元;同时平台在技术层面具有开放式标准、共享功能,以此便于不同地点分布、不同岗位背景不同、学习程度特点的各类用户使用平台资源。

(二)个性化知识获取平台

个性化知识获取平台不仅面向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群体,而且面向各类学习者(在校生、在职者、求职者)、企业工程师与行业专家、社会访客等多种用户,整体设计思路从以知识传授者为中心转变为以知识获取为中心。知识获取者可以根据自身个性化的知识需求与现有知识、技能程度与阶段,选择不同学习内容。

(三)虚拟型学习社区

各类学习者可以通过平台提供的丰富多样的社区资源,在网络社区内共同学习、讨论、答疑等应用形式。

(四)平台功用设计(从不同用户角度)

平台的服务对象为学习者(在校学生、企业员工、求职者)、授课者(学校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行业企业专家、社会访客等[4],鉴于此平台的功能需兼顾不同用户利用角度,同时平台的利用权限需要以不同身份的限定来确保安全。

四、知识获取平台应用展望

首先,平台建设能有效地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职业教育资源持续更新机制基本形成,为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改革作出了有益的尝试。鉴于平台的教学资源内容需及时更新的要求,职业院校的各专业资源建设须深度融合行业企业需求,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与岗位需求为主导,使职业教学内容(知识点)与企业相关岗位标准有机关联,以期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加之平台建设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的原则,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及各类学习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利益诉求,因此表现积极,参与热情高涨。同时平台的建设过程,也是各参与平台建设的高职院校融合合作企业实施专业建设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平台建设的完成,可以为专业建设改革提供依据。

其次,平台初步成型,功能相对完备,基本实现用户能用、易用、好用、想用而不断用,使各类学习者“乐学”、授课者“善教”、行业企业“乐于参与其中”。平台建成后,较之现有单一的专业教学资源库而言,明显资源丰富、功能进一步完善,能保证各类用户的“能用”需求;平台界面和功能分类清晰,资源获取容易,用户“易用”;平台中的各类资源可重复使用,低成本,资源上传下载方便,用户感觉“好用”;平台中的授课者教法丰富、寓教于玩,学习者欢迎、有兴趣,各类用户均可从中受益,故而显现得“想用而不断用”。同时由于平台赋予了用户编辑界面的权利(用户可以根据自定义的逻辑链接进行知识元的选取、编辑,定制资源),教师、学生(社会学习者)、企业和学校等不同用户个性化资源服务需求得到较好的满足,学习者“乐学”、授课者“善教”、行业企业“乐于参与其中”的成效不断显现。

篇6

1新媒体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1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1.1.1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信息平台有了新媒体提供信息平台,农户就能够了解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种什么,如何种,怎样进行管理、销售,从而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农业经济也逐步要求进入市场化、国际化。这就必然要求拓展国外市场、进行对外贸易等,而这些都离不开新媒体提供的准确信息。因此,新媒体能够有效的承担这一角色,为农业经济发展收集、整理所需要的国际市场信息。

1.1.2降低农业成本促进农业产业化通过新媒体传播农业信息,使技术和资源能够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快速推广和应用,如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及时引进最新型的品种、掌握最先进的的施肥技术,从而提高作业效率和经济效益;而通过新媒体对价格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就可以对全球范围内的农产品供销价格进行对比,从而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合理制定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另外,利用新媒体还可以获得第一手市场信息资料,如在网络上进行农产品交易,能够有效地实现供需双方的联系,从而大大提高农业信息的透明度,减少中间环节的利益损失,进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1.2带动农村工业化发展

农村工业化是相对于城市工业化而言的,主要是通过合理利用农用机械,降低农业劳动强度,使农村居民既能从事农业生产又能从事非农业生产,从而促进农村经济模式的变革。新媒体在农业应用中的不断完善,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或掌握各方面情况,确保农村工业企业获得可靠的原料、材料、劳动力等对市场的需求信息,从而带动农村工业的良性循环发展。也可以通过新媒体的传播,能够把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引进我国,为我国在较高起点上发展或者改造传统工业提供指导,从而带动农村工业化的发展。

1.3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

新媒体在农村的发展是农村城镇化得以顺利推进的基本前提和保障。新媒体的表现形式、信息技术或智能工具在农村的普遍应用,能够促使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实现集约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能够使农业生产经营实现科学化管理。同时,新媒体一方面可以依托农业系统中的广播学校、电视远程教育培训网络等扩大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使农民更多的了解市场动态,提高市场运作能力,树立市场经济意识、科技意识等;另一方面农民可以通过新媒体更多的了解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进而提高自身的思想观念、改变生活习惯,为顺利向城镇化转移奠定基础。

2新媒体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资金投入力度不够

由于部分领导干部对新媒体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认识比较片面,他们认为新媒体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在于建立一些信息化的设备或者引进一些信息技术等,比如说多配备些计算机、传真机等等硬件设施或者加强对媒体部门信息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而对媒体资源、媒体主体、媒体法制、媒体服务等方面的重要内容都缺乏足够的重视、研究;有部分领导干部甚至认为新媒体在农村发展中其实可有可无,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不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从而忽视了对农村新媒体的建设,使得投入到新媒体建设中的资金严重不足。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农村新媒体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备,网络还没有延伸到所有基层乡镇,农村网络覆盖率还不到4%,对于农业生产的指导性作用还很不显著,根本就没有发挥出网络的真正优势。因此,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2.2专业人才缺乏,整体素质不高

新媒体的发展需要大批专业人才,他们既要懂现代信息技术又要懂现代化农业技术,既要善于经营现代农业产业又要懂得农业经济运行规律,才能完成农产品信息的提供、收集和整理,以及对农业市场进行分析等。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的教育制度、农业的经营管理体制、大专院校专业的划分等不能满足农村对新媒体人才的需求,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管理人员缺乏技术,缺乏应用新媒体的综合能力,对农业信息的更新较为缓慢,不能跟上新媒体发展的步伐;其次,从事新媒体的专门人才缺乏,利用新媒体开发农业信息的能力不强,使得大量的农业信息资源仍然停留在低水平的开发状态;第三,新媒体的基层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水平整体较低,对网络知识的了解甚少,能够熟练利用计算机网络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服务的人员很少。

2.3基础设施不完善

2.3.1新媒体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由于我国网络发展起步较晚,农村的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其中大部分的网络设施都是为政府服务的,网络媒体信息比较少,并且内容重复现象严重;同时由于农业资金的缺乏,各农村网络覆盖狭窄,相关的第一手农业资料缺乏,并且时效性差,媒体所提供的信息不能够如实的反映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导致无法满足农户所需求的农业信息。

2.3.2媒体供给信息与需求脱节首先,由于农村媒体信息缺乏市场机制的引导和调节,绝大多数农业网站中的农业信息实用性差,加上农户自身水平的限制,使其对信息的选择缺乏自,因而农民很难获得所需的媒体信息;其次,农村信息传播严重滞后,导致农户生产的农产品有时根本不适应市场,出现供给与需求脱节现象。第三,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导致新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很大一部分都是虚假信息,农民对这些农业信息不得不持怀疑态度。

3进一步发挥新媒体积极作用,加快农业经济发展

3.1提高思想认识

3.1.1提高政府对新媒体作用的认识首先,政府为促进新媒体对农业经济的发展需加大如计算机之类基础设施的投入,以降低农民传递信息的成本,使农村摆脱技术、网络、经济之间的孤立性和滞后性,提高各类农业信息的透明度;其次,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媒体教育的力度,从而解决农村媒体教育发展滞后的现状,比如可以在农村的相关学校开设新媒体课程;第三,政府部门必须意识到新媒体在现代农业中的重要作用,要科学合理的做好媒体信息化,决策规范化、科学化,使新媒体信息能够给有效的应用到农业经济发展中,从而避免信息化流于形式。

3.1.2强化农户利用新媒体的意识新媒体要能够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到推动作用,其中关键还是要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者———农户的媒体化意识和利用媒体为农业服务的能力,为此,必须强化农户利用新媒体的意识,逐步改变传统的农业经营观念,使农户真正意识到媒体信息就是资源,媒体信息就是财富,农户只有准确的掌握农业信息,才能够生产出适销对路的农产品,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农户驾驭市场的能力,为推动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3.1.3加强对新媒体的宣传新媒体的发展不仅仅简单地等同于信息网络的建设,它还包括硬软件建设、手机媒体、电信媒体、网上结算、物流配送等一系列方式。同样新媒体在农村中的发展包括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及分析、网上农科教育、订单农业等等一系列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因此,新媒体的发展涉及到各个领域中的各个环节,它需要全社会都加强对它的重视,提高对它的认识,用市场运作方式共同促进新媒体在农村的发展,使新媒体顺利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3.2加强整合开发

3.2.1完善农业媒体信息门户网站建设要以服务“三农”为目的,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加强各部门的协调性,完善农业媒体信息门户网站建设,最大限度的实现农业资源共享。同时,要增强农业媒体信息门户网站对信息的及时性、针对性以及权威性,使之成为新媒体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3.2.2探索农业媒体信息应用系统建设通过开发农业媒体信息应用系统,不断完善农村经济监测预警系统,规范市场管理。首先,要完善农村市场供求信息的全国联播系统,使全国各地的农村都能在第一时间内获得最新的市场信息,并且扩展它的系统功能,积极卡法电子商务业务等功能;其次,完善全国农产品市场信息的网络系统,使媒体化信息能够覆盖全国所有的农产品市场;第三,完善农业媒体服务系统,不断加大媒体机构、农业院校、农业信息等方面的协调合作,实现所有的资源都联网化、共享化。

3.2.3加强农业新媒体的宣传体系建设要不断加强对新媒体的宣传工作,宣传新媒体对农村建设的成效,营造推进新媒体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从而加快新媒体对农业经济的推动作用。

篇7

一、社会背景:乡村治理与乡镇政府改革的必然性

(一)对目前的乡村治理与乡镇体制的满意度

问卷中以1-10等十个数字来测评专家学者们对目前的乡村治理与乡镇体制的满意度,1代表非常不满意,10代表非常满意。统计数据如图表一。

表一:

附图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专家学者对目前的乡村治理和现行乡镇体制是不满意的。以6为中间线,63人当中,选择6的5人,占7.9%;选择6以下数字的51人,占80.9%;选择6以上数字的只有7人,占11.2%。值得一提的是,选择非常不满意的人不在少数,共9人,占14.2%,而满意度高的9、10两个数字没有人选。

(二)乡镇政府在乡村治理方面职能发挥情况的评价

专家学者们认为的乡镇政府各项职能发挥情况依次排序如表二。

表二: 乡镇职 执行党的路

能发挥 线、方针、 完成上级

情况评 政策和上级 人民政府 维护 从事 管理 从事 促进 保护公民、

行政机关的 交办的其 社会 经济 社会 公共 文化 其他组织

命令、决定 他任务

稳定 建设 事务 服务 建设 合法权益

人数

53

52

47

32

29

11

9

7

百分比

84.1%

82.5% 74.6% 50.8% 46% 17.5% 14.3% 11.1%

统计结果表明,对乡镇政府在执行路线、上行下达、完成任务和维护稳定等方面的功能发挥情况,专家学者们给予了充分肯定,其认同度均超过了50%。但对其保护公民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乡村文化建设和从事公共服务方面评价不高,其认同度均在20%以下。这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乡镇政府的转型尚未完成。

(三)促使乡村治理变迁和乡镇政府改革的主要因素

专家们认为目前乡镇存在的最突出的三个问题依次是:1、机构臃肿,财政供养人员过多;2、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公共服务能力较差;3、取消农业税后,乡镇在公益事业和处理负债方面陷入困境。详见表三。

表三: 当前乡 机构臃

乡镇政府

取消农业税

乡镇与站

镇存在 肿,财政 职能转变

后,乡镇在

所责、权、 体制障

乡镇政府 村两委

的主要 供养人

滞后,公共 公益事业和

利不统一, 碍,党政 缺乏权威, 交叉任

问题 员过多

服务能力

处理负债方

相互之间

关系难

在群众中 职后,乡

较差

面陷入困境

的关系

以理顺

威信不高 镇工作

难协调

难度大

人数

46

39

32

20

18

16

6

百分比 73%

61.9%

50.8%

31.7%

28.6%

25.4%

9.5%

从分析来看,专家学者们认为促使我国乡村治理的变迁和乡镇政府改革的深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是财税体制的改革。乡镇政府财政拮据日益显现,乡村治理模式难适应,持这种看法的达47人,占74.6%。其二是市场经济的呼唤。乡村治理的传统模式和乡镇政府的职能未能随着市场经济而转型,持这种看法的达41人,占65.1%。其三是乡村关系的乱象。党政关系、条块关系、县乡关系、乡村关系诸方面的不协调,持这种看法的达39人,占61.9%。其四是村民自治的困惑。缺少自上而下的配套,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作用不明显,持这种看法的达33人,占52.4%。其五是土地保障的缺失。农民土地权益缺乏保障,出现种种矛盾和纠纷,持这种看法的达30人,占47.6%。

(四)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与对改革的基本态度

据统计,对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依次排序如下:一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加快乡镇政府改革;三是完善保障体系,解决农民后顾之忧;四是维护社会稳定,化解乡村矛盾;五是解决土地纠纷,实行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六是抓好基础教育,搞好乡村文化建设;七是推进农村城镇化、农业工业化,农民非农化;八是防止农民负担反弹。详见表四。

表四:

解决土地

当前 发展农 加快 完善保障 维护社 纠纷,实行 抓好基础 农村城镇 防止

农村 村经济, 乡镇 体系,解 会稳定, 土地制度 教育,搞 化、农业 农民

工作 增加农 政府 决农民后 化解乡 改革,提 好乡村文 工业化,农 负担

重点 民收入 改革 顾之忧

村矛盾 高土地使 化建设

民非农化 反弹

用效率

人数

47

39

33

32

32

30

27

篇8

摘要:建设数字矿山以成为21世纪矿山发展的潮流.本文介绍了我国数字矿山的建设现状,对我国今后数字矿山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数字矿山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1.数字矿山

1998年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数字地球——展望21世纪我们这颗行星”的演讲中提出了数字地球这一概念.随后,我国也提出了数字中国的概念.在此背景下,为了拓展矿山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促进矿山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降低决策的风险性、提高企业快速反应能力,提出了建设数字矿山的构想.

数字矿山(Digital Mine),又被称为DM.目前,对于数字矿山这一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吴立新教授认为,DM是对真实矿山整体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认识与数字化再现,是一个硅质矿山,是数字矿区和DC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DM的核心是在统一的时间坐标和空间框架下,科学合理地组织各类矿山信息,将海量异质的矿山信息资源进行全面、高效和有序的管理和整合.DM的任务是在矿业信息数据仓库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空间分析、数据采矿、知识挖掘、虚拟现实、可视化、网络、多媒体和科学计算技术,为矿产资源评估、矿山规划、开拓设计、生产安全和决策管理进行模拟、仿真和过程分析提供新的技术平台和强大工具.而东北大学王青教授更为通俗的解释是: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手段,把矿山的所有空间的和有用的属性数据,实现数字化存储、传输、表征和深加工,并应用于各生产环节、管理和决策中.

对于数字矿山建设,目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5种观点:1)数字地球观点:认为数字矿山是数字地球的分支,与数字城市、数字农业等同类,强调数字地球的指导和GIS的作用.2)地质模型观点:认为数字矿山是矿山地质的数字化模型,强调对地质实体的模型建立、模型的互动性和地质属性的精细度.3)信息管理观点:认为数字矿山是企业的神经系统,数字矿山应以MIS为主,强调信息流、业务流、知识管理、协同工作环境和决策支持.4)监控系统观点:认为数字矿山应以监控系统为主,强调管控自动化.5)工程应用模式:认为数字矿山是矿山专业应用系统的集成体,强调应用系统的整合、数据共享和整体实用性.而当前,我国建设数字矿山,更能降低矿山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化解矿山风险隐患,增强安全系数;合理开发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国际上数字矿山的发展动态

数字矿山自提出以来就在发达国家引起了重视,并建立了长远计划.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加拿大就开始研究遥控采矿技术,目标是实现整个采矿过程的遥控操作,现已研制出样机系统.并且,加拿大计划在2050年实现无人矿山的建设,通过卫星实现矿山自动控制、自动破碎和自动开采;芬兰采矿业也宣布了智能化采矿的目标,组织成立了28个专题研究.瑞典也制定了面向矿山自动化的“Grountecknik2000”战略计划.

在数字矿山的应用软件方面,澳大利亚的Maptek公司开发的Valcan软件系统和Surpac MINE GROUP公司开发的Surpac软件系统等都用着广泛的应用.

3.我国数字矿山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矿山还处在矿山信息化(DC)的阶段,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水平不高.大多数矿山企业信息基础设施落后,可共享的信息量少,信息流向无序且单一.这些都造成了矿山企业没能形成信息化决策和矿业信息产业化发展的规模优势,严重地影响了矿山企业的市场竞争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我国矿山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基本上处在3个层次.

(1)第1层次——无路无车

一部分企业经营状况较差,不能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还有企业,领导层观念老化对矿山的信息化建设.这都导致矿山企业没有信息化的设备和人才.

(2) 第2层次——有路无车

部分企业经济基础较好,购置了大量先进的信息化建设的设备,但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不够,没有相关配套的专业软件支持,虽然有先进、齐全的设备做基础,但无法有效利用,导致矿山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仅仅停留在表面工程.

(3) 第3层次——车货不一

一些矿山企业对信息化建设进行了较合理的投入,但由于对全局把握不够,导致各子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有很大提高,但整体效果不佳.

而较为理想的局面应该是车货统一,在各矿、局、省、全国按4种模式来组织矿业信息化建设,并且要按照DE和DC的要求和规则逐步建立DM,这是矿山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第4层次,也是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矿山企业的努力方向.

4.我国数字矿山的发展趋势

针对我国数字矿山建设布局不均衡的现状,我国应制定如下战略对策:

( l )更新观念,培训人才: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各类人才培训,尽快进行观念更新,使企业决策者、管理者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和协同配合DM建设.(2)加大经费投入,组织科技攻关:政府、企业要高度重视和联合投入,通过设立持续稳定的“数字矿山”资金来支持DM创新研究,组织层次不同、范围不同的科研攻关与技术推广.(3)形成优势合力,稳步健康推进:有关高校、院所和矿山企业之间、不同高校和学科之间要优势互补,加强合作,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实施DM战略,力争实现我国矿业产业生产的跨越式发展,使我国的矿山和矿区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杨志勇.露天矿数字矿山建设思路探讨[J].露天采矿技术.2012(1)

[2]梁宵,袁艳斌,张帆,夏文钊.数字矿山应用及其现状研究[J].中国矿业.2010(9)

篇9

信息化夯实核心竞争力

作为集团化运营的企业,中海油对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与业务执行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依靠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提高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是集团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也为集团下属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注入了内生动力。

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周凡说,2014年中海油净利润超过600亿元,其中投入了5亿多元深化信息化应用,特别是面向上游的石油天然气勘探和开发,进行了大量投入建设数据中心、钻井平台、采油平台和储油系统等。相比较而言,其下游产业链的化工企业、化学企业,信息化程度则要低一些。

周凡所指的信息化水平低一些是相对而言,作为中海油的全资子公司,中海化学的信息化应用一定程度上参照并继承了中海油的体系。过去几年间,中海油先后上线了SAP、海波龙预算、HR、安全管控系统等若干业务应用系统,这些系统均在中海化学进行了应用覆盖。中海化学从只有一套化肥生产装置的区域性公司发展成为具有资源依托,涉足氮、磷、钾多肥种及甲醇生产、贸易的集团化上市公司,这与中海化学依托信息化技术实现企业发展不无关系。

近年来,随着中海化学对外并购收购企业的增加,中海化学也在通过信息系统覆盖的方式实现新并购企业管理模式的快速复制,有效缩短了由于管理风格改变、企业文化磨合带来被收购企业的适应期,使被收购企业能够快速融入中海化学,与企业整体的经营理念保持一致。

2014年底,中海化学成为第一批入选工信部两化融合贯标试点的企业,在周凡看来,中海化学之所以能入选首先是因为中海化学具备一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同时还有一定的进步空间。另外,化肥行业关乎国计民生,通过两化融合贯标工作,全面提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打造企业的新型能力,可以为农民提供更优质的化肥,为新农业建设添砖加瓦。

周凡说,中海化学希望借助两化融合贯标活动,围绕公司总部管控体系的两化融合过程,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指导集团管控管理过程,形成创新引领、全员参与、全员考核、责任到位、方案可靠、过程可控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使两化融合贯标成为催化剂,提升集团管控平台的两化融合水平,提升管理者和员工两化融合意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目前中海化学的信息化应用来看,其下属单位中海南富岛基地是两化融合应用比较好的企业,富岛基地不仅有ERP、采办、HR等管理信息系统,生产执行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等紧密围绕生产的信息系统也已经覆盖,通过这几大信息系统的上线和运行,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率和生产效率,实现了设备长周期不停车天数可达360天以上,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有效融合提升了公司的运营能力和运营水平。

两化融合贯标服务

为中海化学助力

在国家不断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背景下,中海化学提出了建成“数字集团”、并在此基础上向“智慧集团”迈进的目标,期望借助信息技术探索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的新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中国最大的化肥生产运营商和化工行业效益最优的资源转化型企业。

在这一进程中,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成为中海化学实现这一目标的助推剂。

2014年11月,作为全国首批推荐的两化融合贯标服务机构,金蝶央企事业部承接了中海化学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咨询项目,在之后的5个月里,金蝶派出了经验丰富的实施团队,与中海化学公司一起开展了培训、调研诊断、体系分析与策划、体系实施、审核与评定的两化融合贯标全过程,最终顺利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评定通过。

据中海化学信息管理部岗位经理杨广柱介绍,通过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后,中海化学在四个方面的管理得到了有效提升:中海化学新型能力打造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即信息化的建设、优化要紧密围绕功能定位所需的新型能力上,不能盲目建设,盲目投资,两化融合着眼于新型能力,着眼于可持续竞争优势提升,着眼于企业战略实现;规范了两化融合项目的实施过程控制,从两化融合项目策划、组织与流程优化需求、技术实现、数据开发利用需求、运维等几个步骤保证了两化融合项目落地;提升了全员两化融合意识,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通过启动会、培训会、沟通会及宣贯等,提升了两化融合意识,为公司以后推行两化融合项目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使公司信息管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使公司信息化建设及运维相关档案文件管理更加完善,增加了公司知识资产的积累。

目前,中海化学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已得到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认可,正式获得其签发的证书,这标志着中海化学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项目已经圆满完成。周凡说,金蝶实施团队帮助中海化学制定、梳理两化融合体系文件,对项目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应对、解决,正是金蝶的认真负责和专业指导,才确保了中海化学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顺利通过贯标。

接下来,中海化学公司将以两化融合贯标为契机,紧紧围绕信息化环境下的“三项新型能力――风险管控能力、战略管控能力和决策分析能力 ”,不断提升和改善两化融合管理模式,遵循“三统一、四融合、五智慧”的两化融合方针,打造“数字矿山”、“数字工厂”、“数字销售”,实现数字单元到数字产业链的融合式发展,建成“数字集团”,并在此基础上向“智慧集团”迈进。

通过深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中海化学还将充分发挥自身资源、技术、规模、管理、人才、品牌、资金优势,维系现有化肥化工产业,配合上游天然气开发,开发高附加值天然气化工产品;同时,贴近主业发展煤基清洁能源产业。

数字农化愿景

周凡介绍,目前我国的化肥产能其实是过剩的,作为央企而言,一定要通过数字化的分析模拟,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将成本降得更低,同时生产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化肥,响应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号召。

在探索战略性新产业的进程中,中海化学制定了“数字农化”的愿景。中海化学的愿景中,未来每一块农田的肥料都是定制化的,根据土壤成份的不同、季节的不同、农作物所需元素的不同,提供个性化的化肥。周凡说,目前这一项目正在秦皇岛基地进行试点。

篇10

[关键词]高校文库 “211”高校 广东省 机构知识库

[分类号]G250

背景简介

高校文库是主要收集、存储、管理本校智力产品(或称高校原创成果资源)并提供利用的文献知识集合库,按载体形式可分为印本文库、数字(网络)文库及两者兼有的复合文库。文献研究发现,我国高校文库建设始于1981年,但发展并不平衡,总体上京浙两地名校文库建立较早,已具一定规模,成为所在学校的品牌。机构知识库(IR)于20世纪90年代末在国外的开放存取运动中兴起,虽然在产生背景、收录范围、资源采集、用户群体、提供效果等方面与高校文库存在差异,但本质上都是收集、存储、管理本机构原创智力产品并提供利用的知识集合库。截至2012年1月27日,openDOAR(http://roa)收录的IR已达2 636个;中国(包括港、澳、台)有79个,其中中国科学院及其下属单位的67个。国内高校文库以及IR建设情况如何?笔者为此展开了调查。

本次调查以教育部公布的112所“211”高校和广东省2011年具有招生资格的39所普通本科院校、75所高职院校与17所独立学院为对象,调查内容为其本校文库建设情况。

虽然大部分已建文库都以“本校简称+文库”命名,如“浙大文库”,但也有部分高校图书馆对文库的称谓不一样,如中山大学图书馆称“校史文献室”,北京科技大学图书馆称“摇篮书斋”。因此,在本次调查中,凡图书馆已将本校原创文献集中存放并提供利用,文献类型不单为本校学位论文,至少还包含教工作品一种或以上文献类型的,可界定为已建立本校文库。2“211”高校文库调查与分析

对"211”高校文库(含机构知识库)的调查,采用网络调查方式,主要通过登录相关图书馆的“图书馆概况(简介)”、“馆藏分布”、“部门职能”、“捐赠”、“特色资源”、“自建数据库”、“数字资源”等栏目调查该馆印本文库、数字文库的情况。为了避免漏查机构库,还利用百度搜索,通过“机构知识库”、“学术典藏”、“机构仓储”等关键词进行筛选,力求数据完整准确。

2.1调查结果

“211”高校已建文库及名称如表1所示:

2.2调查结果统计

112所"211”高校中,5所高校的图书馆主页不能登录;其余107所高校中:55所高校图书馆主页上没有发现已建立文库的信息;52所建立了印本或数字文库,其中37所建立了印本文库,35所建立了数字文库,20所同时拥有印本和数字文库(即为复合文库)。 注:①表中“比例”是指已建文库"211”高校数占其所在地区“211”高校的比例。“总数”是指所在地区IX"211”高校数。②吉林、新N,N'flL、、山西、青海、宁夏、江西、河南、贵州、广西11个省区的“211”高校中未发现已建文库信息。

35所已建数字文库高校中,登录不受限制的有以下19所: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重庆大学、南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东北林业大学。

35所已建数字文库高校中,7所以“机构知识库”(或学术典藏库、机构仓储)命名,而能够登录的仅有厦门大学学术典藏库、中国农业大学知识库――教师文库、大连理工大学机构仓储、浙江大学机构知识库。

2.3调查结果特点分析

以下分析以登录不受限制的19所高校数字文库为基础。

2.3.1 重视名师资源整理9所高校的文库单列了本校专家名人的成果资源,如北京大学的“北大名师”。每位名师的个人主页包括名师相片、简历、生平、贡献、学术成果以及其他学者对名师的相关研究成果,材料清晰、详尽。主页配备了名师人名浏览、访问排行榜、最新推荐、查找等方便读者利用的功能。又如中国人民大学“人大文库”的“著名学者”,除常见的简历、成果、图片以外,还有视频、获奖、研究领域等描述,集中荟萃了与名师相关的一切,凸显名师的成就与贡献。

2.3.2 浏览导航功能清晰 12所高校的文库提供了浏览导航功能,虽然浏览导航的类别不尽相同,但都发挥了引导读者利用、突出文库特色的作用。如北京师范大学的“京师文库”,提供学科分类、作者浏览,同时提供相应纸本著作的馆藏信息。机构库的浏览功能则更加齐全。如厦门大学“厦门大学学术典藏库”的一级浏览项分别有院系、发表日期、作者、题名、专题、个人专集、提交日期等,二级浏览项有工作文稿、会议论文、已、专利等,浏览项比较丰富,能够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

2.3.3检索路径多样大部分文库都提供多种检索路径,除题名、作者、出版社、单位、学科等常见的以外,有的文库还分别有丛书名、关键词、发表时间、ISBN、获奖、收录、性别、专业领域、职称、捐赠人、收藏地等检索点,为读者进行特别查找提供了方便,同时也提升了文库文献学术价值以外的潜在人文价值。比如:通过职称检索点可以分析成果与职称的分布关系,通过捐赠人检索点可以了解文库关注者群体情况等。

2.3.4参与互动理念初显参与互动是图书馆2.0的主要特征之一,部分数字文库配备了诸如评论、标签、订阅、论坛、提交等功能。目前国内外文库(国外为机构库)的资源来源,都是以此文献作者捐赠(提交)为主,由此,读者的参与度是文库(机构库)资源能够持续增量的关键。机构库上传方式一般有自行上传和委托上传,如“浙江大学机构知识库”设有“自己上传”和“代人上传”。在目前国内文库(机构库)建设中缺乏呈缴制度约束和作者共享意识不强的环境下,作者授权、机构库工作人员代为提交不失为加大资源增量的好途径。

3广东省高校文库调查与分析

3.1普通本科院校文库建设情况

对于广东省高校文库(含机构知识库)的调查,除网络调查以外,还配合问卷调查、电话咨询加以补充,力求数据完整。

3.1.1实物文库 调查显示:22所本科院校的图书馆建立了实物文库,占本省39所普通本科院校的56%;13所(约占59%,凡已建实物文库情况百分比以22为总数,下同)的文库以“××文库”命名,此外还有“校史室”、“教工专著”、“本校教师著作收藏室”等名称;在现有资料中,至少有9所(约占41%)的文库为2008年以后建立。与京浙两地相比,广东省高校文库

总体发展相对滞后,但另一侧面也预示高校文库建设或许会成为该省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新热点。

在文库收集方面,11所(约占50%)的文库收集范围以个人专著和本校团体出版物为主,只有4所高校的文库收录范围较广。除上述类型外,还包括个人期刊论文及部分实物。现有材料表明:除学位论文外,未见有学校建立真正意义的文库呈缴制度;题签捐赠为主、购藏为辅是文库常见的收集途径。

在文库分类整序方面,分类标准不一,主要有内容、单位和作者三种。只收录书籍的文库基本上以学科内容为分类排架依据。而对于文献类型复杂的文库,分类整序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不同类型文献是分开排架还是混合排架,然后才是进一步细分。基本上,分开排架方式是书籍按学科内容细分,其他类型文献(如期刊等)按作者归类。而混合排架的文库一般是以先单位后作者排架为主。不同分类排架方式各有利弊。按内容分类,方便读者查找,但无法集中显示同一单位同一作者的作品,“人”的特征不明显。按单位或作者归类,则不方便读者查找。

在开放程度方面,大部分文库都实行开架管理,开放程度较高。在文库利用率方面,大部分被调查的文库利用率基本都不高。在宣传推介方面,未见有文库能持久、定期开展宣传推介活动。个别做得较好的也只是在校庆或每年读书节期间举办主题文献展览之类的宣传活动。总体上,主动宣传意识不强。

3.1.2数字文库和复合文库有12所学校建立了数字文库,主要提供部门、题名和作者的检索浏览。由于大部分的数字文库都有IP限制,无法详细了解其数据库的功能。各数字文库平台除文献检索系统(数据库)以外,一般只有征集启事、收录范围、捐赠目录等常见内容,总体上欠丰富和特色,缺乏时代气息,更新频率不高,离机构知识库的规模和功能要求有相当距离。

有8所学校同时拥有实物和数字两个文库。一般而言,文库建设时间相对较长的学校同时建设两个类型文库的较多。

3.2高职院校及独立学院文库建设情况

75所高职院校中只有10所(约占13%)建立了实物文库,5所(约占7%)建立数字文库,2所同时拥有实物和数字文库。17所独立学院未发现有已建立文库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职院校和独立学院对本校文库的建设尚未予以关注。当然也有建设比较好的学校,如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的文库已具有一定的收藏量和自身的特色。

3.3文库建设特色个案

3.3.1 突出名人效应中山大学图书馆除文库(校史文献室)外,分别独立建立了邹鲁校长、陈寅恪、粱方仲、金应熙等系列中山大学名家纪念室。纪念室收藏资料包括名家生平照片、书稿、代表作、留赠中山大学的藏书、后人传记、回忆录及研究其学术思想的论著等,各具特色。把名家作品及相关文献单列展览,可以延伸文库的作用,提高文库的辐射力。

3.3.2 特色宣传展览 广州大学文库设置于图书馆二楼入口,展示区内配备了专门的检索用机,读者可通过分类浏览、分部门浏览等检索功能查找。每个进馆的读者都能看到文库,品味文库,这种无声、长期的推介方式对文库宣传能起良好的潜移默化作用。当然不是每个馆舍都适合这样的设计,扩展一下思路,可以把文库部分经典复本或文库宣传画分散布置在馆内人群流动多的位置,并标明文库的典藏地点,发挥宣传推介和标识引导双重作用。

3.3.3整合资源,集中显现广东海洋大学文库的文献分类排架办法是按作者归类,不分文献类型,集中存放。这种排架办法突出了文库与普通馆藏不同的“人”的特性,具有自己的特色。但读者按学科内容或时间查找文献不方便,需要通过数字文库提供学科、题名、作者、时间、关键词等多种检索入口。

3.3.4与学科服务相结合,拓展新思路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的4个自建学科专题资源平台上提供了相应学科的本校名师介绍、学术论著、专业论文和科研成果等本校原创文献资源信息,这种与学科信息推介相结合的方式是拓展文库影响力和作用的新思路。

3.3.5 增加读者参与度暨南大学学术成果数据库检索界面上提供了评论功能,读者可以发表评论,一方面予以增加读者的参与兴趣,另一方面也为图书馆了解读者的动态意见提供渠道,有利于文库提高服务的专指度。

3.3.6增加图片资料,丰富文献类型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特色资源平台上除教师著作、论文和毕业生优秀论文这些常见的文献类型外,还增加了学生优秀设计作品专栏,归类提供了每个作品的图片和设计说明,为学生读者进行毕业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参考借鉴平台,同时还可以提高读者对文库的参与热情。4问题与对策

尽管早在198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条例》中就规定“要注意收藏本校的出版物和学术文献”,但作为我国重点建设、高校“领头羊”的“211”高校群体,目前已建立文库的比例却不过一半,本校原创智力产品的收集和开发利用尚未成为高校图书馆普遍、常规的工作。基于免费、共享理念,促进资源利用的机构知识库建设从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一直在世界各国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我国大陆已建立机构知识库的高校只有廖廖数所。政策、版权、投入和开放共享意识等因素成为制约大陆机构知识库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大陆各高校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数据库,以保障教学科研工作对文献资源的需求。要打破学术资源被部分数据商垄断的困境,建立机构知识库群是有效的途径,需要从国家到高校自上而下的高度重视和行政推动。

笔者建议:①借鉴港台地区机构知识库发展经验,政府予以政策推动和资金支持。具体做法是由各省高校图工委牵头构建本省高校机构知识库资源的平台门户,统一检索平台,统一元数据标准,统一宣传推广。采用分布采集模式,“分散建置,集中呈现”运作。②以点带面,促进区域机构知识库联盟的发展。选择省内若干个已建立数字文库,并拥有一定数据量的高校图书馆作为示范点,将其现有的数字文库作为机构知识库建设的资源基础,投入一定鼓励资金,加快其从数字文库向机构知识库转型的进程。重视机构库学术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开发,建设既有国际通用功能,又有中国文化传承特色的机构知识库群落。③开设省级的机构库馆员培训班,参照国外学术交流与机构库岗位职责,提高机构库馆员队伍的专业技能和机构库建设队伍的总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