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城市的发展范文

时间:2023-12-25 17:36: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能城市的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智能城市的发展

篇1

【关键词】智慧城市;智能建筑;建筑设计

Based on the intelligent intelligent building design research of urban development

Wang Ze-dong

(Shandong David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JinanShandong250000)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mart City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current trends in urban development. Intelligent building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wisdom of the city's foundation, which integrates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t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provide users with an efficient, comfortable, convenient user-friendly built environment. In the smart city constantly under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background, how to design intelligent building, to better integrate with the smart city, an important topic of current research.

【Key words】Smart City;Intelligent building;Architectural design

1. 引言

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产物,其实质就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对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等需求进行智能响应,从而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居民创造更现代、便捷、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和谐、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发展的延续,强调了感知、智能控制、智能管理、智能服务和智能处理等。物联网应用使得城市中与传感 / 控制相关的行业获得了飞跃的发展,智能建筑、智能交通、智能公共安全、智能医疗、智能物流、智能农畜牧业、智能社区等应运而生。目前,智能建筑行业尚无一致的体系架构可循,各个智能建筑项目各行其事,造成城市中众多的建筑信息孤岛。因此,智能建筑要融入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有统一的体系架构,智能建筑体系架构应是智慧城市体系架构的一个分支,与智慧城市体系架构连接,并融入智慧城市的体系架构中。但在设计方面,智能建筑设计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设计人员对智能建筑设计了解不够深入,施工图设计质量较差,而且由于建筑设计中建筑、结构、水、电、暖等各专业均由设计院设计,系统集成商只搞智能化设计,与各专业配合困难,制约了智能建筑融入智慧城市的成效。

2. 智能建筑融入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设计对策

智能建筑是跨部委、多行业、多技术的集合系统,涉及城市各个领域。系统包括 20~30 个子系统,由常规和专业应用两大系统组成,技术上包括传感 / 控制、与传感 / 控制无关两类系统,其设计标准应考虑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国外发达国家正在尝试运用高新技术,建设智能型绿色建筑和生态建筑,将智能建筑逐步从单体向区域化、城市化方向发展

2.1充分应用 B/S 访问模式。

智能化是智能建筑的突出特点,需要充分应用各种门户技术及优化访问模式。按功能需求,设计若干个子系统,然后,再考虑是否要集成。在智慧城市建设目标下,智能建筑系统应采用门户技术和 B/S 访问模式,基于互联网基础设施平台、采用门户技术、Web 服务和系统维管软件。门户技术和 B/S 访问模式是目前所有电脑、智能终端均支持的功能,也是智能建筑基层集成、乃至行业走向大集成的技术底线,将能使智能建筑更好地融入到整个智慧城市中去。

2.2加强智能建筑的集成效果。

设计智能建筑的时候,应当重视相关集成技术的选择和使用,确保其达到最佳效果。以往的ODBC 技术、OPC 技术等,都难以有效满足智能建筑集成化的基本需求,必须要选择更先进、更适用的新型集成技术,例如,Web 服务、IP 以太网等,以提高智能建筑的集成效果,促进其顺畅融入智慧城市。

2.3充分运用智能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技术在智能建筑设计和应用中非常关键,设计时,应重点加强云计算服务平台的构建,充分运用云计算技术来提升其平台的服务质量,保障其智能建筑的应用效率。要融入智慧城市建设,智能建筑必须走向大集成,在协同集成平台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行业云计算服务技术及其自主创新的产品。服务完善的云计算平台提供了基础设施、应用软件和功能平台三类服务,构成智能建筑云服务中心,支撑智能建筑行业的应用。

2.4加强维护平台的建设。

一般来说,智能建筑运行维护平台的构建,都是采用第三方模式进行的。智能建筑的运维问题一直困扰着本行业的发展,传统的依靠乙方和甲方的运维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智能建筑新时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互联网门户技术和 B/S 访问模式、云服务等技术支持下,构建智能建筑第三方运维服务平台是可行的,且刻不容缓,能够有效保障其运行维护平台的可靠性,并能加快智能建筑融入智慧城市建设的速度。

3. 智能建筑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智能建筑设计不同与其他普通类型的建筑设计,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非常多,设计人员只有考虑到各个方面的问题,智能建筑系统功能才能够完全的体现。设计人员应该具有统筹兼顾的能力,以使智能建筑的各个功能能够彼此平衡,最终达到最佳的效果。

3.1做好智能建筑的结构设计。

智能建筑结构设计应注重墙面、地面与天花板三个部位。地面设计选用架空的方式,这样可以扩大地面下空间,使弱电系统和强电系统实现物理隔离,也便于施工和改造。墙面设计应充分考虑各功能设备的接口和位置,一般采用外接方式,在墙面上设计出设备的接线口、位置,以利于传感器和设备的功能实现和准确控制。设计天花板时,应结合暖通、消防系统的功能与特点,设计出相关系统的走线、出口,确保通风、供暖、消防、照明等各项功能实现。

3.2改进智能建筑的屋顶设计。

屋顶是智能建筑设计的关键部位,屋顶是智能建筑与自然环境进行交换的重要部位,对智能建筑的居住性能、使用性能,具有较大影响。同时,屋顶也是智能建筑功能性设备的主要布设位置,雨水收集器、太阳能热水器、通信基站、风能设备在楼顶大量集中,造成智能建筑楼顶空间资源和电磁资源的紧张。应该在智能建筑屋顶的设计中积考虑保温隔热处理,阻断智能建筑屋顶产生热交换的可能。同时要根据智能建筑的整体需要综合考虑屋顶功能设备的布置,优化屋顶空间资源,降低楼顶设备产生噪声、震动和电子辐射的可能,提升智能建筑屋顶的功能性和安全性。

3.3加强智能建筑的节能设计。

智能建筑体现了能源利用的高效率和自然资源的节能,在设计时,应从系统特点出发,通过节能器具、系统的设计,降低智能建筑能耗的标准,控制智能建筑能源方面的消费,综合而全面地节约智能建筑运行的能源成本,实现智能建筑在节能状态下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智慧城市在我国发展越来越快,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构成部分,智能建筑的设计也在不断发展进步。智能建筑提高了建筑的智能性、节能环保性、实用性、先进性及可持续发展等,有助于实现智能建筑的高效和低碳,促进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的进一步融合。

参考文献

篇2

 

1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角色与作用

 

当前我国城市和城市交通的发展处于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关键历史阶段。_方面,随着城镇化、机动化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交通拥堵加剧、污染严重、事故频发,面临着严峻挑战;另一方面,我国城市处在老城改造、新城建设的城市大发展时期,是实现生态城市、绿色交通的最佳时机。从交通需求和交通供给两个方面加大力度,按照绿色交通系统的发展目标,基于交通发展的先进理念,科学制定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并付诸实施,有望实现我国城市绿色交通系统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智能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归根到底是服务于城市交通发展的总体目标,提高设施系统的使用效率和服务水平。图1所示为城市交通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ITS)在城市交通供求关系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由图1可知,无论是实施交通需求管理,还是制定交通规划及提高已有交通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ITS都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也就是说,ITS的建设目的,是为了使交通规划更科学、设施更有效、管理更智能、行为更规范。

 

在交通供给方面,通过智能公交系统、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智能车辆运行管理系统、交通监控系统等技术的实施,可以提高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和交通供给能力;在交通需求方向,通过交通信息服务、交通拥堵收费等系统,可以改善交通需求的时空分布特性,"削峰填谷",使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的矛盾得到缓解。

 

2国外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1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基础部分。自从20世纪70年代世界各大城市开始建设联网信号控制系统以来,众多大中城市形成了以信号控制系统为核心的城市智能交通综合管理系统。同时,高速公路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形成了覆盖高速公路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2.1.1UTMS921

 

UTMS’21致力于实现"安全、舒适和环境友好的交通社会"。它以先进的控制系统为中心、以现有的交通控制系统为基础发展而成,对交通流进行全面的管理。UTMS’21的核心是在车辆与控制中心之间实现交互式双向通信,通信系统使用红外线信号标杆(光信标,infraredbeacon)。UTMS’21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主动管理,通过管理中心将交通需求和交通流信息准确无误地传给司机(车辆),以避免交通阻塞,实现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UTMS’21是日本ITS从理想走向现实的系统之一,比现在的交通控制系统更加复杂、更加智能化,是目前世界ITS领域最先进的交通系统之一。

 

UTMS’21以集成的交通控制系统为中心,由11个子系统组成,分别在整个交通管理系统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2.1.2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以柏林为例[2-3],通过公私合作机制,柏林交通控制中心利用线圈、视频、浮动车等技术建立了覆盖道路、公交、出租车等多模式交通的立体化检测系统,其目标是将柏林所有的交通要素集成到一个高效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中,包括私人和公共交通、商业运输。

 

在2003年第一期工程完成时,50个视频摄像机及200多个红外检测器被安装在了柏林路网的关键地点,所有的检测信息都被传输到交通控制中心,以便实时掌握道路交通运行状况(包括各设备运行情况)。此后,检测范围不断扩大。柏林交通控制中心则基于综合检测信息实现交通信号控制优化、可变车道管理、可变限速管理、实时信息服务(广播、可变信息板、车载终端等多种方式)、勤务管理、大型活动管理、公交优先信号等多种交通管理功能。

 

当前,作为欧洲最大、最先进的交通控制中心之一,柏林交通控制中心监控了柏林超过1500km的道路网络;监控并可实时调整柏林市约2000个交叉口的信号控制;通过主要设置在柏林高速公路上的9个可变信息板系统,进行实时交通信息的,并且将交通信息实时传输到区域主管部门。

 

同时,柏林交通控制中心提供多类在线的信息服务,包括为私人及公共交通提供路径规划、实时交通状态信息及停车服务等。柏林三大机场

 

的到离港航班信息亦实时显示在交通控制中心的服务网站上。而2005年西门子公司在柏林建设的不需咪表的停车系统允许用户使用手机支付,取得了显著的成功。

 

柏林交通控制中心是德国第一个能够提供多模式动态路径规划服务的系统,可以将私人交通与公共交通整合到一次出行路径中,以便出行者能够规划其最合理的出发时间。同时也集成了交通事件及道路施工的信息。随着手机设备及卫星定位系统的逐渐普及,相关信息可以直接下载到用户的车辆导航系统或手机中。

 

柏林交通控制中心可以通过覆盖全部交通基础设施的交通数据来进行短期、中期、长期的交通流预测。通过使用一个交通仿真程序,柏林交通控制中心能够提供未来15〜30min的交通状态预测,并且每5〜15min更新一次当前估计状态及交通流预测信息。

 

柏林交通控制中心的系统由多个不同模块组成,如在交通预测中,采用MONET/VISUM-online模块来进行交通状态的生成及预测,MONET(MOdelingNETworks)存储了统计及动态的数据,并且通过分析交通状态来生成相应的信息,能够预测交通流量、旅行时间及网络通行能力。通过中心网络信息服务,出行者可以获得如下信息:柏林当前的交通状态、施工地点、重要的交通相关的事件及活动、基于交通状况的路径规划、柏林机场的到离港航班信息、公共交通时刻表、停车信息、城市地图服务等。

 

同时,通过采集柏林道路网络中关键点的实时交通流数据及环境数据,并将其整合进一个交通控制中心的决策支持系统,可以预测柏林每条街道的污染情况。

 

2006年8月德国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柏林启动了基于空中摄像机的交通检测手段。基于空中摄像机,通过专用分析软件TrafficFinder,可以实时获得自动的、实时的交通数据。

 

2.1.3跨部门协作的交通管理系统

 

对于_个城市或区域的交通管理而言,很多情况下在某_时段往往需要多个部门的协同参与。近年来,基于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不断发展,这一需求逐步得到满足。

 

例如,对于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近年来的一个趋势是跨区域、跨路网、跨部门的联合管理,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如美国东部地区的I-95号州际高速公路形成了I-95通道联盟[4],其愿景是使得该区域内的交通网络更加安全、有效及多模式间的无缝衔接,并且能够以环境友好的方式支持经济的增长。该愿景主要通过三个策略实现:相互学习及信息共享、信息管理、方便跨辖区及跨交通模式的部署及管理。此三方面亦是未来高速公路网络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和重点。

 

对于跨部门的协同管理,在此以TranStar为例介绍[5]。休斯顿交通管理中心(TranStar)是哈里斯郡四个主要的交通和紧急事件管理部门之间的_个合作项目。这四个部门包括德克萨斯州交通局(TexasDepartmentofTransportation,TxDOT)、哈里斯郡都市公交管理局、哈里斯郡及休斯顿市。休斯顿TranStar是第一个将交通管理和紧急事件管理功能包含于_体的交通管理中心,在大休斯顿地区的出行管理中扮演着核心的角色,在全美以至全世界被认为是跨越不同城市部门界限整合资源的典范。

 

休斯顿TranStar及其兄弟部门的任务是通过联合运用合作者间的资源来提供高效的交通和紧急事件管理服务,从而使公众的出行安全及机动性最大化。其主要功能包括交通管理、紧急事件管理、事故管理和旅行者信息管理。

 

2.2交通信息服务系统

 

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外的道路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结合各国家和地区的特点已基本成熟,目前处于大规模应用及不断提高精度的阶段。除由道路可变信息板(固定及移动式)所提供的实时道路交通信息服务外,美、日、欧等地则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覆盖全路网的实时道路交通信息服务。而近年来便携移动智能终端的发展及车载终端的进步亦大大推动了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发展。

 

曰本的实时交通信息服务以VICS(Vehicle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System)最为典型间。截至2012年底,日本已累计销售3700多万台VICS车载终端,覆盖了其国内大半的车辆。通过曰本都道府县的警察部门及道路管理者采集的各类交通信息首先汇集到日本道路交通信息中心,随后传输至VICS中心。同时,其他相关信息,如天气等,也传输到VICS中心。基于整合后的信息,VICS中心形成向出行者的各类信息,并通过多种方式。

 

VICS提供交通信息的三种技术途径为:电波信标__主要覆盖高速公路;光信标(红外信标)一一主要覆盖一些主要的普通公路;FM多频广播一一主要覆盖城市地区等。当前VICS所提供的信息类型主要有如下五类:堵塞信息、旅行时间、交通障碍(事故、施工)信息、交通管制信息、停车场信息。这些信息通过图形及文字的方式在车载终端进行显示。

 

VICS显示信息的方式有三种途径:文字表示型一一以纯文字的方式显示上述的各种信息;简易图形型__以简易图形的方式显示各类交通服务信息,其图形非地图形式;地图显示型__以真实的地图为基础进行实时交通信息的显示。

 

欧洲则基于数字广播,形成了覆盖全欧大部分地区的广播数据系统-交通信息频道(RadioDataSystem-TrafficMessageChannel,RDS-TMC)交通信息应用系统,并通过该系统提供多类交通信息服务。RDS-TMC技术起源于欧洲,同时也在欧洲应用最为广泛。从1994年开始,至今全球已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RDS-TMC项目[7]。

 

nion,EBU)制定的数据广播系统的欧洲规范。与中波相比,RDS城市交通信息广播的主要特点是,利用现有的调频广播资源,通过在广播信号里插入数字码实现,只需少量的投资即可建成广播发射端。而交通信息频道(TrafficMessageChannel,TMC)是一个数字编码系统。RDS-TMC是采用RDS技术实现信息的应用之_。

 

RDS-TMC的数据内容可以包括电台类型、节目类型、交通公告、广告信息、标准时间、天气预报等,同时提供了开放式数据接口,为特殊要求用户提供数据文本应用通道。接收RDS-TMC需要_个特别的无线电接收机,其最主要部分就是TMC卡,该卡包含了具体的路线信息等。

 

RDS-TMC的功能主要包括导航、信息服务及定位。标准的TMC用户报文可以提供以下5条基本广播信息:

 

1)事件描述,天气状况或交通问题及其严重程度的详细资料;

 

2)受影响的位置、区域、路段或点位置;

 

3)方向和范围,指出受影响的相近路段或点位置,以及影响的交通方向;

 

4)持续时间,问题预计的持续时间;

 

5)分流建议,是否建议驾驶员寻找替选路线。

 

近年来,为克服RDS的传输速率的瓶颈,DAB-TMC(TPEG)交通信息应用开始在欧洲崭露头角。

 

美国则形成了近乎覆盖全国的511电话交通信息服务系统[8]。通过该电话系统,出行者可以获得每数分钟更新的道路状况、事故信息、交通天气信息等相关服务。

篇3

大数据对智能城市的意义

智能城市要靠智能的设备和智能化的技术,但是更重要的是城市的智能将来要依靠大数据。所以大数据怎样全面、高质量地获取,怎样高效地进行管理和处理,怎样深度挖掘就是智能城市建设中非常核心的部分。

数据的增加是很快的,例如互联网的数据,几乎每年都要翻一番,未来十年互联网的数据将是现在的1000倍。

在大数据应用中,数据的开放非常重要。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新加坡都是政府制订了开放计划。另外八国集团在2013年底前制订了《开放数据》,宣布2015年进一步开放。而我们国家进度仍旧比较缓慢。

政府数据的开放,每个国家的安全形式不一样,策略也不一样。开放数据可以提高效率,但更重要的是政府是不是充分地开放数据,这牵涉到国家整个的诚信能力。

智能城市大数据应用

在纽约有一个比较成功的公共服务中心项目。原先在纽约,要解决市民投诉的问题也是非常困难的,这其中有十几页的电话本,4000多个词目搜索,40多家服务公司,效率非常低。通过提出了311电话的服务之后,如今可以接通300多个市、州和联邦级政府机构,提供4000项服务,400多名呼叫中心代表提供全年无休24小时电话接听服务。其中大部分呼叫3分钟之内得到解决,80%的呼叫在30秒内可以得到回复。为什么可以做到这么好?最重要的就是基于开放的大数据在后面进行支持。

包括德国柏林3D城市模型数据库也是如此。建立起这样一个数据库,对各行各业都会带来好处,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包括救灾的问题、移动通讯的布局等等各个方面。

这说明了,尽管这些项目是运营和大数据结合的应用,但是如果没有开放大数据,是不可能达到的。

其次就是大数据在城市中的位置信息服务。很多人认为智能城市把智能交通作为一个首要解决的问题,那么智能交通要解决什么问题?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安全问题和交通拥堵问题。现在也提出了很多的解决办法,传感器、视频监控、红绿灯等等,但是国外现在更注重汽车本身,把每辆汽车的位置信息实时的、全面的掌握,对交通的指挥调度意义重大。通过对这样的信息进行交通指挥、调度,就能更好地思考关于城市的布局、城市的建设。因为智能交通,光不断拓宽马路不一定完全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科学布局。

在交通安全方面,国际上一个最重要的解决思路是智能驾驶,现在大众、丰田、英特尔、谷歌、苹果、福特等公司都在做智能工作。要解决车撞车的问题、车撞人的问题等不能用现在的思路解决,通过移动通讯网也肯定不行,因为是有延时的。车和车的通讯要得到解决,很多国际的标准组织和大公司都在制订标准。

在医疗行业我国面临三大挑战:医疗体系效率低,医疗服务不够好,看病难且贵。医疗大数据就是要改变传统治疗理念,从原先的治疗为主变成预防和健康管理为主。随着我们国家生活水平的提高,每个人都希望更长寿、健康的生活,这就需要每个人通过一些可穿戴设备,把每个人每一天的生理数据建立起病案,而且进行及时的指导。

我国每年在公共安全方面的损失大概6500亿元,大概有20万人因为安全事故造成失去宝贵的生命。

吉林永吉县水灾出现之后,相关气象的专家表示大概3天之内的气象预报都是比较准确的,像永吉这样的灾害,在什么地方下多大的雨,地理地貌的信息是什么样,这么大的雨量从天上降下来之后,会分流到从哪些县城、哪些村庄分是可以模拟出来的,为什么没有做这些数据分析?因为气象数据只有气象部门掌握,地理地貌的数据是由地理地貌部门来掌握的,没有把这些数据、部门综合起来。因而大数据在公共安全方面的应用也值得我们重视。当然这里面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公共的全方位环保监测平台,而且把这些数据都提供出来,这样老百姓才有安全保证。

另外是关于电子政务的,在电子政务上我们国家也花了不少钱,但是应用相差很大。欧洲提出了一个欧洲的数字计划,也在关于电子政务这方面表示要加大力度,他们利用率只有72%,但是我觉得我们国家连27%都没有。为什么利用率很低?最重要的是这些数据没有开放,没有大数据在支撑,用完之后没有解决问题。所以根据这样的情况,尽管大家对智能城市都有非常好的愿景,但是我们仍要扎扎实实找到问题所在,解决问题。

篇4

【关键词】机械工程;智能化

机械行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人们对于它的探索从未停止过,人们像真正的走入机械行业,进行不断地挖掘。从科技的角度讲,现阶段我们处于信息化、智能化的阶段,机械行业也应该向这方面发展。人们早已经迈开了探索的步伐,机械智能化是未来的大趋势,相对传统相比较,融入了更多地科学技术,操作变得更加的方便。与此同时,也遇到了很多的阻力,面对于这些阻力我们要以平常的心态去面对,阻力越大,对于行业的跨越式发展越重要,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了,那么向前更好地发展。下面这篇文章从很多的角度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够对大家在这方面的认识有所帮助。

1、当前我国机械工程智能化的发展现状

第一,我国机械工程智能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使得人们更加的关注先进的机械设备以及技术,在智能化方面慢慢的与国际接轨,与此同时于我国的特色相结合,慢慢的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的智能化体系。第二,机械工程智能化成为我国企业未来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法宝。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对于机械的需求在不断地增强,市场的大环境向好的趋势发展,机械行业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市场竞争状态,怎样能够获得企业的认可是当前面临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智能化是目前大家公认的一个发展的方向,想要收到更好的收益,那么就要不断地不断地提升智能化机械设备的质量。我国在机械工程智能化发展方面显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起步较晚,缺乏经验。在机械工程智能化研究中还遇到了很多困难,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国机械工程智能化水平存在严重缺陷,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就使得机械工程的精密度等各方面都有所不足,也直接影响了我国机械工程智能化发展的步伐。第二,信息管理水平还有待提升。现阶段思维操作采用的是模拟人脑,但是初级阶段有很多的方面还是不如人的大脑灵敏与机制,这样就要求我们进行不断地研究克服更多地苦难,使其更加的接近我们人的大脑进行智能化管理,这将是我们之后一个相当长时期的发展方向。第三,要不断更新企业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很多的企业经营者对于智能化设备的认识不够,很多人认为传统的设备更加适合工人,改为新的设备加大成本不投入,以此同时对于新的员工还要进行培训,这样使得智能化机械设备很难得普及。

2、机械工程智能化发展方向

2.1管理智能化。在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中,企业管理者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没有充分认识,在机械设备维护上不够重视,这就导致企业机械设备的过度使用或者没有达到使用年限。机械工程智能化管理是采用了分段式管理模式,这样的模式能够起到了很好的溯源,具体的工作能够很好地具体的到达每个负责人,在整体的过程中通过生产销售有机相结合,生产过程中能够及时的得到市场的反馈问题,在生产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这方面的管理在人员方面有很大的降低,对于产品的质量得到了很好的保证,监控的力度得到了增强。

2.2产品智能化。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也在不断进步,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渐改变,由传统的实用化转向个性化、多样化、智能化。设备的关注的方面很多,对于功能与质量方面是必然的,与此同时对于设备的外貌以及质量也是非常的关注。对于某些数据要有自行分析处理功能,这样能够更好地调控。

2.3性能发展方向。2.3.1高速高精度高效化。由于采用了高速CPU芯片、多CPU控制系统、RISC芯片,以及带高分辨率绝对式检测元件的交流数字伺服系统,此外,采取能有效改善机床动、静态特性等的措施,大大提高了机床的高速高精高效化。2.3.2工艺复合性和多轴化。复合加工正朝着多轴、多系列控制功能的方向发展。在机床换刀、转台等工艺实现的过程中呈现一步到位的状态,这样减少了中间换刀等工序,使得操作变得简单化,不再像以前那么复杂,大大的节约了时间,将是之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向。2.3.3实时智能化。现代机械的智能化与传统的智能化概念有着本质区别,之前的智能化是指通过人工调控来实现任务的自动调度与分配,并保证完成任务。但是现代的机械智能化则是指使机械按照人类的行为实现运行和自作,能够实现实时智能化。

3、加强人员培训

对于机械大家都是非常的了解,对于智能化机械生产来讲人们了解的就不是很多了,对于这方面的生产工作人员来讲了解的不是多。在长期调查发现,科研人才非常的匮乏,为了更好地占领市场,很多的企业不按照正常的竞争渠道进行人才的招聘,但是又非常的容易被下一家挖走,十分的不利于企业的团队建设。这样的状况使得很多的企业面临困境。一些企业已经找到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对于基层的员工进行专业课的授课,使其进行充电,对于优秀的学员进行进一步的选拔,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针对于选拔的学员进行深造学习,目的就是日后成为企业的骨干员工。作为企业一定要加大奖惩力度,这样能够更好地调动员工们的积极性,针对于长期成绩不合格的进行相应的惩罚,针对于一直有意的进行奖励。组织一些与其他企业的交流活动,这样能够更好的增加大家的阅历。人才在未来的发展中非常的重要,现阶段的储备就是为了明天能够更好地拥有市场。

结束语

经济不断地发展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经济带动科技的不断地发展,科技也促进了经济的前行,发展现代机械就要跟紧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这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面临发展。上文针对于机械智能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针对于目前的状态,发展前景,以及遇到的问题,使得我们认识的更加的清晰。发展的大趋势是好的,遇到问题是正常的,但是只要沿着当前的发展趋势走下去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去的更大的进步。

篇5

关键词:住宅建筑;智能化;问题;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TS958 文献标识码: A

智能住宅从根本上来说是智能建筑的其中的一种,它将建筑、设备、实际运行以及管理等因素进行综合管理,将其多功能、高效益和高舒适性尽可能的发挥其最大优点以此来形成最佳住宅建筑及运营模式。它与智能的写字楼、商务中心有所不同,它是将高科技成果及先进的设备、理念、运行模式及住宅建筑(区)集中进行设计,以此呈现给用户一种舒适、简洁、友好的居住模式。人们对智能化住宅的需求以及智能化建筑技术的组成、转变和发展经历了多个过程,大致分为电器化、自动化、智能化,这些过程在一定时间内是同时存在、相互交替发展的。

1智能化技术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现状

1.1设备自动化系统与通信自动化

智能住宅的智能化是从小区设备自动化开始的,住宅设备自动化是以计算机控制、管理为核心,对空调、水、电、煤气、火、天然气、电梯等设备检测,以节约能源、减少经济上的开支、和增加便捷度为目标,来进行一体化的检测和调控。卫星和网络电视是与外界沟通的关键,是取得消息的关键途径,是增加信息流通的重要手段。该系统如电话、传真、可视电话、计算机等,可实现高速信息传输和信息交换及电子邮件,确保住宅内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电视信息的高速流通,与住宅小区、市内、国内和国外等有关部门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1.2紧急情况求助系统

紧急情况控制系统是指在出入口时进行适当的管理控制。对住宅管理极为重要的内容大致是确保住宅、住户的安全。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出现某些意想不到的求助情况,在室内应当安装红外报警探测器、烟感探测器、可燃气体泄露报警探测器以及紧急按钮装置等。当住户家中无人时,能够将家庭内的防盗报警系统统一设置为防止状态,而窃贼闯入时,报警系统能够自动发出相应的警报并向小区安防中心报警。而当室内的煤气、烟雾超过正常指标时,可燃气体泄露报警探测器、烟感探测器就会及时发出信号,告知管理中心,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因此,当家中有老人或孩子生病或者其它紧急情况发生时,就可以通过紧急按钮向管理中心求助。

1.3停车场远距离感应系统

该系统运用于管理停车场的进出车辆,这一项目采用远距离感应式ID卡技术和电脑技术,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远距离读取卡片信息,在以往的过程中,用户进出小区需要开窗伸手接受卡片,极为不方便,这项技术运用到小区中后,在车辆驶近道闸时,附着在汽车前方的配套设施就会做出反映并读取卡片用户的信息,栏杆可自动升降,电脑也能准确记录相关车辆的出入停车场时间。第二是结合电脑进行管理。每个用户车辆的相关资料储存在电脑中,不管是车牌号码、车体形状、车身颜色、车辆正面清晰照片、车主电话、姓名、单位以及住址等都能准确记录在案。在车辆进出小区时,所有的备案信息都会出现在电脑上,为小区物业的监管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还能有效的防盗。

1.4智能建筑施工人才相对缺乏

在智能建筑发展中,我国对于智能建筑工程的规划以及设计水平,还有施工队伍技术能力还有待提高。当前没有智能建筑相关的行业标准,找不到较高素质的高水平施工的队伍,再加上与智能建筑相关的专业工程师人才的缺乏,智能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难以保证。由于未经过专业的智能建筑工程师以及设计师的工作指导,智能建筑的建设以及规划完全由建设商的要求来决定,设计的方案也没有考虑到智能建筑整体的全面和长远性,所以智能建筑的质量很难有所保证。智能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很多都是按照传统建筑技术来施工,由于未经过相关的培训,根本不了解整个智能建筑的系统,所以智能建筑的发展与建设并不顺利。

2住宅建筑智能化发展趋势

2.1高科技家电普遍化

在科学技术的导向下,家用电器的新产品必然会具有信息集成化这一特点。家用电器厂商们通过将功能不断强大的微电脑芯片植入产品来提高家用电器的自动化水平,完善功能。而且随着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技术发展和应用平台标准化,信息家电的产品种类会越来越多,功能会越来越强大,集成度会越来越高。将来的家用电脑将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处理和存储设备,它可能会集数字电视、音响、可视电话等功能于一身,成为名副其实的家庭信息终端设备,互动电视、VOD点播、上网冲浪等都将成为基本功能。目前很多公司已经把信息家电列为下一步的重点发展计划,比如微软(Microsoft)的“.net”计划,联想(Legend)的“.home”计划,目的就是要将传统的信息技术产业向信息家电行业转变,因为这里蕴藏着无限的商机和广阔的市场。

2.2家庭INTERNET和住宅智能化控制系统的技术应用

家庭综合网络的出现是住宅智能和信息产品不断完善和投入实际应用的必然结果。因为所有智能产品功能的实现都有赖于信息的传递,传输介质必不可少,而目前国内的发展还非常的不完善,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各种技术和协议互不兼容,致使住宅内的布线网络纷繁杂乱,不仅增加了投资,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管理和维修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难度。统一协议、统一介质的家庭综合网络会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是可以预见的发展趋势。统一的网络必然要求统一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实现功能完善、可操作性好、利用价值高的住宅智能化控制,相信随着信息家电的普及和家庭网络的进一步完善,住宅自动化控制系统将越来越成熟。

2.3物业管理愈加智能化

想要物业公司和开发商以及业主的拥有利益双赢,就需要把物业管理系统与多样化的智能化系统相结合起来。使住户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便利和满意,其住户不管在任何位置,都能够对住宅进行综合性的远程管理,但对于物业公司而言,大大降低了工作管理的成本。

2.4加强对智能建筑相关技术人才的培养

当前,我国急需智能建筑相关的技术人才,无论是智能建筑的设计人员,还是进行工程施工的工作人员的技术还有素质都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也只有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智能建筑的相关技术人才,才能够有能力与国外的品牌竞争,使国内的建筑行业抓住发展的机遇。智能建筑的管理以及施工人员,要进行必要的相关技术的培训以及实际操作的考核,提高技术水平。智能建筑相关的工作人员要熟悉并掌握智能建筑当中各种功能的具体应用,设计人员要掌握通信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各种与智能建筑相关的技术才能进行更为系统的设计工作,学习新的技术并运用到智能建筑当中,使智能建筑加强其自动化的控制,使设计人员自身的理论水平以及技术能力全面提高。提高智能建筑设计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水平,可以促进智能建筑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3结束语

现如今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体现在各方各面,并提高了社会的进程。“多功能”、“智能” 、“高科技”这些词汇距离人们也不再遥远,而是切实的融合在生活当中。智能住宅是各个学科融合的产物,艺术设计、环境科学等其他庞杂的实际理论运用其中。而且智能住宅也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我们应该相信智能住宅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李晓玮.我国智能建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建材,2013(04).

[2]洪其禄.浅谈智能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09).

[3]许琳.浅谈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的设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5).

篇6

[关键词]能源型城市;低碳经济;金融支持。

能源型城市是中国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供应的主体,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柱和先导作用。 但长期以来,能源型城市基本上实施的是能源导向战略,走以掠夺式开采能源、出售能源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子,致使能源型城市在经历了投入—成长—成熟的发展阶段后, 出现了资源衰减、结构失衡、经济危困以及环境急剧恶化的态势。因此,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能源型城市在为国家发展提供能源产品的同时,也需要转变城市发展思路,努力寻求科学发展的新路子,这已成为能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战略任务。 2003 年, 英国发表 《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能源白皮书指出: “低碳经济”,是以低排放、低消耗、低污染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从传统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转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桥梁,是能源技术创新与制度的创新与发展观的改变,因此走低碳经济的发展路线是能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

在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中,资金始终是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而金融支持则对能源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动员和引导资金配置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性。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大量燃料的消耗,导致全球变暖,气候恶化,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 所谓低碳经济就是指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下,运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多种手段,促进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一种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经济发展形态。

能源型城市的支柱产业是资源开发类产业,这类产业具有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特征,并且对城市自然景观和环境有着十分严重的影响。 因此,能源型城市面临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压力远比其他城市大,寻找接替的支柱产业、进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已成为能源型城市面临的十分突出的问题。但在我国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能源型城市既要承担着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资源供应的重担,还要坚持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面临资源有限性、稀缺性带来的资源压力与空间有限的环境承载压力,因此需要寻求能源型城市独特的并符合国际和国家发展目标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扭转能源型城市原有的“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和低产出”发展的不利局面,寻求以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展新能源与再生资源产业、修复环境、满足环保需求为核心的发展路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无疑是能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优发展模式。

二、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需求金融支持的必要性。

依据发展经济学中的索罗模型 Q=Q(K,L,T),决定经济增长(Q)的三个要素分别是资本(K)、劳动(L)和技术进步(T),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也需要由这三个要素来推动,而在推动能源型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中,资本(K)不仅是核心动力,更是源动力。 首先,能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是需要通过劳动来实现的,发展低碳经济对劳动力的知识和技能都有较高要求, 而劳动者能力的提高,进一步转化为知识型劳动力,必须有大量的资本投入。 其次,科学技术决定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无论是在研发阶段,还是在推广和转化阶段都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 因此,劳动与技术对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推动都必须以资本投入为前提。 并且,这三个要素之间以及各要素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相互作用,能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劳动力要求会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就业量的增加而不断扩大,城市人均收入将不断提高,这将带来资本积累的增加;资本的增加会进一步扩大低碳产业的投资,带动低碳产业的发展,而低碳产业发展又会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经济增长,加大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资本投入。 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投资还具有溢出效应,即能源型城市能够从低碳产业的投资与低碳经济发展中受益,获得可持续发展,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会反过来更进一步带动和促进低碳产业的发展。 因此,金融支持是能源型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与初始的推动力。

基于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的要求,今后无论是低碳技术的创新还是能源型城市主导产业的转型发展,都需要相应的金融来支持,依靠金融手段和金融创新引导城市发展与转型的投资取向,进而就会影响整个城市的经济取向和市场行为,促进能源型城市供给与需求结构的调整,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在资金上支持开发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等,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改善环境的低碳金融增长模式,达到有效实施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目的,推动低碳经济模式的发展,加速能源型城市的转型。

三、金融支持路径分析。

能源型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对金融支持有着更加严格的资本筹集要求、金融工具创新要求、金融环境改善要求、银企合作要求与金融政策扶持要求,金融支持主要着眼于发展低碳经济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和增长动力。 因此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低碳金融支持体系,全方位满足能源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

(一)金融资本的筹集。

为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筹集所需资金,推动新能源产业、低碳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能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有直接筹资与间接筹资两种途径:

直接筹资就是为支持新能源与低碳产业通过证券市场进行融资, 为了鼓励能源型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转型,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关的政策,优先支持符合发展低碳经济要求的企业上市融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核准其公开发行股票和上市,支持符合发展低碳经济要求的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和配股;鼓励和支持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具有突出优势的企业利用股权转让实现企业的并购与重组, 优化资源配置, 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能源型城市的转型。

间接筹资主要指通过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服务来满足资金需求,金融机构应对传统支柱产业的升级改造、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企业提供倾斜信贷。严控对高耗能、高排放产业进行信贷投放,通过对低碳项目的信贷倾斜政策以及对高碳项目的信贷限制政策,达到金融资本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流动的有效引导, 从源头上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支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现阶段,我国各银行都相继推出了基于 CDM(清洁开发机制)的节能减排融资项目与针对低碳经济的金融解决方案,希望这些项目与方案的推广,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间接筹资还可以通过发行债券、 中期票据等方式融资,积极支持金融机构发行“低碳金融债券”筹措资金,优先核准符合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能源型城市转型要求的企业和建设项目发行债券,优化收益率曲线结构,为低碳经济类项目融通资金。

(二)金融工具的创新。

2006 年彼得·C·福萨洛 (Peter C.Fusaro)在其《能源与环境对冲基金:新投资范式》中指出:金融模型现在已经发生了变化, 包括更多的股权投资、商品交易,开始模糊了投资银行、风险投资和对冲基金的业务范围。 可见金融创新的范围更加广泛,金融创新就是开发出各种有利于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对需求资金进行融通的产品。如果未来在某一经济领域中存在产生稳定而巨大的收益的可能性,而目前在该领域没有有效的融资体制进行金融支持,那么就将会创新出可操作的金融工具。 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金融创新是以节能减排、大力支持新能源与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促进能源城市在低碳经济视阈中的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的,依托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运作,通过创新低碳金融产品,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因此,各类金融机构与投资者应该努力提高自己对能源型城市转型与低碳经济发展的认识,善于捕捉越来越多的城市转型发展低碳经济的机会,创新发展低碳经济和金融互动下的金融工具。

在发达国家围绕着低碳经济已经创新出碳交易货币、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以碳交易与金融衍生品为支撑的金融工具。 2008 年纽约泛欧交易所推出低碳 100 欧洲指数,2009 年 12月,标准普尔评级公司与国际金融公司(IFC)共同了世界首个针对新兴市场的碳效评级指数,可以预测未来的世界经济环境中,将是以低碳为创新性因素,重建国际货币体系,维持国际金融秩序,调整全球定价权格局。

在我国, 随着低碳经济作为国家发展战略,金融机构也相继推出一些新的金融工具,中国银行与深圳发展银行率先推出了与排放权交易挂钩的理财产品。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先后出台各种针对清洁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的节能服务商模式、金融租赁模式等的创新融资方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应的金融工具的创新与开发还是相对比较滞后的,主要因为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带来的金融产品服务的不发达,参与能源型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深度与广度都比较有限,金融产品创新与政策激励不足,缺乏相关期权期货、证券、基金等各种金融工具与服务的支持, 应加强低碳金融产品的培育和开发,鼓励私募基金、社会捐赠资金和国际援助资金加大对减排、低碳项目的资金投入,促进低碳资本市场投资主体的市场化与规模化发展。

(三)金融环境的改善。

改善金融环境,建设和谐、共赢的金融环境,首先从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对金融支持的影响和要求看,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对金融支持的要求已从简单的存、贷款等传统服务,发展为投资理财、资产保值增值、金融创新等综合性金融服务。在这种情况下,金融部门要正视能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内部环境和产业结构的真实水平,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城市转型、产业结构的调整,人民生活的改善与低碳经济的发展。 其次,从金融业自身发展来看, 面对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和城市转型的重任,也需要建立和保持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2004年世界银行的《全球商业环境运营报告》中提及的对银行等信贷人权利的保护程度,是银行发放贷款以及外部资金投入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能源型城市应着手建设稳定的经济环境、完善的法制环境、良好的信用环境、协调的市场环境和规范的制度环境,增强金融部门的综合实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形成良好的金融环境,给予产权、债权有效的保护,才能有持续的金融支持的保障,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 “金融是经济发展核心”, 确保金融业安全、有序、高效运作和经济金融协调发展,促进其更好地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四)银企合作的优化。

由于能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底子薄弱等客观因素直接限制了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因此,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应该推进银企合作, 加大银企合作力度,优化银企合作环境,拓宽银企合作领域,提升银企合作成效,深化合作内涵,加强担保体系建设,完善银企合作机制、金融管理协调机制和金融生态环境推进机制,深化金融帮办服务,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增进彼此间的理解和信任,建立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促进银企双方的共同发展和长远合作。 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对于银企合作优化的要求主要有:首先金融部门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在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基础上,防止惜贷、惧贷,要切实加大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其次是银行与企业要按照“诚实信用、互惠互利、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原则,结合自身特点,按照发展低碳经济的总体要求,切实处理好银企关系,建立平等、互利、互信的新型关系,推进银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五)金融政策的扶持。

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政府的相关支持必不可少,应出台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为城市转型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明确的政策导向,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推进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表现在金融支持上,首先是与财税政策、产业政策等相结合,在金融政策方面给予相应优惠,通过调整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准入政策等一系列优惠或限制政策, 对技术可行和有市场前景的符合产业政策方向的项目给予贷款审核、贷款发放、还款期限、利率等方面的必要优惠, 引导资金流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其次是在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政府要建立税收减免、财政贴息等相应的优惠, 金融部门应紧跟政府引导基金,出台对符合低碳经济发展方向的产业信贷投放的配套政策和激励机制,调动金融部门积极性,通过低息贷款、无息贷款、延长信贷周期、优先贷款等方式投入相应的产业投资基金,并提供相关的投资服务,支持低碳经济产业的发展,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做大做强, 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在发展能源型城市低碳经济这个复杂系统工程中,金融支持必然在引导企业主动、自觉地朝着低碳经济方向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应充分发挥金融业的优势,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低碳金融支持体系,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金融支持,保障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尹钧惠。发展循环经济的绿色金融支持体系探讨[J].当代经济,2009,(9)。

[2]陈柳钦。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0,(7)。

篇7

关键词:智能化;垃圾桶;垃圾处理;节能

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活质量,导致的负面影响之一就是垃圾的增长速率也在逐年上升。据2014报道,我国约2/3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其中1/4已无填埋堆放场地。据2016年统计,全世界垃圾年均增长速度为8.42%,而中国垃圾增长率达到10%以上。全世界每年产生4.9亿吨垃圾,仅中国每年就产生近1.5亿吨城市垃圾。预计到2020年,中国生活垃圾清运量将达到2.15亿吨,由此可见我们面临着严峻的垃圾处理形势。垃圾的处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为了解决传统垃圾桶存在的不足,实现垃圾处理的高效化、便捷化、低成本化,智能垃圾桶应势而生。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变迁,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同时人们对于整洁的生存环境和对高质量生活品质的不断渴求,现今的垃圾桶,更是融环保与科技于一体。垃圾桶的智能化发展与世界文明发展密切相关。垃圾桶有公用式、家用式、医用式之分。由于家用式和医用式的垃圾桶应用范围较窄,功能要求较低,所以我们主要以公用式智能垃圾桶的改进历程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一、公用式垃圾桶的改进历程

垃圾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它都是一个必然的存在,只会日益进步而不会被淘汰。从最简单的简单式垃圾桶到现在功能越来越全面的智能型垃圾桶,垃圾桶完成了属于它的完美蜕变。

1.七八十年代的简单式垃圾桶。这类垃圾桶无论是在形状、材料,还是功能上,都比较单一,同时也是目前人们运用最广泛的垃圾桶。其中最早的垃圾桶,便是土坑型垃圾桶,其仅仅被人们作为一个能装纳垃圾的容器。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关注,人们开始追求更加美观、运用更加便捷的垃圾桶,于是对传统垃圾桶进行了简单加工,逐渐出现了翻盖型、踩脚型、可翻转型垃圾桶。翻盖型垃圾桶是在传统型(即土坑型)的基础上为其添加盖子,盖住桶内垃圾。这种垃圾桶起到了遮盖垃圾、阻隔臭味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美化城市。翻盖性垃圾桶是在传统型上进行了一个外观改造,而踩脚型和可翻转型垃圾桶则是对其进行了简单人工技术改造。后两者着重解决垃圾的投入和倒出过程,节省了人们的体力,为人们带来了便捷。九十年代初期简单分类垃圾桶的出现,让我国人民开始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这种垃圾桶由传统的一桶一体变化为多桶一体,可回收垃圾箱的设置为有回收价值的垃圾提供了循环利用的机会,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针对废旧电池格而另有的回收格设置,更是有效地减少了铅、汞、镉等有毒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垃圾桶逐渐由传统向美观化、便捷化、多功能化发展。

2.二十一世纪的节能性垃圾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的数量不断增多,垃圾桶的作用越来越大,垃圾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在国家绿色政策以及世界环保事业的影响下,人们对于绿色节能的智能垃圾桶的需求不断增加,太阳能垃圾桶的出现,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于低碳、环保的需求。最早的太阳能垃圾桶在2006年就出现在纽约街头,太阳能垃圾桶主要是利用太阳能发电,通过光学元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给给系统驱动,并把多余的电量储存到储蓄电池中以备不时之需。除此之外,垃圾桶本身的材料运用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种垃圾桶还有夜间照明的功能,垃圾桶本身可贴静图广告或者宣传,为城市公共形象加分。太阳能的利用为智能垃圾桶其他功能的延展奠定了基础,相比于传统形式,更环保、节能。太阳能垃圾桶已经有了初代的智能化模型,垃圾桶智能化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

3.二十一世纪的感应性垃圾桶。有盖垃圾桶是为了改善垃圾恶臭以及防止细菌肆意传播等问题而设计,由于公用垃圾桶长期暴露于室外,垃圾桶盖没有得到及时清洗,或垃圾处理不及时,垃圾桶便失去了密闭空间。此时,垃圾桶盖非旦没有解决防臭隔菌的作用,反而降低了垃圾桶的使用价值。于是出现了红外线、声控、重量等感应功能,以此改善问题。红外线感应功能能够在人的手或物体接近垃圾桶口约15cm时,垃圾桶自动开盖,等垃圾投入完毕,垃圾桶桶盖又自动关闭。这种智能垃圾桶解决了用手直接接触垃圾桶盖才能扔垃圾的困扰。可是,这一垃圾桶在智能化的道路上只能算提升了一步,它仍存在很大的缺憾,其功能比^单一,而且直接开关盖这一功能机械耗损程度较高,以是尚有待改进之处。随着自动感应技术的发展,垃圾分类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美国匹兹堡创业公司CleanRobotics研制了一款名为Transhbot的全自动分类垃圾桶。Trashbot操纵摄像头、传感器、金属探测器和马达,把垃圾放在精确的位置,减少认为性的错误。Trashbot通过传感器检测到正要接近的人,然后自动打开盖子,就可以把垃圾扔进去了。金属探测器和机器视觉系统会分析这个物体是属于哪个类别,是否可回收、是否可掩埋等。待智能系统决定好后,活动门系统和倾斜电机就会把垃圾放到正确的垃圾桶内。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人们的垃圾分类知识的匮乏和垃圾分类意识的薄弱而不能很好的对垃圾进行分类了。垃圾桶智能化的发展逐步迈向自动化。

4.当下最广泛的效益性垃圾桶。垃圾桶作为城市中的重要一员,除了要实现其作为废弃物的容器的基本职能外,如何实现其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降低制造成本,也必将成为智能化垃圾桶的改进趋势。就目前的科技水平而言,智能化垃圾桶实现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1)提供wifi信号和USB接口手机充电,虽然流量费用不断降低,5G时代也即将到来,但是垃圾桶作为城市中分布最广的公物,作为无线网络基站仍然是其的发展趋势,这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降低了人们的上网成本,其中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而易见;(2)实时监测人流量,为城市交通规划提供数据;(3)配置LED灯,减少安装路灯的费用,同时可以为城市夜景添彩;(4)配置LCD显示屏,LCD显示屏作为商业广告的载体,其中取得的效益是长期性的,这可以作为智能垃圾桶成本回收的一个途径,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当然,LCD显示屏也可以为大众服务,可以滚动播出热点新闻,天气预报,股市行情,公益广告等有益大众的信息。配置LCD显示屏是智能垃圾桶发展的必然趋势。(5)自动报警功能,充当人民的“警卫员”,为人民服务。智能垃圾桶向效益化和收益化发展。

5.新型智能化垃圾桶。垃圾桶的智能化虽已发展一段时间,但仍存在许多实际问题等待解决,例如:细菌堆积、容量有限、污水处理等。地埋式垃圾桶利用安装在桶身向阳位置的太阳能电池板供电,配备信息收集、管理和报告系统,把所属地区内的所有地埋式垃圾桶的状况数据准确无误,实时地传输报送到清运控制中心及收运人员手机上,地埋式垃圾箱最大的优点是能对垃圾进行压缩处理,故能容纳平常状态五倍的垃圾,地埋式垃圾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装有一个容量传感器和一个压力传感器,随着垃圾投入量的增加,两个传感器每间隔一段时间自动感应垃圾与容器容量之间的关系,当容器快要装满时,即以无线网络传输的方式将呼叫信号报送到清运控制中心,工作人员检测到地埋式垃圾桶不断发出的呼叫信号,为装有GPS定位系统的垃圾运输车指定一条合理的清运路线,并以短信形式通知车辆驾驶员清运该垃圾桶。对于杀菌与污水处理,虽也有研发相应智能垃圾桶,但是却未取得实质性效果。此时垃圾桶的智能化发展的目标是逐个逐个解决问题,达到全面化发展。

二、对智能化垃圾桶在未来的功能发展趋势之研判

由上所述,公用式垃圾桶的智能化经历了从便捷多功能化、环保节能智能化、自动化、效益化和收益化的发展,但离全自动和全能性还有一定距离。现代化的智能型垃圾桶已经能够按照一开始设定的分类方式实现自动分类,便捷、卫生、密封性好。但是,现代化的智能型垃圾桶在对垃圾本身处理这方面,存在着极大的漏洞。同时,一个“完美”智能垃圾桶成本必然是极高的,但作为公物,必然面临一个安全问题。如何保证成本高昂的智能垃圾桶的“人身安全”必然成为智能垃圾桶改进中不可忽视的一点。

在这里就公用式智能垃圾桶周围仍存在许多垃圾问题,我们根据吸尘器和WYEVAR红外线智能垃圾桶(一种家用式的可吸细小垃圾)的启发,联想到公用智能垃圾桶的改进也可以增加吸垃圾的功能。根据目前的调查显示,人们因某些主客观原因,不是总能把垃圾准确无误地扔进垃圾桶内,垃圾极有可能遗落在垃圾桶周围。所以,为公用智能垃圾桶设计可吸距离其一定范围内的垃圾这一功能也极有可能会成为智能垃圾桶的一种改进趋势。增加“吸垃圾”这一功能不仅可以减轻环卫工人的工作负担,还起到了实时为城市“美容”的作用。

也许在将来,垃圾桶的智能化发展到与城市融为一体。那时会出现像下水道一样的地下垃圾通道,连接着每一个垃圾桶的下方,当垃圾袋里的垃圾填满之后,垃圾袋自动封存,然后垃圾袋从垃圾桶下方的窗口进入垃圾通道里,通过地下垃圾通道里的气流推动将垃圾直接送入垃圾站里进行处理,实现垃圾装存、分类、处理全面一体化。

三、结语

公用式垃圾桶对于垃圾分类的作用并不是很有效,许多人的垃圾分类意识不强,在投放垃圾时根本不会注意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标志,我们希望通过分析了解我国的垃圾分类现状、环境保护及人们对于垃圾分类的意识,同时借鉴国外国外在智能化垃圾桶上的研究成果,找寻出新的思维和方法技术,利用高科技完成对垃圾的直接分类,增加垃圾的回收利用率;降低对垃圾进行分类的人工成本;同时增强人们在垃圾分类上的意识。在未来垃圾桶的不断发展下,垃圾桶的功能会越来越齐全,但是在成本的可控条件下,智能化垃圾桶的普及之路注定是任重而道远的,而且分类依据是人为提前输入系统的,不可否认,系统的承受能力是有一定限制的,因此如何做到成本最低化和完善系统,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高峰.学习芬兰“绿色环保”F40 TU9,2013(6):1671-6485

[2],管锋,林琳,张飞,吕涨,汤高扬. 一种自翻盖可压缩多功能智能垃圾桶的设计[J].机械,2016(05):51-54.

[3]周慧B 许锦标.新型智能垃圾桶的设计方案.2006,1007-7162

[4]王和平.智能t外线自动垃圾桶设计[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3):40-43.

[5]辛政华 路红梅 胡良益 张家喜.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桶系统设计.2011

[6]江燕.智能吸尘垃圾桶[J].检察风云,2015,(17):94-95.

篇8

关键词:职业教育;技能养成;终身发展;连贯培养;思考

作者简介:刘瑞平(1965—),男,湖南津市人,广东省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1-0042-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则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这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总体要求。统筹中职与高职,即是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统一筹划,中职与高职的有机衔接理所当然是其重要环节。近年来,国内职教界一直在探索中高职衔接的模式,希望能打通一条科学合理的由中职通往高职的路径,以避免专业课内容重复、文化基础课脱节、技能训练倒挂等问题,更好地培养经济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从人才培养规格来看,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中级技术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两者都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但在层次上,有一个由低到高的提升过程。人才的培养必须与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紧密配合,当前,我国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对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及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如何提升职业教育的层次以适应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是值得职教界 深入思考的问题;在让学生掌握各种技术技能的同时,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也是值得职教界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中高职衔接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中高职衔接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一贯制模式,即一所高职院校与几所中职学校合作形成的衔接模式,通常叫五年一贯制,具体可分为“3+2”和“2+3”两种形式;二是对口升学模式,即部分中职毕业生通过对口升学考试进入专业对口的高职院校的模式;三是直通制模式,是在同一所高职院校内部实施的模式,由高职院校直接招收初中毕业生入学,前三年按中专教学计划实施教育,择优选拔部分学生升入高职。各省市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依据本地实际情况稍作调整。

试以广东省的中高职衔接模式为例进行具体分析。广东目前中高职衔接一般有三种途径:3+专业技能证书、对口自主招生和中高职三二分段。这三种中高职衔接模式起步有早有晚,都是为了搭建职业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解决中高职衔接问题,但从其发展情况来看,三种衔接各有利弊。

(一)3+专业技能证书

从2005年开始实行,“3”指语文、数学、英语。因为要考语文、数学、英语,所以高考分班早,一般从二年级就开始分流,学生获得专业技能证书后,报考高职的学生进入高考班,重点放在语文、数学、英语的学习,这实际上是重视学历而忽略了课程体系特征与专业能力的学制式衔接。学生较早进入文化课应试教育,与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注重技能训练的指导思想不太一致。

(二)对口自主招生

要求学生所学专业与高职招生专业大类对应,并取得与招生专业相关的中级以上(含中级)技能等级证书 ,学生可报读与所学专业相关的高职学院。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专业能力的衔接,但因生源较为分散,专业上只是大类对应,学生基础有较大差异,课程体系的衔接依然存在较大难度。

(三)中高职三二分段

属自主招生的范畴,与普通高校自主招生有较大区别。该模式招生计划明确,专业对口,学校对接,为中高职衔接提供了较为顺畅的路径。但转段时较高的淘汰率给中职学校教学带来困扰,培养目标到底是以转段升学为主还是以就业为主,让相关中职学校很纠结。另外,教学设备的配套衔接也成问题,教学计划、课程体系的分段实施与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探讨与完善。中职三年分段教育,学生在理论与技能上应该达到什么程度,如何避免学生进入高职之后重复学习等等,都有待于进一步解决完善。

二、中高职连贯培养新模式

中高职连贯培养的意义与分段培养不同,其主要有二种形式:一是高职学院直接招收初中毕业生,五年均在同一所高职学院培养;二是由一所高职院校和一所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联合招生,学生五年均在中职学校培养,毕业后取得高职文凭。前一种是前面已提及的直通制模式,后一种则是连贯培养的新模式。笔者关于中高职连贯培养模式的思考,主要针对后一种。

教育部职教中心所研究员姜大源先生认为,中职与高职是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从层次上看,技能可区分为经验层面的技能和策略层面的技能。经验是策略的基础,策略是经验的升华。旨在掌握经验技能——初级技能的职业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旨在掌握策略技能——高级技能的职业教育则是高等职业教育[1]。这种划分,单从层次的角度而言,是有道理的,但实际操作起来,却不那么简单。首先,目前高职生源绝大部分是普高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薄弱,甚至是“零起点”,谈不上经验的积累 ,无法实现在经验层面上的升华。其次,中职生源普遍文化基础较差,而多数中职学校过于强调技能的培养,相对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进入高职学院的中职生源文化理论基础薄弱,经验与策略的整合和集成也难以实现。也就是说,目前无论是普高生源还是中职生源,或因为技能基础薄弱,或因为文化基础薄弱,在形成策略层面的技能时,都有很大的缺陷,难以达成目的,需要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既能较好地关注学生的技能基础,又能较好地关注学生的文化素养。中高职连贯培养模式则有可能使二者兼顾,从而达到解开僵局的目的。

(一)天津、上海中高职连贯培养模式的尝试

2011年9月,笔者随东莞市教育局职业院校考察组一行对天津、上海两地的中高职连贯培养模式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天津、上海两地的中高职连贯培养均处于尝试阶段。天津机电学校、天津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于2011年开始,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班”名义小规模试点。实验班依托行业、职教集团,其主要目的是发挥职教集团内院校的办学优势,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搭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成长的“立交桥”。上海则于2010年开始由7所院校开展中高职贯通培养试点。进了中职就等于进了大学,这是中高职“五年一贯制”吸引众多优秀初中生的“卖点”。因处于试点阶段,两地在办学规模及招生计划上作了控制。

天津、上海开展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时间不长,但从操作上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其共同之处在于:第一,学生五年均在中职学校学习,毕业后取得高职文凭。第二,都有较深厚的行业背景,依托职教集团大平台,都有相对应的中职高职院校,共同做好中高职的衔接。第三,招生批次都放在较前位置,确保了生源素质。第四,教学计划及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均以高职为主,中职为辅,教学管理以中职为主。第五,经费方面,前三年按中职收费、拨款,后两年按高职收费、拨款。第六,都处于起步阶段,招生人数不多,规模控制较严。

从办学模式与培养机制来看,中高职连贯培养虽也属于“五年制大专”,但既有别于以往的“五年一贯制”,也不同于现在的“中高职三二分段”。新的中高职连贯培养模式颇具改革意义,由高职院校和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联合招生,课程体系衔接与学生管理由对口的中职学校和高职学院共同实施,为较好地解决中高职课程衔接“两张皮”问题、增强中高职内涵式衔接提供了可能。

(二)开展五年制连贯培养的必要性

一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具体要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关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秉承终身教育理念,因此,不能把职业教育简单等同于就业教育。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和人的自身发展要求不断提高的发展过程中,职业教育除了关注服务、关注就业之外,还得关注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内生需求。中高职连贯培养,搭建了学生成长的新的“立交桥”,多元发展连贯培养的内涵,能使中高职衔接日趋完善,并使终身教育理念逐渐得以体现。

二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技能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基石。2011年11月启动的《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提出了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发展目标: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到2015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400万人。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900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到1000万人左右。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面对如此巨大的高技能人才总量需求,职业教育应该担负起人才培养的责任。中高职连贯培养模式便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拓展出的一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路子。

三是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有效途径。目前从天津、上海两地的招生情况看,中高职连贯培养对学生有较大吸引力。2010年上海首次试点“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首批招生490余名,平均录取比15∶1,480个招生计划吸引7000多人报考,职业教育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大增。

广东中高职连贯培养即将起步。以东莞为例,2012年东莞将设点成立“中高职连贯培养实验班”,并将实验班的招生批次放在重点高中后一批,即第二批,位于普通高中招生之前,体现了市教育局对中高职连贯培养的重视。生源素质的提高将有利于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能否就此增加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虽还有待于观察,但领导、学校、企业、社会的共同关注,已使高起点的实验班令人期待。

(三)双线并重的中高职连贯培养之特点

1.培养的连贯性有利于学生技能的长期养成。良好的职业技术能力的形成,是长期训练与积累的结果。目前高职院校的生源以普通高考招生为主,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薄弱甚至是“零起点”,这相对制约了职业教育重视技能的特长发挥。中职生源则只有三二分段模式的专业对接紧密,另外的衔接则专业不对口或不完全对口,中职所学的专业技术课,包括已掌握的专业技能与能力,进入高职后仍要重复学习,效益很差。即便是三二分段模式,两类不同层次的学校完整对接,从理论上说是可能的,但实际操作起来有困难,容易出现中高职各自为政的局面。

中高职连贯培养模式则可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这种一贯制衔接与分段式衔接相比具有优势。学生基础较统一,起点较高,为培养质量的保证提供了前提;学生五年均在同一所中职学校就读,教学上便于统筹安排教学计划,可避免学习内容的重复;课程体系延续性强,培养的连贯性能使学生分阶段达成技能目标;能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专业技术和专业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稳定的专业思想和扎实的职业技术能力,从而保证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制造”,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一流技工的培养,需要有良好的学习与实践的环境,需要有培养的层次性和延续性。从经验层面的技能向策略层面的技能的提升,既是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区别所在,也是中高职衔接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中高职连贯培养模式的优越之处,便是能促使学生通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实现由初级技能向高级技能转化上升,从而达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2.便于统筹安排中职、高职阶段的实习实训。分段式的中高职衔接,无法统筹安排学生的实习实训,甚至连教学设备也很难根据课程体系的要求来统筹衔接。各中职学校因办学条件的不同,在实习实训设备和基地建设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即便是同一专业的学生,也因为就读的中职学校不同,而基础各异。一直以来中职与高职基本处于分离状态,以高职为主统筹安排好对口专业的教学与实习实训,还需要一个实践探索的过程。中高职连贯培养则相对容易操作,较高素质的生源按专业集中于一所学校,只需依照对应院校共同商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要求,分阶段做好计划,便易于解决此类问题。

3.培养的延续性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大众对优质职业教育的期望而言,还存在较大差距。职业院校特别是一些中职学校,由于办学的压力,加之学制短,往往急功近利,普遍存在着片面追求“就业导向”和“技能培养”的倾向,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忽略了职业教育终身发展基础性的教育价值取向[2]。

世界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更多的是关注“职业导向”和“终身发展”的个性化的价值追求。职业院校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有无自我发展的后劲,有无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关系到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幸福。职业教育特别是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关键在培养学生直接成为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劳动者的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终身学习以及适应职业变化的需要。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从远处着眼,增加基础性、通用性、复合性的教育教学内容,为学生长期的工作、生活和发展服务,为今后的教育和培训创造接口和条件。

中高职连贯培养兼具中职与高职双重特点,学生进了中职就等于进了大学。一方面,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又将教学和学生管理带入了一个新领域,需要新的实践与探索。但只要对口的中、高职院校做好协调,依据专业要求,共建课程体系,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中、高职文化的融合,避免中职与高职的简单相加,连贯培养新模式便能较好地兼顾技能养成与终身发展的双重要求。

4.能增强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内涵式衔接。从时间来看,我国的中职教育已有百余年发展历史,中专历史也有50余年,经验是相当丰富的,而多数高职学院开办尚不过10年左右。由于起步较晚,中高职的衔接还较多地局限在学制衔接等注重形式的粗放式衔接上,内涵式衔接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所谓内涵式衔接,主要指课程体系的衔接。中高职衔接发展的高级阶段,应该从注重形式的衔接(如学制的衔接)到注重内涵式衔接的发展。

中高职连贯培养模式是在相对应的一所高职院校和一所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之间展开,因而使得课程体系的衔接相对容易。只要学校与有关行业、企业加强联系,相关专业的教师加强沟通,便可导入内涵式衔接的轨道。相对于单纯的中职或者高职教育而言,中高职连贯培养学制五年,中职阶段教育与高职阶段教育过渡顺畅,承接自然,在课程衔接、实习实训安排、技能训练、综合素质养成诸方面有其独到的优势,更有利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四)开展中高职连贯培养的对策

1.确定招生批次,生源素质的提高将有利于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一直较差,是个不争的事实。较差的生源直接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形象。长期以来社会和家庭都带着某种偏见来看待职业教育,重普教、轻职教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普遍心理。要改变职业教育的形象,可在生源素质方面下点功夫。天津、上海两地的中高职连贯培养招生批次都放在较前位置,在第二批录取,依次为:重点高中——五年一贯制——普通高中——中职学校。这样,便较好地确保了生源素质,为开展五年连贯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各地可根据本地的生源情况及人才需求情况确定招生批次,以便吸引优质生源,更多、更好地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

2.成立中高职联合管理机构促进协调发展。由于目前中高职连贯培养尚处于探索阶段,成立联合管理机构有利于加强中高职之间以及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并在管理机构的主持下,制定相关的中高职连贯培养管理条例和管理办法,为中高职五年一贯制的持续发展做更细致的准备。联合管理机构可由教育管理部门、职业院校及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多方合作,共同促进。

3.明确高职学院与中职学校的权利与责任有利于衔接顺畅。五年制连贯培养的关键在于课程体系与学生管理的中高职衔接,因此,必须注重内涵式衔接(其衔接基础是课程和通过课程学习所获得的能力),注重开发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课程体系的对接,应由高职学院牵头,以高职为主,中职为辅,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与培养计划。学生管理则由于学生五年均在中职学校就读,因此应以中职学校为主,高职学院参与管理。但由于五年制连贯培养有其特殊性,管理模式上无章可循,既要兼顾中职学生的特点,又要兼顾高职学生的特点,因此需要管理者结合实际,妥善处理。

4.抓好校园文化的渗透融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中高职连贯培养的学生自入校开始便是大学生的身份,好的作用是能增强学生的自豪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不足的一面是学生五年都在中职学校就读,难以感受到大学文化的氛围。因此需注意两种校园文化的融合渗透,让学生在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得到全方位的提升。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历史的积淀和凝结,是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校风的象征、品牌的标志。良好的校园文化,一定在学生身上打下传承与精神的烙印。对应开展五年制连贯培养的中职学校与高职学院,在办学上都有自己的优势与长处。如何将两种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在连贯培养班的学生身上打下烙印,是中高职连贯培养模式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5.建立合理的甄别机制,探索认定高职入学条件的科学评估体系。就学籍而言,连贯培养的学生,前三年为中职,后二年为高职。可颁发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院的双毕业证,便于学生做出就业或升学的灵活选择。学生入校后,或许对学习不适应,或者对专业没兴趣,这都是较为正常的现象。可建立相应的甄别制度,在连贯培养班一年级结束后进行甄别,综合考核,对不适应者进行分流处理,允许转入普通中职班学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更为科学、合理的认定高职入学条件的评估体系,以保障高职阶段的培养质量。

6.探索合理的经费分配制度。经费分配各地有不同的标准,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可在一个大的框架下分配:前三年可按中职生的标准收费、拨款,由中职学校支配;后两年按高职生的标准收费、拨款,由高职与中职分成,按中职生均经费标准返还中职学校,并适当向中职倾斜,以达到中职与高职双赢目的。

总之,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与协调发展既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现实需求;同时,也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探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路子,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完善,有利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应用;趋势

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规模的扩大,使得人们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需求增加。现代建筑是为人们提供生活空间的休闲场所,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因而,人们对于现代建筑的现代化要求除了要满足其居家功能更要求通过一定的创新技术带来高附加值的服务。在这样的形势下,以“楼宇照明、智能电梯、空调、通信”等为代表的建筑电气设备与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了便利。

1 建筑电气工程与智能化技术

在我国,建筑电气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它的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建筑的质量。建筑电气工程主要是指在建筑物里安装电器及其配套设备,一般有电缆、电线,电气配件等;它的施工工序主要有对整套配电柜及其相应控制设备进行安装、电线、电缆的布置与安装、照明设备及其配套设施,电气动力设备等的安装、试运行,所以照明设备、配电设施、动力设备等是否能够稳定正常工作,确保通过验收。

施工技术与安装质量是一个关键因素,由于这些工序在施工中,都需要保证是高精度进行完成,而施工工艺相对困难,为了能够充分的对这些工序进行优化、保证高精度施工,提出了智能化技术。

智能化技术就是人工智能化技术,它主要综合了GPS信息定位技术、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和精密传感技术。通过这三种技术的融合,使得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技术变得智能化、信息化。

采用智能化技术,将能够有效地对保证设备安装质量和进度,提高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可靠性,并能对这些设备的运行进行有效的自动控制与管理,对设备故障进行监控,可以说通过智能化的处理,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主要表现为对建筑电气工程进行自动化控制、对建筑电气设备的故障进行有效的预测和分析、对建筑电气设备的优化改进设计等等。

另外,建筑行业里空调与通风系统,公共照明系统、电梯等设备本身也带有智能化技术,体现了智能化技术的自动化控制,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智能化技术,对于建筑设备的管理与控制,将能够更加方便、快捷,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问题处理的准确性。

最近这几年,在对智能化技术的推广与发展中,人们更加关注与它的节能效果,这样不仅能够给建筑企业带去经济效益,更是满足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理念。

2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在建筑电气工程中,智能化技术主要应用于建筑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建筑电气设备故障预测分析以及建筑电气设备的优化计等。所以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分析主要包括: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故障检测分析中的应用以及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电气设备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等。

2.1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电气设备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电气设备优化设计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智能化技术的专家系统和智能化技术的遗传算法。( 1) 遗传算法作为一种先进的计算模型,设计原理主要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理论和模拟生化过程中的遗传学机理,在运算过程中,通过生物界中的进化规律,进行随机性的搜索。智能化技术中的遗传算法在电气设备优化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设计电气工程中,可以通过实现智能化技术中遗传算法和专家系统的有机结合,从而对建筑的电气设备进行优化。

2.2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故障检测分析中的应用

(1)在建筑电气工程中,我们可以利用智能化技术进行控制。在控制的中,我们对于系统的智能化检测就能很好的反馈出问题的所在。对于发生故障的部分进行智能数据的传送,以便进行更进一步的智能监控,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神经网络,模糊网络,专家系统等。(2)对于电气的变压器、发动机、发电机等诊断,我们需要及时有效的处理这些问题。电气工程中间经常会出现故障,对于故障诊断的不及时和故障诊断的不准确将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而传统的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技术比较的繁杂、检测的时间较长、准确率不高。对于变压器,我们的传统方法是检查变压箱的气体,然后对气体进行分析,来判断是否存在故障。既浪费时间,又没有很高的准确率,往往还会出现分析错误,导致故障的分析错误,造成更大的损失,而智能化的应用就可以清晰的判断出故障所在。通过人工智能中的模糊理论、神经网络、专家系统来分析,以此来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工作的准确度。

2.3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建筑电气工程中,必须具备自动控制和保护系统,以便发生意外可以实施自我控制和保护,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而建筑电气工程中的自动保护和控制系统也可以运用智能化技术。具体的使用办法是通过智能化技术中的定位系统确定整个电气工程中设备、装置和线路的位置, 通过效果良好的传感技术将整个运行过程中的状态和情况输送给计算机, 计算机将这些具体的运行转化成相应的数据然后进行分析总结, 并将结果和原本储存的数据进行比较, 保证整体工程的顺利运行, 一旦发现了不符合常规的情况便要及时地发现所发生变化的原因, 并解决问题。通过这一系列科技化的系统处理, 对建筑电气工程进行自动化的控制。

3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3.1 发展速度更快、研究更广泛

近年来,城市建设重大课题始终是业内的主要研究焦点,其中电气技术方面的研究占比很高。时下,随着电气设备技术智能化关注程度的提升,建筑电气设备以逐渐实现了自动控制、自动作业功能。因而,在未来的建筑电气设备技术发展中,必将还会以不断满足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的需求为目标,积极进行建筑智能电案气设备的研发,并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在结合我国建筑的实际情况下,走出属于中国特色的建筑电气智能化发展之路。

3.2 设备更精湛、技术更可靠

24 小时不停工作是智能建筑电气设备的工作特点之一,因此智能建筑电气设备能可靠、稳定、精准而有效地运行离不开先进电气技术的支持。加大智能化电气设备研发已经成为势在必行的发展趋势。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向城市化、工业化快速转型的发展时期,近几年政府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鼓励发展新型节能住宅与高科技智能建筑,并制定出更严格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的新标准,重点打造绿色建筑理念,促进提高城镇建设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本身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3.3 绿色环保趋势

绿色环保建筑不同于传统建筑,它的设计理念超越了建筑物的本体追求,它是人类生存目标的优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是多目标优化的典型代表。同时,绿色环保建筑必须采用大量的智能系统来保证建设目标的有效实施。它汇集了信息、控制、管理与决策等多

方面技术,智能化、信息化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以智能化电气技术推进绿色建筑,不仅节约能源,还可以有效减少污染,是建筑智能化发展的趋势和目的,也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必由之路。由于绿色建筑在我国刚刚起步,其中有大量与现代建筑电气技术相关的课题有待探索与解决。在可持续发展的国策指导下,智能建筑电气技术在研发、运行的过程中不断推进节能与环保的新标准。

4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十分普遍,特别是在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操控之中饰演着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现代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水平也愈来愈高,不但为人们创造出非常方便、舒适和安全的生活生产环境,还能够对事故展开自动的应急处理和监测。倘若智能化技术能够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之中获得充分的体现的话,我们的电气自动化工程必定会有一个很好的前程。

参考文献:

[1] 郭睿. 浅谈智能化技术[J]. 山西建筑. 2009(01)

篇10

关键词:智慧城市物联网光纤入户

中图分类号:TN929.1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目前我国大力发展城镇化,城市高速发展,成为文化、政治、经济、科技交集的中心,经过长期粗放式经济增长,经济在得到大力发展的同时,能源浪费短缺、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短缺等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而来,城市也面临着人口膨胀人员密集、交通拥堵、能源紧缺、土地资源不足、住房紧张、失业率高、疾病、安全隐患、突发灾难多等方面的挑战。这是我们无法逃避的现实,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否则将制约着城市进一步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智慧城市”成为解决城市问题的可行道路,也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2008年11月,在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IBM提出了“智慧的地球” 这一理念,此后各国开始并加速了智慧城市建设的脚步,使智慧城市成为了城市发展的新观念、新思想。2009年8月,IBM正式向中国发出了《智慧的中国,智慧的城市》白皮书,

智慧城市的四大基本特征是:全面感测、充分整合、激励创新、协同运作。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城市形态,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对城市的各系统、各方面、各要素进行系统的规划、整合,以能够集中、高效运作管理,使政府、民众、企业之间互相有效沟通和谐共处。智慧城市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技术支撑,建立城市级统一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设立数据中心及城市光纤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在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智慧农村、智能办公、智能物流、智能企业、智能金融等方面全面实现智能化,以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为目标,营造和谐、创新、高效、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新面貌。

二、物联网络是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实现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网络互连,主要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获取、感知现实世界的各种信息,通过互联网传输,经过计算机智能分析处理,从而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控制、管理。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信息被数据化,这就对信息数据的存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无疑对信息化产业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大量的数据信息已经远远超过人脑处理分析的能力范围,可视化技术解决了此类问题,它把抽象的数据转化成具体的图像,通过图像转化后的数据的意义一目了然。可视化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医学影像、天气预报、工程领域。虚拟现实技术是在可视化技术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它为人机交互提供新的发展空间,虚拟现实技术在各领域都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尤其在城市规划领域、交通模拟领域、虚拟游戏、远程教育、工业设计领域等等。

智慧城市的另一技术手段是遥感技术与监测功能,遥感是指通过特定的传感器,从不同的高度和空间探测物体的大小形态等特征,它是一种采集、传送、处理、识别的技术手段。通过这种技术手段可以将现实物质世界的信息转化成特定数据。遥感技术广泛应用在人文、科技、生态等方面,它将在人类生产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以上是智慧城市的基本技术手段。利用这些技术手段,智慧城市实现了较为广泛的政府、企业、人们之间的较为透明的交互、更高效的协同作业、更高程度的智能化管理,使人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更加高效的完成自己的任务,极大地促进城市的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智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智能的网络。光纤网络是智能城市的基础,三网融合(通信网络、宽带网络、有线电视网络三网融合)是其信息基础平台。为了适应城市建设与信息通信的发展,规范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的建设,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浪费,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其中第1.0.4条规定:在公用电信网络已实现光纤传输的县级及以上城区,新建住宅区和住宅建筑的通信设施应采用光纤到户方式建设。根据其条文解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计划纲要》,“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进城市光纤入户,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全面提高宽带普及率和接入带宽”,以及《“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城市和农村家庭分别实现平均20兆和4兆以上带宽接入能力,部分发达城市网络接入能力达到100兆”的发展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大力开展城市宽带接入技术换代和网络改造,实现光纤到户。2013年3月,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门成立了“宽带中国”战略工作组,将发展宽带作为一项国家战略。近年来公用电信网络正逐步优化,提升光网通信能力,形成大容量、高性能、智能化的光网,为实现智能城市打下通畅的网络基础。

我国智慧城市发展进入规模推广阶段。在我国,一些地区在数字城市建设基础上,开始探索智慧城市的建设。目前我国共有九十个城市作为智慧城市的试点,其中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宁波、南京、佛山、扬州等城市成为了建立智慧城市的领头军。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智慧城市”投资总规模有望达5000 亿元。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已有154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预计总投资规模达1.1万亿元。

结束语:随着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推进和指标体系的逐步完善,也将规范和推动国内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智慧城市建设的大力发展将全面推进信息产业的发展,提高城市的信息服务,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将带动卫星导航、物联网、智能交通、智能电网、软件服务等多行业的快速发展,为相关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提高相关行业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智慧的中国,智慧的城市》白皮书 IBM

《智慧城市:技术推动和谐》 吴胜武 闫国庆 浙江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