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的背景范文
时间:2023-12-25 17:36: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留守儿童的背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中由农村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民工占据主导地位。而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同时,其子女的学习问题却无法得到良好的解决。本文在城市化大环境下,进一步探讨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期推动相关问题探讨的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 :城市化背景;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义务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8—0109—02
收稿日期:2014—03—02
作者简介:周梦(1989— ),女,山东东阿人。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
留守儿童问题是城市化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由于双亲外出务工而导致亲情缺失,表现在生活上无人监护、行为上无人教导、学习上无人辅导的状态,使其成为城乡二元经济体系下无人问津的“制度性孤儿”。[1]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当前我国农村存在数量巨大的留守儿童,其教育状况令人堪忧。
本文将农村留守儿童界定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且时间累计在6个月或6个月以上,不能跟随父母身边,被滞留在农村户籍地,由父母一方或委托其他监护人照顾,年龄为16岁以下的儿童。
一、留守儿童学习问题产生的背景
(一)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是历史的产物
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迁移。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农村人口流动并未按照“一步转移理论”发展,在城市化人口流动中,农民切断与土地的联系,由农民工直接转为非市民。[2]我国长期存在二元经济结构,由于农民工群体就业的不稳定性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等因素的限制,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同时却无法解决好其家庭的问题,其中,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尤其突出。
(二)城市户籍制度使得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缺乏制度保障
我国的义务教育是建立在户籍制度之上的,在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的情况下,这种强调城市户籍制度的义务教育管理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大潮流。“两为主”的政策规定流入地政府有责任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但随着借读生的大量涌入,流入地的教育经费不足以保障所有人的义务教育权利。[3]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缺乏有效机制保障的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将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大规模存在。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
留守儿童不意味着差生,产生的学习问题也不单单是由于父母外出所导致的,在留守儿童中也存在一部分学习成绩优异的,但据调查显示,成绩在中等及中等偏下的占绝大多数。本文主要从学习动机及目的、学习成绩、学习辅导三个方面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进行梳理。
(一)学习动机及目的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方方面面的,父母外出务工对于子女在学习动机和目的上的影响也是双面的。其积极方面表现为,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对其辅导督促,一部分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自觉性,从小就理解父母的辛苦,因而在学习上表现为渴望知识改变命运的动机更加强烈;消极方面表现为,父母持有的“读书无用功”思想潜移默化地助长一些成绩不好的留守儿童的厌学思想。
(二)学习成绩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而产生强烈的思亲情绪,导致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普遍低于非留守儿童。根据周俏春对四川省仁寿县2000名外出务工的子女的学习成绩的调查发现,40%的学生成绩在中等偏下阶段,厌学逃学倾向更明显。[4]
(三)学习辅导监督
在学习辅导监督方面,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有力的辅导者,对其学习的督促力度也不够。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为年龄大且文化水平低的爷爷奶奶,他们多要承担繁重的家庭琐事,没有时间和精力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进行辅导和监督。
三、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产生原因的反思
(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乡壁垒存在的矛盾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是我国长期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体系直接导致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不能很好地解决其子女的学习问题。我国的教育体制与二元管理体制的户籍制度相挂钩,若离开户籍地,其子女应享有的义务教育费用也会随之消失,而进入到城市学校读书,由于我国现有的城乡户籍制度,农民工子女不能享受同非留守儿童相同的教育经费补贴,因而,造成农民工子女读书难的现状。
(二)农民工的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的失衡
受到城市化的影响,更多的农民选择抛弃土地来到经济发达的城市务工。当其子女就学无法得到妥善安置时,更多的留守儿童被其父母剥夺了其受教育的权利。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更多的农民选择将进城务工增加家庭收入放在首位,因而忽视了其子女的教育问题。据农业部2004年的信息显示,劳动力不外出的原因中,“怕影响子女上学”仅占第一、第二的6.7%。[5]
(三)儿童的教育需求与家长的教育能力之间的失衡
多数留守儿童的父母由于长期在外,没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管理子女的学习,对孩子受教育过程中的困惑、需求等关注少,对于子女的家庭教育长期处于空白状态,在儿童早期成长阶段不能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上的支持以及知识上的解惑。
(四)学校的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儿童身心发展的需求
留守儿童的家庭长期缺乏父母共同的影响,导致了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身心发展上存在比非留守儿童更多的不解与疑惑,在生活上需要学校和老师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相比城市学校的办学条件,在心理教育方面,农村学校受到的限制更多,如学校里没有专门的心理教师进行心理疏导、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够全面等,这都导致了留守儿童在身心发展上的困惑不能得到良好的疏通。
四、关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反思与出路
(一)对国家政策方面进行完善
1.改革旧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当前,我国旧的户籍制度极大地制约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为应对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流动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应尽快改革完善目前这种落后的户籍管理制度。新的户籍制度应取消城乡间的差别对待,切实保障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
2.制定有利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保障制度
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就应该首先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应在政策制定上适度向留守儿童倾斜。
(二)在学校教育方面加强引导
1.设置利于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课程
针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学校应设置相关课程,主要包括安全、道德、心理等几个方面,使留守儿童不仅能在知识上获得进步,也可以解决生活上遇到的问题,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2.教师给予更多的关爱
由于留守儿童的独特性,教师应该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留守儿童进行交流,随时掌握他们的动态,在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爱,弥补留守儿童在爱上的缺失。
(三)强化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应重视对儿童的亲子教育。同时,要营造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
参考文献]
[1]莫丽娟,袁桂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几个基本判断[J].上海教育科研,2010(1).
[2]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4).
[3]张燕燕,兰燕玲等.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个性特征和抑郁状况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9(17).
篇2
(一)留守初中生学习成绩有所下降
父母的外出务工对留守初中生的学习成绩确实存在一定的影响,很多孩子的成绩在父母外出后都出现了下降,主要原因是父母外出之后,很多孩子学习上得不到很好的辅导与监督,家务负担也占用了他们一定的学习时间。
(二)留守初中生缺少学习辅导
父母的外出务工,不仅使留守初中生少了一个生活上的照顾者,也使他们在学习上缺少了一个好帮手,尽管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不是所有学生家长都能辅导孩子的学习,但对于那些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留守初中生来说,父母的外出,确实使留守初中生失去了很好的辅导机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三)留守初中生的学习监督状况不佳
留守初中生父母外出后,部分留守初中生学习态度变差,学习兴趣减弱,家庭学习辅导与监督的不力,导致留守初中生学习效率降低,学习效果欠佳,学业成绩下降。留守初中生学业上出现的这些比较严重的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的策略予以解决,必将影响留守初中生的健康成长。所以,留守初中生的学业问题已经上升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一)加大经费投入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基点
政府保障与完善义务教育投入机制是解决留守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基点,继续加大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应从“以县为主”转变“以国为主”,加强中央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宏观调控,使农村义务教育从“非均衡发展”到“统筹协调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加快,经济迅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现已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阶段。从农村开始实行义务教育免费,正是补偿政策的最好体现。从2005 年开始,免除国家贫困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困难寄宿生生活费;到2007 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在政府加大经费投入的同时,还应该合理均衡配置课程资源,特别是优质课程资源。当教育成为一个最基本的社会现象时,接受教育成为一个公民最基本生活方式存在时,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最适宜的教育和课程资源也就成为政府最起码的义务和责任。
(二)完善家庭教育功能
首先,应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让家长认识到过于追求经济利益,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整个家庭发展的,是以孩子的美好前途为代价的。应鼓励一人外出,留一人在家照看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尽量保持家庭教育的存在和完整(事实上有相当部分留守儿童家庭经济条件尚可,至少父母一方可以留在家中)。其次,要明确监护权中的教育职责,提高父母的监护意识和责任感。对被监护人进行教育是监护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应以儿童利益优先,以儿童能健康成长优先,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三)教师应深入留守儿童家庭,掌握具体状况
留守儿童之所以成为一个新的弱势群体,主要是因为其父母不在身边,家庭的教育和亲情功能不健全,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成为留守儿童接受教育、实现自身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因此,学校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学校首先要做的便是了解具体情况,掌握本校、本班学生的构成情况,留守儿童的多少,留守儿童的学习状态和精神风貌等等。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深入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和实地调查,掌握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和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在此基础上,为每一个留守儿童建立详尽的个人档案,以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四)关注心理健康教育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但对于留守儿童来讲,由于家庭中缺乏父母的关爱,隔辈教育的种种缺陷,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身心的正常发育,造成许多儿童的心理障碍,这种现象应该成为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好,但却自私任性、蛮横霸道、难以承受挫折、心理稳定性较差的留守儿童,应积极引导,严加管束,与监护人配合,“全方位关心照顾孩子,要让他们融入大班级集体中,减少其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心态”。而对于经济状况较差,感情脆弱、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的留守儿童,应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刻苦学习,以开放的心态接纳自我、接纳他人,创造条件增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留守儿童与监护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改变留守儿童封闭忧郁的心理状态。
三、结语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特殊现象,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涉及到家庭结构、社会发展、社会制度、人口素质等一系列理论问题,需要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从现实上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关系到国家社会稳定与发展,关系到农村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本文以农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当今时代社会变迁与城市化的背景下形成的较为普遍的特殊社会现象——留守儿童,研究其产生的时代背景、现状、及对其应采取的教育对策,以期引起农村青年流动人口这一特殊群体对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视与社会有关方面对留守儿童的共同关注。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外出务工将增多,留守家庭模式必将在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留守儿童问题也必将延续。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把焦点聚集在广大的农村,聚集在农村基础教育上,以人文关怀之真心,以教育者的责任感,来研究和讨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并提出有效的策略,有着广阔的研究背景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留守儿童;隔代监护;教育问题
一、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习受父母外出影响大,成绩普遍偏低。西部农村经济条件落后,农民们迫于生计,不得不外出打工,而城市昂贵的学费、择校费和户籍限制令众多农村农民望而却步,农民们只能把孩子留在农村上学。儿童期的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强,很多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初期由于思念父母,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由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学习的问题往往不能给予帮助。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习心理问题。一些留守儿童因为父母离开,在一个时期(大多数为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学习上变得消沉,课堂听课不能集中注意力,作业完成情况也不太好。二是学习成绩难以提高。接受调查的留守儿童在班上的学习成绩处于一般、较差的63%。学生们将“学习无人辅导”列为造成自己学习成绩偏低的第一要素,有7.1%的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外出对自己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
2.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缺乏心理支持导制自卑。自卑心理产生源于人际间的比较。留守儿童经常看到其他同学朝夕与父母相伴,有人关心和疼爱,而自己却没有,相比之下必然会感到失落和自卑。自卑感一旦形成,就会以一种负向情绪体验存在。由于客观环境和主观认知难以改变,随着父母外出务工时间的延长,这种自卑体验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和泛化,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
3.日常行为缺乏自律。因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管理不到位,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只要不犯大错,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采取认可态度。孩子的生活、学习无人督促,造成行为偏差。许多留守儿童在家里不听监护人教导,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
4.安全得不到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得不到家庭和父母的有力的有效的监管,易产生安全问题。其一,由于得不到亲情照顾而产生安全问题,特别是人身安全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均比较差,加之他们一般是隔代抚养,抚养人的文化程度又往往偏低,缺乏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疾病预防意识淡薄,因此,常常会出现有病不能及时就医的现象。其二,受到人身伤害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其三,自己行为失控,伤害别人,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5.青春期性教育基本缺失。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经商,从而不能够正常地接受有关青春期性方面的亲子教育,相对于有父母在家的非留守儿童而言,他们的青春期性教育基本缺失了。学校和监护人在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青春期性教育过程中并未起到主导作用。获取性信息的主要渠道为网络、报刊、杂志、光盘等,但这些渠道的内容良莠并存,很多不健康的、的内容使心理上还不成熟的农村留守儿童很难辨别是与非,消极的因素会潜移默化地把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引向歧途,好奇和扭曲的心理会使他们应用不正当的手段窥探性的奥秘。
二、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家庭教育功能弱化。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任期最长的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是无人替代的。由于父母远在外乡,留守儿童不但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而普遍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学习长期处于无人过问的状态,导致留守儿童放任自流、辍学厌学、成绩偏差、心理生理发育失衡、德智体发展滞后等等。
2.农村学校缺乏科学育人的理念。一是学校办学条件差。尽管我国全面推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二是学校管理措施不力。由于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是近年来才出现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部分学校对留守儿童教育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有的学校虽然制订了一些相关管理措施,但缺乏有效的监督执行,给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留下许多隐患。
3.农村社区教育资源缺乏。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诸多现实因素的制约,目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设施比较落后,与城市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一方面传统农村社区的社会化功能特别是文化传承功能减弱,社区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旁观者。另一方面农村社区组织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村干部认为,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是农民工自己家的私事,家长外出务工,自然要先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好。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1.家长要承担起教子之责任,加强亲子互动,延续缺失的情感教育。家庭在儿童社会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就要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应加强对孩子教养的认识程度,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教养行为,避免家庭结构缺损和社会不良倾向对自己教养方式的影响,以保证留守儿童社会化的顺利进行。外出打工的父母尽可能调整好外出方式,为子女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学习条件。
2.学校应针对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教育管理措施。教育人类学指出,传统教育学空洞无力的关键是把教育简单化,忽视了教育的复杂文化背景。同样,教师在教育上失败的根本原因也是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文化背景。留守儿童是在家庭教育缺失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因此,应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文化背景,把抓好留守儿童的校内外管理列入学校管理的目标,有专门的管理计划方案等。各班级应建立起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学校统一部署管理。
3.定期举办针对留守儿童的代养家长学校或举行代养家长见面会,建立良好的学校―家长沟通机制。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对家庭缺少依恋感,排斥家庭在教育中的指导和干预,在很大程度上缘于他们与家庭中代养人之间的代沟和以此而形成心理隔阂。父母外出以后,大多数留守儿童有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代为看管。代际价值观和心理上的隔阂使留守儿童无法认同祖辈的教育方式和所传递的价值观念,从而使家庭的道德教育处于缺席的状态。定期举办短期的家长学校可以改进留守儿童代养人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同时,学校必须运用有效乃至强制手段,建立学校与留守儿童家长的沟通机制。
4.建立农村社区儿童青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增强和发挥农村社区教育的作用。儿童少年的教育历来是家庭、学校、社区共同的责任。但是,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地区,由于基层没有相关的儿童青少年的社区教育组织,使得目前社区在儿童青少年的教育和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微乎其微。建立农村社区教育监护体系,由基层社区、学校等牵头、联合妇联、工会、村委会、派出所等共同构建农村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它在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将会长期存在,其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
参考文献:
[1]O?F?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M].李其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何锡章,黄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3]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5]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M].周晓红,周怡,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篇4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政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6—0235—02
一、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出现
留守儿童产生的社会背景。改革开放后,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城镇化进程迅猛,为农村闲置的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务工或外出经商,而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城市的生活成本使得那些外出务工的农民只能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当地,由此,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与流动人口相伴而生的复杂的教育和社会问题[1]。
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现状调查发现,在一些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农村学校,留守儿童人数占全校的19%,平均每班9人,有的班甚至达到1/3,这还不包括父母早出晚归到城镇打工的。就全国而言,据2009年全国妇联统计,农村留守儿童中14周岁以下的有4 000多万人。其中,由隔代监护的将近70%。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留守儿童人数将呈上升趋势。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性格形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道德修养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家庭教育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由于长时间家庭教育相对缺失,留守儿童学习和性格的表现都明显有别与正常家庭教育的孩子。主要表现为:(1)学习成绩较差,作业不认真完成,无心向学,极易出现辍学现象。统计发现,这些学生的平均成绩要比其他学生的平均分低4—6分。(2)性格内向、孤僻,胆小怕事,遇到问题不敢向老师或亲属反映,长期积压在内心深处,心理压力很大,容易造成心理障碍。(3)不关心班集体,经常违反纪律且屡教不改,对待他人冷漠,我行我素。由于教育的缺失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日益突出,道德面临集体滑坡的趋势,安全问题成为隐患。
二、造成留守儿童教育缺失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成员经常性缺位导致的亲情关怀缺失使得留守儿童心理受到极大影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他们与父母关系生疏,缺乏有效沟通。例如,在湖南省涟源市的一个小山村,有个孩子叫妈叫不出口,还多次用刀片划破自己的手腕。班主任在孩子书包里发现她用歪歪扭扭的钢笔字在一沓练习纸上写道:“我想,如果我的手受伤了,妈妈可能会回家,因为上次我的手受伤,妈妈就回来了。所以,我要经常伤我,但是,看见妈妈,我就是说不出,其实我很想妈妈。”类似这些孩子由爷爷奶奶监管。年迈的爷爷奶奶文化程度较低甚至文盲,他们只能从生活上满足孩子需求,不会从心理上去感受和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农民大量外出务工及经商,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家庭条件。但总体上看,父母角色的长期缺位,使得留守儿童缺少完整的家庭教育,导致他们在学习上缺乏热情和恒心,产生忧郁焦虑自闭等症状。这对孩子未来的人格、道德的全面发展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二)学校教育条件的制约
部分偏远山区,经济落后导致基础教育投入不足、硬件设施滞后、师资力量缺乏、难以留住人才,在正常的教育管理之外,学校难以对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进行监管。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特殊的社会群体,学校、老师对他们的家庭背景、心理状况并没有全面的了解,加上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难以实现,对问题儿童更加难以管理,造成部分老师对他们失去信心,干脆把责任推到孩子父母身上。学校教育的疏忽,导致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个别的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教师与学生又很少有课外交流和谈心,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政策调控不足
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上,缺乏公平性,社会上农民工子弟学校数量极少,不能满足需求。在公安管理上户籍制度存在很大问题,城乡差距拉大。社会保障和教育、卫生等相关法律、法规,配套设施不完善,城乡、区域、部门之间相关政策衔接不到位,无法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在流入地和流出地都能平等分享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资源。
(四)社会组织作用有限
部分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发挥有限,农民工大多产生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而越是经济落后的地区,村级组织的作用越有限。据调查,许多农村每个月由一名村干部在家值班,其他的都外出打工。由于机构萎缩,农村基层组织往往只能应付上级的会议、检查和一些易于完成的工作。资料显示,在几次座谈会上,当问及对留守儿童问题有何对策和想法时,回答是“我们只考虑为农民抓票子,没去考虑为农民带孩子”[2]。因此,对留守儿童的问题,无论是职能上还是实际功能的发挥上,大部分农村基层组织发挥的作用不够,在大多数农村地区只能是听之任之。
三、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主要对策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篇5
一、问题导向的“留守儿童”研究综述
(一)对“留守儿童”身心问题的研究
梅传强[2]认为,留守儿童的社会化缺陷容易导致缺陷人格,主要表现为强烈的自我中心观念,的需要和动机,的人格特征,不良的道德情感,缺乏自我调解和控制的能力等。范兴华、方晓义[1]通过比较对留守儿童的不同监护方式后发现,上代监护儿童、祖辈监护儿童在10 种具体问题行为的发生率、多重问题行为总分、攻击和违纪行为的发生频率、行为适应困难的个体比例方面均显著高于一般儿童。说明留守现象给上代监护和祖辈监护儿童的行为适应带来了不利影响,使得他们对问题行为的易感性较高。这两类儿童缺乏正常的情感沟通与交流,使得他们在面临一些行为抉择时,常常不知所措,问题行为难以得到及时纠正。
此外,常年在外打工的父母大多认为在情感方面亏欠孩子太多,通常会从金钱方面进行弥补,希望孩子生活得更好些。一些留守儿童不善于管理金钱,把钱花在买零食、玩电子游戏等方面,甚至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父母的“金钱补偿”也为留守儿童“攀比吃穿”“沉迷游戏”等不良行为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另外,研究还指出,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在绝大多数行为上并无明显差异,留守儿童并非一定是问题儿童。因此需谨慎对待留守儿童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与个别性问题,即一方面,对普遍性问题行为要保持适度的关注,通过研究找出有效的帮教方法,使留守现象对他们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另一方面,应避免人为地夸大问题行为在留守儿童群体中的发生情况,警惕“留守儿童即问题儿童”的刻板印象。
此外,张颖[3]对湖北省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后发现,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学业问题、道德问题、行为问题、安全问题如欺负行为等。范兴华和方晓义[4]对不同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进行分析发现,上代抚养、祖辈抚养的留守儿童问题相对突出。徐保峰[5]以技校中有留守经历的学生为样本,分析了留守现象对个体人格特征的影响。黄艳苹[6]从家庭教养方式的角度探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现同辈或无看护组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差,单亲看护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最好。蔡重阳[7]在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调查中发现,少部份留守儿童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部分留守儿童在某些心理指标或因素方面存在问题,这些指标主要集中在学习焦虑、社交与人际关系不畅、抑郁与孤独、自我评价不高、身体症状与适应不良等方面。雷雨[8]以湖南、广西、江西、浙江、安徽与河北的留守儿童作为样本进行心理健康情况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存在孤僻离群、焦虑抑郁、情绪不稳、逆反心理、道德缺失及注意缺陷等诸多问题。
(二)对“留守儿童”违法犯罪问题的研究
各地区司法部门对有留守经历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进行了相关统计。例如2012年《安徽省东至县人民法院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犯罪案件的调研报告》中指出:2009 年,留守儿童犯罪案件审结15件19人,故意伤害案件8件8人,抢劫案件2件3人,盗窃案件4件7人,非法拘禁案件1件1人;2010 年,审结19件27人,聚众斗殴案件7件11人,故意伤害案件5 件7人,抢劫案件3 件7人,盗窃案件4 件4人;2011 年,审结24件38人,故意伤害案件8件9人,抢劫案件7件16人,盗窃案件6件9人,抢夺案件1件2人,案件1件1人,组织妇女案件1件1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开展的“未成年被告心理风险评估”课题也在工作实践中发现,早年曾有过留守经历的未成年被告数量占比较高,案件种类涉及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贩卖、盗窃、等重案。张颖[3]对湖北省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后认为,留守少年已成为青少年犯罪的多发人群,并大多是团伙性犯罪;留守少年犯罪多以侵犯财产罪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为主,其中财产型犯罪占比60%,故意伤害、、杀人等暴力案件占比33%;农村留守少年重新犯罪率已达到 15%。安徽东至县人民法院对农村留守儿童犯罪案件的调研报告显示,犯罪特点为年龄趋向低龄化,其中15至16岁占比最多;案件类型多为暴力、侵财类,涉及罪名有故意伤害、抢劫、盗窃、、抢夺、聚众斗殴、非法拘禁、组织妇女等,且以前四种犯罪居多,具有较强的社会危害性;留守儿童辍学现象严重,初中辍学的人数约占89%,文化程度偏低,法制观念淡薄,缺少起码的鉴别能力,很容易走向犯罪。
对于留守儿童的犯罪原因和犯罪特点,冯倩[9]认为,由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失调导致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数量逐年攀升;对未成年人的过度保护、隔代抚养宠溺、学校接纳等因素是留守未成年人多为惯犯的原因;社会不良诱导、欲望刺激等因素导致留守未成年人的犯罪类型多为侵财类和性犯罪;“读书无用”的风气等导致留守未成年人早早辍学参与社会劳动,法制观念十分淡漠,甚至丝毫不懂法。王道春[10]认为,留守儿童犯罪增多,除遵循青少年犯罪的共同缘由外,根本原因在于“留守综合症”作祟,即在缺少父母关爱监护,社会的有效监护、关心和教育等情况下,留守儿童更多地暴露在不良社会环境中,使得原本薄弱的学校教育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而大打折扣,从而造成留守儿童社会化过程的扭曲。他们存在着较普遍的心理和性格方面的障碍,学业更容易受阻,行为也更容易越轨等。王道春进一步说明,“留守综合症”的产生主要源于以下因素:监护人重“养”而不重“教”;亲子联系缺乏,父母放任不管或关爱肤浅;留守儿童中家庭破碎的比例较高,父母离异导致留守儿童的处境雪上加霜(海淀法院未审庭的实案举例中也提及此类型);留守儿童的学业表现普遍较差,问题行为较多;留守儿童不良交往的群体多,团伙作案态势多发;受农村条件限制,就业机会少,留守儿童闲散。聂吉波[11]对重庆地区的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后发现,留守儿童违法犯罪的根源实际上是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失败。所谓社会化过程是个人在社会互动中学会扮演各种社会角色,使他的行为方式符合该社会的规范和道德,从而成为他所属社会的合格成员。社会化过程要学习三大技能,一是掌握生活常识,二是获得专业知识,三是遵守基本社会规范。而社会化主体是对这个学习过程影响重大的因素,留守儿童的社会化主体如家庭、学校、同辈、媒体、社会环境等都是有缺陷的,影响了其社会化进程,从而导致缺陷人格,而再社会化的失败是造成再犯和累犯的原因。全国“农村留守青少年权益保护与犯罪预防研究”课题组2009年对8个省市农村留守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状况进行调查后指出,在各种犯罪动机中,由于学业受挫、家庭冲突和经济受挫而犯罪的比例高达45%。
因此,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未雨绸缪,避免问题行为进一步质变为违法甚至犯罪行为,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社会议题。
二、积极导向的“留守儿童”研究综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研究”项目在方晓义等的主导下研究编制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问卷”[1]。该问卷是由自立顽强、明理感恩、宽容友善、自信进取、乐观开朗五个一阶因素组成的二阶单因素模型;问卷总分、各维度得分与西方心理资本各要素均呈显著正相关;问卷高分组儿童的情绪、行为与学业适应水平均显著优于中间组和低分组儿童;问卷与各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在0.65~0.88之间,重测信度在0.78~0.85之间,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用于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资本的测评。
除上述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的专项研究外,国内其他学者也在留守儿童抗挫力、心理弹性等方面开展了部分探索。邓玮[12]认为,帮助面对挫折或逆境的农村留守青少年,提高其抗挫折能力或抗逆力,是预防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的有效措施;范燕宁[13]也作了一些尝试,从提升或恢复抗逆力的多个视角,对问题青少年、未成年劳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等特殊青少年群体进行了实务干预工作,使这些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挫折坚忍力、社交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不良情绪和负向感受的调节能力等方面得到较大的改变。由于这些抗逆力研究的不断深化及其影响力的逐渐扩展,青少年犯罪预防方面的理论研究重心也在发生调整,从过去强调控制、惩罚为主的模式转变为强化抗逆力的模式,重点关注高危青少年的个人优势与未来发展的模式。刘慧[14]从心理韧性与适应性方面讨论了留守儿童的问题,她认为,发掘有利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个体特征和外部资源,能够帮助留守儿童抵御不良因素的影响并提高适应能力;王淑芳[15]从心理弹性与依恋、应对方式等方面对留守儿童群体调研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依恋影响着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进而影响积极的应对方式。
三、“问题导向”与“积极导向”的研究视角之争
(一)问题导向在“留守儿童”研究中的诸多弊端
如若将视角一味盯住“问题”,一味用负向思维模式去反映和强调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危险性、违法犯罪高风险性等,实则现实意义不大。
一则,现今对留守儿童生存问题现状的关注呼声之高近乎“过分”,再三强调留守儿童的问题,只会在学术领域甚至社会大环境下造成一种认知假象――留守儿童是身心不健康的问题频发群体。
二则,未成年人的心理发展特点表明,他们会因背负“留守儿童”标签而被定义和预言化,在公众传媒等的炒作和渲染下,他们可能表现出更多“留守儿童”标签中的不良行为,不利于自身潜能的实现和身心健康,在过分关注中形成唯一的生存发展可能。
三则,取长补短远不及扬长避短的效果明显,这句话可以概括出积极心理学的思维模式。在以往长久以来的心理学研究中,人们惯常的模式是去研究问题人群,例如战争对人类精神和心灵的摧残和伤害等,不管分析的维度如何精准,却始终无法突破问题;但积极心理学诞生后,这股新思潮鼓励研究者们去发现大多数以外的个别成功群体,例如虽然经历过纳粹集中营噩梦却依旧在自由后保持心理健康的人,探索他们所具备的积极内在品质才能推进人类发展,跳出问题以解决问题。
(二)积极导向在“留守儿童”研究上的建设意义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性中的美德与力量等积极方面能帮助身处困境中的人们过上相对满意、有尊严的生活,从而有效地缓解、抵消甚至消除困境给人们带来的各种困扰;心理学家要用开放、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在这一思潮影响下,Luthans等从组织行为学角度将“个体一般的、积极的心理状态或能力”定义为“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 capital),包括韧性、乐观、自我效能感和希望四个要素。这些要素是介于特质变量与状态变量之间的类状态变量,分别代表了个体凭借自身的努力和面临困境时的坚持,对周围环境的乐观评估和对成功可能性的合理预期,以及在内在动机驱使下的行为倾向。
大量研究发现,在近似的社会经济背景、教育条件、地区文化、成长环境下,一些留守儿童虽然也同样面对监管不力和家庭功能缺失的处境,但并未出现身心问题,甚至表现出自强不息、明理感恩、健康成长的独立自我。这其中一定是存在某些内在的积极心理品质,例如乐观、抗挫力、希望、自我效能感等。这里的心理资本[1],就是家庭处境不利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拥有的对心理社会适应具有促进作用的积极心理能力。提升这些积极的心理能力才是预防留守儿童问题行为,乃至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着力点。
针对“留守儿童”的违法犯罪现象、问题行为、身心发展等方面,积极心理学视角是预防性和建设性的。而将留守儿童等同于有心理缺陷的论调显然是有失公允的,因为类似于此的刻板认知将置留守儿童于“转型顽疾”的处境,非唯社会变革而不可蠲除,或杯水车薪收效甚微。
注:本文系2015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博士科研项目“预防‘留守儿童’违法犯罪之问题行为与心理资本研究”的成果,基金项目编号:2015BKY026。
参考文献
[1]范兴华,方晓义,陈锋菊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问卷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1):1-6.
[2]梅传强,赵亮.青少年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点与成因分析――以重庆万州区张波、张涛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为视角[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0,01:95-103.
[3]张颖.我国农村留守少年犯罪成因及对策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1.
[4]范兴华,方晓义.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问题行为比较[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2):232-237.
[5]徐保锋.技校留守儿童人格特征与留守经历的关系[D].兰州大学,2009.
[6]黄艳苹.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6.
[7]蔡重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8]雷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
[9]冯倩.给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多一份关爱――关于留守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现状及预防[J].城乡建设,2014,2(下):211-212.
[10]王道春.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刍议[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15(3):27-33.
[11]聂吉波.“留守儿童”犯罪的实证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9.
[12]邓玮.社区为本: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风险的社工干预策略――以抗逆力提升为介入焦点[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5):84-90.
[13]范燕宁.抗逆力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两面性特点――以北京市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服刑者的情况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06,11:10-12+46.
篇6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隔代家庭教育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始,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历史性进程中,在中国国土上发生了一场有史以来规模最浩大的人口迁移,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迁徙。由于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很多农民工在自己进城的同时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就读的诸多现实问题,只能将孩子留在农村。留守儿童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数千万儿童少年自身的前途和命运,建立起一套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制度,已成为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长期任务。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
1.农民工只能从事低收入工作。农村在知识文化程度上远远不如城市,大多数农民的文化程度都在高中以下。农民掌握的知识文化远远不能胜任一些高报酬性的工作,只能以自己廉价的劳动力,在一些低技术性的领域从事最艰苦最累的体力工作,而城市昂贵的花销,使他们难以负担孩子在城里的生活。
2.高昂的借读费用限制了农村儿童进城接受教育。农民在城市没有户籍,无法像城市居民那样享有各种优惠,很多权益受到损害。这种权益的损害不仅表现在对其就业的损害上,还表现在其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上,如果农民工要想自己的孩子接受城市教育,就得交一笔数目可观的借读费。另外,与城市的孩子相比,农村孩子无论在经济上、生活上,还是在观念上都与城市孩子有很大的差别。社会也给农村孩子施加了或大或小的压力,这些都使得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正因为如此,大部分农民工子女放弃了进城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3.社会冷漠使农民工“边缘化”。英国社会学家鲍曼曾经指出:来自一个山村或是来自于一个小城市中的新来者,经常会被大城市的特殊的冷酷或是大城市的冷漠方式的对待所打击。在社会冷漠的打击下,他们极易在心理、观念、行为层面上产生隔阂,从而徘徊在城市的边缘,充当着“路人”,没有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些被“边缘化”的群体,不仅会在城市生活中产生诸多的不适,而且会在与市民的结合和互动中出现种种裂痕,很难融入城市。
(二)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的现状。
1.隔代家庭教育日益成为农村留守儿童主要的家庭教育。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杜鹏教授针对流动人口的外出对其家庭的影响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留守子女中,抚养方式主要为单亲监护和隔代监护,且隔代抚养的比例最高,这表明隔代家庭教育和单亲家庭教育成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
2.农村留守儿童得不到有效的监护和引导。在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中,隔代监护人的知识文化程度大多不高,多数处于文盲、半文盲的状态,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的差距,很难与孩子交流沟通;隔代监护人的教育方式略显单一,主要以放任型和粗暴型为主。
3.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普遍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祖辈吃什么,留守儿童就吃什么,吃的花样单一,只能填饱肚子,没有营养可言;二是尽管祖辈很疼爱和关心留守儿童,可是他们一向节俭,即使经济条件允许也舍不得用于改善孩子的生活条件;三是祖辈年迈,其生理因素限制了其对留守儿童生活质量的关注,时间精力上的限制使得他们对提高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的劣势。
1.在学习上缺乏管教与督促,使得智力开发受到制约。在隔代家庭教育背景下成长的农村留守儿童其智力的总体水平在起点上较同龄儿童低,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由于文化知识的缺乏及生理条件的限制,祖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基本上都采取放之任之的态度,疏于管教或者管教不严,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
2.在心理上缺少亲情关怀,导致形成不正常的心理状态。青少年时期正是性格形成的最关键时期,其人格的健康形成和发展与父母对其的关爱及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息息相关。父母的关爱是任何亲情也替代不了的,没有亲情的教育是一种残缺的教育。父母常年在外,使得父母对留守儿童的关爱长期缺失,其亲情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这就使得留守儿童长期处于“亲情饥渴”的状态。大多数隔代监护人重养轻教,认为只要保证孩子吃饱穿暖就足够了,再加上祖孙之间存在代沟,缺乏沟通,孩子在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时,尤其在面临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往往不愿意与祖辈们交流,久而久之在成长过程中就表现出内向、孤僻、不合群、交际能力差、脾气暴躁、易怒及其他一些不良的心理。王玉琼等人的研究发现:性格孤僻、脆弱、渴望亲情成为农村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
3.在安全上缺少必要监护,使得其身心受到伤害。祖辈只满足于照顾其衣食,认为只要留守儿童吃饱了穿暖了就是尽到了监护责任,对其安全问题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这种自由放任很容易影响到他们的人身安全及心理安全。儿童的自控能力很差,也缺乏对突发性灾难的应变自救能力。父母和祖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也不够。
4.在价值观上缺乏正确引导,导致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先进经验、技术的引进,一些不良的价值观也带了进来,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农村正遭受各种各样价值观念的冲击。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阶段,他们很可能因为得不到父母在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正确引导而产生价值观上的偏离。
5.在亲子关系上缺少有效沟通,导致产生亲子间的隔阂。隔代教育背景下的留守儿童,其与常年在外务工的父母见面的次数和时间不多,因此留守儿童从父母那里感受不到亲情。也许在物质上父母可以满足孩子,但是情感和安全父母无法给予。在这种情况下,留守儿童极易与父母感情疏远,甚至不但不理解父母,反而对父母产生怨恨。
范芳经研究提出,隔代抚养导致亲子关系的缺位,严重影响了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容易造成亲子间感情隔阂和情绪对立。这种亲情关系的缺失不仅会导致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代沟”的产生,还会影响到儿童长大成人以后对自己子女的情感教育。因此,外出务工的父母要注意到这个问题,通过多种渠道与孩子保持紧密的联系。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祖辈要更新教育观念,构建良好的家庭文化。
1.祖辈要更新教育观念。由于所处时代的不同及年龄上的差异,祖辈们传统意义上的育儿观念已经明显不适应当代育儿形式的需要。作为父母外出务工后孩子的监护人,祖辈们应该与时俱进,学习一些教育儿童的新知识、新方法,及时转变观念。把关注孩子的吃饱穿暖转向关注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是否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要把更多的精力从关注孩子的物质生活转移到孩子的教育上。并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及时与父母取得联系,与父母一道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2.祖辈要注意加强家庭文化建设。家庭文化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生活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祖辈要注意塑造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在保证孩子基本生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理解和尊重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下的身心发展规律。同时,祖辈还要注重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为孩子多买一些书籍、报刊和学习用品,培养其对学习的兴趣,祖辈要及时发现孩子正当的兴趣爱好,创造好条件鼓励其发展自身爱好,以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通过多种途径,加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
留守儿童的父母必须在思想上明白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子女能否身心健康地成长,关系到子女乃至家庭的未来,这是比物质更为重要的东西。只有思想上有了明确的认识,才有可能在行动上真正重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父母选择祖辈作为监护人,要充分考虑到隔代监护人的教育能力,不能仅仅选择一个能照顾孩子衣食住行的老人就行。在隔代监护人确实没有教育能力的情况下,尽可能留下一方在家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三)学校应担负起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重任。
除家庭之外,学校是留守儿童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也应该发挥其主阵地的作用。学校要延伸其教育范围,而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和学业的管理,还应该给予他们心灵上的关怀,将学校教育从课堂教学向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延伸,并建立起学校与家庭沟通的平台。
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比有双亲在家管教的孩子更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学校要经常对留守儿童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首先,在学校教育中要增设心理学的相关课程。其次,要定期召开留守儿童心理访谈会。最后,要经常和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联系,经常走访,及时了解儿童的成长表现并做心理档案记录。开通家长热线,教师主动与家长联系,介绍孩子在校的情况,让家长对其孩子的在校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并及时采取措施保证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的问题作为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会存在,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各个层面必须密切关注和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孩子是无辜的,不能让其成为社会的牺牲品,家长、学校及政府责无旁贷,要尽一切努力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才能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1]陈焕达.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中国德育,2007.7,VOL2(7).
篇7
关键词:少数民族聚居区 山寨 留守儿童 思想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7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002
“留守儿童”一词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首次出现的词汇。定义留守儿童应考量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数量,是父母同时外出,还是一方外出;留守时间是半年还是一年;儿童年龄是14岁,还是16岁,亦或是18岁。本文采用2004年中央教科关于留守儿童的定义,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的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6~16岁)。”[1]中国是一个由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聚居区在全国总面积中比例高,约为64%,集中分布在中西部的一些边远省份。以湖南为例,民族聚居区占全省总面积的17.8%,湖南西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八县市、怀化市、永州居住着全省总人口10.13%的土家族、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落后,缺乏吸纳大量劳动力的第一、二、三产业。为了生存,少数民族聚居区劳动力每年大量涌入沿海地区、东部发达地区,被迫将孩子交由其他亲属代管,留守儿童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极为普遍。山寨留守儿童在民族地区山寨所孕育的聚落空间特征注定其在整个社会中居于少数人中的少数地位,注定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有着不同于汉民族甚至其他少数民族族群的特点。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留守儿童在单亲监护、隔代亲属监护、亲友监护中思想道德状况令人堪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监护人时间、能力、精力的有限,很多监护人既要忙农活,又要处理家务,还要管理孩子,很难对留守儿童有效监管,多数监护人道德观念落伍,缺乏道德培养的科学方法,也不关心留守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导致留守儿童容易出现道德价值偏离,道德情感脆弱,道德伦理紊乱。二是父母外出引起亲缘教育减少,留守儿童缺乏家庭道德潜移默化的引导。留守儿童的自信心不足,自律性较差,道德意识薄弱。有的留守儿童道德行为失控,经常违反学校纪律,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少数民族山寨留守模式必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进行专门性研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特殊人群的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缺陷。理论层面不仅可以加深对主流与边缘、传统与现代关系的理解,而且可以从边缘地位的民族山寨思想道德教育的现实状况出发,充实和完善现有的儿童德育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现实层面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客观、全面地了解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客观现实,分析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以及影响因素,探讨社会发展与时代变迁背景下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留守儿童的新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整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促进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留守儿童群体和个体的健康成长,有助于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有助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国内关于留守儿童教育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但是涉及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专门性论文没有。与本研究关系密切的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研究成果只有6篇,已有成果梳理归类如下:第一,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黄应圣、刘桂平的《农村“留守学生”道德品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认为留守儿童在道德品质方面存在着诸如花钱大手大脚、道德情感缺失、只知索取不去奉献、依赖性强、缺少社会责任感、生活自理能力差等问题。[2]第二,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影响因素。叶敬忠、詹姆斯・莫瑞〔美〕主编的《关注留守儿童―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一书从社区的层面调查了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生活、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影响。第三,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路径。谷佳媚的《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环境优化路径》解决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环境问题,需要优化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实物性要素。[3]第四,留守儿童德育的教育对策。廖鸿冰的《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思考》从教育体系上、家庭教育上、社会职能上对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粗略的建议。[4]国内关于留守儿童思想道德问题的探索性文章数量相当有限,说明社会对其重视程度尚且不足,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专门研究更是缺乏。已有研究比较零散,学术性表达多于实践性描述,理论与实践脱节,多数只停留在基本情况的调查与诊断性的分析层面,研究缺乏留守儿童思想道德问题理论建构,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1.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留守儿童是中国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人口向城市迁移的一种特殊现象,留守儿童问题本质上是中国三农问题的衍生。在发达国家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没有出现接受城市的排挤,并没有出现家长和未成年子女之间长期分离的留守儿童现象。但国外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却很充分。早在2000多年前苏格拉底通过讲寓言故事来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这是历史上国外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的较早记载。近年来,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都异常关注青少年道德教育问题。重视和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特征。与此同时,各国也加大对德育的研究力度,如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国。从比较德育的研究角度来讲,为寻求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规律、方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2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2.1 研究目标
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留守儿童,考量思想道德教育的现时状况,分析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特征;形成符合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留守儿童实际的思想道德教育路径;构建富有实效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体系。
2.2 研究内容
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现状研究。以实证的研究方法研究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留守儿童德育,其主要包括山寨留守儿童道德认知研究、道德行为研究、道德心理研究、道德意志研究、道德人格研究。
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留守儿童德育的客观性研究。主要包括山寨留守儿童德育问题分析、德育本土资源分析、德育实践方法。通过全面深入分析,总结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留守儿童德育方面呈现的客观规律。
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留守儿童德育的路径选择研究。主要包括思想道德教育与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经济状况、社会变迁、传统文化与山寨留守儿童的关系研究;德育目标的选择性研究、基本原则确定、可行性路途研究。
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留守儿童德育对策研究。宏观上包括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留守儿童系统性的德育体系建构及创新模式研究;微观上主要包括山寨留守儿童适宜的家庭德育对策,该研究的重点是外出父母与山寨留守儿童德育沟通策略、隔代德育策略、委托监护人的德育育人策略;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因为评价指标是弹性的软指标而难以量化,往往导致学校重视知识的传授,重视智力的开发,重视教学的实践,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学校留守儿童德育对策重点研究针对山寨留守儿童相关的学校德育策略、教师德育方法、德育活动的开展;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留守儿童社会德育对策研究,重点研究山寨留守儿童生存、安全、发展的保障机制研究;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不关心思想道德教育,对道德教育了解甚少,思想道德方面学习意识薄弱,行动上不积极参与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自身道德素质不高。因此自我教育研究重点研究山寨留守儿童积极人格的确立。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法
仔细收集、查阅、鉴别相关文献,在深入比较、分析相关文献后,分析研究文献的侧重点和独特之处,并认识其不足之处,批判性继承文献资料的精华,创新性地发现文献资料的规律,形成本次研究的切入点,获取进一步调查的理论框架。
3.2 问卷调查法
笔者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八个县(市) 发放了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儿童的德育抽样调查表共5800份,针对贫困山区山寨儿童的生活条件、学习情况、道德认知、心理特点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调查,回收的有效问卷为100%,获得了详细的第一手资料。
3.3 访谈法
笔者在湘西自治州召开了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集体座谈会8场,出席座谈会的代表有校长、老师、留守学生、家长、妇联、关工委、教育主管部门等。同时,对留守学生进行个别访谈61人(次),对28个中小学生在家儿童进行了个别访谈。在集体座谈会和个别访谈中,笔者均分类做了较为详实的记录。
3.4 实地考察法
笔者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八个县(市)的学校湘西自治州吉首市吉首乡光明村小、凤凰县板畔乡鱼井村小、永顺县盐井乡热烈村小、古丈县默戎镇中寨村小、花垣县雅酉镇冬尾村小学、保靖县马王乡大坝村小、龙山县桶车乡义比村小、泸溪县达岚镇车头小学,实地与留守儿童学生、监护家长、学校、村委会交流考察,其间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客观地反映了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留守儿童的真实德育情况,为准确地把握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留守儿童成长环境,了解山寨留守儿童德育特点,解决山寨留守儿童德育问题,提供了背景材料。
4 创新之处
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留守儿童是留守在农村的孩子的一部分,与其他儿童相比,有其特殊性。经济层面,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本身就很落后,山寨经济就更是脆弱,留守山寨的孩子们很大一部分生活贫困,生活上缺乏照顾自己的亲人。加上山寨少数交通不便,父母很少回家,甚至很少与孩子电话联系,山寨留守儿童情感上更孤独。委托监护人层面,往往因为山寨留守儿童的委托监护人文化程度,缺乏德育教育有效方法,家庭德育力量薄弱;社会支持方面,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信息闭塞,各种关爱和服务山寨留守儿童的资源匮缺,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基本上没有相关的少年儿童社区教育组织,使得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思想道德教育在社区教育中尚处于空白。在这些因素以及学校条件较差的综合作用下,山寨留守儿童德育问题凸显。本研究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之处:
第一,研究视角上,从思想道德教育的角度对少数民族山寨留守儿童进行研究的甚少,故选题就内容而言不失为新的研究领域。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留守儿童德育问题进行的实证性专门研究,详细分析了山寨留守儿童德育的客观情况、问题、特征,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对策,弥补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的不足。
第二,研究内容上,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应对策略进行了宏观架构及微观梳理,具备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紧扣民族聚居区和山寨留守儿童两大特殊性,通过细致的调查,深入研究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形成了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些规律性认识,提出了多中心治理模式,不仅表明了一种新的理念和制度安排,而且满足了解决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
第三,研究方法上,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研究注重把理论化、抽象化为特征的传统思想道德教育模式转化为以生活化、具体化为特征的现代思想道德教育模式;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说明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参考文献:
[1]周宗奎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1).
[2]黄应圣,刘桂平.农村“留守学生”道德品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教书育人,2004,(11).
[3]谷佳媚.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环境优化路径[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6).
篇8
1.家庭教育的缺失影响孩子良好品格的形成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着下列问题:第一,留守儿童主要是由老年人(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看管,这些老人在文化水平、生活习惯、教育观念、性格特征等方面都与孩子的父母有着很大差异,致使他们没有能力和精力去管教好留守儿童,而祖辈们对孩子的溺爱、放任,客观上也造成了留守儿童不爱学习;第二,留守儿童在生活方面缺少父母的照顾,很容易养成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影响其身体的发育;第三,父母长期在外,缺乏与孩子的沟通,忽略了孩子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从而使许多留守儿童形成了自卑心理;第四,有些父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略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缺乏有效的监管力度。家庭教育的缺失,影响了孩子的良好品格的形成,致使一些孩子缺乏必要的自觉性和自信心,道德意志薄弱,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的道路。
2.学校教育的不完善影响孩子的行为发展
学校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这种教育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在学校教育方面存在着下列问题:第一,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诸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心理课程,致使一些留守儿童自卑、孤僻等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从而会出现一些过激行为。例如,脾气暴躁、乱摔东西、打架斗殴等;第二,农村的办学条件与城市相比,存在着较大差异,绝大多数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还不能实行寄宿制管理,使留守儿童课余时间的教育出现了空白;第三,由于一些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总觉得转化几个较差的学生不如带好一个优秀的学生,从而不愿意或者不能积极主动地去关注那些成绩较差的留守儿童,忽视了对留守儿童的引导和教育。教师的冷漠和忽视,使孩子感受不到集体的温暖,从而对学校的纪律会产生抵触心理,进而产生厌学情绪,影响孩子的行为发展。
3.社会教育的不健全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社会教育,广义上是指一切社会活动对人的身心发展的教育。留守儿童是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社会的教育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在社会教育方面存在着下列问题:第一,在农村,由于基层干部缺乏稳定性,干部素质参差不齐,有些干部很少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工作;第二,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缺少文化设施,没有给留守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课余活动场所;第三,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学校周边的网吧、歌厅、游戏厅等,缺乏对儿童出入的限制,吸引了一些留守儿童,并沉迷其中,从而产生了厌学的情绪,更有甚者走上犯罪道路。根据调查分析,留守儿童的犯罪率仍有上升趋势。由此可见,对留守儿童来说,良好的社会教育是不可缺少的。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策略
1.家长的责任心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基础
留守儿童远离父母,缺少一种稳定而和谐的亲子关系,因而容易造成家庭教育的“空白”。家长对教育后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外出打工或者经商的父母应尽量把孩子带在身边,在工作之余关注孩子的成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果带孩子外出确有困难,应慎重选择委托人,要充分考虑委托人是否有能力照顾和教育孩子,通过各种方式经常和孩子进行交流,经常与委托人或孩子的老师进行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状况。在关注孩子学习的同时,还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让孩子感觉到父母虽不在身边,但时刻能够感受到父母对自己关心和疼爱。
2.学校的教育方法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关键
在广大农村地区,学校是家长心中是最值得信赖的教育基地,学校教育除了自己的本职功能以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可以针对留守儿童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第一,有条件的学校可实施寄宿制度,一方面给留守儿童创造一个新家,另一方面,便于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和行为的监督,当然这需要学校和老师承担更多的责任,付出更多的心血;第二,根据需要,开设心理健康、法制教育等课程,增强孩子的法制观念,引导儿童顺利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第三,学校为每一个留守儿童建立档案,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以及临时监护人等情况,记录其身心发展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第四,多活动。调查发现,留守儿童都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教师应多组织各类集体活动,多与留守儿童进行交流,在学业上尽心辅导,在情感上尽心慰藉,在生活上尽心关怀,在成长中尽心呵护,多鼓励留守儿童,使其感受到成长中的快乐;第五,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教师应经常与孩子父母联系、交流。定期组织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会议,对孩子身上出现的不良现象,尽早发现,并及时解决。
3.各级政府的科学举措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保障
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教育问题比较复杂,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为此,各级政府应该积极采取科学有力的措施,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提供有力的保障。第一,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的经济差距,从而减少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人数,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第二,健全法律法规,加大宣传义务教育法的力度,保障留守儿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等;第三,加强对留守儿童抚养人或监护人的教育,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第四,加强社会力量帮助和参与的程度,成立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教育组织,如,可考虑由妇联、工会、村委会和学校等组织或机构共同成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组织,共同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第五,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留守儿童的成长所起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无形中影响着孩子的思想品德。地方政府应治理好学校周围的环境,例如,管理好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并对危害学生人身安全和扰乱学校工作秩序的犯罪分子加大打击力度,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篇9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一、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工业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农为了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增长见识、学到技术选择外出务工。而他们的子女就被留在农村由亲人照顾,长时间、远距离的不接触,这些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国家统计局的一项统计表明:2004年中国流动人口超过了1. 3亿,其中从农村进入城镇的占74%,中国随父母进城的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就已经达到了640多万,而托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则有多达2200多万。而且当前的种种迹象表明,这个数字还在逐年增加。可见“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我们没办法阻止它的产生,只能探索别的出路来弥补。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
在网上输入“留守儿童问题”会出现很多关于留守儿童的专题报道。内容主要归纳为“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行为问题、教育问题等 。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则是这些所有问题的核心。当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外出打工,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的教育问题。从儿童自体的方面、家庭的健康方面乃至农村、社会的发展都存在诸多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由于家庭的不完整,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发育的关键时期,没有获得父母的关爱和正确引导。结果就导致了他们表现出个性冷淡、不合群、情绪不稳定、控制能力差、自卑、自私孤僻的性格。这样不健全的心理状态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业状况。农村父母外出打工对于孩子的学习是有一定的影响的。留守儿童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时期心理发生了变化,对于学业不如以往用心对待,学业完成情况也就不太好;在没有父母监督学业的情况下,学习成绩有所下降;父母不在身边,暂为监护人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文化水平低或其他亲朋好友对孩子的学习关注过少,“留守儿童”在学业上有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帮助。这些因素的影响就会导致“留守儿童”的学业下降。
(三)农村“留守儿童”的行为状况。农村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在行为方面会出现问题,尤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子这个问题表现更为突出。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暂为监护人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朋好友溺爱或没有起到很好的监护作用。留守儿童,特别是青春期的男孩子在叛逆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出现以下行为上的问题:任性叛逆、违反学校纪律,例如上学期间旷课、跑去网吧上网,看不良录像,结识社会不良少年、拉帮结派、赌博等。在留守儿童出现这些不良行为却没有得到父母、老师的及时教育、正确引导,以后就可能成为社会的不健康细胞。
三、农村教育问题现状的分析
(一) “留守儿童”自身因素。孩子自身的一些特性会影响到其学习表现,比如性别、性格、个人能力等。在中小学阶段,男孩在学习方面上与女孩相比,相对缺少自律,因此在缺少父母照顾和监管的情况下,他们不会自主去学习,学业容易受到影响。在个人能力方面,以往的研究均显示,个人能力会影响到学习表现。智力水平高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力更强,因而学习成绩更好,在学习上也会获得更多的肯定和鼓励,从而对以后自己的受教育水平的期待也会更高。
(二)家庭环境。家庭的经济状况也会影响到小孩的心理和学业。父母外出务工有助于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决定孩子是否继续他们的学业。由于父母打工所在城市的生活费用、学习费用、外来孩子入学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使得父母被迫将孩子留在农村。虽然目前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虽然在我国,但孩子的书本费用、生活费用等对于一些家庭也是很大的压力。父母的文化水平会影响到小孩的学习表现。如果父母文化水平越高,一方面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会更高,给孩子起到健康正确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父母能够给孩子的学习提供学习上的帮助,从而有利于小孩学习成绩的提高。
(三)学校、社会因素。学校的教育质量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表现,一个学校良好的基础设施、学校设备、师资力量等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学校里的老师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循循善诱,学生之间的融洽氛围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社会对于“留守儿童”教育的关注,有关部门加大对于“留守儿童”教育的投入,都可以减轻“留守儿童”教育出现的问题带来的不好影响。
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策
首先,政府应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短城乡之间的差距,减少农村父母外出打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从学校设施、师资力量着手;通过媒体力量宣传教育的必要性引起家长的重视;其次是学校要提供安全的住宿条件;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情况下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通过课程改革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从而循循善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家长必须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尽可能选择近距离城市打工,经常回家或父母一方在家教育孩子,尽量做到至少有一方家长在孩子身边照顾、关心、教育他们;在孩子身边的监护人必须起到监护作用,对孩子认真负责。
参考文献:
[1] 周林、青永红编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
[2]叶敬忠,潘璐.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高亚兵.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发展特征田.中国公共卫生,2008.24 (8) :917 - 919.
篇10
基于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我们社团总会为了调研留守儿童相关问题,前期由覃桂东团长等同学来到覃排社区考察调研场地。
一、 明确调研目的:
关爱留守儿童,提高自身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和谐
二、 考察调研背景
1.文化技术素质较低,劳动力素质低,科技应用推广不足,造血功能差,是造成覃排社区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全居居民文化水平较低。
2、经济结构单一,覃排社区的产业结构以种养业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玉米,经济作物以糖蔗、葡萄、百香果种植为主,缺乏特色产品和名优产品。
3、因病(因残)致贫,覃排社区属于边远山区,工作条件、医疗条件、卫生条件等生活条件较差,各疾病发生较高。
4、因学致贫,现在学生上学费用较高,特别是大学学费,因此使有大部分学生的家庭致贫。
三、调研时间
XX年x月19日—x月25日
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
通过和覃排初中蓝老师的谈话中得知,覃排社区的儿童中95%
的儿童为留守儿童。很多父母长期没有和子女在一起,部分留守儿童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着突出问题。
一是留守儿童生活问题。由于没有父母很好的生活照顾,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
二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父母在外打工,一些留守儿童农活、家务活增多,学习成绩下降,有些还由于厌学等原因逃学辍学。
三是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四是留守儿童道德行为问题。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出现行为偏差,留守儿童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
五是留守儿童安全问题。据全国妇联对12省市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显示,部分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一些地方还出现了****留守女童的恶性案件。
覃排社区外出打工主要原因
1.文化技术素质较低,劳动力素质低,科技应用推广不足,造血功能差,是造成覃排社区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全居居民文化水平较低。
2、经济结构单一,覃排社区的产业结构以种养业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玉米,经济作物以糖蔗、葡萄、百香果种植为主,缺乏特色产品和名优产品。
3、因病(因残)致贫,覃排社区属于边远山区,工作条件、医疗条件、卫生条件等生活条件较差,各疾病发生较高。
4、因学致贫,现在学生上学费用较高,特别是大学学费,因此使有大部分学生的家庭致贫。
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
XX年x月22日,调研组在覃排社区第一书记黄书记的带领下,来到瓦窑庄,为留守儿童进行安全课的宣讲。
通过对瓦窑庄覃书记的采访得知,瓦窑庄是一个由清水河环绕的村落,由于上学需要通过摆渡,然而很多儿童未到达能够掌握摆渡的年龄,而村庄里的教学条件也不能满足适龄学生,庄内只有一个教学点,教学点只有16个学生,而且由于年龄相差较大,而且数量较少,学校采取复式教学的方法,16个学生开一个班,而3到6年级的学生则寄宿学校,一周只能周末回家。
因此家庭教育亲情缺失、学校教育安全缺失和社会教育空白,使得各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出现。
(一)亲情的缺失是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缺少孩子成长过程中必要的关爱,留守儿童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孤儿”。这种感情的欠缺影响到他们对外界的认识,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父母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的变化,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
(二)监护人的溺爱或放纵加重了留守儿童的问题
原父母的监护责任除了向家庭一方转移外,还呈现出监护责任向祖辈转移,由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护,这是一种隔代监护。隔代监护的监护人大部分对留守孩子过分溺爱、迁就、百依百顺、百般呵护,生怕不能在儿女面前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所以过分的要求一般都能得到满足,并且有时还要替孩子所造成的过错承担责任。另外,由于受到中国传统习惯的影响,隔代亲成为了教育的障碍,老年人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监护人的过度溺爱或放纵在无形中助长了留守儿童在心理等各方面的不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