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的举措范文

时间:2023-12-25 17:36: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改革的举措,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改革的举措

篇1

2009年4月,河南省委、省政府确定信阳市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后,信阳日报围绕市委、市政府这一重中之重的中心工作和重大新闻题材,切实加大新闻策划和宣传报道力度,着力提升舆论引导力和党报的影响力,树立了党报的权威性,为推进试验区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强化新闻评论 唱响主旋律

评论是党报引导舆论的旗帜,是舆论引导之利器。在宣传“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过程中,信阳日报社组织精干采编力量,深入基层一线采访,除及时报道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各县区、市直各单位的行动外,还紧扣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总体方案,针对如何盘活土地、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做好财政金融文章、创新农村资金投入机制,做强专业合作文章、创新农村社会化服务机制,做实养老医疗文章、创新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做优人力资源文章、创新支持人才投身综合试验的机制,做亮县域特色文化文章、创新文化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机制,做好统筹发展文章、创新城乡一体化机制,做足基层组织活力文章、创新农村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机制等,连续推出了《盘活土地 就要抓住“金钥匙”》、《突破瓶颈 就要打造“金钵子”》、《多予少取 就要创造“金点子”》、《民生是天 就要锻造“金手杖”》和《人才培养不拘一格聚起来》、《文化建设特色产业亮起来》、《城乡统筹区域一体富起来》、《组织创新民主管理活起来》等系列评论员文章,由表及里、深入浅出、切中实质、论述深刻,每篇评论都紧密联系本地一些成功的做法摆事实、讲道理,以事说理、事理相称、循循善诱,很有说服力。可以说,这些系列评论文章有理、有据、有力,充分发挥了主流媒体在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中舆论引导上的独特功能。

创新宣传形式 增强指导性

作为党报,宣传报道领导讲话精神是时政报道的主要职责之一。但积极创新形式,努力让领导讲话精神宣传得更有力、效果更好,真正实现有效传播则是党报必须苦练的基本功。《信阳日报》紧紧抓住“试验区”契机,在创新领导讲话宣传形式、实现有效传播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

2009年7月初,时任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时任河南省委副书记陈全国先后到信阳农村调研,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对推进信阳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贯彻落实省委领导的讲话精神,信阳日报在宣传上再度进行了大胆创新和精心策划。

根据徐光春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信阳日报社围绕三个重点,推出三个整版的宣传报道,从核心提示、权威声音、背景解读、成功范例、记者点评等方面着手,并配发新闻图片,对每个观点逐一进行深入剖析,力求精益求精、贴近实际。整个深度系列解读的版面视觉冲击力大、宣传影响力强。

根据陈全国同志的讲话精神,报社又一次创新,在头版显著位置,连续推出20篇解读文章。该系列解读报道持续时间长,方式方法新,分析阐述透。有的文章提出观点并加以深刻论述;有的文章对一个观点的不同侧面进行分析、说明。如系列解读之《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需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等,形式新颖、分析透彻、层次清晰、观点明了,对信阳各级干群全面理解省委、省政府的“综合试验区”精神提供了及时、有力的指导帮助,达到了非常好的社会宣传效果。

采撷鲜活典型 强化示范性

为尽早形成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舆论强势,2009年5月,信阳日报社派出骨干记者,深入采写并在一版发表了消息《今非昔比看刘洼》,同时在四版推出七八千字的长篇通讯《融入新试验 刘洼在实践》,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刘洼村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系列具体举措。2009年6月1日开始,信阳日报记者精心采写的《核心区里求突破》、《“先行先试”当先锋》、《“活”了土地“富”农民》、《“独辟蹊径”顺民意》、《改革发展在用人》等来自农村改革发展核心试验区的系列新闻述评陆续见报,客观报道了“核心试验区”怎样抓改革、怎样谋发展、怎样搞试验的典型举措。从6月9日开始,又推出《农村社会化服务的又一大胆探索》(上、下两篇),深刻剖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立带给人们的启示――必须大力弘扬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必须大力扶持农合组织发展壮大、必须大力引导农合组织规范发展。

与此同时,《信阳日报》每周都推出一个《试验区建设》专版,集中刊发国内外关于加快农村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有益探索,用以启发、引导信阳市的试验区建设;同时,还大量刊发信阳市各县区在试验区建设方面先行先试的做法和成效类的稿件,意在让大家相互借鉴、相互启发,合力推进其试验区建设。这些稿件的刊发,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从多角度重现了信阳各界解放思想求发展的生动实践,为推进试验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2009年6月11日,信阳日报社联合各媒体驻信阳记者站的记者,深入到农村采访,迅速拿出2800字的新闻特写《利在当今 功在后世――信阳市乡村卫生室建设一瞥》,当晚6时许即被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大河网等门户网站纷纷转载,引起了网民的共鸣,翌日,《信阳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刊发,既较好地起到了典型引路、诠释改革发展的新举措、新成效的作用,又利用报、网联合之优势,打造了亲民的宣传效果,让主流的、正面的新闻报道更加深入人心。

与此同时,《信阳日报》还精编发表诸多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的理论思考文章、言论等,与读者一起探讨如何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直至目前信阳市面临的一系列新挑战,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许多党政领导干部、社科理论界的专家学者结合理论和实践,广泛讨论新时期如何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指出目前信阳市面临的发展机遇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认为在新起点上加快信阳的振兴崛起,最重要、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信阳日报》关于“试验区”的宣传,相继策划推出了9大专题、300多篇稿件(图片),囊括消息、言论、专访、通讯、解读,体裁多样,形式灵活,浓墨重彩,影响力强,可谓“连篇累牍、铺天盖地”,这在《信阳日报》专题宣传报道历史上是空前的。可以说,信阳日报社关于“试验区”建设的宣传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真正发出了党报作为“第一主流媒体”的声音,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喉舌”,赢得了市委、市政府和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作为地方党报,信阳日报舆论引导力的提升和影响力的增强,关键在于我们坚持运用新闻观去观察社会、分析问题,以政治家办报的理念去甄别主流与支流;关键在于增强服务意识,积极策划,大胆创新。

篇2

论农村改革――第69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

2010年8月7―8日,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共同主办,以“城乡一体化:趋势与挑战一一中国‘十二五’时期的农村改革”为主题的第69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于海口隆重举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彭森,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段应碧,中圆经湃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昌元,来自中央有关部委、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各大媒体和25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来自德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巴西、印度、韩国等国家的学者和官员共计400多人出席本次论坛,

与会专家就新阶段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十二五”农村改革的重点,难点和热点进行深入探讨,专家普遍认为,“十二五”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意义重大,是实现我国发展方式转型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举措。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和现实需求出发,“十二五”将是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时期,需要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公平与可持续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本刊摘取论坛发言,供决策参考。

“目前,从统计数据上看,中国城镇化率达到46,6%。但是,中国的城镇化率实际上被大大高估了。因为在目前统计的6亿城镇人口中,包括1.5亿农民工在内,至少有2亿人并没有享受市民的权利。”

陈锡文认为,目前,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中国每年有数百万亩的耕地转为建设用地。但是,与“土地的城市化”相比,“人口的城市化”却进展缓慢。主要的标志是数以亿计的农民工无法享有市民的权利。

据他介绍,2005年,公安部统计的农业户籍人口为9.49亿人。但是,此后由于有13个省宣布取消农业户口,城镇人口与农业人口难以准确区分,2006年后,公安部不再公布全国农村户籍人口总量。

在他看来,近年来,中国城镇化的成果到底有多大,应该有实事求是的评估。至少有一点,目前的城镇化模式,并未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据他估计,2006年以来,中国新增的数千万城镇人口中,真正转为城市居民的农民工可谓凤毛麟角。

陈锡文警告,城镇化的本质是农村人口融入城市。但是,中国各地正在推进的城镇化,更多是农村土地的城市化,更多强调城市边界的扩张,更多是站在城市的角度去制定政策,而在“农民的城市化”上进展缓慢。

“在现有模式下,虽然中国城镇化率每年都在提高,但农民的数量并没有明显减少,城乡二元结构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大量进城农民工根本没有享有市民的权利。”陈锡文指出。

近年来,一些地方强力推进村庄撤并,大量农民被迫集中上楼居住。从统计上看,农民人口减少了,但由于这些农民缺乏二三产业就业机会,集中居住不仅增加了农民的生活成本,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而且侵害农民的土地权利,加剧了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篇3

多举措深化农村改革见成效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正处在转折、转型期,农业还是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实现“四化同步”的短腿在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也在农村。民权县紧紧抓住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这个“牛鼻子”,按照“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工作要求,因地制宜,凝心聚力,重点在农村土地确权、规模化经营、金融体制创新、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下大力气,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1.激发农村活力,奏响确权“大旋律”。民权县作为全国105个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县,自2013年10月开始,按照“先行试点、大胆探索,积累经验、稳步推开”的总体思路,在龙塘镇申庄、王庄2个行政村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共涉及18个村民小组,953户、3563口人、4964亩耕地。通过调查摸底、地籍测绘、公示审核等环节,规范了土地承包档案,建立了承包经营权登记电子信息系统,全面进入确权颁证阶段。通过农村土地确权试点工作,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领导重视、部门配合是前提。在试点工作中,民权县成立了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建立了农业、国土、公安、财政等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联手的确权登记工作机制。二是财政支持、经费保障是关键。确权登记工作涉及地块实测、建立档案、颁发证书、建设数据管理系统等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县政府将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先后投入资金120多万元,为土地确权试点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广泛宣传、农民参与是基础。充分发挥新闻、广播、网络等媒体作用,采取悬挂标语、发放资料、主体培训等多种形式,确保土地确权的目的、意义及政策宣传到每家每户,充分调动农户参与确权登记的积极性。四是依法依规、确权保权是核心。从试点工作情况看,依法依规、确权保权是土地确权工作的核心。在具体实施中,民权县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政策开展土地确权工作,注重把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依法保障农民权益,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落实到户、落实到人,得到了农民群众广泛认可。

2.实施集群工程,做好流转“大文章”。一是完善激励措施。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农村土地互换并地(小块并大块)工作领导小组,将土地“并块”工作纳入综合目标考核,定目标、定责任、定奖惩,每年拿出30万元对土地“并块”流转工作的先进乡镇、规模流转经营合作组织、专业大户予以重奖,有力推动了工作开展。二是把握“并块”原则。在推进农村土地“并块”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群众自愿为基础,不搞“一刀切”,不搞强迫命令,坚持“一个总体目标(一户一块地)、两个基本原则(保留原有分地人口不变原则,保留原有耕地面积不变原则)、三项具体要求(以自然村为单位开展工作,村民自治、一村一策,公开公正)”,逐步推进。三是促进规模流转。投入资金110余万元建成了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同时,以点带面提高土地“并块”质量,按照“土地全部‘并块’,农田设施全面覆盖,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要求,整合涉农项目资金1.1亿元,完善了机井、道路、渠道等设施,建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井灌渠灌双配套、机电井井通、基础设施完备、机械化无障碍作业”的高标准粮田10万余亩。目前全县“并块”面积达到93.2万亩,50亩以上规模流转面积达11.38万亩。2013年12月和2014年5月,国家农业部、全国政协分别在民权县召开了土地流转现场会。

3.创新金融体制,营造发展“大环境”。2014年2月,民权县出台了《关于加强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和民权县银行业金融机构考核激励暂行办法,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完善金融服务,加大自身改革力度,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实验区工作,政府搭台,银企唱戏,加大对“三农”服务力度。截至目前,全县金融机构为涉农小微企业和农户个人贷款累计发放34.86亿元,贷款余额近8.67亿元。在全市率先开通了县级金融服务网(),全力推介民权县的金融机构,基本达到乡镇金融机构全覆盖、自动柜员机全覆盖。积极构建支农、惠农、便农的“绿色支付通道”,并首次实现农村支取现金千元以内不出村的便农金融服务目标。

4.加强组织建设,构建和谐“大平台”。一是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在“四议两公开”基础上,拓展延伸了决议由村务监督小组监督、决议事项及实施结果在公告同时,经群众无异议后签字确认的环节,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内涵更加丰富。二是建立便民平台,推行群众事务干部。近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增多,农村群众最担心的是人难找、事难办。民权县针对这一情况,积极推行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在全县529个行政村设立了“党员干部群众事务受理点”,开启代办事务“直通车”,畅通群众诉求“主渠道”,实现了“群众动嘴、干部跑腿”,使这一难题迎刃而解。截至目前,党员干部已帮助200多名农民群众实现就业或自主创业,解决农村涉访、涉诉案件30多个。三是开展结对帮扶,启动城乡共建工程。民权县是国家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工作重点县,有129个贫困村、11.25万名贫困人口,自2012年以来,县委开展了以“四必帮、四必访、四必问”为主要内容的“千名干部进千村联万户”活动,并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对全县所有贫困群众进行结对帮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工作开展以来,共帮助贫困村发展致富项目150个,投入帮扶资金2500万元。

存在的问题亟须解决良策

近年来,民权县紧紧围绕省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目标任务,积极探索深化农村改革的新方式、新路子,取得了一些成效,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投入明显不足。中央、省投入“三农”资金虽然大幅度提高,但仍满足不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县级财力有限,配套不够,造成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瓶颈”,农业抗风险能力薄弱。民权县现有高标准良田15万亩,仍有60多万亩中低产田没有改造。二是社会事业滞后。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总体偏低,底子薄、基础差。民权县529个行政村中仅有贫困村才配套了村内道路建设资金,农民群众行路难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公共文化设施普遍缺乏。三是体制机制运行不畅。深化农村改革组织领导、行业部门统筹协调不够,在资金项目安排上没有建立有效整合机制,整体支持合力还没有真正形成。四是政策支持不够。对农业产业化集群建设支持力度不够,民权县现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03个,家庭农场168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扶持政策,影响到其发展壮大的积极性。

面对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结合民权县的实际,对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大行业部门资金投入力度,在项目数量、资金总量上给予贫困地区倾斜支持,进一步加快农村改革步伐。

二要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深化农村改革的组织领导、资源整合、项目投入、教育培训等各项保障工作机制,为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要提升综合素质。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至关重要。要积极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培训力度,着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发挥农民群众参与农村改革的主体作用。

四要统筹城乡发展。加强行业部门统筹协调工作,不断提升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努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公共服务更好地向农村延伸,惠及农民,缩小城乡差距。

篇4

绵潭村是安徽省最大的枇杷种植村,现有枇杷园面积近300多公顷,枇杷年产量750多万千克,枇杷种植是村里最重要的经济支柱。杨俊森告诉记者,绵潭村的果农个个都是专家。来到绵潭,他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书本得来终觉浅”。他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穿行在大片的枇杷林里,了解村里枇杷树的品种结构、树龄、施肥及管理现状,通过调研他发现果园科学管理还有不到位的地方,立即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再提出相应的改进办法,供果农参考。

在调研中杨俊森还发现,长期的分散种植,给枇杷的生产、销售都带来极大不便。2007年,杨俊森联合周边的漳潭、瀹潭枇杷专业村,发起成立“歙县三潭枇杷专业合作社”,并在村镇两级的支持下很快在县工商局注册。

合作社成立后,对外积极向上争取技术、项目资金,拓宽枇杷销售市场;对内开展技术培训,凝聚、培养了一大批科技致富带头人,指导果农改良枇杷树种,拓展枇杷销售渠道。这些举措很快推动了绵潭枇杷种植的产业升级:2008年,三潭枇杷产量和收入较上年增长近两成,村民们因此送给杨俊森一个“枇杷村官”的雅号。

“在绵潭的枇杷园里,我渐渐读懂了‘我的父老乡亲’,我要更扎实地为他们服务一辈子。”杨俊森说。

2008年10月28日,新华网上公布了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的评选结果,杨俊森榜上有名!评选结果振奋了他的心,但他说“多少又让我有点意外”。尽管组委会在他的获奖评语中写道:“农民的喜、乐、哀、愁牵动他的心,走进大山走进乡村使他找到了人生的真正价值,他用心点亮了农村致富的明灯”,但他仍谨慎地认为,“是安徽作为农村改革开放领头羊的地位给他的入选增加了重要的砝码”。

篇5

撤乡建镇是符合市委、市场政府提出的“六城联创”和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五化”标准上台阶的工作目标,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必然发展趋势,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意义重大。

二是信心十足。**乡从1995年开始就筹备撤乡设镇工作,由于当时的各项指标难以达标,一直没有实现。到了2005年,经过十年的努力,各项经济指标上幅很大,又开始筹备撤乡设镇工作,但因乡镇机构改革,又没告一段落。我调来以后,牢固树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决心,便把撤乡设镇工作作为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来抓。

三是要求迫切。撤乡建镇是全乡的大事,多年企盼,自从我提出这一奋斗目标后,全乡更是掀起热潮,通过有序组织,全乡上下,通过层层召开村干部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村民大会,进一步统一思想,目前,全乡上下形成了共识,希望早日实现撤乡建镇。

四是组织严密。撤乡建镇是一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成立了由我任组长、乡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撤乡建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做到有牌子、有房子、有人员、有分工,为撤乡建镇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同时提出了“实施撤乡建镇,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工作思路,充分运用广播、电视等宣传舆论工具,深入乡村进行广泛宣传发动,统一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为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有序、有始有终的正常开展,我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作保障。

篇6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那就是关注民生,从观念上和根本上转变过来,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利益着想,让农民真正的得到实惠。三农问题:农村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力量,也就是农民在现代化建设中作出巨大贡献。从农业合作社到,农民从饥饿到温饱,在到小康水平,这是和党的政策分不开的,农民土地承包30年不改变,这就让农民看到了希望。但是,怎样才能促进农民增收了,减小城乡贫富差距,这又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免除农业税,让八亿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在一个就是免除九年义务的学杂费,让农民的孩子上得起学。现在,农民种地给补贴,有种粮补贴和土地补贴两种,一亩地由20__年的20元上升到20__年的40元,种粮补贴是一个季度发一次,根据每户家庭土地亩数的多少发放,是从信用联社直接发到农民手上。

二、农村体制不健全,导致会引发粮食危机。

农村的大量青壮年到城市务工,土地没有人种,导致大量田地荒芜,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这就会导致供求发展不平衡,在城市挣钱来养家户口,土地不种,就会引起粮食的需求量增加,农村的粮食供求不够,必然促进物价上涨。还有就是怎样繁荣农村文化?农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了,生活水平提高了,那就消费水平也相应的提高,对各种需求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要协调发展,也就是农民的生活和安全得到了保障,那就需要提高人际关系和尊重的需要,这些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农民的精神,导致低生产率、对生产不满及情绪低落。我们必须意识到,要开展有组织的体育比赛和集体聚会等农民喜欢的活动,并且遵从集体行为规范。才能繁荣农村文化,根据农民的需求,激发起农民参与的热情。

三、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全面提升农民素质。

教育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已成共识,教育对于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提高接受教育者收入,促进正常的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缓解社会不公,乃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均具有重要作用。教育是每个社会成员得以发展与向上流动的必然前提,在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间存在巨大差距的状况下,以及由于教育代际传递效应的存在,教育不但没有发挥缩小社会不平等的重要作用,反而因为其自身的不平等而成为进一步加剧城乡不平等的动力机制。缩小城乡差距与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以努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水平为必要前提。为促进农村教育发展,国家必须切实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真正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大幅度降低教育收费,确保发展农村教育的资金与政策落到实处。不仅要大力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而且也要对农民子女的中级教育与高等教育采取相关措施予以支持,大力提高农民教育投资的能力与积极性,既要切实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力水平,也使更多的农民子女通过教育获得向上层社会流动发展的途径。必须加快教育制度改革,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加大财政投入,把每一位公民的纳入到教育的行列中来,感受终身教育,全面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只有教育事业发展了,其他方面也才能与之协调发展。

四、大力发展公共事业,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篇7

一是搞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总的方向是“三权分离、稳定放活”,就是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核心是实现“两个保护”,就是保护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好耕地,深化农村,必须在稳定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基础上进行,必须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引导和规范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要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具体细化和界定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能、权责、权益,从制度上强化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确保农民能顺畅行使土地转包、转让、出租、入股和抵押等权利。通过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大幅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确保农民分享改革发展的红利。

二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积极扶持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解决好“谁来种地”的问题。鼓励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以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扶持具有较高农艺技能、信誉好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技人员,通过土地流转开展规模经营。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吸纳更多农户通过土地流转集中连片规模经营,促进品牌农产品发展。扶持务工返乡人员发挥技术、资金、信息等优势,通过土地流转建设农业创业基地。扶持龙头企业通过土地流转,投资兴办规模较大、标准化较高的农业基地。财政应对农业规模经营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项奖励。金融部门应采取农业贷款贴息、村民联保互保、土地经营权担保等形式,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需求。

三是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适应建设现代农业大省的要求,大力培育发展经营主体,加快构建公益与经营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对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的支持,加强优良品种繁育和推广,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健全农机服务网络,实现农机服务产业化。强化农村金融创新,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形成农业金融保险服务体系。加快各类农产品市场建设,完善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完善质量安全服务体系。发挥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在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创新农村经营管理服务,建立健全乡村经营服务体系,确保服务农业接地气、连农民、高效率、强农业。

四是强化粮食和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完善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的政策导向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力度,确保种粮务农者获得合理的收入,并不断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要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创新农业投融资机制,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力度。在财政政策上,千方百计扩大盘子、增加投入农业总量,优化资源财政整合;加大补贴力度,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在金融政策上,推进金融机构创新、服务创新、机制创新,探索金融支农的有效途径。在价格政策上,综合考虑农产品供求、农业生产成本变化、农民生产收益以及物价指数和居民承受能力,分类制定农产品价格政策。要重点支持粮食规模化生产,加大种粮务农的转移支付,使补贴和投入的增量倾斜给真正规模种粮者,或通过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等方式提供支持。应通过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等,逐步实现农业生产保险全覆盖,降低种粮务农的风险成本。

篇8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015年,辉南县播种面积121.07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10.84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0.23万亩。2011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十二五”期间,以优质粮食工程为重点,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克服了各种极端灾害性天气多发重发的影响,粮食产量保持在11亿斤阶段性水平。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在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大力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园艺特产和绿色食品快速崛起。2015年,全县棚膜蔬菜面积达到2184.5亩,棚膜经济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林下参栽培面积达到15万亩,鹿发展到4000头,养殖黑猪6000多头,林蛙活体储藏达到500吨。2014年被吉林省园艺特产局评为长白山林蛙之乡和长白山山核桃之乡。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猛。农产品精深加工、多层次转化增值是农业扩能升级的重大战略举措,围绕优势资源,逐步形成了粮食、畜禽、农特产品加工三大产业集群。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6户,市级龙头企业13户,卓越、宏久等一批龙头企业已经发展成为省内同行业的排头兵。呈现出总量规模扩张,质量效益提升,辐射带动功能增强的良好态势。2015年,全县销售收入达到60亿元,较“十二五”初期增长87.5%。

农业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强化现代农业建设的科技支撑,支持农业重大技术集成和示范应用。建设粮油高产示范田10.046万亩,将创建活动与基层农技推广补助和高光效技术推广等项目紧密结合,对现有先进实用技术进行组装配套,推广了高光效栽培、测土配方实施、水稻“三推两早一达标”等先进适用技术。持续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全县设立了80名技术指导员,确立了800个示范户,培训农民10万人次,开展粮食高产竞赛活动,大大提高广大农户科技种田积极性。

篇9

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振兴“两翼”特别是黔江区50万土家苗汉儿女致富奔小康的根本前提。在加快构建生猪、蚕桑、烤烟三大现代农业产业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始终坚持把加快“三大”农业产业的发展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从现有的产业基础出发,从促进发展入手,将过去单纯靠政府“强推硬逼”的发展产业,转变为出政策给扶持、上规模重激励、送科技教方法,增强农户自身造血功能的引导服务式发展。

第一,要形成“区域大产业”的工作格局。乡镇党委、政府是贯彻落实中央、市、区农村改革发展政策措施的基层和“中枢”,是各项惠农政策落地的“主体”,是产业发展的“主战场”。走“政府主导、广泛动员、大户带动、规模经营、整乡(镇)推进、全面发展”的具有山区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之路。实践表明,水市烤烟、金溪猕猴桃、石会蚕桑的产业,无论是群众的接受度、面积的占比、收入的比重都是显而易见的,是成功的例子和典范。如何巩固现有基础,进一步夯实面积,以点为轴扩散周边,尤其需要我们沉心静气“一抓不放”。一是学有样板,以白石乡“六分工作法”为榜样,结合实际抓一个产业扭住不松手。二是完善机制,机制活、产业兴,在后农业税时代,怎么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职能,围绕“加强农业基础、扶持农村发展、加快农民增收”,百计千方构建乡镇工作机制。三是加大投入,在用好、用活、用够各级政策的同时,应当按照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要求,尽最大可能地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兑现各项扶持“三大农业产业”的“硬”政策。“区域大产业”工作格局的形成,可以动员、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和各种资源参与农业产业,使愿意直接投资农业的人更多,从农的人员、资金、项目更广泛,分布更合理,措施更具体,为产业的良性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第二,要强化工作重点,突出“主业”,促进产业加快发展。“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是乡镇工作性质的使然,但并不是说,工作就平铺直叙,“兵来将挡,水来土淹”,而是有轻重缓急的,有“主业”的,那就是一切围绕产业想、产业转、产业投。大力促进产业发展,通过产业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改善基础设施,修村级连网路、入户路、农网改造、水窖、农房改造;产业与帮乡扶贫相结合,继续实行区级扶贫集团对口帮扶街道镇乡,在加大扶贫帮乡力度上有新举措,机关干部下驻帮扶贫困户制度上有新突破,街道帮镇、镇帮乡的梯度帮扶上有新进展;产业与科技有效结合,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村科技培训,将现代技术、管理和人才等要素引入乡镇,促进其区域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延伸产业链条,在农产品加工、销售上做文章,鼓励建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积极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业等。通过发展农业主导产业,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打造“200亿黔江、跻身全市区县20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做出乡镇应有的贡献和努力。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黔江的人民群众共享重庆乃至全国发展成果,这项工作主要靠农业产业的发展来完成。改革开放30年,我区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成绩有目共睹,农村经济总收入、粮食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7874万元、13.9万吨、71元上升到2007年底的21.27亿元、24.77万吨、2828元(农经口径)。这是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的生动体现。在产业发展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粮食、最直接的“票子”、最问题入手,坚持做到勤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常兴安民之举,使农民人均纯收入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步较多地增加。市委《决定》规划到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要实现6000元,要达到平均水平,今后4年平均要增加400元以上,如果产业上不去,难度极大,更不用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应采取强有力的工作措施,认真谋划未来4年发展的思路、目标和具体措施,细化到年,分类到作物,科学测算对GDP的贡献份额,而不是上有政策、我有对策,上有指标、我有数据。着力帮助有一定产业基础、有规模经营大户、有致富“领头雁”的村(居),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对有劳力、有土地、有种植头脑的农户,给予其必要的扶持。同时,壮大集体经济、镇域个私经济,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增加产业投入,动员机关干部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村产业建设,形成人人思发展、个个能创业的产业氛围。

篇10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革创新为精神,推进党员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优势,整合各职能部门力量,实现“多部门共享、多网站合一、多服务并举、多手段惠农”。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驾驭市场的能力,提升农村信息化应用水平,促进农产品流通。建立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依靠科技创新,以党员信息化带动农民信息化,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

二、基本原则

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党员教育信息化建设这一中心和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稳定这一大局,以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来进行。

2、整合资源,加强协调。充分利用现存资源,加强工作协调,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发挥现有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优势。

3、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坚持因地制宜,既注重系统的统一性,以注重各地的差异性,提出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实际工作相衔接,实现分类指导,重实际、讲实用、求实效。

三、实施步骤

2013年3月--4月完成本辖区党员、群众、企业电脑使用情况摸底工作;

4月--5月完善各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工作;

5月--6月完成镇机关、村、村、村网点建设工作;

6月--10月完成全镇所有14个行政村的网点建设全覆盖工作。

四、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