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产业的起源范文

时间:2023-12-25 17:36: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创产业的起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创产业的起源

篇1

在我国企业,安全生产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员工,在安全生产上,都崩紧了一根弦,时刻保持着警惕,安全文化已经成为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文明生产展示了企业的实力和形象,展示了企业的综合素质,是企业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抓好安全文明生产是促进企业管理上档次、上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要把安全文明生产作为打造企业品牌、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重要工作来抓,保证企业在安全生产上不出任何问题。

为什么要如此重视安全生产呢?因为安全乃幸福之本,在当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更要在生产过程中牢记“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思想,坚决杜绝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给国家、企业造成重大损失,也给职工自己和家属带来灾难性的伤害,这个道理大家都很明白。

要做到安全生产,决不能仅仅停留在嘴上,而要具体落实到行动中,要形成一套机制,长久持续地开展与坚持下去,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是要头脑清醒,在思想上警钟长鸣。思想意识决定行动,如果思想意识出现了隐患,则必然会给安全生产事故埋下隐患。在生产过程中,全体职工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在工作中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意识,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要带着不做则已,做就要做到最好的工作劲头,集中精力投入到安全生产中去。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保安全”的思想氛围,消除一切安全隐患。

二是要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并确保有效执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也是一样,有“规矩”,才能讲“方圆”。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人,明确分工。把安全贯串于生产全过程,做到“班前讲安全,思想添根弦。班中讲安全,操作保平安。班后讲安全,警钟鸣不断。”

篇2

自18世纪启蒙运动之后,个体的创想便更不必拘限于本体及本域之中,文化及新文明的传播如光速一般,日新月异,如果我们将现代人所受之的文明与工业成果一一检测的话,那么我们便会发现其实创意早就是照射在人类文明之顶上的一束热烈的光芒。我们也许会进行所谓的自省与反思,我们也许会用一种衡定的理论与法则解释,创意究竟是什么!由创意所生发的现代产业效能无非是一种产品所生发的产品效能,并由其扩散为一种商品价值的多重体现,也许事实如此,但如果究竟其本源,创意力也许并不仅仅只是一种简单的产值与效能价值的体现,那么这究竟又是为什么呢,以下将从创意力与产业效能的关联关系中分析并实例显示创意力与产业效能关联关系的实际案例……

一、创意之源

自人类初始与进化之后,达尔文便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人类文明前行的路标,在进化论中他着重论述了前行。那么意识生存的境态与环境的关联又使得人类在伟大的进化中对自身及由自身所带来的意识与形态进行不断的反省与前行,所以创意之源可以说是自人类初时之时便不断地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源生的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意识存在……

在近代文明的启迪之中人类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智能创意者,从瓦特的蒸汽机到爱迪生的电,从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到一系列现代文明的创现,人类的创意之源似乎如喷涌的泉水永不间断,那么人类的创意之源为何如此勃发?这里我不妨有几个探索的论断。一是所谓的创意之源来自人类对自身的思考,二是人类的创意之源来自于对自然界的科考,三是人类本身天性中所具有的奇异妙想,之所以不能在此将所有人类具有的创力之源,一一分析,其根本是作为人类所具有的不可预测性及多变的本质所在。

以上所述也许是本人所探究的人类本身所具有的创意因缘的粗略看法,不过究其本世纪末源自己对创意之源的一些粗略的探究与认识,感觉也许是一种类似导航指向的作用吧……

二、创意产业与效能

并不是所有的创想都能产生效能的,比如某些学科,如果我们将“萤光蛋白”,作为产业去包装与扩大的话,也许根本没有效能,也不会产生N种价值,因为这种高端学科的发现与认知在现代消费社会中并不存在任何可能的价值与显现成果。

那么怎样才能将创意的有效性与产业效能有机并生发既实的经济价值体系呢,这里不妨用几个典型的案例加以论证。

案例(A)“迪士尼的孵化器”

这是一个全世界男女老少都过目难忘的个性形象“唐老鸭”,既使在迪士尼创意这个个性形象的初始之时,也未曾就这个个性形象予以更多的眷顾,更谈不上对此有什么更一步生发与拓展的企求,那么为何仅仅一个二维的卡通个性形象会变为一场恒久不衰的潮流,不断地冲涮着一代又一代人们的心灵呢,首,人类起源其走向文明标志的重要标识,便先我们对迪士尼有必要进行一些解读。

“迪士尼”的历史并不悠久,其发展的规模初始也不强大,自然也谈不上,倾力制作,重金打造一类的高端资本的神话,迪士尼从创意唐老鸭这个个性形象从一度上说最重要的是得益于迪士尼这个产生效能和独特创意的孵化器,那么这个温度适宜卓尔不凡的孵化器又如何把一只普通的“草鸭”变为经济价值无可估量的“超鸭”呢,这里的确产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我将称之为,“创意与产业效能”。

创意作为产业效能的本源也许永远必须具备与产业效能关联的助动因子。这是因为在创意本源的域界里,既将或将来所需生发与产业的必然或逆料效应80%以上都是本源域界里的多重因子所聚合的魔力所在;迪士尼这个神秘而有趣的孵化器象一只充满神奇的魔合,如此生发了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形象,从而为后来的产业效能及连动的产业效能与价值的无限扩大化提供了生生不断的资源空间,因此我们说创意产业的扩大化,与可拓展性究其根本是创意与产业的效能连动而成。

案例(B)“NBA”与大卫・斯特恩的创意轨迹

当大卫・斯特恩任NBA总裁时这个全球最火热的联赛在本土并不缺乏商业市场,但自从大卫・斯特恩将目光投向亚洲之后,这个联赛瞬间便开始扩张了,除了联赛之前的季前赛,在本土之外超额完成后,大卫・斯特恩并未就此住手。新的创意又生发了,引进亚洲球星,开设未来之星训练营,与传媒协议放送NBA跨年度赛事等等。

一个个显现的产业效能便是由不断生发的创意而来,而当这种充满着侵略的创意生发并如此行之有效时,我们忽然发现这种被称之为全球战略经济的体育产业的超强性有多么可怕……

也许在这个创意年代,产业与经济效能的关联关系更能决定价值量的存在与结果。迪士尼与NBA的个案都说明了创意本身与产业效能关联关系中最值得探索的因由,那就是创意本身所带来的聚合因子其生量是多么巨大,多么无限量。

三、无限拓展的创意产业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创意产业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人们需要这种新思维新方法的现代生活所带来无穷尽的喜悦和变化,因此创意产业其更大的效能便是显现在物质生活的多个层面,不过就创意本体来说其显现性并不仅仅只是一种模式,在创意的生态环境中,多发的、逆向的、隐性的创意触角会并重出现,而创意与产业效能的关联关系也是充满了粘合、互动、对撞与辩证的多种形态。

创意可以形成一种显现的常规形态,如,创意了一种形式,如娱乐、创意了一种商品推扩,创意了一种交易,散发并由此带来极为扩大化的附加值及产业效能等等。

篇3

(一)“活态化”豫剧博物馆介绍

博物馆是一个地区文化底蕴的体现。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与人民文化意识的提高,博物馆产业也在不断发展。豫剧是河南省影响深远的剧种,然而,随着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与互联网的发展,大量外来元素渗入我国,这意味着我国的传统文化面临着一些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建立“豫剧博物馆”来传承非物质文化。“活态化”豫剧博物馆不同于传统的博物馆,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是一种静态的方式来展现。而豫剧作为一种动态的艺术,它需要借助行动来展示。因此,对豫剧更好的传承,需要建立“活态化”豫剧博物馆来展示。

(二)建设非遗“活态化”豫剧博物馆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多元化的加快,目前,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逐渐淡忘传统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豫剧剧种知之甚少。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然而,据调查,青少年对豫剧艺术,甚至对本土文化极其不了解。当前是互联网信息时代,很多青少年宁愿将自己的大把时间放在手机、电脑、互联网等虚拟世界中,这从另一方面印证了民族文化的教育宣传程度不够普及。面临这一趋势,非物质文化豫剧博物馆作为集收藏、教育、科研三大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机构,有义务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工作,保护好民族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民族文化素养,增加民族自豪感,得以将豫剧艺术发扬光大。

二、非遗豫剧博物馆教育传承初探

(一)河南大学入选国家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基地

2016年11月,河南大?W申报的“豫剧文化艺术传承与保护基地”项目成功获批。河南大学作为一所百年学府,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底蕴。据资料记载,在上个世纪30年代,被誉为“现代豫剧之父”的校友樊粹庭就致力于豫剧改革,他主张“破除陈桂,改良语句”,带动了豫剧的发展。由此为河南大学豫剧教育赔偿奠定了基础。

(二)“非遗” 教育传承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河南大学又被作为豫剧文化艺术传承与保护基地,因此,在河南大学建立非遗“活态化”豫剧博物馆,是一种传承保护传统文化重要的教育途径。大学肩负着培养人才、保护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责任,作为文化传承的主体,大学具有丰厚先进的教育资源,因此,大学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三)健全非遗课程设置与科学研究

利用河南大学的地理优势与教育优势,立足河南,可在河南大学开设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豫剧传承”等相关课程。学校可大力聘请相关领域人才,对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方面进行提高,让学生不仅了解掌握理论知识,实践是理论的基础,更多的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除此之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豫剧传承”相关领域的科研能力,提高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专门的平台供师生学习研究,提高大学生对非遗与豫剧艺术的兴趣。另外,针对这一非遗“活态化”豫剧保护传承,可适当突破传统意义上的考核制度与教育方式等,将理论实践相结合,加大校企联合,上手打造合理的教育平台。

三、非遗“活态化”豫剧博物馆的实现

豫剧文化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的精髓,是非物质文化传承的宝贵财富。建立非遗“活态化”豫剧博物馆,主要通过以下几点来实现:

(一)筹建河南豫剧遗产展演

豫剧的存在方式是动态的,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保护上,还应该灵活应用,突出豫剧遗产的活态型。豫剧作为一种动态文化,不像名人字画那样,可以通过收藏来保存下来。作为一种动态文化,豫剧遗产需要依赖现代科技、艺术等手段来传承保护。例如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内设室内、室外粤剧演出空间,不仅可以专业演出,同时也提高世俗生活。

(二)建立豫剧历史档案馆

豫剧虽然是一种“活态化”文化,有些地方也需要建立档案来保护。豫剧有很丰厚的历史,从豫剧的起源追溯到现代,一系列豫剧文化都需要进行资料的系统整理、归类、保存。建立还豫剧历史档案馆,展示不同时期的生命文化形态,能有力地证明豫剧文化血脉的连续性,甚至证明中华民族文化可以超越时代的变迁,抵御时间的消蚀力,是彰显豫剧史实的重要载体。

(三)非遗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

博物馆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集中地,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优质资源。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有着雄厚的师资力量,近年来对河南大学文创衍生品方面有重大的突破。再加上我国对文博事业、非遗保护的日益重视,建立豫剧博物馆,以豫剧艺术文化为元素,可以很好的开发文创衍生品的优秀设计。文化创意产业是支柱我国未来文化创意产业的一条重要途径,也可以拉近博物馆和参观者之间的距离,提高参观者对豫剧艺术文化的兴趣。从博物馆学的角度来看,博物馆文创产品应以社会公众需求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学术研究成果为基础。豫剧文创产品的开发,需要讲究豫剧文化的趣味性与地域性,使文创产品符合大众,共同打造非遗“活态化”豫剧博物馆与文创产品的完美融合,使豫剧文化更好的走向大众,走向世界。

篇4

内容摘要: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是当今管理学、经济学交叉融合的最新理论成果之一,日益受到企业管理理论界与实践界的关注。本文论述了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历史溯源和主要论点。

引言:核心能力理论的历史溯源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起源于传统的企业能力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早亚当?斯密的企业分工理论,而20世纪20年代马歇尔的企业内部成长论可以说是该理论的雏形,企业内部成长论指出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存在着“差异分工”,这种分工与其各自的知识与技能相关,这种知识与技能就可以看作是企业的能力。其后门人艾迪斯?潘罗斯(EdithPenrose)于1959年发表了《企业成长论》,在这本书中她进一步研究企业成长问题并提出了企业内在成长理论的思想。她认为被新古典企业理论视作“黑箱”的企业资源和能力是构成企业经济效益的稳固基础。企业不仅仅是一个管理单位,而且是一个具有不同用途、且随时间推移由管理决策决定的生产性资源的集合体。企业的内部存在通过知识积累以拓展生产领域的机制,而且这种知识的积累是一种内部化的结果,这一过程节约了企业稀缺的决策能力资源,从而新的管理者才能释放出可以用来解决新问题、促进企业成长的能量。马歇尔的另一位传人乔治?理查德森(GeorgeB.Richardson)则在20世纪机60-70年代从企业与市场间的协调制度入手提出了组织经济活动的企业知识基础论,进一步发展了企业成长论。1957年社会学家塞斯内克(PhilipSelznick)在《行政管理中的领导行为》一书中首先用独特竞争能力来表示企业同其竞争者相比在某方面做得更好的情况。随后,又有学者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拥有独特竞争能力的组织有望获得更高的经济绩效的结论。另外,飞利浦?萨尔尼科在对领导行为的分析中指出过企业特殊能力的概念。这些理论的不断提出和发展为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出现奠定了基石。1982年理查德?尼尔森(RichardNelson)和西蒂尼?温特(SidneyWinter)合作出版了《经济变迁中的演化理论》,该书明确肯定了企业与企业经营战略中能力观的重要意义,书中不再依据规模对企业进行分类,而是赋予拥有不同智力资本的企业不同的类别名称。同样在1982年,尼尔森和温特的著述得到了史蒂芬?里普曼(StephenLippman)和理查德?罗曼尔特(RichardRumelt)的支持和发展,通过“不确定模仿力:竞争条件下企业运行效率的差异分析”一文的分析研究,他们认为,如果企业无法有效模仿或复制出优势企业产生特殊能力的源泉,各企业之间具有的效率差异状态将永远持续下去。这些论述开创了把企业经营战略作为由于企业内在的固有效率差异而积累和保持的、用以产生超额利润的来源来进行精确的经济分析的先河。1984年随着伯格?沃纳菲尔特(BirgerWernerfelt)发表的“企业资源学说”一文,提出了公司内部资源对公司获利并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意义。他的观点对对整个80年代以来的战略管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此企业能力理论开始分化为两个相对独立又互为补充的流派,其中一派是资源学派,它以沃纳菲尔特及其发表懂得《企业资源学说》为起始标志,经过里普曼、罗曼尔特温特、巴尼(JayB.Barney)、申德尔(DanE.Schendal)、库尔(KarelCool)、迪瑞克斯(IngemarDierickx)、德姆塞茨(HaroldDemsetz)、库勒(KathleenR.Conner)、皮特瑞夫(MargaretA.Peteraf)、柯利斯(DavidJ.Collies)、蒙哥马利(CynthiaA.Montgomery)等人的发展而形成的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另一派继续称为能力学派,这一派以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GaryHamel)在1990年5-6月的《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划时代文章“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为标志,经过斯多克(GeorgeStalk)、伊万斯(PhilipEvans)、舒尔曼(LawrenceE.Shulman)、蒂斯(DavidJ.Teece)、匹萨若(G.Pisano)、苏安(A.Shuen)、福斯(N.J.Fosse)、兰柯路易斯(R.N.Langlois)、贺尼(A.Heene)等人的发展,也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版权所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Intel、Microsoft、Cisco、DELL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新技术型公司的快速发展,以及GE、IBM、SONY等一大批老牌企业不断更新,颇具发展后劲的现实,也愈加清晰地使管理学家捕捉到了企业成长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即使是一部分)。在理论上,以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竞争战略理论风靡一时。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实际上是建立在产业组织理论的结构一行为一绩效(SCP)范式的基础上,这一范式认为产业结构决定了产业内的竞争状态,并决定了企业的行为及其战略,从而最终决定企业的绩效。因此波特提出的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过程:(1)产业结构分析――“五力竞争模型,即产业环境中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即新的竞争对手的进入、替代品的威胁、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卖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和行业内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这五种力量决定了一个产业的结构及其赢利能力。(2)识别、评价和选择适合的竞争战略:低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3)实施选定的战略,取得竞争优势,获得经营业绩。但是,波特的理论仍然以产业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的侧重点是产业的特性、产业的发展趋势、产业内外相关企业的相互关系和力量对比,对企业内部重视不够,不能突破把企业视为“黑箱”的局限。这对企业短期战略是适用,对中长期战略则明显存在缺陷。企业中长期发展和竞争优势依赖于企业自身构建、培育和拥有的特殊资源和能力,这已是当今各国战略管理专家学者的共识。

同时经济学对企业理论的探讨也不但在发展,以科斯为代表一批经济学家提出了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理论、委托理论等为主流的现代企业理论将最小分析单元扩展到企业中的个人,较好地解释了企业及个人在经济中的相互作用。因此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是在经济学和管理学交叉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正是其理论来源的交叉性和多样性,各学者研究的角度也千差万别。因此这一理论还不成体系,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必将会对企业实践产生重大影响。

篇5

[关键词]民族文化;区域经济;恩施州;旅游业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5078

民族文化是一笔宝贵的资源,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目前,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鄂西南地区是我国的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同时也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是巴楚文化、巴渝文化的发祥地。通过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长江经济带的构建与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得以进一步开发,其对于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而鄂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再次迎来新的挑战。

1恩施州民族文化旅游现状综述

鄂西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淳朴深厚,民族文化旅游民众参与度高,极具传播价值。从2003年开始,恩施州政府将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作为战略目标,提出了建设“文化大州”的口号,并相继颁布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2005年)和《关于加快民族文化大州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为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与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恩施州)长期聚居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其共同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为当地文化增添了特色,彰显其魅力。起源于恩施州利川的《龙船调》享誉世界;恩施州巴东县的神农溪里的“拉纤”被称作三峡的“活化石”;距今400多年历史的“女儿会”,成为每年恩施民俗文化旅游的重头戏;恩施州从1999年开始举办“清江国际闯滩节”,吸引著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好者。恩施州的土家男子歌舞《土家魂》、土家风情歌舞诗剧《嗯嘎・女儿会》、群舞《摆手的幺妹等我》、大型土家民族风情歌舞《比兹卡》等节目获得全国性比赛大奖,恩施丰富多彩、魅力无穷的原生态歌舞及恩施民俗、民风等民间文化都成为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

恩施州拥有着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各具特色,能够将整个恩施州的民族文化、风土人情鲜活生动地呈现出来,很好地展现出了恩施地区民族文化的特色。恩施大峡谷、腾龙洞、唐崖土司城址、彭家寨、摆手堂以及董家河等是恩施州著名的景观,是旅游者的必经之所。

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艺术、工艺、民间文学、医药以及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鄂西南地区的文化财富,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随着“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启动,近年来恩施州民族文化的挖掘、抢救和保护工作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进一步弘扬了民族民间文化,使其不被时代所遗忘,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的重要意义得以充分体现出来。

2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的重要意义

文化作为旅游业发展的灵魂,特别是在进入21世纪后,旅游产业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旅游与文化是相互包容发展的。随着近几年来旅游产业的规模发展得越来越大,旅游业现已发展成为了兼具产业和事业的性质。

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高度融合了地区文化与区域经济,大众旅游、假日游越来越受欢迎,使得少数经济发达地区把公众的出游率作为地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之一,也有精神文明建设单位将文化旅游和精神文明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联系起来,发展“红色旅游”,促进经济文化发展,提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价值。另外,民族村落、民族习俗、服饰饮食、节庆活动都是重要的民族文化资源,可以将其利用在旅游产业当中,开发民族文创产品,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外展示其民族文化,打造旅游品牌,提升其竞争力,这就需要策划者、规划者、开发者对地域文化进行深入的理解。

3民族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

民族文化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全新的动力,把握好核心价值体系,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利用民族文化来实现产业创新,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创造更高的利益价值。

恩施州地处鄂西南地区,在历史和人文的发展进程中,其受到地理位置闭塞的限制,其对于文化的接纳性、兼容性不高。其经济发展长期以自给自足为主,对于市场经济的认识和理解不足,同时具有一定的排外性,地域间的经济贸易交流较少,具有强烈小农经济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恩施州以及鄂西南地区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而随着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逐渐发展壮大,进而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民族文化的影响下,进一步促进了区域间经济的融合,缩小了地域间的差异性,获得一致认同的价值观念,区域经济的稳定性自然得以提升,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4民族文化旅游业带动民族地区发展的建议

第一,观念创新。对于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来说,必须要走出传统观念的藩篱,以寻求新的突破,紧随时展的脚步,提高市场和竞争意识,了解旅游资源的特色,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明确其发展道路和方向。在政策的支持和引领下,利用经济、法律以及行政的手段,实现对市场的有效调控,开拓旅游市场,开发更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进而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优势。

第二,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相关部分需要给予该地区更多的资金支持,加大财政性资金投入,应用于路、电、水、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当中,并进一步改善卫生条件和环境设施,以保障旅游景点的功能,这是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关于地区旅游规划和发展前景,需要与当地居民积极进行沟通和交流,告知其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目的和重要意义,提高其对于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的理解和认识,以获得其支持与配合。

第三,突出民族文化旅游特色,实现旅游产品多元化。恩施州的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主要依托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利用其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加强人文建设,增加旅游区的文化底蕴,使自然旅游资源更具魅力,进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全方位、多层次地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将民族文化通过旅游产品展示出来,增加其旅游资源的自身特色,进而实现产品多元化。在体现特色的同时,实现与东部地区的互补,为实现跨地区旅游经济体系的“点线”联合、客源分享、联合促销等创造良好的条件。

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发展迅猛,与其他产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的重要的资源,其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从全新的视角出发,为了提升恩施州旅游业的特色,需要充分开发文化资源。作为多民族聚居地,恩施州有着绚丽的民族文化,与发达省份相比,这是其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所在。以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打造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在文化产业方面做大做强,逐渐形成稳定的发展格局。

在此基础上,恩施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仍需要开拓其优势路径,学习发达地区先进经验,缩小差距。以文化产业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依托于科学合理且可执行的政策,加强宣传,提高居民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获得其支持,积极参与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当中,进而促进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兰垂洪,肖文艳民族文化产业与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研究――以恩施市芭蕉侗族乡枫香坡侗寨乡村旅游为例[J].中国市场,2016(33)

篇6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高校人才培养 协调性

近些年来,北京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其发展不仅速度快而且速率高。其中,人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人才的需求更是极为迫切。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会议就曾提出北京将制定高端文化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优惠政策。然而,高校对专门人才的培养却稍显迟缓,同时后劲不足。长此以往,将给首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进而为经济增长带来不少牵绊。因此,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协调性进行研究,即:如何使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高校对此类人才的培养相互协调,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1 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1.1 文化创意产业定义

文化创意产业(以下简称“文创业”)的概念起源于西方,不少学者对此做过界定。其中,我国著名学者金元浦教授认为文创业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以消费时代人们的文化、精神、娱乐需求为基础,以高科技手段为支撑,以网络等新的媒介方式为主导的新产业发展模式。它的主要特征是文化和经济全面结合,以创新为核心,以知识产权为根本,贯穿生产、流通、消费等产业发展全过程的一种跨国、跨地域、跨行业、跨部门重组或重建的新型产业集群,从而满足大众文化、娱乐、精神、心理等方面的需求。

1.2 首都文创业发展现状

北京市于2005年提出发展文创业,并将其分为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其他辅助服务(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文化商务服务)等9大类。截至目前,北京市从事文创业的企业数量已超过5万个,规模以上的企业有7 300多家,就业人数超过100万,资产总额超过1.5万亿元,营业收入在5 000亿元以上。2011年产业增加值达到1 989亿元,年均增速达到20%。可以说,北京市的文创业发展在全国已处于领先地位,甚至超过服务业成为第二大支柱产业。

2 首都文创业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不协调

纵然首都文创业蓬勃发展,仍面临很严峻的问题,其中之一便是专业人才的缺乏。目前,北京很多院校,包括本科和专科层次,开设了美术、广告、影视、艺术等与文创业相关的专业,基本涵盖了所有涉及的文创业相关专业,且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各大高校亦十分重视师资的整合。虽然目前看来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并非科班出身,是从相关专业转过来的,但其学术背景、教学经验等都无可置疑。各高校还加紧实训设施的配备与实习实践基地的建置。尽管如此,二者之间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其不协调表现如下。

2.1 人才供求数量不协调

2012年北京市文创业从业人员人数达到140万,只占全市从业人员的1%,而纽约为12%。可见,北京的创意人才占全市总从业人员的比例仍然较低,总量不足矛盾依然突出。除此之外,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北京将成为文艺演出、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动漫和网游、文化会展和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以动漫产业为例。动漫产业每年需要10~15万人,可当前从业人员仅1万左右。相差悬殊。以此类推,保守估计,北京要发展这些重点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量都分别为10万,而实际从业人员和高校相关专业每年毕业生数量均达不到这个数字(除出版发行业现从业人员数量基本达到外)。随着这些产业的日益壮大,这个缺口还会不断加大(见表1)。

2.2 人才供求类型不协调

文创业领域需要多方面人才,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将文创业人才分为7类(如图1所示)。

文创业是文化知识与经济发展加高新技术紧密结合的产业。从业人员应具备T型知识结构。其顶部“―”代表丰富的社科文化知识,其下部“”代表较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这对人才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我国文创业存在复合型管理人才少、新兴行业专业人才少、内容创意型人才少的局面。北京的情况亦不例外。从业人员往往表现出要么有内容知识但不懂技术,要么懂技术却缺乏内容知识。由此可见,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和市场需要的人才对接不上。

2.3 人才供求质量不协调

人才供求质量主要体现在从业人员的软件素质上,即创意才能。上海文创业协会会长、著名经济学家厉无畏教授指出,创意才能是创意人才必备的首要素质,是在获得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基础上突破已有模式的独创思维和能力。创意才能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包括深厚的文化底蕴、T型的知识结构、较高的技术素质,强烈的创新意识等。由于我国文创业刚刚起步,创意理念始被重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缺少对创新能力的关注,培养的毕业生往往按照学校书本所教内容刻板“创意”的痕迹比较重,尤其是在实践操作层面,灵活处理能力欠缺,因而无法满足企业用人需求,普遍被企业抱怨为“没有创意”。

3 对策与建议

3.1 设立专门机构,牵引高校发展

鉴于上述问题,笔者建议在政府、企业和高校层面分别设立专门机构,由专人负责三者之间有关事宜的接待、解答、协助办理与合作等工作,形成联动机制,为各方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例如,高校在进行文创业相关课题研究时,经常需要到企业或聚集区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开展实证研究,要求企业或集聚区在不涉及保密内容的前提下给予有力配合,不致出现主管文创业的政府部门与企业管理人员互相推诿的情况。由于我国文创业起步晚、起点低,三方都未建立起彼此间可以对话的专门机构。尽管政校企各方都希望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但在实操层面却存在无门进入、无人专管、无路沟通的尴尬局面。可以说,高校的运行机制与文创业发展之间无论在内容模式、目标方向还是思维方式上都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也急切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的牵引。而这首先需要设立专门机构才能有所保障。

3.2 继续体制改革,适度规模扩张

我国当前的教育以应试为主导,不太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头脑中会形成很多的条条框框,高学历、低创意的表现比比皆是。同济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林嘉杨曾说过中国虽已进入创新时代,但教育还停留在知识教育时代。我们天天讲艺术、讲创新,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却做不到,因为考试方法和内容已经决定了生源的基本素质。例如:考试考石膏像、人物头像等。这是一种模仿性的考试方法。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怎么能产生创新人才?许多院校缺乏能够紧跟时代要求的教育理念,在很多方面明显反映出对创意人才培养理解上的偏差。笔者认为,应积极变革高校培养人才的方式与手段,建立创意学学科体系,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力量以及教学实践等多方面提出配套措施,把知识熏陶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课堂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国内办学与国际访问相结合,通过多渠道、多层面、多平台提高人才的创意能力。同时,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根据北京市提出的重点发展相关产业的要求,在招生数量、范围等方面适度扩张。水涨才能船高,扩大基数也是万万不可忽视的。

3.3 资源合理分配,确保资金到位

截至目前,北京市将大部分资源和资金投入到文创业集聚区等企业层面的硬件设施和内外环境建设上,而在关乎文创业的关键要素―人才培养方面则分配不足,多数项目几乎没有关于人才培养等软件建设的详细规划与说明,或者说对人才培养部分的投入远没有前者多,除了招生计划内的正常拨款外,对于创意人才的培养似乎没有“特殊待遇”。随着北京文创业的蓬勃发展,政府方面应制定有关政策,如:给予高等教育创意人才培养、校企重大项目合作、政企校开展重大活动专项经费,设立文创业人才培养引导基金等。高等院校在为首都文创业发展乃至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过程中,应处于科研与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有关部门要有宏观上的指导和规范,确保资源合理分配、资金使用到位。

3.4 创新教育职能,直接服务发展

长期以来,国内大部分高校的主要任务是独立开展科研和人才培养,缺乏对直接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功能的认识,更没有形成一套有效服务地方经济的运作机制和管理体制。北京高校也是如此。在支持经济建设方面,大多通过培养创意人才来间接实现,比较缺乏直接服务首都文创业发展的创新思路。此外,对创新体系的投入与扶持也较为薄弱,激发师生参与创新研究的奖励机制与管理制度尚不完善。这样,导致各高校不能依据首都经济的发展脉搏及时地对科研、教学和学生工作进行调整,使高校科研成果不能又好又快地应用于产业发展,当然也就难以实现高校与地方的良性互动。因此,笔者以为,在树立起服务于首都文创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意识的基础上,在政企校都成立联动机构的条件下,三方多进行沟通、多开展对话,将产业需求直接反馈给一线教研人员,使高校创意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直接挂钩、紧密结合。

3.5 提供开放平台,加强多向合作

为培育创意人才,各方要提供开放平台,建立政府、企业和高校文创业人才的多向交流制度,进行产官学合作及人才培训,实现资源共享。高校要紧盯首都文创业的发展前沿,将文化产业教育与新兴就业岗位结合,定期邀请创意产业一线从业人员来学校承担课程教学。同时,根据创意人才知识结构特点、专业特点、行业特点,有计划性地增加实践类课程,配建文化创意产业相关发展设施,或进行创意开发、实验、创作与展演,提供就业导向的教育训练,使优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与此同时,产业界在关心自身企业营运之际,也应观察现在及未来国家人才培育的方向,并主动提出未来人才需求的建议,如:提供专业人力职能标准。产业需要怎样的人才,只有产业最为清楚,敦促产业界或产业组织进行职能分析,与高校合作制订能力指标,作为文创人才的评选与培训标准。另外,高校与文化创意企业联合建设文创业人才培养基地,成立一些创意工作室,由学生自己运营和管理,为学生在校期间提供更多参与相关实践的机会。同时,鼓励高校和小型文化企业对接,做一些针对市场的创意设计。在此基础上,共同开展有意义的科研工作。既促进学生专业与个人成长,又推动文创业与人才培养协调发展。

4 结束语

文创业是智慧产业,其核心竞争力是创意人才。人才可谓是文创业的第一推动力。因此,创意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当今国家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整体来讲,文创业的发展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应是一个体系内的事。首都文创业不可能一味地自求发展,以至于形成现有人才与后备人才脱节的局面。它要同时兼顾高校对人才的培养。而高校对创意人才的培养也要跟上首都文创业发展的步伐,并建立起良性的互动机制。这样,文创业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进而拉动城市和国家经济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厉无畏.创意产业导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2] 向勇.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开发[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3] 陈冬.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J].北京社会科学,2008(1):8-15.

[4] 姜玮,何敏芝.艺术类高职教育服务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长效机制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11):46-48.

[5] 姜文学.创意产业与创意人才培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76-80.

[6] 金元浦.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梯与三种模式[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0-24.

[7] 梁露.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7):92-93.

[8] 姚伟钧.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创新的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14-16.

[9] 教育部.招生阳光工程指定平台阳光高考网[EB/OL].http://.cn/.

篇7

现代美术馆居于艺术金字塔顶端,这个游戏由欧洲起源由美国建立。不管纽约还是洛杉矶,美术馆几乎是一座城市最主要的文化空间,也是世界级地标建筑。特别是以MoMA(现代艺术博物馆)、古根海姆为代表的美国私人美术馆,还有一个普通场所无法取代的功能――在顶级阶层与大众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富豪展示品位与乐趣,公众享受平等审美。掌握财富与权力的富人们,通过美术馆将个人财富转化为公共价值,不仅为财富保驾护航,还能扬名立万、光耀后世。

纽约MoMA成立于1929年,由洛克菲勒家族赞助建立,并在之后发展为理事会模式,通过世界级的富豪理事们的慷慨赞助与美术馆自身造血运营发展。现在,MoMA不仅是全世界运营最成功的私立美术馆,还掌握着当代艺术的最高话语权。一个艺术家只要能在MoMA开展,一个艺术概念能被MoMA关注,市场价值就水涨船高。

和美国相比,以上海为代表的这波美术馆建设潮迟到了半个世纪,但来得异常凶猛。第一个节点是2012年12月18日,投资3亿元,藏品价值数十亿的上海龙美术馆浦东馆开幕,投资者是法人股大王刘益谦和夫人王薇。刘益谦是个典型的中国式“暴发户”。他初中毕业进入社会,开过出租车,卖过皮包,倒过商铺。1990年代初,他以每股100元的价格买入100股“豫园商城”法人股,一年后竟以每股1万元价格卖出,净赚99万。他开始在股市淘金迅速积累财富。据福布斯富豪榜称,2013年其个人资产超过50亿元,是中国最富有的200个人之一。

十几年前,刘先生把在股市的疯狂带到艺术市场,从古董字画到现当代艺术,狂扫各大拍卖场,人称“封面王”――每场重要拍卖会登上图录封面的拍品,一定拿下。2010年他豪掷3亿拍下王羲之的《平安帖》,直接将中国艺术品拍卖拉进了“亿元时代”,改写了中国艺术市场的价值评估体系。

炒家、投资者、收藏家、赞助人,最后刘益谦、王薇夫妇选择创办私人美术馆,承载在艺术价值和社会地位上的终极野心。同时,上海市政府也意识到文化艺术的价值。2012 年,徐汇区专门设立“西岸文化走廊”,在8.4公里长的黄浦江沿岸打造产业发展、文化集聚、城市生态景观为一体的城市中心轴,建设数十个大型美术馆、文创中心项目,并提供税收、资金、政策支持。

现在,这里已经建设完成刘益谦夫妇的龙美术馆浦西馆,印尼商人余德耀投资的德美术馆,此外还有娱乐大亨乔志斌的美术馆项目、西岸美术馆、龙华航空文化中心、油罐艺术中心等。这些动辄投资数亿元的美术馆,带动了政府配套产业的发展,短短两年就将上海推向了艺术产业发展的新中心。

但中国还缺少艺术收藏的政策保证(比如免税),没有形成公共赞助机制,因此私人美术馆建成后需要投资者持续输血保证其正常运营。可想而知,单靠“公益”肯定无法支撑富豪们的建设热情,通过艺术项目获得商业回报是这些投资者公开的“秘密”。

浦西几座私人美术馆相继开幕时,浙江商人郑好宣布已在外高桥自由贸易区拿下9万平方米的森兰艺术岛开发权,在这里建设他的昊美术馆、酒店、艺术学院等。30出头的郑好学艺术出身,后成立万和集团在浙江、上海投资自有品牌酒店和商业地产,并在其中引入当代艺术概念,一方面将艺术作为营销手段,另一方面凭艺术地产获取更好的政策支持。

郑好不避讳其艺术与商业结合的目的。昊美术馆会通过三种方式吸取资金:一、万和集团自身投入;二、美术馆运作的艺术基金;三、为其他商业机构、品牌提供艺术项目的服务。他是要以自己的商业项目养美术馆,以美术馆提升商业项目价值。据传,浦西几座私人美术馆的投资者,也获得了政府提供的30年免租、甚至专项资金支持。

郑好的运营模式还有待检验,龙美术馆、德美术馆后续的展览水准也尚待观察。其实,每一家私人美术馆背后的富豪投资者都很清楚,在中国做一个名利双收的项目特别不易,而文化艺术项目更无太多成功先例。在北京,中国第一家民营美术馆今日美术馆还需要通过出租场地维持运营;比利时人尤伦斯夫妇投资数亿建立的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至今没有解决每年一两千万的运营费用问题。

篇8

论文提要:过去几个世纪以来,金融逐渐成为国际政治经济竞争之关键词,金融领域的竞争正逐渐成为国家经济竞争的核心内容。纵观近代以来大国崛起,金融的支持无不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建设良好的金融架构往往是提升一国经济实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发展战略。本文力图介绍美国在国家崛起时金融业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并对大国崛起的金融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建议。

一、引言

美国在短短的二百年里不论在经济还是在科技上,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离不开美国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与逐渐成熟。如今,作为多极化世界中一极的中国,对于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强劲影响力日益彰显,本世纪前50年,是中国发展、崛起的大好时机,所以我们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探讨美国崛起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并分析我国在崛起中将会遇到的金融问题。

二、美国崛起带来的启示

1820年中国的GDP占世界的28.7%,是当时世界上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这一年,美国则刚刚渡过了荒蛮战乱的时代,百废待兴。而在此前3年的一天,也就是1817年2月25日,在纽约曼哈顿岛南端的一个经纪人办公室里,28名经纪人齐聚一堂,成立了纽约股票交易委员会,这就是纽约交易所的前身。

短短的80年,沧海桑田,攻守轮回,令今天的人们唏嘘不已。在中国,十九世纪早期的清朝,虽然国力仍然强盛,但闭关锁国的国策,加之腐朽落后的体制,已使其走向衰败成为必然。而当人们走近历史的深处,会不无惊讶地发现,1817年那个似乎毫不起眼的纽约的股票交易委员会,竟然是一粒光明的火种。今天,当我们来探究美国经济起飞背后的驱动力时,没有人能够否认,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资本市场以及其他的体制创新,在美国崛起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今天全球各个资本市场和金融中心的博弈背后是大国的博弈,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资本市场的博弈对大国博弈的结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当历史翻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残酷的一页,进入到现代经济竞争的时代,我们同样可以看到,美国资本市场在美国经济的又一轮起飞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战以后,美国经济在旺盛的民用需求的推动下,迅速发展了二三十年。但是到了七十年代,因为民用需求趋于饱和而进入了滞胀阶段。无独有偶,欧洲、日本等其他发达国家也经历了类似的发展过程。但是,随后硅谷一轮又一轮的高科技浪潮,使得美国走出了滞胀困境。而欧洲和日本等国今天还未能走出低增长的困境。在这一切的背后,华尔街功不可没。

令全世界最为瞩目的是,在过去的30年中,从计算机、半导体、生物制药、网络、纳米等所有的高科技产业无一不从美国兴起,并引领美国经济实现了成功转型。而欧洲和日本在高科技领域只能在美国后面亦步亦趋,依靠模仿拼命追赶。在新经济的潮流中,这些国家被美国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造成这一差别的原因,是美国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形成的强大的发现和推动机制。欧洲银行协会主席、德意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沃特在访华时指出:“从全球经济发展的潮流来看,世界正在逐步走向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这方面,欧洲已经落后。中国不要学习欧洲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而要尽快学习资本市场的模式。”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经说过:“欧洲在高新技术方面落后于美国并非由于欧洲科技水平低下,而是由于欧洲在风险投资方面落后于美国10年。”

所以,今天美国经济的强大,并不在于它的GDP总值位居世界第一,或它在高科技产业的一些领域独占鳌头,更为重要的是它的资本市场,以及资本市场所带来的强大的发现筛选机制和资源调配能力。

三、中国在崛起过程中的金融问题分析

今天的中国经济,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人均GDP和美国相比仍然只是很小一部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成熟的、良性的资本市场是促使金融体系乃至经济体系实现生态平衡的关键;同时,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和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也决定了一个国家资源配置的效率,决定一国经济发展的“加速度”。历史给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国提供的深刻启示是,对中国这样一个正在崛起并追赶发达国家的大国来说,资本市场的建设是一个基本国策,必须放在一个国家战略的高度来看待。我们需要把眼光放得更远,需要全面思考大国崛起之金融市场发展战略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只有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了,对市场的问题我们就有可能看得更清楚。

第一个问题:一个健康、强大的资本市场,必将伴随着大国崛起而崛起,并必将为大国的崛起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的资金血液。2007年A股市场已经恢复了融资功能,尽管融资额创了历史新高,高于过去几大牛市顶部年度融资额之和,但目前它还仍只是“恢复”阶段。这个市场还没有健康、强大到“必将为大国的崛起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的资金血液”那种程度。

如果我们将眼光放得更远,放到2020年中国进入小康社会的长远发展目标上来看,那么我们就会看得更为清楚:大国的崛起,必将需要一个健康、强大的资本市场做支撑;同时,一个健康、强大的金融市场的崛起,特别是一个健康、强大的资本市场的崛起,必将为大国的崛起插上一双闪亮的翅膀。如果没有强大的金融市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将要延滞许久。

第二个问题:关于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建立和健全发展问题。主要是创业板和风险投资、三板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债券市场、股指期货、外汇市场。此外,还有银行、保险、投行、利率市场、楼市,等等。这些实际上已经构成或即将构成中国金融市场的体系。

篇9

特点与趋势

安龙镇地处都江堰市南端距市区26公里,全镇幅员面积1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831亩,人口12000余人,全镇辖9个行政村,56个农业社,一个居委会。迄今为止,全镇花木面积达到7000亩,粮经比例3:7。花木种植户3125户,占全镇总户数3518户的89%,在地产值1.5亿。2003年全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0元,其中花木收入3200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7%。发展中呈现以下特点:

1、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都江堰市花木产业起源于七十年代未,兴起于八十年代未九十年代初,发展于九十年代未。1998年至2003年,安龙镇花木种植面积由600亩达到14600余亩。2002年被都江堰市农牧局命名为“都江堰市生态农业示范镇”。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花木种植的专业化程度也日益提高。种植面积达80%以上的村是:吉乐村、三圣村、泰安村、东风村、铜池村、接龙村、泊江村。种植面积达90%以上的组有:吉东村1、2、3、4组;铜池村1、2、3、6组;接龙村3、4、6组;泊江村4、5、7、8组。安龙镇近年共涌现花木专业村8个,其中花木年产值超千万元的村3个。全镇花木在地产值100万元以上的有14户,50万元以上有62户,30万元以上的有115户。一村一色、一村一品的产业化生产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2、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化程度日益提高。各村在花木种植得到发展的同时,还围绕花木这一主导产业,延伸发展与之相关的配套产业,拉长了产业链,促进了当地二三产业的发展。一是花业逐步成为优势产业。全镇现有规模较大的花木公司5家、花木研究机构1个。业务遍布全国各地,并具备了承接较大工程的能力。同时,依托花木产业,还延伸发展了根雕、园艺、赏石、装饰、园林用具等多个新兴产业。二是转移了农村富余劳力,农民务工突破了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单一性,仅花木产业带动务工达全镇劳动力的90%。三是带动了三产的发展,成立农家公园1个,高标准农家乐1个,常年农业旅游观光接待300人次,实现收入1.5万元。

3、市场流通活跃。安龙镇在成都青石桥花木市场和月亮弯花市上有长期销售点的36家,其中在青石桥花市的有7家,当中以三圣村二组付文刚最为突出。该同志在八十年代开始从事园艺,现已建成在地产值上百万元、面积20余亩的川派盆景,优质高档绿花苗木园艺场,1994年到青石桥花市设门市,开创了安龙花木进入成都花市的先例。在月亮湾花市的有23户,其中以铜池村一组汪玉文最著名,该同志是安龙镇比较早从事花木产业的同志之一,其家中建有10余亩盆景、桩头、绿化林木,在地产值80余万元,并带动了当地31户农户从事花木种植,走上了致富之路。在他的倡导下,铜池村一组12户农户在该镇的围街路两旁建成精品川派盆景、桩头、苗木展示观光带。月亮湾花市共有45户花木经营户,安龙镇就有23户在此经营,占据了50%以上的市场份额。另外,在上海、广州等地有该镇营销人员住点销售。形成了以重庆、云南、贵州为主的省、市周边市场,以北京、西安、上海和两广为主的国内远程市场,2002年7月—2004年6月,安龙镇年花木外销交易2315起,交易额达6000余万元。今年,网上销售在今年成为安龙花木销售的新渠道。2003年,建立了“古堰花卉”、“安龙情意”网站,2003年上半年该镇花木通过“西部在线”网站、农经网等向广安、眉山、南充、陕西、乐山等省、地、市,销售了以桂花、天竺桂、银杏、贞楠等高档绿化苗木,销售额达430万元。同时,“四川安龙天然林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全面启动为安龙镇花木营销注入了活力,四川安龙天然林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投产以后就为我镇推销了价值450万元的苗木。该镇172人的运销队伍发挥了一定作用,每到周未,该镇就有3万余元的花木涌向成都青石桥、月亮湾花木市场。

4、经济效益良好,富裕了一方百姓。据统计,2003年底,安龙镇人均可支配收入3328元,其中花木专项收入3260元,占96%以上;农民人均存款1万元以上,占全市之首;花木在地产值达1.5亿元。

调查中发现该镇花木产业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虽只是星星点点,未成气候,但其发展趋势已露端倪。

一是由低效品种向高效品种转变;二是由小苗向大苗甚至大树转变;三是由露天栽培向设施栽培转变;四是常规品种向专用品种转变;五是由季节性生产向常年性生产转变;六是由各村各自发展向全局性发展转变。

存在的问题

调查中我发现都江堰市花木重点产区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产业总体水平和整体素质还不高。一是花木发展的科技水平不高。从调查情况看,该镇上千种花木大都由花农依靠经验来种植和管理。生产手段落后,经营比较粗放;大路货多,名贵品种少;农科教结合不紧密,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系不广;花木产业自身科研基础差,科技人员短缺。总体科技水平不高,难以适应当前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和加入WTO后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二是花木品种结构不合理。苗木多,花卉少,虽有“花卉之乡”美誉,但其主打品种仍停留在绿化茵木阶段。都江堰市区销售的鲜切花,本地产的不到三分之一。即使是绿化苗木,也是小苗多,大苗少,大路货多,精品、珍品少。三是布局分散。虽然目前也出现一些专业镇、村、组和户,而且在全市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影响不远,缺乏象宜兴比利时杜鹃、苏州维生种苗、句容草坪草等在全国叫得响的拳头产品。四是外向化程度低。目前该镇以及我市花木对外交流与合作基本空白,一些国外品种都是从国内其它花木企业转手而来,难以从直接的对外交流中获取第一手的市场信息、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销售上也全部为内销。五是花木产业化中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花木公司与经纪人、经纪人与农户之间并未真正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公司与经纪人之间是单纯的收费与服务的关系,经纪人与农户之间也是单纯的买卖关系。花木种植户承担了主要的风险,但收益远远低于花木经纪人,这种极不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影响了该镇花木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六是众多花木公司无序竞争,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和品牌,导致本地产品大多成为外地产品的提货基地,使我市花木销售利润大部份被外地所占据。七是产业投入不足,虽有几家较大的公司,但公司加农户的生产形式并未真正形成,花木生产仍以小农生产为主,种植盲目的性较大,如安龙镇前几年心意的大面积种植,导致了许多农户后来不得不将其扔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极不利于本地花木进入国内或国际大市场,花木生产的风险也非常之大。

面临的挑战

从该镇情况来看,当前都江堰市花木产业既具有加快发展的内在潜力,又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必须面对非常严峻的各种挑战。

有利因素有:一是都江堰市花木产业发展已有一定基础。规模不断扩大,区域特色明显,栽培技术纯熟,管理水平较高,在全省乃至全国已有一定知名度,具备了产业发展和升级的基础条件。二是花木发展面临着良好的市场需求环境。首先面临着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据悉,西部13个省退耕还林需要苗木4OO亿株,目前缺口一半,这给本地花卉苗木进军西部开发建设提供了良好机会。其次面临着城乡创卫的良好机遇。最近成都市党代会又提出把成都建设成为人居环境最佳的城市,这些都对花木保持了旺盛的需求。第三,都江堰花木重点销售地区对花卉苗木将出现新的需求。今年北京拟实现三层绿化隔离带阻隔风沙,需要大量绿化苗木。此外,目前北京正在筹备2OO8年奥运会,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将带来大量配套绿化工程。这些都为都江堰花木进军北京市场提供了重要机遇。三是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花木消费领域不断拓展。

不利因素有:一是加入WTO后,花木产业的国际竞争将日趋激烈。加入世贸组织后,花木的关税将大幅降低,现有的一些贸易保护措施或优惠政策到时将会取消,花木进口将增加,国内市场将受到较大冲击,尤其是种子和种苗受到冲击会更大。而目前都江堰市花木重点产区在品种、技术、质量、单位面积产量及效益等方面与发达国家都有一定差距,可以说尚未做好甚至根本没有开始做入世准备。二是花木产业国内竞争压力将增大。目前全国性的农业结构调整正在蓬勃展开,花卉苗木将是调整的重点之一。种植面积扩大,花木产量增加,势必加剧市场竞争。再从都江堰市花木重点产区现状看,虽然已具一定规模和基础,但总体竞争力不强。花卉生产上土壤及气候条件不及得天独厚的广东、云南;苗木生产上目前品种、档次、技术及亩均产出率已落后于浙江萧山;设施栽培上,上海的科技实力和资金实力雄厚;在市场培育上,不及常州、温江等地;在产业扶持上,当地政府无明确扶持政策,势必形成自生自灭的状态。因此,目前都江堰市花木国内竞争的态势并不乐观。

办法与措施

(一)继续扩大花木重点产区规模,放大做强产业优势。

以现有产区为基础,以安龙镇为轴线,在横向和纵向上延伸、拓展、辐射。河西片区可由现有花木乡镇为基点向周边拓展,河东片可由聚源镇为基础逐步向成都方向扩展,可以借鉴常州市的做法,大力引进花木种植大户和经纪人,在安龙、聚源、崇义一带形成规模。逐步形成成灌线和旅游沿线花木产业密集带,形成都江堰花木产业的独特景观和氛围。与此同时,进一步提高花木产业的专业化程度,以现有专业村、组、户为基础,加快形成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尽快形成一个或几个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花木品种规模化生产基地,形成声势,打响牌子。

(二)科技兴花,努力提高花木产品的质量和档次。

一是要加快农科教结合步代。把科技对接、人才引进作为提高花木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制定优惠政策,加强产学研联合,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挂钩,鼓励专家教授、技术人员到本地技术指导、科技攻关、科技合作。四川安龙天然林技术有限公司等科研实力较强的科技型企业,要主动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在继续抓好苗木育种的同时,逐步涉足花卉等优势主导产业的研究和攻关,特别是花木种子、种球的培育,以提高都江堰市花木产业自身科研实力。安龙镇要充分利用制作根调、桩头等传统优势技术,加快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做大做强花木的同时作好相关产业的发展。二是要加快花木科技示范园建设。借鉴乡镇工业园区建设的思路与办法,采取市场化运作机制,走企业化发展的路子。一方面对培育、引进的新品进行试种、示范,另一方面进一步壮大公司自身实力。要充分利用现有花木产业基础设施较好的有利条件,创办花木科技示范园。三是要积极培植花木大企业。围绕花木产业,积极引导现有花木企业开展资本经营和资本重组,发展集生产基地、科研开发、加工生产、市场营销于一体的大型花木企业集团。四是加快从国外引进新品良种,加快对外合作步伐。要紧紧抓住我国将要人世的机遇,利用本地基础条件、劳动力等优势,吸引发达国家合作经营。

(三)追踪市场脉搏,大力发展市场适销对路的花木产品。

苗木生产上,一是要瞄准大西北开发,发展抗干旱、抗风沙的花木品种。二是瞄准城镇建设的需求,充分利用山区资源优势种植大苗,再经过产业区适应性移栽后供应市场。三是要积极引进高档、稀有品种。根据市场需求,加快新品更新步伐,缩短产品周期,提高种植效益。

草坪生产上,由于草坪市场需求大,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且绿化面积大,颇受经济欠发达地区青睐,可以大力发展。但我市草坪生产却廖廖无几,作为花木生产的代表乡镇安龙镇还无一家生产草坪的农户或企业,因此当前要大力推广草坪栽培技术,在引种草坪的同时,不断提高草坪质量,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花卉生产上,鉴于都江堰市土壤、气候等,要注意优化品种结构,延长上市期,避免季节性过剩,逐步抢占都江堰市场,并积极向周边城市拓展。

盆景生产上,目前产区粗放型的大路品种多,竞争力不强,要进一步提高档次,逐步形成“浅奇、清新、自然、古拙”的特点,发展精品、珍品。

(四)拉长产业链,大力发展花木相关产业。

一是形成花木重点产区园林建筑的合力优势。改变目前园林建筑公司少、规模小的状态,建议组建都江堰园林建筑总公司。进一步提高园林建筑企业的设计能力、施工能力和市场知名度。二是积极发展花木生产用材工业。凡花木及相关产业所需材料,本地都应大力发展。既可拓展本地花木产业领域,壮大产业整体规模,又可降低本地花木生产成本,提高花木产业竞争力。三是努力发展旅游观光业。充分利用本地花木种植优势、园林设计建筑优势积极开发花卉旅游业。可在成灌线、青城山沿线辟建各具特色的观光花园,吸引社会资金、个人资金参与投资,允许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入股参与建设。此外,与旅游观光相配套,线沿线乡镇的镇区必须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利用本地花卉苗木优势,逐步建成风景秀丽、各具特色的花园式小城镇。最终形成房在花中建、人在花中行的旅游专线。

(五)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多渠道搞活市场流通。

一是抓好花木大市场建设。市场建设要突破行政区域,按照产业布局,以河花池市场为基础,组建统一的大市场。安龙等镇的花木市场可成为其分市场。此外都江堰市其它地方的花木生产基地,如中心镇的花木等可打这个牌子。这样,在统一的市场体系中,有主市场,有配套市场;有综合市场,有专业市场;有批发市场,有产地市场;有季节性市场,有常年性市场,逐步使都江堰花木市场发展成全省领先的花木大市场。二是进一步到外地设立销售窗口和上网销售。

(六)成立都江堰花木协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建议市里成立花木联合会,各有关乡镇成立花木协会,下设花木种植会、经纪人协会等。组建协会必须坚持农民自愿,实行民办、民管、民受益。工作上坚持由点到面,由少到多,由单项到多项,由松散到紧密,绝不能搞行政命令。形式上可以是松散型的协会,也可以是紧密型的专业合作社,也可创举办股份合作制的花木企业。活动范围上可以是本市的,也可以是跨市的。

(七)进一步加强对花木产业的信息指导和服务。

篇10

多年前,提到田溯宁,人们会自然地联想到亚信、网通。现如今,田溯宁三个字却与云基地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云基地坐落于北京亦庄,由田溯宁率领的宽带资本投资创建,于2010年8月诞生,投资5亿元,占地7000平方米,入驻企业十余家。这里是北京“祥云工程”中第一个云计算示范基地。

云基地中的各企业业务都围绕云计算展开,从云服务器到云箱再到云计算软件系统平台,分布在云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为了打造云基地这条云产业链,田溯宁没少花心思。因为这样的事情之前没有人做过,也没有经验可循,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但是正是看中了这种产业链整合带来的聚合效应,田溯宁决定潜心织云,全情投入他的第三次创业。

田溯宁织云

田溯宁的职业生涯一直在不同的角色中转变着,从亚信总裁到“宽带”先生,再到如今的云基地开创者。不同身份的切换,让田溯宁对ICT领域有着全面的观察角度与独到的见解。这一次,他把宝压在了云计算上。

事情的起源还要从田溯宁美国硅谷触云说起。

在美国,田溯宁第一次接触到云计算,这让年过四旬的他再次迸发出创业的激情,因为他认为云计算是一种能把IT、通讯、互联网这三个行业融合在一起的技术性革命,他迫不及待地和老友们沟通关于云计算的各种问题,因为他急切地想把这一变革带到中国,使得中国企业能成为这一场革命的弄潮儿。

此后,他开始不遗余力地向人们宣讲云计算,并在各大媒体、论坛发表了多篇有关云计算的文章。在人们还不清楚云计算为何物的时候,田溯宁用简单的话语解释了云的真谛:“云计算就是让每个人都能以书本一样的价格,享受超级计算机一样的能力。”他认为,计算机始于主机,终于云计算。

2010年初,田溯宁旗下的宽带资本和北京市经信委、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一道投资建设云基地。田溯宁看准云计算,开发区也看好云计算,宽带资本与开发区的合作可谓是一拍即合。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赵昕昕告诉记者,开发区管委会的主要职责是做好整个产业的搭建、布局工作,而云计算是国家到企业共同认知的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发区的定位就是要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所以就要做好这方面的招商和宣传,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宣传,企业才会被吸引而进驻。这也就不难理解与宽带资本的合作了。

开发区对云基地这样的企业最主要的支持是打造一个高端人才在这里安心研发、工作、生活的便利环境。例如周边建立的公租房、医院、学校等设施,这都是为吸引人才而做的,因为人才是产业发展很关键的因素之一。“开发区每年拿出1亿多元支持科技创新,奖励自主创新、科学带头人、增长快的企业,引导、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不断做强做大。”赵昕昕解释道。

“宽带资本计划到2012年,会持续投入70亿人民币在云服务器、云存储、云应用、集装箱数据中心、云操作系统等领域。”田溯宁在去年北京“祥云工程”中金云后台启动仪式上说,“我们认为这是比较好的方向,不仅给投资者很好的回报,而且能够积极推动这个产业的发展”。

集群入驻

天云科技副总裁张福波介绍,为了加快创新驱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北京创造”品牌的主力军,开发区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减免房租、推动成立云计算产业联盟等。2010年8月,云基地在北京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宽带资本共同投资下成立后,很快就形成了一个云产业生态系统的集群,云基地入驻的企业涵盖了云计算产业链的各个关键环节,包括分布式数据中心、云服务器、瘦终端、云存储等硬件产品;云操作系统、桌面虚拟应用系统等基础软件;智能知识库、数据挖掘系统等应用软件;以及云系统集成、云应用等。

据了解,目前入驻云基地的10余家企业,有天云科技、天地超云、友友系统、天云趋势、网通宽带、天润融通、天地云箱、天维信通、云基地、云端时代、天地祥云、云像寻人、捷库、京联云以及中云网等,还有一些企业也在洽谈中,将会不断有新的企业加入进来。

成立之初,为了撑起整个云基地的产业链,田溯宁见到好的人才和创业项目就想拉到云基地里。现在天地超云的CEO韦轶群就是其中一个。

韦轶群与田溯宁颇有渊源,田溯宁还在网通时韦就在他手下一起并肩作战,2009年韦轶群参与进来,担任天地超云CEO。除田溯宁以外,天云科技背后的股东还包括张明正、雅虎创始人杨致远、广达电脑创始人林百里、威盛CEO陈文琦等业内大佬。

田溯宁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很有激情的人,这点从他前两次成功的创业过程中就可窥出端倪,天地云箱CEO徐红忠也正是被田溯宁的这种激情所感染,加入了他的织云大军,成为了天地云箱的头号员工。除此之外,天地云箱的首席运营官符全也是被云基地自由、积极、有活力的氛围所打动,在Sun被Oracle收购之后,选择了离开,投身到云基地的创业者队伍中来。

友友系统CEO姚宏宇是田溯宁拉进云基地的另一名“开荒者”。

在认可田溯宁以资本整合产业链的理念后,姚宏宇的公司于2010年上半年接受宽带资本的注资进驻云基地,友友系统成为云基地的又一个云系成员。

产业链协同作战

在这个产业链中,云基地为云系企业提供财务、人力、行政、法务等方面的共享服务;中云网做云计算领域的门户网站;天维信通是云网络设施提供商,为跨国企业在中国提供云计算组网服务;天地云箱主要是云数据中心提供商,开发模块化的数据中心产品;友友系统和天云趋势都是致力于云计算操作系统的开发,提供云计算基础技术平台的公司;天地超云属于资源池提供商,主要做云计算服务器的研发与制造;天云科技则是云总集成商。

据介绍,在云基地里,传统的数据中心被放进一个叫做云箱的绿色集装箱内,可容纳相当于四个国家图书馆的数据,适用于工业园区、科研院所、智慧城市、IDC扩建新建、灾备中心等多个场景。2011年5月云箱正式,这是我国首台实现商用的模块化数据中心,“部署这样一个‘云箱’,只需6周时间。”符全告诉记者,“与传统IDC相比,云箱单个机柜负载增加5倍,占地空间节约4倍,总功耗节省50%以上,电费支出也就节省了50%以上”。

在田溯宁的规划中,天地云箱的成立是为了解决云计算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数据中心的问题。业内专家表示,一次性投资大、建设周期长、难以管理的传统数据中心早已不符合云计算的发展趋势,国外则开始兴起模块化的数据中心模式,像英特尔等厂商也早已开始部署这样的集装箱数据中心。这种模式的最大价值在于把工程产品化、客户设计和部署数据中心的过程将变得轻松。

徐红忠对于云箱的定位非常清晰,“如果说云计算数据中心需要用模块化的方式完成,那么我们就是提供模块的人。”其实,这样一个“有形”的产品也是云计算落地非常典型的体现。

除云箱外,中国首台云服务器“超云”2009年底也已经在云基地正式下线。据了解,超云服务器从构想到试产阶段,仅仅用了8个月时间,而从第一台服务器下线到系列新品,也只花了短短三个月。

云基地员工告诉记者,超云服务器是机架式且高密度多独立节点,每千瓦性能不低于 375 GFLOPS,全冗余模块化设计。其灵活易用的管理,为云计算中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重要的部署条件。目前超云服务器已5个系列25款产品,并在中国移动、百度、淘宝、360等公司测试和应用。

作为整个云计算产业链中的基础部分,如果说,云基地在IDC和服务器上获得的这两项重要的技术突破,为云计算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设施平台的话,那么友友天宇则为云计算的各种应用搭建了一个高效的软件系统平台。

“3年前,友友天宇规模还很小,我们采取的是避开跨国企业,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市场策略”,姚宏宇说,“今天,我们已经在云计算的主战场上与跨国企业直面竞争,而且各有胜负”。他说,“中央某部委基于友友系统平台的云计算应用即将建成,这是一个覆盖全国的项目,规模很大。到今年6月份,大家就知道了。”

目前,友友天宇有员工100余人,“目前为止,我们还是全员持股,包括司机在内。创业公司风险很大,有风险时要大家承担,那么,有利益时也应大家分享。”姚宏宇说。因业务增长迅速,预计今年友友的人才需求将成倍增长,“找不到足够数量的技术人才让我们很头疼”。

新市场的启动往往都是由人才争夺大战打响第一枪的,友友天宇人才招聘上遇到的头疼问题,也折射出云计算这一全新市场已经启动。“虽然云计算市场现在还不成熟,但未来5年,云计算一定会颠覆现有的信息技术与通信市场格局,并改变现有的产业结构。”姚宏宇认为。

产业链整合给云基地企业带来了利益最大化。天云科技副总裁张福波告诉记者,云基地各家企业虽然各自独立,但当有相关项目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会彼此联动、协同作战,这样使得企业的利益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试验田作用显现

自2010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支持云计算企业投资建设云基地成立以来,吸引了涵盖云计算产业链上中下游等企业,实现了云计算产业在开发区的率先布局和小规模产业化。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姜贵平曾表示,云基地是全球首个集软件、硬件和服务于一体的云计算产业基地,是实现产业集聚化发展的一块试验田。

2011年9月27日,北京亦庄“中国云产业园”正式启动,包括百度云计算中心项目、云计算系统设备制造基地项目、云计算研发运营中心项目、KDDI(日本电信运营商)数据中心项目、北京电信数据中心项目的首批5个项目在启动仪式上签约,总投资规模达261亿元。

“中国云产业园”目标定位在建设“两中心、一基地、一平台”,即中国最大的云计算技术研发中心、中国最大的云计算运营及增值服务中心、中国最大的云计算系统设备制造基地、中国最大的云计算数据平台。

开发区为推动云计算产业链和市场的健康发展,在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于2011年4月成立了云计算知识产权创新联盟,目前已集聚27家企业,有效地促进了开发区云计算产学研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机制的形成。

赵昕昕介绍,虽然云基地对开发区的影响目前来讲还很难做定性、定量的评价,因为它还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但是云产业的发展会很迅速,会成为开发区的支柱产业,开发区很看好云产业的发展前景。

“中国云产业园”启动后,北京亦庄还将通过集群式规划发展、金融杠杆助推、相关政策配套、加大软环境建设等创新模式全力保障和助推北京亦庄云产业链的完善发展。而这一切的发生跟云基地的先导作用密不可分。

用张福波的话说,云基地的产业链整合体现了聚合效应,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良性竞争,减少了重复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