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开发原则范文

时间:2023-12-25 17:36: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旅游开发原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旅游开发原则

篇1

一、科学规划原则

科学地规划是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基础。旨目的、无系统的开发只能导致生态旅游资源的破坏,短期的经济利益代替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片面的保护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冲突。生态旅游的科学规划就是通过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析与评价,并根据生态旅游市场的需求特点,提出生态旅游规划的总体思想、基本原则以及具体目标。在规划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人文环境的保护规划,因为大部分能开展生态旅游的地方都具有较为独特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遗产。>文秘站:

二、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日前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社会和经济全方位的发展,包括人类需要、资源限制和公平三大要家。生态旅游的开发,不仅要满足旅游者获得在旅游地享受的需要,而且也要满足旅游地的群众获得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仅要合理利用当地的生态旅游资源,更要为当地的生态旅游资源的维持和发展创造条件。所以生态旅游的开发不是单方向,而是双向的,是旅游者、投资主体和当地社会之间的平衡和互动,这样才能达到公平。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实质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经济和人类生态环境成为一个整体。生态旅游开发是改善地区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系统工程的一个人口,通过生态旅游的开发促进区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从更大的层丽上来看,生态旅游需要全社会积极有序的参与。

三、最大限度的社区参与与防“泄露”原则

鼓励最大限度的社区参与,让当地群众加入到生态旅游业的开发,这也是区域生态旅游开发成功的原则之一。我国人口众多,一些具有较好生态旅游资源的地方在经济上比较贫穷,生态旅游开发如果完全脱离当地社会是很难成功的。积极地获得当地政府、社区和群众的支持,是生态旅游开发成功的基础。即使自然保护区、风员名胜区这类由国家直接管理的半封闭或封闭区域,生态旅游也不应是象牙宝塔,否则也很难持续发展。只有当地居民理解、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并从中受益,才能使区域生态旅游业和自然保护事业健康发展。让当地群众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进程,从社区的初步评价,到规划过程与实施,直至不断发展中的监测,都能反映出“共享的社区设想”,从而得到当地的支持。

所谓“泄露”就是旅游的收益流到旅游区域以外。要做出最大的努力,最大限度地使该项生态旅游的经济效益保留在受影响社区内。这也是维持当地计区和群众对生态旅游开发信心的重要保证。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注重对当地群众进行培训和扶助,以提高他们的技能,更多地参省生态旅游项目的建设和从事旅游纪念品的生产,从而使新的商业机会能在地方层次上解决,使生态旅游的效益用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四、区域整体发展原则

篇2

关键词:海岛;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环境解说

海岛作为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在地质、气候、环境、生物等方面形成各种不同的景观,而且在有限的面积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从而构成一个独特的旅游区域。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18000km的大陆海岸线,此外还拥有14000km余的岛屿岸线,海岛数量巨大,有6500余个面积大于500m2的岛屿以及上万个面积在500m2以下的岛屿和岩礁。许多岛屿环境幽静,景色怡人,具备良好的发展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游的条件。

一、海岛开发生态旅游的原因

生态旅游是指“旅游者基于回归自然、体验古朴文化、保护自然生态和传统文化等动机,在不损害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到自然环境优美或人文气息浓郁的地区进行的以

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为客体,并促进旅游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协调发展的一种新型的可持续性旅游活动”[1]。

二、海岛生态旅游的具体设计

现如今,旅游开发已经从景点、景区的开发转向整体的、区域的旅游发展。而海岛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开发海岛生态旅游需要从海岛整体着手,设计整个海岛范围的生态旅游规划。

(一)马尔代夫海岛开发的成功经验

1、马尔代夫群岛的旅游开发原则符合生态旅游开发的理念

在马尔代夫的海岛旅游开发中,每座海岛及周边海域只可以允许一个投资开发公司租赁使用。每座海岛只建设一个酒店或度假村,其建筑风格各异但充满当地风情,例如用椰树干做房柱,用树皮、树叶遮盖房顶;再如用珊瑚、碎石砌墙等等。

2、马尔代夫在保护海岛生态环境方面实施了有效的措施。

马尔代夫海岛开发采用“三低一高”原则,即:低层建筑、低密度开发、低容量利用、高绿化率[2]。在马尔代夫,环境控制措施十分严格,比如严格控制树木砍伐,严禁游客采集贝壳、珊瑚,严禁游客在岛上喧哗、吵闹,禁止随地扔垃圾等。

(二)海岛生态旅游的具体设计

1、整体环境

生态旅游是追寻一种自然、本真的旅游感受。因此海岛生态旅游的开发要最大程度的保存海岛的原有风貌,维持海岛纯净、优美、天然的整体环境。

2、 格调

海岛的生态旅游格调一是要注重当地的自然景观、地理要素,二是要结合当地生态文

化、习俗、历史文化等等,形成自然的、清新的、独立的整体格调,营造海洋中世外桃源的气氛和环境。

4、交通

海岛生态旅游业的交通工具首先应是环保型的,其污染物的排放应低于传统交通工具,可选择使用新能源例如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等等;第二要体现地方性和自然性,符合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特色,可适当使用马、牛、人力轿等,提倡步行。

从陆地到海岛的交通方式建议使用载客量大的船次,尽量选择排污量小的船型。

三、海岛生态旅游产品形式

(一)海岛生态休闲度假

    海岛周围被碧水环绕,空气清新,污染少,噪音小。良好的生态环境外加独特的海岛氛围、优越的海洋景观和远离尘嚣的隐士情调,使海岛成为人们休闲度假旅游的好去处。

在具体产品方面,可以有限度的开发海上生态旅游、生态观光,不同档次的游船,生态度假村,spa 康乐,沙滩、沙雕,生态渔村,文化游等等。

(二)海岛生态休闲渔业 

与大陆沿海相比,岛屿周边的海洋环境保存得较为完好,海洋生物多样性也较为丰富。因此,结合海岛特别保护区和海洋牧场建设,海岛开发休闲渔业具有一定的地理空间优势[4]。

四、海岛生态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海岛的资源丰富,但与大陆相比,海岛面积有限,水资源贫匮、历史文化单一,所以它们的环境系统十分脆弱,自我恢复能力很低,其生态环境的破坏往往是无法逆转的,而进行治理成本会非常高。

(一)海岛环境的立法保护

联合国海岛会议对海岛立法问题异常重视,强调保持海岛生态平衡和长期持续发展,必须有适当的法律制度[5]。

(二)环境保护的具体对象

1、对环境容量的把握

海岛生态旅游开发应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环境承载力,以此为标准来控制游客量,避免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对生物资源的破坏。

2、对土壤、地貌和风光的保护 

旅游开发要以保护海岛为第一要务,不得随意改造海岛地形、建造地基深的高楼,不得破坏海岛原有风光,应充分利用岛上原有的景观和风光风貌设计生态旅游的项目和设施。

3、对岛上环境卫生的保护 

旅游会带来一定的垃圾危害,因此要多设置垃圾箱,还要制定规章,防止游客乱扔垃圾。

4、对岛上生物的保护 

海岛由于特殊的位置和适宜的环境,适合许多生物生长,形成了独特的海岛生物圈[6]。例如我国唯一的蝮蛇保护区就坐落于大连西北海中的蛇岛,而舟山群岛普陀山拥有“佛顶茶”等稀有植物。

5、对海岛文化风情的保护

    岛上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劳动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居室建筑、婚俗传统、音乐体育、待客礼仪等等[6]。这些文化因素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对外来的游客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如湄州岛的妈祖文化,普陀山的佛教文化等。但是旅游开发势必会一定程度上冲击海岛文化。因此环境保护还包括对海岛文化环境的保护。

六、结语

我国有丰富的海岛资源,具备海岛生态旅游开发的资源优势,生态化作为今后一般旅游产品的发展趋势,也是海洋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的方向。在海岛生态旅游开发中,要注意吸取国外海岛开发成功案例的经验,注重整体的规划和细节的设计,在各个方面体现生态化和环保观念;要结合岛屿具体特色开发适宜的生态旅游产品。在开发和经营中,要注重保护环境,进行有效和高质量的环境解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海岛旅游的生态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金伟,李 丹,李 勇,佟连军.《生态旅游:概念、历史及开发模式》.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年第9期.

2、伍鹏.马尔代夫群岛和舟山群岛旅游开发比较研究.渔业经济研究2006第3期.

篇3

关键词:旅游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瑰宝,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体现,它是无形的遗产,与有形的物质文化相比,它的保护更加的难,也更容易受到毁坏,甚至被遗忘,流失。这也就使得在近几年来,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问题,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注意,且各自有各自的主张。由此可见,关于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的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一、保护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开发的前提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无论是从文化的传承方面,还是有关旅游开发的方面来看,都应该本着以保护为前提的原则,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和真实并且原生态。尤其是有关于即将濒临灭绝和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时,应该注重发掘它的文化价值、生态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等,来进行传播和弘扬;而不是为了旅游开发,而大肆的进行改造和创建,由此而破坏了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为了能够达到旅游开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双赢的结果,我们应该合理利用资源,保护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促进旅游的开发。

能够正确的处理好“时代”和“传统”之间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积累下来的瑰宝,是历史的财富,它具有传统性的色彩,体现了浓厚的民族性和文化积淀,甚至于还有部分的消极因素的传承,它是受历史环境所影响的,受制于传统。对于当今社会来说,会有很多不适应现在社会要求的因素,需要我们去改变的地方,所以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应根据现代社会的文化,去改革创新和传承,使它富有时代的气息,符合人类全面发展的文化需求。

能够正确的处理好“保护”和“开发”的关系。在进行旅游开发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关于如何更好地开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必须实行的,当然这里的保护,指的不光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保护,也包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处的生态文化环境的保护。在进行旅游开发的时候,多多少少会对当地的环境进行改造,但是应该本着保护的原则,来适度地开发。保护和开发这两者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进行有效保护的前提和策略;而且只有在有效地保护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更好地开发和利用。

二、旅游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的有效措施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积淀,需要得到有效的传承,而旅游开发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起着促进的作用。能够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而不被流失或破坏;也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大众所熟知。旅游的开发都是根据当代社会的需求进行的开发,是被广大群众所接受的,通过旅游开发的形式,有利于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从而使其得到更好地弘扬和继承,使得更多的人愿意去了解这些文化,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促进的作用。旅游的开发其实也是一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方法,在使得被广泛大众所熟知的基础下,也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会自生自灭,同样还得到了很好的弘扬和传承。

三、以生态旅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的模式

生态旅游,顾名思义就是指让人们充分的去的自然中,感受自然,享受自然,了解当地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并且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影响,贯彻落实现在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也让人们能体会到自然风光和文化氛围。这对于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既能在保证其的完整性,也能得到更好地传承。

篇4

在市场经济中,只要有市场需求,同时这个行业的投资回报率能达到或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率,那么就会有相应的供给。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主要提供休闲消费服务,因此旅游市场的商品价格往往会高于一般有形消费品市场,生态旅游更是充分利用了自然环境和资源,其投资回报率更有优势,所以企业也乐于投资。旅游业具有很强的“乘数效应”。旅游业发展可以带动如住宿、餐饮、交通运输、娱乐零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即旅游需求增加能带来多倍的旅游收入的增加,因此,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提高了地区GDP、增加了政府税收,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就生态旅游业而言,兼具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点,关联产业的发展更可以吸纳大批的劳动力。因此政府很乐于推动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增加旅游产品的供给,满足日益壮大的旅游需求。对于供给者而言,为了满足消费者高质量的旅游体验要求,必须把保护旅游景区的资源和环境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努力生产出高品质的生态旅游产品。因此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是对现代人消费需求的一种迎合,符合经济学的原理。实践中旅游业的发展往往以环境和资源的破坏为代价,这也为现代经济理论所诟病。但是良性的生态旅游发展可以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生态旅游的良性发展可以同时实现三重目标:一是保护旅游地环境和自然资源;二是实现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体验;三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因为生态旅游需要满足旅游者更高的心理和审美要求,只有保护资源与环境才能给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体验,这就从客观上促使旅游开发部门改善旅游区的环境,以增加旅游的吸引力。对旅游者的吸引又能带来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提升了他们保护资源和环境的积极性。由此可以形成良性循环,而这个良性循环的形成根源于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因此生态旅游的开发可以兼顾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即与生态旅游开发相关的投资者、经营者、政府以及当地居民等利益相关群体可以在生态旅游发展中同时获益,这也体现了生态旅游在旅游经济系统运作过程当中公平性的经济学原则。另外生态旅游发展为生态旅游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开辟了稳定的融资途径,大大缓解了政府拨款不足带来的资金缺口。近年来政府有了更多的资金用于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的基础设施建设,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二、生态旅游开发中旅游经济关系的失衡

生态旅游系统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和自然生态有着天然的联系,是和谐、共存、共赢的关系。但是生态旅游本身并不会因为其提倡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而必然实现可持续发展。其存在着固有的、潜在的非持续发展因素,比如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的冲突。如果只是一味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就会割裂与自然生态的联系,使其发生不可逆的破坏,产生生态危机,最终影响自身的利益。因此尽管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是生态旅游本身的使命,但是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在生态旅游发展中也是不可避免的主要矛盾,因为任何形式的开发或多或少都是对已有系统状态的破坏。在生态旅游开发实践中,生态旅游参与者,无论是政府、开发经营者、当地居民甚至包括旅游者都曾出现过理性缺失的内容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产品日益丰富多样,生态旅游因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更符合现代消费者日益提高的旅游体验,得到迅速发展。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生态旅游的兴起、发展以及存在的现实矛盾,并对和谐生态旅游经济关系的构建进行了初步探讨。、情况,最主要表现为因缺乏对旅游承载力的科学评估而超出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开发。这种开发背离了生态旅游发展的初衷和积极意义,带来的是严重的生态威胁。在这种生态危机背后隐藏的实际是生态旅游经济关系的严重失衡。具体表现为生态旅游系统内的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如政府对生态旅游市场缺乏科学评估导致生态旅游地盲目开发,使其无法真正满足生态旅游者的高体验需要;旅游经营者和当地居民之间因为利益分配失衡带来旅游地发展危机;旅游经营者盲目扩大市场规模导致旅游产品供给违背生态原则;经济利益最大化与游客数量控制的矛盾无法协调等。长此以往,只会使生态旅游经济难以为继,最糟糕的是可能带来对生态环境不可逆转的破坏,使得子孙后代付出代价。从经济学角度的意义来说意味着子孙后代丧失了未来选择和参与这些旅游活动的机会,这对他们是不公平的。究其根本原因是经济利益凌驾于生态利益之上,利益诉求者割裂了与生态系统的联系,在孤立的经济系统内寻求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长远来看其结果是事与愿违。

三、和谐生态旅游经济关系构建

(一)充分发挥生态旅游经济行为主体的生产者属性

生态旅游经济行为主体是生态旅游经济关系的所有参与者,在一般社会生产关系中,他们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但是在生态旅游经济关系中,他们不自觉的更多地以消费者的身份自居。事实上在生态旅游经济关系中,他们同样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不仅消费自然,向自然索取,同时也在进行能动的生产,这种生产不仅意味着发展旅游经济、增加物质财富,更意味着作为旅游经济活动的组织者,可以能动的建设自然,管理和调控人和自然的关系。比如通过科技的发展来改善自然,拯救濒危资源;通过教育的进步来教育人类,提高环保意识;通过制度的创新来改进管理、科学决策;通过法制的健全来规范、引导生态旅游经济行为,使之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只有充分认识到生态旅游经济行为主体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身份,充分发挥能动的建设者作用,主动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才能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关系,实现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进化。

(二)充分发挥旅游地居民的能动作用

有别于传统旅游开发的是,生态旅游开发应当充分强调当地居民在环境、资源保护中的主力作用。传统的旅游开发往往强调旅游者对环境的爱护,重视旅游对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忽视对当地居民直接经济利益的影响。事实上当地居民应当是保护旅游景区最为重要的力量,他们居于旅游环境中,对环境保护的动力不仅来自于居民自身对生活环境的美学追求,更多的来源于因所居地独特的环境和资源优势而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这也意味着资源和环境的破坏,他们也将是最直接的受损者。因此即便多数居民未必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但是对于所居环境和资源却有着朴素而直观的保护意识。因此在生态旅游开发中,应当充分利用当地居民的这种环保意识,并将这种直观意识转化为更为积极主动的意识,根植于他们的内心并加以传承,这样会使他们成为环境保护最直接而有效的力量。

(三)充分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生态环境资源属于公共资源,产权归属是模糊的,其消费没有排他性,生态旅游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都试图能在活动中“分一杯羹”。但是该产品是有竞争性的,尤其当使用者人数足够多时,竞争性很大,即每个人对生态资源的消费活动都具有负外部性,都会降低其他人可以得到的资源质量,而个体在消费中是不可能考虑这种负外部性的,就会产生过度消费。因此如果单纯运用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不可避免会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这也是政府应当介入当地生态旅游经济开发的直接依据。政府应当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对生态旅游市场进行适度干预,为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比如政府可以在经济效益的考核评价机制上尝试进行改革,以此引导当地生态旅游的健康开发。如改变传统的投入—产出的效益评价机制,重新构建一套对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价值可以进行定量评估的体系,将旅游项目开发可能带来的环境损益作为核心指标纳入该评价机制,并且严格推行,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就减少“急功近利”的旅游开发。再比如采取绿色GDP的核算体系,将反映经济活动的负面效应,比如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纳入核算体系,从现行GDP中予以扣除。尤其对于依赖生态旅游资源比较明显的地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成绩考核可以考虑采取这一指标,这也是对地方政府可能存在的“急功近利”的经济开发的一种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引导。

(四)充分发挥资源共享优势并实现区域旅游竞合

篇5

一、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的背景

(一)必要性:森林公园作为森林生态旅游的主要载体,其发展直接影响着生态旅游给社会带来的效益的高低,从生态旅游的未来发展角度来说,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是及其必要的,是带动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盈利性:随着森林公园游的发展,森林公园旅游给旅游业带来的收益也日益增加。各林业部门不断统一思想认识,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加速发展全国森林旅游,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稳步增长。

二、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工作取得骄人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影响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工作顺利进行的突出问题需要解决。通过对森林公园的了解及其总结,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充分挖掘并发挥森林公园资源的价值

长期以来,旅游资源开发者及旅游经营者起先仅重视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后来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又开始注重森林公园的生态效益,却忽视了森林公园自身具备的可供人们游览、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研究等活动的价值。这样浪费了森林公园资源的同时也降低了森林公园给旅游业带来更大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的可能性。

(二)保护与开发难以兼顾

开发的同时必然会给一些地方的旅游资源带来破坏。森林旅游是我国一种新兴的旅游消遣方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数量的增加,人们接触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对森林公园的旅游需求更加迫切。许多投资商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忽视了旅游法律法规,没有按规划布局,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只热衷于一些回报率高的项目。对森林公园等旅游资源不加节制的开发给这些资源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三)建设与管理资金短缺,基础设施不完善

一直以来,在森林公园的开发与建设方面都存在投入不足、资金短缺的问题。我国森林公园的建设未能纳入中央和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森林公园的开发与建设不能得到国家和地方的专项投入,缺乏国家宏观投资政策的有力扶植和引导。资金短缺问题一直是森林公园发展的重要阻力之一,全国范围内的森林公园中,至今仍有许多因缺少建设资金而未能启动。在国家森林公园的开发与建设中,资金投入不足会导致其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或便而不畅等问题,资金的短缺还影响着宣传促销和招商引资等工作的开展,进而影响森林公园的进一步发展。

(四)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匮乏。

近些年来,森林公园在经营管理上缺乏管理型及对相关旅游知识有相当程度了解的专业人才一直是其致命的软肋。由于旅游业相关的工作都具有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等特点,工作起来十分辛苦,许多旅游相关专业的人都不愿从事这些让人又累有苦的工作,或者在工作了很短的时间之后又去选择其他相对来说较为舒适的工作。这样就造成了专业人才的流失。没有一个专业的领导队伍,很难促进森林公园的整体发展,更不能曾强其综合竞争力。

(五)法制建设滞后

我国林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其自然景观是国家珍贵的自然保护遗产,应加强对这些资源的保护力度,应该用法律的手段限制对这些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及破坏。严厉打击破坏资源的行为,高举保护森林公园的法律武器。

(六)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单一,缺乏精品

一些森林公园只注重靠森林景观来招徕游客,旅游产品相对来说比较单一,缺乏品牌意识,对森林公园建设的重要性和森林旅游的内涵特点认识不到位,在规划和发展中标准不高,技术水平较差,不注重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参与性,缺少游客参与性设施,缺乏主题精品。

三、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的对策

鉴于森林公园在旅游开发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应该用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难题。具体的问题对策如下:

(一)应对没有充分挖掘并发挥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价值的问题

首先应该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资源开发,还要遵循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包括重点原则、可行原则、生态原则、市场原则、开发利用方式的多样性和增殖性原则等。尽量使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价值得到全面的发挥。

(二)解决保护与开发难以同时兼顾的问题

1.做好旅游资源的规划管理

在对旅游景区及资源进行规划的过程中,要做到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市场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在具体的操作中不断完善对景区的规划,在开发的同时注重资源的保护。

2.加强立法

在“保护第一”的前提下,对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权加强限制和监督,同时对景区资源的开发需要立法的进一步完善。要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以保护资源少收破坏。

3.在资金短缺的问题上

首先应加强融资方式多元化,“广辟筹资渠道,提供资金保障”。通过国家投资、社会融资、招商引资等多种筹集办法,解决森林公园旅游开发中资金不足这一“瓶颈”问题。其次加强投资的多元化,政府应该加大投资支持力度,将森林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中。对于森林公园开发不能单靠政府投资,应由政府一元化投入转变为政府、企业、个人、社会多元化的投入。广集资金,加强森林公园建设的社会化进程。

4.在专业管理人才缺乏的问题上主要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入手解决。从政府方面来说,加强人才规划和信息引导,根据未来五年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建立规范化、经常化的旅游人才信息预测和机制,使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实现更好的对接。从企业方面来说,要改变森林公园人才缺乏的现状,实现规范管理、优质服务,不断提高综合效益,必须加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强对在职工作人员的相关业务技术的培训,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同时出台相关奖励政策吸引旅游人才,促进景区的进一步发展。

5.在法制建设滞后这一问题上

应加强和完善法制建设机制,国家需出台相应的保护条例及其配套的规章制度,形成一个完整的法制体系,以此来保护林区的自然资源及自然景观。在森林公园的规划管理中,必须参照《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破产资源法》、《水土保持条例》、《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相关条例,做到有法必依。

6.解决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单一,缺乏精品的问题

篇6

关键词:贵州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发展

一、贵州省目前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模式

(一)观赏景点类。主要是从视觉、听觉等感官出发,满足游客新奇感、神秘感和好奇心的需求,从游览中获得相关感官的。其中包含如下几种:(1)t望台、观景台、游览车、缆车等。如在著名的草海景点,建设观景台,观赏百鸟景色。(2)利用地域性资源优势,尤其是珍稀动物和特有植被,建设相关特色观光基地。(3)民族性观光,在重要的旅游节点、地区,设置相关的民族服饰、民俗、歌舞、祭祀、特色民族活动等展示。

(二)度假型旅游开发。结合本地优越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气候条件,大力宣传绿色空间、新鲜空气等优势,开辟休闲、避暑、度假、疗养、约会、绿色出行、运动等最佳的旅游新热点。其中可以考虑开发度假村、疗养院、运动基地等旅游项目。

(三)体验型旅游开发。邀请周边和过往游客参与到相关的民俗省会、农产品种植、收获、特色水果的采摘、养殖业、花卉业等。邀请游客的亲身体验,通过对其作品的保留为纪念品等多种形式,打造旅游吸引力,引发互动性的热情,以吸引更多的“回头客”。

(四)研讨型旅游开发。邀请各地专家学者,针对贵州特有的历史人文环境,特有的民族资源,历史底蕴等召开相关的学术研讨、动植物标本采集等一系列活动,也可以依托相关资源开展特色夏令营、特色摄影、体育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五)乡村绿色型旅游开发。根据贵州乡村村落布局特点,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特色,开发相关的乡村绿色旅游。倡导绿色出行,低碳生活,乡村旅游。

二、贵州省大力开展乡村生态旅游的相关举措

(一)自我调研。在对自身旅游情况、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才能有的放矢、决策精准、不走歪路。建议召集相关专家学者召开针对贵州乡村生态旅游,展开对旅游资源摸底分析、资源评估、前景研讨等。

(二)科学制定规划。科学制定贵州乡村生态旅游的专项指导性意见和旅游开发规划,在充分遵循全省旅游开发总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化、细化、量化相关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时间推进步骤、开发规模、开发程度,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定位要准确,可行性强,同时兼顾合理布局。在旅游线路制定上,要充分考虑观赏者、游览者的视觉冲击层次效果,体验积累程度,要打造让游客毫无视觉疲劳,让旅游感官体验一路越来越精彩的精品特色路线。一方面尽可能让游客在很短的时间内收获最大化,体验类型多元化,体验效果感官感受多样化,另一方面还要尽量展示贵州的历史人文特色,展示贵州特有的民族风情,将民族民俗的表现形式与其所处地理环境、人文背景等联系起来,给游客以深层次的思考和感受空间。比如可以建设贵阳、平坝、安顺等地的旅游线路,并将喀斯特地貌旅游、苗族风情、布依族风情等结合起来,其中还可将九溪村的屯堡文化、安顺地戏及沿路的布依族石头村寨的乡村观光、与黄果树和龙宫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等联系起来,建设精品特色旅游线路。

(三)加大旅游投入。进一步改善旅游地区尤其是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很多地区尤其是落后地区和乡村的基础条件太差,也造成特色资源无法走出去,别人也走不进来的尴尬局面。由于前期投入的不足,很多地区本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公共服务建设发展不理想,地区和乡村宜居性不够,也造成了无法开展乡村生态旅游的硬件局限。尤其在交通上、居住周边环境、卫生设施建设上要下足力气加大投入,同时还要充分考虑保持景点的原生态特色,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特点的基础上,提倡绿色、乡村生态旅游。

(四)精心组织专题生态旅游。按照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布局的原则,结合贵州不同的地域特色、旅游资源特色,组织一批带有贵州固有文化特色民族特色的升天旅游。例如“黔东南苗族、侗族文化寻根游”,“黔西北草海深秋观光游”,“黔东南(酸菜、酸汤系列)饮食与服饰文化节”,“三都水族风情游”,“黔北绥阳洞穴探险、疗养游”,“喀斯特绿色高原乡村避暑度假游”,“屯堡人家采风游”等乡村专题特色旅游,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文化层次和多种旅游需求。

(五)健全组织提高素质。针对乡村旅游的特点,着重健全相关的旅游协会组织,建设能够适应当前旅游发展的农民旅游协会,引导促进和教育农户提高服务意识,旅游综合素质,以提高旅客的旅游感受和体验效果。

三、结语

贵州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和民族文化都具有自身特色,从乡村生态旅游的角度出发,开辟贵州旅游业发展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盘锦辽河口;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

1 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分析

根据调查发现盘锦辽河口旅游业的开发有利于保护辽河口旅游资源,占有比重较大,占42.3%,旅游业开发与辽河口经济区的经济之间存在的矛盾较强;现有生态旅游资源的利用状况较弱。当地居民对于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的意识较弱,生态环保意识还需要提升。现有的旅游景点,如红海滩观光地、地质公园、苇海观鹤、特色苇田、万金滩等旅游地的生态环境都不同程度的遭到了破坏,其中以苇海观鹤和红海滩观光地破坏最为严重。

因此,将辽河口的生态旅游资源分为6类,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生态旅游地,减弱对其的开发,恢复其生态功能。对于可以进行开发的旅游资源应该采取合理开发,加强保护的战略。从而,促进辽河口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旅游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2 生态旅游资源单体保护的重点和开发的方向

辽河口的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价值角度分为濒危型、高稀缺型、稀缺易耗型、稀缺耐耗型和普通型五种(见表1)。根据资源的分类从而得出必须保护的资源、可以旅游开发的资源,作为判断保护与开发的战略依据。

2.1 完全保护战略

处于极端濒危状态的生态旅游资源,属于国家非常稀有、非常脆弱,受关注程度较高的资源类型,当前经不起任何方式的合理利用,任何形式的开发都会对其产生破坏,其首要目的是保护,凸显生态旅游资源的存在价值。虽然该类资源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但对此类资源还是应该由国家拔出专款进行完全保护,防止人为破坏及其自然退化,可以在对它进行更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加以利用。

2.2 适度开发、完全保护战略

高稀缺的生态旅游资源属于非常稀有,相对于濒危型生态旅游资源来说,其敏感性和脆弱性相对较强。对于这类资源,同样不适合大规模的旅游开发。

2.3 合理开发、加强保护战略

稀缺易耗型与稀缺耐耗型生态旅游资源有一定脆弱性,旅游价值高的资源。因此对于该类资源应该在合理开发,最重要的就是要控制游客的数量,加强对游客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意识的教育,通过缩短游客在景区内的逗留时间、严格限制景区内的活动内容与范围等手段来实现保护与开发的均衡。

2.4 大规模开发战略

普通的生态旅游资源由于脆弱性较低,因此在具备一定客源市场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旅游开发,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3 保护的资源单体

辽河口的潮滩湿地是我国重要的滨海湿地,具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和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盘锦自然湿地面积的80%,在湿地保护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必须保护的资源单体之一。此外,辽河口自然保护区全球候鸟三大迁徙航道之一,世界上80%的黑嘴鸥种群在这里得到了有效保护。辽河口湿地丰富的植物资源、特有的植被类型与生态环境养育着丰富的动物资源与特有的动物群落,尤其是多种珍稀鸟类理想栖息繁殖地和迁徙停歇地。

4 旅游开发的资源单体

辽河口蕴藏者丰富的旅游资源,分三种类型。

(1)适度开发的资源其敏感性和脆弱性较强。如保护建筑与设施、遗迹遗址等。

(2)合理开发的资源有一定的脆弱性,旅游价值较高,需要的合理开发的前提下加强保护,实现保护与开发的均衡。如红海滩、踏浪金滩、苇海观鹤等可以进行观光旅游。

(3)大规模开发的资源的脆弱性较低。如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它具有直接使用价值、服务功能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包括了绿色生态旅游产品、文化生态旅游产品、观光旅游产品、养生、休闲、度假生态旅游产品、油田生态旅游产品、湿地生态旅游产品、农业生态旅游产品、苇海休闲产品、滨海休闲产品等。

5 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存在问题

5.1 生态资源的保护缺乏合理的科学依据

目前,结合辽河口的生态旅游资源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原则,缺乏具体的行动实施依据,如辽河口湿地资源、滩涂植被、鸟类栖息地及生态环境系统的破坏等等。此外,虽然生态旅游资源作为生态经济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是否能将所有的旅游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创造出结合当地特色的品牌生态旅游产品,是辽河口保护的一个重大的盲点,在资源的保护中应该设立一个科学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

5.2 生态旅游资源的生态性破坏

由于生态经济区内的生态旅游业尚不成熟,使得旅游景区及旅游基础匮乏,景区及其周边地区的环境日渐破坏,使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使辽河口的旅游活动对生态系统产生了负面影响。此外,部分旅游项目直接威胁野生动物资源的安全。

5.3 旅游开发的空间失衡

辽河口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导致有的资源未得到有效的开发或是已经受到了直接的破坏。辽河三角洲经过多年的开发,已有大量湿地被辟为稻田和盐田。湿地面积的不断缩小,使其纳水蓄洪的功能减弱,直接影响鸟类迁徙栖息和繁衍。这既影响了辽河口对游客的吸引力,也影响了生态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

5.4 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功能较低

河口是海洋与河流的交汇地带,河口湿地整个生态系统处于发育和不稳定状态,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辽河口滨海湿地正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其中以水体污染、过度捕捞以及辽滨水城建设的影响最大,这将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大大降低,并威胁着城市的生态安全。因此,湿地的保护和受损湿地的修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5.5 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对落后

辽河口的道路系统有待完善,总体的密度较低,景点与景点之间的旅游线路不够完备,交通的发展制约着旅游业的发展,制约者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无法满足现代旅游者对食、住、行、游、购、娱等多种娱乐体验需求。旅游设施匮乏,不能满足旅游者驻足,休憩的需要。

6 小 结

本文对盘锦辽河口生态旅游资源存在的问题、现状、类型,旅游业做了分析,提出了生态旅游资源单体保护的重点和开发方向。指出了哪些是必须保护的资源,哪些是可以旅游开发的资源,指出辽河口游客的旅游偏好,确定资源单体的保护重点和开发程度,为有效保护及合理开发为规划做好分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2]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篇8

一、我县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

1、丰富的旅游资源。*地处秦岭南麓,总面积3487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区,全县林木蓄积量45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8%。境内森林植被茂盛,生长着种子植物1300余种,有红豆杉、连香、水青、秦岭冷杉等国家保护树种30余种;有野生动物300余种,羚牛、金钱豹、黑熊、锦鸡、大鲵、林麝等27种国家级和省级保护动物,也是大熊猫的潜在栖息地;天麻、二花、五味子、当归等野生中药材达480余种。全县共有大小河流5800余条,水力资源极为丰富,急流飞瀑随处可见;仅木王国家森林公园就有3河9溪18瀑36潭72峰108个主要景点,周边又有塔云山、九龙鼎、月河风景区、乾佑河漂流、文家烈士陵园、云镇老街等景区景点,即将建设的旬河水力资源梯级开发项目将把我县主要的景区连为一体,届时将建成陕西最大最美的山水一体化风景区。一年四季,春来草长莺飞,夏来山花烂漫,秋来层林尽染,冬来松苍柏翠,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必然成为我县生态旅游开发不可复制、不可更替的承载航母。

2、独特的景观资源。*木王国家森林公园浓缩了秦岭景观精华,融林、花、峰、石、水、洞景为一体,处处呈现出了北亚热带优美的森林景象,园内有秦岭第一的千年冷杉带,分布着位居西北第一的千山杜鹃花带,还有华夏一绝的鹰嘴奇峰、世界罕见的千米石瀑地质奇观。国家生态旅游专家认为,木王的生态旅游资源不仅景观资源独特,且质量等级为国家一级,具有很高的资源价值和开发价值。这些极具特色的景观资源,使得我县在生态旅游开发上具有很强的垄断性。

3、明显的区位优势。我县位于陕南旅游大市场的中心,处在西(安)渝(重庆)高速、210国道、西康高速、西康铁路、西汉高速之间,其中有四条交通干线把我县木王国家森林公园包围在其中,形成了便捷的交通网络。这些旅游干线将我县与湖北省、四川省、重庆、西安、安康、商洛、咸阳、渭南、延安、榆林等省市紧紧相连,方便的交通直接连接着旅游客源市场。在我县周边还有柞水溶洞、金丝峡、南宫山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目前已经形成了陕西南部以西安市为主要客源地的旅游大市场和环型线路,为我县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和打造旅游强县提供了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4、良好的发展机遇。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以每年13-15%的增长幅度高速发展,我县在这种大背景下发展旅游产业是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符合国家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有着不可多得的良好发展机遇。据预测,到“十一五”末,我县规划年旅游人数将突破50万人,门票收入将达到2500万元,按照旅游综合收入与门票收入5:1的比例测算,旅游综合收入将达到1.25亿元,按照同样的增长幅度和比例计算,到“十二五”末我县的旅游综合收入将突破2.5亿元。由此可见,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实现突破发展将会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旅游产业也必将成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我县基础薄弱、财力有限,致使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发育不够健全,与旅游景点开发相配套的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大力度,有旅游无效益的现象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县上的几个主要景点没有上等级的旅游道路,大型车辆无法进入和通达,生态旅游的整体效益无法显现出来。

2、景点开发缺乏投资主体。目前的景区景点及其设施大多数是由政府投资修建,由于资金有限,建设档次低、规模小,目前还没有大的企业或企业集团投资*生态旅游产业,投资主体严重缺乏。

3、旅游产品开发力度不够。旅游产品缺乏,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目前,我县的生态旅游基本上处于观光旅游阶段,没有形成集观光旅游、会议旅游、商务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产业。事实证明,这种仅靠景点吸引游客的单一观光旅游模式不仅投入大、成本高,且回报期长、效益低,不能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4、旅游服务水平低。硬件方面主要表现在:旅游住宿设施数量少,档次低,配套性差,全县只有一家星级酒店,且规模较小,主要景区景点尚没有上档次的酒店和宾馆,只有零散分布的农家乐;旅游餐饮设施档次较低,类型较少,卫生条件需进一步改善;旅游配套设施不健全,旅游景点、景区厕所数量少、环境差。软件方面主要表现在:服务不规范,随意性大,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技能有待提升;服务内容简单化,缺乏个性化、人性化服务,尤其是缺少旅游信息咨询等动态服务。

三、对策和建议

1、必须理顺旅游管理机制。县上要组建强有力的组织协调领导机构,成立旅游开发公司,与县上的旅游主管部门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对重点景区实行管委会管理,走公司化经营路子。建立健全旅游产业协会,充分发挥其自律、监督和服务作用;把旅游工作纳入有关部门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逐步建立权责明确、奖罚分明的管理机制。加强全县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有计划地组织旅游管理人员到先进地区学习和考察,加强对导游和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培训,使他们不仅熟悉景区景点的知识,而且熟悉*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了解民俗风情和景区景点的文化内涵,努力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2、必须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制约我县生态旅游快速发展之关键。一要建设旅游交通网络。公路交通要按照旅游发展规划,将重点景区道路纳入全市公路交通网络建设。特别要抓住云东油路建设的机会,进一步规划好黄家湾至杨泗的道路建设,积极争取资金,提高道路等级,加快完成道路改造,从根本上改变进入木王国家森林的道路状况;同时要加强景点内部道路修复和维护,延长道路使用期限,降低旅游产业的投入成本。二要建设精品景区。要进一步加大重点景区景点建设力度,突出木王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不断提高景区景点档次。对于农家乐建设,要在规范提高上下功夫,逐步向绿色家园方向发展。三要完善城市旅游服务体系和服务功能,要按照山水园林式旅游山城的目标规划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区改造步伐,使每项工程、每条街道、每个建筑都以其高品位为城市添彩,为做大做强*生态旅游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必须加强服务体系建设。要按照“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产业要求,着力提高我县生态旅游发展的产业服务体系。一要加快旅游商品的开发力度,把*大板栗、野生中药材、象圆茶叶、木王腊肉、豆腐乳、无公害绿色食品等农副产品,进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打造成*绿色品牌商品。二要加快旅游工艺品和纪念品的开发引进。要在家乡的大山深沟里寻找发展致富的宝藏,开发独一无二的奇石、根雕、花木等便于携带的原生态纪念品,满足游客求新求异的需求;要通过自主研发与借助外地加工相结合,逐步开发推出质优、款新、价廉、富有创意的*旅游工艺品。三要积极招商引资建设高档次的宾馆饭店、渡假山庄、康体养生休闲中心,逐步提高接待水平和档次。四要注意发展文化产业。*地处秦头楚尾,秦楚文化交汇的底蕴丰厚,同时*还是革命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是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中心区域之一。要充分利用丰厚的文化底蕴来提升和增强生态旅游品位,丰富生态旅游文化内涵,延长产业链,提高生态旅游产业化水平。

4、必须强化旅游宣传促销。旅游业的成熟与发展在于宣传促销。要通过各种传播媒体,大力宣传*的生态旅游资源,努力提高*旅游的知名度。一是精心策划。*生态旅游宣传促销每年要突出一个主题,以塑造*整体形象为重点,策划促销方案。二是创新宣传促销方式。要主动走出去、请进来,借助名人效益宣传促销,组织画家画*、作家写*、歌手唱*、摄影家摄*、名嘴说*的形式,宣传推介*旅游资源。三是加强西安及周边城市的宣传促销,逐步建立营销网络,利用现代化手段,搭建旅游信息电子商务平台。

5、必须加大旅游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财政兴旅,旅游旺财,这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规律。在目前我县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要不断拓宽筹资渠道,在稳定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千方百计地引导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进行招商引资,逐步形成全社会办旅游的局面。一是要通过财政预算,建立旅游发展基金,把旅游开发的资金纳入正常的信贷计划等多种途径,确保生态旅游开发建设资金的来源。二是制定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外来资金的投入,为大开发创造宽松的政策、发展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三是要积极稳妥推行股份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国家、集体、个人一起共同兴办生态旅游,走出一条旅游、经济贸易一体化的发展路子。

篇9

摘要:责任旅游开发一直是国外学者关注的重点,而在我国河南省商丘市实行的责任旅游开发的方法尚属首例。从旅游者、旅游开发商、政府、相关人群等多方利益的角度,基于责任旅游开发的基本理念和目标提出了文化遗产类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路,尤其是对具体实施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结果对于我国同类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文化遗址的保护和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责任旅游;旅游开发;河南省商丘市

 

责任旅游开发一直是国外学者关注的重点。为了更好地理解什么是责任旅游,本文调查了旅游目的地开发中存在的各类利益团体之间的关系。该调研牵涉到更加深入的研究,此项研究对许多区域进行了调查。本文以其中的一个区域为例,以调查旅游目的地开发中的相关利益团体之间的关系是否能满足各方面的利益目标。考虑到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相关者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利益,如社区的广泛参与可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本文认为旅游资源开发中应考虑到多方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以达到多赢的目的,真正实现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1责任旅游开发与传统旅游的比较

1.1责任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根据Freeman[1]的定义,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指“任何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被该目标影响的群体或个人”。由于旅游活动的开展涉及食、住、行、游、购等方面,旅游开发者与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团体在旅游业的经营活动中充当了不同的角色,起着不同的作用,共同保证旅游业的正常运行。因此,责任旅游开发中涉及到相关的利益团体包括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之间的不同关系组合(图1),比较核心的组合是旅游开发者与旅游目的地社会团体之间的一种互惠共生的经济利益关系。同时,在旅游者、旅游目的地的居民、旅游目的地社会团体与旅游开发者之间还存在着交换、依赖、合作3种互动的经济关系形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旅游目的地社会团体与当地居民之间的一种经济上的依赖关系,这些社会团体的经营以当地的居民为依托,其员工大多从本地雇佣,改变了他们从前的职业,使其进入旅游服务行业之中。

第二,旅游目的地居民与旅游开发者之间的交换关系主要表现在居民对其活动空间的让渡上,即当地居民牺牲自己一部分生活空间,让旅游开发者将其开发成为旅游活动的公共空间,从而换取一定的经济获益机会和就业机会。

第三,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经济互动关系主要通过购物活动来产生。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希望购买的旅游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都是当地的居民,于是就建立了一种供求关系;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社会团体之间的经济互动关系是通过旅游过程中所需要的食、住、行服务来建立的;旅游者与旅游开发者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旅游者在开发者所提供的场所中游览和娱乐基础上的。

1.2传统旅游与责任旅游开发方法比较

国外许多学者提出,责任旅游不是一种旅游产品或者品牌,它包括一个框架和一套实践行动,是一种制定旅游规划和政策的方法[2-5]。责任旅游是在无规划、无管制的传统大众旅游的消极客观性之间描绘出一条明智的道路,是一种在相关人群、政府、旅游者和投资商之间优化利益分配的新的旅游业发展方式(表1)。目前,我国旅游开发单纯鼓励的文化遗产旅游、生态旅游或者小型旅游的发展并不是责任旅游,而只是旅游开发的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如果没有考虑旅游开发中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将会造成旅游目的地大规模的破坏。实施责任旅游不仅能支持开发精心策划的生态旅游产品,而且也能吸取以往的经验,从可持续发展的开发角度深谋远虑地采用新兴技术、消除大众旅游自身带来的负面效应或使之最小化。实际上,由于责任旅游涉及到旅游资源的管理,在实施责任旅游时也需要强有力的领导(并不仅限于政府部门),同时考虑到旅游业的跨学科性,必须采纳旅游开发和规划的“6C”原则,即合作(Cooperation)、协调(Coordination)、协作(Collaboration)、交流(Communication)、协议(Compromise)和守信(Commitment)原则,以避免资源浪费、政策冲突,防止政府机构和各部门把他们的精力放在争夺资源上,从而最终实现责任旅游的目标——使各社区获得的利益最优化。

2责任旅游开发的原理

篇10

内容摘要:空间结构分析是指导区域旅游规划、开发与管理的基础。构建生态旅游区开发的空间合理布局模式,对于确立旅游发展的重点区域,打破旅游开发中的瓶颈,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具体分析了玛曲县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用最近邻指数R,拓扑图论中的β指数、γ指数、平均径路长对其分布形态进行了定量分析。并针对目前玛曲县生态旅游资源整体空间分布分散,旅游交通网络回路指数低等问题,提出了空间整合的优化原则。

关键词:空间结构 生态旅游 开发 玛曲县

空间结构研究是旅游学研究核心问题之一。近年,随着旅游研究的深入,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方向、深度和广度在不断扩展。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目的地空间结构及演化,区域旅游竞合关系。其中对目的地空间结构及演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旅游空间的研究,涉及生态旅游区的研究尚显不足。因而构建生态旅游区旅游资源合理的空间布局模式,实现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多样性和完整性不受破坏,实现生态功能区环境、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具体分析了玛曲县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研究区域概述

玛曲县隶属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与黄土高原接壤的甘、青、川三省交界地带,四方交汇职能突出,区域协调功能明显。玛曲县作为黄河上游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涵养功能极为重要。2007年全县旅游总收入2709.4万元,仅占甘南州旅游收入的19.49 %。玛曲拥有类型齐全、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优越的区位交通,原始的自然环境和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是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将空间结构分析应用到玛曲县的生态旅游开发中,深入研究生态旅游区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提出3条开发原则,并进行合理分区。

(一)旅游资源特色

玛曲旅游资源极具高原特色,雪山湖泊,沼泽湿地,草原一望无际;同时,人文旅游资源独特,被认为是格萨尔与其岭国的崛起之地,民族风俗浓郁。玛曲有“天下黄河第一弯”之称,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蓄水池”,及“高原水塔”;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沼泽湿地之一”、贡赛尔喀木道湿地景观被美国《视野》、《探险》评为“让生命感受自由”的“50个户外天堂之一”;有被称为“亚洲一号”的天然草场,是野生动物的王国和乐园、药材资源的天然宝库。高品位的自然景观和富有特色的文化构成了玛曲独具竞争力的生态旅游资源。

(二)旅游资源分类

玛曲县旅游资源三大景系齐全(见表1),其中自然景系包括地文、水文和气候生物景观;人文景观系包括历史文化遗产、现代人文吸引物和抽象人文吸引物;服务景系有旅游服务1个景类。总计7个景类36个景型占旅游分类中98个类型的36.73%。典型的旅游资源是:沼泽、湿地、高山草甸、雪山湖泊、安多藏民俗风情、部落文化、藏传佛教宗教文化、格萨尔王历史传说、特色餐饮、旅游商品。

空间结构分析在生态旅游开发中的具体应用

(一)空间分布特点

玛曲101个旅游资源单体,呈明显的分片集中及沿黄河分布模式,且各片分布较分散。本文依据景点的代表性、独特性及积聚性,选取35个旅游资源单体进行分析,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玛阿公路、黄齐公路、扎西公路为轴,辐射贡赛尔喀木道、齐哈玛―采日玛区,欧拉―欧拉秀玛区的分布模式;35个景点中8个分布在县城附近,10个分布在贡赛尔喀木道,7个分布在齐哈玛―采日玛,其余10个分布在以扎西公路为景观廊道的欧拉―欧拉秀玛区。同时,35个景点中的29个以黄河为景观轴分布在U型黄河大转弯两岸。以贡赛尔喀木道为起点,以齐哈玛、采日玛、县城、欧拉为景观节点,以宗喀石林为终点。

(二)旅游资源积聚效应分析

旅游资源的积聚效应反映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集中与离散程度,有积聚型、随机型和均匀型三种空间分布态势,定量刻画可采用最近邻指数R(最近邻比),其公式为:

其中,为各景点与其最近邻景点之间距离平均值,N为点状事物个数,A为研究区域面积。R≤0.5为聚集分布;0.5

本文依据景点的代表性、独特性及积聚性,选取35个旅游资源单体进行分析(重复部分已删除)分布面积10190km2,35处旅游资源单体间的平均距离为5.712km,即n=35,a=10190,do=5.712,故玛曲旅游资源的R 值为0.669,具有趋近空间集聚分布的趋势,属于集聚型分布。这表明玛曲旅游资源有积聚分布倾向,有利于开发利用,有利于生态保育措施的便利实施。因为积聚分布一方面可以降低游客旅游成本,是竞争客源市场的主要亮点之一。另一方面便于成片开发,减少对开发景区环境的影响;同时有利于旅游资源整合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专区,有利于旅游线路的空间组织和对区外形成综合竞争力。

(三)连接度分析

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用以反映空间事物之间的可通达性,例如旅游景点之间的交通联系程度等等。其衡量指标有β指数,γ指数和a指数。

β指数为网络中节点的平均连线数目,是对网络连接性的度量,对多节点旅游区而言,连接不同旅游资源节点之间的交通线越多、等级越高,则连接性越好,旅游者往来各旅游景区点之间越方便。较高的指数是旅游区内旅游资源空间网络结构优化的要求与保障,其公式为:β=L/n。式中:β表示交通网的连接度,L表示交通网中边的数量,即两节点间的直接连接数目,n表示交通网中顶点的数量,即节点数β的取值一般处于(0-3)之间,在这个范围内,β值越大,表明网络的连接度越好。L=33,n=35,则β=0.943。由此判断,玛曲旅游资源交通网络通达度较低,虽然景点在县城、贡赛尔喀木道、齐哈玛―采日玛呈片状分布,但各个片区之间的交通联系主要是县乡道路,路况较差,通达能力较低,这是影响旅游资源开发的一大瓶颈。

γ指数分析是一种类似于β指数分析的空间分析方法,也能反映一区域网络中的连通发达程度。具体的方法是度量网络内各节点之间连线的观察数和连线的最大限度数目的比率,公式为:γ=L/(3 (n-2))。式中:L 、n的含义与β指数计算公式中相同。γ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1,如果网络中无连线,即各节点毫不相连,则γ取下限0 ;如果网络中每一节点都同其它点有连线,即网络最大连通时,γ取上限1(γ指数大小与节点层次无关,故计算时不区别节点层次)。玛曲旅游区γ指数为0.33 ,反映出各旅游点的连通水平较差,即各个景点之间的交通网络联系程度较低,尚未形成较稠密的旅游网络,致使玛曲生态旅游资源缺乏有效综合开发利用,同时使游客交通成本上升,进一步影响玛曲旅游区整体旅游竞争力的提高。

a指数是网络中各节点之间连线的观察数和连线数的最大限度数目的比率,值介于(0-1),R=0表示只有孤立点存在;R=1表示每一个点都存在于其它节点之间的连线。其计算公式为R=L/3* (n-2* p)。式中:L、n的含义与β指数计算公式相同,p为网络中互不连接的亚图数目。L=33,n=35,p=8,经计算R=0.56,这也反映出玛曲县旅游景点之间交通联系较弱。

(四)平均径路长分析

平均径路长是衡量网络中节点间通达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具体方法:当两节点间存在直接交通连线时记为1,没有直接连线时记为0。每对节点间距离用沿最短径路所介入的连线数表示。在网络最短径路矩阵中,任一节点平均径路长是由矩阵中该节点行内正值节点数去除以行总数,任一节点的行总数或平均径路长越小,表示该节点网络通达性越好;反之则越差。行总数或平均径路长最小的节点往往是网络的中心。

根据上述方法,计算出玛曲旅游区主要旅游资源网络最短径路矩阵和平均径路长。玛曲旅游网络的平均最短径路长为5.08。在35个景点中,各节点平均径路长小于玛曲旅游区总体平均径路长5.08的节点数有17个,其中黄河S弯、阿米欧拉神山、毛日扎西滩、玛曲县城、河曲马场、贡赛尔喀木道、阿万仓黄河新桥、娘玛寺、喀巴东让神山、采日玛村渡口的平均径路长在3.29~4.18之间,这些景点主要位于县城周边、贡赛尔喀木道附近及重要的交通节点上,是网络中连通性较好的节点;黄河母亲石、药水泉、玛麦哲木道、外香寺、尕齐合东梁、齐哈玛吊桥、忠字山、老虎嘴黄河湿地、克琼湖等也是玛曲县旅游资源网络中通达性较好的地区,其平均径路长在4.38~5.05之间,也小于5.08的平均最短径路长。而平均径路长大于5.08的景点有18个,其中平均径路长在6.62以上的景点主要有:西麦朵合塘、西柯河大鹿场(7.558)、欧拉秀玛白塔、宗喀石林、位于欧拉―欧拉秀玛区一线,仅有扎西公路连通此旅游片区,远离县城。由此表明整个玛曲县旅游交通通达性较差,且资源整合水平较低。因此,在今后的生态旅游开发中,应不断加强交通网络建设,加强各生态旅游片区之间的联系,加强交通建设。

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化原则

以上分析表明:虽然玛曲生态旅游资源呈多中心片状聚集分布,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品味较高,但从空间结构优化角度来讲,还存在一些问题: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尺度宽阔,缺乏景观触觉边界感;各旅游资源聚集区之间联系度较低,旅游资源整合差;旅游网络不够发达,旅游交通设施接待能力较弱,道路等级较低。为此,笔者提出以下3条优化原则。

(一)适度集中的空间布局原则

考虑到玛曲特有的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点,倡导空间上总体分散和局部空间适度集中,重点建设“有依托条件(背景)”的景区。即重点开发有城镇和有基础设施依托的景区。依据各景区的生态旅游资源特征,形成以草原新城区为中心节点、辐射带动贡赛尔喀木道宗教民俗体验区、齐哈玛―采日玛高原湿地观览区,欧拉―欧拉秀玛高原户外运动旅游片区。整合各片区旅游资源,形成对玛曲旅游宏大空间尺度的一种适应。另外,服务设施选址依托现有城镇和居民定居点,可以减小旅游开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居民点的功能,使当地社区收益。

(二)减法原则

由于玛曲地处内陆高原,江河上游,是多条地方河流的源头所在,境内湖泊众多,湿地密布,生态环境脆弱,恢复能力弱,因此在开发中倡导减法原则。即最大限度减少因开发对保护区造成的干扰;旅游设施依托原有镇区;服务设施“因陋就简”,采用天然原材料;在道路修建上,以自然地貌为基础;使用以太阳能、电能、畜力为能源的交通工具,减少污染。

(三)有限的、辅的引导的设计原则

基于上述对减法原则的认识,服从玛曲旅游开发生态保育目标,开发中倡导有限的、辅的引导的设计原则:倡导开发空间最小化和保护范围最大化;所有景区开发都以旅游保护为先导,通过有限的设施,辅的引导,倡导以游客为主体,享受返璞归真体验、生态旅游的行为模式;倡导“有限的、辅的引导”,开发中,做到景观风格自然与人工统一、传统与现代统一、民族与大众统一,并强化突出富有玛曲特色的地方视觉主题。

依据玛曲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生态功能保育区特殊性,以及以上优化原则,玛曲草原生态旅游区总体空间布局可以概括为“一心,四轴,四区”。其中,“一心”指以玛曲县城作为全县旅游发展、物流集散及功能组织的中心;“四轴”指沿玛阿公路、黄齐公路、扎西公路,以及黄河景观轴四条轴线开展相关项目设置、游线组织安排及产品规划设计;“四区”指形成以草原新城片区为中心节点、辐射带动贡赛尔喀木道宗教民俗体验区、齐哈玛―采日玛高原湿地观览区,欧拉―欧拉秀玛高原户外运动旅游片区。各个片区既自成体系,相对独立发展,又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结论

依托玛曲县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本文运用空间结构分析的方法,对玛曲县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进行了详细剖析,发现玛曲县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尺度宽阔、资源整合差、旅游网络不够发达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生态旅游开发的空间优化原则,对资源分区整合。在此基础上,应对交通网络进行优化,加强区际交通建设,提高尕玛公路、郎玛公路道路等级,加强玛曲旅游区的对外通达度,形成区域联动――“大九寨国际生态旅游─甘南香巴拉生态旅游”;完善区内交通,加强玛阿公路、扎西公路、黄齐公路建设,提高区内路网密度与等级;加快黄河航道建设,通过水路联通各个旅游区(点),形成完整、清晰的玛曲旅游空间构架,打通观览空间屏障,有机衔接重点区域,营造玛曲生态旅游完整的空间意象,实现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终实现生态保育区环境、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张捷,都金康,周寅康等.自然观光旅游地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研究―以九寨沟及比较风景区为例[J].地理学报,1999,54(4)

2.保继刚,海燕,戴光全.桂林国内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演变[J].地理学报,2002,57(1)

3.肖星,陈玲.西北区域海外客源市场结构比较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