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交通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3-12-23 16:37: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交通的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绿色交通的含义

篇1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氨咖黄敏胶囊;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测定

[中图分类号] R92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2(a)-038-03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paracetamol and chlorphenamine maleate in Paracetamol, Caffein, Atificial Cow-bezoar and Chlorphenamine Maleate Capsules by HPLC

CHEN Yupu, ZHANG Yi, DONG Zhipan

(Jiaozuo Institute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 Jiaozuo 45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the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paracetamol and chlorphenamine maleate in Paracetamol, Caffein, Atificial Cow-bezoar and Chlorphenamine Maleate Capsules by HPLC. Methods: The Shim-Paok CLC ODS C18(6.0 mm×200 mm, 5 μm) column was used. The mobile phases consisted of methanol, 0.05 mol/L phosphoric acid and triethylamine solution (10∶90∶0.02) (adjusted pH to 3.4), the flow rate was 1.0 ml/min and 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at 215 nm. The column temperature was 30℃. Results: The linear ranges of paracetamol was at 0.092-4.604 μg (r=0.999 8), the average recoveries was 98.40% with a RSD of 1.53%(n=6); the linear ranges of chlorphenamine maleate was at 4.160-20.800 μg (r=0.999 7), the average recoveries was 99.24% with a RSD of 1.26% (n=6). Conclusion: The method is fast, reliable, accurate and can be used in the quality control of paracetamol and chlorphenamine maleate in Paracetamol, Caffein, Atificial Cow-bezoar and Chlorphenamine Maleate Capsules.

[Key words] HPLC; Paracetamol, Caffein, Atificial Cow-bezoar and Chlorphenamine Maleate Capsules; Paracetamol; Chlorphenamine maleate; Content determination

氨咖黄敏胶囊为感冒类非处方药品,适用于缓解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疾病,临床应用广泛,生产厂家众多。本实验建立同时测定对乙酰氨基酚和马来酸氯苯那敏两种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为控制药品质量,提供了一种简单、灵敏、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UVIKONXL型紫外分光光度计;AE-240双量程电子天平(瑞士梅特勒公司);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LC-10ADVP泵、SPD-10AVP紫外检测器、CS-Light Potrun Analysis数据处理系统)。

1.2 试药

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00018-200408,供HPLC含量测定、比色检查用);马来酸氯苯那敏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00047-200606,供含量测定用);氨咖黄敏胶囊(河南天工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90505;河南兴源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903390;郑州康立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90501);三乙胺为分析纯,水为纯净水,甲醇为一级色谱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Shim-Paok CLC ODS C18(6.0 mm×20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三乙胺(10∶90∶0.02)(用磷酸调节pH至3.4);检测波长:215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20 μl。

2.2 检测波长的选择

取对照品溶液,在180~300 nm的波长范围内进行扫描。结果在215 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故选用215 nm为检测波长。

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105℃干燥3 h的马来酸氯苯那敏对照品0.026 0 g,置100 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另精密称取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0.115 1 g,置50 ml量瓶中,同时精密加入马来酸氯苯那敏对照品溶液2 ml,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2.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10粒,除去胶囊后,精密称取细粉适量(约相当于对乙酰氨基酚120 mg),置50 ml量瓶中,用流动相充分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用0.45 μm的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5 阴性对照试验

按氨咖黄敏胶囊的处方工艺,不加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制成阴性对照品,同“2.4”项下方法制成阴性溶液。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进样20 μl,从色谱上看出,在该色谱条件下,在保留时间(tR)4.6 min与 18.9 min处,供试品和对照品溶液中出现两个色谱峰,而阴性对照溶液未见此色谱峰,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的测定不受其他杂质峰干扰。见图1。

2.6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5.0、10.0、15.0、20.0、25.0 ml分别置于25 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分别准确进样20 μl,按色谱条件测定其峰面积,以对照品进样量(μg)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计算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对乙酰氨基酚在0.092~4.604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40 999.75X+2 258 190(r=0.999 8);马来酸氯苯那敏在4.160~20.800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50 007.36X+89.20(r=0.999 7)。

2.7 精密度试验

取浓度为0.92 mg/ml的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与浓度为4.16 μg/ml的马来酸氯苯那敏对照品混合溶液重复进样5次,分别测定峰面积,结果显示,对乙酰氨基酚RSD=0.83%,马来酸氯苯那敏RSD=0.62%,结果表明该法精密度良好。

2.8 稳定性试验

取精密度试验项下的对照品溶液每间隔1 h进样1次,共8次,结果对乙酰氨基酚RSD=1.57%,马来酸氯苯那敏RSD=1.72%。结果表明样品在8 h内基本稳定。

2.9 重复性试验

取样品(批号:090505,河南省天工药业有限公司)适量,按“2.4”项下方法制备样品溶液,依法平行测定6次,结果对乙酰氨基酚RSD=1.62%;马来酸氯苯那敏RSD=1.67%。结果表明该法的重现性较好。

2.10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样品(批号:090505,河南省天工药业有限公司)约0.14 g,共6份,精密称定,加入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36.8 mg、马来酸氯苯那敏对照品166.4 μg,按“2.4”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色谱条件测定,结果见表1、2。

2.11 样品含量测定

取3批样品各10粒,除去胶囊后,各精取细粉适量(约相当于对乙酰氨基酚120 mg),分别置于50 ml量瓶中,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用0.45 μm的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对照品适量,用流动相制成每毫升中含对乙酰氨基酚 1.15 mg/ml和马来酸氯苯那敏5.20 μg/ml的溶液。分别进样20 μl,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色谱峰面积,结果见表3。

3 讨论

氨咖黄敏胶囊,临床应用广泛,生产厂家众多,而《国家药品标准化学药品地方标准上升国家标准第三册》中没有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测定方法,无法保证药品质量;而对乙酰氨基酚的检测方法为亚硝酸钠滴定法,终点不易控制,常常误差偏大。本实验经过对多批次样品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表明,该方法简单、灵敏、准确,可以控制产品的质量。

从氨咖黄敏胶囊的配方可以看出,对乙酰氨基酚含量远远高出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所以进样量浓度一定要控制好。若浓度过高,则对乙酰氨基酚的峰形易出现平头峰,无法计算,若浓度过低,则马来酸氯苯那敏不易检测到,且误差偏大。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附录Ⅴ D:28-30.

[2]范剑,米振清.氨咖黄敏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1):52-53.

[3]刘雅静,徐亚杰,孙苓苓.一阶导数一多元线性回归法同时测定氨咖黄敏胶囊三组分的含量[J].山西医药杂志,2009,38(6):538.

[4]国家药典委员会.化学药品地方标准上升国家标准第三册[S].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50-52,263-266.

[5]赵素珍,宋卫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热止泻合剂中葛根素的含量[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0):87-88.

篇2

关键词:绿道、总体规划、启示

中图分类号:F110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随着沈阳经济区正式批复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沈阳经济区成为即辽宁沿海“五点一线”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沈抚同城化建设是沈阳经济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先行示范区,棋盘山作为沈抚新城北部生态区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该区域作为生态敏感区,如何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亦将使其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因此,为棋盘山探索一条健康崛起之路成为本次总体规划首要任务之一。

2“绿道” 的概念与提出的背景

19世纪的城市公园运动和20世纪的开敞空间规划浪潮之后,美国建成了大量的公园和开敞空间。然而,这些绿地之间相互独立、分散,缺少系统性的连接和更为宏观的有机规划。因此,美国在21世纪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将这些分散的绿色空间进行连通,形成综合性的绿色通道网络,简称绿道网络。

英译绿道“greenway”分成两个部分:“green”表示自然存在――诸如森林河岸,野生动植物等;“way”表示通道。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与人为开发的景观相交叉的一种自然走廊。对于受人为干扰的景观而言,绿道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他们为人类的进入和游憩活动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它们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了促进作用。广义上讲,“绿道”是指用来连接的各种线型开敞空间的总称,包括从社区自行车道到引导野生动物进行季节性迁移的栖息地走廊;从城市滨水带到远离城市的溪岸树荫游步道等。

3 “道”在汉语中的特殊含义

“道”在汉语中有十几种解释,其中,有一种解释为“方法、办法”,如医道、茶道。因此,笔者认为“greenway”译为“绿道”,绿色廊道只是其表面意思,可将其含义进一步深化。“道”作为一种方式、方法、行为准则,“绿道”即可以理解为绿色的行为方式,是一种生态理念的实际应用。

老子《道德经》二十五章中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语,其基本意蕴是指万事万物都要顺应自己的本性,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规划中常以“因地制宜”为原则,这是对道法自然的最基本应用。

棋盘山开发区森林资源丰富、空气清新、景色宜人,被誉为沈阳市的“城市绿肺”和“天然氧吧”。但棋盘山地区的生态优势同时也是该地区的发展瓶颈,如何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是本次规划要解决的重要内容。

4日本的绿道建设与借鉴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密集、自然资源匮乏,而建设绿道网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些矛盾。在东京等人多地少、寸土寸金的大都市,政府仍然舍得在市中心修建尽可能多的绿道,一方面为身心疲惫的市民提供健身、游玩、放松的平台,另一方面又通过绿道串联起沿线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密如蛛网的绿道还将大城市和卫星城市串联起来,使卫星城真正对大城市起到疏导作用。日本绿道网设计得异常精巧,多沿河修建,道路不宽,也往往没有明显的标识,但树木花丛错落有致,30年以上的大树也随处可见。走在绿道上,仿佛成为“画中人”。

北摄三田新城与棋盘山开发区规模相同,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相似,开发前人口大约3.6万,开发后人口增至11.5万,这也是日本开发生态城市的成功案例之一。

兵库县三田市

(日本) 棋盘山区 相似点

位置 ・距离神户市25、距离大阪市35 ・距离沈阳市14、距离抚顺市14 ・位于大城市中心的近郊

面积 ・210k ・203k ・面积基本相同

人口 ・11.5万人(2010年)

(开发前(1980年)为3.6万人) ・5.6万人(2010年) ・开发造成人口激增

开发要素 组团发展

・花城

・伍迪城

・文化城 ・高坎组团

・满堂组团 ・与环境协调的商业住宅等复合型城市功能的配置

・科技园 ・泗水组团

・英达组团 ・与环境协调的产业功能配置

保护要素 ・清水东条湖立杭县立自然公园

・县立有马富士公园

・武库川山麓

・近郊绿色保护区

・羽东川溪谷 ・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保护区

・秀湖风景旅游休闲度假区

・保护美丽的自然环境

1)、城市结构

三田市以火车站为中心构建集中区,通过主干道路、公共交通、绿化网连接各商业网点,形成集中合作型城市结构。各网点以火车站为中心汇集商业、服务、行政等功能,同时在周围配备宜居的住宅用地,并通过区域中心部和水、绿化网实现联动。

2)、绿道建设

城市街区中建设与绿道联动的公园绿地,以公共设施为中心,可开展用地绿化、绿墙、屋顶绿化等建筑物绿化。在郊区的大型绿地中,为保护珍贵的自然环境,进行相关开发指导、维护管理。

5“绿道”理念在棋盘山地区的应用

5.1 集约用地、组团发展的布局结构

根据现状及自然条件,合理确定棋盘山用地布局,重点发展高坎、泗水、英达等片区,集中布置居住、服务设施,形成城市功能集聚区。各片区以自然山体、绿地为屏障,避免无序蔓延发展,通过交通绿道、水系绿道等将各个片区联系起来。

5.2确立公交优先的绿色交通模式,打造安全舒适的慢行交通体系

倡导公共交通,不仅在交通管制、政策等方面为公共交通发展给予优惠保障,同时,为了方便轻轨、公交等公共交通设施的使用,在枢纽站、换乘站周边设置公共停车场,以便于私家车换成。

在慢行交通系统建设方面,利用绿道积极构建安全舒适的非机动交通及步行交通系统,例如通过建设高架平台来消除被火车阻断的步行道路;在商业地区实施交通管制,建设仅允许步行人员和公交通行的地下商城(Transit mall)等。

5.3新型产业培育

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健康科技产业等新兴产业的招商引资与孵化和现代物联产业等现有产业的扩展,促使棋盘山开发区产业从传统的原材料型产业向高附加值、环保型的新兴产业方向转变。产业的集中发展将带来更多商业机会。因此,应充分利用集聚效应,促使更多企业入驻。

充分发挥棋盘山风景区、浑河等自然资源,沈阳、抚顺和沈抚新城的历史资源,通过便捷的交通条件,开发新的旅游路线,促进旅游产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5.4 打造“绿道”

1)、形成绿水交融的绿道网络

运用浑河、泗水河、满堂河等水系绿道及沈棋路、马宋路、四环等交通绿道,连接景区、泗水、英达、高坎等功能组团,形成水清、草绿的绿化网络。

2)、确保风景区至市区绿化的连续性

在用地布局、设施规划、环境保护修复计划中,明确定位水、绿化网,通过水、绿化网连接风景区的自然风光和市内建设的公园、绿地,从而确保棋盘山开发区整体绿化的连续性。

小结:“绿道”建设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国外的成功案例将给我们带来启示,但我们更应因地制宜,规划中深入挖掘当地特色,让理念真正融于实践。

参考文献:

篇3

目前而言,国际学术界尚未形成绿色物流的规范概念,众说纷纭。“绿色物流”这一名词最早提出于20世纪90年代,最初的提出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之上的。一般认为,绿色物流的重点在于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建立与环境发展相适应、相协调的高效率物流配送系统;重视物资流动过程中的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在提高物流行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重视物流行业的社会效益。国内普遍认为,绿色物流是指在物资流动的整个过程中尽可能抑制物流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进化,使物流行业在发展过程中设计的各类资源物资得到最充分、最合理的配制。绿色物流可以从物流作业的绿色化和物流管理的绿色化两个角度理解,并以此作为绿色物流业发展的方向。绿色化的物流作业主要包括绿色运输、绿色包装以及绿色流通加工;绿色化的物流管理主要从资源能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方向入手,从供应链的角度来规范物流运行环节的绿色化和逆向物流体系的绿色化。绿色物流业的发展应该坚持生态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并重,积极倡导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平衡;尽最大努力实现社会利益、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和谐有机统一。

2我国绿色物流业发展的限制因素

2.1绿色物流观念淡薄

目前而言,我国绿色物流业的发展仍然存在起步阶段,物流业从业人员和社会各阶层对绿色物流的认知程度有限。绿色物流观念较为淡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绿色物流的思想观念尚未确立,并未形成一个被社会各界公认的概念。政府有关部分政策制定人员对绿色物流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仅仅停留在字面含义。如果政府有关人员和政策的制定者不能够深刻理解绿色物流的含义,就很难制定出能够指导我国绿色物流业持续发展的科学战略;不能在绿色物流业发展的工程中,起到制定指导意见、把握全局的作用。其二,我国物流经营人员和从业人员绿色环保意识淡薄。物流经营人员为了获得经济利益,提高自身的市场占有份额,降低了服务质量,增加了员工的工作压力。绝大部分的物流企业都以营业额和业绩作为考核标准,甚少关心员工的成长和发展,也没有重视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以及绿色理念输送。其三,消费者缺乏绿色物流的相关意识,在选择物流服务时并没有将绿色理念和环保理念列入考核的范围,盲目追求低价物流而造成了能源资源的浪费。

2.2尚未制定扶持政策

积极发展绿色物流业,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资源;是物流业发展的客观需求,需要国家政府、物流经营者以及消费者的共同努力。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部门开始重视物流业的发展,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用来规范物流业发展,促进物流业服务质量的提高。但是受到物流业起步晚、发展的地域差异性大、市场形势瞬息万变等因素的影响,政府部分指定的政策法规并不能与物流业发展的现实情况相适应,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此外,绿色物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部门指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以此来规范绿色物流业的行业操作水平,促进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走绿色发展道路。

2.3技术水平有限

绿色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技术支持,尤其是信息技术的支撑。现阶段,国内物流技术仍然较为落后,很多物流企业仍然在沿用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工作效率较低,信息化程度急需提高。

2.4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并没有充分认可物流行业高素质人才的经济性和专业性,而把物流行业归类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物流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物流人才,物流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人才引进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然而,部分企业为了节约用人成本和管理培训成本,并没有重视员工的素质培养,导致员工在工作实践中力不从心,物流业的整体服务水平受到了制约。

3绿色物流业发展的对策

3.1树立绿色物流的发展目标

物流企业应该在日常经营中把绿色理念和生态理念贯穿于运输和管理的全过程。在实践工作中,积极探索绿色物流的发展模式和经营模式,全面提高能源资源的使用效率,较少能源资源的消耗,杜绝能源资源的浪费;加强环境保护,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在团队建设中,应该全面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管理工作,以绿色生态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教育和引导员工,将绿色环保理念渗透到工作的各个环节,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和发展,将“绿色生态”作为物流企业发展的核心理念。

3.2提高能源资源使用效率

绿色物流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尽可能降低能源资料的消耗,提高资源能源的使用效率,加强能源资源的循环使用,实现物流行业的绿色生产,节能低碳,主要有以下几点措施。其一,协调物流规划,减少重复建设而造成的土地浪费;其二,重视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提高现有设备的使用效率,及时改进或改进不合理设备;其三,政府部分应该加大交通建设的资金投入,完善交通运输网;其四,衔接运输过程中不同交通方式的转变,完善物流发展的新道路。

3.3加大科技投入

首先,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如GPS或RFID等,建立现代化物流服务的网络系统;其次,吸收借鉴发达国家的物流管理经验,推广现代物流行业管理模式;再次,促进物流行业的服务转型,建立现代化、多层次、综合性的服务体系;最后,提高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程度,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行业协会内部应该加强技术的交流与合作,鼓励技术创新,强化知识产权;吸引专业的技术人才为物流行业服务。

3.4走集约化发展道路

中国物流业的发展主要依赖制造业,盲目追求量的扩张,发展模式也较为粗放;效率和技术等内在因素在中国物流业发展的过程中贡献不足,物流业的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在物流业的未来的发展中,主要的发展因素是依靠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科学技术,依靠较少的投入来实现物流业的大发展,不断表现出物流业发展的现代化趋势。

4结论

篇4

关键词:栅栏:历史演绎;隔离:防护:装饰

中图分类号:TU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7-0050-02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有了文明的记载,古今中外,可能还没有哪个城市没有栅栏。特别是现在,作为市政设施的必备装置,栅栏更是融入了城市景观之中,与景观如影随形。从城市建设、道路交通、市容市貌、环境保护以及美化家园的一系列活动中,栅栏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的栅栏,无论是从材料、形状还是功能、视觉以及艺术效果上讲,均是传统意义上的栅栏所无法企及的。

1 栅栏的基本含义

“栅栏”两个字,其基本含义是指用铁条或木条等做成的类似篱笆而较坚固的东西,其引申喻义为障碍、隔阂。1 98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有注“栅,栅栏。如木栅,铁栅,门栅。《后汉书・段颖传》:‘乃遣干人于西县结木为栅,广二十步,长四十里,遮之’。栅栏的前身也就是篱笆即用竹子、芦苇、树枝等编成的遮拦的东西,一般环绕在房屋,场地等的周围。其最本源的意义有二,一是指养家畜的圈,如牛栏,猪栏。二是指栏杆,用竹、木、铁、石等制成的栏隔物,如回栏,石栏。

2 栅栏的历史演绎

“隔离”和“防护”是栅栏的最本源功能,传统的栅栏比较侧重它的的这些功能,从其设计制造,性能形式就可见一般。如用竹篱围成的栅栏,其制作上讲究斜向交错密密排列,均匀地插入泥土中。传统的栅栏虽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主要是总体上的形式单一,形象欠佳:品质上的制作粗糙,色彩单调;技术上的维修繁琐,防腐能力低下等。如图1。因此,传统的栅栏如不创新求变,在现代的城市景观建设中必将再无立身之地。

可喜的是,城市中的栅栏不但没有被扔进历史的垃圾箱,反而越来越鲜活的出现在现代景观的建设队列之中。在强调栅栏基本功能的同时,其视觉效果,艺术效果也得以绽现其光彩。花样翻新的形式,精巧的制作,高科技的含量使栅栏变得亲切了许多,人性化了许多,城市也因之变得靓丽了许多。如图2图3,应该说,近年来栅栏的变化,还只是一个开始,一些更具革新和环保意义的设计和制作,将逐步展现,如纯装饰栅栏、智能栅栏、绿色栅栏等等。城市是一部交响乐,是一支进行曲,栅栏只是一个小小的音符。现在,这个音符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合适位置,它在为城市环境的优美,人诗意的栖息舞动身姿。

国画大师石涛先生说“笔墨当随时代”,在此,本人认为栅栏的历史演绎亦是如此。栅栏从传统走入现代,它所发生的变化,是时代的要求,亦是人们思想观念改变的体现,人们把许多观念注入到栅栏的形式和功能上,让它展现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追求。

以人为本的观念已体现在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社会,就文明程度而言,是传统的农业社会不能相比的,但在现代社会达到完美之前,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文明还难以达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以人为本,首先是安全第一,具体到栅栏上,安全功能亦即其本源意义上的防护功能。现代的栅栏远远超过传统的栅栏。得益于科技的进步,其强度,韧度,耐冲击力以及抗弯能力等等各项指标都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在任何人为的或自然的冲击下都不易脆裂、变形、折断、倾覆、倒塌。

符合现代城市文明和人居环境是以人为本的另一方面,让人们在使用时感到身心愉悦,能给人以轻松、和谐、完美的视觉和心里享受。因此,要求栅栏要具有非常养眼的装饰功能:多姿多彩,美丽漂亮而又慧外秀中,饱含艺术美感和材质感;要有流畅简洁的线形,玲珑通透的体积感;同时又要讲究色彩的冷暖搭配以及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的视觉感。避免光怪陆离,造成色彩污染,给人留下轻佻的浮躁之印象,进而影响市容市貌。

再如,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也就是通常人们说的环保和绿色生活观念,具体到今天的低碳生活,也在改变着栅栏。绿色环保观念是以人为本观念的延伸,它要求在生活中祛除污染,给人以清新舒适的家居环境和城市景观。传统的栅栏防腐能力有限,锈迹斑斑的栅栏随处可见,对环境的消极影响显而易见。于是出现了防腐性能良好的“永久性涂层”栅栏,如组合式静电喷涂栅栏,不锈蚀、自洁净、无污染、符合环保要求,重新诠释了栅栏的含义,引领栅栏文明的潮流。还有,当栅栏用在生活社区的游园和公园绿地时,如图4所示的场景,完全可以用废旧的塑料回收再利用来加工制作,这样一是节约了木材、钢材等原材料,二是因塑料的柔软性,即使不小心跌跤在栅栏上也不会给游人特别是老人和儿童带来任何的伤害,这更加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对人的关怀,让人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尽享身心愉悦之感。

3 栅栏在现代景观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已进入城市快速发展的时代,也是潜力潜能得到充分开发的时代。细致的分工和综合效能的展现同时发生,景观设施如此,栅栏也是如此。栅栏的基本功能不会改变,但不排除在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程度的弱化。栅栏的附加功能将得到深入开发,如栅栏的装饰功能的显现,并已在现实中得到运用就是很好的例证。因此,有理由相信,栅栏的其他功能也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被不断的开发出来。

实际上,目前已有一些这方面的努力,如有的企业针对城市交通堵塞,道路不畅,制约经济发展的情况,提出:栅栏之一的城市交通护栏如图5,应在色彩功能、结构安全、涂层性能方面上下功夫。特别是利用目前交通色彩红、黄、蓝、绿等基本色彩,在交通护栏上设计并配置有关方向、行车规则、警示的各种组合颜色,丰富城市交通语言,达到传递城市交通信息,一看便知的目的,如表1所示。

把交通护栏打造成“轻、巧、美”,“安全、环保、经济、耐用”的交通卫士,与交通红绿灯一起服务于城市交通。有关这方面的设想,对城市景观的建设是有积极意义的,一旦证明具有可行性,将对城市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绿色栅栏即绿篱因其可以修剪成各种造型并能相互组合,还因花色、花期不同,而且还有花的大小、形状、有无香气等的差异而形成情调各异的景色,不仅提高了观赏效果,更因其具有遮盖不良视点,隔离、防护、防尘、防噪等功能,在现代景观中已是大显身手。如绿篱高度在1.6m以上的通常称为绿墙,其特点是植株群体结构紧密,质感强,有塑造地形,烘托景物,能完全遮挡人们的视线,常用来分隔空间,屏障山墙,厕所等不宜暴露之处。又因其能形成封闭式的透视线,远比实体的墙垣有生气,可作雕塑、喷泉和艺术设施景物的背景,尤能营造美好的氛围。绿墙选材像大叶女贞、法国冬青、榨木、构树等均可:高度在0.6至1.2m的中绿篱,人们的视线可以通过,但却不能跨越,用途最广。可用在分隔大景区,组织游人活动,亦可用在街头绿地、小路岔口、种植区的围护及建筑基础种植等处,增加绿色质感,美化景观。造篱材料依功能可选栽含笑、木槿、吊钟花、变叶木、金叶女贞等。高度在0.5m以下的矮绿篱,可作花境镶边,花坛、草坪图案花纹等等。

4 结语

城市景观设施是一个整体,只有深入的发掘和利用每一组成部分的功能,包括栅栏的功能,不以其大而偏重之,不以其小而忽略之。超越传统,装点现代,是对栅栏最新最好的诠释。栅栏的材质、功能及其审美情趣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均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如图4场景中的栅栏,完全可以用废旧的塑料来加工制造,此处的栅栏其隔离与防护功能已弱化到仅仅是指示性的标志物而已,即装饰性远大于其本源功能。再如,栅栏在城市交通方面的功能,利用不同的色彩搭配来传递不同的交通语言。如此,栅栏才会为景观增添源源不断的活力,艺术与诗意地表达着自己,城市才能成为人居的理想之地。

参考文献:

[1]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篇5

150多年来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创造了世博会历史上的经典,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东方之冠”中国国家馆、“沙漠之舟”沙特阿拉伯国家馆、优雅浪漫法国国家馆、朝气蓬勃非洲联合馆、“山水心灯”台湾馆、流光溢彩石油馆……徜徉世博园区,仿佛周游世界。其中的科学技术知多少?未来科技发展趋势又将如何呢?

1889年,巴黎世博会开创了汽车时代;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预示了生态时代;首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也向人们展示着着未来科技的走向。

如果非得用一种代表色来表达这届世博会,“绿色”也。以节能、环保、低碳为主旨,绿色科技大放光芒,绿色科技无处不在:世博园区大面积使用太阳能;园区内公共交通“零排放”;运用形形环保建筑新科技建造的各国场馆和特色建筑;经物理和生物技术净化的黄浦江水和雨水用于园区绿化浇灌;各种新奇、可再生或可降解的生活器具和用品……

低碳、节能、环保的综合设本文由收集整理计唱响了“主旋律”:上海案例馆“沪上·生态家”,西班牙的“竹屋”、“空气树”,德国的“被动房屋”,英国的“零碳馆”……

这些技术无论尚处理念,抑或已转为现实,都阐释着“崇尚绿色、注重环保”的未来科技发展趋势,昭示着绿色技术将成为科技发展的热点和亮点。小到一把剪刀,大到一座城市的绿色交通出行方案,没有绿色科技的支撑,未来人类生活就不可能摆脱污染、交通拥堵、能源短缺等“顽疾”。

世博园里每辆车、每根线,甚至一块砖、一根管道都蕴藏着尖端的高科技成果。机器人,一改“冰冷”的常态,在上海世博会上各怀绝技:有的能说会跳,有的会吹拉弹唱,有的能做家务,还有的能完成艰苦的救援任务。

以色列馆“胶囊内镜”长26毫米、宽11毫米、重量不到4克的新型体检仪器能对人体消化道进行全程检查,目前已能检测出42种疾病。它预示着一个无创、无痛的医疗时代即将到来。

能辨别“冒牌”食品的脱氧核糖核酸检测法、可知食物产地的同位素分析法能帮助盲人驾车的移动网络……这些以往陌生的高新科技已经、正在或即将走入寻常百姓的生活。

因于智能化的创新科技,上海世博会是一届“聪明”的世博会。从世博园区内4g移动通信技术、门票rfid技术等最新信息科技的实际应用到智能家庭中央控制解决方案;从垃圾自动收集系统到可通过动作进行直观操作的智能“生活墙”;从可提供安全出行“贴身管家”式服务的“一体化天气技术(metnet)”到“智能城市”计划,它尽显智能化科技为人们生产和生活贡献的种种智慧。

以智能化为核心的新技术将成为科技发展的主流。小到智能手机、智能家居,大到智能政务、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气象服务,无不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闭幕式上的高科技元素

上海世博会闭幕式,绚烂而简洁,高科技元素制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舞台效果,为上海世博会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古老编钟神奇漂离地面、两个12米长的v形天梯从天而降、“星空”矩阵瞬间开启,犹如银河飞瀑倾泻。

编钟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智慧结晶,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它最早出现在商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上海世博会闭幕式上,世界首创的“磁悬浮编钟”是人们闻所未闻的。

世界首创的磁悬浮大型编钟“神奇”地出现在舞台中央,在全场观众屏住呼吸的紧张注视之中,古老的编钟缓缓地飘离地面。这10个巨大的编钟具有标准正鼓音

转贴于

和侧鼓音,每个都重达40余公斤。两位身穿银色铠甲的“未来人”穿越时空,降临舞台,将编钟一一奏响,传出阵阵美妙的旋律。这一幕象征着中华远古文明与当代文明的对话。

篇6

《中关村》:近几年,各类园区在中国迅速崛起,在规划建设方面,也都不约而同地打出“生态”牌,您认为应该如何做园区的生态规划?

班勇:做园区的生态规划一定要将生态、景观和休闲结合起来。

2008年,诺兰特承接了北京电子城西区扩建的项目。在南边的2平方公里区域内,我们做了一个园区的生态规划。我们的创新之处在于比较系统地提出“生命周期”方法论,将这个最初存在于产品领域的概念运用到园区建设中来,这是以往的园区建设没有过的。

首先,我们构建了一个生态绿地网络。跟以往不同,这次的生态绿地网络主要偏向于生态网络,而非城市绿地网络。我们考虑到供小型哺乳动物穿行的绿色廊道怎么构成,如何给高科技研发人员提供舒适的环境,让园区充满活力,让景观看上去更养眼。

其次,我们强调自然利用。雨水收集利用对干旱的北京来说尤为重要,但是北京好多地方并没有单独的雨水管道,雨水流入排污管道,白白浪费了很多资源。我们采用了高新生态技术让雨水就地下渗,补充地下水。

再次,我们提倡绿色交通。园区生态规划为什么要提绿色交通?我们是从环境保护这个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如果道路不畅通,机动车的走走停停就会增加耗能和污染。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设立小街区、单行线、高峰时期的道路分流等。

大街区的左转区很多,会导致多个路口有交叉,影响交通效率,而小街区可以保证更多采取右转,这就能缓解交通堵塞。单行线最大的好处是,在人口密集的主城区,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在以研发为主的高新科技园区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条双向8车道的路,上下班的时候,都是路的一侧堵,另一侧几乎没有车通行。这样的情况其实可以调控,在上下班的高峰时间,可以把另外一侧几乎没有车通行的2个车道调控到拥堵的这一侧,保证有6个车道通行,效率就会大大提升。

还有红绿灯的管制,适当改善一下也能提升通行效率。假如一条路上有10个红绿灯路口,我们现在的管制方法是每个路口亮红灯和亮绿灯的时间不统一,导致可能每个路口都要停下来。国外的管制方法是,亮红灯的时候全是红灯,亮绿灯的时候全是绿灯,这样通行速度就可以加快,提高通行效率。

《中关村》:您怎么理解生态的深层含义?对于园区来说,是不是把环境搞好了就能称为生态园区呢?

班勇:生态是一种文化,它关系方方面面。人对自然和环境的态度很重要,人与自然和谐就是一个根本的态度。我们提生态文明建设,最根本的内核是什么?是发展绿色经济,要将以往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园区总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高科技园区,这类园区聚集的企业更多的是研发类的,像北京电子城西区和海东科技园就属于这类园区;另一类是工业园区,这类园区聚集的企业更多的是生产型资源类的,比如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这类企业存在上下游问题,上游企业的原料和下游企业的废物要充分利用起来,通过循环经济形成上下游的链条。这类园区的生态设计更多的是从产业结构上着手,使上下游企业衔接通畅。

《中关村》:在您看来绿色经济其实就是生态经济的概念,那么您认为绿色经济的标识又是什么?

班勇:广泛地说,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这就是绿色的经济运行方式。比如电脑的生态设计,它的每一个元器件都是自成体系的,如果要更换的话,只需把坏掉的那个元器件换掉就行,而不必更换整个电路板。同时,尽可能少地使用污染严重的重金属材料。

《中关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最容易忽视的问题是什么?您在做生态规划的时候遇到过哪些突出难题?又是怎么解决的?

班勇: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定要提生态经济范畴,这是最容易忽视的。生态的保护和修复一定要和经济联系在一起。为什么?因为生态的保护和修复需要不断投入财力,如果没有经济的概念,那将持续不下去。比如建一个公园,如果没有把自然规律利用起来,将增加很多人工成本。比如水体,它是有自净能力的,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可以在河岸有一些生态的做法,这样可以减少治理污水的投入。

生态问题其实与经济问题有连带关系。我们做生态设计的时候从来都是和经济结合在一起的。比如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作为山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原来老百姓靠上山砍柴为业,现在不让他们砍了,我们就得让老百姓有新的出路才行,得有新的替代模式才行。

从2010年开始,我们参与了北京市山区经济建设的一些工作,这是生态与经济很好的协调。在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的黄塔沟有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针对这个区域,我们提出发展芳香经济,大做野生花卉文章。我们打破了北京以往一村一品的家庭式小农经济的做法,扩大野生花卉的种植规模。发展芳香经济和生态之间是一个什么关系呢?北京的山区定位是水源涵养为主,2010年所有的矿山都关闭了,这就涉及到经济转型问题,以前是黑色经济,现在要变成绿色经济,要发挥山区优势,把依靠山的产业转到旅游和特色农业上来,当地好多人就从事特色农业和旅游服务业了。

《中关村》:不仅是园区建设向“生态”靠拢,很多地方城市也都打出“生态”概念,但是给人的感觉是“千城一面”,有特色的很少,您认为一个城市应该如何走好“生态”这步棋?

班勇:建设生态园区的做法,其实同样适用于生态城市的建设。如果留心观察,我们会发现中国很多城市变得千城一面,都像一个模子里克隆出来的。

要彰显特色,最基本的就是维持原有的地貌。2011年我们在湖南益阳承接了一个项目,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益阳是地级市,城区是丘陵地貌,特点是一山一水。但是为了建设方便,那些极具特色的小山丘都被铲掉了,城区变成大平地,毫无地方特色可言。我们承接的时候,还残存一些没有连根铲掉的小山丘,我们要求一定要保留下来。在我们看来,这些残存的小山丘就是未来生态的节点,是未来动物的避难所,动物可以在那里栖息。这些小山丘的面积大多在0.5-1公顷之间,如果把这些点连成一个网络,再与城市里的绿带结合在一起,往外延伸与自然山体结合,再建一些慢行道,就构成一个非常好的生态绿地网络,整个城市就有活力了。

现在的城市建设太注重和强调人的能力了,实际上,和自然比起来,人是很渺小的。所以一定要给“生态”一个明确的定位,人类只是自然界当中的一份子,我们要顺应自然的规律,要保留自然遗物。

篇7

【关键词】绿色建筑;理念;策略;存在问题

一、绿色建筑的界定

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日益普及,人们开始追求在绿色建筑中轻松愉快的生活、工作,但是,什么样的建筑才算是“绿色”建筑呢,学术界、产业界始终没有一个确切完整的定论。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定义: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简称“四节一环保”),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二、绿色建筑提出的背景及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口剧增、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过渡消耗等问题严重威胁着世界各国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每年的新房建设中有 80%为高耗能建筑,2010 年数据显示,中国建筑能耗占能源消耗总量的比例从1978 年的 10%上升到现在的 28%,在交通、工业、建筑三大高能耗领域中,建筑能耗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而我国又是一个人均资源短缺的国家。要想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就必须综合利用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及环境保护技术等。但近些年来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索取已经超越了自然环境的承受范围和自净能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将可再生能源与建筑相结合,已经成为绿色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绿色建筑设计

(1)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进行绿色建筑设计要考虑能源、资源的节约,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进行绿色建筑设计要考虑到环境的气候条件、地形、地势,使其与周围环境构成一个有机系统。绿色建筑是追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和谐统一的,尽量保持原生态系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充分考虑自然通风、日照、交通等因素。进行绿色建筑设计要尽可能采用环保节能及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的建筑材料。注重对外墙保温材料的使用,尽量就地取材。绿色建筑应具有独特的建筑技术和艺术形式,体现现代生态文化的内涵和审美意识,创造自然、健康、亲切舒适、生机勃勃、丰富多彩,具有传统地方文化意蕴和现代气息的建筑环境艺术。国家标准在绿色建筑的定义别强调了全寿命周期。全寿命周期主要强调建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时间上的意义。这就意味着不仅在规划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并利用环境因素,即使在施工过程中也要保证对环境的影响达到最低,在后期的运营管理阶段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高效、无害的空间,拆除后又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引入全寿命周期的概念,主要是为了要求绿色建筑能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随着绿色建筑的发展,对全寿命周期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并不只局限在建筑存在的时间里,还应向前或向后延伸。往前延伸到建筑材料的开采、运输、生产过程,往后延伸到建筑拆除后垃圾的自然降解或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在建筑的前期策划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全寿命周期概念。

(2)绿色建筑设计方法。建筑的选址是设计要考虑的首要问题。选址要结合建设地段的主导风向,地貌、地形、植被、自然水系、合理布局建筑物。为争取日照创造先决条件,应尽可能选在向阳的地段上,不宜选择在凹、洼地及山谷等处,还应避免选择生态敏感区域,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为了使建筑满足人们生活、生产、使用时的舒适性,建筑物选址还应考虑与交通运输系统的距离,尽量选择在已经城镇化的区域内,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建筑物体形、平面形状特征、空间系统,是地域性建筑特色的本质表现。体形系数更是建筑热工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理想的建筑形体是采用最小的建筑外表面积来围合尽可能大的建筑内部空间体积,减少能量流失,但是大的体形系数又有助于有组织的自然通风,这就要求设计师能够合理把握。仔细划分建筑内的使用功能区,按其特点进行分类,同功能的房间尽量分在同一区域,不需要窗户的区域可以统一安排在建筑物的北面,这样便于建筑物通风、采光、空调系统等的设计。尽量采用弹性设计方案。提高房屋的适用性、可变性,具体表现在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等灵活性要求上。体现“一二十年不落后,三四十年可改造”的思想,减少后期投入费用。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目前我国利用范围最广泛的是太阳能、风能,努力推广浅层地能、生物质能等,这些都是无污染的可再生绿色能源。注重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外墙设计。采用良好的外墙材料,以隔热砖代替粘土砖,门窗采用传热系数较小、低辐射玻璃,并加强门窗的气密性,减少热交换,采用各种轻便可调节的遮阳设备。减少对电器设备的依赖,尽量采用自然采光、通风,提高室内环境的热稳定性。加强绿色建筑中智能化设计。目前,大量电子通讯和自动化技术在建筑中得以运用,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电力、照明、空调、给排水、广播、通讯、保安、等设备集中管理与监控。智能化的发展可以促进绿色建筑在“高标准、低能耗、高效能、低污染”状态下持续发展,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使建筑物成为工作与生活环境健康舒适、设备高效运行、整体节能效果最佳的安全场所。绿色建筑设计应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近些年我国建筑发展趋于高层、超高层建筑,所谓占天不占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随着建筑物高度的不断增加,为了满足其稳定性,基础埋深也随之增加,使建筑物地下空间加大。由于有厚实的土层和植被,使地下建筑受地面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一般情况下土层三米以下深处的温度是几乎不受外界影响的,是一种减少能耗、节约能源最经济有效的建筑形式。绿色建筑设计中加大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可以有效促进建筑节能。

四、目前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1)对绿色建筑的含义模糊不清。有些人认为绿色建筑设计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对建筑物内外进行绿化,这个理解只是绿色建筑的含义之一。绿色建筑首先应该是为人类提供安全、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其次,能够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的条件下,高效率的使用资源和能源,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环保建筑,使其为我们提供一种先进的生活方式。

(2)绿色建筑需要大众化设计。当代之所以提出绿色建筑概念是为了更好的使人类和自然环境发展下去。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成本、大投入、高绿化,也不一定非是高科技。相反,为了更快推广绿色建筑理念,实施可持续性发展,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应更多采用经济、实用的大众化元素,如外窗遮阳装置、室内采用无污染健康的装饰材料等,这样才能将绿色建筑理念快速普及。

(3)绿色建筑理念不仅局限于新建建筑,同时也适用于既有建筑。目前我国既有建筑近400亿平方米,能源利用率仅为33%,且一般建筑的使用年限为 50 年,既有建筑仍是耗能大户,如仅在新建建筑中推行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收益极为有限。(4)我国缺乏绿色建筑的实例。目前大部分都停留在绿色建筑的理论上,而实际建成的优秀绿色建筑案例较少,缺乏可供参考的经验。

五、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

篇8

许多人每天都在经历上下班时路上车辆的拥堵,你是否厌倦了这样的生活?你是否想要改变这种生活?城市的环境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人类正在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环境急速恶化与能源的极度匮乏。环保意识在如此客观条件下急需在全民中树立并且强化起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社区青年汇作为社区青年人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认为应该用行动给市民提出一份“绿色倡议书”,让低碳环保的意识融入我们彼此的生活,把减排出行付之于行动,真正的把环保的理念传递给更多人,让绿色出行融入大家的生活。因此,丰台区万年花城社区青年汇、乒羽飞扬社区青年汇、魅力王佐社区青年汇、丰益花园社区青年汇、云西路社区青年汇、中关村丰台园青年汇、晓月苑社区青年汇特发起发起“释放原始真自我,给城市绿色呼吸”大型绿色骑行活动!

活动吸引了近一百名的骑行爱好者,所有参加活动的骑友们从王佐镇政府出发,一路骑行至终点青龙湖公园,全程25公里。在骑行的途中,骑友们用实际行动宣传了低碳环保的理念,也正呼应了主题 “释放原始真自我,给城市绿色呼吸” 。主办的社区青年汇试图通过这次活动,找到心中最原始的自己。现在人们出行往往都是开私家车,已经成为了出行的一个习惯,但这种习惯却给城市造成的很大的压力和问题。他们试图通过这次活动,唤醒人们心中最原始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出行才是人们最原始的自己,而不是被汽车机器所支配。这是青年汇努力的第一步。

活动的最后所有参加骑行的朋友在宣传条幅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以这种形式向周围的人宣布“ 我们要绿色出行,这样才是真正我们!”北京团市委社区青年汇致力给骑友们打造一个“靠谱的朋友圈儿、好玩儿的俱乐部”,他们特别希望通过这次的活动,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携起手来用实际行动缓解首都城市的交通压力;号召年轻朋友们骑车上下班,健康出行,锻炼身体;最终让绿色出行成为一种时尚,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和接受,用实际行动来宣传“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的理念。这是7家青年汇举办骑行活动的第一站,接下来,青年汇将继续举办此类活动,让越来越多的人参加进来。相信这类的活动是十分有意义的,绿色出行一定会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和接受。

“1778”再次出发

北京的1778车队再次参与了这次极富意义的骑行活动。1778的含义是“一起骑吧”,是由几个热爱骑车运动的车友在一次刷街时突然灵感一现提出构想并组建的。自2012年7月开始筹备,2013年3月26日正式成立,依托北京五棵松美利达自行车专卖店的技术支持,俱乐部现有会员500人。自成立以来凭借着超高的影响力及凝聚力,加之骑友们极高的热情,希望更多人可以加入到骑车这一富含活力、健康、低碳环保的运动,不仅对地球生态环境有着突出贡献,同时也可以强身健体,磨练意志,增强机械方面的专业知识,现在车队已是北京自行车骑友联盟成员!

自从2013年4月第一次骑行,他就喜欢上了骑行,它环保、便捷、健康,是其他现代交通工具所无法取代的。骑行是苦累的,也是快乐的。当他选择开始骑行的时候,也许是对自己身体极限的一种挑战。“也许在别人眼里我们是有病,但是我们却不这么认为,如果没有这种不断挑战自我极限的感觉的话,就没有那种挑战成功后终身难忘的喜悦,当你全身心的投入到这项运动中才会明白自己是多么的自由,多么的快乐!现在你还觉得骑行没有意义吗?”

篇9

关键词:城市 生态系统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现代城市生态化建设陷入迷茫,主要是人们对城市这个生态系统缺乏全面的了解和认知,建设的过程中盲目跟风,景观至上以及不合理的规划建设,使我们的城市离生态渐行渐远,而人们仍然喊着“生态建设”的口号。

1.现代城市生态系统的现状

1.1.城市规划观念落后

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难免使现代城市追求城市化的速度,跟风学样,小城市看大城市,大城市看首都,没有合理的城市规划,千城一面。缺乏城市特点。街道越来越宽,楼房越盖越高,城市固化越来越严重,投入市政管理维护的成本越来越高,而且城市热岛、温室效应、沙尘、雾霾、雨水内滞等城市问题越来越普遍。

1.2.绿地系统规划存在缺陷

城市绿地占用乡村土地,进行人工化环境的建设,城市规模越大,占用土地资源越多,这是以生态的破坏为代价,来合上“生态城市建设”的节拍。这种人工建设的绿地需要持续的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维护,投入产出的比例大大失衡。

城市绿化建设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城市绿化往往被视为城市的附属品,近几年在生态理念的影响下,虽然重视度有所提高,但是绿化优先的原则仍然没有得到体现。例如居住区的绿化,开发商为了提高利润,规划绿地盖成了楼房,致使楼盘间距缩小,地下停车场面积增加,无法进行大体量的绿化,再加上人口密度的加大,人居环境质量无形中打了折扣。

这样的例子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时有发生。不是规划绿地被侵占、缩小,就是最后把绿化规划中,绿化在城市规划中没有被全盘考虑进去。

1.3.绿地系统建设不符合生态学原则

现代城市绿化中,仍存在一些通病,例如为绿而绿,追求绿化指标,绿化面积的上升,忽视绿化质量的提高,尤其是一些城市,为了应付创建工作检查,人工更换鲜花、草坪,一提到城市绿化建设,就是提升景观,抬高品味,建设精品,精细管理,如此“花样翻新”的绿化建设不仅违背了自然生态原则,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更重要的是无法建立完善的城市绿化系统。

2.现代城市与生态城市的差距

提到生态城市,我们总是会想到“田园城市”、“绿化城市”,两者之间固然有一定的联系,存在共同之处,但是两者之间却不能划上等号,宋永昌教授对生态城市的含义进行了总结归纳。他认为生态城市应该是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城市。那么用这一标准来对照我们的城市,相差多少呢?

首先来说结构合理。城市的结构包括人口、资源、环境、人工构筑物,生态城市要求这些因子之间比例协调、适中,而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城市框架扩大,城镇、乡村以及城中村的改造加剧了城市固化的严重性。用于调节城市各项生态指标的绿化资源却是有限的,城镇、城中村的绿化大多为了应付检查,敷衍差事,导致这些地区绿化资源紧缺。而城市人口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因此人口与绿化资源是不协调的。

随着人口增多,城市人工构筑物相对缺乏,于是房地产业到处征地开发,城市道路不断扩宽延伸,耕地减少了,城市铺装越来越华丽,生产建筑材料的增加了,环境污染却更加严重,带给城市的是各个因子之间的不和谐。

再说功能高效,是指城市生态系统当中的各个组成部分能够充分发挥其价值,高效利用。城市是一个环境高度人工化的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虽然同样具有生产、生活、还原和区域主导等基本功能。但自我维护功能相对较弱。其中城市的还原功能,主要依靠城市绿地系统来调节城市大气、水环境质量等,使受损的环境逐渐恢复。

我国大多数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不符合生态学原则。过分强调园林绿地的观赏性,外来植物比例大于乡土植物,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与法国首都巴黎采用杂草草坪、沙石铺装的广场和人行道的今天,中国城市还在进行华而不实的观赏草坪的精细管理,铺装高档的广场砖,其代价是牺牲了生态建设、自然规律,同时要支付高昂的管理成本。

3.生态城市建设

3.1.生态城市标准:

(1)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市,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

(2)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产业结构合理,实现清洁生产;

(3)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率高;

(4)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生活质量高;

(5)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环境质量高;

(6)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

(7)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

(8)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

3.2.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

(1)调整城市规划体系,强化水土资源利用

加强城市各类自然水体的保护,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农田灌溉水;建设雨水储蓄设备,开发节水和利用水处理技术,城市路面采用透水铺装,降低城市固化。

以土地节约利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土地资源保护与经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良性互动。

减少自然土地的人为干扰,合理利用,对已经人为破坏的土地,退耕还林或人工干预,最终形成具有生态功能的近自然化的环境。

(2)发展新兴能源,降低能源消耗。降低能源消耗意味着资源保护和减少污染。可以发展核电配套装备制造、风力发电设备、垃圾焚烧发电装备、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光热等自然无污染的产品。推广可再生资源利用。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等。

(3)绿色交通,低碳出行。绿色交通体系包括步行交通、自行车交通、常规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强调的是城市交通的"绿色性",即减轻交通拥挤,减少环境污染,其本质是建立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交通体系,以满足人们的交通需求,以最少的社会成本实现最大的交通效率。

由于城市人口密集指数的提高,对城市交通的承载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发展轨道交通,加强自行车和人行慢行交通体系的建设,开辟公共大巴专用通道,建设过境货车专用通道,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减轻城市交通污染。即解决人们出行的方便、快捷,更有利于解决人们的工作、居住和休闲,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

(4)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创造和谐人居环境

绿色是宜居生态城市主基调。应打破城郊界限,扩大城市生态系统的范围,持续完善城市自然生态,推进区域绿道网的建设,为生物栖境和迁移通道预留空间。

结合城市道路系统、绿地系统、慢行交通系统的建设,实现城市绿道、社区绿道与

区域绿道的衔接互通。考虑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重视城市自然水体周边大环境的生

态开发,营造并修复天然河道的水生动植物生存环境。城市生态系统的完善能够为城市生命体系的主体——人类,创造和谐优美的人居环境。

(5)推动绿色建筑 建设生态产业

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利用太阳能、中水回用等多项节能技术,以降低小区的资源消耗,大力推进建筑减排,使用无污染材料,开展绿色施工,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生态产业注重改变生产工艺,合理选择生产模式。循环生产模式能使生产过程中向环境排放的物质减少到最低程度,实现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通过2个或2 个以上的生产体系之间的系统耦合,使物质、能量多级利用、高效产出,资源、环境得到系统开发、持续利用。

(6)绿色教育,发挥人类作为生态建设主体的力量

城市活动的最终主体是人,人类的生态意识,环境保护思想的提高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加强人类的绿色教育,在生活的点滴之中,在人类的共同努力之下,每滴水、每度电、每张纸,每一条有效的节能建议都会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迪华,黄婷婷.城市绿地建设与生态学原则合拍吗.中国环境报,2011(08)

篇10

[关键词]现代绿色物流 非绿色 策略

现代绿色物流产生的大背景是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的恶化,人们的环保意识也逐渐的觉醒,在此过程中人们逐渐的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破坏环境就是破坏人类自己的家园,此外各国的政府以及绿色环保在组织也在竭力的倡导人们保护环境,发展环保事业,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绿色物流也成为了现代物流可持续发展必然路径选择。现代物流的基本要素是集约资源、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包装和废弃物物流五个方面,此五个方面构成了现代绿色物流系统。

一、绿色物流的背景介绍

绿色物流管理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做到满足顾客的需求,它有效的客服了绿色商品和服务流通的时空障碍,是一种绿色经济的活动管理过程。体现出一种长远的发展眼光和发展态势,不仅关注与当下也方言与未来,不仅仅是关注与经济发展的某一方面,更是对生产环境的全方位的关注,它有效的打造了良好的企业绿色环保形象,因而也形成了一种非常符合经济发展潮流的物流管理趋势和方向。

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是建立在三大理论基础之上的,即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和生态伦理学理论。首先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它的基本含义构成就是当代的经济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需要构成威胁。但是在物流经济发展到过程中必须以一定的经济消耗最为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甚至是污染环境。所以必须通过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来促进物流和环境之间的良好的互动关系来促成双方之间的共赢。其次是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是一门交叉性较强的学科,它主要是研究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转换过程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显然物流的过程同时涉及到了二者。绿色物流以生态学为基础来发展经济,因而达到了二者之间的动态平衡。生态伦理学是从道德的角度来研究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绿色物流管理理论也就得到了道义上的支持和理解。

二、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上文已经有所介绍,现代绿色物流可以分成几个步骤和阶段。也即是物流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环节,在不同的环节中都有可能存在在非绿色因素的存在,各环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在运输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因为交通工具运输带来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在运输量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对道路地基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和破坏,进而引发其他不同方面的环境或是生态破坏问题。此外物流业所负责运输的商品也有可能对环境造成破坏。在仓储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养护上的困难和特殊商品管理上的困难,如运用特殊的养护物质对商品进行养护,则困难存在着对环境污染的可能性等。包装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就是包装材料本身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包装物不合理不恰当使用上的问题。最后就是装卸对环境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主要是基于特殊商品的运输以及过度超重商品的装卸所带来的影响而言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物流运输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诸多的对环境或是生态或是能源有不利影响的情形的存在,为从分发挥绿色物流的特色,同时也是对绿色物流应有之义的发挥,应该从从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的角度来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

三、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的策略探究

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强调管理的绿色生态环保,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协作才能完成的庞大的工作,有效的物流管理应该是各个子系统也就是个要素都充分发挥各自作用的同时,做到与其它要素的更好的组合,以求整体的效用的最大化。笔者认为,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应该重点抓好企业,消费者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细胞,从现代绿色物流的角度而言,它构成了绿色物流中最为核心的要素,而消费者则是最终的服务要素,它成为推动绿色物流的最终的也是最为有效的力量,而政府则是现代物流绿色发展的外部规制角色,政府要发挥好经济领导的作用,充分合理的利用好各种手段,做到管理适度,管理协调,既能保障现代物流的健康快速的发展,又能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作为物流企业而言,管理策略仍然应当通过降低各环节的非绿色因素来达到有效的管理。具体来说在运输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精简运送体系,使得车辆运输搭配组合更加的科学化来降低运输的成本和提高运输的效率.而政府则应该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市场调节手段对物流企业的管理和运行进行宏观的引导和推动,消费者是物流企业的最终的服务对象,也是物流企业是否达到绿色标准的最为客观的监督对象,所以消费者在其中应该严格把好监督关,通过不断的改善自我的绿色消费习惯和行为模式来达到检测的促进物流企业提高服务的环保性和生态性,通过制作舆论,形成全社会的绿色消费习惯来影响物流企业朝着绿色方向发展和完善。此外,物流企业,消费者和政府之间应该相辅相成,共同致力于绿色物流环境的构建和培养发展,使得整体了力量最大化。此是绿色物流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绿色物流发展的题中之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