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的前景范文
时间:2023-12-23 16:37: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碳中和的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国 陶瓷 发展史 技术史 发展前景
一、陶瓷介绍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陶瓷是以粘土以及各种天然矿物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为主要原料的各种制品。人们把一种陶土制作成的在专门的窑炉中高温烧制的物品叫陶瓷。
二、陶瓷的发展史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运用水、火、土的不同特性,在一万年以前产生了人类第一次试图改造自然的创造物——陶器。又经过数千年的历程,在亚洲大陆的东部,中国人的祖先率先将三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孕育了一种新的物质,创造出温润、洁净、雅致的瓷器。
瓷器的诞生是个漫长的过程,新石器时代制陶技术的高度发达为瓷器的产生奠定了技术基础。陶器到瓷器的飞跃需要实现三大突破:瓷土的应用、釉的发明和窑炉的改进。商代前期原始青瓷出现,标志着瓷器已经开始萌芽;春秋战国时期进一步发展;东汉中晚期浙江地区烧造的青瓷,达到了现代瓷器的各项标准,标志着瓷器创制过程的完成。瓷是最能体现人类技术能力和人文情致的人工创造物。它是巧妙利用和驾驭自然力的技术成就,也是满足社会生活需要的物质财富,还是寄托和比附高尚品格的文化载体。
三、瓷器的工艺技术史
原料的选择与淘洗是制瓷的关键步骤。选取比较纯净的瓷土,经过粉碎、过筛和几次淘洗、沉淀,尽可能去除较粗的颗粒和杂质,再经过反复的踩踏、揉搓,制成纯净、具有延展可塑性的制胎坯料。足够温度和保持适当气氛的窑炉是瓷器生产最关键的一步。
制瓷技艺包括成型技术和装饰技术。成型工艺中回旋体器物通常采用拉坯技术,较高大的器物则结合拉坯和节装技术成型。模制成型技术随着制瓷技术的成熟而得到提高,它可以制作复杂造型,使器形更加多样、美观。瓷胎表面装饰主要利用工具在瓷胎上作物理上的加减,包括刻划花、印花、镶嵌、镂空、堆塑等。河北封氏墓地出土的北朝青釉莲花尊造型宏伟,装饰丰富,运用了模制、堆贴、镶嵌、刻划等各种技法,表现了佛像、莲花等内容,精致美观,令人叹为观止。
四、陶瓷业的发展前景
(1)从陶瓷本身而言。为使陶瓷艺术在现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且获得多姿多彩,首先要实现传统陶瓷向现代陶瓷的转变。
在陶瓷艺术作品中,材料的运用可谓至关重要,可以直接感受作品的力度及内在结构的审美空间。陶瓷艺术个性的培养与形成,同其它艺术一样,都有个积累和升华的过程,包括生活经验的积累,文化知识和才能的积累,艺术功底和艺术修养的积累,以及娴熟而全面的技艺的积累现代陶艺在创作中的形式美追求。
现代陶艺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是现代艺术运动的产物,它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心理需求。现代陶艺在追求形式方面较之传统陶艺更为丰富多彩,在审美观念方面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也存在着越来越大的差异,现代陶艺已走进了纯艺术领域。相应的,现代陶艺要求陶艺家们要尽可能地去不拘一格、不求一致,尽其所能地发掘和发挥,表现其形式美。受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陶艺家们尝试把现代雕塑、印象画派的语言植入现代陶艺的装饰和造型中,形成了现代主义的新意涵、新风貌。这种陶艺的存在形式,不论造型或装饰都是较抽象的,尽可能表现人的感情、意念,追求作品的寓意性、哲理性有效拓宽了欣赏者的联想空间。
现代陶瓷艺术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商品价值;装饰价值;收藏价值。和传统艺术陶瓷相比,现代陶瓷艺术更强化作品的欣赏功能,具有装饰价值。
(2)从宣传角度而言。陶瓷文化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相对于其他媒介,电视媒体是是目前世界上传播范围最广泛、传播效果最理想、社会影响最显著的传播载体,在公众接受交流信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3)国家保护政策而言。国家政策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保护,二是发展。保护即保护旧窑址免遭破坏,不仅包括人为破坏还有自然破坏。为此可以出台一些保护法,例如景德镇就有保护法案。发展即通过政策积极引导,利用政策优势促进更多企业个人从事这一方面。
(4)从人才而言。开发人力资源,这个人才也指的是几个方面的人才。首先制作的人才,这是必不可少的。无人何来的物。其次宣传人才,制作出来有市场必须依靠广大的人才宣传组织。最重要的是专业人才,本身就是这一方面的专业。因而提高人才素质,优先开发人力资源是陶瓷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性工程。
五、结论
中国瓷器在造型、釉色、烧制和装饰上不断有创新,借鉴并融合了其他工艺的精华,将“形”、“意”之美发挥得淋漓尽致。淳朴洒脱的民俗意趣与恢弘典雅的皇家风貌,千余年来精彩纷呈,一路辉煌,展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怀。着眼于陶瓷的辉煌发展史,我们可以坚信它的前景是乐观的。对于陶瓷文化,我们要尊重,在此基础上施以保护。相信陶瓷,相信中国,相信china。
参考文献:
[1]叶倩,陈克伦:泱泱瓷国:古代瓷器制作术,文物出版社,2008.
[2]刘玮林,现代陶瓷艺术的价值内涵,中国陶瓷,1994.
篇2
摘要:在新课标的化学教学中,对化学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起着重要的组织作用,合理的创设化学教学中的教学情境,是教师课堂教学取得高效性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创设;激发;提高效率
创设教学情景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巧设教学情景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抽象的知识具有更加直观、更加生动、更加形象的了解和掌握,拉近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对于抽象知识的陌生感和距离感,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创设教学情景,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学生提升将理论知识应用实际问题的能力;创设教学情境,在很多情况下教学过程由灌输式变为学生主导式,学生可以自己来得出结论,而不是一味地看教材,学生掌握了主动权也就大大提高了其主动探索的欲望。如何创设化学教学中的教学情境?
一、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创设化学教学情景。
教师可以通过现实中的一些现象和实际问题创设教学情景,从而使得学生对于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景具有比较亲切的感觉,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化学知识,无论是吃穿还是用行,都有化学物品、化学知识的元素在里面,可以说是生活处处有化学。因此,教师可以从身边的社会生活入手,让学生体会化学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并注意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比如,在讲解有机物的内容时,可以提问:家中煮饭有时不小心会煮糊,这时候的味道一般都是焦味的,而且往往会变黑色或者焦黄色,这主要是因为这些饭中含有碳元素,那么,大家平时吃的食物以及包装中都有哪些有机物?通过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讨论,教师可以列举出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等是人体所需的有机营养素等内容,从而让教学更加接地气、更有现实感,也就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如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分子和原子》这节内容中,我把香水带到教室,学生就在下面七嘴八舌说:“今天老师洒了香水,真香”。我笑着问学生:“大家闻到什么气味吗?”学生异口同声回答:“香水味”,“那么为什么会闻到香味呢?”“是香水分子在不停运动的结果”。我再联系生活中湿衣服变干,墙内开花墙外香,汽油挥发等生活现象,从而得出“物质的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着”。接着再问:“你们看见香水分子进入自己的鼻子吗?”学生回答:“看不见”。这样因势利导,得出“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肉眼是看不见的。接着再用酒精洒在毛巾上,让学生去闻,从而揭示分子的另一个特点,“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这样通过现实中的生活问题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倍感亲切,兴趣更浓。
二、利用科学史料,新闻素材创设化学教学情景。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或身边常见的生活小事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和关注。例如,新闻中出现的三鹿奶粉掺有三聚氰胺事件、双汇瘦肉精事件、有色馒头事件等,学生都有所耳闻,但又似懂非懂,教师可从这些事件入手来引起学生的关注,再将事件成因逐一剖析开来进行解读,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教师也可以用科普故事或科学史上的事件等等来作为课程的开端。再比如,在教授酚酞遇水变红,淀粉遇碘变蓝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先自编个故事提问:比如讲关于一封密信的故事,信的主人希望只有某人才能领会信的内容,因此这封信在别人看来是一张白纸,只在特定条件下才会显示字,这该怎么做呢?这个问题就会引发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甚至相互讨论,继而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或是观察实验,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就会马上提高了
三、利用化学实验创设化学教学情境。
化学实验是最为直观的创设教学情景的方法之一,它能使学生的兴趣高涨,注意力高度集中,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很大帮助。比如,教师在教授燃烧方面知识内容时,将两只高低不同、粗细不同、质地不同的蜡烛分别点燃,然后用同样大小的烧杯罩住,让学生仔细观察现象,并提出问题:会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产生?在这个问题意识的基础上,教师再继续讲授相关知识,学生就能够更加凝聚注意力,更有兴趣学习下去。
再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常见的酸和碱》时,教师可以取四支干净的试管,一支试管内装入一定量的酚酞溶液,一支试管内装入等量的碱性溶液,另两支装入等量的水,并告诉学生这四支试管装的无色液体都是“水”,请学生注意观察两种液体混合后会有现象什么发生,教师先将一支试管中的水倒入到另一支装入水的试管中,学生说:“没有什么现象,水和水混合有什么现象?”教师再将另外两支试管中的液体混合,这下子学生呆若木鸡,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水和水混合变成了红色”。学生马上来了兴趣,课堂气氛沸腾了,继而个别学生提出问题,难道这两支试管中的液体不是水?老师趁势利导引出酸碱指示剂。通过实验的演示和教师的提问,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从而为后续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埋下伏笔。
四、利用多媒体,视频、影像等方式创设化学教学情境。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于许多较为难以描述的知识,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视频,影像等方式,从而使得难以描述的现象可以得到清晰地呈现,更能真实、形象、生动地再现化学中的微观世界,让学生对于抽象的知识具有更加直观的感受。例如,在学习《原子的结构》时,笔者运用了电脑动画,从内到外依次演示原子内部的原子核、质子、中子、核外电子各个部分,使学生对原子的内部结构有了非常深刻的感性认识。有的实验时间长,不易马上见到实验效果,如铁生锈的实验,若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时,需很长时间,如果改用多媒体计算机演示,几分钟即可,这样把抽象的内容变为直观现象,学生看得一清二楚,增强了演示效果。同时,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某些化学实验不便在课堂上取材操作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图像或视频等手段来展示给学生,让他们直观地看到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比如,某些“揭秘”节目,揭示出所谓的神仙画符起了作用其实只是写在纸上的字遇到某种化学物质发生了一定的化学反应之后的结果,等等,都会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初中化学的情境化教学将学生们带进了一个由各种化学元素组成的有声、有色、有味的美丽世界,学生们能够体会到化学不是深奥遥远的,而是与自己生活的每个细节都有关,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们将不再单纯为了应付考卷,而能感到学以致用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索欲和学习的动力,自然地达到成绩和能力双重提升的目的。
五、利用认知矛盾,问题探究创设化学教学情境。
学生好奇心比较重,社会生活阅历较少、各类知识掌握得不多,因此,教师可以故意设置一些有悖于常理或者他们认知概念的矛盾,让他们从矛盾和悖论出发,主动探求内在的化学知识和逻辑,形成积极的认知氛围和情感氛围。比如,在酸碱中和反应教学中,可以提出把酸、碱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物质溶液混合在一起,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5%的盐酸加上5%的氢氧化钠溶液,从而得出相关观察结论,并据此分析这种现象中蕴含的化学知识和逻辑,还可以使教师先设置猜想,让学生通过上述实验进行验证。总的来说就是要通过让学生解决认知冲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篇3
关键词: 合同管理;规避风险;客户信用度;客户关系
前言
合同管理是企业法律顾问事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不再是简单的要约、承诺、签约等内容,而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科学的管理,有效的管理将对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一、概念
(一)合同的定义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技术合同分为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技术咨询、技术服务。
(二)“四技”合同定义
技术合同是当事人就技术开发、转让/许可、咨询或者服务订立的确立相互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合同。
技术转让合同:是当事人之间就专利权转让、专利申请权转让、专利实施许可、技术秘密转让所订立的合同。这里的“技术转让”是指专利权、专利申请权、专有技术权、技术成果权、计算机软件版权等的转让。
技术咨询合同:是一方当事人(受托方)为另一方(委托方)就特定技术项目提供可行性论证、技术预测、专题技术调查、分析评价所订立的合同。包括:可行性论证、项目建议书编制、技术或市场预测、专利或法律分析、专题技术分析、分析评估报告、规划或战略研究报告等。
技术服务合同:是一方当事人(受托方)以技术知识为另一方(委托方)解决特定技术问题所订立的合同。技术服务内容包括:技术转让、许可后的技术服务和人员培训,现场开工、指导,原料、产品或材料的测试、鉴定,产品设计,工艺编制,工程计算,人员培训等。
技术开发合同:技术开发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就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或者新材料及其系统的研究开发所订立的合同。包括委托开发合同和合作开发合同。
技术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1)项目名称;
2)标的的内容、范围和要求;
3)履行的计划、进度、期限、地点、地域和方式;
4)技术情报和资料的保密;
5)风险责任的承担;
6)技术成果的归属和收益的分成办法;
7)验收标准和方法;
8)价款、报酬或者适用费及其支付方法;
9)违约金或者损失赔偿的计算方法;
10)解决争议的方法;
11)名词和术语的解释。
(三)买卖合同定义
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我院涉及的买卖合同主要是催化剂产品及其原辅材料的买卖合同;其他类的买卖合同一般指科研装备及其相关原辅材料的买卖合同。
买卖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1)合同双方的法定名称、地址、邮编、电话、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姓名、职务、人姓名、职务、联系方式等;
2)签约的目的和依据;
3)标的,对标的的描述要明确、具体,反映其本质特征;
4)数量和质量,包括计量单位、质量标准和检测方式等;
5)价款或酬金,包括支付方式和付款期限;
6)履行的地点、期限和方式;
7)争议解决方式,尽量选择对我方有利的司法管辖地和适用法律;
8)违约责任,对于违约责任的约定要合法、合理,具有可执行性;
9)变更或解除的条件;
10)根据法律或合同性质必须具备的条款或双方当事人认为必须明确的条款;
11)正副本份数、存放地点;
12)生效的时间和条件;
13)签约的地点、日期。
二、合同的管理过程
当即将签订重大合同的双方达成签订意向后合同主办部门应按如下方式进行:
(一)重大合同谈判:重大合同订立立项后,由合同主办单位牵头组织谈判,成立由技术、经济、财务、法律人员组成的合同谈判小组,负责进行合同谈判;
(二)合同文本起草:在合同谈判的基础上,协商确定使用的合同文本或共同起草,力争由我方负责起草合同文本。
(三)合同的签订:对外签订合同,由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人签订合同。
(四)合同履行:合同主办单位、财务部门和法律事务部要紧密配合,认真做好合同履行与结算工作。
(五)合同的归档。签订的合同要进行归档,并且每份合同均应建立合同档案,将合同文本及相关材料合并归档。首先要结合单位情况对合同进行分类。其次要对合同进行编号,实行一份合同一个编号的原则,不得重号或漏号。再次要做好合同台账登记,其主要内容包括:合同编号、合同名称、标的名称、合同类别、合同金额、履行期限、我方承办单位、我方签约代表、对方名称、对方签约代表、合同文本份数、招标议标及谈判情况、合同审查情况、签订日期、签订地点、履行情况、备注等。最后是合同报表、记录、领导批示等。
三、合同管理的作用
(一)严把合同文本可规避风险
合同文本尽量使用本单位法律部门示范文本,法律条款要由专职法律人员审查,以规避经营风险,避免经济损失及法律纠纷。
(二)通过合同管理控制合同执行进度
合同的统一管理有助于对合同的进度进行宏观控制。在合同管理员的台账上可以体现出合同的签订时间、有效期限及履行约定,管理员对以上内容的实施有一定的监督作用,到达一定时间可适当提醒合同执行者合同的进度,避免不能按期履行合同所引起的法律上的纠纷。
(三)合同的归档有利于今后的查询及法律纠纷的解决
文字类原始档案主要包括:1)合同文本及附件;2)补充协议、变更或解除合同协议;3)对方资信资料,对方签约人法定代表人证明或授权委托书;4)意向书、备忘录、谈判及会谈记录;5)往来信函、电报、传真、电子邮件(包括验收确认书、质量异议书、催款通知书等);6)现场签证、送达回执或确认书。一旦产生法律纠纷,这些都可以作为法律依据,明确双方当事人的责任,把我院的责任降到最低。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我们对于已经执行完毕的合同,登记之后可送至档案室归档,便于今后的查询,防止合同丢失。
(四)通过合同管理可确认客户信用度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信用经济。在我国,信用问题却构成了当前经济运行的瓶颈,而拖欠问题的背后反映的是信用危机。实际当中,要准确判断客户的信用程度是有相当难度的。通过对合同执行情况,合同款回收统计可以总结出我们的服务对象的信任程度。及时获取客户的资信信息、资信档案,对信用情况也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我们可以根据客户对合同条款的执行情况对他的信用度进行划分。对于信用度好的客户可以成为我们的经常往来客户;对于信用度较低的客户我们在今后的经营工作中就要加强风险意识,避免经济损失。 ㈤根据统计结果制定下一年度的生产计划年终做报表时要对一年的合同进行一些数据统计,如产品类的统计对我们的经营工作是非常有用的。经营部门可根据和客户签订的买卖类合同,编制下一年度销售计划,生产单位按销售计划制定生产计划和原材料采购计划。
(五)有助于客户关系的建立
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适当地组织供需交流、研讨,拉近与客户的关系。对于核心客户,可以建立一个自动生成活动系统,每隔一段时间发出企业的新技术,并且可以适当的附上近期推广成功的大项目。还有一部分客户是第一次合作的,我们可称之为一般客户。对于这部分客户,我们就要把客户关系做的更密切一些,达到成为核心客户的目的。对于这部分客户我们要更注重服务,使他们更加信任我们的技术及产品。
核心客户:是指那些采购量大,对企业业务具有策略性影响的客户,而这些客户往往又是其所处行业中的典范。这类客户在服务和技术方面有相当高的要求,并且相对预算比较宽裕。我们应该对这类客户建立详细的客户网络,掌握其技术需求,我部门和技术发展部、信息中心等了解其情况的单位及个人应提供信息,补充、丰富网络资源。
一般客户:合作较少,建议由我部门牵头、组织,加大交流、沟通的力度,积极走访、力推我院技术。通过细致的工作、周到的服务使其成为我们的核心客户。另外,也可通过我们的核心客户作为媒介,在这些客户向我们的关系客户咨询时,及时将其推介至我院。
完整的客户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业务,建设完整客户信息的基础是建立相关的业务规范,在业务过程中不
断收集、整理和完善客户信息。
4、结论和建议
(一)加强合同管理的风险意识
对于技术类合同,必须加强保密及风险意识。技术方面不光要保护技术不被泄漏,还要注意我们在开发技术时不要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以致引起不必要的法律纠纷。企业合同管理必须加强风险意识,加强合同管理,要建章立制,建立合同管理机构和合同管理制度。要把好合同签订关,签订合同时,严格审查对方当事人的资信情况。合同管理部门应及时了解和掌握合同履行的情况,提高防骗反诈能力。
(二)识别客户信用度
专业资信调查技术;
信用分析技术。
(三)合同管理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要使合同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法律化,首先要从完善制度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合同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HJ2.35mm]
2、加强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合同管理的质量。
3、重大合同审查管理。
4、履行监督和结算管理。签约的目的主要是保障合同的及时有效履行,防止违约行为的发生。
5、违约纠纷的及时处理。一旦发生违约情形,法律顾问要区别情况,及时采用协商、仲裁或诉讼等方式,积极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
综上所述,合同管理在经营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加以重视,并且不断规范它、完善它。
参考文献:
篇4
造成合唱教学陷入尴尬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历史的原因、环境的原因、习惯的原因等。
从历史上看,合唱起源于欧洲中世纪的宗教音乐“奥尔加农”(在格里高利圣咏的单线条旋律的下方加一个平行四度或五度的曲调,构成的一种简单的“复音”形式),到文艺复兴时期日臻成熟,到巴洛克时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开始从宗教走向世俗,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达到高峰,涌现了很多优秀作品。因此,合唱艺术在欧洲有着悠久的历史、浓郁的氛围、丰富的作品和成熟的表演体系。而我国从20世纪初才有合唱传入,虽然经历了学堂乐歌时期、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等阶段,但毕竟历史较短,作品的量、质,表演的艺术水准,传播的范围等都与欧洲有较大的距离,我国的合唱总体上具有起步较晚、水平较低、氛围不浓的特点。
从环境上看,目前中学音乐教学主要针对高考中的艺术考试科目,合唱教学既难组织策划,又不能应对新的考试需要,于是多数音乐教师都无暇顾及。
从习惯上看,中国人向来有注重线性思维的习惯。在中国传统的书法、绘画等艺术中,比较注重线条的表现作用,较少关注块状结构和立体的表现。民间音乐也具有线性特征,强调旋律线的进行,注重旋律线的表情作用,这就造成了中国人偏重线性思维的习惯。人们的音乐欣赏习惯偏爱于单声部,对于多声部音乐,尤其是柱式和声式的多声部音乐,就会出现“水土不服”的反应。在演唱中,也喜欢突出“主旋律”,合唱时较少关注到声部间的“和睦共处”。甚至在音乐教师的日常教学习惯上,也反映出注重单旋律的倾向。比如,音乐课开始时的“问好歌”和结束时的“再见歌”,大多是单声部的。教师在为学生进行歌唱伴奏时,多采用左手弹和声节奏伴奏音型、右手弹主旋律的形式,看似在帮助学生唱准旋律,其实是在强化学生的以旋律为主的单声部概念。久而久之,学生熟悉了单声部的演唱环境,对多声部的学习容易产生“不适”反应。
那么,如何克服上述不利因素,使中学合唱教学走出困境呢?笔者提出运用思维定势改进合唱教学的策略。
心理学研究表明,先前形成的知识、经验、习惯,会使人形成认知的固定倾向,这就是思维定势。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是,它可以缩短思考时间,提高效率。在日常生活中,思维定式可以帮助人们解决每天碰到的90%以上的问题。思维定式的消极作用是,不利于创新思考,容易进入墨守成规的境地。而在合唱教学中,则可以运用思维定式的积极作用,使合唱教学便得较容易。
首先,轮唱是合唱的特殊形式,在两个声部一前一后演唱同样的旋律时,在思维定式的作用下,各声部就不易“跑调”,从而使合唱效果得以体现。
由于轮唱只是把相同的旋律间隔一定时间进行“复制”,依靠思维定式的作用,在轮唱过程中,两个声部的学生容易保持各自的稳定,因此,轮唱式的多声部演唱,是合唱中相对较容易实现的。
其次,让思维定式在固定音型伴唱式合唱歌曲教学中运用。
固定音型伴奏式合唱歌曲,是指一个声部是主旋律声部,另一个声部用反复出现的固定音型进行伴唱的合唱歌曲。思维定式的原理同样适用于此类合唱歌曲的学习。
与轮唱式的合唱歌曲相比,固定音型伴唱式的合唱歌曲需要增加对固定音型的演唱进行强化教学的过程,并需要为固定音型的第一次演唱做好引导与铺垫。较简单的引导和铺垫方法是:让固定音型处于领先的地位,即先由固定音型组的学生按一定的节奏演唱,随后,主旋律声部加入,这样可以实现较好的合唱稳定性。
再次,让思维定式在同步节奏合唱曲和对位节奏合唱曲教学中运用。
所谓同步节奏,是指第一声部与第二声部以相同的节奏重叠而形成同步。而对位节奏,是指两个声部形成你长我短的对位节奏关系。
相对于对位节奏的合唱,同步节奏的合唱是更难的,其原因主要是受趋同心理的影响。“趋同”,是向着相同的方向发展的意思。原是生物学术语,是指不同系统的生物,在进化中逐渐表现出相似的形态和性质特征。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习惯具有趋同性,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尤其是相同或相近事物的影响。学生在演唱两个声部是同步节奏的合唱曲时,比演唱两个声部是对位节奏的合唱曲更易受到趋同性的影响,从而动摇旋律的独立性,于是就会出现“一个声部被另一个声部拉过去”的现象。
实际教学中,当学生演唱同步节奏的旋律时,受趋同心理的影响,第二声部中的部分学生会“动摇立场”,或唱得“四不像”,或逐渐唱成了第一声部的旋律,这些“立场不稳”的声音会影响其他学生的演唱稳定性,最终影响音准和合唱水平的发回。而当学生演唱对位节奏的旋律时,第二声部的第一句是以紧密节奏进入的,正好与第一声部宽松的节奏形成对比,在松与紧的对比环境中,第二声部的学生能迅速巩固自己的“阵地”,并顺着思维定式找到第二声部旋律演唱的感觉,唱稳、唱准余下的旋律。
篇5
【关键词】古诗教学 文学鉴赏 语言表达能力
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诞生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其中送别诗更以其独特的意境感染众人。诗中离别依依之情跃然纸上,叫人为之惊叹,为之折服。品意境之美,感人间真情。
《送元二使安西》正是这样一首传唱千古的名篇,诗人王维寓情于景,倾诉着离别。此诗巧妙地借助于时空的转换,营造了耐人寻味的惜别氛围,更显示出开阔深远、超凡脱俗的送别意境,表达出含蓄深沉的送友之情。
一、借图初读古诗感受古诗意境美
课文配有插图,在初读中借图感受古诗的意境美是一种比较形象有效的方法。于是让学生们观察图上的内容,说说图上总体画的是哪一个季节,都有那些美丽的景物,这些景物都构成了怎样的情景,让学生自己结合图从诗中读懂些什么?并告之从哪里读懂得。这个环节,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考习惯,更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扩展了孩子的思维空间。如果是黑白的图画可以让学生用彩笔,根据诗意染上颜色,还可以自己想想还会有那些景物,用手中的画笔填补上,使自己理解了诗意,在诗的情境中自己展开了想象开始创造,又进一步丰富了孩子们对诗的意境美的感受。
二、在细品中理解诗意,品味诗的意境美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果然不错啊!在反复诵读的学习活动中,原本晦涩的诗句己然渐渐清晰明嘹,都展现在学生们的眼前。此时,我适时地让学生展开质疑。如抓住古诗的关键字词:“朝雨、轻尘、客舍、新”。和一些关键的句子:
“西出阳关无故人”提出一些问题,一些质疑,引导学生去细细的品味最后,利用小组汇报的机会,让学生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虽然学生们的语言并不准确,也还不能感悟到诗中的美,但听了他们颇具文学性的译文,我知道他们在细细品味的过程中,已经揭开了诗中之“意”一幅幅生动的图画以浮现在学生们的眼前。
三、游情境中感悟延伸诗的意境之美
走进诗人的感情中,可以延伸诗的意境之美。学到这里他们仍然激动着,渴望着。他们需要一种方式来宣泄心中的情感,抓住关键诗句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于是我更近一步的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展开想象:“王维对朋友说些什么?”除了“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还可能说些什么?学生们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描述着这份不舍。接着便是我的引导:“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诗中最经典的一句,到底是何含义?真的只是告诉朋友,阳关之外就没有故人吗?其中必然隐赋有某种其他的寓意。
这是一首送友人去守护边疆的诗,面对战争的残酷无情,诗人相当了解,“古来征战几人回”!他一般不可能说出“你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这样的话去伤害友人。即便友人真到了边疆安西,他同样能遇见来自家乡的“故人”,那么“阳关”一词在这首诗中的特殊意义又会是什么呢?诗人这两句其实是运用了逆挽,并结合了省略的写作手法,引导读者的思绪跟随年青的友人一起奔赴疆域,历经万种艰险,最后凯旋而归时,而“我”――现在的这个送行者却恐怕因年老多病己不在人世了。王维的这两句诗多少能反映出友人那漫长的戎马生涯与思者的无奈。因此,诗中的“西出阳关”并非是指友人不久后走出了阳关,而应该是指将来友人完成任务胜利返回时路经“阳关”。那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再来朗诵一次这首诗。学生的情感在朗读里得到的抒发,或舒缓,或若有所思的长吟,无不体现着孩子对诗文的理解。对意境美的体味。
四、联系生活感受诗的意境之美
学生们此时以深刻理解诗的内容,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展开丰富而生动的想象。对诗的意境美得到体味。
但古诗不是空洞的想象,也不是无根无据的空谈,他们大多来自现实的生活,也是生活的升华,但最终要回到现实的生活中去,感悟诗的意境之美,也就是感悟生活之美。
联系生活就是回到与诗所描写的相似的环境中,相似的人物中,从而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似乎自己就是诗人,自己就是元二使。诗来源于我们现实的生活是于我们生活紧密联系的从而感悟生活,感悟生活的真,善,美。体悟诗人的情感,更加真实感悟诗的意境美。
篇6
【摘 要】时展呼唤课程综合化,新课改给数学整合提供了机遇。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树立全新的发展观,把本学科知识联系起来,整合其他学科的数学因素,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以此提高学生的全面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整合;有效途径
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是指在教学中,突破学科章节限制,把相关知识、相关学科与相关现象综合起来,使教学内容、目标、过程及评价等要素之间进行整合,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整体效应。它包括数学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数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数学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等。整合的有效途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1. 联系性教学 数学教学走向综合化,首先要把本学科知识联系融通。对此,人教版数学主编林群先生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认识问题有两种方法。例如,你要了解一个城市,可以一条街、一条巷的走,逐个认识;更好的办法是坐上直升飞机,从天空向下观察,不仅可以清晰了解每条街、每条巷,更可以把握街道之间、巷子之间的关系,能够从总体上更直观、更清晰地把握。数学教学也应当这样,应当让学生坐上直升飞机来看问题。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课题学习”几大领域不是割裂的条块。这种对原先的代数、几何统整,并非简单地增删,拼贴,移植,而是进行了系统的综合与再划分。虽然教材编排注意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但混编和螺旋上升的处理方式使知识显得不太系统,这就需要教师引导。联系性教学把内容看作彼此相关的知识、工具,有可能以交织在一起的形式出现,如数形结合、数据处理、数学建模等。适时加强各领域的渗透与前后知识的综合,随着学习的逐步深入,可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完整的认识体系与合理的知识结构,也利于发展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联系。本章通过探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再次展示函数与方程的联系。可以深化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认识,又可以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二次函数的有关问题。因为函数是初中数学知识的顶峰,综合性较强,教学时要特别注意联系已学知识。如,在第一节开头,用函数的概念对正方体表面积、多边形对角线数、产量增长等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用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的关系说明y轴是抛物线y=x2的对称轴。用平移描述函数y =ax2与函数y =a(x-h)2+k图象之间的关系。这样处理既利于知新,也益于温故。
2. 综合性教学 数学教学的综合化,还体现为密切数学和其它学科间的联系。从多向、多维、多层的联系中寻找结合点,把“触须”伸进这些学科中,建立起数学通向其他学科的“互联网”,实现学科整合。
数学作为一种工具和普遍适应性技术,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它的简捷与理性,使之在研究诸多客观世界中不可缺少。教材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大量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入,进一步促进了数学教学综合化的发展。加强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是对数学知识的检验。反过来,其他学科又包含着很多数学因素,为数学提供鲜活的背景与素材。要用“大课程观”的理念将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起来。跨学科学习,消除学科间的隔膜,对如何挖掘其他学科的资源,利用数学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跳出数学教数学”。
八年级下册前两章,多处提到电阻、电压、功率、压强、杠杆等名词,如PR=U2,电压一定时,用电器输出功率是电阻的反比例函数。再如研究F=pS时,当压力为定值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利用函数图象来表示,p与S关系一目了然。这种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将促使学生更自觉地去探究知识。
另外,语文知识让数学表达简练、明白。学生比较陌生、定义又比较抽象难懂的概念,利用语文知识增加数学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和趣味性,往往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多媒体课件是解决教学重难点强有力的工具,教材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板块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多丰富的学习背景,如对位似、函数性质等知识探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加强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数学将被充实得更富于立体化、多元化,更富于时代性。
3. 生活化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数学教学在立足综合性、着眼实践性的同时,要重点突出数学性,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一方面在课堂上增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可以通过提炼生活场景中的数学因素引入概念,可以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解决身边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走出闭塞的教室,回归生活,在广阔的生活空间展开数学教学。鼓励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开展实践活动,将课堂与课外、教材与活动、学校与社会实现有机整合。
篇7
粤商文化由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和广府文化三大板块构成。历史上做生意最厉害的是广府人,广府的代表是18世纪的广州十三行。近代是潮汕人。潮汕靠海,有很强的风险、忧患意识与拼搏精神。近现代起,客家商人开始涌现,他们勤劳务实,进取心强,注重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
其实,远在秦汉岭南文化萌发之时,粤人就形成了“重商”文化,如汉朝初期的高新技术产业是铁制品,然而岭南地区没有铁,必须靠商人从中原贩铁来供应;从宋代到明清,不同时期的商业文化对__的影响都十分深刻。到了近现代,__人更是进一步将岭南人重商求利的文化发扬光大。长期的海内外贸易,使粤商在接受传统文化的同时,亦受到西方商业思想的启蒙。近现代“香山(泛指珠海、中山、澳门等地)人”创办了现代中国百货业的先驱——先施公司、永安公司、新新公司、大新公司,就是在传统商业文化的基础上容纳吸收了西方商业文明的结果。
中国的文化特征是“以和为贵”,对内讲“和气生财”,对外讲“和平友好”,这是众所周知的儒家文化传统。中国传统商业文化是“合和”文化,即由集合、汇合、混合、结合、合作到和谐、和睦、和顺、和悦、和平共处的文化。中国儒学文化中的和谐精神与西方文化中竞争、开拓精神结合起来,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特质,对粤商精神起了重大的影响。因此可以说,粤商文化从属于儒商文化范畴,儒商文化囊括粤商文化,两者一脉相承。
所谓儒商文化,就是基于东方传统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儒家思想积极因子为内核的特色商贸文化,现今为世界广泛认同。儒商文化具有如下特质:仁德、仁义(取之有道);和睦、友爱;诚信;谦恭、礼敬;亲善、乐施、平和(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包纳、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调和、制衡(过犹不及、满则溢);张弛有道……其核心是“仁至上,和为贵”。对比观照粤商文化特点:兼收并蓄;灵活开放;寓商于娱(工作娱乐两不误);人情味浓(生意不在仁义在);务实果敢……及粤商文化的核心特点:“和气生财、平和处事、谦和待人”。很显然,从个体外在表现形式上,粤商文化融合海内外的商文化精髓并具有鲜明独特的南粤地域特色;从母体内在实质上,是传承弘扬并兼具了儒商文化的许多优良特质,特别是和谐精神。
粤商文化发展几千年,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在经商处世的过程中形成的自身独具特色的和谐精神,主要体现在四个层面:在决策上精于筹划、善于变通;在经营上务实沉着、追求实效;在行动上敢为人先、反应敏捷、擅长模仿;为人处事上通达融和、爽快重义。“务实通达”、“开放兼容”、“和气生财”等词语,成为粤商精神最好的描述,也成为对中国商人智慧的概括。
篇8
关键词:合作;竞争;体育教学
一、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竞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集体在某项活动中力争胜过对方的行为。合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实现共同目标,在某项活动中联合协作的行为。竞争与合作是统一的,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没有合作的竞争,是孤单的竞争,孤单的竞争是无力的,因为没有参照系。同样,合作也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只是一潭死水。合作是为了更好的竞争,合作越好,力量越强,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优秀的竞争者往往是理想的合作者。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与合作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人际交往的主要形式。竞争通常是一种激励自我提高的动机形式,如个人为了获取优异成绩与他人展开竞争,一个团体为了取得好成绩而与其他团体展开竞争,通过竞争能够锻炼人的综合素质;合作,则是一种集体齐心协作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协作,以期达到某个共同的目标。这种合作是为了使这个集体能更好地与其他集体展开竞争或为达到一个共同目标而相互交流。由于体育活动本身具有竞争的行为,或是交替引起合作与竞争。体育教学中竞争与合作两者相互包含,都意味着在同一团体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
二、职校体育课中为什么要开展竞争与合作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每一个公民都必须学会竞争与合作。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我们在生活实践中已深感竞争的激烈,同时也看到了合作的重要,过去我们重合作而轻竞争,缺乏竞争意识,不利于社会进步与发展;今天如果我们重竞争而轻合作.缺乏合作精神.则同样会影响社会发展与进步。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在竞争中进行合作。
2、职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职校学生必须开展竞争与合作
职校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而从实际情况看,随着普高(普通高校)热的升温,职业学校的社会地位日见低下,中考后半段考分的学生进了职业学校,学习上的差生、品德上的差生和行为上的差生成为现阶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构成的主要成份。职校生中的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也决定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加之个体的心理发展倾向不同,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形成对待社会和人生的两种不同心理现象,积极心理和消极心理。而两种心理特点中尤其是消极心理现象对个体的健康成长和技校的发展影响很大。本人对我校10个新生班级进行调查28.8%的学生上技工院校是出于无奈。24%的学生不愿意学习21.8%的学生不喜欢所学专业。31%的学生认为前途渺茫。34.5%的学生对择业存在着严重的偏差。48%的学生仅仅是为了拿一个“文凭”,找一份工作。
由于职校生消极因素占主导地位,加上职校也是他们在学校中的最后时光,很显然他们这种心理将来不可能适应社会,如果不进行改变,学会竞争与合作,只能被社会抛弃;所以在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的培养,特别是体育课当中,更应该充分体现竞争与合作的教学效果,以便将来走到工作岗位后能更快适应社会。
3、职校体育课的特点,是开展竞争与合作的主要途径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既是学生的天性,也是教师的课堂教学的策略。技校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除了普通学校有着共同的体育教学目的和任务外,也有着自身的特点,即从技工教育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出发,根据技校培养目标的需要以及技校所处的年龄特点,通过一些具有专业针对性的体能练习和补偿性与对应性相结合的相关的素质练习,以达到全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锻炼身体的意识与习惯,促进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的目的。
体育活动的竞争性特点,对于培养学生勇敢进取,激发个人动机,提高工作效率,树立远大志向,形成健全的个性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同学之间面对面的抗衡比赛中,可以获得对自己能力的实际估价,从而增强信心。竞争还可以使集体的生活变得更富有生气,避免或减轻学生对上课的单调感,增强他们的学习乐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合作则是一种集体齐心协作的活动,这种合作是为了使这个集体能更好地与别的集体展开竞争或为达到一个共同目标而互相交流。竞争与合作两者互相包含,都意味着在同一团体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体育活动本身具有竞争的行为,或是交替引起合作与竞争。同一小组的成员在为了一个共同目的,或为了能显示个人之间差别的小组目标而努力时,相互之间也可能会发生竞争;几个小组在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时,也可能会彼此发生竞争,而小组内成员间则可能出现高度的合作。
三、怎样在职校体育课中开展竞争与合作
1、树立正确的竞争与合作的观念
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工艺流程的复杂,每个人只在某一个部门或某一个工序上发挥作用,没有合作,一个完整的产品就生产不出来。所以,我们清楚身上的担子和培养目标,社会发展要靠人,人的因素要靠教育。通过我们的教育要造就更多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我有针对性的举行各种培养学生竞争与合作品质的知识讲座、心理健康教育等,通过理论讲解、事例展示、互动交流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团队中的每个人各有长处和不足,关键是成员之间以怎样的态度去看待,能够在平常之中发现对方的美,而不是挑他的毛病。竞争,就要遵守一定的法则,竞争中要讲公平、讲风格、讲道德,竞争中,要勇敢面对对手,能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也敢于赞扬人家的长处。其实对手所带给自己的压力正是一种动力,它可以促进个体不断进步,增强实力,关键在于个体能否将这种压力转化为一种动力。这样,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竞争与合作的品质,促进他们相互竞争、相互理解、友好合作。这不仅是培养竞争与合作意识的需要,而且也是获得快乐人生的重要方面。
2、注重引导,加强教育
为了提高合作中的竞争,避免竞争中的消极影响,关键在于教师的“导”。要引导学生从广义上理解竞争,不要为眼前的蝇头小利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展开组与组如何合作又如何竞争的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胸怀大度的良好性格。如接力赛,不仅要求每个队员速度快,还要求在跑速相等的情况下配合默契、成功。哪个组配合得好,哪个组就可能获胜,甚至可出现跑速慢的组也会超过跑速快的组。
3、增进合作,加强交流
在体育课中,学生间的竞争与合作除了教师的正确诱导外,还应该注重促进团体成员间的交流与协作。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都应该强调真正有价值的竞争,强调两者之间的相互补充。针对个性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取其对学生个性发展有利的一面,避其消极的一面,使每个学生都健康地发展。所以在体育课当中多穿插一些拓展性的游戏、如盲人方阵等。当本团队失败时,面对困难不互相指责,应该相互鼓励对方,找出不足,以利再战。
总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使学生之间相互尊重、参与合作、多维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的个性在合作中得以发展,兴趣得以诱发,灵感得以唤起。团结就是力量,联合就有优势。愿人们更明智地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在积极竞争的同时,发扬光大团结协作精神。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造船企业;核心竞争力;AHP分析法;对比分析
作为造船业发展历史极为悠久的传统大国,中国造船规模一直以来位居世界首位,然而,在产品结构上,我国出口的船舶多集中在技术水平较低的常规型船舶上,而日韩作为国际市场上船舶制造业竞争力较强的国家,其出口结构则更为多元化,对于高端船舶以及海洋工程尖端装备设施具有垄断性优势。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并分析了各类因素对于我国造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力大小,比较分析了我国造船企业和日、韩两国的优劣势及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船舶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策略。
一、构建造船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评价指标设计
一般认为,我国造船业既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又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此特征下,通过参考以往研究,将各类影响造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归纳为六大关键因素,具体见表1。
(二)量化权重
然而,由于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各类指标错综复杂,实践过程中难以确定六类影响因素以及众多分指标的确切权重,因此本文采用了AHP层次分析法来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假设六类主要指标为(Yi,i=1,2,…,6),而其分指标则为(Yij,i=1,2,…,6;j=1,2或1,2,3),本文选取了2015年《中国船舶工业年鉴》中得分前15的中国造船企业,包括大连船舶、外高桥、金海重工、扬子江、渤海重工、中远川崎、浙江造船、江南造船等知名船企发放问卷,并收集了30份来自大型船企管理人员与高级工程师的有效问卷结果,利用判断函数f(x,y)量化各类指标的重要程度。如f(x,y)
由此计算得出企业资源、生产规模、经营能力、技术水平、营销推广能力以及社会资源整合六类关键因素以及共计十四项分指标的具体权重数值,具体见表1。
(三)结果分析
影响我国造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各类因素中,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反映企业硬实力的资源占有情况与生产规模上,而企业资源又包括资金资源和人才资源两个重要影响因素;另一类是反映企业软实力的四个关键指标。
最后结果显示:企业资源、技术水平和经营能力对于造船企业核心竞争力水平影响最为显著。而企业资源中,又以人才资源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贡献最为明显。而六大关键影响因素指标下,十四分项的权重计算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人才与管理水平是影响我国造船企业核心竞争力水平的最为重要的因素,而同时,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比例较高的企业往往也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二、中日韩造船企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一)企业资源对比
企业资源主要体现在资金资源和人才资源上,作为对提升造船企业竞争力贡献最高的一类指标,其主要贡献还是来源于优质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日本现代造船业发展最为成熟,其高额的技术研发投入和多年积累的丰富管理经验造就了日本造船企业较高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素质。而韩国通过政府大力支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投入大量成本培育技术人才,大大提高了韩国造船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已经逐渐追上日本,在造船工艺和软件开发上表现出强劲的国际竞争力。相对而言,我国企业在这一块仍然显著落后于日韩企业。由于对于技术研发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学习投入不够,对于国外先进经验吸收不足,目前自主创新能力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具体表现在:一是产品结构上出口国际市场的主要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常规型船舶上,而对于油船、散货船、大型高技术船舶以及高附加值船舶等类别上市场占有率不高。
(二)技术水平对比
作为影响我国造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二大因素,技术水平无疑是各国造船企业竞争国际市场的最为重要的利器之一。造船企业人才资源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其技术水平,因此,我国造船企业在这一指标下的表现仍不如人意。
目前我国仅有一些骨干造船企业能够承接设计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的任务,但整体而言,对于新产品的开发能力仍然较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相比之下,日韩两国造船强国的地位正是由其先进的技术水平奠定的,但两国技术发展上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日本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以及本国技术的成熟,主要以成组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机器人设备的开发应用闻名。造船企业通过大量机械设备取代工人体力劳动,并形成了现代工厂区域规划分明、分工细致明确的流水线作业,成组技术因此大大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此外,机器人研发与应用也极大地提高了日本造船工艺的质量与效率,三菱重工设计的智能自动焊接装备就是一大典型。而韩国主要是巨资引入国外技术,并通过吸收消化先进技术提升了本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虽然在具体的制造技术上,韩国略逊于日本,但由于韩国造船企业极强的创新能力,其设计能力已接近甚至赶上日本,韩国企业油船与散货船船体的建造质量可以说不逊于日本企业。
(三)我国企业的比较优势
随着日韩船舶制造业的成熟,相对而言,其政策支持力度明显小于我国。在庞大的资金支持下,我国建设完成了大量的具有国际水平的码头、船坞等基础设施,便于大型船坞的启动。此外,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造船企业最大的优势在于巨大的“人口红利”优势。一方面,我国造船企业劳动力丰富,另一方面工资报酬远低于日、韩水平,仅为日本的5%、韩国的10%。
三、提升造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议
一方面,企业自身要做出不懈努力。目前影响我国造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主要在于人才和技术,因此今后发展中,要从人才和技术两方面入手采取相应措施。
首先,要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重视人才储备。我国造船企业在研发阶段缺乏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人才;而生产阶段往往采用外包等方式将具体生产流程转移出去,缺乏高水平的技术工人;在整个造船企业管理过程中,又由于管理经验上的欠缺导致管理人员水平明显落后于日、韩。因此今后要加大对于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高水平研发人员以及优质管理人员的培养投入,通过培训、国外交流等多种方式培养人才。另外,还应当通过与高校合作,充分发掘新人才。为了留住人才,企业也应当充分吸纳国外经验,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通过绩效管理发现并奖励各类价值创造行为。
其次,企业要充分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尽管我国造船企业承接订单数量还比较可观,但在价值链视角下考察我国造船企业,则发现我国造船企业创造的出口增加值还处于较低水平。因此今后为了占据高新技术船舶以及高附加值船舶等市场,我国造船企业还应当充分吸纳国外先进技术,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开发我国特有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
另一方面,政府应当为我国造船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资本密集型产业,造船所需要的资金投入是巨大的,而在当前产能过剩的背景下,造船企业融资也越发艰难。因此,政府可通过优惠税收、政策性金融支持等等措施降低企业成本,改善融资环境。
参考文献:
[1]陶永宏,钱伟,潘崇义.江苏造船业核心竞争力研究[J].中外船舶科技,2014(01).
[2]彭祖赠, 孙韫玉.模糊数学及其应用[M].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3]何育静,刘树青.我国造船企业竞争力研究[J].船舶工程,2015(01).
[4]郭娅,李天煜.加快国际标准化步伐,提高中国造船业竞争能力[J].船舶标准化与质量,2014(05).
篇10
我在农村初中担任了十多年的班主任,对班主任工作有了一些粗浅的体会,下面就如何做好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谈谈一些做法。
(一)、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作风正派
“热爱”是班主任强烈事业心、责任感的表现,这是一种热烈而稳定持久的积极情感,一种能激发无穷无尽巨大力量的内部动力。实验表明,老师对学生充满期望,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实践也说明,班主任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甘为“人梯”和“蜡烛”,在教育工作中就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点燃学生心灵的智慧火花,高质量高效率地培育人才。
班主任爱生爱班,首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多交流,沟通。我曾经带的一个班,班上有个学生叫林盛,纪律散漫,还迷上了网络游戏,由于父母离异,其性格很叛逆,脾气暴躁,令不少老师厌恶,有一次他在作文中写道:“我是不是很差,无药可救了?在学校,同学们和一些老师对我有偏见,觉得我很坏,不愿接近我,我感到很郁闷………”。我看后,马上找他进行谈心,鼓励他改正缺点。同时经常在班级上表扬他的每一个细小的进步,渐渐地,我的关怀融化了他倔强的心,他变得懂事了,劳动积极了,学习也用功多了,并且和我亲近了许多,同学及老师们也转变了对他的看法。这证明尽可能多地关心热爱学生,才能获得学生的理解和支持。
(二)讲究教育方法,重视特殊学生的教育
教育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因此,教育不但要求内容正确,而且要求方法得当。这些基本的方法主要包括说服、榜样、参观、锻炼、评比、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等。
班主任应该重视特殊学生的教育。特殊学生包括优等生和后进生,他们虽然人数很少,但影响很大。因为特殊学生有其特殊性,所以教育方法也应不同一般,须因人而异、因材而异,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1)、发现与培养优等生。
优等生,既指那些德智体各方面表现出综合素质超群的学生,也指那些德智体诸方面有的地方表现一般有的地方却非常优异的学生。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要求教育部门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这些人才,应该身心健全发展,有较高的社会主义觉悟,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发达的智力和丰富的知识技能,有强健的体魄等。每个班都存在这样的学生,他们发展比较全面,得到全班学生的敬佩和拥护,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另外,学生由于先天素质不同,后天接受的教育和环境影响不同,个人努力程度不同,在发展水平上客观存在着种种差异。有的班主任把“听话”、“考试分数高”作为衡量优等生的主要标准,往往不能反映学生发展的本质,限制了学生特长的发挥与发展,甚至误把好学生看成调皮生、差生,而把循规蹈矩发展平平的学生看成优等生,以致领错了方向,贻误了教育工作,降低了培养质量,这是必须引起警惕的偏向。班主任培养优等生,首先,要善于观察、发现、发展优异的学生。即:留心学生在各种活动的表现,深入学生生活,倾听各方面的评价,综合予与考察。在这个问题上,端正对优秀学生的认识,确定正确的人才标准,是至关重要的。班主任决不可以自己的好恶评价学生,也不能因为学生批评过老师、发表过不同见解或存在某些缺点,而产生偏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其次,要善于爱护和培养优等学生。一是提供条件,促其发展。这些条件有教育条件,物质条件,如开辟学习锻炼的环境、联系指导教师、允许跳级、准备书籍资料、购买、制作或暂借仪器、设备等。二是高标准严要求,循序渐进。班主任要顺其规律,循序渐进的进行工作。既要在学生的特长爱好方面不断提出高于其他学生的目标规格,又不搞文理分科、单项冒进,而是诱导学生开阔视野,运用迁移规律,助其在其他领域其他方面也获得进步,为将来的较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关心与帮助后进生。
后进生是指少数思想品德差、学习成绩低劣、胸无大志、不守纪律的学生。他们为数很少,但正因为行为表现差、思想觉悟低,其本身对别的学生就是一个消极的影响,况且,他们往往还干扰教学和其他人的思想与学习,妨碍班级团结进步,有的同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有联系,甚至成了“害群之马”。班级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实行个别教育,班主任对后进生更应该抓紧抓好个别教育工作。首先,要调查研究,弄清学生落后的原因。只有情况明,才能教育方法对。后进生哪些地方落后?落后到什么程度?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差的?是什么原因使他变差的?掌握了这些情况,就可以对症下药,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其次,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后进生受批评较多,,自卑感较重,一般对班主任有恐惧情绪,戒心大,往往躲避、反抗班主任的教育。所以,工作之初,应从感情上打动学生,给他们关心、温暖。不仅班主任自己这么做,也动员全班学生亲近他们团结他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这种教育环境中,后进生会受到感化,自尊心、自爱心容易被唤起。于此同时,班主任要因势利导,从关系他们切身利害的小事(如冷暖病痛、家庭和睦等)做起,逐步教育后进生理解大道理,使他们接受劝导,提高认识,下定痛改前非的决心。第三,要扬长避短。后进生并非一切都差,漆黑一团,即使是“双差生”也不例外。人的心理是个整体,牵一发可动全身,一方面的突出变化会影响整个心理世界。班主任立足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认识学生,就能够机智地利用并发展他们的积极因素,去抑制并克服消极因素。这里的关键在于,班主任能否消除偏见,用心捕捉学生言行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以鼓励引导,促使他们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进。
(三)、与学生家长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
- 上一篇:光伏行业市场调研
- 下一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