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艺术范文

时间:2023-12-22 18:04: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文化艺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文化艺术

篇1

空间、功能的多元复合型是城市文化中心的主要特征之一,本案中主要有四大功能分区,分别是:(1)演艺中心:含演艺中心、影剧院。(2)文化中心:含文化馆、美术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等。(3)旅游中心:含旅游接待中心、餐饮配套、旅游商店等。(4)管理办公:含文体广电局办公、电视台、综合物管。基于对泸县龙城文化中心核心内容的分级处理,我们对其进行优化配置。演艺中心空间体量巨大,专业性要求高,人流集聚性强,靠地块西南方设置。使其成为主干道城市立面的重要组成元素,设有多方位及不同标高的出入口,有利于大量观众的集散。入口前区拓展为市民广场,面向泸县旧城区与城东新区。这样,演艺中心就具有了东、西两个可视距离较大的开阔空间,为其成为地标性建筑创造了可能,同时也给东南主干道交叉口提供了城市广场。市民广场作为城市的开放空间,不仅可以承担集散的功能,同时可作为室外演出场地,汇聚大量人气。再次,尤其在县级城市,局部放大的广场空间能协调文化中心这种大体量建筑与周边道路失调的比例关系,减轻大尺度建筑对人的压抑感(图2)。美术馆和文化馆活动项目多,以动态活动为主,位于南侧负一层(平街层)和一层,设有独立入口。城市开放空间与文化展示空间相互交融,提高了空间的流动性。青少年活动中心设置在美术馆的楼上,通过竖向上功能的咬合合理组织流线。基于集约复合的原则,美术馆、文化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的门厅通过一个共享空间统一组织。这个共享空间是建筑中开放功nda能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整个建筑具有标示性的入口空间,将建筑内部的活动进行有效的室外延伸。图书馆设置在建筑西北侧三至四层,相对安静。辅助办公空间采用集中设置加部分功能如图书馆等辅助管理空间分散设置相结合的布局方式。地块西北侧设有地面车位及卸货通道,地下一层设车库与设备用房。各功能区既相对独立,又互为整体,形成一个变化丰富,主题鲜明,空间有机,形象独特的立体城市聚落(图3)。在竖向设计上,利用基地原有高差,通过连接不同标高的城市开放空间对人流进行引导,将市民从各个标高引入室内空间和庭院空间,增加空间的流动性。

2历史文化与风俗民情的提炼与再现

2.1建筑形态的地域性表达县级城市文化中心的建筑形态是展现其建筑属性的最直观的形式,如何从建筑形态上体现当地龙文化的特点而又避免流于标签化、符号化是本次设计的难点。在我国城市文化中心的实践中,能看到一个个新颖花哨的设计概念的提出。但是,这些城市文化中心项目中所体现出来的设计理念,更多的是在建筑形式或者总图布局上追求一个“像什么”的效果。虽然乡土概念的表达能一定程度上体现地域性,但是面对现代化的大型公共建筑,需要在形态、功能和造价三者间找到平衡点,通过建筑的语言展示其地域文化特点[2]。在本案中,建筑形态的灵感来源于雨坛彩龙(图4)。由于功能组合复杂多样,平面造型难以运用自由多变的形态。为了融合泸县悠久的龙文化背景,同时满足功能需求,设计方案采用规整的平面形制,演变出立面丰富的变化(图5)。这保证了结构的简单,实施的可行性,从而降低造价。在保证文化艺术中心整体体量完整的前提下,我们将其形体进行横向划分,采用立面高低起伏的手法模拟舞龙时龙身起伏摇摆的动态,整个建筑如巨龙一般鲜活灵动、一气呵成。

2.2形式原型的抽象和转换“原型”的概念早在中世纪早期乃至柏拉图的哲学理论中就有提出,而后持续影响到多个学科领域[3]。在建筑学领域,原型是形式结构和心理意向的统一体,他承载了特定地域的特定群体的集体记忆,所以形式原型的出现可以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在城市文化中心的设计中,通过对地区形式原型加以提取抽象,使其以建筑的语言加以表达,从而实现建筑和地域的深层锚固,并凸显地域性的特征。设计者们通过对当地文物重点保护单位“龙脑桥”进行原型提取,采用抽象的几何形体,形成相互连接而又各自独立的布局方式。这是对传统“龙桥”的重现,也是在合理布置功能空间的前提下将风景从不同角度引入建筑中的策略。纵横双向形体的建构方式架构,一方面模拟了龙桥的形态,同时也创造了丰富的室内外空间,形成诸多院落空间,从而回归了传统建筑的本体(图6)。

2.3建筑表皮的符号化提炼建筑材料与建筑形态的关系十分密切。早期的建造活动中,人们就地取材,造成世界各地的建筑从建筑形式到建构逻辑千差万别。而进入工业化社会后,随着现代化工业材料的普及,一方面均质化了各地材料的建筑语言,另一方面,多种多样的建筑材料也丰富了材料和建筑表皮表达建筑特点的可能性[4]。设计者通过现代材料的使用与当地传统文化符号的提取以突显建筑的自身个性。泸县艺术文化中心的建筑表皮使用金属压型夹心板,表面由特殊涂层处理,跟随立面的起伏变化进行连续的弯折,一气呵成。表皮的连续弯折保持了建筑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建筑立面使用双层Low-E玻璃幕墙作为主要围护结构,采用菱形斜交杆件支撑,同时采用特制的箭头形砌块错叠砌筑成为镂空墙体,巧妙地模拟龙身的鳞甲,将生物学的表皮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使得建筑既与历史文化背景紧密联系,又与时俱进地运用现代建造材料,将时代感与历史性完美结合。

3结语

篇2

城市既是人类聚集的中心,亦是一种景观的集合,同时也是文化的发生场所,诚如刘易斯・芒福德所言:城市是文化的容器,专门用来储存并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公共艺术作为当今城市中一种日趋重要的文化形式,起着愈加彰显的文化载体作用,甚而成为独特的城市地标,并成为城市的符号与象征。我们可以将这些占据城市物理、心理空间中心,赋有形式美感和文化特性的视觉艺术称为地标性的公共艺术,这是融入城市脉络,与之共呼吸、同生长的视觉形态,以及打动人心灵的视觉符号。城市吸引人之处便在于此,它使城市显示出独此一处的魅力,不仅丰富了城市的视觉空间,也充实了城市的内涵。当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加大,当城市的扩张超越了人的适宜尺度时,城市需要更多的地标让人们彼此心灵靠拢,让人辨明方位。

城市文化的“点睛”之笔

关于城市文化的定义多种多样,人类学家怀特关于人类文化系统的理论对我们理解城市文化具有启发意义。他认为:在人类文化系统中,底层是技术的层次,上层是哲学的层次,社会学的层次居中,这三个亚系统相互作用,并从总体上构成人类文化系统。根据怀特对文化的分类,城市文化的结构可大致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个层次。城市物质文化是以有形的外在形式呈现的,如城市的建筑、街道、景观等等,其虽有物质化的形式,又兼具精神化的内涵。城市精神文化包括两个层面,其一是通过物质载体保存的文化,其二是以观念形态存在的文化。艺术既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同时,又成为精神文化的载体,通过物化的符号形式承载历史、文脉及公共精神,由此,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看待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间相生相应、互为显现的关系。而城市制度文化是城市的“骨架”,它为前者提供制度保障,城市文化结构的各个层面互为影响,相互作用。

人们诗意栖居的理想,往往伴随着对文化的追寻,这就对我们生活环境的营造提出了更深层的需求,即在设计城市空间时多些点睛之笔,让人处处感悟到文化的存在。通过对城市文化进行要素的提炼,并加以艺术表现,能够使人通过公共艺术窥见城市最具特色的文化内核之一斑。公共艺术可以说是城市文化中一个最具感性外观的部分,且公共艺术的发展史也无不证明了,其可以成为城市文化的容器或载体。欧洲的城市及城市文化发展离不开其广为存在于公共空间的各类雕塑艺术,这既是一种风尚,更是一种传统,几乎每座城镇都设有雕塑,它们或提示建筑的精神与实质,或反映城市的历史与文化,甚而成为城市的骄傲与代言。即便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城,都会因随处可见的雕塑及多样的艺术形态而带给人独特的视觉印象与文化感受。上世纪60年代公共艺术在美国兴起,随即在全球风行起来,不仅改善了城市的文化面貌,也使城市环境的魅力得到提升,为当时的城市开启了一片新的视野。种种表象背后暗含的是公民文化权利、公众社会的发展。此间,美国施行的文化振兴政策使公共艺术得到长足的发展,而百分比法令又使得公共艺术的设置得到保障,美国城市文化及环境的发展离不开公共艺术对城市品质的提升所带来的一系列效应,而城市文化也因此成为公共艺术的重要语汇。城市文化以各种形式,各种面貌出现在公共艺术作品及观念取向中,这也表明了公共艺术不仅成为城市的美化者和装饰者,也成为城市文化的表达者。

简言之,公共艺术可以成为一个“点睛”之笔,凝聚城市特色、维系都市空间,并作为空间的节点起着起承转合的中心作用,既成为一个物理空间的限定和标志,也成为城市文化内涵的象征与符号,从而使城市空间因此饱满和更赋表情起来,而“点睛”所指的正是城市文化内核的显现。我们可以看到上海多伦路总体公共艺术设计在文化情境的营造方面所达到的高度。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大批文化大家曾居住于此,作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地段,其本身便是城市中一个重要的文化区域,而公共艺术的介入则将这一区域的文化特质通过更为直观和感性的方式呈现。漫步这一历史文化空间中,文化名人的雕塑遍布其间,或独自于一角沉思,或三五一群讨论,仿佛他们的脚步未曾离开,他们的精神更是常存于斯。而居住于此的人们仍旧延续着他们的生活方式,一如以往。来自全国的优秀公共艺术家们梳理历史文脉,保留城市记忆,力图展现文化大家们最真实的状态,以呈现一种亲和、对话的姿态,也实现与公众的情感互动。同时,总体的公共艺术设计也是一种新的尝试,裨益于场所感的营造和空间特质的存留,也使之成为上海艺术含金量最高的区域之一,在整个城市范围产生文化效应。如果说一个单体的公共艺术作为地标,其带来的文化效应足以激活一个原本平淡的空间,那么,作为一个空间整体努力成为城市的文化地标,其所产生的空间文化特质更具辐射效应。

城市形象的凝练与彰显

城市形象包含多种要素,既有外在的形式,如城市景观及多种视觉艺术形式构造成的审美外观,又包含人们内在的感受与体验。大到一座城市,小到一个区域大都因自身的环境本身而形成区别于他者的形象。而地标性公共艺术是这样一类艺术,或凝练城市外在的形象,或体现人们内在的视觉印象,它与城市的空间结构与特质相符,是在城市文化环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共同构筑而成的形象基础上衍生的新的视觉形象。

场域的概念可以为我们理解公共艺术与城市形象的关系做注解。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1]场域即是反映、涵盖各种关系的一个充满意义的网,人类学家格尔茨则申明了人是悬挂在由他们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并把文化看作这些网,强调文化是符号和意义的领域。[2]在有意义的环境中许多感觉都会相应而生,与之相应的便是“有意义的形式”。城市空间同样也是一个充满意义的场域,其中已有的建筑、景观、空间布局等构成其人工环境;水域、地形、植被等构成其自然环境部分,它们成为场域中的构成要素,公共艺术也处于这个意义之网中,作为“有意义的形式”,新增的公共艺术需与其它要素之间对话与互动,与周围建筑风格与功能相呼应、与自然环境特质相对应、与人的各种心理与需求相适应,从而既呈现出一种整体的和谐与秩序,也成为场所精神或城市形象的表征,进而使得人们能透过公共艺术感受到最具特色的城市形象本身。这种融合与关联通过外在的物质形式和内在的心理暗示与关联显现,物理场与心理场的交互作用,营造出公共艺术与整个环境空间的融合与共生关系。欧洲一些老城,尽管其没有高楼大厦和豪华的街道,但其景观与建筑的配置、色彩与形态的安排、材料与结构的搭配无不透露出浓厚的文化气息、匠心独运的手法和以人为本的意识,这种整体连贯的语境能使空间更为有序,使空间更加富有意味,美感和意义从秩序中生发,而在有意义的环境中许多感觉都会相应而生。

在一个整体有序的空间序列中公共艺术往往是其中最具表情的一环,是对空间形象的概括与提炼。我们可以看到奥运地铁公共艺术在城市形象的凝练方面做出的尝试。奥体中心站入口处青砖、朱色屋顶的形象令人耳目一新,在设计风格大体相同的现代地铁空间中,这无疑是一抹亮色。如果进一步溯本追根,老北京胡同的意象跃然眼前,这一公共艺术设计正取意于此。青砖、灰瓦、朱色门楣和窗棂,这些传统建筑空间的构成形态和色彩元素很好地锲入现代空间中,或者说,这一现代公共艺术设计合理地置入古典的都城北京,与城市的建筑形态、色彩、氛围完美地契合。我们感叹设计者对城市形象的体察与独到的表现手法,将一座地铁站变为城市形象的展台,也因此成就了北京的一座新的地标。在此,北京的城市色彩及老北京的胡同意象融入空间设计中,作为提示城市形象的元素,或许这种元素很简单,但却是最具代表性和易于引人共鸣的。

城市性格的内在需求

城市性格可以说是由城市文化、城市形象等综合构成的一种气质。北京的沉稳大气、上海的时尚精致、深圳的年轻活力,这都是城市性格的表征,在城市的文化精神、价值取向及城市形象的基础上形成了城市的性格或个性,呈现出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面貌,是既能为居住其间的人们感悟到,也能为偶尔顿足的人所体察到的一种鲜明气质,这是城市文化、公众精神、城市形象等长期互动的结果。城市性格能使人产生归属感与认同感,而城市形象危机催生人们对城市性格的渴求,城市性格标明的是城市的文化身份,凡此种种,无不透露出城市性格的重要意义。

具体到每个场所,其性格与表情都会为其打上文化个性的烙印。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各城市都在试图挖掘城市的历史文脉或环境特质,以期形成自己的文化性格,从水乡苏州,到瓷都景德镇,到冰城哈尔滨,这些城市都已形成或正在探寻自身的性格,及相应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彰显城市性格的意义之所在。一些国际大都市莫不如此,法国巴黎通过立法保护众多历史建筑及其外墙色彩,因而使城市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深邃的历史感。同时,巴黎又是最现代的都市之一,历史与现代的汇聚碰撞出巴黎城市多元化的性格,其在公共艺术探索上也以多元与新锐为特色。拉德芳斯新区汇聚了一批来自全球的艺术大师个性鲜明的作品。而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则是一座未来主义风格的杰作,看上去犹如一座被五颜六色的管道和钢筋包裹起来的庞大化工厂,在巨型透明的筒状管道中,自动电梯载着参观者忙碌地迎来送往。这座原本备受非议的“庞大怪物”,如今却成为巴黎的地标,也标明了其独特的城市性格。

由是,公共艺术可以成为标明城市及场所性格的文化事物,换言之,一件能称之为城市地标的公共艺术作品,它有可能以其对城市性格的凝练与彰显为特征,并在某种程度上参与塑造城市的性格。

公众需求的艺术显现

公众希望栖居环境不仅赋有外在形式上的美感,同时也具有文化内涵,在生活中处处遇到美,感受美,也体验文化,感受文化。当今社会,日常生活中的设计艺术及设计现象通常是公众获得审美体验的首选,通过对公众精神的观照,地标性公共艺术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与公众之间建立互动、对话的关系,从而使其对于所置身的城市、建筑、景观等不再茫然,而是能够以审美的眼光和自觉的意识去体验和感悟,继而对公共生活和公共事务建立自觉自省的意识,从而与自身所创造的“第二自然”之间和谐共处。这对于提高整体的公民素质有所裨益。曾经有人一语中的,我们期待着科学家像爱因斯坦那样懂一点音乐,也希望艺术家像弗兰克・盖里那样会盖房子,更希望普通的大众会以发自内心的掌声来回报他们的工作。[3]这是对城市设计者们所提出的要求,同时,当公众对城市中的公共艺术能够产生共鸣,并由衷地感叹时,既是作品本身的成功,也标明着公众素质的整体提升,具备可进行对话的基础。

美国纽约街头的公共艺术,一套巨型的桌椅,由艺术家Robert therrien设计,它带给人们更多关于童年时光的怀旧和物理方位的短暂迷失,当人们年幼时,目之所及可能就是如此的景象,这件作品仿佛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不仅给人亲切感,也带来一种打破常规的神秘感。这个高达3米多的作品,人们可以自由的在下面穿梭和漫步,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观察人们再熟悉不过的日常生活,或让日常生活呈现出一种夸张的面貌,从而生发出与众不同的体验与感悟。艺术家发掘了公众潜在的需求,创作了这样一件轻松有趣,却又耐人寻味的作品。

伊里尔・沙里宁有句名言曾经为无数人所引用,“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 一座城市的景观最终反映的是居于其间公众的意识与心态,通过它们,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城市中人的价值取向与审美标准。

结语

城市中的公共艺术比比皆是,而能够称得上是地标的少之又少,或许公共艺术的发展方向或终极追求正是努力成为城市的骄傲与代言,和人们心目中城市意象的中心。由是,它们不单体现本体的内涵,还需更多赋有文化的意义,它们或彰显着城市的文化特质,或凝聚着城市的形象与气质,或凸显城市的性格与个性,或承载公众的理想与需求,最终积淀成为一座城市的符号与象征。

注释:

[1][法]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页。

[2][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王铭铭校,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篇3

【关键词】民俗艺术 城市文化 价值

传统的“民俗艺术”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绝大多数的民俗艺术都具有深刻的民俗观念、区域特色,是特定的历史时期、阶段,广大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以及思想的集中反映。在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要注重弘扬传统的民俗文化、发展民俗文化产业,促进传统“民俗艺术”向现代“城市文化”的转变,不断地提升现代城市的文化底蕴、品牌知名度,提高城市文化的育化功能。

传统“民俗艺术”的文化内涵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中华民族传统的民间艺术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全面开展,传统的民俗文化、民俗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华民族传统的民俗艺术是几千年传统文明的积淀,是现代城市文化的历史来源。现代城市要具有独特的内涵、文化底蕴,必须要塑造自己的城市文化,而城市文化的塑造必然离不开传统的民俗文化、民俗艺术①。我们在注重发展现代城市文明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对城市所固有的人文特色、民俗艺术的开发、利用,使其在宣传现代城市品牌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民俗艺术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最基本的精神品质、审美观念,是中华民族深邃的古老文化、思想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孕育了古老优秀的中华文明,而民间传统的民俗意识就是最直接的体现。

传统的民俗艺术在经历过数千年的沧桑变化,依然表现出传统的民俗文化特征、民俗艺术价值,大多是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如,以潍坊风筝艺术的传承、发展为例,历史上,民间流传着放风筝为“放晦气”的说法,显然,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然而,却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潍坊风筝的文化内涵比较丰富,经过深度的挖掘、开发,尤其是潍坊国际风筝节的举办,使得潍坊风筝已经成为潍坊民俗文化、艺术的延伸、代表,具有了多元化的社会功能,比如,健身功能、文化功能、政治功能等等。潍坊风筝作为潍坊这座城市传统的民俗艺术之一,与潍坊人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研究价值。在当前功利主流文化的影响下,传统的民俗艺术所蕴含的情感、信仰、教化等作用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因为,流传于民间的传统艺术更为执着、真诚、直接,而这正是当代纯艺术形式所缺少的②。现代城市文化不仅要体现流行的“文化元素”,更要折射一个民族、一个城市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精神文化、智慧文明成果,这对于引导现代城市文化走向、传承宝贵的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民俗艺术”向“城市文化”转变的价值

当前,城市文化不断接受外来非主流文化的冲击,如何继承、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对于促进现代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民俗艺术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现代城市的“意象”贵在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而这种个性则是建立在城市对历史文化、艺术传承的基础上的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先进文化,必须要讲究“艺术美”,努力在“现代城市文明”与“传统民俗艺术、文化”之间寻求“契合点”。

民俗艺术是现代城市的“文化宝库”。传统的民俗艺术多是造型艺术,绝大多数具有绘画、美术以及雕塑等艺术特征,这些艺术形式都是广大的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丰富想象力的展现,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审美价值,是发展现代城市文化、城市文明的“文化宝库”,继承民俗文化精髓、实现传统民俗文化艺术与现代城市文化之间的碰撞、交融,不仅可以更好地诠释传统民俗艺术的“价值”,还可以将民俗艺术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纪念活动,带动城市相关的产业发展、打造新的城市名片。以潍坊国际风筝节为例,潍坊是中国风筝的发源地,风筝发展的过程体现了潍坊这座城市所拥有的丰厚的文化底蕴④。与其他民俗艺术形式不同,潍坊的风筝艺术图案数量居多,而且以吉祥、祈福图案为主,比如,求福、喜庆、吉祥等等,无不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习俗。事实上,传统民俗艺术挖掘、发展,不仅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还会激发当地群众、相关部门、民间艺术工作者发掘、发展传统民族艺术的积极性,促进当地民俗艺术的复兴、发展,比如,在潍坊风筝节的带动下,跑竹马、民间舞闹海等濒临消失的民间艺术都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总之,或者是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亦或者是对生活的一种无奈的抗争,潍坊风筝在经过艺人们上千年的巧妙构思之后,每个图案几乎都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这对于传统民俗文化的继承、延伸、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此可见,民俗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其原本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功能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是,寄托人们对崇拜者、敬畏对象的一种感情期望、娱乐形式,传统的民俗艺术也富含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研究、发展这些传统民俗艺术文化对于构建当代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民俗艺术是现代城市的“文化符号”。民俗艺术、民俗文化都是现代城市的价值宝库,这些艺术、文化的存在,增强了城市的文化底蕴,是现代城市的文化符号。要提高现代化的城市的品味,必须要将这座城市的民族传统、人们的审美观念以及价值追求考虑进去,因为,经典的民俗艺术、民俗文化都能够反映城市所拥有的精神、气质。潍坊作为世界风筝之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风筝博物馆。潍坊风筝博物馆共设风筝历史文化等八个展厅,各个展厅均以绘画、照片、文字、文物的形式全面地展示了潍坊的风筝文化,诠释了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独特的风筝艺术魅力,可以说,以潍坊风筝博物馆为代表的风筝文化,也是世界风筝的“文化宝库、文化符号”。博物馆是民俗艺术的集中展示,而民间工艺展厅的民俗艺术,则是对这种传统艺术文化的直接反应。

潍坊的大街小巷中,民间艺人现场扎制风筝、风筝年画、风筝剪纸等等,向游客全面地展示了潍坊这座城市民间风筝工艺的魅力。现代城市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基础设施、硬件设施的建设上,更重要的是城市的气度、修养、文化以及精神要与城市的发展与时俱进,离开了这些,城市就会缺乏底蕴。从潍坊风筝的发展历程来看,风筝这个最简单的民间艺术经过发展、挖掘、凝练最终转变成了独特的城市文化,世界各地的风筝爱好者每年都会齐聚潍坊这座城市,这既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放飞了共同的梦想,而且也让世界各地的人民了解了潍坊这座城市。传统的民俗艺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了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使其在具有较高文化研究价值的同时,也对现代城市文明的建设起到了积极地导向作用⑤。挖掘独具一格的城市传统文化,对于发展民族旅游、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民俗艺术是现代城市的“文化坐标”。民俗艺术不仅仅是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更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象征。不同的民俗艺术对于研究特定时期各个民族、地方的人文历史环境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民俗艺术从产生伊始,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古代人类的陶器艺术作品就是那个时代人们审美意识、工艺创作水平的反映,是整个原始华夏文化的组成部分。事实上,从国内外诸多城市发展的实践来看,缺少了民俗艺术的创造、发展,城市文化大多是苍白无力的。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鲜明的坐标,比如,上海的东方明珠、北京的故宫等等,这些建筑艺术都体现了这些城市所独有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而少数民族所独有的泼水节等等,则是对这些民族民俗的一种凝炼。潍坊风筝已经成为潍坊这座城市的象征,每年举办的国际风筝节不仅有力地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风筝文化”已经成为潍坊的城市品牌、金色名片。可以说,每年一度的潍坊国际风筝节是对潍坊城市文化的集中展示。潍坊的世界风筝都纪念广场可谓是吸纳了世界上各个地方风筝文化的精髓,仿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屹立在白浪河畔,已经成为潍坊标志性景观。

以传统的民俗艺术建立城市博物馆,可以增添城市的艺术魅力,使得城市更加富有现代城市文明的文化底蕴。而风筝广场以“人文文化、风筝文化、民俗文化”为主题,在注重现代园林风格、民俗艺术所应具有的特征的基础上,突出了广场的“文化”特色,使得整个建筑群既具有了现代文明的特点,也具有了历史传统文化的特色。传统的民俗艺术是广大民族文化心态的体现,对于弘扬传统的民族文化具有特殊意义。可以说,民俗艺术凭借其来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以其朴实无华的审美角度、实用价值以及表现形式,成为当前城市文化生活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现代城市文化的“文化坐标”。

民俗艺术打造现代城市品牌。城市是区域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旅游产业高度发达的今天,旅游几乎已经成为所有城市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为了杜绝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同质化,地方政府要在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服务水平的同时,要独辟蹊径,将挖掘独特的民俗艺术文化作为发展经济、打造城市品牌的“增长点”。秦皇岛利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的“望海求仙”民俗传统,将现代舞蹈艺术与传统的民俗艺术、民俗文化进行融合,表达了当地居民渴望健康、渴望长寿的最为温馨、最为灵动的美好愿景。

潍坊在20世纪80年代,还是鲜为人知的小城,城市知名度不高,旅游产业的贡献在经济发展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90年代中期,潍坊市政府决定以潍坊传统的民俗艺术(风筝)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开发潍坊传统民俗旅游产业,将潍坊的现代城市建设、文明与传统的风筝文化进行融合,使得当地的旅游产业独具特色,不仅成为了国内最大的风筝产业基地,还实现了潍坊由不知名的小城到世界风筝之都的“华丽变身”。2004年,潍坊国际风筝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间艺术保护名录,使其成为了国际知名的文化品牌。毫无疑问,潍坊风筝能取得今天的硕果,与潍坊风筝节的举办密不可分,而国际风筝节的举办则来源于对传统民俗艺术文化价值的深度挖掘,同时,也使得潍坊人民的文化财富在潍坊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潍坊城市文化的建设、展示了潍坊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现代城市文化植根于传统的民俗艺术、民俗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辛勤劳动、智慧的结晶,是现代城市悠久发展史、文化底蕴的产物。因此,地方政府在制定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提高城市品牌知名度时,要特别注重以传统的民俗艺术为突破口,不断提升现代城市的文化品牌。可以说,传统的民俗艺术给现代城市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民俗艺术”向“城市文化”转变的困境及策略

“民俗艺术”向现代“城市文化”转变的困境。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俗文化对现代城市的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民俗文化又与传统的“民族艺术”密切相关。以潍坊风筝文化为代表的传统的民俗艺术,在提高城市知名度、增强城市的文化底蕴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在当前主流文化的冲击下,陷入了发展的困境:大量的传统民俗艺术消失,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现代城市文明、城市文化的高度发展,并不必然意味着是传统民俗艺术陷入了生存危机,而是要求传统的民俗艺术需要从现代城市文化中汲取新的营养,让传统的民俗艺术体现出更多的“民族性、地方性”,使其真正地与现代城市文化的发展融为一体,成为现代城市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⑥。民俗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必须要与具有地方城市特色的活动连在一起,这样有助于传统的民俗艺术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展现出来。

“民俗艺术”向现代“城市文化”转变的策略。综上分析,发扬、保护民俗艺术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在当前多元化文化思潮的冲击下,形形的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扑面而来,现代城市文化的发展,要从传统的民俗艺术中不断地汲取营养,建立自己独特的城市文化。面对来自现代文化的冲击,潍坊应该以风筝文化作为发展的契机,全面地推进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对以风筝为代表的传统民俗艺术、民俗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开发,从根本上提升潍坊风筝文化等的影响力,不断提高潍坊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品牌知名度。

城市在发展现代文化、文明的同时,要系统全面地梳理传统民俗艺术的发展史,选择最具特色的民俗艺术,并不断地挖掘、创新,让更多地人了解这些艺术、关注热爱这些艺术,以推进“民俗艺术”向“城市文化”的快速转变。潍坊国际风筝节的举办,证明了民俗艺术是可以跨越种族、国界的,实现了不同种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将传统的“民俗艺术”与民间文化、现代城市文化结合起来,用传统民俗艺术的文化教化作用增强现代城市文明的内涵,在继承传统民俗艺术具有的独特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共同保护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艺术遗产。

结论

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要注重提高城市的品牌影响力,使城市具备现代文明特征的同时,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发展现代城市文明与继承、弘扬传统的民俗艺术精髓要紧密地连接在一起,通过开发、挖掘传统民俗艺术的文化价值,将传统的民族艺术与现代城市文化结合起来,或者进行重新的开发利用、推广,或者收藏展示,让每个现代城市公民在享受现代城市文明的同时,肩负起应有的继承传统民俗艺术文化的责任。

(作者分别为重庆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重庆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注释】

①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242页。

②欧阳华:“城市公共艺术在塑造城市文化和个性中的作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第124~125页。

③范玉刚:“警惕‘产业化’埋葬‘文化’”,《人民论坛》,2011年第30期,第37页。

④张黔:“欧洲城市文化与城市艺术”,《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都45~56页。

⑤张彤,韩俊武:“民间艺术资源产业化路径研究—以河北省为例”,《人民论坛》,2011年第20期,第214~215页。

篇4

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我们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方针政策。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城市是国家的基本组成部分,文化的发展对于国家很重要,对于一个城市也同样重要。所谓城市文化软实力,对内表现为国民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凝聚力;对外表现为文化精神、价值资源、文化风格、活力和吸引力。文化软实力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灵魂,是内在的精神,是城市品质和品味的象征。

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能够提高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增强城市社会资本和可持续发展。一个城市只有在发展硬实力的同时,加强软实力建设,才能永远保持生机和活力。目前,我国一些城市文化软实力滞后于经济硬实力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发展城市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愈加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一、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是发展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推动力

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首先要立足于城市的地方特点和文化特色,充分发挥本土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我国人民在漫长历史中创造和积淀了丰富的精神财富,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凝聚着世代先人智慧,融汇了具有独特地方韵味的精神品性和道德理念。常言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这方人在这方水土上聚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而形成的城市,是区域人群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一部历史和文化的活记录簿。传统和岁月造就了城市的特色和个性,也造就了城市的民风民俗和传统艺术。由这些因素构成的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底蕴和内涵、形象和生命力,它是地方人文风情的写照,也是吸引外界目光的魅力所在。

城市文化软实力源于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升华和整合。如果一个城市能够对本地独有的特色文化艺术加以整合,形成一种文化品牌,那么这个城市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它能够帮助城市获取发展先机和丰富的资源,从而大幅度提升城市竞争力。

整理历史文化资源,升华特色文化影响力,倡导民风,使其成为广大民众的品貌,传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才能使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形象和个性,真正成为宜居、宜业、宜娱、宜教、宜看、宜生活的高品位家园。

二、艺术素质教育在推广地方特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中的重要作用

提升城市文化实力最关键的是培养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公民,城市文化对于市民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市民的艺术素质对于城市文化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文化的发展有赖于市民素质的提高,艺术素质教育在这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作为一个刚刚迈入大众教育的国家,在开展艺术素质教育的时候难免会受到长期以来形成的“精英型”教育的影响。因此,在以提高市民艺术素质为目的的普及型教育实践中,我们应当避免走精英、专业艺术教育“扩大化”的路子。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基本牺牲了中小学的人文艺术素质教育,可以说基础薄弱,而我国的国情更不可能支持普及“专业”艺术教育。如果走“精英型”教育路线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空谈。

以提高市民艺术素质,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为目的的教育应当有什么样的要求呢?

首先是要耐心持久。教育以育人为本,育人以育心为本。既不能是心血来潮的形象工程,也不能企求毕其功于一役,而是应当坚持长期一贯、耐心细致、坚持不懈地工作,企图一蹴而就速战速决,那样所培养和提高的根本不可能是素质,至多只能是表面粉饰。

其次,充分开发艺术教育资源,扩大受众层面,全方位地实施,使艺术素质教育不仅在学校整体教育、各类各门课程教育教学中占有应有的地位,也能使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受益。可以以学校为主体,社会机构,社区活动为辅助,积极开发这些资源,以形成全面的、完善的艺术素质教育网络和体系。只有在环环相扣、面面呼应、氛围十分浓郁的大环境里,市民艺术素质才能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

再次,开展艺术素质教育,培育和优化城市文化个性,要注重城市文化形态的多样性和独特型,注重城市文化艺术的继承和创新。艺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不在于培养音乐家、演奏家、歌唱家,也不在于进行音乐技巧的训练及知识的灌输,而是以艺术教育为手段,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在艺术素质教育中结合优秀的民间艺术,有利于这些文化遗产的传承,有利于提高市民的艺术欣赏品味,形成城市特有的文化氛围。

三、满城寸跷艺术的启示

寸跷是迄今为止在河北艺术历史中较为悠久,艺术形式也较为完整的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之一。因在脚下加上五寸高的木制小脚,故名“寸跷”,又称“低跷”或“矮跷”。关于寸跷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在200余年前起源于满城县东渝河村,由宫廷舞蹈发展而来;另一种说法则是起源于清代祭祀舞蹈,发源地为完县,由祭祀“天仙圣母”而来。寸跷表演分“踩街”和“打场”两种形式。前者是列队行进中进行表演,特点是整齐、红火;后者则是在一定得空间里进行的表演,特点是有简单情节、既歌亦舞,为寸跷主要表现形式。寸跷的行当安排、舞蹈设计、表演形式有其独到之处,与河北省的其它跷类舞蹈相比,其艺术形式也较为完整。但是20世纪30年代之后,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寸跷”在数十年的时间里面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变成不为人知的艺术形式。

近年来,满城当地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与当地民间老艺人共同努力,逐步地、科学地将满城寸跷艺术融于农村小学的艺术素质教学中。这一举措的施行在继承这一传统艺术形态的同时,也使其焕发出了新的艺术魅力。河北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多次对其进行专题报道,寸跷作为满城文化的一张名片在媒体上广泛传播,大大地提升了城市知名度,这种尝试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和借鉴性。

过去,寸跷表演是没有具体的情节,基本属于情绪舞蹈,但通过唱词也能表达一定的内容,反映农民生活的某些侧面。满城县实验小学将寸跷艺术融入到艺术素质教学中,使用寸跷音乐中的民间音调作为教材的一部分给学生讲授音高、节奏、旋律等知识,并且将寸跷表演列入了教学计划,作为一项艺术特色活动长期坚持,使学生真正了解了民间艺术,陶冶了情趣,并最终学习到了音乐基础知识和民族音乐常识。

为使寸跷更利于新时代农村表演与实际音乐教学需要,当地艺术工作者在保留其文化精髓的同时进行了艺术上的创新。比如,在音乐创作上,保留民间基本曲调,继承其基本节奏韵律,通过细节处理使音乐风格更加完整、细腻而富于变化。再如,在舞蹈动作的设计上,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的拧、颤、颠、抖等基本动作,保持其原味不失,另一方面,创造出一些更符合剧情需要和儿童身体特点的颇具特色和表现力的新步法。

通过继承、改革、发展,寸跷这一独具特色的冀中农民舞蹈具有了更加浓烈的艺术内涵、广泛的社会基础、鲜活的时代特色和完美的表演形式,在孩子们的欢笑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和小康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成为满城城市文化实力提升的动力之一和有力的证明。

满城寸跷艺术的成功发展模式给我们一定的借鉴并带来更多的思考。在继承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民间艺术,利用艺术素质教育传承民族文化,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打造城市名片的有力途径。

参考文献:

[1]唐家路.民间艺术与艺术素质教育随想[J]. 设计艺术,2002.3

[2]叶波.充分开发艺术素质教育资源[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5.12

[3]郑一民.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传承民族历史文化[J].群言,2009.12

作者简介:

篇5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文化,商业区文化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公共艺术的定义

公共艺术是一种外来词汇,又被称为大众的艺术或社会艺术,公共艺术不是一种艺术形式,也不是一种统一的流派、风格。它存在于公共场所并为公众服务,体现了公共场所的文化开放、共享、交流的一种精神与态度。它是使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能够在当代文化的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思维方式。

公共艺术这一概念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于它自身是什么形态,事实上,公共艺术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来表达,如建筑、雕塑、绘画、摄影、书法、水体、园林景观小品、公共设施,它也可以是地景艺术、装置艺术、影像艺术、高科技艺术、行为艺术、表演艺术等等。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公共艺术所体现的价值取向。

2 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

在国外发达的现代都市里,虽然车流如织、熙熙攘攘,但从城市建筑的整体外观到局部装饰,从公共空间到私人空间,甚至一些广告、路灯、马路、花草树木等,都极有秩序与美感。虽然有些国家没有什么高楼大厦和宽阔的街道,但是其历史悠久的城市和街道仍无处不焕发着甘醇深厚的历史文化气息。从城市到乡村,从公园到街道,从室内到室外,甚至一树一花你都能感觉到每个细节都不是随意而致的。这是什么样的思维在推动着这一切的设计与实现呢?毋庸置疑,是那个时代,那个地区的人民,把他们所认为最好的,最合理的生活方式,借着身边的一切,尽可能充分的向外界表达,通过这一个城市的公共空间,最终实现的是人们整体的生活方式与心态,反映的是人们内心活动的文化倾向与质量。在这样的一种城市状态下,无论是现代化的都市,还是历史悠久的老城区,都能在满足居住的前提下,还可以满足人们的视觉审美和心灵上的沟通。焕发出这个城市的最理想的精神状态。而我们国内的一些城市的公共艺术却没有这样的一种精神状态,它失去了公共艺术最重要的基础—公共性,如北京的中央电视塔,那个像灯笼似的电视塔虽然有405米高,但是连我们的电视台都不再宣传它了,可想而知这是多么的可笑。而上海的东方明珠知名国内外。在河北省涿州市中心,毫不吝啬的将一座埃菲尔铁塔和凯旋门复制并缩小的放置在河北某大学城附近,这难道可以体现这所大学与国际接轨的现代整体文化环境设计。而这些复制品的旁边就是毫无秩序的交通和年久失修的建筑。这样的公共空间艺术能给这个城市的人们带来什么?文化?沟通?还是尊贵?都不是。而是一种摆设,仅此而已。让我们回想一下,我们几千年的典雅、尊贵、胸怀博大的文化精神在哪儿?就说当今的社会文化品质与精神,与上个世纪的文化艺术精神相比较,期间的差距也是不少的。

3 商业区公共艺术的现状

视觉元素的角度分析与当地文化传承是否保持了良好的关系,交流是否深入,纵观我们的城市公共艺术,原创精品匮乏、迎合低层次审美的愉悦之作不时出现,艺术家与公众审美对抗的现象也呈现日益激化的趋势。出于城市“补妆”为目的的公共艺术建设,一方面,因为过度强调视觉与形态方面的感官效果,而忽视了公共艺术与所属地区历史文脉的融合以及对于场所精神的表达,城市地缘文化流失严重;另一方面,

过去,由于认识不足或者资金欠缺等原因,人们有时忽视了公共环境设施的重要性,而仅仅把公共环境设施作为城市必要设备来对待。实际上现代公共环境设施并非处于某种新的特殊的雏形阶段,它是人类从线性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而以多维思维方式认识问题、理解问题的结果。现代公共环境设施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的、有机的概念。从人类环境的时空出发,通过系统的分析、处理,整体地把握人、环境、环境设施的关系,使公共环境设施构成最优化的“人类——环境系统”。这个系统将展现人类与环境的共生,人类与环境关系更新的重要性的同时,开始认真地把公共环境设施与建筑物一样列入城市规划和建设之中,以求确立城市的整体形象。公共环境设施带给人们更加舒适、方便的生活,也是城市风貌最有力的高度概括。

4 城市商业区公共艺术的发展

城市商业区的公共艺术伴随着城市商业区的成熟发展起来,城市商业区的公共艺术发展主要是靠对于本地区文化的吸收和对商业人群的细化来推动,分年龄层和分消费水平等来区分城市商业区的公共艺术,而从具态来看,商业区现在也区分的越来越细,从以前单纯的百货大楼,到后来的商业步行街,到现在的城市综合体,都可以看出这一点,而像现在的城市综合体已经不满足单纯的扩大建筑面积,并且已经开始重视退让红线的距离,把更多的环境还给人群,从交互性来说,公共艺术必须在这种自由度大的大空间里面才会显得价值很高,并且设计师从趣味性,文化性,互动性等都会显示出关怀的一面。

5中国传统民俗与商业区的结合

以合肥市淮河路步行街为例, 这个八十年代改造的建设,至今已有30多年,长约960米,宽22米,它是南朝梁时佛教圣地明教寺居东段,晚清李府居中段,目前约有 129户商户。 虽然步行街商业繁荣和人流密集是其他区域不易见的,但当初开发设计的缺陷,也制约了步行街后期业态布局、功能配套等。耿福兴、李府,一个是安徽的名小吃,一个是安徽名人故居,如果不经指点,外地人可以很便利地找到么?进去、出来都很直接,没有广告、图册和宣传的互动,没有与步行街的环境有机融合。景观不太吸引人眼球的原因之一是缺少与环境、地域的融合,给人地方印记不深的感觉。经过调查,也有人对步行街的雕塑持有疑惑和不解,“没有特色”是最突出的,街上的雕塑并不是不好看,而是没有与地方特色结合起来,非常突兀。那么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思考,在东北看二人转感觉特好,但在北京看就仿佛在欣赏盆景。文化的脉络要清晰,要有地方印记,不能风马牛不相及。

民俗文化要想发扬光大,需要一个很好的载体。合肥新建了一个 “迎娶”民俗文化的豆瓣汇步行街,民俗文化与商业街擦出火花,不论是否修成正果,无疑都是一次新的探索。在豆瓣街的300多家创业门店中,民俗文化占据了一席之地。街内可以看到非遗传人马家轩,从消费者的惊奇程度而言,民俗文化有着相当的商业价值。豆瓣街“迎娶”民俗文化并非偶然。“与南北知名特色商业街不同,豆瓣街的定位是面向合肥本土。”我们不难想到,商业街要想烙上“本土”的印记,除了具有历史记忆这一先天优势,最好的办法就是融入合肥本土文化。民俗文化作为本土文化的精华,自然成了不二之选。

篇6

关键词:群众文化 文化活动 发展

要发展和繁荣群众文化事业,就必须把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纳入日程,加强群众文化工作者的自身素质的培养,促进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的健康发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推出精品文化,以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打造出更多能代表先进文化的群文精品,下面就如何繁荣群众文化,打造群众文化精品,谈一下个人浅见:

一、人民群众需要精品,群文工作需要精品

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生活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求知、求乐、求美、求康,已经成为新的社会时尚,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一般的文艺、文学作品和一般的文化活动,渴望着那些高质量的文艺作品,文化活动来丰富自己生活。当前我国已从计划经济过度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利益关系、生活方式、心理状态都在发生新的变化,人们在振奋中有困惑、希望中有n思。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通过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寓教于各种服务之中的高品位的群文精品来理顺群众的情绪,陶冶情操,也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所以用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的优秀作品鼓舞人民,用先进的文化占领思想文化阵地,打造群文精品,既是人民群众富而思文、富而思乐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公民素质,贯彻中央提出的公民道德规范的需要。群众文化上的精品 ,不仅是社会上的亮点,而且是社会前进的号角,更是动员和鼓舞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到为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中去的动力。伟大的时代呼唤着伟大作品的产生。我们文化工作者肩负着历史的使命。

二、为建设和发展繁荣群众文化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要发展群众文化,就要贯彻建设的方针,坚持“两手抓”,既要抓硬件建设,又要抓软件建设。要把群众文化建设纳入整个城市建设之中,统筹安排,狠抓落实。

1.加强群众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提供物质条件。应不断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尤其是要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要按照文化设施网络化的需求,逐步建成和完善文化阵地网络,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群众文化的物质条件。

2.加强群众文化的环境建设,提高城市文化品位。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改变,城市的绿化、美化、亮化的力度不断加大,各具特色的绿化带、广场、小公园、五光十色的灯饰、造型各异的雕塑等把城市点缀得更加秀美靓丽。社区服务站,文化站增加,并办起了小区图书馆、活动室,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创造了新的环境。

三、精心打造群众文化的精品

文化事业发展是文化前进的基础,而群众文化活动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责任重大,任重道远。首先,要增加文化设施的投入,给群众文化活动创造环境,提供硬件设施;要保证社区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最重要的是以街道文化站为龙头,抓好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本街道辖区社区文化活动,把扶持社区文化活动室与创建社区文明太院结合起来。政府要将文化、科技等部门联合起来,下大力气,共同投入到社区文化阵地的建设中去,使其在社区经济建设中发挥重大的作用。其次,培养群众文化专、兼职干部队伍。群众文化要想发展,必须有一支责任心强和专业技术高的专、兼职文化工作队伍。要把群文工作干部队伍的建设与群众文化的四基建设(基本文化阵地、基本文化队伍、基本文化活动、基本活动方式)结合起来,抓好群众文化的软件建设,使其在社区发挥更大的作用,不断为社区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第三,要高度重视群众文学艺术的创作。精品文化属于群众文化的范畴,又是群众文化中的重要因素。我区群众文化的精品更是比比皆是。闻名全国的阿城版画、篆刻、书法、戏剧创作等均受到一致好评,使其文化的内涵更加深刻。随着城市文化建设的提高,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生活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追求知识、追求娱乐已经成为新的社会风尚。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一般的文艺、文学作品和一般的文化活动,渴望着那些高质量的文化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生活。面对人民群众的寄托,时代的呼唤,群文工作者要不辱使命。打造群文精品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品牌工程。首先,要提高群文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加强业务训练,踏踏实实地工作。这需要我们有一支专业的、有较高组织能力和业务水平的群文干部队伍,要做到“一专多能”,要更新观念,具有远见卓识,才能适应当前的工作要求。需要有开拓精神,勇于改革,创造性地开展群众文化生活。其次,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充分认识群文精品对于社会发展以及在城市文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必须有计划地培养一批文艺专业人才,设立文艺创作中心,鼓励和促进文化精品生产,提高文艺创作水平,提高文艺队伍的整体水平,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夯实基础。打造群文精品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精心策划,精心实施才能打造出过硬的精品文化,这是一项长期的、创造性的活动。同时也需要有必要的财力投入,要立足实际,积极争取政府的协助与支持,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改善文化活动条件。

四、创新思路,借社会之力打造文化品牌

最近几年以来,由于我国群众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文化基础设施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方面均有了全面的发展与进步,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文化物质基础设施和文化生活本身并不能混为一谈,群众文化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它的参与性。怎样在当前全新的形势下,切实体现出“文化为民”的主题,是我们每个文化工作者都必须深入思考的话题。对此,广大文化工作者也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例如,各种群众文化性质的文艺演出活动,就充分体现出较强的亲民性,广大群众与那些平常仅仅在剧院和银幕上感受到的演出实现了面对面、零距离的接触,通过一些互动的环节,让人民群众能够真正参与进来,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并且在举办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创新活动的形式,创新是所有类型的艺术形式的生命源泉,群众文化活动也同样如此。 走创新之路,借社会之力打造文化品牌,是我馆近年来在举办公益性文化活动中走出的一条尝试之路,春节期间,我馆借社会之力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全市性群众文化活动,有传统的“秧歌舞”“集体舞”系列活动,有以“青春激扬”阿城区大、中专学生文化才艺展示和歌舞活动为代表的文化系列活动等等。并充分利用这些传统的、大型的、公益性的群众文化活动的规模,社会影响、宣传效果等方面的优势,广泛开展文企联姻。在联姻过程中,我们注重企业的需求,想企业之想,让企业通过文化活动平台,获取应有的回报,从而实现展示企业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双赢效果。通过文企联手,打造出了一个又一个文化品牌。这些文化品牌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意义已经成为社会生活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核心。

总之,发展和繁荣健康的群众文化势在必行,只有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社会才能发展,人类才会进步。作为一名基层群众文化干部,我们更要加倍努力探索,为发展繁荣健康的群众文化生活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魏维.论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思路[J].大众文艺,2013(18):20

篇7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保护

我国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义是保存了丰富的文物,且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经有关部门审批获准的城市。这些城市一般文化底蕴深厚,传承了悠久的文明,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一、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历史文化名城资源属于该城市的高等级资源,一般具有五个方面的特点,即独特性、垄断性、稀缺性、脆弱性与不可再生性。在该城市的古建筑和历史街道上有最明显的表现。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是这座城市历史文化不断发展延续而共同构成的,例如曲阜的《杏坛圣梦》,历史文化名城在各个时期都有清晰的文化线索,各个时代地区的人都对这些历史文化名城有高度的兴趣,也都能够从中找到自己崇敬的艺术品与临摹的对象。

(一)全面保护和特色突出相结合的原则

1. 保有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特色

城市的出现和发展是物质和精神结合的产物,同样也是在一定的区域内经济和政治文化的中心,其所反映的是所处的时代的一种生活方式、科学技术、人文体系等各方面的内容。其是一种具象化的艺术形式,城市的特点伴随着本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本区域内的任务社会活动而出现。历史文化名城相比于其他的城市,文化特色更加的浓厚,要想保护好文化名城的个性特色,就需要先了解清楚该地区的历史文化与自然发展线索。我国地貌广阔,各个城市的特色也不尽相同,例如山东曲阜,其主要的文化特色就是文物古迹,包含了孔府、孔庙、孔林,属于世界首屈一指的家族宅第,是曲阜最有历史代表的精华部分。

2. 合理开发和有续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历史文化名城之中一般保存有大量的文物古迹,这些记录着历史信息实物的印记必然要实施保护的方式。但是历史建筑除了有纪念价值以外,同样有使用价值,在使用的状态之下,保护和更新就显得更加重要。历史文化名城同样如此,其具有一般城市的所有特点,其是鲜活的,同样历史是相对的,城市不应该永远保持着过去的样子,因为事物总是在发展的,每一个时代都会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留下属于这个时代的印记。在尽可能的对这些时代作品做保护的同时,也要让城市继续发展。基于此,历史文化名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样还需要遵循着合理开发与用续利用的原则。

二、促进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一)强化历史文化名城社会经济与生态建设的发展

1. 坚持科学发展观

城市的管理人员和建设人员不要一味的追寻经济的发展,需要将经济发展与人文建设和生态特点相结合。人才是可持续发展中的主体,其内在核心就是社会的永续发展。因此要求人们坚守着人本主义的理念,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城市作为城市的发展原则,尽量的满足人们的发展需要,尤其要高度关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要求。

2. 促进名城经济持续发展

我国大部分的历史名城都有卓越的区位经济优势,属于区域经济的核心。完善名城经济与产业的构成,合理有序的发展名城的产业经济和特色经济,构建一个历史名城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经济模式,有效促进历史名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3. 促进名城的文化持续发展

一座城市区别于另一座城市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文化,因此需要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强化文化交流建设,促进名城文化的积淀与发展。在进行城市开发的过程中,对城市的文化内涵要做重点研究,合理有效的明确城市地位,认清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绵延城市文化表现特点,不断的充实文化名城的底蕴内涵,才能够不但的强化地区的发展能力,因此促进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是强化其文化力度的建设。

(二)创新文化发展投资机制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背景之下,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保护、遗迹保护、实物修复等等保护措施需要巨大的投入。资金缺乏和来源单一已经成为了文化名城保护发展过程中受到的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从而造成因为缺乏外力的支持,而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所以需要创新名城的投资建设机制,构建全新的历史文化保护报站投资模式,结合政府、银行与私人等投资主体的力量,加大对名城保护的投入,进而有效的促进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历史文化名城见证的是在特定的历史过程中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特点,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价值与经济社会效益,这不是单纯的经济价值能够估量的。因此强化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性意义。

参考文献

[1] 安定.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1.

[2] 郭朝阳.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其发展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

篇8

关键词:普通高校 公共艺术教育 重要性 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076-03

在世界向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已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主题。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标尺。它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随之脱颖而出。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传播手段, 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普及艺术教育, 提高国民素质的时代重任。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和基础教育的发展变化,带动了高校教育的改革,从贯彻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实施等一系列的举措,都表明了一个积极的信号,在当代中国, 国民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被列入非常紧迫的任务和工程。在这种形式下,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各类学校艺术教育在教学活动、师资队伍、科学研究、课外活动、设备器材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公共艺术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 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但不可否认的是,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仍然是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近年来,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教育部要求普通高校应开设公共艺术课程, 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高校对培养学生艺术素质的重视, 同时也推动了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但多年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使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艺术、人文修养匮乏,综合分析能力差,极大地制约着他们向高素质、高能力方向持续发展。导致造成这些后果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是能使他们的全面素质得以提高的公共艺术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定位还不够明确。二是公共艺术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三是公共艺术教育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四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结构单一,没有紧密结合和开发校内外艺术资源,课堂教学和课外训练以及校外艺术活动自成一体,不能满足大学生不同需求。五是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内容随意,因人设课。

在2012年12月对我院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来看, 也不容乐观。高中没上过美术课和音乐课的占36.6%和33.9%,不识谱的占到了58.1%,可见,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还承担着“补课”的角色,即补充讲授义务教育阶段所缺失的艺术课程。相比之下,美国高校的艺术选修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高达50%,而在我国即使是在重点大学也只占30%。从而,我们可以看出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开设还缺乏全局性。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公共艺术教育在现代高校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二、大学生公共艺术修养课的重要性

由于处于的时代不同,人们对于艺术教育方面的价值观和态度上也就存在着不同,最终对艺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过程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如:艺术教育家赫伯特・里德在他的《通过艺术的教育》中说到:“艺术教育可能是促进社会和谐与世界和平的一种重要力量。他坚信艺术中的创造性表现与一个健康的社会未来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学者张同道则将艺术教育的功能归纳为陶冶性情,培育美的心灵与艺术鉴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育健全心理和人格。在众多的观念阐述中,以梁继林认为“艺术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文化修养,能促进大学生智力开发和创造力,有益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完善。在高校中出现大学生群体存在着艺术知识贫乏、文化修养残缺的状况。因此,艺术课程应当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见解具有代表性。

对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探讨,国内外有大量的学者进行了探索研究,目前主要内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开发人的智力潜能

日本学者时富利彦就这样认为:美术、音乐,这些特定的艺术形式有利于情操的培养,原因在于这种艺术教育形式比其它的方式更能锻炼人的大脑前叶连合区。例如艺术作品在表现上具有多向空间感,如:古曲《十面埋伏》通过琵琶演奏出的民族性的音乐使人联想到两军对垒的古战场,其中模仿战马的嘶鸣旋律让人仿佛看到厮杀的战争场面,由紧张、急速的旋律想象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是恐惧和灾难。正是在多项思维的作用下,人们在欣赏时有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思绪跌宕起伏,时不时的激发他们创作欲望, 从而产生创作的冲动,在这种情况下,多项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与完善,最终达到促进人类创作素质发展的目的。

2.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发展大学生非智力因素

众所周知,许多非智力因素并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靠后天培养才形成的。像我们通常所说的表现欲、自信心、审美能力等等就可以抓住艺术教育自身的特点,将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方式来进行培养,这种方式对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记得学生在观赏罗中立《父亲》这幅作品时,用“备受震撼”、“心潮激荡”、“彻夜难眠”来形容他们的观后感,甚至有部分同学以文章的形式,来进行评论。学生的创新欲望在大脑一次次的“震撼”,心灵一次次“激荡”中被激活。这正表明艺术教育可以提升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3.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人的感性素质

感性素质的培养不能只通过知识的传授来获得,因为艺术教育才是培养感性素质行之有效的最佳途径。如:画家与普通观赏者在欣赏一幅作品时,前者是去体会作品视觉感性效果所带来的深刻感受力,后者则是探究绘画作品所表现的内容。音乐家与普通听众在倾听一首音乐作品时也存在着根本差别,音乐家享受的是作品音响结构听觉感性效果所带来的细致入微的体验感受,普通听众则追求的是作品是否悦耳动听。

4.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大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

教育家认为,艺术教育具有“辅德性”,可以起到以美启真、以美导善的作用。[1]如张择端的北宋风俗画作品《清明上河图》,画中所描绘的是当时社会实录: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生动的向世人展示了当时城市生活的面貌,为后世了解研究宋朝城市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这也让学生从中看到一个民族文化史的宏大前景,有助于他们了解当时宋朝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等。这样的实例举不胜举,但不管怎样,它都能让学生在学习与探索过程中,对祖国民族的爱国之情有增无减。学生在欣赏名家的作品时,难免会不流露出对他们的人格、精神品质的敬仰!虽然这种艺术教育的育德功效是间接的、隐性的,但是这种间接的育德效果往往比直接的理性道德信条灌输更具说服力,更容易深入到大学生的内心。

5.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满足人精神方面的需要

艺术作为人类最主要的精神食粮, 能让人心情得到释放,精神得到享受, 可以使人的疲劳度降低到最低。在美育过程中,我们通过漫画、幽默、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等形式来调节人的情绪、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如:学生在欣赏作品或聆听音乐时,让大脑从紧张学习的逻辑思维活动中释放出来,放松其心情, 调节其精神,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6.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文化继承和发展

艺术教育不仅是单纯的知识技能的培训,更是一种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具有人文教育的功能。随着国际多元化教育形势的发展和各国之间交流的不断深入, 教育体系改革的步伐也日趋加快。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艺术文化都被纳入到了教学内容,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例如,在《美术鉴赏》、《音乐鉴赏》等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我们都有中外艺术方面的知识点介绍。学生通过学习, 即可了解多种世界艺术文化又可以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 从而进一步去认识世界,培养爱国情怀。作为人类文化传承载体之一的艺术, 吸收着多种文化营养, 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满足着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

三、公共艺术综合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针对我国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现状,本文将根据我院自身特点,来做一些探讨和总结。

1.课程建设是公共艺术教育步入规范化的关键

为提高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水平、推动公共艺术教育持续发展,加强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不容忽视。而能否把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管理水平和课程实施水平全面提高,使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是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的关键。

1.1课程开设的依据与原则

国家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明确提出: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

公共艺术课程与高等学校其他公共课程同样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教育部制定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一2010年) 中明确指出:“ 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均在2005年前普遍开设艺术类选修和限定性选修课程,并逐步纳入教学计划,计入学分。”[3]这些充分说明了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制订课程教学大纲的依据。

高校公共艺术是普及性的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它涉及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艺术的熏陶,审美素质提升,拥有健全的人格。这就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开设的原则―坚持艺术教育的普及性和公平性。

再者,艺术欣赏也是一种审美欣赏。它主要是让学生在掌握不同的艺术表现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同时,能进一步运用它们去欣赏具体的艺术作品。这就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开设的另一原则――培养大学生的鉴赏能力。

1.2课程开设面广且结构合理

一是建立新的培养模式,我院十分注重艺术教育在文化素质殊地位,探索艺术教育在推进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课程培养模式的建立,一方面要改变音乐、美术教育等人文素质教育薄弱的状况。另一方面,认真研究面对非艺术专业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体系的建构及实施途径。

二是开设全校性的艺术选修课程, 2006年随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颁布和实施,公共艺术课程受到了学校领导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同年,成立了公共艺术教研室,将其纳入到教务处,并将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项日常普通工作,由这个专门机构进行统一计划、调控、管理。同时,我们把《美术鉴赏》、《音乐舞蹈鉴赏》、《书法》《影视鉴赏》等课都纳入到限定性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中。这些课程普遍受到学生热烈欢迎,每个学期学生都爆满,甚至有同学为没选上此类课而懊恼。

1.3大力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精品课程建设

目前,我国艺术类专业课程的教材丰富多彩,但适合非艺术类大学生的艺术选修课教材却很少。我们在选择教材的过程中,往往一门课程要涉及许多本教材的内容,既加大了教师的备课工作量,学生也没有直观的教科书,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以《美术鉴赏》这门课为例,我们采用了学院易镜荣教授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主编的教材,该书揭示了美术规律、介绍美术知识、剖析美术作品、指导美术欣赏。其还借鉴徐庆平的“大美学”教育思想:纯艺术与实用艺术的结合,专业艺术与公共艺术的结合。试图改变以往“美术欣赏”从古代到近代却缺少现代美术作品的介绍、过分强调美术欣赏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做法,在书中以现代美术作品为主,不仅介绍了绘画作品的欣赏、画家生平极其艺术创作故事,还包括“工艺美术”、“艺术设计”、“建筑艺术”等作品的赏析。全书配有300多幅彩色图片(光盘),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资料性。该教材获江西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曾被其它院校作为教材多次印刷使用,该课程既是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省级课题,又是江西省高等学校优质课程,在文化素质教育中成绩突出。另外,《音乐舞蹈鉴赏》这门艺术素质教育课,被确定为院级优质课程正在建设当中。

1.4不断走向综合化的公共艺术课程

作为公共艺术课程, 它具有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属性和特质, 即基础性、通识性和广博性。从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 学科交跨、课程综合将成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综合’既有益于还原生活中事物相互关联的形态, 也有益于改变人格的片面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谐发展。”[4]综合课程是与学校传统的分科课程相区别而提出的,它是一种多学科( Multi-subject)课程组织模式,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 其基本形态主要分为系统化的综合课程、学科化的综合课程、模块化的综合课程等。[5]综合课程与传统的分科课程不同的是,它打破了艺术门类的局限, 而强调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关联性、统一性,这样不但能反映出公共艺术课程非专业性特点又能体现通识性的属性。

艺术课程不断走向综合,这是一种趋势所需。众多优秀的艺术作品也为艺术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提供了的平台。在大专院校艺术课程的综合既为学生提供了合理的知识结构,又使学生的认识趋向整体化,让学生从认为没有联系的原理中发现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微妙联系,改变原有的思维定势,能从一个角度考察向多维的、多角度的立体的思维方式发展。

2.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模式改革

公共艺术教育不同于专业艺术教育, 其教学目的是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来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人文素养,同时其高雅的审美品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得到相应的培养,从而促进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价值,与此同时我们应着重注意艺术教育在提高其价值的过程途径中如何体现。从而有助于学生的智商与情商全面发展, 达到育人的目的。根据上述要求,本人结合我院开展艺术教育所取得的经验来谈谈适合高校非艺术类大学生艺术教育教学的模式与方法:

2.1课程丰富,灵活多样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兴趣却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把被动转为主动才会带来学习的动机。因此,我们从课程设置到课程实施的每一环节, 都必须建立在考虑学生自身特点,尊重学生个性之间差异的基础之上。那种有效的和成功的教育课程必须具备丰富性、灵活性的特征且能满足广大学生的需要,最终,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达到美育目的。

如从山人朱耷的“哭之”、“笑之”的题款来理解画家哭笑不得的痛苦心情及其冷傲的艺术个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欣赏绘画作品,来了解画家所要表现的内容及思想感情,以及讲述画家其艺术作品背后的创作故事等,使学生感受艺术作品背后的丰富内涵。刺激学生的兴趣,并积极主动的把自己的思维参与到教学中,生活与艺术之间这种难以割舍的亲缘关系,也自然地理解了。这样,不但可以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参与到课程内容中来, 主动用美的原则去判断、选择知识和信息,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2.2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网络共享资源

我校所开设的所有公共艺术类课程,全部采用自行研制开发的多媒体课件。就拿《音乐舞蹈鉴赏》这门课来说吧,我们根据音乐舞蹈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视听性等特点,教师在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同时,使用多媒体电子课件演示教学内容,借助网络媒体技术和资源,恰当穿插老师演唱、演奏及表演,巧妙点评学生答题、才艺、演说,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由于注重教学环节的互动性、基础理论的应用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手段的灵活性、网络资源的广泛性、教师讲演的艺术性、才艺点评的趣味性、习题引入的巧妙性、网站导航(课内知识与相关网址)的延伸性等别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因而《音乐舞蹈鉴赏》课总是特别火爆。

2.3利用课内、课外“双课堂”

艺术教育离不开课内、课外艺术教育活动这两个重要环节,两者之间,扬长避短,互为补充。学生通过课内艺术教育的学习,使其知识和潜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再通过课外艺术活动的开展,使课堂的学习得到有效延伸和补充, 这样既可反映教学的水平, 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充分展示艺术教育的特色,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因此,推进素质教育需要全方位、多元化的课堂, 需要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并重。我院早在1996年开始就有了20多个各式各样的艺术社团, 这些社团在学校是最为活跃的, 我院借助这个平台, 给大学生提供了增长才干的机会, 使学生们在这些活动中得到了锻炼, 陶冶了情操。

2.4参与实践,美育体验

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是教师最大的过失”。对于高校公共艺术课的学生来说,参与对艺术品的体验是最重要的。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并不要求他们了解太多的绘画技能和演唱技巧,通过艺术欣赏课的教学使其学会一些艺术常识及学会如何欣赏,最重要的是让学生都投入这个过程,无论他们是唱歌、画画,还是在对别人的创作作出反应。这样做,无非是使他们投入对审美意义的体验。

我们始终贯穿“终身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知识和技能,不断引导学生摸索和掌握艺术的思维方法。凡参加公共艺术课程学习后,初学者的艺术修养迅速得到提高,不仅能准确哼唱几首完整的歌曲,勾画几笔,而且对艺术方面学习的兴趣也大大增强,更能深刻地体会到艺术的乐和美,艺术成为了他们日常学习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对于某些艺术基础较好的学习者,我们还推荐他们进校艺术团,让其继续“深造”,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作用。而艺术团的成员,则通过艺术课程学习后,其知识和潜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不仅如此,每年一次的文化艺术节和各种比赛进一步营造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公共艺术教研室的大多数老师都担任了学生管弦乐团、电声乐团、戏剧社、声乐团、合唱团、舞蹈团、书画展、摄影展、歌咏比赛、书法大赛、寝室文化大赛的艺术指导,丰富多彩的学生艺术团活动成了公共艺术课程的第二大课堂,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 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

2.5更新教材,提高质量

美源于精神,受之于感官,它不仅具有表象的形式美,更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作为高等学校艺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既不能等同于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 也不能与中小学的艺术课程和专业艺术院校的课程相提并论, 要想通过公共艺术课程让学生亲身去感受这一切,就必须根据现代大学生的特点, 在选用的教材里筛选适合学生学习并容易掌握的内容,再者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选编添加不同的教材内容。我们要传授给他们的应该是最能代表人类优秀文化的艺术成果, 因为只有好的艺术作品, 才会丰富学生的情感,才会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教材的更新,质量的提高,迫在眉睫。要求我们的教材做相应的调整,尝试在内容方面去探索和研究,试图在以下方面来加以体现:

2.5.1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强调高校公共艺术的时代性。比如:我们在引导学生欣赏严肃音乐、高雅音乐的同时,也应该引入流行元素,作为教学内容,不应该忽略当代大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的现象。当代大学生接触流行音乐的机会较多,在流行音乐的旋律中,体现着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观。它所产生的吸引力也有助于增加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如何利用学生最熟悉的音乐素材,找到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切入点,显得十分必要。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我们在《音乐舞蹈鉴赏》的授课过程中就会把流行音乐如周杰伦的《双节棍》、《我的地盘》引入课堂,把那些适宜学生年龄特点、身心特点、健康向上并具有一定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作品介绍给学生,并且把优劣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有一个更好的认识,以提高他们的审美及辨别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作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应强调时代性,与时俱进,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审美情趣、社会时尚,才能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作用,当代大学素质培养和高校艺术教育才能和谐发展。

2.5.2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为根基,选择有鲜明民族特点,弘扬民族精神为主要内容。这既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又能提高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例如,我们在公共艺术选修课“美术作品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中国画的教学内容中,就介绍了大量的工笔、写意、白描、泼墨等传统技法并通过美术欣赏课加深学生对传统美术的学习和理解。

2.5.3以民间艺术为补充教材,以开发地方艺术风格为特色。我院地处于“五里一将军,十里一傩神”的中国傩文化之乡―萍乡。这里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国傩文化“三宝”圣地。我们把身边的艺术精华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例如,民间的风筝、剪纸、中国结、傩等手工艺的制作给学生们带来极大的学习热情。

2.5.4结合东西方的文论知识,从各个方面来阐述和鉴赏国内外优秀的作品,例如:我院的《影视鉴赏课》选择中国电影百年间的优秀影片,兼及国外优秀影片,来重点讲述现代阐述方法的运用,并通过结合中西方现代文论和古典文论的知识,多层次、多角度,更充分完善的鉴赏电影。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就如同一本好的教科书,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有教育意义的影视作品,学生耳濡目染形成对美与丑、善与恶的正确认识,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2.6考核方式改革

目前, 由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缺少实践,在其目的和任务的认识上又存在偏差, 再加上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评估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如用整齐划一的分数来衡量学生而忽略考察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中发生的变化是不切实际的。但我们用专业的标准或降低专业的标准来量化学生的学习结果也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应多激励和鼓励学生, 培养他们接触艺术的兴趣和能力,这样才有可能由被动变为主动,让学生热爱艺术。为此,我们在选修课考察考核方式上,一般采用开卷、交作品、讨论、交流、小论文的方式或以在报刊上登载文章的形式来代替考试,以此来提高学生对艺术课程的重视程度。这样既激发了学生们创造性的思维, 也不违背我们开设公共艺术课的初衷。

2.7美术教育的深化与提高

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根据课程目标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与讨论,以及收集整理图文资料,学会撰写艺术评论及专题论文。如,鉴于课时有限,我们在学习“中国古代美术名家名作”一章时我们采用了研究性学习方法进行教学。具体方法是:

(1)老师布置研究课题;

(2)学生独立查找资料完成作业;

(3)老师概括、总结讲评本次课题要点。

研究性作业题目:按照历史顺序列表介绍我国古代著名画家画作。

要求学生:

(1) 自己设计表格,形式不限,但必须符合命题;

(2) 内容简明、概述正确;

(3) 必须手写完成,做在作业本上,下次上课之前必须交作业。

(第五章课外作业:)

课外阅读《中国美术史》等相关书籍,了解我国古代的工艺美术、建筑美术等成就。)

通过学生整个研究性的学习,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个性也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们有的翻阅《中国美术史》等相关书籍,有的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资料,高质量的完成了学习任务,致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养成一种好学和自学的习惯,并触类旁通,扩大知识面到其他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

总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外辅导、考核手段等方面进行探讨,能基本上形成一套完整的改革思路和做法。通过强调学生课外自学与教师课堂讲授相结合、基础理论与实际技能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实际艺术欣赏能力的目的,可以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综合思维能力,运用知识从事实践的能力,使其具备比较广博的文化历史知识和艺术素养。面对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重新认识公共艺术教育在现代高校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加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对于促进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蒋笛.以美导善―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隐性育德功能理论研究[J],综合艺术,2012.02,154-155.

[2]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2006年.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4] 丁析 .关于艺术课程学科综合之思考[ J] .艺术百家,2005,( 6) : 167-170.

篇9

一、高职文化艺术经管类专业课程综合实践研究的意义

1、高职文化艺术经营管理类的课程综合实践对相对工科类的较为隐性不清晰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一线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专业人才。这一特点在工科类的专业体现的较为明显,而文化艺术经管类专业相对模糊不清。高职文化艺术经营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技能主要体现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策划、实施等综合能力。目前高职文化艺术经营管理类专业开展的专业课程综合实践正是针对上述综合能力进行训练的有效载体,也是高职文化艺术经营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难点。据相关的调查表明,高职文化艺术经营管理类专业课程综合实践开展的效果不甚理想。因此,针对高职文化艺术经管类专业的特点深入开展其课程综合实践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2、课程综合实践研究是高职文化艺术经管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必由之路

高职文化艺术经管类专业开展课程综合实践教学是将文化艺术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解的各课程知识、能力点进行综合的贯穿练习,避免各个课程之间彼此孤立、相互重复或脱节的现象。强调学科知识理论之间的综合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和渗透等,在重视各种能力的单项训练和培养的基础上,强调综合能力的锻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在思想道德、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1)。

3、课程综合实践研究是高职文化艺术经管类专业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载体

高职文化艺术经管类专业课程综合实践使课堂教学焕发了生机与活力。在课程综合实践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中,课程综合实践是涵盖最为广泛,它成了各课程知识、技能的综合载体。课程综合实践能将一般能力与专业能力、传授知识与提高素质、基础与应用、继承与创新以及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科学地确定课程结构,通过综合化课程,突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与应用性,各课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提升。

二、高职文化艺术经管类专业课程综合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一)专业课程综合实践教学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整体性不足

通过听课、师生访谈等形式深入调查,我们发现担任课程综合实践的教师由于理解的偏差,教学内容方面简单的采用按照单门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逐章、逐节地讲授,教学方法上也是采用单调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企业兼职教师由于不十分了解专业课程综合实践教学的整体设计情况,教学的针对性不够。学生反映学习重点不突出,学习目标不明确,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归根结底在于专业课程综合实践教学系统设计的整体性不足,专业课程综合实践教学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逻辑递进关系不够明确。

(二)专业课程综合实践教学偏重形式而忽视了实践的内容

由于文化艺术经管类专业教学内容较为庞杂,专业课程综合实践教学设计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逻辑递进关系不够清晰,因此,在每学期的专业课程综合实践教学时目标不够明确。在专业课程综合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对学生课程综合实践项目调查的设计、制作、实验等教学活动形式提出具体要求,却忽视了对课程综合实践内容的关注。结果出现为了专业课程综合实践而实践的现象,长期这样对高职人才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

(三)专业课程综合实践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从事文化艺术经管类专业课程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的教学团队从整体看不容乐观,“双师”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1、从课程定位对教师的要求角度来看:高职文化艺术经管类的专业课程综合实践的定位是把围绕一个技能培养目标包含在若干课程中的技能点抽象出来,在一个更高层次上连贯起来,使该技能的培养随课程教学的推进而不断递进、加深、拓展,逐步实现与培养目标的重合。要打破原课程体系,以解决生产实践问题为目标,邀请行业一线专家参与,从职业技能群、岗位群的工作分析入手进行课程综合开发,综合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实现课程内容结构的定向化、综合化与模块化(2)。由于高职文化艺术经管类的专业是随着区域文化、艺术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学科交叉新兴专业,专业课程综合实践处在初期的探索阶段,教师在认识上不到位,也没有现成的经验供教师教学借鉴,教师开展教学难度较大。

2、从教师知识结构来看:目前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基本是学科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无论是校内专职教师或者是企业兼职教师在从事文化艺术经管类专业教学时都存在知识和能力的缺陷。如大部分从事文化艺术经管类专业的教师几乎都没有学习过艺术品市场营销实训类似的课程,平时也很少关注、研究专业的相关课程与专业课程综合实践的知识关系等,自然在从事专业课程综合实践教学中就感到难度较大,显得力不从心,很容易避重就轻侧重知识讲授,不能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

3、从专业教师教学角度来看:专业课程综合实践覆盖的知识面变宽了,同时对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提高了。专业课程综合实践要求学生将专业知识学习与多学科知识学习相结合,开阔视野,丰富想象力,提倡学习的多元性和自主性,提倡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相结合,在实践中由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观念向以培养能力为主的观念转化(3)。片面的理解职业教育形成的重技艺的传授和接受知识,轻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是十分不科学的。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只具备一般化的操作技能,缺乏相应的文化、艺术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其结果必然会导致大学生人格素质缺失(4)

(四)课程综合实践教学缺乏全息化的教学案例、教材

由于文化艺术类的专业课程综合实践教学开展的时间不久,尚未开发出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权威的教材。目前选用或者参考的教材教学内容理论性强、实践性不足,教学内容的知识点零散,缺乏和专业相关课程知识的综合联系和全息化的教学案例,补充的实训教学讲义的内容不够完善,远远不能满足课程综合实践教学的需要;有的专业课程综合实践的项目基本上是任课老师自己理解设计的项目,虽然有一定的针对性,但整体性设计不足。

(五)课程综合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在课程综合实践教学评价中往往会出现教师侧重结果的评价而轻视过程评价,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评价而轻实践能力评价等。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系统化的课程综合实践的教学评价的标准。由于专业课程综合实践教学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的整体性不足,不同学期、不同的课程综合实践项目其教学评价的标准尚未系统构建起来,因此,课程综合实践教学评价是不够科学的。

三、文化艺术经管类专业课程综合实践策略

(一)构建系统化的文化艺术经管类专业课程综合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前期文化艺术经管类各专业指导委员会充分调研、论证形成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文化艺术经管类专业的职业岗位群的必备的职业素养与技能要求,分析专业知识、能力、素质递进的逻辑关系,构建大一职业岗位认知、大二专业技能、大三毕业综合三大类分层推进系统化的专业课程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将各课程知识、能力点进行综合的贯穿练习设计到专业课程综合实践项目中,避免各个课程之间彼此孤立、相互重复或脱节的现象,弥补单门课堂教育的不足,使之更加系统。

(二)创建系统化文化艺术经管类专业课程综合实践

项目库根据文化艺术经管类专业知识、能力、素质递进的逻辑关系,创建不同学期专业课程综合实践项目库。针对文化艺术类职业岗位(群)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与技能进行综合训练。把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技能的培养从大一上延到大三,从校内延伸到校外,以达到训练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目标。

第一类是职业岗位认知调研类项目。即文化艺术品市场调研、文化艺术经营岗位设置及从业人员能力、素质调研类项目。调研类项目主要是针对学生将要在某个区域从事的行业、企业、工作岗位、素质、能力等的调研,使学生对将要从事的工作领域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以便后续的学习有明确的目标。这为后续的项目化教学实践奠定坚实的职业认识和项目前期的调研基础素质和能力。

第二类是专业技能综合运用项目。即书画鉴定、陶瓷鉴定、古陶瓷修复、杂项艺术品鉴定、书画装裱于技术革新、文化艺术项目营销策划、艺术品拍卖项目策划等专业技能综合运用和革新类项目。此类项目主要是针对学生从事文化艺术品经营与管理的职业能力进行综合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第三类是经营管理策划实战项目。即结合具体的文化艺术企业开展经营管理策划的毕业综合实战项目。如画廊的经营、艺术家的包装与推广、艺术品拍卖公司的拍卖项目、文化活动的策划项目、文化艺术企业经营管理策划方案等。此类项目主要是针对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分析实际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训练,实现职业人才的培养。

(三)探索“导、用、探”研究型专业课程综合实践教学法

传统的讲授、讨论、演示、参观等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专业课程综合实践教学的需要,必须根据课程综合实践的特点探索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每个学生的独特智能,引导学生自由地、多元地探索,来培养学生对文化艺术经营管理项目的深入理解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研究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的素养与技能研究型综合能力。

第一步,“导”。即是任课教师根据不同的专业课程综合实践教学内容选择典型的全息化案例或情境再现以旧带新导入教学内容。要运用文字、图片、声音、影像资料等多种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材料,吸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选择项目库中的专业课程综合实践项目。组织学生双向选择、自愿结合组队选择项目和辅导教师开展项目综合实践。

第二步,“用”。即是任课教师在课程综合实践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法。组织引导学生综合运用不同阶段各课程所学开展专业课程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各项目小组去实地调研、网络查阅、收集资料,小组讨论、现场陈述、演讲的方式阐述创新观点、思路方法、方案设计、成果等,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第三步,“探”。即是教师在课程综合实践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可持续的创新思维的教学法。将学生学习重心从强调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结合文化艺术经营企业的真实项目明确学习任务,进行带疑研究,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的精神。第四步,逐步完善专业课程综合实践教学资源库。项目教学后期项目辅导教师和相关业内专家进行项目的评价。优选专业不同学期的优秀项目汇报专业课程综合实践优秀成果集,不断完善专业课程综合实践教学资源库。为专业的后续发展和学生的学习提供教学案例(5)。

(四)完善专业课程综合实践全方位管理评价体系

1、以学生为本的全方位教学管理机制建设

不断完善从大一到大三、从校内到校外,从制度设置到流程规范,从师资配备到管理的机制建设。a、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专业课程综合实践管理办法》、《专业课程综合实践指南》等一系列专业课程综合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b、导师制度:采用导师制的形式从大一的职业岗位调查到大三的顶岗实习和毕业综合实践对学生进行全程辅导,以达到差异化培养的目的。

2、注重专业课程综合实践过程评价

通过全方位专业课程综合实践过程评价,让文化艺术经管类专业学生参与到教学项目的设计、实施、评价、考核的全过程中来,注重学生素质和技能的生成性的过程评价,构建以学生为本的专业职业岗位素养与技能研究型教学过程全方位管理评价体系。

篇10

关键词:采风;实践教学;民间音乐;传承

采风,在我国古代主要是指采集民歌,也包括民谣、谚语等。采风活动可以追溯至三千年前的周代,中国最早的诗集《诗经》,就是一部采风得来的民歌总集。隋•王通《中说•问易》曰:“诸侯不贡诗,天子不采风,乐官不达雅,国史不明变,呜呼,斯则久矣,《诗》可以不续乎!”可见我国的采风活动起源之早,历史之悠久。这种传统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延续中一直中断没有。“五四”后,“采风”的含义扩大了,它泛指采集一切民间的神话、传说、歌谣、故事、谚语、小戏、说唱、谜语等口头创作和风俗。到了现代,其他民间文学艺术种类的现场采访也都称之为采风。

多年来,我国高校音乐专业为了开阔学生艺术视野,增加学生民间音乐文化的积蕴,普遍在实践教育课程中开设了田野采风内容。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到考察对象锁处的生活环境中去,了解特定区域民族的原始自然的生活状态,考察、学习和感受民族民间音乐,丰富自己的民族文化底蕴,增加社会生活体验,田野采风已成为高校音乐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艺术实践教育内容。

一、田野采风的实践教学性质

实践教学课程是高校音乐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全面的知识结构与实践能力不可缺少的方面。田野采风作为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一个内容,它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零距离地接触民间音乐,在了解、学习和收集民族民间音乐的过程中,感触、体验和认识其中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我国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孕育和形成了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有在人类衍育、发展过程中与生来的情感文化,有在生产与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劳作文化,有在社会融合与民间交往中形成的社交文化,也有对自然现象与各种灾难迷惑不解而产生的宗教文化。音乐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最普遍的文化形式,紧紧地依附和融合在这些社会民俗文化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这些根植于民间、积淀于历史中的珍贵民族文化财富,既保留了朴实而单纯的原始人文因素,又体现着凝重而精深的民族历史沉淀,它反映了当地民众独特的生活情趣、审美观点与精神品质,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系统地学习了现代音乐理论体系,掌握了音乐学科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田野采风组织学生深入民间基层生活,通过接触色彩斑斓的民间音乐事象,体验原生态的民间音乐活动,领略散发着泥土芳香的民间音乐文化特质,感受承载着源远流长的民间音乐的原生环境,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机会。学生在感受原生态民族民间音乐的同时,提高了民族文化修养,激发了艺术创作灵感。在采风中所收获的考察成果,必将成为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及开展科研的重要素材与题材。田野采风是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其收获也将是一笔有益学生终身的精神财富。从某种意义来看,田野采风活动对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感情,甚至对他们艺术观念及民族文化认同思想的形成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田野采风活动的实施

我国疆域辽阔,各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信仰各有不同,其文化形态的存在与发展千差万别。一方面大多数民间音乐存在于各种社会生活与约定俗成的节庆活动中,具有很广泛的群众性与广场文化特征;另一方面在传播的方式上多数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特别是一些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随着历史的推移与社会环境的变化,不少稀有乐种已经后继乏人,甚至濒临失传,其对采访进行有一定难度。因此,田野采风应首先对采风选题进行前期调研,制订周密的考察计划,让学生了解采风活动的目标、内容、作用和基本要求,通过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学生提高田野采风的调查采访能力、拍摄记录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只有坚持执着的求索精神、细致的工作态度,作好必要的物质准备,才能持有较好地完成采风任务。

(一)田野采风考察内容的选题

田野采风的目的,就是客观深入地考察、体验、了解和学习民间音乐文化。那么,在采风中考察什么内容,是必须明确的首要问题。田野采风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民间音乐文化现象考察

民间艺术是民族的母体文化,是民间围绕着人类生存与发展主题产生的精神文明,是地方民族文化与审美意识得以传承的物质载体。人类远古时期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求生,在与凶猛野兽的抗争中形成了强烈的群体意识,从原始部落狩猎捕获的狂欢到现代社会各种民俗活动的喧闹,无不体现了群娱群乐的广场文化特征。民间音乐文化现象主要是指在各种民间活动中,与音声有着直接联系的形式和内容。如民俗节庆活动中的歌会、歌节、歌圩以及各种民间艺术活动;各种民间宗族、家族仪式中的音声;各种寺庙、道观及民间宗教活动中的音声;各种农事,务工活动中的音声等。采风可从这些民间音乐文化现象的表现形式、进行程式,产生渊源、历史衍变、文化内涵、流传区域及传承方式等方面进行。

2.民间音乐文化形态考察

我国民间音乐艺术种类繁多,古往今来与人民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体现了民族的传统,民族的文化,民族的审美,民族的风情。民间音乐文化形态就是指民间音乐艺术的类型,有演唱类、演奏类、舞态类、曲艺类以及综合艺术等种类。在演唱类民间音乐形态的考察中,主要了解其歌种特征及产生渊源,演唱形式及声部组合,旋律特点及曲式结构,演唱方法及传承方式,流传曲调及各种谱本等;在演奏类音乐形态考察中,主要了解其乐器种类及相关文化,乐器构造及演奏技巧,乐器产生或传入年代,乐种类型及组合形式、传统曲牌及流传曲谱等;其他艺术种类则是重点考察其民族文化内涵与民间音乐表现方面的艺术特征。

3.民间音乐文化载体考察

千百年来,由劳动人民创造的民间音乐,以绵绵不断的生命力跨越时空,代代相传,延续至今。承载着这些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民间音乐事象中的群体与个人,包括民歌演唱群体与歌手,民间音乐演奏乐社与乐手,民间歌舞表演群体与艺人,以及其他民间艺术种类表演群体与个人。田野采风应重点了解地方各种民间音乐表演组织的创办时间和背景,主要成员与活动方式,组织结构与活动内容,班社的艺术风格与表现特色,技艺特点与传承方式,收藏实物及音乐资料。民间艺人的采访主要了解其从艺历史及师承授徒情况,掌握技艺的门类及技艺特长,个人表演风格及艺术成就,主要历史贡献及社会影响,艺术生涯代表作及保留曲目,收藏传谱及艺术器具,重要演出与获奖情况等。

(二)田野采风的采访方式

强烈执着的求知欲望,敏锐科学的观察能力,细致认真的工作作风,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是田野采风的行为要求。只有不辞辛苦、不畏艰难深入采风地,真诚地以传统为师,进行认真细致的实地考察,才能获得真实、生动的第一手考察资料,达到采风活动的目标。

我敫髅褡宥嘧硕嗖实慕谇旎疃往往带有强烈的人文因素与浓厚的文化色彩,而最具民族与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就生成在这些民俗活动之中。集体考察是采风活动最常用的方式,它能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既节约经费又能获得最好的考察效果。学生身临其境,零距离地体验民俗活动的感人场面,感受乡土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更能体会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激励他们努力探索民间音乐的热情。

面对五彩缤纷的民间音乐文化,考察者的关注视线与兴趣是不一样的,要满足采风者的不同要求,小组采风是比较灵活的一种方式。可在总考察项目中分出若干子考察项目,进行分组并成立相应的组合机构,拟出子考察项目的采访内容与采访计划,达到深入探究、各得其所的采访目的,共同完成采风考察任务。

三、田野采风成果的整理与展示

经过田野采风,学生对民间音乐的了解与感受,对采访对象资料的采集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收获。要很好地整理与总结采风成果,以便今后的学习与研究使用,这是采风活动重要的后续工作,也是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课程教学成果的体现。

(一)采风资料的梳理与建档

采风资料的梳理与建档要经过整理资料和处理资料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整理采风现场采集的各种原始资料与档案;后一阶段将这些资料进行技术性处理,以便整理成终端性的档案材料。

民间音乐文化的文字资料是采风成果整理、建档的基础,包括采风中收集的原始材料及采访笔录资料。要按照民间音乐类型分门别类进行建档,并按乐种事件产生的年代、历史记载、社会背景、传承方式、发展现状进行整理和造册登记。对尚欠缺部分记录在案,以便日后再行补足。

民间音乐乐谱的收集是田野采风的重要内容,包括民间保存的乐谱手抄本、复印件和拍照图片。可根据乐种分经典曲目、一般曲目、失传曲目来整理,收集表格填写内容有乐种类别、记谱种类、演奏要求、采集地、流传区域、传谱人、抄本年代、收集人及收集时间等。在整理中尽可能将乐谱中的速度标记及各种演奏技巧符号重新订正并标注准确。为保证收集资料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使用音高测定器或电脑记谱软件进行测定和重新记谱。

田野采风中拍录的图片和音像也是珍贵的收藏资料,它客观地记录了采风的实况,特别对一些老艺人或濒临失传乐种的录音录像尤为重要。要注意整理音像资料的技术性问题,尽可能让这些珍贵的资料能够长期保存。可存放教学单位的资料室或电子阅览室,让更多的师生得以资源共享。如能长期持之以恒,势必成为学校甚至地方不可多得的地方民间音乐文化之库。

实物也是采风活动材料收集的内容,在民间音乐文化活动中使用的乐器、道具等都是采风实物采集的重要物品。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乐种与其特有的乐器是分不开的,尽可能通过各种渠道把乡土乐器原件收集上来,以供日后研究使用。如收集确有困难,也可详细了解其乐器构造、制作材料、制作方法,以便仿制。对采集的乐器、道具、服饰等实物应进行消毒、除霉、保洁,使之能长期保存。

(二)撰写民间音乐文化考察报告

认真做好考察总结是田野采风后续工作的重要任务。采风结束后,应按照采风计划上的具体内容,在认真整理采风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考察总结,其中包括总考察项目及子考察项目的总结。对民间音乐文化个案的考察分析,应从其民间音乐形态的历史与现状、传承与流变、挖掘与保护、发展与利用等方面的情况撰写考察报告,事件要求真实,数据要求准。对民间艺人个人调查可从其从艺生涯与艺术成就,社会影响与历史贡献进行专题考察报告。学生也可对采风活动的体会与收获进行总结,作为个人参加采风教学实践活动评价的依据。

(三)举行采风成果汇报展演

田野采风收集的资料经过整理后,以汇报展出的形式向广大师生展示,是一种很好的总结方式,一方面让参与者重新回顾采风活动过程,加固学生在采风中引发的民间音乐感受与情感;另一方面能扩大采风活动及收获的宣传,让更多的人共享采风成果。将拍摄的各种采风照片整理编辑后,加以简要的文字说明,出版采风活动宣传版报;将采风中采集的民歌、民间舞蹈、民间器乐、民间曲艺等民间艺术,经过重新编排,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原生态地展示,使采风者通过自己的表演加固对民间音乐文化的感受,也让更多未能参与采风的师生分享民间艺术的无穷魅力。

四、田野采风的后续研究

(一)积极围绕采风题材开展科研活动

经过田野采风,许多关于民间音乐的问题必然会引起学生们的关注,其中一些具有探究价值的题材也会让他们萌发研究兴趣,因此,要引导学生田野采风结束后积极开展科研工作。音乐论文是音乐学术研究的主要载体,是传递和储存信息,传播与普及音乐研究成果,进行学术和技术交流的流通形式。学生的专业理论与学术水平的提高,是通过论文的写作得以实现的。在田野采风活动中,学生零距离地接触民族民间文化,无论是民间音乐的表现艺术或文化内涵都在感动着他们,不少历史悠久、深藏民间的地方音乐需要人们去挖掘,去研究,因此,选择采风活动中引发的研究问题,是高校音乐专业学生进行论文写作很有价值的题材。

(二)充分利用收集素材进行艺术创作

挖掘学生艺术潜质,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是高校音乐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浩如烟海的民族民间音乐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构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采风活动结束后,学生把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音乐带进专业课堂教学,将采风活动中采集的民间音乐素材充分应用到歌曲写作课程的实践中去,将会拓宽学生艺术创作的题材,激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灵感,使他们的音乐作品更加生动,更加富有民族气息,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

我国许多民间艺术形式本来就是歌与舞联系在一起的,在歌中舞,在舞中歌是不少民族民间艺术的特点。经过田野采风,琳琅满目的民族舞蹈艺术还给学生的舞蹈学习与创作带来了新的动力。其鲜明的舞蹈特色、丰富的舞蹈语汇为专业舞蹈形体教学带来了艺术借鉴,也为师生的舞蹈创编带来了创作的启迪与题材的拓展。

结语

田野采风是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四年大学生活中为数不多的走出校门、亲近大自然、触摸民间音乐文化的实践活动。它在拓展学生艺术视野、转变学生文化观念、树立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信念、加固对民族母体文化的认同、增强自身艺术素质与民族文化素质底蕴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田野采风给他们的大学生涯留下难忘的印象,使他们带着被唤起的全新信念走向未来的人生。田野采风活动也给高校实践教育注入新的活力,给音乐专业的学科建设与课堂教学带来新的动力,从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朝着学科专业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袁静芳. 乐种学〔M〕.华乐出版社,1999年出版.

〔2〕廖群. 周代“采风”说的文物新证〔J〕.民俗研究,2002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