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及措施范文

时间:2023-12-22 18:04: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及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及措施

篇1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数学教学 问题 改革创新 措施

高中数学是高中阶段教育中的必修课程,对高中学生的成长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新课程改革后,高中数学教材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目标都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调整,在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创造条件的基础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难度,对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产生着相应的影响。基于此,高中数学教师必须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解决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数学成绩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

一、当前我国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数学教学课时较少

新课程改革后,相关教育部门加强了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视,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丰富了教材内容,以期能够为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条件。但是与教材内容日益丰富相对的教学课时却严重不足,对数学教学效果产生了严重不良影响[1]。数学教材内容增多,导致考试大纲中的重点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学生要想提升自身的学习效果,就需要不断地练习,并进一步提升自身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只有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解决教学内容丰富和课时短缺方面的问题,才能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相对僵化、单一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一般高中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地听讲,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学习效果较差,甚至出现了学习成绩普遍偏低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本校学生全面发展。甚至一些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硬性采用“题海战术”,以期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相关数学知识,从而提升数学成绩。虽然过多的数学练习也有助于增强学习效果,但是从整体上看浪费了学生深入学习的时间,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数学学习素养的培养。

(三)没有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在新时期的教育工作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虽然当前我国数学教师也重视学生的能动作用,也尝试性地探索了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但是由于教师本身能力或学生自身知识、智力等原因,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导致学生比较难通过自主研究独立解决相关数学难题,也就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改革创新的措施

(一)探索开发新的教学资源

新课程改革后,高中数学教材得到了适当的丰富和创新,而高中数学教学课时相对较少,所以教师为了提升教学效率,应该注意在原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对新的教学资源进行适当的挖掘,通过合理的讲解让学生高效吸收数学知识,提升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践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效果的强化奠定基础。即是说,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积极引进多媒体教学模式、情境创设教学模式和案例解析教学思想等,切实提升教学效率,促使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强化学习效果。

例如在针对《数列》问题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对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进行挖掘,提出趣味性的问题导入:计算国际象棋棋盘发明者所获得的具体麦粒数量[2]。这种看似与数学关系不大的生活问题极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究的欲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后,教师适当地对数列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对课堂导入问题加以计算,然后教育学生如何运用所学数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促进学生对数列问题形成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率,促使高中数学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要求高中数学教学应该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真正地理解相关数学问题,提升自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获得全新的发展。例如在对《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三角函数的解析式,让学生根据解析式和自身理解绘制三角函数图象,并鼓励学生自行到讲台上在黑板上绘制,向全班学生讲解自身绘制思想。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三角函数图象的认识,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学生学习信心,为学生未来发展创造条件。

(三)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理念要求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创新能力培养教育,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素质得到相应的强化和提升。基于此,新时期的高中数学教师应该不断强化自身执教能力,通过学习新教育知识、探索新教学方法,提升数学教学实际质量,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独立探究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教学指导下独立解决相关数学问题,强化自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获得全面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新课程改革为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不断的提升,为学生未来全面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金宝音.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问题分析及其对策[J].考试周刊,2015(71):65.

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新课程;有效性;策略

信息技术与高中新课程整合指的是在高中数学中应用信息技术,通过将信息技术渗入数学学习、教学、管理等各方面,实现新型教学模式,变革教学结构,进而使我们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得到培养。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高中数学改革成为必然,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凸显,利用信息技术具体课程教学、创设课堂情境、刺激学生感官,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同学能力。同时,在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数学新课程过程中,需要我们的教师清楚认识信息技术的作用,明确数学教学、信息技术轻重,采取有效策略,实现高效教学。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有效性

在高中数学教育中,随着新课改的进展,信息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表现为应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开展课堂教学,进而使我们可以接受丰富的教学资源,联系活动、学习,并以全新的教学方法、理念帮助老师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1]。而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有效性指的教师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创设、丰富教学环境,学生以此建立自主认知,且在教学过程中,重组、创作课程内容、信息资源,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内容、资源、结构、实施的有机融合。在具体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课程、信息技术整合有效性即为实现教学方法与过程、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调、整合。

在当前教育中,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是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例如,在我的学习经验认识中,高中数学课程具有抽象性,认知、理解困难,课堂较为乏味。而信息技术在课堂的引入可通过图片、文字、视频使课堂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轻松的课堂环境,将静态、封闭教学转化为动态、开放式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学到数学技能。同时,整个过程中,应遵守高中数学知识探索、信息技术认知工具原则,从而开展探究式教学、演示型教学等。

二、采取有效措施,实现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有效性

(一)、加强教师信息素养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工具使用,因此,要实现信息技术、高中数学课程的有效整合,不仅需要老师具备丰富的数学理论知识,还需要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然而,在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多以传统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从而不能满足我们对新问题解决的需求。先进的教育理论是信息技术、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本质,所以,整合学科的前提需要教师丰富自身的学科知识,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2]。同时,在信息技术、高中物理课程整合情况下,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成为影响课程开展的关键因素,需要具备信息加工、多媒体操作、课件制作等能力。在教师信息素养培养中,学校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开设培训班,向教师讲解最新的教育理论,使教师认识到当前教育需求,革新教育观念,完善教育方法。此外,对教师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培养多媒体、计算机应用能力,确保教师可以独立制作课件,保证多媒体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适时引入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在高中数学课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渗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多方面,需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丰富课程。例如,在高中几何课程中,几何课程较为抽象,我们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难以在脑海中建立具体的空间结构,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教师通过Flas技术、三维技术,展示立体空间,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立体结构、概念,更好的明白几何中的角、面等关系[3]。同时,在信息技术作用下,动画、视频、音频创设直观性情景,扩展知识、丰富课堂教学,我们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主动思考、学习。如在“圆锥曲线”教学中,老师可先在黑板上板书圆锥曲线的知识框架,画圆锥曲线图,让我们了解动点的形成轨迹。然后,利用多媒体平台进一步展现抛物线、双曲线的形成过程,节省图形绘画时间,重点放在知识讲解方面,并拓宽知识,突破教学难点。

(三)、遵守整合原则,从各细节整合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

在信息技术、高中数学新课程整合中,应遵守数学学科特点、课程与技术整合思想、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效果优化等原则。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但也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数学教学不仅需要注重基本概念、知识、思维,还应重视问题分析、解决能力。同时,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不仅是以信息技术为教学工具,还需要在课程中融入信息资源、方法,提高整个学科水平。此外,在整个课程开展中,要注意引导我们形成良好的学习、思考方式,使我们自主参与到课堂学习、知识探索中,提高学习效果[4]。在具体整合中,需要从各方面细节入手,加强整合的有效性。例如,注重学校信息化建设,购置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为教学开展提供设备保障,帮助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而对于我们学生自身而言,老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培养我们的知识主动发现、探索能力,结合我们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向我们提供知识,使我们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并在利用信息技术查询信息中培养自己的控制、自觉能力。

三、结束语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人们对教学有效性更加关注,需要老师全面分析目前教学现状,重新审视课程教学,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在各行业的普遍应用,信息技术、高中数学整合有效性程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需要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学生转变学科观念,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何棋.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整合重在实效[J].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13,(10):8-11.

[2]陈国政.探讨高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新课程?中旬,2014,(6):40-41.

篇3

关键词:高中数学;微课;教学模式

教育改革使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与当前的教育发展要求相契合,因此,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微课的教学模式,不但为高中数学教学开辟了一个新天地,还能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增强数学教学的效果。

一、微课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缺乏微课教学的条件

微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时间较短的微课程,一般情况下,微课的教学时间为10分钟左右。微课教学需要利用一些网络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而当前一些学校缺少录制微课的电脑、视频录制设备等,尤其是一些农村地区的学校,既没有专业的微课录制工具,也没有相应的场地。而且,一些教师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还缺乏制作经验,比如在制作材料、制作流程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些因素都影响了我国高中数学教学的微课应用效果。

(二)教师对微课教学缺乏充分的认识

一些高中学校的数学教师对微课认识不足,认为微课教学就是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播放一些视频让学生进行观看的实践教学方法,认为这种教学模式不能起到很好的教学作用,也没办法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因此,很多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采用微课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三)不重视微课教学内容的设计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知识结构来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微课是一种全新的现代教学模式,教学形式新颖,教学手段比较先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一些数学教师对微课教学模式缺乏正确的认识,也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来运用微课教学的方法,不仅影响了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还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二、微课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加强对微课教学设施的配备和教师培训

针对部分高中学校微课教学设备不足的情况,学校还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比如定时开放学校的计算机学习室,或者采用班内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将有电脑网络与无电脑网络的学生分到一个学习小组内,学生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来进行微课学习,而这些方法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校因为缺乏微课教学设施,影响微课课堂教学效果的问题。学校还要加强对数学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比如,学校可以从理论或是实践方面,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向教师宣传微课教学的作用和意义,同时重视微课的制作和应用,可以为每个教师配备一台电脑,让专业人员为教师进行操作培训。另外,学校也可以将微课教学当作优质课评的考核项目,使数学教师对微课教学引起重视。

(二)把握好微课模式运用的限度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微课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还要以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为出发点。有些课程不需要采用微课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仍然可以使用传统的知识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微课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在视觉体验上的个性化需求,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提升数学学习效率。同时,数学教师也可以利用微课教学的模式,将数学题目的内在联系性表达出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学习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一些数学学习难点。

(三)将数学学科的特点与微课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微课教学能够通过视频教学的方式对高中数学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并围绕着学科的知识点进行延伸和开展,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以及视听技术等科学技术的运用,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水平。虽然微课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但它的教学优势主要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微课模式进行教学时,还要重视微课教学与数学学科特点的紧密结合,从而体现出高中数学教学的逻辑性与概括性特点。而将微课教学与数学学科特点紧密联系起来,能够使学生以数学教学的内容为主,展开积极的学习探索。比如,在讲到“数列”的问题时,为了便于学生对数列的概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能够理解等比数列、等差数列的定义,以及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等,在制作微课视频时,可以对一些数列的定义进行展示,设计一些公式指导和辅助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时,可以做出快速的反应,同时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篇4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高中数学;分层教学

高中数学一直是令学校和家长头疼的一门课程,学生自主思维能力较差。随着教学改革,以高科技电子技术为核心的教学手段不断得以应用,相关人士提出了分层教学的模式方法,教师通过科学安排,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改变高中数学教学现状,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对高中数学进行分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对于中小学的教育模式一直在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尤其是对于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众所周知,高中数学是一门较为深奥的学科,想要学好高中数学,不但需要具有灵活的思维,还需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而高中数学对于大部分高中生来说却是一门较为头疼的学科,有些学生甚至因为学不会,不爱学而讨厌数学这门学科。而且,随着近几年中考的不断扩招,使得人学生源的成绩参差不齐,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大不一样。诸多因素导致在课堂上,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对学生的教学需求,一些基础薄弱的同学跟不上老师的教学思路,日复一日学生的成绩便一落千丈。所以,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以及怎样才能让学生掌握好高中数学这么学科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最关心的话题之一,也是家长及教师最为重视的一个话题。然而近几年,我国开始改变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力提倡对高中数学开展分层教学模式。所谓分层教学,即是在课堂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一样的教学目标,这样分层次地进行教学,不但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兴趣,为我国培育出更优秀的人才。

二、分层教学的教学原理

分层教学的核心内容是要注重学生个体的特异性,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主动性进行培养.分层教学的主要的实施方法是根据学生之间所存在的非智力、智力因素及基础知识的差异程度,对学生进行分层,然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以此来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的提高.学生整体中存在个体差异,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因材施教,所以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备课的过程中多下心思,考虑到学生整体中的个性差异,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与情感接触交流,尽量建立起学生与教师之间良好信任、理解的关系,以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生的个体性、世界观、表现欲以及身心状况,进而对其学习能力有较清晰的了解,能够因材施教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数学的分层教学中,教师将根据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客观因素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分层.分层的标准有很多种,如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智力因素的差异、学生学习性格的差异、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不同的学习态度、学生对于高中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都可以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的参考标准.教师应该对层与层之间学生的差异以及每层中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详细的分析,根据新课程教学的要求以及高中数学教学内容,为每层的学生选择合适的数学教学模式,从而使所有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三、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

1.教学目标分层

在制订数学教学目标的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根据新课标教材改革要求,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数学基础知识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需要注意的是,应该注意把握数学教学目标设计难度,不能太简单很容易实现,也不能太难让学生觉得无法实现,应该使其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这样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分层数学课堂教学

对学生进行分层后,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分层设计教学内容,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设计课堂提问、练习难度,应该使每一个层次学生都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成就感,这样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3.作业分层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合理地安排作业,便于学生进行知识点巩固,并深入培养其思考能力,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为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将作业分为必做和选作两大类别,作业内容要包含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巩固、提升。当学生完成必选项目后,教师要积极鼓励他们完成选作任务,帮助其不断提升。

4.测试分层

篇5

摘要: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很重要,情感态度促进教学内容和进度,利于教师规范教学行为和手段,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但是在当前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弊端

在课改背景下,情感重要作用越来越来凸显,他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情感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教材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关系,如果教师对教育工作有正确的认识,有强烈的责任感,就会热爱学生,热爱所教的学科,对教育工作所产生的感情就是积极的,否则就是消极的。而教师的情感活动在教学语言的表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高中生情感的特点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全面发展能力,在发展智力的同时促进情感态度等方面全面发展,要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强大功能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通过教师采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展开教学,使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主动地探索和认知。利用布鲁纳关于动机的相关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信息量大,相比传统板书有时会浪费较多课堂时间而言,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这是解决目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的比较可行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下将结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分析。尽量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高中生情感是样本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中教师开始尝试在教学中使用情感渗透的办法进行教学,极大地推动了数学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师积极地加强对于情感渗透教学的研究以及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其在教学中的进一步地优化应用,是高中生获得良好中学数学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情感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教师移情及对学生的期望形成积极的良性循环。教师移情及对学生的期望作为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既然合情推理是用来探索发现高中数学知识的一种形式,演绎推理是用来梳理整理高中数学理论的一种形式,那么在学习高中数学中就要既学习演绎推理,也有必要学习合情推理,既要学习逻辑思维,又要学习创新思维、形象思维。而笔者在长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发现,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绝大多数老师的重视,更有甚者武断地加以否定,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受到弱化和抑制,逐渐地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学习高中数学的兴趣。

2.加强情感教学建设,有助于教师专业的提升。我们的德育理论能否真正反映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高中生高中数学教学成长的规律,发挥其对德育实践的指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特征是否有深入系统的研究。我们不仅要了解他们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还要了解他们在现阶段所表现出来的新特点,既要从他们的年龄特征上进行分析,又必须对他们生活的特定社会环境加以考察。

3.教师与学生互动式教学有助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根据教学设计,在选择的教学环境下,将设计好的教学方案进行落实。一般情况下是教师先布置确定明确的学习任务,然后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或协助学习,对问题进行讨论,最后由师生进行总结。教师在讲评某一问题的时候,除了对于共性的问题详细加以分析,对于某些重要问题也要突出给予强调。教学反馈除了依据课堂的氛围感觉、跟学生进行座谈了解和对学生作业进行分析外,还可以参考其他老师的听课评课,从而改进情感课堂教学。

三、情感理念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1.以学生为中心,加强情感交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构建知识,主动构建所学的知识,并领会其中的意义。课前,同学们预习完成基础知识问题,思考和量力完成探究预设问题,仔细进行高中数学认知拓展,尝试完成即时检测,交教师批阅。教师批阅或抽查导学案并记录发现的问题为课堂教学做准备。课中,教师引领学生借助导学案这个平台,完成知识建构,着重组织问题探究的展示、争鸣,补充和完善思路,进行知识归纳小结,点拨认知拓展和评议即时检测。

2.人本思想下运用语言艺术。人本主义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强调了过程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关心、理解学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决策由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际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上,鼓励学生探究、研究性学习,在教学评价上,要体现多元化的理念,从多个方面全面评价,学生也参与到评价中。在人本思想下教师要懂得语言艺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幽默化语言,注意情感式语言的使用,让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加和谐,这样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率。

3.示范的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此种教学观念付诸于实践,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学间的互相评价,在高中数学学习环境方面,教师也应尽量为学生提供适合其自主学习的周围环境和空间。由于产生兴趣的两个基本因素是求知欲和对客体肯定的情绪态度,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以这两个方面为基本出发点。

4.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学生对运动的感知,对运动技能的理解和学习,需要有适宜的课堂气氛,而适宜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情绪高昂。现代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指出:“未经过人的积极情感强化和加温的知识将使人变得冷漠,由于它不能拨动人们的心弦,就会被遗忘。”他认为教学的“任何途径都要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要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染上情感的色彩,要引起学生的感受”,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可以通过课堂活动,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参考文献:

[1]何艳红.浅析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科教新

报(教育科研),2011,(23).

[2]王粉娥.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反思[J].科教文汇(中旬

刊),2009,(06).

[3]曾怀芝.如何出色的完成高中数学课堂教学[J].文学界(理论

版),2010,(05).

[4]任晓丽.浅谈情感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科学大众,

篇6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161-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3.102

创新是以人为出发点的,教师需要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多方面尝试,多方面学习,主动接受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理念,寻找出创新型的教育方法,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素养,这样才可以适应教育的发展,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智慧型人才。

一、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实际情况

在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虽然教学模式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转化,仍然有一小部分的问题存在,包括:1.部分学生接受知识比较被动,有些教师不断重复课本,这样一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降低了,他们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也就低落了,因此数学教学也就脱离了现实,脱离了生活。2.现在的应试教育现象比较严重,学生学习了知识之后,习惯做题和练习,没有仔细思考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因而忽视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实践。3.在我国当前的数学教学形势下,太多的数学知识都偏向于知识型,而不是生活型,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学习和了解到的生活数学常识也就变得十分有限了,不会运用到生活中。

二、高中数学教学实践的方式及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完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是一个重要的任务,这需要数学教师不断努力和探索,创新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一)教师的学习和创新能为高中数学智慧课堂创造条件

高中数学具有广泛性,它对教育者的综合思维能力、比较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并且还需要教育者具有强的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因为很多的数学事实和素材对教学有较高的价值,是需要去发现和挖掘的。除此之外,数学教师还应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在教给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还应让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环境观得到培养。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实践中,应不断去学习、去积累、去创新,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文化内涵、知识水平、教学能力,时时的关注社会热点,结合现代知识,给学生创造新的课堂环境,将课程内容活化、形象化,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顺应学生的发展。

(二)激发学生思维,创设高中数学智慧课堂

具有吸引力的课堂学习环境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堂情景的创建就是一种既能有效吸引学生眼球,又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探究能力的课堂教学策略。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上,教学情景的创建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富有数学学科的文化底蕴;还需要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有利于信息交互共享;还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启发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创新情感。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设置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步步深入,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习惯;还必须在课程中涉入更多的经典实例,逐步剖析,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引入日常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知识。通过生动有趣的事件创设课堂情景,能引导学生参与思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教师创设有效的学习情景,能引领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学习中,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是建造智慧课堂的关键。

(三)实际举例导入法

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解一些实际事例来开展数学教学,这也十分符合人教版教材的思路。一些十分重要且有意义的数学案例,学生不可能亲自去考察体验,案例教学就成为了一个值得采取的方法,教师应该精心准备和挑选案例,这些案例应该是源于生活,贴近实际,便于学生理解。与此同时,教师在讲解时,应该抓住案例的要点与特色,把案例讲活,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师生之间要相互沟通,及时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帮助学生了解案例中的数学知识。

(四)创建沟通平台,引入数学教学课堂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如经常为学生组织交流的机会,让他们进行知识互动和交流。学生对于高中数学知识了解的并不是很多,因此,要让他们以课本为起点,联系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相互之间交流提问,让他们通过自己在生活中的实践来回答和解决问题。当学生进行过许多次交流活动之后,可以适度地让他们探索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虽然问题不一定能够得到解决,但是学生通过激烈探讨,可以学到许多周边的知识,这对于他们数学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数学传统课堂教学中,“师教生学”是主要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着主要的地位,学生只是课堂的倾听者,新的课程改革下,“师生互动”是课堂的主要教学模式,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而且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和谐的,既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同时,教师多方面考察学生的思想,适时地解答学生知识、能力、想法上相关的问题,并积极的给予鼓励,实现师生心理的沟通,造就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有效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五)教师自身实践和探索

篇7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中数学;衔接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6

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对未来人生的规划思考是现代高中数学课程的发展趋势,强调的是数学课程的选择性。相对而言,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只是注重教学基础性,强调学生的全面协调的发展。

一、初中与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的不一致性

初中的数学教材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在知识层面涵盖很广,而高层次、深层次问题则显得比较单薄。初中数学教材的内容结合实际应用,以简单的运算为主,代数式的运算方法几乎没有,学生很容易接受和掌握。在理解内容方面也单纯的从感性认识旋转式的上升到理性认识,简单容易达到。相比较而言,高中的数学则更加具有深度和难度,考察知识方面也较专业。

2.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差异性

初中的教师只需全面了解初中教材中的内容,将知识点归纳详细,在上课时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详细的讲解,学生们则只需熟记概念及公式,考试时取的好成绩的概率非常大。然而,高中教师则相对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不光是高中课标教材中的知识,还包括初中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法,心理状态等各方面信息,再加上新课程改革后的高中教材体系和以往大不一样,而教师如果对此都没有很好地了解,还是死搬硬套的按照以往大满灌式的教学习惯和方式来教授学生,毫无疑问的会导致学生听不懂。

二、初中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

1.全面掌握初、高中课标教材的异同点

数学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是以教材为基石,老师是教材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员,所以老师要先做到全面的认识和掌握高中教材和初中教材的内容,其次要明确教材所要达到的学习目的,最后要理论联系实际,全面整合包括学生和教材在内的所有资源。教师要想处理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不顺的问题就要将初、高中课标教材和大纲版教材的内容、结构进行梳理和对比,明确其培养学生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有针对性的研究。第一,可以对不同地域所配套的初、高中教材进行的系统、全面的了解,充分把握两者之间的异同点。第二,把熟练驾驭教材作为全面了解、分析各种版本的初中数学教材异同点的目标。

2.系统了解初、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变革

高中教师要适应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在全面理解和掌握初、高中课标教材的理念、实质、结构、目的和教学方法变革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初、高中各阶段数学教学的不同点、学生的各种需要,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进行了一系列的转变。

3.关心理解学生各方面的成长需要

高中教师在备课和授课时,应更具有针对性,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相适应。首先,在授课前向学生强调高中数学在整个中学阶段的重要性和其学习的目的性;其次,清楚地认识到学生基本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知识空白区和能力相对较弱的区域进行攻克,对初、高中内容的衔接点和异同点进行专门的梳理和连接;再次,通过对比的方法向学生明确介绍高中数学知识体系的特性以及在授课时的难易点;最后,联系高中学习的实际情况,为学生介绍一些先进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初、高中数学新课程体系在学习方法上的实质差异。

4.贯彻落实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1)着重将知识产生和方法探究的过程讲授给学生。相对于初中数学知识的生搬硬套,高中数学则更多的是灵活应用,它的抽象性较强,这就需要学生能融会贯通。要想学生能全面把握这些知识的内容和学习方法的实质,就要求教师将新知识的产生和解题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和讲解,探究其背景原因、产生过程和得出结论的过程,让学生学会用质疑和提问的思维方式对待学习,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2)重点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阶梯式教学。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需要时间适应高中的数学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比如映射、集合等内容都是较难理解和掌握的,教师可以在刚开始的一个月内,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改变教学进度和深度。在可以完成学期教学计划的基础上,适当的缩小课堂讲解内容,将难度减小,进度放慢,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和适应高中阶段的教学方式和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层次的内容,用“低起点,小跨度,多练习,分层次”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从慢到快依次递增的速度进行。而在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重难知识点的讲解上,则需要教师先对教材进行深层次的解析和对内容的铺垫,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向学生举例说明知识的重点和实际运用情况,并对其做出归纳总结。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使新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尽快的熟悉和进入该阶段的学习,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教学整改措施,制定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尽快的融入高中数学的学习生活中。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0.引言

问题情境教学应用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有目的的设计或引出具有生动形象或情绪色彩特点的教学场景。通过激发学生的态度体验,促进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生理机能发展的全新教学方法。在这些方式中创设问题情境,都潜藏着教师对学生的暗示作用,是基于心理学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1.高中数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的意义

1.1提高学生的兴趣性和积极性

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处于高三阶段各方面压力都比较大,上课很难集中注意力,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又具备一个特点,就是好奇心强,特别容易关注自身感兴趣的事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开展问题情境教学。开展问题情境教学能营造出生动形象的教学场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十分容易受到吸引,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这时候,如果教师能有效的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开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就能将学生的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的兴趣性和积极性。

1.2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新课程理念中指出,高中数学教学中应以数学问题为教学的重点,给学生营造一个广阔的思维创新及科学探究的空间[1]。教师通过在数学课堂中开设问题情境教学,一方面可以创设出问题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科学探究的空间,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好奇心,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情急中,经过了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但能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还提高了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

2.高中数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的有效策略

在数学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少不了各种有趣的数学故事。教师在数学课堂中,通过讲故事的方法,不但可以创设有趣的教学问题情境,还能通过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还能让学生清楚了解某一数学知识的发展历史,真实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博大精深,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动力[2]。

2.1改善数学教学问题情境,有利于在高中数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教学

为了改善数学教学问题情境,为高中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数学课堂学习环境,有利于在高中数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教学,所以教师要思考在数学教学课堂上,如何充分地了解高中生对事物的认知程度,高中生对哪些生活问题情境充满好奇,以及如何很好地将这些数学教学内容应用到整个教学问题情境中[3]。

例如:教师在高中数学中的“指数函数”这一章节中,可以先将这个指数函数改换成图形的比较模式,然后教师就可以很好地将指数函数和图形很好地用比较问题的方式来体现,可以通过找几个同学一起来讲述生活中有关的问题情境,等等来对指数函数进行理解,这样可以很形象的让高中生在课堂中明白指数函数的含义,也可以让高中生明白这样的模拟场景也是解决数学题的一种方式。

2.2创新数学提问技能,有利于在高中数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教学

为了创新数学提问技能,为高中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数学课堂学习引导,有利于在高中数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教学,教师就要在课程开始之前,对高中生制定一套实施可行的提问引导方案:第一,在高中生遇到问题时,要正确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提出来,这样他们有自己的思维见解之后,教师再将问题解答,会让他们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第二,教师要善于将数学问题联合生活实际进行换位思考,来找到真正让高中生能够接受的提问方式[4]。

2.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在高中数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教学

为了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有利于在高中数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就需要教师采取一些有效可实施的措施,来好好引导学生在用心发现问题后,勇敢地提出问题。首先,教师要鼓励高中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和相互讨论自己的想法,教师和学生也能可以相互转化各自的角色来想问题。其次,对于勇敢提出问题的高中生,教师要第一时间肯定他们这种敢于提问的勇气,营造一种和谐、平等和民主的学习范围。

例如:教师对学生进行“圆”有关知识教学时,可以直接给出圆的几何关系,然后再引导学生提出相关的几何问题,有:几何问题和代数问题之间如何转化,在讨论中营造和谐的氛围,可以很自然的将下一个问题插入性的提出来,“如何建立直角坐标系,求出圆的面积?”等等。

3.结语

综上所述,问题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为高中数学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活力。问题情境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还能给学生营造科学探究的空间,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了能更好地将问题情境教学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开展问题情境教学的教学策略,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创设教学问题情境。同时,实践运用问题情境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改进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用更合理、更科学的问题情境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学伟.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几点思考[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29(22):2064-2065.

[2]赖荣华.浅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5,13(11):128-129.

[3]崔正万.高中数学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的实证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4,293(28):314-365.

篇9

【关键词】新课改;数学教学;高中;反思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高中数学教学相对于以往的数学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思维能力、数学应用能力,教学理念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教学地位,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新课改的教学目标、理念下,教师的教学策略及方法也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够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符合我国教育改革的整体趋势。进行教学的反思,目的是为了促进新课改下教学水平的提高,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一、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目前,由于学校教学政策、教师水平等各种原因,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存在许多问题,以下是现在高中教学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1、教师教学理念没有严格按照新课改

新课改下教学的许多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没有进行彻底的转变,部分理念还停留在过去的教学理念当中。过去的教学理念,老师在教学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并且,老师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成绩在教学中所占比重过大。许多教师拥有这样的教学理念,显然不能够满足于新课改的需求,不能适应教学水平的发展与提高。

2、教学方法没有完全符合新课改要求

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课方法、复习方法以及对于学生的考核评价方法。目前新课改教学过程中,讲课方法仍然偏重于老师单独讲解,并且方式方法枯燥单一,没有完成向新课改新教学方法的良好转变;目前的复习教学过程中,仍然以大量的习题练习为主,然而习题并不能够反应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目前的考核评价过程中,没有完全体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考试成绩所占比重然仍较大,学生平常在学习中、活动中的表现不能再评价中得到合理体现。

3、小组合作学习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教学所要求的一种必须的教学策略,然而,许多教师在利用小组合作进行教学时 ,小组合作并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往往流于形式。主要原因在于,教学没有选取合适小组学习的内容,内容设置难度不合理,探讨意义不大,这样反而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进展。并且,学生没有对小组合作学习引足够的重视,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主动性不够。这些原因,导致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没有达到新课程的要求。

4、未能够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要求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实践教学过程中,以促进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提高课堂气氛,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的提高。然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没有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许多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学会浪费课堂时间,不能够集中的学生的注意力,这导致了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浪费。

二、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

1、提升教师素质,转变教学理念

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首先要求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许多教师是从课改之前就开始任教,实施新课改之后的教学观念相对落后,因此,对新课改下进行数学教学的教师应该统一进行新课改教学的有关培训,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定期开展教学培训会议,会议的目的,旨在发现教师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需要提升的地方。此外,学生也可以对老师提出有关建议与意见,促进老师教学理念的提升。通过以上这几种措施,教师的教学理念才可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与提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新课改下的高中生数学教学。

2、改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体现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方式主要有: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师生合作讨论法、结合生活实践法。问题引导式教学法是指从课堂开始到课堂结束,采用趣味问题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引导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启发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慢慢引导下,启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师生合作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共同探讨一些具有探索意义的问题,这是师生平等的体现;结合生活实践法是指高中数学教学不仅要有理论课,还要有生活实践课,通过实践验证理论,通过实践增加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以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二章第二节“等差数列”为例子:进行这次课教学时,数学教师可以引用生活中的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什么是等差数列,如:某同学为了增加自己的英语词汇量,计划每天学习十个英语单词,从第一天开始,他的词汇量依次增加为:10、20、30、40、50……然后,学生通过观察可以轻松发现,这个数列的后一项减去前一项的值是固定的,因此,可以得到等差数列的有关概念。这样的问题引导教学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度,提升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3、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集体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的体现,这符合新课改教学目标的要求。开展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需要老师设置合理的讨论问题,并且,科学的分配学习小组,并且,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如当学生小组无法解决某些问题时教师要给予帮助,对于某些讨论不积极的学生教师要进行鼓励等。这样, 才会让学习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促进整个学习小组的进步。

4、适当利用多媒体技术

适当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是将一些书本文字能以表达的抽象数学知识或者教师板书难度大的数学问题进行多媒体演示,通过发挥多媒体集图像、视频、声音等于一体的教学优势,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

例如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的空间几何这一章,由于某些空间物体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讲解这一部分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常用的空间几何体让学生观察几何体内部的线面、面面关系,以及一些几何三视图的观察。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空间几何想象能力,提升对于数学的兴趣。

总结: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是一个不断在改革与进步的过程中,教师合理的把握新课改的教学理念,适当运用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师生合作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利用等,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必然会得到良性的发展。进而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综合素养的提升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陈丽,分析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阅读:2012-09-30

篇10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教学探析

1、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1.1、高中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

虽然是实行了新课改,但是,传统应试教育的理念仍然挥之不去,高中生的数学学习任务依然相当的繁重,再加之各种各样的竞赛以及数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师的教学要求以及影响了学习效率,从而让一部分学生对学习数学失去了应有的信心和兴趣,更使得充满趣味性的数学课堂对学生毫无任何吸引力,这导致的结果就是:高中生对学习数学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对数学成绩的提高有不利的影响。

1.2、高中数学教学中不关注心理健康教育

如今的高中学生,年龄普遍偏小,并且大多数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对他们的成长有一定的影响,任性、叛逆以及自暴自弃、自卑等非正常的心理经常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一部分独生子女由于受家庭的影响,在生活以及学习过程中往往以自己为中心,不重视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这就使得在数学学习中表现为对面临的困难没有足够的准备、上课不能够集中精力、不能够协作学习、自己学习的能力很差以及个人情绪容易受到外界影响,一定程度上对数学教学有消极的影响。

1.3、不重视以及不关注对高中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就当前国内对高中生的教育情况来看,大多数学校的教师进行的数学教学仍然是简单的对知识的复制或者是开发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没有真正的将高中生健全人格同数学教学联系起来,淡化了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高中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这种情况的出现对高中生数学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以及对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有负面影响[1]。

2、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应采取的措施

新课改为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明确了方向,高中数学教师同样也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2]。高中数学教学是一个系统以及讲求灵活、熟练运用的过程,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掌握的,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总结经验,还需一定的措施。

2.1、切实了解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和理念

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是真正的主宰者;而新课改的实施,强调要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宰者。也就是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尽可能的掌握高中生的学习习惯以及对知识的熟练运用程度;教师应该积极的带领学生对数学教学进行一定的创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创新的实践过程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改变被动式学习的习惯。比如,在讲解真假命题的判断时,注意“或”、“非”、“且”命题;如果命题“P或Q”和“非P”都是真命题,试判断命题Q的真假;遇到此类型的题目时,大多数同学会无从下手,其实可以采取以下办法解决:①将P、Q赋予一定的数学意义;②具体分析,非P是真命题,那么P一定就是假命题;③P是假命题,并且P或Q是真命题,那么Q必定是真命题,由此得出本题答案。

2.2、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是灌输式的教学,学生的学致有接受式、探究式两种方式,教师和学生也逐渐意识到,这两种方式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互相之间不可或缺。事实上,学生通过对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性的探究,可以增强他们的实践性、操作性;让学生在动脑、动手、操作以及实验的基础上获得知识。例如,在学习数列时,有一例题:求在区间[a,b](ba,a,b∈N)上分母是3的不可约分数之和;看到此题的第一眼给人的感觉就是根本与数列不沾边,但是仔细读完题目的确是有关数列的求和计算。探究方法一:区间[a,b]上分母为3的所有分数是3a/3,(3a+1)/3,(3a+2)/3,a+1,(3a+4)/3,(3a+5)/3,a+2…b-1,(3b-2)/3,(3b-1)/3,3b/3它是以3a/3为首项,以1/3为公差的等差数列,项数为3b-3a+1,其和S=(3b-3a+1)(a+b)1/2,其中,可约分数是a,a+1,a+2…b,其和S′=(b-a+1)(a+b)1/2,故不可约分数之和为S-S′=(a+b)[(3b-3a+1)-(b-a+1)]1/2=b2-a2。探究方法二:S=[(3a+1)+(3a+2)+(3a+4)+(3a+5)+…+(3b-2)+(3b-1)]/3,S=(1/3+a)+(2/3+a)+(4/3+a)+(5/3+a)+…+(b-2/3)+(b-1/3),而又有S=(b-1/3)+(b-2/3)+(b-4/3)+(b-5/3)+…+(a+2/3)+(a+1/3),两式相加得2S=(a+b)+(a+b)+…+(a+b)其个数为以3为分母的分数个数减去可约分数个数,即3(b-a)+1-(b-a+1)=2(b-a)2S=2(b-a)(a+b)即S=b2-a2。通过两种不同的探究方法,得出的结果一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运用哪种方法更快捷、省时,同时掌握了解题方法,愉快、主动的学习。

2.3、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要展现的是师生的共同的参与,尽可能的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数学教学过程中[3]。但是,高中生可能会随着年级的上升不愿同老师配合,以至于良好的课堂气氛不易形成,那么老师就要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不轻易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否定,而是通过逻辑的推理共同寻找答案。例如,在解相关空间角的问题时,求出的空间角θ的表示形式有很多种,θ=arccosA、θ=arcsinA、θ=arctanA,只要教师在讲解时重视学生的结果,思维正确,对空间角的表示答案并不是唯一的。

3、结束语

总的来说,新课改要求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要建立以学生自主性的发展为前提,积极的激发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的兴趣,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适时的提倡学生要探索知识、发现知识以及运用知识,真正的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高中数学教学更富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丁建林.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