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

时间:2023-12-22 18:04: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族文化的传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族文化的传承

篇1

关键词:民族文化传承;民族学校;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232-02

本文以阿拉善地区民族学校为例,针对我国民族教育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力争填补该研究领域的空缺。本文主要从教育人类学视角探讨民族教育,尤其是民族学校中的民族文化传承问题。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由于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不同步,很多少数民族文化出现衰微的迹象,有些甚至面临消失的危险,导致很多民族文化传承方式和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这种“变化”,我们该如何应对,有待考证。对此本文将以教育人类学视角和方法提供一个更加充实的答案。本研究以田野调查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论证民族文化在民族学校中的传承,对其方式和内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文化人类学家认为,教育是人类社会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在当代文明社会,学校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所以文化人类学家要研究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对文化传承的作用。文化人类学家认为,每一个社会或民族都有自己文化传承的内容与方式。

美国文化人类学专家吉尔兹(Clifford Geertz)在《文化的解释》中指出,人类是为自己编织的网所悬挂的动物,文化就是这样的一些网。既然人类是悬挂在文化的网上,那么,传承人类社会文化的教育就不会脱离这个文化网的约束,也可以说传承民族社会文化的民族教育是不会脱离少数民族文化网约束的。根据历代人类学家的研究思路我们总结出以下结论:(1)少数民族教育是少数民族社会文化传承的方式。(2)少数民族学校教育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也是重要渠道。(3)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文化传承的内容与方式。(4)少数民族教育不会脱离少数民族文化网的约束。

根据上述结论我们可以对蒙古族民族教育做出如下解释:蒙古族民族教育是蒙古民族社会文化传承的方式;蒙古民族学校教育是蒙古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蒙古家庭教育、蒙古社会教育等也是重要渠道;蒙古民族有自己文化传承的内容与方式;蒙古民族教育是不会脱离蒙古民族文化网约束的。由此可见,用教育人类学的方法解释蒙古民族学校蒙古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能够揭示出我国蒙古族民族文化的动态,这也是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的迫切需求之一。所以本文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采用田野调查资料探讨阿拉善地区的蒙古族民族教育现状,并对社会现代化进程中蒙古民族文化在蒙古民族学校中的传承方式和内容的变化进行系统的分析,期望能够为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做出贡献。

第一,我国关于民族学校教育的教育人类学研究的现状。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陈兴贵(2005)从多元文化教育的角度阐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金志远(2008),主张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丁宇(2009)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角度审视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马兰兰(2011)在考察鄂伦春族文化传承与教育的现状的基础上对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但不可否认,目前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尚不成熟,存在重视宏观政策层面的研究、忽视微观研究,重视教育学研究、忽视多学科研究,研究方法单一、研究结论尚不明晰等问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缺乏能够反映民族学校现状的系统性实证研究,我们应以田野工作为基础讨论理论,而不是从理论讨论理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九章明确指出,国家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要协调发展。本文从教育人类学视角探讨当今民族文化在民族学校中的传承的相关问题,深入挖掘制约民族文化传承的原因,以便为我国民族地区民族教育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措施。

本文以对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民族学校的调查资料为基础资料。调查目标为A小学。A小学成立于1987年,是以蒙古语为授课为主的全日制蒙古族民族学校,也是阿拉善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所民族学校。调查对象是该学校的教育者(参与教学活动的人士、包括教师、教科书编辑者和其他教育者)、被教育者(学生)和家长。调查方法主要采用参与观察法,同时采用采访法和问卷调查法等。调查的内容是在A小学实施的蒙古语言教育和蒙古文化教育情况。其中,主要调查蒙古语言教育和蒙古文化教育课程的教科书,以及教科书的编辑、教学大纲、教课方式等教学科目构成因素和本小学的日常教学和学习状况。本文把这些叫做A小学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即指本校的教学气氛、教学设施、教学方式等。

本文主要关注蒙古民族学校中的蒙古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方式和内容,关注民族教育对于促进民族归属意识的形成和民族文化继承的文化手段或脉络。民族学生的民族归属意识的形成是离不开民族教育的。可以说,民族教育者的脑海里有一种理想的“蒙古人像”,他们期望学生成为理想的蒙古人,并以此开展教育活动。那么民族教育者期望学生成为什么样的蒙古人?这个“蒙古人像”又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

首先,我们从蒙古语教材内容进行分析。该校的蒙古语言教育主要采用全国统一的蒙古语教材。蒙古语教材的内容侧重蒙语语言,尤其是蒙古语文法和蒙古语写读能力。蒙古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蒙古语教学的第一目标是在小学6年的时间内让蒙古族学生掌握蒙古常用语4000字的正确读写能力。其次,我们来看本校的蒙古文化教育。蒙古文化教育的内容可分为两方面:(1)本校编制的“蒙古民俗习惯”内容主要是蒙古族历史文化的基础知识。(2)第二课堂教授蒙古民族文化技能,内容以蒙古摔跤、蒙古象棋、蒙古舞蹈等为主。再次就是该校相关规则和条列。该校规定每周星期一学生必须穿蒙古袍上学,每天在体操时间跳蒙古传统舞蹈。最后是该校的外观和教学设施。我们跨进该校校门就发现,在本校校园里有很多蒙古特色的建筑物和设施。校园广场上有两座蒙古包,内有蒙古族独特的装饰和牧民专用的小道具,以增强学生对蒙古民俗习惯的了解。据该校教师介绍,学校每周让学生参观蒙古包,让生长在城市的蒙古族学生熟悉蒙古族传统。该学校的校园内还设有蒙古摔跤场,蒙古摔跤场以蒙古族为吉祥物的哈达来装饰。教学楼和办公楼张贴蒙古格言和蒙古风景图。这些都是在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蒙古人像”。

蒙古语言教育的内容侧重于蒙古语文法和蒙古语写读能力,这表明教育者期望的“蒙古人像”必须具备蒙古语言能力。蒙古文化教育侧重于蒙古族历史文化的基础知识和蒙古民族文化技能,这表明教育者期望的“蒙古人像”必须具备和掌握蒙古文化的基础知识和蒙古民族文化技能。可见,学校的建筑物、校内的设施等的视觉的表象,民族传统服饰、舞蹈、艺术等身体表象,以教科书为主的文字文化,这三种表象对“蒙古人像”的形成作用巨大。民族学校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是一个小小的蒙古社会。这个小小的蒙古社会以视觉的表象的建筑物、身体表象的民族传统服饰、舞蹈、艺术和文字文化组成。教育者创造的这个小小的蒙古社会,对蒙古族学生的民族归属意识的形成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980年代的校园里没有蒙古特色的建筑物和蒙古包,也没有蒙古文化教育的课程,只有蒙古语言教育课程。由此可见,当今的蒙古数民族的文化传承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效果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这也是本研究今后主要方向之一。本文涉及的A小学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缩影。笔者希望本文能给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以助益,希望能够弥补蒙古族民族教育领域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1〕阿拉塔.关于中国内蒙古民族教育的人类学研究[D].广岛大学大学院综合科学研究科,2011.

〔2〕滕星.20世o中国少数民族与教育、理论、政策与实践[M].民族出版社,2001.

〔3〕滕星.族群、文化与教育[M].民族出版社,2002.

〔4〕陈兴贵.多元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2005,(5).

〔5〕金志远.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民族出版社,2008.

篇2

今年10月26日,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了《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之路――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02~2012)》,截止到目前,中国的职业教育已经开设了50多种民族文化和民间工艺特色专业,造就了一大批民族文化和民间工艺传承者。关注民族文化和民间工艺,使曾经举步维艰的职业教育逐渐走上了希望之路。

职业教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的泥金彩漆专业甚至得到国务委员刘延东的赞赏,刘延东说,职业教育与传承传统文化相结合,与继承和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2010年,教育部修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新增民间传统工艺、民族音乐与舞蹈、民族乐器修造、民族美术、民族服装与服饰、民族织绣、民族民居装饰、民族工艺品制作、木偶与皮影表演及制作、民族风味食品加工制作等系列专业。这些以“民族”为特征、以“传统”为特色、以“民间”为指向的专业的设定,不仅使中职学校眼前一亮,也让渐趋没落的传统文化有了依靠。

《教育》旬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泥金彩漆的工艺非常复杂,共有箍桶、批灰、上底漆、描图、捣漆泥、堆塑、贴金、罩漆、上彩、铺云母螺钿、分天地色、修边、挖朱等20多道工艺流程,做一只泥金彩漆桶要好几个月时间。曾经有一段时间,泥金彩漆器皿被视为老古董,无人问津,现在则供不应求。泥金彩漆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黄才良在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开班“授徒”,把以前“概不外传”的秘方教给学生。黄才良说:“泥金彩漆的未来就在他们身上了。留在档案馆里的‘样品’并不是我想要的,我更希望为子孙后代留住‘一双手’。”

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的工艺美术专业开办多年,学生在这里系统学习东西方花卉、动物、人物、风景的装饰构成规律,并应用到工艺品设计之中,民间传统工艺在这里能够得到更高层次的继承。传统的泥金彩漆器皿在保留原有形状和图案花样之外,更需遵循时代设计更新更美的产品,而这正是传统匠人所欠缺的。过去,该校工艺美术专业毕业的学生大多数去做平面设计,与所学专业并不对口,现在,能有专业性非常强的泥金彩漆作为接口,有志于此的学生可以一展才艺。黄才良与“徒弟”们共同设计制作的新式泥金彩漆器皿已经推向市场,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尤其是韩国消费者。2011年9月,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将泥金彩漆八角果盒作为礼物赠送给韩国大邱市政府,成为中韩友谊的见证。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中专校长孙兵说,很多民间艺人身怀绝技,却没有徒弟,面临文化传承的尴尬,开设民间传统工艺专业不仅让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而且能够让学生有应对市场变化的一技之长。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教授马金强认为,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形态,其功能之一就是促进技艺的传承、发展。传统技艺作为一门技艺、一个行业,自古以来一直通过学徒制得到传承、发展。多年以来我们强调职业教育是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中、高级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发展。技艺的传承需要教育,职业教育本身的特点,使其应当也应该承担起这项责任。反过来,传统技艺的传承也可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的民族技艺在国内、国际市场上潜力巨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我们的传统技艺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专业与企业对接

实际上,在教育部修定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之前,大量的民间传统工艺专业已经在中职学校发展起来,并且绝大多数有企业作为依托。宁海县是全国著名的雕刻之乡,但随着电脑雕刻的发展,手工作坊式的雕刻行业遇到了挑战。针对雕刻产业发展的需要,宁海县职业教育中心与生产数控雕刻机的高科技企业开展合作,创办了“精雕数控班”,专门培养数控精雕机操作人员。多年来,学校培养了大批掌握现代技术的中高级数控雕刻人才,推动了宁海雕刻行业从松散的手工作坊向集约化、高科技化转变,精雕数控专业也成为该县职业教育中心的名牌专业之一。

有些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已经到了不分你我的地步。江苏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有“企业驻校工作室”,工作室的设计人员承担教学任务,而学院教师又可能同时是某个纺织企业的老板。该学院院长说,教师办企业的好处是可以及时地了解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了解最新的市场资讯,把第一线的信息带到学校,促进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企业同时也承担了学生实习的任务,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吃住在企业,企业可以为学生发工资,甚至缴纳相应的保险。

浙江省余姚市第五职业学校与该市的“大隐石刻石雕加工厂”合作,创办了石刻石雕实训室。这个加工厂正是大隐石刻石雕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为第五职校提供技术、材料和工具支持。其所以愿意和职校合作办学,目的是希望职校能培养出“能好好干的本地徒弟”。因为后继乏人,这个行当可能面临消失,而企业也将不存,所以与职校的合作成败关系到企业的存亡。

绝大多数民间传统工艺企业无法通过招聘找到人才,与职业教育合作,是民间传统工艺企业最便利的选择。南京云锦是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市云锦研究所招收云锦编织技工,要经过长期培训,而且流失率相当高,企业在人才培养上投入很大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与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合作后,技工素质好,培训方便,流失率也低。

为地方产业服务

马金强认为,在中等职业学校中设置传统工艺课程,不仅能够促进传统工艺的传承,还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技艺,通过专门的学习,传承、发展本地的特色工艺,可以提高当地的人文素养,促进劳动力转移,并为发展当地的特色旅游做出贡献。河北省衡水市的内画鼻烟壶、武强年画自古就名闻天下,为了发展这两项传统工艺,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这两个地方就在职业教育中心开设了内画鼻烟壶和年画制作课程,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学生,经过2至3年的学习、实践,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传统工艺的制作技巧。现在,衡水市的内画鼻烟壶畅销国内外,已经成为一个产业,武强年画也在当地得到了大力发展。

《教育》旬刊记者了解到,在实施传承民族文化的职业教育中,一般的中等职业学校很难扛起“地方特色产业”的大旗。首先,民间传统工艺衰落多年,非一时可以振作。2008年,湖南省泸溪县的“踏虎凿花”工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才引起当地注意。2011年,泸溪县职业中学投资10万元资金购置各种制作工具和教学设备,设立“踏虎凿花工作室”,至今第一批学员还没有毕业,市场前景也未为可知。其次,目前民间传统工艺品的热销也不能改变其“非主流”的事实,据统计,民间传统工艺所缺乏的人才,经过10年左右的积累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补充,职业学校培养人才有数量上的优势,踏虎凿花工作室第一批学员就有300人,如果90%就业,就是一个中型企业的规模。可是,踏虎凿花产品类似剪纸,源于苗族服饰纹样蓝本,实际上就是刺绣图样,会有多大的市场呢?再次,几乎所有的民间工艺品都是手工生产,工艺细腻、制作时间长、不可复制,所以对人才的要求格外突出。瓯绣是浙江温州的地方传统艺术,中国六大名绣之一,不仅被国家珍藏,还被作为国礼赠送。瓯绣有100多种针法,熟手3个月也才能绣成一幅,难度很高。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瓯绣专业课,培养了一些绣女,但要成为产业,还为时尚早。

个别专业100%就业率

根据《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之路――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02~2012)》的统计,中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6年达95%以上,近3年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平均为87.6%。在就业率低迷的今天,这真是令人振奋的成就。实际上,学习民间传统工艺的学生就业率更高,个别专业可以达到100%。

篇3

我们常说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长辈对晚辈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家庭教育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根据家长的经验、意识和觉悟等,随机性的、自然而然的在生活中进行的教育。因为是在生活中进行的,没有固定的教育内容、教育地点,所以家庭教育具有内容广泛、针对性强的特点。家庭是一个由亲属关系组成的团体,家庭成员间有着特殊、密切的联系。基于这种特殊关系,家庭承担起了教育子女,培养下一代的责任。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是从一出身就开始了,是一切教育的根本,不但“开始”得早,而且影响深刻。父母的言行举止、行为动作时刻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儿童从出生就和父母在一起,不用刻意安排时间和地点,家庭教育也是最“方便”的教育。“儿童的发展就是一个从自然人到社会人、文化人的过程。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也是儿童接受文化传承的过程,即文化的传承是一种代际传承的过程。”民族地区家庭中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进行着民族文化传承的活动。“年幼者通过耳濡目染的学习,逐渐掌握有关的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藏族家庭非常注重“孝敬”教育,孝顺教育是藏族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家长会给孩子讲,爷爷奶奶在世时,要让他们吃好、穿好,不方便的时候要多帮忙做事,去世以后还要念经。藏族人在家庭中传授这些道德观念的时候,其实本身就在传承本民族的优秀道德文化。傣族全民信教,这种信仰使傣族仍保留着本民族特有的规范习俗。家长从语言或行为上教给给孩子傣族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的时候也就潜移默化地传承了傣族的民族文化。由此我们可以说,家庭教育的过程蕴含着民族文化传承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族地区的家庭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活动是同时进行着的。两者之间的关系上来说,家庭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产物,民族文化制约或促进着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同时家庭教育反过来在丰富、完善或改造着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家庭教育的必要环境,家庭教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是继承民族传统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

二、家庭传承民族文化的现实困境

家庭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组织基础。民族地区的家庭都生活在本民族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长期以来形成了特定的、稳固的文化和心理特征。而个体获取本民族文化主要是通过家庭教育的途径,其方式为长辈通过言传身教对下一代传授本民族历史、、生活生产方式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而今天民族文化传承中的家庭教育这一环节却显现出了许多新的问题。

(一)现代文明冲击下,儿童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许多青少年儿童渐渐不喜欢或忘了本民族的东西,甚至一些青年不愿学习本民族的文化,认为没有它也会生活得很好。我国民族地区大多数处在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生产模式下,本民族的文化传承方式单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涌向都市。以上这些使得民族文化传承的效果不够理想,甚至令人担忧。另外,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着传承的语言障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蕴含着本民族独特的文化智慧。一方面,儿童在学校中说的、用的更多的是普通话,长而久之,回到家他们也习惯有汉语了,很多时候长辈或父母很难用汉语去描述关于本民族的文化跟相关内容。另一方面,家长对本民族的文化和语言认识不足,也并没有学习过如何去克服这种语言表达障碍。所以,当遇到不好表达的文化现象或事物也就转为不了而了之。

(二)外出务工潮的出现,使文化传承中家庭缺乏教育者

国家统计局“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中显示:“2011年西部地区农民工共6546万,占农民工总量的25.9%”〔5〕。由于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西部民族地区很多家长为了改善生活质量都外出务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很多外出务工人员将孩子留在农村。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没有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更别说耐心细致的去传承民族文化,对于孩子在民族文化传承的困惑、需求、兴趣更无法关注。即使有心也只是在给孩子打电话或过年过节回家时偶尔提到,家庭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而文化是父母教养观念的重要来源。在那些父母长期在外的家庭中,一年的很多节庆常常会因为主要家庭成员的缺席而逐渐简化,孩子们也会因为缺乏父母传统文化内涵的熏染和文化行为的榜样作用而出现文化传承的断层。外出务工潮使许多孩子失去了直接监护人,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缺位,也造成了民族文化传承的脱节。久而久之,降低了子女学习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和家庭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频率。

(三)对本民族的文化缺乏认识,家长传承的积极性不高

我国少数民族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宗教习俗、民族歌舞、婚嫁丧殡仪式、传统手工艺等都是民族文化重要的内容。民族地区家庭中很多家长对本民族的文化有所了解,但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和长期忙于生计,他们对本民族的文化、历史、文字、心理特征以及如何传承等存在认识不足、传承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甚至对本民族的文化传承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有些家庭由于经济条件不好,虽然也喜欢本民族的歌舞和传统节日,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但对于他们现在而言,最重要的是解决生计和改善家庭条件。而且,现在很多的孩子初高中毕业了就外出打工,他们更喜欢学习现代文化的东西,家长也就只有接受这一现状。由此可以看出,由于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一些家长对本民族的文化缺乏足够的认识,传承的积极性不高,这值得我们关注和改善。

三、家庭传承民族文化功能的实现

目前民族地区和主流文化地区的学校实行的是统一的课程标准,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中主流文化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本民族历史和文化很少纳入学校课程,少数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很难通过现代学校教育被了解和学习。由于民族文化的传承缺乏教育的支持,民族文化与现代教育内容分离致使本民族文化在学校的传承中被弱化。通过家庭教育的途径来传承民族文化的紧迫性更加突出。通过家庭教育来传承少民族文化,主要是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或自我传承得以实现的,但政府要积极发挥引导功能。

(一)地方政府应该发挥好引导功能

1.提升家长民族文化传承的意识

要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就必须发挥家庭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要发挥家庭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就必须对民族地区家长进行民族文化传承必要性的教育。哲学认为,意识的具有能动作用,能够促进人们积极认识和改造世界。利用这一原理,地方政府可以利用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来增强家长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而激发家长传承民族文化传承的意识。可以通过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个方面的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教育和宣传活动,如开展民族文化传承重要性的讲座,组织民族文化展览,发放本民族文化宣传书籍等,使家长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进而提高家庭家长传承本民族文化意识性。期望通过此项工作不断改善家长的教育观念,促进他们主动了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掌握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养成科学的教育原则,不断思考向下一代进行有关本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方法。

2.优化家庭文化传承的外部条件

为了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增强家庭教育的作用,就必须优化家庭的民族文化教育环境。家庭环境是由物质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构成,这两方面直接影响着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的内容,也是文化传承中家庭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推进民族地区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扶持少数民族家庭教育文化传承广播、电影、电视节目的译制、制作和播映,扶持少数民族家庭教育出版物的翻译、出版。同时,“从民族地区的实际来看,深化改革、发展生产、教子成才与自身知识的缺欠是较为突出的矛盾”,因此,地方政府要加强对文化典籍的整理,取其精华作为教材内容,采用文白对译的方式编写民族文化家庭教材,供家长孩子学习参考。可以邀请当地德高望重的人或具有特殊技能的“文化人”共同合作编写本民族的发展史、传统文化项目、生产劳动知识等于一体的知识手册,文字要浅显易懂、系统,语言朴实。

3.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文化培训

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可以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文化培训工作,并重视对其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各乡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与所在地方的乡村学校共同制定并实施文化传承方案,有计划地、周期性地开展家长培训,让家长能够掌握家庭教育文化传承的基本内容和科学方法。由地方政府组织编写的知识手册可以对家长进行发放,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组织专人给家长介绍或讲授。

(二)家庭传承民族文化的内容与形式

1.家庭传承民族文化的内容

在少数民族家庭中,长辈应在日常生活教育中逐步渗透本民族文化的内容,包括本民族的历史概况,风土人情及等内容,随时随地对一代进行本民族文化的教授和传播。家长应为下一代接受本民族文化的教育提供一个和谐良好的家庭氛围,有意识有目的地向下一代传授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知识技能,培养下一代对本民族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明确的价值观,确立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意识。加强少数民族家庭教育中的品行教育,家长要有意识地为下一代传授衣、食、住、行、世界观、价值观、礼仪道德等方面的知识,让孩子从小喜欢本民族的文化。

2.家庭传承民族文化的形式

篇4

关键词:民族文化;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传承与融合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校在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美术课堂教学要注重传承与融合民族文化,使学生对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并继续传承与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使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1民族文化在高校美术教学中传承与融合的作用

1.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修养

美术艺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表现形式、内容具有多样性,还因不同的地域文化影响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另外,民族文化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例如民间美术艺术文化包括剪纸、刺绣、印染等,不仅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的审美意识。传统的美术文化源自人们的生活,经过祖祖辈辈的传承与发扬,民间美术文化更加精致,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优良传统美德。因此,在我国高校美术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将我国民族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1.2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高校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中,会将多种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中,如在课堂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充实美术课堂教学。我国具有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将其融入美术课堂教学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

1.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艺术素养

当下,我国很多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时,越来越偏向西方的教学方式,并将西方的艺术形式融入课堂中。西方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形式与视觉的美感,通常会忽略我国原有的民族文化美术技巧,一味地注重融入西方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在创作中脱离实际生活。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富有智慧,创作的艺术作品不仅能供人欣赏,还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每个艺术作品都包含了人们的智慧与情感。所以,在高校美术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对学生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的美术创作更加符合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传承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使学生实现全方面发展。

2民族文化与高校美术教学的实际联系

高校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注重向学生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我国民族文化发展至今不断融合,具备多元化与丰富性的特征。在对大学生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要融合不同的民族文化,考察不同地域的文化,这能在一定程度上为美术学习提供素材。另外,融入民族文化能够使当代大学生有效传承民族文化,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当下,学习民族文化的人越来越少,传承民族文化的人更少,人们一味追求西方文化,忽略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民族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逐渐削弱,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学生的价值观念不断扭曲,再加上高校在美术教学中缺少对民族文化的渗透,导致大学生不能更深入地认识民族文化的内涵,对民族文化缺乏了解。民族文化与美术课堂教学的实际联系甚少,不符合我国实行的素质教育。民族文化包含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无论是对美术教学的发展,学生自身的发展,还是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民族文化在高校美术教学中传承与融合的对策

3.1高校要加大对民族文化教学的重视程度

高校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中,想要更好地传承与融合民族文化,首先就要加大对民族文化教学的重视程度,意识到民族文化对学生的重要性,合理利用教育资源,使民族美术教学成为美术学科中重要的教学内容;要合理安排课时,并制定相应的学分制度,使教师与学生都能意识到民族美术教学的重要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可以建立完善的资源信息系统,将民族文化与美术相关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然后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使教学课程更加科学合理。另外,学校还要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要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创新能力与审美能力作为主要目标,为教学活动的持续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2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

将民族文化融入美术教学中,在保证完善教学方案的同时,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使其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在美术实际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采用各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民族文化知识,对民族文化有深刻的认知。另外,教师在组织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造特定的教学情境,采用合作探究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更好地融入情境教学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将民族文化传递给学生。

3.3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有较高的美术专业素养以及文化修养,这对民族美术教学的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高校要加强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积极组织教师进行培训。例如,创建美术作品交流会,使教师在参与过程中多与他人交流,进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并且更加深入地了解民族文化的含义,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保障。另外,还要对教师进行综合性评价,使其能够在反馈中不断完善自身各方面的能力。

3.4积极组织实践活动

将民族文化在高校美术教学中传承与融合,要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才能保证大学生更好地掌握民族文化所蕴含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文化,组织学生切身感受当地的文化特色,并且注重引导学生在民族文化中形成责任意识,使民族文化能够在美术教学中得到传承。

4结语

民族文化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传承与融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自身修养,对学生学习美术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本文从加大对民族文化教学的重视程度、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加强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积极组织实践活动四方面进行分析,促进民族文化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传承与融合。

参考文献:

[1]宫清泉.民族文化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传承与融合[J].美术教育研究,2016(09):121-122+125.

[2]王璐.民族文化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传承研究[J].美与时代(中),2016(04):83-84.

篇5

关键词:生命教育;民族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035-02

一、生命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1.生命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生命教育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1950年之后。在生命教育的发展历史当中,杰・唐纳・华特士1968年开始第一个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的思想[1]。在美国兴起之外,世界各地也开始注重生命教育。1979年,澳大利亚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LEC),主要针对艾滋病、吸毒等问题,而提出生命教育的概念。1989年日本还为了解决国内逐年上升的自杀、杀人等社会问题,把传统文化结合到生命教育当中去,以人的精神和尊重自然为道德教育的目标。

国内发展较早的生命教育当属台湾和香港。台湾非常关注生命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末晓明女子高级中学对生命教育的探讨至今,生命教育已被列为中小学课程。香港在20世纪末开展了生命教育。笔者认为香港的生命教育更加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从人的角度出发,来解决社会问题。最近几年,大陆生命教育的研究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一,现实的角度,主要从当今的社会问题出发,着力解决社会的热点问题。二,理论的角度,从哲学领域、教育学领域出发。

2.生命教育的现状。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此生命教育主要面向学校的学生。学生面临的压力主要有学习压力和人际交往的压力;学生除了面对各式各样的压力之外,还要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例如、烟酒等侵袭。那么,怎么进行生命教育?在内容的组织上:采用学科渗透和独立设置;在生命教育课程中:以知识逻辑组织为主和以活动组织为主。有人主张渗透式教学,就是将生命教育融入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1)渗透式教学存在着几种难点。一,并不是所有学科都有适合生命教育的内容。二,渗透式教学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各科教师对于生命教育的认识不一样,讲授水平也不一样,而且也可能存在为了完成主要学科的教学任务,而忽略生命教育。当然渗透式教学也有它的优点,就是不用另外开设课程,节约了学校的课程资源。相比于渗透式教学,我个人更加推崇课堂式教学,就是将生命教学设置为一门课程。

(2)渗透式教学的优点在于以下二点。一,目的性。将生命教育设置为一门课程之后,就会有相关的课程研究,这样促进了生命教育这门课程发展。二,系统性。成为一门课程之后,就需要教师,教材。这些都保证了生命教育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当然课程式教学也有它的缺点,就是投入较大,占用学校的课时资源,而且需要配备任课教师。生命教育课程的设置是以知识逻辑组织,还是以活动组织为主呢?我个人认为应该以知识逻辑为主,活动组织为辅。生命教育应该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包含多门学科。通过这门课程,应该达到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危害生命安全的事件和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这是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光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学生们应该通过实践来强化自己的理论知识,这就是活动组织的作用。活动组织应该有所侧重,例如在城市生活的孩子,可能要面对的是火灾、、还有地震等突发事件。而在乡下的孩子,可能要面对的就是较多的自然灾害和来自动物的威胁。活动组织贴近学生们的生活,这样才能让理论知识学有所用。

二、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

随着中国加入WTO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和世界的联系紧密增强。给人们带来的除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之外,还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文化入侵就是负面影响之一。当今的文化同政治、经济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政治大国,经济强国更利于将自己的文化推广到其他国家。回到我们身边的生活,国外的品牌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族文化包含许多方面,饮食,服装,节日,语言,文字,风俗礼仪等,就笔者对于生活的观察来讲,民族文化在语言,节日和饮食方面受到的冲击较大。

1.语言的冲击。现代生活中,每天都会出现一些新生词汇,词汇的更新率大大超越了以往的更新率。这些新兴的词语,有的是来源于时下热门的新闻事件;有的是来源于社交媒体;有的来自于影视媒体。以蒙语为例,蒙语也有许多词汇是直接用英语或者新生的词汇代替了本民族创造新的词汇,例如computer,很多人在使用蒙语的时候直接将其带入到原有的语言体系当中,这无疑是对原有语言体系的一种冲击。在以往的历史当中,地域之间较为封闭,一种民族语言往往是一个区域内使用的交流工具,具有实用性和实效性。而交通发达,网络发达的今天,已经打破了地域的限制,电话、网络使人们在千里之外可以进行交流,这就需要一种共用的语言,这种语言在中国便是汉语。那么在少数民族家庭中,也存在着用汉语代替本民族语言交流。目前在中国,汉语使用人数最多,而且少数民族地区也以汉语交流为主,这也造成了对民族文化中少数民族文化的冲击。

2.节日的冲击。近来年,外来节日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冲淡了我国传统节日的氛围。反倒是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一些历史悠久的节日没有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可和推广。依照地缘远近来讲,我们离西方国家的距离远远超过离我们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距离,那么为什么西方的节日漂洋过海得到了我们的认可,而我们自己民族的节日却没有推广呢?这值得我们深思。一些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了,一方面原因可能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没有得到大家认可,大家没有去发扬和继承。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我们接受西方节日文化的时候,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保持自己原有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吸收外来的文化,丰富我国民族文化。

3.饮食的冲击。走在大街小巷,各式各样的餐厅伫立在街道两旁。究其背后的原因,还是这些国家的文化被我们了解,被我们接受。这就看出了优秀文化对于他国的影响。

综上所述,是文化冲击所表现的几个方面。民族文化不应该是封闭的文化,狭隘的文化,我们应该敞开怀抱,和世界优秀的文化交流。在文化交流中找到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

三、生命教育对于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

1.生命教育提高民族文化传承质量。人是创造民族文化的主体,没有人这一因素,民族文化便无从谈起。人既是民族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2]。尽管关于教育价值的论争如此烦杂,人们仍然可以发现两条线索贯穿其中:一是对教育的价值与人的价值的讨论,二是对教育的社会价值与教育的个体价值的讨论[3]。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生命教育也不例外。生命教育的价值追求在于生命的全面发展、生命的自由发展、生命的终身发展。只有健全的人,完整的人才能更好的去理解民族文化,才能在原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继承和创造。

2.生命教育拓宽民族文化传承的途径。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是什么?主要在于家庭、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至3岁的孩子主要是通过家庭受教育,还没有接触到学校。一个人的早期童年经验奠定人一生发展的基础。而民族文化传承,通过父母在生活中的引导,起到了榜样示范的作用,亲子教育的作用也是无法替代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向儿童传递民族文化。通过学校教育的民族文化则更为广阔,民族文化涵盖了方方面面,老师讲授民族文化,主要还是依靠渗透式,其中社科类课程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课堂。社会向大家传递的民族文化,主要依靠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

3.民族文化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生命教育如果只是用突发事件,用冷冰冰的数据讲授,那生命教育不免显得死板。生命教育中,有很多可以借鉴的民族文化素材,例如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传统故事是我们生命教育可以借鉴的素材。通过故事来进行生命教育,学生们的代入感很强,随着故事的发展,进行移情思考,这样更利于接受生命教育。

参考文献:

[1]吴蓁蓁.科学发展观视域的生命教育缺位与构建[J].未来与发展,2008,(11).

篇6

关键词:维吾尔族;家庭教育;教育路径

民族文化传承维吾尔族家庭教育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为根本目标的,是一种艰辛和伟大的艺术。维吾尔族家庭教育没有框架的束缚,没有统一的标准,适应性强,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家庭教育内容、方式不同,家庭教育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时代特征和人们价值观的变化对家庭教育的内容产生一定的变化。因为落后的文化素质,现阶段教育目的是提高生存能力和教孩子怎么生活。维吾尔族家庭教育在家中发生,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一些互动,家庭教育既包括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又包括孩子对父母的教育。

一、维吾尔族家庭教育的内容

随着伊斯兰教传入维吾尔族社会,维吾尔族家庭教育内容与宗教文化紧密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文化也丰富了维吾尔族家庭教育的内容,可以说伊斯兰文化、民族文化及现代文化共同造就了现在的维吾尔族家庭教育的内容。维吾尔族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伦理道德、生产和生活、民族艺术和审美教育等。

1.道德教育与伊斯兰文化教育

道德是人最基本的一种品质。道德教育的核心是做好事①。在维吾尔社会,道德修养高低是衡量一个孩子是否有教养的重要标志。在人的行为表现中,可以看出这个人是不是有良好的道德行为。道德教育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伦理道德主要表现在尊老爱幼、孝顺父母、社会责任感、节约、勤劳等方面。尊老爱幼,勤劳美善是每个民族非常传统的美德。尊老爱幼的美德在家庭教育中主要是以以身作则和劝说的形式展开的。父母在家里教导孩子要有礼貌,要尊老爱幼,看到孩子不好的行为,要及时跟他们说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及时改正。孝顺父母是维吾尔族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穆斯林有句话说“天堂在母亲脚下”,每个穆斯林最大的愿望是死后能够去天堂,而“天堂在母亲脚下”足以说明孝顺母亲的重要性。如果母亲对子女的行为不满意,这在教义中就是非常大的罪过,没有得到母亲认可的人是无法进天堂的。我们对父母好,子女也会对我们好,维吾尔族有种说法是“你在这辈子打了父亲,你孩子必定会打你”,这是一种有因必有果的表现。孝顺还表现在对社会的责任感,我们都生活在社会群体当中,我们应该为社会作出贡献,维吾尔族家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从中可以看出孩子未来对社会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节约和爱惜食物也是一种美德,伊斯兰教禁止浪费,因此在家庭教育中每一餐父母都要求孩子不能浪费。维吾尔族有种说法“如果踩地上的囊的脆片,人会变瞎”,这表示不珍惜食物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因此,无论在什么地方,如果有食物脆片在地上,维吾尔人肯定就会把它捡起来,放在别人踩不到的地方。维吾尔人在吃、用方面非常节约。“人活的时候浪费的很多食物、生活用品等,死后必定会付出相应的代价”,这是长辈对晚辈的一种教育。勤劳也是一种美德。维吾尔族有360种手工技艺,这些技艺通过家庭教育传授给下一代②。劳动是强大的教育力量③。在劳动过程中,既要培养孩子爱劳动的道德修养,又要锻炼身体,在力量和能力上得到发展。勤劳是长辈对女孩子的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女性必须会做饭、会家务,出嫁之前长辈会教她们做家务,不会做家务对维吾尔族女性而言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2.生产、生活教育

维吾尔族有独特的经济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家庭教育的内容。比如非常有名的和田地毯和田玉、核桃、红枣,库尔勒的香梨,哈密的红枣、哈密瓜、刺绣、织布(Atlas)等。南疆地区是维吾尔族集中的地方,其中农民比较多,这种特殊的人口性质决定了他们的生产方式。孩子从小看父母做这些农活,等到适当的年龄,就开始帮父母分担家里的活,跟着父母织地毯、捡核桃、捡红枣、学刺绣等,这种特殊生产方式决定这些地区家庭教育的内容。生活方面主要是饮食和服饰方面的习俗,因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原因,父母监督和指导孩子的饮食和穿着。维吾尔族不能吃非清真的事物。饮食教育主要指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吃饭的时候注意什么等方面的教育。在饮食方面,不是所有肉类都是清真的,清真的肉是按照伊斯兰教的教义宰杀的牛肉、羊肉等穆斯林能吃的肉类④。因此,父母、长辈在家庭教育中,每天提醒他们都不能吃非清真食物。酒类是伊斯兰教禁止的,因此父母教育孩子不能喝酒。吃饭之前,一定要说“以真主的名义开始”,餐后要接杜阿宜,感赞真主的慈悯,感谢真主赐予的食物。维吾尔族家庭教育具有非常强烈的性别色彩,这个在服饰方面尤其突出。颜色上,女生穿鲜艳的衣服,男生穿暗色的衣服,穿着打扮上,女孩子不能穿太过暴露,紧身或透明的衣服。不同的场合,穿不同的衣服,葬礼上女孩子一定要戴头巾,穿长袖的衣服。过节要穿新的衣服,有种说法是“过节的时候一定要穿新的衣服,哪怕挂着一根新的针也算,这是对节日的尊重”,这个是对节日的一种尊重。维吾尔族有独特的服饰文化,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穿着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有些女生穿着非常西方化,穿短的、薄的,而且透明的衣服,这是无论在宗教或者习俗里都是不允许的。在这种西方文化占据优势的时代,我们不应该忘记我们是维吾尔族,要铭记我们的文化习俗,尊重民族文化。

3.民族艺术和审美教育

维吾尔族民间艺术包括歌舞、戏曲、相声、话剧、刺绣、编织、雕刻、建筑艺术等⑤。孩子接触民间艺术的第一场所是家庭⑥。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看到家里的雕刻食品、乐器、挂毯、刺绣工艺品等,从小就培养艺术敏感性及独特的审美。维吾尔族有丰富的歌舞资源,像十二木卡姆、刀郎舞是最典型的、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孩子从很小开始就接触歌舞。刺绣类型很多,每个地方的刺绣都有自己的特点,刺绣的用途很多,帽子上、衣服上、结婚时的枕头、被子上都有刺绣,手工刺绣非常珍贵,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人们用机器来刺绣,这个大大满足了人们的需求。维吾尔族的编织技术也有很长的历史,在编织技术方面最突出的是和田的地毯,和田地毯类型多样,维吾尔族人非常喜欢地毯,只要有条件的家庭,在墙上、地上就可以看到地毯。莎车的刀也非常有名,在手柄和刀刃上都可以看到各种样式,家里装修的时候,也会看到民族风味的一些木雕、石雕等。

二、家庭教育的方式

1.以身作则式家庭教育

环境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大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非常好地形容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孩子无时无刻不在模仿父母,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自己要成为自己那样的人,因此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注意言行举止,以身作则式的家庭教育作用于儿童时期。

2.劝说式的家庭教育

有关劝说的书籍、童话故事、寓言、诗歌、谚语有很多,说明维吾尔族人重视劝说式的家庭教育,内容主要是道德、智慧、科学,珍惜幸福的生活,珍惜时间,不要过多吃喝,要有羞耻心,要慷慨,警惕嫉妒、说三道四的行为,成为有用的人等。这些文学作品为劝说式的家庭教育带来丰富的资源。

三、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时代的主流在影响着家庭教育的内容,现代学校以传递主流文化为主,父母的观念也在变化,父母对主流文化的重视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传统文化的传递。现阶段家庭教育存在一些问题。

1.家庭教育的内容以主流文化为主

随着时代的变化,家庭教育的内容也有所变化。学校教育提倡的是主流文化的传授,非主流文化面临着同化或者消失,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家庭教育的责任变得重大,可是时代也影响着长辈的观念,因此家庭教育传递文化的功能在减弱,时代提倡主流文化,父母提倡主流文化,民族文化的传递和发展受到限制。

2.家庭教育内容上城乡差异大

经济结构和经济水平对家庭教育的内容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甚至可以说经济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家庭教育的内容。以农业为主的农村地区,父母教给孩子的是农业上的技能。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父母教给孩子各种现代化的知识,以纺织业为主的地区教给孩子的是纺织方面的技术。父母生活背景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四、结语

维吾尔族家庭教育的内容很多,维吾尔族家庭教育是维吾尔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也是最贴近生活的一种教育形式。现阶段学校教育主要传递主流文化,忽略民族文化,在这种教育背景下,家庭教育就成了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对培养民族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艾娣雅•买买提.文化与自然:维吾尔传统生态伦理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3.

[2]胡继渊.家庭教育的任务及内容[J].上海教育科研,1994(09).

[3]亚尔买买提•塔伊尔.维吾尔族子女教育[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1(4).

篇7

一 高校艺术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紧迫性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指向,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发展步伐的加快,多元经济并存,多元文化碰撞,虽然这有利于学生增强对世界文明成果的了解、开阔眼界,但是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的思想观念。一些学生不同程度地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漠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减退、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意识不强。因此,高校艺术教育在向学生传授艺术教育的有关知识、技巧、技能与创新能力时,还应教会学生在艺术创作中融入民族文化、民族特色。

二 民族文化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现状

1.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与高校艺术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千姿百态。如国画、书法、儒文化等,流传于民间的皮影、剪纸、泥塑、木版年画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发展中的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文化的瑰宝。纵观我国高校的艺术教育,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和兴趣往往集中在表象,缺乏良好的民族文化底蕴,对于民族文化精粹了解较少,高校中将民族传统文化与艺术教育结合起来,激发每个学生主动探索、挖掘对于民族文化的独特感知的欲望和形成独特审美价值趣味的体验式教学活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在多元文化交融、各种新信息的冲击下,当代大学生不能正视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不能够将自身的理论知识、技能与民族文化素养有机结合,不能够将自己的艺术知识融入传统民族文化进行开拓性的艺术创新。

2.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中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对于民族传统文化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课程体系中鲜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关课程的设置,我们培养的艺术人才在设计、创作中很少有立足于民族传统文化形成的特色设计的典型代表出现,而这些我国未来文化艺术的领军人,既承载着历史也延续着历史。因此,我们高校艺术教育要引导学生善于将传统文化当中的精华运用到艺术创作中来,将艺术创作动力自然地与自身文化素养融为一体,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设计艺术发展之路。

三 高校艺术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的措施

高校的艺术教育作为社会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能够传承民族文化,更能够凭借艺术教育的感染力、诱发力和震撼力来引领文化的发展,培养出在艺术创作观念上根植于中国大地,达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与先进技术相结合的优秀人才。

1.提升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自身的民族文化素养

中国现阶段高校艺术教师的民族文化素养普遍存在着先天不足的现象,而传承传统民族文化在艺术教育中的意义重大。因此,要鼓励高校艺术教师从理论上丰富自己,从观念上充实自己,同时要主动、创造性地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校的地域环境特点,从生活、社会中汲取民族文化信息资源,生成课程内容,有效地传递给学生。

2.注重民族文化精神内涵的把握

艺术教育是一种经过美化的素质教育。艺术教育中渗透的民族文化深厚的内涵,为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高校的艺术教育中,教师不仅仅要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也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及传授某些民间工艺,更要让学生在未来的艺术创作中按照时代的要求把握这些民族文化的特色和从中折射出来的民族精神,将技术、艺术及民族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学生的体貌、气质、性格、言谈举止等方面通过接受包含民族文化的艺术教育,在艺术的世界中充分体验民族情感,达到艺术教育的目标。

3.了解地域性民族文化知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这种多民族、多风格的民族文化瑰宝在艺术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高校的艺术教育要注重本校所处的地域地区的民族传统,在教育教学以及课题研究中加入区域性民族传统文化的讲解与研究,如黑龙江地区高校对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将每个学校的艺术教育办学的特色化及民族文化的传承融为一体。

篇8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 高职 传承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4-0143-01

国家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简称《规划》)中明确提出“支持职业教育传承民族工艺和文化。将民族特色产品、工艺、文化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积极发展集民族工艺传承创新、文化遗产保护、高技能人才培养、产业孵化于一体的职业教育。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指导方针,基于此,也加快了通过职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脚步。

一、民族职业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使命

职业教育肩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在教育过程中应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在传承过程中增加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阮金纯、杨晓雁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模式及其现代化进程中的困境》中提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模式,教育社会学中文化传统影响教育的社会机制分为意识层面与非意识层面、客体与主体、教育与非教育的三个维度。本文主要探讨在高职院校中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路径,是在教育维度的传承,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给出民族文化在高职院校的传承路径:即通过学生课堂、校园文化、学生活动以及外部环境五个维度进行民族文化传承。

二、内蒙古地区高职院校传承民族文化的路径探析

(一)民族艺术走进学生课堂

校本课程是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内蒙古地区,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在专业课程的开设中融入内蒙古传统文化,开设具有内蒙古民族特色的课程,并已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应用并渐成体系。在科尔沁职业艺术学院,尤其音乐、舞蹈及蒙语专业,许多高职院校都已经因地制宜开发出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课本课程。例如,在科尔沁职业艺术学校,蒙古族舞蹈及科尔沁蒙古族长短调以及四胡都成为别具特色的精品课程。在内蒙古地区高职院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中走在了前列。

(二)民族精神融入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内涵丰富而广大,它是一所学校在不断发展的历史中沉淀下来的精神财富以及物质财富。它贯穿在一切校内活动之中。是一所学校的精神内核及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特色所在。内蒙古地区的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更是承载着内蒙古地区特色文化的精神内涵,传承本民族文化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校训“崇正尚智务本传承”,在校训中体现着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视。

(三)学生活动弘扬民族文化

学生活动是在相对放松的状态下,学生以自然的姿态参与其中的活动。在活动中通过潜移默化,使学生们意识到传承本民族文化的重大意义,学生才会积极投身于文化建O,这样文化才能得以不断延续、生生不息。我国各民族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内蒙古地区有许多民族聚居区,学校可以在学生活动期间组织学生到这些蒙古族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参观、体验,切实感受蒙古族风情,激发蒙古族同学的民族文化自豪感,也为其他民族学生了解蒙古族文化打开新的窗口。学校也可以开展民族文化传承的学生活动,在通辽职业技术学院,自2014年起每年都举行科尔沁民歌大赛,通过竞赛形式,把极具蒙古族文化特色的舞蹈、歌曲呈现给学校的老师与同学,达到传承蒙古族文化、弘扬蒙古族文化精神的良好效果。

(四)外部环境营造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的教育传承,仅仅依靠学校以及老师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充分意识到学校传承民族文化这块沃土,给予适当支持。内蒙古地区现拥有文化馆106座,博物馆87座,乌兰牧骑71个,艺术表演场所19个。这些具有巨大资源优势的场所要积极与地方高职院校互动,在节庆期间开展活动吸引学生前来参观学习感受文化氛围,从心底滋生传承本民族文化的愿景。

三、结语

高职院校在为社会培养人才和向社会输送人才的过程中,不能完完全全以市场需求为第一要义,以学生的技能水平为唯一衡量教育质量的准绳,更应该重视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更应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传承少数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包金光.内蒙古农村牧区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4.

[2]阮金纯,杨晓雁.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模式及其现代化进程中的困境[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4, 31(5):62-66.

[3]鲁洁. 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卢德生.论民族职业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使命[J].当代职业教育,2010(5):4-6.

[5]雷文彪.民族地区高校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路径与实践探索――以柳州师专为例[J].柳州师专学报,2015,30(2):87-90.

[6]黄道平,王铃仙.传承与转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发展路径――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3,34(5):63-66.

[7]梁爽.民族文化对民族地区现代职业教育的影响[J].赤峰学院学报,2016(3):34-36.

篇9

民族文化保护、挖掘和传承工作基本情况

(一)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近年来,为加强全旗公共文化建设工作,推进全旗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我旗加大投入力度夯实了文化建设基础。目前,全旗建有综合博物馆和普提济度寺博物馆2个,建有影剧院1个,旗文化馆设有多功能展厅1处,综合排练室2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1处。旗图书馆设有地方文献资料室1处。2017年,为加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鄂尔多斯古如歌的保护、挖掘和传承,由旗委宣传部牵头,投入250余万元将旗800余平米旧电影院成功改建为集非遗传习和非遗展览为一体“鄂尔多斯古如歌”展演厅。2014年至2016年,全旗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新建嘎查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2个,2017年投入8万余元在各苏木镇(管委会)新建图书分馆11个。2018年我局选址挂牌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9个,专门用于开展各类非遗培训活动。相对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条件为全旗民族文化保护、挖掘和传承提供了保障。

(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成效显著。目前,我旗成功申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其中国家级1处,自治区级3处,市级3处,旗级22处。成功申报国家、自治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8个(其中鄂尔多斯古如歌、鄂尔多斯短调民歌已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成功申报国家、自治区、市级非遗传承人27人(其中鄂尔多斯古如歌传承人古日巴斯尔已申报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成功申报市级文化艺术之乡4个。2017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霍洛柴登古城遗址草原神灯项目实现了与公安网和政务大厅接轨,遗址安防系统工程竣工并顺利通过公安部、建设、施工、监理4个单位所派专家组验收。同年通过积极争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沙日特莫图庙三防工程防雷、安防方案通过了国家文物局审核。目前,130万元防雷工程项目已开始走招投标手续。

(三)各类民族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鼓励扶持民间文艺队及文化户的发展,活跃基层民族民间文化活动。2017年计划新增文化户35个,民间文艺队15支。同时采取开办培训班、举办比赛活动,开展特色文化活动等多种措施,积极为全旗民族文化爱好者搭建学习和交流平台,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潜力,有力推进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一是按要求组织非遗项目传承人积极参加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不断增强现有非遗传承人民族文化传承能力。二是以现有文化馆多功能活动室、乌兰牧骑排练厅、拉苏荣技能大师工作室为载体,每年至少开办“乌仁堂奈”蒙古族四大民乐、蒙古族刺绣、“阿拉腾鸿达嘎”“蒙古族四胡”、大正琴等各类培训班6次以上。三是通过创新开展民族传统文化实践课,加强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2017年成功开展马文化、“游牧文化之骆驼”和“游牧文化之羊”等蒙古族传统文化实践课3场次。四是加强开展民族文化比赛活动。每年连续在4.23世界读书日期间与教育局联合举办十一届全旗蒙古族中小学生朗诵演讲比赛,加强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鄂尔多斯民间故事讲述、诗歌朗诵,吸引蒙古族学生从小关注本土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本民族,增强对本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每年连续举办六届鄂尔多斯古如歌大赛,扩大国家级非遗项目鄂尔多斯古如歌的宣传,激发群众传唱鄂尔多斯古如歌的兴趣。五是加强传统民俗文化传习,每年至少举办“母驼圣火祭祀”、“珠拉格马奶节”、“剪鬃节”、“阿拉腾敖包祭祀”等特色文化活动4场以上。六是加强文化遗产知识宣传,每年在“世界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期间通过发放宣传材料、设立宣传展板、开办民族手工艺作品展览等形式广泛宣传民族文化遗产知识,通过宣传增强群众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意识。七是积极开展对外演出交流活动,有力提升杭锦民族文化知名度。2016年新编排《河套之花》《上帝的恩典》两首曲目组织杭锦旗远古神韵古如歌合唱团于7月份参加全国中老年合唱比赛获比赛最高奖马兰花金奖。9月下旬参加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纪念中国工农胜利八十周年、庆祝合唱协会成立三十周年、走进国家大剧院高雅艺术殿堂文明行”演出比赛,荣获比赛银奖。同期受主办方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中华传统音乐资源库”邀请,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音乐厅举办了杭锦旗远古神韵古如歌合唱团“古如歌”专场音乐会。2017年组织“鄂尔多斯古如歌”演出团队赴香港、蒙古国参加演出活动,有力地宣传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鄂尔多斯古如歌”,成功打响了杭锦文化名片。2018年5月上旬,杭锦旗乌兰牧骑将携《和谐四瑞》、《阿拉腾鸿达嘎》2部舞台剧赴蒙古国参加参加蒙古国十四届“葛根木扎-2018”国际戏剧艺术节。

(四)民族文化艺术创作成绩斐然。我旗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带给艺术创作者们无限的创作灵感。而独具特色的精品艺术作品又是优秀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动力之源。近年来,我旗乌兰牧骑平均每年新创文艺作品达10余件以上。特别是2016年精心编创的《阿拉腾鸿达嘎》、《和谐四瑞》2部精品舞台剧成功绽放出杭锦民族文化独特魅力。2016年《和谐四瑞》申报参加了国家艺术资金资助项目评审,从全国7400多个参评剧本中脱颖而出成功被列为146个国家艺术资金资助项目之一。《阿拉腾鸿达嘎》也在参加第二届全市文艺团体文艺汇演中斩获银奖。2017年经修改完善,舞台剧《和谐四瑞》成功首演,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同年,2部舞台剧在参加首届内蒙古蒙古语戏剧节展演中荣获优秀剧目奖、最佳编剧奖等10项大奖。2017年底《阿拉腾鸿达嘎》被文化厅列入第一批戏曲进乡村剧节目推荐目录。此外,在2017年“孙良杯”八省区第五届蒙古四胡演奏大赛中,由杭锦旗乌兰牧骑编创的《“班泽尔达日”》、《“森吉德玛”》和《草原红色轻骑兵》3部优秀四胡作品获得佳绩。其中,《“班泽尔达日”》和《“森吉德玛”》分别荣获比赛的演奏二等奖和作曲一等奖。《草原红色文艺轻骑兵》斩获作曲一等奖和演奏三等奖。

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空间受限。由于市场经济竞争,人们无心顾及传统历史文化,使得民族传统手工艺作品难以与同类型科技产品竞争,进而使其丧失了生存和传承的环境和条件。

    (二)对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扶持力度不够。因我旗财政困难,在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申报工作上缺少必要的扶持政策,既没有专项扶持资金,也没有设立专门保护机构。目前我旗非遗保护中心为文化馆内设机构,没有独立编制和机构,缺乏必要的采录设备和专业人员,保护手段落后,不利于非遗的传承和保护。

(三)专业人员匮乏制约了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我旗至今未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该项工作一直由文化馆负责。在现有工作人员中,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工作的专业人才,特别是摄录、照相、记谱、文字撰写、音像资料制作人员更为匮乏,使许多资料征集后不能有效开发、保护和利用。

(四)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认识不高。社会各阶层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还比较模糊。现有传承人缺乏对“非遗”品牌的专项使用和保护规划,部分身怀绝技老艺人年事已高,有的不收徒弟不外传,子女又不愿学,传承人青黄不接。

加强民族文化保护、挖掘和传承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健全完善的工作机制。一是确立政府在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中的主导地位。由政府出面,组织各类民族民间文化保护评比和各类民间传统文化技艺展示及竞赛,并制定奖励计划,从而形成民族民间文化的激励机制,养成全社会保护民族文化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二是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加强文化部门与发改、财政、教育、旅游等部门的合作联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长效的保护机制。

(二)广泛宣传,调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社会力量。一是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学校教育。要将传统文化欣赏和技艺引入中小学课堂,把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给青少年一代,从小培养他们对非遗的兴趣爱好,让各级学校承担起非遗的传承义务。二是充分利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和微信、二维码、微博等高科技传播手段,通过举办“文化遗产日”、“非遗展示展演”、“民间文艺汇演”等系列活动,加大非遗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对非遗认知度和保护意识,使人民群众既是非遗的创造者、传承者,同时也是宣传者、保护者。

(三)加大投入,落实机构、人员及经费保障。一是用足用活有关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依托项目申报及富有特色的文化成果展示,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二是设立非遗保护专项基金。国家、自治区、市里都有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建议我旗也应结合自身实际,建立非遗保护专项基金,并纳入财政预算。三是成立专门非遗保护机构,招聘专业人才加入非遗保护管理队伍,提升我旗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效率。四是用好民间资本。通过政策引导,调动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多渠道筹集资金,吸纳民间资本投入非遗保护。

篇10

传播美的文化

作为中国化妆品领军企业的伽蓝集团,先后创立了美素、自然堂、雅格丽白、医婷四个个性鲜明的品牌,如今,伽蓝建立起各类零售网络23800多个,覆盖全国所有城市、县城及一万多个城镇,在百货商场、KA卖场、超市、化妆品店、药房中均设有品牌专柜,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已成为中国市场业务规模和增长速度均居于领先地位的行业领跑者。

伽蓝将东方生活艺术和价值观的精髓传遍世界,为消费者提供爱不释手的、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世界一流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帮助消费者实现更加美好快乐的生活!这是伽蓝肩负的使命。伽蓝的愿景,是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具有稳定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的、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世界级消费品企业,让员工、合作伙伴、各利益相关者的事业不是昙花一现,而是基业常青。为达成这一使命和愿景,伽蓝及其伙伴在秉持诚实、正直、信任、进取心、主人翁精神这五个基本价值观的同时,共同坚守“合作共赢、快乐共享”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以此作为公司发展的内在动力。

2011年2月,作为国内首家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的民营企业,伽蓝集团捐助100万美元,以“传播美的文化”为主旨,共同开发并实施创新性的公益模式,以帮助少数民族群体通过保护与发展当地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创造替代性生计,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从而促进这些地区的文化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礼赞格姆女神恩赐,共襄摩梭盛大节日

泸沽湖畔的摩梭社区是中国迄今最后一片仍保留母系社会传统风俗的区域。作为摩梭女儿国最高保护神——格姆女神受到摩梭人的敬拜,每逢9月10日(农历七月二十五日),被视为格姆女神化身的格姆女神山(又名狮子山),会迎来摩梭人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转山节”。这个始于唐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摩梭重大节日里,来自各个地区的摩梭人将身着盛装朝拜他们最崇高的女神,人们纷纷把准备好的“风马旗”布条拴在树上,喇嘛们坐成几排吹响长号和锁呐,那些不断向着狮子山最高峰攀岩迈进的背影、那种对山水自然虔诚礼拜的壮观场面、以及在山脚下欢乐自由的年轻摩梭男女载歌载舞的画面,让人感动难忘,我们不仅用相机记录下这一人与自然最纯粹质朴的和谐美景,也跟随着摩梭人虔诚的脚步将经幡挂在山顶,经筒上的箴言碰撞着我们的心,祈愿这些善良淳朴的人们可以喜乐安康。

探访摩梭织女,守护民族文化之根

在摩梭母系大家庭中,享有最高权力及地位的人是祖母,负责着全家人的生活。由于大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同血缘的亲属,加之摩梭人道德观念中极强的崇母敬舅意识,使得摩梭人际关系异常亲切和睦,尊老爱幼,谦恭礼让,很少发生纠纷。男子豪爽庄重,女子敦厚多情,老有所养,少有所托,形成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

摩梭人世代以种地、织布为生,农闲时,摩梭妇女会在自家的屋檐下编织,她们被亲切地称为“摩梭织女”,而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摩梭手工纺织品,长期以来深受中外游客喜爱。近年来,由于受到大批量的机织纺织品、原材料上涨等因素的冲击,摩梭手工纺织品的销路一直差强人意,加之山路崎岖交通闭塞、缺乏现代管理理念和人才,使得世居大山深处的摩梭人生活多年来一直未有改善,手工纺织技艺的传承更是岌岌可危。

“如果围巾卖不出去,就没钱去买织布用的棉线,这直接导致了织织停停,停停织织的尴尬现状。”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以摩梭手工纺织技艺为典型代表的中国传统少数民族文化。2011年2月伽蓝集团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签订为期4年的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启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项目”,携手致力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先后建成了云南丽江摩梭手工纺织示范基地、海南五指山黎锦纺织示范基地、湖北土家族西兰卡普示范基地。其中,摩梭手工纺织发展项目被确定为首个试点的公益项目。

在项目开展以来的1年多以来,项目工作有序开展并取得了长足发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以及国家民委、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等相关政府机构、伽蓝集团分别通过邀请专家考察、义卖筹款、组织纺织技能培训、员工志愿活动、慈善助学、建立社区等多维度、全方面的公益举措,稳步推进了项目的开展,为当地手工纺织的发展做出了十分积极的尝试和努力,并取得令人满意的初步成果。当在专家指导下完成的各式各样新式围巾及纺织衍生品展示在媒体记者的面前时,大家都为这极具民族特色但又不失现代时尚元素的作品而连连称奇。

我们在伽蓝集团的带领下走访了当地手工纺织的代表——阿七独支玛,通过与这位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面对面沟通、交流,大家了解到了很多摩梭手工纺织现今的发展情况、面临的困境,并积极讨论与出谋划策共同探究今后的经营发展之道和未来的发展之路。被大家亲切的称呼为“阿七妈妈”的阿七独支玛介绍当时从事手工纺织的妇女的人数,是从最初的自己独自一人到后来的10人,并随着她的无偿培训的持续努力下,人数发展至25人直至现在的926人,中间历经许多无法想象的困难和窘境,现在接受过阿七妈妈培训的妇女覆盖了包括摩梭、彝族、普米族和周边很多少数民族的妇女。阿七妈妈说为了更好地配合不能定期来学习纺织的妇女的时间,她牺牲了自己的时间和工作,为随时上门求教的妇女进行培训,有时一次培训一个人,有时一次培训两个人,但是不管几个人,阿七妈妈都十分乐意为远道而来求教的妇女提供食宿,并手把手地教授她们,直到学会为止。她们临走时阿七妈妈还为她们提供纺织原料,如果今后织出的成品没有销路卖不出去,阿七妈妈还会帮助回收,即使织品的品质有时无法达到要求,她也会义无反顾地买下来,因为她觉得只要她们愿意学,她就是再辛苦,拿自己的钱去补贴,也是十分高兴的。她说:“最大的希望是让村子里每一个女人都有事情做,都有一点收入,孩子们都能上学,接受更好的教育。这样下一代就能过上更好的日子。”质朴的话语、真挚的情感让走遍中国各地的我们也十分的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