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师培训范文
时间:2023-12-22 18:04: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教师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小学教师 计算机教学 思考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学校的课程组织结构失衡,语文、数学这些升学必考科排满了整张课程表,而音乐、美术、计算机这些“副科”则表上无名。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调整课程组织结构迫在眉捷。为了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对教师的专业水平也就有了一定的要求。但随着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与课改要求不相符的矛盾日渐突出,为了提高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也为了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针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势在必行。本文就小学计算机教师培训提出个人的几点思考,希望能引起更多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参与讨论。
一、教师培训的目标
使受训教师在培训结束之后能独立担当小学的计算机教学任务是培训的核心目标。在培训过程中着力提高受训教师的计算机专业水平、培养受训教师科研能力,更新受训教师教学观念,使受训教师掌握新的科学教育教学方法。回归教学队伍后能成为一支师德高尚、素质良好、能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的反思型、科研型、学习型的教师队伍,为我市教育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受训教师情况分析
受训教师来自我市各个地区、遍布各个年龄段,有城市的,也有农村的,有20来岁的青年教师,也有40多岁的老教师,致使了受训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分析如下:
1.受训教师的学习能力不同
受训教师的学习能力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受训教师原有的知识水平不同。我市城乡教育差距较大,农村地区,与城市比较,总体水平偏低。城市教师大都能对计算机进行基本的操作,而对于农村教师来说,受办公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对计算机知识掌握很有限。另一方面,受训教师的年龄层次不同。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接受外界事务的能力明显要高,敢于尝试,能够举一反三地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比较强。而对于老教师来说,思维不够活跃,接受能力相对较弱,有的操作要反复很多遍才记住。
2.受训教师的学习态度性不同
学习的态度制约着学习的动力和学习的效果。受训教师的学习态度大致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自己对计算机有着浓厚的兴趣,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另一种是因为学校安排而不得不学。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有了兴趣它就会不断的探索,学习也就不再是一种负担和累赘,而是一种快乐和享受,站在这个高度,学和教都不再枯燥。而第二种学习态度可以说是一种应命的学习,为了适应激烈的竞争被动地接受培训,这种学习成了一种苦行僧的生活。
3.受训教师的学习目标不同
不同的学习态度决定了不同的学习目标。持有兴趣的学习者把提高自身知识能力水平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挖掘新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而另一种是为了学而学,抱有这种学习目标的受训教师,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练习中,都只是为了完成培训任务而努力。
三、培训过程
教学是培训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利用教学过程让每位受训教师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面对不同学习能力的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能达到我们最终要得到的教学效果。因此,探寻一条有效照顾教师差异,适合教师培训的教学方法成了首要问题。结合我在教师培训中所遇到的问题,总结了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
1.因材施教
所谓因材施教,是指教师从受训教师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员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受训教师的知识水平存在差异,对受训教师不能制定统一的标准,而是针对不同知识水平的教师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计算机课程的学习重在操作,可以根据受训教师掌握知识的程度,对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操作练习指导。程度好的受训教师借助已掌握一定计算机知识的优势,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并给他们布置具有一定难度的练习,使他们向更深层次的知识迈进。对于没接触过的计算机的受训教师,则要求他们踏踏实实从头学起。
2.分组学习
考虑到受训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的差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一种分层次教学的方法。利用受训教师间的协作与竞争精神,使他们置身于协作和竞争的教学情境之中,相互提高。要达到这种效果,分组教学成了最好的选择。将不同知识水平、不同特点的教师安排在一个小组内,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活动中能做到相互模仿,相互激励。使受训教师能从相互协作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取长补短、达到共同进步。
3.项目教学与任务教学相结合
教师培训的目标是使受训教师能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独立担当教学任务,在培训过程中着重培养受训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让受训教师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具有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项目教学和任务教学方式必不可少。依据不同的项目要求,设计不同的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围绕教学任务展开,使每部分内容目的明确、内容实在。把项目教学与任务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改变了传统教学以课本为本,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以能力为本,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新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整个教学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从而最终实现培训的教学目标。
4.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以巩固学习成果
根据计算机课程结构的特点,受训教师还要完成针对性的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为了满足各种层次受训教师的需要,练习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一般来说,可以考虑设计三个不同层次练习。第一层主要是基本的、单向的,带有模仿性或稍加变化的练习,设计这种练习的主要目的是要抓好基础关。第二层练习可以是综合性和灵活性的,有利于提高受训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一个层次的练习对思考性、开放性和创造性方面要求更高,着重锻练受训教师的综合能力,对于这部分练习有能力的教师可以尝试解决。这样既使每个受训教师都能掌握基础知识,又避免了部分受训教师在课堂上完成基础练习后无所事事。
篇2
老师的讲课和我们练习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细心的廖老师除讲最基本的知识点外,还要结合大量实例。老师那口若悬河的语句和熟练的计算机知识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虽然我有点计算机知识,但一切又是新的,一切又是那么诱人,那么新鲜,同时又是那么迷惑,我还须更加的努力。
好多东西都还不懂,以前都是因为工作需要学会了一些最基本的应用知识。经过老师的讲解和练习我看到很多的经典,感触很深。自己还能处理好录音,并进行降噪保存,并查阅了其他老师们的学习成果,真让我大饱眼福。学习是辛苦的,但我有信心、有决心去把的所有内容学好,认真完成每一天的学习任务。
学习中,自己熟练了该如何制作:录音、降噪、图片重命名等课件制作的重要组成要素。(要用学生口吻,适合儿童情趣,设计要注意美感,注意色彩的搭配和图表文意,同时还要注意体现新课程理念,即学生合作探究性学习,以及信息技术和学科间的整合)。
篇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5)005-0189-03
作者简介:黄丽娥(1982-),女,广东河源人,硕士,河源技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教学。
1 职业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技能实训是技工学校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技工学校有近2/3的课程都是实训课程,但在实训课程设计和实践中,没有形成有效的职业素养培养机制,把职业素养的培育与技能实训课程人为地割裂开来,是目前技工院校职业素养教育存在的突出矛盾。这种矛盾突出表现为职业素养教育与职业技能训练结合度不够,现行的职业素养训练对学生职业心理、行为方面的影响甚微,收效低。
1.1 职业素养教育内容抽象、方法不当
技工院校多以一些理想化的职业道德原则来要求学生,这样的职业道德规范,让学生觉得高不可攀,导致教育无效甚至产生负面效应。教学方法不当也是职业素养教育中的突出问题。目前职业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不是通过让学生参与职业活动、实训课程来培养职业素养,而是把职业素养的养成置于现实的职业活动之外,通过纯粹的知性方式如德育课、校园文化、班主任教育等来“灌输”,这种脱离职业素养生成本源的培养行为,必然会导致职业素养培养的低效性[3]。
1.2 实训课程设计中缺少职业素养内容
在实训课程设计过程中,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没有将职业素养作为教学内容之一,造成在课程设计中,没有将企业文化、职业素养、职业价值观等内容与实训课程项目相结合,在教学任务、教学重点方面,都过份注重学生技能的习得水平,缺乏对职业素养培育的评价。造成学生重技能、轻素养,就业后在理解、融入企业文化、适应企业需求方面难以适应。
1.3 缺乏科学的职业素养评价体系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应用,可以通过考试检测,进行量化评价。而职业素养,尤其是职业道德与职业感情,很难量化评价[3]。职业素养教育的实施,往往成为学校、教师单方面的“独角戏”,很难得到学生的积极反馈。引入科学的评估工具,对实训课程中职业素养教育的方式、成效进行量化评估,是推动职业素养科学评价的必然途径。
2 职业素养培养
实训教学是模拟企业工作环境的现场教学,要培养合格的准职业人,必须创新技工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标准,建立职业素养教育工作机制。因此,抓住实训教学的契机,在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是当前职业素养教育寻找突破的有益尝试。
2.1 渗透企业文化开展教学
校企合作是技工学校教学实践的重要途径,以校企合作为平台,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到学校开讲座,讲解企业文化,参观企业,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理解企业文化。在实训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的实训项目渗入不同的企业文化展开教学。在讲解安全操作时,渗透企业对安全操作的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减少出错率,渗透企业质量管理相关知识;为了提高学生的出勤率,减少迟到、早退现象,渗透企业考勤制度管理办法及相应的奖惩制度。教学实践表明,通过渗透真实具体的企业文化知识,比起教师单纯的说教更能让学生接受。而且,通过渗透企业文化,有利于规范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增强学生守时、守纪、敬业、质量等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加快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增强就业的稳定性。
2.2 模拟企业环境开展教学
为了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实训课程教学中,应模拟企业环境实施教学。①专业课程以企业真实项目和案例作为课程实训教学载体。如要求学生深入行业进行市场调查,养成务实、求真的良好工作态度;②以职业技能与素养大赛的形式拓展实训教学,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定位和职业核心能力需求,结合未来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设定竞赛项目,制定竞赛方案和评分标准;③依据企业项目实施办法进行角色分配。如根据课程内容,将学生分成项目经理、技术顾问、技术人员、验收人员等企业角色;④对实训内容以项目竞标方式实施。现行的实训内容都是由教师统一发放,没有选择性,学生积极性不高,且容易复制抄袭。将实训内容以项目形式细分成几个子项目,由各小组竞选子项目,分工进行,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
2.3 实施7S管理
7S管理是现代企业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理念和方法,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将实训教学活动中的每个环节进行细化,要求学生以7S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见表1。
通过引入7S管理,以企业的管理理念去管理课堂,不仅有利于规范课堂管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职业意识,提高了操作技能,达到学生着装整齐、机房管理整洁、课堂秩序井然的成效[4]。但是,将7S管理融入到实训课堂管理不能仅仅依靠某个教师或者单个班级的单打独斗,而是要执行到每一节实训课程中去,形成长效机制。
2.4 职业素养课程考核
只有设定相应的考核指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的职业素养实践绩效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对学生的考核,除了考试成绩这一评价指标外,还应增加对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习惯等内容的考核。教学实践中,我们制定了《学生职业素养评价表》[2](见表2),将学生职业素养细化为职业知识与能力、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习惯4大类8个子项目的评价指标,采取自评、组评、师评3个维度考评,科学、量化、全面评价学生职业素养的习得水平。
通过增加职业素养百分制考核,学生不仅认真学习技能,而且严格规范行为习惯;不仅积极主动完成作业,而且遇到问题会主动与人沟通。总之,在课堂上,学生会按考核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形成良好的素养习惯。
2.5 教师职业素养考核
教师是实训课程中职业素养教育的主导力量,除了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外,还应把职业素养教育纳入实训课程教师的评价内容[1]。①教案考核。要求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课程设计中体现职业素养培养教学环节;②课堂巡查考核。考核上课班级的出勤率、课堂秩序、学生精神面貌等;③听课考核。通过随机听课、评课,考核教师职业素养培养的具体实施情况。通过考核教师,将职业素养培养落实到每一位教师、每一节课堂。
3 实证研究
本课题采用实验研究法,实验对象为笔者所担任的2011级商务文秘1、2班,其中1班42人,2班39人,课程为《计算机应用(高级)》。实验中,以1班为实验班,采用职业素养培养教学模式;2班为对照班,采用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式,对两个班进行为期3个月的实验研究。研究过程:①评价。对两个班分别进行实验前与实验后的职业素养成绩评价及操作能力测试,其中职业素养成绩运用《学生职业素养评价表》进行评价,最后求出综合成绩。测试评价指标为:综合成绩=职业素养成绩(40%)+操作成绩(60%);②数据处理。利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3.1 实验前成绩对比
3.2 实验后成绩对比
表4数据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班的素养成绩、综合成绩的P值≤0.05,有显著差异,显示本实验对实验班的素养成绩、综合成绩的提高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操作成绩P
3.3 实验前后成绩对比
表5数据显示,p值
结论:实验措施介入后,学生的职业素养成绩有显著提高。
篇4
【关键词】计算机经验;计算机焦虑;计算机自我效能感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10―0039―04
近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了人机交互间友好界面的实现,使得用户在学习和操作计算机的时候更为方便、迅捷。但是为什么不同的用户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时候,依然存在不同的学习结果?是哪些个性因素在影响用户的学习结果?这些个性因素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本文的研究者正是带着这些疑问,以中小学教师为被试,将计算机经验、计算机焦虑和计算机自我效能感等个性因素作为实验中的观测变量,以期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对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培训效果的影响。
一 计算机经验、计算机焦虑以及计算机自我效能感的界定
1 计算机经验
关于计算机经验,国外的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例如,英国设菲尔德大学的Bozionelos[1]认为“计算机经验是指对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网络产品的使用频率”;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Potosky等[2]则认为“计算机经验是指用户对如何使用计算机的理解程度。也就是说,一个有经验的用户,无论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系统如何变化,他都能够有效地使用它们。”;而美国玛利维尔大学的Chang[3]将计算机经验定义为“用户过去操作计算机时,所产生的认知和情意历程。”
本研究中,为了使被试能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经验量表中提出的问题,从而获得较为准确的数据,研究者采用了Bozionelos[1]所提出的与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网络产品的使用频率密切相关的计算机经验量表,它是一个包括10个项目的Likert量表。研究者根据被试实际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对其中的3个项目进行了修改,最终的项目内容包括了与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密切相关的多个方面,例如,有最简单、最通用的Word、PowerPoint等软件,以及打印机、扫描仪等硬件设备的使用,也有较为专业、高级的C++、Java编程。量表中项目的选项分别从1(从不)到5(很频繁),被试将根据自己实际的应用情况,选择相应的选项。
2 计算机焦虑
对计算机焦虑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初将其纳入到技术恐惧的范畴来进行研究。随着计算机焦虑的研究深入,多数研究者认为“计算机焦虑是用户预期计算机使用或者真正使用计算机过程中的恐惧与忧虑,它可能是用户使用计算机过程中所获得消极情绪体验的集中反应。”[4]
有研究表明,计算机焦虑愈高的用户使用计算机时就愈不舒服,而此种不适感会让用户产生负面的自我评价,及对自己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缺乏自信,进而影响到用户计算机技能的发展。一般,计算机焦虑高的用户使用计算机时犯错误较多,表现出较差的能力,且伴随有较多的外在敏感性生理反应。
本文所采用的计算机焦虑量表是由美国天主教大学的Heissen等人[5]开发的,这是一个包括19个项目的Likert量表。量表中包含了行为、认知与情感三个维度,具体内容有“我确信随着时间和练习的增多,使用计算机会感到非常舒服”、“我认为学习计算机编程语言是非常困难的”、“我对于使用计算机感到忧虑”等项目。
3 计算机自我效能感
计算机自我效能感是从社会认知理论中自我效能的概念引申而来,实际上是自我效能感理论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加拿大学者Compeau等人[6]认为“计算机自我效能感是指用户对自己使用计算机来完成不同任务的能力的一种判断。它不是用户对过去实际完成计算机任务的评价,而是对自己未来能够做什么的判断;它也不是单纯指用户所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多少,而是将操作技能应用于复杂计算机任务中的能力判断。”
由加拿大卡勒顿大学的Compeau等人[6]开发的计算机自我效能感量表,共10个项目。量表的计分方法为:首先计算回答“是”的数量,然后计算自信分数,从“非常不自信”到“非常自信”的10点量表,回答“否”的计为0分。本研究中,为了便于被试填写量表,研究者将其修改为Likert 5点量表的方式。
二 实验研究的方法
1 被试的选择
研究者所在的单位,长期从事为中小学教师提供计算机知识培训的任务。根据本研究的目的,研究者选择了30名正在本单位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非计算机学科教师作为初级用户,以及30名正在学习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的计算机学科教师作为高级用户,被试的来源涉及了山东省的15个地市,并包含了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各个学段。
2 实验过程的设计
在开学后的第一个月发放问卷对被试进行初始调查,问卷包含3个独立的自我报告式量表,分别是计算机经验、计算机焦虑和计算机自我效能感量表。对被试的计算机成绩测试在学期末进行,其中,对初级用户的测试比较简单,主要是利用30项简答题来评价被试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具体包括字处理软件、操作系统、电子表格、数据库和网络应用等方面的内容),被试回答问题的时间是30分钟;而针对高级用户的测试则难度增加,测试内容由5个开放性问题和一个编程任务构成,5个开放性问题主要是解释给出的程序编码所实现的功能是什么,编程任务是用Visual Basic编写一个完整的功能性菜单,测试的时间是90分钟。
3 研究问题的提出
本研究主要关注以下两点问题:
(1) 对初级用户和高级用户来说,计算机经验、计算机焦虑以及计算机自我效能感之间的相关关系分别是怎样的?
(2) 对初级用户和高级用户来说,计算机经验、计算机焦虑以及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对学习结果的影响分别是怎样的?
三 实验研究的结果
1 计算机经验、计算机焦虑和计算机自我效能感之间的相关性
表1和表2显示了初级用户和高级用户的计算机经验、计算机焦虑和计算机自我效能感之间的相关关系。对于初级用户来说,计算机经验和计算机焦虑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r=-0.458,p
2 计算机经验、计算机焦虑和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对学习结果的影响
为了揭示初级用户和高级用户的计算机经验、计算机焦虑以及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对学习结果有着怎样的影响,研究者以学习结果为因变量,计算机经验、计算机焦虑以及计算机自我效能感为自变量,建立了两个多重线性回归模型。
模型A:初级用户的多重线性回归方程。
模型B:高级用户的多重线性回归方程。
模型A:自变量――初级用户的计算机经验、计算机焦虑、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因变量――初级用户的学习结果。
模型B:自变量――高级用户的计算机经验、计算机焦虑、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因变量――高级用户的学习结果。
表3和表4总结了两个多重线性回归模型的分析结果,从表3中看出,模型A解释了因变量变化的54.1%(测定系数=0.541),模型B解释了因变量变化的26.5%(测定系数=0.265),两个模型的F值表明两个多重线性回归方程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亦即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表4中各个自变量的标准偏回归系数显示,无论是模型A,还是模型B,计算机经验都对学习结果有着积极的影响,另外,模型A显示出,计算机焦虑对初级用户的学习结果产生了较大的消极影响(Beta=-0.376),而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对初级用户的积极影响是比较小的(Beta=0.075),这可能是由于初级用户缺乏足够的计算机知识,导致其面临具体的计算机任务时,往往会计算机焦虑过高,影响对完成任务的预期,从而减弱了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对学习结果的作用;在模型B中,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对高级用户的学习结果产生了较大的积极影响(Beta=0.304),而计算机焦虑对高级用户的消极影响是比较小的(Beta=-0.029),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高级用户拥有足够的计算机知识,使他们已经掌握了在具体的计算机操作中,有效抑制计算机焦虑的方法,从而更多地体现出了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对学习结果的积极影响。
四 改善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培训效果的具体措施
从上述实验研究的结果中,研究者得到以下结论:
1 对于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其中的初级用户,需要注重降低其计算机焦虑。
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增加用户的计算机知识和经验
很多研究证实,通过丰富计算机知识和使用经验,可以降低用户的计算机焦虑。例如,美国学者Rovai等人[7]曾经对Regent大学教育专业86名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本科生进行了实验,实验中的教学目的主要强调在认知领域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和使用经验,经过16个星期,4名经验丰富的计算机教师讲授了6个计算机知识模块之后,研究者发现本科生的计算机焦虑水平得到显著的降低。
(2) 增加用户对计算机软件的控制感
当计算机用户感到能够“控制”所使用的计算机软件时,其计算机焦虑就会有效降低。而这种控制感的获得是与计算机软件本身的设计息息相关的。例如,计算机软件开发者可以通过提供功能良好的导航系统,使用户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以及如何利用导航系统到达想要去的位置。
(3) 采用积极的“计算机疗法”
所谓积极的“计算机疗法”是指,当用户感到焦虑时,计算机能够主动为用户提供减轻计算机焦虑的途径。例如,可以设计一种“压力感应”键盘,根据用户敲击键盘的压力来判断用户是否感到焦虑。一旦计算机判断用户存在计算机焦虑之后,“计算机治疗”软件将开始启动工作,该软件可以和用户展开一系列简单、轻松的对话,以此让用户产生一种放松的感觉,当计算机判断用户的焦虑已经逐步消失时,该软件将适时地停止运行。
2 对于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其中的高级用户,需要注重提高其计算机自我效能感。
具体途径如下:
(1) 引导用户进行积极的绩效归因
美国丹佛大学的Silver等人[8]认为用户对于绩效归因的不同,会影响其计算机自我效能感的判断。当用户将绩效的成功归因于个人的努力时,就会对其计算机自我效能感产生正面的影响。所以,可以利用口头评价、指导、强化、言语反馈等方法引导用户进行积极的绩效归因。
(2) 为用户提供难度适当的任务
部分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当用户面对困难的工作时,其自我效能感会降低;反之,当用户面对其能力范围之内的工作时,自我效能感就会增加。因此,应该根据用户的具体计算机技能水平选择难度适当的工作任务,如果用户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该任务,就可以提高他们的计算机自我效能感。
(3) 对用户采取恰当的分组策略
在工作中,当用户看到自己的同伴取得了成功,也会增强其自我效能感,进而认为自己也能获得同样的成功,这就是Bandura[9]自我效能感理论中关于自我效能感四个来源之一的“替代经验”。由此可知,在对用户分组时,需要将计算机水平不同的用户合理搭配,这样可以给计算机自我效能感低的用户带来积极的影响。
结束语
尽管本研究经过细致的设计,获得了较为满意的实验结果,但在研究过程中依然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第一,本研究只通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了计算机经验、计算机焦虑、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对学习结果的直接影响,然而,计算机经验、计算机焦虑和计算机自我效能感之间关系是复杂的,这些变量很可能对学习结果存在间接的影响。所以,为了准确描述计算机经验、计算机焦虑、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对学习结果的影响,今后的研究中应当使用能够考虑个性因素间接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
第二,本研究中使用的计算机经验量表是主观的自我报告式量表,由于自我报告式量表容易受到测量误差和个人喜好的影响,所以未来研究应采用更客观的方法。例如,使用针对计算机知识的标准化测试。就能够获得更为精确的关于计算机经验的统计数据。
第三,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本研究中初级用户和高级用户的样本数量都是30,样本的数量较小,无疑会影响样本的代表性,从而降低研究推论的精确性。今后的研究中应当适当增加样本容量,确保研究结论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Bozionelos, N.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and computer use: the role of computer anxiety and computer experience in their relationship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2004, 61: 725-746.
[2]Potosky, D. & Bobko, P. The computer understanding and experience scale: a self-report measure of computer experience [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998, 14: 337-348.
[3]Chang, S. E. Computer anxiety and perception of task complexity in learning programming-related skills [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5, 21: 713-728.
[4]Bozionelos, N. The relationship of instrumental and expressive traits with computer anxiety [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 2001, 31: 955-974.
[5]Heissen, K., Glass, R. & Rnight, A.. Assessing computer anxiety: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computer anxiety rating scale [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987, 3: 49-59.
[6]Compeau, D. & Higgins, C.. Computer Self-efficacy: Development of a Measurement and Initial Test [J]. MIS Quarterly, 1995, 19: 189-211.
[7]Rovai, A. & Childress, M.. Explaining and predicting resistance to computer anxiety reduction among teacher education students [J]. Journal of Research 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2002, 35: 226-235.
篇5
关键词: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学习自信心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2-0000-02
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是其中的因素之一。在教学过程中,丰富的情感、积极向上的态度、合理的价值观,能促进学生的有效认知,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规律来组织课堂教学环节。作为一名从事职业教育多年的工作者应该把以往注重按学科体系传授知识转变为更多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促使职业中专的学生职业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本文结合个人的一些学习思考和教学实践,就《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训教程》课在教学过程中关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谈些体会。
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要围绕学科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乎包含了人们在情义领域的全部,内涵很广。考虑到每个学科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在培养时应当有不同的侧重。对于职业学校的课改在“情感与态度和价值观”应达到的目标,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学习课程的兴趣。主要指教师通过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组织课堂教学环节,有效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学生表现为主动参与课堂的教学学习活动,显示出对课程学习的喜爱。
(二)自信心与意志力。主要是表现为通过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环节中体验到成功,逐渐树立起学好课程的自信心,逐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三)学习课程的态度与习惯。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学会如何进行团队合作,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逐步培养出中职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
以上的这些目标是结合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牢牢把握。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要结合学科特点
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计算机网络基础》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需要学生学习掌握:数据通信原理与实现技术、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及广域网原理、网络互联原理与技术等内容。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今后学习网络工程、网络管理、网络开发的基础。学好了这门课程,将会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具有系统性、应用性、抽象性、严谨性。课程自身的特点有别于其他课,需要教师在组织实施课堂教学环节时,要以实训为主,让学生通过实训活动来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提升实践技能。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要遵循情感养成的规律
情感养成具有主观性、体验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很难通过具体的量化目标来进行衡量,学生只有在实训活动中才容易获得情感的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需要更多的是体验和感悟。通常在教学环节的组织过程中,由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景,为学生设定好学习任务,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后,学生通过完成预设的任务,体验到所学的知识,从而得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直接经验。如果想只通过一两次课就让学生对讲述的知识有所感悟,形成学生自己的经验,这是很不现实的。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
中职生源主要是初中毕业生,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与自控能力非常薄弱,学习基础较差,对理论知识学习没有什么兴趣。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们,对“有用”、“实用”的内容很有兴趣,而且很乐于动手。例如:将五台电脑互相联通,形成一个小的网络,可以互相访问。这样可以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所学知识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用网络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进而激发学生爱学习的情感和主动学知识的意识。
四、如何在教学环节中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一)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情感沟通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发自内心的关爱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与爱,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建立一种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要求教师要首先树立与学生人格平等的观念,不仅在课外与学生有着良好的情感交流,课堂上更需要与学生有心灵的碰撞。上课时,如果学生能较好的回答问题,我会微笑着与学生握握手;当学生成功完成了制定的实训任务时,我会故意说:“你真厉害,比我当学生时掌握的快多了!”用此种方式对学生的成绩加以肯定;当学生之间为某一问题讨论得面红耳赤时,我会对胜方说:“感谢你们为全班同学带来的精彩!”,然后又对败方说:“是你们让大家从错误中加深了对知识的正确理解,你们虽败犹荣!”学生在课堂上,如果有不同意见,都会主动提出,享受一种互相学习、共同思考的乐趣。增强了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效果。
(二)创设自主参与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1.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创设情境、布置任务、设置悬念等方法,从激发学生潜在的认识兴趣入手揭示课题,进行讲解。例如:讲解TCP/IP协议的时候,教师在机房里先用相关的DOS命令发几条信息,让信息内容在每个学生的电脑上都显示出来,然后提出问题:(1)为什么每台学生机上面都能看到教师刚才发的信息?(2)学生机发的信息能在其它每台学生机上看到吗?(3)学生机之间能实现指定的某两台机互相通信吗?(4)如何让几台机子之间能够互相连接?(5)每台连通的机子之间是怎样进行通信的?学生通过思考,会发现要想发信息让指定的学生机看到,必须要保证这两台机子之间是通信畅通的。而保持通信畅通,除了装好网卡、插好网线,还要设置相应的IP地址。学生在思考中,获得了一种潜在的兴趣。实践证明,要想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之一。
2.创设成功情境,让学生从成功中提高自信
作为一名教师,不管学生的学习基础多么差,多么讨厌这门课程,教师都应多肯定他的每点成绩,多鼓励、多表扬,多引导他们获取成功。课堂讲解的例题、课后作业、实训任务、考试题,一定要面向全体同学,不要过深、过难,避免因难度过大而挫伤一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潜能是巨大的,只要教师善于去挖掘,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潜能,让学生获取成功的体验。学生尝到了学习进步的甜头,就能逐步克服学习上的自卑感,树立信心,激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3.多元的评价机制,起搏学生的内动力
学习过程中教师或是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具有激励性,有助于学生欣赏自己的成功,激发学生的主动进取心,提高学习知识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篇6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是新兴的学科,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同于其它传统学科的矛盾,了解这些矛盾,并逐步解决这些矛盾是提高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效益之前提。
一、开设计算机课的学校猛增与计算机教师供不应求的矛盾
面对迅猛发展的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事业,计算机教师供不应求,且有一定的流失。实践证明合格的计算机教师是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事业得以发展,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根本保证。没有合格的计算机教师,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就没有质量可谈。因此,在领导重视、设备具备、课时保证的前提下,教师是提高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质量的关键。“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中心”曾明确要求:教师培训一定要在配机之前。这样可避免先购机再培训所造成的机器搁置,甚至购了一种机器还没用,就面临淘汰的危险,这是很大的浪费,自然就没有效益可谈。为了教师培训有所遵循,国家教委已制订下发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者“计算机培训”指导纲要》,对计算机学科教师、非计算机学科教师提出了不同的培训目标,并据此编写了培训教材。但如何将培训工作层层落到实处目前还有很大的距离,需要加大宣传落实的力度,更需要有关部门协调、规划、明确任务和职责,以便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方法进行计算机教师的培训。
稳定教师队伍也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方面。由于计算机学科不是必修课,计算机教师大部分是由其它学科改行而来的,这使计算机教师的地位、待遇有别于其它学科的教师(如课时的计算、职称评定没有计算机系列等)。长此以往导致了一部分多年从事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积累了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流失。对此国家教委在92年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几点意见》中已有明文规定,并在历次会议的讲话中加以强调,但至今在有些地方没有得到解决。随着计算机教师队伍的迅速扩大,在中小学职称评定中增加计算机学科系列已势在必行,这是稳定教师队伍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计算机教师不可能满足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需要,随着计算机教育在中小学普及进程的加快,计算机教师的培训、提高将成为计算机教育深化、发展的主要矛盾,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进行超前的工作。
二、计算机课列入课表与课程计划中没有计算机课时的矛盾
《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发以来,我国的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原来的只讲BASIC语言的课程模式向基础知识、基本应用和程序设计三个方面的内容组合的课程模式过渡。几年来,《纲要》对规范教学起到了导向的作用,改变了BASIC语言一统天下的计算机课的教学模式。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计算机课仍有很大的随意性,课时保证不了,有的只讲BASIC语言;有的只讲汉字处理、数据库等应用软件;有的在没有其它知识铺垫的情况下,只讲五笔字型等等。这种教学内容随意、课时随意、讲法随意的做法使学生受益少、兴趣小,机器的利用率低、教学质量不高,当然没有高效益可谈。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计算机学科发展历史短,各方面不规范、不成熟;二是受认识程度、设备、教师等因素的影响发展不平衡;三是不是必修课,在课程计划中没有计算机课的课时,在课程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中挂不上号,当然多学、少学没人干涉;四是受考试指挥棒的指挥,计算机课没有评估考核。尽管无论校长、教师、学生、家长都已耳闻目睹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发展之迅猛,应用之广泛,但都不得不因升学不考而忍痛割爱。这种状况与社会上计算机应用的迅猛发展形成很大的反差。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中失去了现代人最应具备的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思想方法和能力。
计算机课程是目前中小学实施计算机教育的主要渠道,保证课时是上好计算机课的基本前进。从我省课时计划执行情况的调查中可以看出,配有计算机教室的学校都将计算机课列入课表作为必修课开设,但课程计划中却没有计算机课课时,这是一个矛盾。虽然目前无机少机学校很多,但这些学校也应程度不同的开设计算机课,因此应考虑将计算机课列入课程计划给予一定的课时,并逐步建立考核和评估制度。这对已经开课的学校可促其规范发展、提高效益;对没开课的学校也可促其创造条件开课。
三、辅助教学亟待发展与质量高的辅助教学软件少的矛盾
辅助教学作为计算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它的应用和推广将大大提高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效益。目前,软件市场上CAI软件琳琅满目,但销售的教学软件大部分是习题集、单元练习、同步训练等书籍的照搬,这种应试教育的软件面孔对孩子缺乏吸引力,激不起太大的兴趣,体现不了辅助教学的特点和优点。而配合大纲、教材适用于教师课堂教学,能充分体现辅助教学特点的高水平的辅助教学软件较少。
计算机辅助教学将是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中应用最多的方面,它的发展将极大地提高中小学计算机的利用率,对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手段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这将有利于发挥计算机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为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服务。因此下大力气研究辅助教学的开展,将是提高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效益的重要方面,也是最难的一方面。
四、计算机教研课题多与计算机教研网络没形成的矛盾
计算机教育包括计算机学科教学、辅助教学、辅助管理三方面的内容,每一方面都包含了十分丰富的研究课题。由于计算机科学和软硬件技术大环境的不断发展,新东西层出穷,使得学校计算机教育环境、教学内容和方法也都处在不断地更新、变化、发展中,这就使计算机教研工作具有不同于传统学科的许多特点:计算机教研面广,知识密度大,新的课题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大纲、教材不稳定,这些都给教研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就必须加强计算机教育的教学研究工作的力度,探讨解决矛盾的方法和途径。目前国家与各省市之间的教研网络已经形成,但各省与地、市、县级的教研网络还没有形成,个别地市配有专职计算机教研员,少数地市配有兼职计算机教研员,这种状况显然不可能投入更多的精力顾及计算机教育的研究。另外关系没有理顺,各地市主管计算机教研工作有的是教研部门,有的是电教部门,这对教研工作的协调、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这种教研网络的现状,与计算机教育面临的任务和众多的教研课题不相适应。
篇7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
一、传统中专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层次不一。中专生存在较大的基础差异,对于计算机知识的传授具有一定的影响。有的学生在学习之前对计算机具有一定的了解我,并且能够比较熟练的运用基本工作软件,在学习中占据优势。但是有的学生对于计算机却没有丝毫的了解,入门学习要从最基础的环节开始,教师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一定的障碍,统一化的教学不能够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
2.理论实践段条。中专计算机教学基本分理论和实践两个环节。通常中专计算机的教学都是先理论、后实践,做不到多媒体上课,一边听讲一边操作。学生在学习理论的时候不能进行实际的操作锻炼,而上机实践时又忘记理论知识。二者不能得到完美的结合。
3.考核形式单一。由于考试形式和学校设备的限制,中专计算机的考核停留在传统的笔试和机试的水平,机试也只是侧重理论知识的填空、选择等,操作题目极少,致使学生在期末复习时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将操作技能抛在脑后。
二、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策略
1.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
转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和上台演示,并在学习和练习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讲解文字排版时,可以把WORD、EXCEL、记事本、千千静听、画图几个软件提供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实践操作来感受哪款软件更加好用。基于此,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和思考,才能确定哪款软件更好用,而通过提供并使用的软件,教师可以趁机讲解新的知识,然后,再给学生提供一段文字,由学生通过不用软件进行自南编辑,然后比较各个编辑结果,哪款好,由学生做评委,最后,要给编辑设计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以兴趣、物质激励创新,对提高计算机教学效果,必将有较大帮助。
2.市场需求.恰当设置计算机专业方向
各个行业和领域都需要计算机人才,尤其需要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包括大量的软、硬件及网络维护人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空间是非常广阔的,前景是非常美好的,为中专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亦对我们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和挑战。
学生从初中进入中专层次后,学习目标已经从升学转向了就业。其没有高考压力,但面临就业的挑战,由于就业市场灵活多变,学生已认识到就业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我们进行教学改革和课程设置要根据中专生就业的市场和其特点综合设置相应的专业模块和课程,使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与就业市场相适应。中专学生的认知能力,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等方面不同于大学生,不能进行高深理论的研究。中专生毕业就得参与市场竞争,其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比起大学生要强。
中专教育要培养出能灵活适应市场变化的应用型、技能型计算机专业人才。又不同于社会上一般的计算机培训机构,他们只用极短的一个或几个月时间培养专门从事计算机行业的一小方面工作的人员。这些人员在社会择业和就业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中专计算机教育在教学时间上比培训机构有很大的优势,能培养其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计算机软硬件使用及维护等能力。中专计算机专业教育,首先就得培养出合格的打字员,再次必须培养出熟练的“电脑通”。快速准确的打字能力和对计算机的使用及日常维护是我们每个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备素质。在专业方面,我们可以确定几个大方向:其一,计算机应用及硬件方向。其二,计算机网页设计及网络组建方向。其三,计算机程序设计软件方向。在这大方向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专业。比如计算机软件方向专业可以细化为软件设计开发、软件维护管理、软件评估等多个小方向。计算机应用及硬件方向和计算机网页设计及网络组建方向也可如此,这样就可因材施教,开设不同的课程,既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3.核形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中职生的文化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在整体上处于弱势,传统的“笔试十机试”的考核方式,很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满足行业的需求。项目制教学实践耍求首先要将考核内容模块化,根据不同的项目内容制定相应的考核目标。项目考核是项目教学实践中的重要环节,每结束一个项目的教学都必须进行过关考核。项目考核要模拟岗位要求,接近实战,以完成实例为主。学生选修完一个模块后,要求进行行业化设计。两年两期学生在修完所选模块后,可根据模块的繁杂程度,要求学生单独或按能力差异组成团队进行毕业设计。毕业设计不过关的将不推荐外出实习,不发毕业证。总之,项目制教学实践只有把握好考核关,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从业能力。
4.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学质量
作为教学的主要实施者,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手段,在培训内容上以落实课程纲要为核心,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学习,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针对计算机知识更新快的特点,更是要加紧执教教师的理论及实践培训,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教出高水平的学生。因此,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必须加强教学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确保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结语
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中专计算机专业教育,毕业学生要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高效的学习能力。因为计算机的软硬件更新太快,学生必须不断更新自己所学的知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老师要不断更新知识,要有传授学生技能和知识的义务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多核技术;计算机教学;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多核技术发展迅猛之势已超出人们的预期想象,给计算机软硬件设计理念和方法带来重大变革。作为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重要基地的高职院校,如何在多核时代到来之初就开始探索计算机相关课程的革新,适应多核时代对计算机人才的需要,是一个新的挑战。计算机教学观念、计算机教学知识体系就应该根据多核技术发展走势做相应的变化,例如教学观念要从结构化和面向对象编程发展到多线程并行编程,教学课程从编程语言到软件工程,从计算机组成到芯片设计,都可以引入多核技术。本文就教学观念和编程语言类课程的影响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1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
20多年间,中国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进步最快的职业教育体系:目前高职在校生人数在大学生中所占比例高达53%,总人数是1998年的6倍多。从1980年起步时期的区区13所,到2005年底的1091所,全国仅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学校数量就增长了80多倍,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有计算机专业或涉及计算机教育。如此之大规模,计算机教育必然给高职的教育质量带来相应的高影响力和新课题。
由于办学定位上的差别,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自然不同于传统的大学本科计算机专业的教学。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应以培养生产或服务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宗旨,专门性、实践性应当是其课程设置的基本定位,应以工作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线来设计课程教学体系。其办学特色是坚持根据市场和技术需求变化适时调整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特别要注意多核技术带来的技术需求的变化,使得学生具有新技术的适应能力。
2007年7月23日,在新疆举行的“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2007论坛暨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学术年会上,诞生了《中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2007》。其英文译名为China Vocational -Computing Curricula,简称CVC2007。封面为蓝色,通常称作高职蓝皮书。它是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领域中第一个全面、系统的指导性文件,CVC2007要解决的问题是:高职计算机教
育应当遵循什么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当前面临的形势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据什么原则去构建高职计算机教育的课程体系,并提供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七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参考方案,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按照该蓝本进行相关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
多核时代的到来,多核技术的发展,使得大学计算机的教育面临新的问题:在多核技术的影响下,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编译技术和应用软件的编程模型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学计算机的教学需要跟上多核技术的脚步,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国外的高校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乔治亚理工学院等已经开始设置多核课程,通过新增课程或修改原有课程的教学内容,以适应多核计算技术带来的变化。对国内的普通高校来说,教育部已联合英特尔公司推出了“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投入和支持一系列与多核课程相关的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推动了我国高校引入多核内容进行课程教学与建设。目前高职院校的相应工作比较滞后,CVC2007还未明确涉及多核技术,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补充,以达到培养的学生具备在主流计算机硬件上进行多核技术应用和开发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因此,将多核技术纳入到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多核带来的影响
所谓双核处理器,就是在一块CPU基板上集成两个处理器核心,并通过总线等互连技术,将各处理器核心连接起来。多核并不是一个新概念,现在的多核基本上指的是CMP(Chip Multi Processors,单芯片多处理器)类型,其实在RISC处理器领域早已实现。多核与单核的区别在于,前者可以让程序真正地“同时”执行,而不是多个进程轮流使用CPU,从而给用户造成“多个程序正在同时执行”的假象。以前,通常是依赖CPU时钟频率的提升来提高CPU的性能。然而普通单核心处理器的频率难于进一步提升,性能也无法有质的飞跃。由于时钟频率高,功率消耗大,温度升也高,机器易发生故障和老化,英特尔公司在3.8GHz的产品以后只得宣布停止4GHz的产品计划。
因此,处理器全面转向多核体系,CPU内部开始出现了两个、四个甚至更多的内核。
由于是底层的计算平台正在发生变化,因此IT领域从业人员,不仅仅是开发者,包括需求分析人员、设计者、程序员和测试者,都在工作时要考虑到并行带来的影响。作为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育工作者,要考虑到技术变化所带来的技术需求的变化,以适应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需求。为此,本文仅就多核对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观念和编程语言课程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
2.1并行设计思想的引入
多核的流行和普及,使程序中可以有多个线程真正地“同时”运行,也就是并行执行。如果说第一代是过程化和结构化编程,第二代是面向对象编程,那么现在到了第三代多线程并行编程。能不能把多线程并行化的工作完全交给操作系统和编译器呢?这是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前景。我们认为并行化的工作现在无法自动实现,未来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而不可能全部交由机器完成。因此,在教学观念上,需要建立并行设计的思想和掌握并行编程模式,需要增设课程或在相关课程中加入Foster的PCAM并行设计方法学和多种的并行编程模式。面对多核,需要建立新的思维方式,就像当年从过程化编程过渡到面向对象编程时所做的那样。
2.2编程语言课程的影响
高职院校在教学计划中大多都安排C和Java语言这两门课,过去主要是体现的是单线程串行程序设计模式、结构化与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现在面对多核处理器,需要在并行观念的基础上进行并行编程,因此需要对C和Java语言课进行内容的调整和补充。C和Java语言都具有良好的并行程序设计支持的功能,可以在课程中适当地进行补充。如C语言的OpenMP和MPI库分别支持共享存储和分布存储编程模式,其多线程库也支持多线程并行。Java有很好的多线程编程功能,其代号为Tiger的Java 5的java.util.concurrent包的出现,可以使用低层机器指令取代锁,精化了互斥访问的粒度,提高了系统的可伸缩性和活性。
设计一个好的并行编程应用系统是困难的,设计者不仅仅要了解语言的并行功能部分,重要的是还要掌握和理解并行设计思想。设计者要面对的一个挑战是任务划分和数据分解,要尽可能地让每个任务在执行时只使用自己的数据。如果不同的线程要共享数据,问题将迅速变得复杂,同时并行程序的测试与调试也会更加困难。不久前,当有人问C#之父Anders Hejlsberg“未来几年内语言的发展方向在何处”时,Anders表示“要处理好多核的问题,并提供一个更好的并发模型”。Erlang语言最近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说明人们迫切需要一个强大而又充分简单的工具来解决并发编程的挑战。
3应对的措施和改革
由于学生就业有“滞后性”的特点,而教学设计必须具有“前瞻性”,这样才能适应由于技术变化带来的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因此,多核相关课程教学的开展和引入多核技术是现实的必然,而且是早行动早受益。开展多核技术的教学需要在教材、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更重要的是教师培训必须先行一步。
3.1教师培训
教师是多核技术传授的关键,只有教师自己掌握了多核技术的相关知识,才能组织好对学生的培养和教学工作。目前与多核相关的一些并行课程,也只有在国内少数高校才开设,高职院校的教师普遍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我们的教师应尽快地接受必要的培训,与时俱进,更新知识,只有教师早行动,学生才能早受益。多核技术的教师培训也可以采用送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送教师到相关院校学习和参加英特尔公司的大学课程计划培训班,也可以请一些专家教授到学院进行专题讲座。另外,通过组织多核技术的研究小组,使教师迅速掌握多核技术领域的最新技术和研究前沿。
3.2课程和教材改革
多核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学生对多核计算技术与应用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以更好适应未来的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与革新。将多核技术引入计算机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为单独开设课程,一种为改造现有课程。单独开设课程,需要高水平的教师及适合高职院校的优秀教材,这种方式现阶段较难实行;对现有课程的改造和扩充比较切实可行,我们可以首先对C和Java编程语言课进行示范,将并行设计思想融合到这些课程中。另外,此前教育部联合英特尔公司推出了“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支持了一系列与多核课程相关的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我们可以引入和借鉴这类多核课程及教材。
3.3实验环境建立
建立多核技术课程的实验环境是必备和必需的。目前的台式机和笔记本都是双核以上的多核环境,开展多核计算硬件条件基本不成问题;软件方面像OpenMP、MPI、Pthread等都有一些开源资源,可以实现共享式存储计算和分布式存储计算。对于某些系统环境需要进行购置和添加,如Intel的多核计算环境,包括C编译器、数学库、测试和分析工具等。
4结束语
目前多核计算机系统已普及,需要我们高职院校的多核技术教育及时跟上发展潮流,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信息和知识,适时地为社会培养出满足市场技术需求的人才。希望通过我们的多核课程,学生能了解流行的多核硬件平台,掌握多核编程和程序评测、调优技能,具有扎实的动手实践能力,为将来在无处不在的多核应用领域工作打好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 中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2007[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计算机专业;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TP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7-6563-02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双师型”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高职计算机专业“双师型”教师现状来看,不容乐观。为此,有必要加强“双师型”师资的培养,这对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
1“双师型”教师概念的提出
双师型教师作为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一大亮点,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那么究竟什么是“双师型”教师,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科学解释。“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基于当时职业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的现象,为了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使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能够很好的结合起来,以适应社会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而提出的。
“双师型”教师是指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同时具备教师资格和专业技术资格。就其内涵来看,“双师型”教师是复合型人才,既具备教育教学能力,又有相应的专业实践技能。就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教师来看,大多数接受的都是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缺乏专业实践能力,难以满足社会应用型人才的特性需要。“双师型”教师是时展的要求,“双师型”师资的培养模式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色与本质。
2高职计算机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现状
就大多数高职院校来看,其“双师型”计算机师资相当匮乏,这一现象普遍存在。由于种种原因,高职计算机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师资来源渠道单一
就高职院校来看,其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主要以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为主,缺少高学历和实践能力强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师资来源渠道极为单一。
2.2“双师型”教师比例过低,结构不合理
高职院校需要的是“双师型”的复合型人才,但就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来看,即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操作技能的“双师型”老师相当缺乏,比例很低,难以适应高职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与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
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结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整体的“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二是教师个体所具备的“双师型”素质。高职院校应从数量和质量上对“双师型”结构进行界定,对现有的不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结构加以改善。
2.3管理机制不健全,教师接受培训的难度大
对高职院校来说,“双师型”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离不开健全的管理机制。很多高职院校仍然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造成计算机教师将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到了课堂教学上,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实践教学上,对学生技能的培养造成不利影响。此外,因参加培训的教师数量过多,而培训体系的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这样一来就增大了教师培训的难度。
2.4缺乏真正意义的“双师素质”的师资支撑
教师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随着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对师资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就目前高职计算机教学体系来看,还缺乏真正意义的“双师素质”的师资支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还没有明确的认识和理解,由于认识上的混乱和模糊造成制度和政策制订的偏差,不利于“双师型”师资的培养;其二,对“双师型”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不够重视,很多计算机教师参加实践性技术培训的积极性不高,难以达到“双师型”教师素质的要求;其三,缺乏“双师型”教师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这对计算机教师来说,影响了他们成为“双师型”教师的积极性,不利于“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3高职院校“双师型”计算机专业师资培养的必要性
3.1“双师型”计算机专业师资培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出现,技术应用型人才越来越受到欢迎。高职院校的目标就是会社会培养复合型的技能人才,教师是作为培养人才的关键,这就对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现代科技、管理知识,还要具备相应的能力,既能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实践和相关技能的训练,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3.2“双师型”计算机专业师资培养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水平的高低可以反映出一个学校人才培养的水平和学校的竞争力,“双师型”教师适应时代的要求,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要改变以往在教师培养上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的现象,要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对高职院校来说,加强“双师型”师资的培养刻不容缓。
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作为高职教育的计算机教师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只有成为复合型的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过硬的专业实践能力,还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才能为国家培养所需的人才。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从多个方面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开展培训,建立一支高技能、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对策
4.1制定引进“双师型”人才的优惠政策
就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来看,严重缺乏专业技术人才。要引进人才,需要优惠政策的保障,为此高职院校要在技术人才引进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并制定出有关的优惠政策,广泛宣传,积极实施。高职院校在技术人才引进方面要以本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依据,积极引进社会及企业的具有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如可从电脑公司聘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员来担任计算机专业课教师,从软件公司邀请专家进行讲座等,不断改善学校的师资队伍结构,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进一步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
4.2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教师进行上岗锻炼
校企合作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特色体现,高职教育与企业的合作已成共识。通过校企合作,与企业挂钩,一方面,学校可以与合作单位的技术人员进行交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学校通过与专业有关的企业联系并得到他们的支持,积极选送教师到对口单位上岗锻炼,进行专业实习和技能训练,使教师获得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进而提高教学水平。顶岗实习可以使专业课教师直接进入生产第一线,不仅可以获取先进的技术,还能积累实践经验,为实践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提高自身的双师素质有积极作用。
4.3自主实践,进行项目开发
高职院校的教师主要来源于正规院校全日制毕业生,由于他们接受的多是学科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就这一点来看,学校应该鼓励计算机专业教师多参加产学研项目,这对“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有积极作用。通过在实践中的锻炼,使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较大提高。但是就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资金的限制,学校在科研设备方面投入不足,造成科研设备和力量都相对薄弱。同时,社会对高职院校缺少一定的认识和理解,高职院校难以在社会上找到相关项目。但是,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设计一些有关的小项目,如利用VB、ASP等计算机软件设计学生管理系统、教师培训管理平台等。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要严格遵循项目开发程序,学校还应制定有关的政策,为项目的顺利开发提供制度保障。此外还用从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为项目的开发提供有力保障。通过这些项目的开发,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双师”素质,为实现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5高职院校对“双师型”计算机教师的几点要求
作为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育者任重道远,在高职院校蓬勃发展的今天,对计算机专业的“双师型”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几点要求:
第一,“双师型”教师首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还需要具有职业指导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第二,“双师型”教师既要具备相关行业、职业的理论知识,又要具有相应的行业、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从这一点来看,“双师型”教师应能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对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在对学生进行行业、职业知识讲授的同时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以适应社会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第三,“双师型”教师既要具备学习的能力,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文化水平,又要具备一定的沟通、组织、协调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四,“双师型”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除了具有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力和教学管理能力外,“双师型”教师还更需具备相当的企业、行业管理能力,即懂得企业、行业的管理规律,又具备指导学生参与企业、行业的管理能力。
第五,“双师型”教师应具备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面对快速发展的经济、科学技术等带来的变化,应具备相应的适应能力。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具备创新能力也是时代的要求,“双师型”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善于组织学生开展创造性的活动。
6结束语
总之,“双师型”师资的培养模式已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认同,高职院校应加强“双师型”计算机师资的培养,建立一支既具备丰富理论知识,又具有过硬专业技术的计算机师资队伍,为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为社会培养应用型的计算机人才,以迎接21世纪的挑战。
参考文献:
[1]苏伟.对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探析[J].职教论坛,2011(26).
[2]严新.论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的教师领导[J].科技创新导报,2011(11).
篇10
一、顺应形势,准确定位
《计算机教与学》原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研室上个世纪80年代主办的一本杂志,其定位于研究计算机学科知识的教和学。应该说,这份杂志在信息技术刚刚进入人们视野时,不仅中小学师生,而且普通大众也抱有浓厚的兴趣。
《计算机教与学》当初的目标读者群很大,杂志发行达到两万余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期刊市场的细分化,以普及计算机知识为办刊目标的杂志越来越多,致使《计算机教与学》的目标读者大为减少,以至难以为继。
2003年,该刊划归上海教育杂志社管理后,我们对其困难处境进行了认真调查,发现目前的教育杂志呈现“三多”现象:一是集理论性和思想性为一体的综合类教育杂志最多,占总数的47%;二是学科教学研究的杂志居多,占总数的38%;三是面向教师的文摘类杂志相对较多,占10%。
我们对全国部分教育期刊(共231种,以华东地区为主)进行了从读者定位、媒体定位、栏目设置到稿件组织的比较研究,特别对上海地区大部分教育杂志共15本作为独立样本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分析,这三类杂志的不同特点是:第一类是集理论性和思想性为一体的综合类教育杂志。内容涵盖了教育政策研究、教育改革实践、课程与教学研究等。这些杂志的特点是涵盖教育的方方面面,追求较高的品位。第二类是学科教学研究类杂志,它以发表教师的经验总结性文章和为学科教师的备课、上课提供必要的资源为主。如《小学语文教师》―――“反映国内外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崭新成果和新鲜经验,为读者提供丰富的进修和备课资料。”第三类是文摘类杂志,以“教师情感加教师教学智慧”为定位,这类杂志主要供教师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陶冶情操之用。
通过对比得出结论:无论是理论性思想性较强的杂志,还是学科教学类的杂志都已经呈现比较饱和的状态,但是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为宗旨的综合性杂志,无论是上海还是全国都尚处于空白。而实际状况是,各地的普教事业发展得红红火火,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新鲜经验层出不穷。放眼全国,教育期刊数量虽然不少,但却鲜有面向中小学教师,反映教学新理论、新经验的综合性期刊。各地的中小学课改已开始进入关键期,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获取改革的成效。在这种情况下,期刊能够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但市场上一般的教学专业类期刊由于学科指向过强过专,尚不足以承担起这样的重任。而教学专业类的综合性期刊,由于强调的是大学科的教学一般方法论,对各学科教师的引领就显得有优势了。也正因为市场的需要,近几年来不少“地下刊物”纷纷出笼,仅2004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就曝光了53家非法教育期刊。
根据杂志社本身的属性和资源,我们果断地决策,拓展《计算机教与学》的市场容量,将杂志的目标读者定位为教师,内容为教学和培训,并向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提出申请,要求杂志更名为《现代教学》。
二、认真策划,内容为先
《现代教学》所隶属的上海教育杂志社有着较好的资源背景,《上海教育》杂志于1957年创刊,原来是一本综合性期刊,本世纪初,上海市教委要求该杂志转变定位,以宣传宏观层面的上海教育改革为主要内容,原先面向基层一线教师的一些内容失去了平台。而以教改新鲜经验作为借鉴却是中小学的客观需求,编辑部则也有一些善于挖掘上海教学经验的资深编辑。因此,《现代教学》有它存在的理由。当然,在教育期刊众多的市场上要分得一杯羹,得到读者的认可是相当困难的。“内容为王”要真正落实很不容易。因此我们不求一蹴而就,只希望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期期认真的策划编辑,以内容和质量去赢得读者。
三年多来,我们主要在两个方面下了功夫。一是抓常规栏目,要求内容必须贴近教改,贴近一线教师。从理论上说,大凡编杂志的人都认同这个浅显的道理,但要落实却不容易,因为编辑部采编人员中多数无教学经历,从学校毕业应聘到编辑岗位,在短期内既要熟悉编辑业务,又要熟悉教学,难度不小。我们采取了岗位成才的办法,让他们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比如,由老编辑给他们分析各类文章,指出采编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又如,安排青年编辑轮流到学校跟班上课,逐渐对学校教学环节、教学要求有所了解。这些方法,对队伍的成长极有好处,也使我们在做好内容方面比同类杂志更有了一些底气。
同时,我们认真分析了各地杂志的特点,并结合上海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区位情况,设置了重点栏目,其中有“计算机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域外教学”等具有上海特点的栏目。在编发稿件方面,我们注意把关,虽然不可能做到篇篇文章出彩,但力求每期有那么几篇能引起读者关注的文章,引起他们的思考,并能够在教改实践中加以借鉴或运用。
另外,做好寒暑假“专辑”。常规栏目和具体的内容是基础,工作做好了,读者认为对他们教学工作有用,就会在业余时间阅读。而要进一步扩大杂志影响力,还需要选好“主题”,做好“专辑”。鉴于中小学教师有寒暑假的具体情况,我们认为,假期既是教师工作的调整期,也是教师的“加油”期,于是如何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有效的养料成为我们关注的要点。我们的思路是:踏准市教委工作的步点,在寒暑假前及时推出优质材料供教师学习。
于是我们出小会议,深入到学校,与教育工作者广泛接触,了解信息,并采取集中后筛选、广泛征求意见、选题、邀集某一领域的作者撰写的办法,出版专辑。可以说,几年来我们的“德育专辑”、“826专辑”、“校本研修专辑”、“教师培训专辑”等几个专辑收获不菲,既扩大了影响,扩大了销售,也带来了经济效益。其中,2006年的“教师培训专辑”出版后受到了学校、教师的广泛好评,很多区县教师都争相订阅。据统计,这本杂志的发行量达到了9.8万册之多,也创下了上海地区教育杂志期发行数和覆盖率的最高纪录。
这份期刊的发展引起了市教委的重视,被指定为教师培训的刊物。同时,在一段时间里,我们也常常在学校听到这样的声音:杂志内容和名称不符,应该改名。鉴于改版的成绩,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也大力支持我们,多次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进行协调、沟通,终获批准。
三、搞好活动,扩大影响
从《上海教育》杂志的成长经历看,其知名度和名牌的确立,经过了几十年的历练和几代编辑的努力。况且过去教育类期刊远不如现在那么多,所以带有相当程度的指令性和计划性。而今教育期刊林立,后来者欲要追赶决非易事。在期刊的内容方面,我们以自己的优势,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要让各地更多的教育工作者知晓新生的《现代教学》,还必须广而告之。但限于财务状况,只能与其他期刊进行广告的交换,无力在主流媒体上以登广告的形式进行宣传,于是我们决定以举办活动的形式提升知名度。其实,举办活动并不是什么新发明,过去也搞了许多活动,但其基本的出发点是“服务”,并未考虑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观念开始转换,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必须考虑期刊的经济效益,达到服务读者与自身成长两不误。
在举办活动方面,我们的立足点是利用期刊的资源优势,进行期刊的延伸活动。上海教育杂志社有数十年的办刊经历,人脉资源相对丰富,广大读者对杂志社也有相当的认同度,这些都是可以依托的。
其中,有一块是举办外省校长到上海进行短期培训活动。上海的基础教育比较发达,先进的教育理念、比较合理的学校管理都使得外省同行希望能到上海来亲身体验、见识一番。然而,由于条件的限制,他们的愿望往往难以实现。于是我们根据这个情况,进行“度身定制”校长短期培训,比较受欢迎。以《现代教学》举办的一期河南省郑州地区的校长短训班为例,30多位校长到上海和本地校长进行一对一的跟班培训。3个星期的培训使河南的校长收获较大,编辑部还将他们的培训体会文章进行面批,促使他们从更深层次上考虑如何结合河南的实际情况去办学。这一探索既是一种期刊的增值服务,又使外省的教育工作者对《现代教学》留下深刻印象,使杂志逐渐为外省知晓,随之而上的是发行的跟进,逐步打开各地的市场。
开展活动的另一块是本市教师的业务培训。《现代教学》作为上海市教委的教师培训指定刊物,如何发挥它的作用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市教委每年都有系统的教师培训,这方面,杂志要做好报道工作,同时也在培训之外“拾遗补缺”,开拓一些新领域,推进培训的深入开展。上海有20多个名师基地,发挥名师基地的资源优势和辐射作用是题中应有之义。仅2007年,我们就和6个名师基地合作,开展了有关专题的研讨活动,这些活动既推动了名师基地的建设,又使教学成果得到了推广。
我们认识到,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除了把上海的经验推而广之外,还应本着海纳百川的精神,积极吸纳国外教育先进的东西,为我所用。编辑部的第一次探索是联手国际知名的英国英孚教育集团,举办了英语学科的“同课异构”教学培训活动。即同一内容的课,分别由中英两国教师授课,让听课教师感受不同教育制度、文化背景下,教学上的异同之处。课毕,再进行研讨,大家各抒己见,对两位教师的课展开评论。2007年9月,编辑部又将英国剑桥教育集团请进来,由英国教育督学为上海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演讲并听课、评课,影响较大,上海各媒体纷纷加以报道。与会者称它为“不出国胜似出国”的业务培训。
通过这样的活动,《现代教学》的知名度开始上升,成为上海一份活跃的教育期刊,使发行工作上了轨道。而另一个收获则是锻炼了年轻人,他们的业务能力、活动能力、组织能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通过探索期刊的活动使我们越发感到:要使期刊的形象丰满起来,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自我是必须的,这些活动不但可以弥补纸质媒体的单一、呆板的形象,而且可以让广大读者更多地了解《现代教学》杂志,增强吸引力和信任度,更快地使一些潜在消费者成为了目标消费者,从而为《现代教学》的品牌生成创造了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