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果品生产技术范文

时间:2023-12-22 18:04: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果品生产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绿色果品生产技术

篇1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全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快速稳步推进,农畜产品生产、加工的规模、水平不断提升。农畜产品加工业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突出亮点,成为继煤炭、冶金之后自治区工业经济第三大支柱产业。

(一)龙头企业规模总量不断壮大,骨干企业支撑作用突出

2012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达到1849家,实现销售收入3000多亿元,实现增加值908亿元。与2002年相比,加工企业数量增加1403家;销售收入和增加值均增长近9倍。其中,亿元以上加工企业达到461家,10亿元以上企业有33家,实现销售收入分别达到2514.8亿元和1350.5亿元,分别占500万元以上加工企业的83.3%和 44.8%,支撑带动作用比较突出。

(二)驰名品牌创建成效显著

我区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获得的中国驰名商标达到45件,其中行政认定34件,占全区行政认定中国驰名商标总件数的73.9%,排在了全国前列。

(三)农牧业产业多元化、区域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初步形成了以粮油、乳制品加工为龙头,羊绒、肉产业为支柱,优势产业、传统产业、特色产业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形成了牛奶、羊绒、肉牛、肉羊、玉米、马铃薯等10个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带。

(四)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全区粮食生产实现“九连丰”,2012年粮食总产达到505.7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首次突破2000斤,粮食总产首次进入全国十强。畜牧业实现“八连稳”,连续8年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牛奶、羊肉、绵羊毛、山羊绒、向日葵籽等农畜产品产量均保持全国第一位。生产规模稳步扩大的同时,农牧业结构也得到进一步优化。优质、高产、高效作物比重达到70%,设施蔬菜面积达到180万亩。畜牧业占大农业的比重达到45.9%。为农畜产品加工、流通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安全的生产原料。

(五)促进了农畜产品增值增效

通过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全区农畜产品综合加工率达到54.8%,全区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加工企业收购农畜产品资金从2002年的92.9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949.6亿元,增长了9倍多。

(六)带农增收联结机制增强

现在全区有212.6万户农牧民通过转移就业、土地、生产资料入股等形式参与产业化经营,占全区农牧户总数的59%以上。2012年全区农牧民人均从农牧业产业化渠道中实现的纯收入达到3390元,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44.5%。为促进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了重大贡献。

我区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龙头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层次较低、带动能力不强的问题;农牧业资源优势尚未充分发挥,有些产业领域还未开发,特色、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开发不够,没有形成品牌优势;企业融资难,经营成本大幅增加;产业化各环节、各方面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够完善等问题依然突出。

二、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建设国家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今后一段时间,我区要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整合资源壮龙头,转型升级强实力,建稳基地促发展,紧密联结增效益,积极带动农村牧区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牧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一)加快培植壮大龙头企业,不断增强整体实力

当前,经济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大企业大集团之间的竞争。要推动农牧产业化经营发生质的飞跃,依靠“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是不行的,必须依靠“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大集团。要强化科技创新。鼓励龙头企业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加工层次深、产业链条长、增值水平高、竞争能力强,符合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要求的产品和产业。鼓励企业、科研院校、企业与院校采取多种形式联合与合作,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外领先技术。要加强引进战略。结合我区承接项目转移战略,优先引进知名龙头企业,借助其品牌效应,扩大对外影响;要注意引进科技主导型、生态环保型的绿色企业,引进有特色、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实现高起点发展。要加快资本扩张。广泛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资本重组,激活民营资本更多的进入农牧业产业化领域,推动企业由单纯的产品经营向资本经营转变,实现低成本、裂变式扩张。要注重外向开拓。加大扶持力度,努力打造一批极具引领作用的大型龙头企业。突出抓好肉羊、设施蔬菜、马铃薯、玉米和牛奶五个产业。重点扶持马铃薯产业和肉羊产业。通过实施“三个五工程”,即到2020年打造5个全国家喻户晓的内蒙古草原羊肉品牌,建设5家年存栏100万只以上的大型肉羊养殖联合体,培育5家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羊肉加工领军企业。努力把肉羊产业打造成为继乳产业和绒产业之后又一个具有拉动支撑作用的农牧业主导产业。

(二)认真抓好基地建设,打造完整产业链条

积极支持龙头企业组建自己的原材料生产基地,不断强化订单基地的生产指导与服务,使农牧民和企业成为利益共同体;引导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物流配送、连锁超市、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与超市对接,提高产品的产销率。要组织开展龙头企业基地建设等方面的专题调研活动,摸清情况,分类指导,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初步设想在今年农牧业产业化专项资金中单独拿出4000万元放到银行,对龙头企业基地建设贷款给予适当贴息补助。

(三)积极开展示范区建设,提高龙头企业集群集聚效应

以工业集中区、开发区等园区为载体,以龙头企业集群发展为重点,组织开展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打造集原料生产、精深加工、研发推广、包装储运、市场信息、金融服务、合作联结等为一体的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平台,加快构建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要尽快制定出台全区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意见,指导全区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探索配套相关扶持政策措施,推动示范区建设更好更快发展。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充分利用优势资源上项目,运用项目搞招商,通过招商引智、引技、引资,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要紧紧抓住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契机,搞好项目引进和对接,把符合我区发展需要的科技含量高、绿色环保、前景好的大项目、好项目,以及有持续投资能力的企业引进来。要改进和完善招商引资方式,努力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企业达产率。

(五)积极拓展融资渠道,有效破解资金短缺难题

今年以来,受国际经济低迷和国家货币政策影响,企业资金短缺更为普遍,特别是龙头企业受到的影响更为突出。要破解龙头企业资金不足的难题,必须多元开发、多管齐下、多渠道筹集。金融部门要改进对龙头企业的资信评估制度,积极开发动产(原料、产品)、知识产权、股权、林权、草场权、土地等信贷产品;支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组建小额担保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兴的金融组织。各地要积极组织和推荐优质证券中介机构进行辅导培育,妥善解决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的问题,尽快帮助龙头企业上市融资;要充分利用各种债券融资工具,增加直接融资规模。

篇2

    一、根据果品上市时间,合理配置各果树品种。

    所选栽培品种应向特色化方向发展:发展独具特色、市场走俏、有较高经济效益的品种,抓住特色,突出区域优势,同时对市场潜力不大的老果园进行改造。

    二、针对果品生产质量,推广先进生产技术。

    为了生产质量好、产量高、口感佳的果品,按照果园管理技术的要求,采取集中与分散、理论与实践、课堂与现场、重点突破与全面普及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大规模的果农培训。重点对花前复剪、疏花疏果、喷果形剂、果实套袋、高接换优、病虫害综合防治、土肥水管理、防霜冻、使用性诱剂等方面的新技术进行推广,使全镇果品生产向无公害化、标准化生产的方向发展。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落实多方位扶持政策。

    上级财政拿出部分资金作为果业发展基金,用于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以及聘请专家等项工作。另外,果业主管部门多方争取果业项目,以项目促发展,促进该镇果业发展。省、市、县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出台并落实果农生产规模化、果品优质化的奖励扶持政策。适当增加财政补贴并实行税收减免;通过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发展银行对其进行信贷支持;同时加大果园基础设施的投入,如:硬化通往果园的道路,打井、架线、铺设田间地下管道,条件适合的地方用滴灌、微灌设施等。为农民生产优质果品、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后顾之忧。

篇3

论文摘要 阐述造成黑加仑病虫害严重发生的原因,并介绍了黑加仑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即:以生物制剂、仿生农药和植物性杀虫剂为主导,协调运用人工、物理和化学的防治措施,以降低虫口密度,压缩发生面积,切实控制病虫害蔓延危害。

黑加仑(Raicbes nigrum L)是一种适合逆温带生长的浆果经济林树种,生长期20~25年,一般栽后第2年即可见果,第3年就可进入盛果期。黑加仑成熟果实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种子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其中生物活性最强的Y-亚麻酸含量高达12.9%,广泛用于降低血压血脂,防治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

伊犁巩留县位于伊犁河谷上游,水土、光热等自然条件优越,适合黑加仑浆果的生长发育,是黑加仑原产地之一。以黑加仑为主的小浆果种植业成为巩留县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农户的栽培管理技术落后,产量较低,不能形成规模效益,特别是平原乡镇栽培的黑加仑病虫害发生严重,制约了黑加仑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黑加仑病虫害防治较为随意,农药残留量大,价格上不去,经济效益低下,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广大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因此提高全县范围内广大农户的种植技术水平,推广无公害持续控制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1造成黑加仑病虫害严重发生的原因

一是预防为主的管理机制不健全,难以调动果农预防的积极性;二是缺乏有效的虫情监测手段,不能及时掌握病虫情的发生发展动态,致使防治工作处于被动局面;三是缺乏生态学观点,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有害生物产生抗性,森林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遭受破坏,森林自身调控功能严重失调;四是缺少有效的施药工具及技术,对受灾面积不能做全面、快速有效地处理。

2综合防治措施

黑加仑病害主要是白粉病,目前生产中采用的品种都是高抗白粉病品种,无需防治。黑加仑的主要虫害有透翅蛾和大芽瘿螨2种,透翅蛾危害枝干髓部,大芽瘿螨主要危害嫩芽。根据“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以生物制剂、仿生农药和植物性杀虫剂为主导、协调运用人工、物理和化学的防治措施,降低虫口密度,压缩发生面积,切实控制其蔓延危害。轻度发生区以自然调节为主,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自控能力。加强害虫种群动态监测,保护天敌并发挥其控制作用;中、重度发生区采取生物措施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病毒、仿生制剂压低虫口密度,然后通过增加天敌数量,达到生物调控害虫种群密度的作用。

2.1农业管理措施

(1)建立较完善的绿色果品生产管理体系。按绿色食品技术标准制定出黑加仑绿色果品生产技术规程,并建立黑加仑绿色果品生产基地。

(2)建立黑加仑无公害防治标准示范园。一是选择优良品种建标准示范园;二是区域化试验,选择山区、浅山区、平原等不同海拔地带进行无公害防治试验,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无公害防治方案;三是示范推广无公害防治药剂、器材的使用。

(3)建立技术服务小组,主要负责制定、引进、推广应用先进的林果栽培管理技术及黑加仑绿色果品基地生产操作技术规程。

(4)建立黑加仑病虫害测报网络体系,对黑加仑的主要虫害透翅蛾和大芽瘿螨发生、危害等进行预测预报,为黑加仑病虫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5)开展测土施肥、喷防、测报、生物农药配方、基地绿色果品生产等标准“五统一”的技术服务。

(6)建立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查询、培训、示范、推广体系,推广生物农药统一防治技术。

2.2人工物理防治

越冬(越夏)采用人工措施防治,此时加强对蛹和成虫的防治效果较佳。对于透翅蛾的防治,每年将春季剪下的枝条集中烧毁,以减少越冬蛹的基数;成虫羽化盛期应用杀虫灯(黑光灯)诱杀等措施,有利于降低下一代的虫口密度。防治大芽瘿螨可于秋季或春季开花前掰掉受害的大芽,集中烧毁或深埋。

2.3生物防治

6月上旬成虫产卵,于卵孵化期喷施生物农药和病毒防治。用药量为Bt 3 000亿国际单位/hm2、白僵菌制剂50~70亿孢子/g、阿维菌素5 000~8 000倍液。卵期释放寄生蜂防治。害虫产卵初期,设放蜂点50个/hm2,放蜂量25~150万头/hm2。

2.4药剂防治

用灭幼脲为主的仿生农药喷雾防治,可用20%灭幼脲Ⅲ号375g/hm2、1.2%烟参碱乳油1 000~1 500倍液等。仿生药剂使用要注意把握用药时间,虫龄越小越好。

篇4

提供技术服务。一是协会统一组织定期对会员进行技术培训,培训次数每年不少于8次。仅年,协会就统一组织培训达2600人次。二是适时发放生产技术资料给会员。每年发生产技术资料4期,近1万多份。三是在各片会员集中的地方建立科普橱窗,及时病虫害防治信息,每季度一期。四是技术人员适时地带着剪刀、药桶等工具到果园、地头,为会员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五是大力推广使用无公害的农资产品,为生产绿色食品奠定基础。协会在农资的供应上严格把关,凡是高毒、高残留的农资,拒绝在水果基地使用,并与“加拿大龙灯集团”、武汉“合缘”绿色生物公司实行农资供应连销,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无公害生产资料,确保果品质量。通过协会强有力的技术服务,使广大会员的果树栽培知识得到了极大提高,果农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经济收入迅速增长。凤山居委会一组的肖传琴,种油桃1亩,开始由于在防虫治病打药时不当,造成30多棵桃树无收。加入果业协会后,技术人员到田头进行指导,防治得当,果品质量大大提高,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亩平增收达到1000多元。

提供生产全程服务。产前,主要从发展规划、市场预测、品种改良、基地建设等方面提供信息服务,引导果农认真研究市场的需求和果品的发展方向及前景。产中,协会依托高校和大集团的技术实力和优势,“借船出海”。协会常年聘请了华中农业大学和北京农学院等大专院校的知名专家教授为协会的技术顾问,以尽快提升果农素质,转变果农的观念,与国内外大型农资企业合作,利用他的资金、技术和信息,及时解决果农生产中的实际困难。产后,协会为了提高果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注册了“”牌商标,将会员的产品统一包装和标识后统一销售。与此同时,协会还与镇农业服务中心联合开通了果业信息服务网,开展网上销售;与国内大中城市的大型水果批发市场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和合作,初步构建了协会的销售网络。近两年来,果品无积压滞销现象,协会的果品收益比一般农户增长了20%以上。

提供示范服务。协会在服务的过程中,为了使果农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协会始终把示范带动作为自己的工作重点之一。一是抓科普示范园建设。协会建立后,先后重点抓了花园移民果业基地、南门丰水梨基地、凤山油桃基地、汪家黄花梨基地科普示范园建设。二是培育科普示范户。协会要求每个技术员培植50个示范户,并造册登记,建立台帐,示范户的建设拿入技术员工作责任制进行考核。目前,协会已建立示范户1000多户,面积达3500多亩,示范户的亩收入比一般会员高出10%以上。

提供促销服务。协会成立前,果农的产品由于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和要求,产品质量差距大、种类杂、规模小,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由于无组织的分散各自跑销售市场,费用大,经济效率低。协会成立后,把帮助果农联售找市场,作为工作重点,由协会牵头,统一组织,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规范经营,市场把握好,消除了相互刹价的现象,价格合理,降低了经营成本,提高会员的收益。花园村二组的马明方,没有加入协会前,每年都为销售水果发愁,自己到处找销路,成本高,价格低。加入协会后,按照协会的要求,统一品牌,统一分级包装,每销售1万斤,比自售增收2000多元。

篇5

关键字:园艺果树;园艺技术

一、园艺果树栽培存在的主要问题

1.果树棚体问题

就现在的形式来看,棚体不通风,果树品种不多,授粉品种也比较缺乏,整形修理的也不够好。刻芽、拉枝等具体技术都不到位;农民配合力度不够,施肥量少,土壤也不够肥沃,这是果树设施栽培大棚存在的问题。

2.发展规模小,原始积累少

很多设施相对比较落后,且都以农民个体户为主体,专业不够精湛,农业销售服务体系还没有形成,造成农产品不能成批量、有组织的销售到外面去。属于盲目生产,没有进行市场调研,设施也不全,所以很难拓展外地市场。

3.很多技术没有普及到位

例如栽培技术,设施设备技术等,果农有实战经验,但不能使用那些技术性的东西去进行生产。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技术推广难度比较大,技术人员又缺少实战经验,且培训也较少,理论与实际差距大,进而产生脱节现象,与发展形势不相适应。

4.产品质量有待提高,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迫在眉睫

设施内温度较高且空气不流通,会导致虫害越来越多,农药喷的次数也在增多,这就会造成严重的污染。要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无公害生产和技术的意识。无公害绿色果品的生产是当务之急。

二、果树栽培技术应用的关键

1.调控果实品种的技术

使用设施果树栽培方法时,首先要选择适合栽培的果树品种,只有优选品种,才能提高果树的产量与质量。选择果树品种要注意三个原则:丰产的原则,应用设施栽培技术需要果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果果树不能丰产,果农就难以收回投入的成本,为了提高果农的经济收益,果农应选择易于丰产的品种。有市场品牌效应的原则,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人们对于果实的需求已经细化,果农在栽培果树的时候,要根据市场的需求选择果树品种,果农需根据市场的需求选择最适合栽培的品种。成活率高的原则,设施栽培技术为模拟适合果树生长环境的方法栽培果树,如果果树不易成活,那么有可能会由于人为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的时候出现些微偏差的缘故果树不能成长,这会浪费果农投入的生产成本,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果农需选择易于存活的品种。

2.调控生长环境的技术

果实在生长时,对生长环境有特殊的要求,果农应用设施栽培技术就是要调控与果树生长相关的环境因素。果农应用该栽培技术时需要控制以下几个因素:

光照的因素,设施栽培技术需要根据果树生长的光照需求模拟人工光照。以大棚果树生产技术为例,果农需应用透光性强的大棚,以便能为果树提供需要的光照、果棚的结构设计必须合理,以免在提供光照的过程中出现光照死角。

温度的因素,温度因素是影响果树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要让水果的口感好,就必须让果树生长在温差较大的环境下。此时果农需应用扣棚技术控制大棚内的温度,待果树完成休眠期后,将温度提高到果树需要的温度,为了做好大棚保温工作,果农还需覆盖大棚或应用草帘加盖技术,使果树能够渡过成长期。

湿度的因素,为了控制果树生长需要的湿度,果农可应用通风的方法或应用浇灌的方法人为的调节设施内的湿度。比如果农可应用通风的机器加强设施内的空气交流降低湿度;果农可用定期喷水的方法提高设施内的湿度。

3.调控果实成长的技术

果树根、茎、叶的成长决定果树成长的情况,果农需控制好果树生长的情况。比如部分果树要丰产,果农就需控制好果树的垂直根系,使果树能有效的吸收水、肥。果农可用起垄的方法控制果树的根系生长。

三、我国果业发展对策建议

1. 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与优化果品结构

果品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一方面,水果品种结构应适应市场的需求,做好不同水果品种之间的合理搭配,只有水果的质量好,竞争力才能增强;另一方面,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应不断进行树种、品种结构的调整,在安排果品生产时,要在确保优势水果主导地位的基础上,扩大优良品种的覆盖率。

2.积极推进果品产业化进程

尽快建立现代果品产业化经营体系,将分散运行的水果种植业、产后处理业、贮藏加工业以及相关的科技服务业和营销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并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和利益分配体系,从而解决目前不断加剧的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最终形成果品的种植业、产后商品处理业、贮藏加工业和科技产业于一体的综合产业发展的新格局,以迎接激烈的市场竞争。

3.提高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的程度

目前我国应通过制定各种水果的质量标准,进行国产设备和引进设备的选型工作,提高各种水果采后商品化处理的程度;尽快建立与高档优质果品相适应的现代果品批发市场、零售网点和贮运体系;重点建立现代果品的贮藏加工业和果品采后预冷、分级、打蜡等处理体系,提高包装的档次,完善“冷链”环节,使我国果品的商品化处理率逐渐提高。

4.大力发展贮藏加工业

在贮藏方面,应重点研究各地名、特、新、优果品的时、贮藏保鲜技术,延长贮藏期;在加工方面,应据国内国外市场的需求和消费者的喜好,增加加工品的花色品种.促使果品加工向深加工、精加工和综合利用的方向发展,积极研制开发水果保健品,提高果品生产的附加值。

5.认真实施科技兴果战略,建立高标准的商品基地

科研和技术服务部门大力推广品种改良技术、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合理施肥技术,应面向市场和果品产业发展的需要,逐步实现果品生产良种化、无毒化,促使水果种植向最适宜的地区集中,树立一批我国的果品品牌,发展优质果和能适应国际潮流的绿色果品的商品生产基地。

结语: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加快,只要在品种选择、脱毒快繁、预备苗生产、破休眠技术、优质高效综合配套技g、市场开拓等方面做好工作,果树设施栽培的面积将不断增加,果树设施栽培的前景广阔,无疑将迅速成为我国果品生产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参考文献:

篇6

枫林镇地处永嘉县北部山区,自然环境优美,大气、水源、土壤完全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发展标准。全镇有山场867hm2,其中坡度小于25°的低矮山地近600hm2。土质以壤土为主,土质疏松、肥沃。作为传统的脐橙种植区域,农民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和种植技术。

为了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脐橙种植优势,枫林镇党委、政府把以脐橙为主的果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有了初步规模,2008年全镇脐橙种植面积1218hm2,占全县种植面积的20%,产量达5011t,枫林镇已成为永嘉县最大的优质脐橙生产基地。

2脐橙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品种单一,供应期短

目前枫林脐橙主要品种是清家、华脐、白柳,其中华脐占主导地位。这些脐橙基本上是中熟品种,供应期2~3个月,上市时间集中,不利于产品效益的提高。

2.2采后商品化处理率低

枫林脐橙采后绝大多数是经过人工粗略地分级、挑选,采用普通纸箱或是薄膜、网袋等粗包装,基本上以初级产品进入市场,深加工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2.3品牌“诸侯混战”,宣传力度不够

在品牌方面,各乡镇纷纷打造自己的品牌,牌子多而杂。枫林镇自2002年就提出了用5年的时间将脐橙统一到“枫林脐橙”品牌上来,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品牌多而乱,阻碍了枫林脐橙知名度的扩大。

2.4技术支持缺乏生力军

目前大部分农户的技术支持是依靠技术员、不系统的宣传资料和针对性不太强的培训,出现问题不能够及时找到解决办法。

2.5无公害高效栽培推广成效不大

邻县发达乡镇已普遍采用无病毒苗木进行脐橙生产,而目前枫林镇脐橙无病毒良种苗木生产能力几乎为零。苗木繁育体系的各个环节没有形成有机整体,乱调乱运苗木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地方甚至把带有检疫性病害(溃疡病、黄龙病)的苗木引入产区,严重制约了脐橙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6资金短缺,发展缓慢

目前,国家虽然出台了农业小额贷款政策,但在脐橙种植初期,投资相对较大又没有收入,况且近几年化肥、农药价格迅速上扬,这无疑增加了果农的生产成本。因此,导致一些果农只栽不管、任其生长。

3脐橙产业发展对策

3.1优化品种结构

针对枫林脐橙品种单一、供应期短的特点,镇政府严格按照县里提出的“三带两极一目标”发展战略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要求,以“农业富镇”的镇域经济发展思路,通过充分调查、认真研究,对脐橙进行合理规划,打造具有自己特色的优势品种,实现优势品种区域化。

3.2加强脐橙采后处理技术

结合当地实际,集中科研力量,研究脐橙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脐橙气调贮藏技术,改进橙汁、酱等加工工艺,完善脐橙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规范和脐橙加工品标准体系。实现果实分级、包装、运输、贮存以及果品加工一体化,通过产后处理提高果品的商品性。

3.3抓品牌建设

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制定名牌产品培育发展计划,引导果农树立质量和品牌意识,强化脐橙采后的商品化处理,全力打造枫林无公害脐橙观光园。同时,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努力提高枫林脐橙的知名度,并以此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4加大财政投资力度

以“十一五”规划中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为方向,按照“统一规划、规模发展、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使用”的原则,集中县、镇内外财政力量,整治和加强果园基础设施,营造有效保持水土的绿化屏障,增强抗御旱、涝、风、冻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形成区域自然环境保障体系。

3.5加强脐橙栽培、绿色脐橙技术研究

与相关高校、科研单位合作,进行脐橙育种育苗、需水需肥规律等基础研究和测土配方施肥、控制枝量、疏花疏果、防晒措施、分期采收、病虫草害综合治理等栽培技术的研究。探索并制定与国际接轨的脐橙质量标准,实现果品生产技术规范化,对果品质量进行全程控制。进行绿色A级、AA级脐橙生产关键技术和脐橙农药残留、有害元素含量快速检测技术及无损检测技术研究,结合当地实际,为绿色脐橙生产构建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技术体系。

篇7

为了加快果品产业的发展步伐,把**建成全国锦橙第一县,重庆市果品第一县,以提高果农的经济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农业局的总体布署和安排,结合果品生产的实际情况,由经作科、果树站3名技术干部,分赴到花林、长沙、铁桥、临江等乡镇,对果品产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规划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于后:

一、果品产业发展现状

**是三峡库区乃至全国久负盛名的柑桔产业大县,素有“桔乡”、“金**”之美称。果品产业是**农村经济中农民致富、财政增收的优势产业。近几年,我县大力实施“换掉柑桔劣种跨世纪、改善基础条件上档次工程”,对盘强果品产业,改善果品质量,提高果品商品率和市场竞争力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果品生产初步实现了布局合理化、基地规模化、生产专业化。

(一)有宏大的生产规模。**果品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先后建立起以长沙镇为中心的柑桔生产基地乡镇22个,面积27万亩,年产量8万吨;以铁桥为中心的伏淡季优质水果生产基地11个,面积10万亩,产量2万吨。果品产业常年产值突破1亿元,占全县农业产值的10%,已成为重庆市果品生产大县。特别是“渝开”牌优质锦橙名闻遐迩,**年已获“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形成了以“渝开”牌锦橙为主导品种的传统优势柑桔产业。

(二)有较多的优良品种。1998年“白桥会议”之后,果品产业加紧实施高换工程,加速劣质品种改换,积极推进果品产业化,坚定不移地走优质、高产、高效的发展道路。截止**年,全县累计完成柑桔高换790万株,共引进、推广锦橙、脐橙、夏橙、血橙、桠柑、杂柑等名、优、特、新品种品系50多个,20多个伏淡季早、晚熟梨、李、桃品种,果树良种率达60%,果品优质果率达55%。

(三)有较高的生产效益。90年代以来,成功地实施了长江柑桔带建设项目、重庆市柑桔高接换种项目、果品品种改良示范基地项目和锦橙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通过实施,果品产量、质量和效益同步上升,果品改良新增产值800万元,改良实施区域农民人均收入增加300元以上。如去年长沙镇长沙村改良的优质锦橙和脐橙,销售收入较2001年增收60万元。随着良种柑桔的逐年推广,所产生的经济效益逐渐显示出来。

(四)有知名的品牌。我县是全国闻名的锦橙生产基地县,**锦橙曾连续六年获全国柑桔鉴评锦橙组第一名,“渝开”牌锦橙先后于1999、2001年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年已获“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锦橙、纽荷尔脐橙、太田桠柑被推荐为全国柑桔产业结构调整良种;**“铁桥牌”优质梨已名扬川、渝两地。加入WTO后,三峡汇源果业集团等龙头企业的推动,将使我县优质水果生产更具有广阔的前景。

(五)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本县境内地形以丘陵低山为主,立体气候明显,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5℃,年降雨量1220毫米,相对湿度80%,日照时数1463小时,无霜期306天。我县海拨500公尺以下的耕地占70%,土壤以紫色土为主,成土母质氧化钾含量丰富,PH值6.5左右,土层深厚肥沃,保水保肥力强。因此,发展果树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六)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国内市场上,我县与“三北”地区和京、津、沪、渝等国内大中城市建立了长期的较为稳定的产销关系,县外年销售量柑桔7万吨以上,梨主要销往“渝——万”干线为纽带的周边区县;在国际市场上,我县每年向俄罗斯、蒙古、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出口柑桔5000吨左右。入世后,我县以“渝开”牌锦橙为主体的**柑桔将抢滩国际国内市场,优质梨、李等伏淡季水果也将在整个渝东北市场觅得更多的机会,**水果将有着更为广阔的市场销售前景。

二、果品产业发展规划

**年至**年,全县果品种植面积发展12.5万亩,其中:柑桔发展8万亩(锦橙3万亩,夏橙5万亩),优质梨2.5万亩,桃李等2万亩。到**年,全县果品种植面积发展到50万亩,产量达20万吨,产值2.4亿元,实现果品生产增加值1.77亿元,税收1939万元。其中:柑桔发展到35万亩(锦橙22万亩,夏橙5万亩,红桔4万亩,脐橙、桠柑等4万亩),产量16万吨,产值2亿元,增加值达1.5亿元,税收1664万元(锦橙产量5万吨,产值0.7亿元,增加值0.5亿元,税收560万元);优质梨发展到5万亩,产量1.2万吨,产值1200万元,增加值877万元,税收96万元;桃李等发展到10万亩,产量2.8万吨,产值2240万元,增加值1637万元,税收179万元。

三、果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发展资金。按照县委、县政府打造中国锦橙第一县、重庆市果品第一县的发展要求,需果品产业发展资金2.5亿元,就目前看,资金投入较少。一是农民不原出钱发展果品生产,全县在县外打工的农民达30多万人,每年打工收入达2.4亿元,其资金主要用于农村房屋建设和发展三产业上,用于发展果品生产的资金较少;二是乡镇近年财政较困难,在果品产业发展中,很少有资金安排;三是据了解,今年县上安排的扶贫资金用于果品生产的发展资金只有75万元,较去年少一半,退耕还林政策也只有2万亩(其中柑桔1.5万亩,优质梨0.5万亩);五是去年县上安排用于柑桔高换的扶贫资金,经过县上有关单位验收后,至今部分乡镇资金还没有到位。

(二)部分乡镇认识不到位。部分乡镇领导对果品产业发展认识不够,认为年年都在抓果品生产的发展,但“卖果难”现象仍然突出,没有真正将果品生产工作作为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硬仗来打,对今年工作及“届期”规划思路不够清晰。如江里片区县上规划发展优质梨,但该片区的个别乡镇领导认为县上硬性规定发展优质梨,而农民认为这些区域不适宜种植优质梨,愿意种植柑桔,因此这些乡镇领导对发展优质梨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县上规划的任务难以完成。

(三)部分乡镇规划不成片。前两年虽然新植的柑桔、优质梨面积比较大,但由于没有集中规划成片,而是分散种植,不利于田间管理;加之建园的基础条件差,管理技术没有到位;特别是去年其他部门从县外引进的优质梨种苗质量差,导致果树栽植后成活率不高。

(四)果树栽后管理不力。有些干部没有督促、指导果农按照科学技术要求抓好果树生产的管理,配方施肥、保果壮果、病虫综防、树盘覆盖、果实套袋、人工授粉六大实用技术落实到位差,特别是今年少数乡镇出现了柑桔高换树不能下砧的问题。

四、果品产业发展中的对策

(一)借鉴工业思维模式。用工业思维谋划果品业,着眼于经济全球化,按照技术高新化,生产专业化,产品标准化,商品品牌化的要求,把果园办成“绿色工厂”,使农民成为“产业工人”,全面提升果品产业升级。

(二)推行企业化运行机制。按照政府引导,业主开发运作的产业化运行机制,在果品业发展中积极推行企业化管理。要主动与三峡汇源果业集团等企业建立合约关系,为果品加工争取订单。大力争取有一定资金、技术实力的工商企业、私营业主到我县落户,从事果品鲜销及批发市场建设。壮大果品生产者及运销协会、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能力。

(三)探索绿色食品生产模式。果品业本质上即是一个生态型产业。“猪——沼——果”生态模式实用性强,经济、环保效益高,颇受果农的欢迎。要进一步合理利用果品业发展的自然资源,注重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增值,大力引进环保技术,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按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开发生产绿色食品。

五、果品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落实果品产业发展资金。县政府应设立果品产业发展资金,安排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农村移民开发、生态环境建设、退耕还林等各种农业专项资金应集中使用。同时,建议县委、县政府及时安排和兑现今年果品产业发展资金,以确保果品产业的稳步发展。

篇8

1、工作目标

全面加强果树投入品管理,规范农药、肥料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生产经营和使用,促进农药、化肥科学减量使用,坚决杜绝在果品生产过程中使用高毒农药、严厉打击农药超标、非法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他违禁物质等违法行为,大力推进果品标准化生产。积极组织开展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的认证工作,从源头上确保果品质量安全。

通过对果品严格检测、监管。使果品例行监督检测、生产记录档案和质量追溯、质量品牌认证、信息和安全预警制度化,确保果品质量安全。

2、整治重点

(1)重点区域:是农药、肥料等投入品的销售和使用。严厉打击违规使用禁限用高毒农药:如甲胺磷、对硫磷高度农药、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农药,和滥用化肥农药,非法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他违禁物质等违法违规行为。

(2)重点品种:包括苹果、梨、桃、葡萄、冬枣、小枣、杏、柿子。

(3)重点单位:大型果品生产基地、中小型果园、水果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储存加工果品企业、农药化肥销售点等。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工。建立果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将专项整治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单位和具体责任人,确保领导到位、组织到位和责任到位。及时部署安排,保障果品质量专项整治工作顺利开展,形成果品从种植环节到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前的质量安全责任网。

2、加强监督检查,严控源头污染。按照“安全、生态、优质、高效”的发展要求,严格落实生产环节监管责任,严厉打击违规使用禁限用高毒农药的不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农药、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投入品的科学合理使用。配合有关部门集中力量,对重点区域、重点品种,组织开展果品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广泛排查整治各类果品安全风险隐患。及时掌握当地果品质量安全状况,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切实防范区域性果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3、完善标准体系,推进标准化生产。从我县实际出发,加快制定从选种、育苗到整地、栽培、管理、采摘等各个环节的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形成完善的地方标准化生产体系,逐步提高标准的层次和档次。同时,逐步建立有效的果树标准化生产运行机制,培育果业新型主体,鼓励果树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参与果业生产经营,积极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化+标准化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全面提升果树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

4、加快产品认证,抓好品牌培育。支持和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积极开展产品认证和品牌建设。一是加快认证国际化,鼓励生产、初加工和流通合作组织和企业采用国际先进标准,积极开展国际质量标准体系等质量管理认证,取得通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二是积极开展国家认证。三是支持利用区域特色和优势果品,通过注册商标,举办观光节、采摘节、展销会、推介会等节会活动,打造区域品牌,提高果品的知名度和信誉度,靠特色优势树立品牌,靠龙头企业打造品牌,靠文化内涵提升品牌,通过名牌产品培育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5、强化监管管理,建立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完善果品安全监督管理、应急处理等工作体系,构建监管长效机制,做到源头严控、产中严管、产出严检。一是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农药、肥料等生产投入品的销售管理。二是建立完善检测体系,开展日常检测,配备专门人员及简易检测设备,切实做好果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三是加强果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工作,建立完备的档案记录和果品标签管理制度,切实做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四是严格责任追究,对工作落实不到位或发生果品安全事故的单位或个人,要依据有关法规追究责任。

6、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广泛开展果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和培训。一是加强典型宣传。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集中宣传一批在果品质量安全方面守法合规、诚实经营、实绩突出的正面典型,同时集中曝光一批典型案件。二是推广先进经验。要把果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标准化生产工作方面较为突出的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和监管单位等有创新意义的举措、好的经验做法加以总结推广,树立质量安全的良好形象。三是开展培训活动。采取各种形式,深入社区、深入基地,广泛开展果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把果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到广大消费者,培训到每个生产经营者。四是广泛发动群众。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果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举报违法经营行为,营造全社会知法守法的浓厚氛围,增强广大生产者诚信经营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推动果品质量安全科学监管、依法监管、有效监管。

三、工作步骤与时间安排

1、动员部署阶段(3月中旬至4月10日)。安排部署专项整治内容,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和工作计划,明确整治目标和整治重点任务,细化分工,落实责任,保障专项整治工作顺利开展。

2、组织实施阶段(4月10日至12月31日)。按照专项整治方案,结合本县实际,配合公安、农业、药监等部门,在果品产区开展以查处销售和使用国家禁限用农药为主的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对标准化生产的指导,通过标准化生产、产品认证、安全监管、果品质量安全抽检监测等多种途径,稳步推动专项整治工作。并及时通报整治过程中发现的果品质量安全问题,对问题单位督促整改。

3、中期总结调整阶段(8月1日至8月31日)。在实施专项整治的中期,总结专项整治成功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整治方案,进一步强化果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年终总结阶段(12月1日至12月31日)。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形成书面材料,汇总形成全县果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总结。于2014年11月20日前报市果树站。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食品安全的指示精神,充分认识抓好果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对果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

2、明确责任,抓好落实。坚持政府统一领导,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县政府对本辖区的果品质量安全负总责。实施督查督办制度,按照“属地管理、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专项整治问责机制。要根据职责分工,逐环节、逐区域、逐品种的开展专项整治,切实抓好任务落实。

篇9

发展产业,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科学发展观。果业已成为我县的支柱产业,如何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优化升级产业,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四进四思”阶段,本人深入乡村开展调查研究,探寻__果业科学发展路子,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__果业现状

__县地处江西省赣州市南部,位于东经115°9′52″至115°37′13″,东西宽48.8公里;北纬24°52′18″至25°36′52″,南北长84.6公里。东及东南连会昌、寻乌;西南接定南;西和信丰交界;北与于都、赣县毗邻。全县辖8个镇10个乡,160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35.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86万人,全县总面积237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29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3.4%,耕地面积19.8万亩,人均山地面积8.6亩,人均耕地面积0.57亩,是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俗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

__县地处南岭山脉的延续地带。属于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具有春早、夏长、秋短、冬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特点。农业自然资源丰富,是国内得天独厚的柑桔生产区域,现已成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脐橙)生产基地示范县、全国园艺农产品(水果)出口示范区。__柑桔产业方兴未艾,通过积极实施“兴果富民”、“在山上再造一个高效益的__”和“3年打基础,5年搭框架,10年成体系”的发展战略,__果业尤其是脐橙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至20__年底止,全县果业面积达35万亩,其中脐橙面积30万亩,已建成万亩脐橙基地乡镇12个,山川潭、独立岽、莲塘隘、中坑、上寨、刘金坑、仙人峰等万亩生态果园示范区10个,连片千亩脐橙示范区126个,水果总产量25万吨,其中脐橙22万吨。

在发展脐橙产业过程中,__县坚持生态化开发,坚持高标准建园,园、林、路综合配套,按照“一个果园就是一个景点,一个村庄就是一个景区”的要求,着力建设橙乡花园。在生产模式上,通过创建无公害果园,探索出了一条被称之为赣南模式的“猪—沼—果”工程,使脐橙生产逐步走上了“山顶戴帽、山腰种果、山脚养殖、果园养猪”的发展新路子。在管理模式上,牢牢抓住无公害这根主线,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病虫害,果实套袋,配方施肥等技术,狠抓农业投入品的市场准入和监管,禁止销售和使用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定期对果园土壤环境和果品进行监测和检测。积极组织和实施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狠抓出境柑桔基地建设和绿色基地创建工作,目前,有15个基地面积4.18万亩获出口登记备案,有12万亩基地列为全国绿色食品脐橙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我县逐步成为赣州乃至全省、全国无公害脐橙生产基地强县。

二、__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柑桔品种单一,熟期集中

__柑桔已成生产规模的主栽品种为二类。宽皮柑桔类栽种温州蜜柑为主,早熟品种为宫川、兴津,中熟品种为尾张,近2年,部分区域发展了少量的杂柑;脐橙类栽种的品种相当单一,早熟品种以朋娜、福罗斯特为主,中熟品种以纽贺尔为主。目前全县柑桔栽种面积其栽种的品种大致为:脐橙占总面积的88%,宽皮柑桔等占总面积的12%,而中熟纽贺尔品种占脐橙总面积的95%左右,约27万亩。由于纽贺尔成熟期在11月中下旬,采收期最多在2个月之间,加上果实贮藏时间过长会降低品质,耐贮性不佳。因此,市场供应期短的问题相当突出,将来很可能出现季节性产品滞销,周期性生产效益差,最终导致“果贱伤农”或“改造更新”。

2、生产成本较高

__脐橙近几年卖价呈暴利趋势,一定程度刺激了果农大投入、高投入建园和经营果园,这一现象不符合生产经营规律和市场规律。据全县果园生产成本普查显示:新建园(不含生产基础设施配套),每亩(50株)成本普遍在1200—1600元,幼树园抚育成本每亩900—1200元,投产果园(6年生成年树)每市斤果的成本0.35—0.45元,如果加上建园抚育成本和生产设施配套成本,每市斤果的成本达0.5元左右。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是劳务工资增长、深翻改土、施肥量过大,病虫防治用药不合理。生产成本过高,一旦脐橙产品价格回落,或出现与广西、湖南、湖北等其它产地脐橙价格水平(1.8—2.4元/公斤)相近的话,__脐橙就会失去市场竞争优势。

3、面积增长较快但管理相对滞后

__柑桔发展从20__年至20__年的7年间,新增柑桔面积近20万亩,居全市之首。这些新增面积有很大的比例是中北部乡镇柑桔发展基础较差的区域新发展起来的,栽培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加上资金投入不足,不同程度存在成园慢、投产迟、产量和效益未能达到正常水平。

4、果园基础设施配套跟不上

__柑桔开发建园都是几百亩、上千亩甚至连片万亩形成规模生产基地,因此,果园用电、用水普遍缺乏配套,基本上靠天下雨维持果园灌溉用水,一旦出现秋冬长期干旱,果树越冬冻前灌水就无法保障用水需要,给柑桔生产造成巨大的威胁和较大的经济损失。另外,果园道路的维修管护尚未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象目前的路道状况,根本适应不了今后果园产出期的运输负荷。

5、果品加工与营销体系不完善

__柑桔采后商品化处理已有26条加工生产线,但从现在的加工运行状况看,加工的果品量相当一部分是从县外购进的果品,真正收购加工__的果品不到全县总产的25%。在果品贮藏、延长上市期也还相当滞后,除少量果农和本县贩运户自行简易贮藏少量果品外,冷藏和大型的商业化贮藏还是空白。在市场方面,除传统的客商入园订果,目前落户__果品营销企业组织批量果品销售外,产地销售体系很弱,既没有综合功能较全的柑桔交易市场,也没有在外拓展建立固定营销或专营“三百山”脐橙的网点;__柑桔是千家万户种植经营,大部分果农还是等客户进园定货,虽然成立了果业协会,但其服务功能不全,没有形成一头联市场、一头联果农(生产基地)的产销联合体。因此,大部分果农对今后的柑桔,尤其是脐橙果品销售和市场前景有所担忧。目前,果品几乎全部鲜销,加工橙汁还是空白。

三、__果业发展思路

针对以上我县果业存在问题,我们必须调整发展思路,与时俱进发展果业,顺应市场需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优化我县果业品种结构,抓好基地升级优化,开拓营销工作,全面提升果业产业竞争力。

1、大力发展加工橙,走鲜销与加工并举之路,优化品种结构,实行果业开发工作战略性转移。

一是__发展加工甜橙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优势。__地处北纬偏低地区,距北回归线仅差1度20分,属于中亚热带湿润气候,据连续33年气象资料统计:全年平均日照时数1775小时,日照率为40%以上,年平均温度

18—18.7℃,≥10℃的有效积温5927.5℃—6529℃,一月平均气温7至8℃,平均极端最低气温2至-3℃,极端最低温-7.2℃,无霜期282天,9—11月昼夜温差13.3℃,相对空气湿度79%。受海洋季风影响,雨季分明,且雨热同季,年降雨量1600—1800毫米。__县的地貌轮廓为低山陵区,土壤类型主要有花岗岩红壤、变质砂岩红壤、析(千枚)岩红壤、紫红色砂岩红壤和混质岩及冲积层红壤等6种,以紫红色砂岩红壤为主,兼有少量山地黄壤土质。红、黄壤土层深厚,一般可达2米以上。土壤ph值多在5—6之间,富含磷、钾等矿物营养元素,山地植被繁茂,土壤疏松,自然肥力高,多数为低山丘陵缓坡地,稍加改造就可以造成高标准的柑桔基地,全县山地多为低山丘陵缓坡地,大部分可垦地的坡度在20度以内,海拔在200米以下,全县适宜栽种柑桔的山地面积达60万亩,最优适栽面积45万亩。__县被国家农业部列入赣南湘南桂北柑桔产业优势区,是全国第一个无公害脐橙生产示范基地县。__县具有种植兴国2—8、哈姆林等甜橙的成功历史。二是橙汁加工是推动一个国家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橙汁加工量少,消费橙汁的95%依赖进口,橙汁业发展潜力大。国内脐橙面积大并仍在快速扩展,未来脐橙价格下跌不可避免。发展橙汁工业是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三是现阶段,脐橙售价高,加工甜橙种植效益明显低于脐橙,但当脐橙价格降低至约2.0元/kg时,加工甜橙的种植效益与脐橙相当,但加工甜橙不存在销售问题。预计5~7年后,赣南脐橙价格将降低至2元/kg或更低。因此,当前应是发展加工甜橙的较好时期,因为加工甜橙种植7~8年后才能进入盛产期。

四是巴西和美国橙汁产量占全球的80%以上,但两国近年受到危险性病虫危害、土地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加工甜橙果实价格大幅度攀升,导致国际橙汁价格成倍上扬,未来10年内浓缩橙汁价格难于下跌至1900美元/吨以下。我国迎来发展橙汁工业的大好机遇。

五是发展加工橙符合国家农业产业化政策,顺应了现代农业发展形势。20__年11月,我县引进了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落户__。20__年农夫公司一期工厂建成,实现了当年建厂,当年投产目标,基地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已开发加工橙基地1.2万亩,定植51万株,加工橙产业初现端睨。今后要继续加大发展力度,把加工橙产业做强做大,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走鲜销与加工并举之路,促进我县果业发展走上良性可持续发展轨道。

2、抓好脐橙基地升级优化,扩大脐橙出口基地面积,全面提升果业科技竞争力。

我县现有脐橙面积达到了一定规模,但是涉及4万多户果农的分散型现状,组织化程度比较低,各基地的技术管理难于统一,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农资供应,统一采摘时间,统一品牌销售难度较大。为此,我们必须在无公害生产示范基础上,抓好基地的升级优化。

一是要做好出口基地登记备案工作。出口基地是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现在我县有15个出口基地,面积4.18万亩,出口基地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产业发展要求相比,差距仍然较大。__脐橙要走出国门、走向市场还必须进一步扩大出口种植基地面积。全县要立足于建大出口基地目标,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狠抓出口种植基地建设工作。同时,要抓好出口加工厂登记备案工作,促进果品流通出口。

二是创建绿色食品原料脐橙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绿色食品对生产的要求更加严格,创建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意义重大,是产业发展方向。目前,我县已列入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创建县,面积12万亩,今后要逐步实现生产标准化,全县一盘棋,建立良好管理机制,抓好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实施。要继续扩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规模,通过创建工作,力促我县果品质量有较大提高。

三是努力创建有机脐橙基地示范工作。有机食品是世界最高要求和级别食品,对生产环境、技术要求、管理规范提出更加严厉标准。有机脐橙是进入国际市场,跨入高端市场的必然要求。去年,我县王品公司开始着手创建和探索。作为一种发展新趋势,政府、果品部门及相关基地应积极响应,抓好示范,总结经验。

3、开拓市场,树立品牌,抓好营销,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

一是建立市场营销体系,加强基地与市场的对接。营销体系的建立要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果农参与来实现。发现现有脐橙鲜果加工企业作用,开拓国际国内市场,与市场建立良好的对接关系。发挥果品经纪人作用,加强与果农对接,把市场需求信息告诉果农,按市场要求组织生产。

二是抓好营销队伍建设,大力发展果业合作经济组织。对营销人员要加强管理和组织,要通过组建合作社,鼓励果农参与果品营销工作,全社会形成合力,在营销工作方面寻求一个突破,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篇10

关键词:果品经济林;产业;问题;对策;建议

经济林产业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体现,是第一、二、三产业融为一体的生态富民产业,是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的最佳结合。近几年,彰武县以“沈阜20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项目”和“辽宁省千万亩经济林项目”为抓手,主要以发展干鲜果品为主,大面积发展果品经济林。全县围绕果品经济林发展规划,在果树新植、重造、老树改造、高效精品园品质提升园建设及结果园栽培管理技术指导、果品生产安全监督、经济林标准化示范园建设、突发病虫害重点防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践经营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完善和克服。

1 现状分析

2010年以来,省市委、省市政府把大力发展果品经济林产业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以规模经营和发展为目标,不断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使全县的果品经济林产业步入良性化发展轨道。全县新发展各类果树面积达到4640公顷,栽植品种主要有优质梨、仁用杏、寒富苹果、树莓、大果榛子等十余种。全县各部门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推进了果品经济林产业健康发展。

1.1争取新项目,打造精品示范园

争取经济林标准化示范园建设计划项目和高效精品园品质提升园建设项目,成功建设了双庙镇凤吉果树栽培示范园、四合城镇三官果品采摘园、章古台镇章古台新品种示范园、大四镇高效精品园品质提升园等示范园。

1.2举办采摘活动,拓宽果品销售渠道

果品采摘不仅满足游客休闲娱乐的需求,亲手采摘的果品新鲜可口,吃的放心,而且还为果农带来高收益,一举两得。根据不同果品成熟期,适时举办梨、苹果、树莓等果品采摘活动,拓宽果品销售渠道,增加果农收入。同时,充分发挥合作社和协会作用,在果品上市前做好梨、苹果等水果销售市场调查,派专人到外地考察果品市场,利用报纸、电台、电视、网络等渠道及时宣传报道果业信息,解决果品产销矛盾,增加果农收入。

1.3应用和推广抗旱技术,保障果品经济林栽植成活率

在水利部门支持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果树栽植地块做到了水利设施的足额配套,应用和推广了先进的节水灌溉设施和技术,提高了果树栽植成活率,确保果品经济林工程建设质量。

2 存在主要问题

果品经济林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突显了诸多的困难和问题。

2.1规划不合理,没有做到适地适树

因果品经济林栽植面积较大,很多经济林栽植地块没有经过实地踏查,专家论证,区域布局不尽合理,受水、电、路、防护林网配套设施影响,形成了为完成造林任务而栽植的弊端,造成了有些地块要重新规划和栽植。另外,个别地块栽植品种过于牵强,没有考虑土壤立地条件,还有的地块栽植品种统一化,再加上苗木本身质量问题,栽植方法不当、技术管理问题,造成了苗木新植后成活率低。

2.2果品质量不高,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由于果品经济林发展迅猛,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有所提高,虽然在栽植、管理、贮藏包装、运输、营销等环节尽量做得完善,但由于果品标准化生产、产后规范化处理等方面欠缺,造成果品在形状、果个、硬度、色泽、口感等方面不尽如人意,果品质量大打折扣,难以达到市场需求标准,影响了经济效益。

2.3分散经营较多,规模化程度不高

全县果树生产主要以个体农户分散经营为主,由于个人认识和管理水平差异,造成栽植品种多样化,很难形成规模经营和管理。果品经济林产量和果品质量上差别较大,难以达到统一标准。由于形不成一定规模,生产和销售方面受到滞约,机械化操作和规范化管理无法进行,果树栽培科技含量低。所以在果品经济林产业发展上,生产是基础,销售是关键,体系是保障,产销不通是果品经济林产业大问题。

2.4管理粗放,技术水平不高

全县的果树栽培面积在几年内迅速扩张,在管理上存在很大问题。一是栽植面积较大,技术管理跟不上。很多果农都是初次经营,缺乏实践管理经验,只懂得栽植、不懂得管理技术。专业技术部门人力资源有限,技术指导、培训做不到常态化,造成果湓耘喙芾淼母叱杀尽⒌托Ч。二是管理粗放,效益不高。部分没有技术基础、缺乏管理认识的果农重栽轻管,致使果树树形不佳,长势不良,抗病虫危害能力差,病虫害频繁发生且危害重,果品产量和质量低。粗放管理生产出的果品外观差,品质不好,档次低,农药含量超标,缺乏市场竞争力。出现低档次果品的区域性、季节性过剩,价格下滑明显。

3对策

3.1加大技术培训,提高果农科技素质

以培训新型果农适应现代果业发展的需要为目标,以果树种植大户、果业协会会员、合作社社员等为重点,有针对性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做到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周边果农。另外,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搞好技术对接,保障技术支撑。邀请知名专家现场指导,增强培训效果,不但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增加了科技成果转化途径,而且促进果品经济林产业健康发展。

3.2选育优良品种,增加科技含量

在品种选育上着重选择品质优良、丰产性好、抗性强的高产、优质果树品种栽植。做到适地适树,科学管理。

3.3提高栽培管理技术,提高果品质量。

改变传统的栽培方式,在土壤改良、水利设施配套、配方施肥、禁药使用、技术管理等方面加强科技含量,重点向无公害、无农药残留等绿色放心食品方面发展,提高果品质量的满意度。

3.4加强基地建设,开展科技示范

选设各类果树品种科技示范园或生产基地。具有一定规模,有产品特色,有极强的典型示范作用,供果农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