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的发展范文
时间:2023-12-22 18:04: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科学的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建立了层次清晰的认识实习教学模式与内容
环境科学创新实验区的专业认识实习主要分为实习基础层次、现场实习层次、总结分析层次等三个层次。实习基础层次主要由专业知识专题讲座、典型工程案例视频和仿真模型基地参观等环节组成,其主要目标是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基础理论知识,让学生对未来所学的专业知识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现场实习层次主要有国内现场实习和国外现场实习,内容涉及污水处理与资源化领域、城市供水处理技术领域、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领域、流域污染控制领域、环境生态修复领域、高端仪器分析技术以及环境管理领域等,其目的使学生在国际视野下直面全球环境问题、了解和熟悉国内外污染控制技术与方法以及先进的环境管理等,培养和提高了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总结分析层次是实习结束,学生编写实习报告,进行中外环境技术比较,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发表自己的感想。在此基础上,学生制作展板在学院范围内进行巡展,在环境科学系层面上组织进行PPT交流,邀请全系学生乃至环境学院学生参加,使学生达到来自多途径实习知识及成果的“共享”,进一步丰富了认识实习创新发展的内涵。
1.2形成学科优势、社会资源与一流师资为认识实习服务的运行机制
稳定的实习基地是环境科学创新实验区专业认识实习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实践,在上海市及周边地区与技术先进、管理经验丰富的环境治理企业及环境监测与管理部门签订了校企共建实习基地协议,利用科研资源建立了科研型实习基地、利用科技优势建立了仿真模型辅助实习基地等模式,确保了环境科学创新实验区专业认识实习的顺利实施。在2010级环境科学创新实验区的专业实习中,与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专业的学生一起组成认识实习团队,配以专业的教授和研究生团队,开展了同济大学--浙江农林大学联合暑期实践活动,进一步探索了与地方高校合作的专业实践模式。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本教改课题还借助“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学校对外交流等平台,积极推进海外实习基地的建立,使学生走出国门进行专业实习教学;通过中外环境治理技术、环境管理及教学对比,拓展了学生国际化的环境教育视野,提升了学生站在全球视野看待环境问题的区域性、全球性的能力。学术水平高、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教授参加实习教学是保证实习体系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教授班主任机制的建设是创新实验区的一大特色,教授班主任直接组织和指导环境科学创新实验区所在班级学生专业认识实习的教学工作;每年还吸引一批科研教学一线的教授、骨干教师直接参与实习教学,保障了国外实习教学的顺利进行;教授课题组的部分博士、硕士研究生也直接参与实习教学工作,构成了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并举的实习教学队伍,保证了实习教学队伍的稳定性、先进性和可持续性,实现了一流师资、一流资源为本科实习教学服务。
1.3实现现代教学手段全面提升认识实习质量和时空效率的教学模式
针对环境科学创新实验区认识实习涉及面广,工程类型多,工艺过程复杂,实习基地遍布各地,实习时间、地理位置及经费制约等因素,发挥以数字模拟技术、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现代虚拟教学手段的作用,成为认识实习内容、方式和手段的重要补充,拓宽认识实习的内涵,大幅度提高实习质量和时空效率。目前,拍摄了多类型的实习教学视频项目,学生可以通过视频直接进行学习,不仅为学生锻炼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新的途径,而且丰富了实习教学内涵,探索了实习教学发展模式。
1.4拓展学生环境问题的全球视野和国际化交流能力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创新实验区对实习教学进行了新的改革和尝试,并一直致力于探索新的实习模式,在不断巩固和发展国内实习的同时,注重国际实习的开拓,努力争取与国外知名大学和企业合作,使环境科学创新实验区的学生赴国外实习。我们充分利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和亚太地区大学联盟的国际化交流平台,为大学生创造国际实习交流的机会。目前,与加拿大、韩国、日本、肯尼亚、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等国家和地区开展现场实习工作,并与当地高校开展实习教学方面的交流,学习境外高校先进的实习教学理念和方法。自环境科学创新实验区成立以来,组织每届学生集体去国外或地区进行实习,2010级环境科学创新实验区29名学生参加了“2012年中日-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及技术的比较”的暑期学校,去日本福冈、九州进行专业实习并与日本九州大学进行学习交流;2011级创新实验区33名学生去中国台湾高雄进行专业实习并与高雄大学师生开展“2013两岸环保青年交流与对话学习”活动;2012级25名学生去非洲肯尼亚进行了主题为“郑和之舟”的生态环境实习。通过暑期学校、暑期夏令营、短期交流等方式开展国际化联合实习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国外进行实习交流的机会,感受不同的培养模式,培养大学生的世界眼光,拓展思维空间和领域。
2结语
篇2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内涵
1、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80年代末90年代初,循环经济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在西方主要工业国家成熟和完善起来。90年代中后期,循环经济的概念和理论开始被环保界人士引入我国。
关于循环经济的概念,国内学者在定义时,大都把国外的基本定义――“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作为关键词,但在进一步解释时,由于各自的认知和阐述的角度不同,给出的概念也不相同。据不完全统计,关于循环经济的定义有40种之多。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同志2004年9月27日在“全国循环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讲话,其中对循环经济的概念给出了一个明确定义:“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本报告认为这一定义是迄今为止最接近循环经济本质、最能为各方所接受的概念,因此,本报告把马凯同志关于循环经济的定义作为我们的基本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展开论述。
上述概念包含了循环经济的核心、原则、特征,同时也指出了循环经济的本质――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在这里,“循环”是相对于传统的线性增长模式而言的。线性模式中物质的流动方向表现为“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这意味着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越多,产生的废弃物也就越多,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就越大;循环经济模式中物质的流动方向表现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2、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
(1)“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3R原则)。“减量化”(reduce)是指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核心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生产中,减量化原则常常表现为要求产品体积小型化和产品重量轻型化。此外,要求产品包装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从而达到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目的。减量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使用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再利用”(reuse)是指产品多次使用或修复、翻新或再制造后继续使用,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防止过早地成为垃圾;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用品的污染。“资源化”(resources)是指将废弃物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既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资源化原则属于输出端方法,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循环经济不是简单地通过循环利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而是强调在优先减少资源消耗和减少废物产生的基础上综合运用3R原则,3R原则的优先顺序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2)循环经济的框架和基本模式。循环经济在微观层面上,要求企业节约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减量化;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并延伸到废旧物资回收和再生利用;根据资源条件和产业布局,延长和拓宽生产链条,促进产业间的共生耦合。循环经济在宏观层面上,要求对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建立和完善企业间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具体地说,在产业体系上,包括了工业、农业、服务业三大产业体系;在流程上包含了生产、消费和回收三大环节;在纵深层面上,包括了企业、区域和社会三个层面。
西方国家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摸索形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四种基本模式:
①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推行清洁生产、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通过组织厂内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延长生产链条,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尽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产品的耐用性等。
②区域生态工业园区模式。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使一家工厂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建立工业生态园区。
③在社会层面上废物的回收再利用体系。建立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提倡节约型消费模式和“可持续消费”理念,建设节约型社会。
④社会循环经济体系。如日本政府为推动循环经济的形成,提出了到2010年要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资源投入产出率比2000年提高40%,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40%,废弃物最终处置量减少50%。
3、发展循环经济是一次深刻的范式革命,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基础和主要途径
循环经济的创立和完善过程就是一次深刻的范式革命,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①循环经济范式扬弃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认为人类应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负有保持生态系统平衡的使命。②循环经济主张重新认识自然资本的作用,“末端治理范式”利用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和加工资本开发自然资本,而循环经济从强调重视提高资源生产率,将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作为“资本”和“生产要素”纳入经济制度和运行机制中。③倡导人类福利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正。④循环经济模式主张将制度、体制、管理、技术、文化等因素通盘考虑,在道德规范、政府管理、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观念的创新,以实现积极、和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要途径。我国的国情决定了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通过挥霍资源的高消费(浪费)拉动经济增长。西方古典经济学早有“节约导致衰退(如蜜蜂寓言),奢侈浪费带来繁荣(如碎窗理论)”的理论倾向。当代宏观经济学的“消费拉动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提供就业机会”逻辑线索,一方面是以所有权和分配不公制度为前提,同时也是以假定资源节约原则和繁荣目标的替代关系为前提。而可持续发展要“兼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要求改变大众传统的消费意识,本身包含着对西方主流经济思想的冲击。这可能是比范式革命更深刻的理论挑战。
二、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
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从总体上仍没有脱离“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模式,这对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构成严峻的挑战。
1、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
(1)资源、能源严重短缺
我国资源、能源严重短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水资源。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220立方米,约为世界平均值的1/4,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联合国确定的1700立方米用水紧张线,其中有10个省(区、市)低于500立方米严重缺水线。目前我国662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常年供水不足,其中 110个城市严重缺水。
②土地资源。2000年,我国人均耕地仅0.1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分别不到俄罗斯、美国、印度的1/8、1/6、2/3。
③矿产资源。按已发现的(171种)和探明储量的(158种)矿产资源看,我国矿产资源总量约占世界的12%,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排名第53位。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④森林资源。我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蓄积量仅为0.128公顷和9.048立方米,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1.3%和1/8。
⑤能源。我国常规商品能源资源占世界总量的10.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到2020年,要再实现GDP翻两番,即便按能源再翻一番考虑,要保障能源供给也有很大困难。
(2)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浪费严重
①资源产出率低。按现行汇率计算,2003年我国GDP总量为1.4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的4%,但重要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很高,石油为7.4%,原煤31%、钢铁27%、氧化铝25%、水泥40%。我国用水总量与美国相当,但GDP仅为美国的1/8;消耗每吨标准煤实现的GDP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
②资源利用效率低。能源转换效率:我国单位GDP产品的能源加工、转换、贮运和终端利用的效率约为34.3%,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初的效率水平为41%。单位能源效率(GDP/kg标准煤):1999年,我国这一指标是0.81美元,日本5.58美元,法国3.24美元,韩国1.56美元,印度0.72美元,世界平均值为1.86美元。主要耗能设备能源效率:如风机、水泵平均设计效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5个百分点,系统运行效率低近20个百分点。机动车百公里油耗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比美国高10%;载货汽车百吨公里油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倍以上。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3倍。
③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我国木材综合利用率约60%,也比发达国家低20个左右百分点。
④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低。2003年我国钢铁工业废钢利用量为5800多万吨,占粗钢产量的比例为26%,而世界平均水平为43%;再生铜产量93万吨,占铜产量的22%,而世界平均水平为27%;再生铝产量145万吨,占铝产量的21%,而世界平均水平为40%。轮胎翻新量仅占新胎产量的4%,而发达国家一般为10%,其中轿车轮胎基本不翻新,而欧盟翻新率达18.8%。此外,我国每年还有大量的废旧家电和电子产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玻璃等,没有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3)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日益严重
①水污染。根据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3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达到460亿吨。大量未经处理或不达标的废水直接排入江河湖库,我国七大水系、湖泊、水库、部分地区地下水和近岸海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机污染普遍,生活用水源污染日益突出。
②大气污染。2003年全国烟尘排放总量近100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159万吨,居世界第1位。全国酸雨面积占国地面积的1/3,已形成华中、西南、华东、华南等多个酸雨区,尤以华中酸雨区为重。1999年对我国338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统计结果表明,66.9%的城市超过满足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级标准,其中超过三级标准的有137个城市,占统计城市的40.5%。
③固体废物及城市垃圾污染。2002年,全国660个建制市生活垃圾产生量1.36亿吨,集中处理率仅为54%。1999年固体废物总产生量为8亿吨,其中包括许多危险废物。
④土地污染和退化。化肥农药运用不合理。我国化肥平均施用量是发达国家安全施肥上限的2倍,中东部地区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占灌溉面积的20%,全国受工业“三废”和农药污染的耕地已占耕地总面积的1/5,土地退化日益加剧。我国“三化”(退化、沙化和碱化)草地面积达1.35亿公顷(20.25亿亩),并且每年还在以200万公顷(3000万亩)的速度增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同时全国每年新增1万平方公里(1500万亩),引起河湖淤积,加剧洪涝灾害;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39.30亿亩),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369万亩)的速度扩展。
2、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1)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资源战略,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战略措施。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在节约资源方面大有可为。如到2005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若达到60%,可节水580亿立方米,相当于2000年工业取水量的50%左右;如果采取强化节能的措施,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到2020年使万元GDP能耗由2002年的2.68吨标准降低到1.54吨标准煤,能源消费总量就能控制在30亿吨标准煤以内。又如预计到2015年我国木材供需缺口达1.4―1.5亿立方米,如果木材综合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就可弥补供需缺口的30%。到2020年我国再生铝比重如果能从目前的21%左右提高到60%,就可替代3640万吨的铝矿石需求,节电1365亿千瓦时,节水9100万立方米。
(2)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缓解对国外资源的过分依赖。预测未来15―20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大量利用国外资源以弥补国内资源缺口是必然的。但是全球资源也是有限的,世界石油和天然气的可采储量,其静态保障年限分别仅为40年和60年,我国正面临现实的能源危机。又如世界探明的铜的经济可利用储量为3.4亿吨,我国未来20年铜的缺口为6000万吨。如果世界其他地区也照此速度消费,20年后全世界将无铜可采。
大量进口存在市场和价格风险、运输能力的制约和进口安全保障等问题。近年来我国石油和大宗原料进口迅速膨胀,对世界市场构成不可忽视的冲击。面对强国对我国的遏制,面对全球日益紧张的资源形势和由此导致的国际政治的复杂化,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不失时机地转型,大幅度提高资源生产率,减缓对国外资源需求的过快增长。
(3)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就业率。通过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资源的潜在价值,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扩散,能够明显改善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同时,与循环经济相伴生的环保产业和资源回收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下岗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据2002年统计,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有5000多家,回收网点16万个(未登记注册或临时的回收网点有近40万个),回收加工处理工厂3000多家,从业人员140万人。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这些数字将成倍增长。
(4)发展循环经济是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我国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排放量的急剧增长已引起世界各国的瞩目。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促进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是保护环境的治本措施。据测算,我国能源利用率若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入450万吨左右;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就可减少约1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若能提高20个百分点,就可以减少排放近4000万吨。
传统的高消耗的增长方式,向自然过度索取,导致生态退化和自然灾害增多,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损害。据有关部门测算,受大气污染影响,我国大约有1亿多人呼吸不到新鲜空气,因空气污染导致每年约有1500万人患上支气管炎。水污染成为一些地方疑难怪病和职业病产生的重要原因,给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发展循环经济、加强从源头控制污染,能够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5)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转变增长方式,走内涵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可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使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增强。目前,我国工业产品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占企业生产成本的75%左右,若降低1个百分点就能取得100多亿元的效益。循环经济的发展,将引导新能源装备、工业节能和“三废”回收等技术装备工业、新型民居、交通运输产业以及资源再生产业和环保产业的发展。这为企业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企业成本提供了技术和装备保障。
近几年,资源环境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出来。“绿色壁垒”成为我国扩大出口面临最多也是最难突破的问题,如欧盟在2003年2月,颁布了《废弃电子电器设备指令》和《电子电器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规定:从2005年8月13日起,生产者负责回收处理废旧电子电器设备;2006年7月1日开始,在欧盟销售的10大类100多种电子电器设备中,限制使用铅、汞、镉等6种有害物质。欧盟的两项指令所涉及的范围,不仅包括我国电子电器设备产品,还涉及到零部件、原材料行业,基本覆盖了我国对欧盟出口的所有机电产品。目前,我国已成为“绿色壁垒”等非关税壁垒的最大受害者之一。面对日益严峻的非关税壁垒,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尤其要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使我国产品符合资源、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增强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三、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与对策建议
1、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形成政府大力推进、市场有效驱动、公众自觉参与的机制,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和运行机制,形成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实现十六大所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基本原则。①政府规制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依法管理和政策激励相结合,充分发挥企业、中介组织和消费者的积极作用。②发展循环经济和发展知识经济相结合。③要以系统工程的思想指导循环经济发展。④实行渐进发展和跨越发展相结合的循环经济推进策略。⑤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
2、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
根据上述我们对循环经济的本质要求、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我国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以及经济增长模式的分析,我们认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应在下述四个领域:①资源瓶颈领域、战略矿产领域、优质资源领域;②高耗能、高污染、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领域;③参与国际竞争的生产领域;④对公共生活和社会稳定有重大影响的领域。
具体说来,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重点分布在如下行业和领域中:①工业生产的重点行业:冶金(钢铁)、电力、化工、煤炭、有色金属、建材、造纸、食品;②再生资源领域:废旧汽车、废旧机电、废旧家电、废旧橡胶、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中水回用;③农业领域: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
3、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和措施
(1)促进观念转变,大力开展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须更新发展观念,理清发展思路,辨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必须辨证地认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转变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必须辨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单纯利用和征服自然的观念。在发展思路上要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发展、轻内涵发展,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资源和环境的倾向,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切实推进循环经济发展。通过有系统、有组织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快观念的转变。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活动,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宣传典型案例,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起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要将循环经济理念和知识纳入基础教育内容,做到以教育影响学生、以学生影响家庭、以家庭影响社会,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把节约资源、回收利用废弃物等活动变成全体公民的自觉行为,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2)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根据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循环经济的法规体系应在三个层面进行立法:第一层面是基础法,例如日本的《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德国的《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一般包含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责任、权利、义务的规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第二层面是综合性领域的法律,例如日本的《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和《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第三层面是根据各种产品的性质制定的具体法律法规,如日本的《促进容器与包装分类回收法》、《家用电器回收法》、《建筑及材料回收法》、《食品回收法》及《绿色采购法》等。主要是对每种产品生产、回收制定具体的技术、目标要求。建议首先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法律――《循环经济促进法》,根据这一基础性法规抓紧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项法规,包括《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条例》、《包装物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等。
(3)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从制定“十一五”规划开始,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要求,在编制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城市规划的过程中,把发展循环经济放在重要位置,要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题研究,加快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循环经济发展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探索建立绿色GDP为主要内容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加快研究建立以资源生产率、资源消耗降低率、资源回收率、资源循环利用率、废弃物最终处置降低率等为基本框架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统计制度,并把主要指标逐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
(4)深化改革,建立配套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①价格改革。研究并落实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和收费政策。完善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调整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②补贴改革。取消扭曲能源、资源价格的补贴,利用“绿箱政策”和《反补贴协定》,对农业的科研服务和结构调整、对企业技术改造进行补贴。利用“黄箱政策”规定给予发展中国家特殊差别待遇,对生态农业投资给予补贴,对从事资源收集和回用的中介机构和环保产业给予一定扶持。③税费改革。其一,建议国家提高企业排污费的征收标准,实行多因子收费,促进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进行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减少污染排放。其二,建议国家对企业征收新鲜材料税和产品包装税,促使企业少用原生材料。其三,建议国家征收特别消费税。对散煤、含铅汽油等不利于环境的能源,一次性木筷、塑料包装袋等征收特别消费税。其四,推动居民垃圾处理费和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其五,建议全面实行电池、有毒有害物质的包装物或容器、非日光灯管、饮料容器等的押金返还制度。④建立循环经济产品的标示制度,鼓励公众购买循环经济产品,推动政府绿色采购。推动企业进行IS014001体系和环境标志认证。通过政府信息网站和媒体,定期公布通过认证的企业和产品名单。⑤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的有偿使用制度。⑥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并发挥好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⑦建立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企业组织结构。打破企业间单向式线性生产方式和“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结构,鼓励企业根据社会化分工和产品生产的内在联系,研究制定有利于建立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生态工业网络的经济政策,增强关联度,提高资源效率,减少废弃物,延长产品使用周期的产业链条,促进企业间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微观基础。
篇3
本文从人居环境发展的时·空特性入手,研究和思考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的发展和人居环境建设中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的把握,以及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新思路。
关键词:人居环境时空特性时代性地域性 弹性空间
中图分类号:B845.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正文:
关于时·空特性的思考
众所周知,建筑的地域性和时代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仅是在建筑领域,其他如:形式、符号、文化等很多领域中都存在时间和空间上演进性和差异性。 空间和环境类科学在这方面就体现的更加明晰。这是由研究对象‘空间’ 本身的时空特性所决定的。
从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来看:由于时间演进和地域差异的特性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发展都在其自身的发展框架上展现出一定的时空差异性。这种时空差异性,以时间演进性差异为主流。地域性差异为次枝和延续,且不断影响和推进着时间性差异的的演进。
同样,人居环境科学作为‘人类生存空间、环境’这一课题的前沿,同样具有鲜明的时·空特性。即:人居环境的时代性与地域性。
吴良镛先生曾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一书中对道萨比亚斯的道氏学说进行了这样的评价:“必须指出,道氏的理论主 据西方国家的现象与经验,其对战后第三时间人口稠密、资源进展、发展迅速、经济贫穷的国家,如亚洲发展中国家等,涉及不多。因此,我们在借鉴道氏理论的同时,应该积极从中国实际的问题,探索适合中国发展的具体道路。此外,道氏理论由于体系庞大,往往难以抓住问题的核心,并留有一些机械的线性思维的痕迹,这种认识上的时代局限可能与道氏的早逝有关。”
吴良镛先生提到的这种学术上和实践上的时代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是空间环境类科学发展(建筑、城市规划、人居环境)必然存在的特性。我们的研究和实践活动不可能是与时·空演进完全同步的,也不可能是永远滞后或者超前的。所以在空间环境类科学的学术研究和实践上,没有任何一个理论或者创作是永久性先进和绝对完美的。只能说在特定的一段时间内的有限空间内是正确和科学的。
一个科学的学科研究,一定要有时间上(时代性)的继承、发展,也要有空间上(地域性)的继承与发展。才可以更好、更准确的解决问题。而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一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目的是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现在我们的人居环境并不是很尽如人意,因为我们的一些片面、不合理的、盲目的行为,已经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如何才能做到,尽可能合理、正确的解决现今的人居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这就是时·空特性对于人居环境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
人居环境理论理论概况
第一位系统的提出人类聚居概念的是希腊学者道萨比亚斯,吴良镛先生对道氏理论特点有精炼的总结:
对时代及其所面临的任务的认识。道萨比亚斯所在的那一时·空背景下所面临的时代任务就是指:逐渐加速的城市化革命。
考虑问题的整体观和系统观。道萨比亚斯认为:城市发展问题的错综复杂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人们总是试图把某些部分孤立起来单独考虑,而从未想到从整体入手考虑我的生活系统。”因此,注意到病状,却不研究产生病状的原因。他认为,应该吧人类聚居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将它作为完整的对象来考虑,否则,就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理解事物的客观规律,不能理解失误的复杂性,从而片面、简单的理解和处理问题,结果则事与愿违。
3.在建筑与城市科学总,较早的有意识的运用交叉学科的观点,入多学科理论方法,从事城市研究。拓宽了城市规划研究范畴。道萨比亚斯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文化、社会、技术等各个方面,系统的、综合的加以研究。
4.初步建筑里其理论框架。 这一点十分重要,也对学科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理论系统框架的建立,就如同种下了一颗充满活力的种子。是学科发展和延续的种子,当然这颗种子可能结出‘大小’、‘颜色’不相同的新果实,但对整个学科体系和理念的而传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后继学者能更清晰和明确学科的研究思维和核心理念,从而能够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通过对人居环境理论形成过程来看,人类的探索研究并不是总是和时空的演变同步的,这几位先驱的很多观点不仅在当时的规划领域和人居环境的研究和探索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就是在时·空演进到的今天也给与我们很多启发和研究价值。所有先进的理论思想,是来源于人类智慧的主观能动性和对客观因素全面、准确的分析的综合结果。是对时代特征和发展动向敏锐把握。
但人居环境理论的发展是多元的,在同一大时代背景下,理论和实践在时·空的维度上也不是完全同步的的。理论指导实践,但理论的产生,由于研究条件和范围的限制,以及研究者自身的局限性,造成理论的发展在具有先进性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时空局限性。这就需要,我们对优秀学术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时要综合考虑时·空演进的差异性。
3.研究环境‘时空特性’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以及关于‘弹性空间’理论的提出
时间的演进性是客观存在,不可逆转的。但空间的差异性虽然是客观存在,但却因为有时间和人类活动的演进性,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现在空间维度上的多样性和调节性已经因为我们的一些不恰当的发展和改造遭到了破坏,有些破坏是连锁性的,且短时间内无法修复和改变。所以保护空间的差异性是研究和建设人居环境所必须遵从的前提。然而空间的多样性(差异性)是要在空间的演进过程中进行保护和发展的。而空间的演进性的动力主要是是源于时间演进中的人类活动。所以传承和发展时代价值,保护和优化地域特色。 就成了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工作。
而地域特色本身就是已经成为历史的时代特征在特定的空间地域范围内的消化与沉淀。是每个时代中最优价值、最符合当地人居环境发展的精华的积淀。继承是肯定的,发展也是肯定的。而且在注重地域特色的同时,人居环境的发展在空间维度上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值得我们重视,那就是关于弹性空间和资源可持续问题的考虑。
也就是说,在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在人居环境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
尽量不犯不易于修复的错误,给子孙后代留有充足的空间资源和生存资源。这就是弹性空间设置和资源可持续工作的必要性。
弹性空间是指在人居环境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要预留具有可塑性强,可更新再生的,易于生态恢复的空间领域。对这一领域要有意识的保护和‘留空’。以适应人居环境发展的需要,以及空间和生态的再生。
资源可持续这一论题,我们已经早有觉醒,但迄今为止,我们还没哟取得实质性的成果,是需要我们在人居环境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综合的,系统考虑和分析资源紧张与可持续的问题。
当今人居环境已经发展成一个极其复杂、综合的有机系统。其存在的问题是综合性的;,其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是综合性的和复杂性的;其问题形成的过程也具有时·空演进性,存在是时间上和地域上的差异性。所以,面对综合、复杂、具有时·空特性的问题,我们就要用历史和发展的的眼光去探求人居环境发展演进的时代脉搏和发展动向。用综合,有机,系统,弹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才能够避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付出巨大的实践代价,甚至难以挽回的自然和资源的代价。
时代性和地域性对人居环境发展和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注重人居环境发展的时·空特性,才可以更准确、更优化的处理人居环境现存的问题,以及更加合理和有机的引导人居环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恩格斯说:“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259页)“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484页)坚持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观点,就是要尽可能详尽地分析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个要素之间的各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规律,并从联系的总和上、从运动发展的大趋势上认识和把握事物。
通过研究和环评工作实践发现,建设项目环评不是孤立存在的,规划环评更是科学发展观的直接应用。
1.环评的科学发展
我们早期的建设项目环评,通常都是做哪个环评,审哪个环评,由于环评技术、政策、法规和思路的局限性,在环评工作中通常只是针对单个项目,研究其工艺、排污及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各个行业的产业政策、各个地方规划的相继出台,清洁生产和总量控制的理论引入,在目前的建设项目环评中再也不能孤立的进行评价,而是要考虑整个行业、地区或国家的产业结构,在广泛的区域中遵守总量配额,并考虑区域环境的承载力,再加上公众参与,环评始由一个点变成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球式中一点的工作。
规划环评的出现,使一个流域、省市自治区、城市等等的产业发展与环境的影响有了一个客观的总体把握,使一个大区域内的各个项目都有了开发建设秩序。规划环评的整体性、系统性、区域联系和时间发展等特征都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可以说,规划环评是环评工作不断发展,其前期预防作用的又一大进步。
2.规划环评的时空联系性和整体性
规划环评是对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和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以下称综合性规划),以及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以下称专项规划)的评价,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为一个区域或行业的发展方向及规模定位从环境角度进行把关,保证经济和环境保护同步发展。
规划环评的时效性很重要,因为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早期介入,和规划联系,从源头防治污染,保护环境。在规划刚开始,规划环评就应跟进,在规划初稿形成后,马上对其进行评价,用评价的成果指导规划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调整和修改,规划完成,环评也完成,这种同步和时间联系性,才能真正为区域和行业的发展把关,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规划环评和规划这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才能保证环评的作用得以最大发挥。
规划环评在编制时还要考虑规划范围外的相邻区域的环境及产业现状、发展规划、产业结构等,考虑区域的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规划内外相互的环境影响,简单来说,就是把整个国家甚至地球看作一个整体,对其中任何一块进行规划和评价都要考虑与其全方位连接的、直接或间接受影响和有利益关系的其它区域或行业。
3.建设环评的时空联系性和整体性
建设项目环评虽然不如规划环评的时效性及整体性强,但也要求在项目建设前完成,才具有指导意义。在进行建设项目环评时,要充分考虑其所在地区的规划、所在行业的规划及规划环评的要求和建议。在规划的大秩序中进行建设项目评价,评价本身也变得有序起来。
建设项目环评既要考虑整体,还要充分考虑个体的特殊性,即具体项目、具拟建地现状,具体分析的原则,不能犯照搬式的教条主义。每一个建设项目环评都是在总量、承载力、容量、法规政策、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标准等统一的大秩序要求下,分析论证拟建地区域环境经济特性和项目本身,前后关系及与大秩序的符合性。
举例说明:比如一个冶炼厂的建设项目环评,从工程部分看,要考虑以前的项目的情况,冶炼厂原料来源矿山的合法情况,工程本身是否遵循全过程控制的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原则,产污是否从源头减少,不可减少的部分如何处理。其产品的去向,即去往下一个链条点。其固废处置去向,是否可综合利用。
从行业来看,则要考虑行业规划,规模和所在地是否符合规划。从产业结构来看,要考虑项目所在区域地区的产业结构是否符合相关要求。从环境方面则要考虑项目的总量指标,所在地的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工程、行业、产业结构和环境承载力纵横立体交错组成了一个整体性,同时又要考虑各方面发展的时间前后联系性。
4.规划环评的建议
从全国的各地的建设项目存在一个大的区域或流域开发无序,经常存在污染超标原因不清等,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从整体上考虑地区或流域的开发。因此,提出几点个人建议。
篇5
关键词:科学技术;发展;环境;影响
引言:
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给社会生活带去了便利,但同时也给环境带去了不利影响,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员,有义务去保护环境,实现生态平衡。一方面,科学技术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改善了交通、通信等等的方式,促进了整个社会向着高科技化方向发展;另外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兴起也让社会环境受到了影响,导致了部分地区出现生态不平衡,动植物濒临灭绝的现象,这些现象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出现,因此,这就需要人类合理的利用科学技术,同时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于整个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以此来起到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活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对环境的有利影响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新的发展时期,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和创造的第一生产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已经成为了经济的驱动力,各个国家也在不断的推进科技创新,以科学技术来推动整个国家经济的进步。在我国也是如此,难以离开科学技术的支持,我国在大力支持发展科学技术,并且也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号召,以此来推动我国经济的进步。在现代社会中,社会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科技已经永存在人类的生活和工作中,人类也需要利用科技来生存和发展。所以,科学技术作为整个社会的第一生产力,对于经济、政治、人文、环境等等都有着一定的有利影响。
2、科技发展改善人类生态环境
科学技术不仅仅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合理的利用科学技术可以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因此,对于整个社会都是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我国合理的利用科学技术对一些稀缺资源进行开发,增加了我国的可用资源,实现资源的多样化,满足我国经济对于资源的利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也受到了影响,而科学技术就利用较好的科技去改善生态环境,例如在空气污染方面,相关的部门就利用科学技术去改善环境中二氧化碳和尘埃含量;在工业污染较重的地区,也利用科学技术去改善环境和污水等等方面,让人类生活在干净的地球环境中。气候的变化、资源的稀缺浪费等等问题的出现都有利用科学技术去进行改善,利用科学技术可以让人类减少对大自然的索取,从科技方面去探索新的资源,改善整个社会的需求所向,实现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
二、科学技术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对于任何事物的兴起和发展都对整个社会起着有利和不利的影响,对于科学技术也是如此,科学技术的利用虽然给社会经济和环境带去了有利的影响,但是同时也给整个社会的生态环境带去了不利影响。人类过分的利用科学技术去开采地球环境,导致了生态失衡,最终受到影响的还是人类自身,在使用科学技术的时候,的确有给人类带去了好处,但是大多数人都只是看到了好的一面,科学技术对环境的开发给社会带去的破坏远远比人类想象的要多得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使用,科学技术带给整个社会的危害将会大于好处,科学技术所产生的破坏性也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越来越明显。
例如,在农业上使用科学技术,在短时间内的确增加了农产量,让整个社会的人类得以生存,但是从长期上来看,对农产品所使用的农药、化肥等农业科技会让水质、土壤受到影响,而且过于使用农药去杀害害虫的时候也让益虫的生产受到了危害。随着对社会的征服力度增强,对于自身生命的追求欲望也更加强烈,因此,许多的医学院开始利用科学技术研制医药品,以此来保证人类的生命健康,而过于的采用这些技术最终导致了人口加剧增加,人口的增加只会导致人类对社会的需求也将增加,最终就会去对环境采取更加强烈的开采和索取,影响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对于环境的不利影响在随着时间的延长不断的展现出来,全球变暖、动植物灭绝、核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等等这些都是与人类过分的使用科学技术有关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需要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于整个社会的有利和不利影响。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如果人类过分的使用科学技术只会导致环境遭受破坏,最终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地球环境与人类是一个整体,人类需要利用科学技术去改善环境问题,而不是利用科学技术去制造更得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何秋洁.科学技术对环境影响的必然性及对策思考[J].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3)
[2]王振军.关于科学技术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其解决方法[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03)
篇6
关键词:公选课;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外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0110-02
公选课(即公共选修课)是指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以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类教育课程。公共选修课作为高等院校改革的标志成果之一,已成为高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对高校素质教育的要求逐步提高和大学生对知识需求多元化的双重背景下,许多高校开出了一批具有时代特征和个性特色的公共选修课程,受到广大高校学生的欢迎。然而,面对公共选修课迅猛发展的局面,我们仍然可以清醒地看到,公共选修课在高校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如学生课堂积极性不高、课程知识和社会发展关联性不高、学生作业抄袭、课程内容偏于理论等。针对这些问题,作者结合从事本校《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公共选修课的三年多教学实践与体会,谈一下在该课程中实施的一些教学改革方法,旨在为加强公选课的课程建设,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提供一些有益探索。
一、贴近社会现实,丰富教学内容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作为华南农业大学的一门公选课,除了涵括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外,还要紧跟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最新成果、技术和发展动态。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教师需要关注社会环保热点问题,大幅度增加国际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方面最新的动态与进展,并将这部分内容作为每节课引导性的部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例如,可结合美国大使馆PM2.5事件讲授大气颗粒物的基本知识;结合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事件讲授核污染的防治;结合“走高效生态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讲授生态农业技术等。这样,不仅使学生能较为深入地掌握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所涉及的一般知识,又能使学生对环保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避免流于课本理论,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深入思考。另外,针对现在学生经常使用网络的习惯,提供若干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网站如“生态环境网”、“低碳网”等供学生进行课后拓展。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学生基础知识不齐的状况,公选课应侧重于普及知识方面,但要避免讲授的知识表面化与科普化倾向,以免挫伤部分优秀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每节课都要有一些较为专业的知识,这样才能适应学生对公选课的学习期望。
二、采取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兴趣
教学方法的好坏,不仅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如讲授大气对流对污染的影响时,点燃一支香烟,置于带有隔板的倒置烧杯中,直接观察大气颗粒物在烧杯内的运动过程,把枯燥的理论形象化,学生容易理解,也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如,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大量增加图片内容,每页课件均以大尺寸具有视觉冲击性的图片展示,对应文字相对减少,留给充分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图片信息。同时,利用课间休息给学生观看5~10分钟视频,让学生对视频中环保问题进行讨论,对环保问题出现的根源、过程、危害等发表看法。在学生对问题有了充分认识后,老师可启发和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使课本理论知识内容“活”起来,进而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选修公选课的学生作业和学校活动较多,往往会出现“下课抛脑后,上课想不起”的学习状态。每次课结束后留下1道拓展题,下次上课前用5分钟时间提问,学生共同回答,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课前提问也可以促使学生上课专心,课后能阅读相关资料进行知识拓展。
三、结合课外实践,增强感性认识
公选课教学既要注重知识体系,也要与实践充分结合。公选课面向多个学院多种专业的学生,由于没有相对应专业实践的支撑,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偏于理论,完全没有课程内容所对应的感性体会,常会出现教师讲的“口干舌燥”,而学生仍难以真正掌握的情况。如讲授水体污染时涉及的各种水质指标是怎么测出的?城市交通中的噪音主观感觉和测定的声音分贝数之间是怎样对应的?对此,我们在进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学时,充分利用学校周围的一些污染河流和交通道路,学生自愿报名,利用周末时间携带若干简易仪器到现场进行观察测定,这明显增强了感性认识,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近年来,本课程的讲授过程一直进行着此种“微型实践”,这种实践教学大大调动了学生的选修兴趣。因此,课堂教学一定要充分重视实践教学,在当今大学生对实践动手能力需求日益强烈的背景下,开展一些公选课的“微型实践”可以达到进一步充实知识、提高能力和实现创新的目的。
四、改革考核方式,强化激励机制
科学、合理、鼓励创新的考核方式,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公选课过去一直采取期末论文考核方式,出现的问题是学生不爱思考,不重视能力培养,上课不听,下课不看,有些学生在网上下载文章应付,极易出现抄袭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改中试行了多种形式并存的考核,即课堂考勤(占10-20%)、随堂快速测验(占20-40%)、课程论文(40-60%)。课堂考勤采用签到和提问两种形式,签到保证课堂考勤的连续性和公正性,而点名提问可防止代签现象。随堂快速测验主要目的是强化巩固学生对当堂理论的掌握,一般放在当堂课程教学结束时,时间10分钟,题量控制在10个以内,题型由名词解释、判断、选择等组成,避免学生觉得作业过多而产生抵触心理。在课程论文方面,在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一半时,即鼓励学生开始写作课程论文,主题可以选择课堂上讨论的内容,以提高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度。通过更多和外院外专业的同学交流,为课程论文寻找多方面的观点和素材。另外,提倡学生结合《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公选课的课外实践活动进行论文写作。课程论文一方面严格控制字数,一般情况下控制在3000字以内,其目的是防止学生东拼西凑四处抄袭。另一方面,提高课程论文主题的选择标准,要求学生必须从自身感受出发,结合当前存在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小”问题,展开讨论,谈出观点。这样的要求大大提高了课程论文的质量,学生必须亲自动手查资料,动脑构思形成观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实施这些新的考核方式后,学生普遍反映较好,觉得自己环保知识和写作能力有所提高。
总之,公选课教学改革涉及多个方面,除了从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实践化及课程考核多样化等方面开展外,还需要结合学校关于公选课的管理政策,如选课人数、选课学生年级差别、开课学期等方面进行调整。同时,要充分考虑公选课的课程特点,如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应用技术类等,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公选课课程的教学改革应全方位开展,多种手段并用,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孔亮.高校教学改革视野下提高公共选修课质量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11).
[2]刘文广,杨兰柱.汽车文化,公选课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甘肃科技,2008,24(3).
[3]关勤.加强公选课建设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J].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4,21(4).
[4]郭小林.改革高校课程考试制度的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1).
[5]韩建宏,孙珏,徐开蕾,吴文彪,黄太权,张勇.讨论式教学在中医内科学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2,(02).
篇7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营造;和谐;文化环境
一、引言
校园文化是以青年大学生为基本主体的文化心理、文化氛围、文化消费观念及文化活动方式、思维方式、精神产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文化设施的统称。在实践上,校园文化又有特定的所指,一般泛指大学生在校园内进行的各种文化活动,即以校园活动为中心,以培养合格人才、丰富和活跃校园生活为目的,由广大师生直接地、自发组织起来的精神文化生活。它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舆论导向功能。校园文化通过一定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对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个体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发挥着引导作用,使其认同校园文化精神,进而实现对校园文化主体的精神、心理、性格的塑造,促使校园文化主体按照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核,去完善和发展自我。
第二,完善智能结构功能。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必然体现时代和社会的特征,但由于校园文化是个开放的体系,一方面具有青年文化自身的特点,另一方面又不断反映社会的变迁,不断吸收和表现当下最时尚的文化特征,能够准确地反映社会在科技、文化、艺术、经济等领域的最新变化。
第三,塑造人格功能。高校的校园文化既具有传递知识的一面,又具有塑造健全人格的一面,既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因素,又培养了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个体在身心素质上得到全面的提高。
21世纪,政治、经济、科学的发展对人才的基本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将是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文化内涵深的创新群体。而有着环境熏陶作用的校园文化,在素质教育方面有其天然的优势。因此,对于理工科大学来说,开设艺术课程,开展艺术实践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知识及其学科(专业)是大学文化存在的组织文化基础
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当高度重视以知识及其学科(专业)为核心和基础的大学学术文化建设,注重在办学实践的过程中逐步积淀和创造以人文和科学的相互融合为核心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而课堂,则是大学文化育人的主要阵地,因此,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一定要高度重视课堂文化建设,既要坚持以第一课堂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教授在文化育人中的主体作用,又要努力加强第二课堂建设,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共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具体涉及艺术方面,就是抓好艺术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建构规范、科学的艺术课程教学体系是开展艺术教育的关键。要确立艺术学科在理工科大学的重要地位,切实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就必须优化现有的课程结构,建立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使学生受到系统的艺术教育。
三、艺术实践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对于理工科大学的学生,艺术实践活动是一个重要的舞台,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由学校的各个部门搭台,让学生亮相,可以使不同特点的学生形成适合自身的风格和技巧,对于同专业的学生在艺术实践活动中相互切磋,这对学生的临场处理能力、舞台表现力、自信心等都会产生积极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实践中以别人为镜子,从中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和优势。在这个意义上,艺术实践活动可以造就一批艺术人才,而艺术人才在校园文化的作用是显著的,是艺术实践的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直接表现。
学校要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艺术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艺的机会。它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平时一些重大节日、每年的新生入学和学校的艺术节,组织各种艺术活动和艺术协会,展示才艺、发现人才,组建各种专业性较强的学校代表队,参加校外的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和比赛,展示学校艺术教育水平。还有各种类型的教学成果汇报演出、汇报书画展等。不但提高了大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而且还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们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热情和兴趣,从而达到充分活跃校园文化艺术氛围的作用。
此外,还要开设高水平的艺术素质讲座。为满足理工科大学的学生对多方面的艺术要求,结合师资不足的实际情况,定期请一些专家或一些艺术名流来校作专场讲座。邀请和观摩高水平的艺术团的演出和参观高水平的展览,积极开展与周边院校特别是艺术院校在艺术教育方面的交流和协作。让理工科大学的学生更能体会到各种艺术的独特的审美性,更能加深学生对某一艺术形式或某一艺术类别的认识。
艺术实践活动对整个校园文化具有净化和推动的作用。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科技协会、文学社团、青年志愿者、军事爱好者协会、外语协会等等,都活跃在校园文化的舞台上,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了一定的人文知识。但是,在以理工为主的高校中,同学们顺应时代的要求更加重视英语和计算机的学习,追求高学历,对于其他的信息和知识关心不够,缺乏认识高雅艺术的媒介和窗口。因此,把艺术实践活动融入校园文化中,净化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发挥校园文化服务和育人功能的时候,应注重人文知识的传播,注重健康向上导向的把握。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反映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教师和学生的基本素质、文化品位,是代表学校的一面旗帜。因此,在鼓励艺术实践的工作中,应创建民族的、健康的文化品牌,才能使校园文化为育人服务,学校教育为社会服务。在艺术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艺术理论知识的传播,优秀作品的推广,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譬如,在举行音乐会的过程中,精选优秀的、欣赏性强的曲目,晚会的基调既雅俗共赏又不失水准。印发一定的观众须知,让学生了解出席音乐会的相关礼仪,并在音乐会进行的过程中由主持人介绍有关作品的背景和赏析,在良好的艺术氛围中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艺术实践活动与校园文化的整合
在以理工为主的大学里开设艺术教育课程,开展艺术实践活动,并顺利发挥艺术实践的功能,需要一个过程。一般来说,艺术实践刚刚起步时,极易产生少数人不能适应“高雅”的程度,带着看电影的心态看待各种艺术活动的现象。因此,让高雅艺术融入校园当中,提高校园文化的格调、品位,真正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师生乐于学习艺术知识,乐于欣赏高雅艺术,让艺术表现形式和内容真正符合师生的兴趣并逐渐提高大家的欣赏水平,需要一个探索和实践的过程。
素质教育不等于仅仅开设人文课程、人文讲座,艺术教育也不是几场音乐会的代名词,而是多种教育的相通相融,是多种形式的融合。艺术实践活动与整个校园文化之间需要一个整合的过程。所谓整合,就是以一种主导要素把各个分散的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艺术实践活动与校园文化的整合,就是以加强素质教育和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的思想为主导,把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之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因此,这个过程需要:(1)在领导层面上,重视艺术实践活动对学生的重要作用和艺术实践活动对校园文化的功能,在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上加大力度。(2)调整艺术实践的形式和内容,注重把握校园文化的高格调和正确方向。(3)探索新的艺术实践形式,改善校园活动的文化氛围。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其校园文化建设从某种程度上讲,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状况。促进艺术实践活动与校园文化的整合,改善校园文化环境,加大素质教育力度,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能力全面的人才,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程。
五、要进一步加强校园艺术环境建设
校园的环境,人文艺术的氛围,对学生是一种示范,一种教化,一种熏陶。这种春风化雨的过程往往是一种不自觉的过程,起到了无声教育的作用。搞好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可以赏心悦目,陶冶情操。在公共场所建立艺术走廊、树立格言标牌等,这些都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以及艺术兴趣。
此外,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还要十分重视标志建设。包括校训、校徽、校歌、校服、礼仪、雕塑、楼名、路名、校园风物、文物景点、学校标志、室内环境等,这是自然美与人文美、科学美和谐发展的大学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充分发挥其在潜移默化地凝聚人、熏陶人、教化人中的独特作用。
参考文献:
[1]孟丽菊.“高校校园文化模式的建构”.云南师范大学高教研究,1999.2.
[2]赵振华,刘成刚.“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教育功能及实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7.
篇8
天津振兴水泥公司坐落在天津市北辰经济开发区,组建于1996年底,为国有股份制企业,总资产11.1亿元,注册资本5.58亿元。现有两条日产2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年产优质低碱水泥170万吨,目前是天津市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
公司采用国际先进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现场完全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中央控制室操作,具有“环保、稳定、高效”的特点。公司根据市场情况,目前仅生产P042.5水泥。由于产品质量好,品质稳定,供应保障程度高等原因,产品多年来一直被广泛用于各重点工程上。公司生产的P042.5水泥被市政府授予天津市名牌产品,“正通”商标被授予天津市著名商标称号。
公司多年来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确立了“以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作为企业立足之本的发展方向,坚持不懈地推进环保建设。一是公司现有120余个粉尘有组织排放点,均安装了高效收尘设施。在对无组织排放源的控制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如在石灰石卸车坑、石灰石和辅料及煤的预均化堆场加盖罩棚。并为减少粉尘的排放还购置了底开门的自备列车用于石灰石的运输,为减少扬尘在露天堆场还设有喷水装置,料堆加苫盖登,效果显著。二是2008年公司投入了6600万元建设了余热发电站,正常运行每年可发电5900万度,能够满足自用电量的25%,相当于节约标煤2万吨,减少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另外利用余热产生的蒸汽,替代了公司原有的1吨锅炉向食堂和浴室供应热蒸汽,同时可替代冬季取暖的6吨锅炉。这样每年可减少用煤量2000吨左右,实现SO2减排13吨,烟尘减排13吨。项目增设的余热换热器,对进入换热器的废气所含的粉尘具有明显的沉降作用,降低换热器出口废气含尘浓度,提高尾部收尘设备的收尘效率,从而起到降低水泥烧成系统粉尘排放的效果,减少粉尘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每年可减少向大气排放粉尘约30吨左右。三是公司在2008年进行了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确定了清洁生产的目标和技术进步方向,共计提出被选方案34项,已实施的无低费方案13项,正在实施的中,高费方案2项。通过审核在节能降耗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审核后吨熟料耗标煤比审核前消减2.31%,电耗消减4.3%。四是公司致力于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管理,先后通过了质量、环境、安全、计量四个体系认证,使公司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公司于2000年通过并有效运行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使污染排放严格受控、规范管理,保证有组织源和无组织源的排放达标,污染预防严密到位,得到环保部门的好评。
由于公司在环保方面的不懈努力,2003年公司被天津市环保局命名为“天津市首批环境友好企业――循环经济示范单位”。2006年通过复评继续保持此称号。下一步公司将继续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积极推进利用水泥窑处置固体废弃物、城市污泥、电厂飞灰等循环经济发展项目建设,积极开发多种废渣在水泥生产中的应用,使公司的水泥生产进一步向节能、利废、环保方向发展,为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同时,推进公司取得又好又快的发展。
篇9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d the mean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n introduces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factor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two angles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analysis, and refines the various factors in details. According to the impact factors, analyze the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romot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关键词: 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环境影响因素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scientific development;environmental impact factors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0-0251-03
0 引言
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还很薄弱,相对于本科层次的教育,专科层次院校数量和规模还有限,要促进高职院校发展,培养相应的应用型人才,需要提供较好的环境,重视高职院校发展的环境影响因素。
1 研究范围的含义界定
1.1 高职院校的含义
高职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简称。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包括本科和专科两个学历教育层次。我们研究的主要还是高职院校专科层次的教育。
1.2 教育发展水平
教育发展水平指的是教育资源在育人、服务社会及促进教育自身发展方面体现出的效能与水平的总和。它既反应教育现有的发展水平,又反应教育潜在的可能性,是教育现有整体水平和潜在发展能力可能性的综合①。
2 影响我国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环境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环境主要有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2.1 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从大的分类来看,可以分为政治和法律环境、文化人口地理环境、经济支撑环境、高职与其他层次院校的竞争中占比等。
2.1.1 政治和法律环境
政策环境,国家对高职教育发展的扶持力度,国家对高职的重视程度,各种优惠政策。政府的政策越支持高职院校发展,高职院校的发展水平越高。如果政府的政策和扶持不足,高职院校发展受限。建国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发展都离不开国家对高职扶持政策的变化。
法律环境,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法律支持,比如会议条例法律法规等,各种减免和税收优惠等。这些法律越规范,支持的法律环境越多,越有利于高职的发展。
2.1.2 文化人口地理环境
文化人口地理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环境,人口环境和地理环境。
①社会文化环境,整个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对文化的重视程度越高,教育发展质量越高,高职院校发展水平越高。分社会重视度和社会认可度。当整个社会重视教育,重视高职教育时,高职教育发展的好,否则发展的慢;当整个社会对高职教育认可度高的时候,高职教育发展的好,否则高职教育发展的慢。我国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在提高,这个从我们在生活中的观察可以体会到,高职教育也随之受到重视和认可。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度的高低,影响选择,是重新参加高考复读,放弃学业还是选择继续高职教育。
②人口环境,尤其是适龄人口数及选择进入高职院校的变化(对高职院校的认可度),会影响高职院校数量及生源数量,影响高职院校的发展水平。因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水平包括学校规模。适龄人口多,学校规模大。适龄人口减少,学校规模小。同时高中生及其家长对高职院校的认可度也会影响高职院校规模,高中生和家长对高职院校越认可,报考人数越多,学校规模越大。反之,学校规模小。我们现在进入了人口老龄化,适龄入学人口在下降,这对高职教育规模的发展是不利因素。
③地理环境,所属地区教育资源环境优势越好,高职院校发展的数量和质量越好,高职院校发展水平越高。不同地区由于其环境和位置的差别对生源的吸引能力不同。高职院校所在地区或所服务的地区的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偏好、储蓄情况、产业结构、就业程度等因素也会影响,我国在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发展的相对较好。
2.1.3 经济支撑环境
经济环境分宏观和微观环境。
宏观环境主要是人均GDP,对教育的财政支持等。通过影响高职院校的数量和质量来影响高职院校发展。相关性分析,通过回归得出结论,教育发展水平与人均地方财政收入高度相关(由《辽宁教育决策咨询研究.2010》整理得出)。另外,教育的财政支持和资金投入越多,高职教育发展质量越高,高职教育发展水平越高。反之则反是。
微观环境是高职院校所在地区或所服务的地区的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偏好、储蓄情况、产业结构、就业程度及其所属的行业等因素。
经济指标包括:人均GDP、财政教育投入、教育高职投入、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所在行业经济发展水平(对地区经济依赖和受行业经济波动(经济环境波动)影响)。
2.1.4 高职在与其他层次院校的竞争中占比
高职与其他层次院校的竞争中占比可以用:同一年高职在校生人数比高等教育总在校生人数进行衡量,看看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的发展肯定和其他教育层次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此消彼长,争生源和资源。同时高职与其他层次院校竞争也受国家政策的影响,比如现在的学生填报志愿的方法,是学生在本科层次充分选择后再落入专科层次,这无形中降低了高职教育学生的考分,对高职教育入学人数的增长不利。因而国家对高职的政策和法律扶持程度对高职发展有重要作用。高职的就业等方面的优势的发展也会提高其与其他层次比较的竞争力。
2.2 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主要指高职内部的竞争和合作。各个高职院校作为同一教育层次,首先在招生和就业中就存在着竞争。内部竞争主要可以从生源占比、优秀级别、教育资源拥有量、学生就业等方面反映。内部合作可以从联合办学和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来分析。
3 影响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环境因素的指标体系
高职院校发展主要通过高职院校发展水平来衡量,高职院校发展水平主要通过数量和质量来衡量。影响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环境影响因素总结如表1。
指标的选取依据相关文件、专家访谈和实际工作经验三个方面,对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环境影响因素分为高职院校系统外部环境、高职院校系统内部环境两个二级指标。课题组通过编制问卷进行专家调查,根据层次分析法利用yahhp软件对各指标进行权重分析。具体结果如表2。
通过数据的分析,对于权重比较大的影响因素,应该重点分析和研究对策。
4 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对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归纳总结,需要改进和提高高职院校发展水平。从环境影响因素角度来分析,提高高职院校发展水平。
①放开二孩政策能增加未来人口,对高职院校发展水平也能有推动。从人口政策上来看,现在放开二孩政策能增加未来人口,增加新生儿数量,未来增加入学人口数,未来从数量上对高职院校发展水平也能有推动。现在国家已经全面放开了二孩政策,适当提高新生儿出生率及人口质量,对高职院校科学发展是一个有利的前提。
②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职院校的发展也会加快。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从教育质量上会显著影响高职院校发展水平。
③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扶持政策的增加,也会促进高职院校发展。国家出台支持高职院校发展的法律法规增多,将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发展。
④加强宣传教育和扩大社会影响力,提高高职院校社会认可度。高职院校要想在和其他教育层次竞争中突出出来,还需要加强宣传力度。打造良好的社会形象。社会的口碑和信誉直接决定高职院校的生源和发展,因而高职院校的社会形象和宣传也不可少,无论在招生和就业及平时,都需要打造良好的形象,提高教学质量和拓展就业渠道,争取得到更多社会认可。
⑤提高就业率,提高与其他教育形式的竞争力。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更好适应社会,提高就业率,就会吸引更多的生源,提高高职教育质量。
⑥在高职系统内部,要处理好竞争和合作。首先要争取与其他兄弟院校合作,甚至联合办学等,提供教育信息共享和教学质量。其次在互相竞争中要形成良性竞争,互相促动,共同发展。
⑦利用好地区优势。经济发展比较好,交通便利,或者历史悠久的城市地区,高职教育的吸引力也较大。地理位置和微观经济环境优越的地区,用好现在的资源环境,尽快发展。处于弱势地区的高职院校,要争取通过宣传和招生和就业来吸引更多的生源,提高当地高职教育发展水平。
⑧发挥所属行业的作用,产学研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相对本科院校要有针对性,更好的服务所属的专业和行业,根据行业发展的特点及时更新教学知识,教育更多的注重实践,了解所属行业产业的最新动态,与所属的行业产业企业合作,产学研结合。
5 结语
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改进和解决,根据提供的政策建议,不断改善高职教育的发展环境,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
注释:
①资料来源:辽宁教育决策咨询研究。辽宁教育研究院编著,辽宁民族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
参考文献:
[1]张艺瀛.高职院校发展路径选择探究――基于市场营销理论视角[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2]黄春华,伟,蓝振师.广西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浅析――以服务北部湾经济区为例[J].科技视界,2013.
[3]辽宁教育研究院,编著.辽宁教育决策咨询研究[J].辽宁民族出版社,2014.
[4]刘铱.高职院校发展战略之SWOT分析[J].全国商情,2010(10).
[5]周凌云.湖南农业高职院校发展环境问题分析[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6).
篇10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 全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通识课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098-02
互联网时代对大学通识类课程授课方式及效果的冲击不容忽视,互联网高速发展对现有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当手机一按知识即来的时刻,老师如何站稳讲台且使学生有收益是一个挑战。书本的内容学生可轻易从网上得到答案,过去填鸭式教育已被彻底颠覆。如何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如何提高课堂效果,如何使现在的授课仍然能使学生有所得,是现有教学过程中亟需思考和改革的内容。自2011年春季以来,我们在同济大学开展了《全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互动式实践教学的探索,以下分别就课程实践中的几个具体问题谈谈思考与体会。
一、实践互动式教学的必要性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对课程的参与程度直接标志着课程的效果。目前的课程大多以老师在讲台上讲授课为主,学生的参与度不高。一方面老师的授课任务重,且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及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学生从课堂上的收获有限,导致时间和资源的浪费。因此,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实践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二、实施互动式教学的措施
1.学生自主选题,分组演讲和讨论
《全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门通识课程是面向全校不同专业的本科生的环境类普适教育的课程,目的是培养非环境专业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以期其在将来的生活和工作中能贯穿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课程从水、大气、固体、能源和可持续发展几个专题向学生进行介绍。原来的教学模式是老师教授各专题的知识,遇到的问题是这些知识比较老套,无需老师讲解演绎,学生均可获得。因此,提出学生自主分组选题,搜集资料整理文档并演讲讨论。将原来老师讲解的内容分给学生。这样,一方面避免了老师长篇阔论地讲述,学生打瞌睡的现象,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锻炼了搜集资料的能力、整理提炼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其课堂的主动性及自信心,学生为主体贯穿于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2. 互动式随堂练习系统的使用
为了改变期末考试一统分数的客观局限,增加学生平时课堂表现的占分比重,在课堂上选用了互动式随堂练习系统。该系统可随课程进度安排测试练习,师生均可及时考查课堂讲述内容的掌握情况。互动模式增加了趣味性,调整了上课的节奏,使学生能从沉闷不变的课堂节奏中找到兴奋点。同时,互动式随堂练习减轻了学生期末考试的突击压力,加强了过程学习,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日常学习的积累。
3. 实践环节的穿插
根据《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课程的专题,设计了三次实践环节,结合课堂教学专题内容,让学生走出课堂,从实践中获取理论联系实践的第一手的体验。针对水污染专题,安排了同济大学三好坞水样采集和水质检测等实践。非环境专业的学生第一次走进环境实验室,了解跟自己身边相关的水污染的问题,巩固了课堂学习知识。针对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组织学生自己设计废旧电池调研报告,并在学校、地铁及小区进行现场调研,让学生掌握我国公众对于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认同性,切身体会环保知识的宣传普及的重要性。针对大气污染专题,结合现在公众关注的PM2.5的现状,组织学生在校园、道路边及建筑室内开展PM2.5的检测实践,让学生对于公众关注度高的大气污染问题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实践活动的穿插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多样化,其灵活性和专题性得到加强,增强了学生的兴趣,也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4.互联网络的应用
让互联网走进课堂是教学改革的另一个尝试点。从大气污染专题入手,针对雾霾话题,让学生随堂搜索网上信息,及时归纳观点,并结合自身的经历和体会,选择一个角度当场讲解、交流。课堂上,每一位同学都被调动起来,手、脑、口同时运转,收集资料分享、综合交流互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即时口头表达也充分锻炼了学生快速获得信息并归纳凝炼信息的能力,应对了互联网时代的"挑战"。
三、 思考
从课堂沟通及评教网页上学生的留言信息可以看到,学生对互动式教学模式给予了赞同和认可,认为互联网搜索的教学模式对学生上课态度和能力提出了挑战。学生是教学改革的主体,学生的反馈直接指示了课堂教学形式创新的方向。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得到学生认可的同时,教师在交流互动中的引导作用也得以体现,沟通成为老师和学生的桥梁。互动式教学是手段,最终要实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目标,将老师由授课的角色改变成"导演"的角色,通过安排剧情,让学生根据"剧情"要求主动展现"表演"才能。只有这样的课堂,才可能真正发挥学生主动性,才可能更有效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及各项资源。
参考文献
[1]蔡仕鹏. 关于大学互动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考[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4,1(30):19-20.
[2]程露. 刍议大学互动性课堂的发展[J]. 课程教育研究. 2014,2:14.